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化学教材

初中化学教材

时间:2023-05-30 10:34: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化学教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化学教材

第1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主次不分

教材是平时教学、复习、备考的蓝本。结合近几年梅州市化学中考命题的趋势,我认为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随时回归教材,并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以及要不断完善和深化化学知识,还要特别注意知识的归纳整合。那么,在进行初中化学复习时怎样才能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呢?下面,我就结合教材内容和近几年的一些中考试题加以阐述,与同行们商榷。

一、紧扣教材注重“双基”抓落实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化学(下册)学到,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氯化铵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在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及结晶的方法可以表示如下:

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加溶剂增加溶质,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

对以上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应该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复习要求。

例:(2012年梅州市)下表是NaCl、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2)20℃时,将4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4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NH4Cl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填序号)。

①升高温度②加溶质NH4Cl③加水④恒温蒸发水

试题评析:该试题以教材中溶解度的知识为背景,考查了有关溶解度课题的3个知识点: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根据溶解度相关知识确定溶液质量;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答案:(1)NaCl(2)136(3)②④

教学启示:教材编写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教材、理解教材,并依据课程标准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将双基落实到位。

二、丰富教材注意归纳促提高

回归教材,并不等于是对教材进行简单意义上的重复,也不是说要完全拘泥于教材。我们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总结的方法去丰富教材,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1、(2010年梅州市)“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与其他四种金属的盐溶液都能发生反应,这种金属是

A.金B.铜C.铁D.锡

例2、(2008年梅州市)10.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人硫酸铜溶液中.X没有发生明显变化,Y表面析出金属铜。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A、Y>铜>XB、X>铜>YC、铜>Y>XD、Y>X>铜

例3、(2012年梅州市)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I.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II.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III.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实验I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的方法检验。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试题评析:有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用的判断依据是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调;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氧化;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例1)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判断依据3完成;(例2)通过判断依据3确定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但是(例3)就不同,除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的3个判断依据进行了归纳,还重点考查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气体的检验、实验的设计等。

教学启示:教材中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时,通过实验归纳总结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拘泥于教材,要通过归纳总结,不断完善和丰富教材,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丰富教材不是纯粹的增加教材的知识点,而是通过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总之,在复习课中,我们要遵循“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是化学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每年化学中考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原形。所以,我们在组织化学复习中要坚持以课标、考纲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在教材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宽和加深。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教材;灵活运用

新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并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系,改变新教材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基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那么怎样灵活运用新化学教材呢?

一、细化和处理教材的方法

(1)注重知识联系和逻辑关系,灵活运用教材。化学教学内容处理上,要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章本节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前后教材知识的联系和在历年中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来确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和知识逻辑关系进行调整,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版本可以很多,为什么我们教学内容处理上不能百花齐放呀。经过对近几年中考的分析,试题的重点或者说是学生失分主要点还是在物质的微观粒子构成、化学用语的书写和表述、酸碱盐性质及应用以及实验探究等内容上,在《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社会发展》上考得不多,失分也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上述化学核心知识的教学要多分配一些时间,做到不做“夹生饭”,不留“后遗症”。因本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将核心知识分散教学,有点“天女散花”的味道,这样做既是为了分散难点,又是为了突出章节的主体内容,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如,分子和原子及离子的教学,如果集中在某一个章节,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和畏惧感,很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多年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开始接触空气、水的知识时兴趣十足,可接触到分子时就有点不知所措,我们在学习元素知识时,学生很费力,等我们接触更多的化学知识时,特别是学习了第八单元后,很多学生对前面的抽象的概念都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中后面内容有很多都是对前面内容的复习和加深。所以,我们在学习上册内容,可以根据需要,多花时间对每一个核心知识讲详讲透,必要时可以改变教材编排顺序和逻辑关系。这样,下册的教学就相对轻松多了,有很多知识就相当于是复习了。

(2)教学过程的处理DD突出化学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化学化。化学的教学离不开生活,用生活中的内容丰满化学的羽翼,生活离不开化学,要充分利用化学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在教学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化学,学习有用的化学。我们的教学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构建生活化平台,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学习化学,提高教学效率。反过来,也要能用化学知识指导具体的生活生产的实践,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充分体现了“生活DD化学DD社会”的教学理念。

二、化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中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农村中学教师相对城市来说整体素质低一些,但经验也丰富,新教材实施以后,很多农村中学化学老师显得有点无所适从,从心理抵触改革。因此,农村中学老师要端正认识,转变思想和观念,充分认识到化学新课程改革趋势,不断为自己充电,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余时间中实践、钻研、探索。除此之外,农村中学教师还要加强专业以外知识的学习,比如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等,掌握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从事教科研的能力。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强教学反思和同事间的相互讨论和学习,把学习、反思、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习和交流中进步,并不断反思,在交流中不断吸收其他老师的优点,逐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最后达到高效的教学。

(2)发挥学生能动性,使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 。教师要转变传统化学教学中的模式,从理论灌输转变为参与教学、开放教学,让学生成为化学学习中的主人。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扩大课堂教学民主性、开放性、灵活性、开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自身的学习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量形成讨论的氛围,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创建良好的交流、争辩环境,让学生在这个参与式教学中找到自信,享受到自身思考的成功和活动的魅力。教师从灌输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起到倡导、组织、演示、评价的作用,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进步。

(3)加强学科交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很多现象很难用一种学科来进行解释,它们之间有着很多的联系,对于化学学科来说,物理是与它关系最紧密的一个学科,这也就要求化学教师要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新教材很注重化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比如使用和开发新的能源中在介绍风力发电的性能和应用时结合了一些物理知识。在介绍二氧化碳用途时还提到了生物学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在介绍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时运用压强的知识做实验。把数学方程式计算大大应用于化学中,能把物理学中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与温度成正比,气体的溶、沸点与温度的关系,包括电荷与电子的关系,以及温度与分子的运动速度等方面的知识用于化学教学中,不仅起到温故而知心的目的,而且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增加化学学习的新鲜感,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3篇

(江苏省江都市丁伙镇锦西中学,江苏 江都 225234)

摘 要:初中化学(沪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体系让人耳目一新,时代气息扑面而来,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只有广大教师不断学习、无私奉献、敢于创新,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常教常新,才能将这些物化的东西转化为精神食粮,营养着学生,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材;基础;教师;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072-01

初中化学(沪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体系让人耳目一新,时代气息扑面而来,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如何更好地认识新教材、使用新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明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并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求教师具有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标和学生情况选择教法与学法,教材的探究活动较多,要求教师具有设计问题,并引导、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能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等等。下面笔者将一些基本做法介绍给大家,供同行参考。

一、新教材中,科学探究的内容几乎贯穿了整个教材,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在这部分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实验意识、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更好地驾驭课堂,课前要求分好实验小组,组内要分工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力求换位思考,预计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有学生设计了用气球收集生成的CO2,其中就有学生提出质疑,说有浮力影响实验结果,也有的说CO2密度比空气重,没有浮力,不影响结果。我课前就此问题与物理老师交流过,做到心中有数,所以课堂上我就能胸有成竹地将矛盾解决。

二、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我注意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维。如在CO2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我事先布置了家庭实验,用醋酸清洗热水瓶或烧水壶中的水垢。上课前学生给我报告结果,“太神奇了,简直就像新的一样!”我因势利导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醋酸为什么可以清洗掉那些水垢呢?”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学习。

三、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就让他们自学或通过互助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先让学生碰碰壁、思考、讨论,然后我再从中做适当的引导、启发,让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如在化学式命名的教学中,对于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命名,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化学式中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只给出一些化学式,如:CuO、KCl、MnO2、FeO4等,让学生自己命名并总结归纳出命名的方法――某化某。对于有原子团的化学式的命名,同样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顺利读出,如:K2MnO4、CuSO4、CaCO3等,但对于H2SO4的命名,学生卡壳了,几乎异口同声地读成硫酸氢。我笑着摇了摇头,同时写出H2CO3的化学式,问读什么?碳酸,由此及彼学生若有所思,硫酸?学生还不敢确定,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然后再重练HNO3的读法,在由学生总结出此类化合物的读法某酸。

四、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编写的新教材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尤其是同学们对现代化学科技乃至化学前沿的广泛猎取,使师生角色互换的现象在课堂上时有发生。学生提出的问题日益尖锐,老师也经常被学生难倒,有时常常是有备而来,却又防不胜防,这是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知识的缺陷,和学生一起成长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不同的学生群体就是我们身边宝贵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参与情况,有机地将这些课程资源加以利用,从而灵活地驾驭课堂,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总之,只有广大教师不断学习、无私奉献、敢于创新,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常教常新,才能将这些物化的东西转化为精神食粮,营养着学生,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教材实验 创新型改进

一、第一个实验是:九年级化学沪教版(2013年6月版)第35页图2-8“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其教材的装置图如下:

在学生动手做以下个实验时往往较多出现以下两种问题:一是在试管口忘记放一团棉花,常可看见水槽中的水变红,浪费药品;二是酒精灯火焰不能一直对着药品最多的地方加热,开始时还好,但加热一段时间后,药品会移动,而学生不会相应地移动酒精灯,造成药品没有被充分利用。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如下:

改进后的装置与改进前相比,有两处改变:一是把普通试管改为尾部带凹槽的特制试管;二是试管口未放棉花。

改进后的优点(与改进前相比):

1.高锰酸钾在凹槽处,不用担心酒精灯火焰没有集中在药品最多处加热,能充分利用药品。

2.试管口不用放一团棉花,药品也不会进入水槽。

此改进实验的创新点是:把普通试管改成底部有凹槽的试管。

二、第二个实验是:沪教版(2013年6月版)九年级化学第3页图1-1“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实验装置图如下:

该实验编者把它安排在初中化学的第一课时,我认为有值得商议之处:因为这是九年级学生上第一节化学课,还不懂仪器的名称和操作,没有亲自动手做过化学实验,所以若让学生做此实验则肯定不妥。该实验只能是教师演示,但因为蒸发皿是不透明的,演示时台下的学生看不清蒸发皿里面的碳酸氢铵药品经加热后是否会消失,更观察不到其消失的过程。该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碳酸氢铵固体受热后会变成气体而消失。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如下:

此实验装置与改进前对比优点是:

(一)学生可观察到碳酸氢铵固体加热后的消失过程;

(二)还可知道碳酸氢铵消失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1.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生成有二氧化碳气体;

2.通过观察到试管壁上有水珠可知生成有水;

3.通过观察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可告诉学生还生成了另一种气体――氨气。(实验时还可打开试管塞让学生闻气味,可闻到有刺激性的氨臭味。)

此实验改进的创新点:一是调整装置更能达到实验目的;二是用到了特制的玻璃试管。

以上两个改进实验经过实践检验效果均不错。较难之处是第一个改进实验用到的尾部带凹槽的试管,第二个改进实验中用到的尾部带凹槽且中部有一小孔的特制试管较难自制,但玻璃仪器生产厂家应该不难制造,若能批量生产并配至各中学实验室,那么这两个改进实验走进千千万万中学课堂亦非难事。

实验改进也是创新的一条好途径,教师若能常思此道则不仅能防止职业倦怠,做到常教常新,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78页有一道题: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水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请你解释该现象。考虑到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把该课题改成学生的趣味实验并要求学生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但实验结果不仅出乎学生意外,更让我们始料不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却是鸡蛋不能自动沉浮。为什么实际反应的现象和课本描述的不一样呢?

二、实验探究

下面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探究实验过程的记录。

我们用38%的浓盐酸与水的体积比分别为5∶5、4∶6、3∶7、2∶8、1∶9、10∶190、9∶191、8∶192、5∶195的溶液做实验,分别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详见下表:

实验结论: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用38%的浓盐酸和水以8∶192的体积比混合,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在1~2%范围内,做鸡蛋沉浮实验比较合适,但由于鸡蛋浮到液面时只是露出液面一小部分,逸出的气体少,且有胶状物包裹气泡,气泡不易破裂,对浮力的改变影响不大,所以鸡蛋不会“主动”下沉。

三、理论分析

经查询得知蛋壳的构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由蛋白质纤维和粘多糖类所构成的基质,然后才在这蛋白质基质上堆积CaCO3,最后是蛋壳上附有一层蛋白质的外膜。当蛋壳与稀盐酸接触时,CaCO3与盐酸作用产生了CO2气体。如果盐酸浓度大,产生大量CO2气体使壳里的蛋白质脱离蛋壳,从而看到有白色泡沫或絮状物质剥离蛋壳,漂浮在液面。如果盐酸浓度小,壳里的蛋白质和粘多糖类会“包裹”气泡,不让气泡轻易破裂。所以要人为地把蛋壳表面附着的气泡刮走一部分,鸡蛋才会下沉。

四、反思与评价

鸡蛋能否既可做实验又可食用呢?我们决定用食醋代替盐酸。于是我们把200mL的食醋(9°)倒入玻璃杯中,放入一只洗净的鸡蛋,观察到鸡蛋表面慢慢形成许多小气泡,经比较,反应速率明显比1.8%的盐酸慢。大约4分钟后,可观察到鸡蛋自动上浮,浮出水面后只有极少部分气泡消失,鸡蛋并没有下沉,刮走一些气泡后,鸡蛋下沉,基本能够观察鸡蛋“沉浮沉”的现象,而且还可以制作醋蛋。

从学生研究过程的记录来看,我不得不佩服学生身上蕴藏的巨大能量。在一本教师培训教材中,我看到这么一句话:“鸡蛋在稀盐酸(20%)溶液中,为什么会像海洋的潜水艇一样自动潜水?”从中可知培训教材提到的盐酸浓度约为20%,而学生得出的结论是盐酸浓度约为1.8%,实验结果了教材上的结论。这种怀疑、创新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教育要大力提倡的,而且学生还解释了鸡蛋并不是“自动”沉浮的,这由气泡能否逸散以及逸散多少来决定。另外,新鲜鸡蛋往往并不能反复上下移动。

根据学生的研究结果,我建议这道题以家庭小实验的形式出现,在家里完成下列实验:将一个洗净的鸡蛋完整地放入玻璃杯中,再向杯中倒入食醋,使液面高于鸡蛋约1cm。

(1)30秒后观察,发现鸡蛋表面聚集了很多小气泡,并不断增多、变大,小气泡中的气体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大约4分钟后,可观察到鸡蛋自动上浮,浮出水面后部分气泡消失,轻轻刮掉附在蛋壳表面的气泡,鸡蛋随即下沉。在讨论鸡蛋为什么上浮时,三名学生分别说出了以下三个原因,其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____________。

甲:生成的气体聚集在鸡蛋的表面,增大了排开液体的体积。

第6篇

1.初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

1.1学习方式的转变

这个转变是让化学老师在课程刚改革时感到无所适从的,因为,这个才是新教材最新的最大的转变――教学方式和观念的转变。教材在整个主线上强调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并具有时代的特点,让化学的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入到社会热点的布局中。打破老教材以理论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方式,更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理论进行诠释发展延伸。

1.2概念更加规范和准确

随着化学科学近期不断的发展以及我国化学研究者地不断努力,新教材对于老教材的一些概念进行一定的修正,使定义能更加规范和更为准确地表达这个微观世界,更好地反映物质及其组成、结构的关系。如俗名化学量中,将原子量修改为相对原子质量,将式量修改为相对分子质量等。这些比老教材来讲,都更更贴近物质,更便于学生理解。

1.3更加重视试验教学

新教材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试验的内容和形成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试验的探究性增强。新教材中增加了探究性试验的分量,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强化知识的吸收,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次,试验的趣味性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热情。新教材在课堂实验中引人一些有趣的实验,如燃烧条件的探索、金属熔化温度的比较、粉尘爆炸、氢氧化钠的腐蚀性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与现实更加紧密结合。作为一门认知性学科,与社会和现实的结合是化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新教材的试验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更加直观认识到化学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如果在新教材背景下改进农村化学教学

2.1农村中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农村中学教师相对城市来说整体素质低一些,但经验也丰富,新教材实施以后,很多农村中学化学老师显得有点无所适从,从心理抵触改革。因此,农村中学老师要端正认识,转变思想和观念,充分认识到化学新课程改革趋势,不断为自己充电,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余时间中实践、钻研、探索。除此之外,农村中学教师还要加强专业以外知识的学习,比如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等,掌握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从事教科研的能力。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强教学反思和同事间的相互讨论和学习,把学习、反思、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习和交流中进步,并不断反思,在交流中不断吸收其他老师的优点,逐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最后达到高效的教学。

2.2发挥学生能动性,使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

教师要转变传统化学教学中的模式,从理论灌输转变为参与教学、开放教学,让学生成为化学学习中的主人。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扩大课堂教学民主性、开放性、灵活性、开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自身的学习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量形成讨论的氛围,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创建良好的交流、争辩环境,让学生在这个参与式教学中找到自信,享受到自身思考的成功和活动的魅力。教师从灌输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起到倡导、组织、演示、评价的作用,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进步。

2.3加强学科交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现象很难用一种学科来进行解释,它们之间有着很多的联系,对于化学学科来说,物理是与它关系最紧密的一个学科,这也就要求化学教师要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新教材很注重化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比如使用和开发新的能源中在介绍风力发电的性能和应用时结合了一些物理知识。在介绍二氧化碳用途时还提到了生物学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在介绍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时运用压强的知识做实验。把数学方程式计算大大应用于化学中,能把物理学中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与温度成正比,气体的溶、沸点与温度的关系,包括电荷与电子的关系,以及温度与分子的运动速度等方面的知识用于化学教学中,不仅起到温故而知心的目的,而且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增加化学学习的新鲜感,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4发挥试验教学功能

化学的发展过程是化学试验的过程,没有试验就没有化学学科的发展,因此,化学离不开试验,教好、学好化学更离不开试验教学作用的发挥。通过化学实验,能够生动形象并直观地解释化学现象,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猜想或假设进行验证。其次,试验教学还能够以其生动直观、现象新奇等特点激发、利用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和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形成严谨的作风,养成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优良品质。由此可见,试验课程的设计以及试验课程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当前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很重要方面。农村中学相对试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因此,化学老师在试验课的设计上要多花心思,尽量采取简易而有趣又经济的试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说明事物的本质,达到经济与效果的双赢结果。

第7篇

关键词: 初中化学;资料卡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52-1

一、问题的提出

“资料卡片”的作用是:简单介绍化学核心概念、基本原理、物质性质、技能方法等。本部分的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课程资源的要求,为学生的深入发展提供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可利用这些素材创设学习情景,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一线化学教师我们必须充分挖掘“资料卡片”栏目的教育价值,重视“资料卡片”栏目的有效教学。

二、现状分析

面对中考的升学压力和初三有限的教学时间,加之多数教师受“不能为应试教育提供有效服务的教育很难立足”这一现实思想的影响,化学教师很少关注作为选择性素材――“资料卡片”栏目的教学,思想上和行动上不够重视,更多关注的是中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忽视了“资料卡片”栏目的教育功能。

三、实施策略

1.作为引入新知识的背景素材,教师可以围绕“科学事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线索进行教学,让学生再现科学探究的历程。

如“资料卡片”定量研究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向学生介绍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历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实为学习情景,以科学家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为学习的内驱力,以学习定量化学实验研究方法为过程性体验,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为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归纳、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达到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学习目的。

2.作为拓展性阅读材料,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当堂阅读。

如“资料卡片”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爆炸极限、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溶液乳浊液悬浊液、酶、纤维素等内容作为阅读材料呈现。一方面是对教材正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正文知识严谨的逻辑结构,突出学科知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如在学习制取氧气时,完成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学习后,教师让学生阅读“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主要是分离液态空气,液态空气的分馏属物理方法,全过程很少涉及化学变化。再如在学习相对原子质量时,可介绍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例子,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体会相对原子质量测定的学科价值。又如在学习纯碱时让学生当堂阅读侯德榜的相关资料,加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的意识。

3.作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资料,可作为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向家长、亲友介绍。

如“资料卡片”空气质量日报、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如何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氮肥的简易鉴别、鉴别服装的标签等内容,作为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介绍给家长、亲友。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营造了生动有趣和基于生活经验与社会文化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和成就感。

4.通过创设习题情境,进一步在习题中开发“资料卡片”内容的教育功能。

运用资料栏目内容创设习题情境,也是将资料内容用于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使本来枯燥、无味的习题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编制习题时应根据资料内容的教学需要及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层次的题型,体现不同层次的教育功能。如为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在课后以练习题目的形式呈现质量守恒定律发现史的素材――早在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被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①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②由于波义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以上通过习题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擦肩而过的原因做出分析,使得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对科学故事的阅读上,而是基于问题情境产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不但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巩固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受到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为逐步深入理解科学本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育价值分析

1.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

资料卡片栏目中许多素材融入化学史的内容。如:水的组成揭秘、酸碱的由来、原子的猜想与证实、张青莲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等,一个个生动有趣充满智慧的科学故事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家的科学品质、人格魅力及其科学成就对学生学习化学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2.再现了科学探究历程 。

资料卡片栏目中“定量研究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酸碱指示剂的发现”等内容以化学史料的形式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以历史上化学家的科学探究为榜样,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8篇

【关键词】人教版 初中化学 实践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36-01

随着我国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材进行改革是理所当然的。新教材在保留原有精华的同时,增添了与实际生活结合密切的新化学知识。

一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实践题分析

1.化学新教材提供了多样的实践形式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因此,优秀的化学教材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形式和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兴趣。在人教版的初中化学教材的改革中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采取了多种诸如师生对话、调查与研究、小组讨论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践专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的学习过程。化学新教材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形式突出了化学探究的趣味性。如在调查与研究的栏目中,鼓励学生通过调查当地燃料的使用情况和来源,对如何合理地使用燃料给出建议,这一栏目的设置鲜明地体现了化学教材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激发学习潜力和兴趣。

2.化学新教材中实践题更注重探究性

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任何化学理论都要在实验中得以体现和验证,初中化学是化学知识的基础。人教版化学教材改版后在实验数量方面,在删除五个数量的同时增加了十二个,进一步突出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突出了实验的探究性,有助于学生在动手中获得化学探究的无限乐趣,提高创造力和观察力。以教材上册中的水电解实验为例,改版之前只是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在新教材中,将这一实验改为了探究性实验,很好地锻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探究能力。

3.化学新教材实践题更具创新性和时代性

在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的研究中发现,在实践题方面除了形式丰富多样,更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实践创新性,有助于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新教材中的实践题摆脱了固定的操作模式,如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实验的比较,鼓励学生独自选择一套制取的装置,使得学生在增加知识的同时,唤起其创新的兴趣,进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在化学新教材的内容方面,增加了一些更具包容性、开放性的内容,注重从实际生活出发,与时代紧密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化学知识的可读性,也使教材的编排内容更趋合理。

二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的改革启示

1.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中存在的不足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实验安全的问题不够重视。实验不规范和实验室混乱等不良现象不仅威胁生命,而且还对化学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也存在不良影响。

2.进一步推进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改革的建议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的广泛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初中化学教学改革,但仍有改进的空间。化学教材可进一步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因为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应努力保持并不断地强化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实验方面可增加一些微型化的化学实验,不仅绿色环保,还可有效节约实验的成本。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教材初中化学新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不管是在宏观上的体系和结构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更在实验和习题方面进行了改进。虽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整体上来说,算是一次成功的教材变革。

参考文献

[1]季永红.对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4(2)

[2]王秀丽.试论初中化学新教材的三个走向[J].成功(教育),2012(24)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教学现状;相关思考

随着当下义务教育的改革,初中化学教学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化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就得从实际情况出发。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能学到知识的基础上也会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的知识。化学学科是当下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讲,化学课程即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学生必学的基础学科。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水平不同,所以我们应该对初中化学教学重视起来,在遵循当下教育改革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并达到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化学教师的教学思想相对落后

当下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许多化学教师的思想还没能适应当下的教育改革形式,化学教师的陈旧思想会使其教学内容与素质教育中的基本要求不相符。一些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素质教育的基本教学指标分析透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相对不足,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对化学课程失去原有的兴趣。教师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素质教育改革中的具体要求。因为这些条件的限制阻碍了学生本身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2.当下化学教材的变化较大且对化学教学的把握程度较差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与老旧的化学教材相比,新的化学教材在内容上有着较大的变化。其中,新的化学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体系,面对这样的教育改革,会使化学教师在接触新版化学教材的时候没有对新教材内容进行很好地掌握,同时当下很多学校和教育机构没有对化学学科重视起来,对化学教师的专业培训也相对较少,这就造成化学教师的知识储备量不足,并且还会影响化学教学质量。当下化学教师队伍的特点就是化学教师的年龄都普遍偏大,由于其对知识的储备相对不足,这就会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很难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并且也会使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降低。另外,当下的课堂时间相对较少,这就导致在短时内学生不能对化学知识进行一个很好的吸收。

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缺少较为合理的教学评价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其要求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弊端显而易见。其中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没有相对的评价体系,现有的评价方式还是较为传统的考试和作业。但是根据当下的化学教学现状来看,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的策略是很难实现的。在传统教学思想中,学生成绩始终是教师评价中的主要评价方式,这就使初中化学教学的效果甚微。

二、针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的一些相关措施

1.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上改变教学主体

针对当下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我们应该适当地对传统的教育形式进行改革。这将促使我们摒弃这种传统教学观念。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放下身段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学生在主动接受知识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还要强调的是,初中化学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针对当下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并且对专业知识有良好的把握,这就要求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应该对化学教师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使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良好且有效的化学教学。

2.适当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

较为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化学教学课堂了,尤其是在化学教学的方法上。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传统教育思想,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在进行相关培训后,教师应该采取较为科学的探究式学习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可以使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达到最佳程度,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会使学生转变自身的学习观念使其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

3.适当改变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考试和作业的评价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素质教育现状。在当下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想提高一定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教师应该重新制定出一个符合当下教育现状的评价体系。在初中化学教学评价的时候应该综合多方面情况,并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手段对学习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采用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案,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是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综合起来进行评价的。

三、结束语

在当下教育改革不断前行下,初中化学的教学地位逐渐得到提升。化学作为自然学科中的一项重要科目对当下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是当下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教育工程。对于初中生来讲,化学课程即是一门自然科学,其同时也是一门学生必学的基础学科。针对当下教育改革的种种现状,我们应该正视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上改变教学主体,并适当地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在合理调整教学评价方式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化学教学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陆裕峰.《更新观念 , 优化初中化学教学》,《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8).

第10篇

一、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内涵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化学理论知识的验证和深化,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若能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化学原理以及化学知识,进而可以提升化学课堂的有效性。同时,探究式实验教学也可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乐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以及创新能力,因此,探究式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

二、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应用策略

1.科学划分化学实验内容。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可分为两大类即验证性实验、探究式实验,不同性质的化学实验,其教学方法也大不相同,教师需科学划分化学实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于验证性实验,教师无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需让学生探究实验材料、了解相关的实验现象。而对于探究性实验,教师需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对实验材料、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原理进行了解,而且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以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从而使其能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激发其潜在的探究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将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列入探究式实验,选择适当的时机开展探究式教学,增加实验教学的乐趣。首先,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二氧化碳不能从浓盐酸或碳酸钠中获取,而能从碳酸钙以及稀盐酸中获取?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总结出实验结论,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方法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验中获取学习乐趣。

2.合理选择探究性实验课题。初中化学教材中融入了许多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师应合理选择探究想实验课题开展探究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为其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化学教师需全面分析教材中的实验课题,从中挑选出适合学生特点的探究课题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并指导学生从易研究、易操作的实验开始,逐渐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例如,在“燃烧的条件”探究课题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确定探究问题:“燃烧需具备哪些条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相关猜想,如燃烧要有可燃物、氧气以及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其次,确立实验方案,让学生采用已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如坩埚钳、小木条、粉笔、酒精灯、蜡烛以及烧杯等)操作实验、观察实验以及分析实验,最后总结出实验结论:燃烧需具备可燃物、氧气或空气以及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以上条件同时满足时才能燃烧。

3.巧妙创设实验问题情境。教师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需发挥引导作用,巧妙创设实验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励其思考和探究未知的问题。在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出实验问题情境,并要确保问题情境具有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差异性以及挑战性,以更好的迎合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要求。

三、结语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学生吸收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更是学生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适时地开展探究式实验,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化学教材中增加了较多的实验内容,足以说明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化学教师需突破传统的实验室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策略,进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李江波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三十一中

第11篇

关键词: “细节德育” 初中化学教学 有机结合 

一、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型德育教育目前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教育体系接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要素,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教学活动是有机整体的一个,每一个学科都涉及很多德育内容,不仅如此,还涉及多姿多彩的德育资源,化学教学也一样。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需要开展相应的德育渗透工作,同时还需要教师对初中化学教材所涉及的详细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同时严格按照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所提出的标准及要求,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有效的及科学的教学措施,有机结合“德育教育”与初中化学教学二者,在上述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高[1]。所以,本次研究将重点分析“德育细节”与初中化学教学有机结合的相关措施,阐述如下。 

二、“德育细节”与初中化学教学有机结合的相关措施 

首先,教师选定相应热点问题,针对该项问题进行教学活动,对学生珍惜资源意识进行有效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得到解决。例如:能源问题、水污染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人口问题等。所以,在实施初中化学的过程中,从根本上需要教师负起应有责任及义务,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德育教育工作,促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及讲究卫生等意识。对于目前的初中化学教材,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均涉及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相关知识,例如:在讲述能源问题、水污染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这节课的时候,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的教材内容,分析目前资源紧张的局势,教育学生珍惜资源,尽自己的能力保护环境,同时关于化学物质的合理使用需要进行重点教育[2]。 

其次,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逐渐渗透德育。化学教学过程中,首要工作就是准确定位多媒体实施德育的切入点。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立足教育,开展相应的初中化学教学活动及“德育教育”活动。进一步融合德育教育,使其自然而然地与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注意不是开展德育而进行德育工作而与化学教学的实际内容脱离,导致化学课堂逐渐演变成政治说教课。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使阅读教学内容更丰富,同时可以将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直观地表现出来。例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幻灯片,可以对学生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加深学生记忆,其发挥的作用明显优于书中抽象语言的描绘。 

但是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事物,对其两面性进行辨证分析,在使用多媒体素材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学需要注意掌握好其使用尺度。坚持“适量性”的标准,由于一部分课题德育素材涉及的题材较广泛,所以需要从根本上做好精选工作,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进行德育渗透工作,素材的乱用及滥用会导致教学质量受到限制。同时需要坚持适时性标准[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正确的时间,切入适当的题材,有机结合德育与学科知识二者,保证满足教材的实际需要,找准切入点实施多媒体技术可以促使事实及现象充分地展示给学生,对学生进行熏陶,目前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所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选择正确的时间及机会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更确切地体会到德育的实际含义,最后促使德育教育与课堂知识二者实现有机结合,进而促使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最后,促使教师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教师的作用很大,会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具有非常显著的特殊性,该阶段的学生各个方面发展还没有成熟,会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自然端庄的仪态,同时其思路则需要简明清晰。例如:教学过程中需要保持热情,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影响学生及吸引学生[4]。促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培养,带动班级进行有效学习,促使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元素。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需要稳固其优势,促使其进取意识进一步强化。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需要按照“逐个”击破的原则进行,进而促使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 

三、结语 

化学教学活动因为其特殊性需要涉及很多繁杂的知识内容,所以我们需要将细节德育贯彻到底,实现有机结合,之后在上述基础上开展相应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就可以促使各个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运用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事物,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找准切入点,开展针对性强的教学活动。同时我们需要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保证教学效果,促使“细节德育”与初中化学教学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徐成忠.《细节德育》跟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0:163-164. 

[2]余琦.“德美一体”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25. 

第12篇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源思维能力的构建

基于问题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策略分析

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下化学教学反馈策略的研究

高中化学中的一些教学误区初步探索

数轴和坐标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一道溶液计算题的教学反思和对策

高一化学教学与初中有效衔接的尝试

例析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谈化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体会与思考

化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巧用课堂情境创设提高课堂效率

探析电解质中的“关系”考点

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探究性”

情感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积极作用

对九年级化学几个问题的思考

浅议“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研读教材深挖知识走出误区提升素养

“六小组”式随堂实验教学模式

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高中彳匕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

例谈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困惑与反思

关于硫酸性质的三个问题解释

教材单元章节引言设计特点浅析

培养高一新生学科兴趣初探

化学教科书模型呈现形式与使用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材的处理与使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习题特点的分析

“化学与生活”的教材内容与学习目标

浅析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的新突破

浅谈教学中渗透与培养学生的化学守恒思想

初中化学探究教学不可忽视对比实验

漫谈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开发教材附加资源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课堂“结尾”艺术漫谈

浅谈化学探究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上海世博会,唱响“低碳”主旋律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新课改中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实践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化学新教材主题图的特点与使用策略

中学有机化学“断键”机理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例析

对新教材(苏教版)的编写与使用的商榷

浅析粤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特点及教学策略

对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材的几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