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6: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又忆江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忆江南》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第八课的一首词,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新学期伊始,拿到新书,一看有词,我非常高兴,因为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古典文化,而且词还有一个好处,能够让学生仿写,记得我小时候学习古诗文后,就喜欢模仿着人家的词语、句式自己写一写,由此产生了对古诗文的浓厚兴趣,我想,可以让我的学生也试试。也许,能冒出几个小词人呢。于是,教学《忆江南》这首词时,我自己先仿填了一首给学生引路。
课堂上,学完全词,我告诉学生:“白居易忘不了美丽的江南,老师也忘不了自己可爱的故乡,于是,我模仿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也填了一首词,来赞美我的故乡云雾,下面就请同学欣赏老师填写《忆江南》,听听我的作品怎么样。”当我生情并茂朗读我的作品时,从学生那好奇,赞叹的眼神中,我得到了信心:他们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朗读完,我问学生:“你曾经到过哪些地方?那里的风景曾经给你留下了哪些难忘的印象?你可以像老师一样,模仿白居易的词作,填写一首属于你自己《忆江南》。“学生们都显得很有兴趣。纷纷拿起笔,试着填起来。
作业交上来,完成情况出乎意料的好。全班63人中,有51人掌握《忆江南》词牌的句式要求,而且在词中写景能抓住特点,遗词造句比较优美,有的学生的作业比我试添的那首还要好。还有的学生别出心裁地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了“现代诗人”的字样。我又专门抽了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词作”在小组交流,在全班朗诵,看着学生们那一张张兴高采烈的洋溢着成就感的笑脸,我心里真是高兴,不管学生填得是否合乎平仄,是否富有文采,这都不重要,关键是通过这次尝试,我让学生对词产生了兴趣。在学生自己填词的过程中,他们实际上也是在缩短自己和古文化之间的距离。由事后的效果来看,我的这次尝试是成功的。班里掀起了一股收集古诗词、积累古诗词、学生填词牌的热潮。
附录: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
云雾好,风景旧曾谙。早春茶园青青色,晨起春雨细如丝。能不忆云雾?(周贤琴)
音寨好,风景旧曾谙。山上李花白如雪,田中油菜黄如金。能不忆音寨?(罗雪丽)
家乡好,瓜果旧曾谙。音寨舒李冰又脆,盘江狗肉甲天下,能不忆家乡?(陆新禾)
洛北河好,风景美如画。家乡红子似玛瑙,水中鱼儿鸭欢叫,能不洛北河?(韦思琪)
语文园地一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交流平台,积累课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并细细体会其中的写作技巧。
2.识字加油站,归类识字,认识三种不同偏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
3.词句段运用,学会在语境中辨析近义词,学会仿写动物外形。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忆江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
重点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古诗意思。
教学
难点
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句子,需要我们细细体味。
1.(出示课件2)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板书:体味好句子)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预设:读这句话,我感到语言很美,“小圆圈”“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设计意图:出示课文佳句,探究体味,对例句的分析,使得交流的内容不再空洞,变得形象可感。】
”感觉很有画面感,仿佛看到了那样的场景。
2.(出示课件3)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写得好在哪里?
作者把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给人的那种感觉写出来了。非常生动,传神。
你认为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花骨朵写得那么传神、生动?
(作者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很有代入感,很逼真、很有画面感。)
3.(出示课件4)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找出文中的动词,说说写得怎么样。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1)这些动词分别是“落下来、折好、收拢”,很有条理。
(2)这些动作写得非常细致,尤其修辞语的运用“(款款)地落下来、(顺顺溜溜)地折好膜翅、(严丝合缝)地收拢硬翅”,显得描写就非常细致,妥帖,很有画面感,眼前仿佛看到了这只飞落的瓢虫。
4.教师小结:要想把语言写得优美生动就要描写细致、,多使用一些恰当的修饰语,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还要写得有画面感,写具体、生动。(板书:描写细致、修饰语、修辞手法、有画面感)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课件5)
2.
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资”,翘舌音“掷”,边音“捞、缭、络”,前鼻音“援”,后鼻音“贡”。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1)复习形声字:(出示课件6)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本题展现的生字都是形声字,是强调了形旁表义的功能。如第一组的三个生字“援、掷、捞”形旁都是“扌”,表示与手有关,第二组的“缚、缭、络”偏旁都是“纟”,表示与丝线、绳索有关;第三组“资、贡、贷”偏旁都是“贝”,表示和钱财有关。(板书:形声字形旁表义)
(2)本题形声字的分类。
(课件出示7)
①左形右声:援、掷、捞、缚、缭、络
②下形上声:资、贡、贷
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
6.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8)
左形右声:清
河
淌
油
上声下形:忘
想
感
态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一)辨别运用近义词。
(出示课件9)
1.
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所选的词语都是近义词,看看适合选择哪一个。(板书:近义词)
【设计意图:把相同偏旁的生字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并且在学习生字词的过程中,学习了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
【设计意图:把近义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辨析运用,效果会非常明显,能增强学生对这些词语的修饰作用和使用场合的理解辨析能力。】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看看选择什么词语填空。
3.小组代表发言。
每组词语都是近义词,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填空:第一小题,形容细小的波纹的动态,应该选择“荡漾”;第二小题,形容歌曲,应该是“轻快的歌曲”较为恰当;第三小题,应选“灵敏”,因为是形容小狗的鼻子的。
(二)句子积累。
(出示课件10)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这些句子,都抓住了动物的什么特点?(板书:抓住动物特点)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第一句,描写小燕子的外形,抓住小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的特点来写的,描写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第二句描写独角仙的外形,抓住了“甲壳、头部的角”的特点写的,从颜色、形状、质感等方面来写。
3.照样子,写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
(课件出示11)
如,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
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四、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出示课件12)
忆江南【唐】白居易
【设计意图:先理解和分析例句,了解描写动物的外形的方法,再训练写话,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教师简介:《忆江南》是一首词,是唐代文人白居易
所作。本诗描绘了江南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板书:《忆江南》词)
4.(出示课件13)词语解释
谙(音安):熟悉。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14)
译文:春日,朝阳照耀下的江畔花朵,红得胜似烈火;江水碧绿的颜色,只有蓝草可以相比。这一切,怎能不撩起我对江南的回忆?
(出示课件15)
创作背景: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通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
(出示课件16)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词,理解和分析古诗,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理解古诗、诵读积累的能力。】
7.读出韵味
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
(出示课件17):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8.熟读成诵。
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体味好句子,学习了形旁表义功能的形声字,学会辨析运用形近词,练习抓住特点写动物的外形,学习了古诗《忆江南》。
板书
内容
语文园地一
体味好句子:
描写细致
使用修饰语、修辞手法
有画面感
形声字形旁表义
近义词辨析
抓住动物特点描写外形
唐
白居易《忆江南》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堂课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先体味好句子,接着学习了形旁表义功能的形声字,学会辨析运用形近词,练习抓住特点写动物的外形,学习了古诗《忆江南》。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关注了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不足之处:
由于是练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今后还应该设计有趣的情境或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学起来就轻松、自如了。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读一些课文中出现的优美生动的句子,学会积累体味;识字加油站出示了三组字词,分别是三种不同偏旁的生字词,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词句段运用分别安排了几组形近词的辨析运用,以及仿写动物外形的片段;日积月累部分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词《忆江南》,表达作者对江南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描写江南的古诗词有哪些?
1.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江南
【汉
无名氏】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4.赠范晔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5.菩萨蛮
【唐.韦庄】
我独自走到岸边,欣赏日出的美景。朝阳冉冉东升,起初只有一道红霞,渐渐地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过了一会儿,太阳露出了半个红彤彤的笑脸,就像一个在浴缸里玩耍的孩子,可爱极了!不大一会儿,太阳跳出了江面,远远地望去好象是蔚蓝的海遥遥晃晃地承托着它。一瞬间,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把江面给染红了,一只只海鸥在天上高飞,远远望去就像飞过了太阳。旁边的山上寺庙里也传来了阵阵钟声,太阳光越来越刺眼,江边的红花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鲜亮,似乎胜过火焰。这些花儿朵朵色彩斑斓、各呈异彩、娇艳多姿,有的瑰丽、有的秀丽、有的素雅、有的绚丽……美极了!
忆江南之春来江水绿如蓝
瞧瞧那江水,碧绿碧绿,绿的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那颜色又很蓝草。再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千奇百怪,有的像小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伴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神气的物件。
江是活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
江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像一条迎风飘舞的绸带。
江是硬的,像一块无暇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江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草。
啊,“江南好,风景就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摘 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尊重;差异;个性化发展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也是如此,由于遗传、性格、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存在很多差异。有的听话懂事、有的倔强顽皮、有的聪明伶俐、有的迟钝呆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差异,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下面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个真实事例。
《忆江南》是人教版第八册的教学内容,是诗人回忆曾经观光游览江南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我在引导学生读熟、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来呈现你对这首词的理解与体会好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接下来我给了同学们大约十多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准备,在学生准备的同时我巡视了一下,发现他们有的在画画、有的在朗读、有的在抄写……我没有打扰任何一位同学,只是静静地巡视着。当我发现,大家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便说:“好了,我们先准备到这里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吧!”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的小手就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第一个展示的是肖×,他结合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画了一幅清波漾漾、鲜花似火的江南春景图,他自豪地站在讲台上,举着自己的画,为大家描述着自己心目中的江南春景。他描述之后,我继续引导,“肖×同学是用自己的画笔来描绘江南的,谁和他是一样的?”又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我将他们的画一一贴到了黑板上。“谁的表现方式和这几位同学不一样呢?”这时褚××站了起来,她是用她那甜美又富有激情的朗读来表现对江南春天的赞美与热爱的。接下来平时就爱好书法的海××同学将这首词工工整整地誊写在自己的小楷本上,我将这一页纸也贴到了黑板上。要说最有创意、最有趣的汇报就数韩×同学了,他竟然用黄梅戏的调将这首词唱了出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虽然有一点搞笑,但我为他的大胆表现而叫好。白居易的《忆江南》是同学们笔下的画,是同学们口中的歌……
这节课,我没有一遍又一遍地领着同学们朗读、背诵,但从后来的反馈看,同学们对这首词背得出奇的好,连平时背诵十分困难的同学也能流利地背下来。
我们的教育的目的是完善每一个孩子,而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都教育成一个样。
(作者单位 吉林省东辽县渭津小学)
一
那一夜,昙花开放,洁白的花蕊吐露着芬芳,香气随着窗外的清风婉转蔓延。窗内红烛耀眼,床前佳人偷笑。
相思深深深几许。他可曾知道,为这一天,我已等待多少春华秋实?
盖头轻轻挑去,我颤抖着,抬起头来,见到了一张和我在梦里见过无数次的脸。长眉秀目,含着无尽温柔缠绵,仿佛又泛有微微的忧伤,白皙修长的手指上,轻轻捏着的,是一柄墨绿色的箫。
他是用这把闻名天下的箫,揭去我的盖头!
这便是我的夫君,纳兰容若。自我抬进他的府第开始,我便成了全天下贵族女子的仇敌。即使我阿玛是杭州知府,在世人眼里,也是断然配不上这个神仙一般出尘的男子的。
公公是权倾天下的宰相纳兰明珠,可夫君并不像其他纨绔子弟般游街走马,他早出晚归,伴随圣上出巡。身躯消瘦,容颜苍白。
他对我语态温存,容颜款款,我哪曾有任何的不满?
或许我的悲伤只是在思念江南的烟柳美景,悬月枯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容若与我人前欢笑,可又有谁知,床榻前,难结连理。他纵然软语温存,体贴入微,纵然名满天下,英俊风流,他的人,总离我有遥远漫长的距离,他的目光闪躲,浮游于天地之外。就像初次见面,低头间只见那方灰色的投影,朦胧,却不可碰触。
泪水滴在一方小笺上,拾起,俊秀的字迹写着他层叠斑斓的心事: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夫君啊,谁是那让你一味相思的白衣女子?谁又是你那旧日的相识?
二
婆婆终究开始怪罪下来。那日纳兰家祭奠先人,婆婆在先人牌位前责备我:纳兰家就一个独子,无后便是天大的罪过。
见我被无辜责罚,容若欲辩解,我阻止他,替他揽下罪过。婆婆让我应许若来年再无后,将替容若纳一房妾!我欣然首肯。
一个女子,如不得丈夫欢心,定然是无德。那莫若让另一个更适合的女子来承载他绵绵的宠爱吧!
把我的心意告诉给他知道,他晶亮的眸子忽然间变得深沉:素月,你不用如此,只是,给我一点点时间,好吗?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即使他不爱我,拒绝我也是这么婉转温和,即使那一点点时间便是我一辈子如花年华,我又何尝还有遗憾?
只因,他是纳兰容若。天上人间绝无仅有的纳兰容若,足可以让天下红颜纷纷失去矜持的浊世翩翩才子。
三
御驾亲临,跟随的还有最得宠的莲妃。
女眷分布在厢房。莲妃举止如盈盈水间的绿莲不染尘埃,匍匐在她的足下,我忽然心生卑微。
莲妃亲手扶起我,一双眸子凝视着我,眼里也是密布的绵绵忧愁。她说:我是容若的表妹,自小与表兄一起长大,姐姐请不必多礼。
她请我带她去容若的书房,旧地重游。
我去给莲妃端香茗,回到书房前,听到轻泣。透过薄薄的纱纸,我见到莲妃垂着头落泪,替她擦拭香巾的男子,白衣胜雪,容颜俊秀,不是容若还能是谁?
他待我很好,你待她,可也不要冷落了。莲妃低声说。
我自有分寸,只是,你可看得到我这满心满腹的……委屈。他忽然执起她的柔荑,放在胸口:如今只有恨,恨不能早订婚约,大家都知天下有我纳兰容若,又何尝知道纳兰容若的心里,只有他的表妹冒宛莲……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我是卢素月,一笼只为他清凉的月色,却被他踏碎了一地的凉薄的心。
忽然听到回廊里传来公公浑厚的嗓音:圣上这边请,这是小儿的书房……
我急忙推开书房门,将一双凝咽的璧人打扰,莲妃慌乱地从他的胸口缩回自己的手。我挡在他们面前,对迎面而来的皇上和公公跪下:请皇上安……
房内暧昧的气息被风吹散,一场欺君大罪被我悄悄掩盖。
她是我青梅竹马的表妹,从小在府第一起长大。只是在我想去求亲之前,她已被皇上选中为妃。容若语声憔悴。我轻掩他的嘴,他哪里知道,莫说一个区区的罪名,即或让我此刻为他去死,我也是愿意。
四
敬香归来,在一路边茶庐小憩,忽然下起了沙沙的春雨。一个着粗衫的女子手持一方凉帕而来,春雨淋湿了她的头发。
目光随意散乱地投射在她光洁如玉的脸庞上,我忽然呆立,竟然失去礼仪地冲上去,拦住了她。
半月后,一顶暖轿将萝丝抬入纳兰府。
西厢房里灯影袅袅,丝竹悦耳,想起不过半载光阴,我亦曾是那梦想满怀的新嫁娘。
替夫君亲自操持迎娶妾室,为我博得贤名,只是无人知道我内心的委屈。可是,只要他欢欣我便也欢欣,与表妹缘分错过,得娶这样一个容颜酷似的女子,自也可以弥补他的遗恨吧。
我回房,独对烛光苦笑,或许今夜开始,我将孤影自怜,我从来不曾得到他的心,此刻开始,亦连身也失去。
房门被拍响,容若脚步踉跄,他冲进来,满眼泪痕,不待我启口,他便抱住了我。这是半载来,他与我的第一次的肌肤相贴。
他喃喃地道:莲花只有一朵,而月色也只有一笼,此刻开始,你是我真正的娇妻。
五
那日开始,我,这轮曾经无光的素月,才有了温润的光泽。
纳兰容若对我的好,温存镌刻在无尽的岁月中,他为我写曲,吹箫,为我写了很多诗词,流传于外,引来多少贵妇的嫉妒。
只是,内心充满对萝丝的歉疚。娶她来,原以为会让容若开心,却何尝知道治愈了他的相思病,他逐渐将那一腔爱意,倾洒在我的身上,对旁人自是有些冷落。
那日送了一些纳兰容若特意买来给我的檀香给她,她淡淡接过,扔在一旁。萝丝虽然与莲妃酷似,却终究只是出身寒微的贫人家的女子,对她的粗鄙我不以为意。我断然不知,爱能令一个女子如此癫狂。
几日后,我被唤去大堂,婆婆铁青着脸冷对我,喝令我跪下。萝丝被人扶着在一旁披头散发哭天抢地:她明知我已有身孕,却还要如此无情对待我……
我愕然。我从来不曾知道她已经怀有身孕。而更重要的是,如若她有孕,于我来说也是喜事,我又会如何无情对待她?
送给她的檀香已变成麝香,那是可以杀腹胎于无形的药物,全天下人都知道。不论我如何辩解也是无用,婆婆取来家法,几声长鞭响过,我已经遍体鳞伤。
门突然被人踢破,容若疾步入内,一把抱住我,怒斥:素月是一个弱女子,你们何苦如此待她?
我嘴角沁血,内心却泛着甜蜜,即使天下人都辜负我,能这样被他抱在我怀里,我死又何惧?
他亲自作证,那菱花盒内装的是檀香并非麝香,是他亲自送给我的,我再转送给萝丝。
他唤来医生,医生在他的逼问下发抖,承认萝丝并无身孕,一切都是萝丝在安排布局。
这一次,是萝丝将遭受家法。
我摇头阻止。
萝丝只是一个可怜的女子,她心地本不坏,只是因为她爱着她惟一的夫君而不得,才有这样荒唐的举动。
容若抱紧我,悠然长叹:得此良妇,一生何求?他抱着我转身而去。
六
来年,医生宣布,我已珠胎暗结,纳兰府邸顿如过节一般欣喜热闹。
容若愿意满足我一个心愿。
心愿?我抬首望天,离开江南已经一年半有余,虽然伉俪情深似海,可是我亦想念江南的山清水秀,想念绿如蓝的春江花水。
好,待孩子生下,我休假,与你同游江南。
七
在拂晓前第一缕晨光洒在窗台时,孩子嘹亮的哭声刺破了屋顶,可是房间里更加忙乱,有人低语:少福晋,快不行了……
生命如游丝一般逐渐被剥离,我能感觉指尖在一点一点变凉下去。
容若踉跄着奔进来,这是我这么长的日子里,第一次见到他容颜慌乱,长发纷乱,他是那样爱整洁的一个人啊!他是兰花一样干净清香的男子啊!
我虚弱地指着枕下,他掀起,看到一盒叠得整齐装订成册的《纳兰容若诗词集》……那是我悄悄替他整理的。
我冰凉的手指滑过他年轻的面庞,我要再次,最后一次,看清他的容颜,如果有来生,我要记得这样一张脸,那是我前世繁华如锦却又短暂如烟花一般的记忆。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0、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来源:文章屋网 )
1.复习有关“送别”“思乡”的古诗词,积累诗句,提高理解运用古诗的能力。
2.通过“送别”“思乡”的古诗词归类,学习整合归类古诗的方法。
3.通过诵读“送别”“思乡”的古诗词,进一步培养珍惜友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贺卡
【教学预设】
一、导入
知道刚才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吗?(送别)再过一个多月,大家就要离别母校,离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了。一说到要离别,总让人感到难舍难分。你们知道诗人离别时往往会干什么吗?(写诗)
二、复习回顾
1.送别意
师:是呀,“离别”是诗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诗人们书写了大量的送别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板书:送别)
大家还记得哪些关于送别的古诗词呢?能背一背吗?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赠汪伦》唐·李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别董大》唐·高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这些诗有课堂内学过的,也有课外积累的。从哪里可看出这些是送别诗呢?
①诗题:你真善于发现。一般情况,送别诗的诗题中往往含有送、别、赠字眼,以及送别的人。
②诗句:诗句中也有直接的提示(故人西辞、平明送客、又送君归去等)
③诗意:那你知道诗人写这些诗要表达的是什么吗?比如说这两首: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
看看这两首诗,李白想表达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
小结:是啊,送别诗的内容表达的是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
2.思乡情
过渡:同学们,“送别”是诗人们歌咏的主题,思乡是诗人们歌咏的另一个永恒的主题。(板书:思乡)那么你又积累了哪些表达思乡的诗呢?
出示思乡诗题:《静夜思》《泊船瓜洲》《秋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夜书所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长相思》《忆江南》。
为什么这些是思乡诗呢?
小结:这些诗都表达了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为思乡诗。
同桌相互背一背。
三、积累运用
第一关:诗句对对碰:
1.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2.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第二关:是非辨辨清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诗句中的“妻子”指杜甫的夫人,全诗突出了一个喜字。( )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
3.《赠刘景文》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苏轼送别刘景文的古诗。
( )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句中没有错别字。( )
第三关:快乐填填看
出示练习纸,学生自行填空后校对。
课件一:教师结合视频叙述:在宁静的夜晚,一位久别家乡的诗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吟起了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课件二:“钟灵毓秀、山摇地动、只争朝夕、隔墙有耳、数不胜数、重见天日、山清水秀”,这七个成语中藏着王安石的一句诗,是钟山只隔数重山。它的题目是《泊船瓜洲》。诗的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知道这首诗中哪一个字用得最传神?为什么?
课件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圣”杜甫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听到河南河北被官军收复,不禁大喜若狂,遂生青春做伴,乘舟返乡的遐想。于是诗篇就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从而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课件四:《泊船瓜洲》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春风又绿江南岸);《静夜思》李白的乡愁是由皎洁的明月唤起的;《秋思》张籍的乡愁是由萧瑟的秋风引起;《长相思》中,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师:可见,同是表现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所借的景是不同的。
四、拓展写话
过渡语: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我们也将离开我们生活六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伴的同学,走向初中生活,让我们也来写几句。
出示:1.在这依依惜别之际,给哺育我们的母校、亲爱的老师或朝夕相处的同学写上几句临别赠言。你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诗句加以表达。
先出示,你可以用上下列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2.再过二十年,也许我们同学天各一方,每个人也有了不同的家,也许你的家在繁华的大都市,也许你的家在偏僻的小山村。也许你会想起家乡,想起儿时的同学、老师和母校。请你选择恰当的诗句把你的思念写下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写后交流,相互读读修改。同学们可以保存作纪念,也可以送给老师或同学。
五、欣赏歌曲
同学们,古诗词语言简洁,意义深厚,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歌唱。
(欣赏古诗视频歌曲:明月几时有)齐唱古诗。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送别诗、思乡诗。根据内容分,还有山水田园诗、爱国诗、哲理诗等,如果你能把小学生必背的80首和书本上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分类,再背下来,肯定会终身受用的。
板书:
江南的花还红胜火吗?江南的水还绿如蓝吗?
小巷
漫步在那里的小巷,门,大都是虚掩着的。正如《苏州漫步》中所说“一对母女正伏案绣花”,画面是这样的安详,这样的宁静,这样的典雅而富有韵致。一只青藤漫出墙外,大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味。轻轻的石板路两旁斑驳的青砖,墙上覆盖着青苔。随风摇曳的小草,沉重厚实的木门,构成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画卷。走在干净的石板路上,“哒哒”的撞击声,清脆而有力,像一首优美的曲子,在空气中旋转、升腾。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哦,那引人无限遐思的小巷啊!
流水
贯穿江南的是美妙而灵动的水。小家碧玉般的清秀,不浮躁,不张狂,举手投足之间暗波流转,韵致尽显。
水畔,总有些女子,正梳妆。
江南的女子因江南的气候湿润,“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伊人如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如水的女子,如水的眼眸,灵秀而又温婉,似凌波仙子般清新脱俗。或许这是古老的传承吧!都说“江南出美女”,她们梳妆是会不会感叹江南的地杰人灵,给了自己一个好骨子,给了自己一分独一无二的气质。江南不止出美女,也出才女。江南才女,一时数不尽,李清照、柳如是、董小宛、鱼玄机、苏小妹……
江南的水见证了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历朝历代的兴衰……
人家
午后,红日冉冉,炊烟袅袅,阳光或娇羞,或妩媚,或慵懒。
午后小憩,偶尔会传出几声小孩的嘤咛,母亲便会用芊芊素指或者平凡带着老茧的手指轻轻的拍打着小孩儿,眼眸里能溢出温柔,她吟诵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小孩便止住了啼哭。
一、尊重学习主体,善待课堂错误
记得有位老师在上《西门豹》一课时,课堂近乎完美,设计巧妙、过程流畅、气氛活跃、达成度高。但课堂临结束时,一位学生突发奇问:“老师,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呢,干嘛费那么大的劲?”老师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因为整堂课都在探讨“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巧妙在哪里”这个问题,可学生居然还有这样低级的错误和幼稚的发问。过了一会儿,老师愤愤地说:“这个问题我们说了一节课,你在听吗?”提问的同学脸红一块青一块,尴尬极了。
其实,这位老师的处理有点失当。学生提这问题,说明课堂没有实质性效果,是老师的错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老师应该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较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如果学生一出错,老师就批评或指责,就会在无形中给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有话不敢说,有问题不敢提,老师当然也很难真实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反之,如果老师尊重学生,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就能畅所欲言,积极地思考,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灵活应对预设,达成全新目标
我在教学《赤壁之战》第一课时,首先学习生字词,然后初读课文。课中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知道周瑜,他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不对,曹操才有疑心病呢。”……没等第一个说完,其他同学就七嘴八舌地嚷开了。我心中冒起无名之火,好端端的一堂课,就这样被搅和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肯定完不成了!再瞧瞧他们兴致高昂,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转念一想:这么好的气氛,平时的口语交际课要都要不来呢,干脆顺水推舟吧!于是,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的热情更高了:桃园结义、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最终,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却意外地获得了另一个新目标:了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
这节课的课堂教学完全没有按照预设生成,但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可见,课堂教学仅有预设是不够的。教学是“人――人”系统,是主体的、能动的、活跃的人的活动,所以,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教者应开放地、智慧地进行弹性灵活的教学,鼓励学生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的要求。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敏感地捕捉其中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富有智慧的教学策略,重构教学,课堂定能生长出较“知识”而言更具影响力的一些东西。
三、适当延迟评价,呵护幼小心灵
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有位老师讲《詹天佑》这篇课文,请了一位同学写“阻挠”的“挠”字,结果该同学把“挠”字多写了一点。其他同学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取笑,有的指出他的错误。老师没有批评这一位同学,而是笑着说:“没关系,这个字确实很难写,否则老师也不会请你到上面来写了。我们还得谢谢你呢,因为你这样一写就让我们以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现在,你能说说我们在写这个字时应该避免怎样的错误吗?”该生一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只见他先是头头是道地说出了写这个字时的注意点,而后又端端正正地在黑板上写了一遍。
事后我翻了全班的作业,发现没有一个同学把这个字写错,而我自己也曾经上过这篇课文,尽管反复强调好几遍,学生写这个字时还是错误纷纷。这说明,上述的处理效果很好,一方面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又事半功倍地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可见,课堂中当学生出错后,教师不应该立即作出评价,应再给学生一次机会,让他自己发现的错误,效果反而超出老师直截了当的批评。老师一举多得的巧妙处理,在课堂上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分明是对那位学生由错误走向正确的鼓励,更是对老师那种机敏睿智的课堂驾驭能力的赞赏与叹服。
四、利用意外生成,启迪学生智慧
这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一课时出现的场景。老师问:学了课文以后,你想对说些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得都很符合主题,可有位学生回答说:“我想说,,你一定是为了当英雄,才这样去死的吧!”顿时,教室里一片哗然。老师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学生说:“因为当时已经身负重伤,没有一件武器了,他知道自己反正是一死,还不如死得壮烈些、伟大些。”老师引导:这位同学的体会很独特。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在扑向敌人火力点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学生答:从昏迷中醒过来时,他一定想到了指导员、战友们、祖国人民、朝鲜人民对他的期望,正是这股力量鼓舞着他又一次站了起来,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他不是为了当英雄才这样做的……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教师面对学生出人意料地说出“,你一定是为了当英雄,才这样去死的吧”这样的另类之语时,没有直接评价学生的对与错,而是用一句“在扑向敌人火力点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将问题回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思索、争辩,在对话中互激互促、互助互补,从而使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领悟到了英雄的精神品质。老师巧妙、合理地利用意外生成这一课堂资源,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也让课堂更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变得更加精彩。
五、允许学生思辨,坦然面对未知
一位老师执教《忆江南》,课堂上,有学生将“能不忆江南”中的“不”读作了“bù”,于是,马上有一位学生提出异议,认为这里的“不”应读成“bú”,理由是“不”后面的“忆”是第四声。对此,教师说:“‘能不忆江南’中的‘不’字很容易读成‘能不(bù)忆江南?’在这里要读‘不(bú)忆’。”结果一名学生拿出配套用书,并且大声说:“老师你错了,这本书上说……”课堂顿时乱了起来,老师很快大声宣布,先不要讨论,待老师考证后再说。
其实,这位教师在学生拿出配套用书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只是出于师道尊严而羞于承认。我们分析一下,此句的断句应是“能不/忆/江南”,而不是“能/不忆/江南”,所以不还是读(bù)。那么,这样读法是否符合《忆江南》的格律呢?我们只要参读一下白居易写的其他两首《忆江南》便知,这样的朗读显然是误读。试想,如果我们将“何日更重游”读成“何/日更/重游”,将“早晚复相逢”读成“早/晚复/相逢”,岂不贻笑大方了。当前许多教师整天忙于备课、批改、辅导学生,或者忙于公开课的比试、课题研究,却疏忽了对教学基本功的锤炼和对自身文化底蕴的积淀。实际上,允许学生反驳思辨,坦然承认错误才是语文老师的智慧之举。因为,教学相长嘛!
六、慧眼识别时机,感悟文本精彩
一位老师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有学生将“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读成了“一碟花生米”。对此,老师紧紧抓住“小”字做起了文章。学生通过再读文本,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有的说:“我觉得不能没有这个‘小’字。因为‘一碟花生米’已经很少了,而‘一小碟花生米’就更少得可怜了。从这个‘小’字可以看出的生活真的很简朴。”还有的说:“这一小碟花生米是‘我’和总理两个人一起吃的。如果没有‘我’的话,总理可能吃得还要少。所以我认为这个‘小’字不能漏了。”
恰逢上海市南汇区音乐教学评比,我借参赛的契机,精心准备了一堂《长城永在我心上》的声乐欣赏教学课。这节课中,我以。长城”这一主题串联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渗透了地理与历史的内容,可以说通过这节课,多学科渗透的主题型音乐课的探索已初见端倪。课后师生反映不错,还获了奖,然而仔细分析后却发现依然有着不足之处:虽然本课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人文主题“长城”,但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过于生硬。为了顾及教学内容的组合,我弱化了学生的主体性,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性。
随着研究的展开,我的认识逐步提高。2005年“上海市五区县高中音乐教学研讨会”召开,我应邀去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上了一堂公开课《诗意江南》。上海地区的学生虽然也身处江南,但他们却往往没能真正了解江南的风土人情及音乐文化,所以我以“江南。为主题组织本课。通过欣赏和学习江南主题的一系列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江南秀美的风景以及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这节课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是这样的:
教师播放歌曲《小城故事),同时多媒体投映具有江南特色的山水画,并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体验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
(艺术课堂教学离不开各种形式的情境创设,以“境”入“情”,使音乐课堂教学真正成为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发展学生智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师:对我们这些久居繁嚣尘市的人来说,生活犹如节奏强劲的劲歌,而当邓丽君《小城故事》的旋律响在耳边,我们能体会到身边那些江南的小城镇里,小巷深处石板路古朴静谧、烟雨斜阳的秀美景色……下面同学们可以根据个人理解给这几幅画面命名,但条件是必须借古诗词中的词句。
“小桥流水人家/小楼一夜听春雨/春风又绿江南岸……”学生热烈回答着,此时我出示本课的题目:《诗意江南》。
师:看来我们的诗词中描写江南的作品还真不少呀,江南从晋代开始就与文人的词采风流融为一体。江南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词-与“曲”,那些文人们留下的诗性回忆,就像是小巷中留下的木屐声声,每响一下都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回音。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两首作品:白居易《忆江南》、韦庄《菩萨蛮》。
师朗诵并演唱《忆江南》,学生合音乐(《姑苏情》)朗诵两首词。
(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体现艺术的“共性”,也在一定基础上体现了音乐课的综合性。并通过对古诗词的欣赏,唤起学生对祖国文学艺术及祖国河山的热爱。)
师播放课件:江南的桥;江南的建筑、江南的园林,引导学生欣赏江南的风景。之后出示练习题:听音乐辨地区(音乐作品我选用了江苏《茉莉花》和青海《茉莉花》)。
师:同学们显然发现了,这两首歌曲的歌词是差不多的,旋律的走向也相似,应该是一首歌在不同地区的版本,同学们能辨别一下它们各是什么地区的吗?
生甲:第一首歌是南方的,第二首歌是北方的。
生乙:这首歌是《茉莉花》,第一首《茉莉花》是江苏的,是属于我们江南地区流传的,第二首《茉莉花》应该是北方地区的。
师:大家的感觉非常正确,第一首是江苏《茉莉花},是属于我们江南地区流传的,第二首是青海《茉莉花》。那么,为什么同样一首《茉莉花》的风格却完全不同呢?大家能否加以分析呢?
生甲:江苏《茉莉花)秀美雅致,青海《茉莉花》高亢豪爽,这是由于不同地理区域和风土人情所决定的,江南水乡培育出了江南人特有的灵气和甜美,使江南的音乐也显得恬淡优雅。
生乙:这和人有关,我们江南人比较含蓄,而北方人比较豪爽,所以唱的歌也自然和性格一样了……
师:是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江南的人文背景铸就这样的音乐风格。
(让学生通过直接欣赏和间接的古代文人对江南秀色的赞美,来体验和感受江南水乡秀美的景色,并了解由此衍生的音乐文化。)
师:我知道同学们十分熟悉林俊杰的一首《江南》,让我们来一起演唱吧。
(教师与学生互动演唱,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演绎来描绘和感受自己心中的江南。并由《江南》前奏中的伴奏乐器,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江南丝竹。)
欣赏了江南丝竹音乐《江南好》后,教师介绍江南丝竹的产生背景、风格特点、乐队组合、名曲名家等知识。
师:小时候读乐府诗,每每读到“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时候,我都会想,为什么我们这些生活在江南的人们,现在反倒难以认清江南真正的面孔呢?当听着悠扬的江南民乐时,我蓦然发现,是了,不是因为别的,就是离自己太近的缘故,江南早巳不自觉地溶解在我们的生命之中,这兴许也是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江南情结吧。在这美妙的丝竹音乐声中,祝愿我们的家乡、我们的江南、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这节课的效果可以说是比较令人满意的。通过这几次的课例研究,我认识到,一切艺术都是心灵沟通的艺术,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广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同时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音乐也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课同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我们可以把音乐与美术、舞蹈、影视等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更形象地理解音乐。也可以把音乐课程与包括语文、地理、历史等在内的其他非艺术课程适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当然,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注意:音乐课程的综合,必须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才能不失学科本色。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必须组织在一个共同的人文主题之下,才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潮方兴未艾,笔者的研究仅仅是初步的,肯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课改的目的就是在于让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只要遵循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那么我们音乐教育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参考资料: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诗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扩大,诗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更成为中考的必考内容。如何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古诗词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和意境之美,只有通过"读"才能领略到其中神韵。多读古诗词,能使学生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境界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多读古诗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文学形象,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1.1读懂意思,体会其节奏和韵律之美,进而体会其思想感情。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掩饰不住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酣畅淋漓的"喜"让读者也喜笑颜开。再如《望岳》中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把自己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志向与雄奇苍莽的泰山合为一体。而王维的《使至塞上》,通过描写大漠风光的壮美苍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戍边将士生活环境的恶劣,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及戍边将士的爱国之情。
1.2抓关键词语。如杜甫的《蜀相》中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之句,句中的"碧草"、"春色"、"黄鹂"等,都是写美好景色的。但一个"自"字,写出了碧草无人观赏;一个"空"字,点明了黄鹂的白白歌唱,这两个字表现出浓重的凄凉孤寂之情,因而春色也就不再是美好的了,所以就不能认为这两句写的是春天美景。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因为"在天涯"而成为"断肠人",相思之苦跃然纸上。
1.3由表及里,领悟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读者可以从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事物逆知诗人内心的情绪。如宋人雷震有一首《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远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是一首描写夏季山村风光的小诗。远山夕阳倒映在水草青青、碧波荡漾的池塘里。归村的牧童横骑在牛背上,自由自在地吹着短笛,虽然无腔无调,却也别有情趣。细细品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诗清新优美,生活气息浓,是一幅优美的山村晚景图。而在这幅图中蕴含着的,是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山村风光的热爱。
2.品味诗词,体验语言之美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炼,可谓字字珠玑。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使春天一下子变得鲜活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敲",刻画出僧人夜归的画面。又如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生"和"入"两字,诗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写得勃勃生机,同时表示时令的更替,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之理。
古诗词的语言经常是虚实结合,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抽象的"愁"化为人人尽知的滚滚江水,令人感到这个"愁"是无法承载的。或者动静结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李白的《望天门山》更是高妙,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水神奇的"动",力量巨大;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然后又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写"静",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衬,即有力量的对抗,又有宁静与和谐,真可谓运笔如神!还有雅俗结合的,如白居易《忆江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用语通俗;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语典雅。不用雅,写不出江南之优美;不用俗,便失去了亲切感和独特的向往之情,可谓相得益彰。
3.把握时代,走进作者心中
下面,就有请我们班的刘泽梁同学来对我们讲一番。
……
对于大海,我们一定并不陌生,下面,就用掌声欢迎赵茜同学。
……
欣赏完了三国水浒城,又亲身体验了大海,该去看看石城了!
石 城 风 景 区 位 于 南 京 市 城 西 外 秦 淮 河 两 岸 。 清 代 自 西 水 关 至 长 江 口 , 这 里 风 光 秀 美 , 胜 迹 众 多 , 仅 在 清 代 形 成 的 金 陵 四 十 八 景 , 城 西 就 占 有 7 处 。我的介绍可不太详细,下面就有请杨中毅,大家掌声欢迎!
……
关于善卷洞,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四千多年前,有一位贤达的诗人名善卷,虞舜要将天下让给他。他回说:“我逍遥于天地间,怡然自得”。他非但不接受,还认为禅位之说玷污了他的耳朵,于是到河边将耳朵洗清,隐居在石洞中,后人就将此洞取名为“善卷”。
善卷洞,面积5000平方米,游程800米,共分三层,层层相连,有上、中、下、水四洞,上洞名“云洞”,中洞名“旱洞”,下洞名“瀑洞”,水洞名“龙洞”。洞洞相通,如一座石雕大楼。听了我的简介,有没有动心呢?就随张子薇同学一起去游玩吧!!
……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期,周庄境内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北宋元?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舍宅200余亩捐于当地全福寺为寺,始称周庄,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周庄镇北白蚬江水运之便,通番贸易,周庄因此成为其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遂为江南巨镇。至清康熙初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镇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下面,我们有请尹俊。
……
同周庄同样有名的寒山寺,也在苏州,我们就来听听吧!!
……
杭州,你们去过吗?灵隐飞来峰,你们听过吗?我们请卜松同学来说说吧!
……
嘿!告诉你们,我们班有位同学到了润杨大桥呢!她就是顾思颖,有请!
……
有些同学出去玩了,可有些同学只能下乡去玩,不过,玩得也很快乐,范杨艳就是其中一位,我们有请她!
……
曾琪同学去了哪儿呢?听听!
……
好的还在后面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班的作文大王——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