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年的故事传说

年的故事传说

时间:2023-05-30 10:34: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年的故事传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年的故事传说

第1篇

中国有著名的四大民间故事传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之瑰宝,中华民族之骄傲,体现出深厚的民族文化,人们用他们智慧的大脑创造出博大精深的文化,使之源远流长。其中牛郎织女的故事称为四大民间故事之首,它以浪漫的情怀,奇特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人们带着对爱情的渴望,对家庭婚姻的美好向往,编织出这样一段佳话,充分反映出当时封建礼教社会对人性的束缚,因此这一段传说在人们的愿望下广为流传。下面就来浅析一下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文化底蕴,探究中华的传统文化。

我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之所以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乃至

成为古今文人墨客笔下的钟爱题材之一,其根本原因就是它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并且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众所周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起始于先秦时代,到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的历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按照自己的爱情观,婚姻观和社会理想来完善这段传说,情节形式不断丰富,内容更多的增加个人色彩,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充分体现出了民间故事传说时空的广泛性、内涵的多重性及其结构的开放性。

中国古代是农耕经济社会,牛郎织女体现着男耕女织的的生产方式,牛郎负责“耕”,女负责“织”,而牛则是耕作的协作“工具”,这是古代小农经济的耕作特点,也是古代社会家庭的分工方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告别了了小农经济,向社会经济招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存在了,但是由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男耕”仍然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我们骨子里的那种传统观念根本就无法彻底消除。当今社会,男人在家庭生活中仍然占据经济收入的主要地位 ,无论社会怎么在进步,科技怎么在发达,中国人在思想上还是需要改变,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需要我们一点点的去改变,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个言论自由的年代,我们的呼声,口号一浪比一浪高,但是真正能够落实改变的真正的又有几个呢,男女平等的呼声口号从未停止过,然而,女织的生产合作方式正在逐步退化。

在当时的小农经济社会,牛郎织女的美满结合体现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在我看来,牛郎和织女各自代表着我们国古代勤劳的男性女性,他们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丰衣足食,自给自足,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勤劳朴实,踏实肯干的精神。男耕女织的生产合作方式,牛郎和织女通过一起努力,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牛郎靠辛苦的劳作来挣钱生活,在当时的社会这也是千百万农民的生活方式。织女则是在家养蚕纺织,代表着古代勤劳女性。用他们勤劳刻苦,踏实肯干,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构建美好生活,并孕育一儿一女,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也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极其愿望,人们借助牛郎织女来达成他们心里的强烈愿望,把自己的美好向往加到牛郎织女的传说里。

牛郎织女的传说中,天庭制度造成了俩人的分离,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在和姐妹们下凡的途中和牛郎相爱了。显而易见,两人的地位悬殊,怎么可能得到祝福。织女是天帝之女,财富,地位,容貌都堪称上流;而牛郎则是民间一穷二白的贫穷小子,地位金钱势力一无所有,这根本得不到别人的赞同,这样的婚姻在别人眼里是不可能幸福的。因此,王母天帝知道后,极力阻止,拆散他们,导致相爱的两个人不能厮守,妻离子散,痛不欲生。但是,牛郎为了追求爱情,冲破重重阻力,在带着儿女就要追到织女的时候,却被王母用一玉簪隔成了一道银河,从此,每年七夕只能在鹊桥边见一次面。这个传说体现出了到时封建社会制度,“父母之言,媒妁之命”是古代女子出嫁的命运,自己没有追逐爱情的权利,只能听从家族的安排,失去人身自由。在婚姻面前,只有门当户对,没有自由与爱情,王母以一个古代封建家长的态度出现在相爱的两个人的面前,一只玉簪就轻易的摧毁了他们的爱情。但是他们是坚强的,就算有人阻止,不被人祝福,他们还是要力争为自己争取机会,追求爱情与自由,追求幸福生活。尽管不能天天见面,但是每年的七夕是他们全家的幸福之日,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倾注了从古至今多少人的愿望理想,封建礼教摧毁了他们的美好生活,只能将这种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放到自己所喜爱的故事里。体现了当时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民间传说源于人们的口头,他们同情牛郎织女,不想以痛苦凄惨的结局收尾,因此,他们决定把每年七夕定为牛郎织女鹊桥相见,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民族文化就此传承下去,七夕已经是家喻户晓,众所周知,七夕是牛郎织女见面之日,由此,七夕演变成当今的情人节,相爱到人在这天浪漫约会,吃情人大餐,感受这爱的气氛。这已经是一种风气习惯了。每年的七夕,天河山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纷纷来到这里,来感受这对有情人的的爱情,中国民俗协会已经将天河山命名为“七夕文化基地”,加强了对七夕文化的了解,也促进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七夕节已经广为流传了上千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不要懈怠它。我们不仅仅要把七夕节看成一个节日,一个纪念爱情的日子,我们更应该把七夕节当成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要曲解它的真正意义。我们要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让它源远流长,而不是盲目崇洋,追捧外国文化,忽略自己民族的文化。做到积极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

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主要是靠人们的想象与幻想,将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人的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所谓的上等人和下等人,相爱之后结婚孕有一儿一女,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基于人们的想象,画面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故事一波三折,幸福生活总不是那么长久的,在人们的想象下,他们被迫分离,在反抗无效下,被安排一年只能见一次面,这也是人们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不满,虽然没有战胜封建礼教,但是这一年一次的见面也算满足了人们的奋力抗争的一点点胜利,带着极大的感彩,传承着这段民间传说。这段传说倾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在封健礼教摧残下,人们只能借助民间传说来倾诉一下自己的心声,并且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愿望。

从古到今,牛郎织女传说在人们的口中不断的演变,经过千年的流传,这段神话传说越来越完美,堪称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动人故事,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经典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要积极传承下去。我们不仅在牛郎织女传说中感受他们的凄美浪漫爱情,而且也要积极学习民族文化,体会中国文化的奥妙,要知道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的进步。

第2篇

在梦里总是无数次看见自己躺在外婆温暖的怀里,在群星闪烁的夏夜,抑或是漆黑停电的夜晚,全神贯注的聆听着外婆乐于讲授的各种传说故事,小的时候总是奇怪外婆的嘴里为什么总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传奇,外婆那种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的叙述总是让我身临其境,有些传说故事即使听到熟可成诵的地步,却还是津津有味,乐此不彼,外婆的怀抱编织着我的梦想,激励着我的成长,温暖着我的童年。譬如劈山救母的沉香教我学会了孝敬父母,马良的神笔为我勾勒出一位惩奸除恶,智勇少年的学习榜样,哪咤闹海还让我一度成为调皮捣蛋的“孩子王”,对于雷锋塔下白娘子的结局也萦绕了我好多年,我甚至怀疑自己多愁善感的情怀是否也“得益”于童话故事对我的熏染。

随着年龄的增长,得益于文化知识的增长,我开始懂得这所谓的传说只不过是人类的外婆讲给人类小的时候,为了打发漆黑夜晚,为了度过睡前的无聊。像摇篮曲,带我们甜蜜的走进睡梦,后来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人类早期对于传说的钟爱,其实是寄托了人类许多的美好愿望和希冀,希望长生就构想神仙的模样,需要教化万民就杜撰高尚的几近神灵的道德化身,需要摆脱疾病和饥饿,就“伪造”聚宝盆、神仙草一类的神物,当然,所有这些在科技不发达,人类面对太多未知数的时代,的的确确安抚了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慌,满足了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期盼,表达了人们认识自然的愿望和决心征服自然的主观能动性,有些传说还被记录在宗教里,成为统治阶级教化万民的宝典,然而无论怎么说传说为我们编制的故事是甜蜜美好的,传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多是人们欢迎和喜好的。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打开了一个有一个“潘多娜”魔盒,揭开了一个又一个自然之谜,传说时代慢慢走向终结之路,神话传说,妖魔鬼怪被贴上迷信色彩的标签,我们知道“十日并出”纯属虚构,后羿射日纯属杜撰,天上自始自终只有一个太阳,我们甚至可以算出他的年龄是150亿年左右;我们还知道“精卫填海”中所谓的人死化鸟,只是一种幻想;而夸父追日的奢求只不过是他上演了一出“螳臂当车”的闹剧,科技发展的双刃剑斩断了人们原本很多美好的奇思妙想。1969年7月16日美国的阿波罗号第一次登入月球,实现了全人类登月的梦想,然而正是这一梦想的实现让我们中国人对于月球的美好想象瞬息破碎,中国人对于月球的情结是一种十分“暧昧”的关系,它集结了中国人的亲情、爱情、友情、乡情等诸多感情,古人留下的咏月诗词不胜枚举,光是他的别称犹如“弯镰、银镰、素魄、凝霜、冰镜、明镜、冰轮、夜光、素娥”等就不下三十余种,月亮承载了中国人太多的情感。其实一直以来除了孩子我们没有人傻到会相信月球上会真的有“吴刚伐桂”、“神女嫦娥”“玉兔捣药”,但是我们乐意和钟情于这样的想象和传说,有总比没有要好,一个温情的月亮,一个迷幻的月宫总比那些用精确数据描述的“月球”要更具生命力和亲和力。科学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作用毋庸置疑,没有科技就没有人类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这种进步也的的确确破坏了人类原本很多美好的东西。

传说世界带给我们那种虚拟的感动,甜蜜的回忆,我想是很多人都不忍遗弃的精神财富,有人说过“没有游戏的童年时不完美的童年”我想说没有走进过传说世界的童年同样是不完美的人生,传说世界犹如一缕阳光,一泓清泉,一道彩虹,我们乐意选择与他不离不弃。

如果可以请还给我一轮有嫦娥的皎皎明月!

第3篇

所以,我说给神话剧支招就像是给死人支招一样,根本不可能。它已经死了,是被人玩死的,而且还搬进了棺材,盖上了盖,扔进了坑里,浇上了土。唯一没有做的就是给它立碑,理由是它根本不配。我给它支招相当于刨坟掘墓,这样缩寿命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做的。除非,等它经历一个轮回,重新投胎,以一个新生儿的身份现世,纯洁和透明,或许可以给它一些全新的教育。

把爱情从神仙身上全部拿掉

看清楚,我说的是“全部拿掉”。不知多少制片方中了《大话西游》的套,认为爱情戏可以在神话剧中占主导线索,那就大错特错了。大家可以参考,所有已然成为经典的神话剧几乎很少有爱情戏,《西游记》、《封神榜》、《济公》哪个不是跟爱情撇得一干二净的?即便是像《新白娘子传奇》这样的准爱情神话剧,留在观众心中的依然是白蛇现形和水漫金山这样的神话因素,而非许仙与白素贞的缠绵悱恻。大家不会也不应该关心这个。每个剧集的诉求不一样,看悬疑剧当然是看故事,看神话剧则是看神奇,想看爱情,直接去看偶像剧不好么?

把特技从神话剧中全部拿掉

再次看清楚,我说的又是“全部拿掉”。没有特技的神话剧会有个什么样?大家一定想象不出来。其实我的意思非常简单,与其让下三流的特技充斥荧屏丢人现眼,还不如彻底摆脱对特技的依赖,老老实实从硬性的因素下手,故事、人物、台词,这些电视剧中最最基础的东西可以说在现在的神话剧中没有一样过关的。大家放弃戏剧的本质,而去追求一些貌似绚烂实则毫无意义的特技,简直是对观众的一种侮辱。认为大家都跟你们一样弱智?认为你花了很多钱大家就一定要买你的帐?认为你们已经达到好莱坞的特技标准了?真是扯淡!我倒真想看看,有没有人不玩特技,能讲一个神话传说讲好看的,没有的话,是整个华语电视圈的悲哀。

完完全全按照原著拍摄

通过这么多年的观看,我发现中国编剧根本没能力“重新改编”任何东西。为什么要改掉已然成为经典的神话,而重新瞎编一个前后都不靠谱的故事?难道觉得按原著拍摄没人看,还是想体现自己的智慧,搞出新意思?算了吧,你们还没有超越千百年智慧的能力,流芳千古这样的幻想可别在你们的头脑中出现。

总的来说,虽然我说得有点极端,但如果神话剧要想从头来过,就必须从纯粹做起。如果不愿意,想继续胡闹“毁神不倦”,对不起,我会在你们的棺材盖上再加三层土,然后在上面跳上几跳,然后走开。

被糟蹋的神话传说

天仙配

或许是因为拥有爱情因素的缘故吧,这俩的故事被影视剧改编得最多,也毁得最厉害。先是让人无语的《欢天喜地七仙女》,接着又是令人反胃的“杨依配”,流传千古的爱情经典就此毁于一旦。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根本不适合改成好几十集的电视剧,可问题是,真有人这么做了,还添加了无数弱智得令人发指的故事情节,并且进一步巩固了田亮这样的人才在观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宝莲灯

《宝莲灯》其实还算看得下去――我是说,我得把自己的思维放缓十倍,才能与导演的想法达成一致。我心痛的是那些做特技的钱,与其做一部这样的剧给孩子看,不如把钱全捐了修几十座希望小学来得实在。

白蛇传

新版《白蛇传》玩起了感情纠葛,把和尚、书生、妖怪的感情搅和在一起,简直比娄烨的文艺片还复杂,编剧在莫名其妙搞爱情的同时,把原著的精髓丢得一干二净。

西游记

我说的不是老版的西游记,而是TVB版的《齐天大圣》,我的天,这是我看过有史以来最烂的电视剧之一,邀请了香港几乎所有的一二线明星,给我们呈现了比北京小吃麻豆腐还要难看、恶心的怪胎。

待开垦的神话传说

田螺姑娘

小时候最喜欢的神话故事就是田螺姑娘,不但喜欢它的情感方式,而且对故事的起伏转折也十分欣赏。田螺姑娘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宁波的民间传说,一个则出自《搜神后记》,有时代背景,有人物关系,非常适合改成电视剧。况且,也是一个制片方喜欢的爱情故事。

九色鹿

九色鹿以前被拍成过动画片,看上去只适合于儿童观看,其实里面蕴藏的道理适用于所有成年人。此故事绘于敦煌莫高窟的西壁,是莫高窟最完美的连环画式本生故事画。如果改编成电视剧,建议从故事中跟九色鹿发生关系的人入手,用神物来反衬人,想必能更加深刻一些。

天书奇谭

《天书奇谭》是我们童年的经典记忆,很难想象这么好的一个故事,竟然至今没有改编成电视剧。《天书奇谭》讲述天宫里的袁公将天书传给人间,向蛋生传授法术造福于民的故事,充满喜剧风格,节奏明快,娱乐性强,任何时候拿出来看,都会捧腹大笑一次。

百鸟衣

《百鸟衣》是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故事在我看来非常的浪漫,戏剧冲突也非常强。还有就是,英雄经过一段残酷的考验,最后杀死坏人,救回自己心爱的女人,绝对是一个经典的戏剧模式。而百鸟衣的故事还发生在神秘的山区,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

第4篇

关键词:动画 民俗文化 剪纸 水墨 武侠 民间故事

民俗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区域中普通劳动人民所创造、共享并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以及生产生活过程所演化成的一系列物质的或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庞大,在饮食、服饰、建筑、节日、歌曲、绘画等方面独具特征,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影视动画是当今全球化文化景观中最活跃的形式之一,风靡世界各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影视动画的创作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要想发挥动画的民族特色,必须与本土的文化资源相结合。纵观世界各国动画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一部好的动画片,都是一定的民俗文化和时代感相结合的产物,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带给观众不同寻常的真切感受,给人以深远的回味和思考。将中国民俗文化和动画艺术有机融合,不仅可赋予中国民俗文化新的生命,还丰富了动画创作领域,视野更加开阔,

一、民间剪纸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

剪纸是民众的生活艺术,生长在民间,吸取民间文化艺术精髓,传播民间风俗习惯。剪纸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是纯观赏性的,大多时候是要借助剪纸图案突出寓意,如春节剪窗花、元宵剪灯花、男女婚嫁剪喜花等烘托喜庆气氛,寓意吉祥。中国剪纸动画取材于民间剪纸与皮影等艺术,加上各种工艺的融合,使得剪纸动画更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

1958年,万古蟾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造型采用民间剪纸风格,是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影片采用雕、镂、刻、剪的工艺手段,色彩采用民间传统的红、黄暖色调,人物形象活泼,还将传统戏曲服饰设计融入其中,极具民族特色。所塑造的猪八戒形象稚拙可爱,使审美和娱乐性达到了很好的平衡。

剪纸艺术同中国其他绘画方式和造型手段相结合,还逐渐形成了画像砖风格、装饰画风格和水墨拉毛风格等不同艺术风格的剪纸动画,代表作品如《渔童》《猴子捞月》《人参娃娃》《狐狸打猎人》《济公斗蟋蟀》等。

二、水墨画风格对动画创作的影响

水墨画是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画派,其对笔墨的运用、对意境的表达和追求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将水墨画风格融合到影视动画的创作中,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也是中国动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伸。水墨动画中虚虚实实的画面所展现出来的轻灵、优雅意境使动画片的表现风格较其他动画种类有很大的区别,也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1960年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水墨风格动画,其中的小蝌蚪形象取自齐白石大师作品,该动画一经便轰动世界。与一般的动画片存在的显著差异是,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的约束,水与墨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场景就是一幅别具一格的水墨画卷。动画角色的表情和动作优美而有灵气,配合豪放壮丽的泼墨山水背景,充满诗意的柔和笔调。充分展示出中国画“神似”的传统美学观念,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水墨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同样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和好评,再次验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有待挖掘的深度。

比较水墨动画和欧美动画的艺术表现风格,可以看出两者迥然不同。欧美影视动画在艺术表现上多使用具象的、色彩绚丽的角色和背景,而中国水墨动画更倾向于抽象的表现,色彩只有黑白,即使是发展到后来的水墨动画也只是使用少量的淡彩。

三、武侠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体现

武侠,是中国文化在全球语境中的一个典型符号。武侠作为东方神秘文化的一个代表,同好莱坞影视中的侠有本质的区别。武侠在中国不再单单是一个具体的人物,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一种介于正反两面之间的,更多地体现出正义感的精神化身。武侠与动画两者之间有天然的契合点,都是以动作为本体语言。

我国最早的长篇动画,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中都有大段精彩的武打戏,可被称为武侠动画的前身,它们已经包含了武侠动画所具有的娱乐元素。后来的《哪吒闹海》《金猴降妖》《葫芦兄弟》也属于同类作品。进入21世纪以来,武侠重新回归动画的舞台,经历了《神雕侠侣》和《勇闯天下》等一些尝试之作以后,国产动画《虹猫蓝兔七侠传》《秦时明月》一跃而起,红透大江南北。《中华小子》《功夫熊猫》同样借助中国文化元素,向全球散播着中国的武侠功夫。

四、民间传说在动画创作中的广泛应用

我国早期创作的动画,剧本多取材于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神话,经由动画的再创造,对民俗文化起到很好的传播作用。《阿凡提的故事》就是根据新疆维吾尔族的民间故事创作的动画影片。阿凡提倒骑毛驴的滑稽形象不仅使阿凡提这个人物家喻户晓,同时也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了新疆的风采和维吾尔族人民丰富的情感生活。另一部体现了我国民间习俗的动画片《老鼠嫁女》,取材人人皆知的民间故事。这些有趣的民间故事,虽不见于古籍典藏,但在民间却流传甚广。

动画是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方式来讲述故事,民间传说是口述故事或用文字描述故事;真正意义的动画历史不过百年,民间传说却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且不断发展和变化、有声有色。从民间传说中汲取营养来创新影视动画制作,其资源丰富,其故事历久弥新。

自上世纪90年代之后,国外影视动画大量借鉴中国民间传说。1998年,美国拍摄的《花木兰》就沿用了中国的民间传说木兰从军的故事,取得极大的成功。日本更是从中国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中汲取精华,制作了不少有影响的动画作品,如《龙珠》《最游记》《三国志》以及中日合作拍摄的动画版《三国演义》等。这些经过改版的动画作品,虽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但中国文化的印记深烙其中。

结语

中国动画经过了85年的风雨历程,辉煌过、停留过、惨淡过。为此,中国动画人正在努力寻找中国动画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求新之路上不断探索。笔者试总结中国动画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做参考。

参考文献:

[1]邓哲林.谈谈中国剪纸动画艺术[J].大众传媒.

[2]孙萌.影视动画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播[J].电影文学,2010(20).

[3]王点.中国动画的武侠之路[J].影视评论.

[4]武侠与动画.深圳新闻网[DB/OL]省略.

第5篇

热血滚烫尘埃的战士是传说。

轻纱曼舞扬颜天下的西施是传说。

盒口的胭脂是传说。

折落在地面的玉簪是传说。

凉雨煮酒、弹琴尝醉的白翁是传说。

柳卷城郭、童打陀螺的盛世是传说。

飞鸽拔离、夕阳温柔碎的校园是传说。

过去是传说。

你,是传说。

一切原本的、刻意的、浸情的、清晰的、珍贵的、置在书籍纸面泛出陈旧味道的、卷向画幅的心脏又慢慢发黄的过去,在漫长的岁月压榨下,在变迁的潮流驱逐里,简缩成一段段可以不在乎结局的传说。

他们存在过,又销匿得极快。

他们被后世提起、铭记,又很快得被遗忘、抛弃。

他们把故事按部就班地写给曾经,他们,又是不遥远的我们。

关于高中打马而过的三年时光,关于贴满悲喜的整座校园,关于不知青春匆匆驶过却已经把它大半耗尽的我们,统统得也都会像销匿的他们,成为巨大的钢筋世界下,一段渺小而孤独的存在。

无限次对过去三年的感怀声,在星光周而复始地碰撞里觥筹交错到一起,源源不断地轰击着我们骄傲的青春,支离破碎,却又很少听到刺痛耳膜的声音。 我们全部的努力、荣耀,我们所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还有那段散发微茫的挥霍年华,都在一次又一次的强力轰击下粉碎开来。

操场上奋力奔跑的我们不见了。

三三两两聚焦韩星并且极力地争辩是谁最帅的我们不见了。

身穿的白色校服上烫映“2011”的我们不见了。

紧紧地辇着梦想在旋转的风扇下不断被汗水打湿额头的我们不见了。

把厚重的书本挡在课桌前然后偷偷看小说的我们不见了。

第6篇

尧山(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地处伏牛山东段。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的名。1980年后这里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先后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十佳旅游好去处”和“河南最美的地方”。

关于尧山的传说。尧山以奇山怪石、灵泉飞瀑著称,这里处处有胜景,处处有故事,传扬的是传承千年的伏牛传说。这个传说集聚了中国家喻户晓的玉皇大帝和嫦娥等神话人物。传说很早以前,当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剩下一块五彩顽石,双黑双秀丽,年深日久,修炼成石人大仙。天宫中为王母娘娘耕地的白牛给月宫中的嫦娥效劳,得罪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以白牛违反天规为名,把白牛打入了凡间东海,嫦娥请来白牛的师弟蟾蜍,吸干海水,救出白牛。白牛大反天宫,玉皇大帝派他的亲外甥二郎神带领天兵天将征伐白牛,王母娘娘亲自督战,战场就在八百里范围的豫西山区,主战场在尧山。石人来援白牛,一步迟来,鸡鸣天曙,战场化作八百里伏牛山脉。尧山的诸峰奇石都与此传说有关,如,囚禁白牛的地方叫白牛城,蛤蟆石就是讲义气的蟾蜍,一顶轿即王母娘娘所乘的轿子,石人就是顽石大仙,还有校点天兵天将的聚将台,天兵天将则化为座座将军石峰等等。成仙是假,奇石是真,令每位来此观光旅游的中外宾客赞叹不已。尧山伏牛传说是豫西地区伏牛山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洛阳、南阳等地区都有不同版本的伏牛传说。

关于尧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传天上的神牛偷饮了玉皇大帝的玉液,潜逃到此地,玉帝派遣了75个天神下凡捉拿,王母娘娘感受念神牛一生耕耘,不辞劳苦,便乘宝轿,率领瑶池神蛙、神龟前来搭救。不料金鸡一声啼晓,惊得王母娘娘弃轿腾云而去,所有的天神将军、白牛、神龟以及宝轿都立地定格,幻化成岩石,永远留在了这里。成为不朽的神话!

除上面所说的几类传说外,还有刘秀训练士兵的跑马场等故事。综观这些尧山传说,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给尧山景区平添了许多人文内涵。这些传说有的是尧山独有的,有的是与其他地区传说相通的,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人文色彩,彰显了尧山地区悠久的人文历史,反映了当地群众热爱家乡的浓浓情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正是有了尧帝、商汤、墨子、刘累这些圣贤传说人物,有了嫦娥、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白牛这些神话人物,尧山才更有了灵气。

尧山优美的神话传说给一座座山峰罩上神秘的面纱。石人有开阖石壁,给汉王指路之说,七十二峰有七十二将军奉玉帝之命、下凡捉拿白牛之说;千丈崖等奇峰怪石,有女娲炼石补天之说。众多神话传说给尧山增添了虚幻迷离的色彩。难怪众多专家评价尧山险于华山、娇羞黄山、秀压峨眉。

第7篇

电影《白蛇传说》取材于民间传说《白蛇传》,从上世纪初开始不断地被搬上银幕,也因白娘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人物,扮演她的一般都是各个时代的银幕美女:1926年,上海天一电影公司出品的《义妖白蛇传》是由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扮演白娘子;1961年邵氏出品的《白蛇传》中林黛的演技精湛,堪称一时经典;1978年,《真白蛇传》中的白娘子由林青霞扮演;最深入人心的白蛇是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的赵雅芝和电影《青蛇》中的王祖贤。

黄圣依无疑备受压力,但她笑着说:“其实我决定出演就已经作好了被大家比较的准备,能被拿来与前人比较也很幸福,雅芝姐那版白素贞太经典了,我也是从小看到大,她托人给我带过祝福的话,支持我好好发挥,不要有压力。当然时代不一样了,她拍的是电视剧,我这次演的是电影版,区别还是很大的。”

网民多半对电影故事不能接受,影评人也狂批“编剧太脑残”、“很明显多个编剧,故事整合不到一块,也使主角的戏没层次感”。但不管电影好坏,“活泼主动”的黄圣依版白娘子却没受到多少争议。

“我和周星驰并无矛盾”

和国内很多明星不同,今年28岁的黄圣依来自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出生的那个里弄在老上海颇有名气,是淮海中西端的上海新村,曾居住过众多社会名流。她的父亲是上海交大的教授,母亲是报社编辑,姑婆是《新民晚报》的创办人邓季惺,表舅是经济学家吴敬琏。

黄圣依考入北影之前读的是上海重点中学,理科成绩优异,令人吃惊的是她差一点成为娜塔莉・波特曼那种“天才”式女星。但黄圣依成名之后也很少炫耀知识分子家庭背景,运用的依然是女星最传统的绯闻、宽衣解带和漂亮脸蛋。

2004年出道的黄圣依,被周星驰钦点为《功夫》女主角一夜成名,就在媒体惊叹她成为“星女郎”就像天上掉馅饼般幸运时,她却把“星女郎”的桂冠亲手摔个粉碎:为“低俗杂志”拍性感照、被经纪公司雪藏、与周星驰打官司等。张狂本应和实力挂钩,年纪不大气场也没有,但聪明头脑最终还是发挥了作用:完成“星女郎”向富二代杨子绯闻搭档的华丽转身、曾任黄圣依直属经纪人的魏达深离开星辉公司,传星辉高层对他安排黄圣依接演《天堂的眼睛》不满意,与投资人兼男主角“大嘴”宋祖德的激情戏有损她形象。

“关于那件事,有必要澄清的是,主要矛盾是在我和经纪公司之间,其实我和周星驰并没矛盾。”黄圣依说。接着,她表示希望能与星爷再度合作,现在她也有公司,公司对公司简单多了。

黄圣依也许忘了五年前在媒体面前怎样哭诉星爷,“一见周星驰就紧张”,以及“想不到他是那样的为人”的话。今年在那段著名的“不再被小三”的微博里,她首先“感恩让我走红的周星驰先生”,感谢伯乐周星驰也是她最近对媒体提得最多的话。是因为长大了,还是确实对其他女星从没她这样好运而深有感慨?

一场五年的娱乐圈赌博

黄圣依坦言她是实用主义者,烛光晚餐感动不了她。她对吃的并不挑剔,最爱“海底捞”,而且从不订餐,和助手去排队。她的衣着也很随便,性格有点像大男孩,但家里装饰得与所有爱做公主梦的小女孩没什么两样,是个超级“粉红控”,从卧室的床、衣柜到整个房子里面全都是粉红色。

闯荡娱乐圈六年多以来,黄圣依的生命里从未有一位能谈婚论嫁的男友,两位绯闻男友名气都不算小:第一位是向来喜欢长腿大眼美女的周星驰,第二位是帮她甩掉星爷的杨子。前者将她一手捧红,后者亲任黄圣依的经纪人,曾说事无巨细什么都帮她做,“她第一次上《欢乐中国行》时,我研究为什么老外在玻璃舞台上劲舞不会滑倒,我发现他们是把鞋底泡在可乐里,上台之后黏度高。她的鞋都是我提前给泡在可乐里。她裙子肥,我给她缝上,针脚很细,挺好。她带着我出去,一大堆人都省了,我一个人就是一个助理团队。”

当被问及与杨子的关系时,黄圣依总是“我们关系超出想象,跟他什么亲情、友情、感情都有”搪塞过去,这话与杨子在另外的场合面对媒体所说的一模一样,杨子还添上一句:是石头也焐热了,对不对?而当黄圣依很不名誉地被传为“小三”时,杨子不惜拉出老婆孩子出来抵抗绯闻,很愤怒地斥责媒体不厚道,“让黄圣依以后怎么嫁人!”

在2011年6月15日《白蛇传说》酒会上,出品人杨子不惜用刺激性语句来对自己跟黄圣依的关系盖棺定论:“我一直把她当枪使,耽误了三年半。”一周后(6月20日),黄圣依在微博上贴了那篇颇为轰动的“不再被小三”的帖子,网民随后也发现黄圣依洗去后颈上“杨子”两字文身,暗示两人已分手。但在《白蛇传说》宣传期间,仍然是“有黄圣依的地方就有杨子”。

“黄圣依到底与杨子什么关系”?对黄圣依来说已经是一个过时的引不起观众兴趣的炒作噱头,物极必反,总有一天所有人都反感猜测他们的关系。但是作为黄圣依自己心知肚明的事是:不会有第二个男人细心到给她亲手缝裙子和泡鞋子,也不会有第二个男人大手笔投资1.8亿让她重返大银幕,几年来她的赌注只下在这一个男人身上,她赢了,一跃成为财力最雄厚的国内女星。

李连杰版法海是个古装警察

时代周报:为什么想到要拍《白蛇传说》?

黄圣依:最初的想法就是觉得这是传承了上千年的神话传说,又是非常经典的爱情主题,本身我作为女孩子就很喜欢这个故事。刚好大家都觉得这个古老的故事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改变,应该被赋予新鲜的表现力。所以大家一拍即合就决定拍了。

时代周报:怎么看待李连杰演的法海?

黄圣依:这一版的法海我觉得就是一个很有原则的古装警察,有讲人情的一面,比如知道了素素用自己几百年的功力帮许仙熬药,治疗化解老乡们的药毒,法海也会对素素表示感谢。但是毕竟他的职责是降妖除魔,同时法海这个人物也很纠结,他老是会想是不是自己太固执了,年轻人的爱情也许不该阻挠,但最后还是偏向了职责一方。没有李连杰演法海,《白蛇传说》不会有现在的高度。

时代周报:最早,你离开星辉公司时,大家都说你有点“野”,七月你在微博上发表“独立宣言”后,网友一下子认识了一个新的黄圣依。

黄圣依:野是什么意思?当初离开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最后可以叫孤注一掷。因为我必须为自己的未来争取应该有的权利。这个不能叫野吧。在我看来是强大。今年的独立宣言也是随感而发。做演员有五六年了,每个阶段都应该有不同的目标,我是个很有计划的人,那么现在我觉得应该朝下一个目标前进了。

时代周报:杨子说你已经是中国最有钱的女演员,能谈一下你与杨子目前的合作情况吗?

第8篇

也许是因为我爱吃石榴;也许是因为它在蓝天的映衬下,很美;也许是因为我爱吃石榴;也许是因为我对石榴树浇灌了太多的对爷爷的思念,抑或是爷爷对它注入了对我的关爱。

曾几何时,爷爷抱着我坐在石榴树下吃着大大小小的石榴,听着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故事。

“不嘛,我不让兔子输,兔子跑得那么快,它不能输。”

“可是,不管兔子跑得有多快,它都应该像乌龟一样踏踏实实地去比赛呀!就像你,小脑袋虽然聪明,但是你也要认认真真学写字哦!”

“哦,谁让它骄傲的,呵呵!我要吃石榴。”

“来,张嘴,啊……”

至今回忆起来,爷爷的无数故事,依然是如此的吸引人。

曾几何时,爷爷左手搂着我,右手“凉扇扑流萤”,然后,对着天上的星星,跟我述说着一个又一个的传说。

“牛郎和织女就这样不能见面了吗?”

“不,虽然王母娘娘用簪子在他们之间划了一条银河,但是在每年的七夕这一天,所有的喜鹊都会飞到天上为他们架起一座桥,让他们见面。”

“哦……那么那些喜鹊也怪可怜的啊!”

“我是让你注意他们坚强的品质,不是喜鹊!”

“哈……哈,我去捉萤火虫去了!”

第9篇

听说,古希腊盲诗人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都写到了一个城市,那就是特洛伊。特洛伊是文学作品里的传说,还是真的存在?不猜了,我先去看看吧。

谢里曼的发现

现在是公元1871年,我来到了土耳其西北部,一个叫西沙里克的地方。有个人正指挥着一群人在刨土挖掘。他就是德国的考古学家——海因里希·谢里曼。他一直在寻找古城特洛伊,而且认定它就在这块地下。

随着挖掘的深入,厚实的城墙、高耸的城门、宽大的宅院、价值连城的宝藏……一座古城真的出现了!事实证明他的推断是正确的。一座深埋地下几千年的古城重见天日!这个消息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只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城市啊!”

“谢里曼?这个家伙是谁?他凭什么证明这就是古城特洛伊?简直是无稽之谈……”

不管人们相信还是不相信,总之谢里曼的发现有力地说明,特洛伊古城或许不只是传说,而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这里曾经很繁华

从被挖掘出的遗迹可以判断,这里曾经很繁华。特洛伊古城有着优越的海域地形环境,特洛伊人发展海上贸易,获得财富。富裕了的特洛伊人筑起巨大的防御城墙,使得外敌难以入侵。

考古学家们在遗迹中还找到了一座王家宝库,里面藏有许多金银珠宝及青铜器,其中陶器以红色和棕色为主。当年的牢固建筑早已倒塌败落,可是残存的墙垣石柱仍具有一股逼人的宏伟气势。

一具木马毁了一座城市

被发掘出来的古城墙上,有的地方还残留着大火焚烧的痕迹。考古学家们从种种现象分析,特洛伊应该是毁于一场战争。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记载: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率领希腊军队攻打特洛伊,可是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攻战了十年也未能如愿。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计,让士兵烧毁营帐,登上战船离开,造成撤退回国的假象,并故意在城下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拖进城内。当晚他们酣歌畅饮,欢庆胜利。然而藏在木马中的敌兵却悄悄溜出来,打开城门放进埋伏在城外的希腊军队,结果一夜之间特洛伊化为废墟。

看来,传说中“木马屠城”的故事未必就不是真的。

尽管对特洛伊古城的被发现和毁灭原因,至今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这座古城的存在已被很多人所认可。它的故事像爱琴海上吹来的一缕风,不断吸引着好奇的人们走近它,了解它。可惜,它不是小石头的家,小石头将继续它的“寻亲”之旅。下期,它会到哪里呢?

队,结果一夜之间特洛伊化为废墟。

第10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镇江白蛇传;旅游吸引力

一、民俗旅游的内涵

(一)本质

民俗旅游是人们离开自己习惯的居住地,前往异地以民俗事象为主要观赏内容和消费对象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民俗资源与旅游形式的结合。民俗旅游以本民族、本地区的标志性、特异性的民俗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立足点,表现了一种特殊的经济交换关系:旅游地居民可以借助民俗旅游,通过提供当地民俗文化资源,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和就业机会;同样旅游者进行民俗旅游的过程也是体验异地文化的审美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它更能满足旅游者追新猎奇的心理。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旅游,主要体现在其鲜明的民族或地方特色。因而它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旅游。旅游者可以感受到旅游地的民俗风情,由此而展开相应的旅游活动。旅游目的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也是围绕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风俗习惯,因而民俗旅游产品是最能体现民俗旅游的本质的。民俗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价值性,它可以是物质性的(比如景点、景观、特产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如精神、文化、理念等)。在人文旅游资源越来越趋于形式化和商业化的今天,民俗旅游产品的价值和所存在的意义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民俗旅游产品主要是由旅游目的地民众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民族特色等组成。所以说,当地政府对于民俗文化的重视程度,开发力度的大小,民众的民俗素养等将直接影响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换句话说,一个地区的政府如果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足够重视,大力宣传开发,将它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民众也能对自己所在城市的民俗文化全面了解,能够积极推广和建言献策,那么很大程度上该地区的民俗旅游产品必然会呈现高质量的效果。

二、镇江白蛇传的旅游吸引力

(一)镇江白蛇传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悠久

《白蛇传》的故事是中国著名的民间故事,从唐代开始就产生了它的原型传奇《白蛇记》,至今已经有近千年的流传历史。《白蛇传》中两个主人公---许仙和白娘子间至死不渝、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故事旨在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忠贞爱情的向往。20世纪90年代,电视剧《白娘子传奇》的上演,更将这个故事推向了,使之家喻户晓。

2.地域特色

镇江金山寺与白蛇传说的渊源颇深。今日之金山寺,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江河改道,沧海桑田,已从江心退居岸边。当年东坡居士笔下“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的水上风光已成陆上风情。“渡船上金山”的景象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骑驴上金山”,成为清末明初朝山观光者的一种奇妙享受。金山寺由法海所创,而寺之名扬天下,多亏执着于爱情而不惜叫板天道的蛇妖白素贞。从白蛇传中的一些情节如:许仙与白娘子结为夫妻后,二人恩爱有加,不料白娘子的身份被法海识破,将许仙骗到了金山寺,使出了“雄黄计”,使白娘子现出了原型;法海把许仙关在金山寺,逼迫许仙出家;白娘子引来龙王水漫金山寺,与法海斗法等,都可以看到白蛇传与金山寺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地域特色也为镇江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二)镇江白蛇传传说对游客的吸引力

《白蛇传》本身是讲一个人妖结合,爱情分合的普通故事,经过世代人们的集体创作,以及艺术构思,成为如今家喻户晓的传说。之所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和传颂,并且经久不衰,主要在于其有着为其他民间传说所缺乏的社会生活、和民间风俗。镇江作为《白蛇传》故事重要情节的发生地之一,拥有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镇江白蛇传传说对游客而言是具有吸引力的,这样的吸引力表现白蛇传传说所依附的旅游景观,丰富了旅游文化资源,充实了旅游文化的内涵。

(三)镇江白蛇传旅游的观光性

优美的传说故事从来就是风景名胜的一笔亮色,是风景名胜一种无形的美,具有强大的历史文化的魅力,可以进行创造性地开辟,从而成为旅游文化资源。

金山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海拔43.7米,占地面积10公顷,它是镇江依托《白蛇传》传说而闻名的典型之一。通过人们的口头传播以及戏曲、电影、电视的普及,“水漫金山”,使金山寺一塔独秀,金碧辉煌的特有形象深深地扎入了亿万观众的脑海里,如今的金山寺已经成为人们旅游的一个首选目的地。现在的金山寺风景区由金山寺、天下第一泉、塔影湖、百花洲、镜天园等组成。

法海洞有名裴公洞,在慈寿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来到金山时住的地方。现洞中塑有法海塑像一尊,洞口横额“古法海洞”。在《白蛇传》中,法海是一个阻挠破坏青年男女美满婚姻的恶僧,可历史上他却是位有道有德的高僧。他死后,他的徒子徒孙把他的肉体装金供在洞中,以便瞻仰,后来肉身坏了,又塑了一个石像,以作纪念。如今法海洞内竖立了一尊法海禅师的石雕,这是 1978 年新塑的法海坐像。法海结跏趺坐,面带微笑,安然慈祥。这一正面形象不同于我们现在的《白蛇传》传说对法海形象的贬损,延续的仍是“冯梦龙话本”中首次出现的“眉清目秀,圆顶方袍,看了模样,确是真僧”的高僧形象,反映了金山寺僧众对传说中的开山祖师的敬仰以及对其正面形象的积极维护,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法海高僧形象的石雕也是对现时口传、影视等传播媒介中的反面形象的反驳。游客可能身带着批判法海的态度前来,但是通过参观了解到了法海的原型,对人物形象也会产生新的解读,对传说的发展也有延续和推动作用。

三、镇江白蛇传的旅游开发现状

(一)学术研究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内、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民俗旅游文化优势也越来越突出,各地旅游部门转变观念,紧跟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加大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各地民俗旅游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有关镇江白蛇传的民俗旅游资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保护和研究开发,镇江白蛇传传说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国内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人士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探讨。

(二)文化空间的开拓

为了强化白蛇传故事活态的流动性,通过引导的方式,寻找一些与故事相关的区域和群体进行实践。如2001年镇江在金山风景区举办了“白蛇传民间文化艺术展”,以立体的声像方式形象地展示了与《白蛇传》故事有关的四百余件文物拓片、古籍书刊和民俗用品等。2005年举办的“端午金山脚山话白蛇”活动。2006年又以群体为代表,举办了“导游话白蛇擂台赛”。从2007年起,镇江市又以舞台为切入口,先后开展了数场白蛇传传承演出活动。比如2007年,镇江市人民政府斥资数十万元,打造了原创音乐剧《因为爱――水漫金山》。2009年又举办了《唱不尽的白蛇、看不够的金山》――白蛇传戏曲精品片断展演,是一次多个鲜活生命的精彩碰撞。2010年,镇江市将台湾歌仔戏《超炫白蛇传》邀请到镇江演出,颠覆了传统戏曲的概念,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思维空间。2015年5月4日,水景秀《白蛇传》镇江开演再现水漫金山。从2003年至今,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开设了“《白蛇传》民间工艺美术展”展厅,展出了反映《白蛇传》故事的正则绣、竹编、剪纸、瓷刻、邮票拼贴画等民间艺术品数百件,并建立了民间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室和民间文化背投放映室等。

(三)景区建设现状

金山寺景区中设有两座白娘子雕塑、两座青蛇雕塑、一座白娘子机关圣像(游客一叩头,触动机关,白娘子圣像的手就会抬一下)和一座金山文化博览园(内有蛇馆,馆藏一条黄金蟒、一条白蛇和一条青蛇)等。

虽然镇江白蛇传在开发和保护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1、开发思路保守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出发点。金山旅游景区为了增加旅游地的吸引力,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就从形式上照搬、照抄一些民俗活动。白蛇传说的原生文化与呈现在旅游者眼前的民俗表演和文化产品相差很大,根本没有体现出自身特色。百花争艳的民俗旅游产品市场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大相径庭的旅游节目。虽然举办了与“白蛇传传说”相关的传承、征集和咨询活动,举办了有关讨论会,但总是各个部门的小打小闹,或是作为一个文化搭台的一个陪衬,在城市规划的战略上看不到它的品牌价值和名片功能,对城市的定位、文化的产业、经济的支撑尚未起到应有的作用。金山公园的拓展缺乏主题性的大手笔,“白蛇传公园”还只是少数专家的畅想,与白蛇传传说有关联的路、巷、店等形不成旅游线路,娱乐设施也没有糅进这些历史文化的元素,无参与性,无体验性,让人一眼即过,留不住游客的脚步,更留不住游客的神思。

2、景区管理水平不高

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修养都要求比较高。目前镇江金山景区的管理人员,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存在着专业人数数量不足、素质不均的严重隐患,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发展镇江金山白蛇传的民俗文化旅游,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还要对镇江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以及对白蛇传说有一定的了解。目前,这方面旅游人才是十分匮乏的。个别导游存在兜售商品的现象,景点门票价格偏高,景区内强拉客现象依然存在,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它极大地阻碍了镇江白蛇传民俗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缺乏战略性旅游策划经营人才,特别是旅游营销行家,使镇江白蛇传的旅游营销、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服务质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重投入,轻服务。管理过程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白蛇传说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此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白蛇传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于失去了其本色,脱离了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

四、进一步开发的建议及策略

(一)以开发和保护相结合为第一原则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清理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不可轻保护而重开发,提高了经济效益却忽视了社会效益,这样就可能导致白蛇传民俗文化遭到破坏。比如去年在金山湖景区“白娘子爱情文化园”中就发现景区内白娘子塑像的手指缺失一块,像是人为掰断的,实在令人惋惜。民俗旅游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发展经济固然是个永恒的话题,但文化的消亡却是我们人类无法弥补的。所以说,白蛇传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培养一批杰出的白蛇传说讲解员

景点讲解员是在博物馆或重要景区为游客提供导游讲解服务的人员,通常由所在景区景点统一培训和管理,具有较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当下会生动讲述白蛇传说的杰出景点讲解员已经越来越少。电视、广播、电脑、手机等一系列现代传播手段进入千家万户,许多人围在一起听人讲故事的场面越来越罕见。一大批精彩的白蛇传说仍然保存在年已古稀的传承者肚子里,但还未得到挖掘。因此,金山景区在培养白蛇传说景点讲解员时,可以邀请白蛇传说的继承人来讲解传授并对他们进行一定的采录。在采录的过程中要注意传承者的年龄、经历与故事内容之间的关联性等多方面内容。因为可能有的人非常忠实于故事内容,对所听到的故事不加改动;有的人由于其特殊的社会阅历和爱好,其故事的传说过程会根据自身行当习惯或表演需要,对一些传说故事进行创作、加工。

(三)建立一座“白府”

镇江金山景区建设缺乏主题性的大手笔。金山景区可与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联手建设一座“白府”,还原当时白娘子生活的基本状况。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是“白蛇传传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单位,馆藏有大量宝贵的“白蛇传传说”原始资料。建设者可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将白蛇传故事的流变以及相关的戏曲、文学、影视作品在“白府”里展示出来,不要只单纯地展览“死物”(如:文字、图画、雕像)。府内除了设几座白娘子与许仙生活情景的雕像,展览一些和白蛇传有关的民间艺术品和民俗用品外,还可以搭一个戏台,每天在一定的时间段里由真人来上演白蛇故事,台下放一些桌椅,方便游客看戏。既然是看戏,自然少不了茶水点心,“白府”的厨房里可以做一些镇江的特色美食来出售。此外,还可以在“白府”的后院经营一片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的“百草园”。这个构想来源于民间传说许仙和白娘子在镇江五条巷开设保和堂的故事:当时镇江闹瘟疫,白娘子每天清晨飞到镇江西门外三十里的坎船山采中草药,给穷苦百姓治病。“百草园”的建立正好能为白娘子与许仙济世药人的善举提供可印的证据。当然,“百草园”不但可以作为一个花卉观赏园,而且可以让旅游者增长对中草药的认识,景区还可以专门向游客出售这些中草药。

五、结语

在人类社会现代化步伐加快的今天,作为生活传承的民俗正在不断地淡化和消退。与此趋势相反,镇江白蛇传的民俗旅游吸引力之强,开发现状之良好,使得此民俗越来越深入人心。但其在民俗旅游开发上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相应的措施亟待实施。我们要在对镇江白蛇传民俗旅游取得充分认识、了解的前提下才可以对其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坚决摒弃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导向,更要立于长远的打算,精心挖掘其文化性,并保持民俗旅游的与众不同,使其散发出独特魅力。让镇江白蛇传民俗旅游为我国的旅游业增添光彩,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镇江的白蛇传。

参考文献:

[1]巴兆祥主编.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9.

[2]金璐明.白蛇传在镇江的立体性传承与保护[J].艺术百家,2011(8):65-66

[3]谢小娟.从白蛇传的传播谈民间文学类非遗的口头传播保护措施[J].东南传播,2015(2):65

第11篇

从前,有个孤独的怪物,它叫年......

你们知道“年”是什么吗?

他是寒冬里孤独感慢慢聚积而成的一个怪物。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个很孤独的怪物

他的名字叫做“年”

他住在高高的山上

从来没有人和他玩。

每到寒冬里最冷的那一天

他就会感到更加孤独

也不知道为什么

他还会感到特别生气

于是,他就从高高的山上冲下来

去吓唬那些落单的人

救命啊

后来,大家都会在那一天聚在一起

放着劈啪响的鞭炮

挂上五彩的年画

举着火红的灯笼

做满桌的菜

穿上火红的衣服

热热闹闹得一块儿过年……

“年”再也不敢出现了。

一年又一年

人们在每一个冬天都会热热闹闹地过年

又过了很久

许多人甚至忘了“年”这个怪物。

但是,过年是热闹的

可也总会有孤独的人。

“年”会抓住那些孤独的人

“年”会突然跳出来

一直钻到他们心里。

“年”会紧紧地笼罩着他们

使他们更加难过,更加寂寞

甚至让他们心里充满怨气

简直要发狂

那些孤独的人就这样被“年”完全吞掉了

不!不能这样!这样结果太可怕了!

谁也不愿意这样!

现在,让我们重新来过!

要从“年”的手中逃脱,其实很容易。

首先,你要有过年的颜色

要有许多许多的红色。

你还要忘记所有不开心的事

要打电话给所有你认识的人

祝他们新年好。

即使和谁闹翻了

你也要在这一天说声“对不起

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重新成为好朋友”

记得要向所有的人说:“新年好!”

别漏下任何一个!对了,还有一位也别忘了。

“年!新年好!”

于是,连“年”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红了脸……越来越红……变哪变……

变成一个可爱的新“年”了!

新年快乐!

- 丹妈读绘本 -

几天前,五岁的小侄子总缠着我问:

为什么要过年,年是什么?

我嘴皮子都说破了

他还是一副“你到底在说啥”的懵懂模样

情急之下想到绘本大师熊亮创作的绘本《年》

于是速速买来

在他的要求下读了一遍又一遍

(可见孩子的喜欢程度)

这才消除了他心中的疑惑

说才也惭愧

快三十的我一直对“年”这个怪物概念模糊

只知道“它”会出来吓人

大家如何用鞭炮驱赶“它”

接下来就一起热热闹闹庆祝

却不知道“它”为何欺负人

除了年终岁末其他日子“它”都在干嘛?

而在绘本《年》中才一窥“年”的真面貌

故事中

年是一个住在高山上的可怕怪物

每当岁末之际

他就会出来吓唬人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

他竟然是由寒冬里的孤独感慢慢聚积而成的一个怪物

因为没有人和他玩

内心空虚,心中的孤独全都转为怒气

才会有伤人的举动

这就是让人闻之丧胆的年的实际由来啊

熊亮大师大概不忍大家对“年”的束手无策

于是提供了各种对付年的办法:

要有许多过年的颜色——红色

要打电话给所有你认识的人祝福他们新年好

即使和谁闹翻也要说声“对不起”

别忘了对年说新年好

最后年也变成了一个可爱的新年。

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啊

整本书看下来

最可爱的要数“年”渐渐红了脸的那一页吧

原本孤独的灰色小怪物“年”

最后变成一个脸红扑扑的可爱“新年”

这故事虽然和原版传说有出入

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让孩子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呢

如今,孩子有太多机会去认识国外的节日和传统

但在真正属于我们“过年”的节日

除了买点新衣服

去亲戚家串个门

好像就不能在了解什么了

所以真的建议孩子能看看这本充满“年味”的书

年除夕的传说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很害怕黑夜,因为在黑夜下有许多的妖魔鬼怪,其中有一个最凶猛的怪兽,相传在太阳下山后出没,捣毁村长,祸害百姓,那个怪兽叫:夕。

人们很害怕夕怪兽,人们只好逃散,躲往深山。 后来,人们想了一个办法,请灶王爷去天上求玉帝派神仙到人间来除夕。但是没有神仙管这事,这时候只有年敢下凡除怪,他的爷爷灶神给了年2个宝贝神器:红绸缎和火符。

年带着神器,来到了人间,与夕大战到大年三十夜,发现夕很害怕火光爆竹,带领村里的人们把夕紧紧围住,拿着燃烧的竹竿一齐向夕打来,最后年打败了夕。

于是人们庆祝起来纷纷说到:新年好啊,新年好啊。从此,人们为了庆祝腊月最后一天晚上年除掉夕的胜利,就把这一夜叫年除夕。

第12篇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

中华民族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骄傲。所以,我在周末里读了一本人人皆知的一本书——《上下五千年》。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远古的传说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十六国至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止,英雄豪杰辈。

五千年的故事有许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屈原沉江、西门豹治邺、孟母三迁、卧薪尝胆、秦灭六国,四面楚歌……一些发人深省的故事。

其中,我最敬佩勾践那忍辱负重,不拘小节、有男子气概的风范。勾践被吴王打败之后,只好忍辱求和,到吴国服役三年。

后来,勾践帮吴王差夫治好了病,夫差一高兴,就把勾践放了回去,勾践一回去,不忘报仇雪恨,每天自食其力,吃着苦胆,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越国复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持不懈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而气累,我们要学习勾践,他那种精神。

而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任何一个小故事都能使我懂得一个道理,做人的道理,不光懂得这些,还知道了一些有意义的历史故事,而这些故事,而又会影响一些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所以这本书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