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建设信息管理

工程建设信息管理

时间:2023-05-30 10:35:08

工程建设信息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设计理论

一、建设工程信息的特点

从建设项目提出、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活动中,涉及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和综合管理等多方面工作,以及众多参与部门和单位形成了大量的物化的材料——建设工程信息。从管理和其发挥作用的角度,可将这些信息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所谓静态信息,是指成果性、结论性信息,典型的如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材料检验报告等,其更具有资料的性质,关系到能否为工程检查验收及日后的维护、改造、扩建提供足够的依据。所谓动态信息,是指阶段性、指令性的信息,典型的如发函,通知,投资、进度、质量瞬时值及其分析结论等,关系到工程进展各阶段的承上启下,关系到各个管理方的内部与内部、内部与外部的沟通、决策与协调,对工程的成败至关重要。大量的信息需要有效管理。

建设工程信息除具有一般信息的特点外,一是内容构成的繁杂性。一项工程建设项目的完成往往是多部门、多专业、跨地区的综合成果。二是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从工程项目的提出、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涉及到诸如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各个单位或部门,在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和综合管理等方面。三是信息形成的阶段性。大致可分为前期准备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使用维护阶段5个阶段。四是产生时间的延续性。随着整个工程的进展而逐渐产生,并一直延续到工程竣工验收后的管理、使用和维护阶段。五是信息类型和载体的多样性。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验收、运行管理等多个阶段均可能产生声、像、图、文、数据等不同类型的信息,这些信息以纸质材料、照片、胶片、磁带等形式存在。六是信息使用的频繁性。建设工程各阶段产生的信息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各个参与方、各个管理方面产生的信息都具有关联性。七是信息管理的规范性。必须以现行的有关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的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为基础,结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以及建设部门对工程技术资料的具体要求而开展。

二、传统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的缺陷

传统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以手工为主,至少在以下3个方面存在缺陷:(1)信息传递方面。由于工程管理涉及的单位和部门众多,传统的方法如开会、发文等方式,信息传递的效率很低,及时掌握动态信息更显得十分困难。应该说大部分的问题,首先出在沟通方面;从一般意义上讲,业主对工程项目最关心的是进度、投资、质量和合同,其实,最首要的是信息的沟通问题。(2)信息加工方面。工程项目的有关进度、投资、质量、合同等数据,量大而且不停地在变化,手工操作难以及时汇总,使得参与各方往往感觉难于把握。工程的图纸、文件、资料等文档,量大而且一般以纸面的形式保存。往往随着工程的进展,很多宝贵的资料就不知丢到了哪里,有些资料是参与各方共同拥有和使用,因此参与者各方与后人都要做大量的重复工作,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3)信息使用方面。建筑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必然产生海量的信息,而各自为阵的局面必然产生信息孤岛,信息不能共享,自己调用查阅也十分不便,效率低下。

三、建设工程信息集成化管理的主要目标与要求

作为一个高效实用的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必须要采用专业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并为各种信息提供一个共用的平台,同时依据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规律,建立科学和规范的施工资料体系,以实现对工程建设过程所必须的处理的大量表格、数据及图表等的信息化处理。

具体来说,一是业主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建设监理制建立了以业主、监理、承包商为实施主体,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的工程项目管理协作模式。二是为建设工程项目建立一个“户口簿”,应该是建设活动的历史真实记录,也应该是一个包含各种不同类型和格式的信息的完整的记录。三是建立系统、规范和科学的信息管理体系,满足对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要求,让工程信息能够真正完整反映工程建设过程的真实情况,从而帮助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有关负责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工程质量和进度,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四是设计更友好的使用界面,具备高度集成化、智能容错、智能帮助和基础表格数据自动导入,各种表格智能选择功能,将繁重、杂乱的资料编制、整理和查询工作变得简单、轻松和有序。同时,通过集成强大的数据汇总、统计和计算评定等功能,大大降低信息资料管理工作难度,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要求项目数据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中央项目数据库和各项部门分布数据库。五是通过采用Internet以及移动存储技术实现对信息资料的网上或异地传输。图纸、文件、资料等文档,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进行有效地组织,实现充分的共享和重复使用。同时,为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备电子信箱,利用电子公告板、会议管理系统等共享信息系统,提供有效的信息沟通。六是分别由业主、监理企业、承包商组建的项目组织是临时性的,项目管理模式带有较大不确定性,工程项目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必须考虑这一管理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在软件架构设计中,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确保系统具备足够的柔性,适应业务不断变化的需求。而建立可定义的组织结构和授权管理系统,是适应不同项目管理实施模式的基础。

四、建设工程信息集成化管理的主要功能特色

管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新闻、公告、大事记、工程进展情况介绍、参建单位信息、天气预报和天气记录等,这些信息中大部分放到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首页上,所有注册和非注册用户都不需登录即可查看,使全社会关心这个工程项目的人士都能方便实时地了解工程建设信息,吸引公众积极参于工程项目建设并避免各种各样的猜测谣传;工程质量:跟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类质量信息,包括进场审核、质检质评、质量事故等信息,实时监控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将工程总体计划、标段计划与实际进度等进行实时统一比照,利用各类图表直观反映工程进展情况,达到跟踪控制工程进度的目的。工程费用跟踪概预算、资金申报、计量支付以及工程进展过程中的变更索赔事件,将工程概预算和实际工程费用进行实时对比,达到跟踪控制工程费用的目的。事件管理:建立“事件管理”模式,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流程化的事件用事件管理模式进行记录,事件相当于一个记录容器,可多级嵌套,每个事件及其子事件都可记录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并可单独设定查看操作权限,每个事件都可记录其从发生、发展到处理结束全过程的信息,较好地实现了信息的痕迹管理,方便信息纵向管理;文件管理基本函盖了主要用于办公自动化管理(OA),包括:收发文、文件报送、大事记、内部邮件等各种文件流转方式和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监理大纲、各类声像文件等的管理。其中内部邮件指利用系统用户帐号进行文件交流,利用它,不需任何E_mail帐号,不需任何其它邮件服务器,可在系统用户间极方便地实现私人文件流转交流。日程管理:包括会议管理和工作安排,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安排日常工作,记录日常事务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日常事务的信息痕迹管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合同的跟踪管理,包括合同执行的进度、质量、费用和竣工资料跟踪管理,其中费用跟踪包括:概算管理、计量支付、竣工决算及审计跟踪,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痕迹管理。资产管理:本模块是基于Web的网上仓管系统,所有参建单位利用一套软件在统一网络平台下,系统地管理本单位的资料和财产,包括资产的入库、领用、借用、报废、赔偿及库存盘点平衡等,所有操作基于单据管理、均有单据记录,实现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网上仓库管理系统。系统管理主要应用于系统初始化、用户帐户新建删除、用户权限设定更改、密码维护等。

五、建设工程信息集成化系统设计

1、网络软件,在实现信息的远距实时共享的同时,又通过对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各方的每个使用者进行权限设置,精密划分(读、改和删)和描述(可见和不可见)不同用户使用权限;可追溯能力——运行日志;通过科学的数据信息库的结构,合理地对采集和经过加工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存储。建立备份及灾难恢复机制等3项措施,实现档案资料管理和使用的安全。2、实现数据统一集成管理。系统管理对象为工程建设各管理过程中参与各方产生的一切文档、图纸和相关数据,且兼容不同格式。3、丰富的表格集成,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高度自动化。系统集成了近千张各类表格,覆盖工程建设和管理各个阶段用表,由于基础数据库的存在,各种表格中的基本信息可从该库中自动导入。系统还集成了工程管理所必须的各种数据自动汇总、统计和可视图表自动生成功能,能实现诸如混凝土、砂浆等试验结果的自动计算判断与汇总,建筑物沉降曲线自动生成等。4、历史数据回朔功能。项目进展过程中经常发生类似与设计变更、计划调整等事件,有时要记录这些变化的前后过程,为此在集成管理系统中设置了数据信息管理指针,详细记录历史情况和变化轨迹,以便日后进行历史追踪查询。由此使得集成管理系统具备了数据按工程进度回顾分析的能力。5、系统可为系统中声、像、图、文、数据各种信息内部或两两相互间的内在关联关系(只有这种关系存在),为关联查询提供支持。6、系统提供层次化直观查询功能——即“资料”查询直观巡航器(或称电子地图)。系统既可按目录形式归类和查询各类资料,又可按资料间存在的互联关系,建立其相互间的动态链接,构筑逻辑结构图式(或其它图式),实现了数据、图、文间的两两关联,查询时便可直观分层展开模式。“导航”资料查询,或相互交叉、关联查询。或通过鼠标点击关联点,能快速访问相关数据内容或转向相关的图纸和文档等。

第2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管理

1引言

现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简化获取水利信息资料方式,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的共享度,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方式进行详细探究意义重大。

2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

2.1适应性强

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比较大,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量较大,且施工管理复杂程度比较高。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难度也比较大。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将其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能够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同时不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能够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2.2信息准确度高

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其主要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硬件设备的支持,不仅运行速度比较快,并且准确性比较高,比如,将计算机技术与地球同步卫星进行连接,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保障信息的准确性。

2.3抗干扰能力强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周期比较长,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类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难度比较大。信息技术利用其规范化及标准化程序,在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管理过程中,能够制定各种功能的系统,保证管理流程的规范性,提高人力管理的可控度。

3建立水利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3.1资源共享的要求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各方所产生的文件十分多,各方下达或上传的信息十分复杂和繁琐,如何使这些资源能够共享,并怎样进行合适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便于查找和利用,我们要建立一个适合我们国情的系统来对我国水利工程资源进行管理。

3.2管理决策实效性的要求

水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快速收集、分析目前出现的各类信息,进行数据运算并按预设好的方式输出管理人员所需要的信息,方便快速形成数据的统计上报和施工计划安排的工作。除此之外,水利信息管系统的使用人可依据相关信息快速进行应对,进行方案的调整,对水利资源、工程进度、施工方案的安全性等达到全方面了解,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从工程质量、进程、成本三大控制指标全面把控全局。成功的水利管理信息系统会使工程更加顺利的进行并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及工作的积极性。

4水利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要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设备工具,从而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管理,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传输,最后由管理部门对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的重要作用。信息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协助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从而保证水里工程建设质量。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4.1信息管理功能

对于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通过检测所获得的各类数据资料,需要具有录入、处理、查询、统计、分析以及输出等功能。

4.2信息共享功能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与各个参建单位都具有一定的关联,包括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等,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对于各类质量信息,必须及时进行上传,对此,要求信息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库功能,这样才能够实现对于信息数据的交流共享。

4.3辅助决策功能

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还应该能够对所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和分析,这样才能够对工程建设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定。

5信息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5.1网络

①只有在对网络安全进行充分评估的情况下,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接入互联网,否则就只能在局域网中运行。②接入系统中的信息管理设备必须具有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同时提高使用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③对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要建立稳妥的备份机制,其基本服务器本着够用耐用的原则进行选择,其性能必须稳定可靠,必要时还可建立磁盘阵列用以保护重要数据,网络中配备高质量、高稳定性的交换机及不间断电源,对系统综合布线情况按照高标准进行施工。

5.2设施

加大经济投入,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充分吸收合理投资,引进先进设备及理念,提高信息管理手段,增强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包含对水利工程以及资源信息采集的监控系统、信息通讯所使用的网络设施、数据存储安全性设备、信息共享平台等因素,对信息网络进行充分利用,保证采集的大量信息能够促进管理现代化要求。

5.3完善水利工程信息系统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传递的平台也越来越多,信息数据的传递速度、传输质量等都有了很大提升,因此,信息利用率越来越高。水利工程的系统性比较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部门有很多种,为了保障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必须完善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信息管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水利工程各个管理部门的信息数据,并对其进行汇总和分析,最终形成完善的水利工程信息体系,有利于对水利工程进行日常管理,同时还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朝向系统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5.4优化B/S结构

在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管理人员应该综合考虑系统的开发、维护以及管理,对B/S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际需要。另外,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还应该采用科学化、先进化的结构形式,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便于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查询和整理,并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5.5按照统一标准开发系统

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水利工程建设的总特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管理系统软件,这样才能够保证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

6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

①人类通过自身劳动认识和改造世界,而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人类不断积累和发展出来的劳动结晶,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当中,将水利工程建设拓展成了一个系统工程,这里面的各个环节包括数据的传输、文件的分发、工程进度的控制以及各种微小的细节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整合与调整,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公共平台,为各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必要调整,提高管理质量。②一个决策的正确性是基于对事件整体现状的整理和分析而得出的,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以往主要依靠人力对整个工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整合,传统方式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新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整合分析整个工程中的复杂信息,帮助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并提供决策依据,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能。③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性使得工程中部分操作变得非常隐蔽,若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从各分部得到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找出不合规的错误操作,并及时提醒管理人员存在不当操作,就可以快速定位解决,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④随着现代企业发展,各部门分工越来越精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也在向这个方向不断发展,分工的细致明确就要求各部门要有高效的协作性,而水利工程建设本身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管控全局,管理人员可利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协调各部门关系,提高协作性,扩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范围。

7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积极引进成功经验,并充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际需要,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和利用,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基尧.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8):22~25.

[2]徐勤勤,句广东.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主要工作及成效[J].人民长江,2010,41(4):37~40.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1.前言

建筑行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之一,现如今建筑施工随处可见,虽然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依然存在质量问题,这与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联系。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可有效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工程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管理实现信息化的意义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增强,业主对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良好的管理可处理建筑行业之间的关系,使其密切联系,并且让其他行业为建筑行业服务,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其次,对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管理人员在施工中严格把关每个环节,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马采取相关措施解决。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在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打造出理想的管理制度,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管理问题,一个是技术问题。就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管理情况来看,很不乐观,在安全、人员等管理方面都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强,我国建筑工程人员素质一直以来都不高,企业对其不给予重视,由于工程施工人员素质原因在工作当中造成众多问题,导致工程质量有所下降,工程管理水平无法提高[1]。在管理技术上,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都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技术,而管理技术对工程而言,其是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的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技术管理工作面广,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负责此项工作,但是我国技术管理人员明显无法完全胜任,致使工程出现各种问题,给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只是空喊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口号,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将安全放在首位。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安全管理认识度还有待加强,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市场发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难以在保证施工人员个人安全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另外,在施工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本身就存在问题,在施工中不加以管理,产生众多的安全隐患,并且没有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技术进行施工,难以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

3.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3.1健全管理体系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要进行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要从制度着手,通过完善管理体系,使用良好健全的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工程建筑管理体系包括几方面的内容,即管理计划、对策以及奖惩制度。健全管理体系是确保建筑工程有效开展,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在开工前期,都没有做周全详细的规划工作,管理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得到落实,出现了管理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的问题。完善管理体系,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从制度上保证建筑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制度上,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信息化制度,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在实际中得到良好的发挥,对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进行严格的控制,将其控制在具体的范围之内,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2]。在制度体系的制约下,要求每一个员工都积极参与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当中,对此项工作给予积极的配合,表现出色的员工进行奖励,相应的做适当的惩罚,通过健全的管理体系来促进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

3.2提高企业人员的意识,开展信息化平台

建筑工程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一直存在很大的困难,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领导以及员工对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为此,开展这项工作,首先要提高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度,相关部门的领导认识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必要性,将其视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完成,领导在此项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并以良好的态度鼓励其他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中。企业员工认识到工程信息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之后,积极配合领导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企业全体员工人人对其给予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必然会快速开展。在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除了要全体员工认识到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之外,还要开展一个信息化系统平台,开展该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各个部门、单位、上级领导与员工之间,通过此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实现信息共享,使管理工作更容易开展,提高管理工作质量的同时还可降低成本,此外,进行信息化系统平台的建设,对各个部门在工作的配合、协调具有积极的作用。

3.3做好决策工作

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落实好该项工作,关键在于决策工作,企业所作出的决策要具有科学性,要达到这一目标,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首先,结合企业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一套信息软件,通过信息软件进行工程管理,实现信息管理工作信息化。其次,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要广泛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更便于沟通交流,分享信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从传统的纵向信息交流模式转化为平行的交流模式,企业领导从中获取更多真实性的信息,对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做出科学性的管理决策具有积极的意义[3]。最后,提高计算机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使用率,目前,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很少企业能将计算机进行灵活的使用,信息化建设要求计算机要广泛运用于管理中,使用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并对工程质量做等价评价工作,确保决策工作的准确性。

3.4重视人才的培养

我国在建筑工作单位工作的大部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都比较低,企业要开展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来负责这一项工作,然而,真正掌握信息管理的人员并不多,为此,企业要打造出一批具有信息化管理知识的综合型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的方式来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在培训工作中,向信息管理人员讲诉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技巧,在工作中如何进行灵活变通,负责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不但要掌握管理信息化知识,而且还要懂得建筑工程知识。企业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人员参与到培训工作当中,将在培训工作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才可真正实现管理工作信息化。

4.结束语

我国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常常忽视工程管理,而工程管理水平与建筑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要提高工程质量,就要进行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来确保工作质量,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计高.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步骤和实施策略[J].山西建筑.2012,14(11):100-103.

第4篇

关键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定义及基本意义

1.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定义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一种源于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但又在某些性能方面高于传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新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其运行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对于建筑工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整理、归总,以便相关人员应用。信息化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够一定程度上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及提升工作效率有积极作用。

1.2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个管理体系中,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就是网络,这能够一定程度的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以及最大程度的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稳定性。除此之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也为建筑工程的各环节的进行提供了一个通报平台,这对于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工程的进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更注重相关数据的分析,像资源、成本等基本信息更是其分析的重点,这些信息的系统的整理能够为相关决策人员提供依据,从而为在保证工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资源配置最科学化以及建筑项目实施成本最低化奠定基础。信息化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还可以通过自身的某些特点对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为建筑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奠定基础。

2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目前我国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很片面

由于我国对于信息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许多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了解还存有一定的片面性,这致使建筑企业在对其应用的过程存有许多问题,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建筑企业不能把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而仅仅只把其应用至某个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推进和实现。

2.2相关人员的综合能力达不到要求

由于信息化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设涉及一定的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因此在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就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建筑企业来看,这种综合能力达到要求的工作人员并不是特别多,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2.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软件不能满足要求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相关软件的应用,但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相关软件远不能够达到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要求。由于外国的软件开发技术优于中国,其对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也比中国要早的多,因此,一般情况下,外国的项目管理信息化软件的综合性能要比我国相关软件好的多,但是外国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软件一般都是基于某些特点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进行设计,这些理念和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建筑工程,除此之外,这些软件的价格一般都超出中小建筑企业的承受能力,因此外国软件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应用状况并不乐观。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从定义的角度分析,虽然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发展发生在实施期,却对策划期间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和建成后目标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工程项目管理本身是一件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涉及到工程投资、质量、进度、财务、后勤物资等大量内容。在这一背景下,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构建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决策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和诸多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逐步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成为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管理手段。

根据这一特点,在策略提出上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3.1拟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标准,加大信息系统资金、人才的投入。拟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标准,建立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为建筑公司、原材料供货商、承揽机构提供疾速、精确的信息,加强对其监督、管理作业,有利于资本的整合,下降公司的成本,有用的控制公司资金。拟定投标作业、工程项目开发管理的信息化标准,有用的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管理部门应首要添加信息系统设备的投入,购进新式的计算机,选用专业的电子信息人才,对员工进行定期的电子信息培训作业。吸纳优异的技术人员,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有用的提高了建筑公司的作业效率,为公司在剧烈的竞争社会争得一席之地,带动经济的发展。

3.2强化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而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又是一种专业性加强的工作,一般涉及到计算机知识和网络通信知识等,企业应该从内部强化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意识,通过发展培训工作、知识普及等方式,强化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3.3建立内部信息化体系。根据工程项目管理内容的不同,在历史数据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内部信息化评测体系,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要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软件的自主开发,建筑企业可通过与高校或科研单位合作的方式联合开发,或对相关人才的联合培养,将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思想融入到软件中,并提高软件的使用功能,使信息化管理软件与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3.5统一行业专业数据标准,建立行业数据库,开发接口软件

材料供应商、承包商、监理方、设计方和业主间的海量信息无法交换、公司与项目的数据无法共享,这都是因为没有信息化标准体系而产生的问题。现在,国内工程行业里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格式千变万化,这使得我们很难进行数据共享与交换;没有统一的规划,我们有关软件有低水复研发的情况,整体效率很低;每个部门为了创建信息化系统而利用的每个业务子系统间没有联系,不能集成;大量数据需重复录入,导致不必要的劳动重复。建立数据交换标准已经是信息化普及的一个瓶颈问题。政府要组织相关问题的专业人员来研究与交流,学校外国的经验,设计出我们自己的信息化标准。有关资料表明,在建设领域信息化标准方面,走在前面的有德国、荷兰等国家。我们可以参考德国的案例,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德国就成立了有关建设领域信息化标准的全国性组织,然后一步一步的完善与制度了工程信息标准。现在,他们在建设领域的软件,基本上全部都能进行读入或是输出满足标准要求的数据。这既有利于信息交换,也有利于系统集成。

结束语

当然,建筑工程管理在信息化进程中不仅要着眼于信息技术本身,更要把它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积极推进、企业的积极响应、配套环境的积极跟上。只有这样,建筑业才能走上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喻颂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3(6).

第5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监理;信息管理

一、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工程建设的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和质量,监理工作开展和实施日益重要。在监理人员的工作开展中,进行信息的搜集、记录和管理工作是对水利工程建设各个方面的进度和施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也是水利工程施工情况的重要档案。认真加强监理工作,努力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是对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其自身发展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监理工作中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原料的采集、测量数据的整理、设备的安排、人员的调动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会产生庞大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记录和分析是做好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开展中,监理人员往往根据自身工作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工程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和处理,这种问题处理和管理方式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可靠性低,很容易造成造价的施工和工程进度的延缓等问题。对信息的搜集记录和分析,可以帮助监理人员依据工程建设中的事实数据和信息进行问题的判断和分析,并在对信息的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做出工程问题的科学判断和控制。

三、监理信息管理的原则

3.1、全面收集整理的原则

监理信息来源广泛,层次较多,形式多样,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信息全面收集、整理、分析,排除垃圾数据,改正不准确的数据,然后纳入信息管理系统。

3.2、系统管理的原则

(1)明确工程建设监理信息流程,使监理信息在监理组织机构内部、上下级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流动畅通无阻;(2)建立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编码系统,为各项信息提供概念清楚的唯一编码,便于数据存储、加工和检索,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3)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的搜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包括前期工作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标阶段、施工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保修阶段等各阶段各方面的信息。工程建设信息管理工作做得好坏,主要取决于原始资料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四、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管理的内容与规定

4.1、现场监理记录

监理人员是水利工程全过程参与的重要管理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建设项目单位和施工现场都要进行监理人员的安排和设置。监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管理区域,对工程的具体建设情况要进行详细的检查记录工作,并且对工程合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监理人员的记录内容,是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控制合同赔偿和变更量确认的重要依据。在现场监理记录过程中,要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一些技术性的数据和实施工序要进行专业的核对,监理站还要对监理人员的记录进行检查和监督。

4.2、监理现场记录

监理现场记录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涉及到的记录内容都是根据标准规定的,包括监理日志工程量签证等。监理人员在进行记录内容的填写时,要根据记录内容和标准的规定填写,不能出现后期的删减和修改情况,当由于客观原因确实需要对记录内容进行修改和删减时,要经过监理站或其他监理部门的检查和批准。在进行监理工作大事记的记录工作时,要对记录内容进行编号处理,以便于记录材料的整理最终,在建立工作结束后,要对监理现场记录进行编订和归档。

4.3、信息录入管理

信息录入的格式要进行统一的规定,监理部门要将检查审核过的监理台账进行备份,以免记录的丢失。由于要把日报信息录入到日报系统,所以要对台账中的日报进行筛选。在进行台账和日报录入时,要特别注意格式和方式的问题,这是监理信息管理规范化处理和保存的重要环节。个别地方的修改和调整要提前申报,以免信息录入出现混乱和管理不清的情况在录入之前要做好信息的分类,录入时要依次录入。

五、监理信息的来源和收集

5.1、工程项目开工前的信息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理水平,监理人员要提前进入工程施工现场,根据工程实际规划的数据和图纸,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规模和布局进行充分的了解,对监理项目的原材料使用和技术实施要求、指标有初步的掌握。这样可以在工程开工后,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工作有更加全面成熟的了解。此外,监理工作不仅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工作的开展,监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招投标阶段和合同签订阶段的内容了解,对具体的工程建设条款和要求要心里有数。特别是对合同条款的了解,是保障工程建设符合建设指标和建设单位要求的重要依据,监理人员要进行仔细的了解核实。

5.2、工程施工阶段的信息

工程施工阶段的信息来自于多个水利工程参与单位,包括业主提供的信息、施工企业提供的信息和监理部门提供的信息。水利工程建设的组织者就是业主,对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造价和技术标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规定都来自于业主的要求和看法,建立人员要加强对业主提供的信息的重视,对业主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详尽的记录。施工单位的信息是监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搜集的主要方向。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施工材料的采购和存放,施工进度的规定,施工设备的租用等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都是监理人员进行建设工程监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合理控制的基础数据。监理部门的信息主要是监理部门就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检验、审查和工程款支付等向施工单位发出的通知和指示信息。

六、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6.1、构建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监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网络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监理人员、施工单位、业主、监理部门等各个监理信息参与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水平。可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和施工项目分配,建立统一的网络系统,并在具体项目负责部门建立子系统。这些网络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由专业的信息管理技术人才负责,监理人员在进行监理信息的记录和录入工作时,可以通过对信息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的确认,实现对工程信息的录入。

6.2、内部的信息系统

信息除了要在外部进行彼此传递之外,内部信息系统区别于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外部信息传递和分享系统,主要是通过内部的信息管理,辅助现场监理的管理。比如各个处室要及时将收发的文件施工之中验收的各种资料等录入到企业查询系统中以及进行验收台帐,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快捷的查询和调阅。

七、结束语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理工作,提高监理工作中的信息管理水平,在信息搜集、录入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上,要注意注意信息搜集的全面录入的规范和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化,从而有效提高监理工作中信息管理对工程质量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海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能力成熟度测评研究初探[J].水利发展研究2015(07)

第6篇

一、交通监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

档案数字化革命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档案信息化理念逐步地渗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所以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管理体制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的理解和思维方式。随着社会的进程,电子信息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引用,给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当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针对交通监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交通监理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化以及信息化档案管理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交通监理来说,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指的就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两方面是档案信息网络的核心环节,同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了信息传输、交换、存储、利用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用。交通工程建设监理的项目多、周期长、跨度大,交通监理文件资料收集整理的时间周期随之也加长,因此交通监理单位建立交通监理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是顺应时代的需求,监理公司利用OA网络技术连接各项目总监办、驻地办的监理档案,可以及时了解各项目监理活动的进展速度与过程,达到质量控制与档案信息化同步的目的,同时监理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还可以让各总监办、驻地办信息相互沟通、交流,为工程监理技术资源共享提供便利。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信息资源建设

从国家层面来讲,档案信息是整个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档案信息的开发和使用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它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成效。从交通工程建设监理的角度来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关系到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成败。因此监理单位要积极投入资金,增设计算机等设备,建立交通监理档案数据库,建立公司与各驻地办、总监办的内部局域网、建立今目标办公群,为交通监理的档案资源信息化工作创造条件。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以及建设规范

交通监理的档案信息从社会角度来看属于社会资源信息,所以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以及规范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交通监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了电子信息文件收集整理、归档处理以及电子档案管理三个方面。标准完善的档案信息化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档案信息的资源标识、信息描述、资料存储、文件查询、信息交换管理以及信息资源使用等方面。

(四)档案管理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

交通监理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信息网络建设的技术保证,交通监理的信息档案管理工作量比较大,同时涉及到的行业比较广,如涉及到公路规划、设计、招投标、设备采购、工程建筑、监理、检测等等;应用到专业知识比较全面,如环境知识、气象知识、桥梁知识、隧道知识、道路知识、水运知识、机械知识、化工知识、物理知识等等,所以交通建设监理档案管理应用系统能够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率。

(五)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档案信息化系统尽管是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运行,但是还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系统管理和维护,所以只有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才能给交通监理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档案信息数据库所容纳的数据量非常大,需要的专业知识也非常广泛,因此需要各类专业知识的技术团队来操作和维持信息应用与体系的运转,维持信息化管理系统,所以说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二、交通监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建立交通监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

首先要面向各个工程建设总监办、驻地办,逐步地建立交通监理档案信息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领导体系,因为交通监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供档案资料使用,通过便捷的档案使用来体现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所以必须建立严格的领导组织和网络体系,通过领导来指导、协调相关交通监理职能部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交通监理档案信息资源库建立后,首先在已登记的档案资料库上,重新整合利用率高的信息资源,逐步退化落后的系统和档案编目工作,保证档案资料的关联性,包括档案来源、时间以及内容的联系;

2.做好档案研究性整理工作,通过交通监理档案信息编辑加工,提升档案信息的价值;

其次做好各类档案的分类,在确定交通监理档案密级的基础上,将交通监理单位的机关、各监理驻地办、总监办、实验室的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统一输入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来保证交通监理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再者信息化网络档案系统主要包含了交通监理内部信息服务网、社会公众服务网,通过内外部信息服务网络的结合,形成综合信息网络管理体系。促进交通监理档案现行文件信息化标准建设,同时根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软硬件设备,为系统管理运行提供设备基础,提供档案管理工作技术以及应用水平,更好地实现交通监理档案信息交换和共享。

(二)规范交通监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首先要根据交通监理单位实际发展状况和工作情况,逐步建立健全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交通监理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逐步建立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按照工作岗位的分工,合理规划和负责交通监理的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归档工作;

2.逐步健全交通监理档案信息文件归档制度,及时、完整、规范地处理交通信息资料归档工作;

3.制定严格的交通监理档案资料保管、利用以及保密制度,强化交通监理档案资料的保管制度,严格维护档案资料安全,使档案资料发挥应有的价值,同时及时地做好档案资料登记以及借阅、归还工作。

其次建立健全交通监理档案电子文件管理体系。因为电子文件载体本身稳定性比较差,非常容易受损坏,仅仅凭借档案管理部门很难实现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所以需要交通监理单位借助信息化管理网络,如我们单位借助了省交通技术通讯总站,在业务管理机构和档案管理部门之间建立电子文件归档专用网络,依托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电子文件共享传输体系。同时还要做好电子文件归档处理技术工作,负责整个系统数字化系统管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体工作要逐步地渗入到现行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档案文件工作领域,对交通监理档案电子文件的处理和存储进行专业化指导,对电子文件的原始档案信息进行合理保护。

为了提高电子文件保护工作整体效率,需要逐步地提高交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现阶段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缺少,整体业务素质不高,普遍存在档案管理人员兼职现象,严重地制约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所以需要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以及专业素养等方面逐步地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团队的整体素质,提高档案保密工作效率,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再者坚持技术与管理并行的体制,逐步推动交通监理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交通建设工程监理的创新能力,提高档案信息的参考价值,要具体地结合交通监理档案管理的难点与重点,逐步地启发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创新灵感,为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档案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三)建立完善的交通档案安全体制

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档案信息化管理,除了需要注重信息网络建设以及电子文件管理体系建设以外,还需要逐步地建立健全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所以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安全体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保护档案电子文件的安全。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档案所含的科技知识量很大,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国家机密,为了防治国家机密外泄以及网络非法侵入导致的信息外泄,需要在利用信息网络进行交通监理信息档案传输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网络信息安全,降低网络安全隐患,避免出现机密文件的泄露。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应用

建设工程管理是从工程开始到结束,贯穿全过程的计划协调与控制,是在一定的费用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下,按时完成建设工程项目目标,以满足建设单位需求。而计算机信息技术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一门新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如今已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建设工程的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建设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项目,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必须严格监督,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计算机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理当作出更深一层的研究与探讨。

1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与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随着一些新进技术的引进,建筑行业正面临着新一代的改革趋势,而信息化的管理则是实现建设工程科学化管理的重要途径,现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应用并不广泛,只有一小部分企业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际应用到了建设工程管理中去,而技术的不成熟、管理经验尚浅这方面的问题仍在制约着建设产业的发展,分析当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可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1.1相关软件开发和工程管理的不协调性

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相当成熟,但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仍旧处于初级阶段,相关软件的开发与建设工程管理不能很好地协调,软件开发的滞后导致了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落后。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科学技术含量较高及相应人才的欠缺也阻碍了相关工程管理软件的开发进程,开发人员对于先进技术知识的掌握不到位,相关建设管理知识的欠缺,使得开发的软件不能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与实用性,无法根据具体的管理要求对软件进行完善,当相关软件被应用到建设工程管理中去时,无法发挥实际有效的作用功能,不仅提高不了管理水平,还造成了资源及人力的浪费,得不偿失。

1.2应用层次低,管理不规范

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计算机硬件配备充足,而计算机软件仍限于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的局面,这些软件功能单一、操作简单的特性并不能满足现代建设工程管理的高要求,工程管理软件的应用虽适应了现阶段的管理需求,但其应用并不广泛,应用层次普遍较低。此外,在建设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的现象,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无法尽到自己的责任,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仍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1.3不符合工程管理实际情况

尽管现在一些建筑行业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管理技术,但由于国内外建设工程管理实际情况的差异,这些引进的技术并不能满足国内建设工程管理的要求,而计算机信息软件应用范围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再就是软件开发商对建设工程管理方面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先进的理论支持,缺乏独创性和建设性,不顾实际,简单照搬,开发的管理软件不具灵活性和适用性。

2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建设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有效的工程管理不仅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还能保证建筑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建筑工程管理能够消除诸多现代建筑管理的弊端,实现工程的实时管理,多样化、集中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必要性具体分析如下。

2.1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建设工程的集中式、多样化管理

建设工程是一项规模庞大、复杂系统的项目,不同的建设用途和建设区域其管理模式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动,这就要求建设工程管理方到实际的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以获得所需的数据,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管理方法,建设工程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而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提前采集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相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计算,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大大简化了工程施工的管理过程。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实现了建设工程的集中式管理,通过网络技术建立相应的工程项目数据库,通过数据的共享,各环节相关人员就能了解到工程的相关数据信息,从而实现对建设工程的全方位、多角度管理控制,使复杂的管理过程变得简单易行。

2.2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及效率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建设工程管理的多样化管理及实时管理,实现了各环节、各部门的全面协调,缩短了施工工期,简化了工厂管理过程,这些特点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设工程的管理水平,提升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分别是: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加大管理软件的开发、以数据为中心建立管理流程,实现工程流程的数据化,其应用实践具体分析如下。

3.1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结合建设工程管理涉及到的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现场施工管理、材料设备管理以及概预算管理等多个工作环节的实际需求构建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多层次管理,做到施工现场规范管理和工程的远程监控,满足多方的要求。

3.2加大管理软件的开发力度

为将计算机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建设工程管理中,就需要开发出适应国内建设工程管理要求的软件来,为此必须加大相关软件的开发力度,加快管理软件的开发进程,培养专业的软件开发人才,不断提高软件开发人员的编程开发能力,做好与工程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根据具体的建设工程管理标准,设计出合理的管理软件,以使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能更好地发挥出实际的作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3.3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管理流程,实现多样化、统一性的管理

在建设企业管理部门内部大力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相应的工程信息系统,在信息系统的设置中加入施工的多样化管理参数,以及时了解建设工程的相关数据信息,并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所有信息进行收集与全方位的处理,合理管控工程进度与工程成本之间的关系,在不影响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成本控制。在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整合信息数据,确定具体的数据中心,对复杂的管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加强各项管理工作之间的配合与衔接性,实施统一性管理,保证管理工作的工作进度与效率。

3.4提高工作流程的数据化,实现信息化管理

传统建设工程管理模式下,信息的传递多依赖于口头通知或电话传递,严重影响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为保证信息传递的质量与效率,应提高管理工作流程的数据化,将建设工程管理的基础建立在各类信息数据上,对各管理环节上传的数据信息进行统和汇总,实现数据的共享,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保证信息传递的质量,真正做到建设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一些信息传递问题及管理漏洞。

4结论与建议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建设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模式,简化了复杂的管理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程管理的质量。只有在管理过程中,真正推广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加大相关管理软件的开发力度,创新相关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实际建设工程情况及管理要求,制定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积极吸取相关管理经验及先进管理技术,并将它们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调整管理模式,不断寻求更好的管理手段,实现管理流程的数据化,促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信息传递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为建设工程的稳定发展创造更良好的技术环境。

参考文献

[1]周立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37.

第8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管理者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发展施工工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信息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项目管理工作的成效,甚至会影响项目建设的成败。因此,在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必须重视信息管理工作,掌握信息管理方法,建立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工程项目信息过程控制程序,对项目信息管理过程进行控制,从而确保工程项目各项目标的圆满实现。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信息和信息管理概述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工作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多专业、多渠道,工程信息量大,来源广泛,形式多样,有文字图形信息,如:勘察、设计图纸、合同、原始记录、统计报(图表) 等;有语言信息,如:口头指令、作指示、汇报、工作检查、介绍情况、谈判、建议、讨论等;其他,包括通过网络、电话、电传、计算机、录像、录音等现代化手段收集处理的信息。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收集、处理和应用各种信息。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处理信息的工作量非常大,必须借助计算机系统才能实现。利用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管理,首先必须建立统一的信息分类和编码,即对项目信息内容进

行分析,建立信息分类体系。常用的信息分类标准有:1) 按照建设工程的目标划分,如:投资控制信息、进度控制信息、质量控制信息、合同管理信息。2) 按照项目信息的来源划分,如:项目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有关单位发生的信息。3) 按照信息的层次划分,如,策划或称战略性信息、管理型信息、业务性信息。

信息管理是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传递与应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信息管理

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的信息流通,使决策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应的信息。为了达到信息管理的目的,就要了解和掌握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分类;掌握和正确运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如计算机);掌握信息流程的不同环节,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2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信息管理流程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贯穿建设工程全过程,衔接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各参建单位,其基本环

节有: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整理、检索、分发和储存。

2.1 信息的收集

以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信息收集为例,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信息包括施工准备期、施工期、竣工保修期3 个子阶段的信息。

2.1.1 施工准备期信息收集

施工准备期是指从建设工程合同签订到项目开工这个阶段,是信息收集的关键阶段,本阶段

的信息来源较多、较杂,而且参建各方相互了解不够,信息渠道没有建立,收集有一定困难。本

阶段应着重设计工程信息合理的流程,确定合理的信息源,规范各方的信息行为,建立统一有序

的信息管理制度。

这阶段应收集的主要工程数据和信息如下。

1) 勘察设计文件及有关资料。工程勘察文件通常提供以下信息:

①工程技术勘测调查情况。收集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料,如河流、潮汐、地形、地貌、水

文、地质、气象等资料。

② 经济勘察调查情况。主要收集工程建设地区的原材料、燃料来源,水电供应和交通运输条件,劳力来源,数量和工资标准等资料。

2) 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施工总平面图、各施工对象的施工平面图和剖面图、安装施工详图、各种专门工程的施工图以及各种设备和材料的明细表等,以及依据施工图设计所提出的预算。

3) 招标投标合同文件及其相关资料。

在招投标过程中及在决标以后,招、投标文件及其他一些文件将形成一套对工程项目起制约作用的合同文件,这些文件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法规,是项目管理人所必须熟练掌握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投标邀请书、投标须知、投标书及其附件、工程报价表及其附件、中标通知、合同双方签署的合同协议书、履约保函、合同条款、技术规范、招标图纸、业主单位在招标期内发生的所有补充通知、承包人在投标期补充的所有书面文件、承包人在投标时随同投标书一起递送的资料与附图、在商谈合同时双方签字确认的补充文件。在招投标文件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如招标人(业主) 所提供的材料供应、设备供应、水电供应、施工道路、临时房屋、征地情况、通讯条件等等。投标人(承包人) 所投人的人力、机械方面的情况、工期保证、质量保证、资金保证、施工措施、安全保证,等等。

项目建设施工前期除以上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各种文件资料外,上级关于项目的有关指示、有

关项目的政府批准文件等,均是十分重要的文件。

2.1.2 施工实施期信息收集

施工实施期,信息来源相对固定,主要是施工过程随时产生的数据和信息。关键是各方在信

息分类和编码上要统一,实现信息管理的标准化、代码化和规范化。这阶段的信息收集应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 业主提供的信息。业主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者,在施工中要按照合同文件规定提供相应的条件,并要不时表达对工程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下达某些指令。因此,信息管理工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应及时收集业主提供的信息。当业主负责某些材料的供应时,需收集提供材料的品种、数量、价格、材质证明、提货地点、提货方式和运输方式等信息。

业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各种有关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合同等方面的意见和看法,项目管理人应及时收集,同时也应及时收集业主的上级单位对工程建设的各种意见和指令。

2) 承包人提供的信息。承包人在施工中,现场所发生的各种情况均包含了大量的内容,承包人自身必须掌握和收集这些内容。项目管理人在现场也必须掌握和收集。经收集和整理后,汇集成丰富的信息资料。

承包人在施工中必须经常向有关单位,包括项目管理单位、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

及其他有关单位发出某些文件,报告或传达一定的信息内容。如报送施工组织设计,报送各种计划、单位工程施工措施、月支付申请表、各种工程项目自检报告、质量问题报告、有关的意见等。

3) 项目管理人的项目管理人的记录,主要包括工程施工历史记录、工程质量记录、工程计量和工程款记录、竣工记录以及形成的各种报告和图表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项目管理日记,管理日记是对项目管理工作的各项活动、决定问题、施工环境状态等的全面记录,是项目管理工作的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不夸张地说管理工作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可以从管理日记中反映。

管理日记可以用来在任何时间对工程进行评估,或作为判断依据,解决各种纠纷和索赔,为

设计人员及验收人员提供详实的资料。

2.1.3 竣工保修期信息收集

竣工保修期的信息是建立在施工期日常信息积累的基础上的。传统模式的项目信息管理不重视信息的收集和规范化,数据和信息不能及时收集整理,往往采取事后补添或做假数据应付了事。现代项目管理要求数据同步反映,适时记录,真实体现施工过程,做到积累在平时,竣工时只是汇总和总结。

2.2 信息的加工、整理和存储

1) 信息的加工是把从建设各方得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鉴别、选择、核对、合并、计算、汇总,生成不同形式的数据和信息,提供给各类管理人员使用。信息加工时要按照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层进行加工,信息加工时一般按照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组织在一起,每一个工程又按照安全、进度、质量和造价4 个方面分别组织。

2) 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加工、整理,是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项目管理人除应注意各种原始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外,还要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按其加工整理的深浅可分为如下几个类别:第1 类为对资料和数据进行简单整理和筛选;第2 类是对信息进行分析,概括能产生辅助决策的信息;第3 类是通过统计推断可以产生决策的信息。

在施工过程中,依据当时收集的信息,经加工整理后,所作的决策或决定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依据进度控制信息,对施工进度状况的意见和指示。每月、每季度都要对工程进度进行分析对比并做出综合评价,包括当月整个工程各方面实际完成量,实际完成数量与合同规定的计划数量之间的比较。如果某一部分拖后,应分析其原因、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何解决的意见。

②依据质量控制信息,对工程质量情况的意见和指示。应当系统地将当月施工中的各种质量

情况,包括现场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施工中出现的重大事故,对各种情况、问题、事故的处

理等情况,除在月报、季报中进行阶段性的归纳和评价外,如有必要可进行专门的定期情况报告。

③依据投资控制信息,对工程结算情况的意见和指示。工程价款结算一般按月进行,要对投

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作一些短期预测,以便对业主在组织资金方面

提出咨询意见。

④依据合同管理信息,对索赔的处理意见。在工程施工中,由于业主的原因或客观条件使承

包人遭受损失,承包人提出索赔要求;或由于承包人违约使工程遭受损失,业主提出索赔要求。

项目管理人应当对索赔提出处理意见。

3) 信息的存储是将信息保留起来备用。对有价值的原始资料、数据及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

要长期积累以备查阅。信息储存的设备主要有3种: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

用纸存储信息是传统的方式,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用纸存储信息的缺点越来越明显。纸的最大弱点就是信息传送、检索和统计极为不便。用计算机存储器存储信息的优点是信息的检索、分类汇总等统计工作极为方便,况且用计算机存储器存储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因此,应尽量采

用计算机数据库或其他微缩系统,以节省存储时间、空间和费用。

2.3 工程项目信息的检索和传递

无论是存入档案库还是存入计算机存储器的信息、资料,为了查找的方便,在入库前都要拟定一套科学的查找方法和手段,作好编目分类工作。健全的检索系统可以使报表、文件、资料、人事和技术档案既保存完好,又查找方便。否则会使资料杂乱无章,无法利用。

信息的传递是指信息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如纸张、软盘、磁带等) 在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传递。通过传递,形成各种信息流。畅通的信息流,将利用报表、图表、文字、记录、电讯、各种收发、会议、审批及计算机等传递手段,不断地将项目管理信息输送到使用者手中,成为他们工作的依据。

2.4 工程项目信息的使用

信息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信息,为决策服务。处理好的信息,要按照需要和要求编印成各类报表和文件,以供管理工作使用。信息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而提高。存储于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数据,已成为信息资源,可为各个部门所共享。因此,利用计算机做好信息的加工储存工作,是更好地使用信息的前提。

3项目信息管理者

1) 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工作的全权代表,负责领导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须对信息的正确、有效、及时和完整负领导责任;

2) 专职信息管理员,负责信息管理的总体工作,统筹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传递和应用等一系列工作。信息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分类;掌握和正确运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如计算机辅助信息管理系统);掌握信息流程的不同环节,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其基本任务主要包括:①组织项目基本情况信息的收集、分类和编码,形成系统化。②制定项目报告及各种资料的规定,如资料的格式、内容、结构要求。③按照项目组织、实施、管理的工作过程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工作中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控制好项目信息流。

4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及其管理过程,不但是物质生产过程,而且是信息的生产、处理、传递及应用过程。虽然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复杂,但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可把纷繁的工程建设过程归纳为2 个主要过程:一是信息过程,1 是物质过程。项目实施策划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等的主要任务就是生产、处理、传递及应用信息,这些阶段的主要工作成果就是信息,所以,这些阶段都属于信息过程。缓捅嗉考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图施工,其主要工作成果是建设完成的工程项目实体,但施工阶段的物质生产过程却始终伴随着信息过程,它一方面需要施工之前的信息过程产生的信息,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产生着新信息。因此,施工阶段实际上是物质过程和信息过程的高度融合。

信息是生产管理的依据,是决策的基础,是组织生产管理要素之间联系的主要内容,是工作

过程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工程建设的生产活动及过程的确是主要依赖信息的。在传统建设模式

中,设计与施工分离的生产过程,落后的信息处理和传递手段等客观上造成了过程与过程之间信

息传递的屏障、单位与单位之间信息沟通的障碍。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传统工程建设组织中存在的信息沟通障碍及主要问题如下。

1) 组织沟通设计只重纵向传递,缺乏横向沟通渠道。沟通路线长、层次多,信息传递手段落后,方式单调。

2) 信息管理混乱,缺少统一信息编码,信息传递中传递延误、有效内容短缺或内容扭曲。信息管理和沟通的成本过高。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破坏了生产组织的有效性,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是造成建设过程中的变更、返工、拖延、浪费、争议、索赔甚至诉讼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最终导致工程建设成本增加,

工期拖延,质量下降,甚至可能由此造成项目建设的失败。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是处理项目信息的人机系统。通过收集、储存及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

的数据和信息,辅助工程项目的决策和管理人员进行规划、决策和检查,实施对项目投资、进度

和质量等目标的最优控制。

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实现信息的系统管理以及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其基本作用包括:利用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集中存储管理与项目有关的信息,并随时查询或更新;利用计算机准确、快速地完成工程项目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处理,方便、迅速地生成各种控制报表,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信息支持。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工作包括:建立统一的项目信息编码体系,如项目编码、各单位的组织编码、投资控制编码、进度控制编码、质量控制编码、合同管理编码等;对信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报表进行规范统一,形成规范的信息目录清单;建立完善的项目信息流程,明确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关系;建立基础数据管理制度,保证基础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地按统一格式输入信息系统。

5结语

第9篇

【关键词】 建设工程 合同管理 信息化

众所周知,建设工程合同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合同中不仅包含项目在建设阶段的整体目标,也关系到质量控制、进度管理、成本核算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把握整个施工节奏,减少管理漏洞都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以往的工程合同管理方式过于老套,资料长时间的存放会出现纸质发黄的问题,且一旦信息丢失则没有恢复的可能,不便于查询和统计。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建设工程合同加以管理,有助于推进信息工程的建设,在突出技术优势的同时更好的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合同输入资料库,用信息化的手段保存下来,完善管理水平。

一、信息化管理建设工程合同的重要性

近年来,信息技术深入推广和广泛实施,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上落实严格管控,突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弥补原有管理模式的不足,在市场经济活跃的状态下,减轻工作量,减少工作时长。

首先,信息化管理工程合同的方式,可以整合各类信息,做好资料的归档和整理,在保存纸质资料的同时以网络的形式保存下来,做好备份,防止出现丢失现象。

其次,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以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可以缩短工作时长,减少工作量,在查询数据和信息的时候也更加的便利和快捷。

最后,工程合同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工期的进展发生一系列变化,建设材料、人员、维修进度等的变化也使得合同管理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因此,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能够更好的与技术融合,动态监管施工,提高经济效益。

二、目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水平一般

对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实施信息化管控的方式,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保证。但是,由于资金的限制和传统理念的影响,目前我国应用于信息化建设中的投入还比较少,信息化水平不高。从审批工作上来看,一些建设单位没有明确审批的规范化流程,权利存在交叉和错位的现象,造成了信息化管理不严格的问题。

(二)信息化管理不规范

所谓的信息化管理不规范,一是说在整个工程合同管理中没有建立一个大的管理框架,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相关人员的具体工作也就缺乏指导;二是说,在管理过程中,建设工程涉及到的材料、人员、设备等的合同没有分类保存,影响力工作的效率和规范性。

(三)合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

有了信息化管理合同方法,是能够实行的基础,还要有高素质的人才作保证。然而,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在整个质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建设工程资金多、管理严格,合同管理者基本上都接受过专业的学习,专业素养强,道德修养好。相反,有些小企业由于资金等原因的限制,合同信息管理人员常常找农民工替代,他们的专业水平不高,学习能力也差。

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手段

针对上述问题,要解决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在信息化技术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就必须结合实际,找到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建立合同管理的分类模块

建立合同实施控制模块是对工程实施过程中质量、M用以及进度等多个方面信息不间断地分析与进行动态的监督与管理,将合同计划目标作为标准,对合同实施结果进行比对,找出其中不同的地方,进而对合同实施计划进行调整的方法和策略。合同变更管理模块主要是对工程实施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的合同变更,可以自动化地生成变更清单,并对其中变更费用进行计算,再生成变更后的详情表,对变更净值进行计算,同时变更与原合同的对照表,及时将变更后总投资变动情况反映出来。

(二)加大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力度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系统和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为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具体而言,建筑工程企业要在合同管理中大力引进计算机技术,加大软件#硬件设施的应用力度,并在分步推行的基础上开发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然后以点带面加大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力度,进而建立合同管理资源共享平台。以此提高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效率和应用效率,强化对建筑工程现场的监控和管理,进而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综合效益。

(三)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合同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是保证建设工程合同严格管理的基础,也是落实好相关制度的根本。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与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对此,企业要做好人员的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学习,让他们掌握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此外,在招聘中也要选择有经验的、接受过专业学习的学生进入合同管理部门,培养先进的管理者。

结束语

推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把传统企业对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做到紧密结合,巧妙地找到和应用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契合点。在推广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以相关制度为基础,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做好合同的归档和分类工作,从而减少工作量、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文民.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9:211.

[2] 胡季英,关柯,李忠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国际比较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03:35-37.

[3] 张伟,刘海青,秦崇仁.建设工程合同与索赔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施工中的合同管理计算机软件[J].中国港湾建设,1999,05:64-66.

第10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上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十足发展。总体看来,虽然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想解决这此问题就要明确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决地实现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从而使信息交流速度叫以大大加快,减轻了项目参与人日常管理上作地负担,加快了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人们能够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的信息,进而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决策,提高了上作效率,以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一、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以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减少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人为信息交流的次数,保证信息的可靠性,方便各方及时查询工程的进展情况,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以数据为中心,把工程项目的全部信息以系统化的方式存储起来,可以为项目的管理和进行提供指导方向。在有限的资源下,低成本、快速度,高质量地完成工程项目,以获取最大的企业效益。

3、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工程项目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并且要迅速,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很好的方法和工具使管理者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迅速地预测和防范。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构建的要求及内容

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属于领域信息化的范畴,它和企业信息化也有联系。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包括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和使用阶段的设施管理中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目前总的发展趋势是基于网络的建设项目管理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图1为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1、信息沟通的信息化

工程项目参与方进行沟通和管理,是建立在互联网的管理信息系统之上的。现在比较流行的就是建设电子商务网站,通过网上进行材料和设备的买卖和采购,降低管理成木和采购成本。

2、过程控制的信息化

要实现监控系统的建设,使过程控制的信息化成为现实。在管理上程的过程中,根据经验和现状,建立的科学的预控系统,再经过一系列的推算,使工程上下每一个环节能出现的问题被预测出来,这就使得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有时间去调整相应的管理和实施计划,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三、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此年看来,政府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投资较少。政府相关部门对其认识还不够,这直接导致政府对其资金、技术和基本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的不足。单个企业在构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并不能成为信息化改革的主体,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大部分施上单位没有内部网络系统,虽然有的大型施上单位有完备的内部网络系统,但管理状况依然落后。网络系统的基本作用仍然是邮路的功能,公司内的职能部门之间依然相对封闭,许多信息依然混乱。

一些施工企业在开始时,在系统的建立过程中,不能接受信息化所要求的对企业管理方式方法和对企业组织文化改进的要求。有的企业虽然努力向前走,但效果小显著。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最终仅成为一种形式。此外,缺乏成熟的解决方案,建立先进的管理模式是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关键,其次才是系统的开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系统开发不重要,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的支持是先进的管理模式的基础,相比起建筑行业以外的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工程项目信息化存在这明显的不足。缺乏相应的信息化建设人才,信息操作人员的计算机专业水平明显偏低,很多企业为了节约相应的人力资本,忽视了信息化人才方面的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不小足,是很多施上单位和建立公司都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甚至包括一些项目管理公司。

四、加强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1、建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

加强对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包括项目管理模式的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职能分解和项目管理信息流程。过于追求计算机、网络和项目管理应用软件的先进性,是无法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目标的。同时,建设项目管理应确保标准化,在发达国家,建设工程信息的标准化上作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而且有几个国家统一的地区标准。

而在我国,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连一些基础性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标准都没有,如建设工程费用分解结构、全国统一的建筑工程项目划分方法和编码标准都是没有的。因此,必须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建立项目管理的网络平台,其是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构建的信息沟通平台,网络平台上的话动卞体是用户,是构成了一个虚拟的项目管理组织的用户群体,而网络平台上的工项目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建设项目的信息管理,包括了项目信息的创建、集中管理和共享等几个方面,从而为建设项目参与各方营造一个高效、稳定、安个的网络项目管理上作环境。

五、对工程项目信息化几点建议

1、建立适合现代项目管理的组织文化

随着我国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相应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适应。现代项目管理的模式、文化和法律背景形成的,它们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许多小相适应的方面,而人们在这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宣传,做好信息化上作的保障,就是提高员工和管理层的信息化意识,提高项目管理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企业管理层要有意识的进行相应的宣传教育,相关的工作人员意识到信息化的优势,信息化不但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加大信息化管理投入

资金、技术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只有政府和企业同时提高这方面的投入,不能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筑企业才能与国际接轨,实现良性发展。企业要重视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工程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提高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计算机水平,具体包括举办培训班、建设培训基地、知识普及和网上培训等多种方式,这也是提高工程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基础。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这是提高项目管理信息技术水平的中心。政府要运用立法和行政的手段,加大信息化规程和制定,对于破坏良好的信息化环境的个人和组织,进行惩罚,这也是建立发展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的一个重要措施。

总之,虽然近年来我国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水平在逐年提高,但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改变现有的以事务为中心的模式,建立以信息化为中心的工作流程,不断强化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建立发展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平台,实现对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大大提高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建设对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

信息化技术能够为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符合新时期公路工程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信息化建设对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为有效地处理数据信息

随着公路工程建设里程和规模的不断增大,工程设计的内容也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出现更多且非常繁杂的数据,在处理这些数据时,单凭人工显然是无法有效解决的,根本无法及时有效地应用各种信息。而通过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公路工程建设人员的数据处理能力,进而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客观有效的数据,提升决策的准确性。

(二)更为有效地提升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通过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转变传统的层层批准的程序,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让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公路工程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完善的信息软件,更加自动化地进行工程建设相关事项按照程序审批,大大简化了日常管理事务流程,让企业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能够集中精力处理更加重要的事项,为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更为有效地提升信息传递速率

通过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让公路工程施工中更为快速有效地传递信息,充分保障工程生产的安全性,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公路工程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对施工建设各个项目进行有效管控,获得有用的信息,能够及时地了解施工的进展,让彼此的沟通交流更加快速和频繁,能够实现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

(四)更为有效地降低成本开支

在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下,公路工程建设和管理工的开展可以基于自动化办公系统和建筑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等平台开展。让公路工程建设更加现代化,更为有效地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这样就会为企业带来较多的管理费用的节省。

二、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信息化在公路工程项目把控方面的建设应用

项目部统筹整个工程建设,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对整个工程的管理,通过信息化建设,针对性地提升会议室的智能化水平,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来展示公路施工的问题,合理设定节点任务。同时,积极完善信息化软硬件设施,提升管控的有效性,并积极构建希望的局域网体系,利用网络数据技术,强化管理协调功能,如建立各项目区管理项目群组,召开网络会议等,实现网络互动,积极解决相应的问题。

(二)信息化在公路工程设备、物资管理方面的建设应用

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很多设备,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从客观情况来看,公路工程建设中需要应用沥青拌合机、摊铺机、洒布车等各种设备,且设备还需要做好选型和配套养护等工作,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相应的设备档案,可以更好地掌握设备状况,能够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设备运行的情况、使用率的大小等,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有效性,实现了动态化管理。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可以对工程建设的物资进行有效管理,分类强化管理,建立相应的档案,能够对采购的物资有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效果,且物资信息能够更加贴合市场动态,也可以很好地规范使用标准,可以为公路工程管理决策者提供最优的选择。

(三)信息化在公路工程进度和费用方面的建设应用

在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下,公路工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应用专业的技术数据库软件来制作相应的统计表格,更加高效地处理数据,进行精确的数据计算,科学有效地编制进度计划,快速处理施工现场的数据,然后综合分析工程建设情况,将进度计划和费用控制有机整合,能够让整个项目运行更加合理、高效。

(四)信息化在公路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方面的建设应用

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为了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施工管理和决策人员可以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针对性地收录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验收规范、各种验收表格,并编制质量检验计划和安全管理计划等。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有效收集检验数据,并利用计算机加以统计和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工程的不足然后加以解决和处理。而针对质量安全措施的保障,通过信息化技术加以量化,构建相应的施工工艺和质量安全联系数据库,动态化管控施工,强化对项目的各个分项目施工情况、执行规范等内容的动态化追踪,并对所得数据加以整理分析,作出合理的决策。

(五)信息化在公路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建设应用

在公路工程建设人员参与数量和类型日益扩大的情况下,想要更为有效地提升管理的质量,充分发挥公路工程参与人员的重要作用,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无疑是必然的。为此,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库,并进行人员分类,强化管理的精细化,结合公路施工的特点,可以分为单位职工、分包队伍和外聘人员,将个人资料输入电脑,然后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和更新,并根据项目的进展和人力资源分配、人员成长等情况进行调整,这样能够随时掌握人员情况,然后针对性地分配工作任务,让工程施工建设生产更加有效,也可以很好地提升劳务素质,提升生产力水平。

三、结语

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公路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有效提升工程建设和生产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公路工程也需要紧随时展的需要,不断提升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效提升生产和管理的效率,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公路工程建设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德水.信息化技术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12):50-53.

第12篇

从建设项目提出、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活动中,涉及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和综合管理等多方面工作,以及众多参与部门和单位形成了大量的物化的材料—— 建设工程信息。从管理和其发挥作用的角度,可将这些信息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所谓静态信息,是指成果性、结论性信息,典型的如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材料检验报告等,其更具有资料的性质,关系到能否为工程检查验收及日后的维护、改造、扩建提供足够的依据。所谓动态信息,是指阶段性、指令性的信息,典型的如发函,通知,投资、进度、质量瞬时值及其分析结论等,关系到工程进展各阶段的承上启下,关系到各个管理方的内部与内部、内部与外部的沟通、决策与协调,对工程的成败至关重要。大量的信息需要有效管理。

建设工程信息除具有一般信息的特点外,

一是内容构成的繁杂性。一项工程建设项目的完成往往是多部门、多专业、跨地区的综合成果。

二是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从工程项目的提出、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涉及到诸如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各个单位或部门,在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和综合管理等方面。

三是信息形成的阶段性。大致可分为前期准备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使用维护阶段5个阶段。

四是产生时间的延续性。随着整个工程的进展而逐渐产生,并一直延续到工程竣工验收后的管理、使用和维护阶段。

五是信息类型和载体的多样性。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验收、运行管理等多个阶段均可能产生声、像、图、文、数据等不同类型的信息,这些信息以纸质材料、照片、胶片、磁带等形式存在。

六是信息使用的频繁性。建设工程各阶段产生的信息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各个参与方、各个管理方面产生的信息都具有关联性。

七是信息管理的规范性。必须以现行的有关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的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为基础,结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以及建设部门对工程技术资料的具体要求而开展。

2、传统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的缺陷

传统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以手工为主,至少在以下3个方面存在缺陷:

(1)信息传递方面。由于工程管理涉及的单位和部门众多,传统的方法如开会、发文等方式,信息传递的效率很低,及时掌握动态信息更显得十分困难。应该说大部分的问题,首先出在沟通方面;从一般意义上讲,业主对工程项目最关心的是进度、投资、质量和合同,其实,最首要的是信息的沟通问题。

(2)信息加工方面。工程项目的有关进度、投资、质量、合同等数据,量大而且不停地在变化,手工操作难以及时汇总,使得参与各方往往感觉难于把握。工程的图纸、文件、资料等文档,量大而且一般以纸面的形式保存。往往随着工程的进展,很多宝贵的资料就不知丢到了哪里,有些资料是参与各方共同拥有和使用,因此参与者各方与后人都要做大量的重复工作,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

(3)信息使用方面。建筑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必然产生海量的信息,而各自为阵的局面必然产生信息孤岛,信息不能共享,自己调用查阅也十分不便,效率低下。

3 建设工程信息集成化管理的主要目标与要求

作为一个高效实用的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必须要采用专业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并为各种信息提供一个共用的平台,同时依据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规律,建立科学和规范的施工资料体系,以实现对工程建设过程所必须的处理的大量表格、数据及图表等的信息化处理。

具体来说,一是业主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建设监理制建立了以业主、监理、承包商为实施主体,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的工程项目管理协作模式。

二是为建设工程项目建立一个“户口簿”,应该是建设活动的历史真实记录,也应该是一个包含各种不同类型和格式的信息的完整的记录。

三是建立系统、规范和科学的信息管理体系,满足对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要求,让工程信息能够真正完整反映工程建设过程的真实情况,从而帮助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有关负责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工程质量和进度,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四是设计更友好的使用界面,具备高度集成化、智能容错、智能帮助和基础表格数据自动导入,各种表格智能选择功能,将繁重、杂乱的资料编制、整理和查询工作变得简单、轻松和有序。同时,通过集成强大的数据汇总、统计和计算评定等功能,大大降低信息资料管理工作难度,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要求项目数据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中央项目数据库和各项部门分布数据库。

五是通过采用 Internet 以及移动存储技术实现对信息资料的网上或异地传输。图纸、文件、资料等文档,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进行有效地组织,实现充分的共享和重复使用。同时,为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备电子信箱,利用电子公告板、会议管理系统等共享信息系统,提供有效的信息沟通。

六是分别由业主、监理企业、承包商组建的项目组织是临时性的,项目管理模式带有较大不确定性,工程项目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必须考虑这一管理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在软件架构设计中,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确保系统具备足够的柔性,适应业务不断变化的需求。而建立可定义的组织结构和授权管理系统,是适应不同项目管理实施模式的基础。

转贴于

4、主要功能特色

集成管理系统构成及主要功能简图,如图 1.

(1)网络软件,在实现信息的远距实时共享的同时,又通过对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各方的每个使用者进行权限设置,精密划分(读、改和删)和描述(可见和不可见)不同用户使用权限;可追溯能力—— 运行日志;通过科学的数据信息库的结构,合理地对采集和经过加工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存储。建立备份及灾难恢复机制等 3 项措施,实现档案资料管理和使用的安全。

(2)实现数据统一集成管理。系统管理对象为工程建设各管理过程中参与各方产生的一切文档、图纸和相关数据,且兼容不同格式。

(3)丰富的表格集成,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高度自动化。本系统集成了近千张各类表格,覆盖工程建设和管理各个阶段用表,由于基础数据库的存在,各种表格中的基本信息可从该库中自动导入。系统还集成了工程管理所必须的各种数据自动汇总、统计和可视图表自动生成功能,能实现诸如混凝土、砂浆等试验结果的自动计算判断与汇总,建筑物沉降曲线自动生成等。

(4)历史数据回朔功能。项目进展过程中经常发生类似与设计变更、计划调整等事件,有时要记录这些变化的前后过程,为此在集成管理系统中设置了数据信息管理指针,详细记录历史情况和变化轨迹,以便日后进行历史追踪查询。由此使得集成管理系统具备了数据按工程进度回顾分析的能力。

(5)本系统可为系统中声、像、图、文、数据各种信息内部或两两相互间的内在关联关系(只有这种关系存在),为关联查询提供支持。

(6)本系统提供层次化直观查询功能—— 即“资料”查询直观巡航器(或称电子地图)。本系统既可按目录形式归类和查询各类资料,又可按资料间存在的互联关系,建立其相互间的动态链接,构筑逻辑结构图式(或其它图式),实现了数据、图、文间的两两关联,查询时便可直观分层展开模式。“导航”资料查询,或相互交叉、关联查询。或通过鼠标点击关联点,能快速访问相关数据内容或转向相关的图纸和文档等。

5、关于建设工程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体会

(1)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要与工作流程重组结合,如此项目才能获得成功。

(2)从应用的情况来看,建设工程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功能还应再细分、强化和扩充。形成办公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以模块化结构面向市场,实现定制化生产,满足不同单位和部门不同层次和要求的需要。

(3)目前全国各地工程建设工程信息管理水平普遍较低,静态资料的完整性、统一性、规范性存在质疑,在每年的全国工程质量大检查中,都暴露出不少问题。动态信息更新不及时,传递存在障碍,两类信息在共享、查询方面等都存在困难。而采用信息化技术来处理、整理和管理信息资料,必将显著提高工程信息资料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大大方便各相关责任主体和监督管理部门对工程管理决策和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因而本项目的开发与应用将推动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及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都非常可观。

参考文献:

[1] 吴松勤。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标准表格文本及填写说明[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 GB/T50328-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