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西宫春怨

西宫春怨

时间:2023-05-30 10:34: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西宫春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含蓄婉曲 比兴物象 景象 动作对象

古代学者早就发现了王昌龄诗歌的含蓄美,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少伯深厚有余,优柔不迫,怨而不怒,丽而不”。①但是王昌龄如何创造出含蓄委婉风格,古人并没有归纳总结出来。今人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如毕士奎总结了王昌龄诗歌的三种含蓄表现方法:“烘云托月,以彼写此”;“语近义遥,以浅藏深”;“不著一字,以无胜有”。②问题是其他诗人也用这些含蓄抒情方法,为何王昌龄能用同样的方法创造出比别人更为含蓄的意境?

笔者认为王昌龄在各种含蓄抒情手法里镶入比兴物象,将含蓄抒情手法与比兴物象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才取得了更胜一筹的含蓄效果。

古诗中的比兴物象由来已久,《诗经》创造了以鸟为中心的比兴物象。《楚辞》发展出了以“香草美人”为中心的比兴物象。而陶渊明着重开创了以、飞鸟等田园物象为中心的隐士比兴物象系列。

比兴物象原本使诗歌更加含蓄,但是在长久经验的累积下,比兴物象所表现出的固定意蕴反而成为诗歌意旨明显的表现了,“诗中经常出现的具有象征性的景物会引发人们习惯的联想和固定的情绪”。③所以有的诗人热衷于创造出新的比兴物象来表达更为含蓄的意蕴,如李商隐独创了许多比兴物象。有的诗人则在运用方法上大加功夫,将比兴物象运用得更为圆融无迹。

唐诗中运用比兴物象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一种在通篇为比的诗歌中运用,如张九龄的《感遇・其二》全诗借橘发微;一种是在部分用比的诗句中运用,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另一种只将比兴物象镶入诗中,如“杨花落尽子规啼”句,将子规这一比兴物象融入了景象当中。其中将比兴物象镶入诗歌是最含蓄最巧妙的方法。

王昌龄成就在于将传统比兴物象融入诗中的技巧达到了了无痕迹的境地,创造出了含蓄婉曲的诗歌意境。王昌龄主要用了两种方法将比兴物象融入诗中:一种是化比兴物象为景象,一种是化比兴物象为动作对象。

一、化比兴物象为景象――情景交融的深化

化比兴物象为景象的手法,是以情入景手法之一。因为比兴物象具有深刻的含义,因而这种方法会使诗歌情感比一般的情景交融更加蕴藉含蓄,因而可以说是情景交融的深化。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傲放于秋霜的高洁之花。“飞鸟”双翅凌云,是自由的象征。陶渊明在他的篱笆下只轻轻地摘一朵,然后抬头看看飞鸟,就轻松地成了文学史上著名的高洁隐士形象。这举重若轻的美妙意境全靠化用比兴物象的高超手法。

王昌龄的诗中也化用了许多比兴物象。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月是高度情思化的物象,暗喻着作者清明洁白之心。因而“寂寂寒江明月心”这清寂的景象不单纯是送别时的场景,还蕴含着作者与友人的纯洁友谊。李商隐的“碧海青天夜夜心”显然受了王昌龄此诗句的影响,但王昌龄的诗句更形象、更蕴藉,就在于诗人将比兴物象“明月”化为了景物。

比兴物象是传统情感的积淀实体,它本身就是具有一定意蕴的可视性的事物。比兴物象化为诗歌的景象,使诗歌既有深邃的情思,又有优美的画面感,情与景得到了高度凝聚融合。

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从古诗“清如玉壶冰”化用而来,但比古诗更好。原因是少了一个“如”字,将事实的陈述变成景物的描写,比兴物象“冰心”化为了一个冰清玉洁的完美形象。又如《送别郭司仓》中:“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的明月是寄予了作者之心、之情的明月。“明月随良掾”就是我心随良掾,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挂念之情。这与李白《闻龙标左迁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王昌龄的诗句更含蓄、形象。原因也在于王昌龄只是描写了一幅景象,将比兴物象化用为景象,而李白采取了直接叙述的方式。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王昌龄的《送魏二》一样地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这两首诗都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以此来衬托自己对对方的思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送魏二》)

但王昌龄的诗明显地更含蓄、更优美,除了王诗在第一联用以情入景手法而王维用直接叙述笔法外,另一原因就在于王昌龄在第二联用了化比兴物象为景象的方法。王维的“兄弟”们登高遍插茱萸时突然感觉到“少一人”,那么接下来很自然便是思念这个缺席的人。可见王维这首诗的含蓄主要是靠截断情感的流向来完成的。王昌龄诗中的“潇湘”二字自舜帝二妃之后便一直是文人喜用的语象,多为思念的意思。猿声向来就有“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悲切,文学作品中的猿鸣一般为悲伤的代名词。潇湘本就是多情之地,更何况在潇湘的月光之下,听着悲切的猿鸣声,那思念之苦自是不言而喻了。王昌龄诗歌的情感蕴含在他营造的情境里面,在比兴物象的里面、背后;而王维的情感在诗外,这种区别不得不辨。

王昌龄将比兴物象化用为景物的方法运用到极致的当为《送李十五》: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长沓无隔,月影在寒水。

王昌龄他自己在《诗格・十七势》的谜比势中进行了解释。这首诗除第三句外,句句都用了比喻的手法。用秦楚之远比喻别怨之深,这是明喻。用江中忽起之秋云比喻行人的不可复归,这是暗喻。用月影在水比喻两人似近实远,即梦中相见但醒来却相距万里,这也是暗喻。两个暗喻都是情景交融的情景描写句,了无痕迹地化用了比兴物象入景,所以当时有的读者不明这两句诗意。

总体上讲,王昌龄化比兴物象为景象的手法比较成功,取得了异常含蓄的效果。用房日晰先生的一段话来作结就是:“善于融情于景,用客观景象把主观情感严严实实地包藏隐蔽起来,他的情绪在诗歌里是绝不外露的。”④

二、化比兴物象为动作对象――动作的微妙意味

除了将比兴物象化用为景象之外,王昌龄还将比兴物象化为人物的动作对象,使比兴物象巧妙地融入诗里,既不影响人物动作的刻画,又寄寓了深刻的含义。如《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个身处金屋的女子,夜深人静,她却卧在床上毫无睡意,只能听着似乎永远也滴不完的漏滴之声。夜间躺在床上听各种声响这是很平常的生活场景,但通过王昌龄的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宫女深深的寂寞。原因就在于“清漏长”这三字,漏是中国古代用来计时的工具,亦即时间的象征。漏声绵长就说明这个宫女觉得时间流逝得太慢,也说明了她内心的无聊、寂寞、空虚。全诗的主旨靠比兴物象“清漏”得以显示。

人物情感是隐藏的,比兴物象是显在的。比兴物象成为人物的动作对象后,就寄寓了人物的隐晦情感,也就是说比兴物象成了虚拟人物情感的显性代言体。因而读者往往读到比兴物象时才真正明白虚拟人物的真实情感,形成了委婉蕴藉的效果。《西宫春怨》是将比兴物象化用为动作对象的最典型代表。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珠帘欲卷而未卷、云和斜抱而不弹,说明了这女子毫无心绪。她抱着云和眼睛却望着月亮,以及朦胧树色隐住的昭阳宫。昭阳宫是汉宫殿名,是受宠者赵飞燕姊妹所居处,也即是皇帝常住之处。因此只有读到这个女子所望的对象――昭阳宫时,我们才会明白这个女子无心无绪的根结乃是痴心望幸。这首诗的弦外之音全靠这女子所望对象――昭阳宫才体味得出来。所以李瑛《诗法易简录》说“夜静不寐,但望昭阳树色,不言怨而怨自深。此诗品格最高,神韵绝世。”⑤“不言怨而怨自深”就是在于作者巧妙地将比兴物象昭阳宫作为这个女子的所望对象,让昭阳宫――比兴物象所蕴含的深意来为女子代言。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王昌龄将比兴物象化用为人物的动作对象,将情感蕴藏在比兴物象之中,与一般作家描写动作含蓄抒情相比,情感又多隔了一层。一般作家情感的表达是:情感动作。王昌龄则是:情感动作对象(比兴物象)。章培恒先生注意到了王昌龄诗歌的这种特点,他说王昌龄“善于提炼情思和物色,并把两者凝聚为鲜明的一点,凝眸注目处言语无多,而神情毕现。”⑥“物色”即是动作的对象(比兴物象),“情思”是虚拟人物的情感,“把两者凝聚为一点”就是将情感蕴藏在动作的对象之中,“凝眸注目”即人物的动作。也就是说通过动作描写将人物内在的情思寄寓在物色当中。虚拟人物的情感寄寓过程是:情感――动作对象(比兴物象)。而读者阅读文本时理解情感的过程是:动作对象(比兴物象)――情感。

一首诗歌的抒情方式不管怎么含蓄委婉也要有直接表述的成分,直接表述的多少取决于作者技巧的高超,关系到作品含蓄的程度。王昌龄诗中运用的比兴物象蕴含了诗人及虚拟人物的情感,因而直接交待比较少,显得更含蓄委婉。盛唐诗人刘方平《春怨二首》其二是首较好的闺怨诗: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这首诗和王昌龄的《西宫春怨》一样写的也是春恨,写得委婉含蓄,特别是“梨花满地不开门”是成功的含蓄描法。但是作者直接交待的成分比较多,“无人”、“泪痕”、“寂寞”、“春欲晚”这四个词直接交待了这个宫女的孤独、伤春之情。

王昌龄诗歌没有其他诗人宫怨诗中的眼泪,更没有作者的评述,只有肢体动作和视线动作及动作的微妙对象――比兴物象,其余的让读者自己去领会。

王昌龄刻画人物动作的手法主要存在于他的七绝宫怨诗,这种诗歌有两个情感主体,一是作者自己,另一个是虚拟人物。其他作家同类题材的诗歌隐藏的是自己的情感,但虚拟人物的情感的描写还是直露的。而王昌龄在诗中不仅隐藏了自己的情感,就连他笔下的人物情感也是隐藏的。因而显得比其他一般作家的同类诗歌更为含蓄委婉。

能够像王昌龄这样细致地刻画人物动作的诗人确实少有。他所要表达的情思全都蕴含在他描写的人物动作及比兴物象中了,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极大的视觉效果,让读者领会到了电影一样的视觉艺术。作者的笔触就像导演的镜头一样,他敏锐地抓住那些泄漏人物微妙心理情感的动作及比兴物象,带领读者阅览作者的意图。而人物的动作就像导演精心安排的演员的表演,只不过在王昌龄的诗中没有台词,在这里台词也成了累赘。

通过上面的分析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将比兴物象的化用与其他含蓄抒情手法结合起来取得含蓄蕴藉的效果是王昌龄诗歌的抒情特点。因而在王昌龄的诗歌中那些能统领全诗的诗眼往往是比兴物象,是名词。而其他作家诗歌的诗眼多是动词。

可以说王昌龄的诗歌是含蓄中的含蓄,委婉中的委婉。将情感蕴藏在比兴物象中,读者需要层层剥笋样地追寻作者的真意。所以陆时雍在《诗境总论》中说他的诗:“襞积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惜后人不善读也。”⑦宇文所安也说在王昌龄的诗中:“被隐藏的只是基本情境或意旨。复杂性常呈现为情绪的模糊性。”⑧房日晰先生亦如是说:“不能仅凭直接感受,而要分析诗里描写的情景,仔细地揣摩和寻绎诗人的感情意向,反复地咀嚼和品味,才能真正体会全诗的意蕴。”⑨

这些评价都注意到了王昌龄诗歌比一般诗人更含蓄的意蕴,但是只有明人黄克缵、卫一凤在《全唐风雅》中说到了含蓄的真正根结:“唐七言绝句当以王龙标为第一,以其比兴深远,得风人温柔敦厚之体,不但词语高古而已。”⑩我们且不管他的评比标准是否客观,而他说的“比兴深远”实在是抓住了王昌龄含蓄抒情的关键,巧妙地运用比兴物象是王昌龄含蓄抒情的特点。

注释:

①胡问涛,罗琴校注.王昌龄集编年校注.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202页.

②毕士奎.试论王昌龄七绝的美学特征.内蒙古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第63、64页.

③赵佩霖.兴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④房日晰.唐诗比较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⑤胡问涛,罗琴校注.王昌龄集编年校注.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97页.

⑥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第64页.

⑦胡问涛,罗琴校注.王昌龄集编年校注.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388页.

⑧宇文所安.盛唐诗.三联书社,2004年12月版,第121页.

⑨房日晰.唐诗比较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第2篇

我以为诗歌欣赏,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像联想丰富拓展诗歌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通过某一意象牵连出一些相关的古典诗词,来丰富意象,拓展画面,挖掘意境,增加情韵。努力借此让学生体味诗歌意象所蕴涵的深意,从而使其学得极有兴味,并认识到诗歌创作中意象构造的重要。

由于学生刚上高一,又是农村孩子,读的诗不会很多,所以在上课思路上,我注重了对学生的牵引。一提到“引”和“牵”,恐怕有人会认为这是在走老路。但我认为传统不该丢,一定程度的引导是必要的。况且我认为这堂课不得不引,这样的鉴赏课,若全让学生自由发言,恐怕会杂乱无章的。因而,我希望整个中学阶段要增加古典诗词的分量,而且老师在诗词学习上要做得更好。只有如此,诗词鉴赏才会从从容容。

下面是一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引子

师:同学们,今天我背一首小诗给大家听听。(背诵《错误》)

师: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错误》。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作者是谁呢?

生:郑愁予。

(师板书“正愁余”)

生:错了。是“郑愁予”。

师:不错吧。我有证据。作者原名郑文韬。但为什么改名为“郑愁予”呢?我疑心是从古诗词中借来的。谁读过辛弃疾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生1:我只记得其中两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师:不错。知道这两句的意思吗?

生1:是说青山挡不住滚滚东流的江水。

师:但这仅是字面意思。如果你要去做一件大事,想着这两句话,那会表达一种什么心思呢?

生2:我坚持要做的事,谁也拦阻不了。

师:实际是表明一个人做事的――

生2:决心。

师:对。辛弃疾是南宋抗金英雄。这两句话是说――

生1(抢答):辛弃疾的抗金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就像那东流的江水永不回头。

师:说得好。这两句的后面是“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谁能解释它的意思?

生3:傍晚深山里传来鹧鸪鸟的叫声,我独自站在江边,心情十分惆怅。

师:为什么惆怅呢?

生4:因为实际上辛弃疾的理想并没有实现,所以他心情沉痛。

师:这跟傍晚江面上茫茫的暮色有没有关系?

生5:有。眼前的景是黯淡的。它给作者一种压抑,让作者感到沮丧。

师:为什么提到鹧鸪声呢?

生6:鹧鸪的叫声好像是“行不得也哥哥”或“不如归去”。在敏感的词人辛弃疾听来,好像是提醒自己抗金无望,不可强求。

师:所以作者很苦闷。原来这一切都使作者愁苦啊!这“愁”字是什么用法?

生:使动用法。使我愁苦。

师:哦。“余”就是“我”的意思。那么“愁予”的“予”呢?

生:也是“我”。

师:那么“郑愁予”是不是从“正愁余”化用而来?而且正好用了某种修辞手段?

生:谐音双关。

师:下面把辛弃疾的四句诗一起读一下。

师:实际上,我想本诗作者的名字恐怕又是从屈原的笔下借来的呢。屈原的《湘夫人》开头两句是――“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翻译过来就是:湘夫人下降啊到了北边的水滩上,放眼远望啊使我(湘君)分外惆怅。“愁予”这个字眼有什么特点?

生7:有点多愁善感的味道。

师:那么《错误》的作者为什么改用这样的名字呢?他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生8:一定读过不少的古诗词,尤其是婉约派的怕是读了很多。

师:同学们,是这样吗?有没有根据?

生9:有。作者虽是台湾诗人,但他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他父亲是个军人。他童年的时候跟随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跟随母亲辗转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母亲教了他不少的古典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

师:所以,他的新诗处处流淌着古典的韵味。实际上,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却酷似李白。而他自己本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这就难怪他把自己改名为郑愁予了,表现得那么缠绵。而他的《错误》则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这首诗。

二、朗读,背诵,整体感知

(先请两位学生试读,而后教师范读并指导;而后让全体学生自由读两分钟,争取背诵)

师: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12:写的是一个女子等候丈夫归来的故事。

师:从哪里看得出来呢?

生12:从一个“等”字看得出来。

师:对。你看得很准。

三、品味意象,拓展画面,体会思妇的情感

师:下面我们学习第一节――“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大家齐读一遍。

我提几个问题大家思考。“江南”是个好地方吗?能举例说一下吗?

生13:“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白居易的《忆江南》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师:哦。原来江南是个繁华美丽的地方。

生14:我记得这几句话,写江南的美丽,但不知出自哪里――“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师: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确宜人。谁知道它的出处?

师:没见过?情有可原。老版教材上有,出自南北朝时南朝作家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生15:还有,江南的生活是美的。

师:噢。不仅江南的风景美,而且江南的生活也美?说说看。

生15:有一首诗这样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师:知道是谁写的吗?不知道?我说一下。是唐末诗人韦庄的《菩萨蛮》。懂得它的意思么?

生16:大致是说,江南美丽,游人到了江南,就该在江南过一辈子,不到年老就不要回家。要是回家了就会肝肠寸断,伤心不已。

师:那就是说到过江南的游人舍不得离开江南,离开了会很留恋的。那值得留恋的是什么呢?

生8:一是江南的山水秀美,游于山水之间,心情无比舒畅。一是江南的少女美丽,比月亮还漂亮,让游人留恋难舍。

师:这位同学恐怕也读过不少的古诗。理解得很好。那如何理解“游人”呢?“游人”一般在什么年龄上游江南呢?

生17:“游人”大概就相当于“游子”吧。像孟郊的《游子吟》中的游子,在外漂泊,游踪不定。一般地说生活不一定幸福。

师:理解得恰当不恰当?好!大家给他鼓掌!

师:“游子”是不是年老的时候才离开家乡?

生:不对。年轻的时候。

生18:要不然也不会看中江南的美女了。

师:哦。好深刻呀。既然如此,“游人”留恋江南,不愿回家了,家里人会不会想他?谁想得最厉害?

生:父母、妻子和孩子都想他。最想他的是他妻子。

师:妻子深深地思念着他,他却不想回去,这样的人该称得上――

生:薄情郎,负心人。

师:是不是游人都是这样?

生:不全是。

师:但妻子对游人的思念却是一样的,一样的深啊。课文中的女子是怎样地思念丈夫的呢?思念的结果呢?看第二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大家齐读。

师:最后一个词“开落”读得短促行不行?

不行。要读成“开――落”,要读得慢,音要响亮、沉稳。课文中还有哪些词也该这么读?

生:“走过”“向晚”“紧掩”“过客”。

师:把这几个词所在的句子连着读一遍,看看有什么效果?

生:好像有一种节奏感。

师:对。有一种韵律美。

师:作者把“容颜”比作什么啦?

生:比作“莲花的开落”。

师:这一比喻是否合乎常规?

生:不合乎常规。应该是名词比名词。应该比作“开落的莲花”。

师:对。实际是把“容颜”比作“莲花”。这么比的效果如何呢?

生:写出了女子容貌的美丽。

师:是的,古人喜欢用花比女子脸面。如“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白朴《梧桐雨》)。谁还能举例证明?

生1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是说女子的脸庞像芙蓉一样美丽。

师:是呀,芙蓉就是荷花。记得这两句诗出自哪里吗?把全诗背一下好吗?

生:王昌龄的《采莲曲》。(学生齐背)

师:很好。还有例子吗?

生19:“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是说女子的脸庞像桃花一样美丽漂亮。

师:说得好。谁的诗?

生: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师:好。把全诗齐背一下好吗?

师:很好。都背得来。那么,用“莲花”作比还能写出什么呢?

生:女子的纯洁,品性的高尚。

师:有例为证吗?

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师:对。那么作者为什么把女子的容颜比作“莲花的开落”呢?

生20:“莲花”盛开时是鲜艳美丽的;凋落后是枯黄的,不耐看了。用这一比喻,前者写出了女子容貌的娇美,后者写出了女子容颜的憔悴。

师:也就是说,“莲花”由开到落,不只是点出了季节的更替变化,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女子的容貌由美丽到憔悴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还可以由哪个词看得出来?

生:“等”字。

师:从“莲花”开等到“莲花”落,说明了什么?

生:女子等待的时间很漫长。

师:我们有没有过等人的经历?那是什么样的滋味?

生21:焦急难耐。

生22:把人都等疯了。

(生笑起来)

师:可见等人的滋味不好受。我们看那位美丽的女子都等憔悴了,知道她憔悴的原因吗?

生:思念丈夫啊。

师:对。“思君令人老”,古人说得不错。那么,那盼夫的女子在漫长的等待中心情到底怎样呢?

生:欣喜,焦急,痛苦,寂寞,苦闷,怨恨!

师:好。同学们揣摩得不错。有没有自己的体验?

生:有!

师:那我们跟那位可怜的女子不是产生共鸣了吗?顺便问一下,我说的“可怜”是什么意思?

生:值得同情。

师:哦。那女子就只值得同情?

生23:还有可爱的意思。是说长得美丽,值得怜爱。

师:有例子么?

生2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还有《孔雀东南飞》上的句子――“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师:好。下面我们学习第二节,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那在寂寞中等待的美丽女子的。我们来具体体会一下她的心情。大家自读一分钟。

师:大家体会一下,“不来”“不飞”“不响”“不揭”四个词,分散在句中,读起来有什么效果?

生25:有一种节奏感,显得很和谐。

师:说得好。读起来有韵味。它们所在的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26:“不来”“不响”分别是“不飞”“不揭”的原因。它们又都是女子内心寂寞封闭的原因。

师:说得有理。什么消息都没有,一切都归于沉寂,似乎空气都凝结住了。她的脆弱的心承受得了么?

生:无法承受,悲苦到了极点。

师:“东风不来”,是不愿来,还是不能来?

生27:是不能来。

师:噢?为什么?

生27:因为到三月了,是暮春了。

师:哦。我想起来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生跟着老师背李商隐的《无题》)

师:百花凋谢了,所以柳絮也不飞了。这是不是幸事呢?

生28:不是。是暮春了,春已去了。女子盼夫回家的希望又成了泡影,所以失望至极。

生29:还有,暮春时节,年轻的女子最易敏感。她会感叹时光匆匆,年华易逝,容颜衰老,所以更加愁苦不堪。

师:大家都认为东风不能来。讲得都有道理。我想啊,东风恐怕是不愿来。它似乎是个有情人。大家能理解吗?

生30:这里好像用了拟人。但我不明白东风不愿来的原因。

师:那从下一句――“三月的柳絮不飞”――来看吧。如果是“杨柳依依”,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时候,好不好呢?

生31:不好。

师:为什么?

生31:那位美丽女子看见青青的柳色会懊悔不尽的。有王昌龄的《闺怨》为证。

师:好。大家一起背一下。

(生齐背:“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师:哦。青青的柳色引出了无限的离愁别恨。这位平日里愁苦不愁苦呢?

生:不怎么愁苦。因为是她自己把丈夫送到战场上求功名的,心里还有某种欢喜呢。

师:说得有理。但即便如此,一见到杨柳,那位女子还会产生愁情的。可见别离是多么难耐呀。但相比之下,本诗中的那种离愁别恨就更浓了。因为她所等的人不知在哪里又在干什么。所以,不光人同情她,就连东风也舍不得惹她烦恼,不愿吹来,不愿吹绿柳条,不忍见柳条发青啊。我也引一首诗作证。李白的《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从这里可以看出,“东风不来”“柳絮不飞”,更衬写出了女子的凄苦之情。那她为什么会见柳伤情呢?

生32: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是希望行人留下。所以文中的女子一见到柳,就想到了当时送别的情景。想当初,是千叮咛,万嘱咐,叫他早回。如今冬去春来春又去,杨柳几度发青了,可是他还没有消息,能不见柳伤情吗?

师:难怪李贺说“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还有戴叔伦的《堤上柳》写道:“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又正如所说:“一丝柳,一寸柔情。”这时我们恐怕要帮她说一句:“愿得西山无树木,免叫人作泪悬悬。”这是鱼玄机的《折杨柳》。

生33:怪不得“东风不来”,原来是“东风”不忍心啊。真得谢谢东风!

师:我们再想想看,这位美丽女子要是看见了柳絮纷飞,她的心情又会怎样呢?“柳絮”如何理解呢?

生34:“柳絮”就是柳树的花,人们也叫它“柳花”。这位美丽女子看见漫天飘飞的柳花,怕更是愁苦万分。

师:也许她“欲与柳花低诉”,但“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这是黄迈《湘春夜月》中的句子。可见其无处诉说的哀愁有多深。

生35:我也想起见柳絮而生愁情的诗。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中的两句――“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生36:我也想起两句――“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这是李益的《汴河曲》。

师:好。同学们读的诗还真不少。

生37:我记起了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师:你是说女子的愁苦像空中飘舞的柳絮一样多啊。我们想想,这女子真是愁苦不堪啊。所以还是不见柳絮纷飞为好。所以,还真得谢谢――

众生:“东风不来”!

师:但是,柳絮飞尽了,空中可能还有某种声音也能触动人的离愁别绪、思乡之情吧?是什么声音呢?

生38:杜鹃的叫声。

师:是吗?它的叫声有什么特别吗?

生38:杜鹃,就是子规。在暮春时啼叫,声音很凄切。

师:所以古代文人把它规定为一种悲鸟,来表达伤春离愁思乡之情。它在暮春时啼叫,可有例证?

生3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师:哦。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生39:我有两句――“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但不知是谁写的。

师:柳永的《安公子》。

生40:还有贺铸的《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师:杜鹃啼血了,听的人恐怕是――

生41:哭血。

师:不,文雅一点。

生42:泣血。

师:对。

生43:还可能听到一种声音。

师:什么声音?

生43:笛声。

师:说说看。

生43: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师:哦,原来吹的是《折柳曲》呀,怪不得让人伤情!这伤情女子的心像什么呢?

生:像“小小的寂寞的城”。

师:这座城有什么特点呢?

生44:这是一座愁城。

生45: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城中人百无聊赖,茫然无着落。

师:形容得好。我们想一想,城中的这位女子会干些什么呢?从电影、电视剧或者小说里找一找灵感。

生46:绣鸳鸯枕,绣合欢扇,打同心结。睹蝶儿双飞,看鸟儿成对,望双鹤交颈眠。

师:这位女同学举的例子为什么都是成双作对的?(众生笑)

生46:这样可以衬托出女子的孤单凄凉。

师:说得好。鸟儿成双作对,人何时团圆呢?能不寂寞惆怅?这一切她都有耐心去做去看吗?

生46:没有。心情不平静啊。

生47:也许在制寒衣。春天去了,秋天不久也要来了。

师:衣服做成了往哪儿寄呀?她知道丈夫在哪儿吗?

生47:可能不知道。所以也无心缝制寒衣。做做停停的。不知做了多长时间了。

生48:也许在作画。

师:画什么呢?

生48:画喜鹊登梅,也许是鸳鸯戏水。

师:喜鹊报信,鸳鸯成对,都是美好的。但对这位女子来说,恐怕都是痛苦的事。想一想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在现实中这一切一时都难以兑现。

生49:也许在写诗。

师:把她的思念寄给远方的丈夫。但我以为恐怕是作回文诗吧。前秦窦滔,在外娶了妾,他的妻子苏蕙用锦绣织成回环可读的回文诗寄给他,使他感悟了。那么,文中的女子是不是在写这样的诗呢?

生:很有可能。

生50:也许是在对镜梳妆。

生51:不会。她怕照镜子,万一看出自己容颜衰老了会更伤心的。

师:对;这种猜测很合理。恐怕她也无心梳妆。古诗说:“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能理解“明镜暗不治”吗?

生51:镜子上落满了灰尘。好久好久没照过镜子啦。没有兴致呀。

生52:也许在抛梭织布呢?

师:恐怕也是无心吧。古诗说:“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真是百无聊赖呀!能理解“不复理残机”吗?

生51:自从丈夫走后,她几乎就没上过织布机。上面落满了灰尘。当初没织成的布,还摆在那里呢。没心思呀。

生53:可能在弹琴,弹古筝!

师:为什么?

生53:因为古筝弹出的声音很哀怨。

师:但是,弹着弹着,出现什么情况啦?

生:弦断了。女子泪流满面。

师:哦。岳飞说――(师生齐背)“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师:也许是在庭院中看花吧?刘禹锡的《和乐天春词》这样写道:“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到玉搔头。”诗中在庭院中对花出神,以至蜻蜓停在她的头上也不知觉。这写出了什么呢?

生:的寂寞无聊。

师:这时树上只有不多的花儿,大部分都凋谢了。这位女子恐怕又起了感慨:“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同学们,会不会是这样的情景?

生:是的。她太愁苦了。

生54:也许她在仰望明月呢。

师:是吗?明月能寄托什么呢?

生54:李白有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师:哦。是想让明月把她的心她的思念带给她的丈夫。这女子确实多情善感。但她恨不恨她的丈夫呢?有一首无名氏写的词,可能会传达出女子另外的心思:“天上月,遥望似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一部分学生跟着背)这位女子要等的人,能说不是一个薄情郎?

师:由上分析,我们知道住在寂寞的小城里的人,是多么的愁苦、凄凉和无所依凭。好,再看下一句――“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这里又用了一个比喻。本体是什么呢?

生:“你的心”。

师:喻体是“向晚”吗?

生:不是。是“向晚”的“青石的街道”。

师:“向晚”是什么意思?

生:傍晚的意思。“向”是“接近”“走近”“靠近”等。李商隐的《乐游原》里有“向晚”一词。

师:学过这首诗?一起背一下好吗?(生齐背)

为什么要用倒装结构呢?“向晚”暗示了什么吗?

生55:用倒装结构,突出了“向晚”的动作性,就像上文的“开落”下文的“紧掩”一样,它把事物的变化过程写出来了。这里的“向晚”暗示了“青石的街道”在黑暗中无限地延伸,而女子的心也渐渐地灰暗起来。

师:说得精彩。大家鼓掌!

师:那么,这青石的街道通向何处呢?这位女子又立在何处呢?大家推想一下。

生56:这位女子可能站在古街口或者古渡头,等候心上人,可能就是等她的丈夫吧。等到夕阳西下,等到暮色降临了,成千上万的人从她面前走过了,没有一个是她要等的。这时我们肯定能想起温庭筠的《忆江南》。同学们跟我一起背一下――“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我们可以想一想,文中的女子无可奈何,只好慢慢地拖着沉重的脚步,十分愁苦地往回走。那惆怅,那失落,那痛苦,随着青石的街道在暮色中的无限延伸而加重。正是――离恨恰如青石的街道,更行更远更无穷。(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想像得很逼真很精彩。好,看下两句――“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齐读一下。

师:为什么“春帷不揭”呢?

生:因为“跫音不响”,没指望了。

师:不错。这里我举王昌龄《西宫春怨》中的两句诗补充解释一下――“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大家看看,“春帷不揭”还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生:“春恨长”啊。

师:对。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拾遗记》上说:“越贡二美人于吴,吴处以椒花之房,贯细珠为帘幌,朝下以蔽景(日光),夕卷以待月。”宫女呢,有满腔春恨,所以不想卷上珠帘。这位女子也是一样啊。不揭春帷,她怕看见什么吗?

生:明月。

生57:我记起来了,――“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师:哦。明月无情,明月恼人啊。那么,下一句中的“窗扉紧掩”好理解了吧?

生:因为“跫音不响”,没有任何指望。还因为怕见明月。

师:对。有理。不过我还借一首诗谈谈另外的看法。刘禹锡的《春怨》写道:“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春欲晚”,是说春天要过去了,已是暮春了。“梨花满地”呢,象征美人迟暮。诗中女子感到自己年岁大了,容颜衰老了,所以不愿开门看落花。那么,课文中的女子是不是也有这种心理呢?

生:有。

师:好。现在谁接着刚才那位同学对上一句的推想,扩展一下这两句的情节内容?

生58:不知何时,夜已很深了,街上空荡荡的,一个人影也没有,一点声息也听不见。不得已,这位女子关上了窗户,放下了窗帘,熄灭了灯火。但并没有睡下,只是坐在黑暗里,沉思默想,一个人咀嚼着寂寞、痛苦和失望。

师:好。设想得很合理。情景生动,形象鲜明。下面把第二节内容齐读一遍。

师:下面我们学习最后一节――“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大家齐读一遍。

师:达达的马蹄声传来了,多么动听。我们设想一下,那位女子听到了该是怎样的反应呢?扣住“美丽的错误”,接着上面的情节进行推想。

生59:那位可怜的女子,听到达达的马蹄声,十分惊喜,从座中站起来,激动得差一点晕倒了。稍稍定了神之后,便揭开窗帘,打开窗户,急切地向外张望,甚至打开房门,跑下楼,冲到青石的街道上。可是当她跑到了街口,马蹄声已远了,人已不见了。留给她的是痛苦、失望和怨恨。日思夜盼的心中的“他”啊,究竟在哪儿呢?这时便情不自禁地埋怨起那个“他”来了。我们可以借李益的《江南曲》帮她一下――“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时她又无意中抬头瞥见了空中的明月,心中的怨气更大了。我们借吕本中的《采桑子》帮她泄一下怨愤――“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师:设想得很有情趣。引用又恰到好处。在推想中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大家跟我把他引的两首诗读一遍。

师:骑马走江南的“我”走了,那位可怜的女子会不会目送呢?说说看。

生60:虽然是个“美丽的错误”,但那痴情的女子恐怕还在目送“我”的远去,恐怕在幻想视野中的“我”会变成她心中的那个“他”。

师:哦。这时的她也许在自言自语或暗自嗟叹――“应念我,终日凝眸。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师:这时我们顺着女子的视线望去,那位男子渐渐地远去,慢慢地消逝在茫茫黑夜中。而那女子的离恨是恰如那男子的足迹,“更行更远还生”啊。

四、总结

师:下面大家把这首诗一起背诵一下,然后思考几个问题。(生齐背)

就题材来说,这是哪一种类型的诗?

生61:是写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诗。

师:表达是对的。给它定个名称吧。

生:闺怨诗,或者思妇诗。

师:这两种看法都可以。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呢?

生62:是写在外远游的人思念妻子的诗。

师:可不可以呀?有没有根据?

师:找不出理由?那放一下。先给这类诗定个名称吧。

生63:叫游子诗。

师:可不可以?说是游子吟行吗?我们能记起谁的诗?

生:孟郊的《游子吟》。

师:好。一起背一下。

师:现在回答刚才放下的问题。柳永的《八声甘州》写了游子失意苦闷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下阕我背给大家听听――“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其中“望”是“凝望”“呆望”的意思。大家听清了吗?哪几句写游子对妻子的思念?

生:“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师:这不是写妻子想念他吗?他怎么知道啊?

生:是他想像出来的。

师: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更能写出他内心的愁苦。

师:课文有这样的内容吗?

生:有。中间部分可以看作游子心中想像的内容。

师:说得好。所以这首诗也可以叫作――

生:“游子吟”。

师:诗题为“错误”,这“错误”是因谁而引起的呢?

生64?押因“我”而起。“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女子产生了错觉,误会了,因而空欢喜一场。

生65?押因“女子”而起。女子另有所盼,另有期待。在她的眼中,“我”不是她的“归人”,而“是一个过客”,所以她“窗扉紧掩”“春帷不揭”。“我”以为“我达达的马蹄”会叩开她的窗扉,会掀开她的窗帷。“我”这种错觉、错误的判断,让自己空欢喜一场。

师:为什么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

生66:因为“达达的马蹄”声,打破了女子内心的沉寂,在她心中激起了涟漪,给了她片刻的惊喜,片刻的欢愉。另一方面,“我”的心也产生了悸动,产生了欣悦之情。

师:所以,虽是错误,却很美丽,而且让人回味不尽。

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把这首诗再一起背一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