时间:2023-05-30 10:34: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发展战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赖,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
振兴中国大型企业集团需要有一个长远性、全局性的战略安排,把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将速度与效益统一起来,使纵向与横向协调起来。制定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发展战略,应当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和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实情出发,即要有高瞻远瞩、气势磅礴的进取精神,又要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求制定的战略决策,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以免战略失误,减少挫折,使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快速发展。
一、科技发展面临的需求和挑战
(一)外向型经济对科技质量的新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发挥拳头产品优势,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产品远销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规模和创汇效益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我国“入关”之后,面临的是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我们的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后能否站得住脚,其关键取决于产品质量。尽管二十多年来,我们通过加速科技进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实行质量监督等活动,大大地推动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但是勿庸讳言,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单位仍然存在着产品质量差、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不仅阻碍打入国际市场,连国内市场也难保住。所以,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就成为我国大型企业集团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只有以质量求繁荣、靠科技求发展,才能推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对科技的挑战
贯彻GB/TI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和ISO14000及QS9000系列标准,尤其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和高新技术创新在国际上已成为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在这方面起步稍慢,进展迟缓。中国大型企业集团要发展、振兴,严峻的管理现状困扰着企业。同时,由于科技质量管理部门缺乏应有的权威,严重阻碍质量技术创新工作的推行。加之,欠缺科技质量激励机制,致使科技质量创新工作缺乏生命力。再则,科技质量管理人员亟待培养提高,加强科技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成当务之急。面对现实,别无选择,只有以质量求生存,走科教兴国的企业发展之路。
二、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工作的进展
(一)成效与评价
中国大型企业集团通过二十多年的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诚然,我们企业的科技质量工作还有不完善之处,仍有许多新问题亟待改进。
就科技管理而言,可以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我们认为,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推行科技攻关历尽艰辛,尽管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的转变:
1.科技管理意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2.科技管理观念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3.科技管理方式由引进型向独创型转变;
4.科技管理方法由传统型向科学型转变;
5.科技管理人数由专业型向全员型转变;
6.科技管理范围由单一型向全方位型转变;
7.科技管理对象由硬件型向软件型转变;
8.科技管理特点由把关型向预防型转变。
此外,全员性管理和方针目标管理已被全行业广泛接纳采用,不少单位运用这种方法,加强管理已取得显著成效。
这转变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无法估计的,但潜在的力量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推动我国企业集团科技工作蓬勃发展。
(二)问题与结论
当前,某些企业已进入“科技管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怪圈。现在,企业科技质量管理工作存在不容忽视的以下几个误区:
管理误区
1.误认为科技管理仅限于成立攻关小组。其实科技管理要包括范畴和内容很广、很深的科学管理方法。国外不少跨国公司及卓越企业已设置了总工程师、科技总经理、质量总经理等头衔以及科技管理、科技控制、科技咨询等中高级系列职位,以推进管理,提高质量。质量管理包括新产品开发设计质量管理、生产技术准备质量管理、采购供应质量管理、生产制造过程控制质量管理、质量检验管理、使用过程质量管理、质量计划、质量方针、质量改进、质量审核、质量成本、质量可靠性管理及质量体系等等。我们还有很多科技质量工作有待开展和深化,可惜不少单位误认为科技管理就只是攻关组,故设立一个人或半个人(兼职)在那里“对付”,象这样能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吗?
2.误认为科技管理是在阻碍生产。好象加强管理就是在限制生产。其实,抓质量、促管理、兴科技将关系理顺了,就能促进生产,这与抓生产并不矛盾,同时,也只有将“事后把关型”的管理转变为“预防进攻型”的管理,才能扭转生产的被动局面。
3.误认为科技管理就要立竿见影。君不知要搞科技攻关提高质量是个慢攻夫,需要从设计、生产试制、制造、检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严格管理,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质量、振兴企业。
操作误区
1.一些基层操作人员(及管理者)自己不按科学的管理程序操作,反过来又说科研成果是“水的”,甚至说科技攻关是“假的”。
2.个别单位为了达标、升级、获奖等目标,不是为振兴企业而抓质量、促管理、兴科技,而是为获奖而创奖。有的单位一旦获奖之后,便不再向这方面投入,甚至削弱科技质量部门。
3.个别厂级领导对科技质量工作认识片面,不重视。
政策误区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期,从国家、行业、部门直至企业难免存在一些不配套的政策,致使基础工业投入多、产品低,抑或某些产品对企业而言,质量好坏并无大碍。然而,产品要参与“世界级”的国际竞争,我们别无选择。只有靠质量求生存,靠科技求发展,靠名牌拓市场。
三、当前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发展面临的形势
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仍然在东部沿海。虽然,当前国家正在加紧西部大开发,但由于地理位置和外在条件的许多差异,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西部企业争取国家支持,并对大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可行性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把全部或主要希望寄托于国家的支援上,便会在等待中贻误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强化管理的战机。企业间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横向联系的趋势不断扩大,原有的质量竞争格局开始打破,新的跨行业、跨地区的集团市场正在竞争中形成。提高质量,确保效益,取得长期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后劲,是今后竞争的主要特点和中心内容。强化科技创新工作将对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深运影响。谁能适应新形势并能将创新成果迅速转化,谁就有主动权。
在新形势下,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质量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改变常规和传统的办法,寻找适合世界趋势和本国企业特色的新路子,进行新的战略选择,探索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和途径,扬长避短,克服不利因素,在不断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质量的基础上高速度发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争取主动,增强后劲。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大型企业集团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即将来临的大冲击大变化,企业界都在积极地研究对策,做好“入关”准备。
(一)“入关”后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入关后,将使我国在现有改革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同国际经济接轨的广度和深度。为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提供更多机会。
1.有利于加快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
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看,“入关”是一个促进。面对国外产品的挑战,我们企业要生存下去,除要增加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外,还必须“以质量求生存,靠科技求发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根本上改革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企业运行机制,从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2.有利于加速中国大型企业产品结构调整进程。
近年来,我国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工作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为适应市场营销新需求,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说来,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新产品还很薄弱,产品结构调整还不适应快节奏的需要。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必须在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因此,入关后将迫使企业以调整产品结构为核心,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努力增强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
3.有利于促进中国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品质量。
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当今产品质量问题已成为企业振兴的关键所在。要提高质量,必须“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主线”,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4.有利于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外向型经济。
中国“入关”后,许多企业不管其愿意不愿意,都将被卷入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去,促使我们企业致力开拓国际市场。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都要把质量体系作为确认质量保证能力的依据。因此,必须贯彻ISO14000—ISO9000及QS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随时提供充分的证据,使需方相信所提供的产品,能稳定地满足预期的质量要求,使需方对所购产品的质量放心,才能顺利地进行贸易往来,赢得国际市场,跻身世界强手之林。
(二)“入关”后给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带来的挑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面上看是一个进口体制问题,实际上对整个经济领域以及体制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从长远看,利大于弊。但“入关”要承诺调整关税、取消进口审批等多种行政性手段。届时,我国的产品,尤其是一些幼稚工业,再则就是钢铁产品行业,无论是在技术、质量生产规模上在一定时期内都无法与国外抗衡。“入关”后所形成的质量冲击波将可能冲击到为数不少的企业产品,甚至危及一些支柱产品和企业的生存。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产品合格率和优质产品率分别达到98%和74%,而我国目前仅为71.3%和24%。据国务院权威人士披露,企业中不良品每年损失达2000亿元。朱róng@①基总理针对当前质量问题尖锐地指出:质量问题令人担忧,质量管理松驰,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有效手段不足。特别是一些企业在出口产品中掺杂、假冒名牌问题,严重地损害了国家的信誉。
四、科技发展战略
中国大型企业科技发展总体战略是: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靠科技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走科技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用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建成一流的现代化跨国公司。
我们高科技企业以及跨国公司要振兴和繁荣,必须确立科技质量战略指导思想:把高质量作为我们一切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把从严求实作为我们推进科技工作的立足点;把统筹兼顾和重点推进作为深化科技工作的落脚点。
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立以中国大型企业集团本部精品名牌产品为依托,以主体成材公司全面质量管理为主导的多种现代化管理体系,形成具有中国企业特色的适应国际标准化管理并促进企业振兴的新型科技质量体系和技术管理创新体制。
五、战略重点
1.加快发展科技质量步伐,发展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企业科技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质量体系的作用,是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振兴企业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质量战略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快企业体制改革步伐,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现行质量体系,形成一个机制灵活、高效精干的科技管理新格局,才能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2.适应市场经济,努力推进科技管理现代化。
中国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转换机制,怎样站稳脚跟,跟上时代步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追求卓越,优化管理,加速技术创新发展步伐,是我们振兴企业的必然选择,坚持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
3.加紧培养人才,加强智力开发。
人是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生产力的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面临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形势下,这种情况就会更加明显。在整个物质生产正在进行着一场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济能否较快地发展,质量能否提高,都受到什么样人才、有多少人才的制约。当今世界的竞争,关键在质量的竞争。实质上都是科技与管理人才的竞争,智力的竞争。我们必须切实把加强智力开发,培养科技与质量管理复合型人才作为综合性的全局性的战略重点抓起来。
六、战略方针
按照上述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及战略重点,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发展战略拟采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外引内拓、以质取胜”的战略方针。
七、战略模式
我们推行科技工作所采取的战略模式:理顺一个关系,明确二个坚持,贯彻三个依靠,实际四个强化,注重五个做法。在新形势下,中国大型企业只有真正把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与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按照这种模式去实施,才有利于推进企业振兴。(即①摆正全面科学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思想的关系。②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和坚持常抓不懈、真抓实干。③依靠技术进步,增强质量控制手段;依靠技术创新创出质量新水平;依靠加大考核力度,增强科技管理内在动力。④强化科技管理机构,保证专职队伍;强化科技教育培养骨干队伍;强化科技战略,深入推进技术进步;强化科技体系,增强质量保证能力。⑤注重领导是关键;组织是保证;求实是方针;培训是基础;技术是动力)。
八、战略举措
深入进行科技质量攻关,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前提;搞好产品设计过程质量管理,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创优质名牌产品,是增强竞争能力的有力手段。主要战略举措是:
1.加强质量意识,坚持“以质取胜”;
2.加强科研组织,增大科技投入;“”版权所有
3.加强科技培训,培养科研人才;
4.加强科技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注重质量改进;
5.加强科技研究,增强企业活力;
6.实施科技战略,推进国企发展。
“入关”后,不会再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商品。这就要求我们把科技管理、科学控制、技术创新,尤其是健全科学质量体系作为常抓不懈的战略。加快“贯标”和学习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国际市场中的产品均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标准生产,我国“入关”后,对此没有选择余地。我国生产企业贯标有一定基础,但难度很大,必须加快科技管理同国际标准接轨进程,以取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企业推行ISO9000系列和ISO14000及QS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实施计算机资源集成制造工程和工业管理工程,需要制定科技质量体系推进计划,即在组织上分配落实,在生产各环节中展开,在目标上保证标准的实施,在措施上确保体系的运行。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以贯彻国际标准,建立质量体系为契机,打破传统的科技质量方式,开创中国大型企业科技质量管理新局面。在宏观上指导企业现代化生产,提高企业素质;在微观上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经济效益。为此,必须尽快实施科技发展战略,振兴中国大型企业集团。
[关键词] 科学技术;科技发展;形势;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6. 019
[中图分类号] F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6- 0040- 02
1 前 言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技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因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实现收益递增,最终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科技的发展水平也影响和制约着城市经济整体水平的发展。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总面积约1.031万km2,总人口为308.32万人。锦州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是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锦州市的科技发展不仅影响着自身整体水平的发展,还制约着整个辽西地区的发展水平。
因此,尽快认清锦州市在科技发展中所面临的形势与机遇,才有可能提出切合锦州市实际情况的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推动锦州市乃至整个辽西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
2 锦州市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
2.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的机遇
在经历了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一个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潮流正在世界涌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我国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继4万亿元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之后的又一轮新的经济刺激方案。
历史的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目前,全球正在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抢占战略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本轮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争夺的战略制高点,为科技工作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目前,国内各省市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机遇稍纵即逝,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在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毋庸置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目前科技发展的主题。
2.2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实施了一些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中国经济逆势增长,增长速度达到8%,中央政府4万亿元投资和地方政府的巨额配套资金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但是,这种主要靠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创造的增长速度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阶段性的发展机遇,把应对金融危机和科技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
2.3 科技发展的重大政策机遇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4万亿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振兴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等。这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创造了巨大的政策机遇。但政策和法律不同,其执行期是短暂的,一旦政策出台的背景消失,这些政策将很快退出。所以,我们要审时度势,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政策机遇,加快发展。
3 锦州市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区域经济政策的差异性带来的挑战
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验区由8个城市组成,这8个城市将享受国家和省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支持,实现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因地域的关系,锦州市未能纳入试验区,这对锦州的发展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政策发挥巨大作用的今天,与这8个城市相比,锦州市将失去很多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过去与我们毗邻的经济实力相仿的城市,在各项指标的竞争中我们明显处于劣势。这一政策上造成的差别,将对锦州市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构成挑战。如何化弊为利,把挑战变成机遇,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3.2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动荡,特别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和产业,经受了沉重的打击,对部分行业的打击甚至是致命的。如锦州市重点扶持发展的光伏产业,从一个暴利产业,瞬间变成亏损产业,市场急剧萎缩,产品严重积压,生产难以为继。这种冲击必然要影响到锦州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企业技术创新进程。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轻言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中国经济并不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相关产业和企业要充分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3.3 科技发展自身的挑战
与国内发达地区同类城市相比,锦州市的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规模还有待发展,支持产业的优势还不够突出,在国内外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寥寥无几,其结果导致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持、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尚未充分建立起来。现有的科技投入规模和增长速度尚未达到科技进步法的要求,更不足以支持科技创新的需求。
4 锦州市科技发展对策分析
4.1 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尽快形成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开放竞争、富有活力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完善以企业为主、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立社会化和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4.2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产业核心技术问题
要优先支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关于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3个标准和3条科学依据,在国家确定的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结合锦州市的实际情况,选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车4个产业作为锦州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4.3 深化特色产业基地和高新区建设,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把握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发区、龙栖湾新区、沟帮子经济区分别升级为国家、省级开发区的战略机遇,结合锦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稳定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以特色产业基地和高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引领锦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4.4 深化农村科技特派行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重点,加速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5 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稳步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摆在科技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强民生领域的科技工作。
4.6 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科技竞争力
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建设,形成专利、商标、版权等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大力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能力及水平。促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社会化、网络化的知识产权执法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锦州市的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开展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创建工程,制定完善的评审标准、监管机制和优惠政策。加速推动重点产业集群专利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主要参考文献
[1]卢焱群.科技竞争力是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J].理论月刊,2002(11).
[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技术预见是目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对于社会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技术预见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可以说,美国是技术预见的先驱者,也是开展技术预见理论研究最早的国家。但受当时国际局势和经济环境的影响,美国将研究重心转向了“适应未来”的技术预测,逐渐放弃了“塑造未来”的技术预见。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技术预见受到了日本工商界及学术界的重视。技术预见逐渐成为日本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日本技术预见由政府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预见结果直接形成政府、科技界、企业界等多方都能接受的产业政策、技术开发政策、科技发展规划,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受到企业界、政府广泛的认同。技术预见不仅对日本的科技、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全球技术预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谓技术预见是指在对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和社会整体化预测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分析手段系统化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从而为国家和行业的产业规划和技术发展规划服务。1990年以来,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许多国家纷纷开展技术预见研究工作。在我国,技术预见也受到高度重视。“十五”期间的《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技术预见工作”,“十一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都强调了技术预见和自主创新。学术界对技术预见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国家制订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技术预见的必要性
同世间万物一样,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必要的资源支撑。但在一定的经济环境和资源条件下,任何国家都会面临着如何合理分配资源以达到资源消耗最少与发展速度最快的问题。相比不断增长的技术需求,资源总是相对稀缺的,如何最小化资源使用的机会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怎样把有限资源用得更好,就要求政府从社会总资源配置的角度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科技未来发展趋势的主动引导,合理地避免科技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这一切就需要对未来有一个了解和判断,这是技术预见的重要背景。
技术开发是一种具有风险的科研活动。技术开发的结果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本身,还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技术必须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太过超前,人类的思想认识还达不到技术所需的程度,则会造成先进技术很难被人类社会接受的情况。另外,技术必须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先进技术缺乏经济环境的支撑,也如无本之木无法开花结果。因此,进行技术预见就非常必要,可以为技术开发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将技术开发的风险降到最低。
科技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科技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人民科技素养的提高。人民科技素养的提升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技术预见是技术普及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公众提高科技素养的一个重要渠道。一方面,社会公众对新技术所涉及的各种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使不同立场和观点充分地展现在公众面前。然后通过层层深入的讨论和磋商,对新技术的方方面面进行衡量斟酌,最后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可通过政府的技术预见报告,了解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和信息。所以说它是社会公众提高科技素养的一个很好方法。不仅如此,它还能督促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尽可能客观、公正、负责任地向公众揭示新技术的潜在风险,并且自觉地约束自己”。
技术预见的作用与意义
1.技术预见聚焦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有利于增强综合竞争力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的压力迫使企业将注意力集中于眼前的现实问题,对于长期的发展问题考虑得较少。技术预见活动可促使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经济界以及社会各界将注意力投向中长期战略规划,着眼于整个国家和所在部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技术预见,我们可以找出对于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技术,优先支持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具有长期影响的国家战略技术,开发一批对重要产业、区域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密集群,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为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互动平台,有利于抢占先机,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技术预见还向广大公众和决策者提供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有关信息,包括潜在的研究机遇、未来研究可能面临的威胁和困难、相关技术可能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它本身也是一个创新文化塑造、科学普及和社会理性化水平提高的过程。
2.技术预见对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
技术预见是对于未来技术发展的预测,是在人的创造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基础上,通过集思广益科学论证,对在特定时期内,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消耗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科技发展成果进行规划。但技术预见又不仅仅具有“预测未来”的功能,更加强调“塑造未来”,这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技术预见成果是确定规划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发展重点的重要依据。其次战略规划需要社会共识的支撑,技术预见提供了一种应对未来挑战的新的认识方法,技术预见的主要方法――德尔菲法,实际上就是专家及社会智力资源的集中、碰撞和集成的方法。技术预见过程促进了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专家、社会公众的协调与一致,其精髓是着眼于远期未来的沟通、协商、合作与承诺。最后技术预见文化是创新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科技规划的基础条件。社会的预见意识和预见能力将是把握机遇、应对变化的必要条件,也是科技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智力保障和社会基础。”
3.技术预见对区域产业发展的作用
技术预见活动是在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以及资源环境、要素禀赋的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其目的是预见最适合各个区域发展的,对该区域能产生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通用新技术。通过技术预见,引导国家对不发达区域进行重点科技领域投资。这种引导要改善过去国家对地方的单方面财政扶持的局面,而地方并没有发挥主动性去发展其本地产业技术,只是懒惰地依靠国家财政支持。技术预见活动不仅对发展好的区域具有引导作用,引导其产业结构向更好地水平发展以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也能对发展落后的区域进行引导,引导其开发区域内最具有价值的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来支撑该区域的产业发展,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培养区域的主导产业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使得各个区域都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达到效益最大化,使得各个区域在全国的产业分工中取得合理的位置。
技术预见指导我国企业自主创新
技术预见的类型,按地域范围可以区分为宏观层次的国家或跨国、国际性技术预见,为制定国家科技政策提供服务;中观层次的区域或区域群技术预见,主要由地方政府来组织;微观层次的园区或企业技术预见,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或者研究机构选择科研项目服务。
宏观层次的技术预见可强化国家创新系统中包括企业在内的不同行为角色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为促进不同创新者之间的合作提供富有成效的机制。它创造了企业与大学的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信息更自由地在不同行为角色之间流动,从而从整体上促进产业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培育和有效发挥。宏观层面的技术预见侧重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制定,更加关注的是经济、社会与技术的协同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宏观层面的技术预见可为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指明方向,帮助企业识别产业技术发展的未来走向和机会,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和技术风险,指引企业研发活动的顺利进行,帮助中小企业充分把握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英文名称: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
主管单位:天津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天津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8945
国内刊号:12-1203/N
邮发代号:18-20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天津科技》1974年创刊,双月刊。本刊紧密围绕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与部署,对天津市科技发展导向与战略和科技战线的重点工作进行全面报道,为科技兴市和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天津经济服务。
英文名称:Aerona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主办单位:航空信息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5453
国内刊号:11-3089/V
邮发代号:2-69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总理对制定规划的要求
第一,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方针,这是我们制定规划的基础;
第二,要确定主攻方向和目标。规划最终要落实到重点项目、重点课题上,这是我们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作规划的最终结果;
第三,要实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制定规划应成为一个发扬民主的过程,集思广益的过程。
(一)战略研究的目标:力争实现“三个突破”
第一,要在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上要有突破。要提出未来15-20年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方针和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第二,在重大科技发展任务上要有所突破。要根据国家长远发展和近期需求,提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等,要能凝练出类似过去“两弹一星”那样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发展任务和项目。
第三,要在科技环境、科技政策上有所突破。根据科技发展需要,提出科技投入的增长和保障机制,配套基础条件,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问题研究。重点研究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公共健康、资源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与科技发展之间的互相影响,研究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对于科技的需求和新的阶段性特点,客观评价我国的科技实力、存在问题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同时研究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薄弱环节及组织特点,包括军民创新体系的融合等。设置两个专题:
专题1: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专题2: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
第二部分:科技发展的重大任务研究。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筛选出需要科技支撑的战略性问题和重大瓶颈问题,分析各有关领域的科技发展趋势,提出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与重大科技任务;依据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从世界众多科技发展前沿中,准确把握和提出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问题和战略高技术问题,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设置13个专题:分别是
专题3: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4:农业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5:能源、资源与海洋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6:交通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7: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8:人口与健康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9:公共安全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10: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11: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12:国防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13: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
专题14: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专题15: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第三部分:科技发展的投入与政策环境研究。重点研究与科技发展相配套的基础条件、政策措施等,如科技投入的增长和保障机制、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科技普及,科技知识产权的管理,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制环境建设,研究区域科技发展问题等,为科技发展和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提供条件保障和政策环境。设置5个专题:
专题16: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专题17: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模式研究
专题18:科技发展法制和政策研究
专题19: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
专题20:区域科技发展研究
(三)当代科技发展趋势与我国的战略选择
1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2促进科技创新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战略
3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尚未成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技术大国
4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是我国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
(四)科技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导力量
1科学技术发展不断突破人类传统认识极限,引发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
2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
3科学理论超前发展,引领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向
4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五)促进科技创新成为基本战略
1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
2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
3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
后发国家既可以借助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跃升,也可能拉大与先进国家的发展差距,最终被边缘化。
(六)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1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尚未成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技术大国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8位
2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3发明专利数量少;科学研究质量不高
4尖子人才匿乏;科技投入不足
(七)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是我国战略选择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需要
2解决人口众多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的需要
3保障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需要
4我国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定基础和能力
(八)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
以人为本,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基本思想
2加强自主创新?战略基点
3实现重点跨越?有效途径
4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根本任务。
(九)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发展思路
1发展路径?跟踪模仿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
2创新方式?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向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转变
3创新体制?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变
4发展部署?以研究开发为主向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转变
5国际合作?一般性科技交流向全方位、主动利于全球科技资源转变
(十)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科技创新能力从目前的世界第28位提高到前15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并为我国在本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十一)重点领域和重大技术
1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2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中心,抢占信息技术战略制高点,大幅度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4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创新为核心,大幅度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
5加快发展空天技术和海洋技术,拓展未来发展空间,保障国防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
6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发展城市和城镇化技术;现代综合交通技术;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公共安全。
(十二)重点任务
1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优化配置全社会科技资源,创造科技产业化良好环境,为全面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深化改革,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
3强化国家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全社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4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速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
(十三)重大措施与政策建议
1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3建立科学技术研究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4增加国家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投入效率
5造就良好环境,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优秀人才
6改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7加强科技宏观管理,整合国家创新资源
8积极扩大国际合作,广泛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9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10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培育创新文化和全社会创新精神
二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公共安全领域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强化公共安全科技创新有力保障国民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战略研究:我国公共安全现状
(1)涉及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核安全、火灾爆炸、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与反恐防恐、出入境检验检疫及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场所安全保障等重大问题。
(2)每年由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300万人。
(3)每年由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超过GDP总量的5%。
(二)总体考虑
未来国家公共安全的保障体系:
1基础设施方面的保障(如,公共安全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等)
2管理(体制、机制与法制)方面的保障
3管理与科技专用人才培养体系与全民公共安全教育方面的保障
4强大的公共安全科技支撑方面的保障
公共安全科技支撑:
(1)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按重大和重点项目促进公共安全技术的自主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
(2)建立强大的公共安全研究开发与测试基地;
(3)研究促进公共安全自身发展的创新机制,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协调互动、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举例:保险与公共安全结合的机制
(4)自我发展态势。??举例:美国国土安全部与企业结合的机制
(三)公共安全总体框架
1安全类型
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社会安全与反恐防恐核安全火灾与爆炸国境检验检疫
2体系
理论体系技术创新与标准研究与测试基地学科与人才培训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产业链
(四)共安全科技创新体系
实现公共安全有效防控、科学预测与高效应急,是新时期我国公共安全科技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
基于对公共安全问题复杂机理和规律的科学预测,发展以现代高技术集成创新为主的信息化与智能化预防监控、快速反应和应急决策技术,是公共安全科技创新的重点。
(五)总体目标
实现公共安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全面提升国家抗御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六)未来15年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总体目标
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瞄准世界公共安全科技前沿,实现公共安全科学理论、方法学及预测、预防、预警与应急管理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的持续创新;
研究建立实时和精确识别、定位的国家公共安全立体监测监控系统;
建立公共安全技术平台、研究及测试基地、数据库和技术标准体系、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公共安全关键特种装备与专用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
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安全意识和整体水平,使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占GDP比例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
(七)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
初步建成国家公共安全保障、预警和应急技术平台,实施阶段性示范工程;
初步构建公共安全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建立公共安全检测、风险辨识评价、监测、预测、预防、预警、应急反应与决策等关键技术体系;
建立一批公共安全综合性和专业化的研究基地和实验室,初步形成公共安全关键特种装备与专用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
建立公共安全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
基本扭转公共安全的被动局面,犯罪率明显上升趋势得以遏止,特大事故次数明显下降,自然灾害影响大幅度降低,食品污染比例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控制外来生物入侵、有毒有害物质及化学危险品入侵上升势头;全社会公共安全素养和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八)国家公共安全科技研究体系
1重点针对公共安全领域的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社会安全与反恐防恐、核安全、火灾爆炸安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实现公共安全科学理论、方法学及预测、预防、预警与应急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的持续创新;
2形成公共安全特种装备与专用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
3实现公共安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公共安全科技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
4在公共安全领域需要政府引导和重点安排的重大任务,重点反映公共安全急需解决的突破性和紧迫性课题,明确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和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
5在公共安全领域重点任务中,目标明确、对国民经济带动性强、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战略产品和系统工程。要明确表述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技术路径等。
(九)攻关项目形成依据
公共安全各领域共性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科技攻关项目的重要根据
1优先主题中涉及的重点任务
2支撑重大专项实施的重点关键技术
3各部门根据实际提出的紧迫性重大课题(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
4按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提出的公共安全领域前瞻性的重大课题
(十)研究重点
1针对矿山、重点石油与化学工程、重点基础设施等,重点研究生产安全监测监控、预警与应急救援技术、标准及装备,为扭转生产事故高发的态势提供技术支撑。
2针对食物中毒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重点研究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危险性分析与溯源、标准、监测等贮备性技术和装备,保障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安全。
3针对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犯罪与恐怖事件和火灾等,重点研究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刑侦技术、恐怖有效打击技术和火灾高效防控技术及相关标准与装备,提高社会安全的综合防御能力。
4针对地震、台风、洪水、森林火灾和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重点研究灾害立体监测、危险性评估、预警和应急救助技术及标准,提高灾害预测水平和综合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十一)优先任务
1生产安全监控、预警与应急救援
2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关键技术
3社会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4重大自然灾害防御关键技术
5城市重大灾害事故耦合派生防御技术
三构建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技术平台
(一)总体原则
1以构建国家应急体系技术平台为主线;
2以充分利用现有部门和地方公共安全资源为基础;
3以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和科学预测为支撑;
4以应急技术标准化为前提条件;
5以立足自主创新和强化科学管理为原则;
6以某些行业、系统和城市为重点。
(二)总体目标
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备、先进可靠、实用高效的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技术平台。
(三)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应对
1洪水、台风、地震、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交通事故、放射源、SARS、禽流感、食物中毒、刑事案件、恐怖袭击……
面对纷芜繁杂的突发公共事件,如何有效获取和分析所关心的信息?
2事故地点、风速、风向、降雨量、泄漏物质、存储压力、存储总量、物质毒性、周边环境、居民数量、建筑结构、避难场所……
面对不同条件下的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科学预测其趋势、后果、危险性并快速预警?
3现场情况、疏散人群、组织救援、调集资源、调集设备、提供补给、最短路径、最佳方案、防化灭火、水电气供应……面对跨部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科学决策和高效处置?
(四)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平台关键功能
1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获取与分析;
2灾害事故的发展预测和影响分析;
(五)预警分级与;
1人群疏散与避难的评估;
2应急方案的优化确定与启动;
3现场与应急的信息实时获取;
4动态的应急决策指挥和资源配置;
5应急总体功效评估;
6应急行动的结束、记录与总结。
(六)公共安全重大任务: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保障工程
三大核心技术功能
1.全方位无障碍危险源探测监测与精确定位技术
全面监控自动处置
2.多尺度动态准确预测与快速预警技术
科学预测快速预警
3.基于危险性分析的优化决策与救援处置技术
优化决策高效救援
将核心技术集成创新并结合一体化应急技术标准体系和决策指挥平台安全保障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共同作用于公共安全决策指挥平台
关键词: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 策略研究
1 引言
地方高校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的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中,地方高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是高校实现科技发展的一项重点战略举措。本文从服从国家创新战略需求和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的思路出发,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情况以及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针对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现状提出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相关策略。
2 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我国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国家和高等学校中长期及“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注重挖掘行业特色高校的潜力,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地方高校在强调放眼世界。面向全国的办学工程中,更应强调立足地方、转变观念、理清思路、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大力开展科研活动,创新科研成果,坚定不移地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优化地方人才资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科技创新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源泉。科技创新对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提高科研团队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科技创新需要一个完善的科研管理及发展体制,地方高校需要仔细分析其地域及科研领域等各方面的优势,制定良好的科技创新指导思想,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发展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创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互相融合,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特征,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的源头,决定着技术创新。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团队的形成。要创新学科与科研组织管理模式,鼓励科研团队联合攻关。
(3)科技和管理体制创新。根据地方高校的特点,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现代科研管理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自主创新。
(4)完善科研评价与激励体系。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统筹考虑,构成针对不同层次、相互衔接,卓有成效的资助和奖励体系。
(5)建立通畅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3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探索
3.1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
近年来,地方高校通过管理和思维创新,推进产业和科技创新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地方高校的发展需要有效地结合地方特色与高校现有的区域优势。东北农业大学是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的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学校以“北方现代农业”和“北方寒地农业”为科研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独有的资源优势,提出“内涵发展、特色强校、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发展思路。近十年,学校充分发挥现有的“校企研发联盟”和“校企合作平台”,重点围绕农业生物种业,生物环保等领域与哈尔滨市共建集“技术创新、成果孵化,示范展示、推广辐射,科普教育、信息集散”为一体的现代生物农业科技园,累计示范面积1.36亿亩;学校70%左右的获奖科研成果得以推广与转化,共推广和转化科技成果297项,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267亿元,为促进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成果转移通道。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多年来,浙江工业大学坚持实施“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多专利”的科技发展战略,在努力产出知识创新原创成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转移,培育科技创新平台,提高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仅2008年度,浙江工业大学共申请专利68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61件: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数国内高校排名分别为第46、54、40位,专利授权量36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5件。在上述指导方针指引下,学校的科研创新工作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空间,优势和特色在于能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其是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于2004年合并组建的多科性、综合型地方大学,学校按照“集中力量,集思广益,改革探索,抓方向,抓重点,抓队伍,抓特色”的工作思路,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动开展科技活动的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全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效十分显著,2008年新增科研总经费比2004年同比增长3倍:获发明专利授权比2004年同比增长1.5倍:公开进入三大检索数量比2004年同比增长4.6倍,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一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和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学校今后更好地为地方服务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础。
3.2 地方高校科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发展在取得重大宝贵经验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与困难
(1)人才问题是地方高校科技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比如经济全球化及科技全球化带来的高科技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争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的人才竞争,以及地方高校吸引高层次人才、留住人才,都不能有效地整合科技队伍等问题。地方高校科技人才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配置,巨大人才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使新生力量更好地有效集中。
(2)提高地方高校科研实力面临巨大的挑战。地方高校整体科研实力相对一流大学仍有一定差距,学科发展不平衡,具有强势的学科方向少;缺乏高水平标志性成果:缺少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以及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导致地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重点大学拥有集人文环境、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完善的科研平台于一身的独特优势,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而大多数地方高校底子薄,科研条件和综合实力相对较差,难以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形成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
(3)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认同度低。地方高校由于科研基础薄弱,科研积淀少,因而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相对较少,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有限,因此,地方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勇于走出去,勇于承担区域经济建设赋予的历史使命,建立起自身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把优秀的科技成果推广出去。
(4)地方高校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存在着重购买轻管理的现象,科研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深化,管理机制和政策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整合分散的科技资源,避免重复购置,建立完善的共享机制。
4 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策略与对策
地方高校占我国高校数量的94.2%,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地方高校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针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基于地方高校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策略如下:
4.1 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关键
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建设,针对地方高校人才不均衡的问题,地方高校需要将吸引和引进高级人才发展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来实行。地方高校应主动、积极制定人才引进战略,加大对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经费配套力度,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在学科前沿领域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以及能够解决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问题的科技创新团队,逐步培养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和改善地方高校科技队伍的水平和结构及其在区域经济中的竞争力。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建设创新文化,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
4.2 注重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打造完善的科研创新平台,提升地方高校科研实力
地方高校应注重创新型科研队伍的整合和建设,结合学科建设有针对性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高凝聚力和高归属感的科研创新团队。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要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强化团队的和谐理念和持续的学习创新理念,为建设高凝聚力和高归属感的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创造条件。地方高校要重视打造具有学校特色专业的科技创新平台,旨在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功效,使高校教师能够以此平台为契机,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深入发展,争取获得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对于取得具有创新性、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地方高校应在政策上作为学校的急需项目给予优先支持,经费上给予优先扶持。
4.3 凝聚力量,凝练特色,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研特色是地方高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形成特色,发挥特色,创造特色是实现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地方高校应树立自己的学科品牌专业,注重加强内涵建设,在学校优势学科方面推陈出新,突出亮点。使学科发展促进科研发展,科研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地方高校走上一个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保障。
4.4 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地方高校的社会认同度
坚持产学研结合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途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人才、知识和技术的主要源泉及开发工作的重要力量。搞好科技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地方高校应建立大学科技园,有助于加快地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给入园企业提供技术需求、信息咨询和一系列的扶持和减免政策,对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应给予积极引导,使科技成果更好地实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社会化。
4.5 注重内涵提升,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地方高校要更新观念,使教师和科研人员从根本上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强化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意识,给教师和科研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和氛围,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特点,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奖励政策,构建和完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教育部和地方重点实验室为主的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核心,辐射和带动作用,使更多的青年教师能够参与其中,形成以科技创新基地为中心,以校系科研机构为羽翼的科技创新组织结构,在地方高校优势方向,瞄准学科前沿,深入、持续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力争在原始性创新成果方面实现新突破。
4.6 建立开放的知识共享、资源共享机制,达到效益最大化
在科研管理和资源管理的诸多环节中,知识共享是最重要的环节,个体层面的知识只有通过共享才能上升为团队知识及核心竞争力。知识共享可以更好地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知识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资源共享,大型仪器和一些高精端的设备要根据研究方向及建设目标的需要进行安放,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专管共用的管理模式,加强对这些科学仪器设备的注册与档案管理,建立仪器设备信息查询系统,制订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对外服务管理办法,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共享度,避免重复购置和科研经费使用上的浪费。
摘要:当前,技术预见作为一种制定科技战略、推进技术进步的重要工具,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运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鉴于现阶段技术预见工作主要由政府主导,且大多是从宏观角度进行运作,提出了从宏观、中观、微观的三重视角对技术预见进行重新审视的观点,分析了技术预见的开展对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主体的企业的影响,以期通过对技术预见潜力的挖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技术预见;宏观战略;产业发展;企业竞争力
1 引论
“技术预见”的称谓来源于英文“technology fore―sight”,它是一个“长期预测科技趋势、综合选择重点方向、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综合工程。传统上技术预见被看作一种“系统的研究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在未来的长期发展情况,以选择那些能给经济社会带来最大利益的技术”,它突出了对未来科技发展领域的宏观选择,要求在系统化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市场的最优化配置手段实现地区经济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2 技术预见中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技术预见活动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发展起来的,因此,它首先是作为政府制定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服务于政府科技决策,这就使得它在应用中存在着三个缺陷,主要表现为:
首先,政府主导下的技术预见活动与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矛盾。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是经济运行的主体,技术预见要协调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这一点在现有关于技术预见的研究文献中已经得到充分认识。但是,由于技术预见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的,其与企业的沟通并不畅通,特别是在存在一个强势政府的前提下,政府往往将自身意志强加给企业,从而难以客观预见技术发展的趋势。
其次,技术预见成果如何转化为创新的动力存在障碍。技术预见更多强调的是对发展领域的选择以及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而如何运用技术预见引导和促进创新活动,实现从技术预见到创新预见的跨越,则成为一些地区在开展技术预见活动中面临的“死亡之海”。
第三,后发国家在技术预见中往往面临“阿基里斯悖论”。理论上说,通过技术预见各国可以实现对自身未来优势科技领域的界定和划分,从而在未来将优选项目转化为自身的科技领域,使得后发国家在某些领域上缩短甚至超越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但是事实上,后发国家在技术预见中往往面临“阿基里斯悖论”,即由于后发国家在技术预见中存在“服从趋势性”,使得其选定的领域超越自身能力,与本国国情不符,进而无法追上领先者。
根据布坎南的理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失效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资源低效配置、寻租行为、信息非对称。
在技术预见活动中,当政府成为主体时,其往往出于自利的考虑,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技术预见的过程实施影响,包括专家的选择以及出于种种非经济因素预设范围等。
同时,由于预见活动结果直接影响政府未来科技发展战略,也就决定了科技投入的分配,在取得更高投入的目标下,通过寻租行为尽可能为本领域谋取利益成为相关人员的必然选择,而这也必然影响技术预见的客观与公正。
此外,技术预见活动的成功开展依赖于信息的充分流动,而由于政府机构往往更加关注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因而对本地区技术预见产生误导,且难以正确反映企业的需求,在这种条件下,企业无法享受技术预见的成果成为必然。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当技术预见不能服务于企业的时候,其与创新之间也就必然缺乏紧密的联系。
因此,笔者认为,减少政府对技术预见的干预,弥合政府引导下的技术预见活动与作为经济运行主体的企业之间的鸿沟,确保技术预见切实服务于企业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这也是本文从不同层面对技术预见的作用进行系统分析,阐述如何推动技术预见服务于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原因所在。
3 宏观视角――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分析
政府主导下的技术预见是国家制定科技产业政策和科技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它主要指向“战略性研究领域的选择”,以技术供给为导向,特点在于持续性。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世界上大规模开展技术预见的国家已经将这一活动逐渐制度化,每隔一段时间就组织实施.并对上个阶段的预见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
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国家技术预见与跨国技术预见。前者是由一国政府组织并实施的,目标在于填补科学界、政府和产业界之间的认识差距,确定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在未来科技发展方面达成一种思想上的共识,因此,凸显了战略性和全局性,通常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后者则由跨国机构组织实施,主要搭建了一个供参与国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内跟踪和确定让多数国家受益的技术机会,并形成了一个涵盖大部分参与国的科技资源的网络,从而在整个地区内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科技资源,进而指导各国科技政策的制定,因此,需要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各国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语言与文化各异,跨国技术预见的开展仍然停留在研究层面上,其成果应用往往流于形式。
宏观层面的技术预见为企业的研发活动指明了方向,按照OECD组织的观点,宏观技术预见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和技术风险,帮助中小企业充分把握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但是,宏观技术预见提到的战略性与企业技术发展的战略性有本质的区别,前者看重的是经济、社会与技术的协同效应,而后者则更加注重对自身发展机会的把握以及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宏观技术预见结果并不能使企业在短期内受益,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提供了一个可能。即企业在某一领域的研发活动有较大可能在未来某一时期得到丰厚回报,至于这种回报有多大,以及什么时候到来则要看企业自身发展与外界环境的变化。
(2)划定了一个范围。即企业在这一范围内开展研发活动,培育科技竞争力,将得到国家的支持,而一旦跳出这个范围,则不但得不到国家的支持,甚至在某些领域会受到限制。
(3)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事实上的支持。针对那些前景广阔,但研发成本高昂、技术外溢现象明显的通用技术、关键技术、基础研究给予资助,为企业借助外力提升自身能力提供了途径。
上面提到的主要指国家技术预见,而对于跨国技术预见来说,由于其宏观性更强,涉及领域更广,不但要借助各国自身的科技政策实现对企业的影响,而且由于存在信息流通障碍,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获取有关跨国技术预见的信息,唯有那些信息灵通,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企业才能尽快从跨国技
术预见中获益。
4 中观视角――产业层面的技术预见分析
关键技术开发是维系产业竞争力的重点工程,因此,产业界开展技术预见的目的表现在应对市场竞争、争取政府支持、整合产业内部研发力量等几个方面。与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相比,产业技术预见的影响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定位”,以确定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复合性、具有较大市场潜力、能够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为目标,因此,重点明确,即偏向于满足产业界发展需求。当前产业技术预见多数仍然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其结果也还是服务于政府部门制定的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但由于得到产业界全方位的参与,因此,凸显了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
产业技术预见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企业也能从中更加直接的获益。如果说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只是指明了科技发展的大方向,那么产业技术预见则提供了与企业休戚相关的技术路径。同时,产业技术预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对市场的激烈变化有更强的传导性,因而企业更加容易从中筛选适合自身特色的突破点,克服限于知识结构和视野局限而难以把握未来特定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的弊端。
产业层面的技术预见对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辐射模式不同,这是由两者技术创新组织形式的不同决定的。中小企业限于技术水平,在应用产业技术预见的过程中选择范围较小,且容易受制于大企业,因此需要依靠政府特殊扶持才能充分享受技术预见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借助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形成基于知识交流层面上的创新,从而将产业技术预见的成果进一步分解为单个企业可以开展或通过若干企业合作能够承担的任务:大企业拥有相对丰裕的创新资源和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因此,在将技术预见成果转化为自身技术优势的过程中能够占据先机,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可以凭借自身实力紧密跟踪产业乃至国家层面技术预见的最新成果,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直接影响政府的决策。
产业技术预见的关键是避免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脱节,防止科技成果需求与供给“双重过剩”,因此,产业技术预见应该综合国家发展目标、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等多方面,遴选技术重点,寻求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5 微观视角――企业层面的技术预见分析
谈到企业技术预见,首先要对企业技术管理有所认识,根据欧洲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所(EITIM)的定义:技术管理涉及技术的有效识别、选择、获取、开发、应用和保护,这是根据企业目标来实现、保持和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和企业绩效所必须的。企业技术管理将技术问题融入企业决策的方方面面,而企业技术预见正是企业技术管理的基础环节。企业通过开展技术预见工作,在充分利用政府技术预见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自身情况将技术方面的考虑有效融入企业战略,塑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技术预见更加微观,它通常只能在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产业层面的技术预见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更加注重本企业的实际能力,以有利于在企业技术选择中集中资源,提高效率。
企业层面的技术预见着眼于收集技术信息,沟通企业技术目标与外部技术环境之间的动态联系,其功能涵盖如下几个方面:
(1)战略方面,主要是关注未来技术与业务前景关系,包括技术对市场、业务、产品等,体现了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竞争能力产生的影响。
(2)产品方面,主要涉及如何将技术应用于产品,将技术发展趋势与产品开发联系起来。
(3)资产方面,主要是通过预见明确企业自身拥有的关键性知识资产,以及这些资产与技术、市场等之间的关系。
企业在开展技术预见活动和应用技术预见成果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众多困难,因此,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才能满足企业业务的具体要求:此外,由于技术预见本身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其准确程度受限于信息的完整性和预见人员的个人能力,在这两个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成为企业缺乏技术预见动力、技术预见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
6 结语
目前世界上存在TD-SCDMA、CAMA*0及WCDMA3大技术制式,彼此之间的竞争不仅关乎有关企业的命运,而且关乎国家根本利益。因此,我国必须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给予大力扶持。
战略意义
首先,可以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优先发展TD-SCDMA技术,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就可以摆脱在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局面,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及设备更新改造,从而增强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在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中,电信技术必然是先导性技术,能够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信技术标准就有利于在3网融合(指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互联互通)中处于领先地位。
其次,可以扩大内需。通信产业的产业链很长,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较大,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据专家分析,我国通信业每增加1亿元投资,10年内国民收入将增加13.8亿元。因此,3G网络建设将显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是一种低消耗、高附加值的消费产品。我国通信服务和产品的规模越大,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就越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越大,从而使国民经济的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同时,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尤其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会降低物质消耗和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通过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可以大大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四,可以加快我国信息化步伐。通信产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发展3G,可以为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电信服务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信息化水平。
3G遭遇体制障碍
随着对TD-SCDMA战略价值的认识逐步加深,我国政府对TD-SCDMA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我国今尚未出台协调和统筹各政府主管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政策支持体系;产业化的推进单纯强调企业的自主联合而无政府层面的强力促动;国家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偏低,大唐电信集团研发资金匮乏;几大电信运营商对TD-SCDMA持观望态度,致使大唐电信集团一直缺乏强有力的运营商伙伴去承载其技术标准的商业化运营。上述问题的存在致使我国TD-SCDMA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困难重重。
我国3G发展反映出来的问题并不是个性问题,而是具有共性特征。探究其原因,体制障碍是根源。
首先,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备。最突出的问题是我国战略技术研发缺乏有效的载体。我国科技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分散于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之中。战略技术研发与这些企业的短期效益目标不一致,往往不受重视,缺乏企业内部支持。而个别企业即使千辛万苦搞战略技术研发,取得技术成果,但在产业化和商用化过程中又往往很难得到产业链内各类企业的系统支持。
TD-SCDMA的研发主体——大唐电信集团为使TD-SCDMA这一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一直坚持不懈,但实际上长期处于单枪匹马的状态。虽然后来建立了产业联盟,但来自产业链内有关企业(尤其是电信运营商)的支持力度一直很小。
第二,我国技术创新体制不完善。我国战略性技术在商业化和产业化环节缺乏国家的有力支持,目前TD-SCDMA总算步入正轨,但在商业化和产业化方面缺乏国家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产业政策的有机引导,这已经成为战略技术的主要发展瓶颈。
第三,国家技术创新战略的资金来源问题没有解决。缺乏对战略产业的直接投资平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府机构所掌握的前导性资金很有限,同时这些资金又像撒胡椒面一样分到各个企业,相对于企业巨大的研发资金需求,如同杯水车薪,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第四,国有企业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往往与国资监管部门的目标不一致。重大技术研发追求的是长期效益和宏观效益,而国资监管的目标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短期内,两者往往会出现冲突。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国资监管机构对所属企业的战略技术研发的支持缺乏依据,力度自然比较小,措施也很难到位。
如何促进3G发展
在我国的企业规模实力相对弱小的情况下,TD-SCDMA核心技术或技术标准的研发仅仅凭企业自身是难以完成的,国家必须给予必要的战略支持或扶持。正如一位战略家所说,“国家是制度化国际竞争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也是本国产业和国民经济利益的直接代表者和保护者。”由于发展3G意义重大,我国必须把发展3G上升为国家战略,上升为国策,上升为国家行为,努力克服各种体制障碍。
首先,应重新审视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国际竞争战略。从国情出发,从我国目前科技创新的状况出发,制定科学的科技发展战略,尤其要明确需要重点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明确政府的各种宏观调控行为要和战略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强调有关政府部门在支持战略技术、新兴产业的过程中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由于大多数中央企业是行业排头兵,在我国战略技术和关键技术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务院国资委客观上需要把中央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纳入监管范围,通过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指导中央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尤其是重大战略技术研发要与国家发展战略一致;同时对中央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给予必要的支持,在绩效考评中予以统筹考虑。比如,对大唐电信集团等承担国家重大研发项目的中央企业的绩效考评可以给予一定的灵活性。
其次,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过程中,应该加快国有科技资源的整合,把分散于各类国有企业当中的科技资源集中起来,尤其是应把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技术研发机构,纳入国家计划单列,由财政出资统筹解决,给予支持,不应该把它们和企业绑在一起。
第三,建立和完善发展3G的政策支持体系。目前重点是加大研发资金的支持力度,提高前导性资金的激励作用;抓紧研究出台在金融、财税等方面对电子信息企业的政策倾斜措施;完善对电信企业的绩效考评方法和体系;明确TD-SCDMA的承载主体并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等。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发展;知识产权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科学技术突破的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展现当今世界信息、生物、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发展潮流;当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发展潜力不可估量,对社会与经济影响巨大的产业。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直接关系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1)节能环保产业。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大约为2万亿元,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地方政府缺乏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措施;政策呈现“超国民待遇”的倾向,变相歧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环保产业;国家对节能环保产业在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现象,对节能环保产业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主要包括水电、太阳能、生物能、核能,我国历来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对水电开发相当重视,其中三峡大坝就是重视开发水电的体现;我国也积极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使其在新能源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对外能源依存度高和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我国新能源发展任重而道远。(3)新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产业,新材料的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在财政和税收的支持下,地方政府把新材料产业作为本地区优先发展产业。(4)新医药产业。美日欧是新医药产业最发达的地区。我国新医药产业虽然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缺乏国家发展战略、融资渠道不畅、国家研发投入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产业的长远发展。(5)生物育种。在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大背景下,我国积极应用农业生物工程。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我国的转基因技术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某些技术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6)电动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是在能源危机下的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我国目前在技术上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是电力汽车。但是这一技术的市场化受到快速充电系统和充电站建设规模等因素的制约,短期难有突破。(7)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感应度和带动性都很高的产业。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每年保持25%以上的增长率,陈伟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差别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节能、环保、附加值高等特点,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经济有着重大意义。(1)节能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产业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取得更高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2)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环境污染少,甚至零污染。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雾霾天气频频出现,范围不断扩大,给我国居民生活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刻不容缓,转型产业结构,还广大居民清新的空气。(3)附加值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产品的质量、品牌,能使产品有着很高的附加值,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使“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管理几点要求
(1)正确处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是要完全摈弃传统产业,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创新驱动,另外就是战略性需要。而传统产业在增肌就业、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等发面占有重要地位,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意味对传统产业取而代之。(2)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体制进行深入改革。我国要深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体制的改革,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专项与新兴产业科技发展委员会,来推动对原有的科技体制改革,跟好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3)要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不仅关系产业的竞争力,而且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和综合里的提高。因此,我国要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及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掌握未来国家创新的主动权。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战略 发展趋势 探索
从目前情况分析,世界各国之间贸易往来不断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作为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也需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以此迎合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本文中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的具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论述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未来发展趋势,谨以此提供参考依据。
一、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阐述
(一)发展现状分析
就现状而言,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国家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其经济地位亦受到影响,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必须把握这一良机推动我国国际贸易体系不断创新,从而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际金融秩序得以不断调整。基于上述因素,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始终维持现有体系,并坚持以下战略原则: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对于兴起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强化与其之间的经济交流,构建相对稳定与和谐的经济交流平台,促进世界金融贸易的发展;在国内,对于大型私有企业,提供经济支持,促进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其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战略简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且人口数量相对集中,在劳动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实施生产与出口,这是由导向型贸易战略决定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因而实施产业调整就变成了势在必行的一项措施,可以从三方面着手解决:第一,消除出口导向性战略弊端,如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以此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第二,转变出口贸易战略,形成自身独特的经济优势。就当前经济形势而言,我国国内经济市场必须实施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尤其对于民族企业,提升其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形成新的产业链,并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突出竞争优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国际经济贸易铺平道路。第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交流不断增强,因而必须与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既要竞争,同时也要重视合作,与此同时,我国国际贸易形式也需不断转变,逐渐向集约型靠拢,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期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前景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而要想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持久发力,就必须从完善自身建设做起,从发展角度分析,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健全制度。健全相关制度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鱼龙混杂,这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素,因而必须健全法律法规,确保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不会受到侵害,促使我国企业能够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自身最大价值,寻求发展机遇,保障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交流中不会受到不公正对待,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二,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政府是我国企业在国际舞台进行经济交流的强大支持,因而,就当前国际贸易形势而言,政府应该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将其与市场经济调节相融合,继而推动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功能,借助我国法律法规保护,逐步与世界经济强国缩短差距。
第三,增强国际交流。世界经济一体化促使我国经济贸易发展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这就要求我国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强与世界其他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以及贸易往来,在区域范围内,达成共同发展目标,彼此增进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国保持相对较好的沟通,以此推动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快速长久发展。
第四,强化科技发展,增加科技创新力。近年来,科学技术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国际贸易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呈现出高级化的形态,针对世界大部分发达国家而言,他们的高新科技发展较快,并且基本实现了出口,高新产品出口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新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出口产品相对而言比较有限,针对这一发展现状,我国应该加大对高新科技的研发力度,国家与政府应该给予充足的资金以及人才支持,只有提高我国高新产品的开发力,才能使我国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我国高新技术的研发需要依托企业来实现,因而必须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并为其科学创新提供支持,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树立企业品牌意识,促使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从以往的经验累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必须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兼具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国际贸易中屹立不倒。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加强而愈发明显,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现阶段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遇到了阻碍,我国政府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使其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潮流,由此才能促进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文章简要概述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战略,并且分析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汪晓红.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与趋势研究[J].中国市场,2013(46).
[2]曹桥.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与趋势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6).
[3]金明美.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趋势研究[J].知识经济,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