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5: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柳永雨霖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由于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与学生所处时代相差甚远,学生感觉乏味难懂,学习兴趣与教师想象的差距很大,读不懂诗歌更别提品味鉴赏,而背诵默写更让他们感觉焦头烂额。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感觉难懂难学难背,这让我的教学陷入了困境当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使得古诗词教学在欢乐的课堂气氛中收获实效?于是,我在课堂上不断地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形式。学生平时的阅读时间欠缺、阅读空间狭小,网络和手机的冲击造成了阅读品位降低。学生喜欢接触新事物,走在潮流的最前端。课本中所选的某些诗篇确实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不能吸引学生。老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激情。倘若我们的语文课贴近学生的生活,也许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会得到发展。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添加现代流行的元素,迎合学生的口味使得鉴赏诗词成为他们的一种能力。因此,我在《雨霖铃》的教学中实现了这一想法。
一、教学过程
(一)导:播放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
“你们喜欢唱这首歌吗?觉得它好在哪里?”“旋律好听!“歌词有意思,容易打动人!”“感情忧伤,让人产生共鸣!”大家纷纷说出自己的见解,我提出了既然是语文课,便要针对“歌词”进行分析到底好在哪里。科代表徐颖加胸有成竹地站了起来:“歌词中没有直接地表达出自己伤痛之情,而是通过借助‘油桐、落花、孤燕’等意象描写了很多写景的句子,那句‘无端拨弄离人的眼泪’直接点题了。”课室里顿时雷鸣般的掌声比我高度的评价远远有力多了。
(二)思议:整体感知
1、请找出表达本诗词感情主旨的中心句子。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雨霖铃》中有“景语”“情语”之分,请分析词中“景语”(景物描写)和“情语”(情态、情事),提示从内容、特点两方面考虑。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画面给人什么感觉呢?全词从此句开始想象到离别后情景。离别后会怎么样?
(三)展评:引导提升
1、科代表徐颖加回答“‘多情自古伤离别’是表达诗词感情主旨的中心句子,‘无端拨弄离人的眼泪’是《寂寞沙洲冷》的点题的句子,从某种意义上,《寂寞沙洲冷》就是现代版的《雨霖铃》”。我及时表扬她分析得很准确,只是词人柳永把《雨霖铃》的感情描写得更加的含蓄、细腻和真挚。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技巧,正是我今天我们学习的《雨霖铃》主要运用艺术手法,而情人别离的痛苦也是这首词抒发的情感。下面让我们一起鉴赏《雨霖铃》是怎么唱的,体会其中的音韵美和情感美。”
接着播放童丽演唱的《雨霖铃》。“自古以来,我们很多文人雅士早已写下了千古传颂的送别诗词,《雨霖铃》就是柳永离开京城,告别恋人时所写。在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雨霖铃》中有“景语”“情语”之分,我请学生分小组从词中找出“景语”(景物描写)和“情语”(情态、情事),提示从内容、特点两方面去考虑,并请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完成。
(1)刘炼小组展示景语 (景物描写)
内容: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 特点:凄美
(2)赖伟健小组总结情语(情态、情事)
内容:帐饮无绪、留恋、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 特点:缠绵
(3)朱恩妮小组归纳情感
内容:多情自古伤离别 特点:凄凉
(四)课堂小结
柳永是婉约流派的代表,词风婉约细腻别具一格,为人行事流风倜傥。“凡有进水处,皆有柳永词”。我想,这也是柳永把词通俗化,口语化带来的影响,正是《雨霖铃》的独特魅力,以至于童丽和柳永穿越时空合作了这首歌曲。课堂上我们解读了文本,触摸了柳永的情感脉搏。在课堂结束之前,我们跟随着童丽的歌声,反复地深情背诵柳永的《雨霖铃》。
二、教学反思
《雨霖铃》的教学是利用媒体资源,借助流行歌曲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让学生通过“听”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诱导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沉浸于诗词,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心。无独有偶,在教其他课文如粤教版必修一《上邪》、必修二《再别康桥》、必修三《虞美人》等,我都借用了经典诗歌改编流行曲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课堂的活跃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学生喜欢学习,容易背诵,准确默写,实在让我收获了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是增城区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城乡结合部利用大众传媒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编号:zc201515)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诵读 古诗词 情
古诗教学容易因为解析而流于琐碎,当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生命被肢解,其本身的美感必将大打折扣,甚至毫无活力,那么怎样在解析的过程中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呢?笔者认为,朗诵教学的辅助能起到“连珠缀玉”的效果,使得整个作品的语言风格、意境特点和思想情感得到完整的呈现。可以说,朗诵是从另一个维度对作品进行的二次创作。现以本人用诵读法处理《雨霖铃》的教学实例来探讨古诗教学中的朗诵艺术。
此词围绕“多情自古伤离别”写成,故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品出一个“多情”的抒情主人公“伤离别”时的情感体验;了解婉约词风尤其是慢词的特点。
那么如何通过诵读法达到教学目标呢?
首先,明确背景,自由泛读。在《雨霖铃》的教学中首先就要明确以下内容:
柳永,生于官宦之家,其父却为南唐降臣,既怀念旧主,又不敢声张,于是懦弱畏缩地度日,又颇有才情,柳永便继承了这两个特点,后柳永因《鹤冲天》一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屡试不第,便索性专力写词。善作长调,风格婉约。
这首词就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与一位恋人在长亭送别的情景。
至于《雨霖铃》词牌的来历,《碧鸡漫志》卷五引《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弥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可见曲调本身声情哀怨,遵循“倚声填词”的惯例,其词作必定是委婉凄恻的。
降臣之家的出身,屡试不第的经历,处前路迷茫的离别之时,择凄婉绵长的哀怨之调,本词的感情基调便定下了。由此,确定总体读法应慢而低沉,要力求读出韵味。
其次,把握基调,示范精读。作者的感情基调是灵魂,它决定了朗诵的音调、语速、语气。借助第一步骤中完成的对感情基调的把握,由自由泛读转而为个人精读。
让学生挑出各自觉得最有韵味的句子范读并介绍读法(语速、语调、停顿、重音、感情) 例:(1)“竟无语凝噎”语速极慢,一字一顿,语气稍重,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2)“念去去”三个字皆为入声,“念”字重读、拖长、有叹息声,“去去”二字低沉、顿挫。(3)“今宵酒醒何处?”读出疑问、惆怅、迷茫的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晓风残月”四字四个声调,缠绵于唇齿之间。
这个环节是以精读带出解析的过程,用读的方式贯通品评的全过程,确保“形散神不散”。
再次,融会贯通,读出意境。恰当的音调、语速、语气可以渲染出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从而激发读者的合理想象,再现作品的意境,完成对作品的再创作。此时,请善于朗诵的同学范读,其他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在脑海中把各个画面串连起来,构成词人描画的意境。境由心生,境中情之浓烈,恰恰反映出心之不舍。于是“多情”二字便实至名归了。
最后,比较诵读,品味词风。与《望海潮》进行比较诵读,和同桌配合一读一听,再转换角色,共同探讨从韵律上两词有何区别。经过诵读和听读可以看出:(1)《望海潮》十分押韵,韵脚是“a”,节奏感强;《雨霖铃》没有一以贯之的韵脚,婉转多变;(2)《望海潮》每句末字多为阴平或阳平,如“华”“家”“娃”“牙”“霞”“夸”,读来昂扬畅快;《雨霖铃》末字多为去声,如“切”“处”“去”“阔”“岸”“月”“设”,读来幽咽哀怨。
由这一比较可以看出,《雨霖铃》婉转多变,幽咽哀怨,实为慢词之典范,婉约之绝唱。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柳永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柳永的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柳永对宋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柳永尤以香艳的词风,对后人影响至深。
青少年时代的柳永性格放荡不羁,赴汴京预备科举考试时,流连花街柳巷,留下名句“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以至于宋仁宗在他的考卷上毫不客气的批示:且去填词,要此浮名何为。至此,柳永只好自嘲为“奉旨填词柳三变”。如果说李煜奠定了宋词抒写个人情怀的格局,那么柳永在宋词音律上的个人创新,极大地丰富了宋词的表现力,使复杂曲折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可能。这主要体现在他对慢词长调的开拓上。柳永的《鹤冲天》原文如下:“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名篇。它与一般即景言情,融情人景的词作有所不同,但它仍能深深打动读者,原因是,它抒发了作者强烈而又真实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一种傲视公卿、轻蔑名利的思想。过去,有人指出这首词含有“自我解嘲”的意味,同时还指出这首词反映了封建时代文人失意时的“颓废思想和堕落生活”,这些,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也应当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当作者落第失意之后,便在“烟花巷陌”之中去寻访“意中人”。这“意中人”,其实就是作者的知己,亦即“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思想情绪既表现出作者身世的漂零之感,同时又反映出他消极反抗的情绪。柳永在《八声甘州》词中写到:“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此“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毕休”一句,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红衰翠减”,倍觉风流蕴藉。“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境,抒展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境表达得明白如话,这首词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柳永的《望海潮》以大开大阔、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望海潮》原文如下:“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描写杭州的繁华,同时也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望海潮》这是一首艺术感染力很强的词,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在写“景”和写“情”上,柳永不愧为大家。
柳永的《蝶恋花》更是写景抒情的名篇,《蝶恋花》其原文如下:“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下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动荡起伏,颇具波澜。结尾句“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不忘”之意,表现了作者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这首词妙在紧扣“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了。柳永的《雨霖铃》可以说是婉约和香艳的名篇,《雨霖铃》其原文如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有加,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含蕴缠绵,但却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这首词写将别、临别以及别后的种种设想,以白描的手法铺叙景物,倾吐心情,层次分明,语意明确,绝少掩饰假借之处。尤其是把别后的情景描写得比真的还真,又以景视之,使人不觉得是虚构的,足见柳永的艺术手法之高妙。所以有人称其“微妙则耐思,而景中有情”!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自古以来,表现男女离别之情的诗词曲赋层出不穷,而独有柳永的慢词《雨霖铃》经久不衰,传诵至今,这确实值得研究。此词之所以脍灸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柳永是写“情”的高手,他香艳的词风以铺叙为主,白描见长,勾勒环境,描绘情态,惟妙惟肖。写景则近景远景相连,虚景实景结合;写情则极尽渲染衬托,层层推进。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感人至深,他的词风,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一支奇葩,近几年来在高考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诗词赏析也就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重难点。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诗词的赏析主要考查点在于以下几方面:(1)知人论世:注重对作者及其情感的考查。(2)艺术手法:包括情景交融,渲染,烘托,动静结合等。在诸多的艺术手法中,学生容易忽略虚实结合的手法,本文就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为例,来看看如何把握虚实结合的手法。为今后的学习做一个浅层意义上的指导。
纵观《雨霖铃》全词,虚实结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实景实情。实景实情是指对真实景物的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真实的感情。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烟波”则是指波面像被轻烟笼罩着,是愁人的景象;“暮霭”是傍晚的云气;“沉沉”是重重下压,极深邃的样子。在该句中,时间接近黄昏,景色模糊了,而别离的情绪也是暗淡的。在这种景色中,作者暗淡的情绪变得越发暗淡,因此对“烟波”“暮霭”“楚天”的实在景物,分别用“千里”“沉沉”“阔”来形容,使之越出极目远眺的范围之外,并统由“念去去”三字领起,给读者以景色之中充斥着茫无边际的离愁别恨之感,即表现出“留恋”之深,“催发”之急,“无语凝噎”之痛,又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篇的逐层推思,带出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千古名句来。
第二,虚景实情。虚景实情是指对景物的想象描写中抒发词人的情感,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它的意思是今夜酒醒的时候,不见心爱的人,只对着岸上的杨柳,晓风轻拂,残月微明,这情景是多么令人难受。它之所以被誉为“古今俊语”(贺裳《邹水轩词筌》),固然在于它能抓住具有特征性的典型事物,以少胜多,寓情于景,逼真地刻画出离人落寞、孤寂的心理状态,达到情貌无遗;同时更在于这种设想的描写本身,反映了词人有着多次“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痛苦经历,因而以既别之后醒来但见柳暗月残的怅然若失,就能反过来加重表现临别之际的“留恋”难舍。这里景是虚景,情是实情。词人运用了生动的艺术联想,既有依情揣拟的瞻望,又有意在不言中的回顾,充分写出了清秋离别的复杂内心。
第三,虚景虚情。虚景虚情是指在对景物的想象描写中含蓄的隐含着作者的情感。“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良辰好景”是值得欣赏流连的,然而离开了心爱的人,这“良辰好景”不等于虚设吗?这里“良辰好景”是虚景,“干种风情”是虚情,词人以虚景,虚情收结全篇,写出“清秋节”之实景可以随时令之推移暂告消失,而“伤离别”之实景却是与日俱增,反跌得极为有力而看上去又极为自然。
总之,词中这种独到的写景、写情是柳永在词的艺术表现上的伟大创举,正如诗人冯熙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所说:“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的确,正如古人所言“窥一斑而知全豹”,柳永词的这种手法是诗词中虚实结合的典范。能做到以上几点赏析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诗词教学实践中的话,无疑找到了赏析诗词的一把金钥匙。
1、暮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 mù ǎi,指黄昏时的云雾。
2、出处: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晨烟暮霭,春煦秋阴,陈尽辍卷,置酒弦琴。”
宋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元 王实甫《西厢记 第四本 第三折》:“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来源:文章屋网 )
横店一中202 高睿 指导老师 沈春萍
玉指行,一曲将尽,纤纤玉手,弹断,兰花般人生,为你,沾湿了多少两宋青布衫
-------题记
多少年来,一直向往着历史哪片诗词并发的芳草地。当李清照带着“人比黄花瘦”的容颜向我走来;当岳飞的《满江红》让我热血沸腾。内心仿佛荡起阵阵激流,宋词那古老沧桑的灵魂,已融入了我的生命。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又何尝不是一种豪迈的洒脱。
张潮在《幽梦里》曾吟到:“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骨,以冰雪为肌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我用心咀嚼这或喜或悲或婉转缠绵,或雄浑激壮的词魂,在默默的倾听中,去品味那悠悠的词魂。以便让我内心的血脉奔腾得更加畅跃。
喜欢宋词,是喜欢它那明快的韵律。蒋捷的“何月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金字香烧,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再如李煜“春红谢了太匆匆。”读起来行云流水,朗朗上口,字字隽永,句句铿锵,绕耳不绝。
似水柔情便又成了宋词的另一个代名词,才子柳永的《雨霖铃》便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因触怒龙颜,被迫离乡,登舟弥留之际,回望中,昔日繁华的都城,让他心碎,无奈何,任凭肝肠寸断,行舟远去,柳永的身影消失在苍茫历史中,但他留下的每一句词,都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含蓄缠绵之余,更不免豪放派的雄浑壮阔与沉郁苍凉。从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到时彦的“胡马嘶风,汉旗翻雪”;从东坡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到辛弃疾的”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铮铮铁骨,字字珠玑。让每个人倍增一腔热血,让人倍感一份爱国之心。黄沙狂风吹散了历史的沙尘,却让宋词让古老的精华越发年青。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
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
1、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2、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4、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5、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6、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8、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来源:文章屋网 )
一、比较提问,增强鉴赏思维能力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巧用比较提问,引导高中生比较思考不同对象的异同点,可以实现鉴赏思维质的飞跃。
苏教版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苏轼创作于被贬黄州期间,其写景、怀古、抒怀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代表了苏轼豪放雄浑之词风。笔者在课堂拓展延伸部分采用了比较式提问的方式:“苏轼的词和柳永的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光辉,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与《雨霖铃》为例,请比较鉴赏两首词的不同风格。”笔者引导学生将该词与柳永婉约缠绵的《雨霖铃》从题材、主题、技法、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在把握探究方向后积极思考:“我认为《雨霖铃》主要写作者与恋人离别的情景,《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借景怀古。”“我认为《雨霖铃》的景是凄清的,抒发的是难舍之忧情;《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通过缅怀英雄来感慨自己壮志未酬,抒发想建功立业的壮怀。”“我认为《雨霖铃》的主要特色是情景交融,而《念奴娇・赤壁怀古》采用了对比、用典。”“我认为两首词都有情景交融的技法,而柳词中还有虚实结合。”……学生在两首词的对比阅读中争鸣,于相互思维碰撞时深入诗词的情境,揣摩其异同点,每个学生都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其鉴赏思维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教师巧用比较提问,也要考虑文本特点及学情,让高中生通过难易适中的比较提问,在比较中走入文本情境,在鉴赏思维碰撞中融化冰冷的文字,在感受文本意境、作者意趣,升华自我情感之际,个人鉴赏思维能力必然会增强。
二、选择提问,培养判断思维习惯
据调查,一部分高中生在面临选择时判断思维混乱,新课标为高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判断思维带来了新思路。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依据文本创设的情境,巧用选择提问,引导高中生在理解、分析、评价以及推断问题后,选择最优化的判断思维,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苏教版高中语文《祝福》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的艺术形象,笔者为了引导所教学生挖掘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深刻理解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设计了选择式提问,让学生在辩论中培养判断思维:“祥林嫂在祝福之夜寂然死去了,死因是什么?你认为她是自然死亡,还是自杀,抑或是他杀?”“我认为是他杀,是柳妈杀死了她。”“我反对他杀的观点,柳妈很善良,从不杀生。”“我认为她沦落成乞丐落魄地乞讨,但没人可怜她,她那时都没有自杀,因此她是在寒冷的夜里饿死、冻死的,自然死亡的可能性最大。”“我认为是自杀,她问过人死以后有没有魂灵的问题,说明她曾经想过自杀。”“我反对,她去捐门槛赎罪,说明她向佛,不会自杀的,而且她不会祝福时自杀。”“我同意,她如果要想自杀,孩子死时早就跟着自杀了。”“我觉得的确是柳妈的封建观念杀死了祥林嫂。”“祥林嫂在捐门槛后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她已经绝望了,所以我认为是当时的封建礼教杀死了她。”“她就是被她身边的那些自私的、冷漠的人们活活逼死的。”……学生的判断思维在其选择探究中得到了培养。
高中生判断思维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选择提问也并不意味着是教师口中的“是不是”。只有真正的巧妙提问,才能让学生在分析鉴别问题后,做出科学的判断,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都会为语文课堂注入个性的智慧,并利于他们判断思维习惯的培养。
三、层进提问,强化深刻思维力度
高中教学艺术讲究缘事析理、缘景明情。教师据此可以巧用层进提问,将自己设置的各个问题有机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在抽丝剥茧中走进文本,解决一个又一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在其获得层进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其思维的深刻性。
苏教版高中语文《雨巷》一文为中国新诗领域树立了丰碑。为了引导学生走进这首幽怨而凄美的诗歌意境,去体会戴望舒纯洁而苦闷的真情,笔者设计了层进式提问:“同学们朗读后觉得这首诗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忧伤。”“幽怨。”“凄清。”……学生纷纷回答。“戴望舒在这首诗中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或含义?作者将意象叠加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作者借此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一边朗读,一边自主探究。“我觉得意象有雨巷、姑娘。”“我认为还有油纸伞、丁香、‘我’。”“对,还有篱墙。”学生找出物与人两类意象后,开始进一步探究意象背后的深刻含义。“我觉得油纸伞的特点是复古、怀旧。”“我认为雨中的油纸伞朦胧,神秘。”“我认为雨巷是寂寥、悠长、幽静的,若在雨中,就有朦胧之美。”“我认为丁香、姑娘都是美丽、高洁的象征。”“我认为还有愁怨的特点。”“结合背景,我认为作者抒发的是失恋的痛苦之情。”“我认为诗传达了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学生由浅入深,聆听诗人内心的声音,深入理解诗歌意蕴,其思维逐渐趋于深刻。
可见,教师巧用层进提问,更容易落实新课标教学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语文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在自学、伙伴合作探究中都有问题可以思考,有契合自己学习实际的问题可以回答,在强化深刻思维力度时,也为语文课堂注入了不竭的活力。
四、剖析提问,提高抽象思维水平
高中生认识事物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若想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则需要他们抽象思维的参与。而高中教师巧用剖析提问,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探究问题时,可积极调动他们的抽象思维,由表及里地挖掘问题的实质,实现自我认知的升华。
苏教版高中语文《虞美人》一文,历来被誉为“词中之帝”,笔者抓住该词中最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愁”字,设计了剖析式提问。“同学们朗读后最喜欢词中的哪句话?请找出这首词中的关键词。”学生自主朗读后,踊跃回答:“我喜欢最后一句。”“我也是,我认为关键词是‘愁’。”……“既然该词的词眼是‘愁’,请同学们找出李煜在词中抒发了哪些愁?”学生继续探究:“作者回想起皇宫,想起锦衣玉食的生活及后宫嫔妃,我觉得这是抒发了对往事的哀愁。”“我觉得李煜此时成为阶下囚,想到以前真正的自由,因此哀愁、苦闷。”“词人不堪回首,在月明之夜想到南唐,而复国无望,我认为他抒发的是亡国之愁。”“雕栏玉砌还在,朱颜改变,是指国家灭亡,抒发的是亡国之愁。”“我还有补充,李煜的容颜变了,国家不在了,此人的地位变了,感受也变了,我认为他传达的是物是人非之愁。”“我认为月代表思念,词人还抒发了思家之愁绪。”学生剖析诗词以悟词情,其抽象思维得到极大的锻炼、发展。在所有问题解决的那一刻,仿佛感受到李煜心底涌动起伏的情感激流正蓄势待发。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解决问题远不及提问的意义重大,高中语文教师巧用剖析式提问,能集中学生分析问题的注意力,还能撩拨所有学生的抽象思维之弦,引领其由表及里地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弹奏出一曲曲灵活与有效兼备的耐人寻味的和谐乐章。
关键词:北宋词坛 主体意识 成就 影响
柳永在慢词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宋词的发展,而且柳词当时影响极其广泛,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地步。苏轼是不可能完全不受柳词影响的。如果将《乐章集》与《东坡乐府》进行一番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东坡词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柳词的影响,都对柳词进行了借鉴和吸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鲜明的主体意识
词的功能本来是抒情。而晚唐五代以来绝大多数词作都成了应歌之作,只为了歌唱的需要,而不注重自我感情的抒发。有些作品虽然也表达了作者对爱情、时光或人生的一些感触和思考,但却是通过女子的口吻或从女子的角度来写的,词中主要感情往往是女子对男子的情怀和思念,抒情主人公常常是女子,偶尔会有意无意间委婉曲折地表露出作者的一些思想感情,但并不明显。从而使词境变得非常狭小和单调。
柳永一直怀有积极用世的志向,然而追求浪漫放诞生活的性格又使得他的仕途极其坎坷,屡遭黜落,久沉下僚。因而他的许多词(主要是羁旅行役词和抒怀词)都表现了他对功名的追求和仕途失意的慨叹,抒发了复杂的人生意味。
而且在主体意识方面,苏轼表现得更为强烈。他的词作中多次出现了第一人称“我”,例如:“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君遇时来纾组绶,我应老去寻泉石”(《满江红》)等。这些“我”的大量使用,在其他词人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而在苏轼词中则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感情介入意识,同时也可以看出柳永的影响。
2..对词的题材的开拓
在将强烈的主体意识灌注到词中的同时,柳永实际上也对词的题材内容进行了很大的拓展。以往词的题材仅仅是男欢女爱、离愁别绪,虽然也有涉及其他内容的作品,但数量很少,绝大多数仍然没有跳出恋情的窠臼。
苏轼对词的题材的开拓极大地扩展了词的境界,使词体表现的内容变得极其丰富多彩,从而将柳永做出的开拓得到了继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宋词的发展。
3.高远、阔大的气象
柳永历来被认为是婉约派的代表,他的词作是“只合十七八岁少女,执红牙拍板”而唱的。因此将他的风格定义为“柔弱绮靡”。而实际上,作为北宋初期最杰出的词人,柳永的风格是多样的。在柔弱绮靡之外,他在相当一部分作品中还大力描写了广阔的天地和登高临远之景,营造了开阔的意境,使词作体现出一种高远、雄浑的气象,隐约具有了一些豪放之气。
苏轼的豪放词创作实际上也受到了柳词中这种高远气象的启迪和影响。他的一首《八声甘州?寄参寥子》,从内容和写法上看,明显是借鉴了柳永的这首《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而他的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柳永的咏史词《双声子?晚天萧索》的影响。这是一首追思吴越历史的咏史怀古词。看到这首词,我们马上会想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因为两首词有许多相似或相同之处:都是面对着在历史上有巨大影响的重大战役的古战场,都是抒发世事成空、人生如梦的感慨,都是在想象历史人物功成名就(柳永的“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和苏轼的“遥想公瑾当年……强虏灰飞烟灭”)的同时,不由地感叹自身的失意(柳永一直宦游四方,久沉下僚,而苏轼作这首词时则是因“乌台诗案”刚被贬谪到黄州不久)。而两人描绘的景象也惊人地相似,都是“江山如画”、“云涛烟浪”、“惊涛拍岸”的具有雄浑气势和高远气象的壮美之景。从两首词的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看出,苏轼在创作咏史词时确实对这首《双声子》的气象、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借鉴和吸收。只是由于柳永的婉约词太过突出,从而使这首可以说开豪放词风气之先的《双声子》湮没无闻了。
4.赋体笔法的运用
和之前许多词人相比,柳永词作的一大特色便是赋体笔法的大量运用。柳永是北宋第一个大量创制长调慢词的词人。为了适应长调篇幅较长、旋律和节奏曲折多变的特点,柳永把赋体笔法引入词中,使赋体善于铺陈、尽情描绘的特色在词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因而柳永的慢词中叙事抒情往往追求详尽,对景物和感情常常铺叙展衍,不求含蓄,增加了词作的叙事性和层次性,同时也使词作实现了叙事、写景与抒情的较好融合。例如他的代表作《雨霖铃》便是条理清晰地层层叙述离别的场面和离人的情感,将景色、感情、议论层次分明地铺叙开来,从而将依依惜别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将一种感伤的氛围完全笼罩住了全词。
柳永的这种赋体笔法受到了后世许多评论家的赞誉。清代刘熙载评曰:“善于叙事,有过前人。”近人夏敬观也在《手评〈乐章集〉》中云:“柳永雅词用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容,一笔到底,始终不懈。”而这种笔法也自然对后来的苏轼产生了影响。郑振铎便认为:“东坡词虽取境取意与柳七绝异,然在奔放铺叙一方面,当也是暗受耆卿势力的笼罩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例如苏轼的一首《沁园春》就明显借鉴了柳词的铺排景物的手法:
由于柳永的作品在当时非常流行,而作为一代文豪的苏轼直到四十岁左右才开始作词.因而,苏轼在进行词创作时是不可能完全避开柳永的影响的。语言的明白清晰、感情的直抒胸臆等方面,苏轼也都对柳永的创作经验进行了有益的借鉴和吸收。甚至于他的开豪放词风,都可以说是对柳永词中一种豪气的承继与开拓。因此,当我们谈到柳永与苏轼时,不能只是简单地对立而观,也要注意到他们之间的一种承继关系。
参考文献:
1.《柳永词新释辑评》,顾之京 姚守梅 耿小博 编著,中国书店,2005年;
2.《苏轼词新释辑评》,朱靖华 饶学刚 王文龙 饶晓明 编著,中国书店,2007年;
3.《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一.明类号其脉
所谓类,一指形式方面的体裁类型,一指内容方面的题材类型。古代诗歌说白了,无非是一些具有大致相似人生体验的知识分子,采用有限的几种诗歌形式来表达大致相同的内容和情感而已,大可不必抱有畏难心理。有意识的区分诗歌类型,掌握不同题材诗歌的特点,进而准确地把握诗歌的行文脉络,就可以正确揣摩诗歌的主旨了。下面择要对不同题材的诗歌从代表作、常见意象和情感诸方面作一点简单介绍。
1.山水田园诗
代表作:王维《山居秋暝》、陶渊明《归园田居》。
意象及特点:明月、青山、竹林、清泉、耕夫、野老、渔樵、牧童、深巷、场圃、东篱、柴门、桑树、;宁静、清新、优美。
感情:描写清新、优美的山水风光、田园生活,表现恬淡闲适自得的心境,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咏物诗
代表作:陆游《卜算子·咏梅》。
意象及特点:松、竹、梅、兰、菊、莲、蝉、蜂、月、石灰、梧桐、芳草;既要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更要体味其内在品性。
感情:歌颂孤傲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表现不畏、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
3.边塞诗
代表作:范仲淹《渔家傲》。
意象及特点:塞下、孤城、阴山、长城、楼兰、玉门关、长河、大漠、孤烟、琵琶、羌管、角声、胡马;雄浑、壮阔、苍凉、悲壮。
感情:赞美雄奇的边塞风光,表现边塞征战生活的艰苦,批判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抒发思乡念亲的孤独或奋勇杀敌的豪情。
4.怀古咏史诗
代表作:刘禹锡《石头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意象及特点:燕子、旧时月、某古迹、古人、故事;凄凉、衰败、豪华、繁盛。
借古人感叹自己年华已逝、壮志难酬,借古讽今,劝诫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借故地表达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5.即事咏怀诗
代表作:杜甫《登高》《客至》《登岳阳楼》、陆游《书愤》。
意象及特点:岸、舟、客、古道、高楼、夕阳、浮云、鸿雁、沙鸥、瘦马、飞蓬;悲凉、衰败。
感情:漂泊无依、仕途失意的哀伤,老病孤愁、思念家乡亲人的孤寂,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慨叹,轻松愉悦、悠然自得的心境。
6.送别诗
代表作:柳永《雨霖铃》。
意象及特点:长亭、孤帆、兰舟、杨柳、烟波、灞桥、南浦;离愁别绪。
感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对朋友的劝勉祝福。
二.辨文解诗味
“诗言志”,诗人“情动而辞发”,读者就应该“披文以入情”。善于抓住诗歌中的“文”——那些与诗人的情感有密切关系的关键词句——可以说是迅速而准确地把握诗人情感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所谓的关键词句,可以是一个字或词、短语,也可以是一个句子。前者如“多情自古伤离别”中的“多情”和“伤离别”,道出诗情;后者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点破情韵。
诗歌的关键词句可以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从同是表现“愁”绪的例子来看,有的出现在诗歌的开头,如“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总领下文,贯穿全篇;有的出现在中间,如“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的“忧愁”,点染忧情,承上启下;有的则出现在结尾,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总结全文,卒章显志。
能够体现诗歌情感的关键通常是这样的一些词语或句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的诗句直抒胸臆,尽显情志。例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高度概括并抒发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的私愁和时代、民族、国家的“公”愁。有些字眼能够传达出诗人喜怒哀乐的感情。例如“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中的“无绪”、“留恋”写出了情人分别之际难分难舍的离愁别绪。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议论抒情句中的词语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会影响到对诗人感情的把握,对此我们应采用反训的方法。例如“赢得仓皇北顾”、“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中的“赢得”、“可堪”应分别理解为“落得”、“不堪”,才能体会出诗人反对草率出兵的态度和对忘掉民族耻辱现象的悲痛。
神态举止皆关情。人物的情态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例如“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轻”,既是行走之轻快,亦是心情之轻松,表现出诗人笑傲人生的喜悦、豪迈。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动作也往往透露了诗人的感情。例如“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其中的“看”,隐隐流露了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拍”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情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用典以抒情言志。古代诗歌常用典故,典故运用得好,可以非常形象地表达诗人深挚的感情,深化作品的思想深度,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辛弃疾的词作多用典故,我们应该了解相关典故的来龙去脉,并揣摩诗人用典的意图。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含有明暗冷暖色调的景语,能够渲染气氛,暗示心情。例如“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中的“凉”字,不仅写出了秋气的萧瑟,而且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凉。有些景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诗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例如“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有风雨,人生有顺逆,但是诗人心中既无风雨又无晴,表现出其处变不惊、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三.执象悟诗境
诗歌是用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古代诗歌的形象包括诗中的人物和写景状物诗中的景与物,它们是诗人的内在情思与生活的外在景象的统一体。
就人物而言,常见的形象有:1.忧国忧民的形象。如屈原的《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钟情田园山水的形象。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3.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4.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5.求贤若渴的形象。如曹操的《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就事物而言,常见的形象有:1.长亭。古人常在长亭送别,所以常用来指离别。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月亮。古诗常用月亮烘托情思,作为思乡怀人的代名词。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3.梧桐。多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4.杨柳。“柳”谐音“留”,所以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表达的是离愁别恨。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5.鹧鸪。鹧鸪的叫声听起来好象“行不得也哥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旅途的艰险和离愁别绪。如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6.杜鹃。传说蜀王杜宇被迫让位给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魂化为杜鹃,叫声哀切。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思归的象征了。如秦观的《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些形象体现了我们民族传统中的“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的审美习惯。但是,对形象的把握要避免绝对化,因为同一形象可以有不同含义,如陆游笔下的梅花和笔下的梅花就不可同日而语。
感受、分析诗歌形象既要注意其表现形象的方法——通过叙述事件(如《木兰诗》)、运用环境烘托(如《江雪》)、使用各种描法(如直接或间接描写言行、肖像、心理、细节等),又要注意其表现的角度——虚实和动静等,这些相互映衬的手法可以开拓诗歌的意境。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两句实写客中情景,后两句则化实为虚,以想象未来相逢的乐反衬今夜分离的苦,又设想今夜的苦将增添相逢的乐,读来余韵无穷。而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句写静景,后句写动态,以幽静之景写恬淡之情。
绿草青春,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我寻她的方向,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逆流而下放弃我这个梦想,可是心有惆怅,不知该如何抉择它。
-------------题记
人人尽说江南好,风光秀丽春无限。诗乐响绕与耳畔,心中一弦波水荡。好一片秀气尽收于我眼里,折扇轻握于手,让泉水从掌心涓涓而过,瞬间的清凉袭卷我的身躯,心旷神怡莫过于如此。昔闻江南美天下,山一程水一程,夜深燃气千万灯风一更雪一更,冷息扑面月无声。今有幸驭一轻舟迷览这似如威尼斯却不逊于它的江南。不禁忆起李清照的一剪梅:“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只为抒怀她满腔的愁绪等待远方的他寄来的一记锦书。而我此行则是为了寻觅那是常出现在我脑海中的知音人。
伯牙的高山流水有得老翁的知音赏识,而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掉竟无人听。
“绿草青青,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柔美的音律挑弄着我悸动的心,定眼一看原是画船里一女子。相遇相识相知,她叫盈楠夏,我们相识于江南流水中。白天倚在画船听她与眠我们共谈儿女二三事。诗意的气息终日迷绕在我身边,醉夜醉罢也罢,此刻的我有如当年的柳永,与她共著雨霖铃,好不惬意!然而即便是终日沉湎与青楼的柳永亦有他远大的报国梦想,而我堂堂三尺男儿难道该醉于这烟花之地?姜夔的《扬州慢》说道:“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炉边人儿依在,但我毅然起身,离别的梨花泪,楼船的夜雪歌,坚定的报国心使我快马加鞭在风中。
她叫知楠尽(知难却进),在我满腔热血图报我国的时候,毅然决然陪伴着我,抛开儿女事,我们共抒爱国情;前进的路上我们过艰辛共患难;战场杀敌时,我们不屈不退缩,仍挺进别人的战壕里,在鲜红的血堆中扑洒而出时,她脸上的笑容亦不曾消贻,她走的安心声声念着“愿君保重。”呼啸的风在我耳边怒吼,意识逐渐模糊我带着笑容与她共进九泉之下””””””
阳光照射我的眼睛,我猛然跃起。过一夜睡得好沉好沉,我环视着周围,原来是个梦。我梦中的男儿你无怨无悔为国献身,知楠尽更是一奇女子,叫人佩服得我赏心。
关键词:意象的内涵;古诗的解读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灿烂辉煌的诗歌文化,我们徜徉于诗的王国,穿行于词林诗苑,那充满灵气、富于美感的句就会纷至沓来。沉浸其中,细品慢赏,就会感受到古代诗歌无比惊艳的美。而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许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藉着丰富的内涵,如果我们熟悉这些常见意象,就会给诗歌鉴赏带来很大帮助,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不舍之情融合在一起。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惜别的深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最著名的地方,“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借杨柳表达一种离愁。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休憩或饯别送行之用。如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又如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都借长亭表现深厚的离情。
月亮。古诗中的月亮大多是思乡的代名词。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美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用深邃美妙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李煜的《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鸿雁,每年秋末奋力回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后人又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借以表达思乡之苦。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多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又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些词人,都借梧桐表达一种寂静凄凉的心境。
流水。水在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刘禹锡《竹枝词》:“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东流之水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载不动流不尽的是连绵的愁绪。
杜鹃鸟。周朝末年蜀君杜宇,被迫让位隐居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暮春啼苦,竟至口中流血,哀怨凄悲,动人肺腑。正如唐代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于是古诗中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它的啼叫容易触动客子的乡愁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