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单亲家庭的女孩心理

单亲家庭的女孩心理

时间:2023-05-30 10:3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单亲家庭的女孩心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单亲家庭的女孩心理

第1篇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 心理问题 处理

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其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及心理环境已经形成,对于健康家庭的学生,他与同学之间的相处以及自身的环境适应性相对要强一些,而单亲家庭的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较为敏感,某句话或者某件事都可能会给他带来伤心、痛苦、消极、郁闷、恐惧的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加以干预,可能会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从实践以及一些理论研究中也能看到,很多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都来自于单亲家庭。由此可以看到:在工作中排查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果提前能够筛查出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学生,就能减少这类学生以后因为心理问题而产生突发事件的几率。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分析

1.1严重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表现为“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情绪。你叫他往东,他偏朝西;你让他干这,他偏做那;你批评他,他反而觉得你是错的,固执己见、知错不改。逆反心理多半是由于受到或害怕受到别人的伤害而形成的。逆反心理严重的甚至会希望借助自己的逆反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由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着极其明显的不安全感和对人对事的不信任感,在情绪情感上往往容易极端,从而形成逆反心理。

1.2突出的依恋行为

单亲家庭的子女由于在家中缺少完整的爱而产生情感缺陷,使他们向外寻找情感“依托”,从而获得一种“感觉补偿”。这种依托的最初阶段,常借助于物。比如女孩睡觉离不开自己觉得有安全感的毛毛熊等。对物的精神寄托,稍后就发展为同学之间的交往需求。如女孩喜欢寻找比自己高大、英俊的异性作为自己的“偶像”和“保护者”。单亲家庭中由于缺少一种情感交流,子女在外面表现出来的这种特别心理现象,有的教师不问青红皂白以“早恋”问题来处理,这是不恰当的。但这种行为有可能导致“早恋”,这时必须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才可能避免其它问题的发生。

1.3明显的自卑感、孤僻感和被遗弃感

单亲家庭的子女由于在家庭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而在学校里又常常受到同学的轻视,甚至讥笑和嘲弄,社会的传统偏见和舆论又往往使得他们抬不起头,他们为自己是单亲家庭的子女感到羞耻,觉得低人一等,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单亲家庭的子女,在情感方面的缺陷,往往使他们感到身上存在巨大的空缺。当听到别的同学谈论自己的父母对他们如何关心和爱护时,他们的心里就充满了痛苦和沮丧,会情不自禁的把自己孤立起来,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痛苦,也不让别人再来伤害自己原本脆弱的心灵,产生孤僻感和被遗弃感。

1.4心理异常敏感,情绪不稳定

孩子不谙世事,并不知道家庭中的变故缘何而起,但却会因此而变得敏感。家人态度上稍有不对,他的反应较之以往会显得突兀。一件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或一句漫不经心的话都有可能使他们受到伤害,导致其心理防线的崩溃。调查发现,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十分敏感,情绪不稳定。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完整的爱,加之自卑感、被遗弃感的影响自尊心表现异常强烈,遇事较为烦躁,不容易冷静。

1.5性格孤僻,我行我素,社交能力差

单亲家庭的孩子给人的一般印象是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与人相处冷漠,缺乏热情,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往往不愿意跟人谈论自己的家庭,思想难以沟通,而且大多漠视校规和社会法纪,自我为中心,容易表现出一些怪异行为。这种人格的不健全容易造成人际交往困难和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作为高校的学生辅导员,怎么去有效的捕捉到单亲家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类学生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良倾向,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就成为了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就需要耐心、细心的工作,用爱心去感染他们,用细心去处理问题,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细节决定成败,爱心贯穿工作。

2.1.1建立学生档案,开展个性关怀。

学生工作要求耐心、细致,对入校的同学查阅档案,做到一个不缺、一个不落,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个人档案,加强对他们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为以后的工作打下牢不可破的基础。

2.1.2尊重学生人格,做到真诚关爱。

在问题的处理中,要考虑到具体问题的具体方面,因人而异的开展深度辅导,而不是所有人一套谈话体系,针对症结所在开展工作,既能让学生容易接受,敞开心扉,也能使工作更容易开展。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1.3开展深度辅导,加强多方沟通。

如果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就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将可能发生的情况消灭在萌芽状态。面对问题,一方面要及时同领导汇报工作,一方面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积极的沟通既能有效防止事件的恶化,又能帮助辅导员理清思路,抓住重点。

2.2有效搭建心理干预预警机制

首先,要做好心理问题学生的筛查工作,尤其是针对单亲家庭的学生。作为心理问题处理机制的一部分,前期预警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能够及时的把握学生的动向。

工作中可以配合辅导员深度辅导、班导师深入宿舍等方式,通过心理测评、档案查阅等手段,来抽茧剥丝,发现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学生,并将这些学生记录在册,制定一个初步的爱心关注档案。

第2篇

关键词:单亲家庭;调查分析;家校结合;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5-0009-03

一、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现状调查分析

笔者所在高三年级有810个学生,其中54人是离异或一方死亡类单亲家庭,170人为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类单亲家庭(本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农村家庭孩子较多)。

首先对所在的高三年级810个学生进行学习成绩的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将单亲家庭的学生和正常家庭的学生在学业和心理方面进行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来自单亲家庭孩子的问题是明显存在的,而且心理问题也是导致他们学业不济、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这一切的根源也就是家庭的不完整。总结起来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的性格心理有如下的特点。

1.自卑感。对于离异家庭,由于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涉世未深,根本无法了解父母的苦衷和处境,所以无法面对事实,有一种被抛弃感。对于一方死亡的家庭,突然之间失去了父亲或母亲,孩子脆弱的心灵也是无法接受的,尤其当这两类家庭的孩子看到同伴与父母那么亲热,那么幸福美满地玩耍时最容易回忆起之前快乐的生活。两者的反差会让他们的心理受到挫折和冲击,产生极大的失落感,从而有悲伤、失落、忧虑甚至自卑等心理疾病。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孩子在这方面要好一点,因为毕竟家庭是完整的,但是父母双方的角色由一个人扮演,终究是有缺陷的。

2.孤独叛逆。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由一方抚养,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笑,某些孩子的孤独感、不融合感会进一步加强。长期积累,孩子会表现为不爱和同学接触,不善言谈,不和老师沟通,脾气暴躁。有时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如奇装异服、泡网吧、抽烟喝酒等。他们可能是想证明还有人关心他们,这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还有些孩子会因为不理解父母而有憎恨情绪。两年前,在笔者班级有这样一个女孩,父母离婚后和母亲生活,可是在与母亲的接触中,孩子经常辱骂母亲,对母亲态度极其恶劣。最后, 这位女孩无法融入集体不得已转学。就一方死亡或在外打工的家庭而言,另一方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言行,多与孩子沟通。

3.焦虑情绪。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内心觉得没有完整的依靠,容易产生挫败感、失败感、失落感和拒绝感。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很大的焦虑,表现为坐立不安、情绪不稳、内心急躁、对自己和别人缺乏应有的信心;与人交往感到焦虑,不能放松,缺乏安全感。

4.内心抑郁。失去完整家庭的孩子,家庭的温暖没有了,自己本身有自卑感,加上会遭受别人的冷眼,或受到别人的怜悯,这些对于本来就敏感的孩子来说是雪上加霜。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不愿将自己的想法向别人倾诉,长此以往,孩子感到恐惧和害怕、感到压抑、郁闷、烦躁等,心理困扰无处排解就产生了抑郁。笔者曾经遇到过两个此类的孩子,每天看不到他们的笑脸,心事重重,要经常与他们沟通,才能看到他们的年龄应该有的状态。

5.嫉妒心重。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物质上和精神上得到的都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特别当他们与完整家庭孩子比较时,自卑、焦虑、压抑的负面情绪统统跑出来,慢慢从羡慕会演变成嫉妒,有的还会有憎恨感。他们希望家长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当得不到满足时,就产生距离感,心理上就犯嫉妒,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此外,这些孩子也不会主动去关心别人,还会敌视集体和社会。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法制节目中看到关于一位女少年犯的报道,父母离婚后,她跟爸爸生活,做尽了一切叛逆的事情,最后帮着不法分子去找“小姐”,看着自己的朋友被人欺凌,她的自述是“没感觉”!这种漠然的态度出现在这样花季少女身上真是太可悲了,深究原因是直接和她的家庭有关的。

6.厌学严重。从表1中看出,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差于双亲家庭的学生,这也是与他们不健全的心理有关的、没有自信心,没有安全感,焦虑叛逆,这些负能量困扰着这些孩子,阻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笔者继续对本高三年级所有单亲家庭的家长(224位)做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孩子的表现和心理受家庭影响巨大,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责无旁贷。更何况家庭是不完整的,只有一方父母在承担这个责任,那么更需要思考如何去教育好孩子的问题了。笔者对本高三年级的单亲家庭的54位家长(离异或一方死亡的)做了家庭发生变故后心态的访谈:乐观开朗的占 15% ,情绪稳定的占25%, 心理失衡(如消沉、沮丧、烦躁易怒等)占60%,考虑重建家庭的占 65% ,已经重组的占20%。

二、单亲家庭学生家校结合心理干预的建议

目前,中国的学校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还是不完善的,建议可以从如下几点做起。

(一)跟踪记录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轨迹

也就是说,学校单独给单亲家庭的孩子建立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学习情况、成功体验等。老师要多给他们机会,当他们回顾自己的成功档案时,会有很强的成就感,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还可以给这些孩子配备心灵导师,在他们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有一个倾诉的对象,并且给予及时正确引导。现在每个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人员可以帮助做类似的工作。

(二)让孩子学会“爱”

整个班级、整个学校都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像一个大家庭,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人与人之间能够理解、支持、鼓励。老师有意识地让那些性格开朗、活泼、热情善良的学生与自卑、孤独的学生进行交往,带动他们摆脱自己内心的阴影,融入大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不会因为自己的遭遇而受到冷眼。教师更要创造平等、尊重的班级气氛,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真诚的爱,言传身教,给学生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句贴心的鼓励,融化学生心中的冰山,化自卑为自信,化孤独为热情。

(三)让孩子学会接受“挫折”

现在会提到“逆商”(AQ),简单说就是面对逆境时的表现,已经作为很多大企业招收员工时必测的项目,是表明一个人是否有潜能晋升及成功的标志。如今的孩子多在顺境中长大,所以畏难胆怯。进行挫折教育可以锻炼孩子坚强勇敢、迎难而上的品格,这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尤其是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而言,怎样面对不顺、怎样坚强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孩子时,老师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同时要跟踪观察,学生成功时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泄气时,要正确引导,暗中帮助克服困难。但是,不能包办太多,因为我们的初衷是要培养学生坚韧独立的性格,让他们面对现实、勇于接受挑战、 勇于承担责任。

(四)老师定期家访

家访,听起来似乎已经过时的字眼,但是确实很有用,它可以使教师更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工作。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的不愿意打开心扉与老师交流的,老师可以亲自到他们的家去看看,到他们的房间看看,可以得到很多信息。笔者家访了现在的一位学生,是和妈妈生活的,学生的房间整齐干净,母亲口中的她是听话懂事,但是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在与妈妈交谈中震惊的得知,孩子的爸爸就是10年前轰动当地的谋杀案的受害者!这就是孩子性格内向的原因,这件事肯定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家访回来后,笔者久久不能平静,想着怎样与这位不幸的孩子交流,怎样帮助这位无助的母亲。

(五)学校与社会机构进行合作

学校向社会呼吁,利用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让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来关心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调动社会资源,给予单亲群体经济物质等方面的帮助,给单亲子女机会参加集体活动,展示他们的才华。由笔者学校发起的“311”黄丝带爱心小组,给家庭困难的优秀学子资助,其中有10%是单亲家庭子女;还有以“311”爱心小组为基础创建的江苏省连云港教育公益网也为很多单亲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此外,学校也可以和社区合作,利用社区资源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街道社区从各方面加强对单亲家庭的关心。生活上,可通过社区互助等形式对离异家庭中生活困难的同学给予经济帮助;思想上,经常走访,了解家长和孩子的思想状态,并及时和学校,老师联系,共同商量研究。

三、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这块大理石要雕琢成一件成功的艺术品,主要依赖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尔出现的因素。这六位雕塑家必须配合得当。所以,要教育好孩子,特别是教育家庭不完整的孩子,需要合力。我们坚信:只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鼎力配合,单亲孩子的教育是可以做得好的。有很多身边的例子,笔者接触的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心理健全,进入理想的大学,成为有用之才。最后笔者还有一点发现:单亲家庭中,和妈妈生活的孩子成才的较多,可能是因为妈妈心思细腻,对孩子的生活和心理照顾周到,及时教育;爸爸生性马虎,粗枝大叶,对孩子心理不能及时把握,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这一点,以后会以另一个课题来研究。

第3篇

单亲家庭的一个较大问题就是“教育功能欠缺”或“教育功能不全”。在教育时家长要注意调整心理情绪,不在孩子心中培植仇恨;注意自身的言行,不在孩子心中培植负疚感;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不在孩子心中培植惟我独尊。

对子女的教育是父母双方的责任,缺少一方,有些作用是难以代替的,而且双亲都在身边给孩子带来更高的安全感和情感满足,这是单亲家庭所不具备的。另一个问题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急躁或沉郁,在群体交往中容易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成为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造成身心发展不够健康。

其一,家长调整心理情绪,不在孩子心中培植仇恨。一位自己带孩子的母亲,她不让孩子经常去父亲那里。有一天,孩子要求父母跟他一起去公园,母亲不答应,孩子非常生气地说:“既然你们俩关系那么不好,为什么生下我!”因此,夫妻离异后,一方要尽快与孩子谈清楚,把离异的主要原因告诉孩子。但是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要尽量客观,不能故意说对方的坏话,以免在孩子心中培植仇恨。如有些离婚女性不乐意孩子与父亲相会,让孩子疏远父亲。其实是对孩子的天性、幼小心灵的一种伤害。自小缺乏父亲阳刚之气的熏陶,男孩子容易孤僻、胆怯、吝啬,往往游离于男孩圈之外活动,形成某种性情扭曲;而女孩则缺乏与异性亲切交流的训练,长大后往往冷漠、拘谨、阴郁、沉默寡言、缺少幽默感和跟异性相处的能力。单身母亲应该明白,拔去仇恨的荆棘,心里才能开满友善的鲜花,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开阔的胸怀。

其二,注意自身的言行,不在孩子心中培植负疚感。离婚妈妈对孩子有负疚感是可以理解的,但离婚怎么说也不是一种罪过。带着“赎罪”心理对儿女有求必应的母亲,要么培养出一个自私骄横、不会体谅别人的冷血孩子,要么给心地善良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还债”负担。太无微不至的爱怜是一种沉重的心理包袱,也容易加深孩子对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的关注。双亲俱全的家庭对自己孩子的照料多是恩威并举的,父母也不会过分小心谨慎,生怕伤及孩子的自尊心。这种爱,恰恰是单亲家庭所难具备的。因此单亲家长要检查自身的言谈与行为,对孩子不能过于关怀,过于体贴,过于照顾,有时也需要对他加以一定的“惩罚”。

其三,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不在孩子心中培植惟我独尊。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不合群,孤僻,拘谨、沉默寡言、缺少和其他人相处的能力,这种不良心理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搭伴回家,一起度周末,不给孩子提供形成孤僻性格的土壤。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家长不妨找那个同学聊一聊或者写一封信。家长这样做,不但不丢脸面,反而是一种教育行为。也可以找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情况,请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在班上讲清道理,正确对待这种情况,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

另外,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多给孩子当家作主的机会,让他们多为家长分忧解难,这会有利于他们尽快成熟起来。如果因为是单亲,就包办代替太多,惟恐苦了孩子,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第4篇

关键词: 父母离异 大学生 思想工作

近年来,我国离婚率呈上升的趋势,在2009年的离婚率统计中,新疆以4.12%的离婚率高居全国榜首。2010年成都共办理24777对夫妻结婚,办理6979对夫妻离婚,平均每天办理离婚19对,照此计算,当年有三对夫妻结婚就有一对夫妻离婚。

“”前夫妻离婚手续十分繁杂,首先,由夫妻双方各自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开离婚介绍信,由单位领导做他们不要离婚的思想工作,有的工厂竟然召开班组会,由众人一块去劝说他们不要离婚。离婚本是夫妻双方的权利与自由,却要受到单位等多部门的干预,单位若不同意某人离婚民政局就不给予办理离婚手续。因为离婚难,在那个年月里理智婚姻相当普遍,即双方感情已经破裂,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孩子,他们忍痛维持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

新的《婚姻登记条例》规定,离婚不再需要单位证明,不必再到街道办事处办理离婚登记手读,因而离婚手续简化了,没有了必须经一些部门调解的程序,没有了夫妻冷静期,离婚讲究高效率,我国法律是维护人权、保障婚姻自主的,换一种角度看,离婚率呈上升的趋势是社会的进步,是人们追求婚姻自主及捍卫人权的具体体现。

当然,离婚率呈上升的趋势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即夫妻离婚后使其子女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夫妻离婚后有的子女表现出爱发脾气或烦躁不安;有的灰心丧气,孤独自卑;有的终日呆在家中怕见人。夫妻离婚后双方若都组成了新的家庭,他们的子女不愿待在父或母的身边,或出门后不愿意回这个新家,他们普遍会产生无家可归的痛苦。

单亲家庭的子女多数认为父母离婚是不光彩的,所以父母离婚后,他们便隐瞒父母离婚的事实。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与人交往会经常涉及的话题,他们首先是回避或转移这个话题,回避不了便编造谎言掩盖父母离婚这个事实,结果,日久天长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养成了撒谎的坏习惯。

有一位女学生,父母离婚后她住在姥姥家,为了不暴露父母离婚一事谎话连篇。其父母亲均是下岗工人,她告诉同学其父母是在国外做买卖;暑期同学要去他家玩,她谎称寒暑假都要去国外探望父母。她讲谎话脸不红心不跳。为了不暴露她是离异家庭子女,为了表现她家很富有,她穿名牌服装,在没有经济实力购买这些昂贵的物品时,便开始在学校盗窃,当她发现同学们开始戒备她时,便借故退学了。

调查发现,父母离异的孩子大多数人是跟爷爷、奶奶或与外祖父、外祖母生活,老人非常心疼这些无辜的孩子,所以对这些孩子百般呵护,百依百顺,使孩子变得依赖和任性。由于爷爷、奶奶或外祖父、外祖母过于溺爱,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天长日久就变得十分懒惰。如果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便会加重他们的失落感,便会怨恨生身父母,一次次不满足,一次次不随心所愿,便使他们产生“我想有个属于我的家”的心理,于是开始早恋。有一位父母离异的女孩十三岁那年就开始与男同学谈情说爱,十四岁就与“对象”去宾馆开房。据调查,单亲家庭的孩子多数早恋、早婚,而早婚、早恋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单亲家庭的孩子发生问题行为的概率较高。由于父母离异对孩子情绪、性格、生活、学习等方面产生的消极影响,最终会导致孩子在行为上发生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异常现象,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高。我在一份统计资料中看到,在青年人犯罪的群体中,父母离异的青年人所占比例为43%,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辽宁连杀10人嫌犯周宇新是鞍山市宁远镇大阳气村村民,四岁时母亲离家出走,是被父亲带大的。因为父亲对他十分溺爱,对他百般顺从,使他养成了强烈的霸王心理,什么事都是他说了算,向别人借钱被拒绝便动手杀人,可谓六亲不认。部分父母离异的青年人由于性格变异易对社会构成危害。

单亲家庭的子女因患抑郁症而自杀身亡也不乏其例。

在大学生队伍中单亲家庭的子女呈上升的趋势,学校对这些学生如不加强引导,不注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成长进步,而且会对社会构成危害。如何使这些单亲家庭的子女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呢?这是急需学校认真研究的一门新的课题。

我从事辅导员工作已近十余年,针对单亲子女的上述心理特征,摸索出了一套对做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工作有较理想效果的方法。

一、消除单亲子女对父母的怨恨,卸掉他们担心被同学歧视的思想包袱。

单亲家庭的子女在怨恨父母离婚的同时普遍怕人们歧视他们,所以,针对他们的这个思想包袱,在新生入学后,我分别与父母离异的学生谈心,详细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离婚后的再婚情况及他们对父母离婚的态度,在交谈中我向他们阐述离婚率上升是社会在进步的道理,通过谈心消除他们对父母的怨恨,解除他们担心被同学歧视的思想包袱。

二、为单亲学生创造一个“家”的环境。

环境造就一个人的性格,夫妇离婚后子女会产生痛苦与困惑,很容易性格变异。要使他们走出困境摆脱郁闷,必须给他们创造一个如家般温馨的环境。单亲家庭的孩子都留恋过去那个完整的家,渴望重新生活在被父母呵护的温馨的家里。所以从新生一入学开始,我就积极地为他们设计温馨的如家般的环境,主动当他们的家长。如,我为这些单亲家庭的学生分别组成了“四同”关爱小组,即四名学生关爱一名单亲家庭的学生,与其同吃、同住、同行、同学习,这四位学生与单亲家庭的学生可谓形影不离,似乎他们是生活在一个家庭里,他们亲如兄弟姐妹。当他们发现这位单亲的“家庭成员”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纷纷予以帮助,甚至不惜慷慨解囊,积极为这些单亲家庭的学生送温暖,使单亲家庭的学生感受到:“同学们就是我的亲兄弟姐妹,学校就是我的家!我爱我家。”

我是辅导员,也是这个“家”的家长,我呵护单亲家庭的学生就如同关心我的亲人一样。我经常与他们交心,经常向他们问寒问暖关怀备至,渐渐地他们便对我产生了信赖,有什么困难都爱跟我讲,有什么心事都愿意向我诉,我用真诚的呵护使他们感受到辅导员胜似亲人。由于辅导员和团干部的共同努力,单亲家庭的学生入学一个月左右时间就能适应学校这个新环境,每天都生活在和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喜欢这个“家”,很快走出父母离婚的阴影。

三、建立离异家庭学生个人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我把掌握离异家庭学生的思想动态的任务分配给团支部,由他们负责掌握离异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及时妥善解决。如,有一位父母离异的二年级的男学生李某,他经常一个人在操场散步,经常长吁短叹,经常夜间失眠,团支部书记发现后就主动与他谈心。原来,李某交了一位女朋友,两人和睦相处如胶似漆,当女方父母听说李某父母离异,而且,父母均是下岗工人,既无权又无钱后,便认为李某毕业后就业会很困难,所以,便反对他们继续相处。团支部书记了解了情况后便向我反映了这个情况,我便立即找李某谈话又详细了解了情况。

我认为女方家人的顾虑不无道理,陈某是学动漫专业,现在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竞争十分激烈,另外,根据他的学习成绩毕业后从事动漫这行工作属实较困难。首先做学生陈某的思想工作,告诉他当务之急首先要解决的是就业问题,其次才是考虑婚姻问题。我启发他就业不能可一棵树“吊死”,市场经济社会参与竞争者必须有多技之长,多才多艺才会在就业的竞争中处于优势。我许诺要帮助他寻找适宜他工作的职业,要求他必须多才多艺。后来,我通过调查发现省市电视台普遍缺少非线编辑人员,而陈某非常喜欢非线编辑工作。可是,虽然他懂得非线编辑的理论,却没有操作电脑编辑画面的实践经验,我便帮助他联系到一个电视摄制组,让他在寒暑假期间到那里免费实习。陈某经过半年的实习熟悉了非线编辑技巧并能独立工作,后来经过考核制片人同意聘其到这个摄制组工作。陈某的就业问题解决了,陈某欣喜若狂,他说:“学校就是我的家,辅导员是我的亲人,同学就是我的兄弟姐妹,我爱我家。”

四、弥补业已缺损的爱。

我经常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与单亲学生的父母联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父母离异后其子女最担心的是父母对他们的爱会降温,为此,单亲家庭的孩子普遍为将失去父母之爱而忧郁,我劝说离异的家长要经常主动地关心子女学习及生活,经常主动去看望子女,多与他们交心,使子女感受到父母之间情已了,但是,父母对他们的真爱仍然长在,用最真诚的呵护使子女健康成长。经我做工作,大多数已离婚的父母能经常主动到学校看望子女,加大对子女的疼爱力度,消除子女对他们的怨恨心理,加深与父母的感情。

两年来,我们采取上述四项措施,与全体共青团员共同做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思想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 心理健康 UPI 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236-02

农民子弟十年苦读,怀着改变自身前途,改善家庭生活的梦想走进大学校园。但是,农村大学生来到城市后,面对眼花缭乱的城市生活,往往会感到自己由以前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变得形象土气、见识肤浅、生活拮据。并且农村大学生大都没有享受到优质中小学教育,其生源素质、学习能力、就业机会等都处于劣势地位,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1,2]。本研究就是旨在通过对某高校的农村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科学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及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咨询提供现实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高校按专业班级进行团体问卷调查,从中抽取全部农村大学生的调查问卷。

1.2 方法

1.2.1 测试工具

本调查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UPI)作为调查工具。UPI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卫生、人格健康调查表。该量表经信度检验有较高的信度,目前国内多所大学的心理咨询机构常备并每年使用。根据UPI的筛选规则将学生分为3类,第一类筛选标准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①UPI总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者。②第25题做肯定选择者。③辅助题中同时至少有两题做肯定选择者。符合第一类筛选标准的可能为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第二类筛选标准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①UPI总分大于或等于2O分小于25分者。②第8题、第l6题、第26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③辅助题中只有一题作肯定选择者。符合第二类筛选标准的为可能有心理问题,需要关注的学生。第三类筛选标准:不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者应归为第三类,第三类为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的学生。

1.2.2 测试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对被试进行团体施测,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规定程序,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控制情境。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然后按指导语的要求,不受任何影响完成整个问卷。所有受试者在30min内独立完成问卷,当场回收问卷。从所有问卷中抽取全部农村大学生的调查问卷。

1.2.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X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此次调查收回有效的农村大学生调查问卷为828份,其中第一类学生146名,占17.63%;第二类学生281名,占33.94%;第三类学生401名,占48.43%。

2.2 不同性别的学生UPI分类比较

表1显示,男生与女生的UPI分类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

表1 不同性别的学生UPI分类比较

X2=15.55,P

2.3 独生子女与否的学生UPI分类比较

表2显示,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学生UPI分类无显著性差异。

表2 是否为独生之女的学生UPI分类比较

X2=0.50,P>0.05

2.4 单亲家庭与否的学生UPI分类比较

表3显示,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的学生UPI分类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于双亲家庭。

表3 单亲家庭与否的学生UPI分类比较

X2=4.33,P

2.5 文理科学生UPI分类比较

表4显示,文理科学生UPI分类无显著性差异。

表4 文理科学生UPI分类比较

X2=1.33,P>0.05

2.6 学生干部与否的学生UPI分类比较

表5显示,是否为学生干部的学生UPI分类无显著性差异。

表5 学生干部与否的学生UPI分类比较

X2=1.85,P>0.05

3 讨论

目前大学生无论在生理、心理、还是社会适应等方面均存在令人堪忧的不健康状况,特别是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已引起许多学者的极大关注[3,4]。

通过本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大学生中或多或少的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占了调查人数的51.57%,其中第一类学生17.63%,第二类学生33.94%,比袁立新、曾凡星、张明亮等人的调查结果要更高[3-5],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普通的大学生,表明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和严重。

从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否、单亲家庭与否、文理科、学生干部与否的学生,在UPI的分类结果分析,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性别和单亲家庭与否有关,与是否为独生子女、文理科、是否为学生干部无关。

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社会对男、女性不同的期望以及我国家庭教育中对女孩的教育相对男孩更趋于保守的现状有关。男生性格上要比女生外向,独立性优于女生,在适应新环境新生活也比女生更快更容易。在农村,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还有残余。而且,女生在大学的消费上比男生要高,而且女生虚荣心要强于男生,相互间容易形成攀比心理,而农村大学生的经济相对困难。这些都使得农村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容易产生自卑、胆怯、孤僻、性格过于内向等心理特点,甚至封闭自我。这些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在生活、交友、学习等各方面施展才华,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双亲家庭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单亲家庭。从对各个层次、各个年龄人群的心理健康研究的报道均得出这样的结论:子女的心理健康与家庭有关。父母的健在,和睦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融洽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特殊家庭结构背景的学生,尤其是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结构不健全,缺乏父爱或(和)母爱,没有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及父母的教育引导,同时遭受一些社会上的偏见和歧视,很容易形成孤僻、自卑、厌世、敏感、多疑、偏激等消极心理。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要重视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对来自农村的女生和单亲家庭的大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爱和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与女生的生活、学习、交往等有关的团体心理训练是提高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对单亲家庭的农村大学生,可以多从团体活动出发,将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融于团体组织活动中,让这些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通过相互的关心和帮助,重新树立和谐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心理健康,也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春荣,姜宁.当代农村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健康教育.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5):122-123.

[2] 程雯雯,郑雪,孙配贞.农村大学生自我接纳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241-243.

[3] 袁立新,曾令彬,周汉星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状况调查.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24(4):74-78.

[4] 曾凡星.医专新生UPI测试及相关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8,35(5):916-917.

[5] 张明亮,朱晓文.1087例大学新生UP1人格健康评价效应.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7):1093-1095.

第6篇

父教缺失,社会之痛

家庭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青少年的许多社会问题,如暴力、犯罪、性问题、网络成瘾等往往源于家庭,而父教缺失就是其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父教缺失对孩子和社会的破坏性影响都是不容置疑的。

很多研究证实了父教缺失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关联。美国父教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只有20%的未成年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却有70%的少年犯出自单亲家庭。美国很多问题孩子来自无父家庭。另一项全美调查发现:离婚家庭中学生的退学率(31%)是双亲家庭中学生的退学率(13%)的两倍还多,单亲家庭少女怀孕的百分比是双亲家庭少女的3倍。

总医院青少年成长基地近几年研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和成瘾性的人格特点,其首要责任在父亲。该基地对所收治的网络成瘾病例的统计发现,排名第一的伤害是父爱缺失,占87%。

父亲意味着规则与监督,也意味着权威与可信赖。在没有父亲参与的情况下,孩子往往缺乏规则教育与必要监督,当遇到难题需要帮助时,孩子往往会缺乏一个可以信赖与参照的权威与榜样,这可能正是青少年的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

父教缺失根源在父道观念的衰落

尽管“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传统上的父亲形象从未如今天这般单薄。《说文解字》对“父”字的解释是:“矩也,家长率教者,从手举杖。”父亲在家庭中垂范训导,是家庭经济的供给者、家庭安全的保护者,更是家庭精神的引领者,所以《三字经》中有“养不教,父之过”之说。

今天,这种传统的为父之道的观念已走向衰落。现在的很多父亲忽视了自身所承担的精神和道德上的教养责任,把工作与养家看作父职的全部,有意无意间忽视了孩子,忽视了父亲的教养职责和为父之道。与此同时,父亲单纯凭借其权威实施教育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平等正成为家庭关系的主旋律,这也动摇了父亲教育孩子的信心。另外,许多父亲以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天然联系使母亲易于主导孩子的教养,因此对自身教养孩子的能力缺乏信心。

此外,儿童发展的某些理论也曾忽视了父亲的重要性,认为父亲在影响儿童发展、尤其是婴幼儿发展方面没有母亲重要。事实上,现有的研究已经了这种结论。父亲不仅对婴幼儿有如同母亲一样的重要影响,而且父亲完全有能力像母亲一样照料孩子,与孩子交流。

因此,造成父教缺失的根源是:在传统父道观念日渐衰落、崩塌的同时,一种新的父道观念并未能及时补位从而使父教处于一种缺失状态,社会对父亲的角色认识不清,父亲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误区,这一切都亟需一种新的父教观念及时形成并发挥作用。

塑造新时代的父亲角色

为父之道正在由旧传统向新角色过渡与转变,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全社会更新父教观念,新时代的父教至少应树立以下三个观念:

第一,父亲的角色与影响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父亲不是家庭教育的配角,也不是“第二个母亲”。众多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教与母教有着天然的区别:在婴幼儿时期,母亲更多的是与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和语言交流,父亲则更多是通过身体运动和孩子进行游戏交流;在游戏规则方面,母亲倾向于迁就孩子,而父亲则更注重“立规矩”;父亲对孩子形成勇敢、自信、果断的个性更为重要,而母亲对形成稳定、温顺、合作的个性则更为关键。第二,父亲影响自婴儿出生始。父亲的重要并非要等到童年时期才能体现,父亲对婴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都非常重要,婴儿一出生,父亲就应该及时就位。凯文·努琴特对爱尔兰父亲的研究发现,在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父亲对育儿工作的贡献越多,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越高。德国心理学家苏埃斯的研究指出,12~18个月的婴儿与父亲的关系将影响孩子以后的同伴行为和同伴关系,具有安全父婴依恋的孩子,在游戏中较少消极的情感反应,与其他孩子交往时不紧张,具有更高质量的同伴关系。

第三,父亲对女孩和男孩有同样重要的影响。早期研究忽视了父亲对女孩的重要性,而现有研究表明:父亲在女孩的成长中同样不可或缺。父教缺失可能对女孩的性别角色形成造成混乱,心理学家赫塞林顿的研究发现,那些只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面对陌生男性时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焦虑,来自离婚家庭的女孩更早、更频繁地与男孩约会。父亲还对女孩的智力成就有重要影响,道格拉斯·杜内等人研究发现,与那些只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相比,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具有更高的教育期望,并且在自然科学、数学、语文和历史等标准化成就测验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父教观念的更新需要相应的支持与保障。我国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对产假的规定十分模糊,很多地方法规并没有明确男职工休护理假的权利,更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即使规定了男性护理假的地区,时间长短各不相同,执行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在立法方面,瑞典等国的经验值得借鉴,瑞典自1995年开始实施《父亲法》,规定父亲在婴儿出生后必须请一个月的假在家中照顾婴儿,若父亲不履行这一义务,他将不能享受政府所给予的一个月的薪水津贴。

对于因父母离异而导致的父教缺失,可通过实施父母共同监护来保障父教参与。共同监护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共同的法律监护,即父母均负有为孩子的生活作出决定的责任,而孩子通常只与父母一方住在一起;另一种形式是共同的身体监护,即一年中孩子分别与父母一方生活一段时间。目前,美国至少有34个州采取了类似的法律。这样做的益处是“家破而不亡”,为孩子享受父爱母爱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政府和社会还应努力把父教新理念推广到各行各业中去,倡导父母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不妨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如美国的“父亲支持计划”、“国家父亲中心”、“新爸爸训练营”等社会机构向社会宣传推广父教,并指导父亲强化育儿技能。

我们希望,在政府支持和社会帮助下,在正确的父教理念指引下,会有越来越多的父亲认识到父亲的独特价值与重要性,积极提升父教能力,主动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这是孩子之福、家庭之福,也是社会之福。

第7篇

曾经看过网上一段视频,其中一14岁女孩连扇父亲十余个耳光,甚至跳起来向父亲踢去“连环脚”,而父亲一直没有还手,也没有表现出生气。据媒体跟踪调查得知,女孩的父母早年离婚,女孩一直跟外婆生活,后来父亲强行从外婆手中要走了抚养权,女孩被迫辍学,开始跟着打工的父亲颠沛流离。父亲对女孩严格管制,甚至整天把她锁在狭小的屋内,不准她外出。失去自由的她痛恨父亲,因此出现了大打出手的一幕。

看完这让人揪心的新闻后,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也许父女间的矛盾并不仅是女儿的一时冲动,或是父亲的一味忍让如此简单的事情,而是女儿长期处在家庭教育缺失的环境下的情绪爆发,父亲对如何与女儿进行有效沟通束手无策的长期结果。

无论如何,女儿对父亲大打出手确实是不道德,缺乏教养的表现。女孩不尊敬自己的父亲,不体谅单身父亲在外打工的艰辛,没有意识到父亲从外婆那里争取抚养权是为了弥补作为父亲的责任,虽然这位父亲弥补的方式明显不够温和,令孩子不容易接受。而恰逢女孩正处于青春期,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意愿,没有母亲的引导,没有学校的教育,父亲又打工在外,谁来教会女孩如何为人?女孩仅凭青春期的冲动、躁动来懵懂分辨前方的路。

当单亲遭遇青春期

女孩的父亲觉得自己亏欠孩子很多,所以拼命打工挣钱,为了让女儿过上好日子。限制女孩外出是因为怕她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学坏,是为了保护孩子。女儿发起脾气来,他总是忍着,长期的纵容,导致孩子竟然动手打他。

虽然说,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渴望爱,更渴望关怀,但这份爱却不能因为单亲而令抚养孩子的一方以溺爱的方式给予不适当的关怀。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孩子,反而害了他们。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教育、引导,而不是迁就他们的任何需求。

对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家长要给予特殊关注,此关注手段不仅要做到情感上“细致”,更要做到方法上“恰当”。那些能举起双手殴打父母,甚至走极端伤害父母的孩子,都是因为长期处于家庭教育缺失环境而变得心理承受能力差,遭遇挫折情绪悲观,时刻处于不安全感中,做事提不起兴致,对人生迷茫无望,缺乏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在重重心理压力下成长的他们,一旦负面情绪达到情感承压的阈值,便会反馈出像火山喷发一样激烈的情绪,类似以伤害家长的发泄渠道来释放自己,是非常容易发生的行为。

而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心灵已经历了一次伤害,在进入青春期时,就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当孩子渐渐长大,单亲家长们更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叛逆女孩内心脆弱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脑平衡是通过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来维持正常的,孩子受到很多压制后,如果输出功能减弱,不能通过正常渠道释放自己,将会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今天的巴掌将来会变成什么呢?输出功能减弱,内心积累的情绪到达一定程度,根本没有空间去容纳百川,所以,这样的孩子,没有包容心,内心是很脆弱的,一触即发。如果家长还不引以为戒,后果不堪设想。如视频中的女孩,表面暴戾,内心承受能力极差,对父亲的严格管教反应强烈。

要知道隐忍永远不会真正解决问题,只会将问题暂时压制,但如果遇到特殊因素刺激时,这颗饱含了愤怒、无奈、失望、决绝各种情绪的炸弹就会瞬间引爆,多少起蓄意杀人或过失伤人案件就是如此产生的。父母的行为是影响孩子行为的牵引绳,亲子之间应该做到相敬相爱,而不是单方面软弱退让或单方面强势。

在沟通中达成理解

那么针对这样的孩子,如何进行补救措施?首先,家长要用包容、理解的姿态面对孩子,在给予孩子充分关爱的同时,给他们选择朋友、选择方向的自由。只有孩子选择的选项多了,他们才会认真思考哪一个是最有利于自己的选项,此时家长因为包容理解孩子的做法,取得孩子的信任,适当提出自己的有效建议,孩子一定会认真考虑,而不是像新闻中的女孩这样,被父亲的盲目逼到了墙角,无路可退,而做出极端行为。

其次,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是否通畅对孩子引导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亲子两代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处事观念也不尽相同,但怎样让两代人理解对方,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体谅对方的难处,做到“相敬如亲,相处似友”的境界是每个家庭追求的目标。教条的训导已经不适合接触信息面广的现代孩子了,朋友般的沟通,找出两代人可以谈得来的话题才是沟通的良好开端。多尝试、多发现,这不仅是对孩子的要求,同样是对家长与孩子沟通问题上的建议。

第8篇

关键词:心理治疗模式;单亲家庭儿童;个案工作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随着社会上单亲家庭数量的上升,单亲家庭儿童的比例增大。一些孩子因为家庭的残缺,总是或多或少对他们的性格和品行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儿童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单亲家庭的子女,他们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尤为突出。单亲儿童的增多,给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必须重视单亲儿童特殊的心理现象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单亲家庭儿童的困境,以促进社会工作者对单亲家庭儿童的积极介入及对他们健康成长的协助,正确引导和辅助单亲家庭儿童健康成长。

一、个案工作案例介绍

案主张某,男,12岁。现在就读小学六年级,特别爱好体育,曾经在学校的体育运动会上得过奖。张某出生在农村家庭中,父亲是名运货员,患有糖尿病,几年以前母亲忍不住家中的贫苦丢下一纸离婚协议书而离开,张某由父亲抚养。因为父亲从事运输行业,早出晚归,致使张某的生活无人照料、学习没人辅导、心事无人倾诉,更多的时候沉默不语,性格倔强而忧郁。据班主任叙述,他很少谈及父母,即使谈及情绪也不是很好。和同学关系一般,提到家庭生活比较敏感,不愿多说,此外,他经常在课堂上向老师提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使老师比较尴尬,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即使完成了也不愿意上交。还结交了一些行为不良的朋友,学习处于不及格,常常违反校纪校规,如,损坏公物,扰乱上课秩序等。有时还会出入网吧。去年有了继母。继母43岁,曾从事宾馆服务行业,有一个比自己大2岁的女孩,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很重视,目前为了帮助案主补习功课,辞职在家。但是,案主觉得,继母是外人,常常有抵触情绪,从来不告诉他们自己真实的想法。

二、心理治疗模式的案例分析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以“人在情境中”理论为依据要求全面收集与案主有关的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料,其中包括了解案主对自己问题的看法,是否尝试处理这些问题,追溯案主的童年及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价值观念及如何看待自己等,其次,还要了解案主各种意识和无意识状态上的满足与不满足的不同感受。协助案主进行自我发现,了解自己在行为方面可能存在的缺陷及这些缺陷对面临问题的影响。

针对案例中张某的状况,可以从性格、学习、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心理社会研究。

1.性格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成员间的感情交流和照顾减弱。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问题尤为突出。心理学家认为10-14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无意识系统中的本能冲动也遵循着“快乐原则”,寻找安定的方向。对于张某来说,父亲早出晚归,没有交流的机会。而此阶段张某又失去了母爱的关心,容易形成比较内向、不懂交流、不愿沟通的性格。再加上与继母有隔阂,没有平等的家庭沟通;与朋辈群体或师生感情交流缺乏,使案主张某变得非常内向而封闭自己,说话很少。因为案主的内心世界无法得到满足,他认为世界是不公平的,继而形成逆反心理。

2.学习问题。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学生的评判标准是学习成绩。张某由于家庭的变故,失去了帮助的资源,而此时又没有能力自助,于是恶性循环,使张某对自己的学习没信心。虽然自己有学好的愿望,但心理的作用,逆反性强烈,又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最后还是没有见效。此时张某更需要通过自尊感重建并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3.行为问题。家庭温暖的缺乏、及其不丰富的课外生活和朋友的缺乏,使张某失去与人沟通的机会而沉迷网络游戏,使他更向往虚拟空间、减少人际交流,使他堕入自我封闭的世界,于是他会更愿意在网吧中找到快乐,从说谎中躲避父母的教育,用旺盛的精力来破坏公共财物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虽然案主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损坏公物,但是根据这些事情来看,可能案主在生活与学习上有很大的压力,需要发泄;也可能有太过盛的精力需要释放。

三、问题诊断

心理社会的诊断,是除了对案主张某进行社会因素的分析外,再进一步以精神分析理论来诊断案主的人格或心理问题,并对案主的受助意愿,接受服务的能力进行预估。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工作员要随着“人与情境”的改变而不断修正,一有新的情况出现,就将原来的推理加以改进,从而确定新的策略和方案。

1.心理动态诊断。研究案主性格的三大动力即超我、本我和自我之间的互动。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的强弱程度和自我的调节功能会直接影响个人的心理平衡。我们要观察当案主和他人以及其他人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关系,以便了解某一部分的改变将如何引起其他部分和系统的改变。案主张某的心理困扰不仅与其外部环境有关,也是其人际关系失调的必然结果,同时张某的心理障碍也会影响他的人际关系。虽然环境对问题产生存在重要影响,但是,个人的“自我强度”——即理解力、判断力、冲动控制力、预防机能、自我理想、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等,都会影响案主对问题的态度和应变能力。

张某之所以内向、不懂交流、不愿沟通,是因为在母亲离去后,没有得到更多的关心,加之父亲早出晚归,没有时间陪伴自己,对继母又有抵触心理,使张某逆反心理严重,没有得到平等的家庭沟通;与学校朋辈或师生感情交流缺乏,致使案主非常内向而封闭自己,说话很少。

2.根由诊断。通过分析了解张某的成长经验,努力寻找出当前问题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幼年时期的经历对案主目前的状况的影响。人的矛盾和冲突是在过去到现在的经历中产生和形成的,所以要把案主放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案主和环境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推理。

张某过去的生活有母亲的照料与关心,父亲的适当过问,自从母亲离开家后,父亲忙于活计,早出晚归,根本无暇过问,再与继母有隔阂,在张某的心理生活落差拉大,心理承受不住这样的改变,才出现了不愿意学习,与老师顶撞、上网吧等问题。

3.分类诊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不主张诊断只局限在出现问题的部分,而是要全面地看问题。一般来说,案主的问题大都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生理、心理和社会。将案主的各方面情况分门别类,逐一进行临床评估,以便全面、综合、系统地考察问题,并对问题做出分门别类的具体诊断。如对案主张某分别进行身体状况、情绪状况、心理表现、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诊断和评估。

(1)生理方面:张某的身体健康,喜欢运动,在体育方面较擅长,曾经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得过奖。但由于家庭困难,没有参加体育学校培训队。(2)心理方面:张某内心矛盾,他渴望被关心,又敏感多疑,逆反心理严重。(3)社会方面:结交一些不良朋友,出入网吧,还常常违反校纪校规,如,损坏公物,扰乱上课秩序等。

四、介入目标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下工作者要结合案主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及相互关系之间互动作用,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促进案主问题的解决和个人的全面成长与发展。确定介入的工作目标:

1.减低案主的焦虑与不安。与案主建立信任、平等的工作关系, 倾听案主的需求和愿望,通过鼓励和表扬案主,帮助案主建立起自信心,获取关心和成就感

2.减低“人在情境中”系统的功能失调。让案主尽快认识到自己的身上存在的问题,并逐渐改正心态,通过与父亲和继母的交流,改进双方沟通和交流技巧。

3.增强案主的自我适应能力和“人在情境中”系统的功能。通过帮助案主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改进学习方法、消除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并带领或鼓励案主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活动等来改变现状。

4.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通过发现案主的优势,帮助他完成自己在体育方面的优势,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

第9篇

关键词:洛丽塔人生悲剧必然性

1 引言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Nabokov.1899―1977)是著名的俄裔美籍作家,也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他不仅以诗人、小说家、批评家、翻译家和昆虫学家等众多身份享誉文坛。而且有“文学发明家、语言魔术师、风格炼金术士、时间思想家”之称。1973年纳博科夫因其终身成就巨大被美国授予国家文学奖,也因其独特的写作技巧被后人尊称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之父”口婶。《洛丽塔》(1955)是他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上个世纪的一部鸿篇巨著,纳博科夫也因此书一举成名。《洛丽塔》因其特殊的故事情节,以及所反映的精神内容,成为一部到目前为止仍具争议的作品。

该书讲述的是一个患有“精神官能症”和“恋童癖”的中年男子亨伯特与一个12岁的女洛丽塔产生恋情的故事。为得到洛丽塔.亨伯特不惜违背本意与她母亲夏洛特・黑兹结婚。而夏洛特在一次戏剧化的车祸中丧生.这刚好成全了亨伯特的欲。从此,亨伯特带着洛丽塔开始了他们长达两年的旅行生活。旅行期间,亨伯特因犯下了他人生当中不可饶恕的罪行而入狱.并在监狱死于冠状动脉血栓症。针对这一悲剧,不少学者站在男性的角度去感慨男主人公亨伯特的人生悲剧,并不惜笔墨进行分析,而那个古灵精怪、百合花般的女孩洛丽塔却常常被人们所冷落。洛丽塔的悲剧实际上是一出社会悲剧。她的命运构成了小说中闪亮而凄美的主线。特殊的单亲家庭环境、僵化的教育体制和不良的社会风气等,使得洛丽塔的人生悲剧成为必然。

2 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洛丽塔来说。特殊的单亲家庭背景给她的性格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洛丽塔的父亲比母亲大二十岁,并且在洛丽塔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父亲死后,母亲夏洛特・黑兹的生活变得很艰辛,因为她要承担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是物质方面的:她要为这个家的正常开销而努力挣钱;二是情感方面的:她不仅要忍受失去丈夫之后的那份空虚和孤独,而且要为寻找新的幸福而努力。正如文中所述,她是一个“感情热烈的孤独的女人”。丈夫的早亡使她的感情生活更加乏味。物质和情感方面的双重压力使得黑兹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关注洛丽塔的成长,对洛丽塔也缺少母亲对孩子应该具备的耐心、理解与尊重。在她心中,洛丽塔是个“十足的讨厌货”。有一次,当洛丽塔嚷着要跟她和亨伯特去购物时。黑兹当众责骂洛丽塔“没有礼貌”,“死乞白赖”。黑兹不让洛丽塔跟着是有原因的,因为她希望利用这个难得的购物机会来成全她和亨伯特的爱情。在她眼里,拥有亨伯特这个男人似乎更重要。

另外,处于青春期叛逆的洛丽塔自主意识比较强,希望身边的人能够把自己当成人看待,信任和尊重自己。面对洛丽塔,黑兹并没有用理解和尊重去打开女儿的心扉。相反,她采取的是压制粗暴的方式。黑兹专横的家庭教育方法不适合叛逆的洛丽塔。洛丽塔在母亲面前表现得很嚣张,经常跟母亲唱反调,向母亲发起挑战,这些使母女关系一直很糟糕。

洛丽塔极端叛逆的性格除了跟母亲的专制粗暴有关,最主要的是她是一个成长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父亲的缺席使她与母亲的关系更加极端。而这种关系的极端让洛丽塔更加意识到父亲的重要性,也让洛丽塔对父爱的渴望更加强烈。“单亲家庭会打破子女情感发展需要的平衡状态,导致子女心理发生严重倾斜或变态”。也曾经表示:“全盘的生活教育只能得之于包括全盘生活的社会单位。这单位在简单的社会里是一男一女的合作团体,因此,抚育作用不能由一男一女单独负担,有了个母亲还得有个父亲。”父母在儿童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及不可完全替代性,使得单亲家庭的儿童在其个性发展中必然有一定的困难。据研究。由单亲母亲带大的女孩可能带有对异性的好奇或恐惧。或者,孩子在刚接触另一天地时,由于其缺乏经验很容易摔跟头、犯错误。

对父爱的渴望,以及对异性的好奇,使得洛丽塔变得开始注意并迷恋中年男子。这也是洛丽塔对亨伯特和奎尔蒂暖昧态度的缘由。正是在这种欲望的促使之下。她盲目地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而迈出了悲剧人生的第一步。

3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的失败为洛丽塔以后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除此之外。当时美国僵化的教育体制对洛丽塔的悲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在美国由农业国跃为工业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并在一战后特别盛行。“经验”是他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他特别强调从经验中学习,提倡应该把教师高谈阔论的课堂变成儿童能随时移动位置进行活动的课堂。学习应当给儿童提供动手和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的场所与条件。威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充分自由地发展儿童的智慧和性格,强调儿童生长的内容不仅包括智慧和社会的生长,而且包括道德的生长.三者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当时美国各机构都试图把该理论付诸实践。但总是问题不断。尤其到了四五十年代,各机构只是照搬理论、体制僵化,忽视对孩子道德素质的熏陶与培养。就像文中所述,学校在假期组织大量的营地活动。洛丽塔的母亲包括很多家长对这些活动的目的深信不疑,认为这些营地活动是健康的,能够发展儿童的个性。而正是在允许孩子们充分发展个性的宿营地里,洛丽塔借着擅长的划船活动陪同另一个女生每天划至偏远的小岛上,轮流与营地女主人13岁的儿子查利交欢。更不用提学校里孩子们之间数不清的“那事”和那些萨福式的“娱乐”。黑兹死后,亨伯特担当起洛丽塔的教育事宜,他相信比尔兹利是所相当高级的私立学校,“没有现代的胡搅乱闹”。后来.亨伯特才发现该学校的教育宗旨是“四D教育”:Dramatics(演戏)、Dance(舞蹈)、Debating(辩论)和Date(约会)。目的就是让这些女孩子做个“妖媚的姑娘”。它培养的学生讲究实用主义,感兴趣的是交际而不是作文。亨伯特对此大发感慨:“现代的男女同校教育、青少年的风尚、营火旁的欢宴等已经让她这样的姑娘不可救药地彻底堕落了。”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如前所述,学校教育的失败进一步将这个聪慧、伶俐、有着运动天赋的孩子推向了深渊。

4 社会风尚

除了上述两种因素,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尚也加速了洛丽塔的殒灭。社会风尚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蕴含着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人格取向和伦理态度,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活动。二战后的美国进入由农业化向工业化 转变的高速发展时期。超速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带来丰富物质的同时,也带来了令人头疼的副产品。比如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公平竞争的逐渐丧失.以及道德流域的江河日下等。在浮华的社会背后,人们的传统信仰遭受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抑制.导致了时代精神的异化发展。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结果:大众文化的娱乐庸俗化朝向严重阻碍了社会精英文化的常态发展,影视明星等成为青年们崇拜的偶像。经典著作和古典艺术少有问津。另外,青少年早恋早婚的情况较为突出。两性关系的发展也一改往昔保守、拘谨的陈规。公开讨论性方面的话题不仅不再令人感到难堪,反而成为一种前卫的表现。人们追逐物质享受,及时行乐,很多在金钱地位上力不能及的女孩为了名利牺牲了青春、童贞乃至婚姻,甚至有为数不少的姑娘抵挡不住诱惑坠人风尘。对于洛丽塔。一个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的孩子,我们很难苛求她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她也逃避不了这样的命运。

除此之外,中年男子亨伯特的出现,为洛丽塔的悲剧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能性。亨伯特是一个有“特殊嗜好”的人。他百般痴迷9到14岁的“女”,并且只对她们有身体方面的“激动”反应。亨伯特的心理病因“缘于他幼年时期两次失败的性经历,以及成年后他的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动态失衡”。其实,洛丽塔与亨伯特的相遇并非偶然。纳博科夫在1967年接受记者赫伯特采访时就透漏了这样的信息:“40岁的男人和比洛丽塔大不了多少的女孩子之间拥有这种关系司空见惯。他们的结合不会招致公众的愤怒,相反大家还替他们叫好呢。”可见,在当时的美国,洛丽塔的悲剧实际上是一出社会悲剧。没有这个“亨伯特”出现,还会有其他的“亨伯特”出现。洛丽塔的悲剧是必然的,亨伯特的出现只是引燃她人生悲剧的一个导火线。

第10篇

关键词 家庭因素 儿童与青少年 性别发展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1.065

1 影响性别发展的家庭系统影响因素

家庭因素是影响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因素之一,包括对个体性别社会化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父母作用、兄弟姐妹的作用、家庭结构以及文化背景等家庭子因素与儿童、青少年性别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概况。

1.1 父母的作用

以往研究从父母的自身性别、价值观、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教养方式、婚姻关系等方面,探讨了父母对孩子性别发展的作用。首先,Susan M. McHale等人的研究发现,父母对与自己同性别的孩子有更多的性别行为规范、发展的指导,他们往往在与自己同性别孩子身上所花费的时间更多。①Burt和Scott同样也了解到,青少年的性别角色模仿了与其同一性别的父母亲的性别角色;另外,父亲对子女的性别发展会有更大的影响,对子女的性别行为有更传统的要求。②李雪平等人的研究也发现,父亲们会通过角色期待抚养方式、游戏互动等渠道,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同时也影响儿童自我概念,以及未来婚姻观和社会归属感等性别角色内容的发展;③朱淑贞在对小学三到六年级孩子关于父亲缺失对其性别发展的调查中发现,父亲未缺失的男孩性别角色发展最好,其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都比父亲外出打工和父亲在家但是很少交流的男孩发展得更好。④其次,父母的性别观念也是子因素之一。持传统观念的父母会以性别为标准对待子女,如父母的态度、对子女的性别角色期待、资源的提供等方面会有所差异。反之,父母会更平等地对待不同性别的子女。再次,母亲是否参加工作也可能对子女性别发展有间接作用,这点体现在家庭中的劳动分工上,如果父母双方都参与了工作,父母会因此需要子女帮忙处理家务劳动,女孩要做更多的家务活来分担母亲的责任,男孩父亲的家务责任。最后,在教养方式上,除了父母观念的影响,还体现在,父亲与子女之间更多的是指令性、指导性性质的沟通方式,母亲更多的是从情感温暖,支持的角度与子女沟通,所以,在不同的家庭,父母间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孩子对性别的认识和发展;另外,在婚姻关系方面,夫妻双方因为性别而扮演不同的性别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家庭责任,也给了孩子性别方面的榜样示范。

1.2 兄弟姐妹之间的作用

McHale等人研究了家庭中兄弟姐妹对儿童、青少年性别发展的影响。首先,子女会因为自身的性别而受到不同父母不同的对待,或带有明显的性别分类标准,或是平等对待;其次,如果家庭中有多个孩子,如果子女性别相同,在性别类的游戏或者兴趣发展方面会有更多的模仿和指导作用,弟弟学习哥哥的行为,姐姐可以给妹妹在性别认识和发展方面更多的参考意见。若子女性别不同,则彼此之间对于性别类的游戏参与或者认识有更多的互补作用。妹妹会跟着哥哥玩更多的男性类的游戏,同时也表现出较多的男孩子的特点。弟弟跟着姐姐玩的影响则相反。lamke1等人在1980年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有兄长的女生,有较多的双性化特质。同样的,有姐姐的男生也有较多的双性化特质。而这与Grotevant在1978年对青少年的研究中得出,家中有兄弟的女孩比只有姐妹的女孩具有更多的女性化特质,特别是在有多个姐妹的时候更加显著,结果不一致。以上研究结果均显示出,兄弟姐妹对个体的性别发展有影响,但是影响性质和程度跟研究对象和取样,以及其他情境因素有关。最后,在家庭子女数量上,兄弟姐妹少的孩子在性别活动上更具有灵活性,也就是在性别活动上受到的限制会更少,发展呈现双性化。⑤

1.3 家庭结构的作用

McHale等人总结以往研究了解到,家庭结构会对孩子的性别发展有潜在影响。比如,单亲妈妈带养的男孩的男性气质可能没有其他结构家庭的男孩那么明显;女同性恋家庭的女孩子在游戏、着装和兴趣活动中与异性恋父母的女孩子相比,表现出较少的传统女性特点。另外,在单亲家庭中,不同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男性化及女性化特质上并无显著差异。同性恋家庭中的孩子在性别类别游戏上表现出更大的弹性,因而孩子很少表现出性别刻板印象,也能适应更多的社会领域和活动。⑤成长于女同性恋家庭中的青少年的两性特征得分也相似,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也没有因为家庭结构受到影响。但是在性别认同方面,女同性恋家庭的孩子更少地认为自己有性别优势,也更不确定将来是否发展异性恋爱。Carlson等人研究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双亲家庭三种不同类型家庭性别意识的代际影响,发现,父母对子女的性别意识有指导性影响,在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的影响会受到双方关系质量的影响。

1.4 亲子互动情境的作用

父母和兄弟姐妹对孩子性别发展的影响要通过情境因素起作用,这些情境可能包括了社会文化,家庭地位,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对于孩子日常生活、活动的参与,亲子互动方式,以及实验情境等方面。综述提到了跨文化研究中,不同的文化规范下,父母是否会以性别为标准而对孩子有不同的对待方式、期待,研究结果不一致,这也说明了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行为,因而在谈论家庭因素时不能不考虑社会文化情境的作用。

2 其他研究的结果

关于跨文化的研究结论:Leavell等人通过研究非裔美国人、白人和拉丁裔美国人家庭中父亲对幼儿子女活动的参与度,发现不论哪一种族文化下,父亲都会以性别为标准参与幼儿的不同类型的活,他们会陪女儿阅读,陪儿子做体力游戏。在孩子性别意识形成前的2~3岁,父亲就会引导孩子的性别角色游戏。不同的种族文化,不论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如何,在此显示了一致性,也证明了父亲会以性别为标准对子女有区别对待。

3 展望与个人思考

综上所述,影响儿童、青少年性别发展的家庭子因素是多方面且交叉影响的。但是,以往的研究没有在子女的数量这一变量上做分析,比如独生子女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性别发展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可能是不同的,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性别角色发展的态度可能更宽容,因而独生子女的双性化气质更明显。他们更不会有家庭内兄弟姐妹的影响,而可能受到其他亲属中兄弟姐妹或者是同伴的影响。为此,两者间的结果可能不同。我国独生子女数量诸多,国内的实证研究可考虑到这点。而在家庭结构方面,以往的研究的数据可能不足,因而,无法比较各类家庭结构子女的性别发展,以往研究提到了单亲妈妈家庭的男孩子的性别气质和与同性恋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子的性别气质,没有提到其他单亲家庭类型,比如单亲爸爸和儿子与女儿生活的不同,同性恋家庭也是如此,男同性恋家庭中,儿子或者女儿的性别发展又受到了怎样的影响?这些综述都没有提到,因而无法比较分析,也不能就此得出,家庭结构一定会对孩子的性别发展存在影响,和它的影响力的问题。

其次,综述中提到未来的研究的几点方向,比如要去了解家庭子系统对孩子性别发展产生影响的过程;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因为以往研究结论存在着诸多不一致,那么在不同情境下,对不同类型被试的广泛取样和比较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家庭各子系统对儿童青少年的性别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循环着的过程,家庭不仅有它是生命周期,也有代际关系,在原生家庭获得的性别发展的影响,在自己成年后组建的家庭中又会自己作为父母而影响下一代。性别发展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一方面,所以科学地了解家庭因素对个体性别发展的影响能更好地指导父母的育儿行为。

注释

①②Susan M.McHale,Ann C.Crouter and Shawn D.Whiteman.The Family Contexts of Gender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Social Development,2003.12.

③ 李雪平,黄鸿.父亲参与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J].教育评论,2013(2).

第11篇

关键词:余华 《在细雨中呼喊》 家庭悲剧

《在细雨中呼喊》发表于1991年,这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评论家陈晓明就认为《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最好的小说:“我以为《在细雨中呼喊》还是余华最好的作品,是值得我们深入解读的作品。”[1]《在细雨中呼喊》是一部和成长有关的小说,主要讲述了小说主人公孙光林的成长,以及他周围的几个男孩的成长,比如孙光明、孙光平、鲁鲁、苏宇、苏杭、国庆等,这些男孩性格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成长史充满了身体和心灵的伤痛,而在他们伤痕累累的身体与心灵背后是一个个出了问题的、支离破碎的家庭。家庭环境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在家庭悲剧的阴影笼罩下,这些孩子或敏感脆弱、或过早成熟,或心灵扭曲、或过早夭亡。本文主要探讨《在细雨中呼喊》中家庭悲剧的表现形态以及对少年成长的影响。

一、家庭暴力

围绕着主人公孙光林的成长,可以看到家庭暴力一直是笼罩在这个男孩头顶的一片阴云,久久不能散去。在小说的第一章第一节《南门》,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残酷的男孩遭受父亲虐打的场景。事情的起因是哥哥孙光平用镰刀砍破了孙光林的脑袋,因为害怕受到父亲责罚又用镰刀割伤了孙光明的脸嫁祸给孙光林,而不问青红皂白的父亲竟将还在流血的孙光林绑在树上,用草绳抽打他。“父亲将我绑在树上,那一次殴打使我终身难忘。我在遭受殴打时,村里的孩子兴致勃勃地站在四周看着我,我的两个兄弟神气十足地在那里维持秩序。”这次殴打之所以是“终生难忘”的,不仅因为暴戾的父亲,还因为孙光林是无辜受罚,更为可怕的是这种虐打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的,家庭暴力不仅打击了他的身体,还击碎了他的尊严。

除此之外,《在细雨中呼喊》有多处写到成人粗暴野蛮地向孩子施暴,比如四岁的孙光明被祖父嫁祸打破了碗,因为口齿不清,不能为自己辩解,而遭受父亲的毒手:“父亲粗壮的巴掌打向了弟弟稚嫩的脸蛋,我弟弟的身体被扔掉般地摔出,倒在地上,孙光明无声无息地躺在那里,似乎有很长时间。”郑亮因为和苏宇道别被老师看作流氓,他坚持不写检查,最后被父亲揍得鼻青脸肿,等等。这些有关家庭暴力的描写在小说中触目惊心,为小说中人物的成长提供了黑色的家庭背景。很多时候,孩子本身并没有犯错,只是充当了出气筒,是他人的替罪羔羊。

家庭暴力对成长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有研究显示:“儿童虐待可能是成人出现抑郁情绪或罹患抑郁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童年受虐造成的影响,可延续到成人时期造成一些行为异常,品行障碍。”[2]小说中写到孙光林主动地疏远家庭,小小年纪就学会记仇,在作业簿上记下殴打的标记,并想着将来报复。即使在成年之后,那种孤立无援的心情总是不断地从叙事中浮现出来,这恰恰是家庭暴力所带来的恶果。

二、家人的冷漠

家人间的冷漠实际上也是家庭暴力的一种,只不过是一种“家庭冷暴力”,即“通过躯体上或社会上的隔离、孤立等手段造成对方精神上的痛苦、心理上的压抑等等”。[3]其所带来的精神伤害,并不亚于传统的家庭暴力。《在细雨中呼喊》也探讨了家庭中这种冷漠与隔膜。在家中排行老二的孙光林由于六岁时被王立强领养,五年后再回到亲生父母家中时,始终难以被自己的家庭接受。父亲一直把孙光林和家中的那场大火联系在一起,认为他是这个家的灾星而疏远他。而每当孙光林走向自己的哥哥想寻找一些温暖时,哥哥总是让他滚蛋。连母亲也对这个儿子表现出令人费解的冷漠,在孙光林考上大学的时候,母亲没有欣喜,她更希望的是哥哥孙光平去上大学。正如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这部作品最突出之处就在于,余华把汉语小说中少有的‘弃绝’经验表现得异常充分,从而触及人类生存事相中最深刻的创伤。”[4]

苏宇之死则昭示了另一种家人冷漠造成的悲惨结局。苏宇是个犯了错的孩子,因为青春期的生理冲动使他拥抱了一个过路,因此被劳动教养一年。劳教归来的苏宇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耻辱而被边缘化,他实际上已然成为这个家庭中的“多余人”。在苏宇脑血管破裂的那个早晨,母亲只是抱怨苏宇没有去茶馆打热水、父亲走到他床边只是训斥他“还不起床去打水”,然后两人做饭、吃饭、上班。“他们先后从苏宇床前走过,他们去上班时都没有回过头去看一眼自己的儿子”,苏宇的弟弟苏杭也是如此,他慢吞吞地洗脸刷牙,然后吃完了早餐。“苏杭像父母那样向屋门走去,他没有去看哥哥,打开了屋门。”在这些描写当中,“没有回过头去看”“没有去看”不正说明着苏宇在家中的尴尬地位吗,最终苏宇在没人关注的情境下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间,撒手人寰。

三、伦理失范

《在细雨中呼喊》消解了父慈子孝的传统家庭伦理,小说中写到孙光林的祖父孙有元由于摔伤了腰,丧失了劳动能力,被儿子孙广才看作累赘,动辄遭受斥责喝骂。孙广才为了让老父亲少吃饭,居然只让他坐在一把小椅子上,使他在吃饭时只能看到桌上的碗,看不到碗中的菜。孙有元在弥留之际,孙广才制止妻子给父亲送饭并叫嚷着:“你们听说过死人吃东西的没有?”,从而加速了父亲的死亡。孙有元死后,孙广才竟然感到无比的轻松,他如释重负地笑了,他向外走时连声说:“总算死了,我的娘啊,总算死了。”

《在细雨中呼喊》还消解了相敬如宾、两性和谐的夫妻伦理。小说中刻画了众多背叛妻子与家庭的丈夫形象,如孙广才、苏医生、王立强等。孙光林的父亲孙广才勾搭上了村里有名的何寡妇,而且是“大模大样地爬上了寡妇那雕花的老式木床”,同时他还“开始履行起一个搬运工的职责,将家中的一些物件拿出去献给粗壮的寡妇,从而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得以细水长流”。父亲目中无人地出入寡妇家,不顾母亲的感受,同时也使孙光林感到十分难堪。苏宇的父亲苏医生因为受到何寡妇的引诱而放纵了自己。这件事被苏宇知道后,他变得十分敏感脆弱,在之后的日子里,即使看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起亲密地说话,他都会突然慌乱起来。父亲的背叛造成了苏宇很长时间的心理压力,最终使他精神恍惚。

四、单亲家庭

以鲁鲁和国庆这两个人物为代表,余华还探讨了单亲家庭带来的成长过程中的心灵创伤。鲁鲁和国庆是《在细雨中呼喊》饱受心灵伤痛的两个男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出自单亲家庭。鲁鲁的母亲冯玉清早年跟一个货郎私奔,若干年后一人领着五岁的鲁鲁回到故乡。因为生活的压力,冯玉清操起了皮肉生意,对鲁鲁疏于照顾,而鲁鲁也经常被同学嘲笑、欺负。作品中鲁鲁的出场就是在和同学打架,当孙光林再次碰见他的时候,鲁鲁还是在和同学打架。打架俨然成为鲁鲁和外界沟通的方式,其实鲁鲁只是通过不断地“打架”来保护自己可怜的自尊。他是那么孤立无援,甚至幻想出了所谓的“哥哥”来保护他。最后,鲁鲁的母亲被抓去劳教,鲁鲁成了彻底的流浪儿,开始了风餐露宿的生活。

国庆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娶了继母。因为家庭矛盾,九岁的国庆基本上被父亲抛弃。他是那样渴望父爱,甚至不惜用打坏路灯的方式来吸引父亲的注意,并幻想着有一天当父亲生病的时候,就会回来找自己。可是六亲不认的父亲最终还是没有来。国庆十三岁的时候就不得不辍学参加劳动,靠着送煤的工作养活自己,没有父母的关爱,国庆过早地成熟了,十三岁的他陷入了一场懵懂的恋爱,爱上了一个十一岁女孩,还学着大人的样子给“未来的岳父”送礼。最终这场“恋爱”被女孩的父母扼杀,十三岁的国庆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拿刀冲进女孩家,为这场疯狂的恋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关于《在细雨中呼喊》,余华曾指出:“我要说明的是,这虽然不是一部自传,里面却是云集了我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感受和理解,当然这样的感受和理解是以记忆的方式得到了重温。”[5]可以认为《在细雨中呼喊》是融合了作者幼年经验的一部和成长有关的小说。在作品中,作者通过种种家庭悲剧的描写将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孤独、无助、伤痛等经验传达出来。家庭本来应该是温馨的港湾,是人生成长的加油站,但在余华的笔下,家却是一个荒凉的沙漠,是一个受难所,充满着冷漠与暴力、谎言与背叛。虽然小说中每个人物家庭悲剧的表现形态各不相同,但对于心灵的冲击却是巨大的,影响到了人物的心理、行为和成长道路。余华通过《在细雨中呼喊》反思家庭悲剧给人造成的成长伤痛,对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和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注释:

[1][4]陈晓明:《论》,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

[2]李慧芳,阮淑妹 :《儿童家庭虐待对心理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第17期。

[3]徐德斌:《论家庭冷暴力的防治》,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女生;特殊家庭;各种表现;教育方法

一、农村种种特殊家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不少特殊家庭:

1.单亲家庭

父母一方发生意外或因疾病死亡,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

2.父母离异

一些孩子由于父母的离异而造成家庭的不完整,有的跟父亲生活,有的跟母亲生活,虽然父母都在,但却不能共同生活,自家的月亮就是不如人家的圆。

3.重组家庭

有些孩子父母离异后又重组家庭,父母的一方往往偏爱自己的亲生孩子而疏远或刁难另一方的孩子,造成孩子孤僻抵触等性格的产生。

4.留守儿童

由于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孩子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一年只能在过大年时回家一次,有些好几年也不能够回家,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教,这种隔代管教只能管得温饱,大多由于过于溺爱而造成孩子成长期教育的缺失。

5.寄养儿童

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的特殊性,父母无力抚养,从小寄养在亲戚朋友那里,这样的成长环境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中寄人篱下等自卑心理的形成。

二、农村特殊家庭女孩的种种表现

由于以上种种特殊家庭的存在,导致这些家庭的女孩在初中阶段出现以下许多不良表现:

1.性格异常

农村特殊家庭的女孩,由于长期缺乏父母正常的爱护和管教,心理素质差,往往存在许多消极特征。

(1)性格孤僻

家庭的特殊,让这些十四、五岁的女生自感不如人,生怕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因而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家庭现状,自卑性强,对他人的关心也常抱有戒心。

(2)孤独冷淡

特殊家庭的女孩,往往不愿与人交往,总觉得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又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久而久之形成孤独戒备心理。

(3)逆反心理

由于心理的戒备,发展为对家长的不信任和消极对抗情绪,往往“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在学校故意违反校纪校规。

(4)报复心理

有些离异家庭的女生在经历了家庭的挫折后,心理成熟较早,看到别的同学有父母呵护,便产生失自卑、自怜、压抑、怨恨等心理,就有可能通过滋事斗殴,或对他人、对社会的报复来宣泄不满,以求得内心的平衡。

2.学习成绩较差

由于家庭的特殊性,这些女孩往往对家庭、学校失去信心,不遵守纪律,厌恶学习,上课经常走神,不听讲,不交作业,自暴自弃,成绩滑坡。

3.思想行为不合规范

特殊家庭的女生在受到种种身心打击或其他刺激与伤害之后,逆反心理逐日渐增,说谎,不思进取,参与打架,恣意闹事,行为习惯逐渐走“下坡路”。

三、对农村初殊家庭女生的教育方法

由于群体的特殊性,对她们的教育也要以人为本,因情而异。

1.家长参与管理

学校可以通过开家长会、老师家访或电话联系等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对女生的管理中来,实现“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同时也为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提供条件,为女生搭建与同学交往的平台,鼓励特殊家庭女生在与同学交流、沟通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形成健康良好的个性。

2.营造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

学校要结合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发挥集体力量,在生活上照顾她们,思想上关心她们,学习上多给她们一些帮助,让这些特殊家庭的女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学会主动与同学相处,真正融入集体中。

3.成立心理辅导室

目前,许多农村女生由于家庭的特殊性,其思想个性也往往不可捉摸,所以,学校应建立心理辅导室,用心药医心病,让她们有问题能够大胆走进心理辅导室咨询。然后针对女生的各种心结,通过多种途径,对症下药。要让这些农村女生学会达观,学会自我放松,逐渐变得阳光,回归她们天真烂漫的天性。

4.学会找“台阶”

农村特殊家庭的女生,在性格上会有许多不入局的表现,往往因为太过执拗,一根筋,不会原谅自己,不会给自己找台阶下,结果把自己逼上思想的尽头。所以,班主任要在细心了解的基础上做她们的好朋友,教给她们一些自我放松的方法,如:找知心朋友聊天,写日记把心里话说给自己,建立QQ流思想等等,让她们内心的苦楚能够得以有效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