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毕业的句子

关于毕业的句子

时间:2023-05-30 10:35: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毕业的句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毕业的句子

第1篇

1、朋友,再会!朋友,珍重!流水匆匆,岁月匆匆,唯有支情永存心中。

2、明晨行别,但愿云彩,艳阳一向陪伴你走到远远的天涯;鲜花,绿草相随你铺展远远的前程。

3、毕业一张纸,奋斗一辈子;婚姻一张纸,折磨一辈子;做官一张纸,斗争一辈子;金钱一张纸,辛苦一辈子;荣誉一张纸,虚名一辈子;看病一张纸,痛苦一辈子;悼词一张纸,了结一辈子;淡化这些纸,明白一辈子;忘了这些纸,快乐一辈子。

4、嗨,有一种相见,恨晚;有一种离别,很难。也许时间最后还是会渐渐模糊了我们的身影,也许时间最后还是会让我们变得彼此默然,但是啊,但是此刻我真想拉住你的手,一同感谢以前有过的那样的时候,让我们在激动中等待,等待终场的那刻,那刻,我会对你说:珍重,一生平安……

5、一个人坐在学校明心湖边有树荫的草地上,听鸟叫虫鸣,看蚂蚁在身边顾自爬行。眼前不远处,两只蝴蝶翩翩翻飞,双双戏舞。真想就这样一向坐着,闭了眼,肆意的享受这份宁静与安逸。

6、再回首,是一串充满酸甜苦辣的昨日:昨日,有我们在课堂上的争论;昨日,有我们在球场上的奔跑;昨日,有我们在考场上的奋斗;昨日,有我们在烛光中的歌唱。是啊,昨日,多么完美,多么值得回忆!

7、时光匆匆,当我伸手去拦时,它却如悄悄地从指边溜掉了。我的大学生活就如这流水般缓缓而又匆匆地流淌着到了她的尽头,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感慨收获和即将入海的宽广无限。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作者:爱因斯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者:顾炎武)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作者:王勃)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作者:罗大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者:东汉·曹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关键词:语境;原则;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43-01

一、语境理论的提出

(一)国外语言学界对语境理论的研究

语境学说的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弗斯。20世纪40年代,弗斯继承了他的老师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关于“言语环境中的完整的话语才是真正的语言事实”的学说。进入60年代中叶以后,国外对于语境的研究更加的深入,1964年韩礼德继承了弗斯的语言理论,提出了语域的概念,他把语域分为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和话语的风格,这三方面的综合就相当于言语环境。在此之后语境理论继续发展并不断完善,语境理论在国外的语言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国内语言学界对语境理论的研究

国内陈望道先生最早明确提出语境概念——题旨情景。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学者对语境的研究开始重视起来,先后出现了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以及王德春的《使用语言的环境》等,都发展了语境理论。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语言学家对语境的研究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说,都取得了一个大的飞跃。特别是90年代以后,对语境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理论深度更加深入,主要学者有王占馥、冯广艺等。

二、课堂教学中语境设置的原则

(一)有效性与真实性的紧密结合

有效性是指教师为了讲解新词意思给留学生设置语境时,应考虑这个语境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使学生明白这个词出现的典型环境。比如教师在讲解毕业一词时所举的例子是:

1、我马上就要毕业了。

在这个句子中虽然用到了毕业这个词,但仔细一想似乎没有什么启发性,留学生听到这样的句子以后还是不知道这个词怎么用。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句子改为:

2、我已经大学四年了,马上就要毕业了。

这样学生们就会明白毕业主要用于表示一阶段的学习、生活的结束。

真实性是指教师所用的语境要贴近生活。如果教师在讲解时只注意生词用法的运用,而忽视语言是否符合我们日常的交际,不仅学生们容易失去兴趣,而且会使他们觉得学习和生活是脱节的,甚至最终放弃学习汉语。

(二)语境设计要坚持适度原则

什么词语该讲,什么词语不该讲,该讲的词语讲到什么程度,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我们可以根据词频来判断哪些词是常用词,哪些词很少出现,在语境设计时要选用常用词,在常用词中要多用那些简单的、学过的词语,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我们可以根据义频来判断在一个新词中哪些义项有必要讲,哪些可以不讲。

(三)语境设计时要注意文化差异问题

由于留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国家,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这些不同的因素造成他们对同一件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要特别注意这点。例如在中国来说,婴儿很白、很胖,大家都会觉得这个小孩一定很可爱,于是教师的例句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句子:

这个婴儿又白又胖,真是可爱。

听到这句话,有些国家的留学生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孩子又白又胖就是可爱呢?在他们国家,小孩子瘦点黑点是健康的象征,这样才好看。这就是因为两个国家的文化不同造成的理解的不同,在设置语境时尽可能的照顾到同学们的文化背景,用一些共同的文化成分来设置语境,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语境的作用

语境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除了讲解新词、帮助释义外,它的作用还表现在:(1)有助于区别同音词和同义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同音词和同形词的区别问题一直困扰着留学生的学习。例如“花”是个同音词,用语境来讲解这个同音词就好办多了,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圣诞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女朋友买束花,可又怕花钱。用这个语境再配合教师两个花意思的讲解,相信同学们很快就能理解。(2)使用语境可以补充那些隐含的信息,起到化解病句的作用。有些句子单独看时,似乎给人一种难以理解的感觉,总觉得缺点什么,如果使用语境将隐含的意思表达出来时就马上让人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在任何一种语言中,词汇的变化是最快的,我们要教给外国人的词汇也应该是动态的、富有生命力与活力的,而语境教学能使词汇教学活起来,任何词汇都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应用,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这个词,这才是外国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因此,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应用语境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第4篇

给同学的毕业感言的感动句子【最新版】

1、三年同窗,一起沐浴了一片金色的阳光,一起度过了一千个日夜,我们共同谱写了多少友谊的篇章?愿逝去的那些闪亮的日子,都化作美好的记忆,永远留在心房。

2、闲遐的时候我们生活在网络,是否也像那美丽的春天,每个人都在展示心中那一抹美好的艳丽,网络虚拟与现实同在,真情与缄默并存。各住不同的区域,似乎并没有阻挡彼此走近的距离,我感叹网络是那么的神奇!茫茫网海,不经意地点击,成就了你和我浓浓的真情与友谊!祝您开心快乐!!

3、时光带不走朋友的欢笑,往事冲不淡朋友的回忆,无论与您的距离有多远,时时都有我真诚的问候。开心每一秒,快乐每一天,幸福每一年,健康到永远,网缘千里来相会,共享茗茶真味心;流韵溢香风满袖,秋声入窗唤新诗。闭目而憩,静心而息,品茶,品人,品世俗,浮生之闲,恍梦之余,赏文,赏乐,赏风雅。祝你开心快乐!

4、和我一同笑过的人,我可能把他忘了;和我一同哭过的人,我却永远不会忘记。作为患难与共的朋友,你永远铭刻在我记忆的深处。

5、小舟在青春的港口起航,我们暂时分手,满载着理想和追求。重新相聚在何时?将在那丰收的时候!

6、朝霞般美好的理想,在向我们召唤,我的同窗,分手在即,不必问何日相会,我们――一滴一滴的水,全将活跃在祖国的大海!

7、轻轻的一声问候,融入了所有的心愿;淡淡的一句祝福,倾注了无限的真诚;在忙碌交织的岁月里,我会永远珍惜这份友情;轻轻地道一声祝福,却道不尽心中的万语千言;只愿温馨的帖子,捎去我衷心地祝福,我的空间因你而美丽,感谢一路上有你,祝朋友幸福快乐!

8、毕业是欢庆的时刻,我与你共度幸福的日子。毕业也是思考的时刻,你将进入社会,为新的生涯而奋斗。

9、人生中难得一个挚友,难获一份真诚;让我们珍藏生活中每一个感动,珍惜我们不相见却相遇,不相识而心相通的空间情缘;祝愿朋友身体健康!永远快乐!永远幸福!珍贵的友情总是一点一滴凝聚起来的,它包含了许多欢笑、温馨、浪漫,许多记忆。在人生之旅我很庆幸有你真挚的友情,我们虽天各一方,却阻隔不了彼此友谊的思念,愿我们都能珍惜这份浓厚的友谊!愿我们彼此都健康、幸福、快乐每一天!

10、三个希冀的春天,我们播种了三次;三个金黄的秋天,我们收获了三遍;我们曾经受了三个火夏的磨砺和三个严冬的考验,请别忘记这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时光。

11、高尚的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有了志向,生活就有了方向;有了它,内心就感到充实。迈开坚定的步伐,走向既定的目标吧!

12、柳荫下握别百般惆怅――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望征程千种思绪,愿友情化为奋进的力量!

13、生活的海洋已铺开金色的路,浪花正分列两旁摇着欢迎的花束。勇敢地去吧,朋友!前方,已吹响出征的海螺;彩霞,正在将鲜红的大旗飞舞……

14、我们匆匆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语言,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15、同窗几年,你把友谊的种子撒在我心灵上。我将默默地把它带走,精心浇灌、栽培,让它来日开出芳馨的鲜花。

16、缘份的人生很精彩,诚挚的友谊不更改。我们用真诚注入彼此往来,我们用心倾注我们的友爱,用真情编织未来,让岁月留芳溢彩。遥遥千里,你在我的思念里,网络天空,明天的牵挂尽在祝福中。思念,是不变的主题,飞越天际,将心意传递,愿你开心快乐,祝你幸福安康!

17、每一滴晶莹的露珠,都是一颗透明的心情;每一朵鲜花,都是一曲抒情的歌谣;每一缕柔风,都是一次温馨的问候;每一场细雨,都是一回心田的滋润;每一条留言,都是一份真情的写照!让阳光为我深深地祝福,让月光为我默默地祈祷,当繁星闪烁或阳光灿烂的时候,让每一丝星光和每一缕阳光都乘载我美好的心愿:祝你健康快乐,一切如意!

18、岁月的列车将驶出青青校园,来不及多想,我们就要奔向远方。匆匆地挥手作别,让我们架起友谊的桥梁。

19、你留给我的,是美丽的记忆。你使是怀念少年时的纯真和友谊。当我捧起记忆中的佳酿想请你喝时,却先醉了自己。

20、认识你是快乐,离开你是痛苦,在离别的日子里,支持着我的是对重逢之乐的深切期盼。

给同学的毕业感言的感动句子【精彩版】

1、“一起同窗4年,我们争执过、怀疑过,也幸福过。而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切都已成空。”一段字迹娟秀,透露着伤感的文字印在一本桃红色的留言册里。

2、毕业了,你是不是还有很多的话要说,是不是还有很多的心愿没有实现,是不是还想对一起经历过这几年的同学,老师说一声什么?

3、毕业在即,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以下就对我的大学生涯作一个简单的自我总结鉴定。

4、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唱到一半,就已泪流满面。仅仅是为了这座圆明园废墟上的校园,为了我们未曾燃烧的青春?

5、吵架也好,斗嘴也好,开心也好,出气也好,你永远是我心中最好的死党。

6、成长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学习生活中,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我还是遇到了许多问题。

7、初中时,大家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高中时,豪气干云:二十年后欢迎到怀仁堂来做客。

8、大学即将结束,我想对大家说:“01生本四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留恋的家,好舍不得大家,但事实是残酷的,只希望兄弟姐妹出去社会后继续保持联系,分享生活中的苦与乐!”

9、大学四年即将结束过去,回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我想说,思念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祝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一路走好!

10、当遗忘变成另一种开始,淡了回忆,痛最真实。

13、曾经你我共沐一片阳光,谱写下友谊的篇章,多少回忆美在了心房。毕业分别了,愿我千万个祝福,时刻陪伴你左右。

14、大河有小鱼,小河有大鱼。你虽没考上理想名牌大学,但以你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相信四年后依旧前途无量,加油!

15、曾经,披星戴月苦奋战,试卷题海;现在,寒窗苦读十二载,苦尽甘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祝贺你考上理想学府,恭喜!

16、大学四年,是我最美好的时光;同寝四年,是我最幸运的福分。感谢有你的秋冬春夏,嬉笑怒骂。愿你毕业后一帆风顺!

17、毕业了,让我们挥手再见,说一声珍重,道一声祝福,感谢彼此曾经的美好回忆,珍藏彼此真挚的友情,愿你前程似锦!

18、你我有各自的轨迹,如流星,能相聚,共步一段旅程,是缘分,但最终将朝着各自方向渐行渐远,是命运,愿你毕业后的未来更幸福!

19、飞扬的青春用热情谱写着年华,瑰丽的岁月用真心镌刻着友谊,璀璨的人生用执着装点着未来,祝心想事成,前程似锦!

20、轻轻地,我们走了,正如我们轻轻地来。挥挥手,作别青青的校园。我们在这留下灿烂的笑容,我们从这帯走纯真的友情。祝你未来精彩

给同学的毕业感言的感动句子【经典版】

1、看着空荡荡的宿舍和柜子,总觉得留下了什么,原来我留下了我对你们的思念。

2、与你同行,回想起我们曾拥有过的共同理想;与你分手,憧憬着我们重逢时的狂欢。

3、柳阴下别百般惆怅,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望征程千种思绪,愿友情化为奋进的力量!

4、光阴似箭,一转眼,4年的同窗生涯已成为过去。但教室里,还回响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还留着我们奔跑矫健的身影。这里的草坪、小溪、竹亭,是我们永远依恋的百草园。

5、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6、人之将毕业,其言也善。

7、我哭着到来,大家都笑了;我微笑着离开,大家都哭了。哎,这就是大学……

8、毕业了,多么想留住那些温暖的日子,但又多么渴望着能早日投进生活的洪流。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甜美的糖葫芦;那迷人的甜与酸,将永远回味不完。

9、我的朋友们,我们要暂时分别了;“珍重珍重”的话,我也不再说了。在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努力铸造几颗小晨星;虽然没有多大光明,但也能使那早行的人高兴。

10、叶子的离开是风的多情还是树的不挽留,你我的离校是人生的催促还是青春的不停留。

11、不管未来有多长久,请珍惜相聚的每一刻; 不管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12、用智慧描绘生命的画板,用勤奋书写人生的坎坷,用汗水浸润青春的旅途。相信你的明天,不一定会灿烂辉煌,却一定充实无悔!

13、同学啊,让往日夕暮中那些甜蜜的低语,都埋在心底,化作美丽的记忆吧!

14、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

15、我用一麻袋的钱上大学,换了一麻袋书。毕业了,用这些书换钱,却买不起一个麻袋。

16、母校是什么,你刚来的时候巴不得早点走,可真当你要走的时候,又急切的希望能多留一两天。

17、四年来,我们一起上下课、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准备作弊的纸条儿、一起逃课去跳舞、一起整蛊男孩子、一起逛街看电影,一起去买廉价的衣服,然后一起穿上在学校各条林荫道上招摇……

18、你能否送我一块手帕?让我心上飘起一片帆。

19、不管未来有多遥远,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 不管相逢在什么时候,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20、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多少次想挽留你,终于不能够。我知道人世间难得的是友情,但更宝贵的却是自由。

 

给同学的毕业感言的感动句子相关文章:

1.给同学的毕业感言简短感动语句

2.给同学毕业感言感动语句

3.给同学的毕业感言的暖心句子

第5篇

一、了解长短句

长句,指词语较多、结构复杂的句子。长句之所以长,多半有较长的并列和修饰限制成分、称代或总分复指成分。长句表意精确、细致、严密,可表达较丰富复杂的内容,多用于议论、说理之中。

短句,指词语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因其表意简洁、明快、有力而多用于口语或文艺作品、演讲词中。

二、长短句变换

(一)长句变短句

1.明确要求

长句变短句就是把原来单句中的修饰成分变成几个复句分句或一个句组。变换后的短句既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或句群,但必须是一句或一段中心明确、内容完整、语句连贯的话。

2.解题技巧

(1)因式分解法

在一个长单句中,有几个并列的部分共同修饰一个中心词,这种句子在长句化短句时采用因式分解法。用公式表示就是:(a+b+c)d=ad+bd+cd。

例如:请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几个短句。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勤劳勇敢和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

解析:在这个句子中,不难看出,句中“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勤劳勇敢”和“富于创造精神”是三个并列的成分,它们共同修饰宾语中心语“民族”。根据因式分解法,我们可以把这个长句变为如下三个短句:

①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的民族。

②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

③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

如果想要进一步简化句子,我们还可以在运用因式分解法的同时,使用“置换法”,将②③两句中的主语用代词“它”来替换。

(2)剥洋葱法

在长单句中有一个长长的修饰语,长修饰语内部是一层套一层的关系,这种句子在长句化短句时采用剥洋葱法。

例如:请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几个连贯的短句。

地方法院今天了那条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解析:在这个句子里有多个主谓短语层层套装,句意绕来绕去,极易被搅乱思维。认真再读这个句子,我们能清楚地知道它所陈述的对象有三个:“地方法院”“警方”“市长”;这三个陈述对象的陈述内容分别是:地方法院禁令、警方被严禁执行、市长发出指示。那么,根据剥洋葱法,我们可以把这个长句变为如下三个短句:

①市长发出了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

②警方却接到了严禁执行这一指示的禁令。

③今天,地方法院又了这条禁令。

3.方法小结

变换时,有时应添加必要的句子成分(如主语)或关联词语,有时还应重复某些词语或添加代词使前后呼应;对那种有多组修饰语的句子,则可以将原来共同修饰的一个中心语的一组修饰语分开,使它们分别与中心语组成短句,然后再合理排序。

(二)短句变长句

1.明确要求

短句变长句,主要是把复句形式的几个句子组合成结构复杂的单句。变换后的长句只能是单句,只能有一套主干,还必须保证内容完整,语意连贯。

2.解题技巧

(1)提公因式法

在几个短句中出现相同成分的,这种句子在短句化长句时采用提公因式法。用公式表示就是:ad+bd+cd=(a+b+c)d。

例如:请将下面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

①他们都是应届毕业生的大学生。

②他们怀有远大的理想而又德才兼备。

③他们志愿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

解析:在这几个短句中,相同的成分是主语“他们”,确定宾语中心语为“大学生”,然后将其他句子中不同的部分变成宾语的修饰成分,把语序理顺就可以了。

(2)置换法

在短句中出现代词,指代其他短句内容的,这种句子在短句化长句时采用置换法。

例如:请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

①教育技术是一种系统方法。

②它以对人类学习和传播进行的研究为基础。

③它根据这个基础确定目标。

解析:在这几个短句中,我们发现有代词“它”和“这个”,其中“它”指代的是句①中的“教育技术”,“这个基础”指的是句②中的“以对人类学习和传播进行的研究为基础”。弄清楚代词指代的内容之后,我们就可以置换法将这几个短句变为如下长单句:

教育技术是一种根据对人类学习和传播进行的研究确定目标的系统方法。

3.方法小结

看清题目要求;找名词,定主语,配谓语和定语;添枝加叶;将定语、状语有层次地排列。

三、长短句变换的原则

长短句变换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不能改变原句意思。

②要体会语境,把握意境,恰当转换。

③尽可能少“动手术”,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句词、短语、句子,“增、删、改、减”要根据题干要求和句子表达的需要进行,不得随意而为。

第6篇

关键词:作者身份;立场;语块

一直以来,身份问题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回顾学者们对身份立场语块的研究,并展望未来对身份立场语块研究的趋势。

一、身份概念及相关研究

身份一词源于拉丁文idem,后来发展为英语中的identity一词,其释义通常相关于生活方式,正式的教育过程或者因职业而获得的声望。因为身份涉及到人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关于身份的研究作为知识分子集团对自我、民族和世界关系探索的当代形式之一成为研究热点,并呈现出跨学科性。

19世纪50年代,学者们开始了对身份的研究。其中最早的是心理学领域。

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特纳(1986)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需要借助在他人面前扮演的“角色”来见证的,但“角色”并不就是身份,而只有当人意识到和表达出其一致性的时候,他的“身份”才能获得完整的“证明”。

安东尼・吉登斯(1998)认为身份认同是现代性发展的代价之一,因为现代生活和个体决策所经历转换的每一个片段都倾向于变成一种身份认同危机。

二、立场语块概念及相关研究

立场语块指表达个人立场时所经常用到的3到4字组合。

对于立场语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国外著名学者Biber(2006)出版了 University Language:A Corpus Based Study of Spoken and Written Register 一书。至此,立场语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Yu-Hua Chen和Paul(2010)参考Biber(2006)关于语块和立场语的研究,构建了Flob-J(英语本族语学者写作语料库)BAWEN(英语本族语学生写作语料库)和BAWECH(中国英语学生写作语料库)。将语块从结构和功能两个角度进行划分。结果发现在名词结构、介词结构和动词结构以及指示功能、立场功能等语块的使用在数量上,中国学生与同年龄的英语本族语学习者尤其是同英语本族语学者存在巨大差异。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立场语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呈现出立场语使用的普遍性。

三、身份立场语块概念及相关研究

身份立场语块是作者呈现观点时反复出现的三到四字的组合。

Hyland(2001)调查了8个学科240篇文章中第一人称单数和自我引述的使用。研究发现第一人称和自我引述是成功学者身份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获得学术认可的主要途径,学者需要在文章中的最佳位置宣扬自己的观点。

在前人以及自己已往研究的基础上,Hyland&Tse(2005)对摘要部分的that从句进行研究,分析表明that 从句的大多数用法是表达立场,在此基础上Hyland&Tse指出that从句表达作者立场、观点的优越性,发现that 从句分为评价主语、评价立场和评价体三个部分,并进一步研究了以上三个部分的不同形式及用法。

徐P(2011)首先参照Hyland&Tse(2005)对“that”结构评价来源的三个分类(生命主体/抽象主体/隐藏主体),结合评价动词的表达形式,并通过对学术语篇的前期考察发现了与作者身份立场相关的两类句子构建:一类主要的表述特征是实义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另一类主要的表述特征是在实义动词和形容词前使用情态动词。在此基础上选用学士、硕士和博士语言学方向的毕业论文各40篇,共120篇组成语料库。参照语料选自国际应用语言学权威刊物的240篇学术论文。研究发现:(1)中国学生学术写作中的身份语块使用总量明显低于国际学者,存在显著差异;(2)在主体特征上,差异最大的是生命主体语块;(3)在表述特征上,较大差异体现在实义语块;(4)就生命主体的实义语块和情态语块而言,中国学生都有过少用的倾向,与国际学者有显著差异。

四、小结与展望

(一)作者身份立场语块研究的广泛性

各类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的新知识和发现都是由各学科的研究人员在文章或文本中提出来的,是由作者贡献的。可以说任何新观点和知识都离不开作者,因此作者身份也成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研究话题。

(二)以往研究的局限性

学者们对于作者身份的研究大都集中在 “I” “We”和一些单独词和语块上,并没有突破句子的范围,即学者们只对句子以内的作者身份进行了研究,对于大于句子范围的作者身份未进行研究。

(三)未来研究方向

以往的研究将作者身份立场语块在句子层面以内呈现出清晰的景象。未来对作者身份场语块的研究将集在句子层面以上,即段落层面以及整个文章或文本层面。

参考文献:

[1]Bibe,D.2006.University Language: A Corpus-based Study of Spoken and Written Registers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Charles,M. 2007. Argument or evidence? Disciplinary variation in the use of the Noun that

第7篇

[关键词]项城方言 叫字句 处置义 被动义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45-03

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居黄河冲积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颍河中游。项城西邻上蔡县、商水县,东连沈丘县,北与淮阳县隔河相望,南与平舆县接壤,东南与安徽临泉县毗临。项城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漯项片。

“叫”字在项城方言中的用法非常广泛,既可以作为动词,表示叫请义、允让义、使役义、致使义;又可以作为介词,有被动义、处置义;还可以作为助词表示一定的语气。动词义的“叫”字用法和北京话中差别不大,这里就不再赘述。本文将以历史语言学为大背景,着重介绍“叫”的介词用法及其虚化的过程。

一、被动义的“叫”字句

项城方言中表被动义的“叫”字句,其特点是:“叫”字不能直接放在动词前面,施事主语一定要出现。例如:

走路长点儿眼,白叫东西绊倒唠。

这小孩可怜人,出去玩叫水淹死嘞。

现代汉语中可以说“窗户被关上了”,但是在项城方言中“窗户叫关上了”是不成立的,可说“窗户叫俺妈关上了”。如果受事主语不出现,并且省略掉的主语一定不是“叫”的施事,而是动作行为的明确受事,整个句子也是被动句。

项城方言中被动义的“叫”字句基本格式是:N1+叫+N2+VP。N1表示动作的对象,具有话题性和非施事性,但是有时可以省略。比如:

腿叫狗咬了。

真是叫他得了便宜还卖乖!

整个屋子都叫她铺满了花。

一下午的时间都叫他开会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主语不限于动作的受事,还可以是处所、时间等。

施事N2是一定不能省略的,当宾语不明确时,如果指人,就会补上别指人称代词“人家”,如果指物,就用不定指名词“东西”。“叫”后面的动词后一般要带别的词语,如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等。比如:

好吃哩都叫他一个人吃完嘞。

俺家哩树叫人家偷走嘞。

你白别叫人家忽悠到东忽悠到西。

谓语VP一般是及物动词,要具有强影响性,就是说这个动作行为要对主语产生一定的影响,如:

纸条叫老师收走了。

*蓝天叫老师看见了。

前一句可以说,是因为“收走”这种行为会对“纸条”带来影响,后者不可以说,是因为“看见”不能给相关对象带来影响。

从语义色彩上讲,绝大部分的被动义的“叫”字句都表示不如意或者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比如:

村头的老李叫警察带走了。

恁好的一家子,叫他弄零散嘞。

钥匙叫他忘家里嘞。

从整体上看,就算动词是中性意义的,整个句子还是带有说话者的感彩,“钥匙忘家里了”,这样给他带来了不便,说话者肯定是不希望这样。随着语言的发展,也有一小部分是中性的,如:他叫上面调走了,但是我们更习惯说“他调走了”。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项城方言中,除祈使句之外,被动义的“叫”字句中的句末语气助词“嘞”或者“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去掉,整个被动句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意思。如:

叫他忽悠!(让他尽情地说)

叫他忽悠嘞!(被他骗了)

在这里,“嘞”起到帮助表示谓语动作的完成作用。

二、 处置义的“叫”字句

在项城方言中,“叫”引出动作支配涉及的对象,语法意义和普通话中的“把”基本相同。这里所说的处置是广义上的处置义,即句中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叫”字引入的受动成分施加某种影响,这影响往往使得该成分发生某种变化,产生某种结果或者处于某种状态。例如:

我叫作业写完了。

快叫窗户关上!

你叫羊栓到树上去。

从句法层面来看,处置义的“叫”字句的基本结构格式是:NP1+叫+NP2+VP。其中NP1代表的是句子的主语,有时可以省略掉。NP2是“叫”的宾语,一般是体词性成分。VP是句子的语义焦点,不能是光杆动词,连同后面的成分表示处置后的结果。

(一)关于NP1

作为施事的成分,从词类上看,主要是体词性成分,包括名词、代词、时间词以及名词性短语。例如:

那点子人叫这堆柴火点着嘞。

他早晚会叫他爹哩钱糟蹋完哩。

这几天叫他累死嘞。

冬天快叫他冻死嘞。

在某些具体的语境中,NP1可以是一些非名词性词语,包括动词性词语、形容性词语和主谓短语。例如:

说他几句就叫他说哭嘞。

冻哩快叫人冻成冰棍嘞。

她生个儿子叫他家人都高兴坏嘞。

NP1可以不出现,有时候是省略,有时候是隐含在句子中,无需补出。如:

他妈来了,叫屋子给他收拾哩干干净净。

叫我杀了也没用啊。

叫饭吃唠,我就带你出去玩。

上面的例句中,NP1可以承前省略,也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对话得知,省略的主语是听话人“你”。

(二)关于 NP2

“叫”所带的被处置对象是一般的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

1.表示处置的处所、范围

你叫桌子上的剪刀给我拿来。

你白叫屋里弄哩乱七八糟哩啊。

2.表示处置的工具、材料

你叫桶拿来装不就行了吗?

你叫这些面做成面条吧。

3.表示动作发生所需的时间或与之相关的数量

快哩很,叫这个学期上完就初中毕业嘞。

第8篇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 专业英语教学 教学研究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计算机专业技术更新速度极快,为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专业人员要持续快速学习,与计算机行业紧密相关的计算机专业英语对专业人员的职场前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要培养出优秀的计算机实用型人才,就必须重视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这不仅有利于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及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更为学生毕业后的继续学习提供重要工具。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种类繁多、难易程度不一;教学中,教师大多讲解、翻译长句难句、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学习兴趣不浓;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繁多的专业英语词汇让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毫无兴趣,复杂的长句更让他们望而生畏。鉴于此,现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三方面探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

1.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教材

教师应首先明确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基本目标,再根据本地区本校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难易程度合适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然后,教师在第一堂课告知学生该门课的基本目标,使学生对学习目标心中有数,避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应实现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实用层次(大中专生)、职业层次(本科生)和研究层次(优秀毕业生或普通研究生)。高职生要通过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实现以下三个目标:能阅读并理解计算机各类数码产品的使用说明书;能理解各种英文版应用软件或操作系统软件的操作说明和帮助文件;能使用计算机英语词汇进行日常通信和涉外交流(任伟,赵俊阁,牟扬,2009)。

2.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专业英语特点

与公共英语相比,计算机专业英语在词汇、语法和句子方面有鲜明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开始应有意识地准备特点鲜明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理解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2.1词汇特点

2.1.1缩略词多

为了方便交流,人们习惯使用缩略词指代全称,而计算机专业英语中有大量专业术语,因此学生需要记住缩略词全称才能完全真正理解缩略词对应的汉语意思。例如: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DOS――Disk Operating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2.1.2复合词多

复合词是由一个以上的词汇语素构成或由两个独立的词连接起来构成的,而且可以复合出各种词类。这个合成可以是对原有的词汇原封不动地直接连接,也可以是取舍其原有单词首尾部分,然后连接产生新的单词。例如:down(向下)+load(装载)=download(下载),electronic(电子的)+mail(邮件)=e-mail(电子邮件)。

2.1.3派生词多

借助前缀或后缀,制造出派生词。前缀放在词根或单词之前,构成一个新词。前缀主要以否定前缀为主,使延伸出来的词变成反义词,如un-,in-,im-,ir-,il-,dis-,non-,mis-,mal-等。后缀是一种置于其他词素后的词缀,英语中的后缀使原本的词性发生改变,如变成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常见的后缀有-ness,-ify,-ly,-ive等。教师应从学生较熟悉的单词入手,提出单词中常见的前后缀并让学生理解其含义,然后反过来让学生根据已学的词缀推测新词的含义。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锻炼学生根据构词法猜测单词的能力。在派生词中,采用前缀的词汇占了较大比例,如:Micro-微型,Microprocessor微处理器,Microcode微代码,Multi-多、多的,Multimedia多媒体,Multiprocessor多处理器(彭涛,2010)。

2.1.4转义词多

计算机专业英语中有很多专业术语来自日常英语词汇,这类词汇不仅有日常英语中原有的含义,还在计算机专业中被赋予不同的特定含义。例如:memory(记忆)――存储器,monitor(班长)――显示器,mouse(老鼠)――鼠标,bus(公交车)――总线。

此外,计算机词汇还吸收了大量新词,如“clone”(克隆),该词引入计算机领域,含义发生变化。例如:I never thought I could afford an IBM personal computer,so I bought a clone.(我从来没想到我会买得器IBM微机,所以我买了一台组装机)(黄宁,2003)。

2.2语法特点

计算机专业英语多是用来客观介绍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和操作,因此具有科技文体的特点。科技文体要求其语言表达简洁、客观、准确,因此计算机英语在语法表达上有一定的特点:(1)名词化表达结构使用较多,以强调事实;(2)较多地使用非限定动词结构。由于客观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有时一个句子含有多个成分,而这些句子成分又常常有许多修饰限制成分,适当地运用分词短语,不仅可以使意思表达准确客观,而且会让句子结构更紧凑;(3)定语后置表达结构出现较多,如介词短语、定语从句等。

2.3句子特点

通过对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观察和归纳,计算机专业英语有以下特点:(1)从句子种类(按交际用途分)看,频繁使用陈述句,较多使用祈使句,很少使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在描述客观现象和规律时,通常使用陈述句。在解释说明程序步骤,介绍说明新产品及其使用时,常常使用祈使句。(2)从句子时态看,常使用一般现在时,有时也使用现在完成时,其他时态使用较少。如:The first three generatio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in electronics―the use of vacuum tubes,then transistors and then integrated circuits.(前三代以电子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为特征,即依次使用真空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胡春花,2003))。(3)从句子语态看,使用被动语态较多。英语中除祈使句外,绝大部分句子都需要主语,当主语不明的时候,常使用被动语态避免无主语的情况。另外,在科技文体中,把被说明的对象置于句首,有利于突出重点,强调其客观性。

计算机专业英语在词汇、语法和句子三个方面都有许多特点,因此,教师应认识到在教学开始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比较、分析、归纳这些特点,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提醒学生注意,直到学生完全理解、消化,并把对这些特点的理解内化到计算机英语学习中。

3.采用小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前面所谈的基本目标,高职生在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时,一方面要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只有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学生才能实现前面提到的目标,即能阅读并理解计算机各类数码产品、各种英文版应用软件或操作系统软件的操作说明和帮助文件。

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老师“唱独角戏”的尴尬情况,可以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任务为导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主动地学习,充分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下面以就计算机专业英语阅读教学为例,介绍相关步骤:(1)教师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2)教师告知学生该学科的考核制度,采用教学过程考察(40%)、作业(20%)及期末考试(40%)三结合的方式。(3)教师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通过实物展示、提出问题、观看录像短片、谈话法等方法创设相关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展示教学内容,明确学习任务。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教师要全体学生通读全文,明确文章大意,通常全文大意在文章首尾段,然后教师把每个自然段或者意义段落分派到各个小组,教师分派任务时要考虑学生基础和内容的难易。然后教师出示各小组具体的学习任务,包含词汇、长句难句的分析和翻译等,小组学习讨论之后教师抽查该组某一学生回答,看哪组学生学习效率最高。学生查阅相关工具书,展开讨论,互相帮助,如有小组讨论不能解答的问题,可提出班上集体讨论。在此期间,教师深入小组,观察各小组进展情况。(5)学习小组成果展示。待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让各小组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教师抽查小组成员对其学习段落中的长句做讲解、分析、翻译,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然后教师抽查小组其他成员回答给出的问题;教师抽查另外的成员进行成果展示,小组讨论学习中学到了哪些词汇、短语和句子表达等;接着教师询问该组成员是否有不清楚的问题,如有问题教师给予适当提示,让学生思考或课后讨论。最后教师抽查其他小组成员对这个学习段落的大意进行复述,以督促和检查其他小组成员是否掌握这个段落。教师检查其他小组学习的内容,方法大致相同,可根据时间和内容做适当调整。(6)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全篇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根据关键词,对全篇文章进行复习巩固,尤其要注意对重难点的巩固和复习。(7)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到网络上搜索和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8)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做相应评讲,做到查漏补缺。

4.结语

本文强调围绕教学目标选取适当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词汇、语法、句子等特点,提高学习效率。另外,课堂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国发〔2005〕35号.

[2]任伟,赵俊阁,牟扬.“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创新与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9.24.

[3]彭涛.探讨“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词汇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0.5.

第9篇

【关键词】 高考英语 定语从句 名词性从句 分析

1. 分析总结近五年的真题,明确考点

1.1定语从句

分析:由过去单纯考查引导词的选用逐渐增加难度,中间有插入语、介词短语或分隔式定语从句。引导词多以考查关系代词为主。解题关键是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找准先行词,并分析先行词在从句中所作的成分。

1.2名词性从句

分析:近5年考过3次宾从1次主从1次表从,如何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并选取正确的连接词,是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判定是名从并分析所缺成分也是需要掌握的必要技能。学生的难点是名从与定从容易混淆,如果从句缺主宾表时,引导词的选择用that, which 还是what。

2. 考查目的规律:注重语境,强化词汇基础

单选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语言的交际化。

3. 解题策略

3.1分析句子结构,分辨从句类型

3.1.1注意标点符号和连接词,判定是否考查从句

23. Maria has written two novels, both of _____ have been made into television series. (2012年)

A. them B. that C. which D. what

此句中,逗号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中间无连接词,(英语中逗号不能连接两个句子),所以判定逗号后是从句,去掉A选项。

3.1.2判定是从句后,找先行词来确定是否考查定语从句

解题策略: 把引导词所在的一部分看成是一个整体。

26. Before the sales start, I make a list of _______ my kids will need for the coming season. (2010年)

A. why B. what C. how D. which

解析:框起的从句做介词of 的宾语,无先行词,所以是宾从,属于名词性从句,在从句中need 为及物动词,缺宾语,所以选B。

24. That’s the new machine ______ parts are too small to be seen. (2010年)

A. that B. which C. whose D. what

解析: 框起的从句修饰名词the new machine所以是定从,然后确定先行词后,看它在从句中所充当的成分为定语,所以选C。

3.1.3巧辩分隔式定语从句

解题策略: 根据句意,分辩先行词,确定是否为定语从句。

26. Occasions are quite rare _______ I have the time to spend a day with my kids.(2008年)

A. who B. which C. why D. when

解析:此题关键是要根据句意并确定先行词来判定是定语从句。句意为:我有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一天的机会很少。Occasions是先行词,所选关系词在定语从句中要做时间状语,故可排除其他选项。选D。

3.2 抓住句子主干,去掉插入语,删繁就简

23. _______ was most important to her, she told me, was her family. (2008年)

A. It B. This C. What D. As

解析:she told me 是插入语,去掉,主干就是_____ was most important to her was her family.然后,根据前面提到的框住引导词所在的部分_____ was most important to her was her family,显而易见为主语从句,在从句中缺主语,选C。

总之,在平时的训练中,学生们一方面应该多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另一方面遇到各类从句,不要轻易放过,要多加剖析训练,辨清从句类型,体会引导词的作用,在实践中运用本文所提到的微技巧,逐步达到灵活运用。

第10篇

1、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离绪千种,期待着一次重逢。千言万语也难以说出我那份舍不得,祝你们一路顺风!

2、一声汽笛,跌落在旷野;无限的惆怅与孤独,在别离的那一刻,一齐涌上心头。

3、如果我能,我愿将心底的一切都揉进今日的分别。但是我不能啊!那么,就让我们以沉默分手吧!要知道,这是一座火山的沉默,它胜过一切话别!

4、我的朋友们,我们要暂时分别了;“珍重珍重”的话,我也不再说了。在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努力铸造几颗小晨星;虽然没有多大光明,但也能使那早行的人高兴。

5、面对着岁月摆下的筵席,我们相互微笑殷勤地劝酒,仿佛所有没说的爱恋与不舍,都收藏在语句的背后。因为我们都已明白,此去再也没有比手中这一杯更醇更美的酒了。

6、你能否送我一块手帕?让我心上飘起一片帆。

7、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

8、柳阴下别百般惆怅,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望征程千种思绪,愿友情化为奋进的力量!伤感的句子

9、你终于要走了,但你把花的形象留了下来,你把花的芬芳留了下来,你把我们共同浇灌的希望也留了下来。今后只要我想起你,我的岁月就会永远地鲜艳,永远地芳菲。

10、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多少次想挽留你,终于不能够。我知道人世间难得的是友情,但更宝贵的却是自由。

11、动身的时刻到了,让我们走吧!不必惋惜,也无需告别,纵使歌声渐渐地沉寂下去,()我们的心也会永远地跳荡不息。

12、南风又轻轻地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

13、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

14、挥手告别,远航。别不了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的心上。

15、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保存着感激,感谢你曾给我那一份深厚的情谊。伤感的句子

16、终于你要走了,说是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去读一本关于很远很远的书。我并不惊讶,因为你本该如此。

17、亲爱的朋友请握一握手,从此以后要各奔西东。

第11篇

关键词: 高职日语写作教学 J.TEST记述题型 教学改革

一、J.TEST考试的记述题型

J.TEST[1],即实用日本语鉴定考试,是对日语学习者的日语运用能力进行检测的考试。它有两个突出的特色,直击日语学习者的软肋。一个是强调听力的重要性,另一个是记述题。比如AD级的记叙题满分为60分,每小题6分,评分十分严格,即使有微小错误,该小题得分也是0分(每小题得分只有0分和6分两种可能)。

以下是J.TEST的AD级考试记述题真题中的两个小题。

记述题型1

(注:按照例句要求,在A、B处填入合适的词语组成句子)

昔は A な街だったのに、今ではすっかり B 。

参考答案:A= にぎやか ,B= さびれてしまった

记述题型2

(下例是要求用给出的词语完成乙的回答。)

甲:この書類は、データにミスが一つも見つからない。

乙:【1いかにも 2田中さん 3完璧】

参考答案:いかにも田中さんらしい完璧な仕事ぶりだ。

由此可见,该考试记述题的设计并不似我国英语四、六级考试,没有作文题,但是,看似简单的记述题,不仅要求书写规范,而且要求语法功底扎实,遣词造句符合日语表达习惯,击中了考生对于日语知识掌握的软肋。事实上,考试结果也显示,有些考生总分虽然已经很高,比如,经J.TEST中国事务局证实,2011年曾有一位考生总分高达828分,却因在记述题中写不出足够的、规范的日语短句,未达到单项不得低于20%的最低得分要求,而无法获得能力认定证书。

二、高职日语写作教学现状

从国内日语教师发表的关于日语写作的论文考察,高职日语教学中,《写作》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时态、助词、接续、标点符号错误比比皆是,出现大量不符合日语习惯的“中式日语”,思维紊乱,读起来不知所云[2]。对于高职日语来说,尽管教师水平总体偏低的因素不可忽视,但是日语写作的教学要求偏高,学生没有建立扎实的造句基础却要求“建立楼阁”。就像学校逼迫老师写“论文”一样,也逼迫学生写“文章”,从而导致教师现有的能力无法体现。

高职教学强调以够用为度,这个宗旨被充分运用到听、说、读的教学活动之中,却没有很好地运用到写作教学中,从高校使用的写作教材可知,中国日语教师似乎也对写作教学具有极大的自信,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不可否认,很多高职日语专业学生用中文写“文章”也很勉强,但是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引导学生先写出中文,然后进行转换为日语的翻译活动,这样就把日语写作与翻译混同,而把中文表达本身就有问题的文章翻译成日语,从而创作出令人无法理解的中式日语“文章”。

三、关于改革的几点思考

1. 回归造句原点

对于高职日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教学,可以回归教学原点,从认识日语本身的结构规律逐步深入。在理解日语句子核心是谓语的前提下,从句节成分功能入手,过渡到简单的名词句、形容词句、形容动词句、动词句,在能够正确运用每个词汇、词组后,再视可能过渡到复杂句,上升到描述过程、抒发感情、阐述论点的高度。

2.不与翻译混同

日语写作必须与翻译,特别是中翻日完全区别对待,遵循日语语法的规律,充分理解并掌握语法体系中句子构造与句节成分、功能。先写中文再翻译的写作教学,则忽视了日语逻辑与汉语逻辑的不同点,此举不仅无法杜绝中式日文,而且无法形成对日语逻辑思维的正确认识。即使运用日语思维有难度,必须通过母语翻译中介来开展写作活动,也必须先形成日语句子,然后通过翻译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再检验再认识。

3.及时、公开的评议

作文教学的效果很大部分取决于是否及时、认真、有效地进行评议[3]。但作文评议极其艰巨、困难,甚至可能耗尽教师所有的业余时间。因此,如果设定过高的目标,评议就会陷入形式主义。

作文的个别评议工作量大往往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徒劳。与其徒劳,不如在课堂上进行公开评议,这样能发现学生共同的不足,既能加深印象,又能活跃气氛。不过,这也要求写作教学的课时达到一定量,不然学生平均得到的指导时间太少,也不能收到教学效果。

4.训练对网络资源的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依然抱着陈旧的日语写作教学方法不放,也不免会被能熟练运用CTRL+V和CTRL+C的学生嘲笑。事实上,高职日语专业学生毕业后不太可能写长篇大论,一般只是商务往来的文书、信件,极少存在抄袭、学术不端等问题,放着现有的丰富资源不会利用反而问题更严重。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能够写准确每一个句子,加上能够熟练运用网络资源,就可以更容易地找到解决今后工作中涉及写作的问题的途径。

在日语原文的网络上不仅能找到个别词语的自然表达方式,而且任何情形下的商务文书范文均可以通过“ビジネス”“例文集”等关键词在日语网页搜索获得。教师必须熟悉这些丰富的资源,并反复训练学生将其熟练运用于各种商务场景。

5.引导有目的的课外学习

大量的阅读、视听等必然对写作有良好的帮助,但高职日语教学课时少,学生学习任务重,不可能投入很多的时间阅读日语原文、开展视听活动。怎样消化理解、如何指导让课外学习内容运用到写作上也是教学中应该留意的问题。

四、结语

高职日语写作教学不应浪费精力“做表面文章”,而应在写“符合日语句法、符合日语逻辑、符合日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方面下工夫。当今世界的网络功能足够强大,所有日常交往的书信、商务信函范文都能在网络中找到,学生们能写出符合日语规范、符合日语思维逻辑习惯的句子,J.TEST考试就足够了。这说起来虽然简单,但对高职日语教师提出了再学习、再提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实用日本语鉴定工作网.省略/.

第12篇

【关键词】频率副词;再;又;时间指向

一、 前言

说到表重复的频率副词“再”、“又”时间性的区别,多数语法书称“再”可表将来,而“又”可表过去,那么我们把“将来”作为“再”的既定时域指向,而把“过去”作为“又”的既定时域指向。而这种说法只适合大多数,还存在一定数量的例外,即既定时域的特例。“所有例外都有规律”,笔者谨在此将“再”和“又”的一些既定时域特例对比总结,分析其成因、影响因素,将其归类。

二、单析副词“再”、“又”

副词“再”和“又”分别能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但它们只在表重复这一点上构成一组同义词。本文所要研究的即表重复义的“再”、“又”,其他语法意义不作涉及。

《现代汉语八百词》解释:“再”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重复或继续,多半指未实现或经常性的动作;而“又”表示一个动作或状态的重复出现,多半指已实现的动作。

(一)单析“再”

史锡尧在“再”的“重复”、“继续”语法义之上,增了“然后”和“添加(同一性/同类性)”两个意义。

其中“然后”义,如“绿灯亮了再走”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而“添加”义史先生举例:

⑴你先等一会儿,我再说一句话。(《雷雨》)

⑵再加把劲儿,就爬到山顶了。

释:例⑴“再”表添加,要添加的是“说一句”。例⑵意为已经出了不少劲儿,“再”表添加一把劲儿。这些例句都是在原有基础上添加同一事物,“再”表示同一性添加。

笔者认为,“添加”是“重复”和“继续”的引申。例⑴可理解成重复说话这个动作,说话中途被打断后,接着重复说话的动作。而例⑵则可理解成之前一直在爬,现在再坚持一下继续爬。故“添加” 可划入前两个意义中。

(二)单析“又”

“又”表示动作重复进行、同类加合的语法义,在具体语言运用中又产生了一系列引申语法义:

连贯性同类加合关系。如:“跑过来,又跑过去”、“V了又V”等。

并存性同类加合关系。如:“又……又……”、“既……又……”等。

另:“又”加强否定和反问、表辩驳语气的用法不属本文讨论范围不予研究。

三、导致既定时域特例的几种情况:

(一)与能愿动词搭配

⑴他的工作要经常出国,去年去了英国,今年又去了法国。

⑵那本书写得太棒了,我以前就读过,前些天又读了一遍,过几天还想再读一遍。

⑶他的工作要经常出国,去年去了英国,今年又要去法国。

⑷*他的工作要经常出国,去年去了英国,今年再要去法国。

例⑴“又”体现过去时,描述已发生之事;例⑵“前些天又读了一遍”表已完成的动作,而后半句“再读一遍”则是说将发生的动作,“再”表将来。我们对例⑴稍加变动得到后三句,例⑶虽有“又”,但后半句却指向将来时域,这是“要”的原因。“又”后加能愿动词,产生了用在将来时域中的可能。例:

⑸时间过得真快,期末考试又要到了。

⑹你换一块新电池,那手表就又能用了。

对于“再”与能愿动词的搭配,我们看到例④不成立,变为“今年要再去法国”则可。

可见,“再”、“又”都可与能愿动词连用,区别在于“又”在能愿动词前,而“再”在能愿动词后。

(二)时间参照点的不同选取

上文分析了“又”的既定时域特例,本节我们分析“再”。

⑺上个月我去看了她一次,这个月我再去看她,她已经走了。

⑻那本毕业纪念册一直被我遗忘在角落……再翻开这熟悉的纸张时,我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⑼被忘记了的惨痛的景象再开始浮现在我的眼前。(巴金《海上的梦》)

上三例中“再”都未指向将来时,而是现在时或过去时。这是由于时间参照点选取不同造成的。

所谓“时间参照点”,物理学中有参照物的概念,是空间的,同样时间也有“参照物”――“时间参照点”,即句子所使用的时间范畴是以特定的某“时间点”为参考,依据该点的前后判定过去或将来。

例⑺“这个月我再去看她”是和“上个月”对比,以上个月为时间参照点,则这个月是“将来”,故用“再”。尽管从“她已经走了”这句来看,叙述的是过去完成的事。

例⑻“再翻开这纪念册”的时间,是和毕业时对比,以毕业时为时间参照点,强调“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多年后的将来,故用“再”。

例⑼时间参照点是没忘记惨痛景象的过去的过去,之后惨痛被忘记,而现在景象又开始浮现。现在对于过去的过去来说是“将来”,所以虽是叙述现今景象,也选用“再”。

(三)固定句法格式的使用

此处主要指“再”的否定,如“再没”、“没再”、“再不”、“再也没/不”等。

⑽那个鬼地方,我再也不去了。

⑾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见到过丈夫的面。

⑿那年夏天发生的那些事情,我早已经不再去想了,谁知现在居然会这样清晰的浮现在眼前。

上三例中,例⑽是以现在视角说将来的事。例⑾和例⑿则包含的都是过去~现在时域。

关于“再”的否定搭配,笔者认为,要保有“再”时间上的持续性,就要用一些词延续从时间参照点到“将来”的整个时间范畴。而若要使某一种状态无休止的持续,用正面肯定的方式不易做到,但若反之用否定的方式使否定情形持续则相对容易得多。

再者,“再”有两个特点:事件上的重复性和时间上的延续性。使用否定词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在保证涵盖“时间参照点~将来”的整个时间段的前提下,以牺牲了事件上的重复性为代价,保全了时间上的延续性。关于“又”的否定,涉及到其语法化的现象,作为虚词用来加强否定和反问,表辩驳语气。不属本文研究范围,不予讨论。

(四)感彩的影响

这里所讲的感彩并不绝对,并非“再”、“又”本身带褒贬,而是指大多数情况下,“又”出现在贬义语境的情况比“再”多,或常使句子带有抱怨、责备等感彩。例:

⒀你又来啦!――你再来啊!

⒁你又吃了个苹果!――你再吃个苹果!

⒂明天又要来这儿。――明天要再来这儿。

例⒀前句表说话人不欢迎对方到来。而相反后句是希望对方下次再来的一种招呼。例⒁前句是责备,觉得对方不应该吃,而后句则是劝说礼让,希望对方再多吃一个。例⒂前句表现出不想来的感觉,后句则可以理解成这次来后很满意,以后要再来。

接着我们分析感彩对“再”、“又”既定时域例外产生的影响:

⒃ ―下周开班会,请大家准时参加。

―怎么又开班会啊!

⒄今晚基本看不到天空的星星,看来明天又是个阴天啊!

⒅回想起那次和老同学的偶遇,真没想到会在那里再见到他。

例⒃“又”用在将来时域中,回答者带有反感、不情愿之意。例⒄“又”在了将来时域中体现了说话人失落、不情愿不期望的感情。例⒅“再”用于讲述过去以已发生的事,表达偶遇老同学的惊喜。需说明的是,这句话的感彩产生在特定语境下,应该说“再”所承担的感彩是不明显的。

另外在寻找例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感彩影响“再”、“又”既定时域例外产生的例子中,“又”的例句远多于“再”的。

对于这种分布,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我们采用倒推论证的方法。

如图,若要存在贬义色彩影响“又”既定时域例外产生的句子,需满足的条件有:

时域指向:要背离“又”的“过去”既定时域指向将来

语法意义:“又”重复语法意味的例句占优势

感彩:“又”常与贬义色彩的句子有关

综上即需找到含“对将要再次发生的事情感到不高兴”之意的句子即可。

而要存在褒义色彩影响“再”既定时域例外产生的句子,则需满足的条件有:

时域指向:要背离“再”的“将来”既定时域指向过去

语法意义:前文提到在“再”的既定时域特例中,“再”的持续语法义以否定形式表示。所以此时只能选择“重复”的语法义。

感彩:就是该项使“再”例句数量对比失去了优势。

首先,相较“又”而言,“再”感彩不那么明显,不在特定语境或语气帮助下,并无太强烈的褒贬对比,甚至大多不含感彩。故“再”在感彩上首先就比“又”略逊一筹。

而后,如图在感彩一栏,“又”褒贬义不受限,只不过是贬义例句占多数,而褒义不多见而已。而对于“再”的贬义色彩句,如上文所述主要以否定句形式来表达,故只有褒义一栏可选。

由此原本感彩就不甚明显的“再”,要找出“对以过去为时间参照点的“将来”、重复发生的、过去的事情含有褒义态度”的句子,就不那么容易了。

另有句子中出现相反时间词的制约、假设句和虚拟语气等因素,本文不研究。

三、结语

综上,本文通过对表重复的副词“再”“又”时间性区别特例的分析,分析原因,总结归类,将导致产生既定时域特例的影响因素归为“与能愿动词的搭配”、“否定式固定结构的影响”、“时间参照点的选取”和“感彩褒贬语气的影响”等几个因素,并探寻分析了其分布原因。

【参考文献】

[1]陈立民、张燕密.释“还、再、又”.语言研究.2008(28-3).

[2]郭隶楷、何英玉.语义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京语言学出版社,2005.

[4]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37

~339.

[5]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