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琵琶行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许渊冲与杨宪益并为我国翻译界德高望重的翻译大家。特别是两位前辈都致力于把中国优美的古典诗词译成英文,且成绩斐然。然而在翻译理念上两位大师又大相径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译风。现结合对二人都曾翻译过的七言古诗《琵琶行》的文本,对他们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思想的差异作一述评。
首先,两位译者对于译文的形式美有各自不同的追求。许渊冲曾这样评价自己:“世界上唯一把中文诗翻译成英法韵文的。”中文古诗词平仄、韵律及句数的要求非常严格,就像“戴着手铐脚镣跳舞一样”。许渊冲在翻译中也自觉地戴上了这副“手铐脚镣”,他主张译诗除了要传达原诗内容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使译文拥有和谐统一与美感。在论及译诗“意美”、“音美”与“形美”这三者的关系时,许渊冲认为:“三美的重要性不是鼎足三分的。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押韵的‘音美’和整齐的‘形美’是必要条件,而‘意美’既是必需条件,又是充分条件。”[1](P131)这首《琵琶行》的英译也正体现了他的上述艺术追求。许译是以古法文诗的“亚历山大体”,即每行含十二个音节的抑扬格来译七言诗的。通篇成对押韵,而且对一些汉语特有的语言手法也应尽量照顾到。如把“弦弦掩抑声声思”译为“the note on note she struck with pathos deep and strong.”,连续两个“note”的叠用不仅保持了原文的形式美,而且很好地向读者传达了琵琶女在音乐中感情的起伏。再如“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许译作“but the stream seemed so cold as to congeal the string, and from congealed strings no more sound was heard to ring.”把原作的顶真格很自然地表现了出来。
杨宪益认为译诗并不必须要与原作诗词的形式美相契合,以诗译诗固然是可供选择的翻译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以诗译诗是以决不损害原意为前提的。在这首《琵琶行》的翻译上,杨宪益通篇用散体翻译。不过,在有些诗句的翻译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对形式美的考虑。如“添酒回灯重开宴”一句,杨宪益译作:“Call for more wine, trim the lamp and resume our feast.”与原作句子结构一致,同时也对应了原作中欢快的情绪。可以明确的是,两人翻译理念在译诗形式美的问题上并无冲突。只是许强调形美音兼备(在三者不可得兼得的情况下,那么,可以先不要求音似,也可以不要求形似),而杨更强调意在形先而已。
其次,在翻译的忠实观方面,许渊冲认为翻译的忠实包括内容形式风格三个方面。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忠实于原文的形式是直译,但是在有些情况下直译只能做到明确(意似)和准确(形似),而无法做到精确(神似)。这个缺憾要靠只忠实于原文内容而不忠实于原文形式的意译来弥补,所以他提出直译、意译并用以求通顺。“如果符合对等原则的译文,不如再创论和神似论的译文更能使人知之、好之、乐之,那么,应该修改或放弃的是对等原则的译文,而不应该是再创论和神似论的译文”。[2](P55)而杨宪益的翻译观大体上可归入直译一类。他强调“译者应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形象,既不要夸张,也不要夹带任何别的东西”。[3](P287-288)必须非常忠实于原文是他翻译实践中一贯的原则,从他的翻译实践来看,他对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与形式考虑较多,而对忠实于原文的风格考虑较少或作次要处理了。两人的这种翻译观同样在这首英译的《琵琶行》中得到了体现。如“主人忘归客不发”一句。杨译完全按原文直观的意思译出:“the host forget to turn back, the guest delays going.”而许渊冲译作:“I forgot go home and the guest stood spell-bound.”为什么主人忘了回家客人也不走了呢?是被琵琶曲的魅力吸引住了,所以许译就补出了原文内容所有而原文内容所无的东西,这按许氏译论说来就叫传神。应该明确一点,杨译是直译,而非硬译(宁信勿顺),他对原作形式的忠实并不是亦步亦趋的。比如起首两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诗的诗眼也是翻译的难点都在最后的三个字上。“瑟瑟”,乃指风吹枫荻的声音。这句诗纯由名词短语相缀。杨宪益变通地把“瑟瑟”转成了形容词形式:“chill the autumn, red the maple leaves and in flower the reeds.”许渊冲则把“瑟瑟”转成了动词“叹息”把这句译为:“One night by riverside I bade a friend goodbye/In maple leaves and rushes autumn seemed to sigh.”当然,把秋天拟人化的表达更能表现秋意萧索、醉不成欢的气氛,尽管这种表达是原作所无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许渊冲翻译观中对语言美的不遗余力的追求。他认为翻译是艺术而非科学,既然是艺术,就要勇于为了语言美而突破各种清规戒律。优化的译文不仅要达意,更要传情。杨宪益主张为了达意而有限的变通,而许渊冲主张为了传情可以破除一切限制(达意在他看来只是一个低标准)。再举两个例子。“未成曲调先有情”杨译作:“Touching our hearts before even the tune is played.”许译作:“Before a tune was played we heard her feelings sing.”“先有情”是说在琵琶声中听众被演奏者流露出的情感所打动。两人的译文都做到了达意。但“we heard her feelings sing”显得更轻灵隽永,在传情上更胜一筹。“说尽心中无限事”杨宪益是这样译的:“as if voicing the disillusion of a lifetime.”原诗中的“无限事”在意义上涵盖了女主人公值得同情的个人遭遇,但只是含蓄地说“无限事”,就收到了不言辛酸而辛酸自见的艺术效果。而原文的这种微妙的表达形式是不可能对等译出的。杨宪益以达意为最高要求,于是就在译文中直接明确地用“生活的幻灭”替换了原作的语言形式。而许渊冲显然不愿接受以艺术感染力的丧失为代价换取的达意:“on and on to pour out her overflowing heart.”“overflowing heart”一词既含蓄,又赋予无形的愁绪以形象感,可谓深得原诗情韵。
最后,文化信息理解的重构问题。许渊冲赞同袁霈的观点,认为中国诗词富有情韵美,而西方对等的词语只能译出这些词语本身原来的含义,无法译出诗化的各种感情和韵味,所以只能用再创作的方法才能解决真与美的矛盾。中文的优势是含意丰富,英文的优势是精确,在翻译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发挥译语的优势,把模糊的原文译为明确的英文。而杨宪益认为:“在文学中有许多其它的因素构成原文的某些含义,要在翻译中把这些涵义传达给文化不同的人则是根本不可能的。例如:对中国读者来说,中国诗词中的一棵垂柳就有某种油然而生的联想,已成另一种语言,则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引起这种联想。”[3](P287-288)既然在翻译中传达一种文化意义是不可能的,所以杨宪益反对过分强调创造性。“因为这样一来,就不是翻译而是改写了”。[3](P287-288)他主张运用适当手段予以解决,比如加脚注说明,或者实在找不到等同的东西,宁可牺牲一些原文的意思。我们还是通过译例分析他们各自的翻译观在实践中的运用。“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这两句两人分别译为:“What is to be heard here from daybreak till night fall, But gibbons’sad cry and cuckoo’s‘home-going’call?”(许)“From dawn till dusk I hear no other sounds,But the wailing of night-jars and the moaning of apes.”(杨)杜鹃鸣叫悲厉。据古人的说法,它叫的时间长了嘴里会淌出血,当然这个词有一定中国文化背景。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的魂所化。它的哀鸣能打动旅客思家的心情,故又称思归催归。杜鹃啼血已经成为固定化了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会引发天涯羁旅、游子思归等一系列意象群。杨宪益把杜鹃啼血译为“wailing of night-jars”,而没有将原文中隐含的一系列意象群进行语义的凸现。在他的译诗中,译者仍是原诗的文化身份,仍以相对于“我者”(即英语文化)的“他者”(即汉语文化)来切入他的翻译过程。许渊冲的做法恰是反其道而行。他在“杜鹃”一词后加上“home-going call”,就是要使“杜鹃”这个词透出的文化内涵显明化。很明显,他的译诗关照的对象乃是不具备中国文化背景的西方读者。
综上所述,杨宪益与许渊冲在中国古典诗词译论上的差异主要是译文忠实观的差异。这一差异的产生在于两人文学翻译标准的不同。许渊冲认为:“意似是个对不对,真不真的问题,不对不真,不能算是翻译;神似却算是个好不好、美不美的问题,对而不好,真而不美,可以算是翻译,但不能算是文学,又对又好,又真又美,才能算是翻译文学。‘真’是文学翻译的低标准,‘美’才是文学翻译的高标准。”[1](P20)而杨宪益的翻译标准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的。他曾说:“我重视原文,比较强调‘信’。古人说了三个字:信、达、雅。当然,光‘信’不‘达’也是不可能,那是不要人懂。所谓‘信’,就是不能(和原文)走得太远。如外国人觉得rose(玫瑰)很了不起,而中国人觉得牡丹是最好的,把玫瑰翻译成牡丹,这就只做到了‘达’,忽略了信。”[4]这段话突出说明了杨宪益对翻译改写论的排斥态度。
许译看重的是译者与译文读者交互主体性的发挥。他的翻译要实现的目的是通过对原文的改写,使译文尽量带给译文读者以原文带给原文读者那样的审美。而在杨宪益汉诗英译的翻译实践中,读者的审美并非是他关注的重点。杨宪益的译文中意象与符号的表达始终要维护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深而言之,两人文学翻译标准差异的根源正是对翻译的主体性认识的不同。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出版社,2006.
[2]张智中.许渊冲与翻译艺术[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言美 人格美 文化美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教材的篇幅数量和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可看出一二。中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思想的载体,见证了历史变迁、朝代兴衰,是华夏民族文化中内容最丰富、内涵最深刻、最具有审美价值的宝贵遗产。
然而,在现实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复杂古老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文有差异甚至截然相反的词语含义,学生对背诵的抵触情绪等,使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效率低下。致使文言文教学道路越走越窄,要想另辟蹊径,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就必须找到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语文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都用纲要性文字阐述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文言文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文言文教学现状和效率怎样呢?一些一线语文教师依然运用串讲这一传统教学方法,逐字逐句地对其进行翻译,拿着教学参考书照本宣科,疏通文章字词,必然导致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课堂毫无生机,效率低下。
真正的“翻译”应该是蕴涵认知、文化、审美三个因素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的过程,一个完整高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知”、“情”、“意”相融合的过程。显然,导致文言文教学低效的根本原因就是包含“情”、“意”审美教育的缺失。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高中语文教材里选入的文言文更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代表,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教材。正因为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缺失,致使本来包含丰富审美因素的优秀文言文无法走进学生心灵。所以,文言文教学要走出低效的困境,就必须把审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二、高中文言文具有的审美价值
这些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都是经过历史考验沉淀下来的经典,其中蕴含丰富的审美价值。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例,从语言美、人格美、文化美三个方面说明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其现实的可能性。
(一)语言美:高中教材选取的文言文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顶尖之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文章的语言美。《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琵琶行》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都是读着舒服、看着悦目的上乘作品,充分体现中国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文言文都能使高中学生从中体会出我国自古以来汉语言的优美和魅力。
(二)人格美: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历史长河冲刷流传下来的名篇佳句,承载着古人思想文化的精华。《陈情表》中李密的智慧和处事的技巧;《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能言巧辩和机智勇敢;《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的多才多艺与不卑不亢等。这些作品都体现出人格之美,透过这些经典的文言作品能看到作者的人格魅力。
(三)文化美:被选入高中教材的文言文一定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美,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我们能处处窥探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劝学》中学习的意义、方法和态度,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学习的重视和探索;《师说》是研究中国古代教师和教育的宝贵文献资料;《鸿门宴》中座次安排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尊卑观和礼仪观。
这些文言文里体现出来的美学因素,正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正因为文言文中存在丰富的美学因素,才使得审美教育成为可能。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践行审美教育的措施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践行审美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文言文教学受传统教育理念制约太久,教师单调的教学手段使文言文教学的美感丧失殆尽。
(一)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美。文言文体现我国汉语言最古老、最深邃的魅力,这些绝美的语言如果翻译成现代文就索然无味、意境全无,学生很难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教师应该依据文言文特点,挖掘其语言特色,带领学生有感情地“美读”,从反复多遍的朗读中感受古代文字的精准凝练、恰到好处,体会文言文的语言魅力。如《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就是古今仅有的绝笔,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带领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那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意境。如果把这段翻译成白话文,就会失去韵味。
(三)领悟文言文的人格美。从文言文中获取精神食粮无疑是明智之举。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作者产生感情共鸣。如讲授《逍遥游》,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翻译,只要认真品味文字,带领学生领悟庄子的人生哲学和有关道家的深刻思想,了解庄子,了解他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从中体会出庄子带给后人的人格魅力就可以了。让学生知道古代文人的人格魅力并被其深深吸引,是教好文言文的重要途径,是讲授文言文的目的之一。
(四)体会文言文的文化美。在文言文教学中引领学生进入古文曲径通幽的境界之中,才是教学的真正成功。所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文化魅力。如学习《琵琶行》、《孔雀东南飞》等篇目时,引导学生知道古代并不是所有女子都是“无才便是德”的,琵琶女和刘兰芝就是意外,为什么呢?这就要考证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了。《鸿门宴》中座次的错误安排,预示着结局,那么中国古代传统座次安排有什么讲究呢?当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浓厚时,就会自主学习和探究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深意。
文言文是我国思想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精髓所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充分发掘文言文的语言美、人格美和文化美,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独特的审美因素才能刺激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教学发展的趋势,用美育在文言文教学中开辟一块“英雄用武之地”,让文言文教学春暖花开,给文言文教学这座冰山带来消融的希望。
总而言之,把审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惠珍.让文言文教学充满诗意[J].教学月刊,2006(8):43.
[2]吴立彬.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文学教育,2012(11).
[3]施锦伟.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意义及其教改设想[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5):74.
关键词:琵琶 乐谱 乐器 保护
文化的传承在于传导和继承。但在传导与继承的过程中,载体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琵琶文化的传承同样存在载体因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交流,琵琶一类的艺术文化逐渐式微,在此情况之下对于其艺术的传承以及保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寻找琵琶失落的声音,发扬民族文化,成为每一个研究人员和学者不断追逐的理想。本文对于寻找琵琶失落声音的几个方向,提出若干意见以盼能为其传承和保存提供参考。
一、民间传承方向
传统文化的传承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普通学校教导的文化知识,另一类则为散落民间的文化传承。对于琵琶文化的传承也是这样,对于高校以及一些指导机构来讲不存在乐谱或者乐器的消失,这类组织一般都具有传承性,对于其文化和遗产的保存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案。所以,关键的保护对象不在于高校和指导机构,而在于民间的传统文化艺人。
(一)音频视频保存
民间传统文化的流传以及交流,绝大部分存在口口相传手手相授的方式。因为受个人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民间琵琶艺术的传承很难有乐谱之类的东西。对于其文化的保存应在征询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音频或者视频的拍摄,以音像的方式进行保存。最后由专业人员再进行曲谱的翻译工作,最终完成曲目的保存。
(二)古乐器仿制
一些古乐器传承至今,其本身价值已经超越了其艺术上的价值。受社会环境影响和市场化的炒作,一些古乐器的古谱被人为地炒作到天价,这不得不说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蔑视。市场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利益的获取,至于文化方面则不属于其关心的范围。在此背景之下,对于古乐器的仿制也是一种保存的方法,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对古乐器进行扫描研究之后,进行乐器的仿制,最终完成乐器的传承。
(三)海外移民探寻
受战争和人类迁徙的影响,一些人离开原住地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人类的迁徙,一些文化也随即被带离,对海外侨胞的采访和询问,也是寻找琵琶失落声音的一个方向,最佳的保存方式也为音像保存。
(四)古谱今绎
战乱和社会变迁带走了一些传统文化,但也留下了一部分。这部分的遗产包括文字、乐谱、乐器和部分的影像资料。针对古乐谱的保存,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其演绎出来。古谱今绎,利用知识传承完成对古谱的演绎,最终完成曲目的保存和传承,使得古谱的价值不止存在于博物馆或者收藏室,以最佳的方式进行传承和保护,完成古谱存在的意义。
(五)顺应时展借助媒体
时代在发展,各类的艺术文化也在发展,但是传统艺术类的发展在大众面前显现的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大概存在两个方面:其一,传统艺术类的学习难度大,学习时间长;其二,因其传承方面的问题,多数情况下存在学习项目少,学习费用高等情况。在此背景下,主动学习传统艺术的人较少,所以,在大范围内也造成了传统艺术式微的现象。
在此背景下,琵琶艺术可以借助现代媒体,利用媒体的传播进行传统琵琶艺术的保存和保护。在如今综艺节目多如牛毛的情况下,传统艺术、传统文化类的综艺节目却很少,是造成此类情况的两个原因。所以借助媒体宣传,一方面可以提高琵琶艺术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一些民间的艺术家参加此类活动,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最终达到完成琵琶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的目的。
二、结语
琵琶艺术传承千年,具有悠远的历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古谱的保存、乐器的保存、艺术传承的问题越来越严峻。针对琵琶失落声音的寻找方向,研究者可以从民间艺人采访、海外侨胞采访、古谱今绎、媒体借力,并借用现代科技手段等方面展开活动,以完成其艺术的传承和文化保护任务。
参考文献:
[1]乔建中.论林石城译、编《鞠士林琵琶谱》与《养正轩琵琶谱》[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3(01).
[2]廖莎.少数民族琵琶乐曲创作的分析及比较研究――以傣族、维吾尔族、苗族三首作品为例[J].音乐创作,2015(08).
[3]房晓敏.21世纪我国琵琶音乐创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第二届辽源杯琵琶演奏大赛琵琶创作与发展论坛”发言[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04).
[4]师存勋.千年琵琶等一回――《琵琶行(并序)》与《崇祯宫人屈氏琵琶歌(并序)》同异试论[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语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训诂”这个名称曾经一度变得相当陌生,所以,我认为有必要重拾这个词儿,让她在今天的古文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训”、“诂”二字皆各有意义。一般说来,“诂”的意义偏重在“释故言”,“训”的意义偏重在“理顺”、“疏通”。然而从广义上看“训”与“诂”实为同义词,都有“解释”之意。如今用现代汉语非常准确地翻译前代的文献资料有时是不能完全胜任的,仅靠译文也是无法深入理解古人的思想,古代的名物以及古人表达的神情。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得靠训诂。
例如《鸿门宴》中樊哙闯帐项王惊愕,有赐樊哙“卮酒”和“彘肩”的描写。这个“卮”字一般都翻译成“杯”或“碗”,但它的容量有多大?为什么樊哙只喝了一碗酒,吃了一个猪肘子项王就称赞他是“壮士”?为什么后来项王又有“能复饮”的问语?光凭译文这个问题是闹不明白的。与之有关的是《战国策》中“画蛇添足”的故事。其中云:“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数人饮不足,一人饮有余”。这个“卮”也只能翻译成“杯”或“碗”。看了译文后,人们也会不解为什么这杯酒一个人喝不了,几个人又不够呢?原来“厄”是一种园形酒器的应劭注:“厄,饮酒礼器也。古以角作受四升。”《汉书·律历志》:“十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古时一升,折合市制等于一市升,故一厄酒等于市制四市升。通过训诂,我们方才明白了项王在樊呤喝了一厄酒后为什么还会发生“能复饮”的疑问,同时也知道了那位祭祀者给他的门客一厄酒为何一人饮有余,而数人饮不足的原因了。
又若《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羽,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这一句从译文上只能翻译成“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举起身上佩戴的玉玦再三向他示意,项王默然没有反应。”范增为什么偏要举起玉玦同项王示意。意图何在?这个问题也是译文无法解决的。
玉石在古代是一种珍宝。帝王祭神用它,诸侯朝聘、会盟用它,君主贵族的佩饰也用它。远在夏商时期,玉石就已作为礼器使用。春秋战国,这套礼节和制度更加盛行。古有“六币”之说。玉石作为礼器使用是要经过雕琢的一般成圆形中间有孔。边和孔比例不同,名称也不同作用也各异。
称作璧的必须符合边的宽度要大于孔的直径的要求。孔的直径大于边的宽度称作瑗;孔的直径与玉边的宽度相等的称作环;形状同环但玉周边有一缺口的称作玦;大小正好是璧的一半的称作璜;圭是帝王诸侯所执的长形玉板上锐下方,表示符信。“半圭曰璋”。“简子·大略”“聘人以圭,问士(事)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如能了解这些玉制品的特殊用途,则可知范增“举所佩玉玦”向项王示意是用来表示“绝人”的,即暗示项羽下决心将刘邦杀死消除与楚争雄的对手。
中学语文古文教学中还经常遇到古代典章制度,如礼制、车制、兵制,职官制等方面的内容,有时在译文中也是无法表达的,为求甚解,仍须通过训诂解决。
例如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如果把这两句诗翻译出来无论是直译或意译,都无法反映出“司马”的职责以及为什么非要说“青衫湿”的原因。郑樵《通志·职官略六》载:“司马,本主武之官。”由引可知,司马是负责军事的官员。江州司马即负责江州军事的官员。如再详略了解一下唐时司马的职权到底怎样,据《历代职官简释》得知唐中叶后,州司马之职一般是安排贬斥的官不能与闻政事实际上最有职无权的闲官。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正是如此。
为啥白居易只说“青衫湿”。而不说“红衫”、“兰衫”呢?查《通志·器服略一》:“贞观四年制: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上服绿,八品九品服青”。这才得知“青衫”是当时八、九品的低级官吏所穿的衣服,这里即指白居易自己。通过训诂,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连服装的颜色都是有规定的。不通训诂,这些内容当然就无法得知了。
那么,应该如何改变目前古诗文教学的尴尬局面,让古诗文教学更精彩?笔者认为应该强调课堂体验。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体验就是要从语文学科的整体功能出发,从学生生命的整体出发,让学生的知、情、意、行融入文本,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并以此感知和体验世界与自我的真谛。它能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片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空间,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怎样有效地进行体验式古诗文教学?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在情境中体验。
“行而体道”,“行而察道”。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强调学习者进入情境,亲自参与其中的活动,并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形成结论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去亲历、去感受、去体验。
初中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情节生动的文言文,适合创设情境表演,通过情境表演能够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体验意识。在上《核舟记》中“船头坐三人”一段时,我先让学生结合文下注释自读课文,初步疏通文意,然后让学生以桌椅为船,以扫把为楫,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其他同学当观众的同时,又当评委,指出每组表演的精彩之处,同时,参照原文指出表演不周到的地方,甚至漏掉的细节。这样,一堂原本比较沉闷枯燥的讲读课,在学生与文本的碰撞中,擦出了激情的火花,学生完全沉浸在角色表演和评价欣赏之中,完全潜入于文本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人物的闲适恬淡、寄情山水的心境,切身体会了古代匠师的高超技艺。这远比老师生硬地讲解词语效率要高得多。
当然,根据文本的不同,情境创设的手段可以多样,如可以借助朗读、音乐、画画等形式。
2.在情感中体验
学者童庆炳在《现代心理美学》中强调“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提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广的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古诗文蕴藏着丰富而深广的人文情感,尤其是诗歌,它通常是诗人情感激昂沸腾的产品。但是,古诗文所传达的情理远离学生的生活时代,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就要让学生真正融入诗歌,融入特定的时代,融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从“八月秋高风怒号”的环境渲染,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老来无力的哀叹,再到“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情感酝酿,最后情感激流上升到一个顶点,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学生深切感受到了作者的命运多舛、颠沛流离的生活困境及时代的不济。作品中悲怆压抑的情感氛围,自然在学生心中弥漫开来,引起学生情绪上的强烈振动,个个神情凝重,完全融入作品的情感氛围,融入了杜甫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的兴趣更浓了,学习的感受也更深刻。
3.在意象中体验
诗歌因其本身的特点,表情达意更加深邃,更加空灵。诗歌教学中,须从分析诗歌蕴含的意象入手,唤起蕴藏于学生头脑中的事物表象,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自动把自己融入到诗歌的情感世界之中,并在自然而然之中完成角色的转换—由学习的主体变成诗歌再创造者,真切地体会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波澜,更好、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内涵。在琵琶行的教学过程中,用感性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把诗歌分解成“江边孤客”“水上蓬舟”“船中琵琶女”“琵琶女悲愤抚琴”“孤客黯然泪下”等一组形象的画面,通过这一系列的意象,让学生浮想联翩,走入诗中人物的心灵深处,与之同在、同思,亲自感受主人公(诗人)的孤独失意,使学生对琵琶女悲惨的身世充满了同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对诗歌内涵的理解自然更深刻了。
一、借喻的翻译
借喻,就是不出现要说的本体而用一个形象的喻体来直接表述的修辞方法。这种方式为古代学者所乐用,能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译出它的本体或将其译成一个明喻句,这样才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思。
如贾谊的《过秦论》中的“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一句,其中的“金城千里”就要译为“坚固的城池连绵千里”或“像钢铁一样坚固的城池连绵千里”。
又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深矣”一句,就不能译为:“现在你不惜拿出美丽的美锦……”因为“美锦”是借喻“国家大事”的,所以全句应译为:现在您拿出国家大事来让我决断,这说明您对我了解得太深刻了。
二、借代的翻译
借代是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称要说的事物,对借代的翻译就是要译出所指代的事物。
如翻译“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句,就要把“口舌”译成“言辞”;翻译“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一句,就要把“缙绅”译为“官员”;翻译“黄发垂髫”(《桃花源记》),就要译为“老人小孩”。
又如2005年全国卷I中的“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一句,翻译时就不能不注意“口腹”一词代指的本体是“饮食”,全句应译为“裴侠说:‘为了饮食而役使别人,是我不愿做的事。’于是把他们全都遣散了”。
三、用典的翻译
古人写文章时,善于用典。翻译用典的句子时,要在理解典故用意的基础上恰当译出典故的含义。
如《谭嗣同》一文有“今南海之生死未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的句子,其中提及的四个人涉及两个典故,译出典故用意,即为“现在康有为先生的生死不得而知,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的理想而死,以报答皇恩;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的理想而出走,以图将来”。
四、委婉的翻译
因有所顾忌,或因谦恭,或为了求雅,古人往往不直言其事,而是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是委婉。对这类委婉句的翻译,就是变委婉为直言。
如《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一句,其中“山陵崩”是“死”的委婉说法,直接译为“死”即可。又如为求雅,把“上厕所”说成“更衣”,翻译时就把“更衣”译为“上厕所”。再如外交辞令的委婉,《赤壁之战》中的“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其中“会猎”是用委婉的方式进行军事威胁,意思是“较量”,翻译的时候不能只看字面意思。再如为了谦恭和避免冒犯,不说皇帝年轻(因为年轻往往意味着不懂事或阅历浅),而是说“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传》),翻译时应直译为“年轻”。
五、变文的翻译
变文,又称“变文同义”或“错综”,就是用结构相同的一组句子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时,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并增加文采,在每句的对应位置上使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对变文的翻译,就是对同义复用的短句或句子的翻译,只需选择其中的一个句子即可。
如贾谊的《过秦论》中的“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句中四个动宾短语的意义相同,即“统一天下”,只需翻译其中一句就可以了。
又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一句中的“伐无道,诛暴秦”,“伐”“诛”表达的是一个意义,两句合译,选译一个词就可以了。
六、互文的翻译
前后词语在意义上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合而见义,这种辞格就叫互文。不管是本句互见(同一句的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见)的翻译,还是对句互文(上下句中有某个词语互文见义)的翻译,均应遵循由分而合的原则。
本句互文如初中课文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就要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高中课文白居易《琵琶行》里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就要译为“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到了船上”。
对句互文如初中课文《捕蛇者说》中的“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一句,就要翻译为“到各处叫喊、骚扰”。高中课文《孔雀东南飞》中的“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就要翻译为“在东西左右都种上松柏和梧桐”。
七、并提的翻译
并提,就是在一个句子中同时表述两件相关的事情,又称“并提分陈”“合叙”等。翻译并提的句子一定要由合而分,各自配对。
如韩愈《师说》中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句子,翻译时,要遵循“由合而分,各自配对”的原则,对合叙的部分进行分解,译为:不理解文章字句,向老师请教;不能解释的疑难问题,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从师学习,大的方面不从师学习:我看不出他们的聪明之处。
又如郦道元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和“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两句,译时要进行合叙的分解,按语义的搭配关系重新组合成“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和“白色的激流,回旋着清澈的江水;绿色的潭水,倒影着岸上的景物”这样两个句子。
八、其他的修辞
1:连及,即在叙述某一人或事物时,连带提及另一人或事物。这另一人或事物在文中不表意,翻译时不译,如《礼记•学记》中“君子知至学之难易”一句的“易”属由“难”连及,不译。
2:连用,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义或近义的词连用到一起,使用相当于一个词。翻译时取其中一个即可,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一句,“引决”与“自裁”属同义连用,只译其中一个。
我下定决心跟着陈琴老师学教语文,虔诚地复制、移植,带着“素读”教学法坚实地在语文课堂的土壤上默默实践。六年多过去了,“素读”教学法让我的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开学第一天,经典诵读神圣启动
新学期我一般接中、高年级的班。在新班级推行经典“素读”这一项艰巨的“工程”会碰到很多困难。人们说“万事开头难”。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开学第一天至关重要。每个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总是在孩子们到校之前就已经整理好桌椅,清扫好地面,用温馨、舒适的环境迎接每一个孩子的到来。
第一个孩子走进教室,我把早已准备好的诵读资料发给他,带他诵读。第二个孩子走进教室,看到这样的情景,受了感染,很有默契地接过诵读材料也跟着读下去。孩子们陆陆续续都到齐了,几十个孩子齐声诵读。朗朗书声,是这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开学第一天,学校一般不排课,充足的时间里,可以带孩子们诵读一个大的篇目,比如《滕王阁序》《琵琶行》《长恨歌》。孩子们的读书声驱赶了假期的慵懒散漫,激情高昂地踏上了经典诵读的康庄大道。放学时分,为每一个孩子来一段诵读录像,拍几张诵读照片,并颁发诵读奖状,孩子们脸上溢满了兴奋、激动。这是一学期诵读活动神圣的启动仪式。
二、读经典,遵循“从难到易”的原则
在语文课堂里进行经典诵读,我是零基础起步。开始,我只是跟着陈琴老师走。陈琴老师的学生读什么,我也让孩子们跟着读什么;陈琴老师带学生读《长恨歌》《琵琶行》这样的长篇巨制,我也跟着来,亦步亦趋,边学边教。我慢慢地有了一个重大的领悟:原来经典诵读遵循“从难到易”的原则,上路快,成就高,行动才能持久。
我是一个方向盲,在我们南昌的小小火车站都经常迷路。可是,有一次我独自到上海,站在上海宽广的火车站广场,按照指示牌终于搞清了线路,方向感瞬间就在脑子里建立起来了。起初我带孩子们诵读经典,其实也是一个方向盲,总觉得应该从易到难,应该从《静夜思》《回乡偶书》这样的小篇目入手,孰不知,小的篇章只能永远让你在一个小的平台上徘徊,就像井底之蛙,没有大的视野,是很难有大的进步的。“从难到易”是我在效仿陈琴老师后找到的一个突破口。
孩子们征服了大篇幅的文本,就好像抢占了高高的山巅,美景一览无余,前面的路一马平川,诵读就势如破竹。记得自己最初是带着三年级的孩子们起步诵读经典的,一开始就带他们把故事性很强的《长恨歌》背得滚瓜烂熟,当孩子们看到八百多字的长篇巨制都被自己烂熟于心,成就、胆识、气魄和豪情充盈全身,畏难情绪消失,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我清楚地记得,背完《长恨歌》《琵琶行》之后,拿起《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孩子们一个个自豪地说:“这样的诗,小菜一碟嘛!”我要孩子们看着注释自己读,自己背,两个星期不到,他们竟然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整本书上的诗词。这样的学习效率,如果没有亲身实践,是没有人敢相信的。
三、课堂,孩子经典诵读的训练场
经典文本内涵丰富,读这样的文字,确实要下一番功夫,但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单调、枯燥、乏味的“泥潭”。然而,陈琴老师的“能者领背”“拍手快读”“小组接力”……让孩子们一个个读得兴致盎然,把经典变得让孩子们乐于接受。对陈琴老师的创举,我是全盘照搬。不过,我用得最多的就是全班孩子开火车带读。比如说《弟子规》,第一个孩子读“弟子规,圣人训”,全班同学马上齐声跟读“弟子规,圣人训”。这样有个人、有集体,有起有和、节奏鲜明的读书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假如带读的孩子读错了,全班同学就会大声地读正确,读错的孩子自然就知道正确的读法了。更妙的是每一个孩子都有站起来读书的机会,老师只要偶尔来一两句鼓励的话语就够了。课堂属于每一个孩子,而且每一个孩子都要全神贯注紧跟“大部队”,否则,分心走神是要露出“马脚”的。
对于经典,我是半路出家,有些经典文本,我还是初次翻开,比如《道德经》,一直都没能坚持读完。用我的功力读完后再教孩子们读,我真的没有底气,因为,我这个当老师的并不会比孩子们高明几分。既然自己学浅难为师,为何不激活孩子们的能量?
陈琴老师主编的《中华经典素读本》上的《道德经》分为37课,我班正好37个孩子,我就让每一个孩子读懂背熟一课,然后举行了一个“《道德经》讲师招标会”。要求中标的要能带读,要能找到最好的白话翻译,要能做出课件。一部《道德经》化整为零,我这个功底浅薄的老师免了很多的备课琐事,也可以认真地跟着“讲师”的教学进度,抓紧时间进行学习了。
孩子的能量是巨大的,不可小觑。一个个小讲师站在讲台上从容镇定,课件做得精美漂亮,有图片、有名家朗诵,还设计了课文“镂空”背诵。因为每天都是全新的“老师”上课,每一个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期间,我这个老顽童就大胆地“剽窃”小讲师的劳动成果,偷偷地抓紧时间读书、背书。“老顽童”的进步也飞速啊!
“素读”教学法打开了我的教学思路,让课堂成为孩子们互帮互助的乐园,成为施展才华的舞台。现在,碰到难啃的“骨头”,每一个孩子都使出各自的能量,齐上阵,携手克服困难,真是酣畅淋漓。一读书,孩子们就提出要“开火车”,有时提议按座号读,有时提出按学号读。读书成了一种游戏,而且是全班孩子一起参与的游戏。每一次,全班无磕绊地读完一个文本,孩子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击掌祝贺,幸福溢满心间。
四、积分卡,经典诵读的动力系统
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为经典“素读”带来了不少乐趣。但诵读是要付出艰辛劳动的,而且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打持久战,也是需要毅力的。为了让孩子们保持强劲的诵读热情,我借鉴了管建刚老师作文教学中的动力系统。获诵读积分卡、争诵读小明星是孩子们诵读经典的动力源,还有好玩的“股票市场”,给孩子们的诵读增添了不少刺激。
开学初,我会设计像名片一样大小的各种积分卡,卡的正面印有美丽的彩图,上面写着分值,有10分、20分、50分、100分,背面是各种名言警句。积分卡就是班里的流通货币。当积累到一定数量的积分,并能把积分卡后面的名言警句背下来,就可以用积分卡购买自己的愿望,如,漂亮的文具盒、有趣的图书、五彩斑斓的画纸……有了积分卡,课内诵读延伸到了课外,为孩子们打持久战注入了“强心剂”。
光读书,不检查,模模糊糊一大片,恐怕不行,可要逐一检查又太费时。在这样的矛盾中,背诵检查就变成了登台表演。早读课,能把头一天功课背出的孩子,分组站上讲台表演。每一次,都是整整齐齐一大排。上台的孩子们在卖力背诵,这都是诵读小明星不能错过的镜头,给他们来一段录像!之后,给每一个上台的孩子发放积分卡,这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
说到这里,一定有老师会问:这样做是不是有孩子会滥竽充数呢?不用急,还有一个杀手锏,名曰“股票市场”。十几个孩子在上面背书,下面还有几十双眼睛盯着呢。在众目睽睽之下想要蒙混过关,根本没有可能,因为下面的孩子要选择一个自己注意的对象,也就是自己的那支“股票”。当分组背诵结束后,先让孩子们把自己购买的“股票”亮出来,然后把刚才拍的录像投到大屏幕上。如果画面上果真如他所说,购买者就可以得到分值不菲的积分卡,可那个背不熟的孩子就要扣除一定分值的积分卡了。但是,如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购买“股票”的孩子面前背出,就可以得到一张复活卡。所以,每一次的检查背诵,都是一场精彩的表演,都是一个充满刺激的“赌局”,也是班里最振奋人心的时刻。
五、心灵桥,经典诵读背后的私密空间
陈琴老师在她的书里、博客里、讲座中都提到过家校共读,但我一般是接手中、高年级的孩子,家长管教孩子的热情消退,再加之我所处的学校环境,根本就无法实施家校共读策略。难道让孩子在家里放任自流?那课堂上的诵读不就功亏一篑了吗?冥思苦想后,我说: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帮自己呢?
每一个孩子备一个小本子,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心灵桥”,把每天回家要诵读的题目抄在这个本子上。为了让他们回家后有充裕的时间读书,就不布置什么抄写、做练习册试卷、写日记这样的书面家庭作业了。因为,手上的作业太多,就会挤占了诵读的时间,诵读作业就成了形同虚设的空中楼阁。但是,诵读的作业,布置得合理吗?孩子们在诵读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呢?他们在家读书的情况,没有家长的反馈不得而知,这就只能全靠“心灵桥”帮忙。
每天,孩子们在家读书时得到的惊喜、产生的困惑,如读书的遍数,读书持续的时间是多久,难读的部分是什么,背下了多少字数,还有没有读了白话的课外书等,都用文字写出来,没有字数的规定,只要求真实诉说。没有了难度,孩子们当然乐意写。你看,孩子们在“心灵桥”上写道:
今天背《与朱元思书》很累很烦。我先读了十几遍,合上书,刚才读过的文字怎么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老师,我实在背不熟,心急如焚!
老师,我读了50遍《爱莲说》,终于能背诵了,一定敢上台表演。我又能得到漂亮的积分卡了,好期待呀!
老师,您在课堂上读的《狼王梦》这本书太吸引我了,我已经借同学的书开始读了。不过,我要读得快一点,还有几个同学在排队等着读这本书呢。
老师,昨天我上台没有背熟的功课,现在已经背熟,感觉真好!
每天,在“心灵桥”上,我都会读到孩子们这样真实的文字,这些有温度的字句是孩子们的内心表白。每天,每一座“心灵桥”上也都会留下我抚慰、激励、鼓舞的文字。有时,在“心灵桥”上放一张积分卡,小小的惊喜,带给孩子的鼓励是巨大的。理解、唤醒、激励、鼓舞,像潺潺的小溪,通过“心灵桥”不间断地流入了孩子们的心田。在“心灵桥”上,我看到了很多优秀孩子的艰辛付出,对那些内容翔实而且感动人心的话语,我会把小短文打到课件上,在班里,用饱含情感的语气读给全班孩子听,让他们亲眼看到鲜花绽放的背后是汗水在浇灌,成功的背后也有失败的教训。此时,感动会在班里弥漫,信念会在孩子们心间升起。有了“心灵桥”,懒惰、自卑在孩子们身上销声匿迹,强大的自我在内心站立,家校诵读落到了实处,读书、写作成了孩子们每天如吃饭睡觉一样必需的生活。
有了勤奋的品质,孩子们的诵读效果当然不用说。家长会上,孩子们展示诵读成果,整本的《大学》《道德经》流畅背出,几百字几百字的长诗不在话下。孩子们的表现,折服了所有的家长,惊讶、感动、感激写在脸上,记在心间,家长们开始积极支持、配合我的工作。
六年多来,我紧紧地追随着陈琴老师的脚步学教语文。蓦然回首间,发现自己复制移植“素读”教学法的过程,就是自己不间断的读书过程。在书的滋养下,我获得了智慧和灵感,教学成了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永远感恩陈琴老师,是她让我走出了少、慢、差、费的语文教学误区,是她让我走向讲台的步伐变得轻盈快乐,是她让我找到了语文教学之道――老师读书,再教学生读书。
【关键词】 颜色词;汉语;英语;翻译;文化差异
一、汉语中“蓝色”的基本含义和引申内涵
1、“蓝色”在汉语当中的基本含义
在清代段玉裁所著的《说文解字注》中,对“蓝”是这样解释的:蓝,染青草也。也就是说,蓝是一种植物,是可以用来提取染料的青颜色的草。而在古代汉语中,蓝作为表示颜色名词,出现的时间要比“青”晚很多,也因此在我国古代提及蓝色时,也往往会由“青”所代替。在古代,蓝色(青色)作为重要的服饰颜色,在各个封建王朝当中都有得到体现。据《新唐书・车服志》所记,唐代政府官员,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带,十三。四品袍深绯,金带十一。五品袍浅绯,金带十。六品袍深绿,银带九。七品袍浅绿,银带九。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瑜石带八。所以,白居易所著《琵琶行》当中的脍炙人口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让我们可以推断,当时白居易当时左迁任江州司马,应是一个不显赫的小官阶,位在九品。
2、“蓝色”在汉语当中的引申含义
(1)“蓝色”可以指“原始的,基本的”。 这层含义下,最为我们熟知的应该就是“蓝图”(blueprint),表示“宏伟计划的早期设计”英语可以翻译为an original plan or prototype that influences subsequent design or practice. 比如 their blueprint for economic reform (他们经济改革的计划) 。
(2)“蓝色”可以比喻“破旧”。 《左传・宣公十二年》里记载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其中的“蓝”是“褴”的通假字,形容衣服破烂不堪,英语可以翻译成“shabby or ragged”。“蓝缕”原本喻指破烂的衣裳,后引申为低位地下,知识浅陋。《新唐书・选举志下》记载:“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
二、英语当中“blue”的含义和翻译
不列颠民族起源于岛国,对海洋文化的崇尚是其文化当中具有特性的一部分。而代表了海洋颜色的“blue”也自然受到青睐,单单是表示蓝色深浅层次变化的形容词,就有几十个之多,比如:蔚蓝(azure ) 、月光蓝(moon blue) 、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海蓝( sea blue) 、湖蓝(acid blue) 、深湖蓝(vivid blue) 、蓝绿(aquamarine blue)、冰雪蓝(ice C snow blue) 、孔雀蓝(peacock blue) 、浅蓝(baby blue)、宝石蓝( sapphire) 等等。
除了表示颜色的确定含义以外,“blue”在英语中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由它派生出很多新的含义和词组。如果直接望文生义,就很难准确理解。
1、几个最常见的“blue”所引导的词组
作为英语学习者,有若干个由“blue”所引导的词组应该已经被大家所熟知。笔者尝试将其例举如下:
(1)Out of the blue: unexpected 突如其来,预料不到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is opportunity is out of blue.
就我个人而言,这个机会真是意想不到。
(2)True blue: to be loyal or faithful 正直的,忠诚的
You can depend on him for help whenever you're in trouble. He is true blue.
你碰到麻烦时总可以依靠他, 他是个可信赖的人.
(3)Once in a blue moon: an event that occurs infrequently 千载难逢
I don't know why I bought that CD-ROM, I only ever use it once in a blue moon.
我自己也搞不懂为什么买那张光碟,我用到它的机会少之又少。
(4)Blue blood: an aristocrat 高贵的,具有贵族血统的
Peter comes from a blueblood family.
彼得来自富贵之家。
2、blue可以表示忧伤的,心情低落的
因为蓝调本身属于冷色系,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哀伤或者低落的情绪。这样英语当中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如下的用法:
Blues(布鲁斯,蓝调音乐)。 这种音乐起源于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奴隶劳动时候的哼唱,节奏缓慢,而且充满了受压迫的悲伤。把这种音乐用blue来命名,恐怕再恰当不过了。“in a blue mood”“fall in the blues”都表示情绪低落,萎靡不振。而“blue Monday”可以很容易让我们体会到经过周末的放松,重新投入繁忙工作的星期一是多么让人沮丧和低落。
3、blue表示不道德的,下流的
“blue movie”是指,“blue jokes”是指猥亵的笑话,”“blue talk”指下流的言论。
Telling the blue joke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kind of sexual harassment.讲荤段子也应该被认作是某种程度的性骚扰。
4、英语中的“blue”和经济有关
“blue sky”表示“股票不可靠或者财务不健全”,喻指“好高骛远,不切实际”:“blue button”不能直译为“蓝色纽扣”。而指“股票交易所的低级经纪人”:“blue chip”指“蓝筹股,回报率很高风险又很低的股票”,可以用来比喻“靠得住的,杰出的”人。
5、blue用来指代某一类人
作为一种比较醒目的颜色,blue会被用于服装当中,也因此产生了一批短语,借blue这个颜色词,来指代某一类人。
“blue-collar”是“蓝领工人”,因为这一类工人从事的多是体力劳动,深色的领子更容易打理。“blue coat”是指“穿蓝色制服的士兵或者警察”,“blue jacket”是指水手。“blue stocking”“蓝色的长袜”是指“受过高学历教育的女性”。但是这个词在现代英语中,已经呈现出更多的贬义色彩。被形容为“blue stocking”通常是指这位女士过于醉心于知识,并且喜欢卖弄自己的知识。
6、blue表示警示、提醒
“blue alert”的意思是“空袭警报”。“blue ruin”表示“灾难”。“blue pencil”指因为美国的编辑过去使用蓝铅笔校对或者删改文章,所以现在它的引申意义为喻指“否决、不准”。
7、blue的其它一些特殊短语
除上述以外,还有一些blue所构成的短语,值得大家注意和仔细品位。
“blue room”特指“白宫总统会见挚友亲朋的会客室”。
“blue-eyed boy”指受欢迎或者受宠爱的人。
“blue beret”指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因为统一穿戴蓝色贝雷帽而得名。
“bluenose”美国俚语当中指过分拘谨,大惊小怪的人。
当然,现代科技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Blue Ray”蓝光光碟和“Bluetooth”蓝牙技术。
三、总结
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语言一直是文化的最真实的反映。汉语“蓝色”和英语“Blue”在使用过程中,既有相似点,又有很多不同。这些不同当然来自于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在翻译和写作过程中,重视两个语言间的文化差异,才能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参考文献】
[1] Duncan Black, Ian Brookes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Tenth Edition [Z].2009.
[2] Angus Stevenson,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Third Edition[Z].2010.
[3] 吴夏娜 中西颜色词比较中“蓝”的文化喻义及其翻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3.
关键词:广告;语言;传播
在如今的社会,广告无处不在,因此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电视,书籍,网络,广告牌等媒介,人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和广告接触并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在广告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成功的广告作品肯定不乏经典的标志性的语言模因。这些语言模因可以是广告的名字或它的台词,一经演绎后通过模仿而传播的语言模因,体现了文化进化的规律。本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尝试从新的角度剖析广告语言中模因的传播现象。
一、模因的概念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meme)这一概念最早由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RichardDawkins于1976年在其畅销书TheSelfishGene(《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用以说明文化的传播。模因的原词meme是通过模仿基因的原词gene而产生,sawkins把它定义为:“文化传递的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也就是说任何能够通过“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并得以传播的东西都可以称为模因。模因作为文化传播单位,表现形式繁多,像曲调旋律,思想观念,时髦用语,服装设计,建筑样式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模因。
二、广告作品中的语言模因
1.基因型的广告模因
广告语中的基因型模因指原封不动地完全照搬固有的成语,谚语,俗语,名言,诗词名句等做广告的现象。整个广告就是通俗用语本身,未掺杂其他语言成分。广告词做着信手拈来便让它们对号入座,收到的效果却是不同凡响的。基因型的广告模因如果切题切境,运用得当,就会有独特切隽永的广告魅力。
(1)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
如日本理光传真机的广告语“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借用这条中国俗语的内涵把传真机方便,快捷的特性完全反映出来了。这则广告就是通过直接引用的方式,复制和传递了模因。
(2)相同的信息,表达不同的内容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不少厂商把它作为广告语,迅速成为模因。它曾经被中国移动通讯公司作为广告语,让人们悟出了:正事移动通讯公司把“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的美好梦想变成了现实,是这个公司通过电讯方便人们交流,从而消除时间,空间的遥远距离,让人们相互间随时保持联系,互通信息,使天涯终于咫尺。
2.表现型的广告模因
表现型的广告模因,是根据时间需要对固有的语言或言语成分灵活变动,被不同的人们用于不同的语用场合和语境中,按需表达不同的内容。它们形式相近,内容迥异。像成语,谚语,名言等作为语言模因,虽有很高的保真度,但有时候由于它们的形式和内容都难以反映变化了的时代和情形,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广告的需求,对它们进行改动进行创新,有熟悉推向陌生,使之与时俱进,不仅能够保持其权威性和吸引力,而且广告效应可能还要更大。
(1)同构异义传播
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告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人身保险”是从人们熟悉的谚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复制而来,用来说明人身保险能与人们一起低于天灾人祸,保障家庭平安。日本东芝电冰箱公司广告语“此时无霜胜有霜”引用人们熟知的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诗句,改动一字,效果立现突出地表达了冰箱的功能。这些都是同构异义传播的广告模因。
(2)同音近音异义传播
如胆舒胶囊广告语“大石化小,小石化了”则是模仿俗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成。采用近音替代的办法,改“事”为“石”。山西汾酒的广告语“汾酒必喝,喝酒必汾”是模仿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盘中的那句经典名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杜撰出来的,此例子既有同音复制,又有近音复制。生动地说出了汾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它们都是同音近音异义传播的广告模因。
(3)同型联想传播
如德国一打字机广告语的汉语译文是“不打不相识”。广告语巧妙地活用了一个妇孺皆知的俗语“不打不相识”。利用汉语的多义性,充分地对汉语语言的魅力进行了展示。“打”字改变了“打架”的原义,而指在“打字”中相交相识,意为使用了这种打字机就知道它的特点和优越的性能,引入遐想,给人无穷的回味空间。这些都是同性联想传播的广告模因。
三、结语
模因论为语言引入了信息复制的观点。在语言模因作用下,新词语得到复制,创造新词语的创意也会同样的到复制,形成了人和语言的互动模式,从中可以窥探远的变化和发展。模因为广告语的分析和创造提供了新的工具。带有强势模因的广告语会更容易记忆传播。了解其规律可以帮助广告设计者创造出更符合商家要求的模因,为各种商品的生产销售提供新的借鉴。
参考文献:
[1]Dawkins,R.TheselfishGene.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76
[2]Blackmore,S.TheMemeMachin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
[3]Geoff,Ayling.RapidResponseAdvertising.Bussiniss&PrefessionalPublishingPtyLimited,1998
[4]何自然,何雪琳.模因论与社会语用.现代外语,2003(2)
[5]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上海出版社,2007
[6]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108-114
[7]樊丽丽.趣味广告案例锦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P73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要求音乐教师不仅具备本学科的知识,也要拥有相关学科的丰富知识。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为自己注入了“源头活水”,使自己在教学中思路开阔、头脑灵活、旁征博引、游刃有余。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要求音乐教师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具备本学科的知识,也要拥有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辅助教学的业务能力。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而我认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种思想观念和新课程改革潮流的推动下,我先后进修了音乐学本科课程、汉语言文学本科课程以及英语、历史等课程。通过不断地学习,为自己注入了“源头活水”。使自己在教学中思路开阔、头脑灵活、旁征博引、游刃有余。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涉猎多学科知识对音乐教学的帮助。
1 语文知识对于音乐教学的帮助
文学艺术是一家。通过三年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学习,我越来越感觉到文学与艺术本是同根生成。一部音乐史上的佳作必然是文学史中的巨著。比如: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本身就是春秋时期各国的民歌总汇,既是《诗三百》也是“歌三百”。明代作家刘濂称之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诗经》之后的《楚辞》来源于楚国民歌,而其中的《九歌》乃是屈原在民间宗教的基础上创作的祭祀乐章,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感,也最能代表楚辞的特色。而由诗歌演化而来的赋,讲究铺陈、文采和音韵,在汉代的民间和宫廷曾广泛传唱。汉乐府更是一种合乐而可以唱的诗。文学故事《旗亭画壁》告诉我们,许多唐诗在他所属的时代,曾是脍炙人口的歌曲。宋词更是如此——“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亦然。莫扎特的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就是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创作而成。而西方文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形象——唐璜,也先后出现于莫里哀的喜剧、莫扎特的歌剧和拜伦的长诗之中。这些充分说明:音乐离不开文学,文学也离不开音乐。文学应该是具有音乐性的文学,音乐也应该是具有文学性的音乐,二者分离便都不是艺术。
通过进修中文课程,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学内涵,精进了我的教学语言,还使我在课堂上知识丰富,具备了从容应变的能力。一次,我让学生欣赏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时,当学生听到女主角韩英演唱彭霸天“抢占茅房”时,全班哄笑:“哈哈,连厕所都抢!”眼看纪律乱了起来,这时我停下了音乐,对学生讲:“此‘茅房’非彼‘茅房’,诗人杜甫在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里的茅房指的草屋。它虽不能遮风挡雨,但却是穷人唯一的栖身之地。在彭霸天的恶势力下,穷人被剥夺殆尽,这充分地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讲到这里,学生止住了笑,请我接着播放音乐。从他们庄重的神情中可以看出,这堂课的情感目标成功实现了。还有一次,我在讲欣赏课《彝族舞曲》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主奏乐器琵琶的音色,我引用了大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经典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让学生去想象大大小小的珍珠落在玉盘上的声音效果,引起了他们对琵琶这一乐器的兴趣,使他们对《彝族舞曲》的学习充满了渴望,起到了很好的导课作用。
2 历史知识对音乐教学的帮助
在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中,有许多作品集文学、史学及音乐要素为一身,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比如以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篇《送元二使安西》为题材创作的琴歌《阳关三叠》,就是一首极富盛名的送别之作,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可是在教唱这首琴歌的时候,学生的演唱却仅仅是把它作为一首送别歌曲,表达出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歌曲中诗人的无奈和对皇权的不满没有丝毫的体现。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们讲道:“同学们觉得这首诗中诗人除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还有什么情感流露?”学生回答说还有担心,因为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中可以感觉到。我看到了希望,继续鼓励他们:“同学们说的很好,可是为什么‘西出阳关’会让诗人如此担心呢?阳关究竟是个什么地方呢?”面对学生的茫然,我给他们介绍了阳关这一历史古迹:“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西出阳关进入大漠,道路越走越荒凉,人烟越来越稀少。故乡遥远,风俗迥异。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把性命丢在了西出阳关的路上!”听到这儿,同学们纷纷表示理解了王维的担心。我趁热打铁:“那王维可不可以劝元二不去安西,而是像孟老夫子那样‘烟花三月下扬州’,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去呢?”同学们回答不可以,因为诗中有“出使”的意思,而出使代表了皇权。这时候我非常严肃地对同学们讲:“唐朝初年,统治者扩大疆土之后,需要大量的人民到边疆去驻守。这使得本来就饱受苛捐杂税折磨的人民又背上了征戍徭役的重担。王维对这些现象没有像杜甫一样发出‘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这样的直接控诉,而是用言外之音,含蓄地抒发了哀怨的别离情绪,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唐王朝带给人民的苦难。所以说此诗一出,在唐朝送别诗领域中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在唐代的送别宴会中,唱《阳关三叠》成为了时尚。”讲完,我来到钢琴跟前,再次奏响了音乐……这一次,学生的演唱饱含深情,把歌曲中所有的情感表达到位,再现了古人“离愁别绪歌千载,断肠声里唱阳关”的意境。那一刻,不仅我被深深地感动,学生自己也被动人的琴音,深情的歌声深深地陶醉了。《阳关三叠》教学的成功使我再次体会到拥有丰富的知识,对打造有效课堂是多么必要啊!
3 英语知识对音乐课堂的帮助
在音乐教材中有不少外国歌曲,这些歌曲大多是在世界上广有盛名的。教材上给出的大多是译成中文的歌词。著名翻译家兼音乐家薛范以近半个世纪的歌曲翻译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以传达歌词的涵义、意境、意象之美和形式美作为标准,那么大多数歌曲都是可译的;如果以传达歌词的语音、音韵美为标准,则所有的歌曲都是不可译的。”基于这种观点,我比较热衷于教给学生原文的英语歌曲。〈Jingle Bells〉(《铃儿响叮当》) 、〈Edelweiss〉(《雪绒花》)这两首歌曲都是深受同学们喜欢的英文歌曲。尽管这两首歌曲的中文歌词翻译也很受欢迎,但我还是倾向于原文的学唱。通过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师生达成学唱英文歌词的共识。通过学习生词发音,流畅地朗读句子,一步步地完成英文歌曲的演唱。当课堂上飘荡着学生用标准的发音,优美的旋律,娴熟的演唱英文歌曲的声音时,我和同学们都很开心,沉浸在小小的成就感之中。此外,当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我用一句“Are you ready?”来唤醒他们的注意,比大声吆喝:“快点坐好,准备唱歌了!”要有效得多。很多时候,我刚刚走进教室就有学生围上来问:“老师,今天学什么歌儿啊?”我故作神秘的告诉他们:“A beautiful song.”同学们一听,兴奋地叫了起来,学习动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这些成功的事例让我觉得身处21世纪,适当地运用英语进行音乐教学是多么受学生的欢迎啊!
“打铁还要自身硬”,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必须让自己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不断地探究学科教学的发展方向,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的“一桶水”变成“奔涌不息的河流”,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永远充满了吸引力,成为真正的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
有一次日本作家夏目漱石问他的学生如何翻译“I love you”,有学生翻译成“我爱你”。夏目说:日本人怎么可能讲这样的话?“今夜月色很好”就足够了。这是多么含蓄美妙的表达。这样说的话,中国作为语言大国,其语言也可以含蓄,我可以这样形容:“春水初开,春林初盛,春风万里,不如你。”阿语可以翻译为■,这个小故事可以折射出文化差异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一、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当他们相遇之时会产生冲击、竞争及失落等反应。文化差异可能由于宗教界别、种族群体、语言能力、政治立场、社会阶级、性别、民族主义、年龄代沟、文学修养、艺术认知、教育程度等之不同,而产生文化差异。比如说,广东地区对“4”很避讳,所以很多时候不说这个数字,因为“4”与“死”音类似。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从历史、风俗、宗教文化等客观因素讲, 还是从人的理解及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来考虑, 文化差异都对翻译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相关民族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二、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的表征: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又导致人们观察事物角度的不同,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下面我们拿欧美文化和中国来做对比。最后引申到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作比较,来诠释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一般来说,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习俗引起的翻译偏差。欧美国家和中国两个地区的习俗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同的社会习俗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欧美国家和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都有养狗的习惯, 但两个地区对狗的态度风马牛不相及。因而 狗(dog)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也就相差甚远, 翻译时就不能简单地直译。中国人常用狗来形容或比喻坏人坏事或者是低贱的东西,如:癞皮狗,人模狗样 , 狗仗人势等习语,还有中国农村喜欢给孩子起名狗蛋、狗剩等,因为小孩取个贱名不生病好养活; 然而在欧美文化中, 狗却被视若宠物, 与狗有关的习语多为褒义, 如: a lucky dog( 幸运儿), a jolly dog(快活的人) ,work like a dog( 拼命工作)等。
(2)引起的翻译偏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它代表一种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中国有龙飞凤舞、 望子成龙等成语, 然而在欧美文化中, 龙是邪恶的象征, 是一种恐怖的动物。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龙的形象都是不好的。在英语较早的文学作品《贝奥武甫》中, 主人公所经历的最后一次冒险就是与一个代表邪恶势力的飞龙搏斗。因而在《圣经》里,飞龙也是与邪恶、恐怖血腥联系在一起的。
(3)地域区别引起的翻译偏差。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 中国人心目中的东风是温暖人心的, 是春天的风, 而欧美地区地处西半球, 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冷酷无情的。如:Howmany winter dayshaveI seenhim,standing blue- nosedinthesnowandeast wind. ( 在许多冬日里我总看到他, 鼻子冻得发紫,站在飞雪和东风之中) 。钱歌川在《翻译漫谈》一书中认为词句的east wind应该译成北风( 朔风) 才好,这正是地理环境原因造成的不同文化氛围。
(4)尽管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但是由于文化、语言、环境包括人类自身的原因,漫长的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因其共有的喜、怒、哀、乐等感情使得各民族、各种族的文化有了其共通性。
例如:
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
A fall intoapit,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堑,长一智)
在这些谚语中,中英两种语言承载的文化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他们并没有太自我的文化信息在里面。但是在一些国家文化有的词语被别的语言翻译出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说,用英语翻译中文的“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就觉得非常别扭,因为在英美文化中,从来没有“诸葛亮”这样的一个人物出现。所以,虽然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仍然是有限的,但是还是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得出差异。
(5)比较中阿文化差异。再者,回归中阿文化层面上,中国的伊斯兰文化跟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毕竟是同源的,所以在习俗方面大体相似,但是这也仅限于穆斯林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很大出入的,单从对颜色词这一方面举例,也可以看出中阿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从远古起,中国人就非常喜欢红色。红色象征喜庆、欢乐、热闹、吉祥如意,如逢年节贴红对联、贴红色“福”字、红的窗花,挂红灯笼、发红包、燃放红鞭炮;结婚叫“红喜事”,新郎要戴大红花,新娘要盖红盖头,屋内要贴红双喜字,点红蜡烛。现代汉语中红色多象征革命、牺牲、幸福、幸运,如、红旗、红领巾、红人、走红、红利、红光满面等。在文学作品中,红也用于指年轻女性,如“红妆”、“红颜”等。伊斯兰教初期,红色在阿拉伯地区也是服装中常见的颜色,但男性穆斯林穿大红衣服为禁忌,圣训中说“你们要避讳红色”。古代阿拉伯人认为红色是魔鬼喜欢的颜色。另外,阿拉伯地区的女性常以红色和其他艳丽的颜色装饰衣服,所以男性穿红被认为过于女性化,缺乏男性的勇武。这种行为既被伊斯兰教禁止,也为穆斯林社会不容。因而在阿拉伯语中,红茶不是译为■而是■(黑茶)。
而绿色是植物的生命色,中国传统文化中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便是歌唱春天的名句。在古代,人们用绿色象征春天、青春、新鲜、恬静;在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主持科举文运的文曲星总是穿绿袍,因此绿色还表示希望和幸运。但在中国古代,绿色属贱色,表示低微、不名誉、下贱等含义,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当时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官为9品,属于低级官吏,所以身穿的官服为绿色的“青衫”。伊斯兰教初期,绿色在男性穆斯林服装中比较少见,但传统的也门“布鲁德”长袍上有绿色条纹,先知的追随者阿布・拉斯马说“我看到先知身着两件绿色的布鲁德”。实际指的是两件有绿色条纹的布鲁德。另外,还有很多追随者如阿布・拉德、伊本・萨阿德等人都曾说见过先知穿绿衣,因为是圣人穿过的颜色,所以身着绿色服装也符合伊斯兰教教规。《古兰经》中说天堂里的人们“穿着绫罗绸缎制的绿色衣服,令人眩目”;据说也曾穿着绿色的“布鲁德”环绕天房,绿色服装遂成为先贤圣人和虔诚穆斯林喜爱的服装。常年同沙漠打交道的阿拉伯人对绿色的喜爱更甚于别的民族,在他们的诗文中常以“绿”来形容生命、美好、希望、及时。在阿拉伯人眼里,不仅包括绿色,还包括青、蓝两色,如表示青的、不熟的,表示天空。绿色的基本字母派生出大自然中很多与绿色有关的植物、动物和事物,如蔬菜、野鸭、金翅鸟,牧场也有“两绿”之说,指代绿树和青草,而意为粪堆上的青草,引申为小家碧玉。
三、总结
翻译绝不是简单的从一种语言文字到另一种语言文字的形式转换过程。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容忽视。译者要想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就必须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习俗文化、思维方式等因素。同时, 应根据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及习惯恰当地选择翻译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参考文献】
[1]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2]杨丰宁.美语特点分析及文化透视[J] .天津大学学报,2001(6):38.
[3]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张清常.词汇文字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5]国少华.阿拉伯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6]熊文华.汉英应用对比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 有效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部分的教学,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比较低下,往往是到了高三复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基本上记不住几篇曾经学过的文言文。而如何使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更加有效,则是摆在全体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教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历史的变迁使很多的文字变得晦涩难懂,而文言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的应用也使得学生对它难以热爱。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觉得文言文诘屈聱牙,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教学目的不能完全达到,教师对此感到棘手和苦恼。为了不耽误教学时间,又能考出比较好的成绩,教师遵循字字落实的原则,生怕学生听不懂,总是字字解释,句句翻译,采用“串讲”“逐字逐句翻译”的教学方法,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完全处于死记硬背状态,多数学生上课时昏昏欲睡,学生学得被动,课堂死气沉沉。再加上教师灌输时强调忠实于文本注释,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怀疑和探究的精神。这样,根本谈不上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引导学生动口多读、多背
古人写文章注重音律,文言文中骈句居多,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平仄错落有致,强烈的节奏感和富于乐感的音韵构筑了文言文独特的语言环境。许多文章读起来,都给人一种琅琅上口,如同行云流水的感觉。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感目标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语感的生成离不开体察入微的朗读,在文本信息的输入过程中,通过人的口、耳、脑等多种器官的综合作用,将文章的音、形、义、情点点滴滴渗透到阅读者的思维容器中,经过编码、排列、组合,形成可以随时取用的语言材料,然后才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要多读,才能形成语感;多背,才能积累语言素材。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背诵一定量的古典诗文经典作品。如《诗经》《离骚》《汉魏晋诗三首》《阿房宫赋》《赤壁赋》《琵琶行》《游褒禅山记》《报任安书》《陈情表》等这些作品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一定要要求学生按课文的要求背诵。表面看来,背诵似乎只是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其实,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思想情感材料,当然又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渗透到认知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成为终生的营养,也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既然背诵古诗文对学生来说好处多多,那么背诵古诗文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绝不能死记硬背。
(二)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生只有对文言文有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才会学有所获,若学生只是应付教师或者考试而被动接触文言文,学习起来就会感觉枯燥乏味,思维不活跃,受益不大。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从内心喜欢上文言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教有所成,学生才能学有所获,从而真正实现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大都可以与历史故事、名人趣事、生活轶事和处世哲理联系起来。课前,教师可以将文言文所涉及到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或成语典故讲给学生听,让他们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再布置朗读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使学生在预习中产生兴趣,从而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认真听教师讲解,以提高课堂听课效率。例如,在上《烛之武退秦师》之前,教师可以先讲讲“秦晋之好”这一成语的来源,从而激发学生兴趣,顺利导入新课。
(三)遵从人性,互动教学
谈到教学方法与策略,相信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课前老师已经适可而止的阐述了要学习的文言文的历史背景和大概情景,并且适时的给学生布置了预纲和预习问题。这个时候学生带着兴趣大概的阅读了文言文或者通过互联网查询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但是没有达到通达理解的水平,接下来老师要做的是答疑解惑,并淋漓尽致的把文章剖析开来。越来越多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学要不断创新,古老的“填鸭式”教学在语文课上早已不再适用,我们可以更多的采用互动教学。老师在课上根据预纲对学生进行提问,让他们来把课程中的点讲出来,不准确的老师老纠正,总之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成果通过提问的形式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老师再把文章的每一个典故、句式、词句意义进行解释,再根据史学家或自己的观点予以点评,给学生醍醐灌顶的感觉。
(四)根据文体特点,合理进行字面教学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古代和现代的语言习惯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字词句是组成文言文的重要单位,因此要想学好文言文,首先必须掌握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即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文体特点,注重字面教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字面教学就是文言文教学的全部,对文言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它应当成为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仅此而已就大错特错了。教师在引导学生弄透字面障碍的时候,也应该有个尺度,即不能一概把字面作为教学最重,甚至全部重要内容,像“煲稀米粥”式的唯字面教学观,肯定是不大好的,因为学习文言文,懂得祖国灿烂的古代语言文化,不只是知道几个字句的现代汉语的用法就可以了。所以,教师在学生精要地、高效地熟悉字面意思之后,应科学地、有侧重地切入对主题思想的解读,只要轻重合理,一定能各得其所。
三、总结
总之,文言文字词句的解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不是文言文教学的全部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文言文的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价值观得以正确树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