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7: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爱国诗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臧克家: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曾任《诗刊》主编,他的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来源:文章屋网 )
窗外阳光和煦,我捧着一本诗集,放着一杯清茶,坐在窗前,让自己的思绪放飞在诗海之中。
我散步在“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雨后春天,望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的春草,沐浴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风,观赏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春色。此情此景让人神清气爽,赏心悦目。不料,诗仙李太白驾舟“朝辞白帝彩云间”, 一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观云帆济沧海”唱响了生命的主旋律,其达观的心态、飘逸的身姿令我为之陶醉。
当我还未回过神时,一位比李白更“疯”,比张旭更“颠”,比怀素更“狂”的诗人,他敲响了诗集的大门,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吟动了多少爱国志士的心灵,随着政治上的怀才不遇,他哑然长逝------沉浸在对屈原的无限悲叹之中,信手翻来新的一页,我眼前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陶渊明田园生活的悠闲自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白居易和谐生存的从容幸福——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王昌龄对友情的真诚——洛阳好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轼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幅幅至亲至诚的画面,如涓涓细流,躺在心间,淡淡如烟,飘渺虚幻。
句句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句,让我感受到了苏轼的豁达,李白的豪爽,领略到陶潜的淡泊,李清照的婉约------
诗海,如滋味香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诗海,如五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诗海,如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诗海,是精彩生命的凝结点,让人精神振奋。
一曲又一曲,一首又一首,如神奇的音符,可爱的精灵,给我超凡脱俗的灵气,让我无法摆脱对它的钟爱。
啊,诗海,我愿陶醉在你无尽的情思、情趣、清理之中-----
(指导老师:金万福)
近日,《高山青》编剧孙才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0年10月的一天晚上,时任广州某杂志编辑的他回家乡绵阳市三台县组稿。一个朋友告诉他:“你知道《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的词作者邓禹平吗?他是我们三台人。”孙才杰惊讶地问:“这首歌不是台湾高山族民歌吗?怎么词作者是三台人?”
孙才杰从朋友处得到一些资料,确信《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的词作者真是三台老乡邓禹平。同时,孙才杰还获得一本邓禹平诗集――《我存在,因为歌,因为爱》,里面收录了邓禹平离开大陆多年来,对远在大陆的恋人白玫的深切呼唤:我差小雨来敲你窗/我差轻风来按你的门铃/我差思念来牵你――入我的梦!反复读完这本诗集,孙才杰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他从那一首首小诗里,不仅倾慕起邓禹平的文学才华,更感受到了邓禹平思念恋人和家乡而不得的那份炽热而真挚的深情,这份真情深深地震撼了孙才杰。
随后的几天里,孙才杰在三台城乡奔走,采访收集到有关邓禹平的珍贵资料。回到广州,孙才杰撰写了特稿《我存在,因为歌,因为爱》发表在一家著名刊物上,引起广泛关注。接着,他又着手创作关于邓禹平爱情故事的长篇小说(《世纪绝恋》。怀着满腔的激情,孙才杰很快写完了这部37万字的小说。2001年10月,这部小说正式出版,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该书作序《海天永隔故人情》。
恋人30多年用爱为她写诗作画
《世纪绝恋》围绕爱国诗人邓禹平的爱情讲述了他的一生。
邓禹平,出生于1924年。邓禹平在中学期间,与同窗女生白玫走向抗日救国的道路,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让他俩私定终身。1943年,邓禹平在重庆考入中央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因才华横溢被大家称为“鬼才”。1948年,邓禹平在重庆,泪别白玫,随剧组赴台湾拍摄张彻导演执导的电影《阿里山风云》,并为该部电影的主题曲作词。邓禹平创作时,想到了家乡,想到了白玫。家乡那秀丽的山水,让他作出了《阿里山的姑娘》的第一句歌词“高山青,涧水蓝”。而家乡的人则让他联想到了“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的形象。就这样,邓禹平写出了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并由台湾歌手张茜茜首唱,一炮走红……
后来,邓禹平尽管才华出众,但与生俱来的清高,我行我素的作风,让他渐渐地被边缘化,境遇每况愈下以致穷困潦倒。
邓禹平在孤独不得志的寂寞中,疯狂地思念着家乡,思念着家乡的爱人白玫。每一次的思念,都像有把锋利的小刀在切割着他的心,这时,唯有诗歌能帮他缓解痛苦,也只有诗歌才能寄托他的感情。那一首首语言简练,意蕴丰富、存载着邓禹平炽热深情的诗歌,一经问世,好评如潮。1981年,邓禹平获得了台湾诗歌最高奖――金鼎奖。
邓禹平还擅长作画,20世纪60年代末,邓禹平在台北举办个人画展时,结识了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当时,观展的林海音,被一幅长发少女的侧面特写画所吸引。邓禹平向林海音讲述了画中的少女正是他的初恋女友白玫。林海音被邓禹平和白玫的故事感动了。
诗人的“世纪绝恋”上荧屏
1983年,邓禹平因思念恋人白玫心情苦闷、饮酒过量而导致中风,住进医院。一天,林海音到医院去看他,他说:“这几十年里,我为白玫写下了数百首诗,却无法让她看到。我有一个愿望,在我临死前能将这些诗结集出版……”当时,林海音在台湾一家出版社工作,为了让邓禹平最后一本诗集更精美,更能表现他和白玫绵延半个世纪的爱情悲歌,她联系了席慕容和楚戈,请他们为邓禹平的诗集作画。二人欣然应允。
1984年,邓禹平诗集《我存在,因为歌,因为爱》被重印10次,成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之一。
1984年底,身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罗忠榕去往澳大利亚悉尼进行交流。回国前,当地华人为其举办欢送会。其中,歌手演唱了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罗忠榕翻看节目单才发现,这首歌的词作者竟是当年的同学邓禹平。
回国后,罗忠榕联系上了白玫,历经许多坎坷的白玫以教书为生,一直在等着邓禹平回来,时间夺走了白玫的青春,却夺不走她对邓禹平的爱情,她终身末嫁。得知身处台湾的男友邓禹平已处弥留之际,白玫默默地坐在钢琴前,含泪弹唱邓禹平作词的《阿里山的姑娘》,并将其录入磁带,请罗忠榕转交给邓禹平,捎去她对他一生的爱恋。
[南宋]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情地表达了诗人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意思紧密相连:“僵卧孤村不自哀”描述了诗人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道出了诗人的年迈境况,“孤村”表明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至极,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心生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仍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诗人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诗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后两句由现实转入梦境。“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文。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
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诗人终于幻化出一个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入梦
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力杀敌,一腔报国之情只能寄寓梦境。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表达,这也是一代仁人志士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这些不朽的精神构成了我们中华的“民族魂”。
达标练习
1.从整体上看,全诗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愿望?像诗人一样有这样愿望的人你能再列举一位吗?
2.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
法?说明了什么?
3.“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4.“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
张如旺先生的诗集《草木吟》,最近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州文学芳草地中一束吐绿露红的不俗之花。就作者本人来说,重视文学,当以赞之;热爱文学,当以敬之。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郭沫若为教育家陶行知题写的一副对联。我在收到张如旺先生赠送的诗集《草木吟》时很自然地想到这副对联。这不仅是该诗集中那一首首朴素、自然、真情的诗歌给我心灵的震撼,更是透过诗歌,看到的作者的人格魅力给我的强烈震撼。浅灰色的纸上,浮现出一幅山水,这是《草木吟》独到的封面设计和作者匠心独运的书名给我的第一印象。全书分五辑,分别为冬韵、秋色、夏风、春雨、嫩芽,共收录古诗、古风、词及新诗429首,内容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题赠人物的情真意切,笔端蘸满浓浓的感情;赞美山水的自然天成,不留痕迹;感悟人生的精妙俯首即是,富有哲理。
朴素是《草木吟》的主要特点之一。从写作的元素上来说,朴素就是真实,这是一切文学作品的生命之源,张如旺先生的诗,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十分到位,就像他的处世为人一样,到处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朴素之美。他在《陕西行接待赋》中写到“来客不论高和低,平等相待是真情。纵使只饮淡淡水,依然陶醉暖如春。”;而在《偶成》中,他又这样吟咏道“天地人心不可欺,抱诚守拙自认痴。无怨无悔平生志,浩气在胸肝胆诗。”这不仅是他的真实写照,也是对诗言志观点的最好诠释。这样的诗,我们不用去更多的解读,在朴素的诗句中所包含的哲理就一目了然。我很敬佩张如旺先生的这种包容思想,特别是长期身处领导岗位,能有这样的理解和认识本身就给人一种震撼。
自然是《草木吟》的特点之二。万物之美贵在自然,自然是艺术美的源泉。张如旺先生的诗视野开阔,题材不拘一格,是他的思想在笔端的自然流露,在他的眼中,生活处处是诗,他的诗就是诗神对他热爱生活,并细心洞察社会、思考生活的一种回报。“昨还清溪流,今却黄龙吼。多少江心石,都被洪波没。世事信如此,人生有沉浮。”(《看■江偶成》);“昨见樱花开,今看樱花败。感君艳丽质,忽忽一朝衰。世事亦同理,思来颇感怀。古今多少人,未识此故态。”(《锦阜到乐和途中偶看樱花所得》);“才见枝头桃吐红,又觉茶花落春风。纵是入泥终不悔,百媚千娇也枯荣。”(《早春二月偶感》),像这样的诗,已经是音韵和意境俱佳,读来十分自然,且颇具哲理。
真情是《草木吟》的特点之三。艺术之所以能打动人,就因为它洋溢着真情。张如旺先生的每一首诗,都是他真性情的流露。“人生皆是随缘定,何必处处苦追求”(《杭州西湖吟》);“风格自创写新意,操守为玉不瓦全。”(《与同仁共勉》);“吾辈本是农家子,心随百姓同欢欣。”(《久旱逢雷雨》);“心随白云寄意远,思亲欲诉泪语涟。”(《岳父辞世三周年祭》)等等,无不是他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抒写。诗是文学的走钢丝艺术,一首好诗其实就是作者心灵的最真实的写照。张如旺先生的每一首诗,都是他高尚人格的光辉闪现,也是他一直把诗歌当作业余爱好的报答。张如旺先生的诗的真情,在新体赋上同样表现得很充分,比如《读历史人物传感吟》、《大理龙山办公区赋》、《纪念胜利七十周年赋》、《考察苍山花甸坝杂咏》、《王家庄一门三雄赋》等诗气魄宏大,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爱国爱家的赤子情怀,读后深受启发。
文学是一门教人求真的艺术,诗歌尤其如此。在许多人千方百计化妆和掩饰自己的灵魂,并不断为自已的灵魂添加华丽外衣的同时,只有文学在一点点地唤回人类的良知。张如旺先生长期从事领导工作,但业余仍然操守诗歌写作,每一首诗都是他心地正直善良,胸襟光明磊落的一幅幅缩影。《草木吟》中有许多好诗句,如“扁舟数点无人影,静泊收网待日红。”(《滇池晨景》);“清风徐徐听流水,炊烟袅袅待野村。”(《剑川至云龙调研记》);“夜枕三脚山,明月入竹篱。秋风伴无眠,涛声随梦远。”(《夜宿马鞍桥水利工棚》);“痛饮三捧长白水,一点凡心尽扫光。”(《长白山天池揽胜》);“古今滚滚风流士,身后浮云掩功名。”(《将军洞感怀》);以及“杨柳东风情,春满玉门关。”;“清心未肯随流俗,风来雨往自芬芳。”等皆句句珠玑。
张如旺先生的诗格调健康明朗,主题积极向上,但古体诗的音韵和节律是十分复杂很难把握的,个中的不足也就再所难免。与时俱进,我还是倡导写人民群众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新古体诗,新长短句,在这一点上张如旺先生的《草木吟》已为我们作了积极有益的尝试。最后我还是引用他的诗作结吧,“新诗难写不轻吟,大风一曲精气神。”(《赠友人谈新诗》)。愿天下所有热爱生活,热爱艺术,操守诗歌的人们诗心不老,永远年轻。
[摘要]爱德华・格里格是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也是第一个被世界作承认的斯堪的那维亚作曲家。他一生致力于弘扬挪威文化精神,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抒情歌曲、大合唱、室内乐、小提琴奏鸣曲等作品。在他的钢琴作品中最具特色、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它的《抒情小品集》。它的《抒情小品集》时日记式的,随想式的,是一本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素描和诗集。
[关键词]弘扬民族文化 浓郁的民族风格 抒情小品诗集
爱德华・格里格于1843年出生在挪威西部著名的海港、商业城市卑尔根(Bergen),父亲是商人,喜爱音乐,会弹钢琴,母亲是造诣很深的钢琴演奏家。小时候格里格在母亲的教导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音乐天赋迅速呈现。十五岁就开始开独奏音乐会。挪威著名小提琴家奥列-布尔(olebull)听后,大为赞赏,说服格里格的父亲送他去莱比锡学习,从此,格里格便走上了专业音乐之路。
1858年至1862年,格里格在莱比锡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受到西欧浪漫派肖邦、舒曼等人音乐风格的影响。1862年至1864年他在丹麦师从作曲家加德(Gade)学习,进一步开阔了视野。1864年格里格回国后结识了诺尔德拉克(R・Nordrakk)。他的为创造“新的挪威的未来”的艺术抱负给了格里格很大的启发。格里格曾说“我已经通过他找到了自己的道路”。1865年起开始创作的作品已有了明显的创新和变化。1867年格里格又结识了挪威艺术歌曲的创始人谢路尔夫(H-kjeralf)。他指点着格里格在音乐创作中要重视作品的抒情性歌唱性和民族意识的表现。格里格通过对乡村生活的体验及对祖国和人民深切的挚爱,从1865年至1907年这37年间陆续写下了10集共66首极具挪威特色的钢琴抒情小品,从而也奠定了他的钢琴小品的创作风格。
19世纪下半叶,格里格成为挪威民族乐派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他一生致力于弘扬挪威民族文化,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抒情歌曲、大合唱、室内乐。小提琴奏鸣曲等。其代表作有管弦乐《培尔-金特》、《a小调钢琴协奏曲》等。但最具特色的,最有代表性的则是他的钢琴《抒情小品集》。
格里格的《抒情小品集》是日记式的,随想式的,它记载了他37年来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是一本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素描集和诗集。每一首曲子都有一个单一的艺术形象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标题,而且取材广泛。既有人物的刻画,民间风俗的写意,又有祖国秀丽山川景色的描述,也有来自史诗传说、宗教仪式及文学作品的灵感,还有作者个人的感怀、忧伤、怀念、回忆、期盼等情感的表达。
这些小品很短小,短则一分钟,长的也不过五分钟,它们有别于舒曼、门德尔松等人的小品之处在于它不局限于主观想象及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是将感受与想象、主观与客观融于一体。他们清新隽永、感情纯真、朴实、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但又不失精雕细琢、精制美妙之处。在创作上决不拘泥于某种形式。格里格很少使用民歌素材,但他的创作风格和技巧都是在挪威民间音乐的语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特罗豪根的婚礼日》(op.65 No.6)就是以朴素的音乐语言、简洁的手法、富于动感的民间舞蹈性节奏,勾画出了憨厚、敦实的挪威农民豪放、热情的性格和精神面貌,将当地热闹的婚礼场面再现出来,属于这类风格的还有《挪威农民进行曲》(op.54 No.2),《农夫之歌》(op.65No.2)以及以民间舞曲节奏为素材的二拍子的《哈林舞》(op.47 No.4,op.71 No.5)和三拍子的《斯普林舞》(op.38 No.5,op.47No.6)等。而以细腻的情感写的《小鸟》(op.43No.3)、《蝴蝶》(op.43 No.1)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丰富的和声语言,灵活的附点节奏加跳跃进行的织体结构,让你仿佛听到小鸟的啾啾的叫声,看到蝴蝶振翅时而飞上、时而飞下的情景。取材于北欧民间史诗《埃达》的《小精灵舞蹈》(op.12 No.4)、《侏儒进行曲》(op.54 No.3)、《小精灵》(op.71 No.3)等也都是格里格小品集里精致趣巧的典范。在和声的运用上,他除了以挪威民族音乐调式为基础,广泛运用大小调交替使用和富于特色的调式音节外,还大胆使用不协和和弦使作品极具色彩性,并为印象主义与现代音乐和声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如著名的《致春天》(op.43 No.6)、《夜曲》(op.54 No.4)、《高山暮色》(op.68 No.4)、《夏日黄昏》(op.71 No.2)、《小溪》(op.62 No.4)等都是运用和声色彩来描绘景色的,还有利用空五度的奇妙音响效果写成的《钟声》(op.54 No.6)及纯印象派风格的《幻影》(op.57 No.3)。而《往日》(op.57 No.1)、《归乡途中》(op.62 No.6)、《青春岁月》(op.65 No.1)、《过去》(op.71 No.6)等都是寄托作者思旧情怀、怅然所失之感的乐曲。在人物的描写上格里格绝不着墨于外形的描绘,而是注重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内在素质的刻画。如在《孤独的流浪者》(op.43No.2)、《牧童》(op.54 No.1)中的飘溢着淡淡的哀愁,无边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水手之歌》(op.68 No.1)则是对面临险恶海洋环境的挪威船员刚毅性格的赞美。除此之外还有以音乐体裁为名的《圆舞曲》、《谐谑曲》、《摇篮曲》及具有浪漫色彩的《民歌》、《旋律》、《情歌》、《忧郁》等。
格里格的钢琴抒情小品虽没有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但却处处展现出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和浓浓的北欧风情,尤其是以淳朴亲切、自然生动而见长,就好比作者在讲着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雅俗共赏,意味悠长。
一、 诗意的内涵与丰富的想象力
电影《长江图》由男主角高淳(秦昊饰)尊重传统风俗,父亲去世后在长江里打捞黑鱼的镜头开始,黑鱼象征着父亲的灵魂,他将黑鱼带上船和一老一小两个船工从此开始了他的神秘旅程,朔江而上沿着长江展开了一场充满魔幻色彩的时空穿越旅程。开篇就为影片铺垫了神秘的基调,父亲的灵魂在黑鱼的生命中得到延续,高淳的记忆和对生命的追溯也随之展开……
他偶遇了神秘而又风情万种的安陆(辛芷蕾饰),她是一个苦修者,又是一个对爱情执着的追寻者。随着剧情展开,安陆出现在高淳在长江停靠的每个码头上,他们的生命产生了交集,高淳也对安陆着迷不已。随着路途的延伸,安陆却愈加神秘,她出现在寺庙中、码头上、山中、废弃的小山村……她的每次现身都让高淳愈加想揭开她的面纱。但是在三峡过后,安陆却不再出现,高淳的渔船也发生了诸多变故:小船工武胜的意外身亡、船上货物的丢失以及老船工的不告而别。高淳没有放弃对安陆的寻找,他最终在长江的源头追寻到了关于安陆的秘密和长江的秘密。
由诗歌做引子和线索,整部影片诗意浓郁,内涵丰富。长江的意象本来在中国人的历史中就象征着“生命的源头”“母亲河”等诗意的形象,在长江上几千载发生了无数的故事,她以诗意而深厚的内蕴承载着故事的发生,是现实世界表象的指征。男主人公溯江而上,沿途经过的码头也与诗集中的诗歌一一对应,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上海、南京、武汉、宜昌、秭归、巫山、重庆、和悦洲、小孤山、观音阁……这些名字与诗歌、与男女主人公的相逢偶像相互重叠,成为密不可分的诗意的整体。
影片中的诗歌在剧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将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巧妙串联。每一首诗歌都是晦涩的,但每一首诗歌却都有明确的象征――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的相识、相知、相爱,象征着命运的不可捉摸,象征着时间逆行的轨迹。影片里共有十首诗歌,大部分为导演杨超所做,虽然定位文艺基调,但影片中的诗歌但却并不深奥难懂,而是由江边、码头、船上等生活中常见的意象组成:诗句“新船上水七千公里,发动机不停咳嗽,我压低声音穿过温暖的县城,怕人听出心中怨恨”以船只发动机的声音来比喻心中的缘分与怅然,与女主人公的寻觅之旅以及对自我生活的压抑失意感让他心生懊悔;“两岸城市都已背信弃义,我不会上岸,加入他们的万家灯火两岸城市都已背信弃义,我不会上岸,加入他们的万家灯火”又充满了对现代工业城市的抵触和对纯净心灵世界的呼吁,男主人公在追寻的过程中也在寻找丢失的自我;“总有一天,我们相会的桥,穿越的渡口,都会变新”这首诗歌充满着希望,代表着期待与女主人公脱胎换骨后的相遇。
以诗歌来做引子,电影干净而且整洁,每首诗歌都巧妙地将彼时的情感和意境与影片的发展融合为一体,它们也许并不完美,但是完美的是诗歌的意蕴与电影的契合。这种诗意的内蕴映射了男女主人公对诗意人生苦苦追寻的要旨――男主人公放弃“北漂”溯江而上,女主人公苦修探寻生命和爱情的真谛,在长江中他们完成时空的交错却又并行,却并无任何不妥,这也许正是诗意内蕴的魅力。
电影丰富的想象力也是驾驭在长江这一时空随意转换的长河之上的。主创团队带领观众天马行空,在时空转换中高淳才得以一次次与安陆在不同的空间相遇,而安陆在这种追溯中越来越年轻,仿佛重历生命长河。观众也在天地间任意驰骋的想象中得以重新窥见以前的自我,拷问以前的遗憾,与男女主人公引发共鸣。
二、 全新的逻辑与隽永的影像
电影《长江图》被很多观众评为“得刷三遍看懂的电影”,除了其诗韵深厚的内涵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影自身的逻辑跳跃属性,它打破了常规国产电影的叙事逻辑,因此令观众获得耳目一新的观感享受。
线性结构是电影中最常见的叙事逻辑机构,它要求时间、地点和事件三要素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而且这三要素还要符合观众日常的生活习惯。但是《长江图》却不同于电影常采用的线性结构,在《长江图》中时空可以交错,男女主角在时空的逆流中相遇、相爱、寻觅,他们从相遇开始,在导演令人惊艳的想象力下,终点也是起点,这种叙事方式令观众大呼惊艳。虽然突破了常规,采用全新的电影逻辑,但《长江图》却并不显得杂乱无章,而是巧妙地将诗集作为穿插贯穿整部电影的引子,每一次剧情的转换都有“诗集”这一引子巧妙地串联而成:从最初的相遇,每一个码头上都留下了男主角的诗句,而这些诗句内容又与故事发生内容巧妙契合,而随着剧情的推进,电影更加豁然开朗。原来这部“诗集”并不是男主角捡来的,而是他与女主角共同完成的,代表着一个青春的记忆,因此沿着诗集的线索进行追忆和寻觅也显得顺理成章。从这点讲,《长江图》是一部颠覆传统叙事习惯但又严格追求叙事逻辑的完整性的“魔幻电影”。《长江图》的叙事逻辑严密而又分散、巧妙但不凌乱。
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应该是《长江图》中每一帧都堪称完美的电影画面,绝非商业片可比拟。《长江图》摄影指导由电影界著名的摄影大师李屏宾担任,《长江图》深厚的文化内蕴在画面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从男女主角翩翩而来诗意的相遇到长江奔流而去的雄浑;从禅意十足的诗歌画面到宛若教堂般的长江三峡水库;从男主角孤舟行进的寂寥感到女主角擎着火把夜色中蜿蜒而上的神秘感……《长江图》的画面每一帧都可以做屏保,精致而又意境深远。
《长江图》的画面质感十足,得益于主创团队在4K数字时代依然坚持胶片拍摄的初心。导演杨超,在胶片花费数额巨大而且极为不便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要拍完中国最后一部胶片电影,因为他觉得只有胶片才能最大程度上表现长江的历史苍茫之感和画面的质感。有人称《长江图》是杨超耗资千万、历时数十年献给长江的“一首情诗”,导演杨超对这种说法并不排斥。他说这种情感来源于他在童年伊始接触到长江后就萌生的对长江的崇敬之意,这是一个男人对宏大事物产生的第一次膜拜。
李屏宾在摄影上的深厚造诣,在《长江图》这部电影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将导演杨超想要表现的恢弘壮阔的长江用影像诠释到了极致,同时又表现出长江波澜壮阔的诗意之美。长江作为千百年来为中国历代文人所青睐所歌颂的传统意象,在中国人的词典里诠释着“母亲”“源头”等内涵。如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对长江情有独钟――从“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到“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长江的意象在中国人的文化和历史中是一个具有巨大意义的标志符号,它是诗意的、是悠久的、是浪漫的、是魔幻的。《长江图》影像可谓是从画面上诗意地表现出中国一代又一代人对长江的情感。
三、《长江图》对文艺片出路的成功探寻
在商业电影大规模的轰炸和包围下,文艺电影近些年来可谓百废待兴。文艺电影已经成为极为小众的选择,是文艺青年精英群体的代名词,仿佛与普通大众划清了界限。这对文艺电影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那么文艺电影应该如何突围,寻找到自己的定位呢?《长江图》对出路的探寻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相比于商业电影追求视觉的冲击和观感的直接性,文艺电影则对观众来说没有那么强烈的观影愉悦感,而是大多晦涩难懂、隐喻过多而导致观众云里雾里。因此,在生活压力过大的当代,观众倾向于去影院选择一部放松身心的商业电影,而不是需要很多耐心去观看领悟的文艺片。《长江图》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表率:没有过多煽情的画面,而是以恢弘壮大的视觉效果在观影之初就抓进观众的心,让观众被影像吸引的同时,《长江图》采用倒叙穿插的叙事手法也令观众耳目一新。男女主角的爱情线索却是由一本诗集的诗歌串联起来,也增加了电影的连续性,让观众随着男女主角的命运而内心起伏。
在审美意蕴的表现上,《长江图》也是非常成功的,电影主旨定位在表现长江作为女性形象符号对男人的包容,这一定位也非常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女人和男人之前互相包容、互相承载的关系才是真正的爱情,这正是很多当代人追求的理想爱情。长江作为中国人的“母亲河”,她是宽厚的、仁慈的、博大的,这与安陆的感情也不谋而合,从男主角追忆到最后,安陆说:“我爱很多人。”这是一种博爱的表现,而不再局限于男女之爱。这样传统意象符号的选择,激发的是爱国群体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
回望故乡
“故乡是我唯一可以着奔跑的地方//榆钱儿的甜槐花的香连同我的梦想/会在那里恣意流淌//故乡是一把锃亮的犁铧/时常搅动我晶莹的泪光//离别的鞭子/常常会抽打我的心房”(《故乡》)。
故土是一个诗人的生命起点和文化归宿。在光怪陆离、浮华喧嚣的现实生活中,故乡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评论家谢有顺说:“文学的日趋贫乏和苍白,最为致命的原因,就是文学完全成为纸上的文学,和生活现场、大地的细节、故土的记忆丧失了基本的联系。”
在这里,我们真切地看到群杰回望故乡的深情目光,听到了他对生命起点哽咽着的呼唤。
作为一个诗人,作为一个行者,也许脚步离故乡越来越远,但渗入血脉的纯朴、浓重的情感却历久愈醇。
触摸文化之魂
群杰诗中的故乡,不仅是袅着炊烟的豫东平原的村庄,还是文化灵魂的驻足所在。
“携带着悠扬清越的声音/你从黄土层走来/披挂着历史的风痕和雨迹//骨笛/你是一部推动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书籍/你是一个至今依然可以/吹出魂魄吹出血性吹出自豪和尊严的/古老乐器”(《骨笛》)。
群杰的阅读,更多的是用脚步去感受线装书的厚重,用耳朵倾听古老文明的踅音,用心灵去叩开历史的尘封。
他又沿着时间的河床,溯流而上,用八千年风雨无法剥蚀的文明之骨作笔,饱蘸八千年沸腾不息的黄河之水,痛浇胸中块垒,尽抒激荡豪情。
他看到了沧浪之水清则濯缨、浊则濯足的屈原,“跋涉在时间的重峦叠嶂里/看星驰云涌沧桑巨变/看《离骚》正气《天问》肝胆”(《端午节怀想》)。
蜕变的挣扎
从爱国青年到卫国战士,从戎装钢枪到弘扬法治,群杰完成了一次次的蜕变。
群杰通过诗歌来诠注心灵蜕变的坚守
与转身,将自己化作一只蝴蝶。恍惚间,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我是一只蝴蝶/青山一程绿水一程/谁能知晓/我曾几度蜕变几度重生//谁能知晓/浮生如梦的辛酸和悲痛”(《我是一只蝴蝶》)。
我们能够感受他蜕变过程中内心经历的挣扎。
“时间和记忆/终将会忘掉这条即将枯萎的河/……/当前脚迈进一百年的古宅/后脚的鞋底仍沾满现代都市的尘埃”。事实上,他的蜕变不是简单的挽留与挥别,远行与迷茫,融入与拒绝,安定与怀恋,真正的蜕变是如何完成从乡村走向都市,完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接。
河南人追光
现代文明没有改变群杰骨子里对故乡浓厚的情感。他用现代文明的舞台演绎为故乡撰写的大戏。他把笔触、把镜头、把舞台的追光灯对准了“知大义、行正道、乐奉献、勇担当”的河南人。他创作的纪实文学《河南人感动中国》、《家在河南》,策划拍摄的电影《火红的杜鹃花》、《守望乡村的女人》等,以不同的方式讴歌了河南人的淳朴善良、侠肝义胆的品性。
他赞美河南人不仅着眼现实,也追溯历史—正在筹拍中的电影《台北知府》,讲的是河南省临颍县孝台村人陈星聚任台湾知府,带领台湾人民打败了法国侵略者的故事。谒访这位河南籍民族英雄的故里时,他又一次诗情勃发。“你有力的脚印从这里延伸/仿佛星聚先生在谆谆教导我/为国纵然一死/也要把悲歌唱成/壮歌”(《晨过孝台村》)。
这种英雄壮歌从历史再唱到现实,正气始终充溢着诗人的胸腔。听着河南人谱写的一曲曲见义勇为的壮歌,群杰总是热泪满眶,慨然而诗。
有礼赞也有呐喊
群杰的诗行中,不仅有礼赞和歌咏,也有愤怒与呐喊。
作为一名资深新闻人,他有着深沉的感情,也有着锐利的目光。“每天都要把一批蛀虫写进文章/……/用我的法眼/去辨别这个时代的/魑魅魍魉”(《法制记者》)。
当看到作为中华文明母亲河的黄河逐渐干涸时,群杰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愤慨。
“母亲河呀,母亲河/你怎么了/是不是地
球变暖是不是季风减弱/是不是滥砍滥伐是不是泥沙太多/是不是森林毁灭是不是荒山阻隔/我已把这些统统写进诉状/能活多久/我就为你写多少控诉的诗歌/……/我想大声喊/我想大声说/我想发发脾气,点燃我的麦秸火/看谁再敢虐待我的母亲河”(《母亲河》)。
读到这里,每一位读者,都会为之感染,都会为之感动,都会为之拍案,忍不住和群杰一起大声喊:“看谁再敢虐待我的母亲河!”
这是群杰诗歌的力量。
个人简介
李群杰,1970年生,河南太康人。著名记者、作家、书法家、资深媒体人、影视文化策划人。
主编的作品:《刑事执法全书》、《民事执法全书》、《行政执法全书》、《党员素质教育》、《中国工会常用政策法规汇编》、《法学辞源》、《当代中国法学名家》、《中国土地常用政策法规汇编》等;
所策划的活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书画作品大赛”、“全国法制经济论坛”、“全国法制新闻人物评选”、“全国监狱高层论坛”、“全国法制新闻培训班”、“11?8庆祝记者节—全国新闻界书画作品展”、“全国新闻界新闻培训班”、“国家安全生产高层论坛”和“全国法学名家高层论坛”等;
策划的影视作品:《来福来福》、《金阁山传奇》、《火红的杜鹃花》、《道口烧鸡铺》;正在策划筹拍的有电影《守望乡村的女人》、《大爱无言黄久生》、《龙门大佛》、《台北知府陈星聚》等;
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只有学生有兴趣去学、主动去学,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呢?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一、做好课前教案准备工作
教案是老师在上一堂课前准备的,根据现代教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经过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笔者在给学生教学《春望》这一课之前,翻阅了杜甫生平很多的诗集,对杜甫进行全面的了解,《春望》这首诗的基调是悲,体现了国破人亡的悲惨景象,为了能够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杜甫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笔者补充了另外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基调是喜,表达了诗人在听闻祖国收复失地的消息欣喜若狂的心情,两首诗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学生因此受到了强烈的对比反差冲击,在他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营造贴合课文的氛围
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抓住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认知特点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把握学生的兴趣点,然后进行激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时候,往往能够让学习事半功倍。语文老师应当应用语言的魅力,惟妙惟肖地展现文章表达出来的情境,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改进课堂教学结构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能够在有限的一节课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接受的知识信息量,这是每个教师应该攻克的难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方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是有限的,一方面需要借助教学方法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教学语言的简洁,语速合理,尽量避免非关键环节的时间浪费。
四、开发学生大脑潜力
小学各个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段的不同,会展现出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水平。应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年龄段特点采用适合本班级学生的教学模式。低年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喜欢模仿,喜欢游戏,他们对触手可及的东西,以及富有画面感的文字更感兴趣。因此,对小学低年段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多在课堂设置表演和模仿环节,同时要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探索。
总之,小学语文的教学是非常具有技巧性的,要想构建高效的学习课堂,就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民族音乐文化的现状
总体而言,中国的民族音乐的发展呈现低迷态势,多数年轻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民间音乐团体缺乏。大街小巷广播、电视都是流行音乐,加速流行音乐的传播,“追星族”越来越多,而民间音乐的歌迷越来越少,几乎所有的学生的视听领域被流行音乐所包围。市场给与民间音乐越来越窄的范围,一些地方戏曲、原生态民族音乐逐渐减少,面临灭绝的危险。应试教育对音乐教育长期不重视,多数都当成业余活动,无人问津音乐课的情况。音乐教学的规定大纲无法执行,没有专门监管,更不用说民族音乐了。目前,全球经济化浪潮汹涌澎湃,人才需求都转向经济效益。在这种经济繁荣的背后,是巨大的竞争压力,民族性的东西正飞速的削弱。外来文化侵略来势汹汹,而我们缺乏“文化危机感”。为发展经济,各地方政府也努力打造文化品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其中却而忽略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所处的劣势状态明显,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弘扬必须成为新一代教学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音乐老师必须在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学生鉴赏和欣赏民族音乐的水平,让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每一个音乐教师的重要课题来承担。
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
民族音乐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气质,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民族音乐具备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民族音乐文化渗进音乐教育中,能有效地弘扬民族精神,促使优秀文化的不断传承及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就像一面镜子,以其独特视角反映了中国民族的意志、追求和幻想。民族音乐作为促进人类文明和文化交流的文化载体,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有效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粹,发挥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十分必要。
(一)唤醒人们爱国情感,净化心灵
音乐是集世界上最好的精神于一体,它是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民族精神,可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它以其特殊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个欣赏音乐的人。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有很强的吸引力,并能深深打动欣赏者,美妙的音乐中,蕴含着各种美好的感情,在音乐中你可以感受春天的温暖,皎洁月光,山川河流的奔腾,小桥流水的惬意,音乐在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心灵。传统民族音乐传承千百年,带着浓郁的历史文化,蕴藏着劳动人民真挚的情感,是灵魂深处真诚的呼唤。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仅能表达和深化的想法和感受,也唤起了巨大的情感能量,让他们有勇气面对的挫折和生活中困难。
(二)塑造学生坚定人格,开启智慧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表达了各民族勇敢、勤劳、进取、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学生在学习和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得到民族情感的熏陶,精神的鼓舞,从而培养学生的伟大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学生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加强理想和人生信念,完善人格,体验和谐的自然之美。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润育着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理解,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德和艺术思想。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最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们知道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美好事物,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让无限的想象力,推动着学生不断创新和进步,所以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启发学生智慧。
(三)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优秀的民族音乐能够唤起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沂蒙山小调》、《解放区十唱》等民族歌曲,展现了我们美丽伟大的祖国壮丽的河山。《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府诗集,是我国劳动人民爱国主义产生的渊源。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精神。学生学习后可以了解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手段和方法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是必要的。
(一)通过音乐鉴赏,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让学生听民歌、唱民歌,引导学生完全理解民歌,尤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歌。在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欣赏以前没有欣赏过各民族民歌,让他们感觉民间的旋律之美。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曲风和民歌的基本特征,激发他们学习和演唱唱民歌的兴趣,树立了民族自信心。给学生讲述一些民间音乐故事,民族音乐渊源,能够让学生体会民族音乐所蕴含的精神世界。另外鼓励学生去参加一些民间歌舞活动,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歌舞活动,像壮族的铜鼓节,感受铜鼓明快嘹亮的声音;彝族的火把节,感受年轻人载歌载舞活动,在实践中感受民族文化中的音乐文化。
(二)创新教学法,注重艺术实践
在教学中加强对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不能混于一般的传统教学,尽量选择创新手段,无论在内容设计还是在案例竞选上,精心安排。例如我们想让学生了解戏曲知识,就必须从几个方面,听戏剧、看片段、学唱腔、做动作模仿,几步骤下来,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有可以针对一些民族曲目,给学生分组学习的机会,不同组阐述不同的体会和学习心得,最后一起交流和演示,让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习,活跃课堂氛围。在音乐课堂之外,多组织课外活动也是必须的,注重艺术实践也是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组成乐团、乐队、校内外演出,还可以作为宣传和交流的手段,也可以邀请一些民间音乐艺人来学校交流和做讲座,开演唱会等。
(三)用教师的热情,感染学生
一名音乐老师,首先自己的要热爱民族音乐,才能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优良的教师队伍必不可缺,优秀的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向学生讲述一个音乐的历史和代表的文化,了解民族音乐的地位,让学生了解和热爱民族音乐。
(四)热爱民族乐器
关键词:盛唐;岑参;英雄主义情结
边塞诗是盛唐诗歌的主流,也成为了古代文学史上最动人心弦的乐章。其中引人注目的边塞诗人当推“诗雄”的岑参。岑参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为唐代诗人之冠。他的诗雄奇瑰丽,凝聚了浓郁的英雄主义情结,表现了积极进取的时代主旋律。
一、岑参的边塞诗饱含了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渴望
岑参出身于官僚家庭,他的曾祖父、伯祖父、堂伯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十岁左右,父亲去世,家道衰落,“早岁孤贫,能自砥砺,览史籍”(唐杜确《岑嘉州诗集序》),岑参希望有朝一日能重整家业。二十岁时到长安,献书求仕不成,遂漫游河朔。三十岁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这是八品下的职位,官卑禄微,岑参感到自己获取高位的愿望难以实现。
盛唐时期“壮武而柔文”,北方民族融合带来的尚武精神成为当时的时代风气,唐朝又重视以军功取士,鼓励知识分子投笔从戎,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在尚武的社会风气和崇尚军功的时代环境的熏陶下,岑参对游侠精神怀有极高的热情,心中充溢着英雄主义的情愫,没有祖荫的他选择了投身边塞为进身之阶的人生道路。在岑参看来,报国与求功名并不矛盾,“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送费子归武昌》)这些诗都反映了岑参渴望在边塞建功立业、获取功名的雄心壮志,洋溢着一种急于用世、乐观昂扬的精神风貌。
二、岑参的边塞诗充溢着雄壮的英雄气概
天宝八载(749年)岑参赴龟兹,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两年后回长安,这是岑参首次出塞。天宝十三载(754年)又赴北庭,任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次出塞,直至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才回朝,前后两次出塞共约六年时间。长时间纵马大漠戈壁的边塞生活,让岑参体会到国力的强大在防御外族侵略、保障国家安全上所起到的显著作用,所以岑参在诗中表现出对边塞战争充分的肯定和歌颂,洋溢着盛唐时代的民族自豪感和雄壮的英雄气概。岑参描写战争的盛大气势,歌颂将士的英勇无畏,使他的边塞诗具有一种雄浑壮丽的阳刚之美,充满了荡气回肠的英雄主义豪情,体现了盛唐奋进开拓的时代精神。
例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这是岑参奉送封常清出师西征而写的,但诗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担忧,只是热情地歌颂唐军将士在国难当头时不避艰险、报国杀敌的雄壮气势。茫茫雪海,莽莽沙漠,狂风怒吼,碎石乱飞,以及来势凶猛的匈奴骑兵,都有力地衬托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夜不脱甲,战戈相拨,风如刀割的出征场面,是将士军纪严明、不畏艰险的有力佐证。诗里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已充分地展示了胜利的必然,这样斗志高扬、意气风发、英勇顽强、坚忍不拔的正义之师,一定是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不同,它直接描写了唐军征战的壮烈场面,铠甲生光,吹笛伐鼓,三军大呼,白骨遍地,而将士们坚毅无畏,勇往直前,豪气冲天,全诗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代表了充满光芒和神采的盛唐之魂。
三、岑参的边塞诗浸透着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
岑参的边塞诗里虽然描写了边塞的酷寒、环境的恶劣和行军的艰难,但没有一丝悲叹和抱怨,更没有犹豫和畏缩,有的是将士们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意志、战斗的豪情和必胜的信念,他把边塞战争的残酷化为将士们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穷尽笔力描写狐裘不暖,锦衾透寒,铁衣难着,将军不能开弓的身体上的感受和“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边塞环境,通过这种带有异乡特色的环境描写,衬托出浓厚的离别之情,同时也是对将士们不怕寒苦的乐观精神的赞颂。再加上好似“千树万树梨花”的塞外八月飞雪,红旗与白雪形成鲜明对照的奇丽风光,使酷寒的塞外不仅没有肃杀萧瑟之感,反而有蓬勃生机、春意无限之奇,让全诗气势飞动,色彩艳丽,极具别致浪漫的美感,也在依依惜别的心情上点染了浓郁的奔放豪迈、积极奋发的情怀。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战争的艰辛和苦难,而是热烈和浪漫,因此,他的诗无论是歌颂将士们的昂扬斗志,还是诉说环境的艰难与战争的残酷,都那么雄伟壮烈、豪气冲天、积极浪漫,饱含着将士们以苦为乐、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将士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也是盛唐边塞诗之所以能代表盛唐之音的原因所在。
岑参的爱国精神使他的诗气吞山河,让那些斤斤计较私人感情的诗人黯然失色,在中国这么一个战争文学贫乏的国家,岑参的边塞诗以其英雄主义情结而独具魅力。
参考文献:
1971年,聂鲁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据说喜讯传来时,聂先生人在巴黎。他在巴黎干啥呢?工作,在大使馆上班。实际上,他老人家是外交官。他那些得了诺贝尔奖的诗,全是业余时间写的。
如你所知,中国文化人有这传统:本行是济世救民,业余就风流挥洒。比如孔圣人当过饲养员,当过鲁国官员,也当过老师,学生把课堂笔记一抄就是《论语》。屈原主业是楚国的公务员,业余写诗。唐朝的诗歌,若非私人抒情,便是酬答赠送之用。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司马光们,都是一边当国家干部,一边顺手写诗、作文、画画。所以,曹操的诗、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和花鸟画、李后主的词、天启皇帝的木工活儿、康熙皇帝的拉丁文和几何学,听上去一点都不奇怪:当皇帝也得有个业余爱好不是?
再看明清朝的名文人,大多都有这么个路子——做着好官,念叨归农,自号个什么斋主人、什么居山人,还写厚厚的诗集出来印,就是想富贵风流,两厢占尽。
好多欧洲名人也兼职,但比起中国读书人来,更现实点。实话说就是,欧洲人得琢磨生活问题。
就拿音乐人来说吧,19世纪之前的那批,都得连创作带演出。巴赫在莱比锡做乐长的时候,每个星期得写25分钟的新曲子,还得亲自抄谱,到周末亲自夯起管风琴来演出。19世纪的诸位也是能者多劳:门德尔松得做教师,的主业是指挥。真得等放了假,才有时间搞创作。俄罗斯大作曲家鲍罗丁,本行是医院院长,又是化学家。等把些瓶瓶罐罐都处理罢,才能写曲子去。
写东西的诸位,兼职的更多。艾略特先生写20世纪最伟大诗作《荒原》的时候,本身是个银行职员。村上春树写处女作小说——后来获得群像新人奖的作品——《且听风吟》,是在自家经营的爵士酒吧下班后。纳博科夫20世纪40年代在康奈尔教书,为了养家,曾经一口气开了4门课,里面居然包括网球课。如此“日理万机”的他,就趁假期出游遭逢下雨时,在汽车里写下了著名的《洛丽塔》。
当然,上班累一天,下班写伟大作品,这样的日子没法持久。所以村上春树写完自己第二部小说就把酒吧关了专心写作:纳博科夫等《洛丽塔》一畅销就辞职跑去了瑞士。
最神奇的兼职是这样子:16世纪初,教皇让米开朗基罗做壁画。米开朗基罗说自己是雕塑家,不会画画——给自己雕塑打的草稿不算。教皇不听,逼他画,激起了米开朗基罗的牛性,花4年画了不朽的西斯廷天顶图,39米乘以13米的巨画,都是个“我不会画画”的人完成的。
实际上,米开朗基罗并不爱这玩意,终其一生都在唠叨:“那些逼我完成的画,摧毁了我完成真正作品的时间”,以及,“描绘景物的工作,是给那些没能力描绘人物的家伙准备的”。换句话说,他老人家一辈子画的那些巨作——包括西斯廷天顶图这样的不朽作品——都是在他创作雕塑的间隙,愤愤不平,兼职完成的。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1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