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内科护理学

内科护理学

时间:2023-05-30 10:36: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内科护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内科护理学

第1篇

关键词 内科护理学 一体化教学

内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1],既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它们有关密切的联系。

一体化教学是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我内科护理教研室教师十分关注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施一体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

高职教育中传统的“专业课-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的框架已不适应当今教学发展要求。一体化教学使内科护理学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增强学生获取技能的自信心及学习兴趣,对学生感知活动、思维活动起到主导和调节支配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贴近临床实际;符合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及培训考核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时俱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就业竞争能力强的内科护理学人才。

一体化教学解决了内科护理学课时偏少、资源有限的难题。以往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由于内科护理学教材内容繁多,学时紧,为完成理论授课任务,导致实验课学时偏少。内科护理学一体化教学将理论贯穿到整个实操过程中,理实结合,讲练结合;边讲边练,练中有讲,讲中有练,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在教学中真正形成:①教师一体化(专业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一体);②教材一体化(理论课教材与实习课教材一体);③教室一体化(理论教室与实训室一体),有效地节省了课时,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

内科护理学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教学中总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习惯于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传统教学使教师思维僵化、思想懒惰,内科护理学教师由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任教经验丰富的“理论型”专职教师和部分从医院聘任的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技能型”兼职教师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一体化教学中则作为指导者、组织者或是情景教学法中的仿真角色,激发教师教学灵感及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先进、灵活地教学方法,把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内科护理学教学与临床完美结合。

一体化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依赖于教而失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一体化教学的运用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课堂上学生为主体,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使学生提前接触临床病例、熟悉内科疾病,以往护生进入临床之前对医院及病人十分生疏,通过一体化教学仿真模拟及多媒体护理病例在课堂上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心理状态等,例如冠心病病人护理里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区分要点。

一体化教学自然融合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护理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法、情景仿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法等灵活教学方法,增强了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迎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内科护理学一体化教学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感兴认识入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把老师“教”与学生“学”完美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技能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极大地提高了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为医院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院前急救绩效考核方案

卫生部昨日印发通知,明确了院前急救机构和人员的绩效考核相关政策。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院前急救机构主管部门对辖区内院前急救机构划拨经费的主要依据之一,对院前急救人员的分类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

通知指出,院前急救机构的绩效考核内容包括机构建设、日常急救、应急救援、学科建设、急救培训、医疗质量和社会效益7个部分。其中,日常急救占了25%的权重,重点考核急救出车次数、急救人次、紧急呼救受理时间、急救反应时间、现场急救与途中救治时间等。

第2篇

首先规划实践教学环节:制定符合护理专业特色的《内科护理学》实验大纲及实习指导手册。

建议内科护理学开课初,增设内科护理技能兴趣课(如模拟典型患者的护理等)。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护生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根本,突出护理职业特点,确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调整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设置比例,注重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形成系统、完整、规范化的实训基地,实行紧密、连续、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施理论-实践教学全程衔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采用“边理论、边实践”全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实践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践教育方面,以“一主线、五步骤、两对接、社区延伸”的实践教学特色。以“一主线”:以培养学生职业技术应用为主线;“五步骤”:以预见习、校内实验、校内综合实训、医院见习、毕业临床实习来加强护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两对接”技能考核与临床护理技能操作需要对接,技能考核与护理执业资格考试对接;通过健康促进技能训练将健康知识延伸给个人、家庭、社区。

教学内容有针对性:

教学内容根据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真实的医院工作任务需求为导向,以护生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根本,突出护理职业特点,制定了完善的实验教学大纲、实训指导教材,每个实训项目均制定了详细、规范的考核标准和操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护理专业技能考核手册。同时,根据临床工作实际和护理工作的发展,不断以创新的科技知识为导向,动态地更新相关内容;以护理岗位的需求为中心,不断地调整理论知识的偏重并体现在实训实习之中;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经常进行专业能力的分析与分解,提出更多的具体能力要素,使实践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更新新技术等实际操作用于课堂和实验,使教、学、做相结合,实际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重点、难点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课程重点包括: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常见病、多发人的全方位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技术。

课程难点主要包括:心电图的分析、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及其初步识别;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的全面护理评估、护理要点,以及专科护理操作技术。

针对课程的难点专科护理操作技术问题,采取措施如下:

基础护理技能实训 包括基础护理、健康评估能力实训。这两项技能是内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专科护理技能实训 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对护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选取临床常见疾病和常用护理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对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治、护理进行重点教学。此外,教学内容还兼顾到护士注册考试大纲的要求,为学生顺利通过护士注册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围绕案例设计实践教学-先启发学生讨论应采取哪些治疗、护理措施,然后教师根据临床护理工作过程进行仿真演示,学生进行模拟训练。

加强实验室建设:在保证实验器材数量的同时加速实验器材的现代化,不仅要使实验开出率达100%,而且要使实验形式具有多样性、启发性、直观性和实体感,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实验课效果。

实验及实践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达到声文图并茂,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想向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光盘使学生从直观上产生初步认识。使用模拟人、各种操作器械,由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利用功能齐备而先进的多功能护理人员和高级急救训练组合,让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护理实践操作。

加强课堂实践活动:每一系统疾病理论讲授后,均根据临床典型病历组织同学进行病历讨论和制订护理计划,并完成护理计划的书写上交,教师批改后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反馈。

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实践考试占总成绩的20%。

在配有阶梯椅、黑板、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仿真专科护理实训室内,按临床护理工作过程进行专科护理演示教学及训练,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

见习临床护理工作: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到医院熟悉临床环境。组织学生课间见习,或集中见习。早期接触临床:在《内科护理学》课程进行中见习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改变以往课程结束后下临床造成理论与临床脱节,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护理综合实验提供依据。

开设护理综合实验 学完专业课及临床见习后,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临床情景,组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模拟临床真实的诊治、护理过程。根据每组学生综合应用临床知识、操作能力及判断能力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计分。

实习临床护理工作将课堂知识与临床真实护理工作接轨充分发挥实习医院的实习基地作用:加强与实训基地交流,配合校内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临床见习和实习的机会。

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时,加强临床的带教指导,进一步规范提高实践技能。让学生在临床真实的环境、条件下得到真实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为迅速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第3篇

我院内科护理课程组教师在特色专业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以护理学科多功能创新研究基地建设和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平台,对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加强了校内实训,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和缺点,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

2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8级、2009级三年制护理专科各50人为教改组,按照新的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为非教改班的2008级、2009级护理专科各50人,按照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3研究方法

3.1教学改革的思路

结合我校“立足陕西,面向基层、面向社区”的办学定位,以“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为宗旨,以“突出整体,加强人文,强化实践”为实践课程改革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中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3.2建立创新型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区

3.2.1多功能内科护理模拟病房多功能内科护理模拟病房是结合医院普通病房护理工作需要和临床教学需要建立的新型实验室,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多功能病床、多媒体电脑投影设备、录像设备、高级护理模拟人、高级教学模型、护理操作台,在实验室学生们可以进行多媒体示教、教师示教、病例讨论、角色扮演、操作训练多种实践活动。3.2.2多功能监护模拟病房多功能监护模拟病房是结合医院ICU护理工作需要和临床教学需要建立的新型实验室,实验室按照医院ICU病房设计,配备先进的多功能病床、SimMan护理模拟人、心电监护设备、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吸痰器、护理操作台等,教师可以通过先进的SimMan计算机系统完成危重病例设计,学生可以按照护理程序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和护理。3.2.3模拟实训中心模拟实训中心配备高级心、肺、腹模拟人和计算机设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模拟人和计算机可以准确评估病人的异常体征如啰音、杂音、Murphy征等。3.2.4社区护理实验室建立了以社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实验室、心理护理实验室、康复护理实验室、家庭护理实验室,让学生结合内科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知识,开展综合设计性试验,模拟完成进行内科常见慢性病的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为社区护理工作打好基础。

3.3教学改革内容

3.3.1编写整体护理特色的情景教学病例课题组成员以必需、足够、实用为原则,以突出护理、简化医疗为特色,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编写了《内科护理学整体护理情景教学病例》,作为同学实践教学的基本资料。根据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和疾病特点设计了各种常见内科疾病护理的临床情景,如急诊科临床情景、入院接诊临床情景、住院病房临床情景、ICU病房临床情景、单独值班临床情景、护理查房情景、出院临床情景,这些病例都是根据真实病例设计,可以在创新型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区内完成。3.3.2教学方法改革3.3.2.1角色互换法鼓励学生走上讲台,结合整体护理病历中提出的问题向其他学生讲解自己的看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总结整体护理实施方案。针对内科护理学中的健康指导,让学生结合社区护理学知识开展模拟社区健康讲座和健康咨询,3.3.2.2角色扮演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内科整体护理病案,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并组合成3人以上的护理单元即病人、家属、主管医生、主管护士、辅助护士、护士长等,学生组长组织完成角色扮演计划,进行角色分配,用物准备,模拟表演病人接诊、住院、出院、护理查房等情景,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结果。3.3.2.3仿真训练SimMan高级综合训练模拟人是一个多功能的全身病人仿真装置,其生理构造及临床反应与真人相似。教师根据病情编辑软件提供模拟情境,真实地呈现出急、重症病人的生理变化,由学生进行评估,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护理程序完成护理,模型可以与师生产生互动,由老师控制让SimMan综合模拟人与学生进行人机对话,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就像对真正的病人诊疗护理一样[5]。

3.4评价

以内科护理考试成绩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4次命题试卷实行了考教分离,试卷难度P值分别为0.64,0.78,0.67,0.79,其中病例实践题不低于40%,试卷的评判根据提前制定的评卷标准和标准答案,按照流水方式进行阅卷,考试成绩具有可比性。

4讨论

第4篇

1 引用“原文”唤起情感

中医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只开设中医内科护理学,而不再单独开设中医内科学,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既要把内科各系统常见及多发疾病的相关知识讲解清楚,又必须把与疾病相关的护理措施阐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在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内容时,必须有所选择,重点突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作为同一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疾病进行精讲,其他疾病的病因病机则可略讲,或采取自学的方式进行。

2 立足理论,强调实践,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中医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是教学不可缺少的,因此,除了课堂上的案例讲解,我们还将课间见习、教学实习与讲授理论知识相结合,针对临床实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每个病证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思维、分析综合并得出结论。实践教学加深了学生对辨证施护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护理基本技能训练,并将课本上没有的新的护理成就和技术讲解给学生,启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成为既能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又具备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能力的新型人才。

3 抓住病理变化,掌握病证的演变规律

病理变化是内科病证发生发展的根本,抓住主症就必须首先抓住病理变化,掌握病证的演变规律,将主症通过病理分析引入到证候中,使学生既学会诊断,又增强了综合思维的能力,最终根据疾病的本质特点,作出针对不同病证的特有的护理措施。例如:外感病证中风湿症初起风热之邪犯肺卫,出现寒热、咳嗽等症状;当外邪传里侵入气分,则见高热、咳嗽、咯吐黄痰或血痰,邪热侵入营血或热甚动风,可表现为持续高热、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心烦不寐,甚则神昏谵语、抽搐、斑疹,严重者因邪热内陷、正虚不能敌邪,出现邪热伤阴,阴液耗竭,及阳气虚脱等危象。抓住风湿邪热的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就不难推断出它在各个病理变化阶段的症候特点。

4 讲好中医内科护理学绪论,引发兴趣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更与知识传授的对象—学生密切相关,所以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绪论课不仅是一门课程的开始,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开端,一堂成功的绪论课就会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比如将药物灌肠法和“葱管”导尿术的发明等故事,向学生娓娓道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形式上做到讲课声音宏亮,语言流畅,语速适中,用词准确)。规范(思维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以其独有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5 运用归纳,化繁为简,增强记忆

加深病因病机的记忆有助于理解掌握疾病的主要特征,教学中笔者采用归纳的方法来讲解这部分内容。笔者将内科病症中的所有病因归纳为外邪、饮食、情志和体质四种因素,外感病证的病因病机概括为人体在禀赋素质有所偏差失调,卫外功能减弱,肺卫调节疏懈、六,时行病毒乘袭而发病。这样可使繁琐散乱的内容简明,利于学生掌握。在中医内科护理教学中,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除了课堂上的案例讲解,我们还将课间见习、教学实习与讲授理论知识相结合,针对临床实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每个病证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思维、分析综合并得出结论。实践教学加深了学生对辨证施护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6 学生选编模拟试卷

笔者在上学期的授课过程中,尝试运用了这样一种方法。在每一章内容讲授结束时!安排学生们选编一套模拟试卷,试卷分数为100 分,主观题与客观题比例为6:4.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病例分析题。发放试卷,要求在3 天内完成(最好包括周六﹑周日),模拟试卷收上来,教师给予认真审阅,及时把优缺点反馈给同学们,采取这种做法的益处有以下几点:(1)使同学们对于所学的知识能予以全面的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2)学生在思考选编试题的过程中,对于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共性和不同之处会给予新的理解,从而提高对知识的驾驭能力,逐渐学会学习.(3)帮助学生养成复习和总结的良好习惯。在选编模拟试卷过程中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可谓一举数得,在学期末通过对同学们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反馈来看,这是一种受同学们欢迎的教学方法。

在中医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和好评,但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因课时和受课条件所限,在授课过程中不能进行临床实践教学,使同学们只能跟着教师从理论上学习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这也是今后需要逐步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朱秋峰, 袁红斌, 蒋京京等. 麻醉科进修医生临床带教的体会[ 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 4) : 261.

[2] 黄焕森, 何荣芝, 高崇荣等. 麻醉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4) : 74 - 75.

第5篇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入校的三年制高职护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3班共156人为试验组,5、6、7班共152人为对照组,均为女生,年龄18~22岁。学生入校时为随机分班,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试验组采取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试验组具体实施步骤为:(1)在上次课结束时,教师告知学生下次课的学习内容,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临床典型案例,根据内科护士工作流程,提供几个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学生基于自我导向的学习,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查找学习资源完成任务,发现并记录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提出。(3)课堂上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方式,将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评价,总结重点、难点。(4)课后教师布置新的案例任务,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

1.2.2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技能考核,成绩的权重由平时成绩40%(主要为课堂参与)、理论考试成绩30%、实践综合技能考核成绩30%组成。两组学生理论考试试卷相同,实践综合技能考核均采取抽签的方式进行。在学期末给两组学生发放教学评价表,评价表为本院统一制定,有一定的权威性。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成绩比较

试验组学生的课堂参与、技能和理论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2.2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比较

试验组学生在课堂参与度、各种核心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3讨论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组学生在课堂参与度、实践技能和理论成绩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更愿意参与学习过程,92.9%的学生对“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满意,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沟通协作能力、有利于继续学习,使原本枯燥的《内科护理学》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愿意和教师一起完成学习任务。任务驱动法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一个“任务”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自我导向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教育的方式,其实施包括以下4个环节。

(1)拟定完全可行的学习计划,一定要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才能做到。

(2)寻求适当的学习资源。一般情况下,学习资源指的是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也就是平时所能接触的可以在学习活动中接受咨询与请教的专家学者、同学同事、亲朋好友等;非人力资源是指除去人力资源之外的书本、报纸、杂志、电视或录音带等以实物形式存在的资源。

(3)进行切实有效的学习活动。大多数医疗机构管理者都认为护生应该具有较强的临床护理能力,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特别是沟通交流的能力、健康教育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及护理科研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和项目任务教学法,让护生分别扮演患者和护士,演绎出伦理规范无时无刻不在日常护理工作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中,让学生从实战着手,提高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巩固、强化了专业技能。

第6篇

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的是学生的“学”,认为学生是在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以及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中完成知识的累积,实现能力的提升,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仅仅是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和促进者。维果斯基(Vogotsgy)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突出了职业“环境”在知识意义建构中的影响作用。行为导向教学认为,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作为目标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行动中,实现学生的认知、社会、情感方面的整体塑造。理实一体教学是起源于实用主义理论,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注重的也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理实一体教学其实质就是建构主义理论、行为导向学理论的整合与应用。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既有别于“学科研究型”的高等教育,也有别于“能力本位型”的中职教育,兼有“高等性”“、职业性”与“社会性”等综合化特性。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技能”不是通过抽象的理论教育所能掌握的,它必须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得到。因此,理实一体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点。

二理实一体教学改革意义

“理论实践一体化”是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是知识与能力相互渗透、相互转换、相互促进的必经之路。所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整体的组合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真正实现空间和时间同步、理论和实践交替、直观和抽象交错,理中有实,实中有理。体现的是学以致用、手脑合一的职教理念,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知行合一,达到职业能力的提升,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的是职业能力的培养,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学方针,同时也能充分体现“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三理实一体与传统教学

比较世界近代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创建了“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体系。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理实一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区别点在于。

四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构建方案

“内科护理学”是高职护理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内科护理过程就是护理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的综合体现过程,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旨在改变传统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通过创设理实一体的内科护理职业情景,以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为任务导向,融知识掌握、知识应用、技能实施为一体,在理实一体的氛围中,实现护理知识、护理基本技能、护理核心技能的整合发挥和应用,促进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同步提升,提高学生的整体护理能力。

1系统化构建思路

构建理实一体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从“内科护理学”职业情景设置、教学平台设计、项目任务确定、理实一体式教学课例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由文化、基础、专业、护理、临床老师组成的跨学科型师资团队共同参与教学方案设计与评价,并借助“学生行动”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问题驱动学习,行动探索知识、参与推动应用、任务分层突破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理实一体的职业氛围中实现专业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技能水平的综合提高。

2优化教材结构,重组教学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是教学实施的基础,教材编写必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突出内容的应用性、实践性,有利于理实一体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既往的内科护理学教材往往延续了本科学科型教材特点,很难适应理实一体教学需求,因此,对于教材进行内容和结构上的改革与探索很有必要。依据课程特点,本研究中内科护理学教材编写体例按照典型案例、项目任务、理论基础、任务驱动、项目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其中,任务驱动则依据护理程序要求展开,分别从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达成任务三个环节进行。为了显示疾病处理流程的动态性、多样性以及个性化特征,也为了综合评价学生对项目任务的达成度“,项目评价”过程以A3型题型习题形式出现,就病例进行分层提问,以此来综合判断学生对知识应用的综合能力。这样围绕典型病例的健康问题展开,以护理程序为项目分层依据,以理实一体为教学手段,构建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有利于将整体护理项目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参与并实施整体护理过程,实现文化、基础、专业知识以及基础护理技能的综合应用,提高整体护理能力。

五结语

第7篇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促使学生与教师互动,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习情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

1.1组织实施

在一次心绞痛疾病的学习中,当学习完心绞痛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临床表现等基础知识之后,利用课堂的后20分钟,开展了心绞痛的情境学习,学生是临床护理人员,教师为临床患者。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病史的收集:临床护理人员(学生)向患者(教师)询问心绞痛的相关病史。(既往史,现收稿日期:20060630责任编辑:钟桂书校对:段杰作者简介:王翠香(1974-),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护理系,助教,主要从事医学教学与研究。病史)

第二步,护理评估:临床医护人员(学生)根据对患者收集得到的有关疾病的信息资料进行评估,并要求说出评估依据。(心绞痛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

第三步,得出护理诊断:通过护理评估,得出心绞痛的常用护理诊断。如:

(1)疼痛与心肌缺氧、缺血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3)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

第四步,制定护理计划:针对不同的护理诊断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略)要求学生将护理要点列出并讲述依据。

1.2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虽然采用的是案例模拟,但模拟效果是真实的。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心绞痛相关知识系统完整的认识与理解,而且对护理程序、关键环节有了更深刻的掌握;同时通过模拟的临床询问病史,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情境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引申思考

“情境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中的运用,其效果不仅仅在课程教学本身,而且引申了我们对师生相长的一系列思考:

2.1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向活动。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及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能力。教师如何真正担负起启发、激励引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情境教学法”正是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情境教学”法不仅对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有效果,而且对其他类似课程也具有普遍意义。

2.2促进教师的观念转变

“情景教学”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即由灌输型向学习型转变,因材施教,激发其学习兴趣,启迪创新思维。“兴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应从“趣”、“疑”、“思”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同时,随着观念的转变,角色亦变;教师以尽可能多的功能角色,适应引导学生个性与创新思维的张扬,满足学生渴求知识,寻求发展的需求。

第8篇

[关键词]病例分析;内科护理学;教学;应用

现代护理观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已发生了重大变革,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病例导入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O’Neill等人认为,结合临床分析并进行讨论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效率。目前,病例导入式教学在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中应用较为普遍,我国也有报道应用于内科教学。

1 病例分析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1.1《内科护理学》教学,单靠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无法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不同的病例讨论,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可以锻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自信心的培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1.2内科护理学主要从理论上分析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评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健康教育,内容较抽象,再加上一些学生对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及今后工作上密切关系缺乏认识,对已学过知识的淡忘,使学过的知识出现脱节,从而形成学生学习难的问题。根据学生反馈,“内护难学、难记、容易忘”的信息,我校曾多次举行改革教学方法,经过改变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学、变为以病例为示范,讲述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学生参与,把过去的被动学习、死记硬背转为现在的主动学习,活学活用,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病例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类比、推理的能力

2.1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病例造成悬念,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使学生认识到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的上,运用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2.2

内科护理学各论的各个章节都可以穿插病例讨论式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准备适当的、有代表性的,同时体现整体护理理念的病例,教师在上课前将病例分析交给学生,并提出问题,比如:(1)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2)进一步确诊需做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有哪些?(3)该病人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还有可能出现哪些临床表现?为什么?(4)主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有哪些?哪一个是目前最主要的?(5)目前主要的护理措施是什么?(6)如何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并在课前先阅读、理解,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教师先简单介绍病例,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一般根据具体情况,以4―8人为一组。重点强调在讨论中,每位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提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并就选择的护理诊断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详细的说明,自己是怎样在选择、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的基础上,加以精炼并作出的预测以及预测的理由等。此环节是病例讨论教学过程的关键。通过此种创设临床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对这一过程的反思,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实践中,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宽度,加强了知识间的纵横联系,锻炼了他们主动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3病例分析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紧密结合临床,因此,学生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加深记忆,提高了学习效果和临床思维辨别能力。

3 病例分析教学,启发学生思考。促进知识能力转化

3.1病例分析是缩短教学情景与现实情景之间的距离。沟通学习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病例描述的是完全真实的特定的现象,可以把抽象的疾病具体化,将学生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学生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所学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从而结合学习过的健康评估内容,病例生理内容,可以推断病人要做哪些相关检查、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然后确定护理措施,增进其学习兴趣和动力。比如,何女士,42岁,农民。半年前不全流产,此后月经不正常,20~25日一次周期,每次持续10日左右,月经量多。1月来头晕、乏力、食欲下降伴稀便。体检:慢性病容,眼结膜苍白,皮肤干燥、无光泽,心率98次/分。血红蛋白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血红蛋白60g/1,血细胞和血小板正常,骨髓铁染色(一),血清铁蛋白11g/1。请思考一下问题:(1)如何评估病人?(2)医疗诊断?(3)主要的护理诊断?(4)应对病人采取什么主要护理措施?(5)如何做好此病人的健康教育?给学生10~20分钟时间,4―8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学生上台回答以上问题,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师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存在的不足,再系统地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3.2病例的运用反过来促进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因为阅读和分析病例要求有理论知识的基础,要求学生们运用理论,去分析、讨论和解释病例中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的“决策”。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医学基础知识,对学过的基础知识加以应用。

4 病例分析教学可以提高师生的教与学能力

4.1在病例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所讲病例进行设计、收集,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该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具有渊博、高深的基础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医学知识外,还要学习人文学科知识(如心理学、高等教育学、人际沟通、行为学)等知识,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扮演学生的“导演”、“顾问”等角色。

第9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高职护理;内科护理学;教学

作者简介:杨殿福(1973-),男,河北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内科临床及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3-0031-02

高职护理学生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本科院校录取分数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招生生源。大多数同学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不高,缺乏远大的理想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思想不稳定,对护理职业认识不足,也没有做到认真规划,但是对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感兴趣、接受程度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较好。

《内科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理论知识涉及面广,内容枯燥乏味。我们针对课程教学目标,结合高职护士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了多样化教学,侧重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训练,着重培养技术型、实用型护理人才。在传统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开展案例分析法为基础的学习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情景教学法,并充分利用校内仿真模拟实训条件,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护理职业技能、临床思维方法和护患沟通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内科疾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护士的多重角色。不仅强化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也锻炼了学生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临床护理课程及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案例分析法的应用

案例分析法为基础的学习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病例作为案例,交给同学研究分析,培养同学们的护理分析能力、形成护理诊断及解决相关护理问题的方法,它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达到为毕业后护理职业作准备的目的。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通过事先准备案例,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体现了“教育为主导,学习为主体”的教育宗旨,使学生积极参与内科护理学教学,有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案例导入新课,分析解决教材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讲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一节时,利用3min~5min时间陈述 1~3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进餐、运动及情绪激动等活动中突然出现剧烈胸痛、烦躁、大汗、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适,继而导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相关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治疗措施及护理措施等内容。通过讲解不同临床表现(如下壁心肌梗死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部分心肌梗死患者科表现为牙痛、咽痛,到口腔科或耳鼻喉科就诊,延误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溶栓治疗、内科一般治疗等)及不同的预后,是学生对只是的掌握更加真实。

通过典型病案,结合图片、录像、文字、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学生普遍感到,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实际。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将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对照教材,学生既掌握了重点,理解了难点,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

每结束一个系统疾病的护理的讲授,都开展病例讨论。首先向学生提供2个至3个典型教学案例,然后组织学生分组(8-10人/组)学习,针对该护理案例请学生进行健康评估、提出护理诊断、描述治疗方法和实施护理措施,课程结束前每组指定1名学生代表发言,组内其他学生可以补充修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通过反复的病例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达到全面锻炼临床思维能力的目的。

案例分析也可以作为课程考核重要部分加入到平时测验及理论课考试中,如讲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这一章节,给予案例: 患者,女性,60岁,主因间断头晕20年,加重伴恶心、呕吐2小时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3年,冠心病史2年。患者于早晨起床活动后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四肢无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急送医院治疗。患者有吸烟、饮酒史,喜高脂高盐饮食,由于发病突然,患者有焦虑心理。查体:T 35.4℃,P 80次/分,R 20次/分,Bp 210/115mmHg,神志清,语利,双肺未闻及干性湿罗音,心率80次/分,律整,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糖7.7mmom/L,尿素氮9.6 mmom/L,肌酐 147umol/L,尿酸601 umol/升,总胆固醇6.47 mmom/L甘油三酯2.17 mmom/L。颅脑CT未见异常。请回答:患者的临床诊断;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原因和机制;针对目前病人现存的护理问题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要求学生把分散的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有机地联系起来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病例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复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模拟日后的工作环境,结果表明,经过案例教学法训练的学生在理论考试成绩及学习主动性、创新性思维、急救护理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培养的同学[2]。

第10篇

关键词:护士资格考试教学 中职护理 多元化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b)-0147-02

近年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护考”)通过率成为衡量护理、助产专业教学质量的标准,为护士合法从事临床工作的凭证,是护生转变成护士的准入门槛。为此该校教务处针对护考的重要科目,并结合学生的年龄和接受情况,研究决定提前着手,在开始接触《内科护理》开始就以护考的形式去授课,为护考打好基础,提高过关率、就业率,为医疗单位输送有用人才。据有关数据统计《内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学习最难的学科之一。作为内科教研组的一员,为此制定了一套简易的教学授课方法,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现将教学思考论述如以下几点。

1 将辅导内容系统化,合理设计教学模式

1.1 教师课前准备

笔者参加内科教学已经4年有余,同时也关注护考大纲和题型变化情况,分析历年的真题来看,考试时间在缩短,题量也在减少,主要以A2、A3、A4型为主,更多的考察病案分析题、病例组题以及病例串题而A1型题(单句最佳选择题)明显减少。了解这些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这几年里,个人认为课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备课范围不仅需要从讲授的该小节着手,甚至还要拓展到相关联的其他学科。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护理这小节,需要从概念、病因、发病机制、身体状况(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措施着手。其难点是发病机制,会涉及到病理生理学的知识。若从病理生理改变出发去学习这个疾病,就可以推导出其临床表现,引出护理措施。

该校采用传统式教学以板书为主,对中职生教学质量的提高非常有利,可直观而长久留下该节课的重点考点,而且对其可反复赘述,使用示意图帮助理解记忆,同时更需要幽默的言词吸引在座的听众,这就是较为完善的课前准备。

1.2 合理分析在校学生对护考的心里变化

对于在校刚开始接触《内科护理学》的学生,他们还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地方,如:年龄偏小、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有些人认为自己还是二年级学生,没有紧迫感。虽说他们对护士资格证考试有些许了解,但其只对护考涉及的科目感兴趣,其余科目提不起兴趣。甚至严重的因为基础课太薄弱,造成临床课全然听不懂的局面,长此以往会使不少学生因过多的知识填塞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失去信心甚至放弃该学科。

2 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系统化授课模式

2.1 定目标,提要求

绝大多数学生踏入职业学校并不明确学习的目的,仍需教师引导并帮其制定目标。在教学中能促使学生前进的动力主要源于自信,而信心的产生来自于课堂。假如时时刻刻提问被教师得到肯定的时候,接二连三的思考题被同学得到称赞的时候,反复多次被当作班级楷模的时候,翻开护考题测试结果好到会把自己都震惊的时候,自己将热爱这门学科,主动去钻研、去思考、去提问、去练习。在引导和信心之间还有很长距离,为此订了以下几条要求。

(1)做笔记。一个好的课堂笔记,是高度浓缩的课堂知识精华,让学生在记笔记中将课本内容重现,减少了机械记忆量,易于记忆和掌握。

(2)提问。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发展,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行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领略成功的喜悦,能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最大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2.2 活化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利用好课堂,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将时间投资到学习上来,活化课堂就很重要。虽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则制度固然重要,但能让学生在制度中有活力地学习更重要。还需要教师释放幽默的细胞,充分发挥个人的人格魅力。

例如:在提到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时,需着重介绍引起该疾病的危险因素,其危险因素很多如:遗传因素、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吸烟、酗酒、女性>65岁、男性>55岁、靶器官(心脑肾眼)等。为确保学生掌握考点的效率,采用了编故事的方式巧记如下:“我因为爸妈的因素(遗传),胖成这样(肥胖),在小的时候及爱吃零食,像糖(糖尿病)、巧克力(高脂血症)什么的。参加工作后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工作压力太大,染上了吸烟,酗酒这些坏毛病,年龄大了发现自己重要脏器都出现了疾患,如心脑肾眼”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像这样的记忆方式非常容易接受,同样从笑声里面读到了对这种教学思路的肯定和接纳。如果每次上课都注意抓好活化课堂的分子,时间长了就是一种优质课堂,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为枯燥的学科添加了些许活力的色彩,增进了对该课程的兴趣。

2.3 分析教学情况,建立师生反馈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讲使学生理解考点,遇到重要考点时随堂出考题,让学生知道考点的考法,并通过考法制定相关解题方法。每周举行一次提问抢答活动,每章模拟考试一次,考试后及时对考卷进行正确率分析,通过教师讲解试卷,不仅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考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甚至可以帮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链,提高正确率,及时反馈学生近期情况。

3 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对于学生的尊重建立在理解之上,理解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是加深交往和友谊的纽带。作为一名代课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学会理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良好方法之一。

教师理解学生不能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要发自内心,例如:当学生与你迎面向问候时,你的回应要发自内心的亲切,而不是应付了事,学生会读懂你的。教师理解学生,要善于倾听了解学生的观点。例如:在随堂提问时,好奇很多学生没有回答到位。课后有同学指出换种问法,就会影响回答效果。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有差错,当发现自己有错时要勇于认错,例如:上节课教师在某个地方讲的有点问题,对此很抱歉,请各位同学及时修改错误之处。坦诚道歉,态度诚恳,并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尊重,会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使教师和学生的心更加贴近。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尽量避免当众指出某个学生的不足(睡觉、说话、玩手机等),可能会伤其自尊,还可能跟你发生正面冲突,为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更多情况会选择其他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如课后谈话。

由于护考已经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有力保障,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护考通过率已成为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护考辅导不仅要求教师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求学生改进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内科护理学课程是高职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内科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技能知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均要掌握内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也要掌握相应护理岗位的操作技能,由于内科护理学专业属于医学范畴,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内科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要满足岗位要求,就要外修内科护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内修自身道德素养。新时期,内科护理行业已经变革,想要提升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就要积极对接市场和行业需求,优化教学流程,改善教学方法,确定新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向,案例教学法以事实案例为主展开教学,可以让内科护理学教学更加简单,有效提升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学校应该深刻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能力,选择有效案例有序开展教学,进而全面提升内科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技能。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既要提升学生的相关护理学知识技能,也要重视学生的内科护理学素养,并通过实际教学让学生明确相关护理法规,助力学生提升自身的内科护理学综合素养[1]。当前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学和学生的岗位要求脱离,很多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岗位环境,这样的案例不是个例,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也易使学生陷入迷茫。而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技能为主导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到相应的内科护理学专业知识、技能、法规等,满足岗位要求。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推动教学改革。目前,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效果差,学生也学不到实际有用的护理技能,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应用案例教学法构建实践性的内科护理学专业课堂,可以推动教学改革。内科护理学专业课程内容广泛,包括基本的护理知识、技能、护理法规等,且知识体系也随着护理行业的变化而改变,内容的复杂性影响着教学的难度,实际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该结合实际变化,调整课程模式,引入实际案例,才能保证教学不落人后。应用案例教学法满足了内科护理学专业的课程特点。应用案例教学法实质上是构建应用型的教学模式。随着内科护理学教学形势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教学情况,高职院校应该迎合教学改革趋势,创新内科护理学教学理念,以提升教学质量为首要目标。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满足高职院校发展情况的教学方法,通过结合具有较强时效性的护理案例,可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多临床预习的机会。内科护理学专业知识内容广泛,单一的教学方法会阻碍学生发展、降低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注重护理理论知识渗透的同时,要加大实践案例的研究,才能助力学生提升专业护理技能,让学生掌握实际有效的护理技能,将所学技能应用在实践中。

二、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内科护理在近几年已经完成了初步改革,内科护理行业更加注重护理品质,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以服务为重。当行业发展时,与其对应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也应该紧跟行业需求积极改变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目前我国对内科护理学专业的重视程度很高,将其列为独立的专业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强化护理人才的建设,促进护理行业的转型,因此,内科护理学教学要以国家导向为主,培养高技能的内科护理学专业人才。护理行业应加强两种类型人才的培养,即知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以理论知识为导向,重视内科护理学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结合岗位要求,培养大量的内科护理学技能型人才,推动内科护理行业的变革和发展,建立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2]。服务质量是未来内科护理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在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升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内科保健的认知也逐渐提升,更加重视自身内科保健,推动了内科护理行业的发展,这也要求高职院校加大内科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结合时展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内科护理学技能人才,满足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内科护理专业虽然是技能型专业,但高职院校学生情况的特殊性降低了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这些主观原因或多或少会影响内科护理学教学的开展,例如会影响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落实,也会影响内科护理学教学定位的制定,最终影响教学考核措施的实施,进而导致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不佳。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在中职院校已经学习了内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教学内容多以理论为主,实操内容较少,其内科护理学实操技能较弱。由于授课形式单一,导致学生掌握的内科护理学理论知识也不完善,因此在高职院校内科护理专业学习中,学生会出现学习断层的问题,实操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都不是特别理想[3]。高职院校的学生一种是在高考前进行招生,一种是在高考后进行招生,所以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专业水平不高,不仅在学习时缺乏动力,在学习过程中也缺乏规划,影响了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重视岗位能力需求的调研

高职内科护理学课程内容多,岗位随着行业不断变化,要想有效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首先要重视岗位需求调研,通过对岗位标准、能力的调研,结合岗位需求选取案例,针对性地开展案例式内科护理学课程,提升课程的实操性。在学期开始前,学校可以安排志愿者对该岗位的能力要求、标准进行调研,获取护理岗位能力、标准相关信息,所设计的内科护理学调查维度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岗位需求信息多来自一线护理者,可以更加精确地掌握护理岗位职业需求,为培养与行业需求相符合的护理人才提供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综合设计课程,优化案例选择,选择更具时代性、针对性的护理案例[4]。

(二)以岗位要求为参考,优选护理案例

为了提升内科护理学课程的实用价值,为学生提供更多临床实习的机会,教学可以实际的岗位需求为参考,结合综合调查问卷,对护理岗位所具备的能力加以分析,然后调整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制定案例教学框架。结合内科护理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结合在一起,依据护理岗位的特色,补充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教材中的案例,融入更多实用性的案例。将岗位案例分成基础知识案例和技能案例,通过不同案例的学习,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基础知识案例包含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法规知识,如护理法规概述、护理药品等;技能案例主要是护理案例,包含多种关于护理的实操案例。在案例选择时,要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尽量提供真实的护理环境,让学生在护理的实际环境中进行训练,提高自己的技能[5]。

(三)优化案例教学的方法

要提升内科护理学课程的效率,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案例讲解和渗透,如情境教学、项目学习、多媒体教学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可以掌握系统的内科护理学技能。1.创设案例情境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案例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思考正确的护理方法。例如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通过引入真实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案例情景,鼓励学生思考正确的护理方法,如情景:某位老年患者突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咽部不适、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等表现,经过检查发现患者病原体存在病毒和细菌,还出现了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情况,经过治疗,病情趋于稳定,对于这种患者在后期应该如何治疗。通过展示常见的情景,激发学生探讨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讨,以分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临床上的护理方法等进行探讨,在学生的探讨中教师要加以引导,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经过一番探讨,学生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给出完善方案:前期治疗上,主要以予抗病毒、抗细菌、对症止咳化痰、退烧为主;后期护理上应该随时在呼吸科门诊进行观察,并且要调节生活饮食,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多饮水和休息。通过案例情景探讨,可以提高学生内科护理学的专业性[6]。2.采用项目化学习方法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化学习方法,项目化学习方法仍旧以案例为载体,可以设计多个案例,为学生搭建虚拟的护理环境,并采用分组的形式展开项目探究和分析,在项目化的案例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多个不同案例,尊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护理案例。例如在某高职内科护理学专业中,教师实施了阶段性的项目学习计划,在某个时间段分别设计了急性咽炎患者护理案例项目、急性扁桃体炎患者护理案例项目、急性咽喉患者护理案例项目,在项目化案例实施以来,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护理案例,经过阶段性的护理技能学习,逐渐提升了学生的内科护理技能,很多学生都反映掌握了比较实用的内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化学习完成后,教师根据不同案例开展了交流研讨会,鼓励学生说出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到的护理技能和心得,通过后期的交流和探讨,提升了内科护理学案例教学的效果。3.科学应用信息技术高职院校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更多采用讲述法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也不佳。在信息技术应用逐渐成熟的今天,信息技术为内科护理学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推动了内科护理学教学走向实践化,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内科护理学案例,将护理流程和知识通过屏幕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直观的视频学习实现内科护理学技能的强化,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内科护理实操进行语言指导,对视频中的内科护理实操流程进行分解,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护理技能[7]。例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急性咽喉患者护理案例和急性咽炎患者护理案例的护理方法,并指导学生分析两种疾病在护理上的差异,二者同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是在护理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比性的学习和分析,可以让学生高效掌握不同疾病的护理方法。在对比学习后,教师可以应用信息化技术指导学生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通过对学生实操情况的分析、总结,形成案例教学反馈,弥补案例教学的不足,为后期的案例教学提供参考数据。4.构建线上案例教学平台内科护理学教学以实操案例为主,所以教师应该设计多元化的案例练习活动,通过分散练习和集中练习,让学生的内科护理技能得到针对性的提升,通过随机案例分析和分组集中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内科护理技能。高职院校可以引入内科护理学线上学习平台,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提升内科护理学教学效率,以线上学习平台为基础,融入不同的内科护理案例,借助线上平台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全程化追踪和评价。在传统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并不多,一般只能通过作业和考核来检验学生内科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缺乏合理性[8]。建立内科护理学线上学习平台可以通过线上授课和线上交流的方式学习和了解更多护理案例,实现了内科护理技能的分享,学生的技能交流也更加通畅,通过线上平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案例研讨进行指导,也可以对学生的案例学习进行总结,实时了解学生的内科护理技能。此外,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学生内科护理技能的反馈系统,实现学生内科护理技能的动态化管理,在教师端系统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参数,全面了解学生的内科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继而做出科学的内科护理学教学调整。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实时内科护理案例,教师可以定期更新平台案例,及时引入新的案例满足学生的技能学习要求。5.校企合作,构建临床实习平台内科护理学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所以教学中应该结合不同资源,为学生创建灵活丰富的实习平台,借助不同案例完成实践性的学习。高职院校可以构建校园和医院的合作平台,为学生内科护理技能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在合作上,院校要拓宽合作渠道,签约不同的医院,依托校园和医院所成立校内外实操平台,融入不同实时护理案例,鼓励学生在案例中实践,将平时内科护理技能应用在实际案例中。高职院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校园内科护理实验车间,聘请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进行指导,让学生在真实的护理工作环境中锻炼护理技能,提高职业素养。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将案例融入考核环节,改变传统的考核方法,创新考核方式,将案例和考核融为一体,保证学生在考核中可以提升自己的护理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应该重视案例教学法,以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技能为向导,借助不同的护理案例,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构建不同的学习平台,推动内科护理学教学的改革,提升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琳.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0(24):142-143.

[2]刘爱平.基于标准化病人的动态性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343+345.

[3]谢文柳.交互式—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2):190-191.

[4]李静.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9(12):146-147.

[5]温朝玲,侯晞,刘耀辉,等.基于标准化病人的动态性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22):2693-2696.

[6]刘博.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三年制大专《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8):13446.

[7]刘涛.“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写作感想[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05):338.

第12篇

高职院校通常将人才培养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现在很多院校面临招生困难,所以对招生方案做了调整,持续扩大招生规模和招生批次靠后来提高招生数量,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显现出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一般的特点。作为医学专业知识点较多,专业知识高于其他专业,需要掌握的东西多,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部分医学专业的学生反映掌握医学知识较为吃力。内科护理涉及范围广、内容多、整体性强。它又是内科护理学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与其他护理课程关系紧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普遍,并且在护资考试中分值占有比例较高[1]。在内科护理学这门课程学习中如果学生无法准确熟悉的掌握知识要点,必将影响之后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对护资考试和临床工作都会带来影响,因此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水平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景教学以情景结合,以护理某一情景病例为内容,由教师组织,学生积极配合共同完成的教学方法。这个教学过程中是通过信息传递来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达到教与学共同提升的目的,此信息传递可分为师生之间双向或多向的,通过多次交流将知识点牢固的掌握[2]。对于当前内科护理学面临教学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一形式,我们将情景教学法引入这门学科的学习中,通过这种新的学习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率,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经过两个学期的实施发现教学效果有显著提高,下面将此方法进行分析报告。

一、资料与方法

1.基本资料。2010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16名学生实施普通教学法,2011级三年护理专业118名学生进行情景教学法。这两组学生都是零起点,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2.实施方法。每个理论知识课程讲述完成后安排一次两学时的情景模拟教学,对学生分组,每组7-8名。提前一星期将需要情景模拟的病例告知学生再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每组学生进行分工每名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对告知的模拟案例进行预讨论,并提出护理诊断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预演。课堂教授过程中随机抽取1组同学进行情景模拟,其他同学观摩预演,预演结束后由老师进行集中点评,对预演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解答知识点的疑难问题,从而达到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知识。每组都要进行实践预演,公平对待,在内科护理学课程结束前做到每组至少有一次情景模拟教学的演示,如有机会可多次预演。

3.统计方法

为了方便科学统计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二、教学目标和方法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更好的传授学生知识,此模拟情景教学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护士职业的认同,对常见病例护理能力加强,能随时应变临床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出高素质高技术的护理应用型人才。

2.教学内容。使用的内科护理学教材均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制,保证教材内容一致,由同一教师任课,接受相同的教学形式,并且课时数相同。在同一内容、同一教师、相同课时的前提下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从临床实际出发,选择8个典型的临床病例,要求同学根据实际的临床情景进行护理演示。

每个小组作为一个团队,学生自行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每个人的实际特点和实践中的需要可选角色有医生、护士长、护士、病人、病人家属等,在学生演示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演示情况进行指导培训,作为演示的学生要真实的感受他所扮演的角色,亲身体验进行合理、真实、有效的演示。为了演示的真实性在演示前提供一些道具和医疗用品,让学生更真实的进入角色。

经过分组讨论,每组学生讨论得出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计划,根据本组的护理计划进行护理情景的模拟,例如内科病房对病人进行的病情观察、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健康教育等。在所有的分组中随机抽取一组进行课堂模拟演示,教师和其他同学作为观摩人员在周围观看模拟演示的全过程,每个人通过观看记录下演示同学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为使演示更加真实贴切,教师可随机时增加临时情节,如心绞痛患者突发急性心力衰竭等,临时增加的环节可锻炼学生的临床应变能力,面对突发事件是否可表现的临危不惧,通过学生对突发环节的护理可看出其护理水平。因此模拟演练不仅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还能锻炼其护理水平。

演示结束后,演示中的同学对其扮演的角色的理解及获得了哪些收获,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哪些应该注意的地方。通过同学自身进行的分析,教师可对其进行提问,如做此次护理操作的目的等。进行过同一预演的的同学在观看其他同学的预演后也可以提出自己对某些角色的不同看法,大家对不同的看法进行有序的讨论,两组在讨论中如果不能达成一致这时可由教师给以指导性的建议,最后教师根据每个同学在演示中的表现进行点评。

4.评价方法。进行演示的同学由教师和其他观摩同学根据其演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打分,将每个人的分数进行统计,最终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成绩为演示同学该科实践课的成绩。

三、结果

经过演示后大部分同学赞成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法,并表示愿意积极参与演示,之所以得到广大同学的认同是因为他们认为情景教学法可以提高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对内科护理学知识掌握程度有所加深,并且临床应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此次演示我们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经过软件的处理和分析,内科护理学期末理论考试和实践对比,两组学生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的各自平均成绩存在差异,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发现采用情景教学法的同学的成绩要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的学生。

实习后从实习单位反馈中发现,在内科护理学这门课程学习中积极参与情景教学法的同学在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都已熟练掌握,在临床中能按照正确的护理工作程序进行操作,能正确的对病人做出全面的护理评估,可独立制定出合理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并将其用于实践中。可判断出恰当的预期目标,针对可能出现的状况提前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总之积极参与情景教学法的同学不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也高于他人。

四、讨论

内科护理学在护理学专业中再为重中之重的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与其他护理学课程知识点关系密切,在护资考试中分值占有较大部分,所以在教学中成为了本专业的难点和重点,护理教学工作者将寻找高效和可行的教学法成为了重要责任。情景教学法是将实物演示、角色扮演按医院的现场护理场景在课堂中重现,同学们将在演示中得到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对知识牢牢掌握。通过我们使用该方法进行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显示此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结果显示,接受情景教学的学生成绩高于传统教学法的学生。产生这种原因有可能是传统教学较为枯燥,主要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大量的知识,并没有将学生是否将知识掌握作为重点,学生一直处在被动角色,知识接受知识的灌输,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触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动机,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之后的实践中表现能力较差。然而情景教学法刚好与传统教学结果恰恰相反,则情景教学侧重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问题、并作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学生可自行组织和演示教学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的促进学生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使学生从被动传授转变为自主学生的责任感,这样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场景的病例演示,学生很好的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促进动手能力,在临床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更显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