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6: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药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皖北的中药科技学校在全国大赛中屡创佳绩呢?是中国药材之乡的天然优势,还是另有成功法宝?记者走进这座花园式学校,对其进行了专程探访。
医药经济的发展提供契机
亳州市位于安徽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交易地,有“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的美称,一年一度的中医药博览会就在这里举行。
近年来,针对皖北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安徽省启动了“百家民企进皖北”等对口帮扶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期间,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进展,优势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亳州新兴特色产业迅速兴起,中药种植、中药加工、饮片提取等特色产业从小到大、快速扩张,生物医药、照明新光源、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药制药、中药饮片加工、机械加工、汽车维修、电子技术产业企业达530家。特别是康美药业落户亳州,使全市中药材生产、加工、营销体系基本形成。无论是培育中药及保健品、生物生化制药及制品、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还是发展生物医学材料、临床诊断治疗康复等基本医疗设备,都需要一大批中药、酿造、管理、销售、服务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与此同时,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1.36%,为城镇医疗服务行业提供就业岗位14万个。
这些利好因素,不仅为亳州中药科技学校相关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更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办学实力
进入亳州中药科技学校汉魏风格的新校区,记者眼前一亮:学校建设规划把教学区、实训区、图书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功能区以华佗救世的“宝瓶”串联成了一个整体,展现出了浓厚的医药文化底蕴。
学校现有新两个校区,共占地300亩,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95700平方米。开设了中药、中药制药、药剂、护理、助产士、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计算机应用、饭店服务与管理等16个专业,在校学生7000余人,教职员工260名,建有校内实训基地5个、实验实训室98个,绝大多数教学设备与企业生产同步,办学硬实力显著提高。
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人才之路,办学软实力显著增强。学校先后与25家骨干企业(医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订单式培养、冠名办班、工学交替、互为基地、产学研等多种方式,建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融通合一。同时大力提倡“用心、用脑、用情”教育学生,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诚信”。
学校还根据职业技能培养需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不同专业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与产学结合层次。各实训室积极引进企业资源,与企业共建、共管,提高了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在生产性实训基地条件下改造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融“学习性”于“生产性”之中,探索“学习型的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确立了“以人为本,特色定位,服务诚信,需求一流”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创建以中药为特色的国家级中职名校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加大投入,提高办学硬实力;改革创新,强化办学软实力;服务经济,扩大办学影响力”的发展战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校发展不断攀上新的台阶。
创新教育模式 成就“一枝独秀”
亳州中药科技学校充分利用作为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协会、安徽省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和亳州市药业行业协会成员单位的优势,按照“整体设计、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协调发展”的方针,紧紧围绕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要求,重点建设中药、中药制药、护理、机械加工技术(医药机械方向)4个专业。通过示范校建设,在改革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办学模式及创新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和改革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创新,带动学校招生、就业、综合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学校注重改革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由此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学校立足中药、护理类特色定位,加强与地方中医药行业交流合作,实现校企资源优势共享,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从而深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
此外,改革教学模式也是学校的举措之一。学校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在职业活动的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做中教、做中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专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坚持环境育人,形成与企业文化相接轨的校园特色文化,将学校的实训场所以工作间的标准来布置,将学生以工人的形式来要求,将实训教学以企业的生产流程来管理,使师生关系变成师徒关系,让学生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
学校的创新教学是以深化教学内涵为主要内容,把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作为切入点,深化培养机制、专业建设、校本教材以及教材展示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注重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文化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使用和研发能够反映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课程资源和校本教材。
学校依据教育评价机制,结合行业评价标准改革评价模式,以贡献和能力为主要依据,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的评价机制。在学校评价模式上突出以贡献为导向,在学生评价模式上以能力为核心,以学分制和分级考核为依托,课程考试与资格鉴定相结合,实现“双证书”毕业制度,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强化师资队伍 提供有力保证
亳州中药科技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为目标,按照学校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扶持一批积极进取、发展潜力突出的青年教师,培养和稳定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引进和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规模适当、结构优化、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学校修订并完成“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和“专业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以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为目标,通过岗位培训、课改培训、技能培训、学科带头人培养等平台,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
在重点建设的专业中,培养和引进专业和项目建设带头人,聘请行业专家,培养骨干教师,建成由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人才库,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倡导“修师德、练师能、树师风、铸师魂”,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教师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全面提升教师动手实践能力,严格执行新引进教师具有一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等制度。
学校先后派出50多人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设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目前,学校已引进本科以上人才43人;从企业(医院)聘用学校急需的专业性强的教师45名,并建立兼职教师档案。专任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26人,占93.3%;研究生学历13人,本科学历212人,本科以上学历占96%;高级职称75人,占32%。学校有省级教坛之星2人、省特级教师1人、市特级教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8人,市级骨干教师18人,市级教坛新星2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2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市级优秀教师3人。
合力共建赢来硕果满枝
全校上下一心,同舟共济,亳州中药科技学校多项事业均取得骄人成绩。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重点建设项目学校、亳州市文明单位、亳州市全面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2011年6月,学校申报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获得成功。
在2012年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安徽省级复赛中,学校获一等奖8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15个;在国家级复赛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在2013年第十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安徽省级复赛中,获一等奖13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21个,学校荣获安徽省优秀组织奖;在2013年安徽省第三届国家级重点和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学校获金牌8枚、银牌5枚、铜牌3枚,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三名、总分第二名;在2013年全国中医护理技能大赛中,学校获团体三等奖和3个个人一等奖。
1. 秋收冬藏养生的传奇故事
我们课题组开题上课是在秋季,根据中华传统习俗秋收冬藏的养生精髓,课题组首先编印的《人参大补元气传奇故事》,内容是:很久以前,两兄弟进山打猎。不久,纷纷的大雪封住了山路。两人只好躲进山洞。靠挖野菜充饥,他们挖到一种外形很像人形的东西,吃了以后浑身长劲,第二年开春还扛着许多猎物回家了。人们把这种长得像人的植物根叫人参。同学们一下子被这神秘、浪漫的故事吸引住了。于是我们趁热打铁,开发《枸杞的传奇故事》,内容是:很久以前,一位体弱多病的书生,到终南山寻仙求道。他看见一年轻女子正在痛骂责打一名白发妇人,赶忙上前劝阻,细问之后才知道那看起来年轻的女子已经92岁了,她竟然是白发老妇的婆婆,她驻颜有术一年四季以枸杞为生,春吃苗、夏吃花、秋吃果、冬吃根,越活越年轻。书生听了马上回家,多服食枸杞,天长日久,百病消除,活到八十多岁。接着继续开发的《当归的传奇故事》、《川芎的传奇故事》……这系列的传奇故事告诉了学生秋冬时节补气补血成了人们的共识。人参补气,当归补血,气血平衡百病不生。
2. 春夏清热生津的传奇故事
第二学期开学,春回大地,气温回升,广东地区气候炎热,流感多发,为此,我们编印《葛根的传奇故事》。故事内容是:从前有位葛员外,为官清正,蔑视权贵。奸臣诬告他谋反,连夜逃亡的葛家儿子被一老药农搭救了。老药农每天带他上山采挖一种草药的块根,背到市上去卖。这块根是治疗发热口渴等病的良药,救活了不少人。葛家儿子就为这块根取名“葛根”纪念被满门抄斩的葛家先人。并告诉学生葛根也是肇庆特产,沙浦镇粉葛清甜生津非常出名,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了解肇庆特产――沙浦粉葛。我们还编写《鱼腥草的传奇故事》,通过阅读了解鱼腥草清热除湿的特点。
二、煲中药汤水孝敬父母,传承医食同源的中华传统文化
西洋参炖鸡。阅读了《人参大补元气传奇故事》,了解人参的种类和用途,红参、高丽参温热补气,西洋参和沙洋参清热补气。周末时分,请学生和家长一起选一种合适自己家人体质的参做一道美味汤犒劳一下家人。
为父母泡一杯枸杞茶。阅读《枸杞的传奇故事》知道枸杞的功效,请你回家后亲手为父母泡一杯枸杞茶,体质寒的人可以喝枸杞红枣茶、枸杞桂圆茶,体质热的人可以喝枸杞茶、枸杞玫瑰花茶。
煮当归红枣桂圆茶。通过学习《当归的传奇故事》学生了解当归有和血补血的功效。回家后亲手为妈妈煮一碗当归红枣桂圆茶,给妈妈补补身子。
这样的活动,每隔两周就开展一次,结合中国传统假日开展的活动更加能体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出版、制作百草园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专门请有经验的老师为报纸设计模版,共四个板块。第一版刊登编者的话、给家长的信、中药传奇故事教材、课题组的教研活动简讯。第二、三版刊登学生的优秀的活动日志、第四版除了刊登学生文章外,还刊登学生参加课题组举办比赛的获奖名单。经过课题组老师的精心编写、认真排版,一张张带着墨香的《百草园报》通过学生的手传到课题组400多个学生的家中,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印刷了10期《百草园报》,总共印刷了四千多份,其中第9、10期的报纸上刊登15名学生在父亲节用艾草煮水为忙碌了一天的父亲泡脚的泡脚的活动日记。其中,李浩文的日记记录了在父亲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用艾叶煮一盆艾草水为父亲泡脚,表达对父亲的爱的故事。他瞒住爸爸偷偷地把艾草放进锅里加水煮一锅热气腾腾的艾草水,他把清绿绿的艾草水倒在盆子里,淡淡的艾草香味随着雾气飘散满屋,李浩文同学把艾草水端到父亲房间,一边给父亲讲述了艾草的功效,一边蹲下身体为父亲揉脚时,平常不苟言笑的父亲激动得热泪盈眶,写下对李浩文的评价:“儿子,艾草水泡脚后,真的感觉浑身特别轻松、很爽、很舒服,儿子谢谢你给我这份特殊的父亲节礼物,我很满意。”父亲的话是对李浩文同学的评价,这也是对我们活动的评价。其他的家长也纷纷写下他们对自己孩子的评价,课题组也把家长的评价刊登到《百草园报》上,下面是一组来自家长的心声。
林霖家长:在女儿用艾草水为我泡脚的那一刻,我的确感觉到父亲与子女之间要有一种互动,这次活动女儿学会了尊老敬老的民族精神。
4月中旬,中国第一支海外中药股同济堂宣布即将退市,这家企业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不到一年。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显然意味着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中药产业至今没能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认可。中国的中药产业仍然在低谷徘徊。
不过,整体的不景气之下,仍有众多的中药企业在锲而不舍地谋求困境突围,其中一些企业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本刊策划的此次《中药突围》的商业主题,希冀能对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并对中国的中药企业有所借鉴。
中医中药又一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2008年4月16日,由卫生部、科技部等22个部委共同主办的旨在推广中国中医中药文化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再次拉开帷幕。
不可否认,在西药领域不断遭遇到来自国际跨国医药企业的专利困扰的情况下,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优秀代表的中医正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各界的关注。在今年“两会”期间,就有代表表示,中国医药业能否崛起,只能看中药的发展态势而定,因为在西药领域,西方跨国企业已经建立了足够强大的技术和专利壁垒。
内忧外患
不过,被国人寄予厚望了的中药产业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强大。
4月中旬,几乎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作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药制造企业,贵州同济堂宣布将回收所有流通股份。这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同济堂将在不远的将来退出纽约股市,此时距其上市时间还不到一年。
主流的观点认为,号称中国中医海外第一股的同济堂的退市说明了中国的中药产业并没有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事实承认。
可以说明这一观点的还有一组来自海关的数据。该数据显示,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亚洲一直都是中国中药出口的重要基地,占我国中药进出口总额的65.76%。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80%的中药都是以保健品和食品而并非药品的身份出口。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平表示,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中药国际化的最大拦路虎。中西医是基于东西方文化大背景的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自然与西药有着巨大差别。西药化学成分少,可精确检测其成分含量,但中药以复方配伍为主要特点,产品中有成百上千种化学成分,不可能测定其所有化学成分的含量,而这恰是中药出口的巨大障碍。虽然植物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但仍遵照西药标准,与成分复杂的中药有着本质不同。
文化差异表现在操作层面,就是各国药政部门政策法规的限制。中药如果作为药品进入欧美国家大多需要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及欧盟相关机构的认证,但这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因为他们的认证标准是按照西药制定的。此外,对重金属、二氧化硫等含量的要求也阻碍着中药出口。例如,使用了朱砂的中药产品不可避免的含有重金属,中医认为是安全有效的,但国外却不接受。
外患之下,中药产业的内忧也不断。作为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在中药辉煌时期,我国曾有超过50%的人治病时服用中药;患病就医时,首选中药治疗者占24%;几乎所有人在一生中都使用过中药。但是近期资料显示,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名,仅有27%的百姓生病后愿意看中医,这些迹象显示出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中药行业还未从低谷中脱身。
榜样的力量
不过,中药整体的不景气并不能抹杀众多有志于中药产业振兴的企业和企业家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而这些企业则就是《小康•财智》本期重点报道和宣传的对象,即便和西方跨国药企相比,它们到目前为止,仍显稚嫩。
同仁堂等传统老字号品牌,便是充分运用了中药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并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这一优势,通过大力挖掘祖先遗留下来的古老药方,并在此基础上做二次乃至多次开发,并最终以中药的名义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加入这一阵营的也还有1978年才成立的宛西制药。在接受《小康•财智》的记者采访时,宛西制药董事长孙耀志无不骄傲地表示,宛西这家县办企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是缘于1999年收购了有深厚文化背景的南阳仲景制药厂,“这10年当中,我们启用‘仲景’品牌、张仲景文化、生产仲景方剂、生产仲景经方名药,使我们企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知名企业。”
同样作为老字号的东阿阿胶则把触角伸向了海外。利用日韩及东南亚一带华人居多,更加容易认可中国和中药文化的优势,东阿阿胶依靠祖先流传下来的中药老字号的声誉,大力扩展东南亚市场,也业绩不俗。
更为大胆的做法来自云南白药集团。在通过不断变换云南白药散剂的载体而衍生出类似于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喷雾剂、云南白药创可贴、云南白药胶囊等一系列产品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时候的需求之后,云南白药集团把中药产业延伸的触角伸向了日化产业,依托高科技技术提炼出来的云南白药活性成分这一核心物质,分别以牙膏和面膜为载体进入了市场更为广阔的牙膏和彩妆领域。短短三年间,云南白药牙膏的销售额就突破了6亿元,并被高露洁和佳洁士列为重要竞争对手。
神威药业的发展则告诉我们,即便中药品牌没有很漫长的历史积累,只要扎扎实实提高产品质量、致力于稳定产品疗效,那么,这个品牌一样可以获得长足的发展。这家成立于1984年的校办企业直到1992年才开始转型做中药,原因非常明了:相比西药领域竞争对手实力太强,中药制造企业的规模也普遍偏小,市场竞争程度远低于西药,这样“神威就更容易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结果,15年之后,神威由中药行业的小字辈发展成为国内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现代中药集团,现代中药注射剂、软胶囊、颗粒剂雄踞国内产销龙头,位列全国中药行业五强企业。李振江成功了,更多的则是对于质量的执著。
其实,它们并不是成功道路上的“孤独者”,和它们一样取得成就的中药企业还有很多,比如九芝堂、汇仁药业、江中制药等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甚至比它们还成功的中药企业也不少,比如天士力就是目前国际化道路上最为成功的中药企业,它突破了中西药文化的界限,把出口的触角伸向了美国和西欧。
同仁堂、东阿阿胶、云南白药、宛西制药、神威药业,这些企业的成功告诉我们,不论企业品牌是悠久还是短暂,也不论发展的难度是高还是低,只要能够认可中药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传统中药文化与现代中药技术相结合,不断提升产品的稳定性,那么,你的企业就可以和在别的行业一样,在中药领域继续取得成功。
或许有人会怀疑中药创新的门槛,毕竟无论是云南白药还是东阿阿胶,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但神威药业此前只是一家中学的校办工厂,宛西制药则起步于一家在当时并不符合办厂条件的县办企业。难道还有比这更低的门槛吗?
[关键词] 中药企业;品牌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药行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少数行业之一。一直以来,中药行业受到我国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中药产业已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来发展,中药行业发展势头向好,发展前景广阔。
在当前品牌经济年代,品牌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决定着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但我国目前2000多家中药企业中,大部分中药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却非常落后,仍然延续以往那种依靠展开价格竞争或大量投入广告促销费用等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落后的品牌管理意识和低下的品牌战略管理水平已经导致我国中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质量问题频出,难以在国际植物药市场获得优势市场份额。
本文通过对中药行业品牌管理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中药企业品牌竞争力构建的关键因素,提出中药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对策,以提高我国中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品牌竞争力内涵
竞争力是市场竞争的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争夺资源和市场份额的能力,竞争力是一种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和发展的动态能力。随着品牌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直接表现为品牌的竞争,体现企业的综合实力、衡量企业的竞争能力的指标也越来越指向品牌竞争力。
品牌竞争力是品牌通过对自身可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在竞争环境中形成的特殊性或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优势而在占有市场份额、获得动态竞争优势和持久利润方面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品牌竞争力强的企业,其产品和服务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地满足消费者。
二、中药企业品牌管理的特点
对于中药企业来说,其所处医药产业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其品牌管理与其他制造型企业以及服务性企业的品牌管理侧重点有所不同。首先,中药产业属于高科技行业,与现代医药产业一样,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周期长的特点。企业的研发能力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次,医药产业最重要的宗旨就是为人类健康服务,医药企业肩负着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殊使命,中药企业生产的产品用于治病救人、预防疾病、改善健康状况,为人类健康服务,在医药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要求也更严格,这是中药企业区别于其他类型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此外,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使用基础,中医药文化内涵丰富,中药企业担负着继承、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三、中药企业品牌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目的在于如何增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要发现增强品牌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就必须找出影响品牌竞争力形成的因素。中药企业因其行业特殊性,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文化将对品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这是中药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此外,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产品的质量、安全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品牌管理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中药企业品牌竞争力。
(一)品牌文化
产品是品牌文化的载体,品牌文化通过品牌理念来传播其价值观,获得消费者认同。消费者在享用某个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功能性需求,更多的是为了体验品牌背后的文化,寻找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归宿。产品同质化和价格趋近现象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竞争者可以模仿产品的技术,采用相同的定价方法,但是产品背后所带来的品牌文化却很难被克隆,品牌文化已成为品牌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品牌文化对提高品牌认知度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品牌认知度是目标消费者对品牌名称及其所属产品类别的知晓程度,也就是品牌的知名度。品牌竞争力强的企业必然拥有很高的知名度,面对耳熟能详的中药品牌和从未听说过的中药品牌,比较熟悉和拥有使用体验的品牌更容易带给消费者相对的信任感,因此,知名度高的品牌总是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品牌的认知度也通常与市场占有率呈正比关系。对中药企业来说,在提升品牌认知度的过程中,只有具备独特文化内涵的品牌宣传才能富有创意,使购药者对企业和产品产生亲和力,在其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品牌文化有利于培养品牌忠诚。品牌忠诚是消费者对品牌的喜爱和认同,对企业和产品抱有非同一般的感情。在消费行为的表现上,品牌忠诚者即使面对竞争品牌的价格等方面的诱惑,也愿意为其忠诚的品牌付出高价,长期反复购买该品牌,从而使企业实现利润。在竞争激烈的中药行业,产品同质化程度高,消费者很难根据自身经验和知识判断不同品牌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要有效地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就要使品牌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让消费者通过文化的认同缩短同企业之间的距离。消费者选择某种中药产品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认同该品牌的文化内涵。中药产品要想得到消费者的信赖,促使其做出购药决策,就必须使消费者有某种情感的认可。能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企业品牌文化能够赢得消费者信赖,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文化上的认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被接受就不会轻易改变,这就对转移购买铸成一道牢固的壁垒,可以有效地阻止竞争品牌争夺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品牌以其独特和稳定的文化特征,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培育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加速形成品牌的竞争优势,有力地提升了品牌竞争力。
(二)企业社会责任
中药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影响中药企业的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药企业品牌的建设、竞争力的提高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是基于对企业社会责任长期履行的基础上的。药品具有维护人类生命健康的特殊性,作为医药产品生产企业,中药企业生产的产品关系到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这决定了“安全、健康、公益”是中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由于医药产品的使用对象是人体,安全性是第一要求;健康和公益是指中药企业经营指导思想应体现在更高层次的追求上,不仅要生产安全可靠的产品,而且要在企业员工中提倡健康和公益的经营理念,将健康公益上升为企业文化层面,作为中药企业经营伦理和经营道德的核心内容。
承担必要的企业社会责任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助于中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来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多少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对于中药企业来说,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还可以有助于企业经营的良好社会形象,提高企业品牌和声誉,带动品牌形象的提升。总的来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而品牌形象的提升最终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缺失的企业很容易在消费者、全社会的舆论中损害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形象。如我国发生的“齐二药”和“欣弗”等多起药品安全事件,涉及的企业都遭受了致命的打击,有的甚至已经倒闭。事实证明,中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额外增加的成本,更多的是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长期经济社会效益的提升。
(三)品牌认知度
品牌认知度是中药企业拥有的品牌在目标市场获得社会认同和消费者满意的能力,是品牌竞争力内在的、隐形的表现。中药企业品牌认知度包括广告知名度、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忠诚度。
广告知名度是品牌知名度最初级的表现,目前中药企业的广告充斥电视屏幕,仍然在为获得消费者的广告知名度进行激烈竞争。知名度使品牌在消费者心智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消费者知晓品牌的前提。品牌知名度越高,消费者越认同该企业和产品。广泛的品牌知名度并不意味着良好的品牌美誉度,品牌美誉度的获得主要来源于产品的功效以及性价比。品牌忠诚度是品牌竞争力的最高境界。品牌忠诚度是指受质量、价格、文化、个性等因素的影响,使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商品情有独钟,形成偏好并长期购买的行为。可见,品牌忠诚度是一种行为上和态度上的综合反映,它不仅仅表现为重复购买的行为忠诚,而且包括对一个品牌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取向的态度忠诚。而品牌忠诚度的价值在于赢得稳定的利润,缓解竞争品牌的冲击,有利于品牌的延伸与扩张。
(四)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品牌竞争力体现的是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关系,因此,中药企业品牌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品比竞争对手具有的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消费者购买中药产品的目的是获得药品的疗效,产品疗效是消费者需求的核心要素,是人们对中药产品的最基本需求。因此,中药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是影响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要建立和维护品牌忠诚就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五)技术创新能力
中药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中药企业品牌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保证产品和品牌质量的手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反映企业在产品、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和潜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保证。
当企业经过成功的技术创新提高了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和品牌附加价值,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药品疗效,能够获得消费者对品牌的进一步认同以及对该企业产品的重复购买,从而获得持续稳定的利润,提升了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药品市场竞争不断激化,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必须得拥有有效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才会拥有持久的品牌竞争力技术创新,促进品牌竞争力的提升。
(六)品牌管理能力
品牌管理能力包括品牌定位能力和品牌传播能力。信息化时代到来后,消费者面临多渠道信息来源,影响消费者购药决策的因素也更复杂。企业进行品牌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中药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目标选定、品牌定位等一系列品牌定位工作,可以将品牌的个性、质量等特征准确地、快捷地传递给消费者,增强品牌文化的浸透性,在消费者心中确定清晰的品牌形象。中药企业常用的有效品牌传播工具有广告传播、代言人传播、促销传播、终端传播、公关传播、赞助传播、体验传播、口碑传播、互联网传播等,企业通过各种传播信息和渠道,树立、维持和提升品牌形象。有效的品牌管理手段一方面能够将品牌形象及品牌价值传递给消费者,另一方面能够培育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从而有效地形成市场优势、提升品牌竞争力。
四、提升中药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为了创建和培育自有中药品牌,使更多的中药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中药企业品牌竞争力。
(一)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应该不仅追求利润,还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成为合格的企业公民。中药企业必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建立监督约束机制,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面对目前存在的诚信缺失现状,中药企业要将诚信经营理念纳入企业经营哲学中,并将诚信经营理念纳入企业文化范畴,成为企业的基本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一部分。中药企业承担着安全、健康、公益的特殊使命,对于企业伦理中的“义”、“利”关系,应该建立一种“以义统利”的关系,即逐“利”必须以行“义”为前提。此外,还要强化中药企业是健康的社会生产者意识,患者是中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必须将患者的利益置于中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位置。中药生产企业还应该在收集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信息方面加大投入,积极主动建立上市后产品检测体系和产品召回体系,及时对存在不良反应的药品进行召回和处置,做真正对公众负责任的合格企业公民。
(二)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药品直接作用于人体,药品的安全性是对药品的第一要求。作为药品生产企业,中药企业要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第一、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理念,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生产,认真实施GMP制度,建立严格的生产质量负责制度,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保障责任。中药企业的安全责任还应体现在日常的药品生产、经营活动中贯彻政府管理部门规定的生产经营管理规范,生产和销售质量合格的药品。中药产品的源头是中药材,中药材的质量差别非常大,中药制造企业应该建立规范的原辅料采购制度,保障产品原料符合药用标准。
(三)塑造良好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可以形成关键性的购买原因、产生溢价效应。不同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很大差别。形象塑造得好的品牌,容易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同,在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具有良好品牌形象的企业,也更容易培育品牌竞争力。如:历代同仁堂人始终严格恪守“炮制虽繁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古训和出产的质量可靠的中药产品;提起天士力,我们想到的是丹参滴丸;提起云南白药集团,我们想到的是具有活血止痛功效云南白药系列产品。以上几家在消费者心目中培育了良好品牌形象的中药企业,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也因此扩展了企业发展的空间。
中药企业可以运用整合营销传播塑造品牌形象。整合营销传播对外具有整合各种传播信息和渠道,树立、维持和提升品牌形象的功能,对内具有整合企业内部信息,保障品牌有效实施的功能。中药企业可以考虑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工具,将统一的企业品牌形象清晰地传达给消费者,使消费者认识、了解、喜爱乃至偏好该品牌。
(四)培育技术创新能力
中药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品牌竞争力,首先,要加大技术创新经费投入,研发经费投入不足是导致我国中药行业药品研发水平落后的重要原因,中药企业应该重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扩大技术创新资金来源,多方筹措资金进行科技投入。其次,中药企业要加大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创新的推进者和完成者,中药企业要注重技术创新人才的内部培育和外部引进,完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创造人才发展的宽松环境。再次,中药企业要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创新有赖于经验的沉淀和平时的积累,这就需要企业内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鼓励知识分享和重视技术创新。因此,中药企业应该创造和培育适宜技术创新的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环境,建立长效学习机制,为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五)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
中药企业要获得消费者的信赖与认同,除依靠产品本身过硬的质量和疗效外,同时还要使消费者有种情感的认可。只有在企业品牌营销过程中,注重将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融入企业和产品的品牌传播,充分体现中医药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形象,进而获得竞争优势。
中医药企业引入文化营销理念构建强势品牌,就把中医药文化渗透在广告、销售促进、公关、人员推销、直销等整合传播策略之中,利用事件营销、口碑传播、中医药文化旅游、免费药品知识宣传等软性营销工具扩大中医药品牌传播范围,提高企业中医药文化传播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孔祥金.医药伦理视角下医药行业的社会责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2):41-43
[2]陈江平.沪深两市中药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31)
1国际中医药销售市场
亚洲市场:受中国文化影响对中草药有一定认识。应进一步开发新产品,为亚洲热衷于中草药的国家提供更好疗效、高质量和安全的产品。非洲市场:非洲经济落后,制药工业几乎空白,其药品主要依靠进口。由于地理因素,非亚大陆相距甚远,对中医药不了解,所以开发非洲市场,将是任重而到远的工作,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商机及发展潜力。非洲国家依照西药检验标准和程序检验中药,严重制约中药进入非洲市场。我国出口的中药产品有些没有经过正规注册,无法在正规药店销售。欧洲市场:欧共体由德、法、英、意大利、比利时、丹麦、希腊、爱尔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奥地利、芬兰、瑞典等国组成。欧共体就有法令对植物药给予高度重视,认可草药是药物。但是,国内的中成药往往包含多种中药材,药效难以检验,所以很难进入欧盟。美国市场:对于草药的认识,迄今美国的法令还无法与欧共体国家相提并论,只将草药定为食品补充剂。中药至今在美国未能取得合法地位,官方不承认中药是合法药物,植物药制剂作为营养补充剂不能陈述治疗作用,可以在中药、食品店和杂货店出售。中药不能作为合法药物进入社会保险,大医院也不允许作为合法药物进行宣传与销售。中医药产品目前尚未真正进入美国药物主流市场。
2中药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障碍
由于面临着文化差异、技术法规、人为排挤、劣药冲击等重重障碍,中药产业走出国门步履维艰。制约中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主要有两个:首先是文化上的障碍;其次是质量标准问题。因为中医和中药的理论自成体系,与西药有极大的不同,这对于西方人接受中药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对中药企业来说最理想的专业医药经理人必须懂得中医药知识、西医药知识、共体及所在成员国的医药法规。中药成分复杂,不像西药容易鉴定,国外对中药的进口都有严格的质检标准,有的甚至近乎苛刻,很多国家对中药成分有很多禁忌,往往成为我国中药出口的盲区。质量标准体系的不同主要包括:重金属含量不同、农药残留量不同、卫生学上常规检查细菌及微生物不同等。我国质量标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产品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低、多数中药材缺少明确的有效成分含量指标等。在我国加工的中药制剂的生产装备也一直比较落后,生产出的制剂质量也不稳定。中药的辅料长期简单的停留在乳糖、淀粉上,制剂产品的治疗作用无法提高。我国使用的水獭肝、熊胆、虎骨、穿山甲(甲片)等中药材违背了保护濒危物种的国际公约。
3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策划
3.1国家公关营销,发力海外推介中药出口应上升为国家战略,借助国家整体力量大力向海外推介中药。我国应与中药出口国建立对话协商的沟通机制,形成双边信息传递渠道,由国家力量来强力推广中药。要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企业务必要创造自己的品牌。以品牌为载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借用营销方式将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及品牌形象向社会公众和企业内部员工广泛传播,有效促进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值。实积极进行国际市场调研,分析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状况及反馈意见。
3.2联合技术研发,中外技术接轨最根本的出路在用高科技手段改造现有中药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品种,以符合国外医药法规的要求。可通过联合技术开发,提升我国中药产业的总体水平,缩小技术差距。根据中医中药的优势研发疑难病、慢性病、新生疾病方面的新药,并展开中药药效和成分之间关系的量化研究,以此彻底解决中药成分难定、原理不清、疗效不稳等难题。在与国际接轨中,应主动地有意识地去适应其轨道,从而占领其市场。加强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没有相关自主知识产权将会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丧失。引进外国的资金和先进的生产工艺的同时要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
3.3销售教育并重,中西文化对接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那样深知我们自己的中医药,中药走出去,文化要先行,要实现从中药出口到文化传播的延伸,只有这样中医药才能在海外生根发芽。
作者:张晓燕单位: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关键词】社区医院;服用中药配方颗粒依从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122-03
Investigation on the Compli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Granules by Oral of Patients in Community Hospital
MO HUilian
Shuangdong Streets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Luoding City of Cuangdong Province,Luoding 527217,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ompliance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granules by oral of patients in community hospital.Methods 190 patients in community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and the compliance and awar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granules by oral of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questionnaire,then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gender,ages and education degree were compared too. Results The compli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granules by oral of 190 patients were low,the awareness of patients were low too,and the compliance and awareness of patients with male,lower ages and lower education degree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female,higher ages and higher education degree,all P
Keywords:Community Hospital;Compli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Granules By Oral;Influence Factors
中药配方颗粒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药物剂型,其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与本类药物服用治疗相关的研究也十分多见,但是关于本类剂型药物服用依从性的研究却相对不足[1-2],而要保证较好的应用效果,对其用药依从性的干预则十分必要。本文中我们就本社区医院患者服用中药配方颗粒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社区医院的1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01例,女性患者89例,年龄:65岁者101例;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87例,中专与高中83例,大专与以上20例;疾病种类:慢阻肺患者75例,高血压患者50例,糖尿病患者40例,其他患者2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及同意。
12方法将190例社区医院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中药配方颗粒服用依从性及认知度的调查,并比较其中不同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患者的调查结果。
13评价标准①中药配方颗粒服用依从性由医师、患者及其家属共同配合,以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的应用为依从性较高,以患者在进行药物服用的过程出现一次或两次不能按量、按时及按照正确方式服用等情况为依从性一般,以患者进行药物服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不能按量、按时及按照正确方式服用等情况为依从性较低。②中药配方颗粒服用认知度采用问卷的形式评估,问卷内容为与中药配方颗粒服用相关的各方面知识,包括服用方式、剂量、时间及其他方面的问题,问卷评估分值范围为0~100分,其中90分分别表示认知度较高、一般与较低。
14统计学方法数据检验软件采用SPSS160,数据检验方式为t检验与卡方检验,P
2结果
21190例社区医院患者的中药配方颗粒服用依从性比较190例社区医院患者的中药配方颗粒服用依从性较低,且男性患者、年龄较低及文化程度较低者的依从性均低于女性患者、年龄较高及文化程度较高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190例社区医院患者的中药配方颗粒服用认知度比较190例社区医院患者的中药配方颗粒服用认知度较低,且男性患者、年龄较低及文化程度较低者的认知度均低于女性患者、年龄较高及文化程度较高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社区医院就诊患者的疾病情况与其他医院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较多为慢性病患者,因此对于药物治疗的需求较高,同时对于长期用药的要求也较高,而中药,包括中药配方颗粒是在较多社区医院就诊患者中应用率较高的一类药物[3-4],其临床受肯定程度较高的同时,与本类药物应用相关的各方面研究也不断增多,其中关于中药配方颗粒服用依从性的研究虽也可见,但是研究的深度与涉及面仍相对不足,而此方面关系到药物的最终效果情况[5],因此对此方面的研究价值较高,此方面的探究也极为必要。而众多与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的研究显示,患者自身对于服药及治疗的认知度是对其最终服药依从性影响较大的方面[6-7],因此对于此方面的状态研究也有较高的意义,可从一定程度上起到间接反映作用,因此对其调查研究的必要性也较高。
本文中我们就本社区医院患者服用中药配方颗粒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90例社区医院患者的服用中药配方颗粒依从性存在较低的情况,同时其相关的认知度也较低,并且不同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患者的依从性与认知度也较低,表现为男性患者、年龄较低及文化程度较低者的依从性及认知度均低于女性患者、年龄较高及文化程度较高者,说明年龄较低、男性及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其对于药物的应用依从性与认知度均相对更低,因此上述方面的人群应该是干预的重点。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与男性患者对于治疗的认知度较低及对于疾病的不良心理控制影响等方面有关,同时年龄较高者对于疾病的治疗重视程度更高,而文化程度较高者则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更高,因此对于治疗的认知程度较高,相关治疗措施的依从性均相对更高[8-10]。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本社区医院患者服用中药配方颗粒依从性较低,且受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应给予充分的针对性干预。
参考文献
[1] 许月容.某社区医院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J]. 中国校医,2016,30(3):182.
[2] 刘敏,张苏川,闫杰,等.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干预对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4):1219-1224.
[3] Lauro MR,Carbone C,Sansone F,et al. Innovative oral spray-dried Idebenone systems to improve patient compliance[J]. Drug Dev Ind Pharm,2016,42(7):1127-1136.
[4] 万志荣,何向楠,李继来,等.不同等级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现状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4,4(3):77-80.
[5] 孙秀红.从医院到社区连续性健康教育对心内科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13,42(2):220.
[6] Pollack CV Jr,Diercks DB,Thomas SH,et al.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from A National,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Acute Pain Management With an Intranasal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Opioids, or Both[J]. Acad Emerg Med,2016,23(3):331-341.
[7] 史凌燕.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社区30~50岁糖调节受损患者采用中药辨证施治的调查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7):74-75.
[8] 王华.社区居民中药汤剂煎煮基本知识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6):222-223.
【关键词】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On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U Yongqing,Liaoning 110163,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ystem established and improving in China,People graduall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ow we analyzd its current status and impact factors,and proposed the strategy of strengthing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Protection;Strategy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最具民族特色和技术优势的专业[1]。我国被誉为“中药大国”,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但我国离“中药强国”还很远,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很多。其中,我国给予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不够是一个重要因素[2]。
1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医药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并获得高额利润的情况下提出的。加强对传统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无论在经济上还是传统文化意义上都极具必要性。
1.1 传统医药在世界范围地位的提升 由于西药的局限性和西药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许多发达国家将一些疑难病、慢性病、老年性疾病的治疗手段开始转向传统疗法,特别是中医药。不论是西方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还是东方的泰国、新加坡,都广布中医诊所,针灸、草药疗法已成为不少民众就医的选择。澳大利亚甚至立法《中医注册法》,新加坡成立了中医药专门委员会等机构,泰国政府正式承认中医药的合法地位[3],这些都标志着中医药地位的提升。
1.2 “洋中药”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近年来人们的医疗健康观念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回归自然”,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在全球掀起热潮,一度使中医药市场升温。据统计[4],国际中药市场年销售额达160亿美元,其中,日本产品占80%,韩国占10%,而作为中药老家的中国仅占5%左右。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洋中药”超过1亿美元。不能说这不是中国中医药的尴尬。加入WTO以后中国市场日益开放,如果不积极应对,“土中药”将很难抵御“洋中药”的冲击,中国在中药市场上的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中国中医药也很难走向世界。
1.3 刺激企业研发新药的的主动性 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若不对知识产权加以保护,耗费大量成本研制出来的新药,会被他人任意仿制。发明人非但得不到任何回报,而且当成本难以收回时,其研发积极性将会严重受挫。专利制度可以赋予新药研发者在一定时间内的独占市场的权利,使其凭借此种合法的垄断地位可获丰厚回报,从而促使其继续投入到新的研发活动之中[5]。可以说知识产权保护对新药研发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4 文化多样性的维系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西太平洋地区的中国传统医学和东南亚地区的印度草医学是世界传统医学的主要代表。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从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开始,逐渐形成了包括中医药经络文化、诊疗文化、本草文化、养生文化等在内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核心,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模式的中医药学成为世界上惟一拥有5000年连续历史、独立于西医的医学[6]。但由于对西医“现代性”、“科学性”的迷思以及诸多原因,中医药相对于西医药全面萎缩,已经面临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势下,从知识产权方面保护中药更显示了其必要性。
2 目前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我国已经先后出台了许多知识产权法律及配套法规,目前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专利保护、中药品种保护、商标保护、商业秘密保护、著作权保护等。但是应该看到现在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尚不完善[7],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许多问题。
2.1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从研发角度看,我国70%~80%的中药科技人员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他们大多数只管完成课题研究和论文,通过成果鉴定便大功告成,至于科研成果的保护、转化、商品化却考虑甚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8]。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成果轻保护的现象。
从生产角度看,一些中药生产企业对于知识产业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短视现象[9]:有些企业认为市场营销活动比专利和商标重要,宁愿花巨额资金进行产品的市场推广,却不愿投资科研和知识产权保护;还有个别企业为了吸引外资,竟然不惜将中药处方交给外商,以技术换资本。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必然使我国中药生产在国际上处于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
2.2 针对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制不健全 《专利法》等知识产权法规未对中药产业做出详尽细致的规定。中药产品多为复方,而《专利法》目前只能保护中药配方和配方的剂量,对配方的用途、加减则未能有效保护,这对中药复方的专利保护是不利的[10]。又如《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属于一种行政法规的保护,存在着自身的不足:中药品种保护所保护的仅仅是中药品种,对于同一种中药品种,企业所享有的中药品种保护权不具有排他权,专利保护的效力要优越于中药品种保护[7]。
在我国中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不完善的情况下,还存在着行政法规与法律相冲突的问题[11]。《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作为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规定的中药品种的保护期与国家法律《专利法》的规定不一致,使得不享有专利权的中药品种享有了甚至超过了专利的权利。
2.3 缺乏精通中医药及知识产权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人是保护中药知识产权的最根本因素[12]。知识产权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专业人员相对较少,而中药知识产权由于涉及行业领域的特殊性,既精通中医药知识又精通知识产权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由于待遇、发展空间等诸多原因,这部分为数不多的复合型人才也面临着流失的危险。
3 中医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
3.1 强化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针对中药行业所面临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大趋势,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全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和竞争武器,在开拓、占领国内外市场、保护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中起到积极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迫切性的宣传和有关知识的普及,把“知识产权”提高到除人力物力财力外的“第四经营资源”的高度[12]。使中药产业部门和企业科研机构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工作对中药行业继续发展、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性,从企事业单位科学研究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和看待中药的知识产权问题[13]。
3.2 完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是市场行为最主要、最有效、最权威的调节器。有效保护中药知识产权必须形成完备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以中药理论为指导完善我国中药知识产权立法,加强执法和司法,有效规范中药市场,维护中药知识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尽快制定法律层面中医药专门法,统一中医药主管体制[14],使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步入正轨。
3.3 加强对人才的管理 加强人才管理,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数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人才流动的控制。人才流动是造成中药企业知识产权流失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15]。要控制人才流动就要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发明人、设计人在知识产权授权或实施后的奖励及报酬,切实兑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奖酬纠纷和知识产权的流失。
参 考 文 献
[1] 唐蕾,胡俊勇,陈孝,等.论传统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实用医药,2007,2(34):3739.
[2] 雍海英.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探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5):100102.
[3] 蔡仲德,雷燕.建立中医药“专有权”法律保护制度的探讨.中国药房,2005,16(14):10461048.
[4] 佘超龙.“洋中药”抢了“土中药”市场.科技日报,2005.
[5] 张妍,刘亚军.论我国中药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 郑守甘.文化认同与中医药的发展.第五届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1:7071.
[7] 陈凤霞.试析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与对策.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2):47.
[8] 李昔贵,田保华.试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卫生产业,2007,01:9395.
[9] 郭冬梅.关于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中国现代中药,2006,8(9):3637.
[10] 虞坚尔,王美静.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医药管理,2005,13(5).
[11] 万仁甫,严桂平,徐伟亚.构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探讨.中医教育,2006,25(1):1721.
[12] 蔡伟.对当前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思考.中国药事,2005,19(8):485487.
[13] 陈兆奎,申俊龙.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医药导报,2006,3(31):9698.
人文工业游成果全国示范
作为本市首批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之一,天士力集团现代中药城建筑面积2030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药用植物生态园里种植了各类中草药植物116种,以及世界各地珍贵植物137种,体现着海纳百川的企业精神。游客在这里可以参观现代中药生产制造流程,对比现代中药与传统中药的差异,增长现代中药知识。
徜徉在天士力现代中药城里,极具中医药文化魅力的人文景观也是一大亮点,世界墙体浮雕之最的“中华医药图”、熔铸天士力求贤若渴理念的“归心坛”、汇聚世界四大医学体系和医宗药典的标志性雕塑“世界医药之光”,兼具中西方文化建筑风格的“亚洲第一狮”……都是值得一看的。
天士力工业游线路更注重互动体验和商务展示。在公共展示区内,游客可以参加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的体验活动。走进现代中药生产制造车间,能闻到浓浓的中药味。车间里拥有全球规模最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滴丸制剂和外包装自动生产线,达到全程计算机在线控制、关键工艺参数在线检测等国际标准。游客可以通过了解现代中药有效成分的专业提取和标准化生产制造等过程,亲身感受天士力继承传统中医药精髓与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巧妙融合。
天士力现代中药城同时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天津市北辰国家高科技产业园区,占地面积1.05平方公里,毗邻京津塘高速公路宜兴埠出口。距离天津市区约2公里,距离北京市区约95公里。是集中医药文化、中草药展示、现代中药先进技术制造平台、特色传统药膳、休闲娱乐、会议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品牌,向社会各界开放。目前许多大中小学都将这里作为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师生参观学习。
缅怀之旅更是思考之旅
从陕西延安到甘肃南梁、从江西井冈山到湖南韶山……在建党9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以走访革命圣地、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记忆为主题的“红色游”日趋升温。尤其是对于许多企事业单位而言,“红色游”无疑是传承革命精神、凝炼企业文化,进而推动未来发展的良机。日前,天士力集团“第十届文化寻根团”就经历了一次难忘的红色之旅。
“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贺敬之的豪迈诗篇诉说着人们对延安的无限向往。一踏上延安的土地,那份发自内心的敬仰与亲切便油然而生。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泛黄的照片都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壮怀激烈的峥嵘岁月;在杨家岭革命旧址,一间间简朴的窑洞,一张张斑驳的桌椅,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革命意志,也正是这里,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传承延安精神,就是要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要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要学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我们走访革命圣地延安,就是为了追寻红色之根、革命之根、英雄之根。从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中汲取力量、锤炼意志,在继承革命精神的基础上培育、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抢抓历史机遇、加快自身发展的精神动力。”天士力集团董事长闫希军表示:“对于我们来说,‘红色游’不仅是缅怀之旅,更是思考之旅。”
据了解,除走访延安之外,“寻根团”还拜谒了黄帝陵,追寻中华民族的黄色之根,弘扬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此外,他们还走访了陕西商洛丹参药源基地,旨在追寻现代中药的绿色之根,进而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事业。
摘 要:中药产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虽然近几年我国中药产品进出口额一直处于增长的态势,但是随着国际医药市场的不断调整,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中药产品国际贸易现状进行综述和简要分析,以期为制定新一轮的中药国际化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中药;对外贸易;综述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99-02
1 我国中药产品国际贸易现状
1.1 进出口均有所增长
据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到10月份,我国中药类商品贸易总额达到了20.46亿美元,进出口同比增长均在20%左右,而且贸易顺差为9.省略cmhpie.省略/Pub/1757/19369.shtml)
1.2 贸易结构欠合理
我国中药类对外贸易商品主要包括:中成药、保健品、中药提取物以及中药材和中药饮品。从表1数据可以看到,我国中药类商品的出口额随产品附加值的增大而减少,附加值较高的中成药出口额所占的比例最低,增长相对乏力,主要是以初级加工、低附加值的中药材为主。
1.3 贸易市场相对单一
从进出口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分布结构看,我国中药对外贸易最明显的特点为:贸易对象多以周边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的华裔社区为主,分布单一,向新的地区市场的拓展较慢。亚洲市场是中药的主导国际市场,今年1月到8月份,我国中药类产品对亚洲国家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5.省略cmhpie.省略/Pub/3317/15337.省略cmhpie.省略/Pub/3317/15377.shtml)
2 我国中药产品国际贸易瓶颈分析
2.1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为了保护本国市场,限制他国产品进入,各国纷纷利用各种或复杂、或隐蔽的贸易性技术保护措施(TBT)来抬高技术门槛,这是我国中药对外贸易需要应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中药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的落后,使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无法保障,很多出口中药因无法控制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或含违禁成分而遭拒售。
而且,无论单方还是复方中药,其化学成分大都是非常复杂的,且这些中药的“君臣佐使”的相互协同往往不是一个或几个模型和指标所能反映。因此,在我国中医药的基础研究上也存在许多含混不清、悬而未决的问题,在药理、毒理、剂型、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的研究均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2 有强大的竞争对手
据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杂志统计,2005年,整个北美地区植物药销售额占全球10.3%,仅欧共体中的法国市场就超过整个北美地区,其中的德国的天然植物药的市场更是一直占据全球首位;除此之外,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在借鉴我国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其现代技术将从我国进口的中药原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再出口,也占据了部分的国际植物药市场。
2.3 知识产权的保护欠缺
尽管随着《专利法》、《商标法》和《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等的实施,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经逐步迈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但在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一些有价值的古方、验方、祖传秘方长期流落民间,有的被外商低价买走。“洋中药”也纷纷在我国境内抢注专利,获准专利数已高达1万多项,占我国同类专利的八成以上。
2.4 相关人力资源缺乏
中医中药可谓唇齿相依,中药发挥疗效必然要以中医的辨证施治为基础,中药发展必须与中医发展相伴才可实现。然而,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提供的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的中医师(包括中医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及中医见习中医师)总共264023人,仅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25%。因此,中医师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力资源的缺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化,阻碍中药产品国际贸易。
2.5 中西文化差异
实现中药产品的对外贸易,首先要面临目标市场对其身份的确定问题。但是,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导致对药品的界定有所不同,中药在东道国是否属于药品变成了其进入该国的第一道“门槛”。例如,美国对药品的基本要求是:化学成分要明确,如果是复方制剂,其中每一种化学成分的药效、作用,乃至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药效及毒性的影响都要清楚。
而且,古朴深奥的中医药术语常以古汉语为基础,很少有规范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达,更是很难被准确地译成外文。另外,很多中药效用及药理作用的阐述,多沿用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如阴阳五行等,尚无法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加以证明。这就更加阻碍了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所谓“中药不是药、中医不是医”的说法就道出了中医药在进军国际化市场中所面临的尴尬局面。
2.6 国际市场准入制度严格
欧美等国以食品形式对中药进行管理,涉及到重金属限量和农残等问题,也涉及到通过食品GMP标准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等问题,是对我国中药产品质量标准的考验。
另一方面,中药的国际注册程序与规定非常复杂,中药进入国际市场往往经历较长的注册与认证时间。例如,同仁堂产品进入澳大利亚就历经了8年之久。
2.7 中药在国外市场需求弹性大
目前,中药产品在国外多作为膳食补充剂、食品、食品添加剂等进行管理和使用,从经济学上分析属于需求弹性相对比药品大的一类,受经济危机和国民收入波动的影响大;而且,即使有少数国家将中药作为药品管理,但尚未将其纳入医疗保险体系,民众的依赖性比医保类药品小。因此,中药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容易受到东道国相关经济、政策的影响。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中药质量管理,迎合国际化标准
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相似市场,制定了一系列的准入标准,我国中药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毫无疑问地,只有符合东道国的标准,迎合其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质量标准是各国制定准入制度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只有全面及时地了解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有针对性地提高中药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提高中药产品质量,才能破除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重屏障,实现健康的中药产品国际贸易。
3.2 在尊重东道国文化的基础上,积极传播中医药文化
目前,我国中药国际贸易的目的是将产品销往国外,为东道国所用,因此,只有充分尊重其本土文化,才能赢得其认同,才能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例如,要将药品的说明书等文件翻译成地道的东道国语言,在做宣传的过程中要尊重本土文化,等等。
另外,在加强国内的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重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培养相关的现代化中药人才,与国际接轨,以利于中药产品的研发推广和国际贸易的实现。
3.3 效仿印度,建立我国中药知识产权数据库
与我国相似,印度有着宝贵的传统医药资源和使用经验,面对传统医药国际化中知识产权问题的冲击,印度走出了一条自己的传统知识保护道路,由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CSIR)与印度的科技部和印度草医学、物理疗法、顺势疗法门,健康和家庭福利部联合实施,由150多位传统医学、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专家历时10年收集归类最终形成了印度专门的传统知识数字化图书馆(TKDL)。从此,印度不用再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跟其他国家争夺原本就属于自己的专利了。
相应地,我国也可以考虑在现有的《专利法》、《知识产权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我们自己的中药知识产权数据库,从根本上捍卫我国的传统医药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的安全。
3.4 开拓成药和保健品市场,健全国际贸易市场结构
如前所述,我国的中药国际贸易结构不合理,出口额较大的多是低技术附加值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等,而对于成药和保健品的国际贸易情况并不乐观,出口额小,甚至许多品种还需要进口,这是我国中药国际贸易的问题,但同时也是机遇。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以及西药副作用的增大,国际市场对保健品特别是具有“简、便、验、廉”特点的中药类保健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中成药的认同度也在上升,我们需要把握机遇,精确分析国际市场,制定相应的研发和营销策略,开拓保健品和成药市场。
4 结语
面对复杂的中药国际市场,我们要准确把握自身资源与内、外部环境,抓住国内外植物药市场快速成长的历史机遇,努力克服各类不利因素,针对国际市场需求制定并实施正确的营销战略,使我国的中药产品国际贸易走得更快更稳。
另外,实现较高的顺差是我们目前中药国际贸易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本文主要从促进出口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中药产品对外贸易现状,较少地考虑到了出口方面,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些欠缺,还需要以后进一步更加细致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白剑,李铂.国际天然健康制品注册管理政策研究及我国中药国际注册思考[J].中国药事,2007,21(9):666-672.
[2]李刚.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2):2.
[3]陈永法,赵春艳.中药国际化的战略管理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103-1104.
[4]张京卫.中药企业国际化经营障碍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0).
一、 高中起点专科
文科(不含艺术)文化课总成绩100分;理科(不含西医中医中药体育)文化课总成绩100分。
西医类文化课总成绩130分。
中医中药类文化课总成绩100分。
艺术类专业文化课(不含数学)总成绩70分。
体育类专业文化课总成绩70分。
艺术、体育类专业文化课成绩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按招生学校的加试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为全省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定向培养的临床医学专业、定向招收煤炭企业优秀在职职工的煤矿工程类专业、大连工人大学定向招收农民工的部分专业,按招生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二、 高中起点本科
文科(不含艺术)文化课总成绩210分;理科(不含西医中医中药体育)文化课总成绩170分。
西医类文化课总成绩160分。
中医中药类文化课总成绩150分。
艺术类专业文化课(不含数学)总成绩160分。
艺术、体育类专业文化课成绩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按招生学校的加试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三、 专科起点升本科
各类别(不含艺术)文化课总成绩100分。
关键词:中药功效术语;意译法;作用
新世纪的中国,中医药的发展正在向着全球化、全民化的道路上迈进,这就必然会带来诸多问题。譬如,如何让广大的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接受中医药;如何恰当地翻译,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医的治病机理等,这些都是我们要谈论的话题。
一、中药术语翻译方法的相关研究
1.音译法。当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没有近乎对等意义的术语翻译出现时,应该尽可能地去应用原本语言有的表述方式,突出原来语言的文化特色。例如,中医术语中的“气”,则直接被翻译成了“Qi”,“脏腑”对应为“Zang Fu”。但是也有大部分学者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这样并不能表达出中医药术语的真正含义。
2.直译法。有学者认为,直译法能够达到让中医药术语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被另一种语言所翻译,并保持中医药术语的语言特色。如,五行相生相克中的“金克土”就一直被翻译成“cold restricts earth”。单纯的直译法很可能会增大读者理解中国文化内涵的难度。又如,“金破不鸣”指的是由于人的肾和肺阴气亏而导致肺部燥热,津液不能滋润喉部致使声音沙哑的病证,就像在敲一面破旧的钟所发出的声音一样。这种病证被译成:“A cracked bell can never sound well,figuratively referring to hoarseness due to impaired function of the lu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但是,通过这种直译法仿造的中医英文词语让人费解,歪曲了中医药术语的原本意思。
3.意译法。意译法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做逐字逐句的翻译。从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例如,中药功效中的“通窍止痛”被译成“removing obstruction from the nose”,而我们在中药功效中所指的通窍的对象,一般都是指人体五官中的鼻子,而且鼻部鼻渊等症往往是人体在受风寒感冒时寒邪侵入的对象。所以,当使用意译法来翻译中医药功效术语的时候便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它的原有意义,并不会向其他的翻译方法那样,造成读者对术语的误解乃至对文化的费解。
二、意译法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
1.意义明确,寻很清楚。例如,“热淋”被直接翻译为“hot Lin syndrome”。当读者看到这样的词汇的时候,如果没有很深厚的中医功底,便不会理解它的意思,更不知道它的致病机理,因为中医所讲“热淋”是由外感或内生湿热流注肾和膀胱所致小便次数多、量大、涩痛并伴有发热、腰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而上述翻译中并没有道出此病的成因。而根据意译法翻译成“stranguria due to heat”,则能比较好地说出症状及其致病的原因。
2.一词多译,方法多样。通过检索和整理国内外文献,发现这种情况广泛存在。例如,出自《新世纪・汉英中医词典》中的“清热”被译成“clearing heat”,而在Materia Medica(第三版)中却将其译成“clearing fever”,虽然两种翻译只是差了一个单词,但是意义却大有不同。heat指的是身体的自觉发热,fever主要是指体温的升高,是一种病理状态,而热又由不同的原因所引起,所以当读者看到这两种翻译的时候,如果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对中药功效的误解。因此,通过意译法在不同的语境下采取不同的翻译,可以让读者获得更清晰的信息。
3.内涵透彻,文化传承。在诸多的翻译方法中,只有意译法具有可以将中医药的内涵尽可能表达的能力,它能够从根本上将中药所具有的功效向读者表达出来。虽然有时字数上显得有些繁琐,但是它能将中药功效术语的原意解释得相当清楚,使读者在阅读有关中医药文章的时候不只是理解到表面的层次,并且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背后蕴藏的文化含义,这需要每一个中医药人的努力。
三、结语
当今时代,尽管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和发展。但是,还需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将中医药的真正内涵推广到每个角落,使得传统中医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程卫强,丁年青.中医翻译的文化因素处理方法:归化与异化[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5):13.
[2]谢竹藩.刘于中.吕维柏,等.评魏i杰先生的《实用英文中医词典》――评魏氏直译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0):937-940.
近日,国家海关统计数字,2007年1至10月,我国中成药出口额达1.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3.02%,中成药出口占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13%。
话虽如此,中医药海外之路一直发展不顺是个不争的事实。中药一直被国人视为“圣药”,中药的发展也被列为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出口遇阻,缺乏统一标准
纵观中药近几年的发展,中药行业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比如,2005年,同仁堂产品出口在全国中成药企业中名列第一,但仅与2004年的出口额持平。
目前,世界各国对中药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标准,直接影响了中药的出口,产品出口前需要与对方国家反复磨合。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梅群说,“比如,同仁堂产品出口到日本,日方会首先派人到企业生产现场考察,然后提出具体的要求”。同仁堂出口到日本的牛黄清心丸和中国国内销售的药物成分不一样。“日本对中药的标准非常高,他们要求牛黄清心丸里不能含重金属,因此,我们出口到日本的产品都去掉了相关成分。”而对于改变成分对药效的影响,梅群对记者的质疑给予肯定的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无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日本的药政标准不允许药物中存在重金属,他们认为长期服用后对人体机能有伤害,而事实上我们认为中药中的重金属含量是安全有效的”。
梅群认为,当地药政部门政策法规的限制是中药打入海外市场最主要的阻碍。他说:“欧美很多国家根本不承认中药作为药品进入当地,要得到认可,必须通过美国的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认证,通过这个认证是很困难的,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因为他们的认证标准是按照西药来评定的。”FDA作为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的最高立法机关,是中药制品进入美国市场的“绿卡”,通过美国FDA认证无疑就是掌握了进入美国市场的金钥匙。但是,由于大多数中药成分复杂,现在的科技水平几乎无法鉴定其量化指标,在短时期内要弄清中药有效成分的可能性极小。中医药与西医学原本就是两种不同的体系,以西药研发的套路和标准对待中医药,按照这样的方法,打入这类国家的市场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针对这一现象,梅群认为企业要多做一些现实的考虑,“中药出口的确不易,但关键在于企业如何把握市场。不同市场对中药进口的标准不一,要出口就要尽量去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达到相关出口标准,适应当地的政策法规。我们主张逐渐扩张,能渗透到什么程度就渗透到什么程度”。
对于同仁堂的出口前景,梅群表示乐观,“同仁堂的出口额一直处于上升态势。海外的22个同仁堂药店里都有坐堂医师看病,药店以医带药,
很多人都是从怀疑逐渐成为同仁堂的老主顾,中药逐渐被老外认同和接受”。
为了打入国际市场,中药十几年来一直处于不断标准化、规范化的进程中。但是,如果仅是为了迎合国外市场而不断“变脸”,那中药还能称之为“中”药吗?唯有中国的标准得到世界的认同,拥有话语权,中药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国内受限,原材料缺失
中国的中药走向世界本身就比较难,中药在国内销售的份额不如西药,让中药走向世界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有数据表明,受到重点保护的物种,几乎一半都是中药的原材料。也就是说,以这些物种为原材料的中药产品都面临寻求替代品的命运,无法寻找替代品的药品就只能消亡。
麝香一直是国家严格监控的药材之一,根据国家林业部规定,目前只有5家企业可以使用麝香作为药品的原材料,同仁堂是其中之一。梅群担心,一旦麝香被禁用,就只能用人工培育的麝香替代,药品的疗效肯定会受到影响。但和其他被迫停产的产品相比已属幸运。
上世纪80年代末,国际组织为了保护老虎而禁用虎骨作为药物原材料。同仁堂当时生产的“虎骨酒”已经驰名世界,也只能被迫改用豹骨代替虎骨,产品名称改为“壮骨酒”。
梅群声称对此表示理解,但还是有些无奈和不舍。“其实,一刀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比如被禁用的虎骨目前就面临资源浪费的现象。”梅群解释说,“不光是老虎自身价值的浪费,也包括虎园资源的浪费。老虎是猫科动物,有较强的繁殖能力。一只老虎一天要吃20多公斤牛肉,东北有很多虎园已经养不起它们。老虎也会生老病死,将死亡后的虎骨利用上,进而提升虎的存活质量也是虎园方面的愿望。中药企业需要虎骨,虎园需要资金生存,双方的需求是互补的。”
记者了解到,我国在三亚、大连等地有多个虎园,所有虎园对死虎都是采取冷冻封存的办法,最长的死虎已被储存了20多年。
梅群透露,同仁堂已经打报告给林业部,希望对虎骨实行“保护和利用同步”的方法。为了便于监督和管理,同仁堂建议林业部只开放几家可以利用虎骨的中药企业,这样既可避免虎骨的浪费,也有利于中药文化遗产的延传。“中医药本来就是我国保护的遗产,一旦很多中药产品因为原材料的缺失而无法生产,是很可惜的。”尽管报告至今尚未得到回复,但梅群似乎信心满满,“这个政策有可能松动”。
企业要练“内功”
大环境不足,小环境补。政策等外部客观因素是同仁堂无法控制的,而能做的就只有练好“内功”。
在中药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同仁堂充分发挥品牌、文化等优势开发新产品,特别是保健产品的研发。近日,同仁堂特针对台湾地区的气候、饮食习惯配制的药膳已打入当地市场。梅群介绍,“同仁堂旗下的健康药业主要生产保健类产品,品种达400多个”。这部分利润占到同仁堂总利润的五分之一。
对于是否采用多元化发展战略,梅群纠正了记者的说法,“同仁堂虽然涉足美容品、药膳、保健品等领域,但都是以中药为核心发展的生命健康领域,在中药主业领域里算是多元化,但没有脱开这个圈,包括正在施工中的中医院”。
中医院是同仁堂投资的唯一一家医疗机构,在社会大力倡导医药分离的时候同仁堂却要逆势而上。对此,梅群说,“同仁堂坚持医药分家,而且必须分家”。医院收受医药生产厂的回扣在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很多中小医药企业进入医疗机构可以返给医院很多回扣,但同仁堂的原材料和员工培训的成本很高,利润空间有限。同仁堂注重传承中药的传统和文化,越是原始的东西越是不能有丝毫的差池。比如炮制过程,炮制是中药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非常原始和传统的文化。原材料洗净后,需要经过酒制、醋制、蜜制、蒸制、炒制等各种不同的方法,炮制的目的是‘减毒增效,引药归精’。这些传统工艺丢掉了也就达不到中药的疗效了,为了传承工艺,需要高额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