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区经济发展

社区经济发展

时间:2023-05-30 10:35: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经济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区经济发展

第1篇

社区经济发展中,人们逐渐遇到了一些问题。

1.1对社区的认识不到位。有人将社区等同于政府机关,将社区职能理解为解决邻里矛盾和教育等问题,不知道社区经济的概念,因此很难积极的参与到社区经济建设中去。

1.2社区经济发展中存在资金不足的弊端,因为社区经济规模小,发展时间短,资金积累慢,一般以服务业为主,大的项目缺乏资金投入。限制了社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社区经济的理论概述

社区经济是指为履行社区职能提供经济保障而开展的社区经济活动的总和。社区经济具有地域性、社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

第一,地域性。地域性是社区经济的首要特征。社区经济的地域性不仅指其经济主体分布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上,而且其劳动力的构成也要具有一定的社区地域性特征,社区居民必须是社区经济的基本劳力、主要技术的构成以及主要的服务对象。

第二,社会性。社会性是社区经济诸特征中最为突出的体现。社区除了地域性特征外,其内部关系还具有情感等取向。因此,社区经济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社会性。

第三,服务性。社区经济是为了发展社区建设而兴办的,其宗旨是为社区居民更好地生活和全面发展服务,其发展方针是“围绕服务办经济,办好经济促服务”。目前国内社区经济的主要类型有服务型经济、自救型经济、税源经济和社区公益型经济等。服务型经济主要指发展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形式的社区服务经济,诸如:快餐、早餐、自行车棚、浴池、奶点、报刊零售点、各种中介服务网点等等。自救型经济是指主要组织下岗职工在社区内实现再就业、进行生产自救,诸如:家庭工厂、编织、小工艺、为工厂进行来料加工、来件装配等等。税源经济主要指通过对区域经济的服务与协调,从其经济发展的效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社区公益型经济主要指社区内居民为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好自己的家园进行捐款、赞助、成立各类基金等等。我们的社区经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更好的解决当前的困境,更好的服务与广大城市居民,社区经济的发展创新势在必行,结合我国社区的特点和主要矛盾,下面对发展创新在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措施进行分析。

3发展创新在社区经济发展中的措施及影响

3.1基层社区要充分重视。社区经济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经济基础。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社区的公益事业的开展,社区工作人员的劳动补助、办公经费,可以说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基层社区工作者苦于资金不足,因而无法更好地开展社区公益事业的苦恼。这说明仅靠政府投资,是不利于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的。在当前政府投资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各个社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社区,应当积极改变单纯依赖政府投资的观念,积极发展社区经济,为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同时,各市、区政府、街道也要制定政策措施,对基层社区发展社区经济给予有力支持。

3.2需要社区干部的带头作用。有的社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区领导的奉献精神。为了筹集资金发展社区经济,社区主任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并且带领社区干部和群众起早贪黑建设厂房。社区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成了无形的力量,带动着社区的工作人员忘我的奉献和无私的工作,才有社区今天的社区经济的初步繁荣。因此说,在当前社区经济的发展中,社区干部的带头作用应当得到重视和进一步提倡。社区干部要改变以往只关注于检查、评比的思维模式,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做好社区经济的发展工作。

3.3减轻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负担。据调查显示,我国当前的社区日常工作项目繁多,有经常性的工作,还有因季节变化而增加的工作,还有为完成上级精神而临时承办的工作。还要为应对文明、先进社区的评比而增加组织群众、设计活动等额外工作。社区的建设包括方方面面的事项,一般和基层群众民生有关的社区的治安、医疗、计划生育、残疾人保障等工作都由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和管理。在如此重的任务下,集中力量搞好社区的经济确实困难。因此国家要在政策和规定上向社区工作人员倾斜,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减轻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一部分经济管理人才能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好的进行社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从而为先进社区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4加强城市社区经济的组织管理。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经验,在城市街道一级组建“社区经济发展公司”这种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公司的从业人员由社区居民来承担。“社区经济发展公司”负责组织本社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公司的从业人员由社区居民来承担,公司的利润必须按照一定比例用在社区建设的公益事业方面,如修建社区活动中心、种植花草树木、资助特困户等。通过建立“社区经济发展公司”这样的统一管理机构,可以解决目前社区经济发展中管理层次多的状况,实现对社区经济的统一管理,从而促进社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2篇

一、社区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不同规模、不同档次的住宅小区层出不穷,居民也出现多元性,许多原来的“单位人”如今变成了“社区人”。而维持整个城市正常运转的数以万计的外来流动务工人员的生活和管理问题,因人口老龄化而带来的一部分离、退休人员和独生子女的生活问题,大批因经济转轨而纳入社会保障救助体系的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的管理问题,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与实施问题等等,都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以往以区、街道为组织的管理体制对许多工作已无法进行管理,更落实不到基层和居民身上。近年来,经过尝试和探索,许多城市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社区建设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因为,把社区建设好了,不仅可以使广大居民在生活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得到满足,而且,在健康娱乐和社会治安等万面也可以满足需求。可以说,社区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必然产物,搞好社区经济建设好处多多。

二、发展社区经济前景广阔

2005年国家14个部委在联合提交的《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文件中指出:社区服务的宗旨在于为民解愁,为国分忧,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使社区居民生活事有所便、难有所帮、居有所安、闲有所乐。一部分经济学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重点发展五大服务产业,即旅游业、物业管理业、社区服务业、教育培训产业和文化产业。社区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便民利民是它生存的基础。而这反过来又为它营造了足够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一部分社会调查中得到证实。《经济日报》2005年上半年刊登报道:有经济工作者调查证实,64%的城市居民需要社区服务中的家政服务,50%的居民认为车辆寄存有待重视,18%的居民需要出租生活用品、物品等服务,62%的居民需要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的维修,42%的居民需要自行车、钟表、照相机等日用品的机械修理。还有42%的居民需要学习微机操作、书法绘画和烹调等。由此可见,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越来越渴望在家门口就能直接享受到更多、更便利的服务。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于服务性商品的吸纳性已越来越强,可以说提供多少就能消化多少。社区经济的特点决定着它是一种关联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发展前景是最好的。同时,社区经济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不是很高,劳动强度相对较小,需要的投资也不多,可以说,它正适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下岗失业而导致劳动力资源过剩的现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当前社区经济还处在较低的层面上,如,一些较大型的连锁超市、销售公司等还没能走进社区,集约化经营水平更是远远不够,商业覆盖区域也跟不上社区建设日益扩张的步伐,这种现状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从发展的眼光看,社区必须邀请那些大型从事社会服务的企业广泛参与进来,通过大型企业资金、技术的投入,扶持社区兴建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代销等,并且,发展“名、特、精”小商店,甚至可以兴建信息互联网络,开展电子商务等。当然,随着社区建设规模的扩大,金融、教育、IT、健身休闲场所、影剧院等也要走入社区。这些企业进入社区后,社区经济一定会迅速地发展起来。

从发达地区发展社区经济的经验看,有四种经营形式比较适合我省的社区服务业发展:一是统一经营型。对社区基础较好,社区干部擅长经营的,可由社区服务站统一经营或承包经营,利润定额并按比例上缴。二是资产租赁型。把街道和社区闲置的房屋或开发的服务基地租赁给经营者开办服务业,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街道只收取租金。三是统分结合型。社区实行统一管理,企业自负盈亏,税费由社区管理组织代收代缴,社区适当分得一些手续费用。四是完全自负盈亏型。社区对企业扶持多,但基本上不要任何回报,社区手握服务及收费标准,任由企业自己发展。但是,不管哪种经营形式,都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以及文化、体育、娱乐等,突出服务业的“小、全、快、优、廉”的特征,广开经营门路,这样,就能不断拓展发展的空间。

三、社区经济应该纳入有序的轨道

社区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经营方式。发展社区经济应防止出现两种倾向:

第一,要防止出现挂靠现象。由于社区经济是个新生事物,服务业又是微利经营,所以,与办理个体工商执照相比,办理社区服务证可以省去很多前置审批环节,而且缴费也较低,这就使得很多不属于社区服务范畴的经营户想方设法济身其中,通过挂靠社区这一途径,捞取“社区服务证”带来的部分非法“实惠”。一些街道、居委会也将此作为创收的来源,只要缴费就给办理“社区服务证”,这样做的结果是无原则地扩大了“服务”范围,出现了“挂羊头、卖狗肉”现象,造成一部分国家税收流失,损害了守法经营者的利益,造成不公平竞争,进而,扰乱了市场经济和税收秩序,长此下去,会严重影响社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地区生产总值;城镇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2-0066-04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基础设施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吸引资金投资建厂、促进当地就业,还能促进消费,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往往比例过小且增长过慢,需求远远大于供给,造成资源过度使用;而对社会生产设施投入过多且增长更新快,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

国内外对于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有很多。吴友人的《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从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比例来讨论:基础性设施对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作用;[1]胡仁科的《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融资研究》是从基础设施的融资方面来阐述如何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的;[2]徐莹的《贵州城镇化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是以贵州的城镇为例,从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方面入手,来分析基础设施对于拉动城镇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3]Kapar·Brian、Abate·Janet的《policy for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是从生产设施建设方面入手写其对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4]

上述研究的对象多涵盖整个基础设施,很少有将研究对象定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领域。在研究思路上多是从生产到投资角度入手,从增加就业、促进再生产方面揭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却忽略了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公共服务设施是由公共服务与设施两个词语构成的合成词,是这些词语含义的整合。公共设施是指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有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其中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而附属设施是配套设施,使得基础设施得到更好服务、发挥更大作用、实现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设施。[5]

本文以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和中国各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较分析,建立两者的联系。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6]

一、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投资、消费、储蓄的关系

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对城镇发展所需的投资、消费、储蓄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对投资、消费的影响

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也就是说加快城镇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就是促进该城镇的投资和消费。从对于一个城镇的投资和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方面来说,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增多对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首先,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对投资的影响。对于商家投资建厂来说,一个好的投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好的投资环境必需有完善和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资源,而不仅仅是政府所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桥等),因为社区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面向是社区居民,这会给投资建厂的商家在服务设施上减少很多资金及时间的成本投入。因此,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吸引商家来投资建厂,从而直接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社区居民的投资来说也是如此,完善和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会为其解除许多后顾之忧,这样居民就会用自己手中多余的钱进行一些投资,从而间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其次,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对消费的影响。完善和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除了可以促使居民将手中多余的钱用于投资以外,也可以促进居民进行消费。一旦该地区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商家能够获得利润,商家不但会加大投入力度,还会吸引更多的其他商家进行投资,这两方面的后续影响会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对储蓄的影响

完善和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给居民解除了很多后顾之忧,促使居民将手中的钱用于投资和消费。如果居民用于投资和消费的钱增加了,在短时间内收入固定的情况下,居民所储蓄的钱就势必会减少。对于想要在此投资建厂的商家也是如此,完善和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会增大商家对此地区进行投资的可能性,一旦进行投资,那么商家就不会将钱存在银行,而且还很有可能从银行贷款。这两种情况都会大大减少银行的储蓄量。[7]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增多对储蓄的增加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

简单起见,本文只选择当地当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与该地区连续两年的生产总值的增幅来分别代表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指标。

(一)全国各地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分布及其增长速度的比较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8)提供的数据,得到2006至2008年中国各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统计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通过SPSS软件,[8]得到分布图,见图1,其中灰色柱、黑色柱、白色柱分别代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该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单位:个)。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浙江、江苏两地在2006年至2008年间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在全国排在第一位置,而且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第二,上海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在2006年排在中游位置,而在2007年和2008年跃居到与浙江、江苏同一阵营。第三,从地理区域上来看,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最多的是东南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次是北方沿海地区、首都附近和西南中部地区。最后是西北地区和东北内陆型省份。第四,北京、天津、上海作为省级市拥有的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比一些省份多,尤其是上海。于是,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我国东南沿海城镇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远远领先其他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处于全国最低水平线。

(二)全国各地区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增长速度的比较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得到全国各地区城镇经济水平和其增长速度的分布与比较图,见图2,其中灰色、黑色和白色柱分别代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该地区的生产总值(单位:百万)。同时对各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以2007年各地区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的数据为例,见图3,其中,灰色柱代表2007年该地区的生产总值,黑色柱代表2007年该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灰色柱与黑色柱的单位不同,放在一起是为了分别比较各地区之间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

从中可以看出:第一,我国从2006年到2008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生产总值几乎都是逐年增加的。第二,我们将2008年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的地区划为A区,介于1万亿与2万亿之间的划为B区,小于1万亿的划为C区。由此可以看出A区:广东、山东、江苏、浙江;B区:河南、河北、上海、辽宁、四川、北京、福建和海南;C区:黑龙江、安徽、内蒙古、山西、广西、江西、天津、陕西、吉林、云南、重庆、新疆、贵州、甘肃、海南、宁夏、青海和。第三,从地理区域上看,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生产总值南方省份超过北方省份,东部省份超过西部省份。从而,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我国经济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发展依然存在不平衡态势,有些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有些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仍然缓慢。同时也应注意到,在人均方面,一些地区的人均收入过高,一些地区的人均收入过低。在生产总值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水平还十分低下。

(三)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城镇经济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2009年颁布的《中国统计年鉴》,得到2007年中国各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和各地区的生产总值,如图4所示。灰色折线代表2007年该地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数量,黑色折线代表2007年该地区的生产总值。

从分布图中可以看出,灰色折线和黑色折线的上升或下降的步调大致相同,各省市所对应的基本都是两个高点或两个低点,很少有对应一个高点一个低点的情况;地区生产总值的大小与地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多少在数据上具有较强的同步性和正相关性;从区域分布上看,东西部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和地区生产总值与中国中部地区相比较少。

(四)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增长速度与城镇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前面的结论,笔者提出假设: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各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增长的速度具有正相关性。我们用后一年的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减去前一年的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来代表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增长速度,用后一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减去前一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来代表城镇经济增长速度。其中,服务数差1、经济数差1分别为2007年与2006年公共服务设施总量差值和地区生产总量差值的编码,服务数差2、经济数差2分别为2008年与2007年公共服务设施总量差值和地区生产总量差值的编码。

从SPSS输出结果(限于篇幅,不在文中体现)可以看出,经济差1与服务数差1的相关系数为0.678,经济差2与服务数差2的相关系数为0.658。这两个相关系数都接近于0.7,说明地区的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增长的速度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性,从而证实笔者的假设: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各地区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增长的速度具有正相关性。

三、结论与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各地区的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多少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具有正相关性,即: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较多的地区,其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反之亦然。

其次,各地的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增长对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即: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增长较快的地区,其相应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反之亦然。

最后,我国第一类、第三类地区与第二类、第四类地区相比,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城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在数量上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应加强第一类地区和第三类地区的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当然,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各个部门,各级政府需要综合协调,在社区建设中建立一个综合协调机制,以推进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健康、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友人.经济地理[M].北京:中国学术书刊电子出版社,2010,269-272.

[2]胡仁科.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融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

[3]徐莹.贵州城镇化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

[4]Kapar brian,abate janet,standard.policy for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M].华盛顿:世界银行出版社,1995:3.

[5]唐建新?熏杨军.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0.

[6]中国统计年鉴编委会.中国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00-210.

第4篇

【关键词】 社区 社区经济 社区服务 产业化

一、社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加速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生活中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单位”的社会功能正在逐步弱化,社区理念开始兴起,“社区经济”的概念也随之萌芽。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经济是社区建设的基础,为社区建设提供经济支持与物质保障,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市经济发展中财力不足的缺陷。

1、社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社区经济是一个新兴的事物,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由街道经济逐步分化而来的。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没有社区,国家对地域的管理主要是单位制管理模式,街道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许多社区管理的职能。为保证财政收支平衡,街道不得不搞经济。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单位制街道经济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社会对新型社区的要求才开始不断强化。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实行“政企分开”、“政社分离”政策,这为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与传统意义上的街道经济不同,社区经济是以非盈利性组织和公益性组织为主体,追求社区福利的最大化。

2、社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不顺。目前从社区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我国社区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阻力是很大的。公共权力在二级政府三级管理中的分配不明确,往往是两级政府包干一切,社区缺乏自。而且“企事业单位办社区”往往延续企业管理的那套模式,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扭曲了社区经济的真正价值,不能有效发挥社区服务的功能。除此之外,体制不顺还表现在社区经济活动中的多头领导现象。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事处这种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中,社区企业大都在市、区有关部门中有对口关系,导致多头领导、政出多门,造成效率低下。

(2)产权模糊。我国社区经济的所有制形式主要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股份合作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街道和居委会往往是最大的出资者和股份所有者,但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没有财产的所有权和授权经营权,这就造成社区财产名义上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没份的产权虚设状态。

(3)管理薄弱。社区管理者多是退休的老年人、下岗的中年人和待业的年轻人,在管理理念、管理经验和知识构成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很难从全局的角度考虑社区的发展。管理薄弱使社区经济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很难吸引优秀人才来参与企业的管理。因此,现阶段我国应加快研究解决社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社区经济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同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支持和保障。

二、社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从社区经济的构成上看,一般多以商业、生活服务业和修理业等第三产业为主。社区经济的性质决定了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是社区经济发展的宗旨,办好经济促服务是社区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国际上,特别是欧美等社区制度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都十分重视社区经济与服务之间的关系。早在18世纪,西方国家的社区服务便开始了实践,如18世纪初起,英、法、德、美等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区组织便协同政府对失业人员、贫民进行救济和扶持的工作。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已达到20%~30%。19世纪中叶,在社区经济的推动下,社区服务类的慈善组织相继出现,如1876年美国第一个“社会服务交换所”、1886年美国第一个“社区服务中心”等。到了20世纪,社区服务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普及。

相较于国际社区的发展状况,我国社区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滞后,困难重重。直到20世纪末,在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的情况下,社区经济才得到迅速发展,社区经济的服务功能、保障功能、稳定和凝聚功能在社区建设中才逐步发挥出来。如社区再就业工程,这一方面解决了下岗职工的生活问题,另一方面也为社区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但是现阶段我国社区经济的作用仅局限于:支持生产社区居民必须的消费品;为社区居民提供商业、旅游、搬运、维修等服务;为城市主体经济提供服务性劳务等,还没有形成一种产业化发展的模式,难以发挥规模效应,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的生活保障还十分有限。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社区经济,提高社区经济实力,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社区内部矛盾,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更广泛的顾客群提供同质服务,降低供需双方的成本,取得规模效应。

三、发展社区经济的措施

社区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能够吸纳大量人口就业,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我国的社区规划建设开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社区规划开始了区域发展的规范化、持续化进程。随着社区制度的完善,社区经济的功能将日益突出。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应加快社区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促进经济体制转换,加强制度创新,最终实现管理、服务与社区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1、转换社区经济经营机制,适应市场化需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区制度的逐步发展,要建立适应市场发展的现代社区经济,应该加快社区经济经营机制的转换,提高社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针对我国社区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我国社区经济在发展方向、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方面要做到与市场相结合,优化经济结构,创新管理体制,使社区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服务、保障、稳定、凝聚的功能。在发展方向上,要提高社区经济自身竞争力,从传统条块分割的行政区划中走出来,参与市场经济的大竞争,重点发展投资少、技术要求低、资金回收快的小型服务性的经济组织和专业性强,技术水平要求高,具有规模效应的经济组织。在管理体制上,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社区经济组织的内部管理作用,扩大社区经济组织的自。在经营机制上,要适应市场化需求,灵活多变。社区经济实体要积极推进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改革,明确企业内部产权关系。社区经济实体要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道路。

2、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区经济自主发展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加快社区经济发展就要对政府行为进行重新定位,政府应积极地退出社区经济的直接管理,转而进行间接管理,支持和引导社区经济,促进社区经济的自主发展。具体地说,政府在社区经济发展中主要应该发挥以下三个职能。

(1)投入职能。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和社会管理者,理应对社区经济的发展担负投入的责任。政府投入的来源是税收,为保证政府投入的稳定性,进行税制改革、调整税制结构是必要的。同时,由于政府投入是有限的,社区应营造社区经济运作的特殊机制,整合多元投入。

(2)引导职能。社区经济对社区建设所提供的多是社区福利性的支持,多在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领域,而市场机制在这些领域中往往是失灵的。这时就需要政府这一外力来进行调控和引导。这里,政府的引导职能应主要包括:政策引导、信息引导、经营行为的引导,以及分配及消费等方面的引导。

(3)整合职能。这主要是指对产权结构、利益结构等的调整和重组,以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在产权整合上,政府应发挥的作用是确认产权归属,批准产权重组;在利益结构整合上,政府应通过不同的制度对非营利性和公益性领域的利益进行重新安排。

3、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提高社区服务质量

社区经济产业化是指在一定社区的地域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以社区各种经济组织为载体的社区服务业,经过社会化、商品化的发展,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的过程。解决我国目前的这种社区服务质量要求高与满足率低之间的矛盾的最根本做法就是实行社区经济产业化发展。具体地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政府要利用各种调控手段,对社区经济的发展制定统一规划。区别定位社区经济的各个组成成分,在政策上鼓励社区服务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为社区经济产业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建立健全社区经济的产业组织体系,为社区经济产业化提供必要的载体。目前我国社区经济产业化最大的障碍就是产业组织贫乏,因此应加快建立集管理、技术服务、咨询为一体,具有综合能力的产业组织。

(3)采用规模经营,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技术,使社区经济从单一型、分散型向集团型转变,发挥规模效应。

4、加强人员管理与培训,提高社区管理者素质

社区管理者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各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在某种意义上,社区管理者的素质是衡量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标尺。随着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社区管理者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开始向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社区工作者都是以退休的老年人、下岗的中年人以及部分待业青年为主,这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需要。尽快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素质是当前社区经济发展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现阶段我国社区建设中既要通过学历教育培养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社区管理人才,也要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提高现有社区管理者的素质。同时,在社区人员管理方面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依据德、能、勤、绩、廉考核的结果对社区管理者进行相应的奖惩,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总之,要发展社区经济,就要解决社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加快转换社区经济经营机制,加速社区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素质,使社区经济走上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文军:城市社区经济.社会,2000(1).

[2] 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罗荷香、范大平:社区经济与再就业.经济视角,2006(10).

第5篇

1创新“三资”管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加强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的监督管理,有利于村级集体三资的有效管理,合理分配管理三资,促进增值、增收,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加快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步伐。因此,创新规范“三资”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手段。为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从制度上规范财务资金管理。村(社区)投资公司要严格按照《晋江市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制定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引导实行财务报账制,由镇(街道)财会服务中心统一核算,接受市、镇(街道)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除此之外,要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大会研究表决,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民主监督,切实发挥监督委员会的作用。为了促进集体资产良性循环,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和增空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做好集体经济收入的合理分配。

公司年度分红要严格按照集体股份比例及时转入村(社区)集体账户,由村(社区)相关部门对集体资产进行合理管理分配。下一年度发展建设资金再由村(社区)集体按实际需求拨付。对于市、镇(街道)财政下拨的村(社区)集体创收项目奖补资金,归村(社区)集体所有,严禁以股份比例分红形式支付给参与投资集体创收项目的企业或个人,违者按侵占集体资产论处。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依法制定集体土地征用费分配方案,规范分配程序及分配额。集体土地被征用所获得的土地、青苗等货币补偿收入,除国家规定分配给农(居)民外,必须提取30%以上作为集体积累资金,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不得平分到户,分光吃净。同时,要健全村级财会服务制度,严格村级工程招投标管理,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加大审计整改力度。规范集体资源,促进集体经济稳定发展。

2政策激励,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职能部门抓好实施,制定“扶、让、返、奖”等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建立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采取补助、贴息或者奖励等方法给予集体经济发展大力扶持。晋江市财政专门设立一千万元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项资金,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大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应该安排一定的贷款扶持,实施贷款贴息优惠政策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对于一些小型项目,可以下放到村管理,由村自行经营管理,带动村里集体经济发展。利税返还,对于引进的外来资金,用于有关资源的开发,要将资源补偿费全额返还给村里。对于基层组织的服务企业实行的税收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返还。激励奖赏,对于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班子进行绩效考核,对于集体经济前三强的村及领导干部进行奖励,使得干部的报酬与集体经济的发展、债务化解、集体积累值的增加挂钩,形成内部激励。

3结语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村级集体经济的支撑。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就要探索新模式,寻找多渠道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就要创新管理“三资”,强化资产管理,做到集体经济保值、增值;就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政策规范、政策激励,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久前,晋江市出台“1+9”政策,大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即出台《关于进一步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实力的若干意见》,此外市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与此相配套的九份政策文件,从用地、财政、金融、载体四方面服务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力争到2015年底,削除年底村(居)收入二十万以下的村社区,全市平均村居财收入达到五十万元以上。

作者:高丹红单位:晋江市安海镇人民政府

第6篇

一、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开发乡土教材与培训的原因

有助于适应乡镇社区当地的经济发展需要。不同的乡镇社区的发展模式和经济模式都会有自身的特点。当经济发展呈现稳定、持续、协调的良好发展态势时,就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此去工作、谋生、求发展。这些外来的人员由于流动性、个别差异大,虽然这些劳动力形成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了本地的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增长,所以,社区教育中心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乡土教材,并对相关的外来人员提高培训与教育,提高外来人口的综合素质,是具有现实价值的。

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于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半数以上。农村、农民等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其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也在农村方面。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开发乡土教材,为当地的农民提供培训,提高农民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他们在农业或生产、生活方面的技能,不断提高乡镇社区人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激发人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优化乡镇本身的经济结构,为当地培养经济建设的人才,促进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有助于协调社会的发展,有助于乡镇社区人民的个性发展。不同的乡镇地区有其自己特殊的文化需求和生活轨迹,其民众在个性、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等都会有着不同之处,因此,乡镇社区的教育中心根据自己本地的实际生活需求、人民资质、特征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调研,再开发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乡土教材去对本社区居民进行培训,更有利于人民的自主选择性,使他们在满足个性需求的同时可以得到学习的机会和培训,在学习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二、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开发乡土教材与培训的原则

实事求是,结合乡镇社区当地的实际需要。在开发乡土教材和对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借鉴成功的经验和案例,要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本地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生产、劳动需求,尽量满足本地人们和经济法学的现实情形,既能为现实的经济发展服务,又能反映本地文化的特色,兼具知识性、实用性和操作性,把握好地方特色,发挥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势[1]。

实践为先,提高乡镇当地人民的操作能力和水平。社区居民的教育与培训包括了已工作的成年人,对他们来说,过于理论性的知识和培训难以引起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操作性强、实用性强,具有实践意义的培训和教育才更有吸引力和价值。因此,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在组织教材时注意知识性和技能型的结合,让当地的人们可以学以致用。

制度化,深入浅出。开发乡镇社区教育的乡土教材是一个很巨大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也并非随意收集一些资料就可以使用,这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整体制度作为保证,可以使工作有道可走,有规可依,可以提高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利用率和共享性。同时,开发的乡土教材涉及的层面要宽,但挖掘不一定要很深,注意民众的接受程度。

三、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开发乡土教材与培训的途径

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开发乡土教材与培训,要务求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开发本土性的教材,并利用其对本乡镇社区人民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民众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社区教育中心在对民众进行培训时,要调动社区各方面的力量来发展社区教育,编写通俗易懂的乡土教材,如农业技能操作、缝纫、基础电脑操作等,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去培训,建造一支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队伍[2]。

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开发乡土教材与培训,要务求形式多样化、参与度高、具有本土特色。并利用其对本乡镇社区人民进行培训和教育,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模式与特征,结合多方面的力量编写出适应群众、贴近生活,多样化的乡土教材,满足乡镇社区民众教育的需要,合理配置乡镇社区内的不同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另外,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应加大支持的力度,做好动态的调整、管理服务,做到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爱琴, 杨红. 试论乡土教材开发与社区可持续发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 成人教育, 2011(4).

第7篇

摘 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选取6个已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从场地设备、人力资

>> 中原经济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 “中原经济区”的崛起对河南高校体育发展 的影响 体育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功效研究 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建议 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几点分析 中原经济区发展活力研究 中原经济区的试验价值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统筹转移与“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持机制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体育协调发展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村生态环保立法探析 中原经济区与皖北经济发展 中原经济区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中原经济区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的思考 浅析中原经济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有效财政机制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村留守妇女的权益保护研究及对策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浅析农村职业教育为中原经济区服务的策略 基于绿色持续创新的中原经济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EB/OL]. 2012-10-10.

[2] 黄继珍. 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9):11-14.

[3] 储亚娟. 对农村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30(2):20-21.

[4] 刘庆青. 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要素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29-30.

[5] 林聚任. 村庄合并与农村社区化发展[J]. 人文杂志,2011(1):160-164.

[6] 涂运玉. 赣南新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8,23(6):41-43.

第8篇

一、社区资产管理的现状

社区资产包括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包括房屋、交通工具、大型办公用品如电脑、复印机等;非经营性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有价证券等等。社区资产的形成主要是上级政府无偿拔付、社区成员单位赠送以及社区自行购置,其它也有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如土地、水电、房屋等实行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的资产积累。这些资产的所有权属于街道、社区居委会集体所有,管理权属社区居委会。一般情况下,社区资产管理遵循的是“使用权不变、受益权不变、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其经营性和服务性资产纳入街道办事处预算外收入管理,用于社区建设、社区办公支出、居委会干部补贴和社区工作补贴等。有的社区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还属于独立经营、分散核算。社区资产从其规模看,与国有资产相比,块头小得多,容易被管理者所忽视;从其财务制度上看,国家还没有完整的社区财务管理制度,都是参照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来进行操作的。现阶段社区资产管理工作仍停留在表面现象,看似简单明了,其实内在积弊,社区资产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

二、社区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社区财会人员素质不高。由于社区财会人员没有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没有掌握相应的财务技能,或者身兼他职,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整理账目,而且财会人员流动性大,资金资产陷入无序管理。

2、民主监督不到位。群众缺乏集体观念和民主监督意识,对社区的工作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对社区资产管理情况更一无所知,认为这只是上级部门管理和监督的事。社区本身也存在着资产管理的不透明操作,财会公开避重就轻,无从监管。

3、管理制度不健全。从调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社区没有建立固定资产账目,固定资产也没有进行登记,更没有保管人和责任人。固定资产的添置与处置随意性强,也没有严格的上报审批程序,有的甚至收、支不记账。仅从这个方面就暴露出了社区资产管理制度的欠缺。管理上的漏洞也给隐瞒、截留和挪用、私设“小金库”以及行为提供了机会,资产也势必会造成严重的浪费和损失。

三、社区资产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识到,当前社区资产管理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是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如同社会经济运转大机器上一颗“小螺丝钉”,要防止其生锈与松动,必须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明晰管理思路,落实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程序,实现社区资产的保值增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社区经济发展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源头上把好关,坚持财务人员持证上岗,提高社区财务人员对财会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加强财务人员新法规、新制度的学习,及时贯彻执行严格执行国家财务工作的有关规定,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做到作风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通。

2、规范社区财务管理制度。统一社区的财务管理模式,即社区财务由街道统一管理模式,各社区设立自己的财务记账,对社区现有的资产进行全方面的调查摸底,做到心中有数,把现有的资产登记造册,并可利用社区财务电算化等现代化手段建立社区资产管理台帐和明细帐,按时记载社区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信息质量。同时,严格规范社区的资产收支行为,社区办公用品实施定点采购,大额款项开支经社区居委会主任审批或审核,努力做到增收节支、以收定支的理财目标。

3、加强社区资产审计监督。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街道管理部门为首的社区资产监督审查领导小组,对社区资产和财务的进行规范管理。二是明确监督职责。逐级签订责任书,将各社区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重点,坚持季度财务大检查活动、开展经常性的盘点核实工作,如对社区的房屋的出租、专用设备、办公设施进行登记造册等,切实掌握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社区定期将资产状况和收入支出情况在“两委”班子中进行公开说明,并报街道社区资产监督审查领导小组,接受有效的监督和审查。三是定期开展审计。实施社区居委会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换届选举居民小组财务审计。通过审计,查明社区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社区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及资产经营成果的真实性、效益性,检验社区干部任期表现,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

4、增强社区资产和财务公开透明度。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是社区经济发展良性运行的关键。要提高广大社区干部和群众对社区政务公开的认识,对社区资产和财务公开要做到“阳光操作”,以“公布地点公众化、公布形式专栏化、公布内容通俗化、热点问题专项化”为标准,结合本区实际,不断完善公布的内容,如社区基本情况、财务计划、损益性收入、损益性支出、非损益性收支、债权债务、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及招标公开、土地转让情况公开、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图片等。并设立意见箱,广纳群言,对意见或建议及时整改。

第9篇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区域文化建设,使之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对于积极应对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加速实现老工业城区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必须把文化建设的成果体现在积极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振兴的必胜信心上。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战胜任何困难的重要前提。区域文化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纽带和精神寄托,在维系感情、凝聚力量、激发斗志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东区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这里有北大营、东北讲武堂、东三省兵工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二战盟军战俘营、少年读书旧址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作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这里曾经制造出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大型矿山设备。在推进大东全面振兴的实践中,我们通过挖掘区域工业文化、民国文化、抗战文化的深厚底蕴,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凝炼形成了“志存高远,澎湃驰翔”的大东精神,创造性地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理论及体系应用于城区文化建设,构建起了城区形象识别系统,结合其推广和应用,积极在机关、企业和社区三个层面开展优良传统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全区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为老工业城区的发展振兴提供了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力的提升,助推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经过全区上下的奋力拼搏,以欧盟经济开发区、汽车城、东中街商业区、沈海物流区、科技产业区、万泉文化产业区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格局全面拉开;经济结构日益优化,以汽车产业为支撑的工业规模不断壮大,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基础已经奠定;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和谐社区建设等工作已经走在全市前列,取得了文化、社区卫生服务、科技进步等多项国家级荣誉。这为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大力弘扬大东精神、抗非典精神和奥运安保维稳精神,全面提升文化力,坚定积极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振兴的必胜信心。

必须把文化建设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和谐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群众的自发愿望,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域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从而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条件。因此,我们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到全区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中,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全力推进以区全民健身中心、文化馆、图书馆、酒博物馆等“一场十馆”为主体的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加快万泉公园和城市中心广场建设,大力推行开发商、物业公司、社区“三位一体”新模式,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区人民打造实用便捷、娱乐休闲的15分钟文化生活圈;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成立了区文联,创办了《万泉》文艺期刊,开展“市民讲坛”、“五月的鲜花”工业文化巡礼等活动,“东城群众文艺创作奖”持续举办并升格为全市推进群众文艺创作活动的奖项;机关、企业、校园、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深入,群体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莱茵河畔社区老年合唱团荣获了全国老年合唱节最高奖——“骏马金奖”,并在2009年央视春节晚会中参演;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民主自治,推进社区各项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注重廉政文化内化于心的作用,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家庭、校园、企业、农村的“六进”活动,努力形成“廉荣腐耻”的社会意识,在全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前提。我们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理性应对金融危机的承受力、面对落差的容忍力和努力工作、锲而不舍的向上力,进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安定,保增长的社会环境更加良好。

必须把文化建设的成果体现在激发创造活力、推动经济发展上。经济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动力在经济。我们到先进国家和地区考察,在感受其经济发展速度之迅猛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其在文化层面上体现出的发展生机与活力。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注重发挥文化力的作用,树立区域文明开放的良好形象,“金杯中华诞生地,宝马通用新家园”、魅力东部、汽车城等品牌已经成为大东区的代名词;推动各项工作创新,与兄弟区联合创办了*欧盟经济开发区、东新工业园,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在各经济发展载体实行了新体制新机制,调动了积极性,激发了创造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我们要努力提升文化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区域对资金和项目的吸引力;充分利用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尤其要引导军工企业扩大民品生产,依靠自主创新,抢占市场份额,实现更大发展,特别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倡导创业文化,发挥兴业创业典型的示范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舆论氛围,努力形成让一切劳动、创造、技术、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良好局面。

第10篇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镇集体经济,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确保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办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措并举,不断增强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为我镇建设更高水平小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目标任务

确立“会社一体、三资兴区”工作思路,实现“三五定量”工作目标,即:2014年,实现所有村(社区)集体经济达50万元,50%的村(社区)达100万元,所有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增幅比上年度不得低于50%。增加集体经济稳定性可支配收入,不断满足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本村(社区)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产资源,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打优势牌、谋特色路、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多途径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

(二)坚持切实可行的原则。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市场需要确定发展集体经济的项目。各村(社区)之间经济实力不同,要量力而行,发展目标措施要切合各村(社区)实际,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一般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

(三)坚持规范管理的原则。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强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实现保值增值。要按照“四议三评两公开”等制度要求,认真执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规定,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四、实现途径

(一)资源开发型。即采用土地出租和合作开发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强中介收益;通过荒地、荒岭、荒滩、房产等集体资源和存量资产公开发包,增加集体收入。

(二)商贸带动型。即通过兴建专业市场、发展商贸流通业增加集体收入。对一些人口居住集中、交通运输便利、有一定商业基础的村(社区)通过兴建专业市场、门面房、超市、宾馆等项目设施壮大集体资产;采取使用权入股、租赁、自主经营等形式使村(社区)集体获得稳定的收入。

(三)合作服务型。即通过创办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惠民利民服务增加集体收入,积极推广土地托管模式,鼓励村级组织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采取“支部+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销服务,以有偿服务的方式增加集体收入。

(四)创办实体型。即通过创办实体公司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可以通过联合开发、合资合作、独资经营等方式建立运输公司、建筑公司、物业公司等实体,为辖区及周边地区提供仓储物流、代建房屋、物业管理、休闲娱乐等服务,提高集体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关联度,拓展发展空间,促进集体经济的提升和转型。

(五)村企联建型。即通过发挥企业、村集体各自优势,促使双方在共同发展中增加集体收入。鼓励村企自愿结对,合作开发,实现双赢。结对企业可以与村合作进行旧村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完善经营服务设施或让村集体参股,增加集体资产和经营收益。

(六)特色产业型。即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发特色产业项目。通过深入挖掘山水、人文、农业特色产品等资源,发展农家乐、餐饮、文化娱乐、农特产品等服务项目,使村集体在提供特色优质高效服务过程中增加收入。

(七)资产运作型。各村(社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加强资产、资本的流动、经营、投资等范围,实现集体资产增值、增加集体收入。尤其集体经济较强的社区要把注意力从资产管理转到资产运作的轨道上来,通过购置物业、委托理财、参股经营等途径促进资产资源合理流动、最大化凸显资产价值,从而实现保值增值。镇政府将成立该项工作领导小组且成立资产运行公司,统一指导社区资产运作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镇三套班子领导包村包片,指导各村(社区)拿出切实可行发展思路;各村(社区)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充分认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第11篇

现代大学发展历程的启示

创新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创新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灵魂。而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由于其在知识、学科、人才、信息等方面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优势,无疑应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既是大学的荣耀,更是大学的责任与使命。现代大学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正是大学不断从社会发展舞台的幕后走向台前的历史。大学功能也从单一的知识传承向知识生产、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综合功能转化,大学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现代大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融入社会的过程。19世纪之前,大学的功能还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承,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大学基本上属于一个幕后的铺垫者,还不是一个主动的创新者,大学与所在社区的关系也相对紧张。1806年,德国洪堡大学首次将“研究”引入大学,点燃了第一次学术革命的火炬,大学由此逐步从消极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积极的知识生产者。大学不仅具有积累和传播文化的职能,而且具有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的职能,开始在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19世纪后叶,美国通过《莫里尔赠地法》,使“赠地学院”得到迅猛发展并获得了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认同,扩大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职能向现实社会和资源开发的方向延伸。这一教育创新孕育了著名的“威斯康星精神”。“威斯康星精神”倡导大学走出“象牙塔”,步入现代社会生活,向公众传播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威斯康星精神”的提出,推动了大学的又一次伟大变革。

二战期间,大学和政府的关系日渐密切。60年代末,随着信息革命的产生,大学与地区经济以及工业界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密切。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最近几十年来,几乎所有的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相继发生“性格”转型――除了教学和科研外,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承担起了促进国家和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任务。这被认为是现代大学发展历程中的第二次学术革命。这一革命的结果是大学与社会的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大学开始在社会的创新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斯坦福大学校长曾经说过,“有人说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我要说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的斯坦福大学。”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区域经济与一流大学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普遍认为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现代大学发展历程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大学的地位与其对于社会创新活动的参与和贡献程度是成正比的。这充分表明,大学借助于自身的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和强大的智力、技术和社会资源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和塑造整个社会的创新文化,这不仅是大学的责任和使命,而且永远是大学的安身立命之本。

一流大学的发展过程也表明,大学与政府、大学与城市、大学与区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大学必须走出“象牙塔”,步入现代社会生活之中,只有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种职能集于一身的大学才有可能发展成为真正的“研究型大学”。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的密切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三区融合、联动发展”重要理念的提出则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

“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发展

在“建设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知识创新区”的过程中,杨浦区、复旦大学提出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其基本的涵义是:以大学校区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平台,以资源在公共社区的集聚、共享、融合为抓手,形成“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的环境和氛围,把杨浦区建设成智慧的港湾、科研的重镇,形成上海的中央智力区(CID)。“三区联动”理念在上海市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宏大布局中得到了升华和深化,目前已成为复旦等高校和所在区域构建新型创新区的重要理念,成为上海市提出的“三个联动”(三区联动、市区联动和产业集群互动)之一。

这一理念最早孕育于复旦大学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探索实践。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首批建设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在上海市有关部门和杨浦区的大力支持下,科技园形成了科技企业“孵化-融资--扩张-市场”的良好发展模式,涌现出一批复旦品牌的高科技企业。在此过程中,学校与杨浦区都认识到,只有双方相互扶持,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复旦大学科技、知识和人才的“溢出效应”,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产业升级。同时也为学校的自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三区联动”的理念肇端于此,而在学校确定了“就近拓展,就地发展”的发展方针后,“三区联动”的迫切性更是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在学校和杨浦区谋求突破瓶颈、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三区联动”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明晰和拓展。百年校庆之际,复旦大学进一步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作为复旦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学校在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的支持下,调整学科布局,拓展校园空间,积极谋求新的发展,进一步发挥研究型大学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服务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而这都有赖于所在区域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合作。

与此同时,杨浦区在谋求经济转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努力贯彻落实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积极寻找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达到“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的城区功能转型。作为当代创新文化和高新科技的策源地,研究型大学恰好拥有经济转型所必须的知识、科技和人才资源。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中已经形成的双方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杨浦区政府和复旦大学最终明确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发展思路。

“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理念的解读及意义

“三区联动”的理念中,校区是龙头,作为创新人才和创新科技的策源地,她要为科技园区提供创新创业的人才、项目和手段,为整个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园区是学校与社会联动的桥梁,融合的起点,她是大学师生和城区市民创新创业及就业的场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极和动力源;社区是保障,更是基础。它不仅为校区和园区提供公共服务,为创新人才创造一个适宜居住、休闲、交流的环境,更是创新创业人才发挥才智的空间,关怀现实、服务社会的场所。社区的理想状态,是成为大学校区的创新辐射区,并且与校区之间形成“大学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大学”的合一效果。

“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大学校区、公共社区和科技园区在功能上和资源上的相互接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高校角度来看,“三区联动”的理念实际上解释了如何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下,探索一种新的大学功能的延伸方式和大学能量的释放机制的问题。在“三区”之中,就大学本身而言,她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围绕大学的“校际经济”产生的高科技企业,而且也体现在大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当然,她的作用也更应该体现在大学对社区的思想、价值和人才的引领作用上。大学的能量释放是“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理念的基础。现代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也是大学能量从知识传承向多元化方向释放、辐射的过程。

从创新创业的层面上看,“三区联动”的理念融会了现代大学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大大扩充了学校的生长空间,成为复旦大学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强有力助推器。而它所带动的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新的“溢出效应”,正是学校和杨浦区政府共同谋求的双赢局面。复旦大学应当抓住这个有利的契机,积极发挥学校在“三区联动”中的龙头作用,推动学校发展。

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三区联动”理念的深入发展

在“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概念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大学对公共社区的影响问题。大学对于社区而言,不仅仅在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而更在于一种创新创业文化的塑造和辐射。大学不仅应当与社区协调好关系,而且应该对社区的文化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多种具体手段提高社区文化水平,达到大学与社区之间的“双赢”局面,最终使大学成为城市创新创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引领者和倡导者,真正实现大学与社区的有效互动,为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社区和创新型城市做出贡献。复旦大学在“三区联动”中的实践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在推进科技成果和知识的产业化,孵化科技企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复旦大学也非常注重创新创业文化等“软环境”的营造和建设。学校通过社会实践、创业咨询、综合服务等多种渠道培养复旦师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加深复旦师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认识。学校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使创新创业精神在复旦师生中蔚然成风,各种创业团体和学生社团勃然兴起,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一种鼓励大学生“理性创业”、与复旦校园文化密切相关的“校园企业家文化”正在学校中逐渐形成。

在营造校内创新创业文化的基础上,复旦大学以文化辐射和技术传播为目标,面向社区和园区,推进资源共享,积极支持区域文化事业建设。学校通过后勤社会化、社区职业教育、法律咨询、社团活动、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深区校之间的联动合作,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和创业投资论坛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丰富“校园企业家文化”的内涵,推动具有“复旦”品牌和复旦特征的创新创业文化走出校园,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杨浦区从“杨浦大学城”向“知识创新区”的转型和发展,进一步扩大创新创业文化的影响力,实现学习型城区的建设目标。

从区域文化发展来看,在“三区联动”体系中,高校的知识、科技、文化的辐射能力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不仅仅限于所在区,而对于塑造整个城市的创新创业文化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期盼着复旦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那么届时复旦大学所产生的思想、技术、文化将会对整个世界和全人类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相信,随着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复旦大学的这个梦想也一定能够随之实现!

第12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 景观; 城市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规划建设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对城市环境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城市景观规划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发展的需求而对城市环境进行改造的措施,它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要注重对城市中心的建设和城市交通的规划,在经济发展的视角下进行城市景观规划,将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1.城市景观规划的概念

景观规划主要是指人类在某一个区域对自然景观进行人为的改造和规划。城市景观规划是为了城市人民生活的需要而对城市环境进行一些人为的保护、开发等措施,城市景观规划是城市化建设的一部分。

2.城市景观规划的内容

2.1城市中心建设

自古以来,城市一直都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心,现在的城市发展和城市中心的商业联系在了一起,城市中心往往也是商业中心,它是一个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对于城市中心的规划建设是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任务。城市中心的景观规划主要是以商业建筑和居民建筑为主,很少有环境的景观建设,这和城市中心人口密度大,绿化面积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做好城市中心的建设具有很大的挑战。

2.2城市道路建设

城市道路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要保障,交通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一个大城市往往会拥有一个完善而高效的交通网,自古以来城市都是在交通便利的区域首先诞生的,由此可见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在城市除了要对交通道路进行规划外,还需要对城市的林荫道进行合理的景观规划。林荫道能够净化城市的空气,还有隔音的效果,林荫道也是城市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3公共场所的景观规划

城市的公共场所是指城市的公园、广场等地。这些地方是城市的一个休闲场所,是一个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会成为一座城市的象征,比如天安门广场。这些地方通常是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域,交通便利,因此对于这些地方的景观规划也会对城市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2.4社区的景观设计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居住的地方,对社区的景观规划不仅影响城市的形象,更是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城市社区的景观设计不但要满足居民的生理需要,还要满足居民的精神需要。

3.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

3.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城市景观规划的最重要原则。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最终的目的是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景观规划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景观规划和人类活动联系起来。人是城市的主体,一切对环境的改造必须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否则只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需要。

3.2尊重环境

城市的景观规划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环境中的水、土地、资源等都是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自然,在城市景观规划中,不能对环境进行破坏,要努力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4.经济发展视角下的城市景观规划

4.1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

在城市的景观规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城市旅游景点的开发。旅游经济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景观规划可以将城市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统筹规划,将旅游景点的经济效益和景观规划有效结合。这样既能够开发出更加合理的旅游资源,也能够给城市的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4.2商业街的合理规划

商业街是城市中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商业中心。商业街的规划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商业街的规划时一定要综合分析考虑。商业街要建设在城市中心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流量多的地方。在商业街的规划中,还要考虑环境的因素,即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一般来说,商业街的建设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商业街还要进行一定的环境美化。

4.3社区的养生业发展

城市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居民住宅区的规划。住宅区是居民居住的地方,具有固定的消费人群,可以在社区发展养生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养生所是居民进行身体放松、促进养生的场所,这对于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保证生活健康具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养生不一定非要去养生会所,也可以提供一些养生场地供人们进行身体锻炼。养生业的发展能够刺激居民消费,拉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结语

在经济发展视角下进行城市景观规划建设,可以从城市的旅游资源、商业街发展、社区养生发展等内容进行规划,还需要从其他方面进行综合规划,以保证城市景观规划符合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将城市景观规划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既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发展的视角下来进行城市景观规划,将会使我国的城市景观更加适宜人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阳作军.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演变及趋同性的规划对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