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因特网的利与弊

因特网的利与弊

时间:2023-05-30 10:34: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因特网的利与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因特网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模式

1从学校教育到网络教育——社会需求的满足因特网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生机,网络教育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兴起于近十年,它将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在了教学中,这一技术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突破了时空限制,师生可以在网络这一虚拟环境中教学互动、交流,学生不必按部就班地到学校学习,老师也不用到教室授课。此外,网络教育中学生科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安排学习内容、调整学习进度,不必再受传统教学模式控制进度,不仅化解决了社会普通性与个体独立性两者之间不同程度的学习需求问题,而且加速推进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早日实现。近年来,网络教育迅猛发展,网络学习已不再是大学生的“专利”,它的社会性越来越强,用户越来越广。网络教育倡导自主学习,获得文凭并非主要目的。网络学习对用户来说没有专业的限制,只要求知者皆可通过网络学习汲取大量新知识新信息,这样不仅提高了用户了解新知识的能力,同时训练用户与时俱进,走在时代最前端。2从情感交流到网络交流——教育目的的动摇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书育人”。传统的课堂呈现的是:师生面对面地对知识进行沟通、交流、讨论,教师授其所知、解惑,学生思其所需、想其所学、问其所惑才可称之为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现求知的内在涵义,获取学习动力用其所学;教师的职责便是指导学生学习,解答学生疑惑。但是网络、电脑的应用会将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使教育事业面临危机,不仅会削弱教师在德育方面的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因为教师与学生不再有面对面的机会进行情感交流,而是在一中虚拟的通信网络环境中“各抒己见”,师生情谊无处生发,心灵火花无处激发。最终冰冷的机器、无表情的交流将会导致学生模糊行为规范,对前途产生迷惘情绪,逐渐对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失去兴趣,从而学校的存在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由此得出:虽然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会因因特网的发展动摇,但在对学生传授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等方面仍不可取代教师的地位。

2因特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首先,因为因特网的众多便捷,越来越多的学校为了方便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及时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改变学习内容,修改教学难度或是改善教师教学方法,特地通过因特网开辟一块“网上园地”,方便师生间学习讨论的开展。其次,网络教学通过计算机和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便于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直接亲自参与,求知欲望被无限激发,从而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最后,因特网是交互式教学最佳便捷的途径,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分析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将主体思想把握,教师在实际课堂上只需传授、解读一些基本方法、原理,之后可有学生们自己通过网络寻找相关主题有关的信息,并与其他同学互相讨论、交流深入分析研究该主题。可以预见,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无疑可以被这种交互式教育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从而改变繁重学习过程中带来的苦感,不再受传统填鸭式教学的迫害,从中解脱。2获得知识转化为获得信息——学习内容的改变因特网的发展为各个领域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这种新技术为教育教学创造了新环境,教育工作者担负起为学生创新学习方法的重任,努力寻求、采用新的应用技术改善旧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知识是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与经验的总结,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反映且概括客观事物,它的概念极为广泛。而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对这二者的描述。由于因特网的影响,学习本身的含义会有所变化,现有教育也可能彻底改变甚至终结。在那种情况下,学习不再意味着知识与理解仅是单方面地提供信息,使信息被误认为是知识。而事实上,知识是不可能被信息所取代的,信息不等于知识,更无法取代知识。其实一定程度上信息也是原料,而知识则是信息经过加工、孕育后形成的。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和大脑的思维运动,将接受到的大量信息(来自自然界或是人类社会)按照实践活动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形成新知识、新思想。网络教学也尽完美,因特网的使用可能致使信息取代判断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采集、整理,接着加以理解,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网络的大量使用致使学生放弃自我动手、动脑的习惯,照本宣科摘取网上提供的信息为其所用,久而久之学生只是短时间内掌握了大量信息,但并不代表掌握了大量知识,只能说是克隆的另一个检索机器,完全与教学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

3因特网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1学生们课余时间拥有了另外一个包罗万象、多姿多彩的因特网上的“虚拟学校”,完成学校开设的固定课程外就可以畅游因特网,开发个人感兴趣的学科领域,接受新知识,开拓新思维,学习、掌握各类知识。传统的(教师)口传(学生)耳听式教学方式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运用终将改变,学生不用卖出学校大门便可以“攀”上珠穆朗玛峰,“体验”站在天下第一峰飘飘欲仙的美妙感觉;为了“现场观察”海洋动物的饮食起居可以“潜入”大西洋海底探个究竟;也可以“穿越”非洲对顽强的植物生长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花样多多,趣味多多。“虚拟学校”为学生打破时空的限制,充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不需要伪装自己、束缚自己,担心成绩的好坏,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可以无拘无束、随心地了解世界、感知世界,而那种凭借滞后的讲授、过时的“消息”、陈旧的文献、道听途说扩大知识面的时代终将会成为历史。2教师主导转变为网络主导——学生价值取向的转变在网络环境下,因特网会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自己则从配角上升为主角取而代之。然而,它的取代势必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唐代韩愈的《师说》中有谈到:“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话同样应用于现代。教师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正确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给学生,学生借此亲身经历、体验,而这些都是电脑无法给予的。教师的主导地位一旦被取代,后果不堪设想。学生错误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更容易使他们追求“现实”的功利,误认为学习是为了寻求一份高薪职位的工作,金钱成为学生评价事业成功与否的现实标准。总而言之,言而综之:事物都是具有双面性的,如同一把双刃剑,网络教育也有明显的利与弊之分。一方面,因特网教育在拓宽学生视野领域是空前的,极大程度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同时也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网络模式,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正视,因特网的应用会动摇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最终不论它的能力如何强大,归根结底它也只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一种工具,如何使用也完全取决于我们人类。所以,接下来真正严峻的问题是如何使用因特网为教育事业服务,这是充满挑战性的新课题,而笔者认为应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虚拟教学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形成新型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于红单位:大连商业学校

第2篇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G44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在众多的技术中已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柱。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和网络技术相关的“热门”专业,为了培养学生既具备必需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和发展潜力,为社会输送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作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受到学生和学校的重视,如何上好本门课程应是网络专业相关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1.教学内容要合适

1.1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1]。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从最初的教育科研网络逐步发展成为商业网络,并已成为仅次于全球电话网的世界第二大网络。因特网正在改变着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巳经给很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并加速了全球信息革命的进程。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离不开因特网。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应该能够较好地联系生活、生产实践和应用,体现时代性和实用性。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对学生发生影响的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教学内容本身。它是教师和学生连接的“接口”,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桥梁,是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载体。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法使教学内容具有感彩,使其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吸引力,首先要以知识本身,也即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学习。从学生的立场看,他们已不再满足予传统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他们强烈渴望充满时代气息的专业教材,以应对毕业后就业的竞争。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来说,专业基础知识点,例如网络的定义、协议、服务、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服务质量等,应该是任何一本网络教材包含的内容,教给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除此之外,教材的肉容必须反映本专业国内外的主要最新科技成果,跟踪国内外高新技术前沿,将最近两三年内国内外最热门的专业研究方向和与本专业有关的重大国际事件介绍给学生,但求其广,不求其深。还可以加入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内容,给学生一个本专业可以与其他专业交叉而派生出新专业、新方向的概念,以开拓学生眼界,启发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可以指导学生在网上搜索有关新内容。教材要把握时代的气息,不断补充新的内容。专业系统知识与时代信息相结合,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从电路交换到软交换不断递进更新,教材内容一年比一年更完善、更先进,始终站在专业的前沿,让学生不但能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更能知晓专业的发展趋势,自觉能动地去探寻本专业的新方向,真正成为专业学习的主人。

1.2实验环节[1]。

网络紧密联系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网络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加重实验课时的份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增加学生对网络知识的学习兴趣。实验环节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层次,难度不能太大,特别对于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大反而打击学生的能动性。实验内容的选择晟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相连,例如:可以拿出一些水晶头和压线钳,教授大家如何制作一跟网线,在制作网线的过程中传授直通缆和交叉缆的区别和应用,让有条件的学生们可以自己在宿舍里研究两台电脑直连,信息共享的方法,这点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在讲授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做Ping命令的实验,可以故意层层设障,让学生用Ping命令一步步查找网络故障原因。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有意识的给点提示,但不能直接告诉答案,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动脑,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拥有成就感,何愁没有学习的兴趣呢?像网络的一些基本参数配置问题也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知识点,通过网络的配置,让他们了解什么是IP地址,什么网关,什么是DNS。

2教学方法[3]

2.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由教师提出问题,使他们运用思想去解决、分析、批评、批判和归纳,因而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经验逐渐扩张,思想更为灵活。在课堂上由教师带领学生思考问题,将学生一步步带入新知识领域,利于养成学生有系统的思考习惯,牢固的掌握所学新知识。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活动,能否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这是在运用启发式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如果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愿意去想,感到有兴趣,非想出来不可,那么他们就可能积极去思考。当然,教师的启发性还必须得法、适当,否则学生就不知道从何下手,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知识或者经验去思考。所以,教学要难易适度,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能力水平、学习习惯了然于胸,才能在课前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设计、组织好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根据情况的变化,因势利导,启发得当。从而在学生不能回答问题的时候,启迪思路;在学生体会肤浅的时候,导向深入;在学生理解错误的时候,引向正确;在学生意见相持的时候,心中有底。例如:在讲授TCP的三次握手连接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告诉学生们,怎样建立三次握手连接,让学生死记硬背去记下这一知识点,就会显得很乏味,但如果换种方式,特别针对下午第一节课的老师,也许很多老师都有经验,下午的课不少学生都会犯困,精神不是很足,很难跟着老师后面一步步学,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加以引领,将乏味的知识点讲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兴趣,效果会很好。教师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通常是从错误的讲起,先讲二次连接,第一次由客服端发送连接请求给服务器,第二次由服务器端进行确认,返回给客户端一个确认码,如此一来一回便建立TCP连接。通常,讲到这里,学生们基本没什么反映,也不会发现有什么问题,这时候,教师突然将问题抛出:假定客户端由于网络结点延迟发出两次连按请求报文,第二次请求报文生效,传输完成,而第一次的请求报文造成“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也即服务器端误认为客户端发出了两次请求,在第一次传送完成后,再次与客户端建立连接,带来了资源的浪费。问题提出了,该如何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呢?带领大家深入思考,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最后跟大家一起分析各种解决办法的利与弊,正确与否,得出有效的解决办法:采用三次握手连接。

2.2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打比喻就是一种根据教学内容,围绕学生的认知情况而经常采用的一种能“降低知识难度”的教学方法。一个好的比喻,可以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把抽象变为具体,把枯燥变为有趣,把复杂变为简单,把沉闷变为活跃,让学生轻松地学会应掌握的内容,达到教育的目的。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这种能力。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兴趣不一样、性格又有差异的孩子。然而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的话,教师只有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能力最差的学生理解了我们所讲的内容才算真正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善于将教学艺术化,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将内容教成“简单化”。一方面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打比喻是教学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力的需要。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协议作为网络基本知识点,应该被每一个学生掌握。而对于刚涉及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涉及很多,用网络查找资料,用网络和朋友家人联系,利用网络娱乐等,但到底什么是网络,网络是怎样形成,网络是怎样替我们传送共享的资源?这些专业知识,我们该怎样传授给他们呢?如果我们直接教导他们:协议就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协议有三要素,语法、语义和时序,与其选择这种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不如选择一种生动的比方,告诉学生们,协议呀,就是网络中的规定,就如“红灯停,绿灯行”,交通中也需要规则一样。

参考文献

[1] 吴功宜,张建忠等. 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与教材体系建设的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1):14-18.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335-01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在现如今的农村初中阶段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人们忽视的课程,也是教学最薄弱的课程。在这样的形式下,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搞好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正视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和素质教育思想的问世,我们农村初中教学的观念和方法已有所改变,但是,受学生升学的影响,使得考取重点学校的人数与升学率依然是家长们乃至教育主管部门衡量一个学校师资与教学能力的最重要标准。在此标准下,我们的教学渐渐的出现了表面上的新课改,实质上的应试教育的不好现象,特别是初中这门不参加中考的信息技术学科,很多学校、教师都把它遗忘到了角落,以期望利用时间把学生培养成高分学生,从而获取社会,特别是家长们的认同。真正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不是这样的,处在社会飞速发展、科技兴国的今天,我们的教学不应在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而应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以国家栋梁之才的培养为目的的教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和新技术、新思想关系极大的学科,它在初中阶段开设,有其特别的意义。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特别是在课程改革指导下的今天,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的去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积极的更新教学观念,正视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的后继发展打好基础,发挥出信息技术课程的育人作用。

二、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培养学习信心,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在很多的农村初中学校,虽然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是这只是学生对游戏、小说等的一种爱好,只要教学中涉及技术问题,或是其它的相关问题,学生就反感了。信息技术课程,不是由学生上上网、打打游戏、看看小说就完事了的,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传授学生是实质性的知识才是真谛。因此,在农村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充分挖掘教学中的趣味因素,积极的给学生讲解网络世界、计算机世界的强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兴趣,引导学生不断的探究。教学中,教师还应积极地传授学生一些简单的技术,帮助学生树立好学习的信心,要善待每一为学生,对其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要细心的指导,应注意与学生站在平等的高度,用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成功的信心、决心,从而让学生自主积极的投入学习,为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打好基础。

三、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很多都没有接触过电脑,对电脑毫无所知,一些同学虽有所接触,但多半都是在游戏上。同一年龄层次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的起点是参差不齐的,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分化很快,这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例如:初一年级的新生因为来自不同的小学,这些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不同,会造成同班同学的信息技术水平的起点差异很大。家中有计算机的和家中没有计算机的学生也有一定的差别,这就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难题。为此,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充分的了解,即时掌握学生的能力情况,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使其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个别的辅导,但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为人师的特点,任命这些学生为“临时小专家”,采取分组教学法等,巧妙设计教学任务,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帮带中学习。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做到少讲,多引导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使教学效率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教学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带来利益的同时,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也是极大的,特别是这些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除了大量丰富的学科知识外,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如一部分学生沉迷与网络游戏中,放弃学业走上迷途,很多家长为此事而大伤脑筋。可以说,网络利用好时就是一个宝库,利用不好时就是一个毒瘤,会让你沉迷。对于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设施方面会有许多的欠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培养好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来加强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向学生讲解因特网的优秀之处的同时,还应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从身边一些小的事例让学生体会网络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让学生分清利害关系,从而使其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远离不健康因素带来的威害,使学生能在网络世界里畅游,高效的学习。

总结: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其教学方面颇广,教学方式也多种多样,也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如何教好这门课,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去研究,在教学的实践中去积累经验。

第4篇

网络技术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因特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程度、兴趣、时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事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既可以采用做游戏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做中学的形式进行。学生不用为任何时间、交通、班级规则等问题担心,所有的学习完全可以自己来操控,信息时代提供的条件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利用高科技的成果,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精髓。

信息技术课程正式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而开设的基础教育课程。网络环境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最佳载体。它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在如何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优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如何利用网络环境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网络环境只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硬环境,而教学中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组织是教学的软环境。是决定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要有效的使用网络开展教学,就必须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同教学目标、教学组织过程以及学生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美国教育技术学教授埋德斯克在《交互网络:教育的未来和问题》一文中指出:教育者仅仅考虑如何把教育网络引到教室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交互网络就像书本、电影、电视和计算机等教学媒体一样。他本身不能产生任何教育作用,只有教师真正把交互网络同教学目标、教学组织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才会发挥巨大的教育价值。

由此可见。我们教师要有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必须真正把交互网络的应用同教学目标、教学组织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学科,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组织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方面进行探索。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是指教师在教学工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各种各样的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由于信息技术的操作性很强,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是手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能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而网络的交互性、适时性是教师在实施任务教学、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更加快捷、方便。

例如在进行WORD编辑文本教学时。可以设计如节日贺卡、广告标语、宣传报等形式的任务。在学习网络技术基础课时。可以布置如班级主页、个人主页、运动与健康网站等形式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互相交流学习。网络环境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实施任务教学工程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注重任务的实用性。主题任务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关内容或与其它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任务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任务之间的互相渗透,使学生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是今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暂新的课程形态,已经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实践体验和表达交流三个阶段。

例如:我们在学习信息技术网络这部分的内容时。我们可以选自网络的利与弊、网络与信息社会、畅想Intemet的未来生活等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上网去查找、搜集、分析信息数据。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辅导学生。同学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互相帮助。最后,学生将搜集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并通过网络互相交流、分享成果、达成共识。

通过网络探究性学习,不仅使得学生建立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信息素养。

合作式教学法。合作式教W法是教师成立合作教学小组,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利用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交互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灵活多变,如教同一年级的教师可以成立合作教学小组,集体备课,交叉上课。如果教师对某一教学内容有独到之处。就可以请这位教师到你的班级上课。平行班级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水平重新组合。分层次教学。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通过网络,教师、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适时、高效。

学科整合教学法。学科整合教学法是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克服信息技术课单纯学习技术的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网络教学与信息技术的优势也可以促进其它学科的教学,提高整体教学的学习质量。

第5篇

英语写作能力是高职学生的一项重要语言技能。然而,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更偏重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写作技能训练常常被忽略。教师在写作训练中更多地强调词汇、语法和句式的使用,而缺乏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许多学生不愿意或者不能较好地运用英语进行写作,写作成了英语课堂较薄弱的环节。

多项研究表明,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对语言学习有重要的影响,而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是决定语言学习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近年有关写作的研究也已从教师的主导转换到学生的个人因素方面,过程写作法逐渐取代了成果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在写作进程中的具体行为而非学生的作品本身。写作策略是语言学习策略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写作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帮助教师弄清楚学生在写作过程的具体行为,从而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写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Hedge(2002)认为写作是作者利用一定的策略去控制写作进程的行为,作者在这一进程中并不是简单地写下单词、短语和句子,而是以一定的秩序组织自己思维的过程。

Petric 和Czarl (2003)认为写作策略是作者为了使自己的写作更富有成效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行为。

国内学者陈艳龙(2007)认为写作策略是作者在写作进程中有目的性的思想和行为,这一行为贯穿于构思、素材收集、草稿、修改以及评估的整个过程。张兴芳(2005)认为写作策略是作者为使写作更成功的过程中而经历的心理活动或行为。

对过程写作较为经典的分类就是四个阶段:构思、打草稿、修改和检查。为配合学生写作策略的调查,本文将写作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即写作前阶段、写作中阶段、修正阶段。写作策略也相应被划分为三类,即写作前策略、写作中策略和修正策略。

在写作前的准备阶段,学生产生观点、思路以及零星的写作片段等,这些将在后续阶段进一步完善、扩展。写作前阶段的策略主要有审题策略、头脑风暴策略、列提纲策略、自由写作策略、词汇联想策略等。

写作中阶段是过程写作的核心部分。在这一阶段,学生快速将前一阶段的构思、观点和提纲发展成写作的雏形。在具体的写作进程中,学生经常会产生新的观点,他们往往需要返回到上一阶段,重新构思。写作中阶段是学生的各种观点相互碰撞、糅合、替换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主要使用母语策略、社交策略、查词典策略、回避策略等。

修正阶段是写作进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不仅仅要检查单词拼写、语法、标点符号等细节性问题,还要从宏观方面对篇章结构、文章内容进行审视。这一阶段可能持续几分钟,也可能持续几个小时甚至更久。这一阶段主要运用诵读策略、修改策略、社交策略等。

2 实验对象、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本文以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119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受试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写作任务的形式,利用SPSS软件,对学生写作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然后就英语写作策略和写作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问卷调查表是在匈牙利研究者Petric & Czarl的写作策略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由作者做了个别修改并译成中文而成。学生的写作任务是用来测验学生的写作成绩的,要求学生以“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college students”(“因特网的利与弊”)为题进行写作。这个选题类似于大学英语四级写作,因特网是学生熟悉的事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写。写作分数根据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评分标准给出,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阶段策略

表1显示了写作过程的三个阶段学生使用写作策略的均值与标准差。均值表示学生使用某种阶段写作策略的频率,标准差是衡量写作策略使用这组样本波动大小的量,样本方差或样本标准差越大,样本数据的波动就越大。

表1 阶段写作策略均值与标准差 (人数=119)

阶段策略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标准差

写作前阶段 1 4.4 3.043 0.6622

写作中阶段 2.2 4.2 3.235 0.434

修正阶段 1 4.5 2.802 0.5397

从上表可知,三个写作阶段的标准差都低于1.00,这表明样本的采集值均接近均值,波动幅度不大,样本数据稳定。写作策略的三个阶段均值均在2.5至3.4之间,这意味着学生在三个写作阶段写作策略的频率使用皆位于中等水平,未达到高频阶段(均值>3.5),教师还需加强对学生写作策略的训练。学生使用写作策略最频繁的阶段是写作中(均值=3.235),其次是写作前阶段(均值=3.043),频率最低的是修正阶段(均值=2.802)。

3.2学生写作策略运用与写作成绩之间的关系

3.2.1阶段写作策略运用与写作成绩的关系

表2 阶段写作策略运用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分析(人数=119)

写作前阶段 写作中阶段 修正阶段

写作

成绩 皮尔森相关系数 0.280** 0.135 0.204*

显著性(双侧) 0.002 0.142 0.026

* p< 0.05 level (双侧)   ** p< 0.01 level (双侧)

从上表可知,写作前策略与修正策略与写作成绩呈显著相关(r=0.280, p=0.002; r=0.204, p=0.026)。这表明写作成绩高的学生更多地使用了写作前阶段和修正阶段的策略。然而,写作中阶段的策略运用与写作成绩呈负相关(p=0.142 >0.005)。下面就各写作阶段的具体策略与写作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

3.2.2 单项写作策略与写作成绩的关系

表3 单项写作策略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单项策略 写作成绩

皮尔森相关系数 显著性 (双侧)

Item 30 (M=2.9) 0.250** 0.006

Item 5 (M=3.22) 0.228* 0.013

Item 31 (M=2.64) 0.218* 0.017

Item 6 (M=2.82) 0.214* 0.019

Item 29 (M=2.47) 0.211* 0.021

Item 27 (M=3.18) 0.208* 0.023

Item 7 (M=3.34) 0.207* 0.024

Item 21 (M=2.63) 0.204* 0.026

Item 35 (M=3.57) 0.200* 0.029

Item 14 (M=2.74) 0.195* 0.034

Item 2 (M=3.73) 0.189* 0.039

Item 26 (M=2.6) 0.186* 0.043

*p<0.05 (双侧)   **p<0.01 (双侧)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12项具体写作策略与写作成绩呈现正相关性。其中第2项(在开始写作之前,我重新审视题目要求, M=3.73>3.5)和第35项(我检查我的作文,看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M=3.57>3.5)属于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策略。这说明审题策略与写作成绩有较大关系。中国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写作选题方面学生没有太大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很多时候他们必须在规定的题目范围内写作,如果跑题他们将会得到较少的分数。显然,学生较熟练地运用了审题策略,也得到了较高的成绩。

第5项(开始写作前,我写下与题目相关的一些单词或做些另行的笔记),第6项(我为自己的作文写一个提纲), 第7项(做与题目相关的笔记或写提纲时,我用自己的母语),第14项(我重新回到提纲,对它做些修改),第21项(我只在写完修改时,才参照词典),第26项(写作时遇到内容或语言方面的问题时,我求助于老师解决),第27项(我出声读我写的作文),第30项(我对句子结构进行修改),第31项(我对作文的结构进行修改)均属于学生使用频率中等的策略(2.5<M<3.5),但它们与写作成绩呈正相关。这说明写提纲策略、使用母语策略、查词典策略、社交策略、诵读策略、修正策略与学生写作成绩有重要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时要强化对这些策略的训练。

第29项(我对单词进行修改,M=2.47)属于学生使用频率较低的策略,然而,此项却与写作成绩呈显著相关性 p<0.01。这说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词汇的关注不太多,这种情况可能与老师在课堂训练时更偏重于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的宏观训练,而忽视对学生选词的训练有关。

4 小结

根据以上研究数据和分析,对写作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第6篇

关键词:视觉文化传播;《娱乐至死》;利弊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5(c)-0123-02

很早就听说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致死》这本书写的很精彩,可苦于无暇,直到最近才有幸拜读。本书是以两位作家的预言开始的,一个是乔治•奥威尔,他警告人们将会受到外来压迫的奴役;另一个则是奥尔德斯•赫胥黎,在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1]

要想对两位作家的预言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我们必须先对视觉文化的崛起有一个了解。

一、视觉文化传播的源起

视觉文化传播研究近几年颇受中外学术界关注。有学者称,第一个提出“视觉文化”这一理论的是匈牙利电影评论家巴拉兹,他在《电影美学》中指出,“目前,一种新发现,或者说一种新机器,正在努力使人们恢复对视觉文化的注意,并且设法给予人们新的面部表情方法。这种机器就是电影摄影机。它也像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它对于人类文化所起影响之大并不下于印刷术。”并进一步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2]在国内,最早对“视觉文化传播”这一理论关注的是南京大学的周宪教授和复旦大学的孟建教授。周宪在其《读图、身体、意识形态》一文中对视觉文化的定义如下:“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3]由于这种文化以形象为中心,因而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读图时代”,因为在这个时代,图像压倒了文字,成为一种文化的“主因”。“图配文”的流行表明,文字也许尴尬地沦为图像的脚注。特别是当电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后,我们的视觉经验就成了经过电子信号处理后的技术影像构成的东西,而人的生存也演变成一种影像化生存。视觉文化传播的来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改变,对大众文化的超级迅速的复制,在消解文化的个性方面是无法回避的,就如孟建教授所言:如果说,古代的皮影戏仅仅被视为一种小小的有趣消遣,那么,电子时代终于使影像的生产拥有了工业生产的规模。[4]甚至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都有不少的影响。人们当然可以说,影像不过是一些海市蜃楼,只有正在放映影像的那一台电视机是真实的,但是,在另一些更为重要的方面,人们正在认定或者不得不认定,影像就是实在的世界。因此我们必须看清视觉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二、视觉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我们对语言的了解使我们知道,不同的语言结构会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致死》中提到,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5]同样,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同的文化形态对我们的影响也是空前的,而作为挑战传统文字为主导地位的视觉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同样有深刻的影响,就如,自从电视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它就成为了家具的一部分。日常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它,对之我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个观点“媒介即信息”。对此最普遍的理解是,媒介最重要的方面不是植根于与文化内容有关的各种问题,而在于传播的技术媒介,即文化载体本身。[6]虽然业界对麦克卢汉的这一命题褒贬不一,但我认为对麦克卢汉这一命题的最好的阐释莫过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历史。比如,从原始社会的口传文化到古代社会文字的发明;近代社会从印刷文字到电子传媒,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每一次媒介技术的突破本身,就意味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着巨大提高和飞跃。每一种文化的兴起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缘由,视觉文化取代印刷文化时代,同样有其积极和消极的双面,我们只有清醒的认识到这些,才能在应用中有意识的趋利避害。

要说起视觉文化对人们的积极意义,从理论上看,视觉文化的侵入是全面的,它使现代人们的社会生活片段化、零散化,而电视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艺术的贵族气息,使遥不可及的精英表现得生活化,从而缩小了大众和精英之间的隔阂,使人们第一次有“雅”和“俗”共赏的机会。特别景象制造的奇观一直是人类文化追求的一种视觉经验和审美体验,它的神圣就在于将仪式空间从日常生活中切割开来。而在今天,这种空间的分隔被消弭了,陌生化消融在日常化中。由于视觉文化的限制性很低,使得它接纳的范围更广,因而出现了所谓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兴起,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在中国,终于有了与正统文化所抗衡的文化,使我国的文化走向多元。特别是网络的兴起,大众一夜之间就可以成为所谓的“公众”,虽然所谓一夜成名的“木子美”、“芙蓉姐姐”日渐销声匿迹,但人们的“造星”意识,特别是“自我造星”的意识却前所未有的膨胀。

同样,视觉文化在开阔人们的视野、增强人们的自我意识后,也给予了其消极影响。或许正如孟建教授所言,视觉文化的消极意义在于:艺术的韵味变成了“平面”。人们生活的时空发生了裂变。一切优美、宁静、精神性的东西遭到了零散化。艺术成了强化废墟和精神碎片的传媒,以至无力重建精神纬度与艺术价值。这一方面,是影像大众传媒对大众欲望的生产与再生产;另一方面,则是丢弃深度,丢弃精神的感官革命。这种状况,使人们在“欲望占有”时,失落在视觉文化传播转型中。或者如周宪教授的观点,在影像文化传播的“图景”中,我们看到了消费社会作为一个巨大的背景,将影像推至文化的前台这样的历史过程。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的要求。消费社会是视觉文化的温床,它召唤着人们进入这种文化,享受它的愉悦。

无需质疑,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视觉文化的诱惑,有人惊呼:“现在谁还读小说,小说过时了,买个碟看看就什么都知道了,又形象。”是的,文学读物正面临着空前的边缘化。就拿中国的四大名著说,八十年代就已经有三部被拍成电视剧,最后的《水浒传》也于九十年代在电视机上亮相,现在还有几位会去关注图书。七、八十年代的小说或散文作者最喜欢读的或许是《水浒》、《三国志》,但凡90年代后的作家,怕没有这种嗜好了,都成了电视剧了。这里我并非说电视剧没有价值,没有拍出原著的思想,但印刷文化比起影视文化来,更擅长于理性思考。看看电视的传播效应和影响力,就能知道人们已经如此深刻地为媒介,尤其是视觉媒介所控制;同时人们又满怀着强烈的窥视欲,对性的窥视,对异域的窥视,所以不管是单向度的接受还是有机的抵抗,生活在今天的人们都无法拒绝符号对当代生活的有效支配。是的,承蒙视觉文化传播的影响,整个社会的物质空间已经进入到一个审美元素无处不在的阶段:都市空间、家居空间、包括我们自己身体所构成的空间形态都前所未有的经历着审美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显然极具生产性和消费意味。作为这一审美历程的主要构建者――大众传媒,影像的生产和消费毫无疑问产生了可观的经济利益,进而对传统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构成了一种颠覆。MTV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它实际上就是用极端的形式向观众展示文明爆裂的形式,展示一个原本可以聚合的社会给一种特殊的力量击碎了,成为文明的碎片。透过MTV,在视觉文化传播的“图景”中,我们看到了消费社会作为一个巨大的背景,将影像推至文化的前台这样的历史过程,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的要求。正是视觉的狂热和景观的堆积,将人类的日常生活置于一种视觉优势形成的威胁之下,控制之中。

结论:视觉文化作为一种主导性的文化形态,它对传统文化的形态与理念的涂改,甚至是颠覆依然还处于进行时态,这个过程即是一种新型文化形态的主体建构,也是视觉文化表征的运作与实践。每一种文化的利与弊并非全是由这种文化带来的,而是要看人们怎样清醒的看待这种文化。要使人们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不变成赫胥黎笔下的奴隶,人们在如海的信息中不使自己变得被动和自私,真理不要被淹没在烦琐的世事中,我们势必要考虑如何吸取视觉文化之精华,让新的技术为人类所应用。这对于大众传媒的生产和传播体制都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文学院

作者简介:苑丽娟,河南人,1981年生,毕业于云南大学新闻系,现就职于大理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致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P2

[2]贝尔•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3]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见《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P72

[4]孟建.“论影像文化传播――兼议影像文化传播的兴起”,academic.省略/(中华传媒网)(2005年12月31号10:40:16)

第7篇

[论文关键词] 体验教学理论; 信息化教学; 教学活动设计

为了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西北师范大学从2009年开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全新的改革,将其分解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必修课程。教学资源从单一的文本教材充实为以文本教材、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为资源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技能体系与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从单一的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期末笔试改进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过程性作品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从各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学生很难与教师达成共同经验,难以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示范性的特点。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体验教学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在教学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某一活动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认知,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二、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和情感,是个体不可替代的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即学生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涉及演播教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体验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学生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活动,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逐步达到明晰。

(一)体验感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体验感觉阶段是学生亲身经历情境或活动,亲身感受扮演角色的过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科教师的角度阅读立体化教材资源中提供的案例与教学视频录像,比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异同,思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显了主体地位。

比如演播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中提供了语文学科案例“看云识天气”、历史学科案例“青铜器和甲骨文”、生物学科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等不同学科的文字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视频录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语文案例“看云识天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以语文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观摩课堂视频录像并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作用”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见解与小组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初步整体感知演播教学法。

这一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感知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科教师、转变身份——任课教师,带着“这节课我来教学”的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视频录像,否则学生会以学习者的角度去观看案例。由于知识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来观看整堂课,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即便案例设计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体验知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体验知觉阶段是对感觉阶段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记忆、操作)和解释(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学理念的认知过程。这个阶段是体验教学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悟信息化教学方法,即学习哪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就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不仅示范了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特色。

学习演播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演播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演播教学的功能和应用方式”时,常见的演播教学方式有演播—讲解、演播—讨论、演播—操作及演播—设疑等,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讲解相应的“演播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演播—讲解”的方式时,教师用“演播—讲解”的方式讲解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演播—讨论”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播放的案例,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体验;学习演播教学的功能时,用“演播—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学生既可以体会演播教学的不同功能,又可以体验到“演播—设疑”方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协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协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设计辩论活动“协作学习的利与弊”,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又体会了辩论这种协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设计分组讨论“协作小组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小组的不同结构,又体会了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在协作活动中进行问题分解。

学习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体会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引言模块可以设计成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中学教师请求帮助的电子邮件,请求大家帮助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案。任务模块可以设计为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的综合,具体任务是为了及时给中学教师回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如何设计这些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等问题,然后分组选题并选择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资源主要是课程提供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及因特网络资源。过程设计为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完成作品等活动。评价可以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团队的协作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过程性评价。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Webquest活动设计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出活动设计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动的任务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广告英语的特点、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圣诞节在中国、为什么“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长盛不衰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回顾复习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梳理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又可以体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文本教材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环节等相关内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呈现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PPT辅助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真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也难以灵活运用。

(三)体验内化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评说中内化方法

体验内化阶段是将知觉阶段认知的结果(概念、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内在的联系(同化、顺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建构过程。这个阶段从三个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学方法理念的内化。首先,学生通过研读教学设计方案、分析设计环节来内化;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说课稿、理解设计意图来内化;最后,学生通过再次观摩案例视频录像、依据评价量规评说教师对具体方法的运用情况来内化。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分析、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评价观。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演播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研读课程资源中提供的“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方案,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演播教学的应用时机、媒体的应用形式、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等,进一步理解演播教学方法;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方案的设计者——任课教师的说课稿,分析具体知识点运用演播教学的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摩这节课的视频录像,观察任课教师运用演播教学的组织过程,之后借助课程资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学评价量规,分小组评说这节课,深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

(四)体验应用阶段的活动设计——在作品中应用方法

体验应用阶段是对已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进行检索、提取和使用,并对内化的行为准则通过外在行为进行呈现的过程。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学学科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参阅案例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包件,并在小组或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说课。这一过程既有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呈现,又有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体现;既有学科知识的显现,又有教学组织能力的表现,这是对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融合,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要求。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通过选题、设计、说课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体会到方法的应用要领,体味到方法的应用优势,也会提高学生主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学有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介绍,那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且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职前师范生不仅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教无定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尽管有它的优势,但未必对每位任课教师都适宜,也未必每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知识内容都适宜让学生体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三)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贵在得法

贵在得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任何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都有优势与不足,任课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弥补某种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例如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活动中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只要教学设计的选题得当、活动得法、组织得体,也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现代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的主动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