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5: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建筑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如何正确地运用传统文化,使它披上时代的彩霞,同时也要做到减少资源浪费,做到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是每个设计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在深入挖掘优秀建筑遗产精华的同时,更要大胆地学习一切可以借鉴的创作经验,以立新为轴心,广取博收古今中外建筑创作的精粹,让艺术素养溶入自己的血液。
一、古典建筑设计概述
古典建筑设计方式非常多样,且每一种设计理念都蕴含着一定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很多的古典建筑还体现了很多的哲学思想,同时建筑的建造工艺和技法也非常的精湛,将这些优点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来,可以提升现代建筑的设计魅力,同时提高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程度。在实际的应用中,很多建筑设计师还是将古典建筑设计理念与现代建筑设计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获得了非常完美的建筑设计效果,同时也为人类的建筑史增添了亮丽的风景。古典建筑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精湛的技术手段、富于哲理的审美思想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丰富的外在表现形式着实影响着园林整体美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充分借鉴古代建筑设计的手法和建造理念,并运用现代的材料与科技,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理念、同时又可以体现古典风韵的建筑来。
二、现代建筑设计
1、形式服从于功能。现在的时代愈加的功能化,因为居住的楼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使用了电梯;为了安全,我们使用了电子防盗、自动火灾系统。但是凡事都是有双面性的,便捷的功能将我们的生活同一化,原本多变的建筑形式变得单一,建筑师的思想被圈框起来,设计思路也被限制,这些功能让建筑师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存在,只能创建出一些没有特色的建筑物。
2、掌握本质,不断创新。很多人觉得中西方在建筑理念上是一样的,设计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在一个具体的项目中,我们必须尊重传统的文化,特别是人的生活习惯,气候条件,居住的形式等重要因素与居住建筑都要在设计方案中得到好的体现,不能随便的引进一些国外的因素。从这个方面来说它是有国界的。
3、重视空间的设计。现代建筑设计是从整体角度开始设计的,以模型为中心进行设计,而不仅仅是在图纸上进行设计。现代建筑设计还借鉴了西方的建筑形式,纵向设计建筑,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小区,节省占地空间。
三、现代仿古建筑设计风格
仿古建筑是仿造古代建筑的形式,提取古代建筑的某些有特征的、能表现历史风貌的元素进行设计。不是单纯的仿造,而是抓住古代建筑那些元素结合现代的装饰工艺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华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深厚,这很有利于设计师的创作。现代仿古建筑风格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第一次后,西方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西式建筑的基础上附加上中式传统建筑形式。然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建筑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世界,大量的传统建筑被摧毁。对西式建筑的盲目崇拜,风格的模式化使得城市变得单调。专家和民众开始反思现有的建筑,要如何既体现了当地的特色,又起到保护传统的作用。在保留原有的建筑物的基础上,通过对某一部分的外观进行改造和对旧的街道整体来进行形象的包装和景观的规划。
四、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一)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比较
从建筑材料上来说,我国古代建筑都是以木材作为房屋的主要框架,是木构系统。而现代的建筑都是由比较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来做房屋的构架,木材已经退出了建筑历史的舞台。木结构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伐木会破坏生态环境,木制房屋不便于防火,防潮、防虫等诸多问题。相比于此,现代建筑设计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由于材料的变化也带来了结构上的变化,钢筋混凝土的抗压抗拉能力要比木材高的多,所以现代建筑可以建得越来越高,节省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创建了一个新的格局,而且在居住的安全上也得到了更好的保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建筑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古建筑的设计特点如前文所说,在空间上来说古建筑讲究平面上的围合,即院子被房屋包围着。墙垣、房屋等为何车一个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而现代建筑设计受到西方建筑设计的影响,主要以楼房为主,建设一个功能齐备的小区,小区内有多个建筑物,楼和楼之间配上绿色植被。也就是说现代建筑设计是从平面向竖向方向延伸拓展。
(二)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在思想上的融合
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对传统古建筑的创新改变是出自民国政府,具体的来说就是利用西方建筑的技术手段,来建造具有古建筑中的官式建筑的视觉效果和某些形式特征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在这一阶段,建筑师们在思想上仍然停留在古建筑的设计思想上,但在材料和技术上向前迈出了一步,可以说在受到西方建筑设计的文化熏陶下,建筑师们的思想也具有了新的转变。
因为当时所处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促使这一阶段的建筑设计思想充满了传统的复兴和政治性思想,建造了一批宫殿式大房顶来展现民族形式的建筑,设计师们都摒弃了低矮的木式结构的房屋,将宫殿式的大屋顶架在水泥和砖的结合体上,来表现中国的民族特色。
在横向发展变纵向发展中,有人觉得三层房屋就已经不能够算是中式建筑了,这种想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空间。而部分人在设计过程中将古建筑的理念和精华都应用在小高层和高层设计中,起到了良好的市场效果。
西方的住宅与中国的古建筑住宅在空间布局上的不同点在于庭院,西方是以卧室为核心点来设计住宅的功能的,而中国住宅的核心点是院子,在院子里展开生活的场景。所以,做好房子与院子的布局关系,也就能够做出中国古建筑的精髓之处。
结束语
在研究归纳了中国古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不同之处以及中国古建筑设计的精髓和优缺点,我们应该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建筑,并将其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的融合之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可以更广泛地吸取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尤其是各民族的古典文化,创建中国所特有的设计理念和流派,让具有中国古建筑特色的中国建筑拥有世界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陈理平.试论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9:76-76.
[2] 郝瑞生.中国传统古建筑对北方寒冷地区气候适应性探究--以太原市纯阳宫为例[J].建筑技艺,2014,6:118-119.
[3] 唐世华.徽派建筑之浅析――从安徽歙县民居建筑风格到现代建筑的继承发展[J].中华民居,2013,30:99-100.
1.1仿古商业街的后现代性
现代主义建筑大多数都是强调使用功能性,很少去强调建筑的装饰性。那么从建筑的形式和意义去分析,商业街的仿古建筑应属于后现代主义。而且很多商业街在进行仿古建筑设计时,也运用了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传统元素。如果仿古商业街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地域文化和传统内涵,那么商业街建筑就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1.2仿古商业街的商业性
商业街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商业利益。因此,更多的开发商将商业街的设计采用仿古建筑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作为一条商业街,首先要在使用功能上遵循功能合理性,然后再进行考虑仿古性建筑设计。如果要建设仿古商业街,那么首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何仿古、仿古的意义、仿古所传承的文化内容是什么等,以此来凸显仿古的真正用意。现代人们为何钟爱百年的文化商业街,因为其更多的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其就像现代社会的人们吃惯了大鱼大肉,如果去吃一些野菜的话,就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因此,需要去考虑生长在钢筋混凝土建筑里的人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建筑,如果更好地将地域文化和传统内涵展现给人们,这些才是仿古商业街必须去面对的问题。
2现代商业街仿古建筑方法
2.1拆除重造
将旧建筑进行整体拆除,然后在拆除的位置上按照设计的年代风格进行重建。这种拆除重建的方法,从设计方和施工方的角度而言,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而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首先,对旧街道房屋进行整体拆除的话,设计者就相当于在一片空地上进行设计,根本不需考虑如何更好地保护文物。另外,新的商业街设计风格可以按照某一个年代的风格进行统一规划,这样就可以在人力和物力节约大量成本。这种拆除重建的方法固然有自身的优势,然而它也抹杀了人们对旧街道一些记忆,将传统建筑文化的底蕴进行了“拆除”。换而言之,这些百年老街可以认为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不属于某一代人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将之摧毁。
2.2局部改造
局部改造就是在保留一些原建筑的基础上,对一些局部外观进行改造,或者是对旧街道进行整体的景观规划。这也是很多旅游景点惯用的方法,例如我院设计的文殊坊,文殊坊是国内最集中的禅文化中心之一,汇集了千年古寺文殊院,道教圣地五岳宫以及爱道堂、金沙庵等多处古迹,被誉为“都市禅林”。
3解析仿古商业街设计失败的原因
虽然,国内商业街更多是采用仿古建筑设计,但是没有继承原有的传统文化,以至于失去了原居民生活的气息。让人们感觉到商业街的仿古建筑大多只是流于形式,给人一种肤浅的感觉,也可以看作是换了外衣的便利商店而已。例如苏州寒山寺古街改造工程,其主要是以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苏州寒山寺为中心,因为苏州寒山寺是非常著名的佛教圣地,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古香古味的建筑群。政府和开发商意识到苏州寒山寺所能够带来的商业价值,于是在寒山寺的临近地段进行了商业街规划,建造出了一条在建筑风格、比例等多方面都极为相似的仿古街道。从外观上观察,仿古商业街和寒山寺的建筑风格是一致的,不存在任何不协调的地方。然而在苏州寒山寺的仿古商业街的建造时,将原有的居民全部搬迁,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气息,而且出现了很多五花八门纪念品的商店,以至于后来的游客只认为这只是一个现代便利店而已。如果在进行现代商业街仿古设计时,更多是考虑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而不仅仅是建筑风格,那么商业街的仿古设计也会取得一定的成功。
4小结
过去三十年来,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了突出“地域化”特征,避免“千城一面”,各种形式的建筑作品层出不穷。其中,仿古建筑与古建筑在形式上最为接近,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木雕斗拱、山花线脚出现在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面对这种现象,学术界一直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并对此现象评价褒贬不一,大众则习惯笼统地将仿古建筑解读为“假古董”,可以说建筑仿古现象从产生开始经历了坎坷的发展过程。而对建筑仿古现象的态度与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如何传承文化、如何古为今用等重要问题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建筑设计中的仿古现象,坚持辩证的分析方法,对于正确认识和设计仿古建筑、摆脱仿古建筑作品的尴尬处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1关于仿古建筑的既往研究
关于仿古建筑的以往研究主要分为仿古建筑的多重价值、设计理念以及构建形式等三类。首先,仿古建筑的形式、空间以及建筑元素具有一定科学和艺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承传了传统文化。例如,卢中一、斯满芳的《仿古建筑与现代文明》探索了仿古建筑的现代价值,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借鉴[1]。其次,仿古建筑设计并非对传统要素的复制和粘贴,而是对富有美学意义的传统建筑或其构建方式进行抽象和总结,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抓住传统精华,在作品中恰当地展示传统韵味。相关研究如赵侃的《仿古建筑兴起的文化因素》,着重从文化要素等方面对仿古建筑的兴起进行分析,挖掘其文化根源[2]。再次,仿古建筑的构件组成和建构形式也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刘卉的《仿古建筑坡屋面设计探讨》等,对古代某些具体建筑的构件数据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察[3]。上述研究为文章提供了研究范围和方法上的参考,但既往研究中缺少对仿古建筑出现根源的系统性总结,仿古建筑设计手法的研究更为少见。文章将针对以上问题着重讨论,并提出适应仿古建筑发展的相关策略。
1.2研究方法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进行研究。(1)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各类文献来获得资料,全面地掌握建筑设计中的仿古现象。在了解仿古建筑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最终在现实资料的比较中全面了解建筑仿古现象出现的根源和创作手法。(2)描述性研究法:将已有的建筑仿古现象相关理论通过理解和验证进行叙述和解释。通过叙述总结相关论证,定向提出问题并予以阐释,从而对仿古建筑的发展和运用进行展望。
2.仿古建筑的出现根源
2.1崇尚传统、追根溯源
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面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独特的传统建筑风貌,尤其是身处文化历史保护区中的建筑设计,建筑在形式上往往难以整体改变,而沿袭模仿便成为延续文脉中一种很自然的手法。“建筑,应当就像从她所在的地方生长出来的一样”[4],受此思想的影响,建筑设计常常以地域传统为依据研究特定的历史文脉,创作出与历史建筑融为一体、服务原有环境的作品。例如,屯溪老街沿街店铺改造设计(图1)仍保留老街独特的街巷肌理和风貌特征,并在建筑高度、体量、风貌、色彩上进行严格控制,使老街视觉协调、尺度适宜。同时,街边店铺采用统一而又有变化的匾额以及各种灯饰、小品,使老街充满传统气息与时尚活力。类似屯溪老街沿街商铺立面改造的仿古设计,不仅在建筑的体量和细部构造上与传统建筑相近,更从神韵上、气质上达到了“神形兼备”的境界。
2.2吸引眼球、创造价值
仿古建筑出现在风景名胜地是一种常见现象,往往能为原有风貌增色并弥补原有功能的不足,而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多地出现仿古建筑甚至仿古街区,在城市也不例外,城市异域风情商业街即是其中一种。异域风情商业街大多通过对异国风情的刻画形成特色风貌从而吸引游客、促进投资。例如,仿欧式建筑借鉴了欧洲传统建筑的空间关系和比例尺度,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公众视野,带动了当地经济。然而,建筑比例失调、装饰烦琐等现象仍时有出现,对于建筑设计创作来说,通过刻意模仿的欧洲风情聚集区如何与原有区域环境文化相协调仍有待思考。
3.仿古建筑的主要设计手法
建筑设计中的仿古形式大体分为两种,即狭义仿古设计和广义仿古设计[5]。狭义仿古建筑设计手法是指利用当地传统材料和工艺在特定范围内对古建筑进行复原工作;广义的仿古建筑设计手法是指延续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并利用现代材料和科学技术手段对古建筑实施一定改造。在仿古建筑的具体设计手法方面,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3.1造旧如旧
此种做法通常针对特定风貌保护区中的历史文化建筑。历史建筑的意义在于文化,因此对历史建筑进行的改造或者加建,形式上应与传统保持一致。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氛围中,仿古建筑的设计多遵循“造旧如旧”的原则。例如,青岛中山路历史风貌保护区中的天主教堂修缮项目(图2),为了保持建筑原有的欧洲风情以及良好的比例关系,施工过程中仔细参考旧堂资料并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当年德国设计者所保留的大样图纸则为改造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2造旧添新
相比“造旧如旧”的设计手法,“造旧添新”主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关键内容既在于保持与传统建筑在形式上的微小差异,同时又有所创新,满足美学意义上的形式统一。新建的仿古部分不管与原有建筑多么相似,也不可能饱含先祖的劳作和汗水,因此,后人所做的仿古建筑远观能保持整体风貌统一,近观可令细心的观察者将仿古部分同原作分开,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将新作仿古部分与历史遗迹混为一谈的“假古董”的现象。例如,绩溪博物馆的设计中,继承了传统徽派建筑与聚落的表现肌理(图3),设置了多个庭院、天井和街巷,并尽可能地保留用地内现有树木的原状,既是对徽派传统建筑的传承,也是对传统山水相融环境理念的重释。
3.3无中生有
相对于前两种设计手法,“无中生有”或许是建筑设计中最容易让人质疑的设计手法,尤其对于结构复杂、代价高昂的仿古建筑。实际上,“无中生有”的设计思路若能清晰地展示地域文化、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或其他需要也无可厚非;而若只是一味追求模仿,忽视建筑空间本身的功能性则大可不必。研究古建筑的意义在于传承文化、感悟先祖的创造印迹,如若仅为粗糙和生硬的仿古,则很难在真正意义上达到仿古的效果,更难说像真正的古建筑一样给大众带来震撼力和感染力。
4.建筑仿古现象的未来
4.1古建筑信息库的建立
仿古建筑的依据是古建筑,设计是否得当、准确,其重要的参考标准都来源于现存的古建筑和相关文献。因此,考察古建筑现状、测绘古建筑数据、整理相关古代建筑设计文献,对于今天仿古建筑的设计具有重要价值和重大意义。同时,今天也是未来之古,相关研究人员应按照设计需求做好当代地域特色建筑的信息收集,供后人参考。
4.2设计素养的提高
仿古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设计者具备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文化素养和综合设计能力。要不要建仿古建筑、仿古建筑形式好不好,设计者修养的高低、设计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否往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不断加强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升,不断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在仿古建筑的设计舞台中找到合适的继承模式和贴切的现代作法。
4.3现代技术的融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众审美能力的提升,人们对仿古建筑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纯粹的形式模仿是原地踏步的消极继承。仿古建筑应与现代环境相结合,与现代生活需求相适应,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形成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相协调的“艺术整体”,构建安全可靠的舒适空间,达到“仿古不同古”的艺术效果。现代技术的应用,让仿古建筑在认真忠实地继承传统建筑形式的同时有所创新,在创新中有所进步,并在进步过程中传递时代特征。
5.结论
仿古建筑作为当代建筑的一部分,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民族的精神的延伸。一方面,在坚持承传文化指引下的仿古建筑设计继续发展,有利于传承和保护传统建筑遗产;另一方面,建筑师应该站在建筑学的专业立场上,致力于研究建筑仿古现象,继承和发扬其精髓,统筹兼顾其象征功能、价值功能、使用功能等社会层面的作用。仿古建筑并不是生搬硬套地建筑符号拼贴与罗列,也不应一味地沉醉于历史的辉煌与文化的璀璨。仿古建筑设计必须通过辨证思维的运用,坚持文化高度自觉,摒弃奇奇怪怪的建筑,从民族精神实质上下功夫,真正提升建筑文化内涵,使仿古建筑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成为众多建筑作品中画龙点睛、承传文化的一道风景线,为城乡风貌增色。
参考文献:
[1]卢中一、斯满芳.仿古建筑与现代文明[J].城乡建设,2003(10):45.
[2]赵侃.仿古建筑兴起的文化因素[J].艺术评论,2009(3):72-75.
[3]刘卉.仿古建筑坡屋面设计探讨[J].上海建设科技,2009(2):31-33.
[4]李剑平.关于仿古建筑形式的思考[J].文物世界,2001(03):76-78.
【关键词】现代设计,仿古建筑,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居多.木结构有很多优点,倒如卯榫结合整体抗震、雕粱唾栋艺术纯粹、单体组合空间丰富等;但也有许多致命的缺点,例如取材匮乏、腐朽老化、制作复杂、单体空间单调等。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何合理化、规律化的在古建筑中应用,使现代结构的仿古建筑既保持浓郁的中国古代特色又能摒弃木结构的致命缺点,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现代设计中仿古建筑的特点分析
1.现代设计中仿古建筑的概念简述
中国建筑文化历史悠远,形成独特,建筑物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宏伟中不失细腻,庄严中不失优雅。而“仿古建筑”一词正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上世纪末学术界在理论上的探讨, 褒贬不一, 可以说它经历了一个坎坷不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仿古建筑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现代建筑材料或传统建筑材料, 对古建筑形式进行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再创造。狭义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传统建筑材料, 在特定范围内对古建筑的复原,严格讲属于文物修复范畴。
2.仿古建筑的特点简述
仿古建筑通俗点讲既是用现代的施工工艺体现古代建筑的外形。而我们知道由于古代建筑材料和理论的局限性,古建筑并不存在高层结构;故而现今的仿古建筑多以单层和多层为主。众所周知,现代多层建筑多为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所以在仿古建筑中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一)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体现在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并保持构架制原则。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鉴于木结构的耐火性很差且使用周期短,在现今建筑中已经不提倡使用;而构架制的结构形式和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极为相似:传力途径明确,主体的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分开。这就说明框架结构是最能体现古建筑精髓的结构形式。这也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二)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但彩画制度这一形式在现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也只能通过外贴或喷绘等装修手段才能达到。
(三)中国古代建筑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所特有的形制,它既是梁和柱之间传递荷载以及承担抗震作用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为一体的精华所在。随着现代结构形式及建筑材料的发展,斗拱这一重要的结构构件应用在仿古建筑中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实质性作用,而仅仅作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装饰构件。但是它作为古建筑的代表性构件是不可或缺的。
(四)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正是由于这种理念,古代建筑的单体建筑形式也是高度统一,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这些特点难免单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古建筑的多样性,而古代建筑师则从建筑组群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从而使庭院变化丰富多彩的。而在古代园林的设计中这些特点并不明显,原因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这才有了现在我们熟知的各式园林。
三、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仿古建筑中应尽可能的以现在设计方式来使得各个方面的特点得到显示。中国古建筑中以明清时期的苏式园林古建最具代表性,也最为人们熟知;所以在仿古建筑形式中以仿明清苏式古建为主。仿古建筑的主受力构件大体可分为:柱、梁、桁、檩、椽。传力方向为:屋面椽檩桁梁柱;途径明确,受力简单。笔者将以一个简单的仿古建筑设计做出分析。
1.景点的整体规划
如图1,该景点是为纪念一个上古凰落架”的传说依山而建。简单地分为两个标高平台。
首层平台是一个小型的游园,二层平台是围绕一颗老梧桐树的纪念游园。两个高差所形成的两个立面采用汉阏组合造型,第一立面两组组合,中间设神道,通过神道台阶上至第一层游园平台,该平台采用对称手法完成以铺装、落差广场、旱地喷泉等要素组合的休闲广场;第二立面一组组合,中间设过门阀门,阕门两侧分列两组阁和宫墙,通过阕门上至二层纪念平台。该平台上设纪念亭和老梧桐树遥相对应。其间夹杂绿化、铺装、廊道、水池等园林设计因素。
2.单体设计
如图2,汉阕的造型古朴刚劲,别名凤阕,能够很好地突出该景点纪念。凤凰落架”的古老传说。将单体的阗分体量大小,前后不一地组台在一起形成立面造型就要求单体的阔比例及大的构件仿古特点明显,且利于现代结构施工。
设计中通过对古代汉阋造型有选择取舍,强调大形体的同时忽略某些结构细部,尽量通过小型装饰构件体现古朴的昧道。单闫分上下两层檐,中间是空口回音腔体,内置风铃致枚,每当山风吹过铃声清脆引人寻觅。戗脊、覆瓦条等构件粗拙刚劲.线条挺拔。双层阕顶面覆墨绿琉璃平瓦,其余外露面铺青灰陶土砖。阕体正面中间置古式青铜浮雕。总体组合色调以青灰的阕墙、青灰的铺装地面、墙上铜制金属花箍、古松柏、红绿的花草构成既庄重又活泼的纪念场所。单体组合方面通过阕体的高低、前后错落,材质的转换,横向竖向线条的对比,墙体古式花盆的点缀形成单体的统一,丰富的多角度观感组合立面。
3.结构分析
如何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百分之百解决建筑设计的思路,在基础承载、基础形式、墙体形式、阕头形式、细部构件等方面分别对待,既要考虑安全合理.又要考虑经济实用。由于该地盛产石灰石,所以在基础和墙体上采用了M7.5水泥砂浆浆砌MU20石灰石,在围头标高范围内采用了内部框架,两层檐板和竖向腔板从框架梁上以折板的形式挑出,板厚100 mm,壬10配筋,根部由于双层板厚承载剪力不是问题,主要荷载考虑板自重、瓦板重量、风荷载、雪荷载。内部框架柱基础伸人浆砌石灰石满足锚固,并每隔800mm环形拉结一道框架梁,框架梁内侧挑出基础板,上浆砌石灰石作为压载。且为防止风的侧向力,必须在框架基础上砌够足够压载的石灰石,防止阕头的侧倾。其余戗脊等构件按照加工尺寸,用细石混凝土9号铅丝做骨架,壁厚15 mm,预制后,焊接在相应位置的预埋铁件上。外露装饰分90采用铺装、抹面涂料、斩假石等做法。
四、结束语
通过对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对现代结构的仿古建筑借助古老传说的优美意境,和谐地与景观规划有机地融为一体有了浅显的认识和大胆的尝试。该景点建筑建成后,给人以建筑总体布置。彰显雄浑大气,单体建筑突出沉稳厚重,细部装饰刻意精雕细琢的感觉,是谓成功的现代设计思路,同时也成为人们在闲暇时观赏、游览、休闲、散步的理想场所
参考文献:
[1]牛毅胜 浅析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07年28期
[2]张向东 肖胜利 夏琪谷 洪勋 马学 仿古建筑地震灾后重建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施工技术》 ISTIC PKU -2011年6期
[3]张福萍 仿古建筑结构设计实例简介 [期刊论文] 《煤炭工程》 PKU -2003年9期
[4]谢海燕 浅谈仿古建筑的设计――永定下洋温泉度假酒店设计 [期刊论文] 《建筑设计管理》 -2012年7期
关键字: 传统建筑;文化元素;思想;
1.引言
中国的传统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期。并且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传统建筑的风格也在不断的变化,在这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蕴含在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元素,不同时期的古建筑蕴含的文化元素有所差别。当前的建筑发展中面临着很多挑战,这其中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去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建筑风格关系,以做到既能够充分展示出中国的传统建筑的文化气息,同时又能够很好的体现建筑的时代特色。要做好传统建筑风格的设计,首先要对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元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抓住传统建筑的精髓,才能够在传统建筑的修复和重建过程中游刃有余。
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分析
2.1理性与审美的结合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元素中,理性和审美一直都是延绵不断的。分析传统的建筑可以发展一个明显的规律:不管是单体或者群落建筑,从建筑的布局到形态都十分考究,在各样的形态中包含着社会法则、哲学伦理等理性和审美的观念,它们和建筑的形态、色泽以及材质相互交织,展现出传统建筑的理性和审美的巧妙结合。
在这些理性元素中,大致可以分为实用理性和审美理性两大类。实用理性指的主要是在传统建筑的设计中,从建筑的整体布局到具体的结构设计都十分注重建筑设计的法则。这些法则有的是在长期的设计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思想,例如传统的建筑一般都是背山面水而建,在传统建筑的各个阶段都有着严格的尺度进行限定。在官宅和民宅的设计中对于尺寸和规格等都有着严格的限制。而且这些发展能够将传统的封建礼制思想完美的提现为数量的形式,本身就有着很强的理性思想。在中国的传统建筑发展过程中,建筑的风格未有很大规模的变动,这也形成了最后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的迥然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封建制制度对建筑设计师门的压迫,残酷的制度禁锢了思想的发展。
在传统的建筑中,可以从建筑看出封建社会的影子。传统建筑在根本上是封建礼制的一种工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皇陵、庙宇、庭殿等具有礼制色彩的建筑形式,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封建社会的社会心里和人们的审美思想。其中大的群落建筑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理性思想的核心代表,它能够充分的表现出方和圆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正统”代表形式。大大小小的传统建筑都折射出人们对于“天人合一”等思想的追求,提现的是一种建筑的精神层面的审美思想。
2.2传统建筑中的风水术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设计中,最具有文化内涵的当属“风水术”,这是古代人们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对于建设设计思想最为精炼的总结,也最能够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即“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因地制宜”等寓意深刻的文化元素。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选择建筑的地理位置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在古代,人们都过对一个区域的地形、水质、气候进行判断,分析它们是否适合人类的居住和生活,这些“风水术”其实和现在的水文地质科学是有着关联的。在古代的建筑选址时特别注重保护“龙脉”,也就是当今地理科学中有关山脉走向的问题,这种传统的思想能够有效的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所以说在传统建筑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2)因地制宜的思想。在传统的建筑中,可以发现古人在尊崇自然的同时,也不忘记对自然本身的考量:他们认为自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也不能随便加以改造,而是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弥补自然的不足。这些思想和观念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传统的包容、隐忍的文化气息,是传统社会人文精神的一种写照。
(3)保护环境。在传统建筑中,尤其是园林建筑,更加能够表现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传统的园林建筑中,建筑的设计无须受到严格的限制,代表着封建礼制的建筑风格也在这些园林建筑中被冲淡,园林建筑的设计有了最大化的自由度。在传统的园林建筑中,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很好的融为一体,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园林设计的层次。而且在传统建筑的设计中都十分看重人的感受,将人文的情怀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中,同时更加注重建筑本身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这种包含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方法在传统建筑设计中有着很深的渊源。
3.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1)传统建筑中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的应用
现代建筑的设计和装饰都应该借鉴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元素。首先,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将建筑很好的融合到自然环境中,同时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真正的做到“天人合一”。在整体的建筑设计中,要做到建筑的结构和建筑的外形装饰相互融合,将整体的建筑风格作为设计的核心,通过建筑的外形装饰来配合整体框架结构的设计,从而达到更好的彰显建筑设计风格的目的。在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中,可以通过借鉴传统建筑的文化元素来改善建筑的风格设计,并且结合时代的特色,能够更好的表现建筑的设计风格。
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元素在现代建设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丰富建筑设计的形式,而且在与各种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元素交融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展示现代建筑的视觉体验,增加现代建筑的审美享受,而且可以增加建筑设计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赋予建筑以“人文”特色。
目前对于传统建筑中文化元素的使用主要有传统建筑纹饰的应用,通过纹饰脉络的设计,它能够赋予建筑物以鲜明的设计风格,同时提高建筑物的设计层次和审美品位;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缓解目前的钢筋混凝土设计带给人们的压抑感觉,在建设设计中大量的应用竹子、木刻等传统的材料,能够增加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传统设计理念的应用能够增加建筑整体设计的协调,做到各个部分相互融合,提升建筑设计的品位。
(2)传统建筑中文化元素在古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古建筑的保护是目前一项紧迫的任务,做好古建筑的施工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对古建筑中文化元素的提取。首先,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建筑特色,判断古建筑中所蕴含的主要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是这些古建筑的灵魂,因此,与其说是古建筑的施工,实际上是古建筑中“文化元素”的施工,这个才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在古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忠实于建筑的文化,要做到建筑的设计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做到很好的配合,同时施工中要注意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中,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彰显建筑的文化气息。
4.结束语
中国传统建筑的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对它的研究也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悠久的传统建筑历史带给我们大量的有关建筑设计的思想和智慧,尤其是关于传统建筑中文化元素的研究,能够为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同时也能够在古建筑的施工中更好的体现出建筑的时代和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 产婵.论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运用.金田,20112年10期
【关键词】古建筑;现代建筑;途径
前言
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取古建筑的精髓是我国建筑领域文化传承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新材料应用的日新月异,设计者有责任科学地将先辈经千百年锤炼的建筑文化精髓——中国古建筑艺术与现代结构技术、工艺、材料相结合,使建筑业得到更广阔地发展。
1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的现状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国内建筑市场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首先传统的中国居住建筑,无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与现代住宅的功能要求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比较大的矛盾。其次,其结构形式又是以木结构为主,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上都有先天不足。另外,北方的四合院需要相当的占地面积,南方的天井围合院落在采光、通风等方面也无法满足现代生活要求。因此,对中国传统居住建筑,既不能照搬,也不容易借鉴。这些还只是客观因素。而主观原因则是由于国内的富人们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不自信,没有如对中国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那样强烈的自信心。从中国各地城市建设情况看,在新建筑的设计中缺乏考虑民俗和地方的建筑风格,基本上是西方建筑文化的复制品。长期下去,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建筑文化有丧失的危险。如果长期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到旅游景点上去了解中国经典的建筑文化的碎片了。城市建设现在基本上错走了一条全盘西化,千城一面的路子,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来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沉重打击。现代建筑除了全盘套用西方建筑形式与建筑风格的同时,也存在着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刻意的原版抄袭古建筑。特别是在一些景区或者城市的公共地带,我们都可以见到很多仿古的建筑体。这并不是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发扬与运用,而是误解了何为传统建筑风格,何为地方特色。
2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意义
中国古建筑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在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科学各个方面知识的媒介中,古建筑的发展有着其生命的印记,是一个时代人们审美观的物化,了解建筑的内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通过对传统元素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的审美和思想、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这是一种精神特质的体现和升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可以体现一种精神本质,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使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互相融合和整合。我们通过对传统元素的理解、提炼并有机地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使建筑既简洁明朗、形式与功能高度统一,又具有真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为原则,将这些传统设计元素加以提炼和简化,并得到提高和升华,创造出现代、简洁、舒适而又能体现中国主义精神和意境的现代建筑风格,形成一种新的而又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中式设计理念。
3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的途径
3.1将环境、建筑、文化相融合建造“城市特色树”
环境、建筑、文化三者的关系,很微妙,很“有机”,很“辩证”。说到底,是环境决定文化,但环境必须通过建筑,才能决定文化。相对于文化而言,环境是建筑的载体和母体,已建成的建筑又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相对于环境而言,建筑就是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文化的主体;相对于建筑而言,环境与文化的结合,能让建筑更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环境、建筑、文化三者共同构成了“城市特色树”,即“环境之土,文化之根”,有了前两者的营养吸收与供给,“建筑之枝叶”才能繁茂,“城市树”才会有茁壮的活力和由茁壮焕发出来的魅力。可见,环境的美来之于建筑的美,建筑的魂取之于文化的魂。
3.2将古建筑元素的内涵融于现代建筑中
在现代建筑设计时,应该有机地吸收中国古代建筑中对“天时、地利、人和”传统哲学思想的应用,将环境与物质技术处理与运用,完美的统一起来。现代建筑中的传统元素的应用并非单纯的仿古,而是应该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通过建筑中的传统元素表达出来。对待建筑传统,我们不能局限于形式层面,不应仅仅追求外在形式的继承,而应延展中国建筑优秀文化传统,将重点放在深层内涵的精神继承。
3.3将古建筑元素灵活的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
在当代建筑造型设计中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可以直接运用传统建筑符号,清晰地表达建筑的所指,体现建筑造型的传统意味。在建筑造型的处理中,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技术来部分的模仿传统建筑的形式,如传统建筑的屋顶、檐部、柱头、窗套和等部分,并严格的遵守传统的做法和比例。这是中国建筑师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过程中最先选择采用的手法之一。可以把传统建筑符号进行抽象提炼后应用到建筑的重要部位,如建筑的屋顶、檐部、窗口、入口和楼梯间等处,并真实的反映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这种手法抽象而现代,既突出了建筑的时代特征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脉络。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理应继承和发扬传统,不应该只是简简单单的复制传统。一方面,我们要从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中汲取养分,吸收精华,与当代建筑和现代人的生活相结合,更好为当代建筑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传统是发展的、逐渐演进的,并在不断的制作当中。我们继承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正是在创造和丰富传统,努力建造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3.4合理创新,增强意识
也就是说要合理创新并加强保护地方传统建筑风格的意识。我们在传承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也要有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够更好的保持传统建筑风格的生机与活力。但是我们也要树立起保护传统建筑风格的意识,在这样一种意识下,才有可能在现代建筑之中合理的保留传统的建筑风格,更好的体现出地方文化与地方特色。
3.5将有形空间进行拓展对无形空间进行再创造
在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中,古建筑测绘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借助古建筑测绘课程可以便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建筑被称之为凝固的艺术,从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至工业化大生产的工业革命,再到二十一世纪的后现代艺术的发展,都为建筑这门艺术形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要想对他们丰富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内涵有个全面的了解,测绘无疑是最直接的方式。本文从古建筑测绘课程的意义和目的着手,通过山西榆次后沟古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践,给出了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案和过程要求,通过古戏台的测绘实例提供了古建筑高度测量实际具体解决方案,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组织有效、方法可行、内容要求具体、成果资料丰富,可以作为相关设计实践教学执行之参考。
关键词:
古建筑测绘;测绘教学;后沟古村
建筑被称之为凝固的艺术,从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至工业化大生产的工业革命,再到二十一世纪的后现代艺术的发展,都为建筑这门艺术形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想要真正的了解她们丰富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内涵,测绘是最迅速而直接的方式。
1古建筑测绘课程概况
在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中,古建筑测绘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该课程延伸了中国建筑史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便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作为一种建筑技能,在中国传统民居、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古建筑测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建筑和规划专业学生的设计综合能力方面,古建筑实践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古建筑测绘教学的目的
古建筑测绘是在完成《中国建筑史》课程之后,通过对实际建筑对象的前期资料搜集整理与后期现场调研测绘,来加深和提高建筑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对中国古建筑经验和文化传统的感识。深刻的理解古建筑群体的空间布局、设计手法、工程做法及装饰特征,可以运用中国建筑史、城市建设史、建筑构造、工程测量、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建筑设计基础、计算机绘图基础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论修养,培养建筑空间尺度认识和建筑设计发散思维,提高建筑表现效果,包括分析调研能力、视觉艺术归纳、徒手和计算机绘图能力,为以后更好地学习建筑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山西榆次后沟古村古建筑测绘教学
3.1测绘基地的概况位于山西榆次区东赵乡的榆次后沟古村,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现有村民75户,250多人,该村东与寿阳县交界,西毗邻清徐,南接壤太谷县,西北相连太原市,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低山丘陵,这里的民居多为独立式窑洞,主要建造于清、民国年间,民居造型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主,村内现存18座大小庙宇和12个民俗老院、祠堂、戏台,并且门前的抱鼓石、门枕石等保存完好,进一步彰显了传统中国古建筑的韵味。榆次后沟古村被誉为“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专家们经过反复考证,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家协会于2003年将后沟古村定为唯一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古村落调查范本。
3.2测绘基地的建筑环境在民居建筑方面,后沟民居建筑多为黄土高原土穴窑居,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依崖就势、随形生变、层窑叠院。与石窑、土窑、砖窑、明券窑等遥相呼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后沟独特的风景。后沟古村完整的排水系统、等级分明的窑居建筑格局、自给自足的生产作坊等都充分显示了族权势力的统治地位。在后沟古村的村口有一条名为龙门河的河,在龙门河北岸的阳坡上就坐落着村落的整体,坐落在河南岸的观音堂与村落相对。经过龙门桥,就是小广场,该小广场的组成主要包括古戏台、玉皇殿和商铺,村民们可以在这个广场上组织开展精神活动。由小广场一路向西,是一系列的民居院落,如窑中窑、仪门院、将军院、先生院等,一直延伸到山顶的民俗博物馆和真武庙。由真武庙向东下山,途经吊桥院、半坡院和文昌阁等,最后回到小广场。后沟古村通过对地势的高差进行巧妙的运用,将各处庙宇和院落以小广场为中心联成一体,与南侧的魁星楼相呼应,进一步丰富了视觉效果。
3.3测绘教学实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后沟古村落建筑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以下教学手段:一是专题讲座。古建筑测绘实习开始之前,教师通过讲授测绘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应知识的运用,帮助学生熟悉测绘工作的相关流程,让学生对古建筑测绘的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并且在学校中开展围绕“山西建筑的特点”以及“传统窑洞民居的结构特征”等专题论坛,重点讨论晋中地区的民居特点以及黄土高原土穴窑居的风格。二是分组测绘。为了便于全面细致的了解村落的建筑布局,对实习学生分为12个小组。针对12个院落以及建筑进行测绘,包括葡萄院、椿树院、张家老院、窑中窑、保正院、吊桥院、楼遥院、怡门院、半坡院、枣树院、古戏台和三元殿。然后综合分析村落空间分布和各个测绘对象的布局特点。具体要求如下:1)全面了解测绘对象,进行社会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对传统城镇空间的文脉沿革、自然、人文环境等方面收集第一手文字资料,绘写出调查报告。2)掌握测绘方法,熟悉测绘工具的使用,记录下每天测绘的建筑及环境,当场拍照、绘制测绘草图,书写实习日志。3)对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制、结构构造、造型形象,内外装修、陈设布置,细部大样等全面测绘深入调研。4)测绘小组分工合作,每人独立完成定量工作,每小组共同完成被测对象全套图纸。应忠实于原物、尺寸无误,表达准确。徒手草图比例正确,标注清晰,表达清楚。墨线正图构图完整,线条明晰,标注准确,图面表现力强。三是教师现场指导。在实际测绘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指导教师现场随时解决疑问。白天12个组进行户外测量作业,晚上各组集中进行数据整理和绘编,每个小组汇报各自取得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全班在一起互通知识,取长补短,遇到的普遍问题和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或借鉴其他小组较好的解决方式,指导老师及时总结问题和解决方案,调整教学实习计划,根据现场情况把握教学重点,使之更好地适应古建筑测绘实习的整体目标。
以下以古戏台的测绘教学为例,具体介绍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实践。古戏台作为酬神娱人的场所,古称乐楼、乐亭。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其前后衔接自然,造型稳重大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古戏台始建年份不祥,但是通过分析其遗存的部分构件,这座古戏台不晚于清乾隆时期,在初期的“大破四旧”中部分被损坏,2005年5月重修。其一,榆次后沟地处偏僻,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像资源都比较稀少。因此,在进行测绘准备和现场作业时,需要学生对该村的历史沿革、修缮情况等资料进行收集,在进入现场前,学生可以收集相关的县志,这是了解古戏台最重要的史料。其二,古戏台立面高度不一。指导学生采用丈杆测量和铅垂测量,辅助比例测量法测绘出初期的数值,再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制图。其三,在组织开展现场绘制工作时,邀请工作人员(熟悉当年古戏台使用和修缮情况)进行现场回忆和讲解,并对录音资料进行整理,建立电子文档。结合县志记载的相关内容,采集和整理古戏台的壁画、匾文数据。
4结语
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是本科教学的综合实践环节,前后有半个月的时间,是学生实地考察了解古建筑的难得机会。由于中国建筑史课程多以北方官式建筑为主,学生对传统古建筑缺乏认知。山西后沟古村是中国重要的地域性建筑代表,教师应寻找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扩展课堂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古建筑的兴趣,这是古建筑测绘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值得广大师生共同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必锋.地域性古建筑测绘教学与分析[J].山西建筑,2011,37:241-242.
[2]张蕾."古建筑测绘"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浅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10:84-86.
[3]闫超,建筑学专业建筑测绘实习结合建筑模型设计探讨[J].科技向导,2012,23:87.
2013年11月16日至17日,为期两天的“中国建筑研究室成立60周年纪念暨第十届传统民居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江苏省会议中心(钟山宾馆)顺利召开。此次大会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民居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研究所以及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合办,得到了《建筑学报》、《建筑师》、《建筑与文化》、《Frontier ofArch计ectural Research》以及《南方建筑》等多家媒体的大力支持。
来自国内外数十位建筑史研究专家、学者与会,围绕“史学史暨中国建筑研究室60年回顾与展望”、“非地域化的地域性”、“民居与建筑创作”、“民居遗产保护的问题与策略”四个议题展开研讨。其中,由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教授所作的《从保国寺的发现看“中国建筑研究室”的学术思想成就》报告发言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任吕舟教授认为“发现保国寺大殿就是建筑研究室的最大成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教授认为“发现保国寺大殿改变了史学界的看法,发现保国寺大殿改写了长江以南无宋代建筑的历史”;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刘叙杰教授认为“发现保国寺改变了学界过去对江南古建筑的定位,可想保国寺大殿在中国学界眼中的地位有多重要”。本次会议的召开旨在纪念前辈学者的开拓精神,反思60年来民居研究的观念、方法,推动民居遗产保护。1954年暑假,中国建筑研究室由戚德耀、窦学智和方长源组成的调查小组在调查杭州、绍兴、宁波一带的民居及古建筑时,“偶然”发现了保国寺。在经过了一系列调查勘测之后,他们将部分实物、《寺志》、图片、拓片和碑刻等资料向刘敦桢教授作汇报,其后刘教授做出了“保国寺为长江以南最古老的、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佛教建筑”这一结论。
会议期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签订了保国寺教学研究基地的合作协议。
【关键词】园林;古建筑;风格;审美
一、引言
我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具有很多美学效果的园林古建筑,他们成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名片,很多外国人慕名而来,专门就是为了见识一下中国的园林古建筑,例如江苏苏州的拙政园就是中国园林古建筑的典型代表。园林古建筑中很多的美学需要经过相应的对比,拉开距离,移情等方式才能有效鉴赏出来,下面就从园林古建筑的中外对比情况谈起。
二、中外对比
人类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发生了不断的演变。经过长期的发展,很多地区的建筑出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下面就分别对比一下,中外园林古建筑之间的建筑风格的各自特点。
在中国古代,木材的来源很多,很多的中国古代建筑都是以木结构为主,由于长时期对木结构建筑的研究,很多中国古代工匠对木结构的建筑研究很深,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古建筑都属于一些单体的建筑,借鉴的阴阳八卦的理论,崇尚中轴对称的建筑理念,方圆整洁以多个单体建筑组合成一些建筑群,其中的建筑装修也是各具特色,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北京的故宫,还是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等。这些古代园林建筑有时一些皇帝的寝宫或是达官贵人的“私人别墅”,成为单独的一派,属于东方风格的建筑。古埃及处在半沙漠地带,没有很多树木建筑,因此其的建筑以石制建筑为主,最为典型的就是狮身人面像,还有金字塔等建筑。主要用于法老的墓葬和神殿等,具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古希腊的建筑主要也是石质材料为主,有艾奥里亚,最为典型的就是雅典卫城,古罗马的古建筑主要以砂石和泥土等混合物为主,建筑的结构主要以拱形结构为主,万神庙是古罗马最为典型的建筑,充分体现出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三、设计风格
园林古建筑又是现代城市的林园,很多城市的现代建筑是以钢筋混凝土或是玻璃幕墙等现代材料为主要构建元素,体现出了很多现代的建筑风格,一个保留了很多古代的园林古建筑的城市将古典建筑的小桥流水的节奏和现代城市车水马龙的现代节奏有益的结合,形成了和谐的整体。我国最为典型就是就是江苏苏州,这个城市有老城区和新城区之分,在老城区中所有的建筑不得超过6层楼高,而且在建筑的顶部要加装相应的古典建筑的装饰,与拙政园、狮子林等典型的古代园林充分融合,加之城市还有蜿蜒的护城河缓缓流过,形成一个典型的园林古建筑城市风格,成为中国最为宜居宜游的城市之一,这也就体现出园林古建筑对一个城市的影响。苏州的园林就是一种在现代城市中闹中取静的最为经典的例子,一墙之隔就是两个世界,墙外就是现代城市的车水马龙,墙内就是鱼戏莲花的幽静安详。
在中国,古代的园林古建筑主要有皇帝的寝宫、寺庙道观的院子还有就是达官贵人的私人府邸,这些就是现在保留比较完好的几个苏州园林都是达官贵人的私人府邸。还有一种园林古建筑叫做文人园林,这种古建筑主要起源于古代的魏晋时期。文人园林的发展主要是一种隐士文化的氛围。各界文人开始对建筑涉足,很多时候,建筑的风格因为文人的介入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人开展进行园林设计,对后来的文人园林的风靡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例如南北朝时期的谢赫就提出了6法,这是我国园林古建筑的设计的最为著名的提法和离你那,涉及到了古建筑的设计布局、整体效果,表现手法等。陶渊明也是一个古代建筑的设计师,在他的《桃花源记》中,对世外桃源的表述就有一种园林古建筑设计的理念。“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园林古建筑的建筑根据,还有“悠然见南山”是设计对景物的巧妙应用。古代的文人对园林古建筑的设计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文字的诗词歌赋、还有就山水园林的水墨丹青,有时他们则直接涉足古建筑的设计之中,成为名副其中的建筑设计师。他们设计的园林古建筑主要一种以自然景色为主旋律,有山有水的自然风光最主要的设计风格。
古代建筑的风格主要还是与当时的民风有关。一个民族具有自己的特色,这种与众不同的特色要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山西在中国古代是很具有影响力的,古代有晋商,古代的佛教、道教在山西的发展也是很有自己的特色,另外还有山西的面食文化,这些文化对当时的古建筑园林的建筑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例如栽种相应的树木是一般古建筑或园林的典型设计,一般左右各一至两株,相应之间的株行距之间是等距的,栽种整齐,表现出一种整洁严肃的氛围。这在古代乃至现代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也就是主次尊卑的关系,这种左右对称的树木设置格局将成为一种权利和尊严的象征。
四、审美与鉴赏
现代的审美心理被分成了4个层次:第一层就是感知,第二层就是想象,第三层就是情感,第四层就是理解。在园林古建筑的鉴赏之中,审美的这四个层次就是鉴赏的主要部分。同时也与主体的特征有一定的关系,鉴赏人的品味,设计者的审美观这些都是审美鉴赏的主要因素。
(一)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文化鉴赏的一种常见形式,比如,我们看到“猴子”就想到“聪明”,看到了“莲花”就是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这些主要就是长期以来,人们赋予各种生物特定的含义,这就是借景抒情的基础。在我国古代,借景抒情的文化鉴赏情况很多,园林古建筑的鉴赏也是充分体现出这种理念,苏州园林中的狮子林作为四大园林之一,其中的最为特色的就是假山之中藏有百只狮子,这也是这个古代园林名称的由来。这就是人们对该园林中假山群的一种想象,一种移情的表现。
(二)距离产生美。外国一个心理专家早就指出,产生美的一种手段就是拉大距离,“不识庐山正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不断的产生距离,其中的美观才能显现出来。园林古建筑的的美感不仅只有局部的,还有整体的美观,这种效果只有拉开距离才能欣赏到。例如,北京故宫的航拍图,可以欣赏到北京故宫不一样的雄伟壮丽,这就是一种别样的鉴赏角度。只有产生距离之后,这种美感才能出来。
(三)意境的美感。这种意境的美感主要就是园林古建筑对鉴赏者的感官刺激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反映和对园林的遐想,这种心理体验就是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园林古建筑进行有机的融合,这种融合有时可能才能一定的共鸣,这种思维上的共鸣就是一种美观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给人一种联想的空间是园林古建筑的一种美学表现手段。
结语
中国的文化有5000年的历史,这就是中国园林古建筑的文化底蕴。基于笔者的一些浅陋认识,分析了对于园林古建筑鉴赏的思考。其实,园林古建筑作为一种鉴赏的对象,很多的审美效果需要鉴赏者一一体验出来,不仅仅最为现实的景色鉴定,更多的就是心理上、情境上的升华。
参考文献
[1].赵,张辉,王雄.西方形式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设计过程教学改扩建案例
[ABSTRACT]The article describes a process and results on “ancient architecture mapping studies” with “architecture design courses” in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industry. We want to explore a new architecture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mapping and research through guiding students to map and research the residential areas in the southern Anhui. The new method is to abandon the traditional empirical method and to express the obj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 to make the process can be refered to and easily operated.
0.引言:古建筑测绘一直是各高校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教育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多年来,各高校开设的古建筑测绘课程结合实习,测绘记录了大量古代建筑文化的优秀遗产,为建筑教育、建筑史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 由于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古建测绘与建筑设计依然作为孤立的两个课题,没能在教学中起到互相辅佐互相促进的作用。
从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得知,三年级阶段的课程设计教学中,学生尚不具备解决设计问题的综合思维和能力,他们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容易受所谓的“想法”和“灵感”的误导,往往会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过分强调个人设计思想 ,忽视得以实现的条件和融入现实环境后的效果 ,对于局部构造处理的认识模糊 ,以及在处理不同建筑风格相结合时手法显得生硬等。本课程作为三年级最后一个作业,旨在结合古建筑测绘,对学生进行理性的思维训练,强化学生对基地―环境,功能―空间, 结构―材料问题的理解。同时,通过对古建测绘中现实条件的分析,来引导学生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培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探索内容
1.1通过对传统民居的外部尺寸、局部构造、细部处理等方面数据的测绘与整理,为传统民居本身的维护、建筑风格的探讨提供详实的依据, 探讨改扩建以及以后新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风格协调的问题。
1.2通过对实际传统民居和周边环境的测绘,增强学生对于建筑物尺度及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实际感受,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促进学生设计形成一个从三维到二维的设计推进过程。
1.3 现代主义教会了我们用空间去理解建筑,并且以建筑的几何性作为空间原创的基本动力。因此,在新老结合时对于空间的问题便是我们此次设计研究的重点内容。
2. 西递村原有镇政府地块课程设计尝试
改扩建目标: 设计目标为青年文化活动中心(改扩建设计),要求学生在整饬基地周边环境总体思路指导下,对原有的传统民居进行改扩建。一方面以传统民居的改建来探索传统民居的利用策略与方法。另一方面在改建传统民居的基础上,增加新建建筑内容,探索如何处理新老建筑之间的结合、协调、对话,如何建立新建建筑的空间与传统建筑、道路及环境的互动秩序。
3. 设计过程:
建筑设计的成果是,从本质上讲是多约束下的综合决策的产物。本次教学以回答“有什么?”、“能做什么” 、“怎么做?”来推动设计的过程。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教师的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训练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1 分析阶段:找出主要矛盾,是回答“有什么?”的过程。
场地约束:场地作为设计中的约束因素,是设计者要尊重的约束条件。同时对其研究,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刺激设计构思的发生。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设计的约束条件不是以任务书的形式直接传递给学生,让其被动的接受,而是在设计的开始,拟定任务书的阶段,就让他们参与其中,在古建筑物的测绘同时,完成地形图的绘制。
基地位于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村内,通过现场调研和现场面积测算,整个基地占地面积约为2700平方米,其中需改扩建的主体部分为典型的两次皖南民居,建筑面积约为为600平方米,它处于场地的主置,是本方案的核心。因此,新建筑以什么样的姿态与旧建筑进行交流,便成了设计的主要矛盾所在。
3.2拓展阶段:“能做什么”――找出方案设计的多种可能性。这个阶段思维过程以感性为主,理性为辅。
(1)空间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在找出设计的核心问题后,没有要求学生继续推敲总平面的布置,而是通过在场地上形成简单的空间认知后,拓展思维,初步设想自己所要的空间模式。于是在这一个时期,第一次释放教学案例,刺激学生的设计思维,带来启发性思考。
案例一德国建筑师卡尔约瑟夫•夏特耐尔(Kadjosef Schattner)的卡托利克大学图书馆(Catholic University Library)是为旧图书馆增加阅览和藏书空间。新建建筑的部分布置在原图书馆凹字形内院的开口端,与其围合成一个四合院。原有图书馆的立面外墙转换成阅览大厅的内墙。一边是古老建筑面向内院的立面,一边是现代钢结构的书库,这种矛盾对立的形式被统一在历史文化的延续之中。卡托利克大学图书馆使人们在一个空间里看到了两个时代的建筑形式,它们和谐相处,同时保持了自己鲜明的个性。
上面的案例中,新建建筑采用集中的方式,在体量上与旧建筑形成对峙。
第二个案例列举的是新建筑采用分散布局的方法有机地融入原有的环境中。举例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利用现代建筑的设计语言,诠释了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的内涵。这里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设计师对庭院和水面的巧妙运用。新馆的主庭院与拙政园的仅一墙之隔,设计以水面为主,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引水而来。由此,通过一种“虚空”的处理完成了新与老的呼应和转换。
通过对案例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开始进行思考:新建筑采用集中式还是分散式的体量与原有建筑进行对话。最后,同学A选择了以原有古民居为主体,新建筑发散布局的空间形式,进而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处理手法。
(2)功能的组合:要说明的是,这个时期的功能探究,不是让学生陷入到对建筑规范的研究中去,而是分析空间使用的特点,讨论功能对空间关系的影响。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怎样将新的功能注入到改扩建的主体――古民居中。根据测绘,古民居主体部分为典型的两层皖南民居,已有百年历史,西面为两进院落,东面为为后加建的厨房,主体木架构完整,马头墙造型壮观,起伏错落,建筑南立面和东立面各有一个门罩。基地南面系一系列近期加建的建筑,基地北面为一院落。通过对功能的研究,可以明显发现青年活动中心功能要求为开放的,而被改造的传统民居本身就是封闭的“围合的天井,高墙深巷的街巷空间”。因此填充进传统民居的功能属性应该是“静谧”的,同时要考虑到对古建筑本身价值的利用。
总结出来青年文化活动中心主要的功能模块有:休息茶座功能、阅览功能、展览功能、办公功能。结合空间形式的选择,展示空间的半固定特征以及观展流线的组织,正好与新建筑采用的分散式空间形态相符合,于是可以将展室设计成单元式的串联。进一步分析,办公空间本身具有单元分隔性,从而设想在形态上,把展览与办公功能放进一种重复的母题中统一起来,然后围绕古民居主体来布局。剩下的阅览和休息茶座功能作为新的内容注入古民居,符合古建筑的空间性格。
(3)主题的确立: 设计的脉络逐渐清晰。怎样在传统建筑环境中添加新的建筑,注入新的生命,是本次设计的关键点。新建筑在延续老建筑特色的同时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同学A把握住这一点,提炼出“基因传承”这一主题。从传统基因到现代基因,传承中存在着变异。而怎样变异就是回答深化阶段 中的“怎么做”。
3.3深化阶段:“怎么做”―――― 这是一个综合性思考的阶段,以理性为主,以感性为辅。
如果说分析阶段是一次“收”,拓展阶段是一次“放”,那么在深化阶段,教师所要把握的是将“收”与“放”相结合。一方面,指导学生在方案深化阶段,将提出的主题概念贯彻到设计的过程中来;另一方面,第二次释放案例,为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带来启示。在这个阶段,对功能和空间,场地和场所的思考是交互的,教师引导学生将功能的研究结合自己的空间构思进行深入、细化,最终完成整个设计。
在拓展阶段,同学A的设想:将展览和办公空间用一种母题重复的形态,分散地组织在古民居的周围。受到苏州博物馆新馆这个案例的启发,古民居与新建筑之间通过庭院和水域,利用 “虚空”进行联接。设计的平面轮廓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第二次地引入案例分析:侧重点有所不同。所参考的范例更倾向于指导学生“怎么做”。在这个阶段,关注可以在本方案中借鉴的操作手法,同时对建构和材质的思考也要加入进来。
安藤忠雄设计的福特沃斯现代美术博物馆,邻近路易斯•康设计的金贝尔美术馆。这个建筑由6个矩形的混凝土盒子所组成,建筑东面设计成一片开阔的水庭园。6个长方形盒状体量,两列长的体量内是博物馆公共空间,4列短的内部则是展览空间。建筑高两层,屋顶平缓轻盈,其高度与康的金贝尔美术馆的筒顶一致。建筑使用混凝土和玻璃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平行六面体呈现在外包的玻璃表皮内,强调了玻璃的透明性,玻璃则柔化了混凝土实体对于外部环境的突兀感。
缪朴先生设计的上海闵行生态园接待中心。这是一组小河穿过的庭院,关注园林化的建筑空间――既分隔又联系。同时启发学生利用现代材料和技术来表现传统内涵。
3.4 成果:最终,学生A选择了正方形作为母题,以古民居为视觉中心,将展览空间与办公空间围绕其分散布置,其间形成庭院。建筑的形式表现为对传统民居的变异,包括天井的变异、屋顶的变异、白墙的变异和构架的变异。建筑的材质选用以现代玻璃为主体,用木结构表现肌理。
这里有个教学中的刺激点:前段时间的现场考察,学生已经对古建筑形成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民居中的物理空间,了解古民居中墙体保温隔热的做法和通风采光的手段,进而对新建建筑中的技术采用进行新的探索。
4 结论:
以阶段过程为骨架进行控制,事实上每个阶段都有一些成果超过了设计的初衷。对于学生来说设计过程只是一个媒介,真正的收获超越了设计的本身。古民居的调研和测绘实践,为建筑设计提供了约束点和刺激点,拓展了以往的设计课教学方法,提高了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水平。
我国的古建筑大多是都是特定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重要施工工程,经过多年的历史考验,体现出了其不朽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是一项大规模、意义重大以及施工难度系较大的工程施工,加上目前同类古建筑较少存在重复施工过程,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时很难进行有效的施工借鉴。因此,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人员仅能在根据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各种修缮步骤和方法。近年来,经过无数古建筑修缮工程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已总结出极具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古建筑修缮工程经验,为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实用性古建筑修缮计划,能够有效帮助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人员了解古建筑设计理念以及古建筑保护和恢复的意义,能够帮助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员对古建筑整体结构的研究,同时还能够指导和规范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工艺,保障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大限度满足古建筑的修缮要求,实现古建筑的修缮。
二、古建筑修缮工程特点
1.修复方法多样性。
在古建筑的修缮工程施工过程中,在进行损坏结构的修缮时,应当坚持最小干预原则,能够进行修复的古建筑损坏构建尽量采用修复而不进行替换,同时应当保证新构建的外观、色彩以及质感尽量保持和古建筑原程料一致;在进行古建筑缺失部分的修复时,应当以原有的历史记录和形象为依据,来确定古建筑修复的外形以及选择材料。在古建筑的修缮工程中,一些修复方法呈现出多样性。如古建筑物常见的的木构修复法有原位补强和落架大修两种修复方法,古建筑的墙面修复也有替换法和拆除法两种修复方法。在进行古建筑的修缮工程的具体修复方案选择时,应当事先测定详细古建筑物的现状,不能仅为提高古建筑的修缮工程造价而随意对木构件修复采用落架大修法或对墙面修复采用砖墙拆除法,这与古建筑的修缮的最小干预原则相悖,同理,也不能为了降低古建筑的修缮工程造价而随意对木构件修复采用原位补强法或对墙面修复采用墙面砖替补法。如英国进行对曼切斯特13世纪早期的巴格雷府邸木结构建筑进行修缮时,采用了原位补强和落架大修两者方案来对其进行加固,防治其倒塌。在进行原位补强时,对建筑的受损部分采用了嵌玻璃纤维以及使用环氧树脂两种方法来进行加固,然而这两个加固方法都对古建筑造成了不可逆改变,同时也和原古建筑木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受力机制相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后期修缮工作的开展。在进行巴格雷府邸木结构建筑进行修缮时,最终采用了落架大修的修缮方案,将原有的木架进行拆卸,并对受损的建筑结构采用新材料重新制作后,再进行原木架结构的整体装配来完成对巴格雷府邸木结构建筑的修缮。
2.管理方法创新性。
古建筑修缮工程需要经历和其他新工程一样的立项、规划、设计、监理、招标、现场施工涂覆竣工交付程序,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管理。然而古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不可逆性,因此,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无法满足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的需要,应当对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时,应当在普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古建筑修缮的特点和施工要求,创新施工管理方法,建立适合我国古建筑修缮的工程的施工管理模式,既保证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成效和古建筑修缮工程的质量,又创造出最佳社会收益。
三、加强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加强古建筑修缮前期的准备工作。
古建筑修缮即是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和复原,古建筑修缮前的准备对古建筑修缮工程有着又要意义,因此,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时,应当加强修缮前期施工准备。一方面,应当落实原古建筑的原貌记录工作。记录工作的主体是即将修缮的古建筑原貌,在进行记录时可以采用拍照、绘画以及摄影等方式,同时在古建筑原实测图的基础上记录古建筑受损部位和受损程度,同时对古建筑的每个结构环节和相应的建筑元件在图纸的相应位置进行标明,并辅以文字记录,促进古建筑修缮工程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注重古建筑修缮的相关资料收集。古建筑一般具有较长的历史,同时也可能在不同朝代进行了修缮,因此,应当注重古建筑以往的修缮资料,为古建筑的修缮提供参考。
2.保障修缮施工中文物安全。
由于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在对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应当注重文物的安全保护。在古建筑修缮中,现场施工人员文物安全意识淡薄、机械选择、自然环境以及各种不可抗力等因素都能直接威胁到古建筑的文物安全。因此,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应当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同时规范作业场地的安全施工,注重相关作业机械的选择和操作,尽量避免由于作业机械的选择和操作不当而导致文物受到破坏,同时还应当制定古建筑修缮时突况的相关预防和解决方案,降低在修缮过程中对古建筑的破坏。
3.注重修缮材料质量。
在古建筑的修缮中,使用的新工艺相对较少,施工工艺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施工材料便是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质量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古建筑物修缮时,应当注重修缮材料的质量,保证古建筑修缮使用的石料、木料以及漆料质量,必要时应当对使用材料进行特殊的加工工艺处理,保证古建筑修缮工程的质量。
四、结语
关键词:职业化;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高(1978-),男,河南项城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讲师,注册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闫芳(1979-),女,河南洛阳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辛亦诚(1994-),男,河南郑州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本科生。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建筑教学研究”(编号:2014-zd-031),主持人: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0-0071-05
建筑学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无论从专业的培养目标还是培养过程来看,均是如此。《高等教育法》指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方针。现在高等院校建筑设计领域的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需求脱节,人才培养中“高学历,低能力”的情况突出[1]。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将职业教育理念落实到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展开职业化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以下简称学院)地处郑州,作为省部共建高校(河南省和水利部共建),其建筑学专业为中原建筑行业培养了大量设计人才。但是,在当前社会转型阶段,如何探索更合理的建筑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建筑人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学院结合自身多年的办学经验和高校访学体会,在强调“地方人才”和“水利特色”相结合的同时,针对职业化实践教学体系做了相关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把“职业化教育”的 思想灌输到建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之中,使其成为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入门”及“职业入门”教育,为培养出优秀的建筑师打下坚实基础。
一、职业化教育的社会需求和存在问题
(一)职业化教育的社会需求
1.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本科教育职业化的需求。建筑学作为一门注重实践和职业应用能力的专业,其发展的动力与研究方向均来自于广泛的职业与社会需求,这就促使地方院校的建筑学教育必须转变发展思路,逐渐向职业教育靠拢。接受职业教育并非在贬低传统高等建筑教育,反而更强调了教育为职业服务的本质。职业教育并非狭隘的为某个职业培养人才,而是为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可以更好更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而服务,这点恰恰和“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现代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不谋而合。
2.社会人才市场对本科教育职业化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迅速繁荣,企业对建筑人才的需求不再单纯看重数量和结构,而更看重的是人才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2]。传统建筑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设计能力,但是由于缺乏对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无法与企业很好的接轨,造成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两难境地,学生苦于找不到工作,企业苦于找不到人才。基于社会市场对建筑人才的需求,应该认识到建筑教育应与职业教育同时进行,建筑实践教学要以职业化为导向,进而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变化的建筑人才。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当前建筑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普遍缺乏对理论课程操作的灵活度。由于总体教学方案制定的保守化,多数实践教学被机械地设置在学期末,导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3]。在高年级的设计课程教学中,虽是真题真做,但学生对设计形式的追求过于理想化,真题设计往往脱离实际。这种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建筑设计的真实性、实践性、严谨性,使学生对建筑实务的过程缺乏了解。此外,教学模式上的脱节也造成了建筑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出面对设计任务时“孤芳自赏”和进行设计时“闭门造车”的尴尬状态。
2.教育“单向化”明显,教学效果不佳。许多学生仍然保留了中学期间被动式学习的方法和状态,期待老师提出问题、给出答案、进行讲解,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不会自学、不愿动脑、不懂研究。从教学模式上看,形式单一。从根本上说,设计就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主动性、能动性、研究性和创造性,是决定设计成败的关键。倘若学习者主动性不足,能动性有限,教育者又不能培养其独立研究和创造的能力,到头来创造及其教育只会被“照葫芦画瓢”的练习所代替。建筑设计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完全是科学、技术和方法的传授,而对于作为学科深层次结构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以及作为专业教育体系中必需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基本上缺失,这对于高等设计人员的培养而言,无疑是个败笔。而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导致教育的失衡。
二、职业化导向下的实践教学
改革后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职业化为导向,以知识输出为出发点,根据市场和科学技术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构建课程体系。为此,学院根据实际情况,把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按多元目标进行系统整合,提出职业化实践教学。实践内容主要包括美术写生、建筑认知、古建测绘和综合技能四大环节(见图1)。除此之外,计算机设计实践也贯穿整个大学的教学实践,如CAD、Sketch Up、Photoshop等绘图软件的运用。每个环节按照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设立相应的课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场所合而为一,这样学生能够致力于建筑本体的训练,包括建筑观念和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观念,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4]。实践教学体系在职业化模式与方法下,加深在建筑整体环境功能、建筑空间和形态、建造、建筑美学的基本问题方面的研究训练,主要体现如图1:
图1 职业化实践教学
(一)建立“审美”的写生实践
以往的美术写生教学方式类似于艺术专业的采风实习,现在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电脑技术的普及和更加细致的分工,对于大多数建筑高校来讲,美学类课程的教学目的已经由以前培养学生美学技能逐步演变为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相应的实践教学要求有所降低。该环节一般设置在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建筑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薄弱,希望通过这些写生实践加深学生对建筑设计和实际工程的理解,但其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建筑效果表现图更多地已经由对色彩和美学构图转变为更加专业的美术专业来完成。因此,在当前社会分工和需求下,美学写生比例应适当减少,教学重点应把美术技法培养转化为建筑美学素质和职业观念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掌握常用的美学基本法则,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建筑表现中,能进一步为实际工程的方案打好审美基础。
在写生基地的选址上应选择距离近、地域性较强的传统民居,从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与乡土建筑智慧中汲取营养。中原地区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有许多地域适合建设美术写生基地,比如豫西地坑院、豫北石板岩、豫东南传统村落等(见图2),这些民居特点鲜明,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并且学院多年来与省文物管理、保护部门及河南省古建筑研究所进行积极合作,开展了有关河南省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工作,为以后的遗产保护打下基础,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中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2 美术写生基地
(二)突出“专题”的认知实践
建筑认知实践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建筑。建筑认知不受地域的局限,在路线的选取上,应突出“专题、专线”的认知模式,使认知更有明确性、目的性。学院结合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设置三条典型路线,即乡土建筑认知路线、地域建筑认知路线和生态城市认知路线。这三条路线从乡土到城市,从局部到整体,从传统到现代,形成了系统的认知体系,使学生们充分了解建筑知识。认知过程中教师不断给学生们灌输和传达有关建筑的历史、文化、构造和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建筑视角、设计思维和规范化的设计要求。
1.乡土建筑认知路线。乡土建筑是人们在历史积累的基础上,无意识间形成的一种建筑成果。乡土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各地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直接表达民族、地域的个性特征。2012年路线先后让学生参观了刘克成的富平陶艺博物馆和马清运的“玉柴石山”(见图3),观察它们古朴的外观造型、顺应自然的空间形态以及精致的细部处理等。最后到平遥古城,古城不同于寻常城镇化的开发策略,乡野但不底层,联系着人们对自然的基本态度,即应时和顺变,强调的是体验和参与。整个认知过程让学生对乡土建筑的发展演变有了全面的认识。
2.地域建筑认知路线。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了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形式。2013年路线结合刚刚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王澍的作品,带领学生们重点参观了宁波博物馆、南京三合宅及南京四方当代艺术湖区(见图3)。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以创新的理念,将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造型简约而富有灵动,外观严谨而颇具创意。它的地域和历史感与四方当代艺术湖区的现代气息(如张雷的4#住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同学们对地域建筑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图3 乡土地域建筑
3.生态城市认知路线。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是设计生态城市的主要内容。2014年学院以广州二沙岛、深圳罗湖区作为生态城市的典型代表,这些生态城市在慢行系统和路网密度的设计上都具有代表性,使学生在观察路网密度的同时,学习如何在轨道站点周边附近支路和有条件的次干道上结合商业发展,建立起连续性、人车分流、安全的非机动化交通系统,以及在慢行交通系统的处理上,学习如何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有效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从而充分理解“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注重“方法”的测绘实践
古建测绘是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在完成《中国建筑史》理论课程之后,通过对现有古建筑的现场勘查,运用测量和制图技术来记录古建筑,以印证和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古建筑群体组合、设计手法和装饰特征的理解。在以往的古建测绘中,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平面、立面的图形练习。而古建筑测绘不仅仅是简单的图形练习,还要使学生达到对古建筑空间和形体有初步认识的程度。古建测绘中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古建筑的轴线和柱础的位置,找出基准点和水平线。另外还要进行古建筑有关资料和图纸的搜集,了解其历史沿革和当前的整体情况,勘察现场,确认测绘条件,制定测绘计划,确定测绘步骤等等。测绘完成后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测绘所得数据和搜集的资料进行古建筑的模型制作,这样可以使学生经历从理论到图形,从平面到立面、从空间到实体的认知和表现练习,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建筑空间和建筑形式的联系[5](见图4)。同时在古建测绘对象的选取上同样也要结合地域特色,学院近几年开展了如巩义康百万庄园、汝州文庙、新密助泉寺等古建测绘工作。通过古建测绘实践的锻炼,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了“草图―计算机制图―模型制作”系统的测绘方法。在制作古建筑模型的过程中,学生既能通过制作基本模型,初步认识古建筑的材料及组成,又能通过对模型构架连接的学习,更深层的去了解古建筑的结构构造。
图4 古建测绘方法对比
(四)强调“应用”的综合实践
综合技能实践主要包括高年级综合设计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在高年级课程设计上设定某一课题,附设地形、道路、景观、材料、结构、构造、工艺等诸多条件限制,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创新的转变,建立起“设计的研究,研究的设计”观念。毕业实习是让学生在设计单位工作,全程跟踪某一具体项目,掌握建筑设计(管理)的全部动态过程和时间把控。加之对计算机做图的系统训练,提高综合技能和深入分析设计能力,在建筑技术与建筑法规方面的继续拓展深造[6]。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引领学生从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变,从设计手法到研究思想的创新。基本模式要摒弃以任务书为中心的一草、二草、三草、正图、答辩的被动模式,要采用开题、案例分析、实地调研、设计构思、建筑技术、设计辅导、公开评图的多种形式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运用专业知识、技术规范、实习经验、案例借鉴和计算机技术等方法,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来设计作品,采用积极公开讨论的方法来完善作品。通过加快学院专业硬件建设,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构建“实践体验―知识反馈―技能训练―综合设计”全方位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7]。
综上所述,美术写生塑造了学生对空间环境与建筑之间的认知关系;建筑认知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建筑知识;古建测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严谨的态度;而综合设计则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各环节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其独立性,为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通过以上模式和方法训练,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应。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坚持有特色的建筑教育职业化,平等对待不同思维、不同方法,以及遵循兼容并蓄、多元开放、接轨市场的原则,才是进行职业化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三、职业化实践教学的发展观
职业导向下实践教学是发展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立足学院在借鉴名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与办学特色整合发展而来的。而职业化实践教学的发展观,是学院在发展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基础上,为实践教学模式提供的一种保障措施和前进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根据实践教学不同阶段的实践要求,在校外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如美术写生基地,结合中原地区的地域特色,选择地域历史沿革久,文化气息浓的建筑和景观;建筑认知基地以“专题、专线”为原则,结合全国不同地域建筑特色,选取经典建筑认知线路,开拓学生专业视野;古建测绘利用最新测绘方法和技术,长期与相关文物部门建立数十个实践基地,利于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综合技能基地,学院利用多年的社会关系网络及丰富的校友资源,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数十个实践教学基地。其中以郑州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河南华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为主,外省发达地区为辅,学生立足校情结合自身兴趣、就业方向、考研等条件进行选择。这些实践基地建立了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系统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建筑美学素质、建筑类别认知、古建测绘方法和综合技能训练。
(二)采用开放式工作室制度
在高年级的实践教学环节上,可采用“开放式工作室”制度。高年级教学组与学校设计院共同建立“开放式工作室”,有能力的教师以及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室长”[8]。工作室完全开放,不以成绩、年级、专业为门槛,能做事就能留下。工作期间高年级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与低年级学生活跃的创作思维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沟通实践的积极性。这个平台,还让不同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此交流,发挥各专业的长处,利用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的专业技能优势,提高建筑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最重要的是工作室可以综合利用高校的声、光、电、材料、物理等实验室。有效实现“图、模、机”的创作思维,引领学生从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创新的转变,建立起“设计的研究,研究的设计”的观念[9]。通过“开放式工作室”平台的模式,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逐步实现“专业精、跨专业”,可以很好的保证专业设置与市场变化的同步调整,这也符合当今高校“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路。
截止到目前,我国大多数普通高等建筑院校,在教学方面仍处于模仿和摸索阶段,对于建筑学培养计划的修订和实践教学模式的设置亦属不断调整与学习阶段,“老八校”的成功模式可以借鉴,却难于模仿。面对社会的变化,技术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建筑学专业教育应与时俱进,以职业化素质为导向,准确定位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实践应用和职业适应能力创新型复合专业人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也在努力汲取经验、结合实际、求真务实,不断凝炼学科方向,搭建合理高效的学术平台,“立足中原地域,结合水利校情”,在职业化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适宜地域特色的建筑实践教学新体系。
参考文献:
[1]尹德树.论本科教育的职业化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9(8):20-22.
[2]陆卡娅.浅析高校职业化教育[J].高教论坛,2006(4):24-25+29.
[3]邸M.建筑学专业职业化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4]鲍东杰,许光,李静.综合性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9(5):36-37.
[5]陈永昌.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31-33.
[6]曹亮功.从建筑职业看建筑教育[J].建筑学报,2005(2):76-77
[7]邢燕,张弛.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2(5):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