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孔子拜师

孔子拜师

时间:2023-05-30 10:34: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孔子拜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孔子拜师有感

我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可是自从我读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后,受到了很大的感触。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暗暗自责,孔子在人们眼里是学识渊博的老师,可是孔子认为他自己的学问还是不够深。为了增进学问他从曲阜走到了洛阳,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不知遇到了多少挫折,可是他没有后退。见到老子是那彬彬有礼的态度让我自叹,我有许多地方不如他。

第一不礼貌

我每次见到老师总是低着头,快步的走离老师的身边。还有一次,在大街上,我遇到了爸爸的朋友,他向我亲切的打招呼。我却默不作声地走了。可是学过这篇课文后,我准备彻底改变自己。每次见到老师、熟人主动打招呼问好。

第二不谦虚

我以前是一个傲慢的人。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会。有一次数学考试,试卷全是算式,我居然连错四道。试卷发下来,脸红了,才打了就十二分。可是学过这篇课文后,我要谦虚、认真、不骄傲。

第三不爱学习

一年级的时候,我总是不喜欢上学。一去课堂,老师都要讲许多知识,让我感到十分厌倦。可是学过这篇课文后,我才知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孔子为了读书千里迢迢从曲阜去洛阳拜老子为师,这让我自叹不如。

我有许多地方不如他。我要加倍努力,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三年级:刘佶

第2篇

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先讲孔子的旅途之苦。作者使用了几个词语:

“相距上千里”,表明孔子拜师路途之遥远;

“风餐露宿”,表明拜师途中生活艰苦;

“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

“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

课文接着详细描写了孔子与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孔子和老子的谦逊有礼。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更多关于孔子的歇后语

1、孔子拜师——不耻下问

2、孔子放屁——文气冲天

3、孔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4、孔子回家——尽是书;尽是输

5、孔子论弟子——一分为二

6、孔子推磨——难为圣人

7、孔子挎腰刀——能文能武

8、孔子骂樊迟——小人也

9、孔子盗银——绝不可能

第4篇

南宋思想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充分点明在学习中应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在问题中成长。现结合我校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浅谈问题教学的实效性。

一、问题指引,紧密联系课文

在问题教学时必须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质疑,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教学中,教师要有步骤地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学生这种探究问题的动机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最有力的驱动力。如在教《孔子拜师》时,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后让学生发问: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孔子拜谁为师?……一堂课应该解决一些问题,即重点难点或是最有价值的问题。课堂行为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课堂。

二、以疑激趣,诱发学生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解决疑难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疑难,让学生思考,更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教《夸你追日》时,让学生讨论交流问题:夸父怎样追日?让学生找重点句子:“他太渴了,太累了……”怎么办呢?“去喝黄河、渭河的水……”最后呢?……真正地让学生抓住主要的问题层层递进地去解决。

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有耐心,认真回答,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问的热情。但也不是一味地答问,而是要采取迂回之术,引导学生学去回答自己或别人提出的问题。

三、抛疑设问,层层深入课文

在问题教学中,“问题”成为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一根主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精髓。要使阅读效果达到最好,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智能否“动”起来,能否在教学中直接受益。在教学《猫》时,针对“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让学生提问:“古怪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看出它性格的古怪?”

层层抛疑设问,为学生设置合理有效问答,让学生在问题中有所收获。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会问、善问,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课堂。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曾经说:“最重要的是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值得的。这些都充分肯定了问题教学的实效性。虽然我校研究的“问题教学”具有自身特色,但并不排斥、否定其他教学方法经验。它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经验综合运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作者单位 吉林省延边州延吉市安图县亮兵小学)

第5篇

A送 B不送 C可送可不送 D看老师有没有要求

2.明清时期,“南洋”是一个常用地名。它是以中国为中心,对应东洋、西洋、北洋的称呼。下面哪项属于“南洋”的地理范畴?( )

A.马来群岛 B.菲律宾群岛 C.印度尼西亚群岛 D. 中南半岛沿海

3.下列是理学代表的有:( )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刘伶

4.杜甫名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其中的“造化”说的是什么意思:( )

A.时运、运气 B.天地自然的生养化育

5.被誉为“书中仙手”的唐代书法家是:( )

A.张旭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李邕

6.“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7.我国很多作物都源于外来物种,外来物种的种植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生活,下列哪种植物是外来物种?( )

A.白菜 B.荔枝 C.西红柿 D.黍

8.京剧的五法有哪些?( )

A.手、眼、身、法、步 B.手、眼、身、发、步 C.口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

9.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巾帼用作首饰,而现在“巾帼”为什么代指女性?

10.国子监的“祭酒”是做什么的?

参考答案

1.古代学生与教师初次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据载,这一习俗最早可追溯到孔子时代。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孔子的这句话是说:“只要带了拜师挚礼,没有我不教育的人。”

束,历来解释不同,但多数都将它理解为“十条腊肉”,这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朱熹认为“束其至薄者”,意思是这“十条腊肉”不算什么厚礼。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一般穷若人家,只要稍作努力,还是拿得出这个礼的。

2.ABCD。以上选项都在南洋的地址范畴之内,还包括马来半岛等地。在中国古代,汉族民众开始移民到南洋,在明朝时期及明亡以后,大量汉族移民涌入南洋定居、谋生,当时叫做下“南洋”,还曾在那里建立过一系列政权。目前,南洋一词已经不常用了,但作为学校和企业名称,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却还不时可以见到。

3.ABC。“理学”一般指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也称道学。它萌芽于唐中叶以后的韩愈、李翱,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

4.这与《庄子・大宗师》中“今一以天地为炉,以造化为大冶”的“造化”是一个意思,都有一种浑然天成、自然神奇的含义。这个神奇的施为者其实是“一”、“道”、“天”等概念性存在。

《淮南子・原义》说:“乘云陵霄,c造化者俱。”

《淮南子・精神》也说:“伟哉造化也。”

除了这种道家色彩极为浓重的含义外,“造化”还被我们用来指时运、运气。

5.D。在唐代,不论书法创作还是书法理论上都是人才辈出,人们还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给了他们特有的昵称,如“颠张醉素”就是说张旭和怀素,“颜筋柳骨”是指颜真卿和柳公权,而“书中仙手”则是专指李邕。李邕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李邕曾任汲郡、北海太守,人又称他为“李北海”。李邕以行、草最为著名。他对书法力主创新,反对模仿。

6.C。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汉语意为“众多的宫殿”,位于西南部,南临古长城,东、西、北三面被黄河所环绕,东部为丘陵山区,西部为波状高原,中部为毛乌素和库布齐沙漠,北部为黄河冲击平原。

7.C。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杨贵妃因喜食荔枝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此外,各代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关于荔枝的诗词。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原产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黍,是中国小杂粮的一种,一年生粮食作物,成熟以后是金黄色,在中国的北方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子实煮熟后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8.C。四功五法是京剧表演的基础。关于“五法”,常见的说法是指“手、眼、身、法、步”。手有手法,眼有眼法,这都可以说得通,可是“法”是什么呢?实在有些古怪。于是,有人解释说是“手、眼、身、发、步”。头发上的功夫值得单立一法?恐怕要有待高明之士去说圆全了。

“五法”之说,程砚秋先生的论述最为准确――“所谓五法,它是口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通称‘口手眼身步’。这五个法子,虽然各有各的独立性,但是在舞台上又必须相互为依、互相配合的。”

第6篇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探讨中国传统礼仪在尊师重教层面的具体表现,追根溯源,呈现中国历史长河中先生和弟子之间的礼仪规范,揭示传统礼仪对当代师生关系重建的影响,为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建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礼仪;尊师重教;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07-04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有一个颇令人称道的特点——其细致到位的宫廷礼仪场景让观者眼前一亮,原来古人在礼仪方面可以做得如此细致,女子婉约、男子内敛、行为有度、举止有礼。其实,对中国传统礼仪进行考究的批判的借鉴,对当代国人素质提高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即礼仪文化。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会见美国学者邓尔麟时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的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也就是说,不同于西方人眼中的礼仪——根据民族或地域差异而区别的风俗,在中国人眼中,礼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中一切的行为准则。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注重礼仪教育,而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对于造就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礼仪就是礼节和仪式,在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学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还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之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等。关于“礼”的具体内容,《礼记·曲礼》中有明确的规定,“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说文解字》云“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①,段玉裁注“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故礼字从示。豊者,行礼之器”②。由此,礼的起源很早,它的产生不仅在文字出现之前,而且完全应该在人类成型的语言出现之前。现在世界上仍有一些原始部落,他们不知道文字为何物,但却有着他们自认为合理的礼仪。自远古至殷商,礼仪便是一种全民性的原始礼仪巫术。它起源于原始先民的祭祀活动,与祭祀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后,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原始礼仪逐渐演变成社会的行为规范。

中国素来崇尚礼仪,特别是春秋时期,儒家圣人孔子提倡的礼仪教育。他一生致力于“克己复礼”,提出以“仁”为核心的礼仪规范。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这里强调了“礼”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儒家十三经中,讲述礼仪精神及其行为规范的就有三部之多,通称“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这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籍。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具有道德理想人格的“士君子”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而儒学另一大家荀子也十分重视礼仪的教育,“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南宋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制定《白鹿洞学规》,对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要求。

礼仪文明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表现,由此,中国封建社会很重视礼仪教育,也就突出了教师的崇高地位,提倡全社会的尊师重教。《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说,在教育问题上,最难的就是尊师,只有尊师,才能重教,才能使人重视学习。在古代社会,尊师重教思想十分深刻的,《吕氏春秋》中《尊师》篇云“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人才。在古代,师生关系是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先生和弟子如何相处也是古代传统礼仪的一大学问,探讨中国传统师生礼仪为当代师生关系的重塑提供了范本,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方针是教人怎样为人,重视道德的培养,重视师生间的传承,这样一种教育思想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拿“教”这个字来说,它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作,表示一手拿一根棍棒打一个孩子,孩子头上还有被打的两个记号,这表明“教”的本意是以棍棒训子,令其遵循长辈的意志。《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③这个“教”字很好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先生的教学状态及师生关系,敬师如父,尊师重教。老师是礼仪道德的化身,弟子必须绝对服从,绝不允许有人怀疑、非议甚至是背叛老师。荀子曰“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大略》),就是说发言论的时候不赞颂老师就是不敬,做教育的时候不尊崇自己老师就是背叛,不敬和背叛老师的人,贤明的君主是不会举用的,朝中的士大夫就算在路上遇见也不会和他说话。又曰“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修身》),由此可见,对待先生的言行举止上,弟子要以敬为先,因为在中国古代,上至朝廷,下至百姓,把教育视为立国立身之本,并且逐渐形成一套尊师重教的礼仪风俗。

中国传统师生礼仪从弟子方面说,就是尊师重教,敬师如父。在中国古代,作为学生,跟从老师学习首先要举行拜师仪式,这既是一种对师生关系的认可,也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古代拜师礼仪很复杂,一般拜师礼仪分成四个程序: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父、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投师帖子。第三,师父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弟子会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古时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感谢师恩等等。古代拜师礼仪虽然复杂,但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程序下,彰显了中国古代学生对老师的尊敬。

第7篇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9(A)―0018―01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深入推进,广大从事义务教育的工作者从转变教育理念开始,转变了教育教学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取得了非常好的实际效果。本文将谈谈民族地区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探索出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激发学生好奇心,点燃思维火花,引起探究学习兴趣

学生好奇心强,由好奇引发需求,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逐步养成敢问、会问、善问的良好习惯。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锐观察,并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做出反应,发现问题追根溯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激发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它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注入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思想感情,使他们加深感悟,得出带有个性的见解,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探究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创新问题情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某种问题的情景将会引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创设情景:

1. 从文章题目入手创设情景

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景。例如在学习语文三年级上册《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时,可以从课题入手进行提问。我们在看了这个课题后一定会想:玩就是玩呗,会玩出什么“名堂”呢?教师这时可先让学生思考自己怎么玩,想想身边的同学哪一位特别能玩,并且玩出了名。这时学生便会七嘴八舌地说出那一个同学特别会玩,并举出一大堆例子来。老师可接着问:“怎么是玩出了名堂?让我们看看课文中的列文虎克是怎样玩的。”这样因势利导,设置探究情景,一下子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内容上来,学生就会积极地阅读课文,探究课文中所讲的故事。

2. 从生活实际入手创设情景。

从生活实际入手,这对于藏族学生来说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只有从生活中去比较,去体验,才能使他们更快地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中去,激发探究的热情。如:在学习《孔子拜师》时,上课伊始,我并没有对孔子进行介绍,而是有目的地去问:“同学们,我们班上谁的学习最刻苦啊?”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是小拉毛草,有的说是德拉东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活跃,最后大家都表示要学习德拉东主和小拉毛草那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这时我说:“对,我们班这两位同学学习都很刻苦,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赞扬。今天,我们也来了解让我们更加尊敬和爱戴的人孔子,他也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看看他是如何拜师求学的。”学生很快翻开书本投入到学习中来。

第8篇

2017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该以语言基础文字的习得为根本目标,在语言文字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优秀的民族语言文化,从而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议广大语文教师多使用“任务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情景互动教学”来实现对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而任务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情景互动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需要语文教师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在不同的学习环节设置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以启发为主的,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课堂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为主,由此可见课堂提问策略非常重要。具体而言小学语文的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首先,课堂提问能够有效促小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例如小学生今天要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故事,老师可以在导入环节根据教学需要设置提问的问题,这些提问能够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例如:你们认为太阳的大小会变吗?人们看到太阳的大小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通过自己学习的情况和已经有的认知以谈论和自主思考的形式来回答问题,不同的孩子的思维角度会不一样,这就是对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

其次,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老师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例,如果老师想知道小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就可以有效进行提问,比如:为什么本文的作者认为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子代表了什么?这样的提问实质上是提纲挈领式的提问,主要是对全文知识点的整体把握的一种考察,如果小学生能够回答出来,就证明他们基本上掌握了文章的核心要素了。可以说这样的提问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课堂评价和检测。

再次,课堂提问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课堂出现冷场或者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如果能进行机制的提问就能够改变课堂的学习气氛,让小学生踊跃参加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王二小一课中,老师正在给大家讲述王二小如何机制给八路军送信息的内容,却发现后排有几个学生在说话,不注意听讲,语文老师可以把他们叫起来,给他们一个问题:假如你是王二小,你的牛被敌人拉走了,你会怎么么办?如果敌人发现你告密,他们会朝你开枪,你会怎么办?面对这样的问题,哪些调皮的,还有无精打采的同学都很愿意回答这些有挑战的,而且容易彰显个性的问题。

二、践行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既然课堂提问的重要性那么显而易见,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紧扣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教学需求,科学构建有效的提问策略,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的策略值得推荐:

(一)开门见山地提问

对于小学生而言,并非所有的提问都需要委婉有深度,为了照顾所有学生的表达需要,语文老师很多情况下需要设置一些开门见山的提问,这样一来小学生就可以提前进入学习和思考的状态。例如在学习“孔子拜师”一课当中,语文老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设置几个与背景文化知识相关的问题:问题1:孔子是谁?问题2:孔子为什么拜师?问题3:孔子拜师的时候都干了什么?这三个提问其实就是开门见山式的提问,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就能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因为在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后,小学生就已经对整个课文的知识和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这样的提问对于所有学生来讲都没有太大的难度,而且容易引导学生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正话反说地提问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的践行因材施教的理念,语文老师可以对于一些问题的提问设置成正华反说,这样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提升课堂的教学艺术,例如正话反说地提问。以“和时间赛跑”一课为例,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问题1:假如时间跑到了你的其那面,但是时光不会倒流,你会怎么办?问题2:如果外祖母回来了,你会如何和她相处?这样的提问有助于小学生从反面进行思维,而且通过正反对比会对所学习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是比较好的课堂提问策略;

(三)有的放矢地提问

很多语文老师在课堂对小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容易犯的一个严重性问题就是:提问内容很丰富,趣味性也不错,但是问题却没有紧扣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或者没有紧扣三维目标中的任何一个。所以这样的提问看着很有特色,但实际上却背离了语文学习的初衷。所以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提问过程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注意有的放矢的提问,以人教版三年级的课文“西门豹”为例,老师在课文重难点的提问上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问题1:西门豹是什么人?问题2:为什么河神需要娶媳妇?问题3:西门豹治上邺效果如何?问题4:西门豹治邺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这四个问题紧紧围绕本文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展开,通过提问和学生的作答,实现了语言交流和用素颜进行思维批判的目的,是比较好的有的放矢的提问。

第9篇

古人送小孩去私塾或学堂读书,大多是在四岁至七岁,称为“开书”、“破学”或“破蒙”。开学的日期并不固定,一般来说要尽量绕过农忙时节。有的地区是“春夏务农,冬入学”,有些地区则选择“八月退暑”之后开学,这和我们今天的秋季入学最为接近。进入学堂之前,家人要先给小孩置办学习用品,条件较好的家庭还会配备书童等服务人员。《红楼梦》记载贾宝玉读书的时候,茶壶盖碗、手炉脚炉等一应俱全,另有四个小书童陪伴和年长者在旁边看护。当然,贫寒之家能够出得起学费已属不易,除了笔墨纸砚,其他物品也就无力负担。

小孩们离开家门、来到私塾或学堂之后,在教书先生们的安排下,开始亲身参与开学礼。开学礼的仪式流程来自于《礼记》等书的相关要求,分别是:正衣冠把自己收拾干净,才能读书做事《礼记》规定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换成现在的话就是,要把自己收拾干净,不能嬉皮笑脸,才能读书做事,新生入学尤其如此。小孩们把衣冠、容貌打理得有条不紊,既相当于理清了思路,同样也是对先贤、老师的尊敬。老师还会让大家站起来,逐个检查,有衣冠不整或者脸没洗干净的顽童,马上责令整改。

行拜师礼磕头拜师之外,还要准备学费和束修小孩一旦入学,就和老师们结下了剪不断的关系。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如父子”,都能看出老师的重要性。但孩子们在向老师行礼之前,还要跪拜一位更重要的老师,那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当然,学堂的老师们也要跟着一起拜,通常是对着孔夫子的排位,行“三跪九叩礼”。拜完孔子,孩子们继续向自己的老师磕头,只需要“一跪三叩”就行。

磕头拜师,可以说给足了老师们面子,但毕竟这只是空头荣誉,所以还有更为实在的“送礼”环节。“送礼”包括两项,一是基本的学费,二是其他的物资。古代的私塾、学堂,类型不完全一样:有些家境不错者聘请教师到家中,为族人子弟教书;大部分的普通家庭,则是乡里乡亲们自发组织起来,借助寺庙、祠堂等场所,请老师来授课,所以学费也没个定数,往往是量力而行。这种学费,雅名叫作“束修”或“贽见礼”。

《儒林外史》曾提到一个叫周进的人,被乡民们请去当私塾教师,也收到了各家送来的学费。结果打开一看,真是多少不齐,有整有零,“只有荀家是一钱银子,另有八分银子代茶,其余有三分的,有四分的,也有十来个钱的,合拢了不够一个月饭钱。”

除了这种学费,还有些条件不错的家庭为了图个好彩头,向老师表达一下心意,送点儿名字吉利的土特产,借机也希望老师多关照一下自己的孩子。此类“送礼”,有时也被当作“束修”,但并不像学费那样每人都需要交。土特产的类目繁多,基本的六样是:芹菜,寓意学生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因其心苦,代表老师苦心教育;红豆,象征鸿运当头;红枣,希望学生早日高中;桂圆,寓指功德圆满。另外还有干瘦肉条,代表学生的诚心实意。

净手净心好好洗手,才能专心学习磕完头、送完礼之后,学生们未免已经衣冠不整、“风尘仆仆”,所以还会被提醒“正衣冠”。不仅如此,老师们把提前准备好的脸盆拿出来,里面注满清水,让学生们逐次把手放入盆中,手心手背来回洗,洗净之后拿毛巾擦干。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洗手,而是寄希望孩子们以后能够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读书学习。

开笔礼入学礼中最重要的部分上面提到的几种仪式中,都还没怎么看到笔墨的影子,其实都是为了最后的“开笔礼”做铺垫。“开笔礼”是学生入学礼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包括朱砂开智、击鼓明志、描红开笔、拜笔师等环节。

朱砂开智,是指老师拿着蘸有红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画一个小点儿,就如同人脸上的“痣”,取其与“智”谐音,寓意开通智慧。

击鼓明志来源于《学记》,其中曾提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意思是说,学堂以敲鼓为令,学生听到鼓声后,就要打开书包,读书听讲。把“击鼓明志”专门当作入学礼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让学生们提前适应这种氛围,也是引起大家对读书的重视。

描红开笔,是指老师带着同学们写下人生的第一个字,一般都是“人”、“一”等简单字。

最后是“拜笔师”。据说秦国的大将军蒙恬发明了毛笔,所以被视为毛笔制造业的祖师爷,进而在一些私塾、学堂里面也受到尊奉。完成了上面这一系列程序以后,学生们便开始准备上第一堂课。毕竟都是些不太懂事的小孩子,所以并没有地方长官以及教师发表开学致辞的环节。

但还有另外层次的学生开学,就少不了县官、学政们讲话训导。在州、县科举考试时能够考取秀才者,便有机会进入县级学府,称为“入泮”。入泮之前,先换好统一的学服,进而入泮池,拜笔、拜先师孔子、拜自己的恩师。随后县级的官员也会到来看望,发表语重心长的讲话,勉励学子们读书报国。

第10篇

《庄子・外物》有一则寓言,讲的是宋元君与白龟的故事,最后还让孔子上场做了个评论:

宋元君半夜梦到有人披头散发,在侧门边窥视,并且说:“我来自名为宰路的深渊,被清江之神派往河伯那里去,但是渔夫余且捉住了我。”元君醒来,叫人占卜此梦,卜者说:“这是神龟啊。”元君说:“有叫余且的渔夫吗?”左右的人说:“有。”元君说:“命令余且来朝见。”第二天,余且入朝。元君问:“你捕到了什么?”余且说:“我网住了一只白龟,直径有五尺长。”元君说:“把你的龟献上来。”

白龟献上之后,元君又想杀它,又想养它,心中犹豫不决,叫人来占卜,卜者说:“杀龟用来占卜,吉利。”于是,元君命人挖去龟肉,用龟甲占卜,七十二次都没有失误。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说:“神龟能够托梦给宋元君,却不能避开余且的渔网。它的智巧能够占卜七十二次没有失误,却不能避开挖肉的祸患。这样看来,智巧有穷尽之时,神妙有不及之处。即使有最高的智巧,也避不开万人的谋害……”

孔子的评论中,让人闻之心惊的是“虽有至知,万人谋之”一语。武侠小说中,没有人可以独自对付武林同盟的人海战术。不论你如何聪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是万人共同对付你?若想躲过这样的灾难,显然需要大智巧。

所谓大智巧,至少要从提高自我修养着手。《庄子・徐无鬼》记载了一只灵巧猴子的故事,可以作为借鉴:

吴王一行人渡过长江,登上一座猴山。群猴看见人来,都惊慌地跑开,逃到丛林中。这时,有一只猴子,从容地攀着树枝跳跃,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的身手。吴王射它,它敏捷地接住来箭。吴王命令左右军士一起迅速连发数箭,它就中箭摔下树而死。吴王回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自以为灵巧,仗着身手敏捷来傲视我,才会落到这样的下场。要引以为戒啊!不要以骄傲的态度对待人啊!”颜不疑就去拜董梧为师,去除骄傲的态度,摒弃享乐,谢绝荣华,三年之后,国人都称赞他。

以上这段故事中的猴子,确实本领高强,但是奈何万箭齐发,无所遁逃,以致死于非命。猴子只有小智巧,那么人呢?吴王最后对颜不疑说的话,显然有警示意味,而颜不疑也立即决定消解自己骄傲的态度,拜师修炼去了。

古代国家设有卜人,是专门负责占卜的官。占卜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周易》占卜。《周易》以六十四卦与三百八十四爻来代表人间的各种复杂处境,并且为每一个卦与爻写下卦辞、爻辞,说明其吉凶悔吝。这一套占卦系统有其灵验之处,但是归结其原理则是强调修德的重要。理由是:有欲望,才会有得失;有得失,才会有吉凶。如果降低欲望,就可以消解得失之心,然后也就不会受制于吉凶之说了。

譬如,“止谤莫如自修”就是一句很好的话。修养到了一定程度时,自然可以逢凶化吉,正如“谦”卦代表谦虚,其六爻“非吉则利”。反之,若无任何修养,则难免招来别人的图谋与敌视,此时命运就不堪设想了。

(极品咖啡摘自《辽沈晚报》2014年12月24日)

第11篇

【关键词】薛景石 古车工艺 工匠精神 工匠教育

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作为拥有数千年技术成就辉煌的文明古国,我们的先人不仅给我们留下无数技术精湛、精美绝伦的工艺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工艺产品背后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西方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化社会,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产品可以快速做到规模化、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然而随着人们需求层次的变化以及对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提高,大规模、快速化、批量化生产的物质产品已经无法适应社会不同阶层的需求。这时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高品质物质产品便被提上议事日程,社会呼唤传统精益求精、个性化定制的“工匠精神”的回归。

一、工匠精神

在2016年3月份的“苫帷鄙希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一词首次进入政府高层的话语体系里,并很快成为祖国南北家喻户晓的高频词汇。不可否认“工匠精神”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元素。而这种精神在有着数千年工艺文明成就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重要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不缺少工匠精神,而这种“工匠精神”正蕴含在前人给我们留下的那些数不胜数的技术精湛、美轮美奂的工艺品里。传统的“工匠精神”是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工匠教育密不可分的,只有正确地认识传统的工匠教育才能更好地认识传统的“工匠精神”。

二、工匠教育

(一)工匠教育的三个历史阶段

纵观数千年中华文明史,可以说是一部工匠技艺文明发展史。笔者通过对工匠历史和教育史的考察认为,工匠教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氏族血缘教育阶段――传统师承学徒式教育阶段――近代模式化学校教育阶段。春秋战国以前特别是孔子打破贵族教育以前的工匠教育,基本上都还是处于早期的氏族血缘教育阶段;而自春秋鲁国的孔子提倡私人办学,打破“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以来,以拜师之礼所形成的学徒式师徒工匠教育逐渐取代传统早期社会的氏族血缘教育阶段,师承教育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工匠教育模式。这种师承教育正是从传统的氏族血缘教育演化而来,带有明显的氏族血缘教育踪迹,占据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两千多年。当然这种学徒式的师承教育在当代社会还在极为少数的地方存在,比如东亚的日本社会。但社会主流的工匠教育随着近代化西式教育的变革,已经被现代化、标准化的分科教育体制所取代,职业化学校式工匠教育成为现代社会工匠教育的主流。

1.早期氏族血缘教育阶段

在进入封建王朝统治的社会以前,古代社会的组织方式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社会关系,而早期的手工技艺对于古人的生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早期的手工技艺都是掌握在传统的氏族大家庭之中,这种传承方式一直延续到晚商和西周时期。吉林大学的林森博士经过研究,提出“晚商及西周时期的手工业者的组织模式是家族式的,当时的‘百工’一词除了指代百官以外,主要指手工业生产家族。”从古代典籍《周礼・考工记》中所记载的当时社会的各个分工皆以“筑氏”“冶氏”“凫氏”“段氏”“韦氏”等氏族名称来称呼。也可以看出,商周早期的手工业生产主要是由各大氏族所垄断的。由于氏族的血缘纽带关系以及手工技艺作为氏族大家庭的生存命脉的缘故,决定了早期手工技艺的传承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非血缘关系的人员是无法进入氏族内部的。这一时期的工匠传承还称不上工匠教育,但可以看作师承教育的早期阶段。

2.传统师承学徒式教育阶段

教育的变革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变革相适应的。西周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逐步建立起来,但这教育主要是贵族教育。到了春秋战国以后,社会生产的变化导致社会阶层的流动以及底层社会地位的提高,私人办学之风开始盛行,特别是鲁国的教育家孔子提倡私人办学,打破了西周以来的“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地位。无数平民阶层通过教育而成为社会的知识分子“士”。这一时期的手工技艺行业也出现了“工师”一词。“工师既是官吏,也是培养工匠的师傅。”虽然传统的以血缘为纽带的技艺传承方式依然是社会手工技艺的重要传承方法,但以拜师学艺为主的师承关系逐渐取代氏族血缘关系成为手工技艺传承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没有血缘关系的社会平民也可以通过拜师学艺的方式获得手工技艺的教育与传承。这种师承学徒制教育成为整个秦汉以降古代手工技艺的主要传承方式,并且占据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3.近代模式化学校教育阶段。

近代两次工业化革命以来,西方文明经过短短的几百年发展逐渐凸显其技术征服优势,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科学技术和现代政治制度进行对外扩张。中华民族经过的冲击也开始了近代化历程,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学习西方,兴起了、创办实业,建立新式学校,培养现代化人才,现代化的模式化学校工匠教育也开始逐步出现。学生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专业技能。但近代模式化的学校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化的工人为目标,时间短、见效快,很快便可以投入到生产车间里去,不太注重工匠内德性精神的教育,工匠是被视为机器来培养的,在工厂中工匠只负责流水生产线的一个环节,缺乏人文关怀,工匠的创造精神无法释放出来。

(二)传统工匠教育的特点

以师徒为纽带的传统师承工匠教育是中国传统社会工匠精神传承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持续了两千多年,而传统的工匠教育又是与传统社会的文化教育密不可分的。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工匠教育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

1.师承性与延续性

传统工匠教育的首要特点是师承性与延续性。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无论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早期氏族内部传承还是以拜师学艺为方式的学徒传承,都非常注重技艺的延续性,而这种延续性是具有师承关系的。通过师傅的亲自示范与口耳传授为特点,具有很强的封闭性与保密性。除了正式师徒之间,外人是无法得知技艺的精髓的。因为手工技艺的精髓更多的是经验性与体悟性的,而不是标准化、量化的。徒弟一旦继承了师傅的技艺精髓,那么终身就要以传承为己任。传承就是生命,传承就是己任。正是这种以生命为己任的传承精神,保证了传统技术的延续不断。

2.阶段性与终身性

传统工匠教育的第二个特点是终身性与阶段性。学徒一旦经过拜师之礼成为正式弟子之后,毕生的追求便以继承师傅的技艺和事业为己任。这种技艺学习和教育是一种终身性的学习,并且需要经过很多阶段。成为师徒关系之后,一般情况下并不直接学习技艺本身,而是做一些日常工作。通过日常的磨炼,在精神和意志方面都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对其传授手工技艺。一般普通的学徒要想得到师傅的精髓传承都要在十年以上甚至更长。这将近十年的教育更多的是内在德性教育而非技艺本身的教育。古代社会器不离道,器中蕴道,只有在精神品格上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开始技艺本身的传授活动。

3.创新性与发展性

传统工匠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是创新性与发展性。古代学徒经过长期的W习教育以及师傅的指导和传授,会将技艺本身内化于心,并通过自己的反复实践进行损益创新。中国《易经系辞》中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古代工匠在传承师傅的技艺精神的本身,会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工艺品的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古代工匠教育不是保守性的,其内在的“天人合一”道器观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而这种精神也促使工匠本身要创造形态各异的工艺品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传统工匠教育的优势

与现代社会标准化职业化的工匠教育相比,传统工匠教育的优势体现在精湛的工艺产品和“道器合一”的“工匠精神”上。传统的工匠教育对技术要求非常的严格。工艺产品的制作是非常讲究时间和质量标准的,在没有得到师傅的肯定之前,工匠制作的工艺产品是无法得到市场认可的,况且,手工技艺本身包含的是经验性与体悟性的东西,其内在精髓是很难做到量化的。除了技艺精湛的工艺产品外,工匠本身的职业传承精神和社会责任也是“工匠精神”体现。传统工匠受“道器合一”精神的影响,在工艺产品的设计上非常注重工艺品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性。而这些都是我们当下标准化工厂化生产的产品所不具备的。

三、薛景石的“工匠精神”

薛景石,河东万泉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留下手工技艺专著的工匠,作为蒙元之交木工技术的优秀代表,因其攻木技术专著《梓人遗制》的部分内容被保留在《永乐大典》之中而为后人所得知,笔者对薛景石的制车技艺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透过造型各异、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背后,在其身上所体现的精益求精、守正创新、传承己任的“工匠精神”更是我们当代人学习的模范。薛景石的“工匠精神”离不开传统的工匠教育,作为一位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木工世家,传承木工技艺是其最高的责任和理想。

薛景石的“工匠精神”首先体现在其制作的元代坐车工艺产品上。薛景石所制作的元代坐车有着鲜明的造型风格和形制特色。从整体造型来看,设计典雅轻灵、精巧细腻、巧夺天工;样式丰富多样、简洁大方、特色鲜明。既不同于传统中原式样,又迥异于草原风格,但同时又兼具中原与草原古车之遗迹与影子。薛景石其人在继承前人手工技艺的基础上对车制技艺进行了损益和创新。正如当时的大儒段成己在其所著书的序言重所说,“其所制作不失古法,而间出新意。”

薛景石的“工匠精神”还体现在其对木工事业传承的生命己任上。当时的坐车制作工艺著作传承下来的只有先秦时期的《考工记》。而《考工记》的制车文本对当时的社会来说,文辞显得佶屈聱牙,并且与当时社会的古车制作有了很大的差异。作为一位世代以木工为职业的世家和有着高度传承己任的工匠来说,为了制车工艺的传承绵延,薛景石敢于打破常规,将制车技艺用文字的形式书写出来,以便当时及后世的工匠进行传承,这本身就打破了传统工匠教育的常规,在其身上体现了对于技艺传承的高度责任感。

四、结语

以精益求精、守正创新、传承己任为核心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当前社会所呼唤的重要精神元素。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匠精神是与传承的工匠教育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传统的那种德性培育、传承责任、技艺责任都是传统工匠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呼唤“工匠精神”回归的同时,我们更要呼唤工匠教育精神的回归。

【参考文献】

[1]林森.商周时期“百工”研究 [J].史学集刊,吉林大学, 2014(1) :105-112

[2]闻人军.考工记译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第12篇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其教育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拟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教育的影响回顾其对教育事业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影响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办私学,杏坛讲解,广招弟子,诲人不倦,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是我国古代社会教育的前无古人的集大成者和承上启下的奠基者;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不仅是宝贵的精神遗产,而且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1孔子的教育思想

1.1有教无类的办学观。

孔子的教育思想首先体现在他“有教无类”的办学观上。即不分贵贱,不分老幼,不分地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献十条干肉作见面礼,就可以做孔子的学生。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不分贵贱,二不分贫穷,三不分愚智,四不分勤惰,五不分恩怨,六不分老少,七不分国籍,八不分美丑。孔子的学生,从地域看,有鲁国的颜渊、冉球,齐国的公冶长,陈国的颍孙师,卫国的子贡、子夏,宋国的司马耕,吴国的子游,楚国的公孙龙,秦国的容祖秦祖。从出身看,有贵族孟懿子和南宫适,有“一箪食,一瓢饮”的颜渊,有一贫如洗的原宪,有“无置锥之地”的冉雍,有“卞之野人”的子路,有絮衣破烂的曾参,有以芦花当棉絮的闵子骞,有“家累千斤”的大商人子贡,还有梁父大盗梁涿聚。从年龄看,有小孔子四岁的秦商,至少小孔子五十三岁的公孙龙,有兄弟同时受业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父子先后同学的颜繇与颜渊、曾占与曾参。孔子的“有教无类”为广大人民群众打开了学校的大门,提供了上学的机会,是“泛爱众,而亲仁”的具体化。

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没有也不可能把教育普及到奴隶,但“无类”二字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框框,放宽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提高了私人讲学的社会地位。“有教无类”的教育观,提高了百姓素质,为庶民议政提供了文化条件,并为后来的“百家争鸣”在人才培养上准备了条件。这一光辉论点,是由“学在官府”到“学移民间”的标志,是我国历史上思想解放和政治解放的第一声号角,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1.2因材施教的方法论。

南宋朱熹说过“孔子教人,各因其才”。

孔子的因材施教具有两个层面:一是在具体教导中各因其材而措施不同。如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智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正是针对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施教各异。二是对学生随其材情造就。如“问仁”、“问政”、“问孝”、“问君子”,孔子根据发问者的性格、动机需要,给予不同的解答。另外,孔子对每个学生都十分了解,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1.3学而思的辩证统一论。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学而时习之”,才能实现“温故知新”。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仅仅这样,还是不能掌握知识的实质,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到学与思的辩证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与思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学是主导,只有通过学习才可以避免许多可能发生的偏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贱;好道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惘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认为学是求知、求能的起点,如果思不以学为根据,只能陷入空思冥想;如果所学的知识不够扎实、广博,会限制智能的发展。同时,孔子也强调学离不开思,是否善于思索是他衡量学生是否好学善学的标志。因此,孔子提倡“君子有九思”,还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一以贯之”、“能近取璧”、“扣其两端”等思维方法的指导,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其善于思考从而促进学习。

1.4启发式的言说方式。

孔子首创的启发式言说方式,是把人放在言说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人为本;重视言说过程的反复辩诘,启发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爱生的模范。

1.4.1以人为本——中心理念。

孔子认为教育者对于民众应该怀着尊敬的心情去引导,而不能迫使他们就范。尊重学生及其人格,是启发式言说方式实施的理论前提。

1.4.2反复辩诘,激发思维——实质。

孔子认为教师必须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孔子在实践中常常运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独立思考,以便进行启发,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反问教师。通过辩诘,既开阔学生视野,启发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见,启发式言说方式是教师必须在学生积极主动要求学习的心态下进行;教师必须鼓励、引导学生产生这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这是启发式言说方式的实质。

1.4.3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前提。

孔子堪称爱生模范。他对学生的表扬、慰问、批评、鼓励,《论语》多有记载。正是由于孔子与学生的关系相当民主融洽,他对学生才观察得比较仔细,对他们的个性、特长、优点、缺点才了如指掌,他常能用一句话准确说出学生的个性,这又成为他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

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2.1 完备的学校教育模式。

孔子在招收学生时是有一定章程的:第一,学生入学先要寻觅介绍人向孔子推荐,即使是孔子自己想招收的,也要“因门人请为弟子”;第二,学生入学前要经过一定的考察,且孔子一定要先看学生本人。

入学时要郑重地举行拜师礼:穿一定式样的服装(儒服)举行一定格局的仪式(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