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林徽因徐志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伊是清涟独映我心,徐志摩,林徽因
徐志摩、林徽因的爱情,想来大家是非常熟稔的,但知道这结局的,是否有跟我相似的,就仿佛曾目睹过一件举世无双的玉器但又亲眼见着它破碎了一样的心情。正是心里总是被这种心情所纠缠,我忍不住把卷也轻吐一语。
观徐志摩的照片,品他的诗和信笺,想他的举止为人,不禁让人觉得他就像一尊古希腊时期的俊朗的雕像,不是让人直眼相看,而是用心去赏。上天赋予了他绝美的品质,他是天上的一片云:轻灵、缱绻、飘逸;他的天作之合,当是林徽因,她有着水的韵致:柔婉、静幽、深沉。他俩的邂逅,有着童话一般的唯美浪漫。那时十六岁的林徽因,姣好如初春之花,令这位多情细敏的诗人只觉得“一道神异的光亮”在眼前扫过,他觉得“幸福”,深深感到他那“飘零的生命”找着了归宿。我们看资料文献,徐志摩的发妻不可谓不端庄贤慧、知书达理,但在浪漫诗人的心里,这“小脚与西服”的结合是不合适也不合意的。所以他们的这偶然的一遇,使诗人坚信他在茫茫人海中访寻到了“唯一灵魂之伴侣”,这就注定他的心要追逐这一池清涟,为这“爱、自由、美”的化身终其一生。
林徽因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奇女子,面对诗人的爱的波澜,她既没有被世俗的虚荣所淹没,更没有迷失在少女懵懂的情愫里,她纯真而且自尊,对爱,她不能容忍丝毫的瑕疵。她惶惑,母亲的命运,是她生命中无法挥遣的阴影。她理性,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被“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爱的对象,所以,面对诗人的火热、痴迷,她用“沉静守住我的魂灵(林徽因《仍然》)”。康桥的不辞而别,乃至后来的执手他人,让曾“在梦的轻波里依洄”的徐志摩蓦地承受着“在梦的悲哀里心碎!(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读徐志摩的传记,当我们悲悯地体味诗人那漂泊无依、孤苦无告的怅惘时,上述所分析的或许可以让我们探究出当年林的真实心境吧。
但徐志摩毕竟有着他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充满诗意的灵魂、孩童般纯净的天真、对艺术的痴迷、对理想的热忱,特别是他是林徽因步入文学殿堂的引路人,林徽因对徐志摩是感佩敬仰有加的。许多人常常会问林徽因到底爱不爱徐志摩,其实她的心是非常微妙而复杂的。据费慰梅的叙述可知,林徽因是“被徐志摩的性格、他的追求和他对她的热烈感情所迷住了,徐志摩对她的热情并没有在这个缺乏经验的女孩身上引起同等的反应。” 所以林徽因才会“抱着百般的疑心,对你的每一个映影!(林徽因《仍然》)”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在林徽因的心里没有一丝被爱的柔风吹皱的涟漪,像林徽因坦承的那样,在英伦那段孤独的岁月里,“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 毋庸置疑,那时的林徽因对爱情是渴望而憧憬的,徐志摩的到来,犹如灿烂的阳光冲破了英伦阴霾的天空,洒在少女的心田,孕育了爱的奇葩。这一点也在她的《山中》得到了印证:“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话,相信那三两句长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只是明月如旧,清风依然,两个人最后还是定了各自的方向与生活的模样。(林徽因《那一晚》)
只有到了美国,林徽因才慢慢咀嚼出徐志摩对自己的真情与深情。这就像再去听从前的一首歌,原以为喧闹,现在却觉得热烈;去观从前的一幅画,原以为缭乱,现在却觉得繁富;去品原来的一壶酒,原以为辛辣,现在却觉得甘醇。如果说原来的徐志摩是匆匆被林徽因囫囵吞了下去,那么现在,林徽因是想从新把他含在嘴里,去细品他的人、他的情。1927年在致的信中她说现在“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的不了解。我昨天把他的旧信一一翻阅了。旧的志摩我现在真真透澈的明白了。”
只是这份想了解、想悟透的心不能不说已经迟了,罐里的清泉已经淋湿了指尖,再如何能捧起?林徽音最终要和梁思成携手已是不能更易的结局,而1926年徐志摩已与陆小曼缔结连理,这对璧人真正分开了。此时的林徽因,应该也是怅然若失的。可是人在这一世的命途当中有多少次能了悟命运,能把握住自己呢?对于林徽因而言,她只能很沉定地说“但是过去,现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她选择了把这份深情埋藏心底。
“永远纪念着”,对徐志摩又何尝不是呢?虽然在林徽因远赴重洋后,他迎娶了陆小曼,但这何尝不是一种“不思量,自难忘”的刻骨铭心!再看他写给林徽因的《你去》,不就将自己始终不变的真情热切而坦荡地呼唤出么?他宁愿目送着她远去,直到消失了她的踪迹,他忍受着寒风荆棘,但终无惧怕终无悔意,因为支撑他的是全部的信仰“我爱你”!这真像洪亮的交响乐冲击着我们的耳膜,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这种痴情的眷恋一直到1931年的深秋,徐志摩的意外遇难。没人能再现当时的场景了,但没有人不作这样的联想,他的心该是蓄满了几多期待朝着那梦想的天空飞去……
徐志摩的死,对所有爱他的朋友来说,是巨大的悲痛,但我却愿将这位爱美、爱自由的诗人的归去带上些许童话的色彩。“我们最初就是飞了来的,有的做完了事还是飞了去,他们是可羡慕的。”(徐志摩《想飞》)这童真的道白应验了,上天真让志摩的灵魂在他的肉体消殒以后找着了他期待的归宿,他的痴情在这池清涟中投影下永恒的光晕。
我一直在想,如果徐志摩依然活着,他和林徽因将还会一直做伯牙、子期那样的知音,性灵上的朋友。虽然林徽因以前曾深深伤害过他,但随着时间的逝去,这种歉疚感会慢慢减弱乃至消失。可徐志摩的突然离去,就使得林徽因隐隐的伤口急剧地撕开,由歉疚、懊悔而汇聚的痛苦的大海也随之将她淹没。所以应当说在徐志摩逝世后,林徽因才重新真正面对了她和徐志摩之间的情感与自己的内心世界,来总结或是反思他们“太是匆匆”的相爱(《给秋天》)。这时候她不再是冷静地审视周遭的世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深夜里听到乐声》)”而是要勇敢地“应和”那一直萦绕耳边的凄凉的弦声!林徽音回复到一个易感的诗人。她写了许多诗追忆过去,这些诗或隐或显,凄婉是它们的主调,但有一点是确证的:徐志摩活在她的诗里,在她的心里被“永远纪念着”!
确然如此。当诗人“所有的情感/都并入一股哀怨/如小河,大河,汇向着/无边的大海”(《展缓》)时,思绪的潮水滚滚而来。这里有往事如烟的凄喟,“四面里的辽阔,如同梦/荡漾着中心彷徨的过往/不着痕迹,谁都/认识那图画,/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记忆》)”;有触景伤情、无人倾诉的凄苦,“梅花你这些残了后的枝条,是你无法诉说的哀愁!(《对残枝》)”;有咬啮灵魂的痛苦自责,“我苛刻的咒诅自己/但现在有谁走过这里/除却严冬铁样长脸/阴雾中,偶然一见(《给秋天》)”,以及对当年抉择的默默悔悟,“把绝望的结论,稍稍/迟缓;拖延时间,――拖延理智的判断,――会再给纯情感一种希望!(《展缓》)” 而更为激荡人心的,则是她发自肺腑的声声呼唤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 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别丢掉》)”这是林徽因对爱的最好的回应,她让已在天国的徐志摩坚信他们的灵魂相拥!
我还要特别说一下,那就是林徽因做了一件让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甚至不敢去做的事,在徐志摩死后,她一直将徐失事飞机的残骸碎片悬于卧室,直到生命的尽头!在那个保守的年代里,这是需要勇气的。我感佩的是,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如此透明、坦荡而又深沉,从而将世俗的鄙薄和浅陋击得粉碎!
1955年,林徽因,这位在文学殿堂中款款信步、吟哦穿行的女诗人在北京仙逝。让我穿过时空隧道,在她的弥留之际,停在她的身旁,做一诗相送:
这一池静水
微风过,
涟漪点点。
看头顶上响晴的蓝,
白云舒卷。
只一朵缓缓的,依洄
向我,
笑靥依然。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一世情缘,引得多少人感慨万千。美不管以怎样的故事结
尾,它都会长存心间。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
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民国才女林徽因,其爱情故事在坊间流传甚广。她几乎标志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林徽因的存在,早已超越了文学的范畴。她和丈夫梁思成一起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中国的古代建筑,她不经意间写就的文艺见解让沈从文和萧乾折服。有人说:“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离不开梁思成,缺不了金岳霖,也少不得徐志摩。”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彼此的敬重和理解,这样一种肝胆相照的美好情谊,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间的绝唱,是真正的君子风范,这一切故事的背后都大写着两个字:人格。
与梁思成论婚嫁时,林徽因首先要求的是梁思成必须去学建筑。后来梁思成回忆第一次去见林徽因时说:“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徽因告诉我,那是融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科学。”所以,她是梁思成的事业伴侣和灵感源泉。
与徐志摩结识时,林徽因16岁。徐志摩不顾世俗的偏见和师长的反对,毅然离婚要追求林徽因。但林徽因最终选择了宽厚忠信的梁思成,难得的是,林徽因和徐志摩后来一直保持着高尚而纯洁的友谊。徐志摩乘飞机遇难后,梁思成赴济南处理徐志摩后事带回一片失事飞机的残骸,林徽因用一方白绫包好这片残骸放在家中,一直到她去世。
金岳霖终身未娶。林徽因去世后多年的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开席前他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1955年,林徽因去世,金岳霖题写的挽联曰:“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所以,有人说林徽因是个情种,她的影响重塑了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终身未娶的男人金岳霖。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
在后来的《猛虎集序》中有提到,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同年3月与发妻张幼仪提出离婚。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并常有书信来往。
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
(来源:文章屋网 )
也许我还沉浸在那几厘米蔚蓝的忧伤之中,我爱极了那些让我沉迷的文字。忧伤中带着一丝丝韵味。
我喜欢张晓风,她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女子。可我更爱徐志摩的文字,那若隐若现的忧伤。那让人猜不透的情感,那让人心疼的心思细腻。是啊,文字连缀这一个又一个忧伤的故事,而我却只是忧伤,想要感同身受却总是做不到。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美的让我一次又一次落下泪水。那文字里琉璃而又破碎的故事,我想只有有心人才能明白吧。
雨后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正如徐志摩倾心于林徽因。那段爱情,我心醉又心碎。有人说,最爱林徽因的是金岳霖,他守护了他一生。那么,徐志摩呢?这个男人的悲伤,又有几个人愿意去体会。
他文字里的忧伤仿佛透漏着那段爱情的悲哀。包办婚姻的悲剧,是啊,如果是在现代,林徽因和徐志摩应该是一对佳偶吧!
比起他的故事,我更爱他的文字。似乎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让人沉醉。我不知道他是否是因为林徽因而写诗,那年他二十四岁,那年他开始写诗。
我不是林徽因,不懂你文字里的执着与爱慕。我读到的有忧伤。
徐志摩与张幼仪奉父命而结合,以离婚告终;与林徽因相见恨晚,是一厢情愿;陆小曼与徐志摩终成眷属后,却又悲剧收场。因此,《不容青史尽成灰》作者刘绍唐认为,“仅有凌叔华本最有资格做徐的妻子、徐家媳妇的”。
1924年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侍奉大诗人左右。凌叔华是作为燕京大学学生代表去欢迎泰戈尔的,由此同时认识了徐志摩和后来成为其丈夫的陈西滢。
据说,泰戈尔曾对徐志摩说,凌叔华比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时,北京欧美留学生及部分文教人士每月有一次聚餐会。后将聚餐会扩大为固定的新月社,由徐志摩主持。上世纪20年代社交公开已蔚然成风,林徽因、凌叔华和陆小曼夫妇都入盟成为新月社的常客。
这时,徐志摩自然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接近当时最富盛名的三位女人。林徽因当时已有婚约在身,因此对徐志摩自然是以礼相待,而凌叔华和陆小曼却都因欣赏徐志摩的才气,而与他越走越近。
徐志摩与陆小曼、凌叔华同时交往并通信。但毕竟,陆小曼是已婚之人,徐志摩多少有些顾忌。而凌叔华是自由之身,加之徐志摩对凌叔华的才貌很欣赏,他为凌叔华的第一部小说《花之寺》作序,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为人作序。他的处女诗集《徐志摩的诗》出版扉页上的题词“献给爸爸”,就是出自凌叔华的手笔。于是二人的交往便越来越密切了,相识半年光通信就有七八十封,差不多两天一封,再加上聚会,可以说这显然超出了一般的友谊。这恰恰表明凌徐二人相知极深。
徐志摩称凌叔华为“中国的曼殊菲尔”。然而徐志摩对凌叔华的感情,却又是雾里看花,一种比朋友更亲、比恋人略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凌叔华也很豁达,在对徐志摩嘘寒问暖的同时,也与陈西滢来往密切。
当陆小曼活跃于徐志摩的视线后,徐志摩渐为陆小曼的艳丽、热情所融化。在那段时间内,徐志摩同时在两个女人中周旋,喜剧,或曰悲剧也就开场了。
1924年8月,徐志摩由印度回国,住在上海新新旅馆,同时接到了凌叔华、陆小曼的两封信。第二日早晨,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前去看望徐志摩,陆小曼的丈夫王赓同往。徐志摩深知其父喜欢凌叔华,因此当徐申如来的时候,他说:“叔华有信。”然后就把放在枕边的一封信拿给父亲看。徐申如打开信来阅读,站在徐申如身边的王赓也跟着看。这时,徐志摩发现王赓的脸色大变,于是忙看了看自己的枕边。这才发现,凌叔华的信仍在,他拿给父亲看的是陆小曼的信,徐志摩当下知道自己闯祸了。
序幕一拉开,以后的故事逼得角色们将剧情发展下去,很快便进入了。不久后,陆小曼与王赓离婚并回到北京。自此,徐、陆的关系急转直上,不久就结婚了。谁也难否认,这封“阴错阳差”的信把徐、陆逼到墙角,他们不得不快刀斩乱麻做出抉择。
后来,徐志摩亲口对好友蒋复璁说:“看信这一件事是‘阴错阳差’。”他总认为王赓与陆小曼离婚是因他而起,他有责任。徐志摩也无愧男子汉,敢做敢当,娶了陆小曼。1926年10月,徐、陆结婚,给王赓发一喜帖,王赓竟还送一份礼品,不失君子之风。
凌叔华后来也曾公开澄清“拿错信”事件,她说:“说真话,我对徐志摩向来没有动过感情,原因很简单,我已计划同陈西滢结婚,陆小曼又是我的知己朋友。”
关键词:徐志摩;爱情诗;意象;情感
徐志摩诗歌中对爱情的追求让人感动中敬佩,他的爱情诗歌玲琅满目、优点很多,尤其在选择典型意象折射情感方面独树一帜,可圈可点,这种独特的意象选择让其爱情诗歌更朦胧,更有意义,更高妙地表达自己的隐秘的心绪。
一、用墙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追求
徐志摩曾经用墙这个意象来表明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起造一座墙》是徐志摩对爱情的追求誓言,所追求的是陆小曼,诗歌中徐志摩用墙这个意象来代表两个人的感情,这堵墙如钢似铁,能抵挡外来的干扰。用蕉衣这个意象代表爱情,来包裹着心,不仅与平常人一样爱的真,还比一般人爱的更加炽烈。芭蕉树是有心的,没有了心的芭蕉就会枯萎,对于诗人来说,爱情是生活必需品,而不是调剂品。
我要你的爱有纯钢似的强,
在这流动的生里起造一座墙;
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
任凭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
就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
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
――《起造一座墙》节选
在半封建社会,追求一个有夫之妇,是被整个社会唾弃的,但徐志摩坚信真爱无罪。他遭受了诸多的磨难,仍旧高擎着真爱的大旗。诗人在这首诗里展现了他的大无畏的爱情精神,为了爱披荆斩棘,为了爱冲出牢笼,诗人在现实中的爱情也确实经历了许多的牵绊,受到了许多折磨,在没有爱情土壤的情况下,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二、用雪花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礼赞
徐志摩用雪花来对爱情进行崇高的礼赞。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随着接触的日益着增多,感情也逐渐加深,最后陷入了爱恋的漩涡,浪漫的徐志摩为陆小曼写下诗歌。在这甜蜜的爱情滋润下,徐志摩往日诗歌里的忧愁和伤心都被明快的色彩取代,1924年的《雪花的快乐》就是其代表作。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融,消融,消融――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雪花的快乐》节选
在这首诗里有着丰富的想象,徐志摩把自己比作一朵小雪花,在空中飞舞,在空中不停地飞着,就像恋爱一样眩晕和热烈,诗人在诗歌中再三强调自己飞的方向,雪花多情,但不随风而舞,而是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它避开了幽谷,避开了山麓,也避开了荒街。这首诗里充满了爱和自由、快乐。柔波,朱砂,都是美好的,让人心驰神往,不能自已,恋人相会,如同神仙眷侣,一切都是那么都是美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徐志摩用典型的意象把难以言说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爱情与意象都有了高洁的品质,雪花代表着纯洁,爱情代表着美好,用雪花的意象表达出爱情实现的欢乐。这是心灵的花火,是明丽的灵性。
三、用新墓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忧伤
1923年,林徽音不辞而别回国,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希望破灭,写下《希望的埋葬》来诉说自己难以言表的忧伤。
我唱一支惨淡的歌,
与秋林的秋声相和;
滴滴凉露似的清泪,
洒遍了清冷的新墓!
我手抱你冷残的衣裳,
凄怀你生前的经过――
一遭不幸的爱母
回想一场抚养的辛苦。
我又舍不得将你埋葬,
希望,我的生命与光明!
像那个情疯了的公主,
紧搂住她爱人的冷尸!
――《希望的埋葬》节选
徐志摩万分难过,用新墓、冷尸等意象发出哀哀切切的断肠之音。希望是如此的渺茫,结局使他悲痛莫名,他舍不得林徽因,但林徽因是如此绝情,他们的爱情变成了尸体,只能被埋葬。
四、用风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迷茫
徐志摩用风的意象来折射自己对爱情的迷茫。《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写出徐志摩的迷茫,徐志摩而对自己历经艰辛追求的理想爱情,到头来带给自己却是无尽的伤痛,他迷茫了。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节选
这首诗歌里,徐志摩用风、梦等意象诉说着自己内心的呜咽,微波似的轻烟似的情绪,完全是个人感情生活的投影。妻子的日益堕落,流言蜚语漫天,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内心的苦痛浓的可以凝成水了,心碎成了雨点。
徐志摩的爱情诗主要是写给林徽因和陆小曼的,给林徽因的以追求和失恋为主,给陆小曼的有追求有热恋也有伤心。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徐志摩的情感是不同的,这些情感特征借由一些典型意象折射,他的爱情诗歌情感像天上星,时而明亮眨眼,时而隐秘无踪,如果要了解徐志摩的爱情诗特点,用意象来切入,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方法,用意象做指南针探究它们的象征意义,可以得见徐志摩在爱情诗歌方面投入的思绪和情感特点。
参考文献:
“爱无高下,却有品级,可惜当时并不知晓。”那天,电话那头的好友于馨用这句话结束了对我的倾诉。
在此之前,我一直是羡慕于馨的,羡慕她是真正被老公呵护在掌心里的女人。由于她患有风湿,因此手指不能沾凉水。结婚5年,老公几乎包揽了所有与凉水打交道的家务;她夜晚码字久了肩颈酸痛,老公总会体贴地为她按摩解乏;她喜欢吃水果,每天下班一回到家,一盘用酸奶调制好的诱人的水果沙拉就已被摆放在了眼前。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对她百般体贴的老公,对她的父母却冷若冰霜。仅仅是因为岳父母曾反对过他们的交往。他不仅拒绝逢年过节和她一起去看望他们,而且岳父母来到家里做客,他也一言不发、冷脸相待。她给他使眼色,他视若不见;她好言相求,他置若罔闻。等岳父母尴尬地离开之后,他立刻偃旗息鼓,任她处置。为此,她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过,也吵过、闹过,甚至离家出走过,他始终不肯有丝毫让步。
于馨说,老公对她父母的态度,是她一碰就会汩汩流血的心伤,他平日再多的体贴和关爱也无法弥补。时间一久,她开始无视他对她的好,甚至开始怀疑他们之间的爱情。
事实上,她父母当初的反对,就是因为觉得他的性格有些偏执,怕因此影响了女儿的幸福;而她的执意坚持,则是因为他对自己非同寻常的爱。那时,在于馨看来,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无以复加的好,便是爱的唯一意义。
是的,就爱情本身而言,一份热烈而执著的感情,足以能够打动人心。但是,从“爱人”的角度,则既要“择爱”,亦需“择人”。
若论爱得痴狂,恐怕少有人能及诗人徐志摩对才女林徽因的爱情。徐志摩对林徽因,可谓是一见倾心。在他眼里,林徽因是“上帝了不起的杰作”,是他“唯一灵魂之伴侣”。为了林徽因的一句“你不能给我一个尴尬的位置,必须在我和张幼仪之间做出选择”,他恨不能一刻都不耽搁地解除婚姻,将满腔诗情与爱意以自由之身呈献给心中的“女神”。
追求理想中的爱情固然值得钦佩,不惜众叛亲离决然离婚也无可非议,但置妻子身怀六甲于不顾、险些将其逼上绝路的做法却显然有违道义。尤其是当张幼仪说打胎有生命危险时,徐志摩随口应的那句“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任谁看了心头不生出丝丝凉意?
我想,对于徐志摩诗意的信仰、满腹的才情,林徽因是欣赏并折服的;而对他热烈的追求、浪漫的表白,亦是心生欢喜和爱恋的。林徽因最终弃徐而选择梁思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说与徐对发妻的态度无甚关联吧。
在我看来,如果说7年的包办婚姻是徐志摩身不由己的选择,与林徽因的交往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和陆小曼的结合掺杂了太多的功利因素,那么他和凌叔华之间的淡淡情愫,算是他生命之中一段温馨绵长的回忆,一种比朋友更亲,比恋人略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用“红颜知己”这个词,也许最恰如其分。
凌叔华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与林徽因、韩素梅、冰心并称为文学界的“四大美女”,更有“中国的曼殊斐尔”的美誉。
她出生于北京一个旧式文人的大家庭,是其父与三姨太的女儿。凌家是书香门第,家中往来的多为当时的文化界名流,凌叔华自幼耳濡目染,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凌叔华的曾外祖父是书画大家,父亲很希望子女中有人能传先人衣钵。偏巧,凌叔华在绘画方面极有天赋,父亲视她为掌上明珠,遍请名家教她诗画。这些,都为她日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学毕业后,凌叔华考入天津河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时,她的写作才华也开始显露出来。凌叔华的文字淡雅幽丽,秀韵天成,文采超众,非常引人注目,作文常在校刊上发表。她在那时便立意要做一位“将来的女作家”。
1920年,凌叔华考入燕京大学,她在这里以白话为文,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也打开了文学创作的大门。其文清秀俊逸、朴实无华而又浪漫生情,独具“闺秀派”之风。
凌叔华一生为文,然而,真正给她带来好运和缘分的却是手中的画笔。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访问,那时凌叔华已是燕京大学的一名高才生了。她成绩优秀,交际能力也出类拔萃,被燕京大学推派为欢迎泰戈尔的代表;北大指派招待远道而来的诗人的是徐志摩和陈西滢。这两位男子,在日后都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陈师曾、齐白石等人组织的北京画会刚刚正式成立。因找不到地点开会,陈师曾便提议到凌叔华家的大书房开会,用吃茶替代吃饭。凌叔华因认识了陪同泰戈尔一起访华的印度画家兰达・波士,便也邀他赴画会。消息传到北大,徐志摩和陈西滢就跟着泰戈尔一道来了。
三人就此结缘,而她与徐志摩之间若即若离的情愫也就此拉开帷幕。
这之后,徐志摩、陈西滢经常到凌家做客,有时还带来几个新朋友,高谈阔论,一直到太阳西下也不肯走。这时,凌母便招呼大家留下吃饭。
当时,恰逢徐志摩的低潮期――他和林徽因彻底分手了。消逝的爱情成为他心里最大的苦闷,那一段时间他几乎把自己封闭起来,唯有在诗词创作中寻找情感的发泄口。极度压抑的徐志摩需要一个宣泄的对象,一个倾听者、安慰者。
1924年秋,徐志摩写信给凌叔华,请她作他的“通信员”――通信的对象。信中说:“我一辈子只是想找一个理想的‘通信员’……最满意最理想的出路是有一个真能体会、真能容忍、而且真能融化的朋友。”为了使徐志摩尽快走出感情失败的阴影,作为朋友,凌叔华承担起了这一任务。
也正是这一举动,成就了日后两人暧昧传闻的导火索,坊间甚至流传出凌、徐交往的情事传闻。
一个风流倜傥的诗人,一个风华绝代的才女,二人之间到底有没有碰撞出火花呢?
对于与徐志摩的恋爱关系,凌叔华是一直坚决否认的,在外人纷纷揣测她和徐志摩之间的关系时,她曾写信给道:“我要声明我与志摩永久是文学上的朋友。”“我对志摩除了相当朋友的同情,并可惜他的被诬外,一些关系都没有,我永远不信他会与我有什么关系。”
凌叔华后来也曾公开澄清,她说:“说真话,我对徐志摩向来没有动过感情,我的原因很简单,我已计划同陈西滢结婚,陆小曼又是我的知己朋友。”
大家在把目光聚集在凌、徐二人身上紧盯不放的时候,忽略了另一个人的存在――陈西滢。那时,他们早已背着凌叔华因循守旧、崇尚门当户对理念的父亲交往多时。
陈西滢是北大的教授,他对凌叔华有的是一份欣赏与疼惜,而凌叔华对陈西滢有着崇敬和仰慕。
陈、凌二人因文学上的共同爱好走到一起。很长一段时间,两人的书信往来除文学以外并不涉及其他。也许是共同的兴趣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许是同样的追求增加了相互之间的默契,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越走越近。但他们始终秘而不宣,悄悄恋爱了两年多,身边所有的人都被蒙在了鼓里。
直到凌叔华从燕京大学毕业,才在凌家一位世交的帮助下,说服凌父首肯了这门亲事。
1927年,凌叔华和陈西滢正式成婚,是他们的证婚人,徐志摩作为二人的挚交好友送上真切的祝福。
朋友们私下聊天,有朋友说:我觉得陆小曼活得更潇洒,不比林徽因差。她有爱情、自由;她快乐、轻松;她提前过上了自由选择的休闲生活,不受限制,没有压力。朋友在说这些时,露出羡慕的神情,觉得陆小曼比我们这些职业妇女活得都好。
真的陆小曼活得比谁都好吗?
自由――是陆小曼追求的。当初与王庚结婚,王庚限制她外出活动,她很不高兴,因为不自由要逃出牢笼,因而离婚。和徐志摩结婚以后,徐志摩要求她读书、写作、画画,不要唱戏、跳舞、抽鸦片,她觉得徐志摩又在限制她的自由。她很不满意地对王映霞说:“志摩对我不但没有过去那么好,而且干预我的生活,叫我不要打牌,不要抽鸦片,管头管脚,我过不了这样拘束的生活。我是笼中的小鸟,我要飞,飞向郁郁苍苍的树林,自由自在。”是的,陆小曼追求自由的生活,而且是没有节制的没有限度的自由。
1931年,徐志摩到北京大学任教后,曾经写信责备陆小曼说:“你真的不知道我曾经怎样渴望和你两人并肩散一次步,或同出去吃一餐饭,或同看一次电影,也叫别人看了羡慕。但说也奇怪,我守了几年,竟然守不着一个单个的机会,你没有一天不是有约会的,我从来没有私生活过。到最近,我已然部分麻木,也不想望那种世俗幸福。”从徐志摩这些怨愤的话中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陆小曼几乎每天都要外出,每天都有约会。她外出约会的内容是:听戏、跳舞、打牌、吃饭。怪不得朋友羡慕陆小曼,陆小曼过得轻松、快乐、自由、潇洒,不用工作、赚钱、奔波,没有压力,所以朋友提出这样的问题:陆小曼与林徽因:谁过得更好?
陆小曼确实有过一阵让朋友们羡慕的自由生活,连我们现代的女性也没有她那样自由轻松的日子。既有男人为她拼命赚钱、买单,她还可以对这个男人和家庭不负责任。但是,这样的生活能长久吗?自由是有条件的,如果这自由是你创造的,你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如果这自由是由别人提供和施舍的,这自由随时可能被收回。可惜的是,陆小曼一辈子都不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而是一个寄生的人。所以,她的自由,不由自己掌控,随时可能因与她依靠的人发生冲突,而失去自由。她自己也说:“我是笼中的小鸟”。一个一生没有职业,没有人生目标的女人,一个依赖他人生活的女人,当然是笼中的小鸟。与王庚结婚时,她是笼中的小鸟,王庚限制她飞出去的次数和时间,如果她飞出去的次数和时间超出了他能够接受的限度,他将不再为她买单。与徐志摩结婚以后,她被尊为“皇后”,虽然她的笼子大了许多,但如果她的自由超出了“皇帝”给出的限度,“皇帝”将不再买单。因此她的没有边际的自由,因为不是自己一手创造的,所以不可能长久。
再说,一个女人生活的好坏应有一定的标准。是不是吃喝玩乐、醉生梦死、沉沦迷醉的生活就一定幸福?事实是,吃喝玩乐、醉生梦死、沉沦迷醉正是生活没有目标和无聊的标志。陆小曼为什么喜欢这样的生活?是因为她没有其他的生活目标。一个有才智,而没有生活目标,又在两性中极受欢迎的人,容易滑入这种依靠社交造成的热闹假象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被需要和价值。
陆小曼的求学和学画都是名媛身份的一种表示,是增加自身“价值”的一种手段。并不指向一定的人生目标。
而林徽因则不同。林徽因从小被教育要有改造社会的理想。18岁随父亲从英国回来后就确立了自己的终身职业――建筑师。终身为追求做一个著名的建筑学家孜孜奋斗,她一生都为这个人生目标做准备、去追求。她去美国深造,她游览世界各地,回国后去东北大学任教,组建东北大学建筑系,她从事各种设计,她到各地做古建筑调查与维修,她写作、研究,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接受国徽和人民纪念碑的设计,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做一个建筑学家的目标。
林徽因有自己的职业、事业、人生目标,有追求、理想、志向,而且有能力、有信心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的人的一生才是充满幸福感的一生。
张幼仪名嘉玢,1900年出生江苏宝山,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生前曾任外语教师、职业经理,张幼仪一生情感都十分坎坷。
1918年,张幼仪生下长子徐积锴,同年徐志摩前往美国读书,次年徐志摩则转往英国伦敦;1920年,张幼仪前往欧洲与丈夫团聚,此时的徐志摩与林徽因坠入情网,并于1921年要求与幼仪离婚;1922年,张幼仪于柏林产下次子,并与徐志摩正式离婚;1926年,返回中国;1927年,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1928年,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1949年,移民香港
(来源:文章屋网 )
前者是张爱玲。这位堪称中国最有天赋最具才情的女作家,却始终被胡兰成这个花心文人吃得死死的。胡兰成有了小三,甚至小三肚子大了,哭哭啼啼到上海去找张爱玲,只见张爱玲冷静地拿出一个手镯,叫小三典当作打胎费。
后者是林徽因。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情商也极高,16岁就把徐志摩的心握在手里,并使他在短暂的一生里魂牵梦萦,最后还为赶往北京听林的演讲而机毁人亡。24岁时,林理性而果断地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从此芳名更炽,婚后,她又结识大学者金岳霖,金从此深深爱上她,在不破坏林的家庭的基础上,倚邻而居,终生不娶,柏拉图式的爱情让世人称奇。
两位民国才女,论身世,都是名门之后,但林徽因是庶出,张爱玲胜出一筹;论才华,张在文学造诣上高过林,但林在建筑学上的才华熠熠生辉,两人算是打了个平手;论个性,同样桀骜不驯、惊世骇俗。可为什么两个人在婚姻情感上的收获却有天壤之别?
难道是因为张的容貌不及林大美女?女人的容貌确实很重要。亦舒师太说过,男生喜欢的当然是皮囊,难不成是喜欢你的五脏六腑?很多人对张爱玲的才情不吝溢美之词,却对她的容貌不肯多费笔墨,就连胡兰成也只是笼统地夸她“正大仙容”,没细评过她的容貌。只有白先勇觉得她优雅、得体、平和,也不乏热情。但看了张爱玲的照片后可知,她虽然未必风华绝代,却也生得眉清目秀、卓尔不群,是个气质美女,尤其是和明星李香兰合影的那张,衬得李香兰俗不忍睹,生生把大明星的风头给抢了过去。
同样是美貌与才华并存的两个女人,张爱玲还比林徽因小9岁。但一个最终被花心男人伤透了心,从此枯萎凋零,一个为人妻为人母后,依然风头不减当年,手里还储备了两个优秀的、深爱她的男闺蜜。说到底,女人应该嫁给一个你爱的男人还是嫁个爱你的男人?男闺蜜在婚姻里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张爱玲是个果敢决绝的女人,不爱的时候就花叶两不沾,一旦爱上就倾情投入。加上她本身谈恋爱的次数少之又少,到24岁时(当时已经是个剩女了),遇上胡兰成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初恋,如同一个新手与大师对弈,被那样的情场高手所伤也在所难免。况且胡兰成从一开始就是被张爱玲的才华所打动,对她的人倒谈不上有多钟爱,以至于张赠送他照片时,他还解释说自己并没有想要的意思。再加上胡兰成对于女人向来都是“不论美丑,就怕没有”,和张交往的时候也一直与多个女人保持暖昧关系,其中还包括张爱玲为数不多的闺蜜之一——苏青。不幸的是,两情相比,胡的爱当然远不及张的爱深远。张嫁了个自己深爱的男人后,根本掌控不了局面,身边又无一个男闺蜜救场,结果输得很惨。
林徽因的成功,在于她深谙男人心理:得不到的永远是最美的。林理智地放弃了她或许更爱的诗人徐志摩,嫁给了一个深爱她的男人梁思成。这位在建筑设计上有着过人智慧的才女,在和梁思成一起工作的日子里,从来只肯画出草图就要撂挑子——自有梁先生细细地将草图变成完美的成品。而林徽因这时便会以顽皮小女人的姿态出现在他面前,用各种美食来讨好夫君。其实梁不在身边的时候,林的图也不是不能自己画。也许,她要的就是这种被男人宠着的感觉,要的就是这种驾驭男人的乐趣。
而张爱玲嫁了胡兰成,过得怎样呢?起初也很快乐,只是快乐很短,痛苦很长。朋友去看她,发现她穿了一件皮袍子,她异常快乐,忍不住告诉朋友这是胡兰成挣了钱买给她的。她要让朋友知道自己的男人也是能养她的,并且花男人的钱是件多么快乐的事。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是张爱玲养着胡兰成,他在四处避难的日子里还拿着她的钱坦然地养着小三。
从一开始,胡兰成就用他一贯暖昧的调情这块砖把张爱玲给拍晕了,张误以为这就是爱情,从此彻底沦陷,像个零智商的女孩一样昏头昏脑地任他摆布得团团转。张在遗作《小团圆》中称,她最后恨胡恨到两人欢好之后,幻想“对准那狭窄的金色背脊给他一刀”。
而此时的林徽因呢,却如鱼得水游弋在婚姻与男闺蜜之间,和徐志摩仍是好友,并“时有浮言传出”;对正牌老公梁思成则说自己同时爱上两个人:一个是自己丈夫,另一个是金岳霖教授。而梁先生则全心全意地在为太太清理前面路上所有可能绊到她的杂木乱石,有时候,搞不好还会被太太用砖头拍个两眼发黑——她会时不时地亮出那两个男闺蜜,他们仍一往情深地爱慕着她呢,梁能不压力山大吗?只能时刻保持着完美爱人的姿态守护着她。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都曾留学美国,加之家学渊源,他们中西文化造诣都很深,在知识界交游也广,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而金岳霖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 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房子的前后进。偶尔不在一地,例如抗战时在昆明、重庆,金岳霖每有休假,总是跑到梁家居住。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
林徽因曾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林徽因对梁思成毫不隐讳,坦诚得如同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一般。梁思成自然矛盾痛苦至极,苦思一夜,比较了金岳霖优于自己的地方,他终于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凡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 我应该退出。” 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至情深藏于一生。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身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以后,当他已是80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的时候,他仍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语不发,紧紧握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
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但是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他停顿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了头,沉默了。
多年前我读到这样的话语,喉头一刹那哽咽。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感情十分珍惜爱护。爱一个人,大约便是长远的,一生一世的事情。因此,爱得慎重,却恒久。
他从来没有对她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他只是沉默地做了这一切。爱她却不舍得她痛苦选择,因此只得这样沉默。因为能够说出来,大约都不是真的。
而如今多见的,却是那等付出一丝一毫都要斤斤计较的男子。付出一定要有会报,计算爱情,一如计算基金汇率,赔本生意谁肯做。若自觉有些许吃亏,一定加倍讨要回来。面对这样可怕的现实,再看看20世纪30年代那样动人心魄的爱,真是令人心灰意冷。女孩子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是阿修罗,皮肤细腻,笑容如花朵绽放,很多人爱慕过你年轻的容颜。哪个女孩子年少的时候,没有残酷地伤害过别人的心呢?那些都不难。但是,最美最好的,是有个人,在至老时候还会想起你,那样深刻,深刻到他一生都从未忘怀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