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二级真题

计算机二级真题

时间:2023-05-30 10:35: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二级真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二级真题

第1篇

计算机二级考试教材: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C语言》是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考试大纲和指定教程为依据,在研究历次真题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VisualBasic》全书共分13章,主要内容包括VisualBasic程序开发环境、对象及其操作,VisualBasic程序设计基础,多重窗体程序设计与环境应用和数据文件等。

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VisualFoxPro》全书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VisualFoxPro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实践教学;产学研;双师型教师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2-0097-03

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也是我们目前培养学生的头等大事,我们的每一名教师必须与学生及家长同忧乐,把就业作为大事来抓。要抓就业工作,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德才双优,既有良好品德,又有真才实学,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一技之长;二是要重视就业教育,使学生能恰当定位,树立在基层锻炼的意识,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职业、有才能、有人品,不能成为无工作、无本事、无人品的无用人。所以我们办学必须把民之所忧当做自己所忧,把民之所乐当作自己所乐去从事教育这个伟业,教学生成才就业,努力把学生求职就业工作做好、做实。

1计算机和网络类人才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施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运用,比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但我国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中,目前的软件营业收入是十年前的25倍。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6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34万人(其中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根据国际经验,软件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8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行业,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人左右。

通过上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初级软件人才的需求比例是巨大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职业型软件人才市场大有需求。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专业通过“毕业设计---真题真做”进行“产学研”的结合,使职业教育更紧密地贴近生产和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贡献。同时,在“产学研”的结合过程中,也锻炼造就了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以“产学研”为导向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教育质量,实行培养目标,办出职教特色,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计算机系学生的毕业设计、一直坚持侧重在教学与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新技术;二是在教学方式上建立实训基地;三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校内向校外,由教室向公司延伸;四是在教学效果上通过应用新科技,培养出一批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2真题真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几年来,计算机系的毕业设计一直采取的措施是真题真做,这样的结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竞争力,为学生“直接就业”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模式。

(1) 真题真做使学生迅速转变角色,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为适应今后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02级毕业生是我系首届毕业生,为使学生能迅速转变角色,适应企业工作岗位,学为所用,我系毕业设计的题目绝大部分来源于企业(是我系的校外实训基地),将学生根据兴趣和意愿分组,让学生进入一种真枪实干的状态。每年的毕业设计,在设计前一个学期布置毕业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在假期自学设计题目所需的相关知识,便于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开学之初,我们请公司的工程师到学校来和我们的指导教师一同给各组成员进行任务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自己要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并做出相应的任务书和制订计划,将总任务化解,每人都有一个独立的任务,负责某一模块的设计、实施、编码(或制作)及调试等。

(2) 真题真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解决了长期困扰学生的学习目标模糊感。

在进行设计过程中,由于平时课堂知识的有限,大部分同学能主动走进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有的同学其独立工作能力及主动性较强,还能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本专业较前沿的信息并为其所用。同学们通过毕业设计,普遍感到自己应用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学生总觉得所学的许多课程很零散,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及怎么用,现在都找到了用武之地。

毕业设计期间,同学们自觉地独立进行设计,有问题时学生之间会进行讨论、争论,师生之间也常进行研讨,尤其是给学院制作二级网页的学生,除了完成本专业技术任务以外,更重要的还要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如和人家要素材时,提高与他人的交流能力,还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如撰写毕业论文时、需要提高写作能力、毕业答辩时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甚至方方面面的综合素质都要有所提高。通过这种真题真做的方式,同学们收获很大。一方面他们觉得在毕业环节中,在工程师和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利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同学们从事计算机专业研究的热情;另一方面这种真题真做的方式,也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学们重新在更高的层面上掌握了在课堂中所学的专业知识。

(3) 真题真做,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同时公司与学校双方受益,创造了毕业设计的“双赢”模式。

计算机系学生的毕业设计采取和公司合作的方式,真题真做,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的捷径。这种新型的教育形式,不仅可以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更能够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同时公司也能够受益,通过学生对他们的软件进行测试或者研发出所需产品,实现了学校企业“双赢”模式。

每次的毕业设计结束后,我系均有几名学生直接在真题真做的对口公司就业。为了解真题真做与实际需求的差异,我们经常和同学们以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联系。毕业的同学们认为毕业设计的题目与现在的工作很接近,实际进入工作岗位后得心应手,能够比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而不需太多的磨合和适应时间,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最主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同时,从同学们那里反馈的信息,我们也知道应该多围绕实际市场需求进行教学,应该从标准的操作讲起,然后再深入讲解,理论联系实际。

(4) 真题真做,培养了学生对科研前沿的感知度,也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刻苦钻研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我们发现最主要的是应该引导学生善思、敢想、有创见、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前沿具有敏感的视角和准确的判断力;扩大知识面,强化超前意识,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良好的品格、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倡导刻苦钻研精神和锲而不舍的作风,使学生在未来社会的时间与科技竞争中不断充实自己和超越自己。

3真题真做,抓住了“实践教学”的钥匙

毕业设计选择真题真做,抓住了“实践教学”的钥匙,解决了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科研开发能力,为培养新型高素质劳动者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

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系要求专业教师,特别是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需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锻炼。从2004年起,每学期都要抽调一至二名专业教师到公司进行短期实践锻炼。到公司参加专业实践的教师一般要求完成以下几项任务:①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计算机专业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手段。②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到公司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计算机新技术以及进行科研开发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③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经常性沟通与联系,为“产学研”结合建立纽带。

我系坚持实行专业教师定期下公司制度,目前70%以上的专业教师在指导毕业生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具备了专业实践经历,为“产学研”结合奠定了基础。

(2)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企业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有一支技高一等、艺高一筹的专业教师队伍

① 我系凡是从事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都必须取得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已达90%,实验系列教师的中级达标率也在80%以上。

② 专业教师在指导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时,结合实际,真题真做。教师在参与企业项目的实践教学中,提高了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并指导学生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

③ 对理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我们开设了“精品课程”,促进基础课教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老师通过与学生一起拆装计算机、铺设网络实验室的网线等活动,成立了课外兴趣小组,有维护电脑的、有维护网络机房的,通过老师们的指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很快,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也使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强。

(3) 在建设专业教研室、实训基地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

根据专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系在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筹建了3个专业实训室,并逐步形成了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教学实践基地的模式和格局。我系要求专业教师在参与专业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根据教学与课题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参与公司技术开发。进一步锻炼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科研开发能力。

再如为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建网能力,计算机系主动承担校园网的网页设计工作,计算机系的老师带领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项任务,不仅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大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几年来我系一直在不断更新各个系部的二级网页,只要兄弟部门有需求,我们利用每年的毕业设计带学生来完成,为学院的校园网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4) 建设一直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实训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也可以说教师是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所以应该定期派一线教师走访校外实训基地,了解校外实训基地的生产流程和管理体制,及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师取证,还要注意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目前,计算机系教师有9人获取“北大青鸟”教员资格证书,3人获得信息产业部网络工程师资格证书。我们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从四分面进行,一是由企业引进人材;二是本系的教师考取资格证书;三是把企业一线工程师请到学校来,传授经验;四是把教师送到企业深入参与项目,真题真做,加强实际项目的工作经验,鼓励教师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直接参与技术开发、技术转化与技术改造,为培养学生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我系经过多年的专业实践,一些专业教师积累了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并形成了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我系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学校,面向企业,面向生产,主动开展科技服务,承担科研项目。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开发产品,转化科研成果,让他们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承担这些科研项目的教师,有不少都成为学校的专业、学科带头人,他们一边开发项目,一边编著教材,使理论与实践,生产、科研与教学得到了紧密的结合。

几年来,我系以“产学研”为导向,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专业教师中已有90%符合“双师型”教师的条件,8名教师具有讲师和工程师职称,16名教师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2006年由我系8位教师编写的一本实训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有6项科研成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正成为我校发展和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成为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可靠保障。

第3篇

关键词:VFP;实践教学;等级考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0-4923-03

Visual FoxPro(简称VFP)是新一代小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杰出代表,VFP6.0版则是江苏省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科目之一。国内多数高校围绕VFP6.0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相关的必修课程,并将学位的授予与能否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挂钩。笔者所在学校围绕Visual FoxPro开设相关课程已有10多年的历史,期间也进行了不少教学改革和研讨活动,教学效果得到了改善。2009年秋季的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我校在全省参加考试的高校中名列第4,但实际通过率也只有43.76%,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因为与学位挂钩,43.76%的通过率还是会影响一部分学生学士学位的正常获取的。

针对“重理论轻实践、大班授课、生源质量普遍下降、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的教学现状,笔者认真分析了现有VFP教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地提出了可采取的解决措施。从程序设计难点攻克、教材的编写、实验教学的实施、课程设计的实施和实验教学软环境的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强化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突出强调了兴趣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1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程名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FP)》,总学时为80(其中实验学时为32),学期末还有一整周的课程设计时间,开课的对象是商学院、法政与管理学院的文科专业的本科生,开课的学期是大一第二学期。考核目标包括:1)期末考试或重修考试通过方可获得相应学分;2)通过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P语种)考试方可申请学士学位(从2010年起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P语种)考试亦可申请学士学位)。

1.1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轻实践”在我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FP)》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

1)教学主管部门的“重理论、轻实践”。为了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督促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学督导组,各督导老师负责到教室听课,但很少听实验课。

2)教师的“重理论、轻实践”。绝大多数任课老师对实验课重视程度明显不如理论课,具体表现为对实验课缺乏周密的组织安排,布置任务多为验证性实验,实验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少,缺少有效的监管措施,甚至是处于“放羊”状态。

3)学生的“重理论、轻实践”。多数学生能坚持上课认真听讲,但不能及时复习和认真作业。上实验课时,缺乏主观能动性,习惯在没弄明白要做什么时就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的操作,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从不思考。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实验的兴趣,课堂成为了部分人的游戏休闲时间。即使老师规定课上不能游戏和上网,少数学生也宁愿趴桌上睡或玩手机。

4)实践和理论脱钩也是导致“轻实践”的一个原因。多数学生上理论课就带理论教材,上实验课就带实验指导书,对待实验课和理论课就象是对待两门互不相干的课程一样,实验时遇到问题无法翻书寻找答案,也无法巩固和加深理论课所学知识。久而久之,就进入了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

5)课程考核完全依赖于期末考试也加剧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与“学”。学校规定: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 70%,课程组也建议在实验课实施过程中加入合适的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平时成绩参与总评成绩的计算,事实上很多老师为了图省事,往往根据期末成绩推算平时成绩,对实践教学根本就不安排考核环节。

1.2学时利用率低

课程内容包括一整套数据库基本理论知识和VFP6.0软件的可视化操作,还包括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及开发应用系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面对如此繁多的知识点,并同时兼顾江苏省和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的内容,48学时的理论教学直接导致了多数任课教师上理论课时不忘赶进度,他们或者减少举例,或者不关注细节、点到为止,或者将少数考试比重不大的章节干脆不讲,破坏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充分利用好现有总学时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1.3忽视兴趣的培养

学生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FP)》这门课兴趣不足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文科班女生多,考虑到与学位挂钩,学生对该课程思想上是重视的,但行动上却是“逃避”的,一相情愿地认为计算机技术太深奥了,自己不是能学好计算机课程的料;2)教师也没将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做为首要任务,只是保证在规定的学时内将教材过一遍。3)“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兴趣的培养。

1.4课堂教学和等级考试脱节

2010年起,我校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也可申请学位,从表面看给学生争取了更多的考试机会,事实上我校考生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VFP语种)通过率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教材与国考大纲侧重点差异大,且在考前又缺乏必要的培训,学生针对国考的复习也不到位。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研究全国的VFP二级考试大纲,相应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促进我校江苏省和全国的VFP二级考试通过率的进一步提高。

2解决措施

2.1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为使有限的课堂学时得到充分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必须调整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提倡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综合江苏省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要求,确定常用命令、函数、属性和SELECT-SQL语句、结构化程序设计及数据库、查询、菜单操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避免课堂上面面俱到。加强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注重数据库操作。教学模式上,要能通过学生熟悉的案例将看似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为主体,提倡手脑并用,鼓励学生多操作、多实践。对于作业,要结合深度和广度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暴露的问题要及时讲评,鼓励学生分阶段做真题,避免考前临时抱佛脚。

2.2改善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为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要求各相关主体和主管部门真正的行动起来,改善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对于教学主管部门,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开放更多的可供学生自由上机的机房或时段;其次要制定类似理论教学的一套完整的监管机制,并落实监管;最后对不能按要求履行职责的教职员工要给予适当的教育并帮助整改,必要的时候进行惩处。

对于任课老师的要求:第一,要合理安排课程实践内容,包括实验课和整周课程设计的内容,内容的设置要以巩固理论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不仅如此,实验内容量避免过大,要留适当时间给学生思考和总结;第二,实验内容与要求要提前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准备;第三,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采用示教型、独立型、小组合作型、师生互动型相结合的多元实验教学法;第四,要求学生提交每次的实验数据或者实验报告,也可适当安排实验考核或考试,并让考核或考试成绩参与课程总评成绩的计算,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发挥考试在“教”与“学”两方面“指挥棒”的作用。

对于学生,要求实验前有所准备,明确实验目标和实验内容并及时复习相关理论知识,有计划分步骤地完成每次实验,及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新问题、新发现、新收获,并整理在实验报告中。

2.3改善课程考核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现有课程考核机制完全依赖于一张期末考试卷,且采取了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内容多为好出题的基础知识、理论或语法。这种考核机制与VFP课程实践性强[1-2]的特点不相符,也忽视了对学习过程及实践教学的考核,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缺乏兴趣和动力,最终通过考前背书背题来应付考试,这也是历年参加等级考试的考生害怕机试,机试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

为了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需要建立“多元化、多点跟踪、理论考和机考”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机制。

多元化:即课程考核依据不单一,是多种形式的综合,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质量、实验报告、上机测验和考试等。对于整周的课程设计还可以通过中期检查、实验过程考察、答辩、成果演示等方式进行考核。

多点跟踪:即采用多种方式跟踪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机房巡视、屏幕监视(如图1)、适当的考勤等。

理论考和机考相结合:要求学生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多操作多思考,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加深理论。

3课程组在强化实践教学方面所做的工作

3.1程序设计难点的攻克

对于程序设计,课程组过去的做法基本上是以程序设计语言自身的体系为脉络展开,过于注重语句、语法细节,忽视了编程思想的介绍和常用算法的训练,导致了学生害怕写程序、就连读程序也感觉有点困难。针对这一问题,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改革,课堂上精选例题,多介绍编程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则要求学生代码实现课堂上分析的问题,鼓励一题多解。提倡学生多读好程序,鼓励自己动手写程序、调程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读程序、写程序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成就感和兴趣的培养,有利于编程水平螺旋式上升。

3.2编写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体现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一本好的实践教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原有实践教材实验要求与实验步骤混排、不利于学生思考及存在少量错误的现状,几位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于2009年精心编写出版了《Visual FoxPro实验指导与试题解析》[3]。该书以提高学习效率和等级考试通过率为目标,按照江苏省等级考试机试题型分单元组织实验内容,由上、下篇构成。上篇为实验内容与要求、综合练习;下篇则为实验步骤、习题解答与典型算法解析。下篇中的实验步骤和习题解答供学生有选择的参考,典型算法解析用于学生课外学习模仿,有助于编程思想的积累和读写程序能力的提高。

为了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接轨,2010年课程组在实践教材出版后不久着手理论教材《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4]的编写,经多次调整修改,该书于2011年底完稿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已投入使用,学生和任课老师普遍反映良好。

3.3实验教学的实施

加强实践教学要求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多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技能训练,并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验质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并提交实验数据,对无实验数据可提交的实验则要求学生撰写并提交实验报告、或者由任课老师采用提问、操作测试等方式对实验效果进行考核。每次实验结束前预留适当时间,借助机房里的投影设备或者网络教室软件“红蜘蛛”解答实验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及重难点。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或查阅VFP的MSDN帮助系统或实际操作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4课程设计的实施

课程设计是安排在学期末的整周实践环节,其初衷是让学生利用一学期所学设计实现诸如教学管理系统、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等小型数据库系统,增强动手能力。事实上,迫于提高等级考试通过率的压力,课程设计环节渐渐演变为让学生做等级考试真题的环节,而且因为忙于应付各科期末考试,学生也没心思在这时做真题。笔者建议将课程设计的任务分散在课程教学中,具体可分两步骤完成。步骤一:在课程教学开始后不久,给学生演示一个用VFP开发的现成的系统,并将相关文件分享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依葫芦画瓢地做一个相同的系统。步骤二,给学生拟订若干课设题目,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并实现一个小型数据库系统,在学期末演示给老师看并提交相关文件和课程设计报告。节省的这一周课设时间可在下学期开学也就是等级考试前安排个短期冲刺培训。

3.5实验教学软环境的建设

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课程组加强了实验教学软环境的建设,设计实现了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如图2),供教师及时实验教学资源,如教学计划、大纲、实验项目指导、教学课件等学习资料,并提供下载功能。学生利用该平台还能提交实验结果、进社区讨论。目前正在完善网上考试功能。

4结束语

上述改进措施的使用,促进了教学效果的稳步提高,等级考试通过率和优秀率逐渐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也得到增强。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设想着是否能将释放出的一周课程设计安排在下学期开学后考试前的一个月里,针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来个短期考前培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增强信心。另外,如何开放实验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课程组今后需要考虑的改革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苹.提高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24-125.

[2]祝庚,.谈Visual FoxPro精品课程建设及其改革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7(9):92-93.

第4篇

>> 函数也能动起来――教学实例打造带参数sin函数图像 PNG图片也能动起来 《函数y=A sin(ωX+φ)的图像》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动起来 用PPT创建动态sin函数图像 让词语教学跃动起来 让诗歌教学灵动起来 让识字教学灵动起来 让诗词教学灵动起来 让拼音教学动起来 让小学美术教学“动起来” 让教学目标“动起来” 情境教学:让课堂“动起来” 让拼音教学灵动起来 活用教材,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也能动起来 让图形图像课堂动起来 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让选项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动起来 让教学原则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动起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提问,将有两位朋友收到我们寄出的奖品。

Ncre考题精讲(二级VB)

选择题:

下面有关注释语句的格式,错误的是

(A)Rem注释内容

(B)'注释内容

(C)a=3:b=2 '对a、b赋值

(D)Private Sub Command1_MouseDown(button As Integer , shift As Integer , _ Rem 鼠标按下事件的命令调用过程 X As Single,Y As Single

精彩解析:程序中添加注释语句是为了提高程序的可读性,一般格式为:Rem 注释内容或′注释内容;注释语句是非执行语句,仅对程序的有关内容起注释作用,它不被解释和编译,故选项A和B没有错误;任何字符都可以在注释行中作为注释内容,注释语句通常放在过程、模块的开头作为标题用,也可放在执行语句(单行或者复合语句行)的后面,但不可以放在续行符的后面,所以选项C没有错误;所以本题答案是D。

填空题:

完成下面的程序,使显示结果如右图所示。

Private Sub Form_Click()

FontSize=18

Sample$="【】"

x=(ScaleWidth-TextWidth(Sample$))/2

y=(ScaleHeight-TextHeight(Sample$))/2

CurrentX=x

CurrentY=y

【】Sample$

End Sub

精彩解析:该题中主要是考查了赋值语句与显示语句。赋值语句是根据图示给出的信息,填写上字符串,然后,用Print命令,使字符串显示在窗体上。赋值语句为Sample$ = " Welcome to Beijing !";输出语句为:Print Sample$。所以答案为“Welcome to Beijing !”和“Print”。

“考题精讲”栏目由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官方网站(/)协办。

重大新闻

针对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题目中个别考生抽到的大小写的问题,Ncre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会从保证考生利益的角度出发,处理好该问题。

十套模拟试题大奉献

历年上机试题(共十套),所有试题(填空题/改错题/编程题)均包括答案及解析。该模拟试题覆盖了几乎所有题型,并有部分试题出自于真题题库。

/cfan/200710/ncre.doc

CFan“泄密”二级报考率

小编统计了从2007上半年来信咨询Ncre的数量,自作聪明认为可以从中看出Ncre二级各科报考率:)所以在此狂泄!

二级C累计来信 340左右

二级VB 累计来信 180左右

二级VFP累计来信 160左右

二级JAVA 累计来信 8左右

二级ACSESS 累计来信 4左右

可以看出各语言报名的占有率(CFan报料,仅供参考)。

C占总人数49%左右

VB占总人数26%左右

第5篇

关键词:二级VFP;应试策略;SELECT-SQL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3-3460-02

1 引言

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直是大学生的热门考试之一,是否通过省一级或二级考试,决定了我校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能否获得学士学位。实践证明,等级考试的设置有利于加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其“ 重在基础、重在应用”的原则还满足了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的考核,推动了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针对省二级考试,我校为不同专业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分别开设了Visual FoxPro(简称:VFP)、Visual Basic、C和Visual C++四种程序设计语言课,VFP凭借其简单实用的优势成为近年来报考人数最多的一门语言且有继续增多的趋势。为真正实现二级VFP的高通过率,进一步提高我校学位首次授予率和毕业生就业率,笔者以近10年的VFP课程教学经验为基础,深入研究VFP重难点、等级考试大纲和历届试题,为备考者提出了有效的应试策略。针对查询操作和SELECT-SQL语句失分率普遍高的现象,对查询操作和SELECT-SQL语句进行了深入剖析。

2 二级VFP应试策略

2.1 知晓考试形式,掌握分值分布

当前考试形式:笔试部分共60分(表1),基础知识的单选题20分,vfp知识的单选题10分,VFP知识的填空题30分。上机部分40分(表2),集中在项目、数据库、表、查询、菜单、表单操作和程序改错7个方面[1]。根据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务细则规定,二级笔试和上机考试成绩均需达到规定标准,方为合格。优秀的考试则要求笔试部分和上机部分都达到优秀方为优秀。

2.2 熟悉考试大纲,把握重难点

VFP二级考试大纲规定了考题的最大取材范围。实际上,每次考试内容只是大纲中的一部分。根据笔者对历届试题的研究,将重点浓缩在数据库与表处理、查询、表单和控件、菜单和简单程序设计这五个方面,考试通过绝对不是问题,关键是要真正理解查询的实质并熟练操作。程序设计也是历年等级考试中最难和得分率最低的内容,在笔试的选择、填空和机试的设计菜单、设计表单、和程序改错都有涉及且有比重增加的趋势。这就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并熟悉函数及命令的使用。复习这部分内容考生可以“先读别人的程序,再自己试着编写程序,再对比答案、找出自己没有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为步骤,反复多练,从而熟练掌握大纲的要求。

2.3 系统复习,加强模拟

考试形式、大纲要求、重难点及各部分分值分布都弄清楚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静下心来有针对的对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以指定教材为本,把握全局,主攻重难点。断章取义,只复习重难点,非重难点就干脆不看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考前模拟可以选择历届真题和最新的模拟题,模拟考试(6~8套为宜)有助于验证复习效果和查漏补缺。

2.4 运用考试技巧,提高机试得分率

需要强调的是,VFP的机试内容和形式基本固定,考前模拟是必须的且要强化。经过大量的上机模拟,不仅可以熟悉考试环境和操作流程,还有助于熟练掌握考试内容。第一项侧重对项目中数据库及表操作的考查,包括数据库表的创建、修改(重点是字段扩充属性)、添加、删除、移动、永久性关系和参照完整性的设置。5分的设计菜单包括热键、快捷键、分隔线、跳过、子菜单的设置,容易得分。对于表单设计,可以更多地关注常用控件常用属性的功能和设置方法,较难理解的事件代码可以适当放弃。程序改错在短时间内难明显提高,建议多检查程序的基本结构和数据类型是否匹配。

3 查询与视图操作

查询和视图的实质相同[2],是VFP笔试和机试必考内容,且比重高。历年考题分析表明,查询和视图笔试题占12-14分,机试题占8分,两者合计为VFP知识总分值(80分)的四分之一多。所以,查询和视图是等级考试能否通过的关键。“设计查询”操作侧重于怎样使用“查询设计器”或者“视图设计器”,有步骤地实现数据查询。具体操作可以细分为下面几步骤。

3.1 添加表并设置连接条件

设计查询需要添加的表包括:输出内容来源表、条件(如:筛选条件)描述相关的表和“纽带表”(即,用于实现两表连接的第三张表)。连接条件的设置一般是按外部关键字对应的字段来进行连接,两张表一个连接条件,三张表两个连接条件,依次类推。

3.2 定义查询的输出内容

在“查询设计器”的“字段”选项卡中可以选择需要包含在查询结果中的字段。如果输出内容不是直接来源于表字段,则需通过“函数和表达式”进行构造,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查询要求熟练构造正确的函数或表达式。

3.3 设置查询的筛选条件和分组

筛选条件(对应SELECT-SQL语句的WHERE子句)和满足条件(对应SELECT-SQL语句的HAVING子句)是考生经常混淆的两个概念。需要强调的是满足条件是在分组统计之后再选择满足条件的组,通常需要先分组(对应GROUP BY子句)。所以,如果对原表数据不需要分组统计或汇总(如:求和SUM()、计数COUNT()、求平均值AVG()、求最大值MAX()、求最小值MIN())就能描述的条件就在“筛选”选项卡中设置,否则就在“分组依据”选项卡中设置。分组字段的确定对于多数考生来讲也是一个难点,关键是没有理解分组的含义。什么时候需要分组?怎样分组?笔者总结了这样两条:1) 输出内容或者条件里出现了汇总信息,则必须分组;2) 分组字段一般设置为出现在“每”“各”“按”等字眼后面的字段。

3.4 设置排序依据

排序决定了输出结果中记录或行的顺序。排序依据可以有多个,每个排序依据可以设置为升序或者降序,没特别指出是升序还是降序的,默认为升序。

3.5 杂项和输出设置

“杂项”选项卡主要用来设置查询结果是否允许有重复记录,输出记录是全部满足要求的记录还是列在前面的几条记录或者百分之几条记录。另外,通过“查询”菜单中的“查询去向”命令,或者快捷菜单中的“输出设置”命令还可以将查询结果由默认的输出到浏览窗口改变为输出到临时表和表等。

“视图设计器”与“查询设计器”相比多了“更新条件”选项卡,且视图要在数据库中创建,视图不能独立存在。这也是历来笔试考试内容来源。

4 SELECT-SQL语句详解

SELECT-SQL语句[2-3]是查询和视图的实质,笔试中对查询和视图的测试,主要是通过与SELECT-SQL语句相关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来实现的,且比分达到12/40之多,需要熟练掌握。SELECT-SQL语句的完整格式包含的子句多而复杂,使考生在复习时感觉无从下手。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历年考题的分析、归纳,将SELECT-SQL语句进行下述简化,并联系“查询设计器”的各步骤进行对照,帮助考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表3)。语句中“[]”标记的内容为可选项,“;”为续行符。

Select [all|distinct] [top 数值表达式 [percent]] 字段或表达式列表或*;

From [数据库!] 表名;

[inner|left|right|full join [数据库!]表名 [on 联接条件]];

[[into Destination]|[to file filename[additive]]| [to printer [prompt]];

|[to screen]];

[where 筛选条件];

[group by 分组条件];

[having 满足条件];

[union [all] select命令];

[order by 排序依据1 [asc|desc][,排序依据2 [asc|desc]…]

5 结束语

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VFP侧重于对数据库知识的测试,系统性强。利用二级VFP考试形式固定、有规律可循的特点,以指定教材为本,吃透考试大纲,以实际案例为主线,系统复习和重难点攻关并重,多练习,多思考,就一定能顺利通过二级VFP考试。

参考文献:

[1] 单启成.新编Visual FoxPro 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2] 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心.二级考试试卷汇编Visual FoxPro语言分册[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第6篇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又开始报名了,你打算填报哪个科目的考试呢?根据全国考生的答题目情况,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统计出了各级各科的得分情况。在接下来的几期里,本刊将独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对于真题中的错误率高的重、难点题目进行的权威点评,敬请关注。

2008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笔试卷的整卷难度为0.54,信度为0.87。整体来说,全卷难度适中,信度较好。下面对试卷中的部分试题作简要分析:

1、在一个抽象类中,一定包含有

A.虚函数B.纯虚函数

C.模板函数D.重载函数

答案:B

分析

(1)本题有50.1%的考生答对,选择A、C、D的考生分别是32.3%、14.1%、3.5%。

(2)本题考核考生对纯虚函数和抽象类的理解。纯虚函数是必须靠派生类提供重定义版本的虚函数;拥有纯虚函数的类称为抽象类,抽象类不能用来定义对象。知道了这个定义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A选项中的虚函数是C++中多态性的重要体现。在成员函数声明的前面加上virtual修饰,即把该函数声明为虚函数。虚函数可以是另一类的友元函数,但不得是静态成员函数。C选项中的模板函数是由函数模板实例化的。D选项中的重载函数是指函数名相同的多个函数,被重载的函数必须要有不同的形参列表。

(3)本题不是难题,只要明白概念就能做对,但仍有很多考生被A项和C项干扰,所以在学习中要把基础的知识掌握牢固。

2、下列选项中,与实现运行时多态性无关的是

A.重载函数B.虚函数C.指针D.引用

答案:A

分析

(1)本题只有34.1%的考生答对,选择B、C、D的考生分别是16.3、23.7、25.9%。

(2)本题考核对C++中多态性的理解。在C++语言中,多态性可分为两类:编译时的多态性和运行时的多态性。编译时的多态性是通过函数重载和模板体现的;运行时的多态性是通过虚函数体现的。对虚函数的调用有两种方式:非多态调用和多态调用。非多态调用是指不借助于指针或引用的直接调用;多态调用是指借助于基类的指针或引用的调用。由此可见,B、C、D均涉及运行时多态性,而A选项是编译时多态性。

(3)多态性是C++中一个重要概念,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是否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个技术直接反映了运用C++编程的能力。

3、在语句“cout

A.类名B.对象名

C.函数名D.C++的关键字

答案:B

分析

(1)本题只有40.8%的考生答对,选择C和D的考生分别是13.7%和41.8%。

(2)cout是C++流中4个预定义流对象之一,其余的三个是:cin、cerr和clog。很多考生几乎从学习C++的一开始就使用cin和cout,但却熟视无睹,缺乏对它们的了解,没有探究它们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东西。由于对cin和cout太熟悉了,因此误认为它们是C++关键字。

(3)本题是道概念性题目,曾经考过类似的cin,但仍然有很多考生选择了D项,可见在学习中要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4、已知数组a中有n个元素,下列语句将数组a中从下标x1开始的k个元素移动到从下标x2开始的k个元素中,其中0

for ( int i = x1 + k - 1; i >= x1; i --) a[【7】]=a[i];

答案:i + x2 Cx1

分析

(1)本题有28.5%的考生答对。

(2)本题考核一维数组的基本使用。数组是由固定数目元素组成的数据结构,同一数组的所有元素的类型都相同。数组元素是通过下标进行访问的。数组可以是一维的,也可以是多维的,许多重要应用的数据结构都是基于数组的。作答此类题目要注意数组的边界条件,然后进行推理,初步得到表达式后可以做几组实例进行验证或进一步修改。

2009年NCRE考试有新变化啦!

考试时间有变化

2009年上半年考试时间为3月28日至4月1日,下半年为9月19日至23日。第一天上午考笔试,上机考试从笔试的当天下午开始(一级从上午开始)。

第7篇

1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我校C语言教研组在指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时,明确了教学目标是“通过讲授C语言的特点以及各种语句和基本函数的使用,使学生学会基本的C语言程序的编写、调试等操作,领会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内涵,训练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为今后开发软件打下基础,为学习后续课程(如数据结构)作好准备”。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理论,还必须能较熟练地上机操作,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作为工科专业接触的第一门工具语言,最能反映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在内容组织上,虽然依逻辑思维方式进行了归类,但难点还是较为集中,跨度大;概念讲得多,分析少;语言深硬,不够形象,较难理解。针对该问题,C语言教研组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规划。第一,适当压缩部分难度较大,但实用性不强的内容,如:文件指针。第二,扩充部分难度较大且十分重要的内容,如:传值与传地址的对比。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总结归类相关知识点,如:可以将运算符优先级总结为朗朗上口的七字口诀:单算关逻条赋逗。第四、将全国计算机二级C语言等级考试真题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采用上述手段之后,明显发现学生对学好C语言的信心增加许多,学习积极性也就随之得到了提高。

2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由于C语言程序设计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语言工具类课程,难度大、学生不易接受,为此我校C语言全体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积极与学生保持互动沟通,随时根据大多数学生实际接受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计划,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如下所示:在理论课上,采取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主题,教师主要是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发学习、自主思考。因此,需要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在每次上课之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的设计好教学案例,这些案例最好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和生活密切相关”。例如,讲到子函数时,在做课堂引入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们演示一个五子棋的程序,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每个C语言程序都是由一个main函数和若干个子函数构成。在上机课上,采取的是分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将所有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没个小组设置一个组长,所安排的每个组长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掌握VC6.“0断点”调试方法,理论知识扎实。我认为上机课主要是锻炼代码的编写、调试能力,所以应该采取讨论为主、讲授为辅的方式。

3充分利用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同时由于多媒体信息量大,也能够优化教学过程。第一、依托利用Claroline开源平台建立了C语言网络课程,详见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网络教学平台,设置有课程简介、课程资料、课程计划、学习讨论等模块,为学生提供了“第二课堂”,可以很好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第二,利用QQ、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多渠道答疑,增强师生之前的沟通与交流。第三,开设网络教学博客,对日常学生反馈较多的问题予以解答。

4结束语

作为一名C语言课程的教师,对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继续关注“C语言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通过加强上机环节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不断的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取前人的教学经验与教训,才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突破自我,迈入新的台阶。

作者:谭立兴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第8篇

大三上学期计划范文一:

转眼间我已经是大三了,大学四年过了大半了。越来越感到紧张,时间不够了。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我想我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所以我制定以下学习计划,督促自己学习,以此来明确自己的方向。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更多方面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学习算比较刻苦,多次获奖学金并且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以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在去年也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虽然大学的努力得到了一些回报,但是这点成绩还远远不够,离我的目标依然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我特制定此年度学习计划:

具体措施

1、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

在刚开学不久,学校就大四学期实习方面,专门请了南宁三十七中的韦国茂老师关于新课改的讲座,在师兄师姐们与他交流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专业知识不足对自己今后实习和从事教师职业的危害。所以我决定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课堂上认真听讲,思考。课后多复习巩固。像我们班现在课比较少,在空闲时间就到图书馆多看看书。关于这一方面我的目标是这学期末班级综合排名前五名,以这整个学年度为周期到期末考试为止作为我实现学习进步的第一参考目标。

2、多参加实践,增长自己的才干

社会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今中外许多成就辉煌事业的经验总结。作为一名大学生,仅靠刻苦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我们锻炼成才的有效途径,只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为实践而学,在实践中学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强大自身为生存发展增添资本。实践除了到学校实习实践外,我还想去找家教,这样既可以不浪费时间,又可以挣钱,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了解现在的学生和教育方面,为自己今后从事教师职业打好基础。关于社会实践我计划每个礼拜五和礼拜天去做家教,坚持整个学期。

3、把大学期间该拿的证拿到

在我的计划当中,认为自己该得的证当中,就差计算机二级证书和英语六级证书没有拿到了,所以这个学期我准备把这两个证拿到,英语六级考试是在12月份,离现在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我打算这次一定要把它过了,因此我决定从现在起到考试前每天早上背20个单词,前期阶段主要是增加词汇量;等到11月份我就每晚听一套真题听力直至考试,与此同时每周抽一两天来保证完成两套六级真题。这样子准备下去英语六级一定会被掉的,因为四级我就是这样高分通过的,有经验了哦,努力,加油!关于计算机二级我要认真做笔试试题以及做上机练习,多做模拟题多练习,争取通过!

检查计划实施

每天我会检查有没有按计划进行,然后期中的时候刚好考完了六级考试可以初步估分,看是否可以通过,如果不能则继续备战下一次考试重头再来。年末时做年末检查,看是否达到目标。

大三上学期学习计划范文二:

有人说大学生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有大把的空余时间,不需要对时间斤斤计较,自然时间观念也就淡薄了。大多数人都把制定学习计划的事抛到脑后了。仔细想想,从进入大学到现在,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假设我们都像高中时那样重视时间,把每一分钟都利用好,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做好规划,毕业时就会少一些找工作的焦虑。今天,现在,趁着这个机会,把计划重新拾起来,粗略规划一下我已经到来的大三学习生活。

此次学习规划的重点放在软件学习和景观专业课学习以及读书计划的制定上。软件学习的目标是提高软件制图水平,大三结束时能讲流利简单的操作软件制图,能用软件进行制图和设计,同时为技能考试和以后的工作做准备,争取拿到技能考试资格证。专业课学习紧跟老师进度,适当超前,做到不留问题,真正学懂专业课,为以后工作做准备。读书方面,有计划的读书,锻炼自己的思维深度。

具体措施如下:

一、软件学习。

软件学习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将来工作中也很重要。软件学习贵在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总会提高软件制图水平。

⑴、学会积累复习,每天学习一些内容,隔天复习一次,一周复习一次,月末复习一次,没记住的内容反复复习。

⑵、每天背诵两句话,内容随意。一周复习一次,一个月的最后一周复习。同时努力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一周与同学练习口语一次。

⑶、每周用软件完成一幅作品,然后对照原图,查漏补缺,发现不足。周六周日晚上为作图时间。

以上计划,如遇突发事件,如紧急作业等,可延期完成。期末考试时计划停止。总体计划每天需花一小时时间学习软件,我相信,我有这个毅力坚持下去。

二、景观专业课学习。

⑴跟着老师进度学习,提前预习。不懂的地方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不留问题。

⑵十二月份考技能考试证。

⑶每周复习一次本周学过的内容,每月末复习本月学习内容。循环复习。

⑷定期总结,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

三、读书

⑴每周读书时间不少于五小时,每天抽出一小时读书。

⑵读书内容从文学方向向专业方向转变。开始读有关景观设计以及经济方面的书籍。多读些设计大师作品。

⑶读过的书及时总结,自己的见解形成文字,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述能力。

以上就是我关于已经到来的大三学习生活的规划。我深知,仅仅制定一个计划是不够的,关键还是执行计划的能力,再好的计划不去实行等于没有计划!与大多人一样,我很怀疑自己实行计划的力量,但是,既然制定了计划,并且还让老师过目了,无疑是增加了自己实行计划的勇气。因此,我相信,我会按着计划走,不留遗憾,过有计划的大学生活。

大三下学期范文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今大学生活已经去两年半了,我不再是那个懵懂初入大学校园的高中毕业生 ,而更加靠近了大学毕业的墙垣。我不能在无追求、无目标、无计划那样“三无”的驾驶着我的躯壳,行驶在那充满追求和志气活泼的“天堂”。如果不奋斗的话,那四年无忧无虑的享受的大学生活会给我带来哪些美好的回忆呢?所以我不要过空虚无聊的生活,我要规划我的大三的学习和生活,我要计划安排好我的每月每周每日每时每分的学习生活。我相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有收获,只有拼搏才能够成功”,我坚信我一定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和信心来迎接伴随着机遇和挑战的新的生活。

大三学年对于所有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会很深入的学习到专业知识 ,接触到自己专业方面的教授导师,这一年的努力程度决定着自己在本专业的水平,影响以后靠这个专业生活发展的能力。大学生不可只通一业,更不可通万业而无一专长。如果没把握住大三专业知识的学习,它将直接影响着大四上学期的一些以它为学习基础的专业深入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影响我们大四下的毕业设计。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就没法深入地进入专业领域里去探究。因此在大三的学习中专业知识学习放在首位是毋庸置疑的。

专业知识学习是绝对不能用以前那个浮躁的心态,要秉承认真追求科学深入探究的心态, 用坚持和努力去攻克难题,掌握基础知识、基础解题方法、并深究为什么选择如此解答,多思考为什么,多选择几种方法来解决它,提炼出老师讲解知识的思路,学会总结概括知识的框架,多联想,将整个知识体系构建起来。课前认真预习课本知识,课上高效认真的听老师讲解,自主思考,积极主动,课后多去仔细,及时独立完成老师交待的学习任务,并选择多看课本知识,多去思考,做一定量的题目来夯实基础。在专业知识学习中主动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向同学请教,并多向老师问问题,问那些自己经过深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把握别人讲解的重点和思路,及时进行总结和回顾。

对于大三学年的英语六级考试,我不仅要制定好的六级备考计划和六级合适的目标, 更重要的将自己制定好的复习备考计划顺利的执行。重视单词的积累,日常多听常听全国英语六级真题的听力,将听力词汇予以积累和掌握,阅读方面要争取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培养自己捕获文章重点和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翻译方面多积累那些常考句型、积累那些常被用于翻译重要词汇和词组,写作方面要多背点有点难度的好文章,譬如说专业六级的好文章。英语的学习同样不能“三天大雨两天晒网”式的攻破,需要日复一日的耐心和坚持,相信自己在英语方面并不差,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所收获和提高。

在我人生规划中,考上华科的研究生将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和里程碑, 以后所有的计划都是在这道路打通之后建立,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我必须也一定要考上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因为我喜欢这个学校,喜欢这个专业,喜欢更新自己在学习方面的水平,我知道这个台阶有点高,但是我相信他还是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的。我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和追求一定会迈过这个台阶,跨过这道门槛,后面的道路将变得更加的宽广,视野也会变得开阔,选择机会也会与之增多。因此,考研在大三学年阶段将不再是一个心里的想法、冲动或说计划,而是一种行动,这种行动能够使我顺利通过大学生研究生入学初试,获得进军华科的第一道通关令牌。但是这个行动也要有所指导,因而制定专门考研(前期准备阶段)奋斗计划。大三阶段我将专注将自己的英语基础打好,夯实牢固,注重专业知识的联系与贯通方面总结,进行高等数学的认真复习。

针对我以前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那些不好的方面,我要坚决予以改正, 改变自己对待普通同学、较好同学、普通朋友、好朋友的方式和态度,对每一个我周围的人说真话,其实说真话是一种习惯,投入地对待那些我想深交的朋友,真诚地坦诚做到交心,沟通从心开始。不要刻意去建设自己的人际关系,因为它很复杂,以至于不能人工去营造,因为它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问题,而是相互的理解和包容,对于那些自己不愿交往的人,不要再想以前那样逼迫自己去接受,我不是千面脸、万变鬼,所以我不需要得到所有人对我的认同,交往中要保持自信,要有自尊地进行交往。人际关系固然重要,但是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也不要顾此失彼,本末倒置。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很好地处理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会有不足,不要放大自己的缺点,而无限缩小自己的优点,那样每人都会无比地鄙视自己,那样的人也终将被他人小看。

大三学年一定是辛苦而有充实的,因此日常身体健康状况将成为影响学习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并且大三没有了体育选修课,被安排参加的体育锻炼就没有,因此更需要自己在每天花费点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形成晚上跑步的好习惯,并且多参与集体活动锻炼身体,比如多打篮球等。永远牢记,但凡成功人士都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如果我想成功,就必须具备成功者成功必备的重点。并且现在身体锻炼也能起到放松和减轻学习生活压力的功效。

第9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多媒体;法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257-02

近几年来,我国一些高校的部分学科开展了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实践和研究,但还很薄弱,尤其是适合独立学院教学的多媒体教学探索仍处于真空地带。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不能正确的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但起不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在独立学院法学教育中,应结合独立学院本身的特点及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

1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试办独立学院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一种大胆探索和创新。高校教育部2003年印发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提出了“独立学院”的概念,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它利用了优质的高校资源吸引社会资金,是我国高校办学机制的重大创新和突破。独立学院作为本科院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16条:其人才培养方向是“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万人,其中湖北独立学院数量最多,共有31所,在校生达23.5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20.2%,超过了1998年湖北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独立学院数量的过快膨胀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多数独立学院师资、教学完全依赖“母体”高校,以法学教育为例,尚未脱离传统教学模式,导致教学型院校与研究型院校教学方式上无法区分。

1.1 不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1.1.1 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是指那些提供全面的学士学位计划,致力于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把研究放在首位的大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大多是经过千挑万拣,层层选拔的,其知识基础、能力素质从总体上来说居于同龄层次的社会成员中相对优秀的水平上。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学占有了更多的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和机制下,大多数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研究、资金投入、师资力量配置、行政资源、科研项目等方方面面占有的资源都是其它类型大中专院校所无法相比的。研究型大学在我国知识创新体系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相应的高质量生源是其重要特征。我国从2003年施行至今的68所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试验,其中就包括研究型大学。目前来看,国内有不少重点大学多采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

1.1.2 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之间的高校,主要任务是培养有研究潜力、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以技术应用、技术开发为基本的高级人才;在培养的层次上本科教育占比较大的比例,一般是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重;科学门类以多科性和综合性为主,学历教育一般都涵盖博士、硕士和学士完整的层次。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大学。目前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133所,占全国大学总数的22.5%,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本科大学8.9%;博士生占8.6%;硕士生占17.3%。

1.1.3 教学型高校

教学型高校以培养本、专科生为主,以向受教育者传授技术和培养能力为已任,以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造就社会公民为目的,因此,它本身更多地承担的是一种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职责。教学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量大面广、层次多、类型多,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主要力量。可以说,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型高校的生命。

1.1.4 技能教学型高校

技能教学型高职高专承担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它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必须为学生构建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时它又具有强烈的职业教育的属性,必须针对职业岗位所必须的技能,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并通过创新实现结构的方式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1.2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

独立学院尽管依托母体高校,享受母体高校的优质资源,但其作为三本院校,办学条件与母体高校存在诸多差异;与高职高专院校,独立学院又比它们多了一年教育上的优势。并且独立学院的学生来源相对于校本部学生来说,尽管分数稍低,理论研究水平也稍差,优势在于更为灵活和充满活力,尤其比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基础好。可以说,独立学院从成立之初就面临市场竞争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双重考验,因此其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能够更好地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和贴近社会与市场需求。笔者以为,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当是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与此培养目标相适应,独立学院也应当成为教学型的高校。

2 多媒体法学教学的创新

2.1 多媒体的优势

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生动、直观地显示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节约板书时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共享性好,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用。在法学教育上,它使案例教学成为现实;是法学前沿信息得以传达;使知识含量得到极大丰富;使教学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实践证明,它对于刺激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力,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地组织与管理,有利于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学模式从维持型向创新型转变,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2.2 多媒体法学教学应该创新

2.2.1 应转变教学理念,变“教师中心主义”为“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

目前在法学教学中,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普遍采取的一种形式,其最大的优点是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保证知识的传授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但实践情况却是,大量的课件均表现为讲授式课件,它仅仅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复制粘贴。这种讲授式课件忽略了教学活动中的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作用,忽略了教学对象个体性的差异,没有表现出多媒体教学应有的互动式、交互性和现实模拟性等优势特征;也导致课堂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容易产生僵硬呆板的学习气氛及教育出无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

在很多时候,教师在授课时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满足于单纯地播放幻灯片,导致以计算机人为的割裂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大忌。实际上,使用多媒体课件不能取代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在讲课中,学生总是会有一些疑问,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既有学习的兴趣又相对比较敏感,而面对多媒体的“死模式”,很可能又无法启齿。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时时注意尊重、关爱、激励学生。在授课的时候,要随时观察学生听课的反应,切记多媒体授课的自我陶醉;时常问问他们听懂了没有,会使得他们更愿意去学习。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好,有缺点错误,和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也应给予关爱和尊重。对于学生的不足乃至缺点错误,教师要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不能操之过急或是讽刺挖苦。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

2.2.2 法学实践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

(1)案例教学的运用。为了锻炼学生的在教学活动中逐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案例讲解、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的内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案例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案例,如何准确地表述案例发生的背景是关键所在。课件可以通过声、画、形把概念、原理等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形象的东西,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名誉权问题在民法上是一个难点,因为它本身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把握和理解,难以运用它来分析认定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因此笔者经过精心准备,通过前国足范志毅状告某报刊事件,把有关文字,案例录像等材料制成课件,通过课件可使学生亲眼看到各种事物的现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充分的感知。再如笔者在讲授被保险人时,在法学上,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有法人和自然人之分,而自然人又可以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且保险又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这样讲授起来必然会非常繁琐,增加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所以笔者利用了图表的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加工。事实证明,学生普遍反映图表的形式能够让知识脉络更清晰,且记忆深刻,教学效果良好。

(2)司法考试真题的运用。在最近的专业评比上,法学专业赫然被列为“中国大学最名不副实的16个专业”第二名。诚然,现行的法学教育与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别,包括重点和名牌大学在内的本科毕业生对口工作都比较难找,除非一口气念到研究生加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通过。如何让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以司法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方式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通过口授或者板书的方式来讲解司法考试真题,口授可能导致听不真切,板书可能效率太低,都会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但是有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使司法考试真题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能够节约时间,增大信息量,并且对于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对法律学习的兴趣,增强司法考试应试能力都大有裨益。

(3)前沿信息的传递。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生活瞬息万变,法学研究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如笔者在讲授财产保险时,结合最近我国“5・12汶川地震的发生”,谈论中国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对于此问题,空谈理论效果并不佳,于是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中国地震分布图,中国南方遭受的雪灾,印度洋海啸等图片,让学生通过法律角度加以讨论。笔者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加以适当引导和点评,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巨灾保险建立的必要,通过这种形式,引起了学生进一步探讨中国巨灾保险体系构建的巨大热情。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

3 结语

总之,在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学平台的今天,教学方法的创新应当成为开发多媒体电子课件的基础和必要前提。多媒体电子课件的制作过程,实际上包含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开展的形式与顺序、教学情景的设置等,这些都与教学方法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强调以多媒体技术为平台的现代教学过程,需要进一步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促使传统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怡琳.独立学院法学教育模式改革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2).

[2]赵晓清.多媒体教学的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第10篇

【关键词】词汇学习 查询记录 电子词典

【Abstract】Beyond any doubt, vocabulary lear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learning in which scholars and experts have prompted a lot of research to establish a vocabulary learning principle for all the learners. According to the list of learned vocabulary, retrieved vocabulary (electronic dictionary) and target vocabulary, this paper tried to construct a 3-c dynamic model and to design a corresponding learning system for optimizing the vocabulary course depending on the circumstances of each individual, in order to make more personalized vocabulary learning fitting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Key words】Vocabulary learning; search record; electronic dictionary

英语作为中国人同世界接轨的重要语言工具,一直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保障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甚至在大部分幼儿园都开设了英语课程。然而,对于国人来说,英语并非本族语,语言学家Laufer曾说过:“外语学习者与本族语使用者之间最显著地差别就是词汇量的差异。”语言学家Wilkins也曾说过:“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我国的英语教学讲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依赖于词汇的积累,可见词汇量对于非本族英语学习者而言尤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对于学习者词汇查询关注不多,现有的一些研究也大多针对英语学习者使用词典的策略,对于查询记录的关注更是寥寥无几。

随着计算机和手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计算机或手机网络来获取学习资源,使用学习软件来进行词汇学习。特别是3G网络与云计算技术环境下的英语词汇移动学习,有助于激发学习者词汇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者词汇学习的效率。

本文根据学习者已学词汇、查询词汇和目标词汇构建3-c动态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某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一个实验研究,目的是检验该模型对大学英语学习者词汇的记忆的作用。

一、记录学习者查询行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为了达到英语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如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等,英语学习者特别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词典主要是为了解决词义问题。这些查询行为所产生的记录我们称之为学习者的词汇查询记录。赵新城的研究显示词汇水平指标与词典策略使用情况相关性不高,可能的原因是学生大多没有经过词典使用技能的培训,词典的使用上未表现出太大的个体差异。那么学习者在使用词典特别是电子词典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查询记录,是否可以充分利用,影响其词汇学习水平,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必要性分析。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同级别的英语水平必须掌握相应级别的单词量。然而考试中所考察的仅仅是全部词汇中的很小一部分,通过考试并不能代表之前所学的词汇全部被掌握了,况且学习者对词汇的掌握程度也各有不同。Stahl(1986)将词汇的掌握水平分为三个层级,在第一个层级中,学生对词汇完全不熟悉。在第二个层级中,学生对词汇有了初步了解,能够读懂或听懂却不能够使用。在第三个层级中,学生对词汇有丰富了解并能够在篇章中使用。可见,当对一个词汇的掌握达到第三个层级时才能算是真正习得了这个词汇。

学生已经达到的文化水平或英语等级所要求的词汇量与其实际的词汇掌握情况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当在学习中再次遇到这些已经学过或已被要求掌握却没有真正习得的词汇时,寻求词典的帮助是最快捷准确的选择,通过查询便能将这些“绊脚石”轻而易举地挪开。可是人的短时记忆在不重复的情况下通常只有5-20秒,且以听觉编码为主。因此,查询过后若不再进行巩固,学生可能很快又忘记了这个词汇,待下次遇到会再次成为“绊脚石”。因此,如果能够对学习者的查询行为进行记录、分析、比照,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者的学习计划,就可以查漏补缺,有效巩固现有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2.可行性分析。若将一位学生已经学过的词汇和较长一段时间内查询过的词汇进行比照,会出现如图1所示的情况。

上图中交集的部分便是学生学过却没有完全习得的词汇,或者说没有完全掌握词汇的所有重要义项。随着学习的进展,查询词表的数量会不断庞大,与已学词表的交集也可能会越来越大。在传统的学习中,若要收集查询词汇需要学生主动记录,这样的记录虽会在一定程度上巩固词汇识记却会打断学生当前的学习进程,况且学生并不能完全肯定目前查询的词汇究竟自己之前是否学过。而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词典不但查询方便,内容更加丰富,还可以自动记录查询词汇的功能。

部分电子词典的具有让学生在查询词汇后自主选择是否将其加入生词表的功能,以便日后重复学习,更有一些在线词典能够记录该学习者使用该软件所查询的所有词汇。在生词表或查询词表界面可以按时间顺序或按查询频率排列生词,方便学生按需复习。这样的工具使得在学生无意识中收集查询词汇成为可能。单独使用电子词典仅能够找到查询词汇却不能比照已学词表,并且电子词典通常是不具备词汇学习功能,要想找到图1所示相交部分还要借助一个学习模块。

二、词汇学习平台发展现状

近几年智能手机迅速发展,移动学习平台的制作门槛降低,市场上涌现出一大批新的英语词汇学习软件。这些软件的功能不单单是停留在单词记忆的层面,而是照顾到了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越来越贴近学习者需求。

1.当前词汇学习平台的特点。这些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词课程越来越丰富,在传统考试词汇课程的基础上,添加了适合不同文化水平、兴趣爱好和职业需要的其他课程,如高考英语大纲词汇,高级口译常见词汇,新概念英语词汇等。第二,针对英语学习的阅读、听力等各个方面开发了专门的学习软件,如“欧路词典”团队开发的每日英语听力,“云词”团队开发的汇听天下和云词原著阅读器。第三,将在线词典有机结合进学习系统,使得学生在遇到目标词汇以外的陌生词汇时能方便及时地查词典。第四,将交互带入学习系统:目前的很多学习平台加入了学习者注册登录这一方面,每天公布学习时间最长或学会词汇最多的账号排行榜,这种做法给学习者增加了学习动力。总之,软件开发人员对学习平台功能不断地探索使得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

2.当前词汇学习平台的不足。目前的学习软件通常用这样几种方法排列词表中的词汇,按字母顺序排列,如《新东方专八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顺序版)》,按历年真题中的出现频率排列,如《大学英语六级高频词汇》,按常用程度排列,如“词频背单词”,按经典词汇课程安排排序,如《新东方专八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乱序版)》等。以这些排列顺序向学生推送词汇有一定的理据,却又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若要使得词汇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就必须掌握学生个人目前的词汇储备,与课程词汇进行比照,并根据学习者的查询行为,适时修正学习计划。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根据以上三部分的内容进行动态调整。

三、3-c模型

1.构建3-c模型。基于当前词汇学习平台的不足,本文提出了3-C模型,将学生已经学过的词汇、通过词典查询的词汇和目前想要学习的词汇分别列成词表并相互比照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模型,简称3-C模型。3-C模型中的Circle 1代表学生已学过的词汇,根据学生当前的文化水平、通过等级考试的情况以及学过的课程可以大致掌握学生当前应当掌握的词汇。Circle 2代表当前的目标词表,包含学生当前所选的词汇课程中所有的词汇。Circle 3代表查询词表,记录着学生通过词典查询过的所有词汇,随着学生使用这个平台学习时间的增长查询词表数量会越来越庞大。

2. 3-c模型的功能组成。三圈交集的第I部分是学生已经学过并且出现在目标词表中而又被重复查询的词汇,这一部分词汇本应是学生已经掌握的,而重复查询证明学生并没有掌握或完全掌握这个词汇,在学习中应将这部分词汇提前学习。根据人类记忆频因率的特点,短时间之内的有效重复会加大习得的几率。由于之前已经被要求掌握,这部分词汇的读音和拼写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因此这些词汇的学习应当偏重使用。

第II部分是学生在学习中已经遇到的目标词汇,虽然这部分词汇对于学生而言之前并没有学过,但被查询就表示该词在学习过程中已经遇到,有了大概的了解,及时加以巩固也会加大习得的几率。对于这部分词汇而言,读音和拼写仍旧是需要巩固记忆的方面,也是需要加强。

第III部分是目标词表中涵盖的学生已学词汇,这部分词汇尚未被学生重复查询过,也许是因为已经被掌握,也许是因为还没有重复遇到。无论是因为哪种因素没有出现在第I部分,由于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已被要求掌握,这部分词汇在学生再次学习起来会比较容易接受,词汇的使用是在学习中需要偏重的方面。

第IV部分是目标词表中完全陌生的词汇,第V部分是学生学过却还没有掌握但没有出现在目标词表中的词汇,在学生完成现有词汇课程时,应当提醒他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继续学习这部分词汇。图2所示的第I部分和第V部分的并集,即图1所示的相交部分。

四、基于3-c模型设计学习平台的构建

利用3-c模型能够将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词汇进行分类,而利用好这些分类才是这个模型的价值所在,根据需求设计一个满足条件的学习平台。

1.选词规则。软件每天根据每一位学习者不同的学习计划将目标词表中的一部分词汇推送给学习者,并提醒学习者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学习第V部分词汇。在选取每天词汇课程的过程中,按照优先级依次从图示中的第I、II、III、IV部分中选取,并保证一定的陌生词汇量。

首先从第IV部分中选取一定量的陌生词汇,因为陌生词汇的出现会给课程带来一定的挑战性,给学生适当压力,也保证了词汇学习的进度。设从第IV部分选取的词汇占当日词汇课程的e%,目标词表词数为N每天学词数量N/n,则当日课程中的陌生词汇个数为N/n*e%。

其次从第I部分中按被查询的时间顺序选择N/n(100%-e%)个词,若可选词数超过这个数字则将剩下的词汇留至第二天待选,若可选词汇不够这个数字则全选第I部分中的所有词汇,再从第II部分词汇中选词。

同理,若第II部分待选词汇仍旧不够,则从第III部分中按常见度顺序取词。若全选第III部分后词数仍旧不够N/n个则再次从第IV部分中取词直到所选词数达到每日课程规定的数量。由于学生对各部分词汇掌握的基础不同,在学习中应到有所偏重。

对于第I、III部分的词汇应偏重使用的学习,对于第II、IV部分的词汇应当从读音和拼写到词汇使用全面学习。

以上内容是在收集了一段时间学习者查询记录后的理想状态下形成的,在平台使用初期,会出现如图3所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保证一定数量的陌生词汇后仅从相交部分取词,若不够则再从Circle3的其余部分取词。

在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还可能出现如图4所示的情况,这时优先取用Circle 2与Circle 3相交部分的词汇,其次是Circle 1与Circle 3相交部分。

2.系统流程。第一次使用系统时,学习者需要注册并登陆,然后设置自己当前的文化水平、等级水平以列出已学词表。之后设置学习课程以列出目标词表,制定学习计划得到每日学习的词数。完成后即可以根据当前情况进行学习。系统的电子词典会记录每一次学习者查询行为,将所查询的词汇加入查询词表中。

3.系统功能。本系统主要是通过3-c模型对词汇学习的内容进行优化,向学习者每天推送个性化词汇学习列表。系统按照目标词汇列表向学习者每日推送学习任务,与此同时,系统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词典进行查询的词汇与目标学习词汇进行比对,筛选出需要学习的词汇列入每日学习计划。学习者在完成每日的计划学习任务后,系统将学习过的词汇从原词表中去除,按记忆曲线每天推送它们给学习者巩固复习,完成后加入到已学词表中。

五、3-c模型运用效果研究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广东某大学2013年三个自然班12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他们已经在第一学年完成大学英语二级课程的学习,刚刚开始第二学年大学英语三级的学习。选择他们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他们入学已经一年多,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初步摸索出与自身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且经过一学年的英语学习,词汇水平较之中学阶段会有明显提高。

2.研究方法。实验为期一个月,所有三个实验班的大学英语课程都由一个老师讲授。实验期间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按原教学计划执行,实验采取老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每天采用笔者提供的词汇学习系统进行词汇学习和词汇查询,每天学习40分钟,并做学习记录,供老师上课时检查并记入平时学习成绩。

词汇水平测试包括前测和后测两次水平测试,测试采用国外学者Nation的词汇水平测试(vocabulary levels test)中2000和3000两个(大学级)词段测试。按照该方法共测得四组词汇水平分数:2000词段、3000词段(前测),2000词段、3000词段(后测),分别标注为2kpre、3kpre和2kfin、3kfin。

3.数据收集与分析。在第三个学期开始的第一周之内,分别对三个班学生进行2000词段和3000词段的词汇水平测试(前测),两个测试各用时30分钟,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一个月后再次进行该词汇水平测试(后测)。对三个实验班的两个词段的前测和后测得的数据,运用SPSS12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4.实验结果。本项实验的目的是了解学习者词汇水平与本系统使用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为此笔者对前测和后测的四组成绩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对统计结果进行成对样本t检验表明,显著性水平为0.05时,2000词段的测试样本在前测和后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t=-2.211,p=0.035),3000词段的测试样本在前测和后测结果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t=-2.101,p=0.019),这说明学生在使用该系统进行词汇学习后,词汇水平显著性提高。

六、总结

学习者查询词表的不断丰富,体现了学习者个性需求,通过分析即能了解学习者的兴趣爱好、研究方向,快速定位其最需要的词汇。目前3-C模型只是一个粗浅的构想,若要走向实用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发展。首先,必须将3-C模型应用在一个原型系统中进行测试,并尽可能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在此基础的数据分析才能更科学地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其次,每日选择词表中陌生词汇的比例及排列顺序需要找到更科学的理论指导或通过试验验证。再次,系统辅助的听力和阅读系统功能需要更加完善,分析语篇根据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和水平向其推荐适合学习的部分。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还需要更深入地探索。

参考文献:

[1]Laufer B.The development of passive and active vocabulary in a second language:Same or different?[J].Applied linguistics,1998,19(2):255-271.

[2]Wilkins D 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Edward Amold,l972.

[3]Stahl S A.Three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vocabulary instruction[J].Journal of Reading,1986:662-668.

[4]Dennis Coon,John O.Mitterer.郑钢等译.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5]戴曼纯.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

[6]文秋芳,王立非.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20年[J].外国语言文学,2004(1).

[7]赵新城.非英语专业学生词典使用策略及其与词汇水平相关性调查[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第11篇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 培养模式 中外比较 问题 趋势

一、发达国家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特点

1、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许多教育发达国家都在思考经济类专业为新的世纪培养什么样类型的经济学人才的问题。法国高等教育机构改革委员会主席阿达利先生在《构建欧洲高等教育模式》的报告中提出了法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改革思路,即“为法国迎接21世纪的挑战”。他认为,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教育的第一个使命“已不是培养国家经济管理人员,而是服务于大学生,因为管理人员已经不是工业和经济生活的中心。不论大学生的社会出身如何,都要给与他们每个人获得自身发展、准备未来职业和深入学习的全部机遇”。

英国1996年成立了以政府教育顾问为首的高等教育考察委员会,以期针对整个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拟定出更合适的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方针,将英国经济类专业在内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报告特别为英国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目标作了诠释,它认为,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就是要“激励每个人,使他们能够终身发挥其最大潜能,在经济学学识方面不断进取,对未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并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学习者创造条件增加知识、提高能力和增强素质,以便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他们的力量,为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经济需要服务。”

美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过渡到了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当今美国高等教育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最成功之处就是经济分析能力的培养。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把本科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予以加强和提高。经济类专业在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般是以“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为宗旨,以培养广泛的文化意识与修养的人才为目的。施教方式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以及个性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工作和适应能力。

2、培养内容和课程设置

(1)注重文理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快速进步和加速发展促使高校学科改革呈现出高度的综合化的态势,现有的依托狭窄专业教学的高等教育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大规模横断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不适应各门学科协同合作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实际需要。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应该致力于既要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是以社会文明建设需要为依托的,又要使学生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还要使学生增进对自然知识的了解,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逐渐成为国外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特点。

(2)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弹性大。封闭和僵化和课程体系显然是难以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现实,各国高校先后建立了开放课程体系和动态的教学内容,并尽量使其弹性化。1978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议”的咨询报告对大学课程设置标准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应宜粗不宜细,二是应以定性规定为主。其目的就在于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灵活,具有很大的弹性。美国高等院校每年都要淘汰5%左右的旧课程,增加约9%左右的新课程,这一举措的核心在于集中解决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社会需要的矛盾,以弹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实验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阶段是基础性阶段,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经济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分析方法和专业技能,为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美国高校的实验室都全天向学生开放,学生们常常有机会自己去预备实验,并且还可以随意去做自己想做的实验。教师们也积极地鼓励学生去做不同的实验,使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出不同的答案和结论,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发现远离课本的理论和结果。

3、培养方式和教学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注重思维教育。与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经济专业教育发达国家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之间平等的启发式教学,这一点对实践性很强的经济类专业教学尤其重要。

(2)以实践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强调教学实践。这种开放式教学主要体现在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项目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所谓案例教学法,一般是取材于真实的经营环境,采用相似的组织结构、人员关系与时间,运用同样的资源约束、竞争压力、数据和信息,以训练学生的战略观点、政策观点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模拟教学法是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所学知识对现实企业所面临的复杂信息流和市场环境进行模拟,并做出相应营销决策,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小组,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相适应,英国等大学,经济类专业几乎没有统一的教材,学生也没有统一的课本。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选择最新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就业率最好的内容来组织教学。无疑,不局限于教材、注重实践的开放式教学更易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3)大力推行创造性教学。与我国课堂教学不同,国外经济类专业采用创造性教学,以压缩授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为显著特征。国外经济类专业的授课常常是每天仅一节的一个小时专题演讲课。一方面,由于时间短,教师必须提高上课效率,在极短时间内集中介绍学术观点,以便让学生讨论;另一方面,由于授课效率提高,教师还可以用其它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如辅导课、讨论会、独立研究以及小组研究等方式。

4、发展趋势

(1)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促使高等教育全方位开放和全球性教育资源共享,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依存和需求程度,将大大地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大背景赋予高等教育国际化更加深刻的丰富的内涵,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国外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愈发明显。

(2)信息技术与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联系越来越密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网上通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被迅速应用到社会经济与工商业实践中,这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加强财经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3)经济类专业学科建设呈现复合化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走向高度综合化,学科综合化的趋向加剧,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领域出现了专业复合化的趋势。也就是说,复合型财经专业大量涌现。专业的复合化既有传统经济类学科内部专业之间的整合,也有传统经济类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复合,如经济类专业与数学、信息技术、统计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复合。

(4)数理方法在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财经教育领域的渗透与融合,经济类专业学科建设不断成熟、完善与发展,数理方法在财经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与深入,经济类专业教育的发展将更离不开数学。在欧美等教育发达国家,用数学方法将工商业务特别是经济学理论模型化已经成为主流,定量分析方法在高等财经教育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科知识数量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二、中国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偏窄

目前,各高校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方面投入大量财力和精力,但是很少关注、研究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一直以来,各高校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不仅基本相同,而且长期不变,与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不协调,与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逐渐错位。这种错位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窄。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才需求不再拘泥于某狭窄的专业范畴,经济类本科生就业更多面向公司、企事业单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比例逐年减少。

2、缺乏个性化培养

不少高校制订经济类专业培养计划时,将重点放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缺乏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入分析和切实研究,片面地理解和依照教育部“教学计划的统一性体现在国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上,反映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的原则,制定本校经济类专业培养计划。因而,从总体上看,各高校经济类本科专业方向大致相同,培养目标基本一致,课程设置基本相同,人才培养缺少个性化,没有层次性。

3、教学方法古板僵化

中美两国经济类本科教育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美国教育是“Pull System”,学生因自身需要知识而主动学习,而中国教育是一个“Push System”,学生因为老师们说这些知识对自己会有用而被动接受。这种差异性尤其体现在美国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等方面。

4、配套设施建设与本科生扩招不同步

自1999年,中国本科开始扩招,但是高校教学的相关配套设施,如教室、学生宿舍、食堂以及教师资源等已远远不能与学生人数相适应。一般院校,特别是地方性一般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招生规模扩张,存在总体数量不足、学历层次较低、知识更新缓慢、学术带头人匮乏、骨干队伍不稳以及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特别是1999年以后,连续大规模扩招造成一般院校的生师比已经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17∶1的“警戒线”,有的甚至高达二十几比一。

三、中国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发展趋势

1、高质量的经济类本科人才培养

目前国内很多重点大学都深入研究经济类本科教育的素质教育问题,引导教师学生们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明确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使素质教育真正成为专业教育的基础,并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内容。

2、多层次的经济类本科人才培养

在培养目标上,虽然各大学经济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但是各大学依据学校特点和就业市场细分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成为未来经济类本科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类本科教育的迅速发展基本改变了此类人才紧缺的局面。大学是否能找准人才目标市场,培养人才的就业状况好坏,直接影响学校和办学院系的声誉,关系到未来的发展。依据学校特点、学科优势、所在区域特点和就业市场需求,确定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已经成为各大学经济类本科教育的共识。

3、宽口径的经济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类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实行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经济学科下分两个一级学科和若干二级学科,各本科专业有自己的特点,但在基础理论和研究领域上有共同之处和相互交叉。一些经济学科较强的重点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为不同的经济类本科专业开设相同的必修课,同时允许不同专业的学生互选课程作为选修课。启发式教育是经济类本科教育的另一个主要趋势。启发式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语言和知识的组织综合能力都很有好处。经济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有一定创造力、较强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者,更应该是组织者,启发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对我国经济类人才培养的启示

1、创新教育体系,建立培养新模式

一是要优化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少而精,要及时将学科前沿知识引进课堂,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同时,教学内容要突出拓宽学生知识基础,既包括自然科学基础,也包括人文科学基础;既包括本专业学科基础,也包括相邻专业学科基础,经济与管理就是懂得企业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复合型知识。二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走向社会进行实地调研,就专业中的某些难题进行创新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让学生真题真做,同时搞好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2、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构建多元化培养目标理念,探索个性化的培养方式,突出特色人才培养,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应当具有不同的要求。在不同层次的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上应当体现特色,重点大学要突出理论特色,一般院校要突出应用性特色,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多样性、开放性、应用性、创新性和复合性”的人才培养理念,增强学生把握全球经济发展动态和剖析现实经济现象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在基础性经济类人才培养方面,围绕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知识准备,加大数理课程和计量课程训练,强化学生在构造经济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实际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和技巧训练,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构建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氛围

一要突出个性。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在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而不是硬牵着学生走,代替学生得出现成的结论。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要突出自主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三要突出探索性。为学生积极创设探索情境,提出探索性问题,启发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在亲身体验中,探求科学的结论,养成探索的精神。四是突出开放性。引入国外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向广大师生开放,使教育资源达到最优化的配置,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