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5: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形容秋天的优美句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就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从懵懂时期向着初中的成熟期的过渡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能力的最佳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主要围绕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行探究,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综合能力;培养兴趣
一、创设情境,引导观察,启发思维
众所周知,处于小学时期的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具有无限的想象力,但是这种想象力仅限于客观事物,他们通过直观的观察来进行想象,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学生再见到圆形时就会联想到太阳或者是气球、汤圆等事情,一看到圆柱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火腿肠或者是金箍棒等事物。在形容圆的时候,教材中要求学生在圆形上随意填出几笔形成不同的图案或者是事物,并讲解它的含义及故事。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画出太阳、篮球、汤圆之类的,但是有个别学生将好几个圆联系起来,画成糖葫芦或者是眼睛等。因此,教师应该因此得到启发,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观察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发展。
二、从仿到写,循序渐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年级比较低的学生,他们学习的知识较少,认识的字词量也非常有限,同时学生对语言的逻辑性也是非常差的。因此,在学习语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突然接触完全是手足无措,教师刚刚开始要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仿写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自主选择,例如,一些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一些具有教育性的小寓言故事等,通过让学生进行仿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语文技能。例如,在学习《手影游戏》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起个带头作用投影一下用手做一些类似于小鸭子、小鸟、小兔子等一些可爱的动物,通过这样的课堂小活动可以充分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在游戏完事之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任务,通过做手影进行仿句练习,这样不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快,还能够在愉快中快速地提升语文能力。
三、运用教材中生动、优美的语言诱发学生发挥想象力
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刚刚接触语文不久,对于语文的学习还处于迷糊的状态,更不用说什么好的学习方法了,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这样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联想,还能够做到在阅读中想象画面,了解文字中描绘出的人物特点和场景,将文章中的整个画面浮现于脑海之中。除此之外,通过阅读还能够接触到很多名人作者的好词好句,学会怎样运用修辞手法,怎样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快速提升。例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的时候,文中用黄澄澄、红彤彤等优美的语句形容秋天的事物,将秋天描写得活灵活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生动优美的语句,让学生阅读背诵这些句子,从而提升学生的现想象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这门学科并不具有刻板的特点,它不像数学需要较强的逻辑性与思维性,也不像英语那样需要死记硬背一些条条框框,它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脱传统语文教学的束缚,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唤醒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能够在温馨和谐的课堂中快乐地学习,在优美的语文殿堂中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王国英,沃建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3).
一、把握年段。比喻能力培养的导航定位
在学生比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段比喻教学教师应重视对优美生动词句的朗读指导和学生的语言积累。中年段可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欣赏比喻句。基本方法是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浮现形象、体会情感。不宜以语法修辞分析来代替学生自己感悟体验。高年段学生在揣摩比喻句语言时会发现更多。教师要借助生动有形的、具体可感的比喻教学情境,渗透表达的技巧,让学生在认识感悟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提升。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天游峰的扫路人》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师:联系上下文,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天游峰真的好高、好险哟!怪不得有许多游客会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师:假如不用比喻句,这句话该怎么说呢?
生:九百多级石梯从天而降,在云雾中穿梭,看上去很细,像是要断的样子。
师:这两种表达形式有什么不同呢?
生:课文中的比喻句除了含着这个基本事实外,我们还从中感受到了天游峰到底是怎样的高而险?让人读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何教学比喻句?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教师出示一个与比喻句意思一样的非比喻句,让学生比较两个句子的好坏,侧重于理性化,让学生明白把什么比作什么,或者拿什么来比什么(认识本体与喻体)。而本教学案例,用来比较的句子是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主要是比较表达形式的异同,侧重于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在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可见,比喻句语言的优美,并非仅仅是语言的技巧,还是作者美的情感推动了美的想象,是美好心灵、美好情操的彰显。
二、课文资源,比喻能力培养的优质矿藏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而这些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语言、强烈浓郁的抒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往往又通过比喻的妙用展示给读者。这些比喻是语文教学中最宝贵的资源。开掘这份丰富的资源,利用这份宝贵的财富,对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西湖》:(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2)孤山东面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两句话,想一想:她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句(1)把湖面比作银镜。句(2)把白堤和苏堤比作两条绿色的绸带。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生:这些句子里有“犹如”“像”等表示打比方的词语。师:你们学过的课文里还有这样的句子吗?生:有。《北大荒的秋天》里说“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师:你们能仿造例句说几句话吗?生:我们去黄山旅游,来到山脚下,抬头一看,云雾把山峰笼罩住了,就像巨大的天幕一样。
比喻教学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先是通过读有关句子来体会作者是如何打比方的,使学生对比喻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联系学过的课文,找出相同类型的比喻句,再一次加深印象。最后,实行迁移,引导学生学着说两句比喻句,把课堂所学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三、生活语言,比喻能力培养的艺术源泉
生活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的、随意的、非专门性的交谈中形成的,是直接表达的语言,它更多地适应日常生活领域,活在人们的口头上,有声性、广泛性、生动活泼性、用语的简略性和通俗性可以说是它的突出特点。因此生活中的比喻应当是:指代喻体对象的词语通俗而平易,便于人们理解或感受;比喻的表层结构形式灵活多样,明喻、暗喻都可用,尤以明喻为多。例如:(1)红玫瑰就像是年轻的女人,给一些水分就没头没脑地盛开了。(2)他的鼻子很大,就像一只青蛙,无所顾忌地趴在那里。(3)鱼篓像球一样在沙滩上滚动。
日常生活中的俗谚,有很多都是用了借喻的修辞法。例如:①一山不能藏二虎。②一朵鲜花插在牛粪里。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④手背是自己的肉,手心也是自己的肉。这些比喻都是生活语言,了解和掌握这些通俗比喻,就可以使语言简明而通俗,形象而有趣。
四、原创能力,比喻能力培养的核心技术
[关键词]阅读;兴趣;生活;感悟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激发学习兴趣
日出而起,日落而息,一天又一天,看似很平常,但教师一旦有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那就不平常了。如教《小小的船》之前,教师让学生逐日观察夜空,注意月亮、星星、云彩,不懂的还可以问家长,看看一月中,月亮有什么变化?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未开讲之前,学生心目中就有了“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及“蓝蓝的天”等美丽画面,一进入课堂兴趣就来了。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亲切地交谈,要求学生回忆夜空中的月亮有些什么形状。有的说“我看见的月亮是弯弯的”,有的说“圆圆的”,有的说“扁扁的”,有的说“长长的”……随着学生的发言,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教师表扬这个,鼓励那个,因势利导,接着便要学生把看到的月亮形状像什么说出来。这时全班学生情绪高涨,内心涌动着话语,“弯弯的月亮像镰刀”“圆圆的月亮像皮球”“圆圆的月亮像月饼”“弯弯的月亮像香蕉”“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源源不断。
学生沉浸在想象之中,教师马上转过话题:“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都会想像,都会形容,那么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看到的星星是怎样的?”这时又有很多学生举手回答“一闪一闪的”“发光的”“明亮的”。老师又问:“同学们观察得好,那么你又能把看到的星星说说看像什么?”有的说“像小小的电灯珠子”,有的说“一闪一闪的像眨着眼睛一样”,“像棋子”,老师见学生沉浸在快乐的学习状态中,就“趁热打铁”,进入朗读阶段,很快就碰撞出阅读和理解文本的火花。
二、联系课文插图 激发学习兴趣
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同时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顺利地进学习状态,完成学习任务。以《回声》一课为例。这篇课文是科学童话,让学生理解“回声”的原理是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在学习本文时,就必须充分利用插图,以此激发学生兴趣,牵动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先让学生观看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再让学生说出图的内容。在学生观察第一幅图时,教师重点提示学生注意:两只青蛙所在地点是“半圆的桥洞下的水中”。而看第二幅图,就再提醒他们注意观察:“当小青蛙妈妈扔一颗石子到河里,河水被激起的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那圈圈又怎么地荡回来?”当学生观看清楚了这两幅插图,教师便引导学生联系青蛙妈妈说的话(用多媒体展示出水波纹碰到障碍一圈圈荡回来及声波碰到桥洞石壁返回的画面),理解产生回声的原因。学生兴趣激发出来了,纷纷说出:“我知道了什么是回声。”“我懂得了产生回声的原因是声音碰到了桥洞石壁才返回来的。”“我晓得了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叫声。”学生表达的欲望随着观图激发出来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关键词: 教育学 朗读背诵 博览积累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重视诵读,其实强调的就是语言积累。积累主要靠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博闻强记,厚积薄发,以达到诗人郭沫若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事实证明,古人这种做法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遗忘规律。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更是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能力,下面就谈谈我对这方面的认识。
一、 把课堂作为积累语言的主阵地
语文教材选文文质优美,是进行语言积累的绝好材料,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说一说,写一写,把语言印在脑海里,这样学生的语言就会逐渐丰富起来。这是因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无非是将教材的语言文字“内化吸收”,读熟了,课文的语言文字就会存储到学生的脑中,教材中那些词、那些句、种种表达方式、种种修辞方法、篇章结构,都通过读内化吸收。所以,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要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
朗读是把无声的语言化为有声语言,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重视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教诲:“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让学生感悟三个比喻句,读出比喻的不同层次,教师适时范读。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与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深刻领会其节奏、音韵或意境,才会受到直接的或强烈的感染,才能从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才能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才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在朗读《北大荒的秋天》这首诗歌时,让学生描述麦浪,如果学生能不约而同地动情吟诵《北大荒的秋天》中“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这段优美语句,这就是语言积累,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语句能够为学生记诵吸收,同时还能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使用,这便是语文朗读教学的成功。学生的语言功底正是在不断积累、不断运用中形成并逐渐加厚的。
二、在听说读写中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听说读的最后落脚点还是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有时学了一些好的篇章、文段或是句子,我很注重学生的仿写和续写训练。
《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句话,再读时,指导学生语气舒缓,轻柔。在读中感悟句式,作者先发出感叹,再进行具体的语言描述,写出水的特点。感悟到作者的表达方法,再来练笔,写云、写风、写花草就手到拈来。
如《小英雄雨来》:“芦花村的人们听到河岸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学生!有志不在年高!’”这段情节较简单,为了加深对雨来英雄品质的认识,我安排了一次续写练习,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博览群书积累语言
读书越多,勤于练笔,语言积累就越多,写出来的东西越充实、越富有真情实感,具有感染能力 。高尔基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可谓是终身学习、酷爱读书的典范,他一生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无人能出其右,有许多名篇他可熟能成诵,他写的诗词及《选集》令人赞不绝口。千千万万位文学家、哲学家、理论家、外交家,皆是读破万斤书,可谓出口成章,这就证实乐于读书,博览群书,才有雄厚的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学生在小学阶段,除了需掌握课本上的语文基础知识之外,还应大量阅读课外书。在小学阶段,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00万字。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高效阅读呢?我想,让主题阅读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一、以主题大单元活动为依托,将课外阅读引入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201 1版)中还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何让学生从内心主动感受文本,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在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前需要先进行构思,以主题大单元活动为依托先行开展阅读活动,即以同一个主题开展相关系列活动,构建学生丰盈的语文世界,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如秋天到了,老师可以带着学生“相约金秋”,让学生画画五彩缤纷的秋色,听听诗情画意的秋歌,拍拍令人心旷神怡的秋景……这样的主题大单元活动,让学生多方位、多视角、多情感去领略秋之静美,体验秋之绚烂,此时,再将主题阅读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则是水到渠成之事,学生有了情感的积淀,文本感悟更加高效。
二、以同主题阅读文本为基点,将课外阅读引入小学语文课堂
1.主题的统一性
选择文本时,如果杂乱无章,则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与在课外随便找些作品来读并无差异,这就不能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因此,引入小学语文课堂的课外文本应该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选择。
我在以“秋天”这一主题进行二年级主题阅读教学时,先大量收集关于秋天的文章,最后选定三篇:诗歌——《秋天的颜色》、小短文——《秋天的图画》《秋天的田野》。首先,让学生自由诵读童诗《秋天的颜色》,带领学生抓住色彩,感知秋天的五彩斑斓之美。接着,赏读美文《秋天的图画》,带领学生欣赏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抓住形容动作、颜色等的词语,体会积累秋果的丰硕之美,再借助仿写让学生展开想象,丰富诏言,提高表达能力;中间穿插的《秋天的田野》节选的片段,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丰收带来的喜悦。
2.选材的把握性
在选择文本时,除了主题要一致之外,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段进行选材,要适合所教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描写秋天的诗歌有很多,王宜振的《秋风娃娃》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收入人教版教材的诗歌《秋天的雨》适合中年级学生阅读,何其芳的《秋天》则更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如果将这三篇现代诗歌放进同一个年级同一堂语文课进行主题阅读教学,就会出现一些学生“吃不饱”而一些学生“不消化”的现象。
3.文本的延展性
主题性阅读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很好的一个方面就是能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里,通过教师引导,开拓文本,活跃思维,让学生进行高效阅读。因此,在选择主题时,还要关注所选文本的拓展性。阅读,有时不单单只是文字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入其他相关元素:同一主题的音乐、同一主题的书画作品等,这样,让学生在进行主题阅读的同时,又从文学之美走向艺术之美、科技之美,开阔了视野,增大了阅读的思维空间,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三、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将课外阅读引入小学语文课堂
1.重视语言积累性阅读
主题阅读课虽不同于常态下的语文教学,但是品读好阋佳句、丰富语言积累,在主题阅读教学中也必不可少。
我在进行主题阅读教学《秋天的画》一课时,选择了《秋天的图画》这一小短文,教学文中“梨树挂起了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浪翻起金色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的段落时,紧紧围绕“作者是怎样写好这些景物的?”这一问题,先让学生读出秋天的美,接着提高要求,体会比喻修辞的精妙,再让学生在反复吟咏中品味秋天颜色之美,然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展开想象仿写秋天的图画,这种有梯度的学习方式,关注了全体学生的需求,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丰富了文化底蕴。
2.重视创设情境阅读
主题阅读教学需关注到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融人情境,学生成了情境中的一部分,学习热情自然高涨。在情境的创设方面,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出发,选择一些精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设置巧妙的引导语等,充分调动学生读的兴趣。
教学《秋天的画》一课时,我给五彩缤纷的秋景配上清新的音乐,给成熟的庄稼伴上明快的音乐,给农民丰收时的画面配上喜庆的音乐;关于秋天的书画作品伴着优美的音乐呈现,激发学生创作诗画的灵感。于是,秋天的画深深植入学生的内心。再配以个别读、轻声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带领学生在愉快的读书活动中走进文本,从学生们惊喜的表情中,从学生们发出的阵阵惊呼中,从学生们富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人情入境。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不知不觉地习得了听说读写的能力。
3.重视阅读的拓展性训练
阅读的更高一层面是将文本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写了什么,还要启发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由说到写、由思到创的平台,让学生从心里流淌出来的语言,更加充满童趣。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句子的练说,阅读的拓展性训练自然扎实而高效,学生语文素养当然得到提升。
一、激情诵读中积累语言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下笔如有神”。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
二、理解品析中积累语言
1.富有表达力的词语。如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描写山川河流,自然百态的词语,还有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学完每篇课文后,要鼓励学生把诸如此类的词语摘一摘。例如三年级上册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我让学生把描写西沙群岛美丽和物产的词语找出来: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成群结队、美丽、千奇百怪、四脚朝天、富饶、可爱、飘飘摇摇、各种各样、绽开、相互交错……学生们在理解这些词义的基础上又作了摘抄,为以后的运用打下了基础。现在新教材的语文园地中还专门设置了“日积月累”这一版块,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起来。
2.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如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积累这类语言,不仅能使学生积累语言,学习表达,还能使学生学习如何观察。例如学习《日月潭》一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你觉得什么时候的日月潭最美、最吸引你?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品一品,记一记。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了课文的佳句: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等等。
3.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如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等句子。积累这样的词句,不仅能使学生领悟语言的表达方式,还能使学生从中学习怎样进行联想和想象。例如课文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中好多句子运用了这些修辞手法,在学习课文时,我先请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把这些句子摘录在本子上。学生们摘下了很多:“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又如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句话语,简直就是一首首诗。不仅给人于美的感受,还会激起学生的灵感。
三、在表达实践中积累语言
1.创设情景来说话。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过:“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色彩鲜艳的图片,夸张的画面能激发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更是低年级儿童的特点,作为老师不能忽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
例如学年级上册《识字1》这篇课文时,由于孩子们大都生活在城镇,没有见过田野里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大雁南飞的景色,也没有见过树林里那种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山河壮美的美丽景色,理解课文内容和成语的意思相对比较困难。于是我就从网上下载了北京的香山红叶、金秋季节北方农村喜获丰收的场景、果园里瓜果飘香的画面、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的画面等图片,做成幻灯片让学生欣赏。通过图片,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画面,孩子们看到这些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的精美画面,不由得惊叹不已,并且对秋天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在不知不觉中就理解了这些成语,积累了这些词语,此时让他们说说秋天的美丽景色,效果可想而知了。课后,我还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秋天的成语,学生兴趣昂然,词汇量也越来越丰富。
2.找准文中的空白来想象。在我们的很多教材中,会留有令人思考的空白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创作补白。例如二年级上册《假如》一文,中间最后一小节出现了一处省略号。学习时,可以分别让学生说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还想做什么事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双目失明的人,画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们再也不会在黑暗中生活,而是和我们一样,能够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有的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失学儿童画一所美丽的学校,让他们不在是文盲,而是和我们一样,能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有的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穷人画很多钱,让他们再也不会流落街头,而是和我们一样,幸福地生活――然后在说话的基础上,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抓住这个省略号仿写诗歌。这样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体验,充分地想象,在说话、写话中积累了语言。
顾名思义,“赏”为“欣赏”,“析”为“分析”,“欣赏”语言的话,必然语言好、有特点,有可赏之处。“分析”语言的话,不管题干是否说了“结合语句”“结合全文”,我们都必须做到这一点。
一、文章整体语言风格的赏析。
语言风格是由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典型风格,如: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王维恬淡优美、王昌龄雄壮豪迈;不同的文体有不同风格,如记叙文、散文主要有平实、华丽、清新、自然、明快、含蓄、淡雅等风格,议论文(杂文、随笔)主要有幽默诙谐、辛辣、冷峻、嬉笑怒骂、愤激等风格。《春暮西园》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又如 :2005年福建卷《日历》
请从取材和语言两个方面,对本文作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①取材:文章取材于人们生活中使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了生命的意义,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②语言:第一作者寓丰富的感情于平实的语言中。本文的语言是平实的,却蕴含着作者对日历、对生命的真挚情感,读后令人感到亲切自然;第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语言的第一个方面即为整体语言风格的赏析。答好这一点需要我们结合作家、分析清作品,也需要平时积累一些语言风格的词语。
二、词语运用方面
词语运用也是语言赏析的一个主要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考虑。
具有表现力的动词(大量动词连用)形容词的使用;
多个色彩词的运用(描形状物,增强形象的可视性,使画面显得具有了某种特点,使读者对景物有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认识);
叠词的使用(形象生动地描摹了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含蓄蕴藉地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读起来又琅琅上口,增强了文章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使用文言词语、方言(显示出地方风韵,传达出乡土的情趣),口语、书面语(即语体色彩);
贬义词褒用(妙趣横生,余味无穷),褒义词贬用;
反语的使用(讽刺、幽默、亲昵);
列举数字(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从词语运用方面进行赏析时,我们要注意全面答题的规范:首先要把赏析角度答出来,第二结合文章进行解释,第三答出这样运用的效果(即括号中内容),第四写出运用这些词语想要突出的内容和情感。
三、句式运用方面
句式运用主要涉及点是长句、短句的运用,整句(主要为排比句和对偶句)散句的运用。大量使用短句,能简明扼要地叙述事实,简洁生动地表现人物、事物的迅速变化,表达作者(人物)紧张、激越的情绪或果断、肯定的语气,使句子显得短小精悍,可以取得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的表达效果。多用整句可以达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语势强烈的效果。
长短相间,整散结合,严整之中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增强了文章的音韵美,增强表现力,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四、修辞运用方面
高考对修辞知识的考查过多地放在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板块中,因此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如2006年江西卷《秋天里的黄金树》(第17小题)2007年安徽卷《乡村的风》(第17小题)。赏析文章的修辞手法,一般要从四个方面来思考:一是辨析文章或语言片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写出术语;二是结合原文对此修辞进行解释;三是分析所用修辞的表达效果;四是指出运用此修辞的作用(情感或突出的内容)。如:2011高考福建卷《晓至湖上》第(2)题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答案 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声”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007年福建题《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请指出“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答案:
(1)用了比喻。(指出修辞)
(2)把母亲耗尽生活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显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联系比喻的修辞效果,结合文章解释比喻修辞)
(3)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深深感激。(表达的情感)
不过,我们在答题时不一定要把这几个方面都答出来,要看准分值,根据分值判断答题点。又如:2005年福建卷《日历》
请从取材和语言两个方面,对本文作简要赏析。(6分) (答案见上)
如何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现代诗歌教学怎样进行?这是不少语文老师,尤其是初中语文老师的困惑。由于诗歌本身蕴涵内容的丰富性及含蓄性,不少教师觉得教学起来没有把握。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课改”形势下,如何顺利进行初中阶段的现代诗歌教学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选编了8首现代诗歌(其中外国诗歌1首,中国诗歌7首),下面就结合这册课本所选的新诗来谈一谈浅见。
一、注重诵读,开启诗歌大门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可见诵读的重要性。在诗歌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开启诗歌学习的大门。本册的语文课本中几首诗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中都涉及这一诗歌学习的关键点。如《在山的那边》“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朗读这首诗,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尤其七年级作为现代诗歌教学的入门,我在朗读教学环节中,尤其注意进行诗歌教学的朗读指导、训练,并采用听读、自由读、合作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诵读形式,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对诗歌的感受力。如在教学《秋天》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手段出示画面和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配乐朗诵中感受秋天清远的意韵和收获的喜悦。朗诵比赛是增强诗歌朗读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即兴的、有准备的、男女(单人)竞赛、小组擂台等比赛形式均可以由教师灵活安排。
二、把握意象,体会思想感情
著名诗人钱涛曾说过:“教学一首诗,都不能离开对于意念、意象和意境三个层面的研究。”“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诗。而意境则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这两句话扼要地阐述了诗歌的深刻内涵,也道出了把握意象是诗歌教学的基础这一道理。其实很多学生并不是并不喜欢诗歌,而是他们觉得诗歌很难懂,而难懂的原因是不知道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如《金色花》这首诗歌的意象是金色花。诗人借小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后和妈妈嬉戏,为妈妈做事,向妈妈撒娇,表现了孩子和母亲之间的亲密感情。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诗人为什么选择金色花这种事物作为诗歌的意象。因为金色花暗喻小孩子的可爱,金黄的色彩也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把握好“金色花”这个意象,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到诗人要表达母爱的这个主题。
三、品味语言,领悟诗歌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在特别重视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的同时,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笔者认为,语文课要体现人文性,它突出了语文教学应有的丰富内涵,展现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但语文教学,首要应当是语言文字的学习。也只有重视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语文教学才算完成它最基本的任务。现代诗歌语言新颖、凝练,是诗歌魅力的主要来源。品味语言,能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魅力,也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鉴赏能力,是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在山的那边》的“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山那边是海。为什么说是“飘来的”?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至于如何点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品味,可以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有效的换字或删字法。如在教学《秋天》这首诗的第一节时,我尝试把形容词和修饰语抽掉,诗句就成了“震落了露珠/伐木声飘出幽谷/放下镰刀/用背篓来装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让学生把改后单薄的诗句与原诗句做比较,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所缺失词语的妙处,接着再结合语境,进行仔细的品析。
四、发挥想像,感受诗歌意境
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感受作品的意境,是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意境则是诗人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发挥想像能把读者带进诗中或者更为广阔的意境,进一步感悟诗意。如《天上的街市》整首诗歌把美丽的夜空景色和对仙人生活的充满浪漫色彩的想像有机结合。诗中对于牛郎织女的自由幸福生活是虚写,是作者想像的。我们可以通过想像去遨游诗人所营造的仙境,去领略诗歌的美。又如《纸船》,诗歌通过纸船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通过想像,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思念母亲的女儿在不停地叠纸船并抛到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还是乐此不疲地折叠丢抛。这样一副感人的画面最容易触动情感,从而留下深刻的感受。
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精粹的积淀。现代诗歌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点,它需要我们大家认真思考、不断探索。
关键词:善观察 抓特征 理顺序 巧修饰 融情感
写景作文,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无从下笔,更不知如何把景物写好。学生只有掌握并熟练运用描写景物的方法,下笔才能生辉,行文才能有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在此,笔者谈谈写景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一、善观察
鲁迅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由此可见,观察是描写景物的前提。大自然中的景物特征各异,只有对描写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好的景物。观察景物大体都有特定的位置,位置不同,视野、视线、角度也各有差别,所见景物的特点就有所不同。具体来说,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1.定点观察。定点观察是指观察者固定在某一位置上的观察,可分为平视、仰视、俯视和环视。2.动点观察。动点观察是指观察者沿着一定的路线,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动点观察是定点观察的连续,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可分为远景、中景、近景、特写。3.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一一展现,或观察同一对象的角度在不断变化,这是游记写景散文常见的方法。4.散点观察。散点观察是指选取某一范围的若干景点分别观察。散点观察是定点观察的分散。描写景物时把观察点和角度处理好了,思路就清晰了,写起来也就顺手了。
例如,在作文《公园之秋》中,有的学生拿到题目就头脑一片空白,只知道闭门造车,结果连常识性的知识都错了。如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公园的秋天非常美丽,各种花儿都开放了,白的是梨花,红的是玫瑰,黄的是……”秋天怎么会有白色的梨花呢?显然,这些描写是没有根据的胡编乱造。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让学生到公园里进行细致的观察以后,再动笔写作,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真实、生动,具有美感。如有的学生写道:“秋天的公园美极了!远远看去,树木一层黄色,一层绿色,仿佛用油彩泼墨过一般。近处一片片开得正盛,有黄的,红的,紫的,真是姹紫嫣红,美不胜收。人们悠闲地看着,品着,脸上都是笑盈盈的,在阳光下,仿佛度上了一层金……”
二、抓特征
确定了写景对象,在细致的观察之后,我们要抓住景物最鲜明的特点来进行写作。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声音、气味等方面。不同的景物,特点也不相同;时间或地点不同,同一景物的特点也有很大的差别,只要用心体味就不难抓住。
例如,对于春天,朱自清是这样描写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段描写抓住了春天独有的特征,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如,都是描写春风,朱自清在《春》中表现了南方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林斤澜在《春风》中则绘出了北方春风的粗犷、有力的特点。
三、理顺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处景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角度,看到的就会不一样。如果不理清写作顺序,景物描写就陷入混乱,反之,则行文清晰,有条不紊。例如以下文章:
苏州是水城,因为苏州的水是闪闪发光的,是清澈见底的,是美丽多姿的。
白天,太阳照着水面,好像给水面穿上了一件闪闪发光的衣服,让人们看到了感觉风景很优美。那粼粼的波光就像妈妈的手在抚摩着我,让人觉得十分惬意。这时,河两岸青青的柳树倒映在河水中,就像一个披着长发的女孩在照镜子。河的两岸都是各式各样的石头,有的半浸在水中。河水清澈见底,各种各样的小鱼在石头缝里钻来钻去。
夜幕降临了,华灯初上,河面上的灯光与河两岸的灯光交相晖映,流光溢彩。如果是满天星光的夜晚,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与河面上闪闪的灯光相互映衬,真叫人分不清哪是天上哪里是人间!也许,这就是苏州被称作人间天堂的原因吧!
本文中小作者采用的是先写白天苏州的水,再写夜幕下苏州的水,这样,苏州水“清澈、发光、美丽”的特点就被很清晰地表现出来了。
四、巧修饰
写作文除了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理清写作的顺序,还要有文才,这就离不开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用好了修辞,文章句子自然就富有表现力。比如,朱自清在《春》中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比喻和排比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又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是这样描绘雪后美景的:“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贴切的比喻,准确的动词,生动地描绘出了景物的特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恰当而奇妙的运用修辞呢?这就需要作者对写作对象要有情感投入。
五、融情感
作者只有将景物与自己的感情相结合,写出来的景物才有血有肉,富有有生命力。“一切景语皆情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些话都说明景物描写应该融入作者的真切情感。景物描写是作者心灵感受的具体体现,所以,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人看来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借助景物来表达我们的情感。
融情于景,既可直抒胸臆,也可间接抒情。例如,陆蠡在《囚绿记》中写道:“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作者直抒胸臆,直接写出了对绿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巧妙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更能起到融情于景的作用。
有时运用一些准确而生动的形容词、动词等词语也能融情于景。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中的“光滑”“肥胖”“直窜”等词语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体现了儿童的心理,也就融入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热爱、忆恋之情了。
写作中,巧妙运用色彩也可以融情于景。例如,鲁迅在《故乡》的开头给文章涂上了一笔浓重的颜色:“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苍黄的天底下……”阴晦、苍黄,这种阴冷的色调使景物显得倍加荒凉,凄冷之气逼人而来,也自然地流露出了作者的忧郁之情。单色调则能渲染或突出某种感情。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通篇的景物都集中在了青色上,这种单调凄苦的青色正是融入了作者激愤苦闷的心情。此外,多色调、反色调的运用也能起到融情于景的作用。
1、等待之路需要与笑容携手,只有乐观地面对失败,在等待的成功的路上越挫越勇,希望之火才会为你点燃。
2、等待,如同企鹅登陆前的蓄势,默默沉潜只为腾空而起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等待,好似昙花一现前的酝酿,敲碎季节的容颜只为在清辉下吐出一抹芬芳;等待,恰若春暖花开前的冬眠,忍受寒风凛冽只为来年的草长莺飞春满人间。
3、等待使一种享受,它使你身心平静,它使你收获颇丰,它使你思考人生。
4、等待需要坚定的信心,不能失意灰心,不能空想其成。
5、等待,能换取太多太多了。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只有付出了努力再加上等待,才会有好的结果。记住,等待就好比暴风雨,是漫长的,但是,请相信,暴风雨过后终会出现美丽无瑕的彩虹。
6、每个人都应该把等待这种期盼留在心里,把等待这种胸怀敞开,把等待这种生存智慧用在人的一生之中,因为生命就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等待过程。
7、有人说,等待如药苦涩,我说,等待如蜜甘甜!有人说,等待如狼丑恶,我说,等待如蝶美丽!有人说,等待如水单调,我说,等待如虹缤纷!因为,我知道,只有学会等待的人才能捕捉到幸运女神转瞬即逝的微笑,只有学会等待的人才能感受到希望大道在脚下延伸。
8、等待,是一种享受。虽然会有些漫长,虽然会有些艰苦。但在等待中,我们的身心会平静下来,没有躁动不安,只有宁静。那些往日牵绊我们的小利益,在等待中都会沉淀下去,只留下心静如水。
9、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等待的过程,人总是在一个个等待实现之后获取力量继续下一个等待。
10、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等待,期盼游子归来是一种等待,渴望鸿运当头也是一种等待。套用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模式,就是:预期的等待都是甜蜜的,未知的等待各有各的焦虑。
11、等待,不是消极地投向灭亡,而是抓紧岁月的希望,让从容镇静的心态引领你走向前方,当等待的旋律幻化成绕梁的清响,希望的交响乐就如天籁般灿烂。
12、面对等待,人们茫然了,叹息了,不知所措了,有心急如焚、急不可待者,有哀叹抱怨、干脆放弃者,其实等待并不是索然无味,这段历程喜抑或是悲要靠我们自己的心态去调控。
13、高山不语,是一种巍峨的等待,等待不止是一种彷徨的渺茫;日月不语,是一种奉献的等待,等待一切结束后重新燃起的希望;历史不语,是一种凝重的等待,等待命运茫然惆怅之后的收获。
14、等待是一种生存智慧。人生是一个漫长的等待,但这决不是守株待兔,坐以待毙,我们的等待应是厚积薄发,以静制动,以退为进的适时而等。
15、等待是一种美丽的情愫。当等待的旋律奏响时,在希望的到来之前,需要的是平和的心态,静观云卷云舒的从容。
16、扪心自问,在你攀登高山时,遇到风雪,你等待放晴之时继续前进了吗,还是扭头而去,放弃挑战?在你陷入黑暗时,孤身一人,你等待光明重新进入视野了吗?()还是焦躁不安,精疲力竭?在你深入丛林,巨莽缠身时,你有等待时机一刀刺进它的心脏了吗,还是一味挣扎,惶恐不安,让巨莽将你缠得更紧?
17、默默的等待,是为了积蓄力量,是为了有朝一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岂不知百合花在等待之中,绽放了自己美丽的花朵,展现了自己的英姿。我们青少年,应在漫长的等待之中,逐步长大,逐渐成熟。
18、人生有太多等待,我们不得不学会等待,还要学会习惯于一个个不尽如人意的等待。
似乎耳边才听着牙牙学语的声音,“秋天来了,一群群大雁向南飞。一会儿排成横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倏尔就变成了“长亭外,古道边”的悲凉。寒冷不定的日子,渐长渐黑的日子,晃眼就过去的日子,时间真是快马加鞭的飞驰而过。
上班路上,一环卫工人低着头,弓着腰,红黄横纹的背影在晨曦里晃动。他在树下不疾不徐地扫着落叶,身子俯仰,动作和谐。穿着厚棉衣,胖胖的身躯有着不动声色的安静。路边的灰土上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这些细长的,扫帚丝纹如同人生的全部。划去的,留下的,清晰可见,一如郁达夫的清凉淡愁。
思绪风起水涌,幻化成一些零乱的、简单的碎片。很多片段就如昨天上演,影子一样跟随。
晚自习罢,回到小区门口。天气有些寒凉,暗黑一片。透过车窗见一些人跪着,在路边烧着纸钱。火苗在风中,像姿态优美的,衣衫飘飘,轻盈旋转,传递着阴阳两世的问候和讯息。一个女人伏在地上,高高低低地哭,咿咿呀呀的说着什么,边哭边絮叨。他们默默地用木棍拨拉着余烬,待到灰飞烟灭。起立,奠酒,拉扯着倒地的女人。深夜里,四个端立着的影子。
认出是前楼的邻居,他们的孩子,晴朗的天气里出门玩耍,被路边的大车刮着,手里还拿着野花一把。十岁的孩子成了另外世界的住客,成了这个世界亲人们念想的一个虚影。
纳兰性德有词云: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每个人的秋天,都有某些瞬间的细节,或刻骨铭心的记忆吧。
那年我十二岁,放学后和邻家姐姐跑步回家。花布做的书包里插着叫做洋姜的花儿,黄黄的几朵,香气一路如影随形,跳着舞步。妈妈说洋姜是串着长的东西。反正两家连着的地方,开满了大片大片的洋姜花。一到夏秋,成片金黄的花朵,引来嗡嗡的蜜蜂,绿叶黄花衬着湛蓝的天色。直让我以为洋姜花开最灿烂的时节就是秋天,也是最美妙的季节。
我们跑的气喘吁吁。一心想回家偷出自行车,去不远处的地里掰玉米,煮着吃。
窄窄的小路上,她扶着车身,我骑在上面使劲地蹬。摔倒起来,起来摔倒。她笑着说:呀,你可真笨。你下来,我带着你。
下坡路上,她飞快地蹬。我在车上大呼小叫,车铃一路叮当作响。她大声喊叫:我以后嫁人,一定得要一辆自行车,辐条上缠着红布条的那种。我啐了一声,你也不知道羞,你婆家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玉米棒那么大,那么多。她掰开裹着的厚厚的叶片,掐一颗尝尝,呸呸地吐出。顺手一拧,撕扯下来。我放进书包里,抬眼看她,红苹果般圆润的脸蛋。夕阳给万物染上了金黄的颜色。我,她,玉米地,静穆而美好。
一个放羊的同学跑过来,慌慌张张地喊:梅叶,你大让车压了。出车祸了。
我们傻了眼。见地里很多人纷纷跑向公路边。她叫一声“大”,跳上自行车,七扭八歪的骑上走。我跟在后面跑。那路便总不到尽头,汗水滚落下来,我不时抬起湿漉漉的手臂,去擦拭同样湿漉漉的眼睛。一路飞跑一路模糊。
她跌跌撞撞骑着车远去了。我追不上,坐下来,喘着气,靠在一颗榆树上,茫然四顾。暮色苍
茫里,看见张牙舞爪的虬枝伸向天空。风吹过玉米地,簌簌的声响。远方的公路,人影恍惚。忽然那么地伤感和恐惧。我站起来,疯狂的奔向家的方向。
她辍学了。父亲去世了,母亲拉扯五个娃娃真是吃力。她是老大,自然得为家里做些事情。她忙着碾场割草,忙着把玉米杆拉回家。脸晒得焦黑,沉默着不说一句话。一夜间她成了大人,和我是两个世界的女子了。
一天下午放学,隔着洋姜花的缝隙,我远远望见她。套在架子车里,被高高的草埋着地小小身影,倔强的,单薄的,用力的。黄色的花依旧在枝头上摇晃,风姿绰约地欢快着。她仿佛背着硕大的背包,沉甸甸地踩着自己瘦削的影子,一步一步。
回到家,看见妈妈忙着做鞋垫,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不久她就要出嫁了。据说是嫁到内蒙,大家都忙着替她赶嫁妆。“这个娃娃命苦,没办法”。我脑里嗡地一下,内蒙是远在天边的地方,是地理课本里也要离家一大揸的地方。她问婆家要着自行车了吗?她骑着自行车要走多长时间才能到家呀?
熙熙攘攘,人来了走了。鞭炮声响了三两下。她被接上一辆卡车,走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牛羊在草地上吃草,蒙古包旁边停放着一辆自行车,辐条上缠着红布条。她围着红头巾手提鞭子,站在暮色里,远望的身影,是我噩梦里定格的画面。
剩下的日子,我也学会了沉默。秋天于我,是一个拉长的影子。诸多的色彩踩着光阴碎片,周而复始的滴答着。风把地面扫的干干净净。阳光的脸色,越来越苍白。
年复一年地遭遇秋天,终于发现,自己面容上逐渐有了秋色,心情染上了秋霜。有时候,躺在床上。抱着书本,无所事事。有一天,当读到王小妮沉痛而无奈地诗句的时候,忽然想起她,潸然泪下:
我本是该生巨翅的鸟/此刻/却必须收拢翅膀/变成一只巢。
某时,当我脆弱、当我疲倦,当某些绝望的思想乘虚而入,也会想起她。想起那个夕阳下,金色的下午。一辆自行车的两个轮子,把一个女孩的明天,碾成了,扁长的影子……
谁的孤独飘过窗
今儿是小雪,雪花果然就簌簌落下,夹杂着呼啸的寒风。大风摇落了挂在枝上的最后一片黄叶。加着杂物,活着雪粒,在狂风鼓荡下,在半空中狂舞。一下子向上飞升,一下子又向下堕落。最后,如一群迁徙的鸟蜷缩在一起,打着漩涡,窝在了低洼处。
寒意浓浓的夜晚,重读歌德的《年岁》――
“年岁是一些最可爱的人,曾带来昨天,又带来今天,我们年轻人就这样度过,最最可爱的安乐的光阴年华。但以后,年岁就突然变心,不再像过去那样的悠闲,不愿再赠送,不愿再出借,它夺去今天,还夺去明天。”怔忡了半天,有些悲怆。
透过窗,看墨色的夜,其实思维也是墨色的。总感到几十年来其实活的漫不经心又漫无目的。日复一日的继续着忙碌,在忙碌中碌碌无为。似乎每天都在匆忙间睁开睡眼,一直匆忙到精疲力竭地入眠,于匆忙间耗尽华年。往昔的时光留在了哪里?活着,哪里会是尽头?
曾不止一次的想到,人之将逝,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寿终正寝抑或痛苦不堪,安详逝去或者心有不甘?一度读史铁生的《灵魂的事》,说实话,晦涩难懂。这个命运乖舛的人,带着重重疑问和解答去审视灵魂,答案自然是没有的。也许思考灵魂的贵处,只能作为一种慰籍性的过程,是不会有什么终极结果的。
也读到他妻子陈希米的文章《让“死”活下去》。这个华夏出版社的翻译、编辑力求用平静的文字,写和丈夫相处的种种细节,夫妻恩爱、情深意笃的过程。写她在丧夫之后的悲痛,无穷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感情的至高境界莫过于此。像这样的文字当然希望可以没有。
但如若没有,人间何其荒凉。
一个相依为命的人突然之间,就消失了。“在天在地,永不相忘”的誓言犹在耳畔,斯人黄泉路上,哽咽而去。“除你以外,在天上,我还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无从爱慕”。她以《旧约 诗篇》里的句子作为题记,在倾情歌哭自己的命运,以及人去己空的畸零人生。
记得史铁生去世几天后,她在他60岁的纪
念会上说到:
“死,是我们两个人几乎随时调侃的话题。记得1997年,我们在普林斯顿大学,草坪上,一个孩子在捉萤火虫,他向往地看着那个孩子,对我说,你记着,有一天我死了,那个孩子,你肯定认得出,就是我”。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他在那一世如何,没有人知道。但随着一些悼念文字的出笼,以及对早年成名作的重新推介和颂扬,他几乎被捧上了神坛。裹挟在追忆和追捧之中,她已被刺眼的光芒彻底遮蔽了,连最次要的配角都不如。
人走了,“孩子”再也不见。一年后,她的悼念文字见诸报端,字字泣血,催人泪下。那是拿生命写就的书信。陈希米依旧活在这个世上,远未进入老年的她曾经付出了什么,今后将面临些什么,无人提及。没有人为史的遗孀提供必要的关注和关怀,没有人有兴趣去讨论可怜的女人所作出的牺牲。
当年,身患重病的史娶了身体健全、年轻美貌的陈希米,一段曾经是多么美好的文坛佳话。“一个年轻女子撩着门帘背光而立,身上同样散发着好闻的地坛之味。她就是史铁生的新婚妻子陈希米。这位姓名带着音乐之声的太太很年轻,很美丽,很温柔,很明朗……”许多年前,《我与地坛》的责编、《上海文学》杂志社姚育明女士回忆的画面依然清晰。如今,陌上尽是看花客,真赏寒香有几人?人们给予她丈夫在文学界那么高的地位和口碑,可是,谁知道她内心的无依无靠和孤傲苍凉,谁知道她如何去度过残存的岁月沧桑?
弥漫着寒冷,天空中,很少望见飞鸟,它们早已展翅飞到温暖的南国去了。黄叶却是有的,它们躺在泥土上,心中的寂寞无处安放。叶子,注定离不开大地的怀抱,只能以卑微的姿态仰望天空。
她是最不喜欢下雪天的,也不喜欢大红色的女人。她的丈夫,在乡下工作了近十年。调动到城里的第一天晚上,和庆贺的人们去喝酒。才到新单位,自然要舍命陪君子。他走时说:别锁门,我今晚估计回来迟。
她说,那夜的雪可真大。不知为什么,也特别瞌睡。一夜梦不断,人不醒。梦里,他们在结婚,大红的花轿,大红的衣服,大红的盖头,那么多没有见过面的人来闹嚷。她奇怪自己去世多年的爷爷也在“吃酒”,还有村里淹死在沟渠里的小翠……
天亮了,白雪茫茫一片,她忽然才意识到他一夜未归。叫醒熟睡的儿子,踏着咯吱咯吱的冰雪,跌跌撞撞的跑到姐姐家里。人们四处寻找,也不见音讯。因为是新调动的人,其他人也不很熟悉。没有手机,没有电话的年代。单位派人沿路询问,一起喝酒的同事到处疯跑,得到消息已经是第三天的早上了。
夜里酒醉后他不知道怎么去了铁路边,被火车撞死在铁轨上。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搜遍全身,没有任何提示身份的东西。第二天张贴了启示,也无人认领尸体。尸身据说久被一块红布包了,放进简易的棺材,埋在对面荒山上。小小的坟头,占据着一片人间的荒凉与沉寂。
三天后的夜里,姐姐姐夫们陪她到了坟边。她一步一步爬到坟前。她说,我真恨他,真恨他,真想一把他从土里撕扯出来问一声,为什么抛下我们就这么走了,一个字腿腿都没有留下……
后来的日子,是语言无法形容的艰难。夜是如此的漆黑,家是如此的阴冷。她说自己胆子小到夜夜睡觉不关灯,胆子大到每个夜晚不锁门。她至今惦念着他走的时候说的话:你不要锁门。她总觉得,某一天他会推开铁门,站在她的身边,笑吟吟的说,给咱做些洋芋面。
邻居家男人,一段时间,趴在墙头上窥视,她说自己睡不着,就冲出去大骂。邻居的老婆说她勾引自家男人。她说,没有头前那个人,连不是人的人都欺负你。她说,我就这么守着,今年已经11年了。七岁的儿子已经是高三的大小伙。当年二万块钱的账务,山一样的沉重,也一分一分的还完了。
她说,我有时候就恨自己,觉得自己命不好。但我也恨他,只给了我八年的婚姻,还给了我一个寡妇的多半生……
我看着她,已花白了的双鬓,满是黑斑和疙瘩的瘦脸,写满思念和疲惫的眼睛。无语。世俗如一块粗糙的磨刀石,磨去了青春,磨完了温情,磨灭了向往,不在其中,不知滋味。
逝者终已去,存者长歌哭。过世的亡灵带着殷殷思念走了,活着的人把痛苦全部囤积在此。还能怎么办?
词语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要素。扎实有效的词语教学,能使学生借助文本,感悟品味、体会词语包含的意思,从而领略作者的用词巧妙,使阅读教学有效落实,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材料。词语教学非常重要,然而当前的词语教学现状并不乐观。
一、半亩方塘一鉴开——现象追述
1.三板一眼——教学方法模式化
常见的词语教学流程为教师出示文本中要求认读的词语,通过个别读、集体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读、学读,接着简单分析要注意的字形结构,最后适当探讨对部分词语的理解。“三板一眼”式的教学看似步调有序、顺利推进,但却沉闷乏味,学生毫无兴趣可言。
2.浮光掠影——词语教学省略化
为了用相对较多的时间解读文本、剖析内容、体会情感,教师往往把词语学习移到课前,作为预习作业加以布置并要求:认读,解决字音;抄写,解决字形;查词语手册,解决字义。整个过程看似条理清晰、要求明确,但教师置身事外,对学生的学习不甚了解,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无法把握。
3.就词学词——语言环境脱离化
很多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单纯通过组词、比较等途径理解词语的意思。整个过程看似操作流畅、意图明晰,实则只注重了对词语本身意思的观照,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二、曲径通幽草木深——策略追寻
1.情境创设,理解词义,从单一走向整合
词语和词语、词语和句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是进行分割,单地教学词语,往往会存在偏颇。学生学习词语,必须要在定的语境中反复诵读,关注整体效应,努力形成一种合力。
(1)欣赏图片,情境再现,让词语意思更直观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是描写秋天景色、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的三组词语,其中“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学生最难理解。教学时,我在学生正确熟练朗读课文后,让他们说说看到了秋天哪些美丽的景色。学生们纷纷说:“蓝天白云下,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果园里,红红的柿子好像一盏盏红灯笼i田野里金黄的稻子成熟了……”接着,我出示了一组秋季大森林的图片,让学生们说说秋天的大森林有哪些不一样……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慢慢懂得了“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的意思。
根据低段学生的特点,把词语的意思用具体形象的图片呈现出来,再让学生去细细感悟,学生的语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强。
(2)角色体验,情境创设,让词语意思更具体
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中的“议论纷纷”和“叫苦连天”,我让学生想象两个情境。场面一:上任的袋鼠神气地下令小动物们和它一样跳着走路时,小动物们会怎么说?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兴趣,有的说:“这怎么办呢,跳着走路太累了。”有的说:“袋鼠怎么能把自己的生活习惯强加给我们呢?”找准时机,我适时地说,刚才大家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就叫-?学生们齐声答“议论纷纷”。场面二:一个星期里,小动物们天天要跳着走路,我们试试先跳两分钟吧。看着孩子们气喘吁吁的模样,我´他们:“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学生有的说:“唉,跳着走路太累了,我现在一点力气都没了。”有的说:“短短两分钟就这么累了,小动物们要跳一个星期该怎么过呀?”……这时我说:“刚才我们大家都在诉苦,用课文中的词语就是-”学生异口同声:“叫苦连天。”
“议论纷纷”和“叫苦连天”是课文中的关键词。教师抓住重点词语,依托文本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把词义理解和情感体验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加深了对词语的感悟。
(3)触发联想,激活表象,让词语意思更生动
词语的意思很多学生是从《词语手册》上得来的,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词语教学也就大有文章可做。如教学《 个小村庄的故事》中的“郁郁葱葱”一词,学生按照《词语手册》上的解释一一读来,这样机械的读读,只是一种表象,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于是,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看到‘郁郁葱葱’一词,你仿佛走进了怎样的一个小山村?”学生有的说,“我好像走进了 个茂密的原始森林,有很多很多的大树。”有的说:“我也仿佛看到了很多大树,树叶绿绿的,树上还住着很多小鸟呢!”还有的说“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简直是鸟的天堂,人间仙境啊”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双翼,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这时的“郁郁葱葱”已经具有详尽的生活画面,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对词语进行画面描述,词语的意思也更加直观、更加形象,小小的文字焕发出巨大的魅力。
2.以词见文,品味内涵,从释义走向悟情
从个词语移到另一个词语,蜻蜓点水般匆匆走过场,这样的词语教学很容易落入水平推移的状况。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未能把握文中关乎内容理解或情感价值的重要词语,使得词语的功能单 ,价值被隐没,教学时我们应力图让学生充分感受词语的意义、体会词语的意味,挖掘词语的意蕴。
(1)比较推敲,辨词析义,让词语内涵更清晰
《纸船和风筝》文中有“漂”和“飘”这两个动词,怎样让学生更好地辨别呢?我是这样步步推进的。第步:读一读,找到文中的话圈出“漂”和“飘”。“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第二步比一比,找异同。请学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这两个字读音相同,但字形不一样,一个是三点水的,一个是风字旁的。”有的学生还补充:“它们的意思也不一样,三点水的‘漂’和水有关,意思在水上‘漂’;风字旁的‘飘’和风有关,意思在风中‘飘’。”第三步:让学生填一填,“( )在水上漂呀漂。…( )在空中飘呀飘。”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风筝在空中飘呀飘,气球在空中飘呀飘,白云在空中飘呀飘……树叶在水上漂呀漂,小草在水上漂呀漂,竹子在水上漂呀漂……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发现自央乐,也体会到了汉字的奇特。
若是教师一味地讲解,对词义的理解学生也只是感觉干巴巴的,有点模糊印象罢了,在词语的运用中学生仍然会区分不清。通过比较,层层推进,学生对词语理解更到位,意思也更清晰了。
(2)突破难点,反复研读,让词语内涵更深刻
对于课文中描述的那些年代久远的事情,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中有一句描写车夫受伤后的话,“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学生会很奇怪,脚部受伤这点事儿至于那样痛苦吗?更何况是个久经考验的车夫。学生不会换位思考,对于个黄包车夫,脚受伤就意味着失去工作,不工作家庭就没有了收入。不经这样思考,学生就难解车夫的痛苦,也难解鲁迅救助车夫的独特之处,更难体会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我抓住关键词“饱经风霜”进行了如下设计饱经风霜一般形容怎样的人?请你找到文中的相关语句证明这位车夫是饱经风霜的人。接着追问,看到“饱经风霜”,出现在你眼前的会是怎样一个车夫?学生马上找到在这样个北风怒号的冬天,黄包车夫竟然打着赤脚。也许是 家老小吃都吃不饱,没有钱买鞋;也许是家中债台高筑,省吃俭用要还债……
抓住关键词语,设身处地体会车夫饱经风霜背后的辛酸,还原课文的时代背景,学生就会比较自然地品味感受,词语含义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了。
(3)层层渲染,刻意铺陈,让词语内涵更丰满
如果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能发现“牵 发而动全身”的重点词语,能发掘文中隐含着的具有统领性功能的重要词语,那么在组织教学时,以此为原点,向全文辐射,不仅能让学生的词语意识得到强化,而且教学脉络也将变得清晰、简洁,富有实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中,“谈何容易”虽只在第2自然段中出现过一次,但文章是紧紧围绕“谈何容易”来展开的;寻找骨髓,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谈何容易;抽取骨髓,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利用余震暂停的间隔来进行,谈何容易;运送骨髓,短短24小时的保存期,从台湾到杭州,上千公里的路程,谈何容易;移植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和医护人员连夜行动,不能有半点儿马虎,谈何容易。一个小小的“谈何容易”,贯穿整篇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挖掘好重要词眼,能使教学脉络更清晰,主题更凸显,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3.由“词”及彼,学会表达,从积累走向运用
“感知—理解—积累—运用”是词语教学的整个过程,能够运用自如是词语教学的价值体现,我们要联系课文内容,积极创设情境,搭建训练平台,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词语、掌握词语、运用词语和发展词语,让词语最大限度地增值。
(1)以词串文,展现合力,让词语表达更自如
在语境中理解词语,并在语境中学习运用词语,这样的词语教学才更为有效,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卖木雕的少年》一文中有很多成语,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①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成语“栩栩如生、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名不虚传……”。②选择以上成语填空,所填的这段话正好简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安排起到了 举多得的效果,不但复习巩固了词语,而且让学生进行了理解运用。
这种练习可以安排在课的起始环节,引导学生在课文语境中再一次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另外,也可根据文本特点,安排在课的中间环节或是课的结束部分。练习时可以利用文本语境,也可以另外创设情境。很多教师在课文结束环节会安排一些读写结合,这样的练习更有助于理解词义,体会意蕴。
(2)联系实际,凸显张力,让词语运用更灵动
理解词语包含的意思,挖掘词语具有的形象,体会词语蕴含的意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紧紧抓住文本中有深度、有内涵的词、句、段,慢慢品味咀嚼,使词语的意思具体化、形象化、情感化、生动化。词语一旦被激活,或念诵于学生们的口语交际中,或运用在学生的用词造句、习作中,这时的词语才是鲜活的。
如《桂林山水》一文在描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点时有许多优美词语,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课文结束环节,我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富春江畔、鹳山脚下,到处都是山山水水,随机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模仿“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点的写法,用上课文中的优美词语或自己平时积累的词语,选择描写自己家乡的水或山的特点。这样的练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有文本的范例,所以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一段段精妙绝伦的话语随之而出。
通过运用,学生不但巩固了词语的意思,品味了课文的写作特点,体会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而且能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让小小的词语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