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君书翻译

商君书翻译

时间:2023-05-30 10:34: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君书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商君书翻译

第1篇

杂沓,参差,错杂,紊乱,零乱,错落,杂乱,纷乱,凌乱,狼藉

拼音:zhěng qí

意思:有秩序;不乱;

英语翻译:tidy;neat

出处:《商君书·赏刑》:“当此时也,赏禄不行,而民整齐。”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金坑津头看韶石,十十五五不整齐。”明 冯梦龙 清 蔡元放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五回:“自始至终,寂然无声。乃使执法往报吴王曰:‘兵已整齐,愿王观之,惟王所用。虽使赴汤蹈火,亦不敢退避矣。’”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世人论诗,多以太白之纵横超逸为变,而以杜陵之整齐严肃为正。” 王力 《龙虫并雕斋文集·略论语言形式美》:“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整齐而不雷同,匀称而不呆板,语言中的对偶和排比,的确可以构成形式的美。”

造句:

1,这个操场的草长得很整齐,我估计不是自然生长的,应该属于播种的,你说呢;

2,你们给我站整齐了,快点,速度,站好,立正!

第2篇

我们在很多近代小说中经常会发现“小厮”“这厮”等词语,然而近代的文献作品中“厮”的使用明显减少,主要在个别小说或部分方言口语中使用,类似于《水浒传》中的用法,有一定的仿古嫌疑。与此同时,“厮”字在部分方言中仍然可见,保存得相对完好。了解“厮”的产生、意义和用法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古代文献材料,特别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剧本和小说。从历代的文献作品中,可以发现“厮”意义的演变轨迹,通过历时的使用情况可以探究“厮”逐渐减少的原因。

一、古汉语词“厮”意义的演变

(一)先秦时期

早在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就存在着“厮”字。“厮”字在先秦是一个名词,可以单独使用,仆役义。例如:

(1)厮役扈养死者数百人,今君胜郑而不有,无乃失民臣之力乎?(《春秋公羊传》)

(2)善用兵者,诸边之内莫不与斗,虽厮舆白徒,方数百里皆来会战,势使之然也。(《吕氏春秋》)

(3)以商之口数使商,令之厮、舆、徒、重者必当名,则农逸而商劳。(《商君书》)

(4)故以上之证而倍取于民者四,关市之租,府库之征粟十一,厮舆之事,此四时亦当一倍贷矣。(《管子》)

例(1)中,“厮役”,何休注:“艾草为防者曰厮;汲水浆者曰役。”旧称干杂事劳役的奴隶。这里的“厮”和“役”属于同义词连用,但仍有差别。例(2)(3)(4)中的“厮”都是指奴仆。“厮”“舆”“徒”“役”是同义词,泛指奴仆,但具体从事的职业不同,“厮”可指砍柴的,“舆”指驾车的。“厮役”“厮舆”“厮徒”经常搭配使用,属于同义词连用现象。

(二)两汉时期

西汉时期“厮”主要沿用了先秦时期的意义,出现了新的搭配,即厮养。汉桓宽《盐铁论・殊路》:“故事人加则为宗庙器,否则斯养之衅才。”《古文苑》中王粲的《为刘表与袁尚书》载:“戎马斯养,罄无不宜。”斯,一本作“厮”。章樵注:“斯,读作‘P’。养,去声。奴仆辈也。”

东汉时期,“厮”又产生了新的意义。例如:

(5)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甚众。(《全汉文》)

(6)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史记・河渠书》)

例(5)中的“厮留”意为前后分离,不相衔接。《汉书・西域传下・渠犁》:“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P留甚众。”颜师古注:“P留,言其前后离P,不相逮及也。”例(6)中的“厮”通“斯”,指分散,分开。这一时期的“厮”仍是以奴仆义为主,出现的个别意义,如例(5)(6),这也是“厮”通“斯”的原因。

(三)六朝至唐代时期

六朝至唐代时期又出现了“厮下”“小厮”等词语,指仆人、地位低下的人,带有戏称或蔑称意味,这一时期“厮”多是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独立性较弱。例如:

(7)出自厮下,不愿名器。(六朝・《世说新语》)

(8)临济小厮儿,却具一只眼。(唐・《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9)但作家生厮儿,卖即无契券。(唐・《敦煌变文集》)

(10)林际厮儿,只具一只眼。(五代・《祖堂集》)

例(7)“厮下”是地位低下的意思。例(8)(9)(10)“小厮儿”“厮儿”都是指地位低下的小孩。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这厮”“那厮”。从“小厮儿”“厮儿”等可以看出,“厮”的贬义色彩逐渐减弱,正在向带有戏谑、调侃甚至喜爱的意义转变。

(四)宋元明清时期

“厮”的副词意义大约出现在宋代,意义为互相。宋元及其以后的小说、戏曲、杂剧中多见。例如:

(11)莲子与人长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宋・欧阳修《渔家傲》)

(12)我闻你安州人善厮扑,是否?(《五灯会元・善真禅师》)

(13)俺也不是厮虎,孩儿每早早地伏输。(金・董解元《董西厢》)

(14)你看我对垒交锋,相持厮杀。(元・《雁门关》)

(15)我与你两心坚,拼今世,待来生,相厮并。(明・《娇红记》)

(16)这等一般热肠人,彼此厮混了许多天,怎生舍得?(清・《儿女英雄传》)

“厮虎”是相互吼吓的意思。“厮杀”是“交战”的意思。“厮并”是“跟随”的意思。“厮混”是“住在一起”的意思。“厮虎”“厮杀”“厮并”“厮混”中的“厮”都是副词“相互”义,副词义在这段时期的使用进入鼎盛阶段。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厮,犹相也。欧阳修《渔家傲》词:‘莲子与人常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厮类,相类也。……周邦彦《风流子》词:‘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乐府雅词》厮见作相见。……按厮字词曲中习见,不备举。”从中可以看出,“厮”的相互义在宋代以后开始普遍使用,和“相”属于同义词。并且是一个能产性极强的词,如常见的还有厮见、厮杀、厮唤、厮耨、厮落、厮般、相敬厮重、厮并、厮跟、厮守等。

随着“厮”和“相”的同时使用,“厮”的副词互相义慢慢被“相”取代,词义变得虚化,甚至可以看作准词缀。例如:

(17)说罢,众官互相厮觑,各有惧色。(明・《水浒传》)

(18)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清・《红楼梦》)

(19)地方重大,方才取得,人心未固,如何轻易自相厮杀?(明・《初刻拍案惊奇》)

(20)牧童儿,自在身,走横桥,卧树荫,短蓑斜笠相厮趁。(清・《儿女英雄传》)

(21)看你U袅婷婷,对着这露叶风枝更可人。真侥幸,偎香倚玉,得与相厮并。(清・《花月痕》)

(22)你说玉关西正干戈厮嚷,写敕书付他星夜前往。(明・《紫钗记》)

(23)宋江听得声音厮熟,便舱里叫道:“船上好汉是谁?救宋江则个!”(明・《水浒传》)

例(17)(18)“厮”前有“互相”修饰,“厮”词义较虚。(19)(20)(21)前有“相”修饰,所以“厮”的互相义被“互相”和“相”取代,词义慢慢虚化。(22)(23)中的“厮嚷”“厮熟”分别是吵嚷和熟悉的意思。“厮”的词汇意义不明显,作为双音节词语的辅助成分。

值得注意的是,“厮儿”“小厮”“那厮”等不仅表示地位低下的人,带有轻蔑或戏谑的意味,还可表示喜爱或调侃的意思,翻译为小男孩、家伙、小子等。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做红娘。一个小P儿,唤做欢郎。”王季思校注:“元人称男孩曰P儿。”关汉卿《鲁斋郎》楔子:“一双儿女:P儿叫做喜童,女儿叫做娇儿。”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做P儿,做女儿,水煎火燎。”

二、近现代以来“厮”的使用情况

现代汉语中,“厮”的使用逐渐减少,使用场合也固定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仅限于“厮杀”“厮打”“厮混”“长相厮守”等早期形成的固定词组和成语中,并且由词组固定为一个词。例如:

(24)我正确地移动了马的位置,于是开始厮杀。(万方《在美国监狱的12天》摘自1995年的《作家文摘》)

(25)逢“大星期六”,就更不欢迎客人,更愿从容不迫地互相厮守着消遣温情脉脉缱绻不尽亲狎万分的家庭时光了激杀。(梁晓声《激杀》)

第二,沿用“这厮”“小厮”等早期形成的带有口语色彩词语,且使用较少,局限于个别白话小说及古代题材的小说中。例如:

(26)小双早已嫁了,祥云也配了个小厮。(张爱玲《金锁记》)

(27)不行!她不能有把柄落在这厮手里。(张爱玲《金锁记》)

(28)然而不多久,他忽而恍然大悟似的发命令了:叫小厮即刻上街去赊一瓶莲花白。(鲁迅《端午节》)

第三,闽南和太古等方言中。在方言中,“厮”主要用作副词,相互义。“厮”和“相”在语音上有一定的联系,有学者认为,唐宋时期“相”分化出读入声的“厮”,并且在太古方言中至今还沿用。“厮”和“相”都有“互相”义,多数场合可以通用。例如,闽南泉州地区的“厮同”是相同的意思,“厮执”是相逐的意思。莆田的“厮倚”指的是相依,“厮亲像”是相似的意思。“厮”在太古方言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如下:

(29)不应着急,我和你厮倒替看他吧。(你不用着急,我和你轮流照顾他吧)

(30)两槐车厮撞得不成槐样儿咧。

纵观“厮”在不同时期的使用情况,可以大致总结其词性和词义。副词,互相;名词,奴仆、小孩、家伙(有贬义和中性词义);动词,役使,疏导,同“斯”,分散、分开;词缀,词汇意义虚化,无实在意义,辅助、补充音节的作用。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把“厮”的意义总结如下:①服杂役的人。《淮南子・览冥》:“厮徒马圉。”厮和徒都是服杂役的人的意思。②分。《史记・河渠书》:“乃厮二渠。”《新唐书・高俭传》:“士廉附故渠,厮引旁出,以广溉道。”③互相。辛弃疾《夜游宫・苦俗客》:“才厮见,说山说水。”古汉语词“厮”各义项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无论从历时还是共时方面都有人进行过论述。“厮”的“奴仆义”到“小孩、家伙”义是词义演变过程中的引申现象,并且感彩也由贬义变为中性。“相互”义是由“相”假借来的,古代“厮”和“相”语音上相同或相近,因此称为假借字。“厮”字词性的演变及词义逐渐虚化是汉语词历时发展和语法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厮”的名词义到词缀或者构词语素的用法,可以看作是语法化作用的结果。同时,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要求具有相同义项,相同句法功能的“相”代替“厮”沿用至今。

三、古汉语词“厮”使用逐渐减少的原因

“厮”的奴仆义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后来使用场合逐渐增多。唐代可见“小厮”“厮下”的使用。表示相互义的“厮”大约在宋代时出现,并且广泛应用在宋元的小说、戏曲中,使用情况达到顶峰。明清时期“厮”的相互义和奴仆等义并用,多见于《水浒传》等小说中。之后“厮”的词汇意义开始虚化,相当于词缀。现代“厮”的使用很少,只有少数早期形成的固定词组和方言中可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厮”的副词相互义逐渐被“相”取代

“厮”和“相”的同时使用,使“厮”的副词相互义逐渐被“相”取代。“相”在先秦时期就有了相互、交互的意思,且使用范围大、较灵活。在历代的文献中,“相”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而“厮”的使用仅局限于一定时代、一定地域的小说和戏曲中。这种局限,使“相”逐渐取代了“厮”。

(二)“厮”的口语色彩较浓

“厮”的奴仆、带有轻视色彩的小孩儿、低下等意义多出现在宋元之间的小说、话本、戏曲里,多以口语形式出现。所以,“厮”主要应用于口语或带有口语语体色彩的书面语中。口语不容易保存、传承,且具有不稳定性。随着朝代的更替、语言文字的演变和文学艺术的更新,某一特定时代的、带有某一文学形式的词语会逐渐被其他新词语替代。

(三)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原则,也是语言词汇不断演变发展的趋势。当具有相同意义的两个词“厮”和“相”并存时,人们会自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通用范围广的“相”取代“厮”。特别是近现代,对语言文字的使用不断进行规范,限制异体字、二简字、生僻字的使用,使语言文字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

(四)语言的双音节化

在古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主体地位,一个汉字代表一个词语,“厮”在古代汉语中可以单用,表示奴仆、地位低下的人、相互等意思。但是,古汉语发展的趋势是双音节化,因为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单个汉字不能表达所有事物,且同音词、多义词增多会增加人们学习和使用的负担。汉语的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逐渐取代了部分单音节词,如“目”被“眼睛”取代,“亡”被“逃跑、逃亡”取代等。“厮”的相互义也被“相”或“相互”取代,至今只保留在固定词语和个别方言中。

四、结语

“厮”的出现和逐渐减少正体现了古今词语发展的一个趋势,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和替代是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像生物学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只要这个词语有较好的使用场合和范围,能被多数人接受和使用,就会作为一个常用词沿用下去,否则就会被其他词语替代。“厮”的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限制了它的应用,被“相”“相互”取代了副词义,“厮”目前只见于个别方言中,如闽南和太古方言中。词语的双音节化和语法化促使大量的词语发生意义或用法上的变化。所以,古汉语词“厮”的本义和假借义的演变、消亡是多种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