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4: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施工技术应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道路运输业在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中所占比例也不断加重,从而使得高速公路对路面的平整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桥梁施工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桥梁的结构设计历来被我国相关行业所重视。在桥梁施工技术中,如何把施工技术运用到实际中,避免技术质量事故,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就需要做出严格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施工技术;问题探究;研究分析
高速公路在城市的建设中发展迅速,尤其是桥梁的设计作为道路当中一个重要环节,历来得到了我国相关行业的重视。从目前来说,尤其是路桥之间的过渡段上的路基面的技术掌握程度依然比较片面。究其原因是一方面中等层次的公路车辆行驶速度较慢,桥梁的数量偏少;另一方面是人们对行车对道路平面要求程度不高,对行车舒适性的要求偏低。所以,在路桥过渡之间出现跳车的情况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部门对此类现象的研究也非常有限。路桥过渡施工问题是道路建设的重要问题,路基沉陷过大容易造成路基寿命的缩短,加大了维修的经济成本,甚至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施工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有序的计划进行建造称为施工,技术就是把相关的物质,包括系统、组织方法和相关技巧有目的实施工作,简而言之,施工技术就是有组织,有计划凭借相关手段的完成某县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如施工人力、材料、资金等重要因素。
二、路桥过渡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
通常在路桥过渡段之间,路基和桥涵之间因施工不均匀造成路面下降出现坡度等问题,当坡度出现到一定数值之后,车辆行驶就会有明显的颠簸感,当车辆负荷量较大的情况下通过不平的路面时,一方面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另一方面下陷的路面容易造成路面积水,桥台路基下沉,出现道路裂缝等问题,要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应该要从道路的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探讨分析问题。
1.设置搭板通常在有限的范围内设置搭板能够有效的降低路面弯曲的变化,但是,当车辆负荷满载的情况下,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当中会有很大的困难。在设置搭板的情况下一般有水平和竖向的两种方法在桥台和搭板之间进行锚固。考虑在车辆满载负荷的情况下分析搭板位移的方向,显然竖向位移比较符合受力情况的位移关系,况且这种位移对桥台的受力情况比较有益,所以在搭板锚固过程中宜采用水平锚固在搭板和桥台之间。对于桥台是否需要设置枕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必要的研究,认为枕梁不利于搭板尾端的应力控制,如果搭板尾端枕梁下的地基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二次跳车的情况发生,但是枕梁能够很大程度上把车辆的负荷量分散到更大的受力面积上,从而得出结论可以知道,加设枕梁是非常有利的。
2.台后填筑桥梁两端路堤变形和沉降一般有路基、地基和路面等三个部分压缩变形组成。通常由车辆满载负荷和路基所承受的最大压力值所造成的路面变形,可以采用填料凝固来修补路面的不平,这种路面地基的变形一般主要来自于车辆的满载负荷造成的路面结构层次被压缩,而路面的结构和面层的厚度不会产生很大变化。一般车辆负荷所产生的作用力通常在2m左右,所以在搭板加强层的范围应该是在2m以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由于施工的要求和填料自身的凝固程度的制约,如果不在此基础上做出必要的填料加固处理,桥头出现跳车的问题就不能够彻底的解决。另外,在进行台后填筑的过程当中要有效的保证填料的加固处理和填筑路面的自然沉积,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土石颗粒之间的摩擦和咬合作用,增加土体部分的应力,进而降低了土体的水平拉力和垂直应力,达到土地抗变形能力和抗裂能力的提高。
3.地基处理处理好桥背软弱地基是控制桥头跳车的一方面重要措施。对桥背软弱地基的处理国内目前所采用的方法有换土法、排水固结、减少附加应力、深层搅拌等方法,来实现敢改善土体的性能,根据土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达到避免错台的后果。在软土体层面上修筑桥台通常采用打桩锚固的方式,如果是修筑高路堤预见较厚的软土层,填回材料很有可能对基桩施加压力,使得桩位向侧处挤压,改变了桥台的位置,甚至有可能损坏桥台的和前面。
4.台背排水台背排水是一种有效保护路面的措施,如果路面排水不畅,使水沿桥台路基在路桥过渡段下渗,改变土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使得路基和地基的状况日益变差,进一步加剧了跳车和错台的风险。所以要适时的根据天气的降雨变化,及时地在台背填充相应的凝结材料,确保路面排水顺畅,保证桥台水分及时疏干;另一方面要加强桥台的等路面的养护,在地基填充之前合理设置输水管和盲沟,保证水分排泄的稳定性。
三、存在的相关问题
(1)台背填料的多少。路面不平,台背所需的填充的剂量达不到设计的要求,是造成跳车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车辆负荷量大,使得车辆车身的整体强度大,当路面超过其最大限度时,就会产生沉陷,进而行成桥头跳车的现象发生;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可以加强路桥之间过渡的距离,来控制路面不产生沉陷,通常桥梁的机构是硬性的,路基由于土体因素是柔性的,如何让二者之间适的衔接点合理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当前依然没有彻底的解决方法,只有加强桥路之间的长度来缓解路面变形的问题。(2)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通常由可能会出现路面结构和桥面结构施工不同步,在标高数据上产生误差。另外,施工场地的狭窄和施工人员的束缚,尤其是在桥路衔接的过渡阶段,很容易造成路面裂缝和桥头沉陷的现象发生,有效地避免这种问题发生必须是二者之间同体施工,及时做不到同体施工也应该以适当的坡度呈阶梯状进行施工,进而保证路桥之间的有效衔接。(3)造成桥头跳车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伸缩缝施工不好,伸缩缝的一般处理方法是先在伸缩缝中填满沙石或者泥土,保证沙石在伸缩缝中的严密性,然后在沥青和混泥土铺完全后,在把伸缩缝中的的泥土捣挖出来,再次进行伸缩缝的二次施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可能因伸缩缝内填土不实,造成伸缩缝、桥面和路桥过渡之间的标高数据不相同,路面厚度铺盖不均的后果。
四、结语
通过探讨路桥施工中的技术应用,对路面、路基等系统因素的总结,可以知道,分析路桥过渡段的路基和路面常见的问题的原因,可以得出相关的应对问题的质量措施,结合必要的工程论述问题可以强化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当前,路桥在道路建设当中遇见的经常性项目,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桥梁的使用和构建,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加强,路桥施工的许多问题都能够有效地在计划中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相关的核心技术问题对我们的工作依然有着很大的约束性,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当中不断地摸索研究,加强道路构建的创新方法,以最小的经济成本有计划地完成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肖智慧.浅议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及分析[J].四川建材,2008,34(5):126-128.
[2]石新立.浅议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及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8):7791.
[3]公衍财,徐勤祥.浅议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及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2).
[4]蒋锦伟.浅析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34.
[5]项爱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4(13):157.
[6]李广涛.路桥施工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5(10).
[7]滕卓然.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5(35).
[8]刘红珍.浅析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5(5).
[9]倪惠良.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5(6).
[10]崔巍.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5(6).
[11]王春兵.路桥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J].智富时代,2015(6).
[12]刘畅.路桥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
[13]安春楼.对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科技风,2014(3).
【关键字】工民建;施工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增长,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加,对于建筑行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技术及其应用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学习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可以说一个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建筑施工的技术与应用的合理运用密不可分,所以在工民建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与应用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
一、工民建施工中常用的技术分析
(一)加固技术
为了使工民建工程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保证,增加建筑物在安全方面的保障,提高工民建筑的实用性,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技术处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步骤。常用的建筑加固法有:
1、加大截面面积加固法
混凝土构件是受力最大的部分,想要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就必须保证混凝土构件的稳定性。加大截面面积可以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处理,用来保证施工的效果,进而可以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这种加固方法流程比较简单,将混凝土表面的灰尘以及颗粒性物质清理干净,并将混凝土表面的凹凸处整理平整,然后将新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在原混凝土构件的表层,让两层混凝土来分散受力,这样就达到了增大构件截面面积的效果,从而增加了混凝土构件的承重能力。这种方法大大改善了构件的性能以及承重能力。加大截面面积的最大优点是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应性广,应用范围广。缺点是,加大截面面积的方法会严重干扰到施工区域的周围人群正常工作作息。
2、包钢加固法
包钢加固法是指用乳胶水泥或者环氧树脂化学灌浆,将型钢或者钢板包在混凝土梁柱的表面。虽然包钢加固法的原理和加大截面面积的加固方法原理上基本相同,但是在效果上比加大截面的加固方法更好,因为包钢加固法是直接对构件进行加固,因此受力更可靠,采用包钢加固法对构件进行加固可以最大额度的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包钢加固法对钢材的需求量非常大,容易加大投资成本,因此通常情况下是不会被采用的。包钢加固法也是先对构件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制件拼装、排气与密封等操作。
3、粘钢加固法
粘钢加固法与前面介绍的两种加固方法存在的不同点是,前两种是整体的将建筑物进行加固,而粘钢加固法相对与整体来说是局部的加固。粘钢加固法主要是针对承载力比较弱的构件来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对于薄弱构件的粘钢处理,增大构件的承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承载力,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一般来说,构件最薄弱的位置在其截面处,进行粘钢加固的时候,要将钢板粘贴在截面处,使截面处的硬度加大,让它可以承受外界的压力。粘钢加固法是现在建筑加固中最常用的方法,因为粘钢加固是无湿作业,所以对于周遭居民的生活不会出现太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粘钢加固属于部分加固,工作量相比较于前两种加固方法来说比较小,这样在工作时间、施工成本上都会有所降低,施工效率能够得到提高,这种方法也是目前最经济、最具效益的方法。
(二)墙体节能技术
当代社会,节能环保成为时代主题,所以节能环保也成为了当今工民建筑的新潮流。为了响应建筑主题,新型的节能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墙体节能技术。墙体的节能技术主要分为玻璃幕墙、双层幕墙、以及光电幕墙三部分,这三方面最绿色环保的就是光电幕墙技术。
光电幕墙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设计者通过安装一块具有反射装置的特殊幕墙,从而消除太阳光的强烈眩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再利用太阳光进行照明。光电幕墙充分考虑了消费者的需求,非常人性化,最重要的是,光电幕墙可以过滤掉一部分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保持人体健康十分有利,因此逐渐被人们推崇。
二、加强工民建施工技术措施
(一)桩基施工技术
建筑物能够长期使用的关键就是拥有一个坚固的桩基,所以桩基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想要打造一个坚固的桩基,必须要了解桩基设计的关键:沉降与承载力,相对于承载力来说,沉降技术是最为复杂的。桩基施工的工艺选择可以通过横向、竖向的抗压,水平荷载以及复合受力的功能来确定。在打桩之前首先要确定出打桩的范围,将场地清理干净,收拾平整,扫清障碍物,其次要保证桩基施工现场排水的通畅性;根据前期的勘探确定好桩位,然后进行桩基实验,试验时要随时记录实验数据,经过分析后再确定桩基施工的工序问题,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群桩施工,要依据桩的规格、长度以及密度等数据来确定打桩的顺序,这样可以规避桩基施工对施工现场周围建筑物的伤害。
(二)施工节能技术
1、墙体节能技术
对于有建筑的主体墙体,节能设计的好坏都会影响到建筑的整体耗能。建筑墙体在节能方面可分为内外两部分,墙内保温的实现可以通过在墙体的内层加装保温材料来实现,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材料受到室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外部的保温处理就要选择在墙体外保温层上覆盖防水材料,从而降低太阳辐射对建筑墙体的影响。对建筑物墙角等部分的处理要格外注意,避免墙角产生热桥,增大能耗。
2、隔热设计
建筑工程的隔热设计主要是集中在建筑物的墙体和屋顶部位。由于屋顶是直接受到太阳辐射的,所以屋顶的隔热设计对建筑物来说至关重要。当前采用的主流隔热方式是使用空气层隔热,实现对建筑物的墙体、屋顶以及窗户的有效隔热处理,空气层隔热应用于墙体时,在具有隔热作用的同时,还能实现保温的作用。
三、工民建实施技术应用
(一)“环保技术”应用
目前,工民建为主体的中国建筑行业普遍是以高耗能、高污染的形象出现,所以环保技术在当前建筑行业受到追捧。在建筑行业高利润的诱惑下,许多人不顾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忽略了环境保护对人类的重要性,所以建筑行业应该重新审视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问题,大力推广对环境保护有利的技术。
(二)“科学监理技术”应用
一个优质的项目工程想要建造成功,必须要有科学的监理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技术的组织形式和发展模式进行创新,还应该注意到施工监理的科学性,切实保证施工技术的落实以及有效应用。
【关键词】道路施工;公路路基;软基加固施工技术
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公路建设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施工人员在道路的建设中,应掌握较好施工技术,完善这个复杂的施工过程。在公路建设中,软土路基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应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其质量和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认识到道路出现沉降和塌陷的原因,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通过软基加固施工技术,保证道路的质量,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软土地的施工特点
在道路施工中,如果施工区域为软土地基,那么会给整体施工带来一定影响和危害。软土地含有较多水分,孔隙大且多,所以在施工中,无法通过普遍的方式进行处理。软土地基的土质主要是粘土粒和粉土粒组成的,其内的负离子会吸入大量的水蒸气,然后促使土内的孔隙进一步加大。
软土地基的孔隙较大,是其承受荷载较小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道路的使用寿命。软土地基经过处理后,在长期的重力和外力影响下,也会发生变形,主要原因是,软土的流变性[1]。在软土地基的道路施工和建设中,如果没有较好的进行加固处理,可能出现坍塌和变形,给施工部门和地方政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道路软基加固施工技术
(一)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在道路施工中,这种技术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应用的时间比较短,但从应用效果来看,其实施情况能够符合社会的各项发展需求。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主要是用振动沉膜壁防渗墙等措施,然后充分发挥其加固的作用。施工人员在使用这种技术的过程中,还要利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沉管桩,更好的节约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对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进行控制,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二)预压法施工技术
预压法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比较适用,尤其是地基为粘土的情况,能够发挥较好的效果。施工人员选用这种施工技术,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效果[2]。主要的施工程序是利用 建筑地基排水体或是软土天然透水性,在地表加载,排出地基中的水分,使软土地基的强度加强。这种技术在加密软土地基的密度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缺点,如施工的时间比较长,施工人员要对填土速率进行认真的整合和计算。经过预压法处理后的软土地基,如果改变填料的用量,还可能产生沉降的问题,所以施工人员应做好不同步骤的施工规范,严格遵守,防治出现质量问题。
(三)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在一些饱和的软土地基中,比较适合选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水泥的固化作用,增加软土地基的强度。水泥是充当固化剂的重要材料。施工人员应对水泥进行充分搅拌,更好的发挥固化作用。加固软基的过程主要有:首先是要对搅拌桩的位置进行详细分析,保证搅拌桩能够在准确的位置发挥作用;其次,施工人员使用搅拌桩的过程中,应充分搅拌水泥,然后送入集料中,确保施工能够顺利实施。这种技术的施工步骤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施工人员应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禁止误操作,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技术应用不多。
(四)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
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在软基加固中,具有一定普遍性,是一种应用较广的加固方式。这种技术的主要步骤,是将水泥和粉煤灰,以及碎石等材料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然后注入一定的水分,进行充分搅拌。这些混合料,要制定高粘度桩体,与软基进行混合,共同构成复合垫层[3]。通过以上步骤,能够加强软基的加固效果,增加软基的稳定性。应用这种技术,不会对施工的流动性造成影响,能够凸显施工效益,对材料的使用量不多。施工人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甭管的堵塞情况,保证施工不会受到软基的影响,而产生不利事故。
(五)强夯法施工技术
在道路软土地基的施工中,强夯法施工技术的应用比较普遍,施工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利用机械设备对软土地基加固[4]。这种技术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应用这种技术,能够凸显出较好的加固效果;
二是,施工人员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缩短软土地基的处理时间,并且无法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三是,这种技术在多种施工项目都能够得到较好的使用。
这种技术需要使用机械设备,对软土地基进行碾压,主要是破坏软土地基的结构,让其能够充足,从而使其强度得到加强。这种方法在施工工期比较短和施工面积较大的道路施工中,比较常用,并能节约工程的施工成本。
三、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在道路软基加固施工中的应用
(一)工程概况
现以某道路工程为例,其地基土层主要是深粉质粘土,施工人员针对路堤的设计高度,然后使用现浇混凝土管桩加固技术,处理软土地基。施工管桩的直径为1000mm,长度为6-12m不等,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在设置中,施工人员要使用正方形进行设置,保证其竖向的极限承载力。
(二)桩基检测
使用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需要对桩基进行检测,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三种形式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三)现场测试
施工人员要对加固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处理,通过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检测,从而保证桩周地表土位移情况,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说明设计的合理性[5]。
施工人员还要对沉桩过程中的土压力变化进行测试,在适当的位置进行打孔,根据不同的打孔位置,埋设不同深度的垂直土压力盒。在完成桩基施工之后,施工人员要分析侧壁的土压力盒埋设情况,保证随沉桩深度的不断变化,下部土压力也会随之出现相应的变化,得到不断的提升。
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软土地基的处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加道路施工的稳定性,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在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中,人们更加重视道路的安全,并提高了对施工材料和成本的要求。在这种影响下,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加固施工技术,加强软土地基的强度,加大其使用年限。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提升,道路施工人员要重视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杜绝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毛伟. 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应用实践[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6:46-47.
[2]张永胜. 刍议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J]. 山西建筑,2014,34:146-148.
[3]李云辉. 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应用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2:123.
【关键词】路桥施工;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当前我国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1)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在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中,钢纤维不仅可以使基力得到有效的控制,还可以使桥梁裂缝避免更进一步的扩展。当处在受力初期时,水泥基料和钢纤维是处在同一外力中,而水泥基料是这个外力的主要受力者,如果水泥基料已经产生开裂,那么主要受力者就变成了钢纤维。当钢纤维的受力慢慢加强时,一旦超过规定的数值,那么桥梁会出现面积比较大的变形,最终会使材料被破坏。钢筋混凝
土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很大程度的超过普通的混凝土:a.重量与强度之间的比例明显加大;b.抗压、抗拉以及抗弯的最大限度明显增加;c.抗击打性与抗打压性明显提升;d.变形后的恢复能力明显提升;e.抗疲劳性与抗裂性明显升高;f.当产生温度应力时,桥梁出现的裂缝可以很大程度的得到阻止和抑制;g.桥梁的抗剪性明显提升;h.桥梁的耐磨性与抗冻性明显增加。
2)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在进行路桥桥面铺装中一般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来进行的,这种材料的好处是使铺装完成的桥面具有舒适度、耐久性以及抗裂性,同时还增加了桥梁自身的刚度、抗压性、抗拆性,使得原有路桥所具有的特性明显加强,并且减少了路桥铺装的厚度、自重结构、受力状况。
3)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结构加固中的应用。在进行路桥结构加固应用中可以使用二号转子的喷射机进行喷射,喷射范围为5 cm~20 cm之间的钢纤维混凝土,从而修补因为动载而出现的表面剥落、桥梁墩台、表面损坏以及桥面板裂缝的情况,这种加固方式既增加了路桥施工中所需要的抗震要求,又加固了路桥施工中的桥梁整体结构。传统的路桥施工都是用剪切方式来进行钢纤维修整的,掺量的比例为1∶100,并且如果使用硫铝酸盐和TS速凝剂可以提升施工前期的抗裂功能。
4)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桩基础加强中的应用。在路桥施工中桩顶以及桩尖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利用钢纤维混凝土来增强局部硬度的,这样不仅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桩的穿透性,还可以使得打击速度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的减少了锤击数量,节约了人力物力的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现金。钢纤维混凝土的好处是可以使桩顶的韧性和抗打击性得到飞跃性的提升,这样在避免了桩顶破裂发生的同时,还增加了桩尖本身的入土能力,从而使得打击质量和打击速度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在钢纤维混凝土实施中其桩身还是采用传统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以及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在施工中虽然也可以采用全断面的整体浇筑,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所以一般情况下不推荐使用。
5)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边坡加固与隧道衬砌中的应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对隧道的衬砌是一项有效的科学的技术措施。其作用,既可以强化结构的整体性,同时又能防止隧道出渗水、漏水的现象。而在一些地质状况不好的地段,如边坡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地质,可以使用普通混凝土做支护,并喷射钢纤维混凝土进行加强,或者全截面使用钢纤维混凝土进行喷射,实现其支护和加固作用。
2、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在路桥施工中充分挖掘社会各界的路桥混凝土高性能化意识。在当前我国路桥施工中,要发展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就必须充分挖掘出政府部门、建筑施工单位以及社会广大人民群众这三大主体的主观意识与积极能动性,从总体上提高社会各界对路桥混凝土高性能化的觉悟和理解,让人民群众都能够对保护资源、减少能耗、节约成本以及提高路桥使用寿命等方面有着一定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融入到每个人的社会活动与生活习惯中去。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应当加强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教育和宣传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都对其能够予以关注和重视,从而齐心合力为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
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2)在路桥施工中进一步健全与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的政策和机制。在当前我国路桥施工中,要发展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就应当进一步健全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机制,在政府部门、建筑施工单位以及社会广大人民群众这三大主体之间形成紧密相连、合作无间的行政、市场以及社会这三大机制,共同加快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推广的步伐;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健全与上述三大机制相配套的相关政策,努力将这些与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的政策渗入到其规制性、市场性以及参与性等方方面面,通过政策的引导作用和激励作用,从而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
3)在路桥施工中着力开展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发工作。在当前我国路桥施工中,不仅要发展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还要发展和钢筋混凝土相关联的技术、探究,首先,应当统一路桥施工的数据信息和人才进行集中式的钢纤维混凝土研发技术;其次,还应当进一步提高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材料与施工设备的研发力度,并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规划与优化配置,降低运输能耗;再次,还应当努力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植树造林等自然手段来减轻路桥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后,通过对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进行实时监控,将其施工技术纳入可控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路桥施工中的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中来。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再加上人均收入的整体提升,使得路桥施工发展也快速进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钢纤维混凝土的发展,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科技水平,现在路桥施工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标。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一般指的就是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的应用,通过在路桥混凝土中进行掺加钢纤维等处理措施,从而使得路桥混凝土的施工乃至使用等诸多阶段都从一定程度上实现高抗拉、高承载的目标,并以此来进一步推进现代路桥工程的高强度、长寿命和低成本等方面的发展。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需求的
不断提高,路桥的施工材料与施工工艺等各个方面的高性能化水平,如今钢纤维已经成功的提升到了现代路桥品质的衡量标准,而且,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的桥梁重要检测标准和核心科技,已经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同时,这种综合了材料与工艺乃至路桥结构优化配置于一体的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模式,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舒适安全与节能高效的交通场所以及生活环境,而且还能够从最大程度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不同要求及其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常见.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41-42.
[2]鲁强.浅谈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2(17):36-37.
[3]王强.浅析公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3):60-62.
关键词:公路桥梁;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桥梁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的保证路桥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的根本。随着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中广泛应用,钢纤维技术已成为我国桥梁施工的重要技术。本文通过对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充分了解该技术的特点与优点,以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充分发挥出该技术的优势,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1 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根据施工方法可将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划分为浇注钢纤维混凝土、喷射钢纤维混凝土以及灌浆钢纤维混凝土三种施工技术。工程实践表明,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抗压、抗拉、抗弯、抗冲击、抗裂、抗剪、抗冻、耐磨等性能,且具有改善混凝土变形性能的作用,是现代公路桥梁施工的重要技术。为了提高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及使用性能,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配合比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混合料混合比首先要使路面厚度减薄,并确保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因此需要根据施工配制强度及设计标准相应提高强度系数,以保证试配的抗压、抗折性能。其抗折强度的设计值确定如下式所示。
fftm = ftm (1 + atm PfLf/df)
其中,fftm表示抗折强度设计值;ftm表示和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材料、水灰比、稠度相似的素混凝土抗折强度设计值;atm表示影响系数;Pf表示体积率;Lf/df表示长径比。参考试配抗压强度进行水灰比的计算,并根据试配抗压强度以明确钢纤维体积率。同时,通过计算混合材料用量,以明确试配的配合比,并根据试配配合比做好拌合物的性能试验。另外,通过对单位体积砂率与用水量的调整,以明确强度试验所需要的基准配合比,然后按照强度试验结果对水灰比与钢纤维体积率进行调整,以将施工配合比科学、合理地确定出来。
1.2拌合
为了避免在搅拌时使钢纤维混凝土结团,在施工过程中每拌一次应为搅拌量的80%。一般采用滚动式搅拌机拌和,采用先干后湿的拌合方法,且要求在搅拌时必须要确保钢纤维的均匀分布,以确保混合料的搅拌的质量。
1.3浇注与振捣
在浇筑钢纤维混凝土的过程中不应使浇注接头明显,且每次倒料都应相压15~20cm,以保持整体连续性,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浇注也必须是连续进行的,才能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在振捣时,可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以通过集束效应使钢纤维的聚集方向都朝向振动棒;然后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以保证钢纤维混凝土成型后的二维分布。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时,应为纵向条状集束排列,以便抵抗板体温度和收缩应力,而振捣好的混凝土必须要将暴露在外的钢纤维压进混凝土中,并将混凝土表面磨平。
1.4成型
钢纤维混凝土具有粗骨料细、砂率大以及纤维乱向分布等特点,因此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对于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在成型后必须要采用真空吸水工艺,并用机械进行磨平,以避免钢纤维外露,同时,还可以采用压纹机压纹工艺,以防拉毛时出现纤维外露情况。另外,在拆模后,还要对纤维外露、漏振等部位进行有效处理,以保证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1.5接缝施工
由于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收缩、抗裂性能,若在施工路段有者比较好的封闭交通条件,应通过混凝土摊铺机施工,以形成无需设置为纵缝的整幅式。在路桥施工中,当钢纤维浇筑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后即可切锯缩缝。
2 钢纤维混凝土在现代公路桥梁施工的应用
2.1在各种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由于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具有耐磨性较好、冻融性能好、不设纵缝以及较少横向缩缝等优点,有利于延长路桥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该技术在路桥路面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1)全截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相对于普通混凝土路面而言,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厚度要薄上许多,通常为50~60%。其中,钢纤维的掺入量一般为总混凝土的0.8%~1.2%。通常情况下,双车道路面并不设置纵逢,而横缝间距仅为20~30m;(2)复合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该类路面可分为双层、三层等式样的路面。其中,双层式路面是在整体路面的上层均均匀铺设钢纤维混凝土;而三层式复合路面则是在上、下层均铺设钢纤维混凝土层,并将中层设置为普通混凝土层。(3)碾压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在这类混凝土路面中可适当掺入钢纤维,有利于提高路面的强度及韧性,且有利于提高碾压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2.2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在现代公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桥面铺装。在桥面铺装层中应用该技术,你有效提高桥面的抗裂性能、抗折性能及耐磨强度等,并有利于提高桥梁的钢度,并减少桥面的厚度,有利于减轻桥梁结构的自重;(2)桥梁上部承受荷载部位。该部位作为主梁或者加强局部应力的集中区域,有利于减轻桥梁自重与结构变形程度,从而提高结构受力的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应用钢纤维混凝土,能有效减少上部材料的使用,也能有效减少下部墩台的建设,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3)桥梁墩台的局部加固。公路桥梁在建成投用后,长期的动载作用容易造成桥面表层剥落以及板裂缝病害。采用转子Ⅱ型喷射机进行钢纤维混凝土的喷射5~20cm,能有效提高桥梁结构的整体性及抗震性。在路桥施工经常使用的剪切钢纤维,在混凝土中的掺入量一般为1.0%。另外,采用硫铝酸盐水泥,能有效提高桥梁的各个部位抗裂性能。(4)增强钢筋混凝土桩。在公路桥梁中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技术,能有效增强桩顶、桩尖的抗震性能,且有利于增强桩的穿透力,从而降低锤击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已成为我国现代公路桥梁施工重要技术。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与了解,以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着该技术的优势,从而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与使用性能,有利于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高小军. 试论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2013,23(12):177.
[2]廖超. 浅析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5(1):353-355.
关键词:灌注桩;后注浆;优势不错;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灌注桩的后注浆技术能够成功地解决钻孔灌注桩的沉渣问题及桩侧泥皮问题。它不仅仅可以提升桩的承载力而且还大大减少桩的沉降,在钻孔灌注桩工程中广泛运用了后注浆技术。综合考虑各种桩土体系的承载力计算值和按桩身抗压的强度承载力的计算值来确定注浆处理后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取值,留有完全的安全储备,从而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
一、后注浆技术工作机理
建筑工程技术中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基本上属于劈裂注浆与渗透注浆相结合的技术。所谓劈裂注浆就是指在压力作用下,水泥浆液通过注浆管压入桩端、桩侧的地层孔隙中,使得原来松散的土颗粒、沉渣、孔隙和裂隙胶结合成一个高强度的结合体,提高桩侧摩擦力及桩端阻力。使桩侧土变得密实固结,提高注浆区的土体强度。压入的高压水泥浆能够克服土体主应力面上的初始压应力,使土体产生劈裂破坏,水泥浆沿着土体裂缝渗入到填充空隙中,向桩底注入水泥浆时,水泥浆会使虚土沉渣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能及桩与岩层土体的边界条件发生变化,产生劈裂效应,形成高强度复合土体,提高承载力。向桩侧注入水泥浆时,由于桩侧注入的浆液以相同机理与土体结合,水泥浆固话,提高了侧阻力,注入位置也会产生劈裂效应,然后和细颗粒土形成高强度、高刚度的网状加筋复合土体,增强土体承载力,加强了土体机密程度,从而增加侧阻力。
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之所以能够在建筑施工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在于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应用范围较为广泛。该技术在是工程建设中适宜各种地质的使用。在过去通常采用的是挖孔灌注浆,但是近年来使用该种技术的效果越来越显著。其次,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桩基尘渣和泥皮现象的出现。应用该技术可以固化桩沉渣和泥皮,提高桩基的承受能力。灌注后注浆技术对于桩基承受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灌注后注浆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工程的造价,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较可以减小桩基的直径,缩短桩基的长度,并且还能够避免较难穿透的地质土层,降低了建筑施工的难度。可见,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其体现出的这些优势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这些优势。但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同样体现出了一定的不足。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施工中桩侧出现泥皮,使得桩基的应力变的更为松弛。第二,桩端出现了沉渣,使桩基持力层受到一定干扰。第三,桩身灌注混凝土的质量不强使得同一场地的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力出现离散的现象。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用灌注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利用该技术特有的优势同时,工程施工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给工程的建设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关注后注浆施工技术,改善该项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利用其特有的优势,可以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三、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灌注桩注浆施工技术应用的范围极为广泛,适宜各种地质工程建设的使用。但是,在不同的施工环节中使用该项技术能够带来不同的效果。为探讨该项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的作用效果,笔者就施工中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1、工程中的注浆管与安装工艺
建筑工程建设中注浆管的制作通常会采用无缝焊管和镀锌管作为制作的原材料。对于该材料的直径一般控制在准ф26m m或者ф31m m .但是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材料的直径。通常情况下,注浆管的制作可分为三个步骤,其分别为注浆管上端的花管、注浆管中部的直管和注浆管上部的接头。注浆管上端花管内壁一般情况下出浆水会按照梅花形进行设计,孔管直径的大小一般会控制在5- 8m m 。注浆管的花管在制作的过程中通常都会用橡胶膜、塑料膜或者是胶带包好,同时还会用铁丝缠绕捆扎好,避免注浆管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渗漏的现象,进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进度。
2、关于压水试验的操作
对于建筑工程压水试验的操作通常会在灌注后注浆施工完毕后的一周左右进行。该实验操作的主要对象是单向阀和注浆管路畅通情况,同时还要将单向阀和周围的混凝土、沉渣和泥浆清理干净。在压水实验操作中,桩端的扩孔、塌孔系数较大,应提前对建筑工程灌注浆施工进行压水试验,进一步确保能注浆管够将覆盖层的混凝土冲开。在此项实验操作中技术人员还应准确记录管路的疏通情况和冲破压力值。
3、注浆管的安装和下放
在注浆管安装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注浆管之间能够准确的对接,各个接口具有良好的严密性和连续性。在此项操作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来进行操作,确保注浆管安装的质量,保证在施工中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4、灌注桩注浆施工
灌注桩注浆施工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操作。该项施工环节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关注后注浆施工质量。可见,这项施工操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此项施工操作之前应当全面考虑能够影响此项施工质量的因素。例如注浆的压力、注浆水与注浆两之间的比例。这些会影响灌注桩注浆质量的因素,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进行操作,将这些的潜藏的质量因素扼杀在摇篮中。
5、灌注桩注浆参数和终注条件
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压浆控制主要以压浆量为主,以注浆压力控制为辅。而灌注桩注浆参数则需要根据施工的现场条件和地质条件进行准确计算。桩端出现在砾石和卵石层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量使用会较大,同时还得将注浆量作为控制指标来进行。而砂土层则以注浆压力为主要指标,将其他的工艺操作为参考指标来进行操作。
四、施工注意事项
在灌注桩后注浆的施工过程中多数选用低注浆泵,以减缓浆液流入速度,达到浆液的密实;施工前多与设计人员进行交流,明确设计意图,提高建筑的安全质量;在注浆工作过程时要加强对注浆管的防护,防止损坏注浆管;在施工区域布置安全防护线,严禁人员进入施工区域,保障注浆施工的安全进行;做好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余浆等垃圾的处理工作,做到环保施工、绿色施工。
在注浆施工过程中突然出现了注浆压力下降或注浆量增大,应立即查明原因,如果出现浆液漏的现象应立即停止注浆,并采取补漏、减小珠江、加大浓度或不定时注浆的方法。注浆过程先后采用先桩侧的注浆、后桩端的注浆,先群桩外侧的注浆,后群桩内部的注浆的方式。压浆顺序通常是先周边桩后中间桩的顺序。如果中间成片的桩浆时则可采用呈梅花状间隔压浆的顺序。在注浆结束后,注浆管的两端部应封堵,以免出现冒浆的现象,影响注浆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灌注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施工中若能够科学合理的应用该项施工技术,可以有效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施工企业建筑的成本。可见,灌注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发展,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锡山,赵晋.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原理与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2,5(15):215-17.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路桥施工项目逐年增长。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的关键与核心,是保证建筑工程使用年限的有效手段。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路桥施工技术得到优化,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路桥施工工程质量得到保障。本文笔者将基于传统混凝土在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路桥施工中钢钎维混凝土的应用,探究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路桥施工;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基础上,路桥施工技术得到进步,致使路桥施工质量得以提高。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路桥施工中的重要技术,是路桥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在整个路桥施工技术中占有重要位置。与此同时,虽然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部分路桥施工中仍采用落后的传统混凝土施工技术,致使路桥工程施工质量难以提高,导致路桥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路桥工程项目,应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路桥工程项目特点,科学应用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路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促进相关企业发展。
1传统混凝土在桥梁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桥梁裂缝问题。传统混凝土作用下,桥梁施工中易出现裂缝问题,混凝土土体存在温度不均衡是导致桥梁裂缝问题的主要因素。其中,冬季或夏季骤冷骤热现象会导致温度不均,而且包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存在的反应热。另一方面,桥梁表面蜂窝麻面问题。桥梁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是桥梁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对于蜂窝麻面,其是导致桥体美观受到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桥梁蜂窝麻面面积过大,将会导致桥梁存在安全隐患,降低桥梁使用年限。对于该类问题,处理方式相对简单,且成本低,但其少量窝蜂麻面属于不可避免的问题。一旦桥梁表面蜂窝麻面面积超出一定标准后,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其影响整个桥梁。
2路桥施工中钢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钢纤混凝土的应用
钢钎维不仅具有控制基力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控制路桥裂缝。若处于受力初期,保证水泥基料与钢钎维处于同一外力作用下,且该外力主要受力者为水泥基料,当水泥基料出现开裂等状况时,则钢钎维转变为主要受力者。在钢钎维受力慢慢增加的基础上,一旦出现超出标准受力值时,将导致路桥出现大面积的变形,致使材料遭到破坏。以钢筋混凝土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为出发点,其在诸多方面均远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第一,重量与强度间的比例显著增加。第二,抗压、抗压、抗弯最大限度得以加强,且抗打击性与抗打压性均有明显优势。第三,其自我恢复能力较强,且抗疲劳性以及抗裂性等均有所提升。第四,在温度应力作用下,可有效控制路桥裂缝。第五,路桥抗剪性得到增强,且路桥耐磨性与抗冻性均有所发展。
2.2桥面铺装中的应用
路桥桥面铺装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对于钢筋混凝土而言,其具有舒适度、耐久性以及抗裂性较强的特点,有助于增加路桥的刚度、抗拆性等,迫使原有路桥特性有所提升,达到减少路桥铺张厚度的效果,迫使路桥自重结构与受力状况均得到改善。
2.3路桥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对于路桥结构加固而言,二号转子喷射机是常用的喷射工具,其5cm至20cm的钢纤维混凝土是其喷射范围,具有修补功能,包括桥梁墩台、表面损害以及表面剥落和桥面板裂缝等。利用钢钎维混凝土进行路桥结构加固,不仅可达到路桥所需抗震规格,而且迫使路桥施工中的桥梁整体结构得到加固,保证路桥施工质量。针对传统路桥施工而言,钢钎维修整以剪切方式为主,且以1∶100的掺量比例为依据,适当添加硫铝酸盐和TS速凝剂,以达到增加工程前期抗裂功能的目。
2.4桩基础加强中的应用
钢钎维混凝土广泛应用至路桥施工中的桩顶和桩尖,迫使局部硬度得以提升,以最大限度增加桩基的穿透性,改善桩基打击速度,进而达到减少锤击数量的目的,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省,有效控制路桥施工工程成本,实现建筑企业利益最大化。钢钎维混凝土在桩基础加强中的应用,可充分体现钢纤维混凝土的优势,迫使桩顶韧性与抗打击性均有明显提升,避免桩顶发生破裂等问题,控制桩尖入土能力,进而提高打击质量,保证打击速度。与此同时,以传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为基础,结合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辅助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另外,由于全面整体浇筑方式需耗费大量的财力,不建议广泛使用。
2.5边坡堆砌中的应用
对于隧道衬砌,喷射钢钎维混凝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衬砌隧道施工过程中,科学应用喷射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有利于机构整体性能的强化,而且具有较好的隧道防渗水、漏水等功能。针对地质状况偏差的地段,例如,边坡岩石节理出现裂隙等,在支护过程中,可适当借助普通混凝土,结合喷射钢钎维混凝土,达到强化目的。同时,为达到支护以及加固效果,仍可采用钢钎维混凝土全截面喷射方式。
3钢纤混凝土施工技术
首先,深入挖掘路桥混凝土高性能化意识。目前,深入挖掘主观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已成为发展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其中,人民群众意识、建筑施工单位意识以及政府部门意识是主观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致使社会各界正确认识路桥混凝土高性能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而产生相应的觉悟,为保护资源、降低能耗的实现奠定基础,有效控制路桥施工的工程成本,延长路桥工程使用年限,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教育活动,迫使路桥施工中的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与重视,在共同努力下,推动路桥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其次,构建健全的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政策与制度。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政策与制度是推动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的有效保障。在政策与制度的指导下,政府部门以及路桥建筑施工单位和人们群众得以联系起来,为推广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奠定基础,加快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步伐。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社会以及政策的作用,将政策作为依据、市场作为导向、社会作为动力,高效融合三者,发挥其内在的引导作用与激励作用,促进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最后,深入研究钢钎维混凝土施工关联技术。为保证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以钢钎维混凝土关联技术为基础。因此,开展深入研究钢纤维混凝土施工关联技术活动势在必行。以路桥施工数据信息为依据,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指导,加大对路桥施工中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情况的监察力度,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经验,结合路桥施工的具体要求,完善钢钎维混凝土施工关联技术,为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别保障。
4讨论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路桥施工项目逐年增长,进而对路桥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难以满足施工需求,致使钢钎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路桥施工工程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因此,如何充分高效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路桥施工质量成为专家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建筑单位应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经验,以路桥施工具体情况为依据,科学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为路桥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促进相关企业发展。
作者:李升强 单位: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立生,陈川峰.试析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5(07):212+216.
[2]王刚.试论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21):170-171.
[3]曾佳瑜.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5(04):87.
[4]韩金锋.谈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山西建筑,2015(28):109-111.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地基;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U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183-01
引言
由于近些年来城乡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民对住房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促进了高层建筑在大中小型城市的建造施工,为了适应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特点及难点,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土建施工技术也得以迅速提升,并在其相关行业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建筑物最终将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或作为住宅为人们所居住,或作为商品房供人们办公,这就要求建筑物的安全以及便民性,在确保使用者或居住者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的同时,还应保证建筑物能够更加符合人们日益提升的便捷需求。高层建筑由于其本身的特点,比如要求其地基要更深,层数也更多等众多难题,这使得施工的难度较普通建筑物的施工难度要大。高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其任务更为艰巨,而且工作量更是比普通建筑物要多,施工步骤更为繁杂而且其施工质量还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带来了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控制的难度。如果想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能够高效稳步且符合建筑物施工图纸及使用要求,则应当利用不同种有效的施工办法,本文重点对此进行分析。
一、高层土建施工技术
1.1 施工技术概述
高层土建施工就是在很高的建筑物上进行施工。这样一来就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也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各个工程建筑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就面临竞争,想要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就更要多下功夫,不但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建筑队伍,对企业本身的综合实力也要求极高。在施工的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渗透着土建施工技术,高层土建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投入成本以及使用者生命财产的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能够科学合理地应用土建施工技术,是关乎工程的进度、安全、效益等等各个方面的重点。
1.2 施工特点
高层土建施工施工难度较大,施工特点不一。首先由于其属于高空施工,这就使得其建筑施工过程中面对材料的供应问题,同时还需考虑其安全问题。其次工程量也较大,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过程是十分繁杂且庞大的,如何尽快且高质量的完成施工成为了一个重大课题。除此之外地基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个建筑物的地基承受着来自其上部的建筑物的重量,且保证着整个建筑物的质量,这就要求高层建筑物的地基要更深,质量要更好。最后就是施工条件的多样化,不同地区不同的建筑物的施工条件不同,这就要求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施工计划。
二、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常见问题的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建筑事业发展很快并且在某些发面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我们仍然会发现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在工程的推进过程中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较高频率发生的安全事故,这个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高层建筑施工中依然无法避免。
2.规章制度的建立建全没有得到大多数建筑企业的足够重视,施工期间漏洞百出。
3.施工的安全没有得到广大员工的足够认识,其中有很多员工的安全意识特别低。
4.图纸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施工的时候,相关人员不能科学合理的使用图纸。甚至还有一些工程人员对别人的图纸进行盗用而不是自己设计。
5.土建施工的应用中,常常不能足够重视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
6.在高层建筑中还存在安全隐患而且长时间得不到妥善的解决。
除以上几点弊端之外,高层土建还有高空施工,施工量和体积大,地基深度大以及复杂和多样的施工条件等特点。
三、高层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
土建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有很多,下面对几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一下简要说明:
应用一:地基施工技术方面
对于土建施工技术而言,只有地基施工完成才能进行其它施工技术,且地基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它施工技术以及整个建筑物的完成质量。于高层建筑而言,地基需承受较普通建筑物更加重的来自建筑物上层部分的载荷。其实地基并非建筑物的一个组成结构,但是其对整个建筑物的安全等均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在地基施工过程之中,选择正确的施工技术同时还应选择符合要求的施工材料。深基坑支护和现浇灌注桩是在地基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两种技术。为满足现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中采用了具有施工比较简单方便且节约资金的土钉墙技术。现浇灌注桩技术则以比较强的承载力,成为了后续的高层建筑的坚实基础,发挥着传统地基施工技术的作用。
应用二: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方面
在建筑施工中,要将建筑中的每个结构紧密的联系起来并且保证其整体的稳定性,混凝土工程就成为了重要的项目。此技术为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于此技术的应用而言,首先应确保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符合要求。混凝土工程的每一个技术问题都要处理妥当,否则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对整个施工过程也会造成影响。因此,保证合理性的混凝土工程结构设计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这也为加固定额整个工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混凝土的性能还会受到水泥和砂石的影响,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水泥和砂石的质量,在确保水泥的性能以及强度指标的同时还应该确保科学合理的水灰配比,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及使用性能符合要求。
应用三:逆作法施工技术
作为建筑施工中的新技术,逆作法施工具有几个优点:第一对工时能够有效的节约,第二尽量的减小了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第三将低下空间的浪费尽可能的减小,第四对地下建筑面积的使用程度达到最大。逆作法施工就是为了减少承受上层结构重量,沿着地下支护结构将支撑桩在建筑物的内部进行浇筑。这样一来,土方挖掘时,连续墙的支撑力点就是梁板楼面了。由以上这些作为基础条件,整个建筑项目才可得到最终的完成并且是地上和地下能够达到同时开工。
应用四:防止渗漏施工技术
防渗漏施工技术主要针对的是墙面、屋面、厨卫。对于墙面,保持额度的整洁性是在墙面渗漏施工开展的前提。砌砖后,防止渗漏的主要方式是对墙面进行涂抹。在混凝土涂抹施工进行的时候,保证墙面的均匀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材料的防水性,这样才能确保墙面的防渗漏。屋面的防渗漏则主要依靠二次涂抹、涂料和防水材料。选择上乘质量的材料后严格的按照施工规格进行涂抹并且能在要求的时间内进行施工,就能保证屋面的防渗漏。装修中最容易发生渗漏的是卫生间和厨房,因此预留的孔洞大小尺寸必须在设计时就严格要求,施工时要用水泥仔细的填补孔洞周围那些细小的空隙。施工后进行反复的渗漏测试也是必要的,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的解决。
结束语
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十分繁杂,为确保其能高效的完成施工过程且安全的投入使用,就要求其采用正确合理的施工技术。考虑高层建筑的特点,其地基的施工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日前主要采用的为深基坑支护和现浇灌注桩两种关键技术。除此之外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逆作法施工技术级保证了施工质量还加速了施工进度。而考虑其投入使用后的性能以及使用者的要求,还应采取相应的防止渗漏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耿勇.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施工技术,2013,19(12):209-210.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5)49-0036-02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均不断扩大,建筑工程的质量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基础的技术之一,对建筑工程后期的顺利施工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要提高深基坑支护技术水平及其应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概况
1.1深基坑工程和支护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数量的日趋增多,由此加剧了城市人地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层建筑发展成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既需要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和使用安全,而且还要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这就促进了深基坑工程和支护技术的应用和实施。通常情况下,深基坑指的是挖掘深度在五米以上或者施工的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之后进行土方的挖掘作业。在施工中基坑深度会不断加深,致使基坑施工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因而进行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是十分必要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地下的结构和施工能够安全进行和顺利实施,并且还需要保证基坑周边的环境稳定,所以实施支护技术对深基坑的周围进行加固和支护。由此可见,深基坑工程是在高层建筑发展的环境下产生的,是属于建筑工程的基础性步骤,具备风险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具有多种类型,因而在实际的施工中务必要根据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以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
1.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基坑的深度逐渐增大。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土地资源丰富,地形种类多样,但是可利用土地资源较少,并且由于我国城市用地逐渐紧张,供需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所以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程度将会不断提高。城市地下室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深度逐渐加大,因而基坑的深度逐渐加深;②施工条件逐渐复杂。随着城市开发程度的不断扩大以及建筑用地不断紧张,我国城市地下管道分布众多,建筑呈现老化陈旧的特点,这些都为深基坑施工增加了困难;③深基坑支护方法多。目前我国深基坑施工支护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悬臂式、重力式和混合式,并且在基坑的支挡型和加固型上也存在差别。深基坑的支挡型包括桩排支挡、地下连续墙和土钉支护,加固型包括水泥搅拌。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忽略了深基坑挖掘的空间效应
在进行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会对基坑挖掘的深度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基坑的挖掘深度来提高基坑的稳定性,但是还需要考虑到基坑的挖掘形状会影响基坑的变形。所以在施工过程,工程的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在实施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时,应重点考虑空间效应。当时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并没有考虑深基坑的空间效应,施工人员也没有对深基坑的空间效应有详细的了解,这样不仅不利于维护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并且也会埋下诸多安全隐患。
2.2为遵循施工的规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建筑行业的施工企业迎来了发展机遇,而且国家关于建筑行业建设相关施工规范标准的出台,为建筑行业的行业标准和相关施工规范奠定了基础。在进行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首先需要明确建筑施工的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要求,其次是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施工的方案和规范。大部分的施工企业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实施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经常会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施工,并没有注意到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细节。此外,在施工中部分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施工的成本,存在偷工减料的不良行为。上述行为均会致使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规范存在差距,甚至引发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2.3深基坑支护结构压力计算方式不当
在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过程中,精确标准的支护结构压力计算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勘察检验。但是因为深基坑支护结构压力的计算比较复杂,计算难度较高,施工的技术人员需要了解相关的物理参数,利用朗肯定理和库伦公式进行深基坑支护结构压力的计算。在实际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中,随着基坑深度的不断加深,会导致内摩擦角、含水率等物理参数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果技术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物理参数,那么会出现深基坑支护结构压力计算的问题,继而影响深基坑挖掘的质量。
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及应用
3.1选择恰当的支护方法
目前施工企业使用最为普遍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是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结构、悬臂式支护和混凝土支护。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结构主要是利用自身的重量来维持整个基坑的受力平衡,悬臂式支护结构则主要是把悬臂式支护结构嵌入到基坑底部的土体内,从而维持基坑的稳定,这种结构具有挖掘深度小的优势,混合式支护结构是通过锚杆或者喷射混凝土使基坑内部形成稳定的支护结构。所以,在深基坑结构施工中,要根据施工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支护方,以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同时还要保持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经济性。
3.2相关技术要点
目前建筑施工工程的主要形式为土质地基和软弱岩层地基,所以实施深基坑工程挖掘时,挖掘的工程量比较大,同时也会随着挖掘深度的加大,使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难度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在进行基坑挖掘之前,需要对挖掘的土方进行合理的选择,判断其是否能够实施有效的基坑支护,之后施工人员会利用分段挖掘的形式进行基坑挖掘,这样可以实现土方挖掘与运输同时进行,从而避免基坑工作面的周围土方堆积过多,使基坑的受力情况发生改变。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支护结构进行实时监测,避免出现支护失效的问题,继而对整个深基坑施工造成影响。
3.3锚杆施工技术要点
锚杆施工技术作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护结构的顺利安装具有重要的作用。锚杆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工程整体的支护能力,避免结构出现变形和坍塌等问题,以便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锚杆施工技术的要点包括埋深不能小于1m,使用的泥浆的比重在1.1~1.2范围以内,护筒中心和桩中心之间的偏差不能大于5m,钢筋之间的连接符合施工的标准,而且钢筋笼放置位置精准。此外在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时,需要进行连续作业,使导管进入混凝土的深度大于两米,浇筑速度适中。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并且做好日常的维护。
4结语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作为建筑施工最为基础性的工程,不仅对深基坑工程的质量好坏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还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施工的规范和标准,准确计算基坑支护结构的压力大小,做好相关深基坑技术施工方法的选择,由此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开展。总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有助于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应当予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宋玉峰.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77~278.
[2]林丽.关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应用的探究[J].价值工程,2013(35):325~326.
关键词:模板技术,质量控制,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模板技术的发展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对模板工程提出如下四点基本要求:一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尺寸和相互位置准确,即模板的平面位置、标高、形状以及截面尺寸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二是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亦即要求模板工程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在浇捣混凝土及其养护过程中,不致出现下列承载力极限状态,如:整个结构或构件的一部分失去平衡、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不够而破坏、过多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三是构造简单、装拆方便灵活并满足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及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等工艺要求。构造简单,则受力明确,适合集中制造,便于提高模板工程制造的机械化、工厂化,节约原材料。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满足后续工序的工艺要求;四是模板接缝严密,对于接缝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及时采取可靠的处理方法,如钉油毡、塑料布、薄铁皮等,以保证不漏浆
二、筑模板体系的施工现状
(1)以往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多以单层模板支架为主,这样的体系受力比较筒单,技术发展也已经较为成熟.具有相对丰富的实践经验,故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与可靠。但是随着多层模板支架体系的出现.这一体系的受力状况就变得十分复杂,无论是设计上还是施工上对其受力性能的了解和掌握上都存在着局限性。许多施工企业在多层模板支架工程施工时.往往没有进行模板设计和副度的验算,只是凭着经验来布置支架体系,可能会影响模板支架体系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2)目前有不少施工技术人员未对施工操作者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加上工人的技术水准较低.难免发生使用上的问题。比如有的模板支撑架倒塌是由于操作工人没有按设计间距要求设置支架.造成模板支撑架稳定性不足,有的是支架的搭设构造未满足要求,例如没有按照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或者支架的基础不平整等:有的则是工人私自拆除部分支架造成支架整体失稳。
3. 模板工程的重要作用
模板施工技术的发展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中的作用模板工程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重量保证,将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进度,是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占用工期最长、成本最高的分项工程之一,模板配料方案必须从质量、进度、成本和可操作等方面综合考虑。在保证质量、安全、进度的前提下,减少周转材料的投入,降低工程成本。尤其是对于单位建筑面积大的建筑工程,由于其周转材料需要量多,更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决定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的主要材料。通常情况下,模板工程可采用以下主要材料:九合板(厚度18mm),用于平板、梁、墙模板;松木方料(60×80),用于模板连接排挡;钢管(Ф48×3.5),用于围楞和搭支模架;扣件,用于支模钢管架体的连接与坚固;Ф12 对拉螺栓,用于拉结墙柱两侧模板
1.模板安装的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模板及拉杆定位放线调整墙体钢筋以避开拉杆位置安装模板的定位装置安装门窗洞口模板安装模板调整模板、紧固对拉杆验收分层对称浇筑混凝土拆模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及孔位填补混凝土养护及保护混凝土表面清理干燥后喷刷涂料成品保护模板清理或更新待用。
2.模板安装
2.1 模板施工前必须将模板清洗干净,并涂擦无色、均质液体脱模剂两遍。模板脱模剂,要求既有良好的脱模效果,变化模板光洁,又不污染钢筋和混凝土表面。模板脱模剂的选择必须根据所用模板而定,钢模板用油性脱模剂,木模板用水性脱模剂,脱模剂的涂刷应均匀,不漏刷,经雨雪后应重新涂刷一般。严禁使用废机油。
2.2 模板组装过程中,要求粗活细做,严禁随意变动模板设计,确保清水混凝土表面的模板痕迹呈规律性排列。模板设计的重点应放在梁柱节点、墙柱节点、阴阳角模、模板拼缝等难点上。
2.3 首次安装模板前,宜在模板底用水泥砂浆找平,既可保证模板底不漏浆,又能使模板上口水平,保证模板对缝整齐一致。
2.4 模板上对拉螺栓孔的位置、钉眼位置、竖肋上连接孔的位置应弹线固定。
2.5 所有预留洞口均粘贴海绵条,粘贴要整齐、粘贴牢固,距洞口边5mm不允许吃进结构。墙体模板下口在支完模板后灌灰进行封缝处理,避免漏浆、烂根。穿墙螺栓与模板间宜设塑胶套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从穿墙孔漏出水泥浆。螺栓的螺母设置防灰套管,避免螺栓污染。穿墙螺栓宜采用铸钢、镀锌的部件,防止拆螺栓时造成外墙面的破坏和缺损。
2.6 要求阴阳角方正、顺直,开间尺寸正确,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在大模板上口拉通线。此线在浇筑完墙混凝土后拆除,检查浇筑混凝土时模板是否变形。
2.7 门窗口侧模垂直度,要提前预留压差变形量,以保证拆模后截面垂直度。门窗洞口定位筋应牢固,设点、设位正确,并刷防锈漆。
2.8 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2.9 必要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上层墙体浇筑时水泥浆流坠污染下层墙面。
2.10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高程、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三、模板的拆除及其质量控制
(1)柱、墙:梁和板模板的拆除必须等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柱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伤,方可拆模;墙模板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方可拆模。
(2)拆模程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3)梁、板支柱拆除时,每根大龙骨留1.2根支柱暂不拆除;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梁、板模板要隔层拆除,拆除模板临时堆放的重量不能超过混凝土楼板允许使用荷载,以免压坏楼板。(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模:同整体式和预制构件的拆模要求;不承重模板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承重模板应在结构式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5)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6)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7)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楼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四、结束语
模板是保证所建造的建筑工程结构外形和尺寸的关键因素,所浇注的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是确定模板尺寸的重要依据。造成混凝土模板结构体系倒塌和楼板开裂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去对多层模板结构体系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多层模板结构与主体结构共同受力的性状研究较少,在实测试验等方面,也缺乏第一手资料,难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工作。建设工程实践的迫切需要与研究现状的相对落后,不仅说明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取得的成果都十分欠缺,更说明开展此项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参考文献】
[1] 楼利敏。模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科技资讯》
[2] 戴永宁.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技术;钢纤维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科学技术带动下,科学的施工技术以及先进的施工设备在交通建设中都有了进一步的推广与使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增高,社会对路桥建设的质量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目前在路桥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就是钢纤维砼技术的使用,这种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并且在路桥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增强路桥结构的荷载力以及抗压水平。文章从现代钢纤维砼技术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对这项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且为今后的砼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些意见。
1钢纤维混凝土以及钢纤维的性能
1.1钢纤维的基本性能
钢纤维按照其制造模式可以分成:切削钢纤维、剪切钢纤维、切断钢纤维和熔抽钢纤维。这四种钢纤维具有各不相同的特点。切削钢纤维其主要是由厚钢板或者为钢锭制成,这大大提高了原有材料的强度。剪切钢纤维的主要原料为剪切冷轧薄板,它的厚度一般在0.2cm到0.5cm之间,宽度一般在0.25到0.9mm之间,它的抗拉强度在450MPa到800MPa之间。相对于切断钢纤维,剪切钢纤维的粘结性要更高。切断钢纤维的抗拉强度是四种钢纤维中最强的,这种钢纤维也导致了钢板与水泥的粘合性较差。熔抽钢纤维的主要制作材料是钢水,纤维受到钢水的热处理之后,在其表明形成了一次强度较高的氧化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钢纤维的粘结性。但是这种钢纤维的抗拉强度以及弹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1.2钢纤维有利于加强混凝土的强度
钢纤维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优势显而易见,在路桥施工中的优势更为突出。在混凝土掺入易行的钢纤维能够有效的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及凝聚力。当路面受到外部冲击作用的时候,普通混凝土就有可能因外部因素的影响发生断裂,而钢纤维混凝土能够有效的防止断裂的发生,进而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公路路面的完整性。
2钢纤维混凝土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钢纤维混凝土在路桥施工中有着以下优势:钢纤维混凝土可以减少道路的铺设厚度、具有良好的抗寒性和耐磨性,这些优点可以有效的提高路桥的使用年限。
2.1钢纤维砼技术的施工步骤
在施工中需要对路基进行处理,首先需要清除杂填土,然后使用15t压路机碾压3遍,确保路基的压实度人于0.95。在路基的上部铺设200~300 mm的级配碎石,然后利用15 t震动压路机碾实。在级配碎石上铺设厚度为25 mm的细砂,浇水润湿,接着铺设双层塑料膜隔水。
在施工中要进行定位放线,控制槽钢侧模的标高。钢纤维要在现场施工中添加,投放的料要严格计量,并且掺入钢纤维时,确保搅拌机一直旋转。在混凝土浇筑时,采用跳仓浇筑,施工缝和伸缩缝结合设置。在区段内实行短向隔跨支模,这样可以隔跨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充分凝结后,可以利用混凝土作为侧模,进行第二次浇筑。
混凝土通常利用罐车运至施工场所,将混凝土自卸到模具中,而且卸料的高度必须小于1.5m,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混凝土摊铺采用纵向分条的施工方法,确保纵向分条的宽度和分割缝同款。混凝土的卸料要集中,且摊铺需从端部开始,厚度需要高于模板2mm,最后要注意混凝土的摊铺要连续进行,严禁中断。
在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中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这样才能够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在钢纤维混凝土的振捣中,要严格确定振捣的深度、时间以及移动的距离,防止出现过振和漏振的现象。在钢纤维混凝土临界初凝期,利用抹光机先对钢纤维的表面粗抹两遍进行提浆、搓毛、压实等。另外要注意钢纤维混凝土的养护,通常是表面覆膜或者草进行养护,这样才能够确保钢纤维混凝土的质量。
2.2钢纤维砼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例如抗裂性、耐磨性以及抗冻性,因此在道路施工中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可以提高道路的利用率。在道路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的主要应用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一是钢纤维砼技术在全截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如果道路在施工中采用的是全截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就会变薄,还需确保路面双车道的横缝间距控制在20~30 m之间。
二是钢纤维砼技术在多年冻土地区的应用,原因在于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抗冻性能,另外,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可以利用减少吸热维持冻土的热平衡,进一步提高冻土层的抗冻性。
三是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碾压钢纤维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在碾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中,可以把钢纤维放置在混凝土中,可以提高碾压路面的力学性能,又可以提高路面的强度和韧性。
2.3钢纤维砼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钢纤维砼技术在桥梁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钢纤维砼技术在局部加固桥梁墩台等构造中的应用。桥梁的墩台和桥面在长时间使用中容易发生裂缝和表层脱落,而在桥梁的施工中采用钢纤维砼技术可以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和抗压性,并且满足桥梁的结构整体性。
二是钢纤维砼技术在铺装桥面方面的应用。在桥梁铺装桥面的施工中采用钢纤维砼技术,可以减少桥面的铺装厚度,大大减轻桥梁的重量,进而可以提高桥梁的受力能力。钢纤维砼技术可以增加桥面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因此在桥面的铺装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是钢纤维砼技术在桥梁上方承受荷载部位的应用。在桥梁施工中推广钢纤维砼技术可以推动桥梁结构向轻型、大跨度的方向发展,对于桥梁的关键部位,优化结构可以减低结构的变形程度。运用钢纤维砼技术可以减少桥梁上方的用料,进而可以减轻桥梁的自重,大大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桥梁的经济价值。
四是钢纤维砼技术在加强钢筋混凝土桩方面的应用。在施工中运用钢纤维砼技术可以提高桩顶部强度,实际上是提高桩的穿梭能力,提高桩的施工质量。
3结束语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是目前我国路桥施工建筑中的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这种技术能够使得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进一步加强,同时还可以提高路桥的荷载水平以及抗压能力。文章从钢纤维混凝土的发展历程入手,论述了钢纤维混凝土以及钢纤维的性能、钢纤维混凝土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以及路桥施工中的钢纤维混凝土。总而言之,钢纤维混凝土是当代一种经济实惠、性价比较高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所以,为了提高我国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相关的研究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就我国以及世界建筑趋势的发展来看,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今后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华锋.浅析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桥梁施工方面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1).
[2]高丹盈,程红强,冯虎.钢纤维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面渗透性能[J].水力发电学报,2011(12).
[3]李常见.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利施工技术;灌浆施工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的灌浆技术是一项非常繁复庞杂的施工技术,它其中又包含了若干个复杂的子结构系统,若想更好地应用灌浆施工技术,就需要科学与合理地优化与分析其建立系统的机制。尤其是我国的地质情况相对复杂,这就更需要尽力发挥出灌浆技术的优势,从而使水利工程趋利避害。
一、灌浆施工的主要应用过程
1、前期准备
在灌浆技术进行施工应用前,先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相关工作人员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建设周期的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与气候条件等因素,以此来确定整体的灌浆施工方案及工艺。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结合实际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环境的变化以及需要处理的问题等来对施工方式做出一定的调整,从而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更完善需求。再者,安全问题是整个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必须要保证灌浆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尽可能地将其落实到每位员工。
2、步骤分析
2.1、钻孔
工作人员在进行钻孔环节时,应当保证孔的垂直性,尽量预防孔倾斜的情况发生。在打孔的过程中,应该分段进行打孔,尽可能地让孔的倾斜度保持在固定的小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不同的水利工程对钻孔的要求不同以及施工场地的岩石层渗透性和质地硬度的不同,其打孔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因此工作人员在打孔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工程的标准进行,不能随性而为。
2.2、冲洗
为了更加提高灌浆施工的质量,工作人员在钻孔完成之后,还需要利用高压水枪对钻孔进行喷射,以达到将钻孔清洗干净的目的。另外,除却需要清洗钻孔以外,工程中的裂缝也需要清洗干净,这样才能够方便后期工程的施工。当然,若想最大限度地保证钻孔的清洁程度,还可以通过多孔清洗、单孔清洗等多种清洗方式来对钻孔进行清洗。
2.3、压水
对施工现场的地层渗透性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与了解是压水工作的关键性前提。工作人员需要在前期对地层情况进行仔细勘探,然后深入分析其测量结果,从而进一步了解浆液浓度和灌浆干料与地层渗透性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全方位的渗透实验来推动压水工作的全面进行。在实验中,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利用之前钻孔的压力来促使水源流入孔壁,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对渗流参数进行计算;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实施压水实验的方式是自上而下分段式进行的。针对灌浆压力方面的问题,下面会有具体讲述。
2.4、灌浆
在灌浆的实际施工之前,灌浆的顺序以及灌浆的方式这两个问题是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深思考虑并做综合性分析的。现阶段的灌浆方式主要有循环式灌浆方式和纯压式灌浆方式两种,其中又因为循环式灌浆方式可以有效地保证浆液的流动性,能够使颗粒沉淀有效降低,大大提高灌浆的质量,所以此灌浆方式的应用较为广泛。
2.5、封孔
在现阶段的水利工程灌浆施工中,常见的封孔方式是在灌浆工作全部完成之后,由工作人员采用压力灌浆封孔的方式将钻孔进行逐一封闭。用这种封孔方式进行封孔相对来说较为严密和安全,能够有效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二、灌浆压力的重要性
地层的结构、钻孔的深浅、灌浆的需求、地质的条件以及有无压重和注浆方式等都对灌浆压力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因为这其中有一些影响因素非常不容易确定,所以在进行注浆之前,工作人员通常都会通过压水实验来具体确定其施工参数。
灌浆压力的优点在于,其对于比较细小的裂缝具有着独特的解决方式,并且它能够使灌浆技术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及使每个裂缝能都够得到充分的灌注。
而灌浆压力的缺点在于,它比较容易造成浆液的扩散,尤其是在缓倾角的地质较为软弱时,更容易引发岩层的活动。一般情况下,针对这个问题,就要求进行灌浆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好灌浆施工的技术,必须要学会根据不同施工地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施工前的详细分析,更还必须要提前做好进行灌浆施工的控制工作,这其中包括具体参数的选择以及灌浆的方式等等。
三、灌浆施工的必要注意事项
1、浆液浓度必须要控制好
在灌浆施工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到对裂缝的吸浆量进行定期检查,而后根据其吸浆量的变化情况,对浆液的浓度进行及时和正确的调整,而不应该在整个灌浆施工过程之中只保持着一种浆液浓度。通常情况下而言,浆液的浓度越低,其流动性就会越好;然而这同时也会使得灌浆的范围有所扩散,从而造成在收缩时容易发生水泥结石与岩石裂缝面脱开的情况,进而导致其防渗性与固结质量大大降低。反之,浆液的浓度越高,其流动性就会越差,从而使得浆液无法灌入较为细小的裂缝之中;但是这样的好处却是能令浆液在固结时有所收缩,从而可以较好地与裂缝面进行结合,使得其防渗性与固结质量也有所提高。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遵循浆液从稀逐渐至浓的规律,将其浓度的变化尺度准确地掌握好,以便更好地进行施工。
2、对于突发事故必须要妥善应对
在进行灌浆施工的过程当中,很多突发事故都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面对这些突发事故的时候,能够做到妥善应对。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故有地面抬动、灌浆中断、冒浆和申浆以及绕塞反浆等。其中在发生灌浆中断时,应该及时采取清洗钻孔或是扫孔等措施进行处理,以求尽快恢复灌浆施工的工作。而在恢复了灌浆施工以后,工作人员要采用与之前施工时级别相近或相似的浆液来进行灌注。如果是出现了冒浆的情况,则应该尽快采取嵌缝、低压、浓浆、表面封堵、限流限量以及间歇灌浆等措施来进行冒浆处理。再就是发生申浆的情况之时,如若是其钻孔具备有灌浆条件,那么就可以进行同时灌注处理;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就应当及时将钻孔堵住,直到灌浆施工结束。总之,无论是发生了何种突发事故,工作人员都应当及时查明其事故原因,并尽快对事故进行处理,必要时还应暂时停止灌浆施工工作,以保证安全第一。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工程建设也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其中,水利工程作为关乎我国国民生计的重大工程之一,其对国家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的工作与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当今时代,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国家只有对水利工程有着绝对的重视,才能够使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得到保障。而水利施工技术中灌浆施工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正大大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发展。因此,如何才能够更加完善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让其能够在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的前提下进行运作,是一件非常值得有关专家深思与探讨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朱录才. 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传播. 2011(03)
[2]陈飞. 浅析水利施工中水库灌浆施工工艺[J]. 科技风. 2009(21)
[3]董炜,周升舟.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J]. 价值工程.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