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智则国智

时间:2023-05-30 10:35:08

少年智则国智

第1篇

合唱团: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张杰:

红日初升 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 百兽震惶

少年自有 少年狂

身似山河 挺脊梁

敢将日月 再丈量

今朝唯我 少年郎

敢问天地 试锋芒

披荆斩棘 谁能挡

世人笑我 我自强

不负年少

合唱团: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张杰:

干将发硎 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 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 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

少年自有 少年狂

身似山河 挺脊梁

敢将日月 再丈量

今朝唯我 少年郎

敢问天地 试锋芒

披荆斩棘 谁能挡

世人笑我 我自强

不负年少

合:

少年自有 少年狂

心似骄阳 万丈光

千难万挡 我去闯

今朝唯我 少年郎

天高海阔 万里长

华夏少年 意气扬

发愤图强 做栋梁

不负年少

张杰:

发愤图强 做栋梁

不负年少

第2篇

中国的“智商”有多高?从“世界制造工厂”迈进“世界思想工厂”的路有多远?

一条重要批示将中国智库从幕后推向台前。多数人认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代表了治理能力的自信,智库发展将迎来“春天”。

然而,就目前国内智库“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的现状来说,如何将渠道、资金、人才、机制等元素混搭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风范,则需要一番考量。

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承、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朱旭峰,他们围绕新型智库建设的话题发表了看法。

“渠道是第一位的”

《决策》:智库到底是做什么的?

魏建国:智库的研究人员是干什么的?出主意的。对哪些人出主意?你的服务对象。智库关键要达到三个目的:出招、解惑、指路,不仅仅是解读政策。

智库就是要告诉你的对象是拆招、迎招还是化解掉。在国内,好的智库就是能解决领导解决不了的问题。如解决“过河”的问题,目标是“过河”,到底用木筏、吊桥还是其它方式?智库就是为决策提供方案选择的。

袁岳:智库要有方法论。对于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除了能告诉你症结在哪里,还要给出一套方法。例如零点集团与奥运会、世博会、大运会合作时,采用“梯度改进策略”,每天晚上为决策者圈定三个问题,次日改进。

《决策》:影响智库发展的要素有资金、渠道、人才、产品、管理、影响力等多个要素,对于地方智库来说,关键要素是什么?

王继承:第一是渠道。就看你有没有渠道送到省长、省委书记那儿,智库的渠道是第一位的。有渠道就能将产品送到决策者案头,好的产品也会不断向你聚拢,智库的影响就会慢慢扩大。

第二是产品。你的研究选题是不是切合决策者关注的东西?有一个选题原则被归结为“四性两点”,即选题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和长期性,以及热点和难点。如果渠道给了你,而你的研究是低水平的,这个渠道就会关闭。

第三是人才。题目选好了还要有合适的人来做。如果有好选题,体制内找不到合适的人不妨从体制外找。反过来说,即使你有优秀人才,没有好的研究题目,这样也是人才浪费。

魏建国:我认为县一级起码要有智库,目前一些地方的政策研究室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算作智库。党委政府机构内的智库,往往是给决策者提供资料、写发言稿、写报告。智库不是做学术研究,也不是做教学报告,而是出招、指路,智库就是告诉决策者该怎么干。

渠道是关键,但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把智库的思想做好,这才是智库的核心。再次,劳动的成功必须换来一定的财富。中国智库质量为什么不高,个人认为是“钱”不够。人才方面,学者和专家的影响力直接决定了智库的影响力。就看专家能不能说到点子上。去年全球智库峰会上基辛格说:中美合作不能解决世界上一切事情,但是中美不合作世界上一切事情都解决不了。一句话就把问题说透了,这就是智者,这才是思想。

朱旭峰:一个智库发展得好怎么来判断?对于民间智库来说,我的判断标准是3-5年后是否还活着,而想活得更好就要追求影响力。

地方官方智库的影响力就是体现自己的价值,比较直观的判断标准即能不能拿到书记、省长的批示,影响力的基础是提高智库本身的研究能力。

总的来看,越是复杂的决策,就越需要智库。智库的影响力来源于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另外,真正有影响力的不是写内参、写报告,而是能否与决策者面对面提供咨询建议,这个问题的本质又牵涉到有没有真正的渠道。

“需要一个成熟的反馈机制”

《决策》:目前存在一种现象,即较多智库的第一要务不是研究而是“找钱”,如何解决智库“差钱”以及内部的管理和外部的激励问题?

王继承:国外智库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政府合同资金,也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捐赠。在国内,官方智库是按人头费拨款,多少个萝卜多少个坑。然后依据课题再拨一部分钱。总的来说,官方智库资金的力度比以前好很多,基本上不缺。

同样重要的是在资金管理上需要建立激励机制,要充分尊重智力劳动。官方智库内部传统的组织管理方式为“又红又专”,即红的挂帅、专才研究。这是一些传统的延续历史的做法。

在研究效率上,中国智库与美国智库的区别相当于80年代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差距。西方的社会科学研究能精确到每个研究员的每小时计划。

例如一项课题的起草需要多少小时,修改需要多少小时,汇报需要多少小时。相比较,国内智库的管理是比较粗放的。专家负责某个课题,盯得紧一点效率高,盯得不紧的话,精力可能被其它事务占据。催紧了顶多晚上熬夜突击给你赶个东西出来,这样仓促拿出来的如果质量很难过关。

朱旭峰:对于智库的资金来源,我的调查发现是多元化的。我发现有的政府智库资金居然是来自捐助,就是企业的资金。实际上,智库融资也是各显神通。

政策的制订要经过辩论,从不同的方案中进行选择。现在提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这对智库来说未必是好事。按照招投标的规则程序,是给报价100万的还是给报价80万的?如果给了80万的研究成果不好,这也不是招标的初衷。如果一个课题给不同的人来做,这也不是重复建设。恰恰相反,我们应该鼓励这样的“重复建设”,因为这样可以形成不同研究观点相互竞争辩论的局面,更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

《决策》:当下新型智库建设成为热点,反应了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公共治理的自觉以及政府对决策智慧、决策理性的追求,目前还缺乏哪些机制为此保驾护航?

王继承:宏观上来说,需要重视决策咨询的氛围;而从管理的细节来看,智库缺乏健全的反馈机制。当然,领导批示是一个反馈,没有批示的则石沉大海。地方智库的研究成果是好是坏,好在哪、差在哪,这个过程没有一个成熟的反馈机制,多数要靠自己的渠道去打听。

另外缺乏人才交流机制。智库人员需要注重知识的更新、方法的更新,而人才交流则为这种更新提供了途径。研究员在经过挂职、跨界交流,锻炼几年后很有可能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决策人才,这时候有没有机制再让他回来?回来之后身份如何安排?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魏建国:政府与智库之间需要交流,政府和高校之间也要交流,这可归纳为资源整合机制,也可以说作交流机制。很多政策交流不一定非得在政府之间,由智库与智库之间进行效果会更好。

为什么美国智库发展了上百年,主要还是有一套机制,包括运营机制、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等。

另外,智库研究还缺乏评价机制。一个研究成果的质量高低怎样来评价?国外有第三方评价,国内则主要看买方的满意度。

《决策》:业界内外都在强调智库的独立性,如何判断一家智库是否独立,又如何能做到独立?

魏建国:独立要做到资金独立、思想独立。资金独立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思想独立。没有思想独立,所谓的新型智库是创造不出来的。目前,中国很多智库都是在解读政策,不敢批评;民间智库则是小批评,也不能引导政策执行。

敢不敢批评,是智库独立性的重要表现,当然,这不意味着要去刻意批评政府,或者对政府的决议横加指责。

朱旭峰:智库的独立性不是说没有倾向性。例如有的智库替农民工说话,有的智库为企业家代言,不能说谁比谁更独立。独立性怎么看?如果是收了谁的钱就替谁说话,这就不独立。换句话说,你收了某个利益集团的钱,就试图影响社会和政府,这就是不独立的。

当然,智库的独立性很难说清楚,美国的智库说独立其实也不独立。只有那几家顶级智库可以说自己独立,因为他们都有稳定的基金来支持,不需要到处去化缘。而英国智库跟政党关系密切,德国智库几乎完全由政府支持,90%的资金来自政府,但他们也说自己是独立的。

“中国智库没有理想模式”

《决策》:智库被誉为政府的“外脑”,决策的随意性往往影响“外脑”作用的发挥,那么政府与智库之间如何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

王继承:短期来看,智库和政府要明确各自的供给与需求。有的政府采用的是决策咨询,与之相关的智库就做的比较好;有的政府觉得有没有参谋无所谓,甚至有时候认为“你的想法还不如我自己的”。

这类似于有好的消费者才有好的企业,如果连消费者都不挑剔,产品质量也很难提高。政府对智库总归是有需求的,问题是当政府需要用的时候,智库能不能提供专业化的研究?这就需要智库长远考虑,自身做好准备。

长期来看,决策需要咨询机制,智库发展需要机制保障。如果是“有你更好,没你无所谓”或者“空闲的时候看看你的报告,没空的时候自己决策”,这说明在决策机制上还没有发挥咨询作用。只有真正的决策民主化,才有智库的发展。

魏建国:智库的发展与地方领导人之间有直接的关系。政府领导要有一种问题意识,遇到需要做决策的时候,要问问这件事怎么办才好?一任领导想在任上不辱使命,关键要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好比看棋的和下棋的,下棋的要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同时看棋的人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更进一步就是需要建立决策过程中引进智库的机制,让大家觉得智库是有用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方案的多元化才是“政智互动”的牢固保障。

朱旭峰:渠道是政府与智库之间互动的通道,没有渠道就很难谈互动关系。官方智库在渠道上有一定的优势,如中央部委会委托下属的研究机构做研究,叫做交办任务,地方政府同样有此途径。相比之下,民间智库较少有这些途径。这引申出一个问题,即智库如何满足政府的需求?政府如何吸收智库的供给?需要双方提高能力,首先政府要有需求,同时,智库要做出政府真正需要的研究。

在我们很多人心目中,都会有一个智库发展的理想模式。其实,中国智库还没有模式。从民间智库来看,首先是能够生存下来,只要能够活下来,肯定有他们的过人之处。我认为中国智库的发展,不要天天盯着美国的那几家顶尖智库,他们都是近百年的历史,每年有好几千万的预算。

《决策》:现在大家都说智库发展迎来了春天,您认为接下来智库发展的空间如何?怎样的组织管理形式更适合未来智库的发展趋势?

魏建国:几千年前中国就有“孟尝君食客三千”的故事,中国智库的发展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们是大政府、小社会,政府决策做到民主化、科学化和多元化来讲,还比较困难。决策者做选择不要说有多种途径、多种方案,就是这一个方案,只是出台或者不出台的差别。

朱旭峰:对于官方智库来说,智库不能仅仅看做是人才储备库,这是不够的。而是要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把决策失误的水平降到最小,这才是智库的价值。对于民间智库来说,先要活下来,然后再去想定位是什么,特色和品牌是什么。

第3篇

少年强则国强

现今,灾区的孩子们早已擦干眼泪,带着伤痕毅然走进帐篷学校,“安心学习,立德成才,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崭新的诠释。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为充分反映灾区少年儿童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高尚品质,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激励全国广大未成年人奋发向上、健康成长,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决定评选表彰一批“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当无情的灾难袭来,灾区那些稚嫩的生命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谁曾想,在灾难面前,他们竟然挺起了幼小的脊梁,让我们看到了不幸之中的大幸。他们的英雄气概、先进事迹和可贵精神,无论对孩子还是成人都有深刻教育意义。他们无私无畏,智慧勇敢,舍己救人;那种对死亡的藐视,对险境的淡定,对他人的无私,对逆境的坚强,对生活的热情,对关爱的感恩,让人刮目相看,令人肃然起敬,感动了全国亿万人民。

我们感动于灾区少年的坚强和英勇。在这场灾害中,灾区的少年儿童经受了巨大的伤痛和磨难,同时他们也表现出了超常的勇气和力量。女学生高莹双腿都断了,双手也被砸伤,不仅一直没哭,还一边微笑,对大家说“要勇敢”。灾害来临之际,中学生雷楚年在2分钟内,两次返回教室,带领7名同学脱险。12岁的女生廖桐,本可以自己迅速逃生,但看到班里惊慌的女生,就果断地叫大家跟她跑,安全带出十余名女生。

我们感动于灾区少年的智慧和乐观。很多幸存的孩子,在自救和互救上表现了惊人的智慧,在等待救援和获救后表现出罕见的乐观。他们知道保持清醒,用歌声驱赶恐怖、伤痛和困倦;他们懂得保持体力,用团结、友爱和鼓励支撑生命。小女孩邓清清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被困废墟80小时的男生薛枭,被救出来后第一句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这句话逗乐了电视机前很多悲伤的中国人。

我们感动于灾区少年的仁爱和感恩。女生马小凤和男生薛枭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营救人员发现薛枭受伤严重些,但薛枭坚持说“先救她”,而马小凤则说“不,先救他,他的伤势比较重”。这种仁爱之心让救援人员为之动容。3岁的小男孩郎铮被救出后,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朝救出他的武警官兵敬礼。一些逃过劫难的孩子,在路边向前来救援的人们致谢,有的甚至加入志愿者队伍,积极贡献出他们微薄的力量。

苦难是良师,逆境出人才。现今,灾区的孩子们早已擦干眼泪,带着伤痕毅然走进帐篷学校,“安心学习,立德成才,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崭新的诠释。这些坚强而可爱的孩子,让我们看到了灾区的希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英雄少年,时代骄子。让我们向这些少年英雄致敬,并伸出我们热情有力的双手,共同托举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第4篇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贯彻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煤炭开发技术深度融合,助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0﹞283号、《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进行验收管理,也适用于其它智能化煤矿进行验收管理。

第三条智能化煤矿必须满足验收标准中的必备指标,有任何一项必备指标不能满足要求的,不能通过验收。

第四条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为二级及以上,并且本年度内没有发生过死亡事故的煤矿,方可申请智能化煤矿验收。

第五条井工煤矿采用分类建设、分级达标的方法,将煤矿智能化建设条件分为三类,分别采用不同的验收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验收。露天煤矿、选煤厂根据技术工艺与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分验收。

第二章验收程序与方法

第六条智能化煤矿验收程序分为企业自验收、国家验收、综合评审三部分。

第七条企业自验收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专家或委托第三方组织成立验收专家组,专家组应涵盖矿井各主要应用系统的相关专业,人数应不少于7人,根据矿井智能化建设类别及相关评价指标进行逐项验收。

第八条企业自验收应由专家组出具企业自验收报告,企业自验收报告应包括煤矿主要系统建设情况、矿井建设条件分类评价、矿井主要系统智能化建设与应用效果、效率与效益情况、智能化煤矿分级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企业自验收可以依据验收标准对煤矿的建设现状进行分级评价,企业自验收报告应由专家组进行签字确认。

第九条煤矿企业应对自验收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完善,若在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则应详细说明理由,整改后方可申请进行国家验收。

第十条国家验收由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专班负责协调,国家验收分为材料初审、现场考核,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专班应在收到煤矿企业申请后的60个工作日内,从专家库抽取专家进行验收。

(一)材料初审。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专班在收到煤矿企业的验收申请后,应及时进行材料审查,经审查合格后,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进行验收。

(二)现场考核。智能化煤矿验收专家组由煤矿智能化专家库中抽取各相关专业专家不少于7人组成专家组,验收专家组应赴煤矿现场进行验收,并由专家组出具验收报告,验收报告包括煤矿主要系统建设情况、矿井建设条件分类评价、矿井主要系统智能化建设与应用效果、效率与效益评价、综合评价。

第十一条待所有煤矿完成专家组验收后,由国家统一组织进行综合评审、公示公告。

(一)综合评审。由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内有关专家对验收专家组出具的验收报告进行综合评审,最终确定智能化煤矿验收考核结果。

(二)公示公告。对会议评审合格的智能化煤矿,在国家能源局官方网站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第十二条通过验收考核的智能化煤矿,可根据验收结果享受国家有关鼓励和优惠政策。未通过验收的煤矿,可以经过一年的整改后重新申请验收;通过验收的煤矿,可以在一年后进行升级验收。

第三章附则

第5篇

关键词:小区智能化 智能化系统

1 我国智能化居住小区的现状及应解决的关键技术 1.1 我国智能化居住小区的现状

我国居住小区,特别是新建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建设是近几年才兴起来的。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总体上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而且带动和培育了一个产业的发展。1999年,只有少量房地产开发商在建设楼盘时规划设计了智能化系统,2000年,在部分商品楼盘都不同程度地开始建设了智能化系统,甚至存在某些“炒作”或“广告不实”的现象。不少开发商往往十分看重智能化系统对楼盘销售带来的好处,而对居住小区建成后,智能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以及所需的运行费用则很少考虑,存在着盲目建设“过火”了,开发商头脑“发热”了,应该让政府出面压一压,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基本上是市场行为,不应该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眼光来看待。事实上到2001年这种具有“盲目性”的建设逐渐“冷”下来,开始转为“理性”。

目前,全国新建的居住区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建设智能化系统,特别受到青睐的是安防装置与宽带接入网。在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经济较为发达沿海城市等已建设了不少高水平的智能化系统。随着时间推移对智能化系统运营与维护、物业管理公司动作等方面全社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暴露了不少管理、运行机制方面一些深层次问题,它涉及到建设、公安、电信、广电、供水、燃气、电业等行业管理,也涉及到开发商、业主,甚至于政府等,但总的民展趋势是健康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化居住小区的建设将会逐渐扩展,甚至将智能化小区扩大为社区或城市。

1.2 制定“居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求与技术导则”必要性

总结这几年来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的经验及教训,2003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及时地发布经修订的《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是非常必要的。

(1) 可以规范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提高居住小区的性能,使其适应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满足信户较长期的需求。《导则》要求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与居住小区建设同步进行,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检测调试与验收。智能化系统建设应采用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要求智能化系统的室内外管网布线纳入居住小区的综合管网布线设计中,满足居住小区平面规划的要求以及房屋结构对预埋管路的地求。并要求按现有标准规范设计与施工。

(2) 《导则》的实施,规范了智能化系统的功能,促进了土建设计与智能化系统建设的紧密结合。在近几年建设的智能化系统不少是由系统集成商设计的,他们往住把智能建筑设计理念及方法用于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中,造成了系统建设内容过多,功能过于复杂,物业管理公司不愿用等问题。事实上智能建筑与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有很大的区别。把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简单地纳入智能建筑范畴是不对的。首先,智能建筑往往是写字楼或单位办公楼,对楼宇自控、安防系统、网络系统等建设要求远比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更高、复杂。而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面向老百姓,系统简单易学、可操作等方面则比智能建筑的要求高。而在土建设计方面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比智能建筑地理范围更广,产品安装难度往往较大。

(3) 通过《导则》实施,规范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今后应将这部分内容作为设计单位的一个专业,全面提高智能化系统的水平。

(4) 《导则》的实施可以引导国内智能化系统产品的研发。近几年来,国内围绕小区智能化系统的产品开发迅速增加,特别是IP家庭智能终端、家庭智能化布线箱、数字硬盘录像、物业管理网站等,不少大公司也进入这市场。智能建筑中应用系统与产品大部分为国外产品,由于智能建筑对系统与产品技术要求较高,国外系统与产品相对成熟,而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产品,如:可视对讲、多表远程计量、家庭智能终端等,国外产品价位太高,因此,绝大部分智能化系统采用国内或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导则》的实施可促进国内产品开发向实用、先进方面引导。《导则》中支持多网融合技术,IP智能终端、系统集成技术,这些都是目前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急需的技术与产品。另外,目前还不能做到不同厂家生产的智能化系统产品,可以相互替换。《导则》的实施力求在产品互换性上起引导和示范作用。

(5) 《导则》的实施可以提高和必进物业管理水平。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对物业对物业管理队伍提出了更高地求,盲目建设、物业管理人员素质跟不上将会造成浪费。如何使居住小区的智能化系统科学合理,既能满足住户需求,又能使物业管理公司掌握,运行维护费用合理,这是《导则》中实施内容之一。另外,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使物业管理在Internet网上展开成为可能,探索新的物业管理模式也是《导则》实施中的一个内容。

1.3 当前智能化居住小区建设中一些问题

(1) 盲目追求先进

有些业主贪多求全,甚至提出“世界一流”、“十五年不落后”等口号。过分强调了智能化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国的现实、文化背景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等,超出了业主的功能需求,造成浪费;缺乏对系统和产品深入的了解,盲目追求“”或“A”的数量;需求分析不够,致使投资效果很不理想,投入使用后发现问题太多。在《导则》中,把智能化小区分为一星、二星级和三星组。但并不是说按三星级标准设计,就是最佳方案。星级划分是对不同档次的居住小区而言的。简单地说,一星级适用于经济适用型居住小区,二星级适用于舒适型居住小区,三星级适用于豪华型居住小区。选择某类星级,取决于楼盘的定位也就是业主的实际需求、对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正确定位,科学合理地选择功能及产品是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

有些盲目追求技术先进,对智能小区建设及系统集成存在理解误区。除了相互攀比,追求不切合实际的高标准和技术先进性,还有的片面强调系统集成概念,在小区内盲目推行三网合一方案。既不考虑是否有需求,也不考虑物业管理人员素质。智能化系统是高新技术的高度综合,这些高新技术本身敢在迅速地发展和更新换代。智能化系统的建成中是一切的开始,在投入运行的几十年时间里,除了需要正确地管理和有效地维护外,还要不断通过实际使用来发现各类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对系统内的部分硬件和软件进行更新与长级,使其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一般来说,智能化系统产品与设备的生命周期在10~15年,综合布线与现场总线等的使用寿命在15~20年。这就涉及到业主利益与维修基金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当前有关部门应研究这方面的体制与政策措施,使之能适时地提长技术与更新设备。

(2) 重建设轻管理

许多方案在总体规划阶段,就没有考虑系统建成以后所需要的物业管理人员、运用费用等问题。甚至有的只为楼盘促销而建,也就是说重建设轻管理,从而导致由于物业管理费偏低或物业管理人员素质差,造成某些系统关闭、停机现象。

(3) 规划、设计与施工方面存在问题

没有总体集成和系统更新与扩展的考虑,仓促上马,甚至边招标、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造成了返工,浪费严重。有些智能化系统集成商对现场安装与施工组织了解不多,不能很好地组织指挥。设计部门对智能化产品和智能设计方法还很不熟悉,尤其在系统集成方面较弱,还需要产品厂家和系统集成商的支持和通力合作。目前对智能建筑设计的注意重点大都集中在智能化系统上,面建筑方面注意不够。建筑结构的灵活性、适应性欠佳,对智能化系统设备的安装空间、管线、路由等考虑不周。施工组织与管理不够健全、形面指挥不灵、协调不力,施工中相互扯皮,施工效率低。现场工程督导人员、施工队伍素质差,缺乏经过正规训练、有经验的施工人员,造成安装质量不高。另外,对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重视不够。

(4) 小区局域网与宽带接入网重复建设

开民商自已建设小区局域网,要求该小区有较大的规模(最好在1000户以上,对别墅区可减少),且住户上网率较高;物业管理公司中有通信运营的。前一种方案小区对信息化的需求较高,投资较大,另外对网络的安全方面要下更大的功夫,有一定的风险;后一种方案投资少、风险小,但今后物业管理公司要开展网上增值服务需支付一些费用。目前有少量的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这两种方案都用,这是没有必要的。

(5) 多表远程计量系统运行管理方面问题

多表远程计量系统计费没有与有关部门沟通,会造成许多管理问题。有的建成后长期无法工作,造成浪费,有的选用一些价格低、质量差、性能不稳定的产品,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或系统的误差很大,结果形同虚设,仍需人员每月入户抄表,完全失去远传和集中检测的作用。水、电、气等业务部门的经营管理方式很不相同,有的在推行(或局部推行)预付费的IC卡经营方式;有些计量由小区物业公司管理,物业公司向水、电、气等业务部门用预售方式交费,使用中常出现较大差。个别小区还将公共环境的浇花清洁用水、路灯照明和办公用电等摊到住户身上,常常由此引发纠纷。

(6) 系统配置与控制室建设不合理

这一误区会造成系统运行效果不佳。部分小区安装安防系统只是为门面,实际上作用不大;也有些小区安防系统设计过多,不切合实际。例如有一个只有二个多层住宅楼的院,为了防止非法放侵,从一层至顶层每套住宅内都安装了窗磁、红外幕墙,由于选用产品性能不佳,再加上使用不当,造成报率高,应用效果极差。另外,根据众多物业管理公司和系统集成商反映,许多小区的中心控制室非常狭小并且偏隅一角,甚至在地下二层,致使智能化系统投入运行后效果不理想。为了物业人员能及时出警响应,迅速赶到现场,中心控制室位置首迁在小区中间。为便于系统维护和检修,机房面积应恰当。开发商应选择有系统设计和施工经验,并能规范施工的集成商来完成智能化系统项目。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否则待隐蔽工程结束后便无法更改了,由此成的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如智能化系统中涉及的弱电系统较多,应尽量将弱电系统管线统一到一条(个)综合管道(井)中,每个子系统对接地都有一定的要求,应根据不同的子系统确定不同接地方案,接地与防雷应分别考虑、统一施工。

由于智能化系统在国内隶属于建设、公安、邮电、广电、电业等行业管理,目前管理混乱,加强对小区智能化管理势在必行。

1.4 我国智能化居住小区应解决的关键技术

目前居住沤智能化系统是由安全防范系统、管理与监控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组成,总共十五个功能模块。

安全防范系统由以下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居住报警装置、访客对讲装置、周边防越报警装置、闭路电视监控装置、电子巡更装置。

管理与监控系统由以下五个功能模块组成:自动抄表装置、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装置、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设备监控装置。

通信网络系统由以下五个功能模块组成: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宽带接入网、控制网、家庭网。

总结以上三个系统,共十五个功能模块在个国各地小区中的应用情况,排除其管理、产品质量与用户使用等因素外,从技术层面来看应解决以下关键技术:

(1) 产品互换性

目前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中不少产品是不可替换的,如小区可视对讲系统,如果客户终端机坏了只能换同一型号的产品。这对系统长期运行存在着很大隐患,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这些产品的生产厂家不会出现变迁。解决产品的互换性问题,需要制定一毓的待业标准规范,通过市场竞争,使其逐步形成占据垄断地位的厂家联盟及它的品牌。这里的关键技术是制定一系列的行业标准,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政府、社会各个方面大力支持,来检同攻关。

(2) 改进自动抄表装置的原理

从已经建成自动抄表装置的运行情况来看,效果普遍不佳,除了水、电、燃气的管理部门不予配合原因外,自动抄表装置的工作原理存在着严重缺陷,自动抄表装置一般都是采用将原表具中机械转动变换为电脉冲,以累计电脉冲数得到计量值。虽然目前采用抗干扰、UPS、信号传输过程自动纠错等方法,仍免不了出错。因此研究开发《可直读表具计量值》的自动抄表装置已是当务之急,目前已经有了这类产品,但还不普遍采用。

(3) 简化布线

目前一套居住区智能化系统布几十根线的现象普遍存在,线多给施工造成困难,且今后维护也十分麻烦。因此如何使布线简化且规范,形成整套智能化系统布线施工规范,也是需各方共同攻关来解决。

2 大力发展基于Internet网家庭智能化系统 美国、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提出了“Smart Home”或称为“Wise House”,实际上与我们“智能化住宅”概念差不多,其实质内容是:将住宅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种通信装置、家电和家庭安防装置等通过家庭总线技术(HBS)连接到家庭智能终端上,对这类装置或设备实现集中式的控制和管理,也可以异地监视与控制。异地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Internet网。换句话说,家庭智能终端是指完成住宅内各种数据采集、控制及通信传输的设备(或设备组合),一般具有家庭安全防范、设备监控及信息通讯的功能。

早期家庭智能终端采用星型结构,每个探测器和家庭智能终端之间都必须单独布线缆,造成了在面积不大的一套住宅内要敷设几十根线缆,给建筑设计、施工和用户的装潢带来很多困难。家庭总线技术的推出改变了以往家庭智能终端星型结构的布线方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智能化系统家庭总线的带宽要求将会逐步提高,对家庭宽带总线开始有了需求。其实家庭中的不少低速设备,对带宽的要求不高。考虑造价因素,将会形成低速总线和高速总线在同一住宅中并存的局面,两者之间通过网关连接。由于这一方案成本较低,将会维持较长一段时间。

1988年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组织编制了《家庭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标准》。在美国约有4万户家庭安装了“Smart Home”系统,在新加坡也有许多社区采用了这一类家庭智能化系统。从居住环境而言,欧美以单体别墅的居住模式为主。家庭智能化系统是与市镇相关系统直接相连,美国目前仍盛行ADSL 、Cable Modem等宽带接入方式,因此欧美的智能家居多数是自行独立安装,自成体系。

我国城镇大多选择建设密集型的居住小区,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但对家庭智能化系统而言,房地产开发商不应该将其所有内容划入小区智能化系统中。而应该将家庭智能化系统设计成业主完全可以自行选择的系统,业主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产品和功能、可以自选升级。房地产开发商应该为业主自行安装家庭智能化系统提供环境、建筑结构与技术上的支持,如管线、设备或装置的安装空间等。

家庭智能化系统可以成为智能小区的一部份,也可以每个家庭独立安装基于Internet网家庭智能化系统,由于后一种工作模式将很大部分增值服务由物业管理部门转向于社会,克服了信息服务由物业管理部门一家包打天下的不实际的做法。从发展来看家庭自行安装其于Internet网家庭智能化系统将是一个发展方向,这一类产品将会有很大的市场。

3 研究开发用于绿色建筑的智能产品是今后的发展重点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如何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已迫在眉睫。发展绿色建筑是改变传统建筑的高消耗、高污染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舒适和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简称为舒适空间),同时实现自然资源、节约资源(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及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涵盖了智能建筑、智能化居住区、节能建筑、健康住宅和生态住宅等内容。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拆除/再利用),绿色建筑通过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应用,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

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方面,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并且在建筑业还相当突出。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需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建筑产品成本的2/3属于材料费。据统计,建筑业消耗的物质占全国物质消耗的总量的15%左右。2001年,全国建筑业主要建筑材料消耗为:钢材7810.1万吨,木材4519.3万M³ ,水泥41399.8万吨。每年房屋建筑的材料消耗量占全国消耗量的比例约为:钢材占25%、木材占40%、水泥占70%、玻璃占70%、运输量占8%,建筑材料消耗的矿产资源约50亿吨/年,生产能耗约1.6亿吨标煤/年,占全国能源生产的13%,建筑能耗约占全国能耗的28%,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约占全部污染的34%。同时建筑占据土地资源和自然空间,影响自然水文状态、大气质量,对生产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绿色建筑可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扩大内需。绿色建筑对于建筑理念、发展模式和消费方式是一次深刻的革命,它集成了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化和绿色建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行业科技含量。据统计,发展绿色建筑可带动新型节能墙体、节能门窗、新能源利用等30多个待业的发菜,市场发展潜力达164亿元。智能技术应用以智能技术为支撑、提高绿色建筑性能的系统与技术、发展集中空调节能控制技术、建筑室内环境综合控制、空调新风量与热量交换控制技术、高效的防噪声系统、水循环再生系统、给排水集成控制系统等。采用高技术的智能新产品,如:太阳能发电产品、智能采光照明产品、隐蔽式外窗遮阳百叶等。

智能化居住区是指配备有智能化系统的居住区,达到建筑结构与智能化有机结合,并能通过高效的管理与服务,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与便利的居住环境。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概念是从智能建筑发展而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Internet网等的迅速发展,反这些领域中技术、产品、应用环境引入到居住小区中已成为居住小区建设中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小区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以说居住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建设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也是建筑结构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从这一观点出发,居住区智能化系统应用范围应扩大,应用于节、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这些领域的应用发达国家已有大量成功案例。例如英国INTEGR组织建造完成的智能型住宅,座落在WATFORD市的INTEGER建筑研究开发中心。这座建筑包括了许多特色:环保、节能和智能控制。北美不少住宅,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外墙安装了通风器,设计了热交换装置,利用余热达到节能的目的;加拿大CMHC公司在温哥华的试验住宅,利用坡面安装了太阳能光电板:美国Scottsdale的DcRanch超大型智能住宅区,综合布线造价就达二千万美元以上;美国比尔.盖茨智能化的家;英国为残疾人设计建设在BARNSLEY的“默特尔”的智能公寓。

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技术应用于节能、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与产品开发。信息技术具有扩张性渗透性等特征,信息技术与传统住宅产业融合可以使我国原有的传统住宅产业焕发生机。信息资源自身具有增值的作用。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分析、信息使用以及交互式网络化的信息交换实现了便捷、大容量、高速度和低成本,这就赋予传统住宅产业以新的内涵。信息技术有高度创新性、高度渗透性和高度倍增性,它能提高传统住宅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其附加值。

第6篇

涨时,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跌时,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投资人面对如此无序又无法预测的市场,唯有定投才是取胜之道,定投将日益被更多的投资人认可和使用。特别是要投资离得更远、资讯更少的海外市场,定投更是唯一的操作法宝。近百年的现资史,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了定投的魅力。

近期有人把上个世纪的两次大熊市作了观察和研究,从而得出只有长期定授才能战胜大熊市的结论。

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是百年一遇的大熊市,道指最大跌幅达90%。假如投资人在高点就做了定投,会在第34个月时,资产缩水68%,但在第58个月时,则可持平不亏。假如定投仍不间断,第6个年头,就能盈利23%,继续定投不止,在第8年时,盈利将达70%。换算为年收益率则是6%左右。如是单笔投入,需25年才能持平不亏。

还有沉沦至今的日本股市。1989年日经指数创下38000点历史高位,假如以该高点开始做定投,只要定投不止,在77个月后,投资就可持平不亏。如是单笔投资,至今日经指数仍在10000点上下波动,要想不亏本,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从这两次大熊市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使遇上百年现资史上的两次大熊市,只要定投不止,少则4年,多则7年,就可解套保本,甚至盈利。因此,长期定投不动摇。不见盈利不停止,是定投的第一窍门。

定投的目的就是为了摊平成本价。选择波动性较大的投资标的,效果可能更佳。这也为投资盈利高、风险大的标的,提供了必赢的操作之法。为了便于初涉海外市场的内地投资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以近期正在港市发行的汇丰“环球智选”作一实例分析。

汇丰“环球智选”是一个基金系列,其投资主旨是根据投资人的风险承受程度,投资于全球不同的市场,配置在不同资产类别,提供资产的长线增长。该基金由分布全球不同地区的40多位基金经理负责不同资产的投资,年初在英国率先推出,目前已管理超过14亿美元的资产。该基金在香港发行,是首次在亚太地区推出。汇丰“环球智选”按风险程度分类,共有5只子基金,“环球智选1”为最低风险,“环球智选5”为最高风险,让投资人自行选择。

该基金的风险程度是以投资标的作分类的。从基金说明书可以看到,该基金的投资标的十分广泛,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投资门类,既有债券、股票等传统投资品种,还有商品、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基金、绝对回报基金及房地产等另类投资品种,投资组合可拥有8-10种不同的资产类别。

“环球智选1”的投资配比为债券74%、发达国家股票11%、其他资产9%;“环球智选2”的资产配比为债券57%、发达国家股票19%、其他资产13%;“环球智选3”的资产配比为债券38%、发达国家股票38%、其他资产16%;“环球智选4”的资产配比为发达国家股票43%、债券24%、其他资产16%;“环球智选5”的资产配比为发达国家股票59%、新兴国家股票26%、其他资产14%。“环球智选”的风险程度从1至5的依据,就是债券、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股票占比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债券风险小,收益也不高;成熟国家股票比较稳定,但爆发力弱;新兴国家股票起伏大,潜力也大。因此,面对这5种风险不同的5只子基金,“环球智选4”、“环球智选5”更适合定投,而“环球智选1”、“环球智选2”则不太适合。

第7篇

【学习中国梦心得体会800字范文一】 20XX年11月29日,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说: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中国梦。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这一目标。

习近平表示,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自救。审视现在,全党要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也必须牢记,把蓝图变成现实,还将走很长的路。必须为之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我们说的每个人都有梦想,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谓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的一种宿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

在将来一段时期,要培养出许多靠奋斗起家的工商业巨子。就像依靠个人发明而创立通用电气公司的爱迪生, 采石油的洛克菲勒,搞银行的摩根,发明汽车生产线的福特。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起家寒微,但通过勤奋终于创立了自己庞大的事 业,成为传奇人物。

到了21世纪的信息时代,要在中国培育出来像微软的比尔。盖茨这样的领军人物,并成为中国梦的新偶像。要人中国人认识到,我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年纪轻轻就积累了庞大资产。要让人民通过活生生的故事证明,只要有智慧,有天才,在中国就可以成功。不管你是想成为伟大的企业家,还是想成为国家主席。

所谓中国梦,不是某个中国人的梦想,而是能代表中国国家精神的最具代表性的中流砥柱之社会群体的梦想。中国梦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年时,全面实现现代化,作为一名公民,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国梦,是让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人,形成世世代代的信念: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如果没有中国梦,人才会流失,人心会不稳,因为这是引导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这包括:民主、自由、平等、以及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和权力。

国家强,民族强,我们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儿女才能更加自豪。

【学习中国梦心得体会800字范文二】 小禾苗的梦想是希望快快长大,为农民伯伯生长出更多的粮食,使他们快乐。科学家的梦想是希望制作出更多的机器,为人民造福是人们更加幸福和快乐。志愿者的梦想是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

我不禁问起我的梦想是什么?独自一人走在幽静的小路上,时不时的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多希望它能告诉我天上忽然下起小雨,我问它:你的梦想是什么?他说:我的梦想是希望给大地更多滋润,使大地焕发光彩。那么我的梦想是什么?

断臂钢琴王子刘伟的命运对他是如此残酷!他在10岁时因电击失去双臂,可他偏偏爱上了专门为手设计的乐器钢琴!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它却做到了,用他的信念与坚持做到了!他用脚趾,弹奏出了人间最美的音乐。那么我的梦想是什么?

杨孟衡6岁那年的一天,不知为何爬上了一座用来抽水的变压器。10万伏的电压通过杨孟衡幼小的身体,几秒钟后他已昏厥。父亲杨洪彬抱着受伤的儿子,从卫生所、到县医院、再到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为的是不让儿子永远离开自己。最终杨孟衡顽强地坚持下来,但双臂被截去,他成为一名残疾人。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是奋发图强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么我的梦想是什么?

我也想过像袁隆平爷爷一样,为国争光;像李连杰一样,传播中国文化;像马云叔叔一样,取得那么伟大的成就;像试飞英雄李中华一样,为人民奉献但是我没有那么伟大。

那就让我去做一个努力者,尽力去帮助别人吧!现在我有了自己的梦想,那么你有了吗?去努力吧!去奋斗吧!去实现吧!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很多不同的梦想。虽然梦想不同,但追求梦想的信念,从没有改变!这么多的梦想,并不用全部都实现,只要实现一个就足够。当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失败时,不必伤心,就像杨孟衡说的那样用行动去疗伤!要相信,只要坚持,总会成功的。梦想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并且坚持每一个脚印,直到成功。有句古话叫做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确如此!我们承载着祖国的未来,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必须至少有一个梦想,并且要为梦想的实现而奋斗!

【学习中国梦心得体会800字范文三】 当太阳跳出东海碧波的时候,历史的点点滴滴如同散落在硕大沙滩上的贝壳,时间悄悄地走过,中国梦,缓缓地流淌在岁月里。

中华名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

刻在中国近代的镜头,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第二次大战,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清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买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中国史,我们铭记!

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来了!毛主席这一声如一头东方雄师的吼哮,向世界展示着自己,令世界为之震颤。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游子回归母亲怀抱的时刻指日可待,百年屈辱,一朝洗尽,国人无不为此扬眉吐气!1999年12月20日,又是一个让所有炎黄子孙终生难忘的日子,澳门也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在外界怀疑、挑刺、鄙视声中,中国人民不为所动,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向世界奉献上了一道精彩绝伦、如梦如幻的奥运大餐恢弘华丽的开闭幕式、梦幻班的场馆建设、毫无瑕疵的后勤保障、几乎完美的组织工作、热情洋溢的志愿者、精彩非凡的比赛,让世界毫不吝惜地给予北京奥运会尽情赞美。罗格先生说:这是一场真正无与伦比的奥运会。60年了,讴歌时代,诵颂江山,礼赞岁月,传承文明,谱写了中华名族五千的灿烂文化。

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的责任就是要好好学习,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世界举目投足于中国时,我知道,中国的光芒已散发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第8篇

经过六十年的洗礼,中国逐渐强大,军人、科学家、老师……他们都在为中国的发展添砖加瓦,而我们呢?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要为建设做什么?哦——好好学习,使中国的新一代成为拥有聪明才智的一代,以好成绩回报养育我们的父母,回报辛勤的老师,回报给我们优越条件的国家,让外国无法轻视。然而在各项中外交流中,他们才发现,中国的的确确成为了培养智慧人才的摇篮。所以我也要刻苦学习,不成栋梁,也成砖瓦。

我要为建设做什么?哦——文明礼貌,文明礼貌很重要,如果国民没素质、没修养,不是让他人瞧不起?可是现在却有很多人出口成“脏”,留言秽语和八卦越来越不堪入耳,不见改进。不仅如此,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随便乱扔垃圾的现象非常频繁,我真想问问他们:如果你的家是这样的,你愿意住吗?所以,讲文明礼貌从我做起,我来提倡,我来先行,让我微小的力量助国家一臂之力。

我要为建设做什么?哦——爱上自己的祖国,毛泽东因为爱国才有了革命、周恩来因为爱国才使中国的脚步进入正轨、人们为了国家进步,中国才有了今天的作为:原子弹;“神六”、“嫦娥”;新型杂交水稻;人工胰岛素……这都是中国人用辛勤与青春换来的成就,难道不值得自豪吗?所以,我也要好好读书,在未来为研究科技献出微薄力量。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要为建设做什么?我要做的就是成为这样一个少年!聪明、富有、坚强、独立、自由、进步、优秀……哦,这就是我要为建设所付出的,所努力的,中国当自强,国人当自强,少年更当自强!

浙江省温州市温二十中初一:郑思思

第9篇

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繁荣富强。当前,留守青少年普遍存在多元智能开发问题,本文通过对社区留守青少年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当前社区教育中存在的留守青少年多元智能开发问题,并通过进一步探讨,提出了留守青少年教育中多元智能开发的有效途径,以期通过社区教育有效开发留守青少年的智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

社区教育;留守少年;多元智能开发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行业领域的增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传统智力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新时代需要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呼唤新的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正是这一时代需要的产物。它作为一种关爱生命的教育理念,可以激发教师对于教师开发人的潜能的深层次思考,是教师学会正视差异、善待差异,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先进性理论。

1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1979年,受荷兰海牙伯纳德•凡•李尔基金会的委托,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一个研究小组《零点项目》承担了一项重大课题,研究人类潜能的本质及其开发。当时《零点项目》两名负责人之一的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接受了一个令人胆怯而又极富魅力的任务:写一部专著。在这一著作中,作者将自己过去关于儿童艺术认知和脑损伤病人的研究成果及其它调查报告加以综合归纳,提出了这一今日已经风靡全球的心理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所谓多元智能,是指每个人都至少应具备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这8种智能。智能多元性使人们不再以单一标准衡量人的智能发展状况,而是从多元多维的角度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人的智能面貌,为我们客观地评价人、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全面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2对留守青少年社区教育的意义

2.1留守青少年社区教育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非以获取社区的利益为目标,而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适应社区发展需要的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只有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把它纳入社会大系统,才能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2.2留守青少年社区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

留守青少年社区教育,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三维互动教育机制,为学校、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搭建了桥梁,有利于促进留守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2.3留守青少年社区教育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教育

首先,社区教育负责人应加强对留守青少年的教育工作的重视,通过不断优化社区环境来推动学校教育;其次,家庭教育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社区也应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素质,使青少年学生在家庭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再次,积极开展留守青少年的社区教育活动。如通过走进留守青少年家庭、学校等方式了解倾听留守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和烦恼,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室等情绪宣泄渠道,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留守青少年,为了留守儿童的一切”。

3留守青少年多元智能开发的途径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作为我们国家未来的主力军,他们才是决定我们民族命运的人。那么如何缓解和解决留守青少年在智能开发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开设多元智能课程促进留守青少年多元智力开发

社区教育紧紧围绕塑造人、发挥人潜能来开展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教育。因此,普通学校可以通过实施多元智力课程来促进留守儿童的多元智力开发。开发多元智力课程,一方面在课程内容上应追求多样性,教材应增加案例活动,演讲辩论活动等以及小组探究环节;另一方面在课程目标上则应致力于社区青少年的全面持续发展,使青少年可以在枯燥的书本中体会到学习的无穷乐趣,从而内发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2利用公共资源促进留守青少年多元智力开发

学习理论家罗杰斯认为:自发的、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最能体现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化社区中,学校的各类公共资源都应得到充分开放。此外,除了各级各类学校外,社区内各机关、团体、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系统的内部设施,如操场、游泳馆、健身房等体育设施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培训基地、多功能文化厅等教育娱乐设施等均向社区青少年开放。留守青少年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利用各种设施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和娱乐活动,进行自我教育和多元智力开发。

3.3挖掘社区人力资源促进留守青少年多元智力开发

教育正在不断发展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职能,越来越多的居民也参加这项工作中去。在社区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来对留守青少年进行教育:如邀请社区居民中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去教导留守青少年;也可邀请有特长的居民做志愿者,使其成为志愿的社区助手;邀请专家开展公开讲座,对青少年普及法制知识,开发留守青少年的多元智力。

3.4尊重与监管相结合促进留守青少年多元智力开发

一方面,社区共青团道德教育工作应时刻谨记社区青少年是一个有独立意志和权利、应受到尊重的服务对象,承认其有独特的个性、气质、观念和行为,以平等的态度与留守青少年进行交流,绝不能以命令、强制的口吻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如在培训方式上,要以社区留守青少年的兴趣为工作的切入点,通过了解他们的兴趣,参与他们的活动来慢慢引导他们。在培训内容上,以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为首要任务,通过丰富多元的教育技术和方法,使社区留守青少年道德教育重心从浅层引导到深层关怀。另一方面,还应针对不同的青少年开展不同特点的活动,尤其对于隔代监护人对青少年的溺爱或粗放式监管现象,进行更多的培训和教化。

参考文献:

[1]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第10篇

    一、智利高等教育的起源

    1.近代高等教育的兴起

    智利的正规高等教育起源于殖民地初期,其近代高等教育体制也是在仿效欧洲国家高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1622年8月19日,由圣地亚哥市多明我会创办了智利的第一所大学——圣托马斯·德阿基诺大学。1738年7月28日,根据西班牙国王圣费利佩五世敕令,在圣托马斯·德阿基诺大学的基础上开始建设圣费利佩大学,该大学于1757年正式开学。虽然这所大学在建校之初就设立了神学、法律、医学和数学4个系,但是这所以神学和法律为主要专业的学府实际上只是一所法律学校。截至1839年,圣费利佩大学作为智利本国以及相邻的巴拉圭、乌拉圭等国的大学教育中心,共培养了1788名毕业生,其中哲学专业毕业生620人,神学专业毕业生569人,法学专业毕业生526人,数学专业毕业生40人,医学专业毕业生33人。

    1810年,智利获得民族独立。在充分认识到教育对新生共和国的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共和国政府要么根据实际需要独立创办学校,要么聘用欧洲国家和其他拉美国家的专家学者帮助本国发展高等教育事业。1813年,智利新政府创办了国民学院。这所根据政府法令在合并圣费利佩大学、卡罗利诺寄宿学校、圣路易斯专科学校和协和神学院基础上成立的国民学院,有资格提供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曾经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同年,政府实施了初等教育计划,规定凡居民超过50户的地区均开办男、女学校各一所,女修道院必须为当地设立一所女子学校。1833年,执政的华金·普列托总统一方面通过制定宪法强调国家干预教育的权力大于教会,另一方面聘请英国、法国、西班牙、委内瑞拉等国的专家学者协助智利发展教育事业。比如,请西班牙数学家安德列斯·戈尔维亚领衔创建工程学校,请英国内科医生威廉·布莱斯特负责创办医药学校。

    1842年,智利国民教育部成立,同年教育部颁布法规并兴建了智利乃至拉丁美洲的第一所师范学校——圣地亚哥师范学校,并在原圣费利佩大学旧址上重建了智利大学。1843年,根据波兰学者伊格纳西奥·多梅科的建议,智利政府对中等教育进行了较为重要的改革,除了规定古典文学的学习年限为6年外,还规定学校须讲授历史、自然科学、物理学、数学以及外国语。

    1888年,智利天主教大学建成,这是天主教为保证自身地位和影响的产物,也标志着拉丁美洲真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诞生。1889年,智利创办了教育学院,不仅推行男女合校制,而且还从德国招聘教师,大大增强了本国中等教育的师资力量。

    2.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初步建立

    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智利的高等教育体制得以初步建立。

    1919年,智利第一所世俗大学康赛普西翁大学宣告成立,它既不同于公立的智利大学,也不同于私立的智利天主教大学,基本上属于公济会式大学,即公私立融合型大学,特别强调自由发展精神。1931年,智利颁布了《大学教育组织法》,承认上述天主教大学以及另外两所新成立的大学——康赛普西翁大学和瓦尔帕莱索大学的合法地位。1939年,智利教师联盟提出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倡议,政府据此兴办专业技术学校,既培训工人又培养技术员。根据1967年1月第16617号法令,智利教育部建立了“完善、实验和教育研究中心”,旨在通过创新教育方法和学习战略,使教育日臻完善;并组织各种力量包括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

    二、智利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1970年,以社会党人萨尔瓦多·阿连德为首的人民联盟开始执政,在制定经济国有化等改革计划和独立外交政策的同时,实施教育民主化改革进程。统计资料显示,在“大学为大家”政策的指引下,全国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从1970年的7.69万人上升到1974年的14.45万人,在高等教育适龄人口(20-24岁)中所占的百分比由9.2%升至16.4%,这也就是说,智利大致用40年的时间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在这方面,已有的8所大学及其在全国开设的分校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截至1970年,智利教育体系已相当完备。智利自1965年起实行8年义务教育和八二二学制。学生从中等教育开始进行分流,中等学校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人文学校,即普通中学,学制为4年,毕业生可获得中学毕业文凭,其中绝大多数毕业生报考大学,也有少数毕业生直接参加工作;另一种为技术—职业学校,分商业、技术、工业、农业和海运5个门类,学制为4-5年,主要培养中等技术人才,其绝大部分毕业生直接参加工作,也有少数毕业生报考大学。高等教育机构则分为综合性大学和高等专业学院。从1967年起,智利实行教育分散管理体制,即在国家规划委员会统一领导下设立各地区的教育规划秘书处。

    三、智利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1.20世纪后半期的高等教育改革

    1974年,智利建立教育工作者商议会。1980年,智利实施高等教育改革,并于1981年颁发了《新大学法》。当时的改革宗旨主要有三点:一是鼓励私人办学,扩大高等教育系统;二是确定高等学校三个层次的办学体制——综合性大学、专业学院和技术培训中心,以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三是规定公、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均收取学费,以减轻政府负担;此外还通过颁发《私立学校补助法》资助私立学校,当时的补助额约占私立学校经费总支出的50%。1990年,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智利新政府开始执政。此后的三届民主政府(1990-2003年)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融合国家和私人资源,鼓励发展私立教育。

    1996年,智利实施跨世纪教育改革,旨在改革当时的教育制度并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改革的范围很广,比如教学方法、教学 内容、教育管理、教材、学校基本建设、教师工作条件等。改革的主要原则一是教育平等原则,特别是要使社会的弱势群体获得教育机会;二是教育质量原则;三是管理方式原则,即从官僚主义管理方式转向强调激励、传达信息和评估式的管理方式;四是开放原则,即使教育机构从与社会相对封闭的状态转向相对开放的状态;五是教育战略原则,即改变国家缺少教育战略的现状。2002年1月,智利教育部制定了《教育卓越奖励规则》,旨在通过承认、表彰在知识、能力和竞争力三方面表现卓越的教师,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高等教育质量。2004年2月,智利教育部推出了教师职业超越计划,规定专任教师必须参加这一培训计划。同年8月,智利教育部根据国家颁发的《教育评估法》制定了《教师评估条例》,要求专任教师每四年参加一次评估;每位教师可连续参加三次评估,如果第三次仍未达标,将失去教师资格。截至2007年年初,智利教育部共对1.6万名专任教师进行了教师职业评估。

    为落实上述教育改革政策,智利三届民主政府还lwxz8.com 北京写作论文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举措。一是实施教育改善计划;二是在1990-1995年期间,为达到教育创新所需的组织和技术条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改善教材、图书馆、计算机等物质条件;三是在1996年实施了教育职业国家评估体系,旨在通过评估手段奖励优秀教育工作者;四是在1998年,智利教育部委托教育最高理事会召开“五年评估经验交流会”,通过评估工作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五是在2003年,智利教育部直属的“完善、实验和教育研究中心”起草了《优质教育框架》并制定了配套的四个重点教学子框架,包括关于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创建适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提高教师的职业责任、提供适宜于所有学生的教育的一系列评判标准;六是在1990-2003年期间,三届政府将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从4.0%逐年增加到7.6%,教师工资提高了156%。统计资料显示,上述教育改革计划取得了实效,高等教育机构在校生大为增加。

    2.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1)尽力资助学校发展

    智利的现行教育管理体制是以13个大区的地方政府为主导,教育部则在全国每个大区派有代表,以协调教育部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学校分为三类——公立学校、私立资助学校及私立收费学校。公立学校由市政府管理,每月获得中央政府按学生人数发放的资助,入读这些学校的学生无需缴付学费;私立资助学校大多由热心于教育的宗教或非牟利团体负责,这些学校与公立学校获得的资助方式和金额相同,因此学生亦不需缴付学费;其他私立收费学校未接受政府资助,经费全部来自学生的学费。

    (2)促进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智利的高等教育一直在改革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从表1和表2可知[3],1990-2005年,智利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呈现逐年减少态势,但是同期的注册学生人数却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达6.3%。

    

    

    2009年,智利高等教育机构共计177所,其中大学58所、专业学院43所、技术培训中心76所。三类高等教育机构的注册学生人数总计达87.62万人,其中大学、专业学院和技术培训中心的学生人数分别为57.66万人、18.96万人、11.00万人[4]。根据最新统计资料[5],智利高等教育机构在校生从1990年的24.95万人逐年增加至2010年的98.76万人,已接近高等教育大国的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21%增加到2009年的52%,大致用35年的时间顺利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利同期的私立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统计资料看,同期的公、私立大学在数量上基本没有变化,私立专业学院和技术培训中心的数量逐年减少,但是私立大学、私立专业学院和技术培训中心的注册学生人数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私立大学在校生人数增长速度位居第一,从1993年的4.99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21.49万人,增长了3.30倍;私立专业学院在校生人数则从3.80万人增加到11.46万人,增长了2倍多;而公立大学的学生人数则从14.43万人增加到27.15万人,仅增长了0.88倍。

    另外,从表3和表4[6]所显示的高等教育机构十大学科领域的学生分布情况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工商管理、教育科学、保健科学五个学科集中了45.87万名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9%。总体来说,公、私立高校学生尤其是本科生都偏好学习技术科学,这与知识经济背景下IT行业的就业前景不无关系。具体来说,公、私立大学学生主要选择技术科学、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三类学科:私立专业学院学生主要选择技术科学、工商管理和艺术与建筑学三类学科;私立技术培训中心学生主要选择技术科学、工商管理和保健科学。

    

    四、智利高等教育发达的成因解析

    1.尽力招收适龄青年入学

    从表5[7]可以看出,1992-2005年,智利的总人口数和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变化较小,高等教育机构注册学生人数却逐年增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2年的16.27%增加到2006年的36.14%。

    2.推行教师教育标准

    2004年,在16.41万名高校教师中,专任教师占85.3%,女教师占70.6%;45~50岁的教师占总数的14.9%,51~55岁者占16.1%,65岁以上者占2.3%;在公立学校任职者占51.1%,在私立学校任职者为11.7%,在私立资助学校任职者为35.7%;在城市和乡村工作的教师分别占86.8%和13.2%。

    智利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教师教育标准,旨在提高和保证教育质量,具体措施除了上文提及的方式外,还在2004年组织了剑桥英语教学能力证书(Teaching Knowledge Test, TKT)试测,以提高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智利教育部一方面将TKT列入对在职教师的再培训项目,并于2005年组织了首批由政府资助的正式TKT考试,另一方面计划将TKT作为英语教育学硕士学位的部分教学项目在国立大学使用。

    3.采用现代教学技术

    智利教育部联合全国24所大学建立了“结网”网站,旨在提高高校的信息化水平和现代教学技术,并支持政府1995年正式启动的全国中小学校“结网”计划。2004年,智利全国学校网络覆盖率已达91%。值得指出的是,智利是继美国和英国之后第三个推广甲骨文公司教育工程的国家。

    4.大力发展私立高等教育

    如上所述,智利私立高等教育相当发达,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私立高等教育主导型国家。

    在高等教育初创时期,智利的第一所私立大学——智利天主教大学比该国第一所正规公立大学——智利大学要晚建近270年。但是,随着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宽松的教育政策,智利私立高等教育逐年稳步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私立高等教育的贡献不可小视。据有关统计资料,20世纪50~60年代,智利全国高等教育机构注册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从1955年的1.69万人增加到1960年的2.47万人;但是,同期私立高校注册学生人数却从0.61万人上升至0.92万人。在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公立、私立两种办学主体和(综合性)大学、专业学院、技术培训中心三类办学机构同步快速发展。其中,历史悠久的大学自1990年起稳步发展,而起步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专业学院和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培训中心先后自1995年和2000年起持续快速发展。前者即大学的在校生人数从1990年的13.17万增加到2010年的63.47万,增长了约3.8倍;后二者即专业学院和技术培训中心的学生人数则从11.78万人增加到35.29万人,增长了约2倍。

    智利的综合性大学学制至少为5年,可以在12个学科,即农艺学、建筑学、生物化学、土木工程、商业工程、林业工程、医学、法律、牙科、心理学、兽医学、化学与药物学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有权授予上述学科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8]。专业学院只开设上述12个学科之外的其他专业,可授予专业文凭和技术职称,无权授予学士学位,但其毕业生可以进入大学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课程学习。技术培训中心则开设职业课程,可授予技术职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2005年推出的世界顶尖50所大学排行榜上,智利天主教大学位居艺术与人文学科领域的第48名。

    5.通过教育评估推进高校自主办学

    自20世纪80年代起,智利政府逐步开始对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私立机构进行考核,以实现评估工作的制度化。1990年3月成立的教育最高理事会主要负责对私立综合性大学和私立专业学院的评估,而对私立技术培训中心的评估工作则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1998年,智利教育部委托教育最高理事会召开了“五年评估经验交流会”,又于1999年3月和9月先后建立了全国本科生教育认证委员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认证委员会,旨在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评估和认证工作。

    智利主要采用北美高等教育评估模式,其过程主要是自我评估、外部工作组评估、专家学者听取评估小组汇报、公布评估最终结果。评估结果既取决于被评估院校的自我评估结果、评估小组的评估结果,同时也参考国内外专家讨论会的意见。

    总体来说,智利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评估和认证工作已取得实效。截至2005年4月,25所公立大学全部通过了评估:在38所私立大学中,有6所仍在评估认证中,1所在考核中,其余31所通过了评估;而在111个技术培训中心中,仍有57所在评估认证中,13个通过了评估。

    6.加大高等教育投入

第11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新课程;教学原则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出和阐释了多元智能理论,20多年来,在美国和中国等许多国家的学校教学改革中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从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今已进行近9年了,新课程改革取得成绩的同时在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新课程理念缺乏其他理论来阐释,以致教师即使掌握新理念但是缺少理解,也就难以转化成教学行为。我们研究发现多元智能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相互关联,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对新课程教学原则尝试探索,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提供参考。

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新课程探索

1.新课程目标与多元智能理论同质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避免以前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潜能开发和创新实践能力,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营造多样性的教育空间。由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看出,注重每个人的8种智能,发扬优势智能、弥补劣势智能,智能具有发展性,这正符合了素质教育中的“实施和弘扬主体性教育”的方针,由此得出,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的本质相通。

2.新课程改革与多元智能理论相互关联

多元智能理论可以阐释新课程改革的某些理念,为教师掌握新课程理念提供理论支撑。如新课程倡导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可以用多元智能理论对此阐释,即每个人至少具有8种智能,在适当的情况下都可以达到全面发展;每个人的优势智能是不同的,要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即个性发展;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的基础上,可以有一种或数种优势智能,亦即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间是可以取得平衡、和谐发展的。

反过来,新课程改革可以为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实践场所。多元智能理论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并根据每种智能的特点提出了适应性的教学方法,方法必须被实践,必须有应用的场所,才能证明它存在的价值,加德纳本人强调学校教育应当为每个孩子提供发展、展示和强化优势智能的平台,使孩子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原则探索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的法则或标准,我国学者李森教授在《现代教学论》中提出“教学原则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原则,就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打破了智能单一化局面,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很广泛。它的内涵是:智能是一种潜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发展能力,这种潜能的激活率依赖于特定文化下的环境和教育;个人至少具有8项智能(如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韵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只是智能的发展存在差异性;智能是一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就固定不变,是可以学习、教导和提升的,随着人的一生持续扩展与改变能得到适度的发展。

因此,在教学方面,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产品的能力,要求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孩子辨别和发展多种智能,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让他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或展示作品;强调教学中要遵循个性化的因材施教,遵循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观,目的是培养全面的多样化的人才。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新课程教学原则探索

1.从教学主体出发,遵循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指示“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新课程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种潜能,潜能是否被激活,有赖于特定文化下的环境和教育;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至少具有8项智能,只是每项智能的发展个体存在差异性。所以新课程教学中要遵循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爱全体学生在课堂的主动参与性,关爱全体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关爱学生智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关爱学生的幸福成长。

2.从教学过程出发,遵循贯通性和活动性原则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强调要重视师生作为主体个性化创造过程,要重视师生、教材、环境的多元互动,要重视新知探究,要重视运用信息技术在各门学科的整合,要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重视和发展人的智能,为理解而教,智能是一组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学习、教导和提升的。因此,新课程教学中要始终贯通多元智能理念,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同时,要贯通于实际的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科教学和各项智能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贯通性还体现在学习一门学科时可以贯通其他智能的现象,例如学习数学,可以利用数理逻辑智能做练习题目,也可以利用人际交往智能做游戏学数学,还可以利用视觉空间智能和音乐旋律智能通过艺术熏陶来扩展思维等等。

新课程教学中还要尊重个性,因此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无论是潜能的激发,还是智能的逐步发展,都离不开活动,可以说活动是“多元智能的灵魂”。所以,教学过程要遵循“活动性”的原则,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学科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而且又能发展学生智能的活动,例如:讲故事、玩词汇、演小品、猜谜语、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学习,在例中学、做中学、探中学和评中学这4种活动类型中学习,目的是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3.从教学方式出发,遵循互动性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并且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学关系、要为不同差异的学生提供服务。多元智能理论的个人智能包括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就强调人与人之间和人们内部自我对话的互动。

多元智能理论倡导要实现平等的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教学相长,参与对方的角色中,寻找双方交流的共同体达到“真正的理解”,即为理解而教。另外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多项智能存在差异,那么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就能互相取长补短,弥补彼此智能的不足和发展优势智能,所以也倡导生生互动,就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师多设置活动提供生生的互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时展的两大杠杆,所以,教学中还有采取人机互动,就是教学中要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发展智能的机会并能得到反馈,促进学生的成长。

4.从教学评价出发,遵循发展性、真实性、多元性评价原则

新课程的评价观强调重视发展、综合、过程、多元等评价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种潜能,是否被激活,关键是有赖于特定文化下的环境和教育,也就是强调真实性环境中的学习和真实性的评价的重要性。所以新课程教学中应遵循发展性、真实性、多元性评价原则,就是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形式等,在多种不同的真实性学习情境下进行评价,而且要用发展性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产品的能力,促进其潜能的最优化发展。

四、结束语

教育要实现真正改革,需要4个方面:相应的评价――相应的课程改革――相应的教师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所以尽管新课程改革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相信课程改革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是一个强大的推动,这需要所有老师都参与其中,文章尝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新课程教学原则,以供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Gardner Howard(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12篇

(讯)如果说2014年是智能硬件的试探之年,那么2015年则是智能硬件的“布局”之年。

8月31日,国内“互联网+”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智能硬件网”,该平台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全面系统的智能硬件资讯、研究成果。主任曹磊在谈及“互联网+”的核心趋势时说:“PC互联网已成为‘死海’,移动互联网目前是一个‘红海’,各个细分领域都已打得非常火热,手机、视频、医疗、交通、出行等领域都有一批‘巨无霸’企业产生,创业的机会非常少。下一个5年便是万物联网,这还是‘蓝海’,是待发掘的未来,万物联网的时代正在开启。如今,智能硬件正成为下一代生活、制造的万亿‘风口’。”

据了解,目前正在编写《智能硬件:下一个万亿风口》一书。该书将智能硬件分为四个“派系”一是“平台派”,有百度、阿里、腾讯、京东、苏宁、国美;二是“生态派”,有小米和乐视;三是“厂商派”,有海尔、格力、海信等;四是“海外派”,包括苹果、特斯拉、谷歌等。此外还有广大中小“创客派”等。

曹磊认为,智能硬件产品分为高科技硬件(手机)、可穿戴设备(手环、手表、眼镜)、智能家居(水杯、茶杯、灯泡)、智能家电、3D打印、智能机器人、车联网,以及智能服装、智能物流、人工智能等。未来20年,将来到“产业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将改变每一个产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产业互联网所代表的跨界融合成为总的发展趋势,从最早的零售业到如今的金融、医疗、可穿戴、在线教育、在线旅游以及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传统硬件领域也将被改变。

当然,一个小米是不可能独揽天下的。预测,智能硬件将会迎来爆发式发展阶段,目前还是一个新起步的“蓝海”市场,而以BAT、小米、京东、苏宁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始深度布局“万物联网”产业链。

曹磊表示,作为互联网的第一阶段,PC互联网已成“死海”,进入2015年,互联网能看到的大部分机会已经被阿里、腾讯和百度三巨头,以及京东、苏宁、小米、美团、大众点评、网易、360等公司瓜分了。PC端已经成为历史。而第二阶段的移动互联网现在则是“红海”,从2015年开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下半个周期,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强化延伸到生活服务、应用场景。而基于智能硬件、智能家居“万物联网”则是第三阶段,是未来的“蓝海”,在物联网的推动下,更多的智能设备互通互联,这不仅是一种需求,同时也是一种趋势,而需求和趋势就代表着机会——智能硬件。纵观全球,虚拟现实设备、无人机、智能手环与手表、智能医疗等各个领域甚是火爆,智能硬件正在刮起一场全球瞩目的风暴。(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文/王晓涛 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