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产清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产清查不仅包括实物的清点,而且也包括各种债权、债务等往来款项的查询核对。另外,财产清查范围不仅包括存放于本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也包括属于但未存放于本企业的财产物资(也可以包括存放但不属于本企业的财产物资)。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以前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属,例如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来源:文章屋网 )
1.了解电算化的会计帐簿组织特性。
各会计科目总分类帐金额=σ各会计科目明分类帐金额=σ各实物分类帐金额=仓库实物数量。因此,由实物帐管理人员打印实物明细盘存表,让清查人员进行实物清查。同时打印存货金额跟会计人员对帐。要作到:1. 实物明细盘存表=仓库实物;2.实物明细帐金额=会计科目明分类帐金额。如果不相符,就代表实物有盘盈或盘亏情况发生。
2.要进行电算化内部稽核制度是否完整且认真被执行企业要进行电算化内部稽核制度最重要的工作有:
a.各经营活动事项的实物帐数据处理人员是否依据电算化标准作业手册进行每天的交易数据处理工作,日结作业与月结作业是否落实的执行。
b.会计审计轨迹是否完整。
c.电算化内部稽核的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是否落实的执行。
在电算化环境下,企业能掌握进行年度全面财产清查工作的成功关键性因素并能确实的执行,表示企业电算化环境是健全的,进行年度全面财产清查工作不会产生重大的问题。
执行年度全面财产清查之基本原则
当企业执行年度全面财产清查时应掌握之几个基本原则:
1. 全面原则
企业拥有所有权的各项资产、企业负有偿还义务之负债及股东权益项下的科目均应列入清查的范围。
2.事权统一原则
年度清查工作总负责人、清查项目清查人及监盘人、资料打印人等之指定与工作分配,以利于清查工作的进行及保证清查工作的准时完成。
3.客观原则
进行财产清查工作时所持的客观原则定义有三:
a.证物、实物必须能客观的评价。
b.清查实物价值的列帐应以客观价格认列,必要时可委托可信赖的第三者。
c.清查人选客观性,绝不能由清查保管人担任该项科目的清查人,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裁判兼球员现象一定要避免。
4.正确原则
要求所有参与清查工作人员要秉持正确的清查质量,进行自己负责的清查工作。对于清查的各项项目之数量、质量、规格与金额一定要求正确。或有疑点之处应详注明说明,并做进一步追查,不可置之不理。
5.重点掌握原则
有时进行清查时,清查量或清查项目庞大时,清查人要充分利用以80/20原则,也就是先完成重要的项目清查之后,再陆续清查微少数量或量多值低的项目。例如低值易耗品可以重量法替代点数法,如螺丝之清查就可以重量进行清查工作。
6.争取时效原则
负责财产清查人员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清查工作以及必要的覆查工作。
7.预防原则
a.勇于揭发各种财产管理上的缺失并提出落实的改善方法,决不可让资产保管人以各种理由搪塞了事。
b.发现错误就应有改进错误勇气,并避免错误再发生。
c.依照财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优劣,进行必要的奖惩。
8.技巧讲究原则
一、存在的问题
(一)出纳编制记账凭证
翻开企业、单位的会计凭证,大多数企业、单位记账凭证下边的“制单”处盖着出纳人员的名章,说明了编制记账凭证的人员是出纳员。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主要依据,由负责货币资金收付工作的出纳编制,显然与内部牵制制度要求的钱账分管不相吻合。
(二)出纳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月底与银行对账,核对企业账面银行存款数与银行对账单数是否一致,找出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同时对未达账项形成的日期、性质进行分析,弄清未达的原因,采取措施,使之及时到户入账。这项工作在我市的许多企业、单位是由出纳完成,造成了企业、单位未达账项长期悬空;有的因金融机构已经撤销合并,给后来的对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给企业、单位带来不应有的损失,还有个别出纳长期挪用公款,视同未达账项未被发现。
(三)稽核由事前转到事后,失去了事前控制的作用
由于忽视了稽核的重要性,报销程序被颠倒为领导先签字,出纳再付款,最后稽核的报销程序。当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先找领导签字,而不找稽核人稽核再找出纳报销,稽核人再稽核时已经毫无意义了,有的企业、单位根本就没有稽核。有的企业收受大量的不合法票据,如:过期发票、白条、行政事业收费用结算凭证等,从开支标准上看,也存在着违反财务开支制度的现象。
(四)出纳员事后补盖“收讫”、“付讫”章
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验收时,出现许多企业单位的出纳员补盖“收讫”、“付讫”章。还有的在月底、年底账务处理全部进行完后,为了迎接检查验收,补盖“收讫”、“付讫”章。由于收付款的时间与盖章时间脱节,多收、多付或少收少付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个中原因无从查找,有时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偷得未盖“付讫”章的票据重复报销,给出纳本人和企业单位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五)出纳管银行全部颓留银行印鉴的“便捷”工作方式
有的企业单位为了方便工作,把留存银行签发付款凭证的印鉴全部由出纳员一人保管。诚然,这种做法确实方便了工作,但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远远大干它的便利:财务工作透明度差,容易出现营私舞弊的现象,诸如出纳挪用公款炒股、擅自放贷、贪污公款、携款外逃等。
(六)实物盘点登记代替财产清查
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或行动上的懒惰,我市几乎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财产清查工作都在年底对实物进行一次盘点登记。这无论从财产清查的范围,还是财产清查程序上来讲,都远远达不到财产清查的目的要求,致使企业、单位财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上述种种现象存有弊端,造成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失控,容易给用心不良的人以可乘之机,给企业、单位及国家带来损失,必须予以纠正。
二、纠正方法
(一)编制记账凭证应由出纳以外的会计人员完成。为了使内部控制制度发挥效用,使出纳的收付款工作有人监督,编制记账凭证的工作应由出纳以外的其他会计人员完成。有人可能担心收付完款的票据交由其他会计人员编制记账凭证会丢失,造成差错。但出纳员对收付款凭证编号后予以记载即能免去此类麻烦。
(二)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出纳员、总账岗位记账员以外的第三者完成。
(三)坚持先稽核、领导后签字,最后出纳付款的报销程序。会计监督分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我们更应该侧重事前和事中的会计监督,把不合法的收支和不完整的票据及时拒绝门外,不要等生米做成了熟饭,监之时已晚矣。对这一做法各企业、单位负责人也要理解,给予支持。会计人员对收入合法性、收入支出的标准往往比单位负责人更为熟悉。经济业务发生后,由会计人员先稽核,不是争领导的权,而是替领导把关。因为《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四)出纳员(或收款员)应在收付款的同时在收付款凭证上加盖“收讫”、“付讫”章为了避免重复收付款或多收多付、少收少付,出纳员(收款员)一方面要唱收唱付,即在收付款时,出声地读出实收实付的数额,与对方核对;另一方面要按以下程序操作:收款时,先收款,再开票,最后在“记账联”上盖“收讫”章;付款时,先收票,再盖“付讫”章,最后付款。这两个方面是避免错收错付重收重付的关键步骤,尤其在收付款业务量比较大或柜台式对外办公的企业单位更为重要,切不可乱来。
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产清查,我们对吉州区189户行政事业单位的总体情况有了一个更细致的了解。也发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上存在的缺失,为更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供了依据。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缺乏规范的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在管理上无章可循。通过本次财产清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单位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这些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资产的领用、保管无健全的台帐或记录,无定期盘点制度,对实物资产管理缺乏严格的验收及审批,使用和保管制度,责任不落实,造成财产损坏、丢失无人追究的结果。如我区有一个单位,购置了几台电脑,也没有入帐,结果最近被盗,这几台电脑就好象是蒸发了,未在帐上留下应有的轨迹。这是典型的缺乏规范的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的行为,我们已要求单位按规定调账。
(二)没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明细帐,财务资料无法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清查中发现一些单位表面上反映固定资产总值,没有记载明细资产的实物数量及其价值,由于固定资产实行原始计价一贯制的办法,单位会计无法确认盘存资产数量的多与少,及其价值的增与减,账面资产总值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如有某个单位,总账上反映的固定资产是700多万,但明细账上的数相加却只有500万元,一查原因,是因为平时存在实物只入总账,不入明细的行为,或减少时,总帐和明细帐没有同增同减。导致帐面数无法反实物量。
(三)会计核算不及时。一些单位资产发生了增值、减值的变化,会计未及时进行财务处理,导致账物脱节,资产存量不清,甚至还有一部分单位建造的办公楼、教学楼,已使用多年,但该项工程,支出仍挂在“在建工程”和往来帐户中。对已不能使用而变卖或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及时进行帐务处理,造成帐实不符。如有一个学校,教学楼用了几年了,支出还挂在往来帐上,一直未办决算,资产没有真实的反映出来,这次清查,我们已要求他暂估入账。再如有一个单位有几个门面,还是按十几年前的价值入的帐,现在价格已上涨10倍,资产增值了,会计上却未做处理,账面数与实物脱节严重。
(四)有些单位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责任感不强,使会计法和相关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法规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等。也有一些单位领导重视不够,至使财务人员财务监管不能及时到位。如有某个单位,财务人员根本不做固定资产明细帐,这样的单位会计法自然落不到实处。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
以*6年7月施行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为法律依据,制定执法细则,进行科学、严密的规范,使全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权责统一、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完善基础管理
主要包括建立以下制度:1、建立健全包括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登记、产权转让、资产报告和监督考核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规范资产管理行为。2、力争建立对资产的动态监测系统,以本次财产清查为契机,做到与采购部门相配合,对各单位的日常增减做出动态监测台帐。3、建立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审批、使用和收益分配,结合部门预算、综合预算的编制、对非转经的收益纳入单位统一预算、统一管理。
(三)建立调剂制度,均等配置资源
本次财产清查显示,部门之间普遍存在占有资产不均的现象。有的单位占用资产过多以致资产闲置,而有的单位办公条件较差,办公设备陈旧满足不了办公的需要,通过建立闲置国有资产调剂市场,充分发挥管理国有资产的调配职能、调剂余缺、盘活存量,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通过调剂使财政资源配置日趋向合理法。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2、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3、填制和审核凭证
填制和审核凭证是指为了审查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合理,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完整而采用的一种专门方法。
4、登记账簿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
5、成本计算
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6、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
7、编制财务报表
关键词: 《基础会计》 课程体系 改革感想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同时也是财经、管理类其他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其专业的理解程度与认可度,更会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如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基础会计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摆在会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下文将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设想。
一、现行的课程安排及其弊端
现行的基础会计教材大同小异,其章节安排一般如下:
第一章,总论。本章介绍了会计的概念,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职能和任务等。
第二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介绍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设置会计科目,账户及其基本结构等。
第三章,复式记账。介绍复式记账的原理、方法、种类及优点,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等。
第四章,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结合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系统说明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从资金筹集到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利润分配等。
第五章,账户的分类。介绍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等。
第六章,填制和审核凭证。介绍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原始凭证的填制和核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等。
第七章,登记账簿。介绍账簿的意义和种类,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账簿登记和使用的规则,结账和对账等。
第八章,财产清查。介绍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方法,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等。
第九章,编制会计报表。介绍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财务状况报表,财务成果报表等。
第十章,会计核算形式。介绍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等。
第十一章,会计工作的组织。介绍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法规制度,会计档案等。
不可否认,近些年来会计教育工作者对会计类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从总体来说改革的力度不大,其课程体系仍然是首先介绍会计学基本理论,其次是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最后介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经调查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初学时懵懵懂懂,等到稍微有点概念了,学期也接近尾声,课程也临近结束了。尤其是那些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更不可能接触到实训课程,所以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即使会做简单的分录,但也无法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联系起来,更谈不上阅读和分析报表了。甚至有学生怀疑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基本理论到底有什么用。尽管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理论联系实际,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所以,改革《基础会计》课程体系,对会计教育工作者来说可谓任重而道远。
二、对《基础会计》课程体系的一些设想及分析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许多专业开设《基础会计》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而是更注重实践性环节,要把培养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会计业务的认知能力上。笔者认为,新的《基础会计》课程体系应本着从感性到理性的原则,主要安排会计职业概述、会计工作所需账证、会计业务流程、复式记账法、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模拟实训等六章内容。分别阐述如下:
第一章,会计职业概述。重点解决“会计是什么?是干什么的?”和“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这三大问题。具体可安排四节内容,分别介绍会计的历史与未来以及会计的管理体制、会计职业的基本情况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在社会经济生活和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本章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会计实务归纳会计理论,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对象和会计方法、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会计术语,理解起来就要相对容易很多。
第二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本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会计要素的划分,对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要素的影响;明确设置会计科目的作用以及科目内容和科目级次,进而掌握开设账户的必要性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认识会计工作所需的传统账证。具体可安排三节内容,分别介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
第三章,复式记账。本章主要向学生阐述复式记账的理论和方法。本章要求理解复式记账的原理和特点,着重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账户和复式记账是会计核算特有的方法,是《基础会计学》的核心内容。
复式记账原理。本章可安排三节内容,分别介绍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原理。本章讲述的重点同样不应放在理论的阐述上,重点是让学生先认识会计科目、了解会计科目所反映的内容属于哪类会计要素、记住借贷复式记账规则。为下面一章的学习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第四章,本章通过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较详细地阐述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目的在于借助企业资金筹集、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财务成果等业务的总分类核算,本章可围绕五节内容,分别讲述资金筹集和设备购置业务的核算;物资采购业务的核算;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销售业务的核算;财务成果的形成及分配业务的核算。每一节可分四个层次:(1)学习本节所需的知识点,如:企业的筹资渠道、物资采购成本的构成、产品的成本项目等;(2)应设置的主要账户,介绍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结构以及明细账的设置;(3)发生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模式,应尽可能地归纳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条线要清楚;(4)综合举例。
第五章,本章阐述账户的分类,重点研究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要求学生了解账户按经济内容分为哪些类别,按用途和结构分为哪些类别,每类都包括哪些账户,每个账户能提供什么性质的核算指标,怎么登记经济业务;理解各类账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会运用账户提供所需的数据资料。
第六章,填制和审核凭证,本章阐述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要求学生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原始凭证的填制和核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还要注意掌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技术方法。
第七章,登记证账簿本章阐述各种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要求理解设置和登记账簿对于系统地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管理的作用;熟悉日常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内容、格式、登记依据会和的登记方法;掌握登记账簿的各种规则,包括错账更正的规则。
第八章,财产清查,本章阐述在填制凭证和登记账簿的基础上阐述财产清查的必要性和财产清查的方法。学习本章,要求学生理解财产清查的必要性和种类,着重研究各种财产物质、货币资金和往来账项的清查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业务处理和财务处理。
第九章,编制会计报表,本章阐述在日常核算的基础上对经济活动定期进行总结反映的方法,即编制会计报表。学习本章,要求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着重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结构原理和编制方法。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编制和阅读主要会计报表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第十章,会计核算形式,本章研究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基础上,阐述各种凭证、各种账簿、各种会计报表和记账程序组相互结合的方式,即会计核算形式问题。学习本章,要求学生理解合理建立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基础要求,明确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和基本内容,包括凭证、账簿的设置,账务处理程序和优缺点,研究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使用范围。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会计核算形式,以便对实际工作中的多种多样做法能把握其基本原理和基本处理程序。
摘要:现行的《基础会计》课程体系已暴露许多弊端。那么如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已成为摆在会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基础会计》;课程体系;改革感想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同时也是财经、管理类其他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其专业的理解程度与认可度,更会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如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基础会计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摆在会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下文将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设想。
一、现行的课程安排及其弊端
不可否认,近些年来会计教育工作者对会计类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例如有的教材中增加了对会计法、会计准则的介绍;有的教材增加了对会计学科体系的介绍;还有的教材增加了案例,改掉了过去传统、单一的教学结构,并在语言的叙述上尽量口语化等等。但从总体来说改革的力度不大,其课程体系仍然是首先介绍会计学基本理论,其次是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最后介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经调查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初学时懵懵懂懂,等到稍微有点概念了,学期也接近尾声,课程也临近结束了。尤其是那些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更不可能接触到实训课程,所以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即使会做简单的分录,但也无法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联系起来,更谈不上阅读和分析报表了。甚至有学生怀疑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基本理论到底有什么用。尽管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理论联系实际,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所以,改革《基础会计》课程体系,对会计教育工作者来说可谓任重而道远。
二、对《基础会计》课程体系的一些设想及分析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许多专业开设《基础会计》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而是更注重实践性环节,要把培养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会计业务的认知能力上。笔者认为,新的《基础会计》课程体系应本着从感性到理性的原则,主要安排会计职业概述、会计工作所需账证、会计业务流程、复式记账法、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模拟实训等六章内容。分别阐述如下: 第一章,会计职业概述。重点解决“会计是什么?是干什么的?”和“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这三大问题。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对象和会计方法、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会计术语,理解起来就要相对容易很多。
第二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本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会计要素的划分,对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要素的影响;明确设置会计科目的作用以及科目内容和科目级次,进而掌握开设账户的必要性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
本章内容最好放在会计模拟实验室中讲述,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会计工作的环境,还可以观摩往届学生完成的实训材料。授课方法可突破传统的教师单向讲授法,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开展师生的双向交流。
第三章,复式记账。本章主要向学生阐述复式记账的理论和方法,是《基础会计学》的核心内容。本章讲述的重点同样不应放在理论的阐述上,重点是让学生先认识会计科目、了解会计科目所反映的内容属于哪类会计要素、记住借贷复式记账规则。为下面一章的学习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第四章,本章通过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较详细地阐述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本章可围绕五节内容,分别讲述资金筹集和设备购置业务的核算;物资采购业务的核算;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销售业务的核算;财务成果的形成及分配业务的核算。
第五章,本章阐述账户的分类,重点研究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要求学生了解账户按经济内容分为哪些类别,按用途和结构分为哪些类别,每类都包括哪些账户,每个账户能提供什么性质的核算指标,怎么登记经济业务;理解各类账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会运用账户提供所需的数据资料。
第六章,填制和审核凭证,本章阐述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要求学生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原始凭证的填制和核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还要注意掌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技术方法。
第七章,登记证账簿本章阐述各种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要求理解设置和登记账簿对于系统地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管理的作用;熟悉日常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内容、格式、登记依据会和的登记方法;掌握登记账簿的各种规则,包括错账更正的规则。
第八章,财产清查,本章阐述在填制凭证和登记账簿的基础上阐述财产清查的必要性和财产清查的方法。学习本章,要求学生理解财产清查的必要性和种类,着重研究各种财产物质、货币资金和往来账项的清查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业务处理和财务处理。
第九章,编制会计报表,本章阐述在日常核算的基础上对经济活动定期进行总结反映的方法,即编制会计报表。学习本章,要求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着重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结构原理和编制方法。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编制和阅读主要会计报表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第十章,会计核算形式,本章研究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基础上,阐述各种凭证、各种账簿、各种会计报表和记账程序组相互结合的方式,即会计核算形式问题。学习本章,要求学生理解合理建立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基础要求,明确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和基本内容,包括凭证、账簿的设置,账务处理程序和优缺点,研究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使用范围。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会计核算形式,以便对实际工作中的多种多样做法能把握其基本原理和基本处理程序。
摘 要 现代企业制度下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是重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关键,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职能。
关键词 财务管理 基础重点 控制关键 监督职能
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开始,企业家们已经认识到企业管理潜在的巨大作用,并且开始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实践,逐渐将重点集中在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实践证明,通过成功实施企业管理,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扩大了收益,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加强企业管理的浪潮中来。
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而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范畴中,企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组织,在经济组织中,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什么经济成份组建的企业,不论从事何种行业的企业,除高度重视市场,重视产品的CI形象外,还要高度重视企业财务管理,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中心位置上,并对其进行再认识。
一、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是重点
作为处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心地位的财务管理,它要求企业不仅要注重资本的盈利性和合理流动性,而且更注重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不断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
加强财务预算化管理。预算化管理是当今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一种控制和考核业绩的方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就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市场信号超前编制财务预算方案,以规划和控制企业未来的全面经济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财务控制和监督,使企业各部门能够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完成企业的各项经营目标,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
加强企业的财务制度建设。国家对企业理财行为的约束是通过法律形式来达到的,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企业管理必须强调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务特点,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切实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
加强对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加强内部管理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来说至关重要,但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光靠内部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研究市场,掌握信息,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这就更需要企业制定财务信息战略,建立信息网络。财务信息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而且包括企业外部的财务信息。因此,企业必须做到:(1)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信息系统;(2)加强对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方面的财务指标体系的分析和监控工作,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信息分析的力度和范围,开展专项分析。
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随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地位的日益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全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熟悉各相关学科,如法律、财政、税务、金融、贸易、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牢固树立经营观念、风险观念、效益观念、法律观念和现代企业理财思想,努力成为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创新思维的高智能复合型财务管理人员。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关键
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内部控制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呢?目前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加强单位负责人的自觉控制意识。如果单位负责人控制意识淡薄,相互串通,搞内部人控制,会使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应明确单位负责人应负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自上而下共同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执行,从而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有效实施。
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管理机构,理清管理权限。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立管理控制机构,做好内部各机构间,各经办人员间的科学分工与牵制;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
处理好全面控制和重点控制的关系。好的内部控制,不仅要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全面纳入监控中,而且要对重点方面、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控制。全面控制和重点控制要有机结合,企业应根据其自身行业和经营特点,找准关键控制点,通过对点的控制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至少应对下面三方面进行重点控制:一是资金,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使用、分配要严格控制,防止资金体外循环;二是成本费用,控制乱列成本费用,防止舞弊;三是对经营者的权力实施进行有效监控。
提高控制人员实施控制的能力。内部控制的内容,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实施控制的人员既要具备专业知识,又要熟悉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企业如果不重视此类人才的培养,内部控制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工作。从我国不少企业现状看,有的企业不是没有内部控制,而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导致内部控制机构形同虚设,“有章不循、违章不究”。所以,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对高风险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并通过增加、减少规范控制环节减少风险。
三、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一规定体现了两层含义:一是各单位都必须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是每个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二是各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必须健全,必须切合实际,能有效执行。
1.明确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会计法》规定:“记帐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在办理经济业务事项时,涉及到包括业务事项的审批、经办。财务保管人员和负责办理会计事项的记帐人员等多方面人员。为了有效监督、控制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保证会计资料的质量和经济事项的顺利开展,必须明确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2.明确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制约程序
各单位的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等经济业务事项,是各单位重大的经济活动,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财务管理问题。决策和执行的程序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必然会影响国家、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也会削弱财务会计管理职能,影响会计秩序和会计资料质量。从实际情况看,单位在重大经济业务事项方面,因决策和执行的程序混乱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决策盲目,管理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屡见不鲜,可谓教训深刻。因此,一方面,决策和执行的程序应当明确;另一方面,在决策和执行程序中应体现决策与执行两个层次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3.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
财产清查,既是加强财产物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通过财产清查,确定各项财产的实有数,以便查明实存和帐面数是否相符,并查明不符的原因和责任,进而强化措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只有进行财产清查,在保证会计制度真实、完整的基础上,才能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财产清查制度应明确规定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组织程序,使这一制度得以具体落实,也为有关管理部门监督检查财产清查制度的落实情况提供可靠的依据。
4.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和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目标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单位的目标是否实现。单位内部审计,应当在单位内部由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以外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对会计资料进行再监督和审查,这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
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按如下顺序即可: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会计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8、会计资料分析利用。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现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各项工作中,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从企业实践角度来看,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必须以会计内部控制为核心,从而为企业资产的安全与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企业明确会计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防止了企业内部错误与舞弊行为的发生,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对会计内部控制进行调整与完善,同时企业要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一、现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制度不健全
不健全的财务制度导致了企业的经济业务事项与会计事项工作人员的职责划分不清,权限不明,缺乏有效地制约与监督。这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的出纳员既管钱也管账;一些企业的出纳人员也参与办公用品及其他物品的采购工作;还有的企业由一人来登记总账与明细账;个别企业的负责人、会计与出纳人员还进行收付款业务的办理;由出纳员一人来保管银银行支付凭证与银行印鉴;购进物品直接进行登记入账,而不实地验收等等。
(二)内部控制缺乏有效性
部分企业的管理者法制观念比较淡薄、企业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因而导致企业内部的纪律松弛,对企业内部的控制不力,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为: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领导与组织不到位,从而导致内部控制的松弛;一些管理者完全由主观的个人意志来进行内部控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严重的阻碍;一些财务负责人在实际的工作中独断专行,目无法纪,不能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与管理办法造成内部控制松弛;有的领导凭个人意志左右内部控制,阻碍了内部控制的正常运行;还有个别的企业负责人为了创造业绩与政绩,随意篡改财务报表,捏造和歪曲相关的经济资料,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三)控制管理滞后,缺乏监督力度
一部分企业在控制管理方面还比较滞后,缺乏有效的监督力度,导致不同岗位之间互相分离,不能进行有效的相互联系与协调。如果上一个环节出现了漏洞或者差错,下一个环节很难发现问题或者工作人员出于各种考虑,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进行制止或纠正,从而导致了会计资料的严重失真。另外,不少企业的财务部门在进行企业内部二级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与会计人员的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地监督,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致使“小金库”现象屡见不鲜。
二、加强现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建立严格的内部牵制制度
严格的内部牵制制度能够有效地保证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此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合理的授权。一般来说,内部控制太细则会导致管理环节的增多与效率的低下。因此对内部控制程度的界定是十分关键的。
1、对于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与权威性,还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廉洁性与效益性。
2、对于内部控制人员,要有不同的权利授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对内部控制的尺度进行认真而详细的研究,从而极大地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二)实行岗位分离、相互制约机制
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的前提与保障是使会计基础工作达标与最大限度地减少会计核算方法的随意性。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要实行岗位分离与相互制约机制,对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与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地划分,从而不断地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使他们敢于坚持会计原则,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职能。另外,明确各个职能部门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以及责任等,确保会计责任与经营责权相分离、会计核算与资产保管相分离、授权与执行及审查等相分离,从而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内部控制机制。
(三)坚持财产清查制度,明确财产清查的期限、范围与组织程序
作为加强企业物资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财产清查也同样是加强内部控制与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企业内部的部门繁多、资产庞大,因此必须定期对财产进行清查工作,明确清查的期限、范围与组织程序,从而把相关的责任层层落实,将财产物资的实存数进行准确地界定。在清查的过程,如果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明确岗位责任,属于账务原因就进行限期的调整,属于人为的因素就必须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积极进行财产的清偿,做到账实相符,从而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完整。
三、结语
当前,企业会计系统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积极寻求对策,不断地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从而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霞.对如何加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金融经济. 2010(9)
[2]余虹.我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30)
关键词:体验性教学;中职会计教学;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47-0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然而,中职会计教学在各个方面还是明显落后,无法培养出能够满足会计行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往往按部就班,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体验性教学在会计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将该教学方法运用于中职会计教学中,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提高会计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在中职会计教学目标设计中运用体验性教学
体验性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生命的完整性,主要包括意志、态度、情感以及意志等多种要素。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不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同时更需要不断发展意志和情感。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明确认知方面的教学目标,同时更应该明确价值观、态度以及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然后从整体层面出发,对这些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整合与调整,使学生能够在会计学习过程中获得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例如我在进行“会计的基本职能”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在正式开展教学之前,我首先明确了认知方面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这一内容的重点,明白会计职能有哪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会计的职能进行演示,使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认知,以便能够灵活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当中去。同时,我还应该巧妙地将价值观、态度以及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去,在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过程中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端正学生态度,保持积极上进的情感态度专心融入学习。通过运用体验性教学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同时能够大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快速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在中职会计教学内容中运用体验性教学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运用体验性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变传统会计教学内容的现状,构建出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会计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
以“会计科目”这一课程内容为例,我开展了一场体验性教学的实践课,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深刻理解财产清查的方法、程序以及账务处理并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去。当我讲解完有关财产清查的理论知识之后,积极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分成每5人一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会计、清查员、保管员、清查组长以及监督员5个不同的会计岗位,并进行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交流,开展体验性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账务的清查工作,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财产的盘点,完成之后,不同角色的学生需要各自完成需要填写的相关资料和单据。接着再要求学生完成清查结果账务处理。我在编制账簿时,故意使某些资产的初期数量与实际数量不相符,造成盘亏与盘盈不相等的结果,让学生进行不同结果的账务处理,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来完成财产清查报告,作为本课堂教学的知识拓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思考与相互讨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在中职会计教学的其他方面运用体验性教学
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会计教学的内容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作为中职财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以超前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会计教学,形成动态的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应该多运用有效教学手段,追求灵活多变,以自身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才是体验性教学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磁性课堂,让学生充分享受整个学习过程。如果学校条件允许,教师在开展挂失、销户以及存折的开户等内容的教学时,都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到银行进行体验的方式来开展教学。
如我在进行“对账”这一课程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会计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我通过在课堂上设置真账练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来进行操作。而在讲解证券类的知识时,我通过让学生模拟炒股来学习和总结有关炒股的经验。又如我在进行税务登记、交税手续以及报税系统等有关税务问题的教学时,我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税务咨询台和税务在线的方式对有关税务问题进行亲身体验探究。在这些学习过程当中,学生非常主动地参与到了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的学习中,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体验性教学必须与实践密切相结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1 引言
以省委、省政府对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实现“六统一”的要求为目标,对原永煤公司、焦煤公司、鹤煤公司本部的销售组织机构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体制,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全新煤炭营销体系。整合前的煤炭销售、市场开发都是原三个煤业公司的运销处独立完成的,各自营销理念与销售模式自成体系且存在差异。成立销售总公司后,为规范业务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把原有的模式进行有机融合,取长补短,优中取优,构建销售总公司的会计控制管理体系。
2.1构建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思路
为保证制度权威性和保障其执行力到位,根据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目标,针对公司经营政策和业务性质,从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出发,首先分析当前会计工作存在问题多、漏洞大的环节,找到关键环节,针对性地设计流程和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会计控制的重点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环节。
2.2体系构建的具体步骤与内容
2.2.1整章立制 规范运作
自销售成立以来,按照公司经营管理体制的要求,制定了《销售总公司财务管理制度》、《销售总公司费用报销办法》、《销售总公司资金预算编制办法》、《煤炭货款结算办法》、《销售公司银行承兑汇票管理办法》、《销售公司公务用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为销售公司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制度上提供了保障。设立岗位职责,并绘制流程图,根据岗位分工明确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对各岗位工作标准进行详细描述,使之尽可能量化。
2.2.2制定业务控制流程图
描述各项业务范围与业务流程,并绘制流程图,以及根据分工明确各岗位的岗位职责;最后对各岗位工作标准进行详细描述,使之尽可能量化。
2.2.3体系构建实施内容
2.2.3.1货款结算管控模式
销售总公司办理各煤业公司国铁外运销售用户及地销洗精煤大用户的煤款结算业务,设立专门负责结算人员进行结算,并将结算清单传至各分公司财务科,通知对用户开具发票。结算价格依据是价格文件、优先发运加价、竞价完成明细表、买卖合同、化验单、银行承兑汇票加价文件,并均设专岗保管,在不同岗位之间价格文件是不透明的,做到价格保密。
2.2.3.2银行承兑汇票管理
销售总公司收取各煤业公司本部煤炭国铁外运用户及地销精煤大用户的银行承兑汇票,财务结算部指定专人审验承兑汇票,严格审验承兑汇票的真实性和各项要素的合规完整性。对于银行承兑汇票必须通过网上银行票据系统查询,并跟踪查询结果。承兑汇票每日定时上存集团公司财务公司。财务结算部编制银行承兑汇票明细表与财务公司交接,交接表必须有两人联签。为了防范财务风险,所有票据流通环节均有经办人签字。
2.2.3.3建立授权批准机制
首先进行合理分工及职责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相容岗位之间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能一人同时兼有两项相关联的职务或岗位,各管理层面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所有付款业务全部通过资金管理平台操作。根据不同岗位,设置定录入岗、复核岗和审批岗,保证每笔资金收支必须经多人完成,相互制约,防止出现差错。
2.2.3.4建立健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会计控制制度是有效实施会计控制的核心内容,制定管理制度对各环节实施有效控制,从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以及费用标准、固定资产、会议接待、车辆管理等明确规定,涵盖了会计核算、银行票据、银行账户、稽核等财务管理各个方面,基本形成全面的配套制度体系,使公司财务会计管理的各项工作有章可询,业务流程相对清晰,完整可控。
《销售总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明确销售总公司及各分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明确内部财务运作程序及体制,规范公司财务行为。实行财务统一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堵塞漏洞。
2.2.3.5费用报销管理控制
财务结算部统一制定了销售总公司费用报销办法。总公司授权各运销处负责人对本部门发生的单笔一定金额下、一定科目范围内的销售费用进行审批,并对审批结果负全面责任。各运销处财务负责人对授权范围内审批业务的账务处理负全面责任按财务会计规范要求对本部门处理费用项目的真实性、单据的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
2.2.3.6建立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为保护资产安全完整,资产纪录和保管不得由一人承担,如出纳不得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登记工作;银行的签发印鉴,必须由两人以上兼管;工作调动离开原职位必须由领导制定专人代管或接替,监督办理交接手续;现金收存和支出必须复核,通过制定一系列防错防弊措施,能够实现管理功效,达到管理目标。
2.2.3.7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
制定财产清查制度,做好财产清查准备工作,单位保管员对每项物资进行收付后,定期进行局部清查和全面财产大清查,以保证帐卡物相符或及时处理发生的差错,保护财产安全完整。
2.2.3.8资金预算与管理
按照集团公司要求认真做好资金预算工作,坚持收支两条线。每月按时上报月度资金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能够严格按照预算数额向各分公司拨付费用,保证每一笔资金在计划范围内列支。预算批复后,再根据批复结果根据预算上报情况进行资金分配,提高公司资金管理效率。
2.2.4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促使会计控制工作落实到实处收到实效。检查和评价是内部会计控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不断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对控制有效的机构给予表彰,督促大家学习好的经验,改进自身不足之处并能够不折不扣认真执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3. 实施效果及推广应用
3.1实施效果
财务结算部通过构建制度管理体系的研究及实践,以较短时间规范了销售总公司财务工作流程,强化过程监控职能,各项工作迅速正规、有序、精确、高效运行,不仅维持了集团公司利益,充分发挥了集中优势,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业务流程及岗位职责的有效建立提高了执行力,为使各项工作迅速步入正规。为各项业务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并促进了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为财务部各项工作有序、高效、精确运行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