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7: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最后一课郑振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作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只要善于归纳、勇于尝试,亦有化难为易之法。
一、资料助读法
如,《春酒》一文,领会文章中所含的思念故乡、追思亲人的情感是难点。教师只需一问:“如此美好的春酒作者现在还喝得到吗?”再顺势进行资料分享:“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没有回过故乡。2006年,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的妙笔。临终前,她还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啊……’”如此,难点不攻自破。
资料助读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语文外延,更可以轻松实现理解难点的突破。
二、类文比较法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只局限于课文。应当在学生制订教学目标后,引导学生冲破课文界限,适当将思维引向文外空间,有时只需进行类文阅读比较,就能突破教学难点。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领会小说的爱国思想内涵是重点也是难点。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时代,很难让学生“透过故事看内涵”。教师可在带领学生达到基础教学目标后,推荐学生阅读老舍的《第一堂课》和郑振铎的《最后一课》。用中国作家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利用中国国情跨越“难点”鸿沟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增删替换法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理解写景的白描手法是重难点。“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尤其精彩,但是学生往往“只能意会”。七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许多课文的内容不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重重障碍。所以,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为其由现实角色进入文章角色提供言传。这时,老师让学生将“痕、点、芥、粒”换成正常的“条、点、艘、个”,学生自然能够体会出白描的妙处了。
四、换位思考法
比如,在学习《邓稼先》一课时,作者杨振宁的选材角度是一个重难点。学生不明白作者为何如此处理详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假如你来写“杨振宁”会写些什么呢?我与邓稼先的关系如何?杨振宁与邓稼先的关系怎样?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很快就让学生明白了作者如此选材的原因。
世之万物,皆有法可寻,有法可依。“法”为迷路者指明道路的明灯,“法”为探索者提供捷径。总结以上之法,为学生化解教学难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中“教材选文要……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的要求,各种语文教材中都会收录适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就世界文学而言,外国文学作品无论是其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或人文精神,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是中学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补充。外国文学作品进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已有80多年的历史,这些选文改善了我们语文教材的结构,丰富了中学生的外国文学知识,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而这些外国文学作品无疑都是通过翻译者译介过来的,但笔者通览各版语文教材,发现教材在选文注释中常常忽视了翻译者的名字,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细节失误。这里以苏教版初中教材为例略作说明。
苏教版初中六册教材中,几乎每册教材中都有未注明翻译者的课文。在课文翻译者的署名上,教材似乎存在选择性。像朱生豪(《威尼斯商人》)、郑振铎(《泰戈尔诗三首》)、叶君健(《皇帝的新装》)、戈宝权(《海燕》)等名家的翻译作品,教材都注明得很清楚。但有些课文即使本身是名篇,也未注明翻译者,如,《最后一课》《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这或多或少和译者名气不大有关。具体情况是:
七年级上册(以下简称)《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无译者,七下《松鼠》(布丰)无译者;八上《最后一课》(都德)、《父母的心》(川端康成)与《在太空中理家》(杰瑞・M・利宁杰)都无译者,八下《鸽子》(屠格涅夫)、《变色龙》(契诃夫)、《窗》(泰格特)、《二裂银杏叶》(歌德)和《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左拉)亦皆无译者;九上《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无译者,九下《送行》(比尔博姆)与《老人与海》(海明威)无译者。
教材编写者漠视作者和翻译者的劳动成果,在各种语文教材的编写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往往擅自删改作品,不注明译者,都是常有的事。如,八上《最后一课》,注释竟为“这篇课文是根据多种版本改写的”!所以干脆不注明译者了。从法律层面来说,这也是不合法的。国际《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工作者的权利”中明确规定:“每个翻译工作者对其译著享有所在国给予其他脑力劳动者所享有的一切权利。”“译著是脑力劳动成果,受有关规定的法律保护。”“翻译工作者对其译著享有著作权,从而享有与原著作者同样的优惠权益。”“公开利用译者的译文时应该明确、清楚地提到译者的姓名。”我国的《著作权法》针对教材编写特别提出要求:“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第二十三条)在第十二条中就明确了翻译作品的归属性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总之,教材虽然有其特殊性,但作为作品的所有者,他们的署名权还是应该得到尊重的。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美德。在学术腐败盛行的环境里,让学生意识到必要的学术规范也是应该的。教材编写者不管针对中文作品,还是翻译作品,都应一视同仁,更不能在署名上存在选择性。所以教材在再版时,理应消除这个细节失误,使教材更合法,更规范。
二、文言文课文排版设计没有体现人性化
谈到语文教材对文言文课文的排版设计,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小事,根本不值得关注,实际上,体式虽小,关系实大。针对文言文排版设计,教材几十年来没什么特别变化,文字间的间距与其他文章的排版一致,保持在不到0.5厘米的范围之内。实际上,我们在具体教学时发现(包括我们自己做学生时的学习体会),现有的文言文版式设计没有考虑到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没有从实际出发,很不利于学生学习(不管是高中还是初中教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显然,新课程标准已经不再要求对文言文进行逐字逐句的教学(尤其是高中教材),但还有很多重点字、词以及句段教师必须落实细讲,即使学生自学也只有识记下来才能理解、积累。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密密麻麻地记录在课本的缝隙处,很是拥挤,复习起来很费劲;而如果记录在笔记本上,就更不利于学习和复习,还容易丢失。这是个现实问题。
所以,教材在排版设计时,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对文本处理时不要吝啬于拉大距离。具体落实到文本间距的调整,笔者认为,以拉至1厘米左右为宜。一些教辅资料对文言文间距的处理,基本上保持在这个度。目前有些刊物在对来稿作规范要求时,一般也要求打印文稿的文字间至少保持在1.5倍间距,这其中显然有方便编辑修改的因素在内。这其实是一种常识性的要求,对语文教材的编写设计者应有所启发。或者不改变现有文字间距,而是扩大文本右边的页边距,留出约三分之一宽度的空白处,相当于现在某些教材在处理点评赏析性文章时所留出的空白(如,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春》《月迹》《现代诗二首》等课文)。这种排版设计也不是没有过,原来的人教大纲版语文教材对所有文章都留出了约三分之一的空白,这种方式至少在文言文排版设计中可以保留下来。这两种排版方式的设想也只是技术层面的,难度不是很大,最多只是增加了教材的厚度而已。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生活资源 有效措施
曾看到这样一段话:学生书架上中外名著上的灰尘越积越厚了,学生手中的文笔越写越枯涩,学生心灵之花越来越矫情造作;面对生活的丰富绚丽,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已经越来越功利,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越来越粗糙,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越来越呆滞。以往的语文教学总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人为地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天然联系。毋庸讳言,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仍然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泥淖里挣扎,造成了语文教育的种种弊端。这样的语文教学现状不是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沉重一击吗?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努力呢?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是学习的大课堂,语文学习的动机、动力来自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把人引入人的生活,引导人在生活中展开为人,展示人的积极的生存状态,展示人的创造性,使人是生活经由创造而得以不断丰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现代课程论认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教育理应回归和顺应它与生活的联系,向广阔的生活拓展,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紧密结合,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
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人更好地生活。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语文教学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插上生活的翅膀,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时自然地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不断地用人类最新的文化成果和技术进步的成果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创新语文教学的形式,使语文教学在普及大众终身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创业和创新的能力,让生活之花绽放于语文教学的枝头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材中的生活气息愈来愈浓,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挖掘其中的生活因子,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构建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方式。推行生活资源进入语文教学的有效措施有很多,现就我常用的几种在此分析说明。
一、联系时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时事连接着历史与现实,沟通着课堂与社会,它能成为语文课程资源中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时事新闻这种最易顺手拈来的生活资源好好利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一,2010年4月15日晚,电视新闻上报道玉树地震,我及时下载地震的有关图片及评论,并在语文课上公布这一消息。特别提到了感人的事例:
地震发生时,一位年轻的妈妈为保护不到一岁的女儿,将女儿死死搂在怀里,用身体挡住垮塌的楼房。当警方挖出她的遗体时,发现她整个身体弓着,两手撑开,好像在死命护着什么。人们发现有一只小手紧紧拽着她――遗体下有个小女婴,还活着的……我把这个事例和画面介绍给同学们后,请他们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而后,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同学们,也许在我们平凡的生活和忙碌的学习中,我们已太久地忘了感动。但是,在地震来临,同胞受难的那一刻,我们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拿出你的纸和笔,为你最牵挂的人写一段最诚挚的祈祷和祝福。”诚如我所设想,感人的话语很快在他们笔下流淌。
这节课后,学生自觉地关注玉树,关注身边的让人感动的人和事,还在周末时走上街头,向过路人及家人宣传,号召人们捐款捐物。若是这些语文课堂起了点的催化作用,又何尝不是语文老师的巨大满足。
例二,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全面开启。我就在“课前五分钟”这个环节中把世博展馆介绍给同学们,并向他们介绍了世博会的意义、作用,然后设置了一个情境:假如你想去世博会当志愿者,你该如何最完美地表达你的想法。学生们纷纷陈述了各自的想法,不仅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萌生了一种豪情壮志。
例三,近日,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许多学生对世界杯也是热情高涨,经常在课后谈论他们心中最完美的球星,而且常常争论不休,我就因势利导,在课前布置:请你说说你最喜欢的球星。要说出他最漂亮的一次传球或射门,要说出他身上除了球技之外最吸引你的东西。在第二天的交流会上,同学们的发言精彩得让人刮目相待,更可喜的是,连一向内向,不善交流的小徐同学也侃侃而谈,这不能不令人欣慰。
……
语文老师一定要时时关注时事,这可以让语文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那个源头。
二、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悲天悯人的情怀
被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名篇佳作,但由于作者与读者所处的时空不同,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年龄差异等,导致学生与文本之间总有一种距离。如杨绛的《老王》、郑振铎的《猫》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学生却始终无法感同身受。语文老师适时地联系生活,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确实很有必要。再如现今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物质攀比现象严重,却极少关注父母挣钱的辛苦,加之父母的娇纵,导致学生形成严重的自我中心意识,对他人、对社会缺乏感情,文章笔底缺少悲悯情怀。此时语文老师充分关注学生心理的同时,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文本,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尤为重要。
如我在教学《老王》之后,总觉得学生是很被动地在接受知识,而没有真正的情感上的碰撞,怎么办?老王这个形象对学生来说实在太遥远了,必须从学生的视角中去挖掘生活上类似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东西。于是,我从网上下载了电影《小鞋子》的剧照和片段,并让学生观看一系列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的图片,配以深沉的文字和忧伤的音乐;同时让学生聆听了录音《农民工孩子的心里话》。这些图片文字主人公有些都是他们的同龄人,这大大地触动了孩子的心灵,有的孩子看着、听着、说着,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泪。在这样看似与课本内容并不搭界的课堂中,学生学会了以慈悲体恤之心关注人世间的苦难,感同身受地抚慰苦难中的人们,同时也培养了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在这之后,学生的“日思录”中经常会关注生活中那些平凡普通,他们会看到一个农民工的微笑,会听到一朵花的哭泣……他们的作文的视角也不再是个人的喃喃自语,而是学会用更宽厚的心胸去体悟生活。
可见,把生活引入文本,让学生与作家平等对话,充分交流,这样“放眼世界,眼光开阔,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的教育目标就不会落空。
三、抓住“流行”,绽放学生写作的热情
流行文化在大众传媒的渲染和现代科技的包装下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它们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可以说,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时代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这些“文化”良莠不齐,而学生对这些流行文化缺少辨别能力,语文老师有必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引导他们,想办法把学生生活中的优秀的流行元素引入语文课堂,为我所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引流行元素入课堂的方法很多,如从周杰伦歌曲欣赏导入诗歌鉴赏,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谈观后感,开展精彩短信的交流,进行讨论热门“百家讲坛”的尝试、博客博文的交流,等等。
以短信为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短信早已飞入了寻常百信家。过年过节短信祝贺已经成为人们不二的选择。这些短信,要么文采飞扬、情深意切,要么诙谐幽默,风趣活泼。而且学生对此兴趣也很大。于是,我把学生发给我的一些短信打印出来,在课堂上请他们赏析。“主题突出,情真意切,简明得体,结构整齐,短小精悍,构思别致,巧用修辞,文采不凡”,这些平常他们觉得枯燥的东西,现在说来却都是充满了灵动之气。同时,趁热打铁,我让学生自行编写了几条短信,平常嚼着笔头,不知如何下笔的同学,今天也能写得颇有新意。
可见,贴近学生的生活空间,让时尚成为有效的语文课堂资源,能使“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这一课程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
四、重视风俗,领悟语文的人文色彩
从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等三大传统节日被列入法定节假日。有专家认为,应该借此机会将节日文化引入学校课堂,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构建保护民族传统节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效机制,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而实际上,从教十多年来,节日文化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活教材,以它与学生生活的特殊关系有效地丰富了我的语文课堂。
我所教的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其年龄在十四岁左右,正是从感性思维模式到理性思维模式的过渡阶段。根据这一点,我拟了一份教学小计划,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结合具体节日,让学生收集资料(节日来历、传说、诗文等),教师可以帮助;其次进行课堂交流(听、说资料),教师可以进行指导;最后进行延伸写作,活跃思维。这样就既从听、说、读、写四大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又使这一过程不枯燥乏味,从而很好地完成语文知识的教学任务,符合新课改要求。实践证明,这样做是行之有效的。
而且,语文老师还可以把当地的民风民俗引入课堂教学中。舟山市就有一些特有的地方节日,我经常把这些节日在课堂中为我所用。比如:沙雕节,我就要求学生写写宣传口号;观音文化节,让学生们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普陀山的传说故事;海洋美食节,就让学生们向远方的朋友介绍舟山的风光特色,并告诉他下车后如何乘车到达住处……这些既是语文,又是生活,语文中的生活,让语文更显其作用;生活中的语文,让生活更充满美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语文老师要独具慧眼,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享受语文成为师生共同的向往,使语文之树散发独具特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黄焱熔.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铜仁学院学报,2007.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