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思念亲人的古诗

思念亲人的古诗

时间:2023-05-30 10:37: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念亲人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思念亲人的古诗

第1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揭题导入;意境感悟;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43-01

古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分析理解能力等都不是很高,这造成他们在理解古诗时会感到困难。古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教师有义务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古诗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采用生活化的方式教学古诗,能让学生喜欢古诗,有效地提高古诗教学的效率。

一、揭题导入生活化

古诗是诗人抒感的一种艺术手段。每首古诗都有它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些古诗从题目中就能发现它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题目进行分析,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古诗进行理解感悟。揭题导入生活化,不仅有助于完成接下来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使他们对古诗的理解更加深刻。

比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我先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孤身漂泊于长安时写下的,表达作者的相思之情。接下来,我联系生活实际对此进行分析。由于阅历尚浅,学生对“相思”这个词并没有太大的感受。为了激活学生的内在情感,我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一段时间特别地想家,思念自己的亲人呢?”这时有个学生受到了启发,他说道:“爸爸因为出差经常不在家,只有我和妈妈。那个时候特别想要一家人团聚,那种感觉应该就是思念吧。”这样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和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更能体会到作者的那种思念亲人的情感,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揭题导入生活化,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而且能轻松地引入正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意境感悟生活化

分析古诗的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情感时,也可以利用生活化的语言对古诗中的字、词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感悟,逐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

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说道:“过节应该是开心的,可是作者为什么不开心呢?”学生回答说,作者不在家乡,思念远方的亲人,所以感到很孤独,就开心不起来。我继续问:“作者思念亲人的程度是怎样的呢?能从诗中找出来吗?”学生说,一个“倍”字体现出了作者的那种极度的思念之情。接下来,我又问:“哪里又能体现作者的孤独呢?”有一个学生答道:“‘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独’‘异乡’ ‘异客’都说明了作者漂泊在外,十分孤独的境况。”

为了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我开始联系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我说道:“同学们已经了解到过重阳节时,作者独在异乡时的感受,那你们有过过节时,‘倍思亲’的经历吗?”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有一年因为爸爸妈妈不在家,于是过年的时候我在亲戚家过的。平时没什么感受,但那一刻,我是真的思念自己的爸爸妈妈,真想和他们在一起。”接下来,我又对“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诗进行了分析,让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精妙之处。同时,联系实际,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不能同爸爸妈妈过节,其实在同一r刻父母也是十分地思念自己的孩子。此时此刻,学生对诗人那种思乡之情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三、主题引领生活化

每首古诗都表现一个鲜明的主题。把握好诗歌的主题,等于对诗歌已经理解了一半。可实际上,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能力并不强。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一个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让不容易理解的诗句变得具体生动,提高学生对古诗主题的把握能力。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以描写庐山瀑布为主题的诗。多数学生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没有直观的感受。为了让学生对诗中描写的画面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我说道:“同学们,你们有人去过庐山吗?看到过庐山瀑布吗?”这时,有几个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为大家简单地描绘了自己所见到的画面。接下来,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庐山瀑布一些图片和视频,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利用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的情感就能得到激发,他们就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所要表达的主题。

第2篇

【关键词】主题;意象;鉴赏教学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示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从泽被后世的《诗经》、到李白的浪漫诗篇、杜甫的忧国之作,再到东坡的豪放词赋、以及清代诗歌的复兴,无数流传千古的优秀诗篇,哺育了一代代人茁壮成长。这些优秀文化遗产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理想和人文修养起着极其重要的的作用。这也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着重谈谈古代诗歌的教学。

一、初中教材中古典诗歌的现状

古典诗歌按内容来分,大致上有以下几类:叙事诗、咏怀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有古代诗歌60余首,这么多诗歌,由于学生的年龄有限、经历有限以及古今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学生拿到手后,往往不能深刻理解诗人的情感。各种资料虽然对单独的一首诗歌的赏析比较全面、透彻,但没有这类诗歌的集中讲解;教师在讲述这些诗歌的时候,也往往一诗一讲,缺乏理论的概括和系统的总结,对于这类诗歌学生心中没有明晰的概念,就不能从深层次上理解它们。

二、教学过程探索

1.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主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对诗歌背景以及古代士人的生活有一定把握,真正理解诗歌主题。

以表现思乡诗歌为例。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是一个人最朴素美好的感情。多愁善感的文人在异地他乡,看到周遭的景物,总会想起那个养育自己的地方,更会在魂牵梦萦中品味浓浓的感伤。《天净沙・秋思》中,作者在荒郊野外看到安适的人家,引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愁绪是理所当然的。人皆有家,唯我独无。这份苍凉,怎不令人思之断肠!然而这还是在和平年代,只是由于羁旅行役路途不便耽搁在外。战争年代,国将不国,又与亲人音书阻绝,连家乡的情况、家人的生死都不得而知,只有作者孤独的一个人,他的满腹惆怅更是可想而知。

了解了作者写作的背景,才能更好的把握诗歌的主题。

2.了解特定意象,领会作者意图

理解主题之后,还要让学生读懂诗歌中的意象。意象即文学作品中表达主观情感的客观外物,是沟通艺术家的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在古诗中,很多“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弄清楚意象的寓意,才能较好地深入到诗歌和作者之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进行较高水平的鉴赏。下面笔者对初中所学的羁旅思乡诗中出现较多的两个意象“月”和“雁”做简单论述。

(1)月: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因月亮本身具有安宁静谧的情韵,她可以创造出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

月,有表现思乡念亲之意,能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成为诗人乡愁最无言的见证,诗人怀念家园、思念亲人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思故乡”是由“望明月”引起的联想,是人们共通的心理体验。“举头望明月”能使千里外的他乡游子产生 “望乡之情”,因为此时的月亮正成为游子与故乡亲人之间的中介,大家的视线都在月亮上相交,月亮在人们的心理上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犹如来自故乡的人给游子亲切之感一样。

(2)雁:中国文学中孤雁意象常被使用来渲染强调人的悲凉身世和孤寂心境,如杜甫的《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鸿雁传书的故事很早就开始流传,雁这个意象蕴涵更多的是思乡的情绪。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句,“归雁”这一意象就承袭了传统的寓意。“归雁”引起了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对于诗中所流露的浓重的乡愁就易于理解了。

古诗中的意象何其多也!就是蕴涵思乡之情的,也绝不止“月”、“雁”两个。可以让学生课下搜寻,以更好地理解这种类型的诗歌,从中汲取更多营养。

3.读中悟情,读中审美,在美读中提升自己

在理解诗歌、领会作者意图的基础上才能把颂读欣赏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美读。理解了古典诗歌的主题之后,要重视朗读,把握诗中流露出的感情,重视诗歌的节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国上古时代诗歌、音乐、舞蹈原是三位一体的,诗歌与音乐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的亲缘关系,音乐美应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古诗词的每一首诗歌几乎都可以用来歌唱,如岳飞的《满江红》、苏轼的《水调歌头》、杜牧的《泊秦淮》等,均可长啸短吟。通过歌唱的方法,可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音乐美,了解韵律规律,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当然,每一首诗歌都采用歌唱教学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加强朗读教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应当让学生明确读诗除了要感情充沛外,还要注意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节奏、押韵、音调等几个方面并将其朗读到位。中国古典诗歌节奏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建立的,由“顿”来体现:如四言诗每句两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三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等。这是一般情况,当然也有例外;押韵则是使相关的诗句末尾的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以形成了声音的回环往复,产生复沓美;而声调的平仄搭配,以及双声、叠韵、叠字、叠句的恰当使用,也能求得音调的和谐。此外,字音读错要纠正,句子读破要指点,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住诗歌的内在节奏(所谓的内在节奏,就是情绪的统一和抑扬顿挫),几相结合,才能真正领悟诗歌的妙处,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小结

古诗词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无尽宝藏。古诗词体现的主题或爱国爱民,或戍边报国,或惜时劝学,或讲求道德修养,或抒发远大志向,或感悟人生哲理,不一而足。对诗篇的教学,终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乡土亲、骨肉情、民族魂,从而陶冶情操,立下报效家乡、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篇

关键词: 文包诗 诗意 诗情 教学策略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种独创的阅读文体,它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表达的内容及情感,用比较好懂的现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诗歌。这种类型的文章,在学习中应该以诗歌为主,文章是为诗歌服务的,切不可本末倒置,把学习课文作为主要任务。那么,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引导呢?

一、读懂诗意

教学文包诗,首先要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读懂诗的意思。这是学习的第一步。其次,让学生阅读全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再次,把文中的诗歌和课文的情景结合起来阅读,想想课文哪些句子是写诗句的意思的。把二者对应起来阅读和思考,借助课文学习古诗,读懂古诗的内涵。

例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在学生疏通课文的基础上,M老师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引导:

师:(出示诗歌原文)谁起来把这首诗读一读?

学生大声朗读。

师: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教师在诗中标出停顿号)

学生再读。

师:这首诗什么意思呢?答案都在课文中,请你们再次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画,你读懂了哪个词,哪句诗的意思?

学生自主学习。

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读懂了“独”的意思,就是独自一人的意思。王维15岁就一个人离开家乡,到京城长安。

生:我知道“异乡”是指京城长安。“异客”就是离开家乡的人,这里指王维。

生:“佳节”是指重阳节。

生:“倍”是更加的意思。

生:我知道“插茱萸”和“登高”是王维家乡重阳节的风俗。

生:“遥”是遥远的意思。

生:“少一人”指的是王维。

师:同学们借助课文,读懂了词语的意思,你能不能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呢?

生:第一句意思是王维独自一人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

生:第二句的意思是“又到重阳佳节了,王维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生:第三句的意思是每到重阳节的时候,兄弟们都要登高望远。

生:第四句的意思是大家都插着茱萸,唯独少了我一个人。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正确,能不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呢?

学生练习说整首诗的意思。

由上面的课例中可以看出,借助课文的内容,不需要教师的任何指导,学生也能自己读懂诗歌的意思。这就是文包诗独特的价值所在。

二、品味诗情

任何诗歌都是诗人有感而发,它寄托着诗人的某种志向,表达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因此,阅读诗歌,一定要在字里行间,探寻诗人寄予的情感。在和诗人的倾心交流中,感受那浓浓的情意,接受诗歌中人文的熏陶。这种情感,于诗歌中不易体会出,但是,在文章中,会有很直白的显露。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读懂意思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文本品味诗歌中那浓浓的情感。

还以这课为例:

师:诗人王维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学生再次走进课文,阅读思考。

师:谁来交流?

生:我觉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很“孤独”的情感。

师:你从哪儿看出的?

生:第一段中说王维15岁就离开了家乡,而且已经两年了。那么小的年龄,离开家那么长时间了,一定感到很孤独。

师:还有哪儿看出他孤独?

生:重阳节到了,家家户户欢度节日,而王维只有自己一人过节,多孤独啊!

师:是啊,一个是热闹的,一个是冷清的,真是孤独!还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呢?

生:我觉得还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师:从哪看出?

生:从“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一句可看出。

生:我还从王维想起以前过重阳节时和兄弟们欢聚的情景中,感受到他对亲人的思念。如果不思念,就不会想起那时候的快乐。

师:王维想兄弟们一定在思念着他。其实表达的是?

生:他对兄弟们的思念。

师:这种情感从诗中能看出来吗?

生:我从“独”中能感受到他的孤独。

生:我从“异乡”和“异客”中感受到他的孤独。

生:我从“倍”感受到他对亲人思念的情感很强烈。

生:整首诗都能体会出他的孤独、思念亲人的感情。

师:带着体会到的情感把这首诗再读一读。

这样,立足课文学生就很容易感受到诗中抒发的情感,再把这种情感放到诗歌中,让学生寻找情感的表达点,诗文互读,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感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语言

任何阅读课都肩负着学习语言的任务,文包诗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学习和积累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苏教版教材中所选用的文包诗,在语言表达、行文构思上都值得学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很好的范例。

比如,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时,课文在写李白送孟浩然去江边时,用了“伫立”和“凝望”等词,很值得咀嚼:

师:当白帆远去的时候,李白有什么样的表现?

生:李白依然伫立江边,凝望着远方。

师:伫立是什么意思?

生:一动不动地站立。

师:李白为什么伫立江边?白帆已经看不见了啊?

生:从伫立中能看出此时李白很失落,朋友已经远去了,他还不愿离去。

师:伫立中有失落,还有什么?

生:还有祝福,李白一定在心里默默祝福老朋友一路平安。

师:那么“凝视”什么意思?

生:集中注意力地看。

师:他凝视什么?

生:凝视孟浩然远去的白帆。

师:从这个词中你读出什么?

生:读出了两人情意的深厚。

师:两个让人感到很静的词语,背后是那滚滚的似江水在奔腾的情感。让我们带着感情读读这段话。

文包诗的学习路径还有很多,教学中要因文而异,灵活把握,力争通过学习把学生引向学习古诗的路途。

参考文献:

第4篇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其演唱形式上集合了时代、文化、大众和政治的气息,反应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社会敏感。如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周杰伦的《青花瓷》、黄?的《沧海一声笑》等,要么借鉴了古诗词的意境,要么借用古诗词语句逐步成为经典。因此文学和音乐界都十分关心流行音乐对古诗词的运用,虽然流行音乐与古诗词的存在有所差异,但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和自觉传承,使得流行音乐创作上不断传承古诗词,并且相跨多个学科,无论社会学、美学、传播学,还是文学、音乐学和心理学等,都从流行音乐的创作上不断融合古诗词内容,这对我国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密州中秋所做诗词,以月亮为思念载体,表达对弟弟苏辙的多年未见的思念,以及文中贯穿的悲欢离合的人世无奈。王菲、蔡琴等将此诗词配上乐曲,将诗词和音乐完美结合吟唱,在世人的传唱中更加形象体会古诗词表达的意境,通过优美的旋律深入人心。

二、古诗词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一)古诗词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

按照常理,古诗词属于古代高雅文化,而流行音乐归属通俗文化,两者相互结合似乎于理不合,但是在王菲、邓丽君、蔡琴、童丽的演绎下,朗朗上口的古诗词却变成另一种别样风情。如邓丽君演唱的“红藕香残玉簟秋......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王菲的经典歌曲“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不仅领会了现代流行音乐的魅力,而且体会了古代文人雅士的诗意情怀。

(二)古诗词与流行音乐的相互融合

对于古诗词而言,豪放诗词不如婉约的诗词广受现代欢迎,而参差不齐的诗词局势更有利于匹配现代流行音乐。古诗词与流行音乐的融合方式具有多样性,如文字性的融合,如《新鸳鸯蝴蝶梦》就是以《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为融合蓝本,取李白的怀才不遇的意境进行流行歌曲的再度创作;还有歌曲利用古诗词的意境进行创作流行歌曲,如童丽的流行歌曲《烟花三月》取自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词语,“牵住你的手相别在扬州......思念总比那西湖瘦”,词曲融合中融入古代诗词意境,诗词韵味与音乐节奏相互契合,是诗词音乐的佳作之一。

这些流行音乐创作中不断融合、整合、加工和创造古代诗词内容、意境,把古人抒感重新呈现,无论是怀才不遇的抒发,还是红颜知己的思念爱情观念,这些古诗词的内容和意境都与现代的情感体验实现了成功对接,抒发现代社会人民的悲欢离合和离情别恨。

三、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艺术特征

在古诗词对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堪称经典之作,特别是在王菲、蔡琴等流行歌曲明星的演唱中,取得了空前的反响和社会效果。本文就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剖析音乐与词的相融之美、旋律写作超越世俗之美和音乐意境的和谐统一。

(一)音乐与词相融之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首歌曲根据词的上下两阙,在音乐歌曲中呈现起承转合四个阶段。上阙写景用e小调,全曲音乐采用并置的五个乐段组成,如表1所示,第一乐段的e小调由对比乐句组成全文的“起”;二、三乐段是文章的“承”,音乐进一步引申和歌词意境的发展;四乐段的小调由e小调转为b小调,情绪向推进,节奏变化多样;最后一乐段是歌曲的“合”,是全歌的,通过反复咏叹强化歌曲主题。在每个乐段的音乐表现上,虽然相互独立,但在气质相通的情绪表现中,各个音乐乐段实现抒情叙述。

在音乐旋律中,开篇就抒发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世人思考,制造了矛盾和迷茫情怀,望月怀远的情怀中,作曲采用四分音符=56柔板的歌曲旋律,深沉和宽广的前奏结束后,以自由板作为开始,创造情感自由发挥的空间和高远空旷的意境,在遐想意境中,紧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达了即使有月亮相伴,也难耐自身孤身一人,这么美好的夜晚本应亲人、友人在身边陪伴。音乐基调开始恢复正常节拍和遐想,为全曲情绪做了铺垫,婉转表达了苏轼在仕途中的不如意,含蓄表达了仕途进退两难和生活的无奈,音乐节奏与词语完美结合。歌曲将苏轼的思乡之情与明月相伴的孤独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旋律写作超越世俗之美

在诗词的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皎洁的月光照在无眠而思念亲人的身上,不再是上阕的高远空旷,徒添了月圆人未圆的的惆怅,含蓄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反思,在乐段结构上起着“转”的部分。作曲通过节拍的对比彰显艺术表现能力,节拍的频繁变化给人以新鲜感受,诠释任务心理变换。“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是人生哲理的思索,表达了苏轼接受人世现状,整首词在此得到了转变,整首词由黯然伤神转为对现实的接受,表现出现实的接受和内心无奈。歌词的最后通过但愿人长久奠定整首词的基调,表达现状虽然难以改变,但“千里共婵娟”是对世人的祝福和家人团聚的渴望,希望世人共享团聚的幸福。苏轼在诗词最后表达了对空间、时间和人生考量后的人生通透,人生观得到了升华,最后一句歌词也被反复咏唱,还将前面的乐段在最后的情绪铺陈中喷发出来,为听众所深思和感动。

(三)歌词音乐意境的和谐统一

第5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感;潜心涵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18-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小学语文中的一项主要目标。那么,什么是语感呢?所谓“语感”,也就是语言意识,即指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阅读教学的语感就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推动阅读教学,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良好的语感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训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化抽象为具体,感知语言

在词语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每个词的确切涵义,对词的涵义具有高度的敏感。词是有概括力的,要建立概念和具体事物、状态的联系,才能对这个词语有具体的感受。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知觉在许多场合下,是直接与动作相联系的。因此,对低年级的词语教学要注意用实物、标本、模型等直观教具。如在教学《画家乡》一课时,文中出现了“贝壳”一词。我在课前事先摆放一个小水盆,把河蚌、田螺、河蚬等贝类动物放入盆中,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知道河蚌、田螺、河蚬等外面有坚硬的皮称为“壳”,里面是它们软软的身体,像这些外壳的软体动物称为“贝类”。贝类的外层坚硬的皮叫做“贝壳”。这样,学生对这个词语就有了具体的感受。

二、潜心涵咏古诗,揣摩语言

潜心涵咏是在熟读的基础上,潜心专注地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推敲、咀嚼,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在反复诵读中培养语感,感受优秀诗文的韵律美、语言美,结合想象体会诗文的意境美,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中,很多都是千古绝唱。古诗反映的是古代的社会生活、人文思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历史性距离与差异,学生对诗文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文思想、风土人情大都感到陌生,在理解诗文、品味情感上存在一定阻碍,这是古诗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他们对其中的一些词语似懂非懂,对全诗内涵的把握不够,不透彻。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关键字词,领会诗意,体会语言美、意境美。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情感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己形单影只的寂寞了。正因为“独”,又逢佳节故而“思”,想到了“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情景。一个“独”字让我们走进了诗人的心灵深处,深切体会到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对这些重点字词的反复品味、诵读,也就不断地内化了诗词意境。

三、重视朗读训练,品味语言

新大纲指出,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严格训练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结构,辨析句子,遇到一个句子在遣词方面有什么毛病,读起来就不顺口,学生可以凭语言直觉来判断正误,这样语感就培养起来了。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厅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努力激起学生对作品的鲜明的内心的视象,这样才能受到感染。感受得深切,表达出来的感情才会真实。如: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时,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自由朗读,通过生生赛读,师生赛读等方式,抽象的文字刹时间富有了灵动的生命力,在鲜艳可感的听觉冲击中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品尝这情景交融的文字情味。这就是以读悟感的方法。

四、通过比较辨析,形成语感

比较是培养学生语感最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根据教材实际内容,进行联系比较揣摩,从而培养语感。

1、“创设语言环境比较体味句子”。

2、“替换”与原文比较。

通过联系比较、训练,培养学生语感,会逐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和感受能力。

五、激发学生想象,增强语感

第6篇

古诗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浓缩了中华文明成果。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收录一百多首,语句铿锵,极富韵味;语言简洁含蓄,极富美感。长期积累古诗,会增强儿童对美的鉴赏力,起到感染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但古诗毕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精练、节奏性强、跳跃性大;从叙写内容上看,它离我们所处的时代较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解读、体味古诗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古诗教学的难度。怎样让古诗教学精致起来,本文从三方面论述如下:

一、课前导入决定课堂的视角

【案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

多媒体出示一副嵌名联:山谷中静 大海上平

师:这是我的学生为我写的一副嵌名联,老师的名字就藏在这副对联里面,你们谁来猜一猜?

生:谷平、顾静平、谷静……

师:对了,你们真聪明,老师的名字就叫谷静。我的学生还给自己喜欢的球星写了一副嵌名联,你们猜猜是哪位球星?

多媒体出示第二副嵌名联:三朵梅花 五个西瓜

生:(异口同声地)梅西

师:我国古代的对联讲究对仗、平仄和押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古诗,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小学生学习古诗,只需要解决诵读和领悟诗文大意的问题即可,平仄、对韵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嵌名联的方式导入本课,就不是很妥当,学生很难被超出自己认知能力的事物吸引。因此教师做了如下改动:

多媒体出示有关送别诗的前半句,教师感情引读,学生通过回忆接读后半句。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_。

生: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

生:天涯若比邻。

改动的意义在于,老师通过课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回顾了以往学习或积累过的古诗,并通过老师情绪饱满的引读,感受到了这几句诗共同的感情基调,让送别诗中淡淡的忧伤铺陈于学生心底,为本节课的学习定下一个基调。

二、适时拓展开掘课堂的宽度

【案例】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出塞》

师:战士们饱受思乡之苦,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他们还会想些什么?

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对这一句,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龙城飞将是谁?为什么如果他要在,胡马就不能度过阴山?

师:你们在预习中应该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龙城飞将是――

生:李广。

师:(投影出示)《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学生借助注释,通过小组合作了解了诗歌大意。)

师:这样一位英勇无畏、武艺高强的将军,连敌人都送他“飞将军”的称号,可见敌人也对他充满了敬畏之情。这样一位深受士兵爱戴和敌人敬畏的将军,又怎么能不让将士们怀念呢?

这里有对诗歌中人物的理解性拓展,让学生对诗中人物有更多的了解,并帮助他们感悟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

三、有效迁移沉淀课堂的深度

【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秋思》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秋思》的诗意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师:现在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

生:一开始我们一遍又一遍读,根据下面的注释理解了这首诗的诗意。

生:我们还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了这首诗中呈现的画面。

生:还联系了其他诗人的诗句理解这首诗。

师:我们可以把今天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归纳成――“四步读诗法”:1.读出古诗味。2.说懂古诗意。3.读出诗中情。4.想象诗中画。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学一首诗。

第7篇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27

目前,对古诗教学的把握是很多老师的“心病”,反映到老师们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实现时空的跨越。诗人生活的年代和学生所处的年代有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空间隔,由此造成学生对古诗意境、诗人生活环境等一系列理解障碍。二是如何弥补情感断层。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情感上与古人实现共鸣,并站在诗人的角度去理解诗人当时的生活状况、喜怒哀乐,从而达到积极体验、合理感悟的目标。三是如何拉近表达上的差距。古诗往往用短短的几行字就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思想。如何拉近古诗与白话文之间表达的差距也是教师要努力的方向。

针对古诗教学中存在的这三个“难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

一、 读中悟

“读”是古诗教学的基础,要实现“读”的有效性,就要充分考虑古诗特殊的表达形式,可从三方面来做:

1. 整体性读。古诗教学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整首诗非常重要。因为古诗的表达形式体现了言简意赅的特点,如果忽视了初读时的整体性,就会影响学生对古诗意境、内容以及诗人情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充分读的机会,避免过早地开始分析诗句,尽量为学生的“悟”提供必要的文字基础。这种整体性的“读”,也为学生与诗人的情感交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进一步弥补学生和诗人的情感断层提供了可能。

2. 多样化读。在读的形式上,教师可采用指名读、小组读、合作读、男女生比赛读、领读、评价纠正读等方式,多样化的“读”,能避免因为读的单调性而带来思维疲劳,从而提高读的质量。

3. 重增量读。一堂课有效与否,朗读是否有增量或增量的多少已成为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教师在设计“读”的各个环节时,要考虑引导学生采用何种读的形式来达到何种预设的目标。例如,引导学生从古诗语词本身的逻辑去读,目的是要读出古诗的节奏感;整体读之后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读,则是为了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验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二、 思中索

“读”能把学生带进诗里,但要实现与古人的对话,“思”才是关键。这里所说的“思”是精思,要求教师在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境或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关键处设计一些精妙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全国语文教学评比一等奖获得者张红萍老师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一段设计就很耐人寻味:

(学生在整体读的基础上,学习并感悟了诗的前两句之后。)

师:读着读着,是什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生1:长江两岸的景色。

生2:明月。

师:明月能让人想到什么?

生1:想到家人,一家人应该在一起。

生2:一个家就应该像明月这样圆。

师:明月当空,别人家是怎样的情形?

生1: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晚饭、聊天。

师:而我呢?

生:离家在外,不能回去。

师:所以他发出了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张老师几个简单的问题激起了学生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学生通过对生活经验的思考,实现了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当学生在思考后出现多元理解时,教师应给予相应的评价,在珍视学生独特感受的同时,对不正确的理解要及时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体验。

三、 境中会

教师为学生创设诗人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换位成诗人,通过移情、体验、活动等方式领会诗人的内心。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就有一段巧妙的情境创设:

王老师:孩子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身处一个怎样的世界?

生1:我看见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思念亲人。

生2:我看到纳兰性德走出帐篷,望着天上的明月,他思乡的情绪更浓了。

第8篇

1.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没有比别离更痛苦的东西了,爱却在遥感与思念中日益深刻,日见清晰。

6.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7.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8.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9.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0.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3.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14.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15.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7.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8.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9.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20.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2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4.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5.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7.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清;史清《溪佚题》

28.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9.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3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31.次北固山下【元】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2.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3.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3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35.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3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7.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的《鹧鸪天》

3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39.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40.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41.次北固山下【元】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2.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4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44.等待一万年不长。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狄金森

4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46.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唐·鱼玄机)

47.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毁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字早醒侬自梦,更更。泣不尽风檐夜雨铃。——《南乡子》

48.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9.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50.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51.客中寒食【唐】李中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52.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5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5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56.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常嫌粉(氵宛),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忆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5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58.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59.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

60.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61.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3.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64.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6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66.取第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6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6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9.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70.相爱几时穷,无物似茶浓

71.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7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73.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心悲常欲绝,发乱不能整。青簟日何长,闲门昼方静。颓思茅檐下,弥伤好风景。 ——《林园即事寄舍弟》

74.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75.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的《长相思·其一》

76.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7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李白的《秋风词》

7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第9篇

入情扩充

扩充就是保持原古诗文句子的情境下,在原句上添加相关的内容。这种做法一方面既能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古诗文内容,另一方面又可通过炼词来训练学生的创造力。示例1:(你相信吗?)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只是太可惜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你信服吗?)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选自《马说》)示例2:(长江)渡远荆门外,(大江)来从楚国游。(起伏)山随平野尽,(滚滚)江入大荒流。(江面)月下飞天镜,(天空)云生结海楼。(诗人)仍怜故乡水,(乡水)万里送行舟。(选自李白《渡荆门送别》)学生添加的内容不但符合文意,而且丰富了诗文内涵。读来琅琅上口,增添了学习乐趣。

拓展名篇

学生如能尽情品味课外典范,能断句,能读懂,就能不断积累古诗文语感,扩大古诗文阅读范围,并加深对原文内容、内涵的理解。如学习《醉翁亭记》后,我引导学生阅读其姊妹篇《丰乐亭记》。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不难明白这两篇散文以其丰富的意蕴昭示了他独特的精神世界。表层抒写作者的山林之乐,次层抒写作者与民同乐,并自我肯定在滁州建立的政绩,深层则表现出作者以从容、淡定的心态坦然面对人生遭际,体现出一种积极有为、乐观旷达的精神。从两文中透露出的是作者政治上和创作上不凡的识见,更体现出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

巧用歌曲

不少流行歌曲直接利用古诗文作为歌词,巧用歌曲学古诗文,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加深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如教学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我通过多媒体播放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学生边听边唱,在轻松的气氛中理解了词的内容,在深情的歌声中体验到作者思念亲人的情怀和豁达的胸襟。此教学形式走出了古诗文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樊篱,能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演课本剧

学习《愚公移山》时,我让学生分愚公和智叟两个角色演示朗读,在表演过程中,既让学生熟悉巩固课文知识内容,感受到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诗文的快乐。再如学习司马光《孙权劝学》时,可先让学生想象出鲁肃与阿蒙议论的具体内容,然后分孙权、鲁肃、阿蒙三个角色表演课本话剧,生动再现文本内容。

故事激趣

进行《愚公移山》教学时,我用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的强烈欲望,让学生正式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学生就不难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学习《出师表》时,可用“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故事导入,学生就不难明白作者当年为什么出师前要写此表给昏君。在讲解课文第六、七自然段时,可分别讲“三顾草庐”“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注重研讨

我发现不少学生手头上都有古诗文方面的参考资料,于是,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料,以学生研讨的方式进行古诗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让学生利用古诗文参考资料预习课文,然后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在小组内不参阅资料的情况下,逐句或逐段轮流研读课文,本组其他同学边听边看资料,发现主讲人讲错之处就给予及时指正,有争议的地方在本组内共同讨论解答,本组内仍有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再请老师解答。以这种研讨方式教学古诗文,让学生从“主听”变为“主讲”,从“主抄”变为“主学”,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0)12(A)—0059—01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一直沿用的教法是字字落实,句句死扣,机械地按照教学参考讲解,甚至有教师要求学生死背注释。如此,学生学起来苦不堪言,认为文言文深不可测,枯燥乏味。这种照本宣科或强差人意,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容器的做法,不利于对学生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提高中学的古诗文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点滴体会。

一、朗读背诵

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方法,也是基本方法,古人用此法培养了许多文学大师和国学大师。在古代诗文教学中,朗读背诵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中学阶段有不少作品声情并茂、文质兼美,教师以讲代读,学生重在朗读,直接感受作品,把学生引入课文意境熏陶他们,激发他们。而且朗读到一定程度,背诵就水到渠成,鉴赏也就易如反掌。

教师在古代诗文的教学中尽可能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反复朗读,使学生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出己之心。还可以适当组织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以情动人

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但因文抒情应真挚自然,绝非矫揉造作。因为“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庄子·渔父》)因此,一个真正的教师应与作者合二为一,向学生敞开心扉,乐于倾吐由衷真情,若“为赋新词强说愁”,只能败坏文章的韵味和学生的胃口,毫无价值可言。

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因此,用教师之情去打动学生之情,再去体验文章之情,确能激发学生情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授《诗经·关雎》,教师完全可以以亲身经历,敞开心扉与同学们交流,让同学们真正体会人类至真至善、长久不衰的情感。

三、涵咏品味

所谓涵咏品味,就是通过诵读作品,进入文章所表现的境界,展开联想和想象,认真地玩味、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方方面面,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和获得审美愉悦的目的。涵咏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品味语言。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精品,值得学生仔细咀嚼、品尝。如崔颢《黄鹤楼》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两个“空”字先写黄鹤楼后写白云,使得黄鹤楼与白云相互照应,突出了“空”的意境。鹤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思接千载。这怎不能让人生发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呢?

2.形象欣赏。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抓住形象去分析才能让学生准确地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作者运用景物描写创造了一个十分典型的环境,通过环境的描写,让人清晰地看到一个独自牵着长途跋涉而又羸弱不堪的瘦马,步履艰难行走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的旅人形象。

3.深刻体会思想感情。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过:“被感染支配的人最能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感情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是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唯有最真的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忧郁。”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至关重要。如李清照《一剪梅》描写了荷花凋谢、大雁南飞的深秋景象,表现了作者独居闺中时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受,由此可体会到作者抒发了对夫妻别离、青春逝去的焦虑不安和思念亲人的情感。

4.激活想象,再现情境。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一边站着读者,一边站着作者,通过这段桥梁,读者能和作者见面。”他所强调的是学古诗文中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深深受到感染。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诗词;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古诗词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都在文化中显示出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诗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细微处着手,优化小学诗词教育。

一、小学诗词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诗歌浩如烟海,诗人也是灿若星汉,在诗歌教育方面也是十分重视的。古诗词孕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认真学习诗词,是我国小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他们接触古典文化的一个很好教材。小学诗词教育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诗词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文化灿烂辉煌,古诗词更是其中的瑰宝。诗词的题材是丰富多样的,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很多优秀的诗词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达到了很好的结合。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歌家喻户晓,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歌主要描写了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劳动是非常艰辛的,我国自古就有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这就是诗词对传统文化的体现,生活是诗词教学的资源库。

2.强化小学生的审美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诗词都是我国诗歌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篇幅不长,表达的意境比较深远,对于学生审美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词就是用语言表达的。诗词之所以被人们觉得语言很美,就是因为语言的节奏美感。诗词在表达感情的时候会采用拟声、双声或者押韵等形式来表达诗词的声韵美。诗词把这些形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就形成了节奏鲜明、读起来抑扬顿挫的作品。

二、优化小学诗词教育的措施

1.启发想象,领略诗词的意境美

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如,对有些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的诗文,就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像,需要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诗歌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在诗词教学的时候,让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发散思维,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古诗《村居》中诗人用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乡村的春天的景象:在春天的乡村,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小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色,有人物,充满生活色彩,这是一幅美好的春天的画卷,整个古诗都是描写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欢喜。在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想象,让他们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入境悟情,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诗词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表现,在诗人心中涌动的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了简短精练的诗词。每一首诗词都是作者心底声音的流露,也是他们情感的重要积淀。在诗词文学宝库中有表达热爱祖国河山的诗词,有表达亲情、友情的诗词,有忧国忧民的诗词,也有表达质朴的爱情方面的诗词,这些情感都在每首诗词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教学中不应该有过多的引导倾向,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如,我们把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接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就是“我们一会儿抬头看天上的月亮,一会儿低头想想我们的家乡”,这句脍炙人口的诗词中表现的那份淡淡的思想之情就不复存在,读起来毫无美感可言,味同嚼蜡。事实上诗词中那些深刻的感情是能够打动我们内心的,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深刻地说明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即使在千百年之后,还是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除此,这些诗词中还有表现一定哲理的,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优化小学诗词教学效果。

3.拓展学习空间,让诗词走进学生的心灵

古诗词精妙的语句、高远的意境、深刻的内涵,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习诗词,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享受,一种积淀,更是心灵与诗歌的融合。因此,我们要拓展诗词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关于诗词学习的课外活动,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引导他们爱诗、读诗,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品悟诗意,陶冶性情,放飞心灵。

总之,好的诗歌具有美好的意境、丰富的情感,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语文学习内容。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古诗词学习的本质,提高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第12篇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教学活动 活动设计

一、诗歌概述

建设的速度快了,情感的交流少了,追赶的脚步快了,望月的目光少了,于是有人叹道:现代社会,“诗歌国度”那圈诱人的光环退色了,诗歌缩成了一弯孤独的月,被光怪陆离的霓虹灯挤到了浮云的阴暗里……

诗歌是生活的浓缩,是生活的结晶,是生活中灵魂的闪现,情感的迸发。千百年来,她合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脉搏,无时不刻不在撞击着国人的灵魂,一代代仁人志士“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丹心一片,映照汗青,多少呐喊发自肺腑,多少志士响彻云霄,多少深情洒向山山水水,多少酸泪沾湿青青衣襟……

在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诗歌是一种主要体裁,因为诗能启发我们的灵性,激发本真的自我,纵观选编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基本上氛围儿童诗和古诗两大类。

儿童诗是专门为儿童创作,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有些虽然不是一定为孩子们写的,但容易被儿童接受,适宜于儿童阅读。这些儿童诗有的以抒情为主,也有的偏于叙事,其中主要的有童话诗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寓言诗如《蚕和蜘蛛》,谜语诗如《画》,儿歌如《小小的船》,等等。

古诗一般而言则是指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大瑰宝――中国的古典诗词,这是祖先们把沉重的生活凝聚成的灵动的诗:遥看“西岭千秋雪”,注目“万里送秋雁”,听得“十里蛙鸣”,闻得“十里荷香”,江南草长莺飞,塞北金戈铁马――山川美景尽收眼底,国运盛衰流泻笔端;陈子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幽思,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李白的潇洒与傲慢,杜甫的心系天下寒士的博大情怀,极尽想象夸张之能,道不能道之景,抒无法抒之情,种种高洁的人格,种种优雅的情愫,种种洗炼的表达,汇成了一泓清幽的泉水,在心中汩汩流淌。

诗歌教学在小学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与诗歌本身的特点不能分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涵,语言精炼,节奏明快,韵律和谐,从而形成特有的音乐美。特别是古诗,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抒情真挚,感人肺腑;写景自然,怡人耳目,这对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发展语言,丰富想象,增进知识,培养创造力和审美力都有很大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是这诗歌园地中的导航者,用鲜活的、富有激情的语言去引导小水手们起锚远航,品味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并且试着去创造诗一般的生活。

二、诗歌教学的活动设计

好诗如歌,如诗如画,跌宕起伏的旋律,韵律优美的节奏,层次分明的色彩,摇曳多姿的情态,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细细咀嚼,齿颊留香。在翻阅了大量教学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并吸取了自主教学活动的有关原则方法,我提出了“读”、“议”、“演”、“画”、“品”的诗歌五步教学设计法。

1.读:反复读,读通读懂。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是说,拿到一首诗后,我们应该要求学生自己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理解个别重要字词,了解全诗的大意,直到熟读成诵,首先从整体上去感受它的语言美、音律美。

在这一环节中,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法,但都要遵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教学常规,如可以分男女生或小组竞读,不拘形式的自由读,也可像古人背书那样摇头晃脑地读,集体朗读,等等。总之,就是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鼓励读出特色,不可追求同一,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句的“味”、“美”、“趣”。

2.议:小组合作,体现自主。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所以,学生也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应用于诗歌教学,就是说学生在自主感悟之后,可留下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谈体会谈感受,互相交流,各抒己见。

例如我在教学王安石的《梅花》时,与同学讨论这首诗赞美梅花的什么品质,许多同学纷纷发言,有的从诗“凌寒独自开”中体会到不畏严寒、清高的品质,有的从诗“为有暗香来”中谈了梅花为人们送来芬芳喜悦,有的则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这是表明王安石不害怕恶劣的环境,表示自己要将变法坚持到底的决心,还有的则说是王安石心系百姓的表现,等等。思维的匣门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瞬息万变。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课堂资源的优势互补,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3.演:再现诗句,感悟情感。

演即在“读”和“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在读诗歌时的所感所悟用语言、动作、神态等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进一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如在教学《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一诗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又是一年重阳节,诗人王维远在京城,他在思念远方的亲人,而远在山东老家的亲人们也在思念王维,想象当时的情境,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演。学生发言很积极,有的直接再现情境,学苏轼“把酒问青天”:有的采用书信形式,表达“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欣慰和牵挂;有的则穿过时空隧道,大胆地想象,把二十世纪的新发明移到了几千年前,找合作伙伴用打电话的形式表演,体现发扬“千里一线牵”的现代文明……通过表演,学生将体态语言再现出来了,也将诗中隐藏的对话凸显出来了,这样既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和由此产生的新形象,又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画:画出内容,再创意境。

绘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是反映儿童想象的一面镜子。在诗歌教学过程中,不但应该要求学生领会诗句的内容,而且应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把想象到的情境用手中的彩笔画出来,把诗歌与绘画相结合,真正感悟到“诗情画意”。

例如在教学杜牧的《山行》时,要求学生提笔画一画:苍茫的山,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土黄茅舍,红艳似火的满山枫叶,远近衬托,错落有致,诗人置身其中,停车观赏,流连忘返,朝气勃勃,热爱生活的神情,呼之欲出。写情中之情,鲜艳夺目,抒景中之情,耐人寻味,极尽情景融合之妙。

5.品:品读诗句,品出韵味。

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感悟了诗句的感情,把读诗后的情感体验与诗文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将诗的外在语言表现形式内化为自己的内心体验,此时就迫切需要将自己内心体验通过一种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品读,即反复地读,带着对诗句的理解有感情地读,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不同的韵味。

例如许多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发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因果关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假设关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所蕴涵的新生力量不可阻挡的哲理,等等,品出了诗句的哲理美。

以上五个环节,教师要点拨得当,学生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声韵美、意境美、哲理美、心灵美要同步进行,统一而不可分。教师要密切注意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结构水平出发,进行引导,切忌不顾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去作泛泛的抽象分析,将信息传输给学生,要深入浅出,不违背诗的原意,不泯灭诗的光泽,更不能扼杀诗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