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天,兔子的儿子小强接到叔叔的一封来信,信中写道:小强,你今年已经5岁了,跑得像风一样快,上次长跑比赛中你的爸爸输给了小壳的爸爸,这回你来和小壳比一次赛,为你爸爸争回面子!
小强看了来信,心想:“对呀,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我要和乌龟小壳比一场马拉松!”
小强要挑战小壳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小壳的耳朵里,小壳是一只心地善良的乌龟,它想:这正是使龟兔两家和好的好机会,于是便愉快地接受了挑战。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只听“砰”的一声枪响,比赛开始了。小强如离弦之箭,还未等小壳缓过神来,就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小强越跑越快,心想:小壳,我赢定你了。跑着跑着,忽然小强被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水又深又急,河面又很宽,跳也跳不过去,怎么办呢?小强急得直跺脚。有了,小强折了两根树枝,又拿出随身携带的绳子,把树枝绑在腿上,做了一副“高跷”。慢慢地,小强一步一步地向河中心走去。河水越来越深,突然,小强觉得自己的毛湿了,赶紧手忙脚乱地向回返,结果不小心滑倒在河里。小强不会游泳,扑腾好一阵子才爬上了岸。
第一次没成功,小强并没有灰心,他望着自由飞翔的小鸟,灵机一动,拿出一条弹性很大的皮筋,牢牢地绑在并排的两棵大树上,然后用身子拉动皮筋,飞快地朝来路方向跑去,直到皮筋再也拉不动了。他迅速抬起双脚,小强被皮筋“嗖”地弹射出去,一下子飞到了河面的上空。可是皮筋的弹力有限,小强还没“飞”到一半就掉到了河里。当小强再次疲惫不堪地爬上岸边时,小壳已经赶上来了,小强这回彻底泄气了。“我来帮你过河吧。”小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但当他看到小壳真挚的眼神时,他明白了,小壳是认真的。可是小强太重了,小壳不能驮着他游过去。小壳凝视着河面沉思着。“小强你有绳子吗?”小壳兴奋地问。“有啊,干吗?”“快拿出来,绑在这边的树上,然后我带着绳子的一头游到对岸,拴在那里的树上,你顺着绳子爬过去不就行了吗?”“对呀,小壳你太聪明了!”两个小伙伴高兴得跳了起来。
就这样,两个人顺利地过了河。为了报答小壳,小强想背着小壳跑到终点,可被小壳婉言谢绝了。小强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小壳,大步地向终点跑去。小强赢得了比赛。
晚上,小壳正在家中看报纸,忽然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小强,小强捧着奖牌激动地说:“这块奖牌应该属于你,我把它带来了。”小壳握住小强的手说:“你已经给了我一个最大的礼物。”小强不解地望着小壳,小壳意味深长地说:“我得到了你这个好朋友,这个礼物还不算大吗?”(指导教师 赵 晶)
点评
续写故事,重要的是写出新意。续写《龟兔赛跑》这个老题材,在钮嘉承同学笔下却变得有滋有味,关键就是一个“新”字。作者写兔子小强和乌龟小壳在遇到问题时都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而这些办法,不是空穴来风、胡思乱想,而是把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带有科学性的东西,运用到童话故事当中,让人感到既贴切又有道理。(山 羊)
得失之间
我喜欢那些证书和那些奖杯,也想得到它们,因为那样多光荣呀!可是有一件事彻底的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是一个炎热的上午,正是下课的时间,突然一个外班的同学跑进我们的教室,急匆匆地对我说:“这是你的信,传达室的老师让我给你送过来。”然后就又急匆匆地跑了出去。我接过信,心想:“谁会给我写信呢?”,我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打开一看,上面写到:“您的作文《文具的诉苦》在我们本年度的作文评选中,被评为银奖。我们将给您颁发荣誉证书,并将您的文章编入《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中,请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当时,我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这时有些同学也走过来看我的这封信。我得意极了,想象着我拿着证书和奖杯在同学们面前炫耀,并把有我那篇作文的《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分发给大家看,大家都羡慕地看着我,鼓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样想着以至于连后来的课也没听好。终于挨到了放学,我疾步回到家里和妈妈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遍这件事,妈妈看起来也和高兴,马上就办了各项手续,但电话那一头却说需要等两个月才能颁发证书和《小学生优秀作文选》这本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焦急的等待着,好像度日如年,几次催促妈妈打电话询问情况,但一直都是遥遥无期。这中间还有同学问我拿到了奖杯和证书了吗,我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就这样,又过了十几天,我上网的时候忽然看到一则醒目的消息:我们已发现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本网站的一些作文采用评选的方法进行诈骗活动,请小作者们提高警惕,以防受骗。刚看到这则消息,我的心仿佛从几千米的高空落了下来,心想:“完了,我也上当了,这样的话,不但所有的愿望都落空了,而且在同学中多没面子啊。”,这样想着我伤心的哭了,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不知怎么,还是哭了出来!妈妈走过来,用轻柔得语气问我:“怎么了?”,我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妈妈这些情况,妈妈对我说:”儿子,其实妈妈早就知道了这种情况会发生,但怕伤害你的自尊心,所以一直没告诉你,其实得不得奖并不重要,你的写作水平提高了才是最重要的。”我说:”可是证书对我来说也很重要,同学会怎么看我呀?“妈妈又说:”同学评价不会仅仅通过这个证书,而是看你的真正的实力,所谓的面子其实只是你自己的内心在作怪。”我 点了点头,擦去了眼泪……
在这得与失的过程中,虽然我没有得到想象中的证书和奖杯,但我却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看事情不要被表面现象蒙住双眼,而要看它的实质!
这篇文章,我曾经在网络上发表过。
1.淮安具有极为丰厚的地方乡土教育资源,可供师生在作文的教与学中来开发和利用。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是开国总理的故乡,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英雄豪杰辈出、名胜古迹众多;这里是也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是运河之都,吴越雅韵、楚汉雄风交相辉映,这些得天独厚的乡土教育资源都可开发和利用为作文教与学的资源。
2.楚州实验小学具有较为优秀的语文教学师资队伍,许多教师具有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能力。
楚州实验小学是江苏省级实验小学,学校具有比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其中语文教学师资队伍更为优秀。以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科研教师、淮安市十项全能标兵、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为主体的语文教学骨干教师队伍具有较强的语文学科教育科研能力。可以说完全具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能力。
3.新课改为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烈地呼唤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展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正呼应了新课改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强烈呼唤。
二、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探索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途径,对于强化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2.提高师生在作文教与学中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对于开拓师生作文教学智慧,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增强作文教学育人功能,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人的发展将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对于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语文学科建设以及特色学校创建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论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理论。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关于作文教学的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学生方面
拓宽小学生习作选材的广阔视野,激发小学生学习写作的浓厚兴趣,培养小学生具有相应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提高小学生练习写作的基本语文素养;丰富小学生练习写作的多样化题材,培养小学生热爱写作的语文情感,提高小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母语的人文素养;发展小学生的习作思维,培养小学生认识事物、收集整理资料、处理运用并有效进行文从字顺、表达真情实感的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小学生生命成长中人的全面发展,并为其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写作能力基础。
2.教师及学校方面
提高语文教师从事习作教学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增强学校发展、培养教科研师资团队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并引领教师真正地从开发和利用教科书的教育学走向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资源的教育学,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索新路,并为其他学科、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有益的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开发和利用本地乡土教育资源为载体,以组织和引领师生从本地丰厚的乡土教育资源中汲取写作教与学的素材,激发师生热爱写作教与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和提高师生写作教与学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练习写作的水平、能力和提高教师习作教学的水平、能力为主要内容。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属应用性课题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行动研究法。即组织和引导师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大学校中去参观访问、考察,收集作文素材,包括节假日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去旅游等活动中随时随地地参观、考察、收集写作素材,进行书面表达。
2.文献法。即通过对本地乡土教育资源的收集、筛选、整理、编写等开发和利用,为师生的写作教与学提供丰富的写作参考资料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以及乡土文化母乳的滋养。
3.总结法。即通过组织实施、过程管理、阶段总结、结题总结、展示成果、评审论证等形式进行课题研究的系统总结和全面总结,并进行理论概括和论证,形成研究报告、教师优秀论文集和学生优秀作文选等直接的和间接的课题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主要的理论成果
1.对淮安的本地乡土教育资源有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
通过对介绍淮安、研究淮安,反映淮安历史、党史、文史、文物古迹、建设成就、衣食住行、诗文作品、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等书刊书面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收听收看、收集广播、电视、影视、网络等视听影视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实地考察、调查走访、旅游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资料的采集整理,收集到了大量的乡土教育资源资料,并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课题主持人编著了《壮丽淮安》等乡土教育资源成果集,供研究班师生在作文教与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使用。
2.对作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作了可行性和创新性的探索。
通过对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引导和组织师生、发动家长参与广泛收集、系统编写乡土教育资源资料,引导和组织师生、家长参加调查访问、考察参观、旅游观光等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现场指导学生收集记录整理写作素材,将课堂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进行指导运用于写作实践,较好地将作文教学置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个维度的交叉点上,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的课程资源进行多方面的有机整合和综合运用,初步探索出了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可行性方法和途径,即以学校教育中的作文课堂进行写法指导的国家课程为中心,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老师和学生参与、家长协助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主体对作文教学中的乡土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较好地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整合、对接,统一到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课题研究上来,这对于作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探索出了一条可行性的方法和创新途径,对于作文学科的课程建设和其他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强化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深化学校课程改革无疑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3.师生在作文教与学中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与教学智慧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通过对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让师生有更多的时间有目的地在自然大环境中和社会大学校里以及人文大背景下的广阔天地里认知和收集写作素材,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文教学,达到有效训练,不仅有利于师生作文教与学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而且更有利于开阔师生的文化视野,有利于拓宽师生的知识空间,有利于启迪师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陶冶师生的人文情怀,较好地培养了师生以热爱家乡为起点的爱国主义人文素养和提高了师生以作文教与学为重点的亲近母语文化修养。课题组成员和研究班师生于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内在诸多报刊上发表和获奖的几十篇论文、教学案例以及研究班学生的作文簿、优秀作文集等数以千篇的学生作文等都是有力的佐证,师生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教学智慧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可从中窥见其一斑。
(二)主要的实践成果
1.直接的实践成果。本课题研究最直接的实践成果主要体现在发表和获奖的教师优秀论文、课例和学生的优秀作文集等之中,编印成集的就有《壮丽淮安·教育课程》、《结题报告、优秀论文、教学课例集》、《学生优秀作文集》、《研究班资料集》和《研究班学生优秀作文选集》等数十本,以及先后两次在《同学少年》报出版了反映课题研究成果的3个专版等。有关集中反映课题研究成果的专著出版工作也在积极筹备之中。
2.间接的实践成果。
同学读了《福尔摩斯探案选》以后,不仅能学者多方面思考,学习其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而且自己动笔尝试写书《福尔摩斯续集》。虽然书没完成,却也写得有点接近原著的味道。同学在班上组织的多次辩论会上舌战群雄、临危不惧,在班会上作主持妙语如珠,充分体现其连贯的思维和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学有一本一两寸厚的《作文大全》,这可是他的宝贝。一下课他就捧在手里,常常读得如饥似渴、废寝忘食。许多次,别人都去吃饭了,他还独坐一隅,读得津津有味。书籍给了他丰富的营养,他的作文水平及口语表达水平直线上升。他在谈到自己一年来的收获时说:写作水平大大提高,习作大多是“优”或者“优+”;采访老师,使我担子更大,对语言表达和设计提问上有很大帮助;班级背古诗获一等奖,学校背古诗获第五名,在背诵中锻炼了口才和记忆;现在基本上用普通话朗读与交流,语言也流畅了;“向往奥运”手抄报获二等奖;在辩论中,口才和思想都得到了补充。确实如此,不仅是高贵同学,很多同学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同学,以前学习成绩较差,数学不及格,语文也不好,作文尤其不行。现在通过一年的训练,她成为课堂上的积极分子,各科成绩进步很快,这次段靠,语文数学都达到90分以上,名列前茅。同学在演讲和辩论中能表情大方、神态自然地即兴演讲,条理清晰,中心突出,善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她的写作提高很快,尤其是对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具体、感人。通过一年的课外阅读,她的思维、口才、写作、组织、表演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今年4月份,她荣幸地两次上了电视。一次是在校接受桃源台“关爱女孩”专题片的采访,另一次是被中央台第七套录制茶艺节目,被选中进行茶艺表演。所以说,是阅读与写作激发了她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她对学习和艺术的兴趣。
还有、,她们俩在阅读中学会协作,被评为“班级小作家”。投稿到报刊,得到了优秀奖和二等奖。在两次采访活动中,同学采访了村里的干部,又和同学一起采访了本校的校长,取得了成功。在古诗词背诵竞赛中,背诵古诗词165首,取得了班上第一名的好成绩。多次手抄报的评选,她们俩都是名列前茅,而且各科学习,成绩也是走在班级前列。去年下学期,她们俩一同被评为“校园优秀小记者”。一年来,不管在哪个方面,她们都提高了许多。这不仅得益于课内的学习、辅导,也得益于一年来课外阅读方面的培养与坚持。春晓同学在一年的总结中写到自己读过的课外书,一口气就举出了三十几套(册):由经老师介绍的《童话大王》、《小学生导刊》,有班上统一借阅的图书馆的书《海的女儿》、《神笔马良》、《稻草人》……还有自己借来的《故事大王》、《小学生阅读作文》、《作文大全》、《西游记》、《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丰富了我的生活。
通过阅读与写作的长期训练,53班每个同学都已经“出版”独具特色的“优秀作文选”3-4本,班级以“出版”写作专刊50余本。文选内容文画兼顾、说笑结合、情景交融,无不体现学生阅读写作水平的提高。尤其、、等同学的作文选,优质文章,精品插图,令人咂舌;通过课外阅读方面一系列的训练,、、、等同学的演讲水平提高很快;在通过摘抄、收集等课外阅读形式举办的“向往奥运”手抄报比赛中,共有46人获奖,其中、、、、、等同学的报纸办出了特色,很有水平;在“背古诗”竞赛中,全班同学积极肯记,坚持练习,最后47人背古诗80首以上,16人背诵100首以上,背165首,全班人均背诵103首。
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注意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心,因此一年来效果也是蛮不错的。我班学生平均每人每年读书360万字,学生的阅读量大大超过了小学阶段总要求。我们还提倡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号召学生“吃”书。课外阅读有效的促进了课内阅读,锻炼了学生口才、胆量,从而也提高了阅读质量。
我的爱好很广泛,无论是唱歌,还是跳舞我都喜欢,然而我最大的爱好还是看书。不管是《格林童话》、《365夜童话》、《故事书》还是《小学生优秀作文选》,我都爱看,恨不得整天都在书里度过。
我的第一本课外书是一本非常好看的童话故事-《365夜童话》,是姥姥送我的生日礼物。这本书分上下两册,并附有VCD光盘。那时我五岁还不太认识字,于是每天晚上我都缠着妈妈给我讲里面的故事听。妈妈没有时间时,我就看光盘。
慢慢地,我长大了,上学识字了,我也不再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了,会自己读《365夜童话》了。《365夜童话》里面的故事可真多呀,有《小拇指》、《三只小猪》、《快乐王子》、……其中我最喜欢《小拇指》了,它讲的是一个穷樵夫有七个儿子,第七个儿子非常小,只有拇指那么大,所以大家都叫他小拇指,但是小拇指聪明勇敢,而且还帮家里克服了困难。读了《小拇指》的故事让我很感动,小拇指虽小但他聪明懂事,我也要做一个象他一样的孩子。
我喜欢这本能让我学到知识,又能让我得到快乐的课外书——《365夜童话》。
是何原因?笔者曾仔细研究过这些“技法”,归纳起来,无外乎四大法宝——“编、套、抄、背”。“编”即编一些不切实际,没有做过的事情;“套”即仿写作文,套经典,套美文,套结构,套描写;“抄”即抄袭优秀作文选上的作文;“背”即背一些优秀作文,考试时默写在试卷上。此法看似立竿见影,实则后患无穷。学生的经历被漠视、学生的情感被复制、学生的灵感被扼杀,这样的作文还有何价值?功利教育让作文教学彻底变味!殊不知,真情实感才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提醒我们,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如何才能做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营造写“真”的氛围
近来,小学生作文“撒谎”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先有相关媒体发表《会说谎的作文》,后有网络上出现的“20句最经典的小学生撒谎作文语句”。这些无不是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无情鞭笞。作为老师、家长,我们不得不反思。其实在孩子最开始写作文时,说了很多自己的真实想法,但这种行为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家长和教师的正面回应和肯定。孩子满腔热情碰了壁,让他们不再坚持自己的所观、所感,而是揣摩、迎合家长或老师的思路,“撒谎作文”就这样诞生了。由此看来,要彻底改变作文的“虚情假意”,必须从小学生初学作文抓起;从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抓起;大力提倡小学生在作文里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建立正确的小学作文评价体系,把是否具有真情实感作为评价小学作文优劣的首要标准。让学生敢于讲真话,乐于写真情,为孩子大胆创作、快乐写作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二、树立信心,激发写“真”的乐趣
小学生初学写作时我们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写作就像遇到了一个朋友,想告诉他最近发生的一点事儿、自己的一点想法,你想怎么告诉就怎么告诉。不要给孩子过多的条件限制,即使没有深刻的主题、华美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只要文字表达的是孩子自己的心声、眼里的世界,这就很好了。总之,要让孩子体悟写作的乐趣。赞扬与欣赏是孩子最喜欢的糖果,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去发现学生习作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充分挖掘闪光点,给予最中肯的表扬。另外,还要注意满足孩子写作的成就感。在作文课上当堂朗读孩子的作文、将孩子的作文张贴在学习园地、将孩子的优秀作文结集成册、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这些都能激发小学生写作的内生动力。有了兴趣,作文写作就不再是任务,而是自由表达、快乐倾诉的知心朋友了。
三、融入生活,积累写“真”的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想让学生的习作生动、鲜活,读之如汩汩流动的泉水,动人心弦,就必須让孩子融入生活的源泉,获取写“真”的素材。
融入生活,要让孩子养成“四多”的习惯。一是“多倾听”。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毕竟有限,如何才能扩大生活的宽度,这就需要学会倾听。二是“多交流”。交流能擦碰出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我们要努力实现师生、生生的平等交流,在辩论、沟通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家庭,我们提倡为孩子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要求家长与孩子经常进行交流沟通。三是“多观察”。鲁迅先生说过:“如果创作,第一须观察。”我们要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童稚的眼光去观察世界,通过观察,获取创作的灵感。四是“多参与”。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读了很多书,却怎么也写不出来。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却知此事必躬行”。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东西才会留下深刻印象。在学校,我们要让孩子参与更多的校园活动;在家里,我们要让孩子参与更多的家庭劳动;在社区,我们要让孩子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孩子的生活丰富了,在作文里就有了更多的真人、真事、真情,作文也就鲜活了。
四、教学指引,开展写“真”的训练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更要充分体现这一点。教师要做好教学指引,特别是要做到“四重”:一是重学科渗透。有人曾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有三种艺术,是精彩人生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文学、音乐、美术。作文不是孤立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科渗透,开展艺术教育,这对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感化心灵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春天来了,我会让孩子去感受春天的气息,然后改编《春天在哪里》,让孩子用歌曲倾情歌咏大自然的美。母亲节来了,我会让孩子画一张贺卡,写上最想对妈妈说的话,来表达对母亲的爱……作文与音乐、美术的亲密接触,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二是重课前准备,要想让孩子的作文有血有肉,具有真情实感,必须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在每次作文课之前,我都会提前一周为孩子布置相关的任务。比如在写《我的理想》之前,我让孩子们当小记者,去调查父母、老师、同学等的人生理想,去调查医生、工人、教师等的职业特点。有了这样的课前准备,学生在谈自己的理想时就不再空洞。三是重平时练笔,俗话说:“三天不练口生,三天不生。”作文也是一样,平时练笔尤为重要。为了达到写“真”、写“实”的目的,我提倡孩子写日记、写书信。四是重作文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作文教学中,我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作文修改上。通过成立作文评改小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为作文挑刺:哪些内容是编造的?哪些语句不真实?哪些文字多余?通过修改,不仅让“谎话作文”无立足之地,更让学生坚定了写真实作文的正确方向。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的喜悦,是改变学生阅读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虽然小,但只要产生兴趣,就会自觉地追求,及至养成习惯。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自主选择权利,他们很高兴,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读,很容易被书里的内容所吸引,产生读的愿望。时间久了,养成每日读书的习惯。
二、把握课外阅读的有利时机
学生对课外阅读光有兴趣还不行,我们还得通过课外阅读这一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抓住以下两大时机,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机会。
1.着眼课文的学习进行的课外阅读
提高语文成绩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伸展开拓,让学生体会到课堂之外的世界很精彩”。但是面对茫茫书海,如何指导学生选择自己的课外读物,事半功倍的方法是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和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课文的同时,应当有意识地延伸介绍该作家以外其他作家的相同题材的作品,鼓励学生课内学节选、学单篇、课外读全篇、读选集,以篇增加阅读兴趣,深化学习内容。教师在讲解课文的同时,还应当适时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秀期刊,推介班级所订报刊上的精粹时文,社会之窗,历史故事等等。课堂教学中的有意渗透,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更深地理解课本知识。
2.围绕课内写作进行课外阅读
作文的道理和方法光靠教师的讲是掌握不了的,只有在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后,学生才能悟出,因而围绕课堂上的写作训练辅之以适当的课外阅读,以读来促写。
阅读与写作不分家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范文中的写作因素,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提供资料借鉴的写作方法,同时还注定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与构思的,又是怎样遣词造句的。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找与自己的差距,安排学生的写作练习,要以范文为榜样,以模仿为手段,以生活经验为内容,以片段训练为形式。每次作文后,让学生把优秀作文选出来,订成册张贴在学习园地中,特别是向外投稿,既鼓励了作者,又鞭策了读者。
作文教学教学策略小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背离了作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学生奉命应付,写出来的文章假、大、空;缺乏灵性、情感,创造性被扼杀。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探究小学作文的教学策略。
一、要学会观察,学会感受
对于作文难的问题,很多教师、家长绞尽脑汁想了好多的办法。譬如,总结出好多的好词、好句子、好段落让学生记诵,以便在作文中运用。找一些范文让学生读,这样做的结果呢,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写作文,对作文失去了兴趣,越来越感觉无话可说。对于这些作文中遇到的困惑,笔者以为,首先,要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其次,要降低作文难度,让学生不受文体,不受篇幅的限制,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让学生把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
二、感情真实:写真话和写实话
写真实事情,内容具体,是小学解读作文的基本要求。学生面对作文题目,不知道怎么写,因此就胡编乱造,言不由衷。很多老师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件事情如果让学生在用口头表达的时候,基本上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事情的本来面貌,孩子也能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但是一旦拿起笔来往往就无话可说了,写出来的文章空洞的内容,语言乏味。往往是几句话就把事情概括完了,不生动,不具体。所以,老师费尽心思地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例,学生却一片茫然,或者学生苦于没有经历只好借用其他人的经历,或者乱编造。这样作文没有真情实感,更谈不上具体生动了。
那么,学生怎么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呢?
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如实地表达,我写我心。譬如,要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去寻找,在引导他们写具体的人物时要经过一个过程,开始不要要求太高,要在不断的练习和讲评中逐步到达具体。此外,还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实的感情来,语言要自然、朴实。我们应该主动地为学生创造生活,如组织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亲近大自然,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让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交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再形成文字,这样的文章才能有真情实感。
只有生活还是不够的,还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三、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拓宽获取成功体验的途径。比如,开辟习作园地,学生想写就写,想评就评;参与各类作文竞赛;编订班级优秀作文选,等等,树立“重在参与”意识,通过多种实践,摘取成功的果实,获得成功体验。
作文评讲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及鉴赏,也是提高学生写作的重要途径。肯定成绩,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得到老师赞赏时,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才能有创作佳作的热情。
一、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
生活,永远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引导学生“多读、多听、多想、多说、多记”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作文、应用作文。“生活处处皆作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名胜古迹要赏。无一不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读、多听、多说、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习作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
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拓宽习作思想
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起点。”习作中,教师要充分体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习作理念,通过作文前的指导,使学生感觉到对这次作文很有兴趣,有话可写,感觉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想要赶快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出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在习作中充分体现由说到写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起学生对生活的积累,使学生感觉到这次作文有不少内容可以写。可以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中获得作文素材,从这么多的内容中选择最能写好的内容去写,开启学生习作的“素材库”。
三、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习惯
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便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向大自然、向社会实践活动要素材。如到野外游玩;欣赏公园美景;参加义务劳动;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两个人的对话等。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增强了学生发现、捕捉生活的能力,把学生锻炼成为一个小观察家,并且及时记下来,写作的材料就能源源不断。
作文教学中,培养观察能力,使学生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对于写好作文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观察自己的亲身经历更为重要。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他们掌握观察的顺序,讲给他们观察的方法,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人一物学起,教学生会观察整体,又会观察局部,会观察静态,又会观察动态。观察注意外表,又注意内心。课堂上我拿图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有时让学生观察同学或老师,有时把学生带到室外,观察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怎样观察便怎样写作文,由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对具体事物有了一定的感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写的作文异彩纷呈。在学生欣喜之余,我告诉他们这就是作文,作文并不是抄书抄报,作文并没有那么深奥,同时告诉他们如何提高作文水平,有必要养成观察的习惯,时时观察、处处留心,并把观察所得写于日记,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四、多读课外书,积累写作资料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多积累资料,充分利用每周安排的课外阅读课,指导他们阅读课外读物,学生从《小学生作文选》、《优秀作文》、《小学生学习报》、《小葵花》等书刊中,摘录下好的词、句,记录了写作思路、技巧等。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看方能博采众长,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阅读积累中,我让学生把认为比较好的词语、段落收集记录下来后,还定期召开阅读演讲会,让他们说说自己近日来积累了哪些材料。例如,一个学生作文题目是《课外生活》,他写道:“我的课外生活是读书,读书使我认识了黄世仁的凶残,王熙凤的刁钻泼辣,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和学习生活。”
五、用心感受,用情书写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学好作文的关键是要对作文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表达的愿望。
1.观察诱趣
学生大都生活在家庭和学校里,家里、学校及其周围的人、事、景、物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了。学校的一草一木,同学的一颦一笑,老师的一举一动,爸爸骑车,妈妈梳头,爷爷抽烟,小鸡找食,小朋友做游戏,这些都可以当作学生观察的对象和内容。也许,这些司空见惯的事对有的学生来说毫不起眼,引不起兴趣。这时候,我就会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比如,带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家门,走向田野,走向山林,走向社会。艳阳高照的春天,去欣赏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倾听小鸟的歌声泉水的琴声,领略油菜花那一望无际的美丽风光;夏天去小溪里捉鱼摸虾,嬉戏玩耍;秋天,去果园里品尝黄橙橙的桔子,收获丰收的喜悦;冬天,和漫天飞舞的雪花捉迷藏……在欣赏游玩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丽多姿,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且用心体验过,所以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作热情。
2.情境激趣
在作文教学时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点燃写作欲望。
例如,我在教学作文《一个星期天》的时候,借鉴于永正老师的方法,上课伊始先放一段伴有鸟叫声、水流声的旋律,要求学生根据听觉感受进行想象,并将想象的内容写成片断。
优美的音乐触动了学生作文的兴奋点,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轻松愉快地把听后的想象化为一个个美丽的画面。我再趁热打铁,把刚才写的片断作为作文的开头,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星期天发生的事写下来。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想象,再现生活画面,从而调动记忆仓库中的相关素材,使之用心灵去感受多姿多彩的写作情境,燃起表达的欲望,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3.题材引趣
新颖的作文题材,能让学生把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体会到儿童生活的情趣。《月球上的野炊》、《我和星星约会》、《相聚在台湾岛》这些新颖的题目,一下就能吸引小作者,唤起他们写作的兴趣。
我们常见的命题作文《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个我敬佩的人》、《暑假的一天》……这类作文几乎是爷爷写了爸爸写,爸爸写了姐姐写……几代人都是按一定的套路用套话来写,毫无新意。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也提不起精神。像这种“老套”的题目怎样引导学生乐意写,并能写出新意呢?我采用的是寓作文教学于富有情趣的活动之中。除了带学生外出游玩、观察外,我还和学生做游戏、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既能体验生活的乐趣,丰富生活的积累,又为作文提供了新趣的题材,使学生在习作中处于活动的兴奋状态,有话就说,有感而发,有情可表,既能写得真切,又能透出情趣。如作文《我敬佩的一个人》,写这篇作文前我先举行了一次《夸夸×××》的演讲活动,看看谁把自己要夸的人夸得最厉害,最有说服力。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人人都美美地夸了一通。通过富有情境的活动,化复杂为简单,化乏味为新奇,写起作文来思路畅达,内容充实。
二、放飞心灵
内容陈旧,缺乏新意,语言成人化,没有童真童趣,这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究其原因,除了采用众多的《作文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这一类的作文书作参照,形成了思维定势外,最重要的还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在作怪;首尾呼应,点明中心,巧设文眼,命题立意,布局谋篇……林林总总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一一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使学生作文时有路子可循,有模可仿,作文自然会落入欲套,没有新意。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 个性缺失 成因 对策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有的学生在作文中东拼西凑,人云亦云,无中生有,缺乏真情,缺乏个性。
一、原因分析
1.阅读源的影响使学生作文程式化。尽管大家在积极提倡广泛阅读,然而农村学生的阅读量明显不足。许多学生的阅读内容主要来自语文课本、作文选等,尤其是作文选,是最受小学生和家长青睐的课外书籍之一。学生普遍模仿其思想内容也就是很自然的。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就抑制了个性化作文的诞生。
2.学生自身实践活动少。学生每天几乎就是两点一线,除了家就是学校。即使在学校里也无非是上课、写作业等习以为常的事情。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课外的生活是极其贫乏的,除了看电视,几乎再也没有其他的文化生活了。这对成人来说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何况孩子们!缺少活动,就缺少了观察,缺少了亲身体验,哪里来的个性表达呢?
3.考试的指挥棒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表达。很多教师都有一个态度,考什么就教什么,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考前教师把心思放到了“猜题押宝”上,然后选取若干篇优秀作文让学生熟读成诵。可想而知,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作文走向没有个性、没有情感、没有生命之路。
4.教师在指导和评讲中出现误区。指导时,只是从技巧上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写,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安排结构等。评讲时,只是对教师认为好的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到那样的作文就是好作文。这样就扼杀了学生鲜活的思想、蓬勃的想象力。
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有内容、有个性、有灵性,充满真情实感,就得时时给他们的生活加点色彩,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到亮点。教师作为主导者要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与学生情感的触发点,从而帮助、带动学生走出自我,走进生活,融入情感,张扬个性,进入习作的最佳状态。
二、对策研究
1.设置情境。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一次在作文课上,我给每位学生发一张特别的试卷,上面一共有20道题,题目极其简单,要求在3分钟内完成。第一道题目是请写出我国5座城市的名字,第二道题目是请写出5种水果的名称……第20道是请读完所有的题目,再完成第3道题。几乎所有的学生拿到试卷以后头也不抬,奋笔疾书。有一个学生似乎从我的目光中发现了什么,然而稍微迟疑了一下,又接着往下做。3分钟过去了,我说“收卷!”学生一片哗然,都要求再延长几分钟,还没有答到一半呢。这时候,我才提醒学生把试卷看完,学生读完试卷,都大呼上当。此时,我引导学生把当时的心理感受都表达出来:通过这次特殊的考试,有哪些感悟?学生的表达欲望特别强烈,尤其是那位曾经迟疑了一下的学生,他说:“我本来已经发现试卷里的秘密了,但是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拼命地写,我也只好跟着写了。看来,我还是不够自信,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其他同学有的说“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有的说:“做事还要遵守规则。”
2.关注生活。生活就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书,里面蕴藏着无尽的资源。“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耳熟能详的道理。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热心关注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哪怕是一个故事,让学生由此而产生思考,受到启迪。
3.投其所好。学生思想活跃,爱好广泛,个性差异较大,习作时若总是以一题命之,有很多学生可能没有兴趣,我们可以用弹性的要求鼓励他们“喜欢什么,便写什么”。这样,有意思的大事小事都可以成为触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好素材。每次和学生家长接触,他们都会谈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家,除了做作业就是看电视,真是没有办法。我灵机一动,一次在作文课上,我就专门和学生聊电视,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从电视里知道的东西还真不少,天南海北,民俗风情,趣事逸闻,众说纷纭。我建议学生把自己看过印象最深的一个电视节目写下来。学生没有想到作文还可以这样写,于是个个兴味盎然,一扫往日写作文的愁态。
一、欣赏农村景色,体验自然之美
大自然是神奇的魔术师,其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去看日出日落、蓝天白云,观赏雨雪风霜、春秋冬夏美景,与青山绿水、花草树木亲密接触……例如,春意盎然的日子,可以带学生一起欣赏桃红柳绿的春天,吟诵“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诗句;绿树成荫的日子,可以带学生一起去看碧绿的荷花,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秋高气爽的日子,可以带学生去一起欣赏红色的枫叶,一起吟诵“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目睹落叶随风飘落的美。这样,学生就会有习作灵感,自然之美就会从笔端流淌。
农村天地广阔,风景优美,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千姿百态的动物植物,不但陶冶了农村学生的情操,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而且也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农村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到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孕育美,在写作中表真情。
二、感受农家生活,体验农家之乐
实践证明,一个缺乏丰富生活的人是根本写不出充满生活情趣、富有创新体验的文章来的。因此,我们必须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带领他们去丰富生活,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去感受现实生活,为他们的习作提供素材。
农村的学生由于生活在农村,星期天、假期常常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田间劳动,这正是学生体验农村生活,挖掘和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帮助家长做家务、干农活。如:春暖花开时,让学生跟随父母到田间劳动;麦收时节组织学生到麦地里割麦子,拾麦穗;双休日喂牲口,养家禽,种蔬菜……事后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写叙事﹑状物的文章。学生有了刻骨铭心的生活体验,他们一定会文思如泉,不吐不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体验多姿多彩的农村生活,就一定能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习作素材,也一定能写出许多内容丰富多彩,富有乡土气息的作文。
三、观察农村变化,体验生活之美
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无限生机。随着经济的发展,如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每个家庭纯平电视、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不少家庭买上了小轿车,住上了商品房;以前劳作耕田全都是用牛,而现在先进的耕田机器代替了简单的劳作;以前窄小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变成了“水泥路”,现在变成了真正宽阔的水泥马路;每到夜晚,农村健身娱乐场所载歌载舞,好不热闹……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
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去通过观察、了解积累这些素材,指导学生感受农村生活的美好,获得一种幸福的享受,还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工农业、生活污水等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比较、调查、访问等方式辩证地看待这些变化,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样,学生的作文不仅有了生活气息,而且有了思想深度。这些素材来源于生活,学生写作时就不会有空洞的语言和庸俗的内容。
四、开展丰富活动,体验活动之趣
小学各科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广泛,把握和运用其联系点,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可为学生提供参与生活和认识生活的机会,提高自己积累生活和驾驭生活的能力。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精心组织,以求丰富多彩,确保活动效果。可组织智能竞赛,像“查字典接力赛”“普通话擂台赛” “演讲淘汰赛”等;可组织语文游戏,如“歇后语填充”“成语接龙”“猜谜语”等;可组织设计制作,如“精制贺卡”“板报设计”“手工制作”等;可组织访问考察,如“消灭广告错别字”“集市游览”“家乡寻美”等。对其他学科活动,语文教师也要予以关注。如思想品德课中的调查、访问、参观、故事会;自然教学中的小实验、小饲养、小种植、小制作、小发明;数学教学中的测量、竞赛、游戏;音乐课中的音乐欣赏、节目排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