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孔子的论语

孔子的论语

时间:2023-05-30 10:36: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孔子的论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孔子的论语

第1篇

“学”从字源上来讲,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专家认为“学”字,“当从爻取义兼声”(徐中舒《甲骨文辞典》),是个会意字,篆文作“谩弊帧P砩鳌端滴摹罚骸茫觉悟也。从教,冖。冖,尚也,臼声。学,篆文檬 !倍斡癫谩蹲》,认为“学”与“教”在古人乃是一事之两面,常相混用,既然“学”本身已经包涵有自觉与觉人,即学习与教人的双边活动,从而成为后世学校教育的源头。从已经出土的甲骨卜辞来看,“学”在商代只是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由于“学”作为一种意义符号,它本身的内涵和性质也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发生着变化。在周代,人们逐渐摆脱天命鬼神的迷信束缚,“学”不再只是和宗教祭祀活动有关,而是以学习礼乐知识为主了。随着周代礼乐文化体制的崩溃,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开始对“W”赋予了一种新的涵义。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搜集到很多与“学”有关的话语,其中很多和礼制有关。学礼也是孔子一生中的重要活动,至少在青少年时期,“子人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所问的无非是礼制,所以孔子有“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的话。孔子认为礼是“立身之本”,他也始终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这反映了孔子的春秋时代,虽然礼坏乐崩,但是礼制依旧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礼”在孔子学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在孔子的心中,恢复周代礼制是他一生的梦想,“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但是礼制的破坏是客观的现实,为学以礼,尽管是孔子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在现实的操作中,礼制的运用和实践却遭受到了挫折,他虽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和精神,但还是遭到了别人的嘲讽和不理解。他曾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论语・八佾》),甚至他的弟子子贡也不遵守礼制,当子贡想把礼制中每月初一祭祀祖庙的羊免掉时,孔子便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可见,《论语》中孔子所言的“学”其基本内涵不仅仅有对礼制知识的掌握,还有将礼制视为行为准则、实现对礼制的遵循和践履。

礼制在西周时期得以推行很久,至少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但是随着平王东迁、西周王权的衰落,礼制的维护开始陷入了困顿。可以说,正是因为时代原因,孔子教学的内容礼制已经开始不合时宜,即使践履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困难,所以“学”什么和如何“学”成为孔子所面临的重要选择。可以说,时代的变迁和需要成为孔子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力,也体现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经世致用”的精神。在王权衰落和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如何将礼制变成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成为孔子对“为学”的权变性思考。于是他提出了一种“仁”的范畴。

仁是孔子学说中的核心。何谓仁?《说文》训“亲也,从人从二”,意谓人与人要相亲。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内容很丰富,但归根不外是处理人与人、个人与族群、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仁不仅是孔子为学的内容,更是为学的精神状态和所要达到的精神境界,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礼记・中庸》引孔子语:“仁者人也。”孔子论人的完成,乃是达到一种一天人、合内外的境界,如其所言“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可以说仁具有儒学本体的意义,突出了人本论的价值原则。仁的基本内涵是亲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他还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孔子将这种具有“亲亲”的仁爱情感贯注到人的一切行为中,其中主要的表现便是将仁贯注到对礼制的遵循上,既突出人的自然属性,更突出人的社会属性,并实现了两种属性的统一。如他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在“仁”与“礼”的关系上。“仁”是本根,是践履礼制的起点,而礼制的实现是仁的最终归宿,只有心怀仁爱的礼乐制度才是完整的。可以说仁学便成了孔子“道体”的核心范畴。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其实曾子对孔子之道并没有真正领悟,孔子“一以贯之”之道意谓通过一个基本的范畴或逻辑起点使之贯通全部,而曾子却运用“忠恕”两个逻辑起点来解释,无疑不是“一以贯之”了,而实际上“忠恕”也并非完全是孔子的道德逻辑起点。曾参不聪颖,难怪孔子说:“参也鲁。”(《论语・先进》)实际上,这个道德逻辑起点便是“仁”,为仁的最终目的便是将仁的精神贯注到对礼制的学习和践履之中。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而孔子所言的“道”其实也便是以仁为核心的“一天人、合内外”的治己安人之学。

孔子认为真正的“仁者”就在于“立己”和“达人”(《论语・雍也》),突出了自觉和觉人的两面。所以很多学生问“仁”,孔子便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由于为仁更突出了一种道德境界,所以孔子所言的“学”已不仅仅是学习、实践礼制了,更主要的是强调实践过程中发自内心的自觉精神,即“为仁由己”,这种精神要求自觉将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社会视为一体,能够做到这一点可以谓之“德”,就是君子了,那么就可以实现“仁”的境界。所以,在孔子《论语》中,“学”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对“仁”的体悟和践履,在孔子看来,只要这么做,便是好学了。

可以说,为学不仅始终心存“仁”,还要将仁视为为学的境界和所要达到的理想人格――君子乃至圣人的基本要求。这种境界和人格的达成,其实与对社会伦理制度的自觉遵循密不可分。可见,孔子为践履礼制赋予了一种道德化的内涵,礼是仁的外在体现,而仁是礼的内在规定,这种“仁”与“礼”的相互规定,具有一事两面的特征,反映了孔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与人文世界的独特理解与文化创造。这种思想直接为后来的儒家学者所继承,并成为儒家学说发展的基本理想。

(作者单位:北京市北京大学中文系,100871)

第2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2

《论语》详细地记录了孔子和众多弟子学习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集中反映了教育家孔子及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在一部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大概有一百多次。毋庸置疑,“君子”是教育家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更是其毕生的人格追求。笔者力图通过对《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的言语、界定和文字描述进行深入的归纳、探究和分析,从而探究、理解和把握“君子”的深刻内涵和衡量标准。

一、“君子”的内涵

“君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孔子家语?五仪解》中说:“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及者,此则君子也。”由此可见,“君子”的内涵丰富,要求宽泛,标准较高。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高频率出现,约有109次,可见孔子对“君子”的重视程度之高和向往程度之深。笔者认为,教育家孔子之所以大力张扬君子风范,严君子小人之分,其用意十分明显,就是为了借笔抒怀,展现自己的人格追求和修身要求,教育弟子注重个人品行的塑造和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教化广大民众以“君子”标准做人做事,从而匡扶人性,合力转变不良社会风气。

二、“君子”的标准

所谓标准,指的是衡量某种事物的一般性准则。总体说,《论语》所体现的孔子思想中,衡量是否是“君子”的标准大致有四个,即基本标准、核心标准、做事标准和做人标准。

(一)“君子”的基本标准是不忧不惧,善良厚道

孔子提出,不忧不惧、善良厚道,这是要成为一个君子的基本标准和前提要求。在《论语?颜渊》中,司马牛曾经问孔子“何为君子?”孔子回曰:“君子不忧不惧。”这六个字看上去简单,但认真揣摩之后,其实不是一般都能到达的要求。何谓“不忧不惧?”通俗地讲,就是夜下无人时,自我反省,扪心自问,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愧疚的,更没有什么担忧和惧怕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要做到“不忧不惧”,反躬自问,自己做过的所有事情都光明磊落,经得起深究追溯,的确是太困难了,可见,孔子的这个最低标准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即君子的标准有三个,我是没有能力达到的:内心善良、心怀仁义、厚道待人、心胸宽广的人,就没有什么烦恼的事情困扰他,没有什么成败荣辱左右他;充满智慧、博文明理的人,他通常能够通达看事,抓大放小,懂得取舍,从而不会对这个纷繁复杂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所困惑;内心强大勇敢的人,心中就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你勇往直前,他心中自然就不会有什么畏惧害怕了。这三句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前说的,但到现在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思想愈演愈烈,如何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中独善其身,这就需要我们从《论语》中汲取营养,努力拥有仁心、智慧和勇敢,最终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不至于迷失方向,失去自我。

(二)“君子”的核心标准是胸怀天下,敢于担当

在孔子的思想中,不忧不惧、善良厚道只是成为君子的前提和基础,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孔子认为,成为君子的核心标准是胸怀天下,敢于担当,心系苍生,做一个伟大和高尚的人。在《论语?宪问》中,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要胸怀天下,心系苍生,敢于承担,而不要总惦记着自己家里的小日子,关心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事情。这种责任担当和广阔胸襟,逐步就演化成为儒家学派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至于在后代的杜甫、范仲淹身上都能看到《论语》以及孔子的思想印记。为了阐述和证明自己的观点,孔子多次把君子和小人进行比较,通过对小人行为的驳斥,从而反衬君子的伟大。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心中常思提升道德水平,常思礼乐法度的约束;而小人则常思个人的私利,常念个人的荣辱与得失。言下之意,小人往往只追求满足自己的私利和欲望,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可以视道德于不顾,视法度于无睹,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真正的君子则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严于律己,从小事做起,以道德为约束,以法律为准绳,以公平正义为原则,胸怀天下,心系苍生,这也是君子的最核心的标准要求。

(三)“君子”的做事标准是言行合一,身体力行

要想言行合一,首先要心口合一,而后才能做到言行合一。言行合一也是一种求真求实的做人原则。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意思是说那些经常巧舌如簧,看上去老是讨好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之心的。由此可见,孔子很厌恶那种喜欢说大话,善于夸夸其谈、说大话的人。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以前我对人的态度是,只要听到他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的态度是,听到他说的话,还要考察他具体的行为后,才能相信。”孔子一生游历多国,阅人无数,正因为遇到过许多言行不合一的人,所以痛定思痛,在以后考量一个人是不是君子时,尤为重视对一个人具体行为的观察。正因为如此,在《论语?里仁》中,孔子提出,真正的君子应是“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即真正的君子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身体力行见实效,而不是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做起事来稀稀拉拉,成为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中的侏儒。

(四)“君子”的做人标准是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第3篇

关键词:孔子 ;《论语》; 教育目的

中图分类号:G40.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精熟前代的文化遗产,并致力于传授后学,通过50 年的教育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曾发表过许多有关教育的见解,多见于《论语》中。《论语》内容丰富,“主张孝悌等家族伦理,又强调仁义忠信等社会道德,坚持以正名整顿社会秩序,实行德政,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既重人的内在忠信之质,又重外在的礼义的修饰。”此外,还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他独特的教育哲学也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孔子的教育目的观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于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过程的组织,都起着主导作用。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地位,他的教育的基本目的为以下几点。

1.1 培养君子

孔子的教育目的之一是为国家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的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并极力寻找弘道的机会。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对于君子,孔子要求他们的品格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对己要能“修己”,对人要能“安人”,以至“安百姓”。“修己”讲的是德,是从政治人的先决条件,“安人”讲的是“才”。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德才兼备,并以德为主。在德方面,孔子尤其把握贵贱之礼,泛爱众之仁和推己及人的恕道。泛爱众之仁要落实在礼上,礼要贯彻仁的精神。在仁与礼互为表里、各有功用的关系中,正是推己及人的恕道充当了中介角色。孔子认为君子只有把握这三点,才能忠于自己崇高的理想。”“在才的方面,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有治国安民之术,能治‘千乘之国’,能掌‘千室之邑’,能‘使于四方,不辱使命’。”

1.2 学而优则仕

《论语》中有一句话是“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包容多层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提倡“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认为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孔子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即他认为,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有雄才伟略,并且做官从政。但必须明确一点的是,孔子教育学生做官的目的不是像普通老百姓意义上的升官发财,衣食无忧,而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且,围绕这一明确的教育目的,孔子还制定了近乎全面的教学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同时,孔子对学生将来从政治国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方略和具体要求,包括:施仁政、行德治、举贤人、正已身、讲忠信、戒贪欲、慎言行、定名分。与此同时,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的提出,对于世袭世禄制度来说,显然是一个大批判、大冲击,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对后来的科举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政治,改良社会政治,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反对了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成为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2.孔子与先秦儒家的教育目的观

先秦儒家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人物,同其他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一样,都有自己远大的教育理想,并将教育理想具体化为教育目的,作为推动教育实践的指导纲领和行为指南。由于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先秦儒学大师们首先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体现其教育思想的《论语》谈及到的教育目的观与先秦儒家的教育目的观具有很大联系。

2.1 内圣外王的教育理想

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先秦儒家的教育目的论中表现的最充分。孔子的人生实践,孔子的人格及其思想体现于《论语》、《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大同》、《学记》诸篇。

作为儒学的创立者,孔子虽然从未说过他的思想学说是“内圣外王之道”,但他所开创的“仁”学实际上就暗含此种精神。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最终目的。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其实就是以独特而平实的话语在阐释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才能成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而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同样,只有达到外王的目地内圣才有意义,只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比如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立身,通达了,也不要忘记使别人也能立身,通达。也就是说,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他人的需要,两者都满足了,才是一个真正的“仁者”,也才能真正做到“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外王”的教育目的论的形成,是使儒家哲学成为教育哲学的重要标志,“内圣外王”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人格的塑造,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2.2.人文教育与个性人格的和谐发展

“仁”是孔子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是孔子的主导思想。“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以“仁”为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和归宿,他所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仁”,他要培养与造就的理想人格就是“仁者”“仁人”,他认为受教育者“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希望通过德,群,智,美,体,来促成教育者个性人格的全部发展,

成为具有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品格的“仁人”。孔子以“仁”为人生目的与教育目的,集中体现了春秋时代人文精神的精粹。在孔子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始终以人文精神作为指导的核心,中国的文化也始终以人文思想为主要内涵,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现的就是人文精神。

仁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由的境界,但孔子认为,这种自由是经过一个学习、努力的过程才能达到的。儒家主张在社会伦理关系中培养德行,通过道德实践和修养而获取自由。此论对于我们理解先秦儒家教育中的“自由观”是有启发的,从教育哲学方面分析,孔子以“仁”为教育目的,实际上就是要造就个体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仁学”的基本精神是一种个体与社会、理智与情感、天与人、知与行和谐统一的人生境界。

孔子是一位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成熟的道德理性与强烈的入世精神的教育家,他生于动荡的年代,周游列国谋求平治天下又在政治上受到种种挫折,仍然置身于高远的文化理想,毅然以承担华夏民族的文化传统自许,这种追求人生质量的提高,着眼于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的崇高性,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自由。先秦儒家教育在本质上是社会本位的。儒者相信“人生不能无群”,孔子将个人对社会群体的责任认为是先天所有的义务,是必须完成的。因此,先秦儒家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这个失去人文文化制约的社会群体中建立起合乎“人道”的和谐秩序,即历代儒家学者所倡导的“明人伦”的教育宗旨,这也决定了儒家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因此,先秦儒家教育又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特色,孔子所谓的“成人之教”、“为仁由己”均体现出一种发展个体人格、弘扬主体精神、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本主义精神特色。

3.孔子教育目的观的局限性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论士思想中也有其过失和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一点是:由于孔子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他把教育目标局限于培养务政治国的管理人才,而忽视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劳动者,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他主张的实践也仅仅局限于政治、教育、文艺等方面。他反对士去从事农业和商业的实践,对一切生产劳动也都是抱极端轻视的态度。显然,这种思想上的缺陷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使其后中国长期的社会发展受到不利的影响。

但是,我们应当明白孔子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历史产物,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当代高等教育教育,应当继承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同时也应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确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目标。

小结

由于各个思想家和教育家具有不同的哲学观点,对教育本质问题和教育价值问题又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对于教育目的问题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回答。孔子作为一位划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以天下为己任、恪守道德准则、具有渊博学识和出色实际工作能力的君子。他以“学而优则仕”作为标准推举贤才,步入政界以实现复礼之大业。结合先秦儒家的教育目的观点能够看出孔子的教育目的也具有“内圣外王”的教育理想和人文教育与个性人格的和谐发展思想。这些思想打破了自殷周以来形成的仕途贵族世袭制,顺应了时展的要求。成为汉代以降官吏选拔的主要标准。同时,也奠定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仲联,傅璇琮,王运熙等.中国文学大辞典,上册[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09.

[2]周生春编.论语[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王朝晖李自平.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哲学[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第4篇

[关键词]《论语》;孔子;修身之道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6-0043-02

儒家学派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君子”和“小人”区分人的道德境界,以“圣人”为最终道德目标。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儒家学说的精要。冯友兰先生认为,“仁”是一种人生境界。①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提倡个人注重自律、自强、自省的修身之道,这是接近“仁”的重要途径,是其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具体体现。《论语》对孔子修身之道的记录比较零散,本文从人际交往的为人之道、自我修炼的为己之道以及道德修身的具体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人际交往中的处世之道

社会属性是人的重要特征,人无法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这种存在的具体形式具有不同的关系。在人际交往的处世哲学中,既有因交往对象不同而存在的特殊性,也有人与人必然存在交往的普遍性。

(一)孝悌

《论语》多次提及“孝弟”。“孝”即孝顺父母;“弟”通“悌”,即敬爱兄长。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②儒家学说将“孝弟”看作“仁”的基础,把它当作维护社会制度与社会秩序的一种道德力量,虽然孔子从未给“孝弟”下过具体定义,但却从多个角度对其内涵作了解释。

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③尽心竭力,这是对“孝”程度的要求。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④孔子更为注重个人发自内心的爱敬之意,而不是形式主义的“能养”。学生宰我嫌三年之丧太久,孔子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⑤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曾享受过三年“父母之怀”的爱,应当守丧三年以回报父母生养之恩,所以对宰我的想法予以批评。虽然今日我们不必依从三年之丧的传统,但是这种心理感情的回报值得传承。

(二)友恭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⑥因此在孔子看来交友是人生一大乐事。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⑦这种交友方式更注重精神层面的相互交流与提升。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⑧朱熹说:“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⑨意思是假若如此,天下人都和优于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也就无友可交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⑩选择借鉴他人的优点以提升自我,看出别人的缺点以提醒自己改正。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1孔子将阿谀奉承的人,当面称赞背后诽谤的人以及夸夸其谈的人都归为有害的朋友,提倡与正直、信实、见识广博的人交友,认为这三类朋友有益于个人自身的修养和成长。总之,儒家提倡交友要善于选择对象,懂得向他人学习。

(三)诚信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诚信亦为儒家学说所提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2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13形象地说明了诚信的重要。子贡问“君子”,孔子认为应当先做后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但是儒家所讲的诚信并不是不问是非曲折所有的诺言都要兑现。孔子曾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14这种适度原则正好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哲学思想。

二、为己之道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5为己之道是君子追求“慎独”与“表里如一”的自我修炼,是道德自觉的体现。在《论语》中,为己之道内容丰富,可归为以下几类:

(一)正直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16正直是儒家所看重的重要品德之一。正直不仅关乎个人品行,更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17在孔子看来不正直的人是无法躲避祸患的。他反对“狂而不直”,认为“直而无礼则绞”。18

(二)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这是对“行”、“言”关系的另一种阐释。孔子重行动轻言语,看到学生宰我白天睡觉,他感慨道:“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19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认为先做后说,这才是君子应当做的。与此相对,他讨厌那些“巧言令色”之人,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20

(三)智勇

智勇双全是儒家提倡的道德品质之一。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22知者,虽不及仁者,但也被孔子欣赏。谈及“勇”,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2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24孔子赞赏“勇”,也提出要谨慎地对待“勇”,切不可“勇而无礼则乱”。25合于义、合于礼,结合仁才是真正的“勇”。

(四)恭敬

恭,即态度严肃,端庄有礼。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慧。”26孔子认为只要做到以上五点,就是仁者,而“恭”位于五者首位,可见其重要性。“敬”注重对人对事认真严肃的态度。如“敬事而信”、“事思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等。总而言之,恭敬就是要求个人对人对事都要秉持认真、严肃的态度,是儒家提倡的君子品格。

(五)义高于利

义与利历来备受争议。二者之间,孔子更为注重义。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主张义高于利,甚至还将此作为划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7颜回践行孔子“义高于利”主张,孔子称赞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8义高于利为儒家追求得的自我道德修养的境界,辨好义利是成为君子的必要内容和途径。

三、儒家道德修身的具体方法

孔子在《论语》中阐述了儒家的修身之道,还谈及一些道德修身具体的方法,大体可归纳为好学、自省、自律。

(一)好学

好学不仅体现在对学问的追求,更体现在对道德的塑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将学习看作生活的乐事,学习作为其每日“三省吾身”的内容。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9这是孔子一生勤奋好学的真实写照。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30这里的“好学”,涵盖了道德修养,是儒家教育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体现。谈及“好学”的重要性,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31可见,“好学”是好“仁、知、信、直、勇、刚”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好学”,则会“愚、荡、贼、绞、乱、狂”。总之,在孔子看来,“好学”是君子必备的品质,是其他道德修养的保证。

(二)自省

自省是个人道德提升的主要方法之一。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曾参提出“吾日三省吾身”。道德修养的自我提升,全凭个人的反省与努力。如何做到自省,孔子认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2这是更高的自省标准。

自省是为了改正错误,进一步提升个人品德。“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故不断进行自省,认识改正错误,才能实现自我的进步。

(三)自律

自律是儒家道德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3认为应当合理克制不合于礼的行为与欲望,做到“非礼”则“勿听”、“勿言”、“勿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仁”的境界。此外,孔子还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4这种对自我品格的严格要求正是自律的具体表现。只有严格控制自我的非分欲望,才能磨练意志达成目标。

总之,《论语》所反映的孔子修身之道是一套完整科学的儒学思想体系,其中包含个人修身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是研究儒家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及现代青年一代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注 释]

①冯友兰:《对于孔子所讲的“仁”的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

第5篇

【关键词】君子 学 仁 义 礼

古老深厚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作为四书之一的《论语》带给世人无数的哲理与智慧。《论语》中许多积极的思想、认识,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重视和采纳,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品读《论语》如同置身于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又好像是在中国人文精神的百花园中寻根溯源,其中,体现孔夫子立人观的词句更是俯拾即是。本文试图从《论语》的几个高频词去探索孔子的立人观,以期指导我们自己的人生。

孟子有云:“圣人,人伦之至也。”他把为人的最高标准定做“圣人”。那圣人之下呢?要数君子了。“君子”就是孔子立人的典范。“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这是孔子对君子的总体评价。那么,君子到底有哪些杰出的品质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这般的豁达脱俗;“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君子如此的不卑不亢。孔子说:“君子求诸己”。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君子周急不继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实在是高,不仅在圣人如此,连亚圣孟子也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作为君子就要“过则改之”。人们对“君子”给予了极大的赞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么,在孔子心中,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呢?

孔子有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在孔子看来,“学”是君子一切礼教孝悌,仁义道德的基础。只有好学,方可具有君子的品质、风范。“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学”是《论语》中时常与我们照面的字眼。

在《论语》开篇《学而》一则中,孔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的乐趣,尽在其中。常常温习回顾,细数自己拥有的知识,懂得的道理,这不失为一种愉悦身心之举。学习是快乐的。因为明白未知的道理,揭开不解的疑问,都是在为生活平添亮点。正因如此,孔子才有“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感叹。

孔夫子嗜学,那么何为学呢?台湾文学家南怀瑾先生这样诠释《论语》中“学”:“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学问不是文字,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如‘观过知仁’,要随时地思考、见习、体会,这就是学问。”我很喜欢他的评述,“学问”并不只是文字上的一种收获,它是不断积累的经验、方法、智慧,是我们随时随地可以获取的一种正确的东西。不仅“学问”概念宽泛,“学者”也是人人可做,孔子曰“有教无类”。只要愿意,只要行动,不论是谁,都可以学习,都可以进步。正是如此,孔子才会积极地宣扬“学”的重要。“君子博学于文”。那么,君子要怎样学成呢?孔子尝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古人认为子以四教——文、礼、忠、行:教文——以博天下之文采;教礼——以礼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忠——以忠诚为生命的誓言;教行——以言行一致为永恒的信念。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子曰:“君子务本”,学习要以书为本,善于温故知新。在孔子眼中,最为重要的学习方法莫过于动脑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思与学相辅相成,才能学而不罔,学而不殆,并学有所成。如果只学不思,就无可辨好坏,如果“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那结果只会落得“无益,不如学也。”善动脑筋的表现就是“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举一反三的本领,颜渊当仁不让,连子贡也大叹“回也闻一以知十”。其次是“不耻下问”。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他人身上,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所不具备的品德。我们说“集思广益”便是如此,汲人之长,增己之见。孔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以能问于不能”,也许人们会很奇怪,向外行请教,不是缘木求鱼吗?其实不然,“当局者迷”的道理我们都听说过。正是这样,才有必要从外行那里获取一些灵感。“以多问于寡”中的“多”,就是我们常说的“O”型人才,他们往往博采众长,却无一深入。当他们遇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时,求助于“一”型人才,也就是“寡”,便是理所当然了。“有若无”、“实若虚”更体现一种谦逊。渊博的学问,会让人变得深厚、内敛,俗话说:“饱满的谷子总谦虚的低下头。”这正是“有实”之人的写照!所以,多问于他人,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而既向别人请教,就必须“语之不惰”,专心听讲不懈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默默记住,永不满足。因为“不践迹,亦不入于事”,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高,看得更远,只有“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才能称为博学之人。

光有方法,当然达不到圣人的立人标准。学习的精神品质,更是不可或缺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告诉我们,学习是为了自己,不可自欺欺人,要实事求是的致学。做学问的人,就要耐得住寂寞。“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学而优则仕”,以学为先,有余力再做官。正因为孔子把学习当作享受,所以才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才会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担心。

俗话道:“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如果离开了学习,不管什么仁、知、信,都会产生瑕疵,变得愚蠢、放荡、尖刻。看来,学的确非常重要,孔子“十有五而致于学”,他才能在晚年“随心所欲,不逾矩”。要想在未来“随心所欲”,我们就应当发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精神;要想体会“一旦成名天下知”的荣耀,就必须耐得住“十年窗下无人问”的寂寞。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是“成仁”之道,而“仁”是终极目标。作为儒学的中心,“仁”在《论语》中先后出现多达一百多次。孔子曰:“仁者,爱人也”。“仁”的本质便是博爱、仁慈。心胸宽广,包容百态,感化万众,孔夫子将一己之爱扩大,惠及整个世界——“泛爱众而亲仁”。正如儒家常言:“大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孔子认为“爱人”才可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爱世界”才能“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仁”是儒学的精髓,也是立人的根本。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胸中之仁,少了道家“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个人主义,也不是墨子“摩肩放踵以利天下”的绝对无私。“仁”,爱人、爱祖国、爱世界。“亲亲、仁民、爱物”,“仁”如流水一般,一股股漫延、溶汇,由小及大,从近到远,保存着适度的私,慢慢扩充,直到滋泽了万物,达到为公。如此这般广阔绵延的爱,也只有在孔子,在儒学那里才能溯源。“爱人者人恒爱之。”这也许就是孔圣人被人们尊仰的原因吧!

吟《论语》感“仁心”,总觉得“仁”未免太缥缈,太遥远,仿佛那是道光,照着自己,却无法触摸。其实,“仁”并非如此高远。观念上引发慈心,心中有爱,就是“仁”。如此简单,“仁”不必去苛求,只要用心去积累爱。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仁”的根源,是“仁”的本质。“恻隐”者,“爱怜”也。爱怜是人之常情,弱者、病患、贫困往往会引发我们的爱怜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这就引发了我们内心的“仁”,于是,我们便“成仁”。孔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就是触手可及的东西,呼尔而来,念尔而至。也许人们总觉得“仁”这份修养太高深,是内心深处的修炼。这话虽没错,可要知道,其实,“仁”之用,也就是爱人爱物。只要以仁慈之心,博爱生灵,就是“仁”的表达。“仁”虽是爱人爱物,但这种爱是掩去了微笑、沁香后的一份极其质朴的爱。“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一味谄媚,并不是真正的“仁”,或者说这是“不仁”。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者心地高纯,深厚气重,如山般宁静,宁静中绽放着涵养。“仁”是一种很典雅,微妙的境界。不顺时,仁的修养使我们安然处之,失败时,“仁”的信念使我们勇于搏之。“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真正的仁者,是隐去荣华,退了金玉的乐天派,是懂得“里仁为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洁士。难怪孔子曾感慨:“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泰伯》中有句话,大家很熟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者要承担天下之重任,用行动书写爱人的篇章,时刻磨练自己,让自己拥有伟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坚定的决心,深远的眼力,永远爱人,至死不渝。这,才是顶天立地的君子,才是仁人。“仁”字重,重于泰山,重于生命,正如孔子教诲:“仁者,人也。”

说“仁”,绝对离不开“义”。孔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当我们举着“爱人”的旗帜,高唱“爱物”的主旋律,这是“仁”。当我们真正开始行动,助人为乐,奉献自我,怜惜病弱,爱护幼小并主动担起重任,一心向前,这便是“义”。“义”是“仁”生动的刻画,是表达“仁”的形式。子曰:“君子义以为上”,身为君子,就应当具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要清楚“不义”就是“不仁”。“义是仁之用”。当“仁”失去了“义”,就像歌曲丢失了旋律,钢琴失去了键盘,油画退去了颜色,电视隐去了图像。只剩下空壳,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当我们执著地追求“仁”的时候,应该更敏锐的发现“义”,当我们标榜自己的“仁”时,应首先考验自己的“义”。

讲了这么多仁义,下面该说一说“礼”了。礼在《论语》中的出镜率之高,是可以与“仁”字媲美的。一般说来,孔子所谓“礼”,源头应为周礼。孔子对周礼抱着极为尊敬的心态,他曾说过“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对东周,对当时的礼教道德可谓推崇之致。但东周已逝,社会还在发展,于是孔圣人又把周礼进行了完善,在继承中创新。他把“礼”作为治人治学的支柱。

论“礼”首先要明确何为“礼”。礼的概念是十分宽泛的。礼要求表里如一。众所周知祭祀是古代的一件大事,孔子倡导我们“祭神如神在”,心中充满敬意外由内发,这种从内至外的礼,才是真正的礼。中国人历来自称是“礼义之邦”。“礼之用,和为贵”,礼就要做到中和矛盾,也就是中庸,这也正是“中庸之为德。”在我看来,中庸,就是在纷繁变幻的世界,能停在属于自己的原点,用冷静的双眼,看过往的人事,然后渐渐融入这个世界。中庸是一种平淡,人总是由绚烂归于平淡的。礼的内涵比之于它的外表更重要,正因为如此,孔子才提出“绘事后素”、“尔爱其羊,吾爱其礼”等观点。表面的东西确实没有心中的本质来得真切、宝贵,行“礼”如此,做人更是如此。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这是一种礼,君子之大礼。老子也说过:“善者吾善,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礼,也包含着一份爱,一份善,一份对别人的关怀。“礼”,其实是温暖的,并不那么冷酷的高高在上。生活中处处充满“礼”:孝敬父母为“礼”,友爱朋友是“礼”,满怀感恩的生活也是“礼”。礼,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尽展无疑。孔子“入太庙每是问”,别人都以为这不合乎礼节,可孔子却说这才是真正的礼。本来嘛,“射不主皮,力不同科”,人人都有强项,也有弱处。不精通的事物乐于向专家请教,“不耻下问”,这才是“礼”之所在。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德”,也是一种“礼”。“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德”需从俭来,从恬淡的心绪、安宁的精神中升华。孟轲说过:“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也不失为一种逊洁、儒雅的生活态度。生活中,我们要怀着一颗仁爱、宽容、博大、礼让的胸襟,接纳每一个过客,笑对每一个瞬间。

“礼”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平日的言行、气质,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在生活中展示自己优雅的礼节,一颦一笑间充实着丰厚的德韵。但是我们不要认为,只要表面上恭敬、庄重,言语间和善亲切,就是真正的“礼”。要不,孔子也不会担心地提示我们:“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礼”要寻求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从内而外散发的恭敬。“君子于人无争,于世要争”,这就要求我们在淡泊中争取,该放则放,当争必争。孔子用“射”向我们阐述了“礼者”为人处事的风度。“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著名文学家南怀瑾先生是这样描述的:“开始时,对立行礼,显示礼让,赛毕,对饮而笑,赢者曰:“承让”,输者曰:“领教”,即使有争,也始终彬彬有礼。”是的,争是必要的,但在“礼”的包装下,“争”少了一股火药味,多了一些温柔和友好。赢而不狂,败而不伤,从始及末,尽展一种典雅、厚重的气度,而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这种颇为平和的心态确是立人之必备呀!

谈了很久的“礼”,那么,礼对致学有什么作用呢?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学问、人品都是如此。在诗书中漫游,在礼教中规范,在乐声中成长,“礼”是弥足关键的一个环节,没有了它,就像树苗没有了中绳,久而会变曲;就像孩子离开了管教,长此会走上歪路。“礼”就是致学、立人的中绳,“木受绳则直”,人依礼而立。“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喜学的君子们,往往纵古博今,以求样样皆通。可如果离开了“礼”的辅佐,就会门门不通。这时,礼就约束我们,先博览众家之采,再专研一家之长,以“文”“博”,以“礼”“约”,让弄墨致学,为人处世更合乎礼法,这才是孔子爱”礼”的真谛。

第6篇

1、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2、与朋友交,严而有信。——孔丘

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论语》

4、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

5、“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论语》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8、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丘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1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论语》

1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12、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论语》

13、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论语》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1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论语卫灵公》

1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论语》

1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2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孔子

2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2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2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2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25、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2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2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9、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丘

3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3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3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33、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丘

34、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

3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3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3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38、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孔子

3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40、知耻近乎勇。——孔子

4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42、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丘

43、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论语》

4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4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4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4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4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4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5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丘

5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5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53、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

54、“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论语》

5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56、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5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58、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59、民无信不立。——孔丘

60、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丘《论语》

6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62、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论语》

6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6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论语》

65、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66、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6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丘

68、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69、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论语》

7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71、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论语》

7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73、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论语·子路》

74、“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论语》

7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7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7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论语》

7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79、不贰过。(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孔子《论语·雍也》

8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8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

82、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83、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论语》

84、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8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孔子《论语》

8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中庸》

87、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论语》

8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89、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论语》

90、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9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92、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孔子

93、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孔子《孝经》

9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95、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

96、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子

9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98、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第7篇

关键词:孔子人格魅力《论语》礼乐仁

毫无疑问,文献资料(传世的/出土的[①])是我们进入古人精神世界的桥梁和通道。后人之于孔子,其情形亦复如是。司马迁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史记·孔子世家》)研究孔子的文献资料,除了《史记》的《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等外,直接的材料则是《论语》、《孔子家语》[②],以及《礼记》等;而《论语》一书,更是天字第一号的基本文献。后世欲知孔子,舍《论语》复将何从?故《论语》巍然而为儒家要典,甚或可尊之为儒家“圣经”;《论语》之所言所论,屹然而为足可与时间相抗衡的空谷足音。一代国学大师钱穆说:“《论语》一书,乃孔子遗训所萃,此为中国最古最有价值之宝典。”[③]

《论语》一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真实地再现了孔子平凡而伟大的人格形象,“盖孔子人格之伟大,宜为含识之俦所公认;而《论语》则表现孔子人格唯一之良书也”。

重读《论语》、“想见其为人”,感叹他广博的知识和儒雅的风度,体味其文化思考与生命关怀,探寻圣人的精神风骨与人格魅力,真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者也。如此读《论语》、思孔子,庶几近于陈寅恪所谓“同情之了解”[④]。

孔子,一个人格伟岸的仁者、一位“何其多能”的卓越的智者、天意纵使之而成的一代圣人(“固天纵之将圣”)(《论语·子罕》),被誉为时代的精神偶像。早在西汉之时,司马迁就已经推许孔子为“至圣”(《史记·孔子世家》)。后来儒家极力构想的、积极追求的理想人格(“内圣”),其实孔子早就是光辉的典范,堪称“万世师表”。孔子非凡而永恒的人格魅力,约略可从以下几端“述”之:

文化的终极关怀者

文化,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标志;因此,所谓“文化”,实即“人的文化”(贺麟称之为“人文化”[⑤])。文化,是支撑人格的基石,是砥砺人格的中坚;因此,正是文化赋予人格以厚重的意义。

孔子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终生以恢复古代的文化传统为己任,并以发扬光大这一文化传统为其职志。他勤奋好学,他开馆授徒,他奔走列国,他整理古籍,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文化理想奋斗了一生。

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其实,孔子是既“述”又“作”,而且是以“述”为“作”。而这恰好也是孔子伟大的文化人格之所在,“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于开始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⑥],“他把古代的制度理论化了,使得这种将要僵死的制度得到新生命而继续维持下去。他的大贡献在此,他所以为今人诟病也在乎此”[⑦]。

孔子基本上是维护“周礼”的,但又认为“周礼”要有所损益,而经过损益的“周礼”才合乎他的理想;这个理想,他称之为“道”[⑧]。孔子之“道”,其实就是文化之“道”,它是孔子的“终极关怀”(ultimateconcern)。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正是人使“道”得以弘扬,这是何等自觉的认识啊!孔子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志趣高尚、生活知足,这是何等感人肺腑的精神啊!《论语·泰伯》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此数语虽出自曾子之口,实则亦是夫子之道;这是何等崇高的担当精神啊!

陈寅恪说:“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⑨]王国维是典型,陈寅恪也是典型,而孔子更是典型,而且是原创型的文化大师、民族精神的巨子。

准此,我们对孔子之勤奋好学、刻苦自学、虚心问道,便不难“同情之了解”,自亦感动莫名。对于有学之士,孔子是“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他曾经“见于郯子而学之”(《左传》十七年),曾经“问礼于老聃”(《孔子家语·观周》),“入大庙,每事问”(《论语·八佾》),真正地做到了“学而不厌”(《论语·述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在“学”中融入了一种深深的文化关怀——对“道”的终极关怀。

抚今思昔,顿觉文化之于人格魅力的无上可贵!当今社会流传着一种批评意见,说许多人“有知识,无文化”、“高学历,低素质”。究其实,这是对作为文化内容之一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呼唤。

孜孜不倦的传道者

孔子之伟大,不但在于他是博学而多能的学者,是中国古文化传统的赓续者(“托命之人”),是儒家理想人格(“内圣”)的杰出典范而为“万世师表”;而且在于他勇敢而自觉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的重担,是孜孜不倦的传道者(“外王”)。孔子是中国私人讲学的第一人,也是非常高明的教师和杰出的教育家;藉此,方可“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使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绵延赓续。

孔子在教育方面最光辉、最灿烂的一点,便是他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创造性地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所谓“有教无类”,即“不分宗族贵贱,不分阶级,都是可以施教的”,这是人类教育史上“一项很有革命意义的政治突破”[⑩]。在教育活动中,孔子确确实实实践了“有教无类”。比如,出身贫寒的颜渊不但成为孔子的弟子,而且成为孔门的高才生、孔子的得意门生(《论语·雍也》)。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此绝非虚语。孔子爱自己的学生一如爱自己的儿子,而自己的儿子(孔鲤)并未得些许私厚(《论语·季氏》),真正体现了“一视同仁”的崇高原则。孔子和弟子们不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学问上也是平等的,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在弟子们的心目中,孔子的形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

孔子自三十岁招收学生,一直到老都恪守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子罕》)的传道原则;因此,孔子博得了学生的无限爱戴。孔子传道授业是很成功,他的学生颜渊曾经喟然而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八字,绝非虚语。《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不管是孜孜不倦的传道,还是付诸实施的践履,孔子对于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都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觉认识,并具备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据《论语·子罕》载,孔子因貌似阳虎(阳虎尝暴匡人)而被匡人拘系(“子畏于匡”)。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还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又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甚至认为:“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很显然,孔子是以文化“托命之人”和传道者自居的。有人如此评说孔子的这种所作所为,“孔子以身作则式地实践了对这种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伟大人格的自觉追求”[11],此语甚精当。

嗣后的孟子,更是明确提出“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说:“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以“未得为孔子徒”而引以为憾,又说他“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看来,孟子这一思想是“渊源有自”,“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身体力行的践履者

礼,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礼记·曲礼上》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是维系人类群体的外在规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宝。《左传》隐公十一年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是“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时代。孔子对当时“礼”的破坏毁弃痛心疾首,不但振臂疾呼、奔走呼吁,而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成为身体力行的“礼”的践履者,粹然而为一代礼学大师。

早在少年之时,孔子就表现出了对“礼”的出奇的爱好。《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及至成年之后,孔子对“礼”更是痴迷,“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待见“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对“礼”愈发执著,尤其注重整齐“周礼”、恢复“周礼”。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孔子对礼高度重视,认为人不学礼则无以立身(“不学礼,无以立”[12])、不知礼则无以自立(“不知礼,无以立”[13]),“民之所由生,礼为大”(《礼记·哀公问》)。孔子不但重视礼,而且非常强调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首先是自己“正其身”,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率先以身作则、坚持习礼,甚至在颠沛流离之中也不忘“礼”,“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史记·孔子世家》)。堂堂中华,“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记·中庸》),孔子与有大力焉。

《论语·学而》载有子语:“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冯友兰说:“礼之本是人的性情,人的真情实感。在表面上看起来,礼的作用是扳着面孔做分别,人与人之间的分别,但据有若说,礼实际上所要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协和。”[14]

孔子不但是“礼”的坚定的践履者,而且是“礼”的高明的理论家。孔子特别注重以“仁”释“礼”。孔子认为,“仁”是“礼”的思想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颇为典型的事例,体现在孔子对“三年之丧”的解释中,“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

李泽厚说:“孔子用心理的‘仁’来解说‘礼’,实际就是把复兴‘周礼’的任务和要求直接交给了氏族贵族的个体成员(‘君子’),要求他们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承担这一的‘历史重任’,把它作为个体存在的至高无上的目标和义务。”[15]他又说:“孔子释‘礼’为‘仁’,把这种外在的礼仪改造为文化—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人的族类自觉即自我意识,使人意识到他的个体的位置、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与他人的一般交往之中即现实世间生活之中。”[16]孔子对“礼”的规定解释,“并没有高深的玄理,也没有神秘的教义”,而是“更平实地符合日常生活,具有更普遍的可接受性和付诸实践的有效性”[17]。

乐观坚毅的通达者

在一般的思想史视野里,多认为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而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李泽厚说);立说者认为,“乐感文化”所追求的“乐”,并非动物式的自然产物,而是后天修养的某种成果[18]。

孔子所说的“乐”,是广义的“乐”,它包括诗歌、音乐、舞蹈,大致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文艺”(文学艺术)。孔子经常礼、乐并称,认为二者一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如《论语·泰伯》载孔子之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的这一思想,被后世儒家一脉继承并发扬光大。新儒家代表人物贺麟认为,“儒学是合诗教、礼教、理学三者为一体的学养,也即艺术、宗教、哲学三者的谐和体”;因此,新儒家思想的开展,“大约将循艺术化、宗教化、哲学化的途径迈进”[19]。“乐”之一端,实即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体现[20]。

本节所说的“乐”,有三层含义:一是礼乐之乐;二是快乐之乐,三是乐观之乐。下文分而言之

孔子爱好音乐、学习音乐,注重音乐教育。孔子有很高的音乐修养,他曾经跟随师襄子学鼓琴,也会击磬(《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最喜欢的音乐是《韶》,认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他“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史记·孔子世家》),慨然而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想不到音乐之美有到如此境界者)(《论语·述而》)孔子以“六艺”教人,所教内容之一的“乐”仅次于“礼”而居第二。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四端既是孔门教学之条目,也是修身治学之次序。晚年归鲁,孔子又整理“乐”。孔子自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宋儒有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之教,其实,答案就在《论语》中。孔子所说的“乐”,“并不是一种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的满足”[21]。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这种达观的快乐的情怀,孔子一直保持到晚年,他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而颜回箪食瓢饮中的“乐”,孔子是高度褒扬、激赏有加,也深为宋儒所津津乐道。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孔子积极入世、济世,但这并不妨碍他保有一颗平常心。有一次,孔子让子路、曾皙(名点)、冉有、公西华各言其志。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钱穆分析说,孔子骤闻曾皙之言,“有契于其平日饮水曲肱之乐,重有感于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觉慨然而叹也”[22]。孔子“喟然”之叹,值得细细玩味。

孔子在世之时,许多人对其所作所为深为不解,甚至以为孔子是不合时宜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论语·宪问》)。但他的弟子却认为自己的老师是个德行高尚的人。据《论语·子张》载,叔孙武叔曾经诋毁仲尼,子贡遂为老师辩白。子贡说:“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仲尼不可毁”虽然出自子贡之口,但却颇得孔子思想的“个中三昧”。孔子向来主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对于世人的误解与曲解,孔子不以为忤,心平气和地泰然处之。

孔子积极奔走于世,但却屡屡受挫——仕鲁碰壁,弃官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于楚(《史记·孔子世家》)。对于这种种艰难困厄,孔子有着清醒的理性的认识,乐观视之、泰然处之。孔子认为,这是“时”(时势)使然。他说:“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孔子家语·在厄》)因此,孔子说他“不怨天,不尤人”,并感叹说:“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对于外事外物(相对于“己”而言),孔子强调自我调整——随机应变、能屈能伸。孔子说:“君子之行己,其于必达于己,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故屈节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孔子家语·屈节解》)但是,这种灵活的能屈能伸有着鲜明而严格的原则,那就是“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关键之处在于因“时”得其“中”。金景芳说,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一个核心是“仁”(仁义),一个核心是“时”(时、中)[23],深得孔子“个中三昧”。

甚至在栖栖惶惶的流浪中,孔子仍然保持着高度的乐观精神,有时还会来自我解嘲式的“冷幽默”。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师徒被困陈蔡,“绝粮”七日,“从者病,莫能兴”,但孔子仍然“讲诵弦歌不衰”。随后,孔子适郑而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城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困厄之中的孔子,其乐观坚毅的心态和精神,由此可见一斑。“欣然笑”三字,甚为传神,颇可玩味!

《易传》[24]上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象》),贴切地表达了孔子这种乐观而通达的坚毅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这种“乐感文化”,逐渐上升为一种民族精神,对后世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李泽厚说:“这种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义,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意识或潜意识,成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或民族性格”[25]。

无上亲和的仁爱者

孔子是一位心胸开阔的温厚的长者,是一位具有仁者情怀的温和的君子,是一位拥有无上亲和力的圣人。一个“仁”字,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也是孔子心胸、情怀、亲和力的最好的见证。

在《论语》中,“仁”字凡109见,其他诸范畴无出其右者。故郭沫若说,“一个‘仁’字最被强调,这可以说是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26];李泽厚亦云,“尽管‘仁’字早有,但把它作为思想系统的中心,孔子确为第一人”[27]。

“仁,亲也”(《说文解字·人部》)。孔子所提倡的“仁”,并不像程朱所说的是禁欲的死板的;相反,“仁”是活泼泼的,是“人之性情之真的及合礼的流露”[28],“仁即天真纯朴之情,自然流露之情,一往情深、人我合一之情”[29]。换句话说,在孔子那里,“仁学一开始避免了摈弃的宗教禁欲主义”,“孔子绝少摆出一副狰狞面目”[30]。

孔子认为,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而这是“仁”的主要基础;然后,才可以有“仁”的品质——换言之,“真性情”、“真情实感”是“为仁”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31]。

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又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又见《阳货》)“刚毅木讷”者和“巧言令色”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接近于“仁”,而后者则很少能成为“仁”;所以,孔子特别强调“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孔子特别批判虚伪,他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作为大写的“人”、作为贤能的教师、作为温厚的长者,孔子无疑堪称“仁者”的楷模和表率。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和接触中,孔子不时流露出“真性情”、“真情实感”,有时还不乏幽默感。据《论语·阳货》载,有次孔子至武城(时子游为武城宰),“闻弦歌之声”,夫子于是“莞尔而笑”,说:“割鸡焉用牛刀?”(意谓治理区区武城小邑,何必用礼乐大道?)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玩笑之中,可见孔子是欣喜多于惋惜。“戏”字一言,“莞尔”一词,是孔子“真性情”的流露,是孔子本然一面的体露。读到这里,使人倍感孔子亲和力之非同凡响。

所谓“仁”,是对于大写的“人”的反思,是人类精神的自觉,也是孔子心目中“人的最高的道德品质”[32]。孔子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又说仁者“爱人”(《论语·颜渊》)[33],力求做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郭沫若说孔子此功是“人的发现”,匡亚明说“泛爱众而亲仁”正是“古代原始人道主义精神的反映”[34]。换言之,孔子是中国“轴心时代”的人文大师,孔子与老子是互相辉映的两大巨擘(我经常这样说)。但是,孔子所说的“仁爱”并不是无原则的什么都爱,“君子亦有恶”(《论语·阳货》),“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孟子说孔子是“圣之时者”,是“集大成”者(《孟子·万章下》),这是对孔子人格的极度赞誉,而此诚非过誉之辞。宋朝有一个无名氏写了两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此语纵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掷地有声!

--------------------------------------------------------------------------------

[①]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即王国维所说的“二重证据”(《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3页)。

[②]《孔子家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事迹言行的重要文献,体例与《论语》相似,但篇幅远远超过《论语》。今本是在王肃作注后流行起来的,因此它长期以来被视作伪书。但结合出土文献(如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竹简、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竹简)考察,研究者多认为《孔子家语》并非伪书,它的原型早在汉初就已经存在,后经从孔安国到孔猛等数代孔氏学者的陆续编辑增补。

第8篇

内容摘要:《论语》体现了教育家孔子“德育为本”和“以德评人”的教育思想,这对当下的德育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论语》 德育为本 以德评人

《论语》记录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德育思想。如今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但德育现状却令人堪忧。深入学习研究《论语》德育思想,取其精华,定能对当下的德育工作有深刻的启发。

一.德育为本

《论语》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告诫我们要乐于学,以学为乐。紧接的第二段话就指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无论做事,还是学习皆要务本――“孝乎惟孝,友于兄弟”(《论语・为政》),可见,《论语》把德育摆在了教育最重要的位置。与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功能相比,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则充分发挥社会教化功能,对此,孔子主张“以德教民”,因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政治主张“以德教民”,古代社会又提倡知识分子“仕而忧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因此教育更是则主张“以德育人”。孔子“素以道德教育称著于世,他的成功之道正是发现并加强了德育的基础教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根据杨伯峻先生对此句的解释:“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忠”和“信”都是德育,占了孔子所有教学内容的一半,孔子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文行”和“忠信”孰轻孰重?“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论语・子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在躬行实践了“孝”“悌”“信”等品德之后,要是学生还行有余力,才主张他们学习文献知识。

二.以德评人

对学生进行评价,首要标准是“德”。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一个人只要是做到孝忠信,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学习过了,这不是以德评人么?子夏以德评人,孔子更是这样。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论语・公冶长》)孔子认为德先于才,一个人要是能言善辩,但是没有仁德,就会常常被别人讨厌。最令孔子称心如意的学生是颜渊,因为颜渊德行最优秀的学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躬;言语:宰我,子贡……”(《论语・先进》)。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之所以赞叹“贤哉,回也”,是因为颜渊“贫而乐”,具有安贫乐道的品德。在《论语》里边,孔子对德行高尚的四位学生――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躬都给与积极的评价,没有负面的评价。对闵子骞,孔子评价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对冉伯牛,孔子曾感叹道“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对仲躬,孔子赞扬说“犁牛之子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除此外,孔子对其他学生的评价,基本是有褒有贬。就是才华横溢的子贡问孔子“赐也,何如?”时,孔子给他的评价也仅仅是“汝,器也”,而孔子曾说过“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尽管“德”的内涵和外延古今有异,但是德育仍然应该居于教育首位;尽管仅仅“以德评人”有失公正全面,但是“德”仍然是全面评价人的第一标准;因此,孔子的德育思想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反观当下的德育现状,实在令人堪忧:德育课堂高喊“三爱”等遥远而虚无的口号,德育活动只是“升国旗”“观看爱国电影”等有限而单调的走过场,初高中升学制度不问德行,唯才是取。改变当下不尽人意的德育现状,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论语》体现了教育家孔子“德育为本”和“以德评人”的教育思想,这对当下的德育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充分吸收孔子德育思想精华,具有纠正当下德育弊病的现实意义。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德育为本”,而在高度文明的当下社会,德育竟流于形式,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能不思之汗颜?

赵伯壬,赖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第9篇

《论语》全书提及“知”一词高达约一百一十六次。[7]其中约有九十一次的“知”(读阴平),约有二十五次的“知”(读去声)。“知”(读阴平)是指一般的认识能力和知识之意,属于知识论的基本范畴。“知”(读去声)可与“智”相通,意为才智、智慧。由学到知,由知到智,再到仁智统一。这是由知识到智慧的上升过程,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雍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论语·公治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也,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能也。”(《论语·宪问》)“由,知德者鲜矣。”(《论语·卫灵公》)“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以上读阴平)这是由学而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以上读去声)这是由“知”到“智”。在孔子看来,人是靠学、问、思而得知的;从伦理道德价值定位而言,有了知识,才可以将知识上升为智慧,即“知识产生美德”逐步实现个体的理想人格。无知而愚昧的人是不能达到真正的仁的,孔子所谓“知者不惑”(《论语·子罕》),“智者利仁”,“知者乐水”(《论语·雍也》),“知者不失人”(《论语·卫灵公》)都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讨论的。由学而知,由知而智,仁智结合,可谓圣矣。

在“樊迟问仁”一章中,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论语·颜渊》)。接着把“知”解释为“知人”。指人所具有的道德理性和认识能力,即认识人之为人的道理,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这实际上就是对仁的理性自觉,他又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在孔子看来“仁”作为君子的品格,是认识的成果,“知”是为了行“仁”,知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有了这种认识就利于行仁,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有自觉的仁德。所以“知”是从属于“仁”的。显然他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把智育放在第二位。但反过来说,没有“智”,也没有“仁”。

二、何谓“仁”

孔子贵“仁”。(《吕氏春秋·不二》)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是孔子的人道观(伦理思想)的核心。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孔子所谓的“仁”毕竟是指什么?孔子对“仁”作了多种解释。他的弟子常常去问他,据孔子的回答和解释,“仁”有下述内容:“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里,孔子将“仁”首先规定为“爱人”。仁的本质,即“爱人”。“仁的根本在于爱别人。”[1]P30“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2]P31。“孝”是君子的仁德品性,“孝”是子女奉养父母的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将爱人从爱自己家人扩展到爱别人、爱别人的家人。进而能够达到如孟子所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3]P218,正所谓“泛爱众而亲仁”。“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综观孔子对仁的种种表述,可以看出孔子以“仁”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仁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是人的合社会伦理而动的行为,是人的处世原则及方法、伦理信条和规范。他自己也说:仁者,人之德也。但所有的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爱人”。“仁是我思想的核心,而‘爱人’又是我所规定的仁的本质和基本内容,其它都是在此基础之上的扩充、放大和引申。”[4]总之,“爱人”是为仁之本,“仁”是人的理想人格化,“仁者,人也”。[2]P31

孔子不仅用“爱人”来解释“仁”,而且提出“忠”“恕”是实行仁的根本途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孔子曾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告诉其他同学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5]P16。所谓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说的“仁之方”,就是用“推己及人”的方式实行仁。“忠恕之道”着重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利他、惠他精神。孔子认为要真正做到“忠恕之道”,一个必要的前提是必须有善良的本性,有“爱人”之心。因此,仁的要害是“爱人”,只有具备了“爱人”之心,才有可能在人际关系中贯彻“忠恕之道”,将心比心,在社会互动中体谅和理解对方,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忠恕”是行为准则,“爱人”则是这个行为准则的道德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仁的核心,紧密统一于仁的范畴之中。

“爱人”是为仁之本,“忠恕之道”是为人之方,更进一步而言,“仁”是人的理想人格化,“仁者,人也”。“总之,孔子的‘仁’是‘情’(爱心,同情心)和‘理’(理性的要求)的统一,是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这是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人道观的最本质的东西。把握了这点,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孔子常常把‘仁’‘知’并提了。”[6]P89

三、“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

儒家学派用“仁且智”来称道孔子的人格。《论语》一书中,孔子有多处是将“仁”与“智”(知)并举。“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知者不惑,仁者无忧。”(《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对此儒家学派用“仁且智”来称道孔子的人格。孟子说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亦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荀子说:“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德与周公齐,名誉与三王并。”(《荀子·解蔽》)由此可以说明,孔子的仁智统一学说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爱人”主要强调人们要用爱心对待别人,这可以说是“仁”的实质内容,也是其精髓所在。而“知人”主要强调要善于鉴别人,即人所具有的道德理性和认识能力,更确切地说就是对“仁”的理性自觉。孔子认为,一个仁人必然是具备了高度的理性自觉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深刻把握人之为人的道理,才有可能将“仁”提到“爱人”的层面去自觉地尊重和关心人,“爱人”必须“知人”,“知人”才能做到“爱人”。因此,“爱人”与“知人”是统一的,即“仁智统一”,“仁且智”即为君子也,“仁智统一”是孔子理想人格的最高标准,所以“仁”、“智”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即君子人格的形成。

孔子的目的是要以“知”(智)辅“仁”,以“知”(智)利“仁”。他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外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也就是说,他的目的不在“知”(智)本身,而在于促进与彰显“仁”。换句话说,孔子是要让“仁”与“知”并举,以知(智)利仁,培养一种“仁智”双修的理想人格。

正如冯契所说孔子提出“仁智统一”学说,就是要在社会伦理关系中来培养理想人格。仁智统一,意味着人道(仁爱)原则和理性原则的统一,伦理学和认识论的统一。孔子讲认识论主要是讲伦理学(“知人”),而讲伦理学也是着重从认识论角度来考虑(“未知,焉得仁?”)。这里也包括着这样的意思:人的道德规范是根据理性原则来的,真正的道德行为是自觉的,而这种自觉性来源于理性认识,正是根据这一点,人可以通过教导和修养而成为有道德的人。

四、怎样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

作为一个教导家,孔子把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作为教导的目标,他自己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品德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学而不厌可谓智也,诲人不倦可谓仁也。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一是靠教导靠别人的帮助,二是靠自己主观努力。孔子从未承认过古今人物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是生而知之者,而他自己也明确声明:“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既然现实中没有生而知之者,那就只有通过学习———受教导。因此,孔子注重师友的帮助,“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选择居住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孔子诲人不倦很善于启发学生动脑筋,并进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这确实有利于人的理想人格的培养。

“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培养,除了靠集体的帮助外,还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因此,孔子很强调立志:“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一个人只要有崇高的志向,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不移地努力,那就一定可以做一个仁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一个人始终不渝地志于仁,从事于仁,不断提高认识和觉悟,就可以达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的思想境界,在必作出牺牲时可以杀身成仁。[6]P93这种保持原则,勇于为理想而斗争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孔子文化大典[M].中国书店,2009.

[2]黄朴民.白话四书·中庸[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3]黄朴民.白话四书·孟子[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4]郭志坤.孔子答客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第10篇

关键词:《论语》 君子 道德教育

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见之久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正因为如此,“君子”成为中国古代道德观念中最现实的道德教育主体,也是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理想人格运用最为广泛的词语。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分别从不同角度阐发过自己对于“君子”的理解,而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杰出的道德教育先哲,其观点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故这里仅以孔子的观点为例。一部《论语》中,君子是仅次于仁的重要话题,出现107处。

一.君子的内涵

君子是顺天而行,知命的人。《论语》开篇提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蕴含着知命思想,何谓“命”?“命”是天所主宰的必然性。倘若学有所成,也不被人知,依旧不会心存抱怨,这样的人才可以算得上君子。在君子眼里,学习在己,知不知在人。这是一种消解名利的“自在境界”。在《论语》最后一章,孔子提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遥相呼应,如“知命”,则会“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君子是以天下为己任,忧道不忧贫的人。孔子将君子与道融为一体,认为君子应以道的实现为人生目标,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在众人多追求种田和做官两种出路之时,孔子认为君子就应高瞻远瞩,不应刻意追求这两出路,应谋求学道行道,不谋求衣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

君子是深明大义,修养深厚,心怀坦荡的人。在道德修养问题上,孔子通过君子与小人对比的方式,反复阐释出君子的形象。“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能团结人,却不拉帮结伙,能不拘泥于小圈子,对人同等,一本于公。与小人拉帮结伙,一本于私相比,根本差别在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易于摆脱私心杂念,一切以义理行事。

君子是知识广博,文质兼备,德行超群的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在孔子的文质见解中,“质”指孝悌忠信仁义等人的真实本性,“文”指诗书礼乐等外在的文饰。意思是说,内在的真实本性多于文采,未免略显粗俗;外在的文饰多于内在的真实本质,未免浮夸虚伪。孔子教育弟子成为君子的内容是“文行忠信”,认为君子不仅应行孝悌忠信仁义,同时还应“博学于文”,受诗书礼乐熏陶。“君子应既藏朴素天性,又具良好文化修养,达到“文质彬彬”才能成为君子。”

二.君子的塑造

君子之道,就是由身边事情做起。如何塑造完美的君子形象,《论语》做了如下阐述。

1.言行一致。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孔子十分重视言行一致的问题,在“言”与“行”的问题上,对君子的要求不仅是“说了就要做”,而是“做了再说”。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论语・先进》判断一个人,应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单凭一个人说话,听起来或许诚恳笃实,但是并非意味着此人值得信赖,应‘听其言而观其行’,而不是‘听其言而信其行’。”“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清代学者王船山说“夫子生平做圣之功吃紧处,无如此言之切。”言行一致,是一个人成为君子,进德修业的入手处。在言行一致外,孔子还主张。“君子欲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自主学习,学思结合。孔子认为君子要“博学于文”,即要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开阔眼界,通达事理。在言行上要“约之以礼”,才能提高道德修养,做到这两点,才不致“离经叛道”,是成为君子的先决条件。

第11篇

关键词孔子 论语 德育

1 《论语》中的德育目的

所谓德育,就是为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德育作为自觉而有目的的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活动,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要求和结构。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与孔子的生活背景分不开的。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土崩瓦解,整个社会处于不安定和不稳定的状态。孔子急切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来改变当时的状况,建立一个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因而孔子兴办教育,力图使社会涌现出更多的施行仁政统治社会的君子,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而实现其政治理想。孔子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人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君子。孔子还提出了作为君子所必备的素质和标准。

在与人交往时,“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作为君子既要有胸怀坦荡,又要坚持原则。大智者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也就是说,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大家各自摆明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或争论之后,总能够达成一致,较少固执己见。他们很会取人长,补己短。不能像小人那样,自以为是,好大喜功;说不得,摸不得;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无缘无故地瞧不起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在待人处事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关心爱护他人,总是努力成全他人的好事。小人心怀嫉妒,损人利己,对别人的灾难幸灾乐祸。作为君子需要有宽广的胸襟、与人为善的心态和乐于助人的精神,不能患得患失,这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并用这种成人之美,与人为善的亲和力去感染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 《论语》中的德育内容

《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孔子根据自己德育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出发,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丰富的德育内容。这些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仁德、信义、礼学三个方面。

2.1 关于仁德

《论语》当中与“仁”相关的语句有一百多条,赋予了“仁”丰富的含义。首先,“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将“仁”赋予“爱人”的含义,提倡人们对于他人要时刻抱有“仁爱”之心。这种道德意识主要体现在“因民之利而利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其次,孔子把“仁”定义为各种优秀品格的总称。《论语·阳货》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恭、宽、信、敏、惠”等五德是“仁”的内在要求,具有这些优秀的品质才能称之为“仁”。

再次,孔子把“仁”作为人们心中的一种道德修养和意识。“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讲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能把“仁”这个修养保持很长时间,即使遇到问题,碰到困难,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会受到外境的干扰,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生闷气或大发雷霆。“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一个有志于“仁”的修养的人,无论外在的世界是怎样的,他始终展现的是人性中美好的德性,就不会有不良的思想和言行了。

2.2 关于信义

在《论语》中,“义”与“仁”一样,都是君子所应当坚持的道德准则。“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作为君子的行为尺度和价值标准,强调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凡合乎道义的,就要努力去做;凡违背道义的,就坚决不做。同时,孔子还提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君子要把“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在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强调君子应该“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在遇到有可取的的利益时,作为君子应首先想到“义”,如果要取得也要等达到“义”之后,而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

“信”作为一种传统的道德准则,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同时“信”又是一种社会道德责任,是维护社会和谐运转的基本要求。《论语·颜渊》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教育自己的弟子为人处事要讲诚信,相互信任。如“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等。

转贴于

2.3 关于礼学

礼学是孔子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在当时的鲁国曾以知礼闻名,连执政大臣孟僖子也曾命其二子“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左传·昭公七年》)。孔子自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论语·八佾》)。孔门弟子还记述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

那么,“礼”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礼”就是传统的社会规范或准则。在当时孔子所宣扬的,主要是西周以来君主等级制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体制。所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他的学生子贡也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这种可以传之百世的周礼,经孔子向各方面学来而集中整理,便构成孔子的礼学。它是西周以来传统的君主等级制社会的规范准则,从国家大事、社会活动以至个人日常生活,无不包括在内。因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的一切言行,无不受到礼的制约,所以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如不学习遵照社会的规范准则活动,人们便无法在这个社会立足。孔子强调要以礼来规范人的行为,人的视、听、言、行都要符合礼,尽量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3 《论语》中的德育方法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其中一些方法对于当前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3.1 因材施教的方法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方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他主张教育要切合受教育者的要求,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在《论语·雍也》篇中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深奥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深奥的道理。

作为教育者,必须注意到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实施教学。孔子非常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在回忆起自己学生时,能将他们的特点说的很清楚。“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方,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络,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3.2 启发诱导的方法

孔子教育学生,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到他苦思冥想而解决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也就是说,教育者应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自觉思考问题,而教育者只是在学生实在没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加以点拨和指导。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强行灌输,而应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在德育实践中,教育者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正确地运用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诱导,让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

3.3 学思结合的方法

孔子教育学生注重学思结合,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人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思考,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会流于空想,那也是有害的。所以,我们要求学思结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结合起来,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该学思结合,善于多角度地发现和分析问题,多途径地解决问题,做到学中有思,思中有学。

总之,《论语》中关于德育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对于当代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虽然孔子的德育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其中不免有些糟粕,但是我们应给予肯定并批判地继承其优秀的、合理的德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德育理论,加强和改进德育活动,切实提高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玄武.比价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刘慧敏.孔子之为教育—浅谈孔子教育伦理思想[J].社会科学家,2007(11).

第12篇

关键词:学;儒家;论语;君子人格

一、“学”在《论语》中的地位

“学”是道德实践的中心环节,“下学而上达”使得性命与天道相贯通,儒家思想的重点就是内在仁德的道德实践。《论语》以《学而》开篇,开宗明义。“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以“学”统领《论语》,指明了“学”在《论语》中的重要地位。

在《论语》中“学”是修身成德以达到天德的关键,“学”是成就君子人格的重要因素。较低层次的“学”是学习文化等具体的知识的过程,较深层次的“学”则指的是不断反思,提高自己道德修养的学。牟宗三在《中国哲学的特质》中指出:“下学而上达”的“学”,亦须从日常生活的实践经验着手,以上达天德为最终目标。也就是把知识内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性,并努力践仁,仁便可遥契天道,使自己的生命与天命相契接。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仁义、礼乐,才能通达正道,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才能形成君子人格。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论语》中“学”有两个层次,浅层次的“学”是学文学礼,深层次的“学”是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以达到天道。两个层次的“学”是相互关联的,只有在学文与学礼的积累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达到天道。《中庸》中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说明君子既要尊重德性,也要讲求学问,道德修养要通过“学”来实现。《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将学习的功能与价值,归结为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并把“学至乎礼而止”视为“道德之极”。儒家学者重修身,成就个人品德亦为其一生所追求不已之目标。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孔子强调人的修养是要通过“学”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拥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一样会出现大的弊病。只有将“学”放在首位,通过“学”进行人格修养,才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仁、智、信、直、勇、刚都是孔子所尊崇的,但是这里孔子强调了对于这些品质都要依靠“学”来把握,“学”在成就德性中具有普遍的作用,只有通过“学”才能通达正道形成君子人格。

二、孔子与“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朱熹《论语集注》:“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又引程子曰:“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荀子云:“古人为学,皆身心性命日用伦常之道”(《荀子・劝学》),朱熹曰:“学不止是读书,凡做事皆是学。”。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是具有君子人格的人,也是道德内在修养与外在实践的典范,从《论语》中就可以看出,孔子在个人的修养中非常重视“学”。从少年时孔子就很重视“学”,之后孔子的道德境界不断提高,但孔子从未放弃对学的重视。他以自己为例,用自谦的方法告诉我们,人并非是天生就具有知识的,志于学就是志于道,学习才是获得知识和提高人格修养的途径。

孔子认为自己的所有成就都归功于学习,他否认自己生而为“圣”或“生而知之者”,但他说自己是好学之人,好学之人才可能成为圣人,不学就会困顿不通仍然是小人。孔子明确指出,并不是他比别人的德性天生就高出多少,忠信都是可能做到的,但是只有好学才能成为君子圣人,他自己只是比较好学罢了。“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此章,夫子言己勤学也。十室之邑,邑之小者也。其邑虽小,亦不诬之,必有忠信如我者焉。但不如我之好学不厌也。”。孔子已经达到了儒家的理想人格也就是君子人格,却否认自己生而知之,并且仍然这么重视学,就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和后人,告诉我们应该重视“学”,才可能达到君子的境界。

三、“学”与君子人格的养成

“学”对于君子人格的形成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何晏《论语集解》:“此章勉人为君子也。”孔子告诉我们要重视“学”才可以成为君子。君子之道,威重是根本,学使之稳固。“学”必须将忠信作为主要的内容,然后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孔子重德行,学是君子人格形成的必要过程。

然而德行是由外而内的过程,子曰:“君子求诸己”,个人的人格修养需要通过自身的道德内化进步提高,也就是说注重内在修养对于一个人达到正道非常重要。学与道德践行相结合,共同发展才能形成君子人格。针对这个问题,基本上学者们都认为“学”与道德的外在实践是不能割裂开的,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具有合乎礼义的外在表现,才可以称为君子。如果只学习,那么就会导致只有合乎礼的外在表现,就可能会出现文灭其质的现象。反过来,如果仅仅注重内在的仁德,不重视“学”,就会导致心胸不开阔,没有高雅的志趣,不能成大器,自然难成君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孔子指出,君子应当是注重内外兼修的,文采与本质,即就是内在与外在配合恰当的才是君子。人的内在本质,加以学习和内修成德就可以成就君子。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孔子将仁与智相提并论,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相呼应,有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知道“仁”是有利于仁德建立的而实行仁,表明了只有有智之仁才是符合君子人格的。“言能行在上诸事,则可谓之为好学也。”君子不刻意的追求吃穿用度等物质层面的东西,做事细致,说话谨慎,“追求事物的当然之理”,是君子好学的品格。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何晏在《论语集解》中分析到:“礼义忠信为治民之要”。钱穆先生亦认为“孔子非不重民食,然学稼学圃,终是小人在下者之事。君子在上临民,于此有所不暇。”樊迟和孔子在这里讨论的是学习具体的技艺,孔子教育弟子不在于“学稼”、“学圃”等事,而突出礼义忠信为治民之要,也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孔子认为君子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在“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在《论语》中深层次的意义的道德修养之学,而不是浅层次的生产技艺之学。唯有重视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之“学”,才能达到君子人格,才能通达天道。

君子总是在不断地进行道德自省的,不断地以更高的道德要求来要求自己,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子曰:“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为政》)“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一个人只有具有坚定地学习的态度,不断地提高自我,才能够逐渐形成君子人格。

(作者单位:民族大学)

本文属于民族大学课题:孔子的人格修养与苏格拉底的自我认知比较研究(课题编号:2016zgzx09)

注解:

① 朱嘉:《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47页。

② 王先谦《荀子集解》,第12页。

③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49页。

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54页

⑤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第二十四》

⑥ 邢m《论语注疏解经》

⑦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第8页。

⑧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

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

⑩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第11页

B1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第172页。

B12 钱穆《论语新解》,第33页。

参考文献:

[1] 刘振东.孔子论君子[J].孔子研究,1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