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30 10:35: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第二次工业革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1篇

关键词:机器化生产时代,流水线,普罗米修斯的羞愧。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念阐述。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迅速运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典型特征是自动化。

每个人都知道工业革命促进了时代的前进,人类财富剧增。但事物的发展是双面性的,有利必有弊。从地球的资源储量上谈,工业革命开始后,电力的应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发电,以便维持机器的运作,从而实现生产的完成。大量能源的消耗必然带来能源的枯竭问题,当今世界上各国之间海洋争端越演越烈,其中原因之一便是争夺领海下的油气资源。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发展导致能源大量开采从而形成能源枯竭现状是其带来的一个问题。

工业生产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第一个大问题便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存问题。下面笔者要谈一下工业化对中国人生活造成的改变,也许这种改变是工业化带给全人类的。

对于物化了的全人类来说,他被机器的优越性及权威所震慑,不仅他的眼光成了机器的眼光,他的标准成了机器的标准,而且他的感情也机器化了。他就像机器鄙视他那样鄙视他自己。哲学家安德斯试图建立新的人类学。主要思想表现为:正是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胜利导致了人类自身的灭亡。技术对人有组织的毁灭,并不是人过度的滥用了技术的结果,而是技术发展的本质。这种无论何时何地,即使是和平时期都不例外。在安德斯看来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取代人,这是所谓的抛弃的意思。从表面上看,这种发展使人得到了自由,而实际上人由此而变得多余,现代技术发展的必然后果,如安德斯所指出的,将是一个没有人的世界。

我替城市找的代名词便是方便。城市越大就越方便,你可以看到满街停放的车,一天好几十班的公交车,昼夜不停歇的出租车,来回在地上穿梭的地铁,天上的飞机。飞机是在城市的航空港停靠、起飞,轮船停靠的大码头都是在城市的中心区。方便不仅体现在交通上,连教育、文化、通讯、网络、医院都是以大城市为驻镇地。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医生,最好的大学都是在中国的大城市里。

城市里的主干道和居民小区都有亮堂堂的路灯。当黑夜来临时城市宛若白昼,甚至连天上的星辉和月光都黯然失色。有一首歌唱“大上海是个不夜城”,其实在中国排名前十的大城市都是个不夜城。借着灯光,人们夜晚的生活也很丰富,各种娱乐形式。年纪大的老年人便在广场上跳舞,整个城市一片歌舞升平。而在农村呢?天一黑便伸手不见五指,人们除了通过电视机或上网来消遣时间外似乎没有其他的选择余地了。屋外的蛇虫鼠蚁趁着天黑开始出来活动了,远近都是农户家里养的狗在狂吠,或是蛐蛐的叫声。每个人对待城市和农村的态度不一样,有的人会说城市的灯光遮挡了天上灿烂的星光,城市里机器发动的轰隆声挡住了蛐蛐青蛙的合奏曲。人在城市里渐渐丧失了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人脱离了自然。如果把自然定义为绿水青山,无边无尽的原野和新鲜的空气,绿油油的大片树林的话,住在城市里的人确实离这些东西太远了。城市里都是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大理石铺盖的街道,极目望去真的看不见青山绿水,挡在眼前的是一幢又一幢的钢筋混泥土大楼,高耸入云。人们常说:山里的人被山挡住了视野,眼光狭隘,坐井观天。住在高楼深林里的人难道就没有被挡住视野吗?被挡住前方视野的人心胸还会宽大吗?山里人的心胸是狭隘,目光短浅;城里人的心胸却是压抑,充满戾气!

在我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城市里的家庭主妇,她随着自己的丈夫来到这座城市,她的任务就是照看小孩,每天给早出晚归的丈夫准备早餐和晚餐,每天当丈夫出门上班后,她就只能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和自己还不会说话的儿子絮絮叨叨,每天对着锅碗瓢盆打转。这种被关在大城市的某个屋子里,被绑在某个男人身边为其做饭的日子如同刑期一般让人难以煎熬。试想如果她在父母的身边,而不是在这个四周都是陌生人的城市里,我肯定她会更加快乐,她孩子的接触的人更多一点,这样会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起码在农村有属于自己家的庭院可以种点花草,每条道路都很熟悉,而不是在城市里一个人一旦离开了自己的小屋子真的有可能会迷路,满目都是各种车辆,口鼻都充满了汽油味的恶臭。

大城市对于我这种从县城来念书脱离故土的人而言,面对的最大问题便是归属感的丧失。我在乡土外的世界念书十年,我在城市里渐渐脱离了故土,并且不知道如何在城市里谋生。想要回到故土却发现那已经不是我所熟悉的社交圈子,我甚至不能为乡土的同辈人所接纳。我真矛盾却又很无奈,无论是在故乡还是在这座城市我都找不到自己的栖身之所。我这种有过几年城市生活经验的人却难以被这座城市所接纳。究竟是在城市落脚呢,还是回家乡去重新适应那种陌生的生活呢,这个问题在我的心里冲突已久,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我给自己取名叫被城市和故乡双边边缘的“半边人”。

第2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的特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能力目标:

(1)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2)通过对垄断组织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主要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对“垄断”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关系必然要适应生产力要求。

(3)让学生认识到,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不平衡性和矛盾加剧。

(4)让学生认识到,殖民体系的形成标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教学方法

(1)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特点时,指导学生用列表对比的方法、阅读分析史料的方法分析问题。(2)学习垄断组织形成一目时,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现象。(3)学习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指导学生用概括归纳的方法,分析掌握重要的历史现象。

重点难点

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特征。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在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成就

师: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2.特点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是从纺织部门的纺纱环节开始,然后推动其它环节,层层展开,不断深入,且各项发明呈逐步递进的关系。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电力、内燃机和交通工具、通讯、化工工业——几乎同时展开的。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小结)是因为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发明,都是为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如:英国出现“纱荒”,促成珍妮纺纱机的诞生;纺织部门使用机器后,对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继而有蒸汽机的问世。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先导的,它的新发现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个领域几乎同时进行。

另外,教材总结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是工匠在总结自己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发明,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在科学研究新发现基础上的应用。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生:(回答,并互相纠正或补充)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较少,因此,生产过程中革新创造,利用实践经验就可完成。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再依靠实践经验来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发明创造就不够了,必需以科学研究的成果作为基础。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面我们看教材总结的又一个特点。

生:(读书)

师: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且主要成果也都发明在英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何在?

生:(回答并互相补充或纠正)

师:(小结)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只有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即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当时,世界上只有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而其他国家都还处于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状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由此,就使得两次工业革命在日本、德国、俄国、美国交叉进行。这样,两次成果都采用,从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1.形成

师: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革,这就是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是怎样产生的?

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师:(小结)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先进的企业挤垮、兼并落后的企业,使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需要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使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2.影响

师:(总结影响)

第一、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二、为科研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取得新成果,加快新成果的应用步伐。

第三、垄断组织的产生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之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调整不仅适应了发展起来的生产力,还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政治日益腐败。资本家建立的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这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造成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也给亚非拉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发展比较快,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的发展相对缓慢,俄国的资本主义也发展,但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1.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经济发展快垄断程度高)

师:在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美国是工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在这一阶段,美国工业由以轻工业为主发展为以重工业为主。到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这一阶段,美国的工农业比重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889年其工业产值已超过农业产值约两倍。

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优越的自然条件。美国领土幅员辽阔,矿藏资源丰富。

第二、广阔的国内市场。领土的扩张和美国内战的结束,提供了广大市场。

第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欧亚移民不断进入美国,带来必要的技术和经验。

第四、充足的资金。内战后国内政治形势稳定,吸引了欧洲资本大量涌入。

第五、直接采用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垄断组织)。

由于托拉斯是美国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式,所以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2.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经济大发展带有强烈军国主义色彩)

师:德国在1871年统一后,经济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到20世纪初,就德国经济总体来说,不但超过法国,而且也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德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如下:

第一、从内因看,国家的统一,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从外因看,对法战争胜利,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和资源。

第三、从技术看,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成就、办新企业。

第四、从生产看,德国垄断组织发展程度也很高,仅次于美国。

总之,因为德国的政治特点是容克地主控制政权,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容克和资产阶级日益融合为一,容克地主大量加入垄断工业和银行业,垄断资本家则力图挤入贵族行列。由此,半专制主义的统治形式和封建的意识形态继续保存着,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扩张欲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3.英国——“殖民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缓慢从殖民地榨取巨额利润)

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英国经济在继续发展。但与美国和德国相比,就相对落后了,被美、德赶上并超过,丧失了它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英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一、企业包袱重,不愿采用新技术。

第二、在殖民地可以获取高额利润,使得资本家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殖民地,也不愿用于更新国内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总之,英国虽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下降了,但还是很繁荣的,其繁荣是建立在对殖民地的榨取上的,殖民地对英国的兴衰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英国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

4.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缓慢但信贷资本发达)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法国的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实现了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但这一时期,就法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看,是比较缓慢的,被美国和德国远远超过,其经济地位从世界的第二位下降到世界的第四位。影响法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再回答。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小结)

第一、法国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市场狭小,阻碍了工业的发展。

第二、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限制了工业新装备和新技术的采用。

第三、普法战争战败后的割地赔款,在资金和资源上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第四、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国外的信贷领域,而不是投在国内生产领域。

总之,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资本输出国。但法国的资本输出与英国不同,法国的资本输出极大部分是给外国政府的财政贷款,而不是像英国那样,是生产性的投资。这种非生产性的高利贷性质的资本输出,使法国每年收获巨额利息,法国成了欧洲的高利贷者。因此,它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5.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经济落后且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俄国1861年改革,标志着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改革后,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世纪后半期,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的工业有了大幅度增长。20世纪初,俄国的垄断组织已控制了俄国的工业生产,俄国也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从各项经济指标看,俄国明显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俄国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封建残余势力的强大。政治上,沙皇专制制度的存在,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经济上,大量农奴制残余的存在,导致农业的落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沙皇为开辟国外市场,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因此俄国帝国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特点,被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六、日本――“带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且带军事性和封建性)

师:日本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大发展,请大家先看课本相关内容思考

生:(看书并思考讨论)。

师:(归纳)日本大发展的原因主要是:A、明治维新的成功推动了经济发展;B、1885年前后,工业革命出现;C、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获得民巨大利益,进一步促进了日本的大发展。总之,到20世纪初,日本工业革命基本完成。那么,它具有什么特征呢?请大家继续看书思考。

生:(看书并思考讨论)

师:日本封建性垄断集团因为无力用经济手段同其它强国竞争,就与军阀集团联合采取军事手段,发动日俄战争等,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寻找广阔市场。所以,日本帝国主义被称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早在1876年前,明治政府就已出台“大陆政策”:以征服朝鲜,作为征服中国的跳板;以征服中国作为征服世界的基础,抑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发展。所以,在1876年,日本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910年又迫使朝鲜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了朝鲜。总之,20世纪初,日本完成了向亚洲大陆扩张的第一步,与此同时日本完成了向帝国主义过渡。

三、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1、列强加大对亚非拉美国家的侵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更加加大了对亚非拉美国家的侵略,亚洲除了日本,非洲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以外,几乎都沦为了列强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保护国;拉美国家也基本上成为美国和英国经济的附庸。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由于资本主义统治和控制了世界绝大部份地区,所以,殖民体系形成,这也标志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的形成。这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造成的。

3、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A、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贸易量的增加;B、有利于先进生产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推动世界整体的进步;C、有利于打破各地区的封闭而走向相互联系与交往;D、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侵略,造成了东方国家的长期落后。

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呈现出什么特点?

生:(议论)

师:(小结)各国经济都有飞跃式的发展;都实现了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各国发展不平衡加剧,原先最先进的国家被后起的国家超过。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有什么共同的原因?

生:(议论)

师:(小结)统一的国内市场;直接采用新技术;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国家政治的相对稳定;政府积极发展经济的政策等。为什么同样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经济飞速发展,而俄国却明显落后?这说明了什么?

生:(议论)

师:(小结)两国所处的客观条件基本相同,但主观条件不一样。德国的国内环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农奴制残余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说明,只有主观和客观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后起国家的发展速度才可能超过发达国家。

思考练习:

第3篇

以预见科技新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革命而知名的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畅销书作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石油和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并导致严重气候危机的时候,是否会产生出一种“后碳”时代的新经济模式?

经过约10年的思考、实践、讨论和总结后,里夫金率先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在他看来,人类将在18世纪以纺织工业机器化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20世纪初以汽车大规模装配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逐渐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

这一次,可再生能源生产将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全球数以亿计的普通人将可以在自己的家庭和办公室里生产出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共享,就像现在在互联网上和分享消息一样。与此同时,还将带来一场社会革命,从根本上重塑经商模式、人际关系和教育方式。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今年4月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介绍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后,这一概念迅速在全球政界、学界和传媒界引起热议。事实上,欧洲人早在2005年前后就注意到了这个新概念,并已经悄然着手准备,以占得先机。

在过去10年中,里夫金有2/5的时间都在欧洲访问,为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等担任顾问。2007年,欧洲议会正式通过了把“第三次工业革命”作为长远规划的欧盟发展路线图,并已制定了202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0%的目标。

日前,里夫金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独家专访时说,他已经“嗅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令人兴奋的味道”,而“中国人需要关心的问题是,到时候中国将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身陷于日薄西山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继续依赖化石能源,还是积极投身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科技?”

“我嗅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令人兴奋的味道”

《瞭望东方周刊》:是什么样的动因,促使你开始思考“第三次工业革命”?

杰里米·里夫金:在上世纪末,我就观察到,人类已经面临着两大严重危机。

一是石油危机。2001年,石油价格每桶还不到24美元。我当时就预测说,油价可能在短短几年内上升到每桶50美元,石油危机因此会很快到来,这个观点曾遭到 广泛的质疑和嘲讽。

2007年,油价已经超过了每桶70美元,这时全球的商品和服务价格都开始攀升。2008年7月,世界市场的油价冲到了创纪录的每桶147美元——我把它称为全球化的巅峰期。其实,当油价超过每桶100美元时,不少国家都爆发了抗议和骚乱。

种种迹象都表明,我们已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人均石油占有量已经达到了峰值。

另一个是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危机,其主要原因是前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二氧化碳过度排放。联合国的科学家测算说,未来7至8年内,全球气温将上升3摄氏度。

而比这个更可怕的,是全球水循环的改变。我们是一个水星球,水循环有一定的方向。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大气保水量将增加7%,温度升高会导致水分布的根本变化,从而引起更多的干旱、飓风、海啸。

因此,现在我们已经不止站在了全球经济的关键节点,更是处在了人类物种发展史上的决定性时刻,需要认真地思考:下一步怎么办?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答案是?

里夫金:默克尔当选总理后数周就邀请我去德国,讨论一个问题:德国在21世纪如何发展经济?

我反问她的第一个问题是,在石油时代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渐渐终结的时候,你希望德国在下一次革命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一方面世界正深陷危机,另一方面,我也嗅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令人兴奋的味道。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网会在“25至30年后成型”

《瞭望东方周刊》:能否具体描述一下你构想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杰里米·里夫金: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依赖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但它们已经越来越稀少,越来越难得到。但实际上,这个星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可以是能源的来源。

以中国为例,中国有9.3%的国土面积适合太阳能发电,从面积上看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此外中国还有全世界最丰富的风力资源,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中国提高风电补贴、改善输电网络,2030年风力发电可以满足中国全部的电力需求。

此外你们还有地热能,沿海地区还有巨大的潮汐能,农村里还有生物质能(产生于谷物与树上的甲醇和乙醇的生物物质团源),小水电的能源潜力可能也是全世界无与伦比的。

因此,能源其实每天都有,谁都可以得到,并不必须被集中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可以变得非常扁平化、分散化,然后通过某种方式聚集在一起。

而如果回顾过去,你会发现,历史上数次重大科技和经济革命都是在新能源体系和新通信技术结合下产生的。因为新能源体系加深了经济活动之间的依赖性,通信革命则成为组织和管理新能源的途径。

过去25年中,人类社会中诞生了一项非常强有力的通讯革命——个人电脑和互联网,全球现在有23亿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联系、合作。无处不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与可以随时获得的新能源融合在一起,就成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平台。

更具体来说,这个构想有五大支柱:向使用可再生能源转型、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收集可再生能源、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存储间歇式能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电网转化为能源互联网、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燃料电池动力车。

第4篇

谭建荣:其实,第三次工业革命并不是个新话题。早在40年前,一个名为托夫勒的美国人就写了一本书――《第三次浪潮》。在这本书中,他预计信息技术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起点。但很遗憾,讲了40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是没来到。最近,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词再次被炒热。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出现了引发新技术革命的前沿科技:大数据场、智能化生产和移动网络技术,这三大技术将引发新的科技革命,从而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是一元技术驱动的,其中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第二次是以电动机的发明为代表,这两次工业革命都落在能源动力上;而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多元技术推动的。大数据和移动网络的结合,最典型的例子是阿里巴巴,仅“11・11”(光棍节)一天的产值就达350亿,数字非常惊人。它不但颠覆了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商品买卖模式,也触动了整个产业链成长方式的转变。而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生产,则颠覆了传统的制造业,3D打印不仅仅是指制造技术从减材制造向增材制造的转变,它的意义在于更强调定制设计、定制生产。

《信息化建设》:面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国家也在不断地提及“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那么,我们具体该做些什么?

谭建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的很多产品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如汽车、手机、彩电、发电设备……但是,很多领域却很少或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我们离真正创新型的国家还有很长路要走。

从制造业来看,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产业效率和效益较低,单位产值能耗居高不下,创新能力薄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产品附加值低。

因此,在新的工业革命到来之际,我们不能不思考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思考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作为,思考先进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思考如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朝着“四个化”――数字化、智能化、拟人化和绿色化转变,实现智能制造。什么是智能制造?我经过研究,认为智能制造有三个标准:一是要有知识库,判断什么是智能的;二是要能动态传感,能够实时收集和更新数据;三是能够自主决策。

《信息化建设》:谭院士,这四个化和三条标准都似乎跟信息技术有关?

谭建荣:你理解得没错。从长远来看,制造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从机械化到自动化,从智能化到脑控化。机械化是人畜替代,自动化是按部就班,智慧化是随机应变,脑控化是心想事成。而心想事成是制造科学发展的最高境界。

智慧化的典型代表是最近美国人发明的波斯顿大狗(四足机器人),这一发明,震惊了世界。它能背负几十公斤的装备,自主决策、随机应变,逢水过水、逢山开山。今年巴西世界杯的开球由装有假肢的残疾人踢出,则是脑控装备的典范,是信息技术与制造科学的完美结合。

《信息化建设》:制造业的主体是企业。谭院士,作为企业,他们该如何创新?

谭建荣: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具有良好的创新管理和文化,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先进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拥有知名创新型企业比较多的国家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如美国有GE、Intel等,日本有丰田、三菱等,德国有西门子等,韩国有三星、LG等企业。我个人认为,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一定要有一批创新型企业,而创新型企业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对这些创新型企业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策略主要在7个方面:一是企业要建立自主创新组织保障机制、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强化品牌创新;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五是建设一支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六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七是政府要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

第5篇

里夫金认为,每一种伟大的经济范式都要具备三个要素――通信媒介、能源、运输机制。因此,他预言,就像前两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由以下三个科技领域的进步引领和推动:一是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二是可再生能源互联网,三是拥有自动化物流的交通运输网络。而3D打印、物联网等新技术将搭建起进行这场工业革命的舞台:一个人人皆可参与其中的“分享型经济”生态圈。这种经济生态,将有别于现存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是一种能让更多人受益的普惠型经济。

换句话说,因为科技进步,生产者将和消费者合二为一,成为“产消者”。每个人都可以很低的成本生产些什么,除了自己消费外,还可以出售给他人。这将极大减少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使一些资源的获得接近免费,大幅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同时意味着,这场工业革命,不仅将改变工业生产的方式,也将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里夫金认为,在这场正在到来的革命中,中国有潜力扮演独特角色。

中国的角色

尼尔森咨询曾做过一个全球性调查,看哪个国家和地区最渴望“分享型经济”,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里夫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文化中天然地包括“分享”这一重要价值,这点与以个人主义为主流的西方社会非常不同,将成为中国有利的价值观资源。

同时,中国政府对新兴技术的重视,是另一项支持里夫金对中国乐观的证据,具体包括:在中国一些地区,个人已可以自建光伏发电设备,并将多余电能出售给国家电网;3D打印技术和P2P式租车服务正在中国蓬勃发展;国家已出台物联网发展规划;拥有世界第一的高铁网络等等。

这似乎是在说,中国正跃跃欲试,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挺立潮头。

但同时,也有声音认为,在这场新工业革命中,与德国、美国等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只是刚刚起步,未来形势不容盲目乐观。

的确,我们已经拥有世界上用户规模最大的互联网、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最大的单一风电场、市值最大的光伏发电公司(汉能)和互联网公司巨头BAT(百度、阿里和腾讯),以及其他成就。但是,这就足够了吗?分析美国和中国两个股票市场的企业估值排行榜,会发现,美国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不乏苹果、谷歌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而反观中国,则一律是银行、石油等传统行业巨头。几家已经建立起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大公司,还都是在美国上市的。这显示出中国在科技振兴产业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的现实差距。

的确,中国的文化传统,重团体而轻个人,但细加分析,却会发现,中国人的团体观念,和现代西方的团体观念,又有极大差异。这一点,怕是里夫金没有能力去顾及到的。

具体来说,中国人心中的团体,多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上的那种形态,比如,重乡土而轻国族,重圈子人情而轻契约法治,重上下里外,轻一视同仁。这些,是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的习俗观念上的重要特征,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成因。绵绵延延,不绝至今。

比如,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闽浙等省的企业家,仍然以同宗同乡为商业信用网络的基础,这番景象,仍宛如清代的晋商徽商。乃至民间借贷链的形成,几乎完全建立在熟人关系的基础上。这也说明在保证市场经济顺利运转的现代金融机制建设方面,我们仍然欠缺。

技术好学,习俗难易。阻碍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的,上述文化心理因素和制度建设,怕难辞其咎。

在迎接新工业革命方面,可以绕开这些掣肘和羁绊吗?甚至这些因素摇身一变,成为了推动力?难讲。

但至少,年轻人拥有优势。

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的命运,在相当程度上,要靠那些还没有被既定的社会规则固化的青年们。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户籍制度上的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不仅进入城市上学、工作,而且也在城市定居下来,建立家庭,并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与前一代人的境遇是极为不同的。这一浪潮将更深刻地改变中国的基层社会结构。城镇化,不仅能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潮流,更成为“创客”一族,利用科技来开辟创业之路。谁说在他们中间,不会出现中国的瓦特、卡尔・本兹、特斯拉和乔布斯?

就像里夫金反复强调的,新一代年轻人,已经习惯用互联网来解决各种问题,他们没有物质匮乏之虞,更愿意与遥远的志同道合者协同创新,更有兴趣参加网络公开课,更愿意共享汽车等资源,也不迷信权威和广告。

可以说,对于中国而言,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将是需要同时进行、两者互为支撑的艰巨事业。在这一进程中,充分解放思想的年轻人,可以大有作为。

新世纪理想

前两次工业革命,伴随的是两次科技革命。只不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轫,几乎全靠工匠的实践经验,利用的均为人类既有的科学知识。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先有新的科学发现,后有产业技术革新。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科学技术不仅为工业的跨越式发展铺好了知识之路,更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从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三次科技革命,也让人类正在经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显现出这个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发生在二战之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就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逻辑一样,它也在能源、交通和通讯三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从而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新一次的工业革命铺平道路。

有人可能会疑虑:这真的会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吗?

对这一趋势,我们应该采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很多人在说,智能电网距离还很远。我要说,智能电网已经来临。”通用电气副总裁斯蒂夫・伯兹在中国演讲时如此判断。可不是吗,里夫金也以中国国家电网正在推行的分布式发电项目作为支持其理论的力证。

如果说,实现共享之国的物质基础,是互联网和物联网,那么,它的社会基础,则是人们通过上述技术而实现的直接互相联系和互相服务。

也由此,共享之国成为一种“免费之国”。

这不是玩笑或空想。网络论坛、博客和微博等新媒体,已经让知识生产、公共讨论和信息传播都接近免费,网络公开课让教育接近免费,能源互联网将让电能的使用接近免费,新的商业模式也将使家用电器等产品接近免费,更进一步,随着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新制造技术的成熟,将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接近于免费。这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一如电视出现后让大众娱乐接近于免费一样。

而更深刻意义上的共享之国,则意味着无论是空气、水和土地,还是能源、知识、通信和交通,各种资源的分配和使用,都可以通过新科技手段,超越“你的我的”观念,打破藩篱,跨越沟壑,实现全民平等共享。

这,既是对共享之国愿景的粗略描绘,也构成一份值得追求的、通向更美好生活的新世纪理想。

工业革命123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发端于英国,开启了人类的工业时代,同时也宣告农业时代的落幕。煤炭成为工业主要能源。工厂遍地开花,冒黑烟的烟囱到处耸立起来。农田被圈占用于为工厂提供原材料,农民们或主动或无奈地从农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田园生活逐渐变成记忆,城市因而不断扩大。日益庞大的工业生产活动也催生了上市控股公司这种新的企业组织的诞生,以往的家庭作坊和工场,升级成雇佣职业经理人的家族企业和上市公司。

标志性发明:珍妮纺纱机(1765年),瓦特蒸汽机(1782年),蒸汽轮船(1807年),蒸汽机车(1814年)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下半叶。以发电机、电灯、电报、电话等发明为代表,开启了人类的电气时代。石油上升为主要能源。现代社会成形。随着现代交通技术的发达,人们开始迁往更适合居住的城市郊区。收音机、电视的诞生,重塑了民众的娱乐生活。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和福利制度的建立,即使是工人也可以享受假期,休闲生活和相关产业开始发展。在企业制度方面,复杂的生产链条需要企业实现高效管理。基于集权式管理模式的垂直整合型公司作为应对之策于兹诞生。

标志性发明:摩尔斯电报机(1837年),勒努瓦内燃机(1860年),西门子发电机(1866年),格拉姆电动机(1870年),汽车(1886年)等。

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如果说,按照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是自动化,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就是智能化。英国经济学家保罗・麦基里认为,以互联网、新材料和新能源为基础,以“数字化智能制造”为核心。

按照里夫金等人的观点,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将是因为在新能源、新交通方式和通信领域出现的重大突破而引起的全面的产业变革,或者说,人类在能源使用、物质和信息交流方面的新成就,将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催化剂。另一方面,就像之前一样,科技创新催生出新的创业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模式,比如近年来出现的公司管理“扁平化”趋势、只负责品牌和营销,不从事具体生产的“轻公司”、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Soho)等等。而最具变革意义的新经济模式也正在出现,它被称为“协同共享”,特征是通过科技拉低资源生产的边际成本,使多种资源接近于免费。

实际上,一些在今日令人惊叹的科技创新,已经在上一次科技革命中有了萌芽和初步发展。其中,高铁就是一个好例子。早在1931年,德国人就融合火车、飞机和飞艇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速列车“铁路齐柏林号”。之后一直到1964年,第一条实用型高速铁路才在日本开通。这之后,世界各国掀起了修建高铁的热潮。而今日发达的互联网的基础之一――电子计算机,以及原子能,也是得益于二战前后取得的科学突破。

第6篇

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关注技术创新的演变过程,认为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以技术上的突破为基础的,由于各个时期的主导技术是不同的,因而技术创新的形式及与其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技术创新 经济结构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为了论证价格是社会经济唯一有效的协调机制,新古典经济学是给定技术和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传统经济学把技术和生产组织的变革看作是经济进程中偶然发生的干扰因素,注意到了它们的影响但忽视了它们的出现。最早研究技术创新如何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并做出初步理论解释的是熊彼特(Schumpeter, 1921, 1942)。熊彼特力图把握历史进程的脉搏,把技术变革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看作是经济生活内部的创新活动,探讨了不断实现这种创新的发展机制。发展是经济生活中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熊彼特研究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的这些变化,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经济体系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带来发展的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创新活动包括:引进新产品或提供某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发掘新的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家“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它是在经济中引入某种新东西,与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即使没有技术上的发明,也仍然可以进行创新,而一种新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从历史上看,创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创新的发起国是英国,创新在社会系统深化过程中起着根本作用。

基于历史视角的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变迁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新兴的棉纺织业。随着1733年飞梭的问世和1764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工业革命揭开了序幕。1785年,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利织布机等机器。同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19世纪40年代,整个欧洲和美国都普遍使用了蒸汽机。蒸汽机带动着纺织机、鼓风机、抽水机、磨粉机,造成了纺织、印染、冶金、采矿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人们以前难以想象的技术奇迹。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由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煤炭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18世纪30年明了用焦煤冶铁的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以木炭为燃料进行冶炼的落后工艺。60年代,出现了巨大的熔铁炉,此后又研究出了精炼法。炼铁技术的革新不但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发展。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煤炭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如1700年英国年产煤炭260万吨,用了蒸汽机后1835年年产煤炭达到3000万吨,在100多年间增长了10多倍。采煤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而这种能源又为冶金业提供了新的燃料,英国的冶金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技术创新推动着另一个技术创新,一个工业部门的发展促进着另一个工业部门发展的局面。到19世纪中叶,机器已能成批生产,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新工业部门―机械制造业诞生了。

工业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巨大高涨,劳动生产率得到了空前提高,社会产品获得巨大增长。英国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所有这些巨大成就都源于工业技术创新,并由此带来的工业体系各组成部分的相继建立,如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煤炭业、冶金业、近代造船业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其时代技术创新的典型特征是大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业,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厂代替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并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导致近代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并开始了城市化进程。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资产阶级工厂制度随之确立,并在工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这种工厂从产权的角度看,属于业主制性质,即资本所有者投资而成为工厂管理者。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生产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本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同时为了分散风险,于是出现了合伙企业。在工厂里,作为企业主的资本家受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驱使,对工厂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内部动力。同时,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开始自发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资源和产品的稀缺性、市场供给和需求通过价格的信号直接作用于工厂,为了取得更高的市场效率,从而形成了生产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的相互作用机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19世纪后半期,德国人奥托发明的内燃机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世纪,伴随着电磁学理论的进展,工程技术专家纷纷投身于电力开发、传输和利用方面的研究。1834年,第一台实用电动机诞生,电动机进入了实用化阶段。1882年法国的一位电气技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远距离直流输电实验线路。1890-1891年,从法国劳芬到德国法兰克福架起了世界上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随着交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交流输电为电力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一时期,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由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发明,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出现,电气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内燃机的出现及90年代以后的广泛应用,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原有的工业部门如冶金、造船、机器制造,以及交通运输和电讯等部门的技术革新加速进行。

20世纪20年代,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苏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1967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40.4%,而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到38.8%。由此,在能源领域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

作为第二次技术创新中的最大受益国,美国经济开始了快速增长。189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首位。1870年到1913年间,工业生产增加了8.1倍。德国在第二次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也获得了跳跃性增长。1870年到1913年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9%,工业生产增加了4.55倍,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力、电子、化学、汽车、航空等一大批重工业产业兴起,使这些重工业部门日益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使得工业内部结构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这次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集中化的大资本,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进而形成了少数大资本家垄断市场和生产的局面。市场机制对垄断资本的运行起着自发调节的作用,国家基本不干预经济的运行。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企业有能力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用于技术创新,而且企业都希望通过创新来获得超额的利润。为了提高企业承担创新风险的能力和积聚更多的资本,股份制公司出现并成为了技术创新实现的基本战场。创新体制逐步从独立发明走向了研发的企业内部化。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二战结束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计算机问世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信息产业应运而生,人类迈向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已占发达国家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发明,数字通信、卫星通信的发展形成了新兴的电子信息技术,使人类利用信息的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人类经济活动规模空前扩大。1913年到1938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共增长了52%,年平均增长不到1.7%;而1946到1970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大约4倍,年平均增长6%左右(高惠珠,1999)。

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而且进一步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的变化,从而带动组织管理方式、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的改变。例如计算机的推广普及促进了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化,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0世纪技术进步的历程表明,主要的新技术机会越来越依赖科学知识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第三次工业革命使经济结构与经济组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业内部新的工业部门不断出现,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个宏观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自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以来,传统的纺织、机械、钢铁、电力、石油、造船、化学、煤矿等工业部门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一些崭新的工业部门如航天、信息电子、新材料等也开始异军突起。这使得工业部门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企业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由工厂到股份公司,从垄断性的大公司到综合化的巨型公司和跨国公司;另一方面,在新兴产业、风险产业领域,一些充满活力的中小公司也迅速崛起。国民经济宏观结构的改变体现在,就业人口在经历着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又迅速集中于第三产业的趋势,服务业部门迅速增长。产业结构中的“技术密集”企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传统的“劳动密集”企业。

结论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技术创新的特征、内容及其相应的经济结构是不同的,如表1所示。在技术飞速进步、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伴随新材料、新能源不断发现与应用,新的产业群相继兴起,技术创新会在公司网络组织、市场结构等方面掀起新的浪潮,推动当代技术革命向更深的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九州出版社,2007

第7篇

一、框架式结构教学法的作用

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德国范例教学提出 “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其实质就是通过学习来获得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把传授知识与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而结构教学法就是建立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一方面强调课堂着重分析知识和体系的框架结构,力求整体把握学科各章节的主体,另一方面又强调各部分内容的交叉和联系,注意各阶段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的互动交流,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以及科学方法之间的有机联系,基本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构。

二、举例说明框架式结构教学法的应用

例如《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章,它的内容繁琐复杂,学生往往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掌握不好。在这种情况下我就要求学生先进行预习,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内容和影响能进行简单的讲述,构建学生微观历史的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内容和影响,培养纵观历史的综合分析能力、评价反思能力等。找出历史史实的某种共通之处,归纳出历史发展的某种客观规律,达到宏观历史的哲学理论要求。学生自我绘制网络图,书面形式准备。通过学生和教师的配合完成的结构图如下:

从这个结构图当中,纵向可以了解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内容和影响。横向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具体来说就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初见端倪;随着贸易中心的转移,英、法、荷日益强大并进行了殖民扩张与掠夺,最后英战胜并日益强大有了条件进行工业革命,率先成为世界工厂,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垄断组织产生,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运用多媒体教学后,可以制作历史课件,使历史课更为直观与生动。思路更清晰。

以上介绍的是掌握新课的内容,如果是要进行纵向的比较也可以用结构图来体现。

三、历史的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为了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寻找某些历史现象的共性或个性,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就成为必不可少了。我们一般先将比较的内容分成若干部分,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确定其相同或不同的特征,并加以概括,形成结构图。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则能使学生对两起历史事件、现象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它有利于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理解、分析和评价历史的能力。例如对于第二次是的继续这个问题,学生也会觉得不好理解。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我就让学生先清楚两次的史实并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来说明第二次是第一次的延续这个问题。首先师生共同将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学生一般能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抽象思维,将教材为数众多的文字提炼成简洁的要点。这样二者的异同点也就显示出来了,易以学生轻松掌握。历史结构教学法的每节课的完成,都意味着与该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综合结构图的完成。从表面上看,结构图的形成,使大量文字或材料被舍弃,会造成学生对该问题的识记和再认的困难吗?回答是不会。结构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推理而建立的。对于这个简明的识记和再认工具,学生是很容易识记和再认的。当然学生在识记和再认时,并不仅仅是识记结构图所表述的材料、符号,而是根据图上的材料和逻辑关系,在大脑中将与该问题有关的内容进行识记、分析,并将该问题用文字有条理地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正确、完善,即反映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掌握的水平,也可视为学生思维“内化”的锻炼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速度和敏捷性。应用多媒体教学后,可以使条理更清晰,复杂的变得简单,也更为直观了。

四、框架式结构教学法的局限和解决的办法

第8篇

关键词: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分析;技术革命;浪潮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增长不是一触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刺激消费才能产生新的资本积累,经济才能增长,这就需要人们有新的需求、新的消费。新产品的出现使人们产生了新的消费需求,这种消费需求的产生是需要创新产品的出现,而实现产品创新就需要技术的创新才能实现,所以要维持经济增长的话,就必须创造出新产品、新部门来让需求高速成长。这种创造新产品的过程就是技术革新的过程。需求的技术革新力量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一、任何工业革命的本质都是技术革命

1.经济发展理论对于现代经济发展的适用性

在排除了政治性的主观干预与假设了完全竞争的经济条件中,经济发展理论认为技术进步仅仅只是一种要素的投入,用要素的投入解释经济增长似乎有些过于牵强。研究经济增长所关注的四种要素中制度因素和结构因素因为与政治相关,因此,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应将这两种因素剔除出去,只需关注资本和人力以及科技这些要素对于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作用。

2.第一次工业革命归根结底其实就是技术革命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近一百多年里整个世界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竟然比此前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的总和还要多得多,这就使得我们开始深入地探究这一百多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导致了人类的经济飞速增长,物质文明极大地丰富?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看到近一百多年以来,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由工业革命引发了人类历史上堪称壮观的大规模的,几乎是全球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运动。工业革命把人类从封建社会带入了资本主义社会,但是,真正创造了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直接增长的却是技术革命,即以棉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的技术革命,因此,近百年来的工业革命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技术革命,其根本的、基础性的技术就是蒸汽机的发明,而其标志性的、真正为那个时代带来经济腾飞的技术则是棉纺织技术。

3.第二次工业革命仍然是以技术为核心的革命

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从此,人类不仅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蒸汽时代,而且还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支撑之下,人类很快就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的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在不断缩短,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来得更猛烈、更彻底,也更加富有“技术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标志的,因此,人们习惯上用技术来称呼这一时代就像人们用技术称呼上一个时代为“蒸汽时代”一样,人们称这一时代为“电气时代”。如果没有“电气时代”所发明的电气技术,人类还要在昏暗之中度过夜晚,更重要的是,人业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几乎一切幸福生活,我们触手可及的一切几乎都是电气设备所创造出来的,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其核心仍然是技术革命,电气技术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增长创造了可能性。

4.现代社会的信息时代依然是以技术支撑的时代

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常常被称为信息时代,这是一个以信息支撑起来的时代,信息技术不但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我们今天家庭中的一切都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小到智能手机、智能信息终端,大到智能电视、电脑,甚至是洗衣机、电饭煲、冰厢都已经实现了智能化,没有信息技术,我们可能会一下子无所适从,信息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现代社会中的一切,只不过是我们还不习惯于回过头去看世界,一旦信息时代所提供的一切不复存在,我们一写会大吃一惊,正是信息时代使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切有别于人类历史的任何一个时代。而创造了今天的一切经济条件的正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数字化使得各行各业的生产、军事、农业、经济、文化、娱乐、社会生活都得到了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想像的极速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宣称,现代社会依然是以技术支撑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时代。

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随着每一次经济浪潮而增强

细数资本主义世界的整个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到,几乎每一次发展的浪潮都离不开新技术革命的推动,无论是西方资本主义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发展过程本身都脱离不了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资本主义的产生也是源于一次新技术革命,只不过这次技术创新与革命的手段有点特殊,那就是两个字“剥夺”,资本主义其实就是诞生于血淋淋的剥夺,可以说没有剥夺就没有资本主义。剥夺其实说句文词就是获取利益。剥夺其实也是一种技术,是高级的经济管理技术的创新与革命。获取高额利润、奴役工人阶级、驱使打工者,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一定的管理才干与开拓精神。企业家获取高额利润无可厚非,因为他们懂得利用技术革命与技术创新。资本主义的确立在基于上述的资本要素被激活的基础上在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浪潮之下终于得以堂而皇之地统治了这个现实中的世界。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后来的约瑟夫・熊彼特、埃德温・曼斯菲尔德,这些伟大的经济理论的研究者们的结论惊人的一致,那就是经济的增长必须依托于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必然会促进经济的增长,二者是紧密联系且密不可分的。技术的进步也需要经济增长的支撑,技术的进步又极大地剌激了经济的迅猛增长。

三、结语

针对上述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分析可见,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是正相关的,这一点勿庸置疑也是无可争辩的。已经被许多经济发展中的历史事实验证了的。经济世界的前三次浪潮无不源于技术进步,现在全世界正在经历的以高新技术进步为依托的第四次浪潮也同样给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增长。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2004年2月4日上线的facebook网站(不幸的是,这个网站在我国是无法浏览的),在短短六年的时间里在世界500强品牌中就超过了微软占居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你可能不知道什么是facebook,但你一定知道微软,从二者的对比之中你就可以看出这第四次浪潮的迅猛程度。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网站六年变成世界第一品牌,并且这个品牌绝大多数中国人甚至还不知道的时候它就已经成了世界第一,这第四次浪潮的冲击远比以前三次浪潮来得更加猛烈。

参考文献:

[1]陈伟等.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2

第9篇

自2008年夏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商业界乃至普通民众一直就应该如何重启世界经济的发展进行激烈的争论。虽然各方均认为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并对金融、劳工和市场等领域进行改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以上措施并不足以拉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日薄西山,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正在威胁世界上所有生物的生存,这些是愈发明显的事实。我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对未来的经济模式进行大胆的描述,以指引我们进入后碳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中。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对推动当今社会发生显著变化的技术力量进行全面、透彻的剖析。

纵观人类历史,新型的通讯技术与能源体系交汇之际,正是经济革命发生之时。新能源革命使得商业贸易的范围与内涵更加广阔的同时,结构上更加整合。相伴而生的通讯革命则为对新能源流动引发的更加复杂的商业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现在,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即将融合,并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一革命无疑将改变整个世界。在可预见的未来,在中国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数百万的中国人将可以在家中、办公室和工厂里生产自己的可再生能源,并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电力的共享,正如我们现在创造并实现信息的在线共享一样。

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分散式生产、储存(以氢的形式)、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分配和零排放的交通方式构成了新经济模式的五个支柱。如果在本世纪上半叶实现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基础设施的构建,中国还需要近40年的努力,而这将创造数以千计的商业机遇、提供数百万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职位,并将使中国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领军人。对新经济模式基础设施的五项支柱进行阐释,并对随之而来的新型经济模式进行介绍,正是本书的重点所在。

在今后几年中,中国需要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作出重要的决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力发电国,煤炭在其能源中比重约占70%。此外,最近中国政府宣布中国的页岩气资源潜力高达134万亿立方米。作为一个拥有超过13亿人口、年经济增长率约8.2%的大国,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与此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风力涡轮机生产国,其太阳能光电产业生产总值更是占世界的30%,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但是,中国所生产的可再生能源科技产品几乎均销往海外。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中国国内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只有0.5%。鉴于中国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这一事实无疑令人失望。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风力资源,其中海上风能资源占四分之三。根据2009年一项由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进行的研究成果表明,只要中国提高补贴和改善输电网络,至2030年风力发电就可以满足中国所有的电力需求。

中国也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对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却仅仅在近些年才提上日程。中国的生物能与地热能的总量也相当可观,但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勘探。对其漫长海岸线所蕴藏的潮汐能,中国也未开展有效的利用。

因此,中国陷入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的角力之中。中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这一诱惑使中国倾向于更加依赖传统能源。然而,煤炭和天然气固然令人兴奋,但是相比于巨量的可再生能源而言,却是如此的无力。可以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地位正如沙特在石油产业中的地位一样,中国每平方米的可再生能源潜力要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国家。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再生能源经济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是水到渠成之事。中国对水力发电的依赖令人担忧。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日益增多的干旱将会对中国的电力生产造成极大困扰,导致电力缺乏乃至断电。与此相似的是,生物乙醇的生产也将会与土地使用的问题产生激烈的冲突。

因此,中国人需要关心的问题是20年后中国将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继续依赖化石能源与技术,还是积极投身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科技?

如果选择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条道路,那么中国极有可能成为亚洲的龙头,引领亚洲进入下一个伟大的经济时代。中国也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力量,推动整个亚洲实现向后碳社会的转型。

《第三次工业革命》简介

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宏伟的蓝图:数亿计的人们将在自己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这就好像现在我们在网上、分享消息一样。能源民主化将从根本上重塑人际关系,它将影响我们如何做生意,如何管理社会,如何教育子女和如何生活。

我们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严峻现实,因为这一现实将迫使人类迅速过渡到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否则,人类文明就有消失的危险。

作者敏锐地发现,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讯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新的通讯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将再次出现——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新基础设施。

第10篇

概况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

欧洲思想家借用中国文化表达其主张;(主观)中国文化典籍翻译 到欧洲并引起反响(客观)。

概况清代(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

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

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2.历史特点=宏观特点(趋势、规律)+内在特点(产生的原因、目的、性质、过程、特殊性等)+外在特点(历史地位、发展状况、历史影响等 )

如:归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特征,

宏观上的特征:酝酿着大一统,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具体的特征: ①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并确立;诸侯数目逐渐减少,秦国逐渐强大;②封建经济出现局部繁荣(手工业、商业、城市),经济要求市场统一;③百家争鸣、尤其是发家思想的传播;④民族交往频繁,开始走向融合。

3.性质=属性+任务+结论

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4.影响(积极、消极)、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2)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3)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2)中国的发展;(3)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或答变法维新运动、义和国运动和)。

5.评价=【两点论(进步+局限 、主观+客观)+重点论】+(经济+政治+文化)+影响

a.(2004年全国高考)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b.(2005年高考全国卷 )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积极作用,增强内部的认同感、凝聚力,缓和矛盾,增强区别其他的意识。能够鼓舞人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而斗争。

消极作用:只承认自己民族的优点,不顾其他民族的情绪,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结果容易引发民族之间的对立和战争。

6.启示=结论+经验教训+努力方向

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2006年高考试题全国卷Ⅰ)

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等;继续发展仍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

附:规范答卷的十条标准

1.不会也不空,在答题框内答题。

2.要点化、序号化和段落化。

3.先概括,后说明

4. 要点全面,“广度第一,深度第二”

5.“1—2分一句话”,“每一句话都得分”。

/:请记住我站域名/ 6.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7.字体要工整,不出错别字,不要轻易划掉。

8.条理清楚,逻辑严谨

第11篇

中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维度,一个带有哲学深思议题的诘问,本文将在意义空间追问其发生的时代背景条件及为系列行动提供正当性理由。

1.发展意义的本质

发展意义的本质动因伴随着工业时代或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得到加强与实现。以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萌芽,得益于工业革命,或欧洲国家的社会工业化。它不仅引发了远距离经济和技术交换,而且深刻改变了欧洲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政治体系、居住模式及环境。紧跟工业革命,人力资源生产体系在所有欧洲都经历了根本性重构。但欧洲的工业化过程并没有产生一个统一的职业教育模式。与此相反,它或多或少破坏了那个类似的、初级的、基于手工行业的职业培训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于20世纪70年现西方经济发展中潜伏的教育危机,随后坚持推行发展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使人口不足2000万的澳大利亚经济发展迅速,达到发达国家第13位的发展水平。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工业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特别是70年代后期,内地改革开放,给香港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机遇,使香港经济进入了综合性的多元化并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的新时期,为密切配合本土工业化的发展需要,香港开始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力需求。日本职业教育的兴盛期在20世纪50、60年代,原因在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国内高消费,刺激了多种行业的发展,职业人才的需求大增。凡此种种,证言全球工业化发展需要是促进技能性人力资源增长的源头,具有意义的本质特征。

2.发展意义的变移

继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爱迪生发明的电灯使世界迎来了电气时代,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技术要求的升级颠覆了传统人才标准体系,直接诱发其意义本质的变移并向高级形态推衍。

香港经济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突飞猛进,工业化发展日益多元化。迫切要求在现有发展水平上再一次整合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使两者在共同发展目标中达到和谐,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范畴与加大投入力度,具体表现在扩大相关学院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新设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推行工业教育、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建立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等方面。澳大利亚随着工业化多元发展的需要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促使其年均经济增长率接近4%,远远超过经合组织成员国2%的年均增长率,澳大利亚企业的“效能水平(Efficiency levels)”在1997-2002年的5年间增长14%,成为世界重要的发达国家,教育也成为澳大利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三大创汇产业之一,它归功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的迅速发展。韩国经济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负增长,政府针对社会发展变革,改变了重化工主导型经济发展政策,提出“技术立国”的口号,制定了以高科技为先导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必然。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学徒制职业教育体系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产生变革,促使英国政府出台大量旨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法案,Ryan描述了改革动机与目标:英国的学徒制正处于急剧变化中。在经历了长期下滑后,一个重大的复兴计划,即现代学徒制在1994年出台了。凡此种种,证言全球工业化的第二次大发展需要是促进高级技能性人力资源增长的重要因素,具有意义本质的变移并向高级形态推衍的特征。

3.发展意义的超越

以蒸汽机动力为特征的产业革命造就了瓦特,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造就了爱迪生,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第三次技术革命造就了比尔・盖茨。信息化时代必然引起社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并直接孕育出与之相匹配的信息文化,而在这一时代进程的主体有责任、有能力影响、改变、发展时代进程中的规律性。

20世纪80年代后期,香港信息业异军突起,高新科技产业群系开始形成,产业面临新的转型升级,从而对人才以及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具体表现在注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升相关职业教育学院规格与兴建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发展高职研究生教育,以及在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行动,包括学校设置由低到高排列,各司其职,工业学院培养高级技工与技术员,科技学院培养中、高级技术员、理工大学培养高级技术员和工程师,科技大学培养研究型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澳大利亚后现代工业转型进一步促进其职业教育业理念变革,表征为“2004-2010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战略统计项目”的出台,提出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数据统计工作的三大目标,以此形成新兴的后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韩国致力于科技立国、创意发展未来战略的提出,进一步促进韩国后工业化或信息时代前进的号角,促使其向高技术、信息化职业教育转型。后现代工业的德国社会普遍认为应当创造一种“高技能、高工资的魔术经济”来增强企业的经济竞争力,认为仅仅在价格上竞争,而不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经济是不可能获得广泛增长的。劳动者需要高水平的教育,以持续地适应新的、有着更多要求的工作机会。公司只有备有一支受过较高教育水平的“知识工人”才能生存,作为全球工业巨头或后工业化信息时代巨头的美国自1955年后,美国信息部门就业人数的比重迅速提高,而工、农业部门就业人数的比重则迅速下降,至1983年,美国信息业劳动力已占社会总劳动力的56%。凡此种种,证言信息时代人力资源需求进一步促使全球职业教育需要变移,并将其发展的意义维度实现向高技术、信息化方向超越。

(作者单位:1.廊坊职业技术学院;2.河北理工大学)

第12篇

关键词:贸易失衡;跨时贸易;跨时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1-0044-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是相对封闭的,虽然有一些对外交往但规模很小也还没有引进外资的做法,进口所需的外汇完全由出口多少决定,这种量入为出的对外贸易模式使我国的贸易基本保持了平衡。改革开放后的前几年,对外需求和对外供给的活力得到释放,对外贸易的规模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有顺差的年份也有逆差的年份,且逆差的年份居多。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国外先进的设备和生产资料有着旺盛的需求,而我国在劳动力密集的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尚未得到开发和形成。我国持续的贸易顺差是始于1994年,除因受亚洲金融危机和中国入世影响的短暂几年外,我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尤其是2005年贸易顺差较上年增长218%,各界对贸易失衡的关注达到顶点,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解贸易摩擦。2007年之后,贸易余额的增幅有所回落。2009年开始,贸易余额规模有下降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失衡的总体情况见表1。

我国自1994年以来持续的贸易顺差已经形成了贸易失衡,但贸易失衡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分别在三次工业化过程中的不同时期都曾出现过大规模的贸易失衡,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根据克鲁格曼的跨时贸易理论,各国贸易的顺差、逆差是各国从事跨时贸易的结果,跨时贸易的模式(出口当期产品,进口未来产品或进口当期产品,出口未来产品)的改变决定了贸易顺差、逆差的转换,而且跨时贸易模式主要受跨时比较优势的影响[1]。跨时比较优势又与一国的技术水平、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成本、国际分工地位和产业结构有关。

工业革命前,世界贸易的基础是各国的自然资源和各自固有的生产技能的差异,贸易的功能在于互通有无和商业牟利。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各国和世界的自然经济结构,世界贸易的基础不仅仅是各国的天然资源,各国生产技术、产业规模不同而产生的生产成本的差异成为决定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优势引发的产业转移对贸易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贸易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英美的独霸天下、德日的崛起再到新兴经济体的参与和中国的赶超,各国的贸易也经历着顺差、逆差的不断变化。本论文将各国贸易顺差、逆差的转换看作是跨时贸易模式变化的结果。选取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贸易失衡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以期找到影响各国贸易顺差、逆差转换的普遍规律即隐藏在跨时贸易背后的技术优势、经济结构和国际分工的变化。之所以选择这四个国家,因为它们在国际贸易的不同阶段曾发挥过主导作用,且都是世界经济的大国。通过对这四个国家的分析和与中国贸易失衡的比较,我们就能清楚地发现我国贸易失衡演进历史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由于我国的贸易失衡主要是货物贸易的失衡,所以对各国贸易失衡演进历史的考察也限于货物贸易历史(英国除外),而没有将服务贸易历史纳入分析框架。

二、英国贸易失衡的演进史

为了清楚地描绘出各国贸易失衡的阶段性变化,本论文对各国贸易余额数据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处理。贸易顺差的年份用1表示;逆差的年份用-1表示;贸易平衡或缺失的年份用0表示。对英国贸易历史的考察阶段为1816至2010年,数据主要来源于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和联合国的贸易数据库。由于英国货物贸易的特殊性及其大量的资本输出,“大进大出”的特点和对殖民地长期的原料掠夺使得英国的有形贸易长期逆差,而其无形贸易长期顺差[2]。为了更合理地反映英国的贸易情况,本论文对1993年以前英国贸易失衡的考察既包含有形贸易也包含无形贸易,1993年以后只包含货物贸易,其贸易历史的演进见图1。

从英国贸易平衡的点分布,我们可以将英国的贸易平衡情况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如表1所示:第一个阶段为1816―1930年、第二个阶段为1931―1947年、第三个阶段为1948―1986年、第四个阶段为1987―2010年。英国的贸易历史大致经历了顺差―逆差―顺差―逆差的演变。这种演变可以看作是英国跨时贸易的实践,是跨时贸易模式变化的结果。哪些因素推动着这种变化呢?影响一国跨时贸易模式变化的因素无非是其技术水平、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成本、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等。

英国最鼎盛时期始于1763年与法国的七年战争结束后,18世纪60年代到187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的地位,拥有了占世界三分之一的殖民地。始发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的霸主地位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之久。它让英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居世界之翘首。尽管19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歉收以及战争(主要是与其殖民地的战争)、外国工业的成长(特别是内战后美国的成长以及统一后的德国的成长)、关税和白银贬值所造成的出口渠道的阻塞,英国货物贸易逆差逐步增加。但是由于无形贸易的巨大盈余,英国总体的贸易仍然持续顺差,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殖民地巨大的廉价市场使英国产业集中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品上,而对新兴的钢铁、化工、汽车制造等产业的投资不足,未能跟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贸易也由发达国家转向英联邦内国家,英国未及时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到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变。英国对外投资增加,导致国内技术革新和企业投资不足,加速了英国产业的落后。英国对其他国家资源的控制加强了其殖民倾向,对外商品贸易长期赤字但对外投资收益长期盈余。各殖民地的独立战争和国有化,使英国的对外投资化为乌有,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贸易情况彻底逆转。二战后初期,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和主要工业国的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经常账户的失衡较轻微。英国的贸易也是时而顺差时而逆差,并未表现出持续的失衡状态。由于欧洲复兴计划,英国的贸易此时出现了较多年份的顺差。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于浮动汇率制的采用和金融行业的技术进步使各国取消了国际支付的限制,以及石油美元循环,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扩大,贸易失衡的规模也逐渐变大。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劣势和产业虚拟化等原因,英国开始了持续的贸易逆差。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也从1870年的30%,下降到1913年的14%,1963年的7%及1987年的3%。

三、美国贸易失衡的演进历史

本论文对美国贸易失衡历史的考察从1790年至2010年,1993年以前的数据来自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1993年以后的数据来自联合国贸易数据库。两百多年来,美国货物贸易的历史演进如图2所示。

从图2,我们清楚地看到美国贸易失衡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为1790―1873年,美国贸易以逆差为主,偶有顺差的年份;第二个阶段为1874―1970年,美国贸易几乎完全顺差,偶有逆差;第三个阶段为1971―2010年,美国贸易几乎完全处于逆差,偶有顺差。具体统计见表2。总的来看,美国贸易失衡的历史经历了逆差―顺差―逆差的演变。在第一阶段,美国主要对联合王国(英国)、法国、德国有较多的贸易逆差,但对加拿大顺差居多。第二个阶段美国对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基本上都是顺差,但对加拿大和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转为逆差。另外,这一时期美国新增了两个重要的贸易伙伴――日本和墨西哥。美国对墨西哥基本保持顺差,对日本开始是逆差,从1933年转为顺差,1965年后又转为逆差。第三阶段特别是80年代后美国对几乎所有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保持逆差居多的情形,尤其是新增的贸易伙伴国中国和东盟。像美国贸易失衡历史的演进一样具有很强的阶段性特征,美国出口商品的结构经历了农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变。

美国的崛起始于1861―1865年美国内战之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统一的国内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善于发明创造的国民性为美国经济的腾飞准备了条件。但是,1870年以前的世界是英国的世界,美国尚处于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和产业的阶段,美国在1790―1873年以贸易逆差为主。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者美国有着绝对的技术优势,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其货物贸易也经历了近一百年的贸易顺差,而且在二战后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1946―1970年),美国经济的霸主地位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并未真正显现。在整个19世纪,农产品在美国出口商品中的比重超过70%,一直到一战还是主要的出口商品。虽然在1900年,美国已经变成重要的工业和农业技术的出口国。但此时美国的出口产品仅仅部分完成了从森林、田地、矿产部门向制造业部门的历史性转移。初级产品仍然占所有产品和服务出口的2/3(主导产品是:可再生动植物产品――棉花、谷物、肉类、木材和烟草)。美国相关的自然资源产品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达到高峰[4]。二战前,美国在科学领域并没有达到领导地位。这一状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了显著改变,二战后重大的科技与管理创新主要发生在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美国成为第一次世界产业转移的主要推动力量,美国国内制造业的比重下降,产业开始空心化和虚拟化。自1971年开始,美国货物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美国加速了产业的空心化和虚拟化,美国的贸易逆差一直持续至今。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份额从1870年的25%,增加至1913年的36%,1950年的60%;又由1963年的40%下降至1987年的24%。

四、德国贸易失衡的演进历史

德国是当前全球经济失衡中和中国一样处于贸易顺差的一端,德国的贸易顺差历史早于中国但和中国的贸易失衡大致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和相同的货币体系下。和中国一样,德国贸易受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较大。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美国,产业承接的主体是日本和原联邦德国。本论文对德国贸易历史的考察从1880年至2010年,1993年以前的数据来自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1993年以后的数据来自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统计结果见图3。

从德国贸易平衡的点分布图3,我们可以看出:德国自1880年以来的贸易情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880―1887年,德国的贸易顺差年份较多,但不具持续性特征;第二个阶段为1888―1913年,德国贸易表现为持续的贸易逆差;第三个阶段为1914―1950年,德国贸易由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两次中断;第四个阶段为1951―2010年,德国贸易持续顺差。具体统计见表3。德国贸易特征明显,阶段性很强,表现为一战前持续的贸易逆差和二战后持续的贸易顺差。

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促成德国工业以巨人般的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国家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同时,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获得,使德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增加了宝贵的铁储备物。德国还占有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独特的优势:一开始就拥有比英国较陈旧的设备更有效的新式机械。而且,德国政府还通过建立运河网和铁路网、必要时提供关税保护和津贴以及制定能培养出一连串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和技师的有效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同时,德国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的推动者,这些因素使德国到1914年时能在钢铁、化学和电力工业方面超过欧洲其他所有的国家,能在采煤和纺织工业方面跟随英国之后[5]。二次世界大战对德国贸易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导致其中断了二十几年。二战后,欧洲复兴计划使德国经济复苏,德国承接了美国的一些制造业。自20世纪50年代起,德国持续了60余年的贸易顺差。20世纪以来,德国制造业的比重较美国、英国等国家更高,而且相对稳定。没有像美国和英国一样出现过度虚拟化和产业空心化,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