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最后的舞者

最后的舞者

时间:2023-05-30 10:35: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最后的舞者,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落叶吟

浇洁我是舞者,心灵黄昏的舞者。

一缕风、一片夕阳、一个音符就能使我欢欣鼓舞地奔赴而下。没有人和我作最后的诀别。我飘零零地走向一个无人知晓的神圣时刻,一个灵魂安贴的所在,一个盛大隆重的个人宴会。

在常人眼里,我是作为病者存在的:我面容枯黄,污迹斑斑,一有风吹草动便颤抖。而我心中自有一个真善美的天地:只有我能唱出大自然秋天的歌,只有我能历经明悟作为一片叶子生存的全部过程和所有奥秘。

我因某种使命出生,某种使命落下。我嫩生生的芽儿,绿绒绒的毛儿,我迎风吸雨;我粗壮壮的脉儿,翠莹莹的脸儿,我吐秽纳新。烈日的煎熬、秋霜的凛冽磨砺着我,我一点点消融自己,在消融中完善、在消融中成长。

我平凡,不用担心会被人摘去当亮丽的书签;我平凡,不用担心会被人盯上做典型的标本。可我骄傲!因为我一步一个脚印,走完了无怨无悔的一生。我能够回归不折不扣的自我:尽管全世界的人都笑我傻,但夜深人静时,我却能找到一生的信仰———那种只有舞者能够领悟的信仰。

起风的时候,我只作为一名舞者存在,自然万物在我面前都将黯然失色。

第2篇

确切地说,蝴蝶的美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之前,它必须经过怎样艰难和痛苦的蜕变,并不是我所能够想象的。自然,教科书上有着更为细致的说明,但是,一些更为真实的痛苦历程却常常被我们漫不经心地忽略了。人总是习惯于注意那些美丽的结果,却常常忽略了形成这样一种结果的过程。

比如一只蝴蝶,在我的印象里,当它映入我眼睛的那个时刻,它已然是风姿绰约了。

在我看来,蝴蝶的每一次飞翔都是一次舞蹈。在自然界中,从来没有―种生物可以飞得如同蝴蝶一样忽隐忽现飘然不定却又姿态万千。

看到蝴蝶,我常常会想起“翩翩起舞”这个词。我想,这个词的来历必定和蝴蝶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我曾经在一个红霞掩映下的黄昏,于河岸注视着一只蝴蝶自由地在花草之间,以舞者的姿态穿越着,飘舞着。我想象着,在古时候的某个傍晚,也应该有一个人,他置身于花丛中,目睹着蝴蝶如同仙子一样飘舞着,他从心底惊讶地叹息着,然后才流传出了那样一句诗意的言词。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愿意将蝴蝶想象成动物界里的花朵,因为它总是极尽美丽地开放着,以一种独特的绚丽妆点着这个自然界。

如同一株花一样,蝴蝶的美丽似乎也很短暂。每到冬季来临,看着美丽的蝴蝶迎着渐冷的北风作最后的舞蹈,真有一种令人扼腕的忧伤,如同英雄末路或美人迟暮一样,总有些无可奈何的意味。

我曾经在空旷的原野上追逐一只碗大的蝴蝶,它双翼如同一样金黄夺目,中间点缀着点点黑,像是很多明媚动人而又含情脉脉的眼睛一样。我拼命追赶着,但是终于没能追上。我无限怅惘地目送着它消失在原野里。但是,第二年,同样在这个原野里,我却看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蝴蝶掠过我的眼前,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一股巨大的惊喜所填满。我狂奔在原野上,依然拼命追逐着,尽管最后,它依然是轻巧地逃离了我的目光,但在很长时间里我依然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之中。

过后,我自然知道,如同花开花谢一样,蝴蝶的美丽总是长不过冬天。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实花不同,蝶自然也不同了。我们看到的花不是往年的花,我们看到的蝶也不再是去年的蝶。但我仍然不由自主地缅想着,也许,会有那么一只蝴蝶,它可以熬过严冬,可以在来年继续美丽一次,飘舞一次。

我固执地认为,凡是喜欢蝴蝶的人,内心深处对美丽的渴盼总是特别强烈。蝴蝶不仅是在我的世界里飞翔,它同时也飞翔在每一个爱美的人心里。

蝴蝶大概就是一个天生的舞者,我常常会这样想。也许,舞蹈便是蝴蝶的生命,美丽便是蝴蝶的一生。即使短暂,也无法掩盖它洋溢的绚丽。

第3篇

冬天到了,梅花在寒风中挺立,无畏。

大雪纷飞,积雪把万物无情地摁入大地。只有梅花,微笑着面对生存中的挫折,渡过一个个难关,笑到了最后。

透过窗外观望着这一切,不觉浮想联翩。

多少个日日夜夜,勾践坐在窗前,尝着透心的苦胆,心碎裂。车前卒,甘为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跨过了挫折这道难关,勇往直前,品味成功的花香。

挫折,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插曲,欣然演奏,便功成名就;停止不前,只能看到成功的手在远处摇曳,可望却不可及。

乌江边,一代枭雄倒下了。他的死是没有必要的,令人惋惜。而他的对手刘邦,每战几乎均败北,锻炼出了不畏挫折之心,这大概就是他取得天下的原因之一吧。七十余战的胜利,却没有赢得天下,反而葬送大好前程,就是心中没有挫折浴生的花香,半壁江山悄然消逝。

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禁不住挫折的暴风雪的侵袭,心中的花瓣陡然飘落一厥不振,以致失败。梅花渡过了难关,清香四溢;人生渡过了挫折,便迎接成功。

不觉间,他们的身影闯入我的眼帘。

邰丽华,双耳失聪,用骨传声听到了舞蹈的节奏,心中的梅陡然开放。她度过挫折难关,成功演绎了千手观音,成为一名著名的舞者;少年黄柯,用生命最后的芳香给人带来感动,心中的花儿便升华成一道道绚丽的彩虹-----

我望着窗外的梅花,心中暖意阵阵上升,感动不已……

第4篇

1、近日,电影《荞麦疯长》在七夕上映。

2、90年代芸芸众生中看似毫无关联的三个人,亦或是底层人物在困境中逆风生长的故事。 黄景瑜饰演的吴风,一个普通的小伙,向往的应该是平凡人的生活,有兄弟有爱人有朋友,但却事与愿违,被迫卷入更大的泥沼中。吴风最后的结局是长眠,很多人认为与主题不符,但是心灵纯粹而干净的吴风像一盏灯点燃了云荞的生活的希望,这也是另一种生的延续啊。

3、马思纯饰演的云荞,是一个向往着过上电影般生活的小镇女孩,肉体上受到摧残,生活屡遭不幸,一个人在海城孤单奋斗着,和吴风有了一丝丝关联后,却能受他鼓舞在困境中涅磐,带着遗憾与坚强,向着希望继续走去。钟楚曦饰演的李麦,是一名优秀舞者。因为种种意外不能的舞蹈,再加上家境的困厄,在现实与尊严中苦苦挣扎,最终也是重拾,希望,走向另一个地方奋斗。李麦不认识住在对楼的吴风,但她曼妙的舞姿呵明媚的笑容却是吴风灰暗的生活中的一道光,驱赶走现实的灰暗。三个陌生人就在异乡,在某种程度上互相鼓励,互相温暖。 电影的整体基调会有些晦暗,但是主题却是充满力量的死灰复燃,疯狂生长。

4、在异乡的人呀,即使卑微平凡,也要努力生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12岁时,有一天,在电视里,他看到一个节目――交际舞比赛,那如蝴蝶般翩翩起舞的舞者,飞进了他孤独寂静的心灵,从此他爱上了舞蹈。他要参加舞蹈训练班,可一个聋哑人,想要学习舞蹈有多么艰难,听不到声音的人怎么可能理解一段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所有的训练班,都拒绝了他。妈妈依旧不放弃,不想让儿子刚刚点燃的希望就被这熙熙攘攘的世界扑灭。终于,哈尔滨市最大的舞蹈学校有一位老师懂得哑语,他被破例留下了,从此舞蹈世界里多了一名特殊的舞者。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的涉足舞蹈世界,他才发现想要破茧而出,必须经历化蛹为蝶的痛苦。同样是跳舞,在别人眼里只要跟着老师的动作,抓住音乐的节奏,表达出舞蹈与音乐共同传递的情感,就可以了。可是,他不同,他比别人少了两样东西――嘴巴和耳朵。

说不出感受,下了课他借助懂哑语的老师跟教练交流。听不到声音,他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感受音乐。每当音乐响起,他用脚来代替耳朵感受大地的震动,这种震动顺着腿传递到他的心里,他从中找到强音,抓住节奏。只要找准一次强音,他就能和其他同伴一样,做一只蝴蝶,一只用心跳舞的蝴蝶。

时间就在他无声的世界里静静流淌,他练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用心。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他成了班上进步最大的孩子。

前不久,国际交际舞大赛在哈尔滨市举办,他让妈妈帮忙报名参加少年组的比赛。参加这次国际标准舞国际公开赛的中外选手,共有一千余名,比赛就要开始了。此时在后台,一个男孩却独自练习着舞蹈动作。可是,离开赛还剩25分钟时,他还没找到舞伴。因为没有人愿意做一个聋哑人的舞伴。

望着并不知情的他,妈妈觉得很为难,究竟该不该告诉他找不到舞伴就不能参赛的事实呢?想到他一路走来的艰辛,想到孩子对这次比赛抱有的期望,妈妈不禁抱怨起老天的不公来,为什么就不能给孩子一线希望呢?妈妈焦急地给他找呀找,终于看到一名替补的名叫刘宇彤的女孩,就请她当儿子的舞伴。一听他是聋哑人,女孩也回绝了。可是他的妈妈不肯就此放弃,她几乎以央求的口气请女孩去看看他的排练。在排练厅刘宇彤看到一个听不到声音的男孩竟然能如此准确地把握旋律,女孩被深深地感动了,终于愿意做他的舞伴,这时候离正式开赛只有20分钟了,两人就利用这短短的时间进行了熟悉磨合。

比赛开始了,人们都为这对临时搭档捏一把汗。与他们同一组的选手有55对,要经过一轮轮地淘汰,最后胜出的前6对选手,才有机会角逐冠军。在众人紧张地注视下,他和她成功晋级了。在第二轮复赛中,场上只剩下了17对选手。此时,空气再度紧张起来,大家屏住了呼吸,哪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无缘进军决赛。

然而奇迹发生了,这对刚刚组成的搭档,以绝佳的表演征服了评委。他们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前六强,冲进了最后的总决赛。决赛的三支曲子,他和她配合得更是天衣无缝,而最后的结果,让所有人感动不已,少年组的冠军最终属于了这对用“心”在跳舞的临时搭档。

他,就是史秋捡。他终于化蛹为蝶了。

站在领奖台上,他依旧很平静。当评委向观众宣布他是一名聋哑少年时,全场观众掌声雷动,不仅因为他夺得了冠军,更多的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一个聋哑少年去和健全人一样学舞蹈、去参加比赛、去同场角逐,他付出的不只有汗水和努力,他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枯燥的舞蹈训练中,他是用自己的“心”在跳舞。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

第6篇

[关键词] 《圣经》原型;伊甸园;隐喻

在第81届奥斯卡获奖名单中,《机器人瓦力》一举摘得最佳动画长片奖。虽是一部动画片,但其主题却非常值得回味。当我们细细品味影片时,不难发现《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就是机器人瓦力和伊芙的原型。尽管影片开头二十几分钟基本上没有台词,却仍然让我们欲罢不能,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影片通过隐喻的手法折射了人类的现实生活和渴望重返伊甸园的情结。

一、失乐园中孤独的舞者

电影开篇,在一座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垃圾大楼之间,我们就看到在俨然失乐园的地球上只有瓦力孑然一身。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垃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一切都让我们不禁联想到被逐出伊甸园后每天辛苦劳作的亚当。同时,影片中机器人伊芙的名字表示地球外植物甄别器(Extra-terrestrial Vegetation Evaluator),这个由首字母缩写组成而又正好与夏娃的拼写相同的名字的诞生绝非偶然,正如影片导演安德鲁•斯坦顿所言:“伊芙的名字是按照《圣经》中夏娃的名字取的,目的就在于让人们由她想起亚当。”而瓦力就是伊甸园中那个孤独的亚当。七百多年来,他孤独地守着这方为人类所抛弃的失乐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逃亡太空避难的人类。在《圣经》中,人类对保护地球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旧约》诗篇的第24章就写到:“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面对这个千疮百孔的地球,一个机器人都能七百年如一日,而本该责无旁贷的人类却仓皇而逃,鲜明的对比让人类在这个破旧不堪的机器人面前汗颜。

瓦力(WALL-E)这个名字是地球垃圾处理运输员(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s-Earth)的缩写。然而,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个名字更深刻的含义,它是短语Wall of the Earth,即地球之墙的缩写。这不正是在嘲笑我们人类的目光短浅吗?我们一直如井底之蛙,在地球的“围城”中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甚至自谬为世界的主宰。可是看到瓦力喂食蟑螂的那一幕,让我们人类不能不自惭形秽。这哪里是喂一只小蟑螂啊,分明是喂神无所依托终日飘荡于宇宙之中空虚的人类啊!看到这样一个机器人抬头仰望头顶的星空,知道孤独之苦闷,向往眷侣之情怀,越发隐喻了人类的无知与渺小。在人类“高度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愈来愈多的垃圾导致环境恶化无法居住。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心中最后的圣地,即“最后的边疆”――外太空。然而,他们留在地球上的并非单纯的生活垃圾,而是人类自作孽的苦果。与其说人类失去了伊甸园,更不如说是人类亲手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失乐园。当人类意识到地球已经不能为我们提供庇护时,竟然逃往外太空一走了之,等待机器人做好清洁工作再回来坐享“复乐园”。然而,地球已被污染殆尽,人类也因此埋葬了自己长达700多年的命运。

二、诺亚方舟上真理的舞者

上帝造就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的人,人与人之间也互相关联,正如上帝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一样,这也是三位一体的意义所在。然而,飞船上的人们似乎已丧失了这些本质,他们逃避生活,即便彼此相邻,也只会通过面前的屏幕沟通。导演安德鲁•斯坦顿如是说道:“这是对真实生活绝佳的隐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有自己的例行公事,有自己的常规思维。然而,我们却有意无意地逃避生活,逃避收拾成山的垃圾,逃避与别人沟通,甚至是自己身边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选择拿起电话沟通而不愿意促膝交谈的原因。” 瓦力的出现将人们从狭隘的虚拟的存在中猛然抛回了现实生活中。

在“真理号”上,演绎的是我们所熟知的西方电影惯用的宗教母题,这艘飞船其实是一艘太空诺亚方舟,在茫茫宇宙中终日飘荡以等待归家和救赎的讯号――一株绿色的幼苗。同时,数字700年与诺亚方舟典故中的7天这一数字同样包含数字“7”的概念不谋而合。“真理号”隐喻了“人类总是向着虚无寻找真理”,而将我们实实在在的真理――“地球遗忘甚至毁灭”。700多年微重力状态的太空漂泊使人类终究因此“而导致骨质疏松日渐肥胖”。在虚拟视屏所隐喻的仿像文化和高度智能机器人的服务中,人类爱的能力和应有的智力也逐渐变得迟钝,麻木乃至操控未来的方向盘也被机器人僭越。

(一)爱的能力的缺失

人与机器人在飞船上的鲜明对比演绎得可谓淋漓尽致,人类已经完全被机器人所控制,丝毫没有自己的主见。初到飞船上的瓦力被映入眼帘的一幕幕情景惊呆了。在这里过着虚拟生活的人们似乎已经乐不思蜀了,已经渐渐丧失了自理能力和人所特有的创造力。当瓦力将摔倒的约翰扶起时,一种久违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在那一瞬间忽然触动了约翰内心被冰封了很久的情感神经。这种触动也同样发生在瓦力突然中断了与玛丽的视频聊天时,这让玛丽也忽然意识到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似乎有些许不同。她已经忘记了应该在飞船上转转,甚至惊叹道:“我竟然不知道这里还有泳池呢!”因为她已经依赖于被安排的生活,丝毫没有自己的主见,不懂得热爱生活和生命。

与之相反,在几乎零生命力的地球上,每当看到录像带中人们热情舞蹈时,瓦力就无比渴望能有一个心仪的舞伴。当伊芙出现时,瓦力热情地带领她参观自己的“家”。在《你好,多莉!》的音乐中,他俩也随之起舞。此时的伊芙虽还不善舞,但是我们能鲜明地感受到他们之间一些淡淡的情愫。当好奇的伊芙打开打火机时,他们眼中都映出了跳跃的火苗,和着爱的音乐,瓦力涩涩地想牵起伊芙那双洁白如玉的手,仿佛亚当夏娃懂得了爱情之初一般,两个机器人也似乎开始朦朦胧胧地感受到了爱。此情此景,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暖暖的感动,更是一种友谊之光、希望之光和生命之光。

当伊芙找到植物后,她所有的程序戛然而止。这让一无所知的瓦力顿时手足无措,纵然如此,他还是带着伊芙晒太阳,为她遮风挡雨,甚至划着爱的小船去散心,还在心形的符号里写上“瓦力和伊芙”的甜蜜爱情宣言。这一切不正是飞船上的人们所缺失的真爱吗?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人类至高无上的真爱,更失去了信仰,失去了对上帝的爱,失去了获得救赎的机会。

(二) 人类的觉醒与回归

正如诺亚方舟上的人类不断寻找洪水过后的生命一样,船长也在不断地派机器人前往地球探测生命,希望能找到生命迹象重返地球,这也是人类与地球惟一的联系和人类对信仰最后的坚持。但是,船长的觉醒与回归也是在经历了和机器人助理“自动”之间一系列戏剧性的关系变化才发生的。船长职责就是保证飞船的稳定安全飞行,并且要在发现地球上的生命迹象后带领人类重返地球。然而,随着一位又一位船长的“前仆后继”,眼前的这位船长已经俨然是一位受制于“自动”的傀儡,他惟一的事情就是播报晨间新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动”这位隐形的船长。它形如控制方向的舵,是权力的表征,是人类命运掌握在一个机器人手上的表征。“自动”有时也唤作亚当,作为人类始祖的亚当,理应是极具人性的。现在却成了一个冷血专制的机器人,在某种意义上,它暗示着我们人类信仰和人性的缺失。伊芙在地球上找到生命迹象,如此顶级机密的事情,第一个得到消息的竟然不是船长,而是亚当,这便将人机矛盾一下推到了前台。

不过,从船长知道找到生命迹象的兴奋和看到地球上的事物的亲切之中,我们又能窥见人类内心渴望回归地球,回到那曾经的伊甸园。当船长看到总统在视频中非常遗憾地宣布:“我们不能再回地球了,我把驾驶权交给A113电脑,让它自动驾驶,掌管一切事物。”听罢,船长顿时幡然醒悟,看着墙上照片中历任船长身边形如眼球的亚当,正如一双可怕的眼睛冷眼旁观人类如何一步步走向堕落,一步步失去信仰,进而被上帝遗弃。他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傀儡,形同虚设。他决定找回自己,做回真正的船长,他向亚当发出了宣战誓言:“我可不要这样的生存,我要享受生活!……我才是真正的船长。” 在与亚当的较量中,他靠着顽强的毅力从从未起来过的椅子上站了起来,成功地打开操作手册告诉伊芙和瓦力想办法把生命探测仪打开。最后,他还设计将其彻底关机,宣告了他对亚当的最终制服和他自己最后彻底的回归。

随着船长的回归,其他人也随之开始了回归。瓦力和伊芙在空中因为重逢,更是因为瓦力保住了那株植物而翩翩起舞时,船长命令电脑定义舞蹈,于是电脑在听觉上的阐述和机器人的舞蹈在视觉上的冲击,那妙不可言的美景瞬间成为真理最直白、最生动的宣告;飞船上最早从虚拟世界中觉醒过来的约翰和玛丽对窗外梦幻般的舞蹈叹为观止,而“双方不经意间的触碰所发现的不仅仅是身体”,更是一种觉醒,一种心灵上的沟通,这是人类在宇宙之中存在的真实,而对真实的追求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这奇妙的瞬间。人类坚定了归航的决心,终于从虚拟的生活中觉醒,不再因为沉浸在“虚拟的灾难”中而使自己的身体面临“真实的灾难”――这也正是导演的匠心所在。那一刻,船长、约翰和玛丽第一次看到了原本属于人类的快乐。而瓦力和伊芙则华丽转身为诺亚方舟上真理的舞者,因为他们曼妙的舞姿唤醒了世人,让人不禁联想到伊芙带着绿色的植物回到“真理号”上就像白鸽衔着绿色的橄榄枝回到诺亚方舟上,昭示着人类生命的再次起航。

人类生命的最终救赎当属在甲板上那一幕。那时,一个个婴儿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大人们纷纷竭尽全力保护好孩子,并且相继纷纷挣扎着站了起来。在人们传递幼苗时,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最可珍贵的人性开始回归,人们传递的不仅仅是一株幼苗,更传递着一种希望,一种爱,一种生命。看着瓦力和伊芙为了拯救地球和人类如此努力,作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类又何以堪呢?一时间,不仅是船长、约翰和玛丽回归了,所有的人在那一刻都回归了。也只有心中有真爱,有虔诚的信仰,才能真正获得上帝的救赎。

三、复乐园中欢呼的舞者

最后,人类终于回到了阔别七百多年的地球上。一曲悠扬抒情的《我爱你,多莉!》,让我们见证了瓦力和伊芙的终成眷属,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因为地球又恢复了生机,一片片幼苗开始破土而出,最重要的是人类终于获得了救赎,人们欢呼雀跃,开始憧憬如何建设美好家园。此时此刻,大家只有发自内心的与地球拥抱,才足以表达重返伊甸园的激动之情。歌曲最后唱到:“让我们坠入爱河,一生一世!”这诉说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情,更是人类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这就是精神的伊甸园,也是人类追求重返伊甸园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冯学勤.身体美学视野下的动画艺术――以《机器人总动员》为例[J].电影艺术,2009(02).

[2] Some thoughts on watching films[OL]..uk/SoS_Shrek.pdf 2009-5-25.

第7篇

伊能静一诺千金

2010年7月,台湾才女伊能静受邀参加上海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节目,担任评委。第一期节目中,来自深圳的九个活力男孩儿。身穿着统一的白色T恤和滑板裤。随着动感的音乐跳着街舞。他们还不时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街舞水准一点也不比专业舞者逊色,现场所有的观众都在为他们欢呼。

然而,你能想象舞台上这群时尚的小伙子们在台下的真实身份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打工仔吗?的确,他们都是农民出身,并且有着一个朴实的名字“民工街舞团”。他们的年龄在18岁到25岁之间,从事建筑、保安、装修、洗车等低端职业。为了自己的街舞梦想,他们把打工存下来的一点钱放在一起。租了个房间住在一起练舞。他们白天打工维持生计,晚上集中练舞,在上台的前一分钟还在候场区抓紧着最后的每一分每一秒。最苦的时候。九个人挤在一间看不到太阳的屋子里打地铺,经常因入不敷出,只能用酱油汤泡饭来果腹……生活如此艰苦,可他们并不在意:“街舞很酷很炫很帅,无拘无束又很有活力,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东西。”

听了他们的自我介绍和经济拮据的情况,坐在评委席上的伊能静深深地被一群小伙子的精神打动了。她不仅带头亮出了同意晋级的“YES”,而且还高度赞赏他们“贫困中笑对人生,乐观向上,矢志追求”的精神,同时情不自禁地许诺说:“希望你们好好表现,如果最后未能进入决赛,我将负责你们这次来上海的费用。”

9月12日晚,《中国达人秀》首场半决赛上,深圳“民工街舞团”表演的舞蹈,不仅融入了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细节,加强了可看性,而且动作也更流畅了。比他们在初赛时的表演又上了一个台阶。但群体的表演难度比单个的要高很多,由于缺乏表演经验而使得他们的表演并不十分完美,甚至在最后收场时还险些失误,最后遗憾出局。虽然他们未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但已赢得了尊敬,被评为“奉献最多的节目”,更被网友誉为“史上最牛民工街舞团”。

离开舞台前,“民工街舞团”的团长阿峰依然是一脸的阳光,他代表大伙儿说:“通过《中国达人秀》,我们学会了更多,达到了更好的状态,能有这样的机会已经很满足了。现在最想的是回深圳,那是我们自己的地方。回到深圳,我们会继续跳舞,因为那已经是我们生命的重要部分。街舞是快乐自由的,生活也应该如此。”他们执著的精神再次让人感动,现场一千四百名观众自发起立为他们鼓掌达一分钟。

这时。激动的伊能静显然没有忘记自己事先的承诺,她立即从评委席上冲向后台,向“民工街舞团”的小伙子们送上了15000元的路费。团长阿峰一开始怎么也不肯收下,后来伊能静说:“这是你们的‘奖学金’啊,你们表现得真的很好!以后我可能会请你们帮忙啊!”“民工街舞团”的成员们这才被说服,接受了这份情真意切的“奖学金”。随后,伊能静还主动与他们合影留念。

事后。“民工街舞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伊能静的同情之心,让我们非常感动。她一开始就说要帮助我们解决路费,当时我们还以为她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她一诺千金。现在说实话,她的‘奖学金’不仅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也是对我们最深的真情。我们一定会铭记不忘!”

(图/周弘)

第8篇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转型与发展,我国的当代舞在艺术标准、社会审美以及人文环境等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我国的古典舞至始至终都领衔着我国的舞蹈,在思想空前活跃的今天,已经走到了需要重新的审视自己以及考量自己未来的趋势。

一、古典舞的情感化教学模式

我国的古典舞源于中国的戏曲,而戏曲是非常注重情感的表达的,情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的舞者只有很好的把握好人物情感,才能非常好的对我国的古典舞进行继承与传承。例如,在《繁漪。药》中,在这个舞蹈剧目中,舞者是需要展现出不一样的情感态度,从厌恶到仇恨在到愤怒及反抗,然后又从反抗引发出了恐惧最后转化成容忍。这些情感中是在层层递进,尤其是最后的反抗转化成了容忍。舞者只有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准确的把握好人物的情感,才能够很好的塑造好人物。所以,我国的古典舞教学模式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老师应该运用情感的方式进行教学,进而充分的激发学生对古典舞蹈的热爱,与此同时运用多媒体以及讲故事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播放音乐来渲染情感教学,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以及表演激起浓厚的兴趣,最终是学生能够以专注的情感学习古典舞蹈,真正的体会到古典舞的价值。

二、古典舞的自主学习模式

通常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不强,尤其是当前有这么多舞种的情况下。传统的古典舞蹈教学中,学生有非常大的依赖性以及被动性,缺乏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能力。所以高校古典舞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工程中逐渐的在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能动性,逐渐地消除学生对学习古典舞的畏难心理。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以及知识学会探索、学会发现。例如,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用气息引导动作来传达情感,塑造出真实的意境。老师可以事先设计好的音乐以及队形,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任选一种,然后通过自设的情境,重新进行气息以及动作顺序的处理以及编排,并且需要展示自己排练的作品,让自己脑海中想象的画面真实的描述出来。为了朔造好的意见效果,充分的传达情感以及意境,老师同时还可以将学生表演的舞蹈动作录制下来,让学生在课下看自己表演的视频,然后找出自身的问题,进而建立起非常直观的认识,认真地进行分析。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编能力也行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老师可以在讲完基本的古典舞蹈理论以及舞蹈的基本动作技能之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些古典舞的创编练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主动探究的精神。

三、古典舞蹈的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改善我国古典舞教学中课堂上的枯燥氛围有非常大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舞的动机,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的。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每个学生是有双重身份的,其一是学生,其二也是老师。当在古典舞表演过程中,如果有的学生不能或者不能够很好的表现某个舞蹈技能,其他的学生是可以上前进行指导的,强调出这个动作的要领,并且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的学习,相互的观察与指导,帮助同学纠正舞蹈动作。例如,当教师在讲到气息运动规律以及方法时,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式提问的方法,提出气息一呼一吸有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且让每组学生分别表达出来,结合学生的表演,让学生找到气息的运动规律。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渐渐深入的掌握气息的运动规律,并且掌控气息。在模仿后,小组与小组以及成员与成员中,对模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疑惑进行集体的讨论与总结。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以及展示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以及讨论与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仅获得了知识,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以及共同学习与进步,而且学会了如何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与合作。

四、结语

我国的古典舞是我国舞蹈家综合历史文献与现存的传统舞蹈,把二者进行融合之后重新再现的古代典范舞蹈。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的古典舞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有三个:一个是古典舞的情感化教学模式、二是古典舞的自主学习模式、三是古典舞蹈的合作学习模式。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对学习我国古典舞的学生以及教授古典舞的老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9篇

LILY认为先生不应该阻止她去看电影,先生却有自己必须阻止的理由:“为什么一定要去影院,而不是买了碟片在家里看?”

LILY当然要解释:“在家看和去影院看电影是两种不一样的感觉啊。”

“我宁可在家里看。”

“可是我不愿意啊!”

“我要去电影院。”

“你其实是不希望我陪着你吧?是烦和我在一起吧?”

LILY苦恼透了,不明白为什么去看场电影需要费这样的唇舌。她说:“婚姻没劲儿透了,没有浪漫,只有制约。”

这样的婚姻的确没劲儿透了。但是,这样没劲儿是谁的错?难道不是自己遇上爱情或者婚姻时,主动拱手交出全部时间和心思?难道不是以倾己所有为之付出而骄傲?

自己这样做,也希望对方这样做,占据着彼此全部的生活并以此洋洋自得,直到感觉被婚姻勒住了脖子。

我们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只好去批评婚姻,于是婚姻背了黑锅,成了一切美好感觉的坟墓,坟墓里枯燥乏味,除了日子还是日子。

唉,不说教了,我们听听歌~一“save the last dance for me”(最后一曲留给我)。

第一次听到时我在书房里写字,听到电视里忽然有人在唱:go have fun,just remember to whom your heart belong……(寻找快乐,记住心追随的方向)歌词大意是在告诉自己的爱人,你可以在舞会上尽情欢乐,随你找哪个男人跳舞,但是,不要忘记我是最后和你回家的人,所以请把最后一曲留给我。

每每听到,都像是在谈一场自在又深情的恋爱。

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写这首歌的男人Dec Pomus是小儿麻痹症患者,他没法走路,更别提跳舞。但是,他的妻子却是美貌的百老汇舞者――惊愕之余多了一些联想,甚至能看到那画面――美丽的女人和不同的人起舞,最后的舞曲响起,一张轮椅慢慢摇到中央,他们虽然连目光都不能平视,但是,却能够跳起最自如优雅的舞蹈。

和友人们讲这些时,他们的表情都会跟着迷幻起来,喃喃地感叹:真美好啊,真美好。

第10篇

在 2008年出演《舞者》之后,侣皓吉吉收到了父亲海岩发来的箴言,就十六个字,“艺海无边,回头是岸;浅尝辄止,见好就收。”这促使了他决心退出演员的行当,但仍旧钟情于影视艺术的他,却没有离开这个圈子。从 2011年的《男人帮》再到 2012年的《北京青年》,在金牌导演赵宝刚的剧组,侣皓吉吉获得了自己新的身份,“执行导演”。在他之前,中国电视剧行业堪称教父级人物的赵宝刚曾先后带出过刘心刚、安战军等多位现今国内知名的导演,侣皓吉吉在同赵宝刚第三次合作时便“上位 ”了。在《老有所依》中,他的名字缀在赵宝刚之后,升格为“联合导演”。

和不少“星二代 ”张扬甚至张狂的行事风格不同,侣皓吉吉给人的印象颇为低调羞赧。在刚刚落幕的“第 8届 BQ红人榜颁奖典礼 ”上,侣皓吉吉代替仍在上海拍戏的赵宝刚登台领取“年度电视剧奖”,获奖感言只字未提自己,谦逊之情可见一斑。赵宝刚告诉笔者,这部戏侣皓吉吉拍了大概有五分之一,“戏里边的一些华彩乐段,他拍得挺多的,拍得都不错。凡是镜头比较酷的,都是他拍的”。这其中就有大结局一集里江木兰与吕西破镜重圆的戏份。“原剧本中,江父直接把吕西从门后拉出来了,可是我希望气氛更温情一些,就改成大家为木兰过生日,江父要变个‘魔术’,通过这个魔术让吕西再次出现在木兰眼前。在我看来,他们之前存在极大的误解所以才离了婚,即便之后误解消除了,要让妻子能回心转意,大家也要给她一个惊喜。”侣皓吉吉回忆说。

《老有所依》播出后,不少情节已然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这其中就有涉及“生前遗嘱”以及“尊严死”这样尚存有争议的命题:吕西从母亲的病床前跑开,在院中奔跑以及少年时代跟父母一起滑冰的戏份是侣皓吉吉拍摄的,“那是场外景戏,我们选在丽都饭店附近比较接近上世纪 80年代工厂院落的环境里拍。身患重病的母亲遭受了巨大的折磨,她要求儿子让自己有尊严地死去。儿子怎么面对?他恍惚了,他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母亲最后的要求,而选择了暂时的逃避。这种心情的传释完全要靠演员的动作来表现,我就告诉张铎一定要奔跑,不是狂奔,而是要跌跌撞撞、踉踉跄跄,要跑出失魂落魄的感觉,跑出崩溃感。” 侣皓吉吉回忆说,演员的细节处理还好,毕竟那只是艺术感觉的把握问题,有时候更要同演员一道克服真正的恐惧,“那场江木兰来到医院太平间同吕西母亲遗体告别的戏是北京一家医院的太平间实拍的。观众只能看到护工从停尸房墙壁上的一个隔间中把遗体拉出来,但他们其实不知道内部这些隔间之间其实并不相互封闭,也就是说当演员躺在停尸床上被推进去,她上下左右其实都是有‘人 ’的?!这对男演员来讲也够的,更何况是女演员,但没有办法,我只能说大家别怕,我先来做个示范……”

“他最大的优点是认真,很敬业。缺乏的可能就是一种霸气和管理能力。从他的基本素质来讲,未来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导演。家庭条件的关系,他见多识广,欣赏水平还是在水准之上的。 ”赵宝刚如此评价侣皓吉吉。在合作完《老有所依》之后,侣皓吉吉又参与了赵宝刚电影处女作《触不可及》的拍摄。眼下这部年代戏刚刚在上海车墩影视城拍完,侣皓吉吉已经开始筹划自己的电影脚本《舞者》了,这似乎可以让人联想到他自己早年芭蕾舞演员的身份。从台前到幕后,侣皓吉吉说自己的导演之路,才刚刚开始。

第11篇

[关键词] 音乐艺术片;表现力;造型功能;1900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托雷的“寻找三部曲”之一,影片中的音乐是原创音乐与非原创音乐的结合,特别是著名配乐大师莫里克奈的加盟,更为影片音乐的表现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他以深情飘逸的典雅曲风,俘获全球观众和乐迷的心,而莫里克奈也凭借此片一举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

一、1900“被发现”后

当烧炉工丹尼在上等舱一架钢琴上面的柠檬盒子里发现小弃婴时,影片低缓抒情的背景音乐开始响起,象征着这个小家伙从此的人生便与这艘船紧紧拴在了一起。因为在新世纪的第一天被捡到,丹尼为他取名为1900。在船舱的夜晚,丹尼让1900去识记单词,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两人又说又笑,甚是默契,背景充斥着双簧管的单旋律,温馨而幸福。当小1900问丹尼妈妈是什么时,音乐旋律突然低沉下去,这种转变是对丹尼内心的细腻刻画。当丹尼把1900放在摇篮里后,摇篮被放置在一个大全景下,此时摇曳的船舱,摆动的吊床,铃铛的叮当声与双簧管的旋律相辉映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这一基调为接下来丹尼的意外死亡做了音乐上的铺垫。在养父丹尼海葬的那一天,1900听到音乐的瞬间便深深地陶醉了,从此他便开始了自己的钢琴演奏生涯。

二、Max登船

几年后的某一天,Max登上了弗吉尼亚号。那一天,波涛汹涌,狂风巨浪,Max在摇晃的船上东倒西歪,步履艰难地挪移。影片采用的是全景跟拍,用短笛、单簧管等木管乐器演奏作为背景音乐,将Max的滑稽举止和狼狈不堪表现得淋漓尽致。1900出现后,他的闲庭信步与Max的狼狈形成鲜明的对照,直到Max坐在了1900旁边,清扬自由的钢琴旋律和窗外的海浪声、风雨声相互辉映;琴键,笑脸,摇晃的吊灯在各式的推摇,在跟拍镜头下显得那么自由飘逸。Max拿起了啤酒狂饮一口,自如地放置原处,两个人随着钢琴在大厅中如流水般滑行旋转,如同海里游泳的鱼,天上翱翔的鹰,没有程式和规律,然而一切又那么优美生动。影片运用了叠印手法将1900的笑脸、琴键和海洋相叠印,形成悠闲与狂躁的鲜明对比,他们像是两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舞者,在钢琴伴奏下跳着生命的华尔兹。然后影片用跟拍镜头表现他们在飘飘仙乐中冲破了落地窗,滑过走廊,冲进船长的房间,淡淡的一句“晚上好,船长”更是表现了1900的叛逆与可爱。当1900在大厅为舞者演奏钢琴时,他经常即兴发挥,时而低缓抒情,时而急速高昂,一切都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正如1900所言的“去他妈的规则”,这常常让其他演奏者束手无策,但是舞者们却乐在其中,人们配合他的旋律或感受或表现,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温馨与从容。这就是他,一个纯粹的、用钢琴演绎自由的艺术家。最令观众称赞的当属舞会上他用钢琴演奏人物心态的部分,当丹尼问他灵感来自哪里时,他便开始了对不同人物心理的旋律呈现。他用压抑到呼之欲出的旋律表现谋杀丈夫,和情夫私逃的女人;用轻灵、幽远的旋律表现回忆的男子;用浮躁、急迫的旋律表现;特别是他对穿着别人衣服来上等舱寻找爱情的男子的演绎堪称一绝,男子的每一个步伐、转身、抬头都被旋律化,形象化了,透过这些不同的旋律,影片把1900这个钢琴天才的形象诠释得更加饱满、鲜活。

三、与Jelly的钢琴对决

Jelly自称是美国爵士乐的创始人,某一天他在记者们的追随下来到弗吉尼亚号,扬言要挑战1900。舞厅里悠扬的旋律戛然而止,落地窗上显示出Jelly夸张的身影,他骄傲地走进门,来到1900身边说:“我确信,你坐了我该坐的位置”,话语里满是讥讽与挑战。他开始坐下来弹第一首曲子Bag fat ham,这是他自己创作的中规中矩的爵士乐曲,演奏得娴熟自如,他不像是在演奏,听起来就像是丝绸划过了女人的肌肤,这是对Jelly音乐技能的客观评价,也为接下来1900的表现作好了铺垫。轮到1900上场了,他出人意料地弹奏起那首家喻户晓的SlilentNight,只是对乐曲进行了部分修改,在保持骨架音的基础上,绚烂处形成波浪形的八分音符的起伏,有些乐节的收尾音处理得极短,所以整首曲子听起来比较滑稽。被激怒的Jelly来到钢琴前,这一次他弹奏了一首难度较高的Thecrave这首曲子使用了大量的切分节奏,特别是主题乐段的变奏重复更增加了音乐的抒情性和旋律的起伏感,显得飘逸,洒脱,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感动了,包括1900。之后1900把这首曲子丝毫不差地演奏了一遍,没想到这更加激怒了Jelly,他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弹奏了Thefingerbreaker,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急促而有张力,乐曲中有大量的音阶与和弦的上下行模进,在最后的快速刮奏中Jelly结束了自己的演奏,大厅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1900被逼得没有退路,只好亮出自己的真才,教训这个高傲自负的家伙,向Max要了一只烟放在钢琴桌边,他开始进行自己的炫技演奏。这首曲子是根据俄国作曲家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改编的,名为Enduring movement。这首曲子运用了模进、分裂的手法并加入大量的经过句,好像几个人在同时演奏,影片镜头采用叠加手法,酣畅淋漓的脸,几只舞动着的手与黑白键相互叠印、幻化,使人仿佛置身另一片音乐天地。观众们听的如痴如碎,被人弄掉假发的老妇人,烟头掉在裤子上的男士都浑然不知,通过侧面向观众揭示了1900惊人的音乐天赋与表现力,而Jelly的酒杯“哐”的一声摔在了地上。演奏完的1900将烟头靠近炽热的钢丝,点燃香烟来到Jelly面前,将香烟放在了他嘴里,淡淡地说了一句“yousmoke it ,I don't know how”,淡定的神情让Jelly自惭形秽。这时的观众才缓过神来,欢呼着把1900举在空中,而Jelly在画面的一端黯然离场。这是影片最为人称道的一段,所有的乐曲都在为最后的Enduring movement作铺垫,乐曲的难度层层递进,在1900演绎时,乐曲的最也是影片的最,在钢琴对决中,1900音乐天才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当Jelly走下船舱时,1900说了句“去他的爵士乐”,这是主人公的心声,更是导演的心声,在艺术这个神圣的殿堂里,有多少人真正地体会到了艺术的真谛?在物欲横流的都市,当艺术与名利联系在一起时,艺术便不再纯粹,我们可以说Jelly的音乐里有太多世俗的规则的束缚,也可以说Jelly作为演奏者的心灵被世俗玷污了,所以他必定会输。而1900这个从未经历过世俗洗礼的人,一生只为钢琴,只为艺术,在艺术面前,他是创造者,灵感的来源。他的心可以为艺术自由的驰骋,没有羁绊和束缚,只有音符和键盘,所以他才是伟大的艺术天才、艺术的完美诠释者、最后的赢家。这一情节在很大程度上也讽刺了当今世俗社会的复杂对艺术殿堂的玷污,讽刺了那些为追逐名利而学艺术的人,而1900正是导演这个艺术完美主义者的心理映射。

四、爱的旋律

某一天,慕名而来的音乐公司为1900录制唱片时,1900试图努力地寻找自己的音乐灵感。这时,窗外甲板上出现了一个美丽质朴的女孩,她来到窗前慵懒地擦脸、揉眼,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纯洁动人,1900望着美丽的天使般的面容,心灵被瞬间点燃,手中流淌的曲子开始动情起来。当少女离开,曲子变得惆怅起来,当少女在另一扇窗前出现,曲子又开始变得轻柔抒情,就这样1900弹奏出了从惊喜到失落,从期待到欢欣的旋律变化,这段遇爱的旋律被录音师完整地记录下来。当录音师开始播放旋律时,与其说1900听到了音乐,不如说他听到了自己的心声,他并没有很在意音乐声的来源,只是循着自己的心声寻找窗外的少女,少女此刻不见了,他才从自己的世界中慢慢缓过神来。他不允许自己的音乐被复制,把唱片夺走后,在自己的房间反复练习再次与女孩邂逅的场景,想把自己的唱片送给她。在风雨交加的一天,1900在甲板上看到了撑着伞看大海的少女,他鼓足勇气走上前,这时一群人走向少女,他最终还是没有勇气表白,坐在钢琴前弹着忧伤、低沉的旋律,1900诉说着自己的内心的失落感,但他还是想去见见女孩,于是趁黑夜溜进了女寝,如同当初弹着钢琴闯入船长房间一样,叛逆中流露着可爱。镜头跟随1900在女寝中开始寻找,穿过一个又一个床铺,掠过一张又一张熟睡的脸,终于看到了她,他情不自禁地吻下去,如同童话中的王子吻醒睡美人那样浪漫、单纯,美人醒了,他却藏了起来。这样的举动或许只有1900才能想得出来,更或许只有1900表现出来才显得那么美好。他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没有世俗人的众多顾虑,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追求心中的爱,也正是由于对少女的爱,他第一次有想下船的冲动,他告诉Max,他想下船,想在陆地上看大海的样子,因为女孩曾说过喜欢看海。当1900穿着骆驼大衣,光鲜亮丽地站在跳板的阶梯中间,画面中的海鸥声、汽笛声与低沉的背景音乐汇合在一起,俯瞰眼下的市井万象,1900犹豫了。他把帽子抛了出去,或许他是在为自己的选择打赌吧,帽子稳稳当当地落在海面上,他开始转身上船。此时的背景音乐开始高昂起来,也预示着1900的心重新坚定起来。海上、船上才是他的生存方式,他选择他喜欢的。1900是一个完美的天使,一个脱离了世俗羁绊的雄鹰,一直自由地翱翔在旋律的天空。

五、结局――与Max永别

多年后,当Max得知弗吉尼亚号要被炸毁的消息,他找到了1900当初录制的惟一一张唱片,来到船上。此时的船上的一切已经破旧不堪,他拿出那张老唱片播放起来,爱的旋律是对往昔的追忆,是对现实的哭诉,更是对1900的靠近。当躲在黑影中的1900问道:你好,晕船了吗?“听到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对白,看到眼前破旧的一切,Max的心酸酸的。他试图让1900下船,可是1900说:“我看不到城市的尽头……你演奏出了自己的幸福,在一架有始有终的钢琴上,那是我选择的生活方式……毕竟我不为任何人而存在”最终Max含泪离开,1900留在了船舱里。他用手指在无形的琴键上弹着生命的最后一支曲子,深情而不失悲壮,随着“轰”的一声,他和弗吉尼亚号一起走进了天堂,这是他最好的归宿,因为天使本就属于天堂。

[参考文献]

[1] 李钰鹏.《海上钢琴师》――爵士钢琴即兴艺术的完美再现[J].乐器,2005(05).

[2] 张腾云.倾听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感受电影《海上钢琴师》[J].当代贵州,2006(19).

第12篇

聆听自然浅浅呓语,绕上篱蔓,一觉恍惚隔世;聆听世界阙阙旋律,贴近胸膛,一悟感慨万千。朋友,学会聆听吧,回归自然,感悟生命。

摒弃世态炎凉,万物琐杂。初次踱步在日暮海畔,整日的倦意一扫而空,随风湮灭。一人一影一脚印,一日一海一远山。紧缩的眉睫舒展开,惬意的余晖填平了我的伤感。有人寄情于破晓的黎明的神秘;有人讴歌于正午的晌日的无私,而我,单单钟情于这似年逾古稀半衰退的日暮,静静的被黑暗吞噬。也许,黑暗中的舞者,注定没有观众。我的心仿佛潮涨决堤,胸膛里的心像碎片,散落了一地。夕阳余晖中,碎片在闪耀、迸裂……

闭上眼,静静地躺卧在临岸的礁岩上,倾听太阳对世界最后的留恋。海风,从鼻梁拂过,酥酥的。又沿着鼻梁蜿蜒上额头。我不愿搭理,转身侧卧。海风尚不肯罢休,又“翻山越岭”的赶来,在我的耳边切切喃喃,在我的脑海里细细描摹:一轴画卷徐徐展开。

大海,来自水天一线。在海天相吻处,朝阳再次升起。噫!是崭新的新起点。海水伸着懒腰,打起哈欠,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睑。整片海水沸腾起来,海风“呼——呼——”的大声吆喝。大海像一个菜市场,充满着顾客讨价还价的,贩子迭迭不休的叫嚷。海水漫上堤坝,将身躯活生生撞击在礁石上。迸溅出的一朵朵白莲花,在水中肆意绽放。浪的血,化作泡沫,沉入海底。可扑哧间海浪们又聚拢来跃跃欲试了。

日过晌午,锅碗瓢盆的声音渐息。取而代之的是一串又一串声音在喉结滚动的闷语,哼唔——日薄西山,夕阳收起最后一丝余晖,泪水从大海的眼眶里喷涌而出,呜嘶——潮落时分,海水抓不住时光,只能拖着碎裂的裙袂黯然离开,哧溜——

海风的声音清晰明亮,我的心绪也豁然开朗。聆听了海的一生一歌,我顿悟:人生本有潮起潮落时,人总在生命的大海中沉浮。潮起时再多辉煌,再回首也已成烟云;潮落时无需心伤神悲,相信终会否极泰来。在挫折面前,我愿做一个强者,因为潮起潮落终有时,乐悲成败是人生。

聆听自然旋律,感悟哲理人生。朋友,学会聆听吧!聆听自然谱写的美妙乐章,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灿烂!

文章以“一事一悟”形式进行构思写作。顿悟式的文章,很多孩子也是驾轻就熟的。本文为何能入老师的法眼,我想和小作者美丽形象的语言分不开。作者抓住“聆听”,从听觉方面入手,结合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细腻地描绘海的潮起潮落。如何把文章写得形象生动?拟人、比喻虽说是两道极其普通的家常菜,可是烹煮好了也能登大雅之堂!

(指导老师 王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