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6: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长城位于北京的北面,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各个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自己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关于长城的导游词300字,欢迎大家参阅。
关于长城的导游词300字1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国导游舍得导游。我姓江,大家可以叫小江。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驰名中外、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希望我们能共同度过一段愉快的旅程。
长城修筑在陡峭的山岭之间,它从东海关一直修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一万三千多里。从远处看,就像一条长龙蜿蜒在山脉上,所以叫做“万里长城”。
好,现在我们的车子已经停在八达岭了!游客们,请看前的一块碑,上面刻有“八达岭”的大红字,大家可以把它拍下来,作为一个到过八达岭的留念。
游客们,请看你们脚下的方砖,它非常平,五六匹马可以并行。看!墙两边沿着两排垛,每两个垛有两个瞭望口,供瞭望用的。每个垛子下面有个瞭望口,是供射击用。打仗时,屯兵们既可以自我保护,还可以维护国家,真是一举两得。大家看!你们知道一块方砖有多重吗?一块方砖有两三千斤重!在当时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人的手和肩膀,将沉重的方砖一步一步运上这陡峭的山岭。啊!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龙”。
游客们,你们一定知道著名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吧?它正体现了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艰苦。
现在,长城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我们可以把长城拍下来留作纪念。
游客们,希望你们拥有一段难忘的旅程,你们下次再来的话,可以联系我,我很乐意再一次为大家服务。
关于长城的导游词300字2hello,欢迎你们参加我们的旅游团,我是你们忠实的导游,我姓尹,你们可以叫我尹导。
游客们现在你们看到的这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总长一万三千多里。还有,它是多么的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砌成的。城墙顶上还铺着十分平整的方砖,像是宽敞的马路,几匹马可以并行。而城墙外沿呢就有那两米多高的成排垛子后暸望口和射口啦,是供打仗时在垛子后面暸望和射打敌人的。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时,他们就是在城台上互相呼应的。还有一种是叫敌楼的分上下两层,下层有许多砖砌的房间,可容10人住宿。上层也有暸望口和射口,还有燃放烟火的设备。大家可以摸一下,但不要破坏它。
大家再看最高处的那座台,它叫烽火台,是专为传军情用的。遇有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火,在远处也能看见。它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呢就是写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举烽火以戏诸侯,结果诸侯赶到,却发现周幽王正在与褒姒饮酒取乐,皆愤愤而去。不久,犬戒兵入侵镐京城,周幽王再举烽火,诸侯皆不来兵。周幽王就死于敌人刀下。因此亡国。
你们听完故事你们有想过建长城的劳动人民吗?告诉你门们吧!那时候他们仅仅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就一步一步的抬着三吨左右的条石走上这陡峭的八达岭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才能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呀!
我向大家提醒一句,不要破坏长城的雄伟、壮观的景象呀。今天的旅程结束,希望你能对长城有美好的回忆。
关于长城的导游词300字3hi!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小姓唐,你们就叫我唐导吧。旅途中,希望大家做一个文明游客,不要在长城上乱刻乱画。现在我们一起登上长城去感受一下它的雄伟吧!
游客们,你们知道吗?长城是我国古代一座防御力极强的工程,它兴建于秦始皇年代,长城有一万三千多里长,据粗略计算,长城还能绕地球一圈呢!怎么样,够惊人吧!
各位游客们,请看我们脚下的长城。我们单看这些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才凝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游客们,现在让我来给你们细细地讲一讲关于长城的故事,你们可要仔细听噢!传说中有一对金龙玉女下凡,男的叫万善良,女的叫孟姜女。当他们要结婚时,秦始皇派官兵们把万善良捉去修长城。孟姜女在家里苦苦地等着自己的夫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孟姜女始终没有等到夫君。于是孟姜女给夫君做好寒衣,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脚下。不料,夫君早已成了一堆白骨,在悲伤之下,孟姜女哭倒了长城,自己也成了望夫石。这就是著名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大家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对长城又有新的认识呢!
‘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大家都当了一回好汉,我们的浏览到此结束了,祝你们旅途愉快,谢谢!
关于长城的导游词300字4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长城。我们现在所在的这段长城是八达岭长城。我是导游赵珊跃,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长城,希望大家能玩的开心。在游览之前我要先强调一下游览中需要注意的事:第一,请大家要跟紧队伍,不要掉队;第二,请大家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还不能把拉圾丟在地上,请爱护长城。
长城很长,它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13000多里,长城它横贯了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里,在世界上有'万里长城'之誉。长城十分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大家可以看看我们脚下的方砖,铺得十分平整。五六匹马都可以并行。大家把目光都转到城墙外上的垛子。垛子上有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的。那凹下去的部分叫瞭望口,方形的洞叫射口。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用的堡垒,打扙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地势险要之处修建长城。
长城它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时期加以修缮,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明代修筑长城达18次。
关于长城我就介绍这些,大家尽情地游玩吧!
关于长城的导游词300字5大家好!我是一位小导游。今天,我就给出大家介绍一下着名的世界遗产——长城。主席曾经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你们要登长城做好汉了!祝贺你们!你们知道吗?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时间是20_年12月。长城是中国的像征,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又怎么能不骄傲呢?
大家记得古时候有一个传说吗?那是勤劳的孟姜女为了找被官兵捉去建筑长城的丈夫,经过许多艰难困苦,来到长城边。当她四处打听,才知道丈夫被活活地累死了,于是,她在长城哭了三天三夜。突然,只听'轰隆'一声,长城被哭倒了800里。游客们,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可见,万里长城凝结了千万人民的血汗,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
长城总长约6700千米,最有名的八达岭长城随山势起伏,南北两边都有高峰耸立着。大家请跟我来。看,长城主要由关隘、城墙和烽火台三部分组成的。城墙是长城的主要工程,特别坚固,是用巨砖、石条等材料砌成的。关隘就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驻兵据点。大家请看看旁边,城顶上有一个垛口,每个垛口上都有一个小口,那就是嘹望口。垛口下面都有一个枪击口。至于烽火台,是有军情时点燃烽火来传递信息的建筑。现在,大家站在长城上远眺,是不是前看不到头,后见不着尾呢?
笨瓜找了一个导游,那个导游和笨瓜差不多高,笨瓜就开始听导游姐姐讲历史了。
“山海关是唯一现存的平原长城,长城一共分3种,山地长城、平原长城和水陆长城。山地长城就是像居庸关、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这些都是山地长城。山海关是平原长城,水陆长城就是老龙头的。”
听导游姐姐说,山海关一共修缮过3次,第一次是秦始皇时期;第二次是宋代;第三次就是距今最近的时候,明朝了。”
笨瓜边走边拍,生怕拉下什么重要的景色忘记拍了。
“过前面的门,就到了瓮城和镇东楼了。不知道听没听说过,中国有个成语叫瓮中捉鳖,就是这个故事,才有了现在的瓮城。”笨瓜觉得十分有趣,忙问导游姐姐其中缘由。
“瓮城高度约是12米左右,周长是317米,前面有一个方城,古代把方刚称作瓮,所以又叫瓮城。刚刚我们进来的叫罗城口,如果士兵守不住城,就将敌人带进瓮城大门,把镇东门和瓮城大门紧闭,士兵在上面用石块攻击他们,使敌人毫无反击之力。所以瓮中捉鳖就是这样来的。”
走了一段路,笨瓜已经到了一座大门门前。
“这座门叫镇东门,距今已经626年了。穿过镇东门,就可以看到镇东楼了,上面有一个匾额‘天下第一关’。”笨瓜一路上,看到了许多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像大门上的门栓等等。
“这就是镇东楼了,我们可以看出镇东楼感觉是歪了一样,主要是因为地势原因。‘天下第一关’这五个字我们看的十分的不平衡,‘天’字最大,‘楼’字最小,主要是为了配合楼的地势。”
导游姐姐还告诉笨瓜关于‘天下第一关’的五个字的一段有趣的故事。传说当时书法家怎么也写不好‘一’字,特别郁闷。有一天,他去酒馆喝酒,看见小二用摸布擦桌子,随意擦出了‘一’字。于是,书法家就记下来了。”
笨瓜走上了镇东楼,上面有很多奇怪红色的窗户,窗户上面还有一个半大不大的黑眼睛,据说可以防飞鸟。
“镇东楼里就有原版的书法家写的匾额,我们可以进去看一看。”走进去一看,真的有,而且还有一些地图,“从图上可以看到老龙头、嘉峪关、居庸关,还有很多地方。后面就是我们前面所受的瓮城。我们可以去看一下。”
笨瓜下面开始自己照相了,照完了,时间已经下午3:00多了。
我爱长城,我爱中华
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第一次去长城,我看见许多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我问妈妈:“外国人为什么到我们的长城上来呢?”妈妈说:“因为长城象征着中华。”从那时候起,在我心里,就深深地刻上了:“长城——中华”。
我生在长城身边,我长在八达岭长城脚下。
春天,这里绿草茵茵,山花烂漫;夏天,这里层峦叠翠,生机盎然;秋天,这里漫山红叶,碧水蓝天;冬天,这里银妆素裹,分外妖娆。每当云雾缭绕的清晨,长城像一条巨大的青龙,在凌空飞腾:每当月光朗照的夜晚,长城似一条巨大的银龙,在碧海徜徉;旭日东升,他又变成一条金龙,去戏“宝珠”;夕阳斜挂,他又化做一条黄龙,遨游飞霞。微风,是他在呼吸;暴雨,是他在翻江倒海;电闪,是他在扫视人间沧桑;惊雷,是他在欢呼如今这人间天堂······
有人说,“长城一步一个景”,这并非过誉之词。依我看,一年四季,无论晴天风雨,无论雷鸣电闪,每时每刻,长城都是一幅宏伟壮丽的画卷。这也不是夸张。不信,请听,聚集而来的中外游客用照相机为他合唱赞歌的节拍:“咔咔,咔咔”“咔咔,咔咔”······
有一次,我在人潮中发现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互相搀扶着爬上长城后,他们热泪盈眶 。不知道他们来自欧美还是拉美,也不知他们来自台湾还是港澳,但从肤色和语言可以断定,他们也是炎黄子孙!亲手足啊老同胞,你们当时的心情是亲近、激动,还是骄傲、自豪?啊,不必多问,也无需回答。你挥洒的泪滴,已把心声在长城的砖石上清晰的写下了。亲手足啊老同胞,你们可知道,那是你们身旁的我,周身热血在沸腾,整个胸膛在燃烧!
巨龙啊长城,你的龙尾甩过了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你的龙头探进了波涛汹涌的渤海湾,你的四肢,从古到今都在紧紧地拥抱着大地母亲的万水千山,沃野良田。关于你的美丽故事,神话传说,多的如同你那满身辉煌的甲片,宏伟啊,长城!不只在那近旁,能够观赏你壮丽的容貌,即使你远在月宫、银河,也能望见你的雄姿,绵亘无边!
长城啊长城,你在向人们述说着,中华山河的锦绣;你在向人们述说着,中华历史的悠久;你在向人们述说着,中华文化的灿烂;你在向人们述说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你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伟大!雄伟啊长城,
伟大啊中华!
我登上崇山峻岭的高峰之巅,我站在万里长城耸入高云的城楼之上,我昂首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在祖国的山川大地,向世界的大洲大洋,向太空的星球宇宙,纵声呼喊:我爱长城!我爱中华!
亘古的季风,吹过无垠的旷野。夕阳里,连绵的黄土高原上,一座座苍老颓败的古堡,在秋风中瑟瑟发抖,随风而落的土渣,旋即化为灰尘,如一声声沉重的叹息,消失得无影无踪。曾几何时,堡子作为求生路上的避难所、逃难人群的集中营,托付过生命的安危,寄存过颤抖的灵魂。而今,它像一枚在时光风烟中发黄的落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古堡,作为古代一种抵御外来侵略的防御工事,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独特的人文内涵。早在周代,周人为防御外来入侵,就建有连接城墙和城垛的烽火台,这大概是我国最古的城堡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抵御塞外来侵,修筑了万里长城,寄寓了一个帝王千秋万世永保江山的梦想,这是我国最宏大的“古堡”了。到了汉代,西北地区为了防御胡人入侵,朝廷下令修筑“连城堡”。南宋时期为抵御金人入侵,西北一带修筑了大量土堡。但是,无论秦始皇的万里长城,还是老百姓的民间土堡,最终都没能抵挡住呼啸而来的奔腾战马,历史一再被马鞭改写。只有心灵的自信和精神的强大,才能抵御来自外界的任何压力。国如是,人亦然。
甘谷地处“甘陕之关锁,益梁之咽喉”。加之山皆复岭,古时又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战乱频繁,匪患不断,因而,境内多置堡、寨,操兵练马,以保安宁。甘谷堡子数量多、占地广、规模宏大、结构严整,堪称陇上一奇。据说现在甘谷境内遗留的土堡尚有200多处。其中,最古老的是汉朝时在今磐安四十铺所建的四十铺堡,最著名是在今大庄乡城子村修筑的甘谷堡,又名筚篥城。甘谷土堡多系明末清初所建,多居山尖,依势而建,或圆或方,以方居多。其堡墙一般宽6米,高10米,占地10余亩,亦有大者占地数十亩。礼辛下堡子,现内有居民30余户,至今堡墙完好。
堡子于我,既熟悉又陌生,既简单又神秘。在浅淡而平常的生命岁月里,我曾无数次地遥望过古堡,它们居于山巅,远离大路,静穆、淡定、神秘、久远,目睹过凄凄惨惨戚戚的故事,收藏过隐隐约约、扑朔迷离的传说,见证过沧海桑田、天翻地覆的变迁。每当我凭窗眺望或注目凝视时,总会无端想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诗句。古堡,它没有风的走姿,没有鸟的意象,静止是它的姿势,守望是它的宿命。然而,在那些兵荒马乱的峥嵘岁月,在那些匪乱横行的乱世年间,对于手无寸铁、老实本分的庄农人而言,堡子就成了他们安全的保证、生命的寄托。
爬满堡墙的层层青苔,无言地诉说着土堡的久远;随风摇曳的猫儿草,轻轻地讲述着曾经恐怖的传说。甘谷民间,就留传着很多关于堡子的民谣和传说。如:“黄羊堡上拉力人,石峡堡上盛血盆。”这句曾流传于甘谷境内的民谣,让人听后毛骨悚然,心有余悸,也让古堡蒙上了一层浓郁的神秘色彩和异常诡异的迷雾。黄羊堡位于甘谷觉皇寺村东南的山顶,民国三年(1914),白朗军攻伏羌城不下,遂东移川道区。那天阴风凄凄,大雨滂沱,黄羊堡人万众一心,顶风冒雨,连夜奋战,砌筑堡墙。天亮后,白朗军一眼望去,整齐坚固的堡墙,巍然而立,倒吸一口冷气,一致认为黄羊堡人人心齐,力量大,不能贸然攻打,便转攻石峡堡,杀死无数民众,惨不忍睹,石峡堡人全部遇难。于是便有了那句让人至今胆战心惊的民谣,这也大概就是民间传说中“跑白狼”的故事。类似这样的民谣还有许多,如甘谷大石乡传有民谣:“下堡砦,紫金城;上堡砦,马踏平;付家堡砦一盏灯,王川堡砦盛血盆。”甘谷磐安传有民谣:“三十铺下一盏灯,五十铺下紫金城,石家窑下鸡眼睛,四十铺下盛血盆。” 每一句民谣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都是一段黯淡无光的惨淡日月。历史远去了,只留给我们长长久久的安宁与幸福祥和的日子。
岁月荏苒,时光流逝,在如流的光阴里,一些堡子已经消逝,人们只能在诸如东堡、西堡、李堡、张堡这样的村名里,追忆回想堡子浅淡的意象、模糊的背影;一些堡子正在消逝,它们虽然躲避着人们的视线,远离大路,居于山巅,却苍颜白发,垂垂老矣,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一如夕阳里一枚被秋风扫下的落叶,悄然回归大地,不留恋曾经的坚持,不纠缠有过的悲苦,只把苦难与伤痛丢在荒远的古道,只在身后留下长长久久的幸福与安宁。
一、家庭结构类型对比
Unit1NeverSayGoodbye一文中开头提及“Mywholelife,…laughterandtearsoffourgenerations”.(我的整个生活很简单,但都是在那个很旧的大房子里度过的。在这里,我们四世同堂,有过欢声笑语,也有过悲伤的印记。)关于美国家庭类型,其传统的是“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有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仅有夫妻组成的家庭也叫核心家庭。在美国,只有很少的情况下才会有超过一个家庭同住一个屋檐下。很多年轻人之所以不愿和父母同住,是因为觉得好不容易奋斗得来的独立会受到干涉,而老人也不愿孩子的喧闹打破晚年生活的宁静。传统的中国家庭模式是大家庭——四世同。但自1982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社会各个方面越来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并不断地提高。在新社会背景下,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家庭类型正在走向多样化趋势。随着家庭观念的更新和社会的宽松,人们更多地拥有了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特权,具有个性化的家庭生活方式比以往更多。大家庭日益减少,小家比大家更流行,各种新兴的家庭类型踊跃出现:流动人口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空巢家庭、残缺家、继亲家庭等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同。
二、宗教对比
Unit1NeverSayGoodbye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作者的外公告诉他:“Iput…ItwasmywayofsayingthankyoutoGod.”由此可见他们信奉的是基督教,这时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与它相关的文化知识及概念:如基督教、上帝、耶稣、三位一体、公元前、圣经、做礼拜、圣诞节。基督教自唐朝就传入我国,经历了传播、禁止、发展与革新的阶段,如今的中国基督教走上了自立发展、爱国爱教的道路。除了基督教外,佛教也是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有关佛教的一些知识:佛教、寺庙、宝塔、住持、大雄宝殿。这种将中西方宗教导入教学内容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神话对比
Unit5HowtobeTrueYourself中提及“Alifeofprinciple,…seductivesirensofaneasymorality”“sirens”指塞壬女妖们,,是希腊神话中人首鸟身(或鸟首人身、甚至跟人鱼相类)的女怪物。根据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描写,她们居住在西西里岛附近海域的一座遍地是白骨的岛屿上,她们用自己天籁般的歌喉使得过往的水手倾听失神,航船触礁沉没。讲到这教师可补充希腊神话的相关内容:《荷马史诗》、奥林匹斯众神、宙斯、赫拉、波塞冬、哈迪斯、雅典娜、阿波罗等。
由希腊神话可引到中国神话,家喻户晓的中国神话故事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宝莲灯、神笔马良、夸父追日、大禹治水;还有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神话传说故事: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故事是民间百姓对爱情的向往,也是千古流传的凄美爱情神话传说故事,催人泣下﹗《综合教程》(BookI)涉及的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内容还有:中英文取名、词汇、修辞、战争、语法等,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把中西方文化对比教学融于《综合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中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赵惠珠 单位: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范文
尊敬的游客们:
你们好,欢迎来到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游玩,我是咱们这个团队的导游。我姓林,你们就叫我小林吧。游览长城时请注意,不能再墙上乱涂乱画,破坏环境。
现在,在我们眼前的就是雄伟的八达岭长城。这段长城,高大坚固,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段长城,最有名,最壮观,保护得也最为完好。
当你们看到长城时,一定会问:长城是有什么建成的呢?让我来告诉你吧:长城是由许许多多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大家请看,我们现在踏着的这条路很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请往我们的左右两边看。这些垛子有两米多高,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大家一定想听听长城悠久的历史吧,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诸侯国因为想得到皇帝的宝座,想方设法吞并别的国家。各个诸侯国为了不让北方的外入侵,就建造了长城,明朝时又重新加固。他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真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啊!
各位游客们,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大家自由活动,好好体验一下当好汉的乐趣吧。两小时候到我这里集合,祝大家旅途愉快!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范例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往下面看是有两个门洞和U字形的城墙缎怕谳瓮城。在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四面拒敌。倘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围歼,敌人如落瓮中。瓮城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5000平方米。瓮城内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西北三里的岔道城。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是供皇帝路过驻跸或官员停留住宿的。瓮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楣题额北门锁钥,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城门洞上,古进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内安装有木顶柱和锁闩。平时,大门敞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固;一旦发出反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瓮城的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填,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来嵌有一块石碑,为明朝万历年间刻制。从碑文可以看一带长城,先后经80多年时间才完成。这碑中还记录着修筑长城的时间、长度、主持官和管工头、烧头、窑匠头、泥瓦匠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们中以看到来往不断的车辆和从门洞穿过的游人。这里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从这里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庆,西北往宣化、张家口,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八达岭也因此得名。
我们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这时威大将军。这门炮炮身长2.85米,口径105毫米,由于中炮身上铸有敕赐神威大将而得名。字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见当时的军工业是比较发达的。
北8楼是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楼,高达888.9米,建筑也很有特色。原来还可登上敌楼观山望 景,但目前为了保护文物封了楼门。
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4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别是南3楼至南4楼之间,山脊狭窄,山势陡峭,长城逶迤400多米。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南1楼和南2楼,都没有修复二层,从南3楼遗存的柱础看,原来也有铺房。
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海拔803.6米。登楼眺望,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苍龙,宏伟壮观。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国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时咏的诗;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峰。锁钥北门天设险,半哉峻岭 走长龙。从南4楼到南7楼,高度逐渐下降。南5楼与南6楼之间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南6楼是一座铺房,铺房建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珑。这大概是当年千总的指挥所。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优美的旅游环境迎接着大家的到来!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范文
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例如萧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达岭都是毕竟之路。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要讲给大家:位于关城东门路旁,有一块巨石,传说在1920xx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经过这里,曾经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京城,所以这块石头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现在这块石头已经不那么突出了。
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刚才介绍了那么多景观,您一定急切的想来到景区游览一番,不用着急,马上您也要成为好汉了。好,这里就是著名的八达岭长城远处是壮丽的景色,而往下看就是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翁城,他一般都修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翁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匾额:北门锁钥,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东门的匾额为:居庸外镇,意思是居庸关外又一重镇。现在我们向右下放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神威大将军。是崇祯年间制造的。
八达岭长城有三台两墙组成,什么是三台两墙呢?现在就让我给大家来解释一下,三台分别是城台,敌台,其中城台构造的非常简单,只是驻守的官兵避风寒的地方。那敌台的构造相对就要复杂一些,分为两层,下层是由田,井,回,等字形组成,上层有垛口和望孔是观察军情和射箭用的,所以这里也具有防御敌人的功能。
关键词:历史资源;文化视角;秦皇岛市;旅游资源
一、秦皇岛市发展历史文化的必要性
在我国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旅游产业已经不单单满足于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游览,其已经逐步向文化体验方面转型。通过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可以进一步丰富旅游产业的人文内涵,也可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人文发展相互结合,国家已经对旅游文化产业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将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发展作为了全新的研究对象,旅游文化产业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拉动了更多相关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旅游产业当下发展的全新趋势。
秦皇岛作为环渤海城市圈中旅游业开发较早的城市,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旅游产业市场的区域饱和,秦皇岛市的旅游市场开发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缺乏行业引导,同行业之间竞争激烈。秦皇岛市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丰富的历史文化层面,山海关长城,孟姜女哭长城民间传说,民间历史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是秦皇岛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建设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坚持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所以对于秦皇岛市来讲,发展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产品势在必行。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在这样的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秦皇岛市的旅游产业发展也就有了更加光明的未来,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秦皇岛市应当坚持通过“旅游立市”,发挥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环境资源优势,同时以政策为导向,抓住大好的发展契机,从而确立秦皇岛市的特色化文化品牌。
二、秦皇岛市在历史文化视角下的发展优势和前景
1.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的优势
对于秦皇岛市来讲,其在旅游文化生态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这种独有的优势性,可以成为秦皇岛市对外宣传的标签。首先,秦皇岛市作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已经具备了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秦皇岛市已经作为全国著名的滨海休闲度假基地,除此之外,其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资源优势。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秦皇岛市应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将文化与生态建设纳入大旅游范围。也就是说,秦皇岛市要完成旅游思想的建设和综合产业的发展,就应把旅游作为途径,文化作为目标,生态作为基石去努力建造一个旅游文化生产融合发展的理想化休闲度假型旅游城市。秦皇岛市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文化资源作为基础,用绿色和文化作为城市的包装。
于此同时,秦皇岛市还可以将旅游文化和生态整合发展,通过彼此之间的融合和推进,完成对本土第三产业的造就。这种第三产业的形成,将使秦皇岛市城市旅游的发展不单纯依靠与旅游景点的建设,而是立足于城市整体旅游形象的推出,和向休闲度假型旅游城市方向的转变。在人们当前休闲度假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的条件基础上,秦皇岛市更应该紧紧围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自己拥有的环境条件优势下,在文化分享产业方面提供特色载体,从而完成在历史文化视角下旅游资源产业的开发。
2.秦皇岛市文化旅游发展的目标前景与要求
按照《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要求,秦皇岛发展定位除了“全国著名的滨海休闲度假基地”,还有“文化创意之城”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等目标。秦皇岛市政府为秦皇岛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内容,也确立极为远大的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远大目标,秦皇岛市政府一定要坚持进行旅游品牌建设,坚持走精品化路线,迅速在国内地区乃至国际上打开品牌知名度。与此同时,秦皇岛市政府要出资建设新的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景区,利用这些示范景区带动更多的景区走快速发展的道路。在进行景区建设的同时,要加入更多的人文思考元素,利用“孤竹、碣石、长城”等文化内涵元素丰富秦皇岛旅游产业的内涵。
三、秦皇岛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思考
1.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秦皇岛市是我国河北省和东三省的链接的纽带,是我国长城东段的起点,境内的山海关长城具有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同时也围绕长城衍生了很多民间传说和民间习俗,因此发掘秦皇岛市旅游文化产业就要紧紧围绕长城展开。
(1)山海关作为兵家要塞方面
山海关,老龙头作为明长城的中心,其天下第一关的地位是长城文化中永远不可替代的部分。从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再到民国时期随着军阀的没落,山海关一直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位置。其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对于精神文化来说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具体来讲,以八国联军在山海关和老龙头屯兵的历史为例,这些都证明了山海关是自古兵家要塞之地。除此之外,这些也证明了老龙头在我国抗击外族侵略中,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除此之外,在日本对华侵略战争中,于1933年1月1日在榆关打响的战争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当时美国媒体评论认为,日军夺取榆关可以看作是日本再次发动入侵中国的侵略战争的第一声枪响。同时苏联有关媒体认为,日本对山海关的入侵,是从另一方面实施田中计划的标志,而并非如日军所讲是偶然发生的地方性事件。从日本侵略榆关可以看出,当时的日本帝国即有侵略华北及中国大部分平原的阴谋。所以说,从榆关便可看出未来历史的发展大趋势。榆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从兵家要塞的角度出发,更能够深度的挖掘出山海关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
(2)从激发民族耻辱感的角度
在918,榆关之后,日本帝国对我国的全面侵略,使我国人民感受到这是民族国家处于危机存亡的重要关头,从而不断奋起抵抗。这种面对国家受辱而奋起反抗的民族主义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根本。所以在时隔多年之后,挖掘这些文化有助于新生代的中国力量形成与其正确的历史认知的完善。并且通过对不忘民族耻辱的精神的建立,将激励中国新生力量凭借其自身的努力完成社会主义民族主义荣辱观的建设。在山海关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上,山海关景区首先应做的就是将历史文化与现有精神的挖掘整合,使历史的基本面貌完全展现。通过对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的宣扬,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
(3)民间文化所具有美学价值
山海关作为一道在地理历史以及国人情感上的永久防线,在历史变迁中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了民族精神和国民情感的底线。以孟姜女为代表的山海关精神,承载着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以孟姜女的故事为例,她的故事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已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上构建了一个历史性的丰碑,供人们去朝拜和祭奠。她的故事体现了传统文明中一种独自守望的精神。在时间变迁中这种精神不断传承,最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底蕴,完成了就故事本身而言的升华和积淀。作为四大传说之一的孟江女庙文化,它体现着中华女性传统美德中的道德价值观。而通过设庙祭拜的方式,山海关人民将这种道德价值观与现有的美德传播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何将历史与现代文明整合是我们应当迫切考虑的问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应当有民族自豪感也应当有美学欣赏能力,还应当保留一颗充满爱国主义情怀内心。山海关文化景区的建设,能够使游客留下余味悠长的历史体会,感到历史的沧桑之感和历史的教育意义。这就是秦皇岛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的深刻内涵。
(4)秦文化方面
作为春秋战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位于山海关地区的秦文化也是值得挖掘的历史文化之一。由于秦文化特定的历史性,使得秦皇求仙入海等历史事件浓缩了中国秦历史时期的特定文化。这种特定文化保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而这种人性化景区的建设能够使游客感受到历史的源远流长,体味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在游览之余游客可以得到精神文化历史方面的提升。所以说有关于山海关秦历史文化方面的挖掘在今天仍有其特定的价值的及实际意义。
(5)文学历史及其精神意义
北戴河鸽子窝名人文化,会让我们在走进历史名人的丰功伟绩中体会那个时代的精神历史。依托秦皇岛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发掘出很多的精神文化内涵。比如曹操的《观沧海》这篇诗歌,描绘的就是秦皇岛的海滨景色,在这样的历史名篇中,我们而已感受到三国时代的伟人情怀和壮志抱负,这样的豪情壮志可以激发出我们的历史沧桑感和历史厚重感。这些历史文化都是先人留给秦皇岛市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秦皇岛市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有利优势,我们不仅要发掘财富,还要坚持扩大其影响力。
2.开发滨海休闲文化中心
客观环境作为旅游成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所以说,自然环境对人的感知力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就不能够忽视所拥有的环境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根据数据统计可知,秦皇岛市早在201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4天,达到全年的90%以上,以连续八年的排名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前三,这样的成绩在全国各省市领跑。而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秦皇岛的优良天数也保持了稳定的局势,属于河北省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这样优良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证明了秦皇岛市对环保方面的重视,体现了其环境优雅的特点。北戴河以其绿树红墙为代表,在世界上卓有声誉,并且以其自然环境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了新的疗养度假胜地。在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优美的旅游环境的前提下,北戴河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北戴河的旅游成为了其强劲发展的产业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业的大力发展和沿海城市的迅速崛起,北戴河也成为了中国开发最早的滨海度假区之一。由南戴河和昌黎黄金海岸等滨海景区组成的长达162.7公里海岸线的秦皇岛,成为了越来越受关注的休闲度假文化的胜地。在不断的产业开发中,北戴河的休闲旅游已经组成了完整的产业运行链。老龙头滨海区,乐岛公园,秦皇岛东山浴场,秦皇岛亚运村海滩,翡翠岛,黄金海岸等已经成为了北戴河旅游的金字招牌。在这种环境氛围下,衍生出具有特殊意义的海洋旅游文化资源,应当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全民海洋保护意识。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文化一直是起着传承的重要作用,同样,历史文化旅游随着时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所以在如今的发展潮流中如何将主观文化与客观条件相结合则是我们应该迫切考虑的问题。以史为鉴,给后辈子孙以良好的精神教育作用,以地为凭,保证旅游品味的提高。我们应该在突出历史文化特点的过程中打造历史文化精品,并且发挥出秦皇岛市独有的历史文化特点,在精品文化旅游路线上,保证主体方向的发展,将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而完成对秦皇岛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国宏.论发展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J].旅游研究,2013(10).
[2]徐德宽,马波.秦皇岛市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商业研究,2012(12).
[3]杨柏林.秦皇岛市景区文化产业的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2-08-28.
曾几何时,脑海里所有关于海盗和宝藏的想象,全部来源于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神秘岛》。可是直到个性如大海一般热情而又冷酷,和善而又危险的尼摩船长,伴随着鹦鹉螺号和无价的宝藏长眠于深海, 我仍旧未能勾勒出宝藏具体的模样。但尼摩船长的呐喊声却始终在耳畔回荡,他说:“在海中我不承认有什么主子,在海中我完全是自由的。”
在塞舌尔的Moyenne 岛,同样流传着关于宝藏的传奇故事,当地朋友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在Moyenne岛每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岛上都传来阵阵哀嚎,因为这里深埋神秘宝藏,曾有贪婪的海盗在这里为财丧命。但Moyenne岛上的主人公不是船长更不是海盗的鬼魂,而是一位名叫Brendon的英国记者。他获得了几代塞舌尔人的尊敬与喜爱,当地人甚至把Moyenne 岛称之为“记者岛”。但,Brendon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开启发现之旅
上午8点,停靠着大大小小船只游艇的marine charter码头,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我们踏上大型双体帆船,当健壮的水手收回船锚,撑起船帆的瞬间,船开动了,我们的发现之旅开始了。
两旁水波潋滟,水鸟站在枝头,海天交汇一线,帆船的甲板上,热恋的情侣们沐浴着海风深情拥吻。帆船的室内,孩子和父母说着鲨鱼的故事,享受惬意的亲子时光……帆船乘风破浪行驶到海中央突然停了下来,接着导游宣布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我们将要换乘玻璃底船畅游海底,探寻宝藏之谜。玻璃底船的船身全部由加厚玻璃制成,狭长的空间里大约可乘坐15人。透过玻璃,海水的颜色如同王后颈上的祖母绿宝石,人们可以尽情观赏珊瑚礁以及海里众多的海洋生物。我们的船如同Rose的海洋之心,在浩瀚的深海里散发出幽幽之光,引来四面八方的鱼群,它们好奇地包围船底,在玻璃周围悬浮的水草里寻找食物,而我们恰好得以近距离观察这些深海幽灵,它们那样迷人可爱,虽然它们未能讲述关于宝藏或记者Brendon的故事。30分钟,如同置身巨大的海底世界,又像观赏了一场精彩纷呈的3D版“深海漂流记”。
午餐时间伴随着当地人悠扬的歌声,克里奥人最爱的烤鸡和香肠,还有香甜软糯的椰子糕被整齐地摆放在帆船的吧台上,帆船午餐在愉悦的酒杯碰撞声中结束,而记者岛在视野中越来越清晰。
揭开“记者岛”神秘面纱
“记者岛“在塞舌尔海洋公园的核心区域,岛周围的海水非常浅,所以最后的一小段要换乘橡皮艇才能抵达。记者岛上绿树成荫,安静到可以听到露珠从一片树叶滴落到另一片树叶的声音。岛上唯一的小路非常原始, 但每隔一段就会看到一个红色的引路标志。
我执着向前,一栋破旧的木屋映入眼帘,同行的人踏木质台阶而上,窗子上的玻璃会随着他脚的起落而颤动。我被屋外木头墙上的旧报纸吸引,褪色泛黄的报纸上一个卷发的白皮肤男人,赤膊站在海水中,露出非常灿烂的笑容。另一组图片上他温柔地抱着一只小狮子,把一只鼬放在肩头,与树懒逗趣……还有他与万里长城的合影,他那样亲切那样温暖。图片旁边的文字记录着他一生的足迹,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Brendon Grimshaw”。1962年Brendon来塞舌尔游览的时候对这里一见钟情,花8000英镑买下了这座小岛。这里原本一片荒芜,寸木不存,直到Brendon为它启动了长达30多年的“愚公移山”式的绿化改造,最终这里枝繁叶茂,成为“塞舌尔”这幅画卷中的神来一笔。
为了守护这座小岛,Brendon放弃了原本在英国的优渥生活,在塞舌尔附近的非洲国家找了一份记者的工作。BBC的纪录片《印度洋的国家》中,曾有一段对Brendon的采访,镜头中年老的Brendon依然保持着整洁与风度,他说也曾有人想要花大价钱购买这座岛,改建为豪华酒店,他的回答很简单“NO。”Brendon一生到访过很多国家,在他狭小的木屋里摆满了他在全世界游历获得的纪念品。此外他还喂养了120多只象龟和上百只小斑鸠。每个星期他都会去其他岛买回500公斤的象龟饲料和50公斤的大米来喂养这些小伙伴。就像鲁滨逊身边有一个“星期五”,一位名叫Rene的塞舌尔先生算是记者岛上的常客,他还曾协助Brendon在记者岛上建造一个微型的教堂。
1987年Brendon的父亲于英国离世,Brendon把他也葬在这个岛上。埋葬的地点是一个无名墓穴旁边。他在父亲的墓碑上这样写道“他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也在一个令人羡慕的年纪离世。致我的挚友,也是我的父亲。”他的父亲活了92岁。而关于那个无名墓穴,相传里面躺着的正是贪婪的海盗,他在寻宝时跌下悬崖。或许Brendon相信这世间没有真正邪恶的灵魂,只有被欲望腐蚀的肉体,所以如此仁慈将其安葬,愿为海盗罪恶肉体祷告,愿对海盗迷路的灵魂救赎。
Brendon终生未娶,与之相伴的唯有慈父之魂。直到2012年他87岁时死去,Rene把他葬在其父亲的旁边。我想不通如此善良又乐观的绅士为何孤独终老,或许他的一生的重心都在碧海蓝天,一草一木。根据他的遗愿,他死后把这个岛还给了塞舌尔,岛上120只象龟和蓝色斑鸠也由政府来照顾。Brendon在晚年养的那只狗依然活着,如果来这个岛上游览,你一定可以看到它。
爱琴海,一个飘荡着古希腊爱情传说的天堂般的海域,吸引了全世界游客的目光。
在晴朗的夏日,和伴侣一起,背起行囊,去领略希腊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中海自然风光,在那儿会找到属于爱侣的“人间天堂”。
在卫城俯瞰雅典
卫城是雅典以及整个希腊的一颗明珠,是雅典民主的象征。卫城海拔156米,从雅典市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而自然的山体使人们只能从西侧登上卫城。在卫城可以俯瞰整个雅典城,那著名的柱廊,结构复杂,如今虽只有残柱断墙,但站在卫城上,不难想像出它昔日的宏伟;那雄伟的哈德良拱门,巍峨耸立在国会大厦南面。站在卫城上,也不难想像出人们建造它时的艰辛。站在卫城上,雅典所有的景点尽收眼底。
卫城的山顶荟萃着古希腊文明最杰出的作品,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雅典娜女神庙。这座神庙是居住在雅典的多利亚人与爱奥尼人共同创造的建筑艺术的结晶。采用爱奥尼亚柱式,台基长8.15米,宽5.38米,前后柱廊雕饰精美。从公元前421年建成至今,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神庙的位置也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传说就是在这里,绝望的雅典王爱琴纵身跳入了大海。
卫城也因博物馆而闻名于世,在博物馆里收藏着卫城原有的各种雕塑以及各个时期的文物,热衷于考古和收藏的游客可以在这里大饱眼福。
探寻爱琴海的传说
爱琴海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在希腊和土耳其之间,位于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之间,地中海悠长的海岸线勾画出最美的爱琴海。爱琴海海岸线非常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碧蓝的海水拍打着长长的海岸线,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她的故事,当目光触及到这片湛蓝的海域时,心里涌起一丝莫名的冲动,不禁要去探寻有关爱琴海的传说。
在远古时代,有位国王叫弥诺斯,他统治着克里特岛,他的儿子在雅典被人杀害,为了替儿子报仇,弥诺斯向雅典人民发起了挑战。在他的挑战下,最后雅典人向弥诺斯王求和,但弥诺斯要求他们每隔九年送七对童男童女到克里特岛。而每次送来的童男童女最终都会被弥诺斯养的野兽米诺牛吃掉。为杀死米诺牛,让雅典人民脱离苦难,雅典王爱琴的儿子忒修斯决定与童男童女一同前往。并与父亲约定,若杀死米诺牛,他在返航时就把船上的黑帆换成白帆,就意味着他已平安归来。在弥诺斯国王的女儿阿里阿德涅公主的帮助下,忒修斯杀死了米诺牛,赢得了公主的爱情,并与公主一起逃出了克里特岛。由于忒修斯兴奋异常,在返航时竟忘了与父亲的约定。在海边翘首等待儿子归来的爱琴国王看到船上挂的仍是黑帆,以为儿子已死,悲痛欲绝,跳海自杀了。为纪念爱琴国王,他跳入的那片海,从此叫爱琴海。
湛蓝的海,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的到来,听她静静地诉说着这段未曾真实存在过却流传千古的故事。
两个人的爱琴海
美丽的爱琴海抚育了希腊的文明,也造就了一个个充满神话和文化色彩的海岛。无论是断了臂依然风姿卓越的维纳斯,还是引发特洛伊战争却仍被千古惊羡的海伦,每一个都是在爱琴海岛屿上诞生的尤物;无论是那宛若天堂的基克拉沼群岛,还是历史尤胜的克里特岛,每年都让游客趋之若鹜。
米科诺斯岛是希腊南部基克拉沼群岛中的一座,也是爱琴海上最享盛名的度假岛屿之一。岛上有三百多间教堂,走在一条窄小的民宅街道上,每隔几个民宅或商店,就会遇上一间小教堂。据说这些小教堂是为保佑岛上居民出海捕鱼或经商能安然归岛而建立的。
风车是米科诺斯岛上的另一个标志,米科诺斯因此也被唤作“风车岛”。窄巷、小白屋、小教堂,离教堂不远的几座基克拉沼式的风车磨坊,使米科诺斯岛成为各岛中的佼佼者。风车搅动着海风,吹拂到岛上的教堂里,又与岛上的酒廊里的酒香混合在一起,调制出了爱琴海上最“爱情”的味道。
到了希腊如果不去见识海洋的魅力,就如同到了中国不去长城一般令人惋惜。
当飞机还在爱琴海的万里晴空中飞行时,俯瞰那些卧在碧海中的希腊诸岛,就已经爱上这里。初次到爱琴海的人,一定会发现她和其他海洋的不同,多数时候,海面是平静的,仿佛是一湾优雅的湖泊,随时透露出深邃而又耀眼的蓝色风情,每每引来声声赞叹。
如果说蓝与白是天堂的颜色,那么爱琴海就是一个纯净的人间天堂。一切并不刻意,湛蓝的海水,纯白的云朵,蜿蜒街道上白色的栏杆,依山傍海高低错落的白色房屋,蓝色屋顶上纯白的十字架,蓝色窗户中偶尔露出一角的白色窗纱……当目光触及到这种极致的蓝、纯粹的白的时候,心中涌起一丝感动,整个心仿佛也变得如蓝天海水般澄清空灵。
成群白色的房子建在海边的山崖上,衬托着蔚蓝的海岸。在暖暖的日光下,牵着爱人的手,用一种悠闲的心情,漫步在柔软的沙滩上,从爱琴海上吹来的海风轻轻地拂过面颊、发梢,让人慢慢融入这蓝与白的无尽浪漫中,此刻你只希望时间就这样停下来,而今天是永远的一天。
蓝天、白云、碧海、白帆、风车和略带咸味的空气,浓郁的地中海情调在身边弥漫。海天一色下,点缀着一栋栋洁白的屋舍,蓝白色系的绝妙组合,仿佛是天使丢下的玩具。
这河便是渭河,一条有大小支流270多条,一条从黄土沟壑区到关中平原,一条令无数寻访者心潮澎湃的河流。
一条河流,竟是那么多王朝的根基
2016年7月18日清早,一场久违的大雨,洗去多日的酷热。上午8时,我们冒雨离开兰州,前往渭源县。渭源是古老渭河的发源地,也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融汇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三大古代文化。从兰州出发,走临洮,过会川,上午11点多,途经五竹镇后,抵达渭源县城。
我们一行都是来自文化、考古等方面的专家,一路上话题自然紧紧围绕着渭河展开。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在远古时期,传说大禹就疏导过渭河源头。渭河从这里出发后,流经陇西、武山、天水等地,然后,进入陕西省的关中平原,最终在潼关附近汇入黄河。
下午4时,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在渭河源头的渭源县正式启动。参会的有关专家认为,渭河上游是解开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钥匙。在渭水流域有距今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而传说中伏羲成长的成纪地区,大体在渭水的上游,黄帝炎帝出自清水轩辕谷,曾经渭河两岸的远古文明如同星火一般灿烂。
顺着黄河及其支流渭河、泾河的流向,夏、商、周、秦四大王朝中的夏、周、秦,先后入主中原,建立了国家政权。大禹出自西羌,导渭水,他的儿子启建立夏王朝;周人依托泾水、渭水发展了先进的农耕文化;秦人靠着渭水河谷,从西而东,最终夺取了天下。实际上,不仅是夏、周、秦三个王朝,依托渭水流域夺取了天下,在秦之后,汉、隋、唐三个王朝的兴起,都和渭水流域密不可分。在徐州长大的刘邦,参与秦末农民战争,先被分封在汉中,而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取了渭水流域的精华关中,才开创了汉家天下。而隋文帝杨坚,也是以关陇为根基,才扫平四方。唐王朝就更不用说了,起兵晋阳的李渊,夺取关中,而后西进,灭了占据兰州、天水等地西秦霸王薛举后,才进一步击败各个地方势力。
为何某个小势力,占据了渭水流域,忽然间就强大了许多,具备了争夺天下的实力呢?难道他们加持了某种神秘咒符,猛然就有了无人能敌的力量吗?
五竹寺,一座睥睨江山的寺院
大凡对江河源头的探究,人们总会有不同的观点。到了渭源不久,当我们询问渭河源时,当地人就告诉我们,渭河源头有大三源和小三源之说。
不过,我们首先要去的地方,却不是渭河源头,而是一个叫五竹寺的地方,据说,这个地方很神奇。
五竹寺的大名早已听闻多次,但真正走进这座寺院却是第一次。离开县城,往南而行,到一个叫黑鹰沟的地方,车就拐到了山里。
大约半个小时后,车在半山腰一处缓坡上停了下来。在我们前面,有个看不出规模的寺院。或许是看不到后面建筑群落的缘故,山门看上去略显局促,也不甚雄伟。但是,斗拱飞檐却油彩鲜亮。
五竹寺修建在海拔2300多米的山崖上。据说,原先它并不叫五竹寺,而叫秀峰岩寺。早在隋唐时期,就有了这座寺院。而给此寺院蒙上一层迷雾的却是在明朝建文年间。进了山门,过道中一壶水刚刚烧开,呼哧呼哧地冒着热气,并伴随着阵阵呜呜声。而山僧在寺院深处扫地等客来。果然,这是个有些出尘脱俗的寺院。
再往前走几步,站在三清殿的廊檐下,眼前忽然一亮,一种睥睨江山的大气,就磅礴而来。原来,我们所处的位置,已是在一处断崖之上了,正是眺望山川的好地方。眼前连绵江山尽收眼底,远方苍山如海,田野如畦,绿色的山川起伏不定,金黄的麦田已经在收割了。
五竹寺是一座修建在悬崖边的寺院,山门在缓坡一面,而庙宇却修建在悬崖边,凿洞为窟,搭栈道为廊道。通过窄窄的栈道,将分布在悬崖上的石窟全部连接起来。2000多米的海拔,也使得这座寺院能有将悬崖对面的山川尽收眼底的气概。我们在三清殿、财神殿、观音殿之间穿梭,寻找最佳的观景位置。
这座小小寺院,山门之内却别有乾坤,似乎有种掌控万里江山的气势。由此看出,这里曾住过眼界不凡之人。当地民间传说,建文帝及其大臣郭节,曾在此避难,隐居在此,他们削发为僧,种植红、黄、白、绿、蓝五色之竹于禅院中,自称“五竹僧”,寺院也因此得名。
难怪,原本让人心态平和的寺院,却让人生出睥睨万里江山的帝王之气,根源在这里啊。
不能不说,这里是眺望渭河的一个好地方。这也让我们对这里的山川地貌,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离开五竹寺后,我们继续下一站,寻找渭河源。
过一线天后,一溪流水依然湍急
渭河源自然是我们寻访的重点,在渭源县文化部门的相关人士带领下,先前往渭河源景区。
进入景区,就看到一个巨大的禹王广场。传说大禹曾导渭于鸟鼠山,因而@里不仅修建有禹王殿,而且还举行祭祀禹王大典。流经这里的清源河,是渭河三大源头中最长、水量最大的一个。当地政府依托清源河的丰富的自然景观,大力开发这里的旅游资源。
参观禹王大殿后,我们乘坐电瓶车去寻找清源河的源头。这是一个看起来简单,实际却颇具挑战性的行动。要真正找到清源河源头,先要乘坐电瓶车,走上4公里,然后走登山步道,走上20多分钟,才到“大禹导渭”的山崖下,而这才是挑战的开始。接着,要攀登极其陡峭的悬崖台阶,这些台阶基本是用巨大石头简单堆砌而成,再加上护栏而已。故而高低不平,攀登有些吃力。十几分钟走完台阶后,算是到了半山腰,山路延伸进入了一线天。
所谓一线天,就是巨大山崖形成裂缝,宽处2米许,窄处1米左右,以前人们通过这里,必须过半米深的河水逆流而上,现在为了开发旅游,在河中布置了列石,用巨大的石头,排列成供行人通行的石凳。我们踩着这些石头,在有些昏暗的光线下,抓着时断时续的铁链,小心翼翼地通过。
如此走上十几分钟后,才算出了一线天。这时,我们面前出现一个山沟,清源河的源头就在前方4公里的地方,河水湍急,轰鸣着从山涧奔腾而出。山谷中长满了灌木丛,要走到清源河的源头处,只能徒步而行,来回需要五六个小时,我们斟酌再三,只能放弃去源头的计划。
渭源地处西秦岭山地和黄土高原之间,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给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在渭河源景区,我们看到的是西秦岭山脉的高大陡峻,山上往往植被密布。而在渭源县北部,山坡比较缓,山上植被比较稀少。
渭河就诞生在这两种地貌之间,既有黄土高原的厚重,也有西秦岭山地的险峻。一条兼有两种不同风格的河流,注定它是一条多面的、复杂的、令人难以琢磨的河流。
渭河源头有三大源头,这三支水在县城汇合,才算是形成了真正的渭河。这三大源头,有发源于鸟鼠山的龙王沟源(禹王河),有清源河,还有锹峪河。人们一般将鸟鼠山的渭河源头称为文化源头。这里的品字泉,是历史上认为的渭河源头。近些年,人们重新审视了渭河源头,目前大体有两种意见,也就是当地人士所说的大三源和小三源两种观点,其核心观点是清源河为渭水新源。但是,目前人们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实际上,这两种源头的争论,就是黄土高原和西秦岭山地两种源头的争论,也是两种不同文化的折射。
一条河流,竟然事关天下兴衰
实际上,自古至今只要涉及渭河源的话题,总是被蒙上种种的神秘色彩。大禹是有记载最先抵达渭河源的人。他的行程就充满神秘色彩。《尚书・禹贡》中说:“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 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大禹导渭河,是从鸟鼠山开始的。关于鸟鼠山,有资料是这样说的,鸟鼠山西南出自秦岭余脉,东北抵达陇中黄土高原,绵延百里,既是渭河的发源之地,又是洮河与渭河的分水岭,其主峰在县城西南25公里处,上有沟壑三条,称之为“三条沟”,清泉三眼,称为“品字泉”,是渭河的直源。
大禹导渭,基本上将渭河的流向弄清楚了。可以这样说,大禹导渭不仅疏导了渭河,而且也比较早地提出了渭河流域的开发。但是,关于这条河流的源头,却留下了诸多谜团,最大的一个就是渭河源头的“鸟鼠同穴” 。
不过,在渭水源头,不仅有“鸟鼠同穴”这种奇特的现象,而且有多种比较神奇的动物。在渭河源头,还有一种白虎,经常出没。《山海经・西次四经》中就说:“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华阳国志・巴志》中有“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秦昭襄王就是修建了战国秦长城的国王。而渭源恰好是战国秦长城所经过的地方。除了有白虎,还出白玉。不过,这种白玉究竟产在何地,人们却不得而知。
那么,鸟鼠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有人说,其鸟为C,其鼠为鼷,言下之意是一种鸟鼠杂交的动物。也有人说,鸟鼠同穴,说的就是蝙蝠,蝙蝠住在山洞,头像老鼠,而能飞,这不就是鸟鼠吗?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鸟鼠是两种动物,鼠是一种兀儿鼠,而鸟则是一种本周儿,这两种动物各有特点。兀儿鼠是一种形状像老鼠,而尾巴粗大的动物。本周儿则是一种雀类,灰白色,这两种动物,经常在一个洞穴中活动。
而在民间传说中,鸟和鼠原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妻子勤劳,丈夫懒惰,他们祖祖辈辈居住在渭水源头,生活过得清苦,但为人忠厚善良。后来,发生了故事,妻子变成了鸟,而丈夫变成了鼠。它们经常在一起,就成了传说中的鸟鼠同穴。
近些年人们研究认为,鸟鼠同穴中的鸟,实际是一种褐背地鸦,这种鸟曾经飞翔能力高超,可惜时间久了,翅膀退化不能飞了,结果双脚却发展得十分有力。有人则进一步提出一种推论,现代人虽然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观念,但在远古时代,人们却对鼠有一种崇拜,如鼠是十二生肖之头。鸟鼠似乎是两个不同部落,分别以鸟和鼠为图腾,活动在这里。
但分析这些说法,都无法令人信服。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对渭河的进一步认识。在大禹导渭之前,渭河流域已经有着非常古老的远古文明。在渭河流域,早在2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到了距今6万年时,甘肃秦安大地湾一带就有人类生存,3.8万年前,武山人已经活跃在这块土地上了。在距今8000年时,大地湾文化已成为西北最早的远古文化。
而在渭河流域,以陇山为界,大体将渭河分为东西两大板块,陇山以东是关中平原,为农耕区,而陇山以西,则是游牧区。以渭河为界,渭河以北,大体属于黄土高原区,以南则属于秦X山地。而渭河最大支流泾河的支流马莲河流域甘肃庆阳一带,则是周人先祖发展农业的地方。这两种并存的地域,注定使渭河流域能有得天独厚的经济文化发展条件。
渭河流域也是古老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东西方的文化交融,注定使这里能够吸收到更多的文化和科技。比如汉代天马,就是从费尔干纳盆地,沿丝绸之路而来的。比如佛教,也是沿着渭河河谷进入关中,然后向东传播的。
一条河流虽然不长,但兼具农耕和游牧的优势,能产粮食,能出骑兵,有盐井产盐,有便利的信息交流通道。再加上东面黄河天险的阻挡,函谷关等关隘,足以守护安全。自然,这里就成为帝王之地。这似乎就是历史上,占据整个渭河流域后,王朝猛然成长壮大的秘密。
庐山导游词1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远近闻名的庐山风景名胜区观光。我是今天为你们服务的导游,我姓马名颖瑶,大家可以叫我小瑶姐姐。不过要注意卫生哦!希望能给你们带来美好的一天!
你们看!这就是世界闻名的庐山!美丽吗?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介绍庐山吧!
庐山位于中国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山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4米群峰间散布着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
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国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庐山不但素有国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而且还是我国的明珠之一。
庐山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早晨,一层层浓郁的云雾覆盖着庐山﹔一遍遍幼细的雨露灌溉着花草﹔一阵阵柔和的微风呼唤着各种小生命。青松在浓郁的云雾中,在幼细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风下,挺直而生。那郁郁葱葱的绿叶坚硬、挺拔,就像我们的人格和意志。山间的水流又是那样的清澈,就像我们的心灵。周围的艳花给山间的水流织了一个朴素的花环,绿树倒映在水流间,让这座山披上了绿色的围巾。就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
既然我们来到了庐山,那旅客们,你可知道庐山古有神仙之庐的传说吗?
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匡字的忌讳,而改称康山。
那弥漫的云雾为庐山增添了许多迷人景色和神秘色彩。这就是庐山。让我们再次向庐山个别!
庐山导游词2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
庐山给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它的瀑布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一奇。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名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8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从慧远始建东林寺,开创“净土法门”,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宗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弘扬“理学”,到教育丰碑的构建;从“借得名山避世哗”的隐居之庐,到上世纪初世界25个国家风格的庐山别墅群的兴建;从胡先骕创建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到李四光“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从20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的政府的“夏都”,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确立……庐山的历史遗迹,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华,充分展示了庐山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国人民厚爱及世界的肯定,获一系列殊荣:乃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卫生山、全国安全山、中华十大名山、世界遗产——我国第一处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导游词3中国江西省北部名山,它是世界级名山,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 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
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马尾瀑;他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三宝树、观鄱阳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种植物的植物园、如五老并立的五老峰、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被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谷帘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隐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顶龙池水,等等。
民间传说,庐山乃“神仙之庐”,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周威烈王时,匡俗兄弟在庐山学道成仙;随后,又传说周武王时,道家方辅与老子李耳,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得道成仙;又传说张天师的两个高足弟子王长和赵升被派往庐山,管理道家这个六十九福地……
庐山神秘飘渺的云雾和人迹罕至的密林古洞,为这些神话传说增加了魅力。不过,上述神仙方土,都没有在庐山留下多少遗迹和诗文,讲不出一个系统的故事,唯有“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在庐山和九江有较多的遗迹和一些诗文。
梧桐,亦称“青桐”、“桐麻”,系梧桐科梧桐属,祖籍为中国,在南方广大地区较为常见;法桐,即法国梧桐,系悬铃木科悬铃木属,诞生于欧洲,无祖无籍,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阴树和行道树。
诗里词外梧桐情
自古以来,梧桐就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和托物寄情之树。
有的人把梧桐与爱情联系在一起,有这么一个美丽而传奇的爱情故事,故事说,梧原本是一个英俊伟岸而坚定的男子,桐是一位善良温柔而聪慧的女子。由于种种原因,两人的爱情之梦难以实现。悲伤的两人长久相拥,终于有一天感动了上天,他们被化为一棵爱情树,取名“梧桐”,从而使人间这个未果的爱情得以久远和永恒。
有的人把梧桐与凤凰联系在一起。梧桐高大挺拔,是树中佼佼者;凤凰绚丽多姿,是鸟中佼佼者。两者真可谓“门当户对”。在《诗经》・大雅卷里,就有关于梧桐和凤凰的记载:“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说的是凤凰啼鸣,歌声飘扬山冈;梧桐茂盛,身披灿烂朝阳。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里,也有这样的描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意思是说,凤凰既使飞翔于千山万水,没有遇到梧桐树是不会停落而居的。李白也有“宁知鸾凤意,远托倚桐前”的优美诗句。既使到了现代社会的今天,人们仍然常常将“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的这句俗语挂在嘴边。
有的人把梧桐与蝉联系在一起,虞世南的《蝉》,就是一首十分精美别致的托物小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他在诗中,以高大挺拔、枝叶繁茂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亮节,暗喻作者本人思想的高贵和伟大。
有的人把梧桐与忧愁联系在一起,或许是借物言情、触景生情的缘故,许多诗人词者见到了梧桐,却把充满丰收喜悦的秋季描写得如此愁闷、萧条而悲凉。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张炎的《清平乐》:“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把诗人词者凄楚、悲伤的情绪表达到极限。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更是形象而生动地把由君主沦为囚徒的李后主的失魂落魄,以及凄寒孤寂,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在此,我为梧桐正名,无论是传说里的梧桐,还是诗里词外的梧桐,它都是人们托物言志,抒发感情,表达心声的一个“参照物”,一个精神寄托。由此我想,当年泽普人在大量种植法桐时,一定是把它作为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一种适宜树木而不远万里引进的。如果说“一丝柳,一寸情”是杭州的标志,“江枫渔火对愁眠”是苏州的写照,那么“梧桐落叶叶先黄,精神抖擞傲雪霜”则是对泽普的最好赞美。
梧桐天堂绿云委
梧桐为阳性树种,尤为喜爱温暖湿润气候。泽普县地处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叶尔羌河和提孜那甫河流经全境,是一块美丽富饶的绿洲。由于这里属于暖湿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短夏长,夏无酷夏、冬无严冬,恰好适宜梧桐的生长。
从泽普人栽下第一棵梧桐树算起,现已近30年了。30年来,泽普人栽了东大街,又栽西大街;栽了南新街,又载北新街……哪里有路就栽向哪里。如今,梧桐已如一道道绿色的长城,在泽普县城得到无限扩展和延伸。你看!它树高一般都在15~20米,树干无节,向上直升,气势昂扬,风度翩翩,高大而魁梧;它身躯粗壮,枝条繁茂;它的树皮平滑,浑身呈青褐色或灰白色,高雅而洁净。“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这正是对梧桐碧叶青干、桐阴婆娑景致的典型描写。
“夏天太阳再大,我们都不用打伞。”这是泽普人对小城来客的一个朴实介绍,也是泽普人的骄傲和自豪。当年我在泽普工作和生活时,也是这么自豪地介绍,也是这么自豪地宣传。每当我说出这句话时,脸上总是笑眯眯的,就连我现在写出这句话时,心里也是乐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