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4: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芍药种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种子采收:芍药采收过早种子不成热,过晚种皮变黑、变硬不易出苗,采收后切勿曝晒种子使种皮变硬而影响出苗,如不能及时播种可沙藏保湿处理,但必须于发根前播种。
2、播种时间:芍药须当年采种即及时播种,次年春天发芽率会大大降低,而且即使出苗,也会因幼苗根系不发达,难于抵抗春季的干旱而容易死亡。
3、种子处理:芍药种子种皮虽较薄,较易吸水萌芽,但播种前若行种子处理则发芽更加整齐,发芽率大为提高,方法是用50℃温水浸种24小时,取出后即播。
4、整地施肥:芍药播种育苗用地要施足底肥,深翻整平若土壤较为湿润适于播种,可直接做畦播种,若墒情较差,应充分灌水,然后再做畦播种,畦宽约50厘米,畦间距离30厘米。
5、播种方法:芍药种子可点播、撤播、条播或穴播,播后用湿土覆盖,厚度约2厘米,每亩用种点播约50千克、撒播约100千克,播种后盖上地膜,于次年春天萌芽出土后撤去。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宿根花卉; 北方园林; 花卉应用; 相关问题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宿根花卉通常是指是指可以生活多年而没有木质茎的植物。在房地产园林应用中宿根花卉因其具有适应性强、多年生长、花色丰富、栽培管理简便、维护费用成本较低,形成的景观比较自然等优点,逐渐被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园林设计师、园林施工单位所认可和推广。另外宿根花卉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优势在于其综合成本很低,对于追求景观效果又得严控成本的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宿根花卉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在北方常见的宿根花卉通常有白玉簪、紫萼、蓝花鸢尾、德国鸢尾、萱草、金娃娃萱草、芍药、蜀葵、黄菖蒲、金鸡菊、八宝景天、玉带草、金光菊、飞燕草、千屈菜、麦冬、荷兰菊、地被菊、宿根天人菊、马蔺、美人蕉、紫花地丁、白三叶、二月兰等。本文以荣获2011年北京优质园林精品工程金奖的西山华府项目、以及其他几个完成的房地产园林项目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了宿根花卉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现状及在分别在设计、施工和养护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
1 设计方面的相关问题及分析
1.1 可用宿根花卉品种和货源有限,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师在设计中通常使用北京常用的几类宿根花卉,造成景观的普遍缺乏新颖和特色。而一些搭配较为丰富的种植设计,在现实施工过程中很多不常用的宿根花卉由于没有普及或没被广泛推广应用,导致买不到成品花卉或者数量不够,最后只能进行设计变更换成常用的宿根种类。例如在亿城西山华府施工工程中,由于工期要求紧,设计中大量使用荚果蕨以及矾根都无法找到充足的符合品质的货源,最后只能换成普通的八宝景天和蓝花鸢尾。不过新的宿根品种也在项目中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在亿城西山公馆的项目中设计了大量的蓝色的德国国花矢车菊和白色、紫红相间的南非万寿菊、在半林荫下种植了匍枝萎陵菜等,在顶秀美泉中曾大量使用玫红的假龙头和紫色、黄色地被菊,在密云的云湖度假村中大量使用了千屈菜和花叶芦竹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所以设计师在考虑种植设计时应该综合考虑景观效果和施工资源等因素。
1.2 没有考虑周全花卉种类的花期花色等生态性状特征
每种宿根花卉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态特征以及花期,例如将不耐水湿的芍药种在水边或者坡度的低洼处,将喜阳的地被菊,金鸡菊种在乔木下,或将玉簪布置在强光处,以及将矮生的常夏石竹布置在高大的黑心菊后等都是不合适的。在实际的项目中,发现色彩对比较大,有一定高度层次感以及不同花期的宿根搭配在一起可以有比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西山华府北区项目中把竖线条的花叶芦竹种植在团状的地被菊后形成的高低对比的景观,再如在怀柔顶秀美泉项目中,把春季开黄花的金鸡菊和夏秋开蓝紫色花的荷兰菊结合种植,形成春夏秋的景观。另外,合理科学的把宿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灌木、草坪、以及观赏草类、景石、园林小品等结合起来,在重要的景观节点或者人流较大的主路,道路分叉口以及休闲区布置小块或者部分的花境,更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1.3 过多追求层次,影响整体效果
有些种植设计旨在表现出色彩丰富、种类繁多,营造一种自然式花境的感觉,但在实际房地产园林的项目中,虽然设计师的思路是好的,但绿地的面积有限,使景观的表现力不够强烈,过多的追求层次感,实际效果常常适得其反,甚至造成杂乱无章的错觉,并且给施工上增加一定的难度。建议通过选择合适的主材,确定每一季有一个整体的色彩主调,减少不必要的层次,反而能营造出更强烈的色彩冲击感和景观效果。例如在龙湖在项目中使用整片的蓝花鼠尾草制造了蓝色花海的感觉;在亿城西山公馆项目中使用蓝色的矢车菊、鸢尾布置在道路旁,并布置了大片的白色非洲万寿菊和白晶,在售楼处前布置了整片的色彩艳丽的花环菊,以及在灌木前布置了整片的虞美人、常夏石竹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景观口碑。
2 施工方面的相关问题及分析
施工过程是园林景观质量把控以及表达设计意图的最重要的环节,是将园林设计者的设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园林景观的过程。下面是花卉种植施工中常见的几类问题。
2.1 材料采购
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种植景观的的效果,选择合适合理的苗源对保证景观效果同时又控制好施工成本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一般裸根苗的价格相对便宜,但种植后需要更精细的养护和较长的缓苗时间;而使用盆苗价格相对较高些,但缓苗时间快,达到较好景观效果的时间更短。在春季或者初秋可以使用长势健壮的裸根苗,早春因为昼夜温差大,容易造成裸根苗死苗,而晚秋种植裸根苗则会因为植株缓苗时间不够,根系恢复不够而在冬季被冻死,另外跟工期的紧迫和景观要求也有关系。材料的选择则是要注意植株的长势和有无病虫害,以及根系的生长情况。
2.2 花卉装运,卸载
花卉的装运,卸载是花卉施工中决定质量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尤其是花卉的夏季运输,由于车内的空气不流通,气温炎热,长时间的压货或者运输很容易造成花卉的失水萎蔫甚至损伤。所以花卉运输一般在早上5、6点左右,当天运输,当天种植。卸载也是十分需要注意的环节,首先是得快,当运输车到达工地时必须立即组织工人进行卸车。其次卸车的过程需要稳,现场不能为图省事,直接把筐里的花一下全部倒扣出来,容易导致直立型的花卉如假龙头、荷兰菊、千屈菜等花头折断甚至整株折断。应该逐盆直立地摆放在种植区域,或者缓慢地倾倒出采用卧倒摆放的盆花,并尽快把花直立摆放。
3 养护方面的相关问题及分析
园林养护是在施工中和竣工后确保植物存活、美观和维护景观效果的保证。虽然说宿根花卉可以“一次栽植,多年应用”,但并不意味着其可以“一次栽植,多年不管”。控制水肥,及时修剪、防治病虫害是宿根花卉养护的三个方面。宿根花卉对水肥的要求并不高,不宜过多的浇水施肥。在夏季高温季节,或多日少雨的时间段,应该进行浇水灌溉。修剪不但能够有效的控制植物的生长,保持植物的营养,增强通风性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还能进行花期控制。通过修剪的方法控制花期的品种有:金鸡菊、鼠尾草)等;对于病虫害应该综合防治,以防为主,有问题,及早发现和解决
4 结语
在北方园林中引进并使用更多的新品种,是需要政府、科研、设计单位以及花卉生产企业和施工企业共同推动的。总之,随着“绿色奥运”和“生态型”“节约型”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北方城市绿化美化工作越来越强调突出地方特色、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节约管理成本。园林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和应用宿根花卉,是打造优秀园林,创造长期的景观,节约成本,实现双赢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燕. 园林花卉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中药材;黄芪;农药残留
基金项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青年基金项目(2015GAAS26)
中图分类号: R282.5 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8.031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embranaceus(Fisch.)Bge. var. 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1]。我国作为中药材生产大国,出口额仅占世界药品销量的1%,影响出口份额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药残留污染的问题[2]。近年来,黄芪独特的药用机理成为研究热点,有关黄芪产品中农药残留及污染的安全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黄芪中常用的农药种类及污染状况
黄芪多为散种,加之种植土壤受污染严重,导致黄芪农药残留问题突出,制约了黄芪产业的发展。黄芪中主要残留的农药为有机氯、有机磷类农药[3]。我国虽加大了对中药材高残留、高毒农药的监管力度,明令禁止使用一些高毒农药[4],却因其半衰期长、不易降解和代谢在环境介质、动植物组织中广泛存在 [5,6]。加之我国农药市场鱼龙混杂,售卖假冒伪劣农药情况普遍,从而延误病虫害的防治,增加了防治难度。为保产增收,特别在虫害严重时期使用农药浓度加倍,造成了黄芪中农药残留污染严重,并对周边药材产区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给黄芪生产带来了持续性的危害。在黄芪生产的各个环节,例如,采收、加工、保存、运输中,农药污染也较为严重,尤其在农药施用后不久就开始采收,或者在材炮制过程中加入含有较高农药残留的辅料;使用包装、运输过农药的媒介物来包装、运输黄芪等。
2 黄芪中农药残留分析检测现状
检测分析手段主要有气相色谱(GC)、液相(LC)色谱及两者与质谱(MS)联用。苗水等[7]将黄芪经QuEChERS方法提取,气质联用同时定性、定量测定,表明238种农药的回收率大多在70.0%~120.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检测限大多低于0.01毫克/公斤,可用于黄芪样品农药多残留的日常检测。孟辉等[8]建立了黄芪中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时间短,操作简单,能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王均[9]建立了山药、葛根、人参、半夏、柴胡、党参等根茎类中药材中27 种 OCPs 和 PPs 残留量的GC检测方法。
3 黄芪中农药残留脱除方法
除了常用的水洗法[10]、泡制法[11]、吸附法[12],近年来,对 SFE法[13]的研究逐渐增多。将待脱除农药的样品粉碎放入萃取池中,使CO2达到饱和状态;优化脱除条件,加入净化夹带剂、农药净化剂,从而去除残留的农药。李欢欣等利用SFE法在15MPa、60℃ 的优化条件下去除黄芪中有机氯农药,去除率87.6%,且黄芪中相关组分无显著变化;万绍辉等在当归中使用此法,选定压力15MPa,温度60℃,萃取时间20分钟时去除率为95.1%,同时当归中阿魏酸等成分无显著性变化;Ling借助SFE去除甘草、苍术、芍药、川芎和人参等中药材的农药残留,萃取回收率均在80%以上。
亚临界干洗脱除农残技术:近年来,对此类方法的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保持样品外形及品质的同时,又能够去除样品表面残存的农药的亚临界干洗脱除农残技术,因研究时间较短,还不够深入。
4 结语
中药的农药残留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和国际化发展。黄芪种植过程中尚不能完全禁止农药的使用。目前,虽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农药脱除方法,但因耗时长,成本高,脱除不完全,且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而未实现工业化使用,因此,还需要结合黄芪在种植、生长、采收的各个阶段及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实际施用农药的情况,确定检测目标农药,有针对性地建立黄芪中多类农药同时检测的方法,为制定黄芪农残检测的限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为人们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83-284.
[2]苗青,孔维军,魏建和,等.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评析[J].农药学学报,2012,14(04):363-370.
[3]佟鹤芳,薛健,吴晓波.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与标准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06):49-54.
[4]傅巧真,路俊仙,王萌,等.中药材农药残留原因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04):925-927.
[5]杨银慧,豆小文,孔维军,等.我国中药材中农药登记现状及污染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4):4238-4245.
[6]秦雪梅,李震宇,孙海峰,等.我国黄芪药材资源现状与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 2013,38(19):3234-3238.
[7]苗水,郏征伟,毛秀红,等.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黄芪中238种农药残留[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04):303-
310.
[8]孟辉,刘晨明.中药材黄芪中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J].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6(01):23-26.
[9]王均.进出口中药材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分析与测定[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3.
[10]傅巧真,管仁伟,顾正位,等.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与脱除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6):231-233.
[11]王博,郎朗,季宇彬.中药材农药残留脱除技术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26.
[12]魏艳彪,钱丽颖,李永铿,等.大孔树脂对吡虫啉的吸附性能研究[J].食品工业,2011,(01):11-13.
[13]孔令军, 张娅婷, 谷令彪,等. 中药材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21):231-234.
关键词:沙尘天气;生态环境;气候异常;退耕还林;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P425.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039-03
1引言
阜新地区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沙尘天气发生极为异常,见图1。
20世纪60年代开始,平均38次,70年代32次、80年代35次、90年代23次、2000~2010年28次、2011~2015年平均22次。虽然近些年年均发生次数少于以往,特别是近几年发生出现的次数有所减少,这一现象与现阶段对环境的治理以及大力发展退耕还林、草有很大的关系。近些年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全国各地气候变化异常,天气变化的突变性较大,也致使了沙尘天气的发生无规律可循,沙尘影响的范围同样无规律可循,而且影响越来越广,直接加速了经济损失,加深了社会影响。其原因主要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失衡,特别是地表干燥、松散的土地的破坏直接导致沙尘天气的产生,再加上局地冷暖空气的相遇或者强冷空气与其共同作用。纵然气候改变及天气变化无规律可循,但是地表环境却能够人为决定,然而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环境特点又不尽相同,沙尘天气的形成原因和发生特点也都不相同。所以探索阜新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天气变化特征来分析沙尘天气的成因和特点,对提出具有地域性、科学性、可操作可行性的防治措施具有一定的意义。
2沙尘天气概述及产生条件
沙尘天气的形成机制十分复杂,它是干旱地区或半干旱地区特有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由局地的大风与下垫面共同作用结果产生的。在气象学中,由于风力、能见度和影响的不同可分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3个不同等级的沙尘天气。在风力较弱或者没有风的时候,空中容易浮游着一些尘土或细沙,这些物质大多数是从较远地区经过上层气流的运动而过来的,也可能是在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出现后还未来得及下沉的物质,一般能见度又在10km以上时,称之为浮尘。而在风力加大时,风可以将地表的沙土等物质带入到空气中,一般能见度在1~10km时,称之为扬沙。当风力再度加大,使得地表大量的尘土卷入空气中,空气特别浑浊,一般能见度在1km以下时,称之为沙尘暴。当沙尘天气时,瞬时风速大于25m/s,风力在10级以上时,会使得能见度低于50m,如此强烈的沙尘暴破坏力极大,俗称“黑风”。
地表存在大量的松散干燥的沙土,同时伴有持久强劲的大风,这样才能形成沙尘暴或者扬沙天气现象。而形成沙尘天气的最主要驱动力就是强冷空气,强冷空气的存在使得空气存在更大的气压梯度,从而形成更强劲的大风。而强劲的气流运动同时也携带着地表上大量的松散干燥的沙尘流向空中,形成沙尘天气,高度能达到1000~2500m,最高可达到2500~3000m,也极易形成霾天气。
在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现象主要是特殊的地理地形环境和气候条件共同作用导致的,阜新地区也是如此,它位于中纬度范围,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地表沙地较多,草地覆盖稀少,大地多为旱作物,特别是春季回暖地面解冻时,平地上狂风起就容易形成沙尘天气。
3阜新地区发生沙尘天气的特征
阜新地处中国东北部,四季特点分明,雨热同季,春秋季节较短,寒冷时期长,日照充足,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统计1981~2010年的气象数据可知:最高极端气温为40.9℃,最低极端气温为-30.9℃,历年平均气温为8.3℃;历年地面最高温度为68.8℃,≥10℃积温为2596℃;无霜期为159d,年日照时数2709.6h,日照百分率62%。年平均降水量为476.6mm,全年降水日数平均为≥10.0mm14d,≥25.0mm4.7d,≥50.0mm1.1d。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春季占15.6%,夏季占66.8%,秋季占16%,冬季占1.5%。
D2是该地区30年各月平均降水、大风、蒸发示意图。
阜新地区大风发生次数较多,历年年平均发生21次,其中有58%发生在春季;历年年平均风速为2.4m/s,其中最大风速可达到23m/s,而历年8级以上大风年平均发生21次,其中最多的一年发生35次;而且春季发生时风速最大,平均风速为4.5m/s;春季蒸发量也较大,年蒸发量平均1604.4mm。主要是因为阜新独特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所在的地理位置,而且由于环境破坏导致的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水土流失严重、缓冲区急剧减小等因素,使得大风天气多见、春季蒸发量大,同时过度放牧、开荒等,形成了该地区干旱半干旱气候,素有十年九旱之称。由此可见,发生沙尘天气的首要自然因素是特殊地理环境、平坦的地形、频发的大风天气、降水偏少以及气温偏高等。其次是人为因素的作用,也就是对下垫面性质的改变:森林植被、水土河道、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生态失去了保护和自我调节的作用。与此同时,全球性气候变化也导致了本地区的异常气候,使得厄尔尼诺现象连年发生,阜新地区连年大旱和暖冬,少雨少雪的干燥气候都易于发生沙尘天气。
4沙尘天气的防治对策
4.1宏观控制沙尘天气产生
人为控制不能刻意改变天气、气候的条件和变化,只能通过分析其变化规律加以预测和影响,但是人为却可以针对性控制沙化的土地,改变那片经不起半点过度破坏的地表环境。首先,仔细分析沙尘天气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发生时的气候、环境特点,模拟建立与沙尘天气产生相似的模型,并根据模型构建一套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分析检测体系,增强对沙尘天气预警及检测,并提高其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广泛运用大气中的云水资源,开展就地人工增雨及时拦截当地水分的蒸发流失,化解地面干旱和地表沙化情况。
4.2科学性多措施防治
借鉴国内外治沙效果好的地方的经验,并结合阜新地^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生态恢复治沙措施和政策,根据具体生长作物调整种植结构,采用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成熟期作物套种、间作和留茬等方法,同时退耕还林、免耕、改善农机具等一系列措施共同实施。联合政府多部门,兴修水利,保护并扩建农田防护林,使工程措施和作物措施相互影响,提高防护能力,工程与生态并进实施,多作物、林、灌、草结合,对已经被破坏的地表进行封禁治理,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沙化扩大。
4.3重点防治农牧重合区域
大力建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种草是较为普遍的防沙治沙方法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①它防风固沙能力显著,2~3年即可达到35%以上的地表覆盖度,且固沙作用即种即有效。②它能显著地降低水土流失,保持较多的水资源,据资料表明,坡度在25°的草地能够减少79%~90%的水土流失。③它对空气有净化作用,也能使生态环境得到美化,在一年时间内,1hm2草地能够将900kg二氧化碳转化成600kg氧气。④它对土壤有高效的改良作用,可以改善土壤活力,增强土壤保肥性。例如紫花苜蓿,种植这种植物可以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显著增高,而且其前期经济投入也较低,每亩平均在80~100元,产干草平均每年为500kg以上,受益长达5~8年,同时也可以加快畜牧业的发展,而将饲料配上打成浆的青草,也可喂食鸡、鸭、鹅、羊、猪等家禽。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经济型林-草间作,林苗生长初期可种植草发展畜牧经济,当草退化后期,林苗已经长成并达到效益高峰期,产出量高,间作模式既能高效发展经济,同时也能改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4.4退耕还林、林-果间作优化模式
保护生态环境,防沙固沙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退耕还林,同时为了在退耕还林中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就要实施一系列的林果间作模式。经过近些年的“阜新地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增加林果间作范围、优化结构模式分析”,已经在林果园立体间作模式优化结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达到了生态环境优化、经济效益提高及社会效益完善。
4.4.1草-林果间作模式
在果园中间种不同的草类植物,如白三叶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草坪,此模式可结合饲养家畜、果树扩穴、深翻压绿肥或多种混合,形成一系列相关联的经济链,多产多得,同时也可对鲜草及时贮藏,对草籽深加工,或者加工草粉,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4.4.2药-林果间作模式
当果园中各果苗在幼龄林期,可以间作不同的中草药种类植物,但要选择那些相对根系比较浅的、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和肥料的、植株矮小的、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同时对果苗影响又小的物种,例如甘草、万寿菊、柴胡、芍药、山药、金银花、白术、北沙参、黄花、板蓝根、桔梗、西红花等,用以达到以药养园的作用,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4.4.3粮-林果间作模式
在低山丘陵和沙滩果园中最优选择间种的优良作物是植株矮小、生育期短的杂豆类植物,如红豆、豌豆、绿豆、小白豆、黑豆等。它们不但有固氮的功能,还能培肥土地,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4.4.4薯-林果间作模式
间种土豆、甘薯等薯类作物在幼龄林期的果园中也是很好的模式。这些薯类的生长特点是根系浅、需水量小、需肥量适中、生命力强、适应性强,即使在果树长大遮蔽中,也不影响其块茎的形成和生长。
4.5“带杯造林”改善生态
为解决固沙而造林时,苗木的成活率是其中解决最困难的问题,为提高苗木成活率,多地均运用新型平衡根系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用来培育带有营养杯的轻基质苗木林种,实践证明,其林苗的成活率高达95%以上,充分降低了成本,而且带杯造林,不用人工剥杯,降低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较好地保存了杯内的杀虫剂、珍珠岩、草木灰、长效复合肥等成分,这些成分能较好的保存水分,提高林苗的抗病、抗旱等能力,进一步保证了林苗的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
5结论与建议
当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气候条件也变化异常,都使得沙尘天气越来越频繁的出现,这已经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为避免此类情况加剧,首先应该了解沙尘起源地区的环境特征、地貌特点等情况,并保护地表环境,也要熟悉沙尘移动的规则和特点,研究人为作用的影响并加以控制。其次要熟悉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征与产生沙尘天气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机制,了解当地历史气候变化情况,分析变化规律。再综合分析气候变化规律和人为因素的相互联系及对沙尘天气的产生和土地沙化的作用,为综合治理沙尘天气提供科学依据。林业兴则生态兴,“十二五”期间阜新共完成造林面积35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近33%,森林总蓄积1065万m2。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7级以上大风天数减少,城市空气环境二级以上良好天数增多。可见,退耕还林还草、经济林木与其他作物间作模式、共同发展农林牧及多举措多方面共同实施是防止沙尘天气产生的有效措施,它不仅能保护人们的自然和生活环境,还能改善气候状况,同时也能产生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叶笃正,丑纪范,刘纪远,等.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J].地理学报,2000,55(5):513~521.
[2]周国华.从史料看凌源旱涝灾的变迁[J].辽宁气象,1995(4).
【摘要】
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方法通过查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主要表现为药物因素、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等方面。结论应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加大中药不良反应的基础研究工作,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 中药; 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人们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近年来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屡见不鲜,引起了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忧,严重影响着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正确地看待中药不良反应,为中药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策略,已成为摆在中医药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课题。为此,本文就目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对策等方面作一综述。
1 中药不良反应现状
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的数量和涉及品种数量有增多的趋势。据文献报道,有学者对1980~1999年近20年中药不良反应个案报道研究表明,除滥用、误用、中毒的病例报告,共发生中药不良反应2732 例,其中1980~1989 年发生不良反应280 例,涉及143个品种;1990~1999 年发生不良反应2452 例,涉及435 种药物;在2732 例不良反应个案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1156 例,占总数的42%[1]。另外,据统计结果显示,2001~2003 年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占不良反应报告总数的13.5%,其中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占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总数的77.2%。2001年涉及152个品种,2002年涉及320个品种,2003 年涉及663个品种[2]。同时,随着中药在世界应用的日益广泛,中药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国际的关注。截止2004-05,世界卫生组织共收到有关中草药的可疑不良反应报告就达11716份[3]。
2 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
中药不良反应常见类型为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副作用是在治疗剂量内伴随药物疗效而发生的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意外有害作用。主要表现为轻微头昏、嗜睡、口干、乏力、食欲减退、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功能异常和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可造成肝脏损害、肾脏损害,引起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和溶血反应等。表现在心血管系统为心悸、胸闷、心律失常等;在神经系统为眩晕、头痛、惊厥、抽搐、呼吸抑制等;在消化系统为胃肠不适、恶心、呕吐、腹泻、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等;在造血系统为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泌尿系统为肾功能衰竭、尿路上皮癌等,其他系统亦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3 中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
3.1 药物因素
3.1.1 品种混淆由于历史原因,中药的品种繁多,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一种中药来源不同,不仅所含化学成分及药效有差异,而且毒性强弱也不相同。如同一味中药“木通”,有“川木通”和“关木通”之分,前者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主产于四川、贵州和湖南等地,毒副作用很小;而后者为马兜铃科植物,主产于东北三省,其内含有马兜铃酸A、B、D及其衍生物,可损伤肾小管及间质,长期服用甚至可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4]。
3.1.2 药物污染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由于较为普遍地使用大量含有机氯、有机磷等成分的农药且含有铅、铬、砷等有害金属的工业废料、废水、废气等对土壤、空气等自然环境的污染愈加严重。这些污染源必然会对中药种植造成影响,有的可能较长期残留在被污染的环境和植物内。如属有机氯类除虫剂的666、DDT等,在土壤中降解消失的时间较长,据研究前者需3~10年,后者需4~30年。人一旦服用这样的药材,亦会导致蓄积性中毒,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
3.1.3 来源差异中药因产地不同,生长环境和自然条件会影响药材的质量。同一地区所产的药物,也会因生长年限、采收季节不同而影响药材中活性物质的含量。如乌头含乌头碱、中乌头碱等有毒成分,对人体毒性很强,其含量多少是衡量乌头毒性大小的主要依据,常因产地不同而含量差别很大。四川南川产的乌头的毒性是北京西郊的2倍、甘肃的3.2倍[5]。又如芍药在5,7,11月采集时其芍药苷的含量分别为7.2%,3.3%,9.4%[6]。所以在用药时,因其有效成分含量不同应有所增减,以防药效不达或用量过大而造成不良反应发生。
3.2 药物使用
3.2.1 炮制不规范中药经炮制后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提高药效。因此,中药在进入临床使用和制剂投料前均应经过严格、规范地炮制。尤其是毒性药物,如果未按要求进行加工和炮制,就会发生中毒。如川乌、草乌中的双酯类生物碱,其致死量为3~4 mg。人口服0.2 mg即可中毒。经炮制后,双酯类生物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胺,并进一步水解成乌头胺,其毒性仅为双酯类生物碱的1/2000。因此,含乌头类的方剂需先煎、久煎,以降低其毒性。
3.2.2 长期服用中医对于同一病证的治疗讲究守法不守方,即不是一个方子一成不变地长期服用,而是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对药量重新进行调整。很多中药服用时间过久,容易出现依赖性和蓄积中毒。如服用朱砂安神丸可以降血压、安神,但服用过久,可以造成慢性汞蓄积中毒。
3.2.3 剂量不当每味中药都有其限定用量,这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中药运用的经验积累。剂量过小,血液浓度低,产生不了治疗作用。剂量过大,生理活性强烈,必然产生毒副反应。如肉桂过量会发生血尿;巴豆常用量可通便去积,过量使用则水泻不止,有生命危险。
3.2.4 配伍不当历代医药学家在实践中对中药的毒副作用已有认识,将中药毒性归为“小毒、有毒、大毒、极毒”,总结出“十八反、十九畏”等禁忌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等中药配伍理论来减少毒性,增强疗效。中药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的使用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配伍得当,可使其相互协调、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如用“相制”的配伍方法降低毒副作用。如四逆汤,方剂中用甘草、干姜和附子配伍,就制约了附子的毒性。对某些相恶、相反的药物要避免同时使用,否则会降低药效或增加毒副作用。如黎芦与人参同时使用,黎芦的毒性就会超过它本身毒性的好几倍,极易引起中毒。
3.2.5 剂型和给药途径的改变中药在不同的剂型如汤、丸、散、酊、注射剂等中,所显示的总体毒性也有所不同。故《本经》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备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中药多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在其有效成分、药理、毒理、疗效等不甚明了的情况下,轻易改变剂型,尤其是在缺乏科学与有效的内在质量控制手段、制剂工艺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制成注射剂,极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例如双黄连制剂,其各种口服制剂和外用制剂一般比较安全,很少有不良反应,而其水针及粉针剂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究其原因主要与中药注射剂中药物纯度不够,含有未除尽的杂质有关[5]。
3.2.6 药不对证辨证施治是中医药的灵魂,药证相符,才能起到治疗作用;药证不符,轻则与病无益,重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用黄连、黄芩、黄柏和大黄组成的复方来治疗实热型细菌感染,符合“热者寒之”这一中医基本治则,但同是细菌感染,若为虚寒证,还用此方治疗,不仅疗效不佳,还会出现中毒症状。可见如违反辨证论治原则,就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2.7 煎服不合理中药的煎煮要遵循一定的法度,如先煎、后下、另煎、兑服等,均需严格执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如乌头类药物经久煎可破坏毒性成分,降低其毒性;若煎煮时间短,毒性成分不能有效破坏,用药后易引起不良反应。另外,由于服用不当,也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远志、桔梗,均应在饭后服用,否则极易出现胃肠的不适反应;辛热、大寒的药在服药温度上应有所讲究,前者宜冷服,后者宜热服。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如不加以注意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本草文献记载的荆芥忌鱼鳖、薄荷忌蟹肉等。
3.2.8 不合理联用中西药合理的联合应用,可起协同作用,提高疗效,或减轻和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但若配伍不当,则可降低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例如,中药朱砂、中成药朱砂安神丸等均有镇静安神作用。西药溴化钠、溴化钾、三溴合剂也有镇静安神作用,但若同时服用,朱砂中的硫化汞与溴化物反应,产生刺激性的溴化汞,可导致药源性肠炎,出现腰痛、腹泻、赤痢样大便等。因此,中西药的联合应用,一定要充分了解合用中西药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做到合理组方,优势互补,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绝不能机械地相加。
3.3 个体差异人体对药物的反应常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如种族、性别、年龄、体重、遗传、生理状况等不同,对中药的敏感性、耐受性不同,如小儿、老人、孕妇、乳母这一特殊人群,较成人更易发生不良反应。这是由于儿童因其发育尚未完全,对药物的敏感性高;老年人因各系统生理机能活动的衰退,对药物的反应性及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不同于青年,且多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障碍合并症,用药时同样易致不良反应;对于孕期、经期妇女更要慎用中药,以防不测。有些中药成分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所以要注意乳母用药。另外敏感性体质及特异性遗传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与常人不同,服药时更易发生不良反应,其出现毒性与药物的药理毒性及用法用量无关,完全由患者本身体质所致。如中外闻名的治疗外伤的云南白药,临床上就发生过在外敷刀伤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危重病例[7]。
4 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
4.1 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保证药品质量是预防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对于与药品质量有关的各环节,都应严格地科学管理。首先,从发展中药农业入手,对中药材种子资源、种植环境、农药使用和种植技术等进行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建立中药材种植的GAP基地,全面提高中药材的品质,从根本上杜绝中药品种混乱现象,减少种植过程的污染。其次,在生产过程中也必须按照GMP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特别对于中药注射剂,要加强中药注射剂有效成分和提取工艺的研究,尽可能去粗取精;加强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条件的控制,减少不同批次、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注射剂的差异;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环境的控制和先进设备的运用,避免由于制备过程的污染而引起不良反应;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的研究,以保证制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药品的流通领域,严格按照GSP的要求对药品经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提供优质的药品。
4.2 加大中药安全知识宣传针对目前人们对中药安全性认识的不足甚至是片面认识,应进一步加强宣传,使人们能全面客观地看待中药安全性问题。大众媒体要正确认识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好中药不良反应的科普工作,进行科学宣传,防止误导。既要禁止违反科学原则、夸大疗效、隐瞒毒性及不良反应的错误宣传,也要防止片面夸大中药不良反应的情况。教育群众改变“中药安全无毒”的观念,正确认识中药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的并存。提倡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中药,避免不辨证使用中药、超量使用中药、随意延长疗程等现象的出现。
4.3 完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立中药的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制度,完善行政管理体系,颁布有关政策、法规及技术要求,促进相关法规和制度的贯彻和实施。尤其要进一步完善中药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通过对临床医师、药师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建立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满足国内外对中药不良反应的信息需求,指导临床安全合理应用中药,为开展中药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中药毒理学研究提供线索。在中药生产企业中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上报的组织引导工作,企业应有责任向医师、药师和患者提供其必须知道的药物安全性资料,并合法地、合理地、忠实地、结合实际地报道药物的不良反应。另外,制药企业还应密切跟踪药品的生产过程与上市后的使用动态,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掌握第一手调查资料,尽可能地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对于中药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建立快速反应、紧急处理预案,并建立严重病例报告追踪调查制度。对中药严重不良反应的关联性进行分析评价时,必要时应追踪原始病案、药品生产厂家、批号及原料药的产地、采集、加工、炮制与制剂的工艺方法等。对于中药新药,由于上市前试验的局限性,一些少见、罕见和非预期的不良反应通过中药上市前的安全性评价很难发现。因此,结合中药的特点,建立新药早期预警系统和加大宣传以提醒患者合理用药,利用处方事件监测和医院集中监测等其他监测方法,通过加强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工作更有利于发现药品在广泛范围内使用的安全性问题,更符合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价的特点[2]。
4.4 科学合理用药中医理论认为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中药有寒热温凉之性,治病投药必须按照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原则,要因人、因时、因地、因病而异,辨证处方选药配伍,随证加减。具体用药过程中,首先要针对病情选择适当的用药时间和疗程,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防止因药物蓄积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尤其是有毒中药或者含有毒性成分的中成药不宜久服。其次,应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中药饮片严格按照先煎、后下等原则使用,特别对一些指明含毒性成分的中药,一定按规定炮制应用。另外要根据病情的缓急、用药目的以及药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和用药方案,原则上是口服有效则不考虑注射方法。对于中药注射剂在静脉给药时,应注意不应与其他药品混合,以免化学成分的改变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用药时按一定比例稀释并且严格控制滴速;滴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做好抢救准备。
4.5 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
4.5.1 加强中药物质基础的研究中药多是复方,组成复方的每一味药中又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中药的疗效是药物多层次多靶点产生的综合作用,从而造成了产生不良反应的复杂性。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相关分析仪器及分析技术的日益成熟,特别是气相、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液质联用、放射性同位素等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药不良反应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只有加强对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搞清有效成分、无效杂质、毒性成分,才能根据发生不良反应的成分,采取相应的措施,若引起不良反应的为无效成分,可在制剂过程中除去达到减毒的目的。若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毒性成分,则应研究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理,通过控制剂量、疗程、修改适应证,或改进工艺等方法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4.5.2 加强中药毒理学的研究中药毒理学是一门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由中药学、毒理学和毒代动力学等多学科交叉而成的学科。目前,中药毒理学主要偏重于定性的毒性评价和病理描述,对阐明药物的毒性发生机制、毒副作用在服药者中发生率的个体差异等方面研究不多。对有毒中药及其成分的含量控制和“十八反”“十九畏”的研究深度不够。对有毒中药所特有的炮制和复方配伍所引起的减毒增效作用机理和限量标准缺乏深入研究,尤其缺乏评价中药毒性级别的客观实验数据和中药安全性的规范化评价标准。因此,对中药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应提到相当的高度予以重视。应用日益成熟的中药血清药理学、毒代动力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开展中药毒理学的研究[8]。对一些剧毒中草药不仅要测出单次给药的毒性剂量,还要了解长期连续给药产生毒性作用的剂量。要利用现代药理、毒理学的方法对有毒中药进行实验研究,确定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关系、急性中毒的剂量、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状和靶器官、中毒机理和解救的方法,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监护和药物的毒性防治提供依据,使安全用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9]。
4.5.3 加强中西药相互作用的研究研究中西药合用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所发生的药动学变化,提供更多的资料给临床,从而减少中西药合用带来的不良反应。
5 小结
对中药不良反应应该持有辨证的观点。既要正视中药不良反应的客观事实,又要对其进行冷静地分析,防止夸大其辞或无科学数据论证的不实宣传和误导。积极探求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思路,制定有效的有毒中药制用规则,建立可靠的中药不良反应评价体系,使中药真正成为“安全、有效”的药品,造福全人类。
【参考文献】
[1] 吕庆丽,方娟娟.近20年中药不良反应个案报道调查[J].药品不良反应杂志,2001,1:18.
[2] 张 力,杨晓晖,曹立亚,等.关于我国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和发展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7):584.
[3] 梅全喜,曾聪彦.对中药安全性问题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7,18(12):882.
[4] 原思通.对“中药中毒病例攀升”问题的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0):581.
[5] 吕维红.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6,5(4):316.
[6] 杜利芳,李引红.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因素[J].医药导报,2004,2(12):976.
[7] 王海廷.云南白药粉外用导致过敏反应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3):664.
[8] 笪红远.中药毒理学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