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5: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风民俗的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瑶族人民饶有风趣的民俗有“挂袋子”。客人到了瑶族的人的人家中,只要把随身带的包或袋子往堂屋的正柱上一挂,主人就知道客人要留下来用餐,都不用事先说明,主人自然会把客人留下了就餐,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老把包或袋子放在身边,主人就认为你还要去别的地方,吃饭往往落空。
在达山瑶中,去别人家吃饭,主人家会敬客人三杯酒名曰:“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
客人一般到主人家做客时,主人家就会把金黄厚实的腊肉为上品,吃饭时主人会把大块大块的腊肉往客人的碗里夹。
瑶族普遍禁食狗肉,猫肉,蛙肉。凡是生产过的妇女头几天是不能吃猪油的。
到瑶族人家做客,吃饭时桌位也很讲究,一般是老人和客人坐头几位,一些瑶族人还会把鸡冠给客人,老人给客人敬酒,其实是一种尊贵。
瑶族人的民风民俗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走一走,看一看,瑶族人天性好客会热情接待你的。
六年级:六年二班 赵雨洁
一、迁移教材资源,认识乡土文化
教材是所有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手资料,教材中蕴含乡土气息的文章不在少数,有的文章中有相关民风民俗的段落,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链接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学生在阅读类似的课文时,会产生自己也试着写一写的冲动。学生如果能树立链接生活的意识,就会感觉身边的人和事都是可供写作的素材,写作思路便会豁然开朗。
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便是对故乡的回忆和描写,字里行间浸透着浓浓的乡情。《想北平》一文表达了老舍先生对北平“要说而说不出的爱”。教师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对北平日常事物的描写:“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的黑枣、柿子等。这些描写充分体现了老舍先生的审美观,是真切的生活之趣,没有亲见是不可能想象出来的。所以要想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必然要深入生活之中。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各个节日的风俗习惯,并理解每个风俗背后的寓意。经过引导链接,让学生树立亲近乡土的意识,从课内文本迁移到自己的生活,模仿作者去发现乡土之美。
二、欣赏自然风光,丰富写作题材
农村是“上帝的后花园”,蓝天白云、繁花绿草、朝阳晚霞、家禽牲畜……每一眼都有无限美景,学生只需将目光投向窗外,有意识地体会,便可以在写作中不断有新发现。学生都愿意亲近自然,如果语文教师也像美术教师一样带着学生到野外“写生”,学生会在观察中感受自然的美,从而生发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一棵小草的成长,一朵野花的绽放,一只小虫的生存,都会给人以启示,都是良好的写作题材。
要想写好乡土题材的作品必然要对自然风光进行仔细观察,从“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写作视角切入。乡土化作文写作最适合农村学子,只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写出细腻感人的文章。在x沈从文的《边城》时,文中有很多具有湘西特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湘西山水的赞美。“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文章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潭水的清澈。再写山中细竹,桃花深处的人家,处处令人神往倾心。只有细致观察,才可以描写得如此生动可感。
三、组织学生劳动,体验乡土生活
农村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田间劳动,教师要根据时令安排学生在周末或节假日参与劳动体验,感受乡间生活,把感悟落实到文本才会情真意切,更加动人。让学生参加劳动不
仅有助于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而且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教师在布置这项任务时,需要和家长联系,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体验活动。
如每年农家收稻子的时节,教师可以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到田间帮父母收稻子,体验农家生活,并细致描绘出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如割稻、运稻、打稻、晒稻,这一系列的农活都要参与,让学生体会又热又累之后收获的喜悦。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才可以嵌入自己的灵魂,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在行文时更加真实。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庄稼的生长管理,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这是学生作文写作的源头活水。
四、搜集民风民俗,写出乡土情结
乡土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民歌民谚、民间故事等,在作文写作时适时穿插,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丰富。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农村传统风俗活动,了解风俗活动的意义。学生在这个活动中还可以得到更多的乐趣,陪老人聊天解闷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在老人讲述民间风俗时,学生也可以体会到生活乐趣,乡土情结便由此产生。
如搜集民谚的小组,回来以后经过整理,在课堂展示,让人深切感受到民间文化的精深。“五脏冒火,七窍生烟”,“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层皮”,“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等,短小精悍,生动形象,含义丰富。如果能够恰当运用于作文写作中,可以巧妙点明主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 作文教学 乡土特色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作文往往内容空洞、语言平淡。究其原因,是他们对身边的人、事、物熟视无睹,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如何让农村孩子作文写出乡土特色?作文教学中,应巧借农村生活之“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描绘自然风光,在细节比拼中学会观察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是新课标提出的明确要求。农村有着广阔的田野、错落的村舍,有秀丽的山水,生长着各式的果蔬。随着农时变化,便形成了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四季美卷。描绘农村美丽图景,是农村作文写作的首选题材。
1.布置习作任务
进行写景类习作时,有很多学生会立刻回想起曾经的旅游经历,作文往往画面模糊,内容空洞。因此需事先拟定有针对性的话题,要求具体,如“我家的麦田”“门前的小溪”“家乡的那条河”等,宽泛自由的话题如“家前屋后”“菜园里的……”“……的早晨”“那一片……”等,以此把学生的知觉和感觉严密组织起来,指向和集中于要观察的景物。
2.激发观察兴趣
组织学生近距离郊游、踏青,教师实时讲解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观察兴趣。回教室后开展多种活动,如“比一比”,看谁对景物的观察和描写更细致;“辩一辩”,怎样进行景物描写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在比拼和思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3.养成观察习惯
鼓励学生写“观察笔记”,随时记录观察所得,方便日后进行整理和总结。笔记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就能不自觉地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观察得越仔细,写得就越多,也越会有写作的欲望。
二、展示风土人情,在思维碰撞中懂得感悟
农村的人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农村的风俗更加传统、更加丰富。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农村也在起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习作时,如果能把握住它们的精髓,自然能使文章的主题提升层次。
1.确定主题,展开调查
首先让学生明确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如农村仍保持的很多城市己经遗忘的风俗,乡村的辉煌历史,名胜古迹,传说故事等等。
逢年过节,组织了解民俗,如大年三十晚的“守岁、接财神”,年初一的“穿新衣、拜年”,还有清明、端五、七月半的“鬼节”等。可以了解家乡的过去、如今和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村中的古桥、古树、古建筑等人文景观的渊源,收集民间传说、优良传统等。
主题确定后,学生通过询问长辈,梳理家乡的习俗,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习俗或人文景观,进行深入调查,记录下相关故事及寓意等。
2.交流讨论,感悟深义
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为了扩大民俗风情对学生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相关民俗内涵的认识和理解,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
结合时节,举办有关风土人情的故事会,如“我眼中的除夕”、“又到端午”、“何时的月亮最圆?”等,让学生把自己真实生活中的故事与同学分享,丰富每个学生的体验;针对民风,召开民风发展趋势辩论会,如“明天你还会包粽子吗?”“土灶台真的该退役了?”“月饼还有中秋味吗?”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加深对农村的认识,丰富写作内容。
三、再现生产劳动,在生活实践中丰富体验
“实践出真知。”要想写出乡土味十足的作文,必须要亲自投身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由于经济的发展,如今农村的孩子也缺乏劳动体验,写作时便无法写出真情实感。如果把播种浇水、喷药治虫、收割庄稼等生产劳动,作为一项实践性活动,他们定能在火热的劳动场景中长见识、增才干。
1.感受场景,激发动机
带领学生欣赏以农村生产劳动为题材的画作,如凡高的《种土豆的人》、《两个挖地的农民》、《播种者》、《捆麦秸者》、《劳作中的休息》等,揣摩其中的人物感受。或利用课内外的时间,组织学生实地观看劳动场景,如插秧季节,将孩子们带至田头,让他们真切感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劳动的是你,会有什么感受?”激发学生亲身体验的欲望和动机。
2.集体劳动,初尝滋味
实践活动中,若不加以指导,学生往往带有盲目性,难以抓住对写作有用的信息。因此教师必须提前明确活动的方式、途径、目的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如:学习植树,先跟着老师做,边做边问不同树的种植方法、过程。学生掌握了植树的要领,文章也会变得有血有肉。
3.自主实践,写出个性
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一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时也用作文课时间。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环境,选择乐意参与的生产劳动,如插秧、锄草、晒谷等。亲身经历后,每一个劳动场景都让他们历历在目,深有感触。习作时或是写劳动趣事,或是反映劳动艰辛,或是写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说真话、抒真情。”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文化包括两个部分——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主要是给我们力量、思想、精神,是一种父亲文化,民族文化是一种母体文化,给我们情感、血肉、特征、凝聚力、亲和力。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强调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当今多元文化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树立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为核心以民族民间文化为载体,实现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与人类文化的回归与统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之路。笔者在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民族民间文化与教材相结合,与学生实际发展相结合,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1)在情境中了解民族民间文化。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民族民间文化产生于古代,起源于民间,现代的学生大多知之甚少,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尝试把课文教学与本土特色联系起来。例如我在上“故宫博物院”一文时,让学生感受故宫这座迄今600多年的古城同时,有意识地加入本地的一些特色文化,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做一个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使者。我首先请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苗族住房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到了素以“歌舞之乡”的百户苗寨久吉村,其质干栏式吊脚楼群,大都依山而建,层层相叠、鳞次栉比,简直就是“民族建筑之瑰宝”。学生于对比中了解了苗族的特色文化,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为民族文化的复兴重振培养了新生力量。
(2)在教学中学习民族民间文学。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个极为广阔、深邃的空间,它存在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壮大于民间,雅俗共赏,生生不息。教学中引入民族民间文学的学习,对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叶圣陶先生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让学生体验到作者的家乡高邮在端午节来临时的民风民俗后,便组织学生收集本地山歌,如“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并汇编成册,学生从中涌出一股甜甜的自豪感,激起了学习民族民间文化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在作文中运用民族民间文化。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新课标实施给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给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发展空间,而作文正是语文教学的回归,把民族民间文化引入作文教学,用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能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在教学中,我常常以元宵节、端阳节等重大节日为契机,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风俗民情,亲自体验感受,让学生自由作文,学生常能写出许多清新自然、真情流露的好作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学生热爱民俗的情怀。剑河是一个民族特色和民间文化非常突出的地方,给我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学条件,我时常让学生用实地参观、采访等方式,了解苗、侗民族的姊妹节、牯藏节、大歌节、赶庙会等民族民间文化节日,并进行习作。通过描写民俗风情,凸显了课内外结合的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深切体会民族民间文化蕴含的民族情感,使民间文化、民族精神根植于学生的灵魂深处。
总之,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民族情感的根基,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载体。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民族民间文化之根,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真正从民族民间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以实现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与人类文化的回归与统一,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乡土作文;积累素材;作文教学
提到作文就会让不少学生“头痛”,尤其是现在的教材内容倾向于城市化,加之,农村学生的课余活动不甚丰富,使得农村学生对于写作文,更是捉襟见肘。其实,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对于农村学生。乡土文化则是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一、“写什么”――引导体验积累素材
很多学生的作文都难以跳出“假、大、空”的怪圈,其实是学生接触生活圈小的缘故。其实教学之所并非只有教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亲身体验,积累素材。生活中的人、事、物都是写作的素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将自身的所见所闻存储至大脑,灵活运用于作文中。
1、观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美。孩子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春之绿。大地披上了绿装,鸟儿哼上了歌曲;夏之泳,清澈的溪水中嬉戏、逮鱼;秋之游,田间麦浪层层,果实成熟;冬之雪,雪白、宁静的感觉彻人心扉。让学生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看春华秋实、享拂面清风、体验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心有所触、心有所感,真情流露出对美丽家乡的热爱。
2、察家乡发展,倾自豪之感。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可以闻到幽幽稻谷香,可以随处发现蚂蚁搬家,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可以见证植物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整个过程,童年的生活阅历丰富而多彩。再就是农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是振奋无比。例如本地区“精神的红色文化,金色教育文化,绿色产品的农耕文化”。
3、体农活辛苦,道劳动苦甜。城镇学生为了体验生活,参加夏令营等活动,而“农活”是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学生可以体会到父母顶着烈日劳作的辛苦;在农忙时,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父母的指导下学着做饭,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苦与乐。让真实的体验刻骨铭心,让学生在写作时真情流露,使整篇文章充满感情。
4、感淳朴乡情,赞朴实民风。家乡的人生活在山里,有着山一样淳朴的感情,这里有和睦的邻里之情,尊老爱幼之德和勤俭节约之风。乡亲们热情好客,家家门户敞开,孩子们可以相互串门,没有商品房的隔阂,没有铁门沉重声响。一年一度的春节,家家张灯结彩,鞭炮声声,热闹无比;端午时节,家家粽香飘飘,浓浓的乡情和淳朴的民风不由自主的赞之于笔端。
二、“怎么写”――插上翅膀绽放异彩
有了丰富的文章素材,为何很多学生的作文还是干巴巴的,这就在于真情实感的流露与写作方法的技巧。同样是父母雨中送伞的事例,为什么有的文章让读者为之动情,而有的文章则让读者认为是“炒剩饭”;同样对于描写一个事物,有的文章让读者感到所写之物就在眼前,然而有的文章却出现言而无物?
乡土作文以乡土生活为依托,给学生以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文章绽放出个性异彩。让学生根据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突破传统的理解,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从不同的思维角度理解,发挥想象力。
例如:“春天来了,阳光十分暖和,大地绿了,鸟儿飞回来了!”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其中一位学生写道:“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到来了,她展开了笑脸,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中,那种温暖感像母亲的大手在抚摸着我。小草破土而出、舒展筋骨,它们的生命力如此顽强;鸟儿自由自在的飞翔着,高兴地唱着清脆悦耳的歌曲……”如此一来,同样地情景给人呈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农村学生有着个性的乡土生活体验,有着个性的人生感悟,那种纯朴与生俱来,使得乡土作文清新朴实,绽放出个性的异彩。乡土生活淳朴、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只要善于发掘、勤于拓展,有效开展作文活动,农村学生的习作会别有一番风味。参考文献:
[1]潘茂生,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靳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5)。
一、农村小学作文现状形成的原因
(1)学生的生活面狭窄,尤其是农村孩子:学校、家庭,家庭、学校,生活单一、枯燥。
(2)学生忽视了身边的精彩,缺少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3)学生由于平时缺少丰富的语言积累,导致头脑中语言贫乏。
二、面对现状采取措施
1.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之所以写不出精彩的好文章,很关键的一个原因是胸中无墨、手中无料。教师应首先教会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体验参与活动的趣味性;深入农村调查,了解民风民俗;引领学生走进乡村,观察乡村春夏秋冬等自然现象;带学生走进大自然,领悟大自然奥妙奇特。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积累形式各异的素材,习作时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2.丰富阅读,加强语言积累
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让同学们积极借阅校图书室提供的学生课外读物。同学们也可以把自己的好书带来互相交换。让学生在阅读中把遇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把它们背诵下来,这样就把那些精美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储存在脑海中。一到写作时,那些优美的句子就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3.小学是习作的起始阶段,其重要性可见非同一般
在每次作文教学之前举行了“我来夸一夸”时为了降低孩子写作的难度,在教学中学生的日记作为范例,可以增添孩子写作的兴趣,也使孩子除却对作文对惧怕心理,还可以让孩子撰写作文时“有路可寻”。
4.注重习作讲评
一、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中,新型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极为恰当和适宜的。
1.在创新中成长。对刚运用新课标学习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他主学习逐渐转变为自主学习。让自主学习成为主要学习方式,从而得以在创新中成长。
2.引导学生质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提倡一种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这既是学生自身发展之需要,又是社会发展之需求。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教师必须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见解,培养其创造精神,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
此外,要鼓励学生深入地发现问题,发现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质疑。教师除了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矛盾外,还应该善于设计一些对启发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起关键作用的问题,对学生起示范作用,使他们明白:只有善于不断发现问题的人,才能真正善于学习,并不断取得成效。
3.注重个性阅读。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对课文某些段落有不同的理解和疑问。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度的多元的解读,那么个性化阅读就有了一个好的载体,从而达到创新阅读的目的。
在领会多元文本意义的基础上,阅读主体自身内部的认知活动也可以实现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过渡,通过领会、感受、参悟等形式形成稳定的、个性化的、对行为具有指导性的情意态度和价值观念体系。
4.培养良好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提高创新能力的科学方法。它包括:勤学、好问、细察、多想、常记、实干等等。古今中外,值得学生学习的杰出人物不胜枚举,这些人物故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使学生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并有所创新。
二、开展优质的综合活动
任何理论如果无实践,皆是一纸空文,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必须开展一系列优质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不盲目崇拜权威。学生往往对权威的话深信不疑,丧失了自主性、主动性,安于守旧。要打破这种状况,教师须告诉学生,只有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才不被扼杀创新能力。
2.发掘沉睡的学生潜能。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经验、条件、能力等选定所要探究的主题,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和资料,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网络、图书馆、人际交往等获取资料的方法与途径,用多种方式呈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通过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等直接的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性学习,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3.从做中学,勇于创新。杜威说过:“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与社会的沟通也是课改的一个重要目的。
在进行《走进家乡民风民俗》活动中, 学生搜集到了关于客家文化研究的文章――《始兴清化客家婚俗》,饶有兴致地“重温”这一客家婚俗。研究客家文化方面,在收集满堂客家大围的资料时,学生还走访调查一些对此有研究的人员,采访了百年大围的好“管家”官桂根先生,并采集了其著作《满堂客家大围》中的许多故事和数据, 用展览和座谈等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使得活动举办得异常顺利和成功;举行《初识‘诸子百家’》活动,学生查阅了众多有关诸子百家的资料,还对于丹教授讲述的《论语》心得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发言和展览作了充分的准备。交流活动上,学生各抒己见,气氛活跃,受到学校的好评。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才华,学生们在活动中绽放出的创新火花着实让我欣喜。
三、引领开放的作文创新
1.作文教学理念创新。我们近年大力提倡的作文创新,力求突破旧思想、旧观念、旧规则,彰显学生个性,充分发挥个人才智。
2.作文教学思维创新。首先,应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我们只有独具慧眼,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发现其潜在的意义,才能抓住机遇,写出的文章才能有新意。其实,只要细心观察生活,我们就可以从一些看似平凡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其独特的一面,那么我们写出的文章就有新意。
其次,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作文要创新,就得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学生在写作时,应当扎根于生活,去感悟生活的原型,善于诱发自己的想象力,艺术化自己的想象世界。在平时练习作文时,教师应放胆让学生展开想象,给其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说己之欲说、写己之欲写,让学生大胆写,不求合情合理。
关键词:作文教学 素材 特色 因地制宜
长久以来,农村作文教学成效都比不上城市。究其原因有三: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视不够;作文题目不切实际,学生无从下笔;学生知识面窄,写作素材匮乏。其实语文教师只要立足本身,多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农村学生每天接触的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山山水水、草木鸟兽都真实可见,只要我们能因地制宜,这里有取之不尽的素材,这些都将成为农村学生写作的独特优势。
一、农村是学生积累素材的天地
丰富的词汇积累是写作前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其中除了词语之外,名言警句、历史故事、民间谚语、优美句子、修辞手法也是必备的,但我认为还必须有开阔的眼界。大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不少学生写作苦于无言,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素材,搜肠刮肚,仍是腹中空空。这正是我们农村教师应就地取材、开拓作文教学源泉的时候,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农村的新变化、新气象。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高楼栋栋,机器轰鸣,道路笔直,树木成行;农村生活更是乐趣无穷,喂鸡养鸭,种菜锄草,钓鱼捉虫……整日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怎么能体会得到?淳朴的民风,热情的村民,朴实的语言,灿烂的笑脸,丰收的喜悦……可指导学生把劳动、玩耍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变化记录下来。此外,农村还流传着一些传说故事,充满了人民的智慧,可让学生将这些生动的故事搜集、记录、汇编起来,让他们感受到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只是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关键就在于愿不愿意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学生开始体会到写作素材就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我们身边,农村学生的写作题材就更广、更接近生活本色,更能打动人。
二、农村有学生尽情表达的舞台
说话是思想的表达,有条理、有顺序地表达心里所想、所感是写好作文的开始。因此,农村语文教师必须多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农村学生平时感知的生活其实是很丰富的,只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没有把丰富的生活细细品味,从中获得乐趣罢了。作文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就越丰富。那么,什么才是打开学生说话欲望的金钥匙?我想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入手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要鼓励他们把看到的有意义的事说给大家听,把有趣的场面描述给大家听,也可以把发展带给农村的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来讨论,并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内容也是以身边的事情为主:可以介绍人或事,可以描述动物和植物,可以谈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既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又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农村能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中学作文以篇的训练为重点,要求有完整的情节、充实的内容、流畅的语言、突出的中心。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把课文学习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思想在这片广阔的天空里自由翱翔,让快乐的感受在他们的心里滋长。如七年级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可以让学生置身在广阔的自然之中,感受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清新的空气、阳光雨露无不动情,聆听鸟儿歌唱,风吹树叶沙沙作响,田野间虫儿低吟,自然就在他们身边,这一切都是快乐的象征,他们会更爱这里;“马的世界”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这种动物,许多学生家中仍饲养马,我们可以请这些同学介绍马的习性、脾气等等,让他们真心和动物成为朋友。要培养学生写日记、写感受的习惯,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对象,对那些喜欢种花种草的学生,喜欢养小动物的学生,更要引导他们写一些观察日记,把点点滴滴的体会与经验记录下来,这样既增长了知识,又积累了写作素材,扩大了作文的范围。
四、农村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民间故事
一、师生努力同创写作的生活情境
目前,随着农村现代化程度的发展,乡村富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镇寻求致富新渠道。他们的子女多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娇惯使他们变得好吃懒做。更有甚者,当孙子女在校或是与同学邻人交往时犯了错误爷爷奶奶往往多方庇护,滋长了孩子的娇气与骄气。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们就像温室中的花朵,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他们,不知道“田家少闲月”的辛劳,不懂得宽容谦让,也很少关注日出日落、花开花谢的风景。乡镇孩子则被望子成龙的家长要求“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正如笼子里的金丝雀,他们能看到的生活世界很多时候只有“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就是农村绝大多数孩子的生活世界了。这样的环境足以束缚所有的思想,使他们渐渐失去一切灵性。没有自由,便没有自我,没有真实意义上的人,没有人与人的交往,便没有对生活着的这个社会的真实体验,便永远是个不被社会所接纳的“低能儿”。真实的农村生活世界是一片广阔的天空,对于我们的绝大多数生于斯长于斯的孩子而言,它是熟悉而又陌生的。一言以蔽之:是一个“真善美”与“假恶丑”同时并存的真实世界。一方面,农村人勤劳勇敢,淳朴厚道,热情善良,安分克己,几乎集传统美德于一身。另一方面,他们安于现状,贫穷落后,愚昧迷信,狭隘自私,目光短浅,闭塞如井底之蛙。对于我们的学子而言,回归的农村生活世界不外乎四大块:校园、家园、田园、社区。酸甜苦辣的校园生活正像一首首优美动人的抒情诗,悲欢离合的家园生活恰似一幕幕扣人心弦的连续剧,绚丽多彩的田园生活则如一曲曲动人心魄的交响乐,变幻莫测的社会生活就是一幅幅雾里看花的风俗画。这是一个复杂的大千世界,正期待着我们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我们倡导生活作文,旨在引导学生真正融入自己生存的这个社会,这块农村的广阔天地,去追根溯源,去了解它的发展变化,从而适应它,亲近它,热爱它,最终是改变它。而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隔绝与自闭。由此,教师要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作文课,把作文训练当成生活实践和成长指导来严肃活泼地对待,课前作好充分预设,引导学生投身生活、感悟生活、反思生活、再现生活、评点生活。这样,我们的作文教案正越来越生活化,越来越情境化,越来越人文化,越来越趣味化。
二、在生活中学会思考
生活作文研究注重实践与反思,我们引导学生对生活情境或原生态的生活进行细致的记录和深刻的思考,通过反思,使学生真正提升思维品质,提升立意高度,提升写作能力。生活作文研究的历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明显增加了,并且他们的作文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教师的教学经验也随之增加,教学观念得到转变,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写作教学观的改变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在对传统的作文教育与生活作文研究进行对比后,教师都深切地感受到了以往那种纸上谈兵的作文教学方法的落后与不实用,只有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逐步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我们都知道,人的思维表达多数是由语言组成的。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也会随之得到长足的发展。小脑瓜里有了思想,手中的笔能将自己的想法巧妙地表达出来,写作就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再也不是枯燥无味的文字游戏了。常态的生活研究观。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写生活的过程中,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世界,更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在种种常态的生活情境下,研究着如何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再现生活和反思生活,这样的情境下,教师非常乐于下水,真正成为生活作文的情境创设者、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师生互动中提升了素养,积累了经验,生成了智慧,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走进生活,就地取材,开拓作文教学的源泉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生活,进而运用到作文中去,是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欣赏广袤的自然风光。农村学生常年与山水、田园为伴,眼中少不了花木瓜果,最贴近于自然,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只要留心,不难发现多样的自然风光,为我们农村学生作文素材注入了鲜活的源头活水。感受淳朴的民风民俗。相对于城镇生活而言,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因时制宜,结合特殊的日子进行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作文教学,将之作为作文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总之,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造性劳动。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作者:景建军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嘴学校
一、采撷丰富的自然社会资源
一切文学大师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是真实的发现者,他的作品也是其个性和审美态度的产物。故乡是文学一个永恒的母语,通常也成为一个人灵魂永远的栖息地,在农村初中学生的视野里,农村所独有的简单的景致:青山、绿树、小河、古井、黝黑的石板桥、风雨中的小楼阁、低矮的屋檐、老屋……不再是他们视觉上的形象,已成为他们作文写作中可以撷取的素材,有时候也成为他们情感归属的寄托。
在学生习作《感悟》一文中,学生开始的思维模式固定在一些笼统而简单的事件中,我追问学生: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独有的触动心灵的东西有什么?学生把视野投到窗外,看到这般美的乡村,学生开始了心灵的探究,有学生这样写到:“在上学的途中,我看到一簇枯败的小草,已经布满灰尘,在这片草丛中有一抹黄色引人注目,那是一株小黄菊,她静穆着,在风中摇曳,一刹那,我楞住了,生命是如此的美好!原来,生活之美就蕴涵在平凡之中……”这样的习作来自学生的细心观察,来自于自身的丰富精神体验,学生阅读自然更能让他们悟尽自我,农村自然景致的美好能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宁静,摒弃一些客观干扰,守得一隅精神家园。
同样,农村丰富的生活画卷也在向学生打开,譬如“民族活动、地方特色节日”,内容以地方特色饮食展、商品交易会、大型游园活动为主,都有着浓厚的喜庆气氛。这些素材根植于生活的土壤里,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着质朴无华天然的生动性,可是,也常与平庸、粗俗等因素沉浸在一起。对于这独特纷繁复杂的场景,学生的习作不仅选材要“严”,而且开掘要“深”,才能把这些独特的写作资源与个人内在感悟融会起来。
二、挖掘民间厚重的文化资源
深邃的民间文化资源,它蕴涵着广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精神,对于作文教学也有着重要启示和帮助的作用,它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民俗单元,如何让学生对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有更深刻的领悟,在学习此单元开始就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到民间去采风”,学生开始对身边的民间文化关注起来,从传统佳节到地方特有的节日,从祖辈口中听到的典故传说到幼年唱到的童谣等都在学生的调查和回顾中鲜活起来。
例如传统节日:端午节,农村就有着独有的习俗,采艾叶、菖蒲,插在窗户上,能驱风辟邪。“农历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用地菜子、红枣、荔枝、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出来的鸡蛋,也包涵了一份浓浓的亲情,母亲在村口吆喝孩子回家吃鸡蛋的情景,都定格在学生的脑海中。因为对身边的民间文化做深入探讨,有不少学生了解到许多本土的典故如“临安城的由来”“指林寺的故事”,他们增添对家乡的眷恋,发现一直生活的故土如此意蕴丰富。
这样的语文实践交流活动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它是一次将乡土传统文化与生活实践、语文学习相沟通的尝试,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去关注生活,关注语文,随之对现实怀有一颗虔诚的心去体会,不再是一个漠然的态度,更能提升农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丰富其成长过程中内心世界。
三、利用淳朴的民风熏陶学生情商
关键词: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素材搜集 题目拟定 写作训练
高中语文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它不仅是高中教育教学的重点学科,更影响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言功底。学好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中语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今后的素质。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更居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地位。
一、概述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考察项目。结合多年执教高中语文的经验,我认为,不仅学生谈“写”色变,语文老师也对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毫无头绪。高中语文写作之所以令人畏惧,并不是写作本身的难度大,而在于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模式,部分老师未能树立起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作文写作仍停留在应付考试的“短视”阶段。那么,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促使学生写作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我认为应该从素材收集、题目拟定、文章写作训练这三个阶段逐一突破。
二、素材收集
与初中语文作文要求不同的是,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无论是在内容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并且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训练不断升级。一些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借鉴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为了创新而创新,目的是让学生的文章新颖,殊不知“画虎不成反类犬”。历年优秀的高考作品,并不是真的只是靠考生在考场上灵光一闪便可一蹴而就,最主要的还是考生想问题、看事情深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善于积累作文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一个人“胸无点墨”,那么是绝对不可能写出富有感染力的好文章的。因此,高中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便是培养学生的素材搜集能力。作文素材的搜集可选择的范围十分宽广,写作信息也是不可限量的,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搜集一些主旋律素材,比如当代的感人事迹、社会的道德意识、淳朴的民风民俗等,学生准确地把握这些主流观念题材,使积累的作文素材变得具体化、合理化,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作文写作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写出既符合规范要求又有亮点有创新的优秀作文。
三、题目拟定
“题好一半文”,通俗地理解便是一个好的作文题目能够提升作品的层次。在高中语文作文评改过程中,尤其是高考改卷时间较为匆忙,很多评卷老师无法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斟酌学生的作文是否合理,这时作文题目则发挥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一个恰当的、紧扣题目要求的作文题目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评卷老师的眼球。因此,我认为进行作文教学的第二个重要环节便是拟好题目。具体的拟题方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关键句。有的文章,在确定材料后,文题一时难以确立,这时,学生便可重点归纳作品中的关键语句或者是材料中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因为这样的语句往往比较重要,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学生根据归纳的关键词句拟定作文题目,其对于整个文章写作而言,有着提纲挈领的核心效应,拟出的题目自然紧扣主题。
2.想象力。除了抓住关键词句这方面外,题目拟定还可以从积极的联想和想象入手。任何文章的创作都离不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有效的联想和想象能够加强众多事物间的联系,使众多事物抱紧成团,让材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比性及对比度。我们可以尝试从积极修辞的角度审视这种类比性及对比度给文章带来的浓厚和强烈的美感效应。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代高中生长期在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学习,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思路较为闭塞,想象思维比较狭窄,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此现象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四、写作训练
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生在考场上面对着作文命题毫无头绪,不知从哪里入手。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作文写作的训练,动笔时“脑袋空空”,无所适从,只能望洋兴叹,作文质量可想而知。我认为,写好文章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多写多练,只有让学生加强平时作文写作经验积累,才能够形成块状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在考场上运筹帷幄、发挥自如。
总而言之,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的素材积累、题目拟定和写作训练三方面,让学生摆脱“谈文色变”的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俗文化;古城;佛教;语文教学
一、倾听讲古,陶冶纯洁美好性灵
在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泉州舞台上,“讲古”是独具特色的一朵奇葩。它是闽南侨乡流传甚久的民间口头文化形式,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也是“民间思想和文化”得以聚合和传播的重要渠道。“讲古”和评话、评书一样,由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故事。所不同的是,“泉州讲古”不仅限于讲述历代兴衰和战争故事,而且贴近生活,演绎泉州的地方掌故、古迹胜景、人物轶闻、民俗风情,生动活泼,喜闻乐见。
泉州电视台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泉州精神风骨”创办电视栏目《泉州讲古》已有二十几个春秋了。假电视手段,藉“讲古”形式,将泉州民间艺术形式和民俗文化内容发扬光大,搭建了一个使两者完美结合并“花落千家”的平台。这个节目蕴藉了浓郁的乡土情结和纯美的民间理想。每一个故事都充满智慧,富有哲理,是语文课进行教育教学的活教材。如《郑成功焚青衣招贤》激励保家卫国的精神;《俞大猷练胆石》培养勇敢坚强的性格;《开元寺的传说》崇尚乐善好施的美德……引领孩子倾听《泉州讲古》,走近《泉州讲古》,从而知古今、明事理、炼心智、塑人格。美好情感的熏陶,就像绵绵细雨滋润花草,清清水渠灌溉禾苗。久而久之,就会在孩子心底形成一种潜意识,凝聚成一种灵性,产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拥抱,对理想的追求,对他人的关爱,从而孕育出高尚的人格。
二、采集掌故,培养乐于探究习惯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是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所谓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就是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工具搜集资料信息,充分利用这些资料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说现用的北师大教材对这方面的训练安排还是有所强调,但是可操作性很小。许多老师往往视而不练,一言带过。长此以往,孩子们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便被忽略了。
鉴于此,笔者有的放矢地让孩子们去广泛搜集泉州地方掌故。孩子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请教长辈,有的上网查询,有的翻阅图书,有的参观海交馆、有的采访闽台缘博物馆馆长……趣味盎然,乐此不疲。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有搜集,有记录,有整理,有抄正,有打印。在合作中,培养兴趣,发展能力,提升水平。更可喜的是孩子们的探究精神在活动中得到培养。
三、赛说神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常说,学语文就是为了“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v课标语w,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说”和“写”就是表达。学了语文而不会表达,岂不是白学了?的确,学会倾听,学会表达,是孩子们迈好学语文的第一步。培养他们能说会道的交际本领,这是语文教学让孩子终生受益的事。我认为,培养听说能力要从复述能力训练入手。传统教学极为重视复述能力训练,但是现行教材中这类练习太少。因而,《天后宫的龙柱》《姑嫂塔的传说》《圣墓与风动石》等美丽动听的泉州神话,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成了孩子们百听不厌的故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又有声有色地向老师、同学、家长复述。在这过程中,他们的语言得以积累,语感得以培养,表达技巧得以提高。
四、携手节日,生成优质习作素材
浓郁的中国民俗文化情结凸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这种炙手可热的以节日为载体的风俗文化,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发宝库,蕴藏着宝贵的作文资源。
泉州人本土意识浓厚,尤其注重传统节日。这里一年四季民俗节日文化异彩纷呈,十足闽南味。像正月十五元宵节,组织孩子们来新门街赏各式花灯,往江滨公园观奇异烟花,到府文庙看拍胸舞、火鼎公婆、踩高跷等富有闽南特色的文化彩街活动;五月初五端午节,带领孩子们走进市区东街侯阿婆肉粽店饱饱口福,往马甲仰恩湖体验赛龙舟的激情;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组织孩子们搓汤圆、煮汤圆、吃汤圆,感受生活的火热和温馨……其中每年正月十四,在市区南门天后宫举办的乞龟仪式,更是热闹非凡。来自闽台两岸的同胞欢聚一堂,共同许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富民强。孩子们在活动中耳闻目染了闽台两岸一家亲的融洽氛围,感动于这种历代传承,与时俱进,延绵不绝的同祖同俗,血浓于水的关系。
五、创编节目,提高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