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6: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上海游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上海外滩
来到上海,当然不能错过上海的外滩了!于是,我们刚到上海,立即就奔向了外滩。啊!这里的景色真美,蔚蓝的水面波涛滚滚,风轻轻地吹过我的脸颊,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一只船停在码头,船头对着东方明珠,像在眺望它一样。我立马从旅行包中拿出相机,“咔嚓咔嚓”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
上海购物街
吃完晚饭,妈妈建议大家去逛商场,于是爸爸便开车带我们去购物街。这里真不愧是上海最繁华的地方,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上人流如潮。餐厅、商场、美食……真是应有尽有,但妈妈却直奔商场,原来她早就有目标了呀!呵呵,也难怪,谁让上海这个“购物天堂”恰恰遇上妈妈这位“购物达人”呢?让爸爸“忍痛”掏腰包,那是必须的!
上海科技馆
第二天,天气晴朗,我们一家来到了上海科技馆。馆内有火箭厅、人体肠胃旅行、人体国、机器人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脑电波比赛”:两个人戴上特制的头巾坐在两边,桌子中心有一个铁球,谁的脑电波强,铁球就会往对方的方向滚,谁先把小铁球滚到对方的线内,谁就获得胜利。和我比赛的是个比我年龄小的男孩,一开始,我的脑电波一直比他强,但是后来,慢慢地,球又开始向我这边滚来,最后我竟然输给了他,妈妈说是我最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哎!真惨啊!不过,“惨”也很开心。
锦江乐园
看了这么多,我想玩玩了。我们来到锦江乐园,我玩了一个刺激的“大摆锤”。一开始,“锤子”还没有飞高,大家都不怕;慢慢地,“锤子”到了中间,已经有人喊叫了;当到达最高点时,大家都尖叫起来。我为了不尖叫,紧紧地闭上了眼睛,才坚持到最后。
离开上海的时候,爸爸动情地说:“美丽上海正是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
【指导老师:徐留军】
那天,外公告诉我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我们可以去上海玩了!今天,就是上火车的时间。
我和妈妈还有外公上了火车以后,把东西放在小桌子上面,然后大大地叹了一口气休息了一会儿。趴在在床上往外看风景,还满满足足的吃西瓜。过了一会儿,我看腻了,而且有一种特别想表达出内心的兴奋,于是傻乎乎的下床,在这趟列车里走了几个来回,可是,走累了,还是没有把心中的兴奋表达出来。于是我又在床上傻乎乎的看风景了。
过了一会,到了广元。我望了望车外,只见一个比较年轻的交警叔叔正站在安全岛上面指挥行人过车道.......好似一道漂亮的风景。而行人呢也听从他的指挥安安全全的过火车铁轨。
熄灯了!我缓缓的闭上眼睛,压制着兴奋和喜悦,做了一个快来的梦。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西游记》与《吴承恩诗文集》不是出于昊承恩一人之手,本文以《吴承恩诗文集》中的《赠张乐一》一诗为证,考查了《赠张乐一》与明代心学思潮在反对主体放纵、要求人格自我完善上的一致性及《赠张乐一》与《西游记》在思想和语言上的一致性,从而为吴承恩著《西游记》找到一条新的证据。
【关键词】 吴承恩/《西游记》/《赠张乐一》/明代心学思潮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西游记》的作者问题从它问世起就说法不一。上世纪二十年代,鲁迅、、郑振铎等学者对《西游记》的作者进行考证,肯定了吴承恩的《西游记》著作权。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和台湾的一些研究者对“吴承恩说”提出质疑,大陆也有知名学者对“吴承恩说”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这些学者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不约而同地将小说《西游记》与《吴承恩诗文集》作比较,认为二者无论从风格、思想,还是语言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从而指出二者不是出于一人之手,否定吴承恩的著作权。例如章培恒在《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中,对《吴承恩诗文集》中的《二郎搜山图歌》、《〈禹鼎志〉序》等作品进行分析,认为将其作为吴承恩写作《西游记》的旁证,“也都难以成立”(注:章培恒《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305页。)。张锦池在《北方论丛》1991年1-2期《论〈西游记〉的著作权》一文中说:“《吴承恩诗文集》的思想与风格与世德堂本殊不类,孙悟空断非吴氏所期望的英雄”(注:张锦池《论〈西游记〉的著作权问题》,《北方论丛》1991年第2期58、62页。),并从七个方面指出“二者的思想和风格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注:张锦池《论〈西游记〉的著作权问题》,《北方论丛》1991年第2期58、62页。),从而认定《西游记》“若果真为吴承恩所撰,当属天上人间奇迹中的奇迹”(注:张锦池《论〈西游记〉的著作权问题》,《北方论丛》1991年第2期58、62页。)。杨秉祺在《内蒙古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章回小说〈西游记〉疑非吴承恩作》中指出:“拿小说中的诗词和吴氏诗文集中的诗词相比较,可以看出小说不是吴作的。”(注:杨秉祺《章回小说〈西游记〉疑非吴承恩作》,《内蒙古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65页。)“吴的诗词较板滞,远不及‘章西游’诗词的洒脱流转。……足证吴的诗词和‘章西游’的诗词不出于一人之手”(注:杨秉祺《章回小说〈西游记〉疑非吴承恩作》,《内蒙古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65页。)。陈君谋在《苏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臆断》一文中指出:“孙悟空希望过的是‘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注:陈君谋《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臆断》,《苏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77页。),而“《射阳先生存稿》却儒家气味扑鼻”。李安纲在《文史知识》1996年第11期《吴承恩不是〈西游记〉作者》中也指出,《吴承恩诗文集》中“不仅没有关于《西游记》的资料,反而有很多格格不入的地方”(注:李安纲《吴承恩不是〈西游记〉作者》,《文史知识》1996年第11期94页。),“吴承恩根本就不是《西游记》的作者(注:李安纲《吴承恩不是〈西游记〉作者》,《文史知识》1996年第11期95页。)”。
面对以上种种论说,许多肯定“吴承恩说”的学者,也认为从《吴承恩诗文集》中找不到与《西游记》的契合点,也就不去从这一重要文献入手寻找吴承恩作《西游记》的证据。而事实上,《西游记》与《吴承恩诗文集》的思想、风格、语言是否一致,关键在于对《西游记》的理解。上述论者之所以否定吴承恩的著作权,是因为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去理解《西游记》。而对这个问题,笔者在《宋明理学与章回小说》(武汉出版社,1995年12月版)中提出,《西游记》“是一部弘扬主体人格并要求这种人格‘正心诚意的理学书’”(注:宋克夫《宋明理学与章回小说》124页,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西游记》的这一思想,显然来自于明代心学思潮。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提出“心即理”(注:《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心外无理”(注:《与王纯甫》,《王阳明全集》1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注:《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王阳明全集》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并以此作为其人性伦理学说的哲学基础,王门诸子对王守仁的学说不断推衍发展,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心学思潮。这股思潮打破了程朱理学中“天理”主宰一切的格局,主体人格因之得到了高度弘扬。与此同时,阳明心学在伦理道德修养上,主张通过加强内心修养的方法去体认“良知”,强调“反身而诚”(注:《别黄宗贤归天台序》,《王阳明全集》23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的直观内省和自明本心的证悟功夫,要求主体以伦理自省的方式达到道德的自我完善。作为这一思想影响的结果,《西游记》的作者在肯定孙悟空主体意识的同时,又不希望主体意识同心猿意马一般脱离道德的规范任意驰骋,力图把主体意识纳入伦理的规范,通过西天取经的种种磨难,寻找失去的善良本心,以达到主体意识和伦理意识、个体人格和伦理人格的统一。而伏魔去邪的基本方式就在于“见性明心”(注:《西游记》170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定性存神”(注:《西游记》269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的内心修养。所以说,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斩妖除怪的过程,实际上是主体能动地以自省的方式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即“心灭,种种魔灭”(注:《西游记》91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的过程。因此,《西游记》的主旨在于高度弘扬主体人格的同时又对主体的无限放纵予以批判,要求以伦理内省的方式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如果从这一角度理解《西游记》,就不难发现明代心学思潮、《西游记》与《吴承恩诗文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而弘扬主体人格并要求这种人格实现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则正好构成了这三者之间联系的基点。吴承恩所处的时代,正是明代心学思潮盛行的时代,吴承恩与一些心学人物,如万表、徐阶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交往,明代心学思潮不可避免地要对吴承恩的思想产生影响(注:参见宋克夫《吴承恩与明代心学思潮及〈西游记〉著作权》,《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因而,在《吴承恩诗文集》中有一些作品明显地透露出吴承恩批判主体放纵,要求道德自我完善的诗文创作特色,《赠张乐一》便是这样的作品:
鲁郡张君登我堂,手持素卷求诗章。
自云所乐在于一,平生此外无他长。
世人嗜好苦不常,纷纷逐物何颠狂。
猿惊象醉无束缚,心如飞鸟云中翔。
多歧自古能亡羊,羡君执策由康庄。
清宁天地合方寸,妙含太极生阴阳。
灵台拂拭居中央,殊形异状难遮藏。
吉凶倚伏视诸掌,指挥进退知存亡。
逝将去我游四方,卢敖雀跃无何乡。
春风陌上送君酒,古梅忽透先天香。
多君此乐真少双,熙然能使予心降。
举头忽见天上月,金波一片流光,散彩皎皎分千江(注:《赠张乐一》,刘修业辑校《吴承恩诗文集笺校》19-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仔细考查全诗的思想内容及语言风格,就可发现,《赠张乐一》与明代心学思潮及《西游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联系。
二、《赠张乐一》与明代心学思潮
关于《赠张乐一》诗的写作时间,未有确切记载,张乐一当为吴承恩之一友人。诗中处处反映了作者反对放纵主体,要求明心见性,强调以自省的方式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的伦理思想。这种思想基调是阳明心学“心即理”、“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等哲学思想。因此,全诗所透露出来的作者思想与明代心学思潮存在着明显的一致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猿惊象醉”、放纵主体的批判。阳明心学认为,“君子之所谓洒落者,非旷荡放逸、纵情肆意之谓也,乃其心体不累于欲,无人而不自得之谓耳。”(注:《答舒国用》,《王阳明全集》19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儒家传统中被肯定的“洒落”不是指肆意放荡,无所顾忌,而是指在道德完善前提下心灵自由的一种特征,是摆脱了一切声色货利的占有欲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而达到的超越限制、牵扰、束缚的人生境界。因此,王学诸子一方面追求洒落自得、无滞无碍的境界,强调主体人格;另一方面也主张戒慎恐惧,注重伦理精神,反对放纵主体和脱离道德修养的洒落,希望在伦理道德的规范下达到一种超脱一切得失荣辱的人生境界。阳明心学这一特点在《赠张乐一》诗中得到较为清晰的体现。吴承恩对张乐一“所乐在于一”、“平生无他长”之以平常心求乐表示肯定和赞扬,同时很自然地联想到“世人嗜好苦不常,纷纷逐物何颠狂”的社会现状。在作者看来,主体意识和自私欲念是一对形影不分的孪生兄弟,“张君”与“世人”的思想和行为都体现了一种对主体意识的呼唤,都要求按照自我心中之“所乐”去处物行事,以达到一种任心而为,率性而行的人生境界。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张君”能够“所乐在于一”,而“世人逐物”却达到了“何颠狂”的程度,走向了放纵的极端。这种放纵主体的倾向,必然引起私欲的膨胀,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对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的狂热追求。这一点却是作者极力批判的。吴承恩对芸芸众生颠狂逐物而引发的“猿惊象醉无束缚,心如飞鸟云中翔”的状态表示否定,认为主体意识不应脱离道德的轨道任意驰骋,而应将其纳入伦理的规范,才能避免“多歧自古能亡羊”的结局。而吴承恩在这几句诗中所流露出来的一方面肯定主体意识,一方面又反对主体毫无限制地放纵的思想,正是《赠张乐一》诗与明代心学思潮相契合的一个层面。
第二,对“灵台拂拭”、人格自我完善的强调。根据阳明心学,“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复明,非自外得。心犹水也,污入之而流浊;犹鉴也,垢积之而光昧。”(注:《别黄宗贤归天台序》,《王阳明全集》23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人心本然之体如水如镜,但现实的人心因受物欲之蔽,产生了私我的意识。那么,怎样才能去除私欲,达到人格的完善呢?从理论上讲,人格的道德完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伦理束缚的方式达到道德的强制完善,一是以伦理自省的方式达到道德的自我完善。这正是程朱理学与明代心学在伦理观上的主要分歧。阳明心学认为,“心外无理”,强调“良知”的主观性,在道德修养上主张不应向外求理,而应反求诸心,用加强内心修养的方法去体认天理。只要“明心见性”(注:《答顾东桥书》,《王阳明全集》4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反身而诚”,复得本体明净,就能实现主体意识与伦理意识的和谐统一,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在本心固有的伦理观念规范下最大限度地弘扬主体人格。吴承恩在批判了“猿惊象醉”“心如飞鸟”的主体放纵意识之后,自然会让我们感到迷惑,怎样才能在发挥主体意识的同时又能避免自私欲念的膨胀?因此,诗中紧接着又提出“清宁天地合方寸,妙含太极生阴阳。灵台拂拭居中央,殊形异状难遮藏”,认为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的高扬所带来的私欲膨胀,必须通过不断的自我修炼,完养此身,才能达到自身人格的完善。诗中作者以“方寸”之“小”而喻人心,认为心之于人,当如“方寸地”之于“天地”,却能“妙含太极生阴阳”,包含着天地万物之理,包含着阴阳交替的宇宙根本规律,进而也包含人类社会上下、君臣、父子、夫妻间仁、义、礼、智的伦理观念。也就是说,宇宙的本体,伦理道德观念都存在于“心”。所谓“灵台拂拭居中央”,“灵台”即“灵府”,《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注:[清]王先谦集解《庄子集解》35页,上海书店,1986年版。),灵府,指心灵。“郭云:‘灵府,精神之宅也’”(注:[清]王先谦集解《庄子集解》35页,上海书店,1986年版。)。这句诗隐括着人必须时刻运用“心”中所固有的是非准则、道德标准去规范和约束自己,“拂拭”私欲之昏蔽,去其心之不正以归于正。只有这样,才能使“殊形异状难遮藏”,使形形的邪恶无藏身之地,最终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洒落,达到“吉凶倚伏视诸掌,指挥进退知存亡”的人生境界。这便是《赠张乐一》一诗受明代心学思潮影响的第二个层面。
三、《赠张乐一》与《西游记》
明确了《赠张乐一》与明代心学思潮的关系以后,我们再从思想和语言上来考察《赠张乐一》与《西游记》之间的一致性。
在思想上,《赠张乐一》与《西游记》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第一,这种一致性表现为对“猿惊象醉”的批判与“心猿意马”的否定。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叙及《西游记》主旨时指出:“假欲勉求其大旨,则谢肇淛(《五杂俎》十五)之‘《西游记》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服,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数语,已足尽之。”(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133页,齐鲁书社,1997年版。)“求放心”语本《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求,哀哉!”(注:《孟子·告子章句上》,《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十一·孟子注疏》310-31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注:《孟子·告子章句上》,《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十一·孟子注疏》310-31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所谓“求放心,”大致相当于王守仁的“致良知”(注:《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王阳明全集》6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实质上强调的是把失落的“仁”、“义”等伦理观念纳入主体意识,以实现人格的道德完善。在《西游记》中“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注:《西游记》45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紧闭牢拴休旷荡,须臾懈怠见参差”(注:《西游记》706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表达的也就是这个意思。《西游记》主张对“心猿意马”“紧缚牢拴”,与《赠张乐一》中对“颠狂逐物”所导致的“猿惊象醉”的批判在思想上是完全吻合的。
第二,这种一致性还表现为要求“灵台拂拭”与主张“明心见性”。《西游记》作者的本意就是通过唐僧师徒西行取经的形象化故事,敷衍“明心见性”、“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注:《西游记》91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的微言大义。这一点正是作者寻找的一种既能发挥主体意识,又能避免自私欲念的方式。书中写道,“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注:《西游记》1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注:《西游记》651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这些思想表明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分别从猴王、野猪精、玄奘到斗战胜佛、净坛使者、旃檀功德佛,正是他们修心向善,格物致知的结果。唐僧师徒取经的主要目的,就是“求放心”,把已经失落的“仁”“义”等伦理观念及善良本心重新纳入主体意识,就是在普救众生的同时达到自身人格的完善。《赠张乐一》中“清宁天地合方寸,妙含太极生阴阳。灵台拂拭居中央,殊形异状难遮藏”表达的也正是这个思想。
在语言上,《赠张乐一》与《西游记》的一致性也主要体现为两个层面。
第一,在语言的运用上,《赠张乐一》与《西游记》有颇多相似之处。如《西游记》中有孙悟空求仙学道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注:《西游记》7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赠张乐一》中有“清宁天地合方寸,……灵台拂拭居中央,……”;《西游记》中孙悟空“心猿意马”,“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注:《西游记》12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赠张乐一》中有“猿惊象醉无束缚,心如飞鸟云中翔”;《西游记》中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注:《西游记》10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赠张乐一》中有“举头忽见天上月,金波一片流光,散彩皎皎分千江”等等。类似这样的似出一人之手的语句在两者中还可找到一些。
1、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因长期对《西游记》的话语霸权而招黑。该梗是六学家用来讽刺章金莱说话不经大脑“张口就来”,甚至没有来源的事迹也直接变成自己的了。
2、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1959年4月1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绍兴,中国内地戏曲、影视演员
3、1981年,六小龄童参演的首部电影《阿Q正传》上映。1986年,主演的古装神话剧《西游记》播出,他因该剧被大众熟知,并获得第六届中国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1993年秋,在电视连续剧《猴娃》中饰演其父六龄童,六小龄童凭借该剧获得中国第十二届“金鹰奖”最佳男配角奖。2000年,主演的古装神话剧《西游记续集》播出,凭借该剧获得中央电视台颁发的全国十佳优秀演员奖。2003年,在古装武侠剧《连城诀》中饰演花铁干,这是他首次饰演反派角色。2007年6月,在古装剧《吴承恩与西游记》中同时饰演吴承恩和孙悟空两个角色。2009年,参演历史题材剧《北平战与和》。2015,参演古装神话剧《石敢当之雄峙天东》。
4、201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同年,他在纪录片《一带一路·重走玄奘路》中饰演玄奘大师,并出任纪录片总制片人、总导演,该片获得了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同年,他获得国剧盛典终生成就奖;2019年,在韩延执导的魔幻电影《西游记真假美猴王》中以动作捕捉表演的形式再次饰演孙悟空,并担任该片艺术总监。
(来源:文章屋网 )
游泰山,我们会感叹于它的雄伟;游华山,我们会震撼于它的险峻;游衡山,我们则惊讶于它的秀美。其实,山水正如文章,只要笔墨独到,就会光彩夺目,灵动生辉。具体来说,三种方法可以让游记类文章文采熠熠。
一、写景:抓住特点,一线串珠游记与一般的景物描写存在着不同之处,做好“选”、“画”、“串”三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要。所谓“选”,就是看哪些景观与中心联系得最紧密,哪些景物最能突出景点的风格。第二步是要将景画活,要围绕景观特点从不同角度展开,或绘声绘色,或动静相衬,使其个性突出,具体可感。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必须突出时间或空间线索,或由高到低,或由远到近,或由物到人,或由动到静,或移步换景,将精美景物巧妙串连起来。这样,结构才会浑然一体,内容也会锦上添花。
二、抒情:情景交融,神形兼备游记不能只是客观地描写亭台楼阁或奇山异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融入自我真情,主观地突出景观的特色,将自然风光升华为人文山水。辛弃疾笔下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便是成功的典范。中考佳作《上海之歌》里的这个片断的情感表达较为充沛:
耀眼的光辉顿时洒向东方明珠,使剔透的球体再次复苏,重现它们的本色,犹如水晶般散发异彩,夺人视线,将阳光反射向四周……东方明珠的确具有别具一格的“磁性”与独特的魅力。她让人心动,让人为之感叹!渐渐地,红与白完美融为一体的巨型建筑物便占据了我的双眼。在她与我之间,浦江上仿佛铺出了一条碎光闪烁的路,让人忍不住飞奔而去。
在考生笔下,东方明珠,真真切切,光彩四溢,尤其是“为之感叹”、“占据了我的双眼”、“忍不住飞奔而去”等语句,将作者对东方明珠及对上海的极度热爱之情自然地蕴含于字里行间了。
三、语言:善引辞章,巧注文蕴在游记中适当地引入一些与景观有关的神话传说、名人轶事、乡土民俗、诗词典故等,不仅会让景观透出几分神韵,还会让文章增添浓郁的文化色彩。另外,与景物描写有关的文章,往往离不开修辞,我们可以用比喻将景物描写得形象生动,可以用拟人将景物描写得情感动人,也可以用排比将景物描写得如在眼前。如课文《济南的冬天》里对山的描写: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拟人与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冬天里济南独特的山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情意盎然,这种方法是“游记类”文章取胜的一大法宝。
说到《西游记》,大家都会想到取经四人组吧,以唐僧为首,他们本着慈悲为怀、救济天下的心理,从东土大唐出发,过五关斩六将、披荆斩棘,终于到达了天竺,取得真经,普度众生。而在这过程中,他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金身成佛。现在我们已是舞夕之年,但每当回想起《西游记》里每个精彩片段时,嘴角总会不自禁地挽起一度完美的弧度:儿时最幸福的事就是捧着一本《西游记》在角落里慢慢欣赏,久久不愿放下;如今,再次拿起西游记,不同的是,我们长大了,手中简析易懂的连环画变成了一本厚厚的名着,再也不是蹲在角落边窃喜,而是专心致志地坐在书桌前,一本正经的品读着……
脑海中映现的,仍是那四个勇往直前的背影。
唐僧——他出身很凄惨,他的父亲陈光蕊在赴任途中被贼人所害,母亲满堂娇为了报仇忍辱偷生。他可以算是取经四人组的“头”了,带领着那三人前往天竺。一想到唐僧,大家一定会想到他很??拢?患?戮鸵?V龊芫茫???募岢植恍父?钗艺鄯??蘼鬯?龅搅硕啻蟮睦?眩?谎??プ⒂栈螅??匆廊幻挥卸?。?恍南蜃耪婢?N蚁耄?挥兴?闹醋庞爰岢郑??鞘遣豢赡芑竦贸晒Φ摹?/p>
孙悟空——他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封建权威,大闹天宫的场面一定深深刻在了读者和看者们的心里。其次,孙悟空具有鲜明的爱憎。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浓厚的感情。他在一路上斩妖除魔,帮助唐僧度过了许多难关,功不可没。每当想起他在战场上的身姿,心中总是对他生出满满的敬佩之情。
猪八戒——他在许多人心中的形象都是好吃懒做、贪图美色、抵挡不住诱惑。猪八戒具有凡夫俗子的贪吃贪睡贪财贪色的习性。他虽然号为八戒,实际上什么也戒不了。他崇尚和平,只希望能够欢欢喜喜平平淡淡地过完每一天。他不同于唐僧,有着远大的理想,不同于孙悟空,勇敢机智,他是一个具有典型农民、小市民特征的形象。
沙僧——他比较憨厚,忠心耿耿,从电视剧里他喊“大师兄”那种厚重的声音和真诚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猪八戒那样懒惰,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从不左顾右盼,谨守佛门戒律。
《西游记》这一部着作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启示和精彩了,每当想起它,总是回味无穷,无论是唐僧的坚持不懈,孙悟空的叛逆机智,猪八戒的好吃懒做,亦或是沙僧的任劳任怨,都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中,如珍珠一般,被我们小心翼翼地藏在了闪亮的贝壳里。这部百看不厌的《西游记》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观赏后的欢愉,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希冀。
或许,过了几年后,我又会情不自禁地从书架上拿出那本永远经典的《西游记》……
上海市新杨中学初一:郭静霞
洋鬼子听了摇头晃脑,得意地对我说:“我还可以写中国字。”这可就不容易了,洋鬼子能写汉字的几乎是凤毛麟角。他打开一个笔记本,拿出笔来,写下了“范儒当”三个汉字,横平竖直,指着说:“这是我的名字。”日本人大概也没见过会写汉字的洋鬼子,又是一阵鼓掌。洋鬼子得到鼓励,接着卖弄,又写下两个大字给我看。这回写的是――“水浒”。
我刚刚点头,旁边一个红鼻子的老日本忽然说话了――“噢,水浒,林冲,扈三娘,我知道”(他说的是日语,我就直接翻译过来了),然后转过来对周围的日本土老冒开始讲:“水浒是中国的小说,说的是宋朝的时候,一伙义士的故事,大英雄林冲,用的是真田幸村用的那种长矛,天下无敌,中国的皇帝拿他没办法。后来林冲碰到一个美女英雄扈三娘,两个人大战三天三夜,最后林冲活捉了扈三娘,娶了她做老婆。”老头儿说得口沫横飞。
听着前半段我还在微笑,听到后边不禁大吃一惊,正要纠正,那上海朋友忽然拉拉我的袖子,示意我不要说话。法国鬼子范儒当张了张嘴,瞅瞅两个中国人没反应,终于满腹狐疑地闭住了嘴巴。
说着话大伙儿进了饭馆。我就问那上海朋友:“怎么不让我纠正他呢?林冲怎么会娶了扈三娘?扈三娘嫁的是‘王矮虎’啊。”
上海朋友苦笑一声,说我知道你就要问,不错,中国林冲和扈三娘没啥关系,问题是日本林冲可就不是这样了。
日本林冲?
对啊,十几年以前日本拍了一个水浒的电视剧,比中央电视台的都早,那里面林冲和扈三娘就是穆桂英招亲的翻版啊,所以日本人认为林冲娶和三娘那是天经地义的事,你去纠正他怎么可能?那里头武松的兵器还是宫本武藏式的武士刀呢。
怎么能这样胡编呢?不行……
嘿嘿,电视剧《笑傲江湖》里头任盈盈都能一上来就出场,林冲来点儿艳遇你那么认真干什么?
也是啊,可巧这时候上菜的就来了,是“吱吱”叫的烤鱼。刚吃了没几口,那红鼻子日本老头又来了,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说特喜欢中国文化。一边说,一边就要过纸笔来,写道:“三国”。我们点点头,说好啊好啊,三国很好的,您老吃烤鱼?“噢,三国,三国我知道,孔明,孙尚香。”老头儿一点儿打住的意思都没有,环顾左右,冲大伙儿得意地讲起来,“孔明的老婆很丑,所以看上了吴国的美眉孙尚香,让他主公刘备替他去求亲,孙尚香的未婚夫是吴国大都督周瑜,所以周瑜不肯,在路上把刘备和孙尚香截住……”
我和上海兄弟听得目瞪口呆。“你不知道就不要乱说嘛!”这话谁说的?我还没反应过来啊。抬头一看,是那个法国人范儒当,脸已经憋得跟茄子似的了。法国人举着笔记本,在上面也写下了“三国”两个字,叫道:“历史上孙尚香是刘备的老婆,孔明怎么会娶他主公的老婆呢?我也没有听说过孙尚香在结婚以前已经有未婚夫,中国的女子有未婚夫的情况下还向她求婚是非常不礼貌的。假如孙尚香的未婚夫是周瑜,她不会嫁给刘备,她会殉节――殉节你懂吗?就是上吊,抹脖子,切腹自杀或者其他天晓得的疯狂举动。中国人,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看着这双正义的大眼睛,我只有点头的份儿了。同时心里在想,《三国演义》、《水浒传》在世界各国的译本,经过翻译家的适合国情的改变,真不知道忽悠成怎样的情节了?
法国人傲然地放下笔记本,在水浒、三国后面,又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西游记”和“红楼梦”,说道:“这四部书,在中国叫作四大名著,就像你们日本的《源氏物语》一样的。”他对着我这里笑笑,说道:“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西游记》,和尚带着猴子、猪和妖怪还有一条龙变的马到印度去。印度在中国的西面,所以叫做《西游记》,对么?”
我不由得赞许点头,日本人又是一片“死蝈矣(了不起)”“死不拉几(太了不起了)”的赞叹声。
范儒当得意洋洋地瞥了一眼红鼻子老头,看看其他的日本人,忽然若有所悟,道:“其实呢,中国人应该也写一部《东游记》的,我记得中国秦王朝有一个将军,渡过大海来到日本,来寻找长生不死药,日本在中国的东面,要是他的故事写成书,是不是应该叫《东游记》?”
日本人都纷纷赞叹起来,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可是不多啊。
“这个将军叫作……”范儒当想了一下,在笔记本上写了两个字,对我说:“对了,是这个人。”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日本;汉学家
中图分类号:K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98-03
作为沟通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于2006年6月10日被列入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底又被列入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国家文物局要求先从地级市着手编制大运河保护规划,在此基础上再完成省一级规划,最后形成全运河规划。运河流经地区以大运河申遗为契机,加大了对所辖河段的调查、治理、保护、开发工作,单纯看近十几年来发表的几千篇学术论文,便涵盖了北京段、河北段、天津段、山东段、河南段、安徽段、江苏段、杭州段……可谓城自为战,省自为战。
2014年6月22日,中国向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提交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获得通过,成为我国第46个世遗项目。此次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运河各地的官方媒体无不喜形于色,均以头版庆祝。
问题是,申遗成功以后怎样?笔者认为,还是应该首先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工程未动,研究先行。国内各地运河史料自在关注之列,国外不同时期的大运河研究也应给以充分重视。限于篇幅,本文仅以近代日本汉学家的江苏段运河游记为例,来说明域外相关资料的应有价值。
一、东亚文化交流坐标与近代日本汉学家
江苏民众与国外的交往渊源已久。以吴地为例,其最早可溯至春秋,三国孙吴时派巨舟远航高丽,与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部地区)有贸易往来。日本与吴地交往自六朝以来渐增,常称中国为吴国,民众为吴人,中国话为吴音,在日华人居住地为吴原。西域僧人也几度来吴阐扬佛法。大运河的开凿、贯通为外国人游历江苏各地提供了诸多便利。北宋熙宁七年(1074)日僧成寻乘船抵苏,当地僧众出迎至运河。“数年后,寂昭、元灯等日僧相继来到宋朝,宋真宗分别授予大师称号,赐给紫衣,事后他们顺汴水南下至江南,在苏州吴门寺留住多年。”[1]日本天台宗僧人圆仁((793―864)所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明确记载一行人在京杭大运河扬州、高邮、宝应段的游历过程。朝鲜成宗时代的文臣崔溥(1454―1504),曾于明弘治元年(1488)与同船42人飘至浙江台州海滨登陆。他们一行抵宁波、杭州而沿京杭大运河到达北京,然后过鸭绿江回国。崔溥随后以流畅的汉文写成一部重要著作――《漂海录》,其中有完整的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的游历记录。当然,中日之间的这种交流一直是双向互动的,家喻户晓、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的鉴真大师(688―763),先后率众六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对日本的佛教、医学、建筑、雕塑、书法等生产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日本人民称之为“天平之甍”,意即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
至于本文所指的近代,是按照中国近代史的划分,大体指1840年至1949之前的百年历史,与日本明治维新到二战败北的“近代”略有不同。文中所指的汉学家,主要有竹添进一郎(1842-1917)、冈千仞(1833-1914)、内藤湖南(1866-1934)、宇野哲人(1875―1974)、股野琢(1838-1921)、德富苏峰(1863-1957)、青木正儿(1887-1964)、吉川幸次郎(1904-1980)等,至于适当涉及的谙熟中国文化与典籍的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以及英年早逝的高仓正三(1914-1941),严格地说后两位算不上真正的汉学家。
在东亚文化坐标中,近代日本汉学家是一支参与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他们既不同于对中国文化缺乏认知的欧美人士,也不同于肩负特殊使命的日本军人乃至谍报人员。从内容和情感方面看,日本汉学家的江苏段运河游记既是运河沿岸城乡的写真、访书求问的交流实录,也是情感复杂纠结的踏勘记忆,折射着特定时代下的中日力量对比及诸汉学家的复杂心态。
二、运河沿岸城乡的写真
以上所列举的日本汉学家,都有沿京杭大运河游历江苏的亲身体验。他们笔下的城市与乡村(尤其是城市),诸如苏州、无锡、镇江、扬州、淮安、高邮、宝应……或精细描摹,或寥寥数语,自成散放着域外韵味的写真。
苏州显然是汉学家们着墨最多的城市。先以内藤湖南为例。内藤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1899年10月25日,他乘坐客船经大运河进入苏州,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旅行。这一周里他造访或途经主要景点有宝带桥、吴门桥、胥门、阊门、虎丘、寒山寺、枫桥、留园、灵岩山、承天寺、北寺、玄妙观、孔庙、沧浪亭等。内藤的苏州之行几乎都是借助画舫来完成的。他乘船由吴门桥到虎丘:“二十七日,画舫在吴门桥下解缆,先去虎丘。画舫沿着位于城墙西南、紧挨城墙外侧流过的大运河行进,河中船舶穿行不息……过了胥门、阊门这些雅致名字的城门外,向左拐,进入稍微狭窄的水路……到了虎丘山麓,民家稍微稀疏了一些。我们把船系在柳荫下上山。”[2]可以看出,运河、内水互通为他的出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水城风光尽收眼底。活跃于明治后期和大正初期的汉学家股野琢,其《苇杭游记》是1908年经朝鲜到中国游历时的见闻记录。股野琢11月1日抵达苏州,4日赶往杭州,三天多的时间游览了玄妙观、北寺塔、开元寺、寒山寺、虎丘、锦带桥(即宝带桥)、伍子胥墓等处。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行踪与感受,语言虽然简略,有时还诗文并陈,饶有趣味。总体来看,股野琢的日记所记简略,泛泛而谈,倒是他写枫桥的两首诗,要比他的日记深刻得多:“月落乌啼惊客魂,乾坤犹有一诗存。古钟声断新钟续,夜半江枫渔火村。”“词客愁眠竟不浓,依稀渔火说遗踪。霜天落月枫桥晓,千古敲余山寺钟。”[3]
扬州、镇江次之。宇野哲人,日本中国哲学史研究权威。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中国哲学史―近世儒学》《中国哲学概论》《中庸新释》等。《中国文明记》(1918)的纪行部分是作者1906-1907年间游历了华北、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写下的系列游记。其中他的镇江、扬州游记除了描述两地的风景名胜,均有与大运河有关的内容。他认为“运河对后人之裨益甚大,而万里长城仅是稀世之伟观,除好事者对之叹称外,实是无用之长物,两者到底难以同日而语。”[4]163的确有其道理。至于扬州,“直至最近,扬州因当运河之冲,船舶辐辏,为货物之一大集散之地,繁荣至极而后,中心移往苏州,扬州则一蹶不振。”[4]163-164则写出“昔闻扬州鹤,今移在苏州”盛衰变迁。德富苏峰是以《扬州一日记》为题记述他1917年的扬州、镇江之旅的。他乘坐小蒸汽船驶入他所称的“淮南运河”,实际是大运河江苏段的一部分。他从金山寺的高塔远眺扬州,写下一首诗:“六朝金粉水悠悠,南北风云今亦愁。独立金山寺边望,淡烟一抹是扬州。”[5]137颇有唐风气象。
三、访书求问的交流实录
晚清、民国年间,由于日本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多重需要,中国古籍流入日本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当然,正如学者钱婉约所言:“这里讨论的下限定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因为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文献典籍抢劫掠夺的野蛮行径,已远不是访书,不能属于和平时代中日之间历史悠久的书籍文化交流的范畴。”[6]106出于对中华文化的醉心与迷恋,近代日本汉学家沿运河南北访书求问,一方面反映了他们作为汉学家的文化取向,另外一方面也代表了中国都城发展由黄河时代向运河时代转移之后,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将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在地理上进行了新的布局与调整。
因此,冈千仞、内藤湖南等大学者的访书自不必说。即如被日本学术界称为“图书学家”的长泽规矩也(1902-1980)会“盘桓北京,跋涉于扬州、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地,调查书业行情,以专家的眼光和非个人的财力,大批购买中国真籍善本。”[6]123。高仓正三在抗战初期,也在苏州、上海访书购书,“主要搜求话本小说、弹词唱本、唱片等。遇到有价值的廉价古籍珍本当然也不会放过。”[6]201
除了访书购书,他们还热衷于访师结友。比如竹添进一郎于1876年游历中国111天、近万里路程,最终有《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问世。这一既有日记、又有诗作的纪行,有实录有感发,诗文并茂,是一部有较高价值的兼具纪实性与艺术性的游记。竹添在上海期间,曾携家眷游历苏杭,并亲自到诂经精舍拜访心慕已久的朴学大师俞樾。因当时俞樾已回苏州,他又赶往苏州春在堂与俞会面笔谈。竹添进一郎有汉文诗《廿七日过吴江县》《过黄泾,距洞庭山可廿里》《是夜泊铜村》《登惠山,俯瞰太湖,是日微雨屡至(惠山一名九龙山)》《廿八日抵苏州,泊阊门外。雨大至,赋似内人》等几首,可谓高度概括了竹添在苏州段运河的旅途心迹。冈千仞,精通汉学与西学,1884年6月下旬,冈千仞自昆山乘船进入苏州,观娄门、阊门、胥门、留园、怡园、沧浪亭、寒山寺、狮子林、圆妙观(玄妙观)、吴门桥、觅渡桥等景观,访问李鸿裔、俞樾、顾文彬等名人,逗留一周有余。他的《观光纪游》是一部格调高雅的汉文体游记。
而视“中国天生就是我的恋人”[7]40的吉川幸次郎,他在北京留学期间,曾到北京大学文学院听课,“先后听过马幼渔、朱稀祖、钱玄同、沈兼士以及陈垣、余嘉锡、吴承仕、伦明等人的课程,另外,还曾向北京的杨钟羲(雪桥)、南京的黄侃(季刚)、吴梅(瞿安)等先生问学。”[8]22。而他的《高邮旧梦》,则记述了他1931年从扬州沿运河北上,去高邮寻访古代语言学家王念孙、王引之等高邮名人故居的过程,在他笔下,高邮的自然风光很美:“……出得城墙,就看到大运河中河水荡漾,泛着茶色。在它的对面,高邮湖的水却呈现清冷冷的光洁,远远地闪烁在遥望的视线中。”[7]127,而激发他想要了解高邮的,却是渔洋山人王士祯以及高邮词人秦观等。他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熟谙、痴迷令人敬佩甚至惭愧。
四、情感纠结的踏勘记述
近代期间的西方社会,总体是以蔑视、嘲讽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即使从感情上热爱中国文化的近代日本汉学家,也无法完全超越时代的歧见,更无法摆脱掉民族、国家利益的本位主义。正如学者张明杰指出的那样:“由于当时日本人的中国之行,总体上与日本的大陆扩张政策相关,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所写的游记大多不同于纯粹以仿古探胜、欣赏大自然为目的而做的‘观光记’,而是以调查和探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风土、人情为目的的‘勘察记’或‘踏勘记’。”[9]9所以,宇野哲人的苏州游记包括日本租界、沧浪亭、吴门三百九十桥、玄妙观、北寺塔、留园、枫桥、寒山寺、虎丘、灵岩山等十节文字,游记以日本租界开篇,作者即感叹苏州租界之荒废:“千辛万苦获得之租界,若仅作赏花游水之地,未免太可惜。呜呼!谁之罪也。”[4]165需要指出的是,宇野哲人为学严谨、处事温厚,素有中国儒家之风,但作为知识精英的他未曾有些许对于侵略我国的悔恨与负疚感,这是日本朝野较为普遍的精神取向。
德富苏峰被称为“日本的梁启超”,是继福泽谕吉之后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德富苏峰两次来苏州,逗留时间都不算长,均有文字记录,1917年第二次游苏记较为详细。他于初冬时节先后去往虎丘、天平山、寒山寺、留园、宝带桥等处,次日子夜一点多乘车离去。此行在苏峰笔下,有“完全荒废”的虎丘,也有世所罕见的宝带桥;有天平山上满山的黄叶,也有大运河上夕阳斜照的清波;有范公祠里堆满牧草、谷子的农家小院,也有留园中铺张的盛宣怀殡葬仪式。例如:“虎丘千载塔尖孤,宝带长桥似画图。一水回环行不及,月明如故过姑苏。”[5]170诗味隽永,有恋恋不舍意。须知,他可是日本右翼思想家典型,其思想是近代日本思想史的折射,当今日本右翼思潮和政界的思维与其思想一脉相承。
1921年3月底至7月中旬,作家芥川龙之介访问中国,游历了中国十几个城市,回国后陆续成文,最终汇集成《中国游记》,该书堪称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文学家写作的最重要的一部中国纪行。芥川在苏州参观了北寺塔、玄妙观、文庙、天平山、灵岩山、寒山寺、虎丘、留园等景点。1921年的中国是一个满目疮痍、处于内忧外患、大部分国人一味沉睡的中国,那些不文明的人与事,让他感到极其厌恶,这其中自然包括充溢着蝙蝠粪臭的苏州文庙、显得荒凉的佛堂、荒废的虎丘……与此同时,喧闹的街市、长满茑萝与野草的瑞光塔、建筑整体宏大的留园、充满诗意的苏州水……又让芥川对于姑苏城生出“优美的心境”。必须说明的是,芥川作为一个敏感的小说家,他的苏州游记也折射出复杂而深沉、超越狭隘民族观的忧患意识。如他面对着荒废的文庙,他思绪万千:“此处的荒废,不也正是整个中国的荒废吗?但至少对于远道而来的我来说,正是这种荒废,才令我产生了一种怀古的诗兴。但我究竟是应该叹息,抑或是应该欣喜呢?”[10]94所谓“休言竟是人家国,我亦书生好感时。”[6]94同样的,芥川在长沙看到当地学生排日的斗志与决心时,几乎会感动得流下眼泪。
五、结语
近代日本汉学家的记述同国内史志一样均增添了江苏段运河的历史厚度。这些汉学家谙熟汉语史籍、充分了解中国儒家文化,即使部分作者在政治上歧视中国与中国人,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大多抱有一种诚恳好学的态度。实际上甲午后到中国访学的日本学人并不算多,可是在访学时涉及的领域却非常广泛。内藤湖南、长泽规矩也等前文已提及,而武内义雄(1886-1966)既潜心于“燕京读书”,又发誓走万里路,遍读了中国南部的名胜遗迹和古碑墓刻。中日之间的恩怨情仇,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与化解。但“他们本着对学术的真挚追求,超越战争政治的阴影,为了一份绝大多数人尚还无法理解的专门课题,远赴中国,忘我地潜心研究中国的语言和文化。”[6]202我们在阅读近代日本汉学家的江苏段运河游记时,除了体会文中所勾画出特定时代的运河城乡风貌,还要对他们总体上表现出的学者的认真与严谨奉献出一份敬意,并期待中日文化之间的交流健康、持续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环宙,沈旭炜.外国人眼中的大运河[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23.
[2]内藤湖南.燕山楚水[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2-103.
[3]股野琢.苇杭游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160.
[4]宇野哲人.中国文明记[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5]德富苏峰.中国漫游记[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6]钱婉约.从汉学到中国学――近代日本的中国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内藤湖南长泽规矩也等[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乳业大概是国内食品快消领域竞争最残酷的一个细分产业。以上海、杭州为核心、素来对消费变化反应最敏锐的华东市场,乳业的竞争更是激烈。
最近几年,大量外资品牌涌入中国,通用磨坊引入了法国知名酸奶品牌优诺,韩国延世牧场占据着进口商超低温货架上最好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上海本地老牌国企光明乳业过去占绝对主导的市场地位。
新希望是这个市场的新进入者。这家2002年发源于四川成都、辐射西南城市的区域性乳企,在华东市场的知名度近乎为零。根据杭州新希望双峰乳业总经理王铁军提供的数据,这两年新希望在上海单个城市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亿元大关。这个规模,不仅在双峰内部,就算放在整个新希望乳业,若论单体城市的市场规模都已经属于“大个头儿”。
王铁军还记得,在铺市场的初始阶段,甚至没有任何一家经销商愿意接下新希望的单子。他说自己是“被逼出来”做了上海市场。
收购地方性品牌是新希望乳业多年来征战全国市场的主要策略。双峰是新希望最早收购的地方乳企之一,它是杭州当地的老品牌,多年来在当地的市场份额一直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王铁军是双峰被并购后留任的管理层,他接受的任务,是要带领双峰打入上海市 场。
2013年,王铁军至少面对面从新希望乳业总裁席刚口中收获了两次最后通牒―“如果不抓紧把华东上海做起来,就直接下课走人。”那年7月中旬的中期总经理会上,他从总部得到8个字的建议:“边缘冒险,弯道超车。”
在王铁军眼里,上海市场蛋糕很大,但注定有一场硬仗要打,因为这里的消费者的复杂程度和挑剔程度都不低,而新希望进上海的现实情况是“要品牌力没品牌力,要营销力没营销力”。
最早的时候,没有经销商愿意接单,王铁军只好一趟趟往返于上海和杭州之间,独自一人承担起包括大润发、欧尚、沃尔玛、全家、家乐福、乐购等核心商超,挨家挨户一点一点地把渠道跑起来。
后来,他从杭州派了3个人到上海,租了一间两室一厅的民宅,直到去年,才有机会搬进写字楼。现在新希望双峰在上海一共也只有11名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6岁。王铁军则始终保持着每周一次前往上海拜访渠道客户的频率。他的角色是决策者,剩余11名员工则负责渠道上架、排面监控、获取消费者反馈等执行层面的工作。目前上海90%的便利店连锁及大卖场渠道都有新希望乳业的产品入驻。
他们向上海市场输送的第一款产品―“千岛湖牧场”,一罐950ml的标准屋顶包装,市场售价是18.9元。相近的超市货架上,光明旗下的中高端鲜奶品牌优倍的零售价是19.9元,日本明治的明星鲜奶产品醇壹则卖20.9元。
新希望认为,消费者永远会对价格保持敏感,尤其是日常消费品,这也是自己的机会所在。同时,因为蒙牛、伊利这样的全国性乳企推高了市场的常温奶消费,“新鲜”二字被定为新希望所有产品的最大突破点,过去6年,其产品选择始终聚焦于低温冷藏鲜奶制品。
2015年,新希望乳业的全国销售额是70亿元,在全国10省市投资控股近20家子公司,包括10个地方性品牌。不过,新希望乳业总裁席刚为公司制定的业绩目标是在3至5年内发展到40家子公司,全国范围内年销售额逼近300亿元。
王铁军承受的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席刚上任以后建立的“红黄牌制度”。在新希望内部,被并购的地方乳企的高管团队通常最初都会被留任,但每个季度的总经理会上,都会评估各个子公司总经理的业绩。如果关键指标没有完成,得一张黄牌,述职考评如果出问题,也会得黄牌。累计两张黄牌等于吃一张红牌,出现红牌的总经理,会直接降职降薪,甚至撤换。
2015年12月,新希望并购了苏州本地有着60年历史的双喜乳业。王铁军兼任了苏州新希望双喜乳业的总经理一职。
依靠收购的几十家地方性公司,新希望基本实现了辐射全国的不同城市和区域市场的效果。每家收购来的子公司都有各自的负责片区。针对华东市场,杭州双峰负责浙江、上海,苏州双喜则覆盖南京、无锡等江苏省的城市。
席刚非常清楚王铁军的难处,杭州公司规模还太小,要支撑起上海的市场扩张自然会感觉非常吃力,对杭州地区的业务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耗,他给这个区域市场的指导意见,是坚持在一个“鲜”字上做文 章。
“所以在上海不能上基础类产品,必须选择差异化产品。”王铁军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要想在华东市场的竞争中胜出,新希望必须在产品选型、原料品质、品牌故事以及包装升级等各个环节,找出与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
运营华东市场3年多,王铁军将区域性乳企的好处归纳为3点:“有近在身边的牧场,有可靠的自有冷链,距离消费者也近。”
作为差异化的第一步,在双峰乳业原有的奶源基础上,2014年新希望投资近8000万元,买下千岛湖牧场,并引入更好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王铁军说,他最早从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受到启发,这部针对中国雾霾现状的调查纪录片,让王铁军意识到,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强调奶源环境的“绿色”“天然”,对于奶制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产品切入点。
千岛湖牧场占地320亩,距离千岛湖直线距离12公里,距离杭州市区则不到150公里,奶牛存栏数1500头,原奶年产量在9000吨以上。
针对华东市场,目前新希望上市的产品包括鲜奶、酸奶和乳饮料三大类。要确保低温乳制品足够新鲜,一个必要条件是运输半径要控制在150公里以内。双峰位于杭州余杭区的工厂,距离上海市的总仓,干线运输需要大约三四小时路程,此后再经过二次冷链物流,配送到各个终端门店―这条从工厂到货架的供应链,目前基本被控制在8个小时之内。
但这仍然不算是一个具有足够竞争力的数字。同样的流程,光明乳业已经声称能够把时间控制在4个小时之内,日本明治也曾向《第一财经周刊》表示,从其位于河北省的牧场收奶、运输到苏州工厂杀菌加工、再到最终上架的过程,可以控制在10个小时之内。
为了取悦华东的消费者,并为产品营造一种“高级感”,新希望在新产品的命名和包装上颇花了一些心思,产品名字的背后都被赋予了一定的故事。
在巴氏杀菌鲜奶这个品类当中,新希望是国内第一个想到直接采用牧场名字给鲜奶命名的。作为华东地区知名的生态旅游景点之一,“千岛湖牧场”这个品牌的创意,正是为了让消费者在意识当中把这个听起来颇有些亲切感的牧场,跟新鲜安全的印象联系起来。
紧随千岛湖牧场上市的另外两款酸奶产品―“味蕾游记”和“上海记忆”,也采取了相似的策略。
“上海记忆”和“味蕾游记”都放弃了传统的塑料包装。“上海记忆”主打怀旧温情牌,玻璃瓶装的外观看起来很乖巧。味蕾游记装在一个矮矮胖胖的玻璃罐子里,由于加入了乳酪,口味要比竞品们厚重得多,在冷藏状态下,更接近固体的形态,同时它又与固态的橙汁颗粒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口感。
李珊珊第一次在家乐福的货架上看到味蕾游记这个名字时,就感觉眼前一亮。她在英国留学时养成了每天早餐喝一杯酸奶的习惯,同时也爱上了奶酪。“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牌子,只是觉得外型和品牌看着都很有趣,所以就买了试一下,没想到橙汁颗粒的口味还真有些惊喜,而巧克力碎跟厚厚的酸奶乳酪搭配也很特别。”李珊珊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根据英国市场调查公司英敏特(Mintel)2016年的中国酸奶市场研究报告,消费者普遍更喜欢高端的包装,比如利乐钻石包、利乐罐和玻璃瓶。
“尤其是玻璃瓶,因为能直接看到产品本身,消费者会感觉到高端时髦,同时这也是最健康和最新鲜的包装。”英敏特食品饮料研究分析总监顾菁向《第一财经周刊》指出,华东地区特别是上海的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频次要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市场,而且更看重“纯天然”“无添加”等高端乳制品概念,新希望针对华东市场较多地采用玻璃瓶包装,有助于该品牌赢得消费者认可。
除了传统的屋顶利乐包装,千岛湖牧场还推出了专供便利店渠道的300ml透明塑料瓶包装版本。把这种包装会提升成本,也就是废弃率;但与之相对应的好处是,它在货架上的辨识度的确会更高,增强了视觉上的“新鲜”感,同时也更便于放置和携带。
因为坚持“鲜战略”,对于全程冷链的构建和产品的生产工艺占了企业成本的最大部分。近两年新希望在双峰工厂的扩建和升级上投入了六千多万元人民币,在乳品车间的前处理工艺上实施了自动化改造,以提升工艺水 平。
从产品工艺上,市场上大多数酸奶产品都是采用复原乳发酵而成,复原乳是指通过奶粉兑水还原而成的牛奶液体,而新希望选择采用业界少见的鲜奶发酵工艺。不过实际上,酸奶的主要卖点是活性乳酸菌,用鲜奶发酵还是用复原乳发酵更多的还是乳企在产品投入方面的一种自我证明。
跟竞争对手比起来,新希望乳业一直极少花钱做广告。
一部分原因是那些收购来的地方乳企,虽拥有较长的品牌历史,市场化程度却很低,新希望不得不把大量资金投入在工厂生产线的升级与人员改制上。
今年的杭州G20峰会,被公司内部看作是市场营销和知名度提升的转折点,但这种机会的确也可遇不可求。王铁军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套上“G20官方指定牛奶”瓶标的千岛湖鲜奶,在峰会过后的一个月内获得了近80%的销售增长,而在此之前,这款产品的月增长稳定在50%左 右。
公司总裁席刚本人其实就是做广告出身,但他在营销环节提出的思路更像是一个产品经理―更多地寄希望于发掘产品本身的营销能力,换言之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论,通过琢磨产品在品质、卖点、名称、包装设计等层面所能形成的综合效果,最终实现口碑营销。
目前,在华东市场的各个城市,可以看到上海记忆、杭州记忆、苏州记忆……甚至在杭州一些景点,游人会看到有店铺在售卖“西湖记忆”―“城市记忆”系列酸奶产品,正是新希望在营销上最喜欢对外举的一个例子。
事实上,城市记忆系列会根据当下的热点事件随时更换新的瓶标插画,持续创造出一些新鲜的“记忆”主题,而用“记忆”二字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也让酸奶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色彩。
位于水碾河的成都饭店曾经是1980年代这座城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2012年当它被拆除后,“成都记忆”迅速把瓶标插画换成了成都饭店的速写,通过激发当地消费者的怀旧感来提升营销效果。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倒逼着企业不断创新。好的创新,可以帮助企业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反之,同类产品如果能实现快速模仿,则证明该产品的创新性不 足。
在创新层面,那些被新希望收购来的子公司们获得很大的自。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明智的做法。比如,在华东市场已经成为明星产品的低温鲜奶“千岛湖牧场”,就属于双峰创新的产物,此外还有以功能性为卖点的阿尔卑斯酸奶,它主打抗氧化的意大利菌种,以及以创新口味为卖点的意式炭烧酸奶。
在这个过程中,王铁军需要做的事,是把产品诉求、具体配方和生产标准拿到总部备案,然后这款产品就能够直接在本地展开生产了。所有审批流程的简化和妥协,都服务于一个目标―“让有足够竞争力的好产品尽快上市”。
不过,出于对质量把关的角度,各区域的子公司并没有被赋予采购原料的资格,它们只有下单权,没有选择权。
在千岛湖牧场和上海记忆这两款产品的包装上,均印有“新希望・双峰”的品牌logo。在新希望,这种做法被称为“双品牌战略”。一方面,以新希望品牌的名义推出由总公司制定的系列产品,另一方面则是借助子公司原有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来推介新品,以淡化消费者对新希望品牌本身的陌生感。
“一个产品做失败了是正常的,但成功的时候会给你带来惊喜。”席刚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
过去4年,新希望既推出过“千岛湖牧场”这样的明星鲜奶产品,也遭遇过创新失败的案例。比如定价12.8元的“味蕾游记”乳酪酸奶,在货架上只存活了一年多,终因销量不佳而下架。
这款产品的灵感,最早来自于对欧洲市场的调研,但新希望的市场人员在国内市场观察到,喜欢味蕾游记的顾客有一种特殊性,他们大多受过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所以不排斥浓郁的奶酪口感。李珊珊恰是这样的消费者,但是当她跟身边的朋友推荐这款酸奶时,大家的反馈远不及其预期。
阿尔卑斯酸奶和意式烘焙酸奶,上市一个月便遭到一些不知名中小企业迅速跟进。看着这些“抄袭之作”以完全相同的300ml塑料瓶包装,紧挨着新希望的产品,并立在超市的货架上混淆消费者的视线,王铁军也知道,这其实是竞争的一种常态。当新希望首先在市场上推出香蕉牛奶乳饮料产品,蒙牛、伊利、光明也迅速推出同款。谁都知道,在竞争中想要做出自己的差异化很难,选择“跟进”则很容易。
要摆脱对手在市场上的同质化竞争,新希望的管理者认为自己还有另一个优势,那就是在区域乳企之间的联动上做文章。
王铁军举例解释说,这种联动是多线条的,比如在苏州双喜和杭州双峰之间已经实现从产能、人员、技术到奶源的相互补充。
新希望旗下的各个地方乳企要实现整体的良性运转,靠得是“一个个打结的过程”―在庞大的子公司矩阵中,资源能力上实现互通有无,其中某一家子公司的短板,或许可以借助另一家子公司的长处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以此来提升运营效率。
10月24日晚,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通报了一起重大食品安全案件,一批重达276吨的已过期的新西兰“恒天然”烘焙乳制品原料,被经销商继续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下游销售,目前仍有166吨过期原料去向不 明。
对于新希望集团来说,最大的坏消息莫过于旗下产业投资平台草根知本所投资的一家企业―上海嘉外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也是该案中参与销售过期烘焙用乳制品的涉案公司之一。该公司前负责人刘某现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草根知本成立于2015年4月,席刚兼任该公司总裁,此外在上海嘉外的股东名单中,草根知本占股51%,席刚个人占股9%。
尽管在事发之后,新希望乳业对外澄清说,上述案件完全属于“刘某个人涉嫌的违法行为”。但不得不承认,这件事对于新希望品牌所造成负面影响仍在扩散。
此外,受近几年奶牛养殖业盲目扩张的影响,国内原料奶过剩导致过去十几个月国内的原奶收购价格持续下跌。中国奶业协会今年曾表示,奶业已经进入到自2008年业内爆发三聚氰胺毒奶粉危机之后,多年未见的困难阶段。以该行业的领先企业―蒙牛乳业为例,其今年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为10.7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3.39亿元下跌了19.5%。
新疆 小乐手聚演音乐沙龙
8月22日晚,在新疆石河子市公园一角,一群人正围坐在桌旁,静静的欣赏着小乐手的精彩演奏。
这是石河子市音协民乐学会组织的一次音乐沙龙。石河子是一个文化艺术氛围浓郁的边陲小城,各类文学艺术活动蓬勃开展。在这些艺术家的感染下,一批批热爱音乐的幼苗经过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在各种器乐比赛中崭露头角。从80年代至今,许多有潜力的学生先后考上西安、四川、北京的音乐院校,当晚就是这些从内地各大音乐院校归来的学子们为他们昔日的启蒙老师举行的汇报音乐会。现在石河子市学习民乐的学生多达一千多人,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石河子音协民乐学会老师们辛勤的汗水。■李承
湖南
台湾音乐家凤凰谱乡情
9月27日,在一曲根据湘西民歌改编的管弦乐《苗寨狂欢节》中,第八届湖湘文化之旅“凤凰之夜”音乐晚会拉开了序幕。
台湾小提琴演奏家洪章文与湖南交响乐团合奏了一曲《梁祝》。钢琴演奏家钟听和王冠文是一对夫妻,一位来自上海,一位来自台湾。此次,他们带来了四手联弹《柴可夫斯基・圆舞曲》和钢琴独奏《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王冠文说:“作为一个在台湾出生的音乐人,我对《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这首曲目有着特别的感触,也希望能用自己的演出打动观众的心”。台湾女钢琴家廖皎含和湖南交响乐团合奏的钢琴曲《黄河》把整个晚会带入了。■马勇李丹
北京
皮皮鲁形象搬上舞台
9月6日-10月2日期间,中国儿艺将在大小剧场再次为观众奉献首部神话舞台连续剧《西游记》(第一部)和郑渊洁“皮皮鲁・鲁西西系列童话剧”之《红沙发音乐城》。
1、《是酒也是泪》是李玲玉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是否把我忘记2》专辑里面。
2、李玲玉,1963年4月9日出生于上海,中国流行音乐歌手、演员。
3、1985年发行第一张专辑《东方新秀李玲玉》,1987年第一次拍摄《西游记》并扮演玉兔精,同年,《甜甜甜》磁带专辑销量突破800万盘,1987年至1992年,录制过《甜歌皇后》、《甜妹子》等八十八张个人专辑,1992年获文化部颁发的“金唱片”奖。
4、2012年在北京展览剧场举办第一场个人演唱会,2013年1月5日在上海大剧院举办演唱会。
(来源:文章屋网 )
我一直想看看淮安的刘鹗故居,苦于没有机会。2009年的一个冬日,我终于到了淮安,看见了梦寐以求的刘鹗故居的匾牌。故居面向大街,门开着,墙上已挂出放大了的刘鹗遗像和“纪念刘鹗逝世一百周年”的红幅。
刘鹗故居虽然不大,展览品却很丰富,仅《老残游记》建国前后,以及译成外文的各种版本,就有240余种。特别珍贵的是刘鹗后裔赠送给故居的书籍、复原后的刘鹗故居模型,以及《刘鹗日记》、刘鹗手迹、刘家地契的影印件等。特别吸引我的是那幅朱莲峰作、胡仲尹摹本《愚园雅集图》的复制品。画的内容,是毛庆蕃(江南制造局总办)、黄归群、谢石溪、刘鹗等太谷学派主要人物,于壬寅(1902)四月下旬一次聚会的余兴记实,刘鹗时任“补竹之役”,在愚园西角的竹林里挥锄补种新竹。画成后,刘鹗特地请幕客胡仲尹依样画了一幅副本。他还为此写了两首诗。其一云:“……天花如雨点瑶琴,千里相思寄竹林。短节半能谐凤律,高枝皆已作龙吟。愿依坠露听清响,更来闲云补绿阴。我有俗尘湔不得,此君教我总虚心。”这幅由胡仲尹临摹的《愚园雅集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在故居中堂,挂着两幅裱在一起的古画,一幅《山雪春融》,一幅《布袋和尚》,都是刘鹗的藏品,一直保存在刘德威的父亲蕙孙先生家里。德威曾经告诉过我,发现时这两幅画已经破烂不堪,是送到福建师大,请专家重新装裱的。画上的两段“跋”,都是曾祖刘鹗为《山雪春融》作的。
从复原后的刘鹗故居模型看,刘鹗家的院子是很大的,有140多间房子呢。这个大宅院,是刘鹗的父亲刘成忠委托女婿(淮安人高雅之)于同治五年(1866)、同治十年(1871)分两次向廖姓房主买下来的。
光绪二年(1876),刘鹗20岁时赴南京乡试落第,便潜心在家里研习水利、数学、医术、乐律等“经世”之学。其间,为了补贴家用,他曾在淮安南市桥租了三间店面房子,开过一家名为“百达巴菇”的关东烟店。烟店倒闭后,他曾经去扬州挂牌行医。光绪十二年(1886)30岁时,又赴南京参加乡试,未终场即退出。想不到经过镇江回淮安途中,因他酒后一句戏言,牵扯上了一桩美满姻缘。
那天,他和友人在酒店里小酌,已带几分醉意。这时,忽听得邻座有两位老者在说闲话。大意是讲六合茅姓大户有一女儿,长得很标致,已到婚嫁年龄,只是还未选中合适的夫婿。刘鹗乘着酒兴,站起来,双手抱拳,对两位老者深深一拜,正色道:“二位为我作媒如何?”那两位老者见刘鹗浓眉圆脸,五官端正,天庭饱满,体态适中,已有几分喜欢,便问道:“官人何许人氏,姓甚名谁?”刘鹗正待答话,不意友人抢先代他作了回答:“这位大爷姓刘名鹗,字云抟,丹徒人氏,生于六合,家住淮安,刚从江宁赶考回来,今后一定大富大贵。”
两位老者听刘鹗的友人这样一说,觉得面前这位仪表堂堂的汉子和茅公的女儿是天生的一对,便答应为刘鹗去茅家说亲。
几天后,两位媒人向刘鹗回禀,说茅公答应将女儿嫁给他,催他快些完婚。谁知刘鹗已将几天前的戏言忘得一干二净了。事已至此,无法反悔,便由朋友出面张罗,刘鹗在镇江旅舍和茅姓女子拜了天地。结婚后,茅公知道刘鹗已有妻妾,将两个媒人和刘鹗骂得狗血喷头。倒是女儿通情达理,对父亲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只能随他去了。”茅公见生米已成熟饭,没有挽回余地,便对刘鹗道:“既然如此,便宜你了。对我的女儿,你必须以嫡礼相待,终生不让她与大妇同住一宅。”刘鹗答应了这一要求。回到淮安之后,携茅氏拜过母亲,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租了一套房屋,安顿茅氏。茅氏与刘鹗感情极好。后来刘鹗在山东巡抚张曜手下治理黄河,寓居济南,茅氏夫人一直跟在他身边。刘鹗晚年在上海办厂和写《老残游记》,茅氏夫人也随左右,是一位很好的内当家。她便是《铁云先生年谱长编》《铁云诗存标注》《中国文化史稿》和《〈老残游记〉补篇》的作者、已故文史学家刘蕙孙的祖母,德威的曾祖母。
刘家大院经过百余年的沧桑,到1978年已经面目全非。淮安宿耆季镇淮先生曾著文介绍过刘鹗故居:“总观刘氏故居,共有五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合一百四十余间为一第。”可是,1978年他重访刘鹗故居时,“余少年时所见一宅五进者,惟余三间,空旷灰暗,无完好整洁可观。”除了坍塌、后人拆房变卖等等的渐变,1950年起,宅院陆续被国家征用,办街道工厂,建花纱布公司,拓宽马路时又拆掉了一大片。刘家的后人,最后一个离开故居的是刘鹗的曾孙女刘德芳女士,1978年,她还住在“惟余三间,空旷灰暗”的小屋里,接待过季镇淮先生呢。
有意思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同是淮安人的总理的六伯周芝一家,曾租住在这里。刘鹗的另一个曾孙女、现居上海的刘德芬女士给现居成都的刘德枢先生的信中说,“……周芝的书法很好,还在墙壁上写了一首打油诗,其中有‘破楼破屋破门墙,东倒西歪向夕阳’,说明房屋年久失修,已经很破旧了。”
整修后的刘鹗故居,虽规模不大,但有历史遗存,如南门天井墙角里的古井;一些建筑物,也都是原址复建,且展品丰富,人文味浓,不仅受到研究刘鹗、研究《老残游记》、研究太谷学派的专家学者的青睐,而且已成为楚州和淮安的一颗珍贵的历史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