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颜回好学

颜回好学

时间:2023-05-30 10:37: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颜回好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人,出身贫贱。颜回14岁师从孔子,一生未做官,据说29岁时便头发全白,因病早逝。他的离世让孔子悲痛不已,连称“天丧予”。

孔子对颜回有极高的评价:“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在众弟子中实属罕见。孔子与其弟子关系十分融洽,亦师亦友。他在褒扬学生优点的同时也常常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的缺点。“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他指出子路仅有勇武;“枨也j,焉得刚”。他指出申枨欲望过多;“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g也”。他严厉批评宰予浪费白天时光的行为……而孔子几乎没有对颜回做出较为严厉的负面评价,而赞扬其德行的语句在《论语》中比比皆是。在孔子眼中颜回值得人们学习的优点与美德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其一是勤奋好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学无常师,坚持学习。“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广泛学习的同时也言传身教诲人不倦,要求其学生谦虚好学,温故知新。颜回本人则是勤奋好学的代表。他不仅崇敬孔子高深的道行,称其“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学习时亦竭尽全力,闻一知十。“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孔子称赞他主动学习有效互动的学习方法,亦期待推行这种教学相长的理想教学状态;“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颜回学无止境的精进精神也深得孔子欣赏。勤奋好学、潜心研道,孔子所提倡的学习观在颜回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二是谦逊守仁。颜回在众弟子中年龄小,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贫贱的出身也使其行事低调,较少外露才智。谦逊使他能安于贫困的生活,自得其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志于修身行道、不为贫贱所动的精神不仅受到孔子的反复称赞,更是被孔后儒家作为修身处世的准则。执着使他专注于修道守仁:“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孔子以“仁”为人生最高境界,声称自已也很难达到,却认为颜回能够长时间保持仁德,足见其恒心与执着。谦逊淡泊的生活与专注守仁的精神,彰显了颜回著称于世的德行。

孔子虽对颜回赞赏有加,但也对他的缺陷加以指出。“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虽然孔子最后通过长期观察发现颜回本身并不愚钝能学有所思,但他这种很少提出反对意见的学习方法不免显得缺少思考精神;“回也非助我者也,与吾言无所不说”,他指出颜回没能在学习道的同时启发其他弟子、发展孔子的思想。颜回固然崇尚大道,勤奋好学,但他较为缺少自己的思考,其思想亦一致于孔子,以致被后人尊为“复圣”,未能发展思想自成一派。其过于专注学习,缺少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也应由当代人加以取舍,批判看待。

《论语・雍也》中收录了鲁哀公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弟子孰为好学?”“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对话中既包含了孔子对颜回德行的肯定与推崇,亦带有对弟子早逝的哀思。《论语・先进》中则记载了二人的一个小故事:孔子在匡邑遇险,出逃时颜回落在后面最后赶到。孔子以为颜回已死,颜回说老师还在,自己怎么敢死。孔子对弟子的爱惜之情溢于言表,颜回对老师的尊重与孝心也可见一斑。师徒相知之深,不过如此。

隋明仪,辽宁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学生。

第2篇

【关键词】颜回;孔子;教育艺术;相知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3-0028-05

【作者简介】李如密,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7)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学论、教学艺术论的研究。

在春秋末期,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共同创造了中国教育史的辉煌,在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实践中所凝结的教育智慧与教育艺术非常丰富,特别值得今天广大的教育者们深思。世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每个弟子受教育的过程中,都有许多精彩的故事,给人深刻的启示。如若做个系统的梳理,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即以孔子对颜回的教育作为系列探讨的开始,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与指正。

一、颜回的生活史、形象及成就

孔子的弟子颜回家住鲁国都城内“陋巷”,过着“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刚到“自行束修”的年纪就被父亲颜路(孔子早期弟子)送入孔门私学,始终追随孔子,周游列国时伴其左右,归鲁后亦未入仕,四十一岁即英年早逝。孔门弟子众多,其中那个一眼望去年少发白[1]、沉默寡言、神情淡定、聪慧乐观的即是颜回。

孔门私学共四科,各科均有高足弟子。《论语・先进》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其中“德行”科排为第一,而颜回高居“德行”之首,可见其在孔门的特殊地位。后世称为“复圣”,其道德形象影响深远。

二、孔门问对――孔子对颜回的直接个别化教育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论语》记载孔子师徒之间的对话,常常是“戏笑婉转,极文章之妙趣”,从而使“两千五百年前圣门师弟子之心胸音貌,如在人耳目前”[2]。日本学者井上靖也说:“如果把舞台置于春秋乱世这个大时代背景,再让孔子一行登台表演,那么孔子、子路、子贡、颜回以及其他弟子都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符合历史时代的风貌与姿势出现在观众面前。而在这历史中产生的孔子言论以及孔子与弟子的问答就必然具有活跃的生命力。”[3]孔子对颜回的直接个别化教育就是以师生问对的形式展开的。

1.问仁

《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是一次关于道德修养的师生对话。“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据杨伯峻《论语字典》统计,在《论语》中,“仁”字共出现109次。但这一思想的内涵是异常复杂的,即便聪慧如颜回者,亦是有疑问的。颜回作为高足弟子,一问便问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可见这是很有深度的一问。孔子的回答内涵丰富,先是概括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明确“仁”和“礼”的关系,以礼述仁的方法有助于从礼入手去把握仁;紧接着又对其社会价值作了进一步的引申性诠释:“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然后落实到“仁”的实践,启发颜回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将“仁”与个人修养联系起来。孔子的答问真可谓层层深入、循循善诱!颜回自然深深领会老师的教诲,明了“克己复礼”是“仁”之“纲”,但为了更好地实践“仁”,就再追问其“目”。孔子对“目”的阐述具体而全面:“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说人的“视”、“听”、“言”、“动”均应符合“礼”的规范,但孔子却分四次重复使用“非……勿……”的表达方式强调了“礼”的重要性,足以令听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果然,颜回不仅明了了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且当即表态“请事斯语”,即愿意去身体力行。在这次师生关于道德修养的对话中,孔子强调了“为仁由己”,颜回表态“请事斯语”,表明“仁”的道德修养决不是简单的知识授受,解决认识的问题,而是践履力行,涉及“视”“听”“言”“动”全方位的修养。

颜回对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艺术获益匪浅、称赞有加。《论语・子罕》载:“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其大意是:颜回曾感叹地说:老师的道,越抬头看,越觉得它高明,越用力钻研,越觉得它深奥。看着它似乎在前面,等我们向前面寻找时,它又忽然出现在后面。老师的道虽然这样高深和不易捉摸,可是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知识来丰富我们,提高我们,又用一定的礼来约束我们,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力,似乎已能够独立工作。要想再向前迈一步,又不知怎样着手了。其中,“循循善诱”是对孔子启发式教学艺术生动而准确的概括,而“欲罢不能”则是颜回等弟子在孔子引导下产生的学习状态的形象描述。

2.问为邦

《论语・卫灵公》载: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佞人殆。”

这是一次关于政治理想的师生对话。颜回虽然终生未有出仕,但对于“为邦之道”也是非常关心的。对于颜回的问题,孔子这样回答:“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巧言谄媚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巧言谄媚的人太危险。”据研究,夏代的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殷代的车子朴实适用,周代的礼帽华美,《韶》乐优美动听[4]。孔子推崇的这些都是在治理国家中谨遵礼制思想的具体表现,但又不拘泥古法,而是择优而为。并且特别提醒要“禁绝郑国的乐曲,远离巧言谄媚的人”,因为在他看来,“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巧言谄媚的人太危险”。孔子以礼乐治国是其政治理想,但对颜回谈得如此具体细致,则足见不是泛泛而论,而是从“实战”出发的。对于“郑声”和“佞人”的认识,实属个人经验别深刻的,对自己的弟子问为邦时特别加以提醒,是希望对方对此需特别警惕,否则后果将非常严重。

至于颜回怎样考虑“为邦”的,在此处没有提到。好在另一处记载弥补了这个不足。据《孔子家语・致思篇》载:子路、子贡、颜回陪老师向北游览到农山,孔子让弟子各言其志。勇武的子路以攻伐杀敌为志,善辩的子贡以游说纾难为志;颜回则说:“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意思是:我听说熏草与莸草不能藏在同一个容器当中,尧和桀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因为他们不是同类。我希望得到圣明君主来辅佐他们,向人民宣传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德行),用礼乐来教导他们,使百姓不修筑城墙,不逾越护城河,剑戟等武器改铸成农具,平原湿地放牧牛马,妇女不因丈夫长期离家而忧虑,千年无战争之患,那么子路就没有机会施展他的勇武,子贡也没有机会运用他的口才。颜回的“为邦”思想得到了老师孔子“美哉!德也”的赞叹。

三、经典有趣的“三人行”――颜回在讨论中受教育

颜回与子路曾同时受教于孔子。颜回少孔子30岁,子路少孔子9岁,颜回与子路年龄相差21岁。颜回文质彬彬,子路则勇猛粗鲁。因为颜回与子路在个人性格与修养等方面对比鲜明,故孔子与颜回、子路在一起言志论道,就构成了经典有趣的“三人行”。《论语》中的有关记载有二:

1.师生各言其志

《论语・公冶长》载: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说有一次,颜回和子路侍立在孔子两侧,一场小型“讨论会”就开始了。孔子首先开宗明义揭示主题为“言志”,说“你们何不谈谈自己的志向呢?”性情直爽的子路率先发言,说“我愿把车马、衣裘与朋友共同使用,即使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子路是个乐交朋友的人,又豪爽侠义,所以这么说。然后颜回发言,说“我愿意不炫耀自己的长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颜回是个注重修养的人,又谦逊内敛,所以这么说。这时子路突然对老师的志向产生了浓厚兴趣,主动发问:“我们也想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也就将自己的“志向”开诚布公地告诉两位弟子:“我希望使老年人能享受安乐,使朋友能信任交往,使年轻人能得到关怀。”孔子胸怀人生大志,却用最平易的话语说了出来,其境界之高远开阔则令人肃然起敬。孔子在这次小型“讨论会”上,先是作为主持人,创造平易轻松的气氛,使弟子毫无拘束、畅所欲言。此后又转为发言人,积极参与讨论,让弟子明确感知老师的志之所向,从而受到教育,也使三个人的“讨论会”达到了。

2.评价扬抑有度

《论语・述而》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是说又有一次,三人在一起。孔子首先开口对着颜回说:“有人任用就入世行道,没人任用就离开隐去,只有我和你能做到吧!”这既是借引为同道知己来表扬颜回,也是借表扬颜回进行“夫子自道”。子路当即发问:“老师如果要行军打仗,会与谁一起干呢?”因为这是自己最擅长的,所以子路急转话题,期待孔子也能将自己引为同道,结果孔子的回答却出乎意料。孔子说:“空手搏虎,徒身涉河,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与他共事的。”语气非常犀利、坚决,说到这儿,或许孔子见子路面露失望之色,遂话锋一转,又说“如果要找的话,那一定是面临任务而谨慎小心,喜欢谋划而做决定的人吧”。在这里,孔子对颜回的表扬是以引为同道知己的方式进行的,对子路的批评是以指出缺点又明确方向的方式进行的,表现了孔子在深入了解弟子优缺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的高明艺术。其中一个极容易忽略但特别值得注意的细节,那就是在整个过程中颜回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因为前面老师将颜回引为同道的话其意有双关,子路偏重于理解为老师表扬颜回,而颜回更侧重于理解为老师表明自己的观点,所以他与老师有更深的“心灵相通”;后面老师在批评自己的同学,自然不便从中插话,以免比自己年长许多的子路尴尬。这便是颜回的个性与为人。

四、孔子以颜回作为教育其他弟子的榜样

孔子曾多次称赞颜回,由这些话被记录下来并保留在《论语》中可知,孔子在当时是当着众弟子的面说的。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作为老师在和颜回长期交往过程中发现其身上具有许多优秀品质,二是意欲在众弟子中树立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孔子的这些话应该是得到了弟子们的认可,才作为重要言论记录并流传下来的,我们也才据此能够了解颜回,并理解他为什么得到老师那么多的称赞。因为从《论语》中可以看出,颜回是孔子门下最受赞誉的学生。

从孔子的称道中可见他所注重的颜回身上作为好学生的优秀品质。如:1.好学。当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时,孔子回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孔子认为在颜回去世后再没有人如同颜回一般好学,反过来说也就是颜回在世时,好学的也只是颜回一个人而已。孔子在众多的弟子中独爱颜回,颜回的好学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论语》中两次记录颜回好学但没有一次是评价其他学生好学的。2.近仁。孔子既不以仁人自居,亦不以仁人许人,但却称赞颜回“不违仁”:“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3.勤奋。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意思是: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4.上进。子谓颜渊:“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5.乐道。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6.中庸。《中庸》载: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即用中,谓凡事皆能行中道,把握标准,做到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颜回善思择中,就是说他选择了中庸之道。《论语・先进》云: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可见在孔子看来过与不及均非中庸。

在孔门弟子中,颜回这个被孔子有意树立的学习榜样享有很高的威望。颜回不仅以其自身的修养得到了其他同门应有的尊重,也进而影响了同门中的许多人,使得孔门弟子团结得更加紧密,所以孔子说“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像《论语》《礼记》《孔子家语》等许多史料的记载,也印证了孔子所言委实不虚。

1.颜回与子路

如前所述,颜回与子路在平时常与孔子一起讨论问题,气氛融洽。二人年龄相差很大却情谊深厚,尤其在分别之时,则更加难舍,故互留赠言以示关怀。《礼记・檀弓下》载:子路去鲁,谓颜渊曰:“何以赠我?”曰:“吾闻之也,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反其国不哭,展墓而入。”谓子路曰:“何以处我?”子路曰:“吾闻之也,过墓则式,过祀则下。”清代汪有光在《批檀弓》中对此段文字做了中肯的评价:“动以怀归,却含蓄不露。后人赠别诗不能到此。”[5]子路离开鲁国时,颜回提醒他注意相关礼仪;子路也特别关照颜回,平时在鲁应该遵循的礼仪细节。

2.颜回与子贡

子贡是孔门“言语”科的高材生,他对颜回的德行修养非常佩服,且自认不如。《孔子家语》卷三《弟子行》载:子贡谈到颜回时说:“夫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言称不苟,是颜回之行也。”《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有一次问子贡:“女与回孰愈?”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听后深表同意,甚至还说:“吾与女弗如也。”

3.颜回与曾参

曾参也是孔子的重要弟子,颜回少孔子三十岁,曾参少孔子四十六岁,颜回早于孔子而卒,曾参则长寿。在《论语・泰伯》中曾参以回忆的口吻称赞颜回的德行,他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此处曾参所言“吾友”,古注皆以为指颜回。

4.颜回与其他同门

《论语・先进》载: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颜渊死后,其同学想要“厚葬”他,就请示孔子,没想到孔子明确表达意见为“不可”,但同学们这一次竟一反常情,不顾老师的反对,仍然坚持“厚葬”了颜回,足见颜回与同门之间的深厚情谊。

五、关于颜回的几个问题的讨论

1.关于“回也,非助我者也”的问题

对于颜回,孔子曾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这被认为是孔子对于颜回这个得意弟子的唯一不满。因为孔子是主张教学相长的,像颜回的表现却与此不符。当然若按照朱子集注的解释:“颜子于圣人之言,默识心通,无所疑问,故夫子云然,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论语・为政》还有另外可以参照的有关记载:“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也就是说,颜回是一个表面上看似含蓄内敛,而实质上聪慧有主见的人。对于学习,善于体察涵咏,融会贯通。这样的学生,往往内心世界非常丰富,需要教师“走近”才能发现,完全“走进”则定会赏识!对于“颜回式”的学生,教师还是放低姿态,主动地去“走近”并“走进”他们吧!

2.关于“回也不改其乐”的问题

颜回“乐”的是什么?他所过的物质生活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连孔子都曾感慨:“回也其庶乎!屡空。”(《论语・雍也》)这是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所谓“人不堪其忧”,但是颜回却仍能“不改其乐”。那么,这个“乐”一定不是从贫穷生活本身得到的感官满足,而是追求一种超越性的精神生活所带来的幸福体验。《四书集注》引程子曰:“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箪瓢陋巷非可乐,盖自有其乐尔。其字当玩味,自有深意。”这种“乐”对物质条件的要求极低,故而极贫穷之人也能追求。甚至正因为少了物质的负担,反倒更能直抵这种“乐”的本质。孔子对此深有同感,他曾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所以他连声称赞颜回“贤哉”。可见,安贫乐道该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啊,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而一旦拥有,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贫穷什么的也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3.关于颜回与孔子精神契合的问题

颜回和孔子相处异常融洽,源于颜回对孔子思想的体认至深,其他弟子根本无法比肩。如《论衡・讲瑞》载:少正卯和孔子争夺弟子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颜渊独知孔子圣也”。《史记・孔子世家》载:陈蔡绝粮七日,山穷水尽,当孔子也怀疑起自己的政治主张时,颜回却安慰孔子:“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论语・先进》载:“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的这些言行,对当时身处困境的孔子来说,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支持和安慰啊!由此可见,贫而乐道的颜回堪称孔门众弟子中和老师相知最深的弟子了。

【参考文献】

[1]《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回年二十九岁发尽白,蚤死。”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5.114

[3][日]井上靖.孔子[M].郑民钦,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2

[4]杨朝明主编:论语诠解[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277

第3篇

颜回的故乡是山东兖州。

颜回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得意门生,学富五车,孔子对其称赞不已,赞其好学且仁人。为人谦逊,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不幸早逝。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为其追加谥号。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颜氏之儒”的概念最早由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韩非子・显学》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孔门弟子中有八位颜氏(颜无繇、颜回、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颜氏之儒”这一派的创建者是谁,该派特点是什么,韩非并未予以说明,因而引起后代学者的争论。多年来,学术界对颜回、“颜氏之儒”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颜回、“颜氏之儒”与颜氏家族文化研究工作逐步深入。据笔者统计,截止2010年上半年,关于“颜回、颜氏之儒与颜氏家族文化”的研究论文(包括著作)共约260余篇(部)。笔者整理了其中的中文相关研究文献,略加评述,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1980年以来发表的专著,如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齐鲁书社1987年版),黄绍祖《颜子传略》(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版),国伟、颜景琴《新编陋巷志》(齐鲁书社2002年版),杨朝明、修建军主编《孔子与孔门弟子》(齐鲁书社2004年版),汲广运、高梅《颜子家族的历史与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及于联凯、马凤岗《琅琊颜子家族文化考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

出版的论文集如骆承烈主编《颜子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于联凯、颜世谦主编《颜子研究论丛》(齐鲁书社2003年版),刘存祥主编《颜子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

在史料整理方面有:黄绍祖《复圣颜子史料汇编》(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印行),李启谦、杨佐仁《孔门弟子研究资料》(颜回部分)(齐鲁书社i984年版),李启谦、王式伦《孔子弟子资料汇编》(山东友谊书社1991年版),周洪才、陈东霞《颜子资料汇编》等。

新发现的史料:《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与颜回有关资料是第五册中的《弟子问》、《君子为礼》等篇。

三十年来,关于颜回本人的研究,主要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一、关于颜氏渊源问题

国伟、颜景琴《新编陋巷志》,于联凯、马凤岗《琅琊颜子家族文化考论》都探讨了颜氏家族文化的渊源问题。其中《新编陋巷志》第二章鲁国颜氏,通过对颜氏起源、颜氏仕鲁、鲁春秋望族等问题的研究,比较系统地探讨了颜氏家族文化的渊源问题。《琅琊颜子家族文化考论》第一章琅琊颜子文化渊源引用两条资料,说明颜氏由来:其一,颜师古《急就篇》注日:“颜氏本出颛顼之后,颛顼生老童,老童生吴回,为高辛火正,是谓祝融,祝融生陆终,陆终生六子,其五日安,是为曹姓,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为鲁附庸,在鲁国邹县,其后邾武公名夷父,字日颜,故《春秋公羊传》谓之颜公,其后遂称颜氏,齐鲁之间,皆为盛族。”其二,唐代颜真卿修家谱时立《齿录谱序碑》日:“颜氏之先出自黄帝之孙晏安,为曹姓。其裔邾武公名夷甫,字伯颜,子友,别封郧,为小邾子,遂以颜为氏,世为鲁国卿大夫。”在这里颜氏的来源已讲得十分清楚,自颜友传十七世至颜回,颜回学于孔子之门,成为“颜氏之儒”和颜氏家族文化的开创者。

二、关于颜回的卒年问题

关于颜回的卒年,许多古籍皆载有颜回早卒事。目前关于颜回卒年主要有七种说法,即1.鲁定公六年说;2.鲁哀公二年说;3.鲁哀公四年说;4.鲁哀公五年说;5.鲁哀公十二年说;6.鲁哀公十三年说;7.鲁哀公十四年说。

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同意鲁哀公十四年说。他认为:颜回鲁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生,这时孔子31岁,而鲁哀公十四年(公元481年)死,享年4l岁。又引刘宝楠《论语正义・雍也》注曰:“李氏锴《尚书》辨之云:‘颜子卒于伯鱼之后,按谱,孔子七十而伯鱼卒,是颜子之卒当在孔子七十一之年,颜子少孔子三十岁,是享年四十有一矣。’江氏永《乡党图考》同。”

黄绍祖所编《复圣颜子史料汇编》认为颜回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享年32岁。《琅琊颜子家族文化考论》认为把颜回卒年定在鲁哀公十四年,似乎尚为勉强。因为颜回死于伯鱼之后,而伯鱼卒于公元前482年,即推定颜回卒于公元前481年,这种推论是不严密的,因为颜也可能卒于同一年的稍后时间。经考证他认为颜回卒年应在伯鱼卒后,鲁哀公十四年之前,故应以鲁哀公十三年为宜(公元前482年)。

颜回卒年问题,目前较一致的意见是同意鲁哀公十四年说,但有些学者对此仍有质疑,因此尚需进一步研讨。

三、关于颜回的思想及孔、颜关系

各种专著、论文集都把研究颜回思想作为研究重点。

曹道衡《孔门弟子(二):颜回、闵损、冉雍和原宪》(《文史知识》1986年第7期)对颜回主要事迹、思想、品德作了简要介绍和评价。《孔门弟子研究》指出颜回的为人和思想特点,主要表现为:1.天资聪明,学习勤奋;2.尊敬老师,德行出众;3.君臣协调,天下安宁的社会理想;4.有顺从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因素。颜回绝不是老庄道家式的人物,而是一位儒家学派的典型代表。《琅琊颜子家族文化考论》研究了颜回在道德实践方面的特点,指出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主张治国以舜为榜样的德治思想。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对天人合一观念的认同、人文主义倾向、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思想倾向。骆承烈、颜廷淦《颜回仁德三论》(见《颜子研究论丛》)认为颜回德行表现为以德修身、以德处世、以德报国。陈寒鸣《颜回与“颜氏之儒”探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3期)通过钩稽有关史料,从政治志向、道德情操等方面剖析了颜回思想。齐姜红《颜渊政治思想初探》(见《颜子研究论丛》)认为推行仁政德治,应该是颜回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陈瑜《试论颜子思想的形成及其得失》(见《颜子研究论丛》)认为颜回思想形成的基础是高尚的道德修养、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孔子的“仁政德治”思想,进而论述了颜回思想的得失。王厚香《颜回尊师重道述论》(见《颜子研究论丛》)认为颜回堪称尊师重道的楷模。

在孔、颜关系方面,学者较多涉及的是孔子对颜回的教育影响,如周海生《论孔子和颜回的师生关系》(见《颜子研究论丛》)主要论述孔子对颜回的教育爱护,同时批评孔子对颜回的教育重道德轻全面发展的弊端,以及颜回对孔子的盲从。而对于颜回与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促进,目前研究者尚属少数。于联凯、王春华《颜回对孔子的助益》(《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一文较系统 地论述了颜回在道德修养、传道、守道、弘道、团结门人及思想方法等方面对孔子的助益,说明孔、颜之间同样存在教学相长的关系。

在颜回思想的研究中,涉及对“无伐善,无施劳”的解释问题,历代学者对“伐”、“施”和“劳”训释不同:皇侃释“伐”为“有善而自称”,“劳”为“劳役”:邢m释“伐”为“自称己之善”,与皇侃疏略同;朱熹释“伐”为“夸”,“劳”为“有功劳”;戴望(《论语戴氏注》)认为“善则称人,过则称已,故无伐善”。当代研究者或慕本承继其中的一种解释,或提出某些新见,于联凯《论颜子的思想及社尝意义》(见《颜子研究论丛》)认为“伐”字,应取《说文解字》“伐,击也,从人持戈,一日败也”的本义,即“败”,故“尢伐善”即无毁败善政之意。关于“施”字,其实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施”同义,“无施劳”即不要把过多的劳事强加于人民。它们表现的正是颜回的德治思想,

四、关于孔颜乐处等问题

“孔颜乐处”,最早由北采理学家周敦颐提出。崩敦颐曾多次要求二程等弟子探讨“颜予。仲尼乐处,所乐何事”(《_二程遗书》卷二)。后来,二程、朱熹等电向其门人谈及此问题。理学家们分别作出了德性之乐、知,陀之乐、本体之乐等解释。

1980年以来,有多篇文章研究这一问题。如姚瀛艇《论孔颜娠处》,《中州学刊》1986年第1期)认为勤奋好学,安贫乐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就是孔颜乐处。刘凌《论孔颜乐处与士大夫人生追求》(见《颜子研究》)认为“孔颜乐处”是孔子和颜回所标榜乖¨实践的一种人生态度,人格理想,其基本精神是“安贫乐道”,但并非说越贫越好。后来刘凌《论孔颜乐处,乐在何处》(见《颜子研究论丛》)又作了进一步研究,进一步发掘了宋儒提出的德性之乐、知性之乐、本体之乐。于联凯、王玉良《论孔颜乐处,所乐何事》(见《颜子研究论丛》)认为孔颜乐处的核心是守道、弘道,不论是处于逆境中的内心调适,还是保持人格独立,不忘社会责任;或是追求善美统

,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其关键是孔、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守道、弘道,因而不论遇到怎样的困苦,都不会悲观失望。另外,学者们还研究了宋儒提出孔颜乐处的原因、作用及其影响。关于孔颜乐处的现代意义,研究者认为孔颜乐处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对今天培育健康人格,加强道德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价值。但是由于宋儒过分强调道德对人性的制约作用,而忽视了正当的物质利益,这一点是研究孔颜乐处时必须看到的。其他如徐湘霖《“孔颜乐处”心解――宋明之际一段儒释“心性”通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0期)、王南萍《论孔颜乐处的精神境界》(广西师大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张晓琼《孔颜乐处――儒家道德修养境界》(《华夏文化》2009年第3期)等。大家对孔颜乐处的理解还是不一致的,这一问题还需要继续探讨。

五、关于“颜氏之儒”的研究

郭沫若曾经专论“颜氏之儒”,学者们有的同意,有的则表示异议。郭沫若肯定了“颜氏之儒”的“颜”指颜同,并对其思想进行了考述,最重要的是提出“心斋”“坐塑”是“颜氏之儒”的传习录。周予同,张岂之、李启谦、吴龙辉、颜炳罡等川意郭沫若的说法,而李零等则否定郭沫若的说法。于联凯、颜世谦主编《颜予研究论丛》对“颜氏之儒”进行了研究,肯定“颜氏之儒”为颜回所创。颜炳罡。陈代波《从颜氏之儒的思想特质看其与易学的关系》(《周易研究》2004年)在肯定“颜氏之儒”乃指颜回所创学派后,指也从“颜氏之儒”特征来看,它与《系辞》、《人象》、《篆传》、《文言》有着内在的联系,《系辞》、《篆》、《象》、《文言》、《序卦》有可能是“颜氏之儒”的作品。《琅琊颜子家族文化考论》肯定了“颜氏之儒”为颜回所创。杨朝明在《

第5篇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即不想出名,懒得去做官,要么终身在乡村为农民,要么遁迹于江湖经商,要么居于岩穴砍柴。简言之,隐士即那种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的人。

古代的隐士都有谁呢?

许由、巢父

时间:三皇五帝之尧时期

神秘度:

许由是尧舜时代的贤人。他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隐士的鼻祖。

尧帝在位的时候,据说曾想把君位传给许由,却被他拒绝了。随后,他跑到箕山隐居起来。尧帝又想请他出任九州长官,他竟然跑到颍水边去洗耳朵,意思是不愿听这种话。瞧,这许由也够傲的了。

巢父也是跟许由同时期的隐士,是阳城(今属山西)的大贤。传说尧帝也曾以天下让给巢父,巢父不肯受,隐居山中。颇为“恶搞”的是,他竟然像鸟一样,在树上筑巢而居。“巢父”之名便由此得来。

伯夷、叔齐

时间:商周时期

神秘度:

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最初,孤竹君想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他死后,叔齐却不干了,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认为这样做是违逆父命,就一跑了之。可叔齐还是不肯就位,也一逃了之。

就是这对看起来“根本就不负责任”的兄弟,后来在武王克商后,天下皆臣服于周的大势之时,却以吃周的粮食为耻,遂又逃隐于首阳山,靠采集野菜充饥。最后,兄弟二人双双饿死在首阳山。

鬼谷子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神秘度:

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人,对鬼谷子这个人物是再熟悉不过了。鬼谷子,姓王名诩,卫国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其隐居的地方名“鬼谷”,于是自称“鬼谷子”。

鬼谷子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是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就是他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孙膑与庞涓也是他的弟子。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

颜回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神秘度:

也许你会说:颜回谁不知道,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嘛。对,颜回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字子渊,亦称颜渊。颜回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不幸早死。他为人与世无争,谦逊好学,且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第6篇

《论语》的思想代代相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知”的信仰,是中国文化的“心魂”所在。在当下,我们更需要通过阅读《论语》、了解孔子,找到解决当代人生存和心灵问题的钥匙。

概括起来,《论语》中讲到了修身的四点具体方法。

一、好学

孔子重学习。《论语》第一章就谈学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可见对学习的重视。孔子又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他根据人们对学习的态度区分了人的高下。我们现在认为,生而知之者是没有的;孔子也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说自己是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遇到困境,有了麻烦才想到学习,又次一等。困而不学,有了问题还不知学习,就是最下等的了。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不学,一切美德都成弊病。只知待人仁爱真诚,不辨是非善恶,容易受骗,为人利用;只爱好智慧,不好学习,会流于浮华而不扎实;重视诚信而不好学习,容易被伤害;直率而不注意学习,容易尖刻而伤害他人;爱好勇敢而不好学习,会导致作乱;刚强而不注意学习,则会狂妄而刚愎自用。

以上这几章,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学习的重要。《论语》又说: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这是说学习的态度。意思是所有人身上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孔子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

二、自省

反省自己。中国人讲自省,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是修养的一个基本方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自省就是反省自己。这在过去常常受到批判,说应该在实践中修养,自省是闭门思过,要不得。当然,修养不是纯粹的自我内心活动,自省要和实践相结合。但是自省并不是闭门思过的意思。我们看《论语》里面和自省相关的一些内容,比如: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这里的自省不是闭门思过,而是要体现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和几个人在一起,就有可以学习的地方。人家好的地方要跟他学,人家不好的地方,自己要引以为戒,其实这就是一种自省。怎么才能够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好的地方学,坏的地方戒呢?就是要通过自己内心的自省,才能够做到。见到他人的长处,只是羡慕,不想向他学;看到别人的短处,只是批评责备,不想想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这样的态度无益于修养。

另外还有一段话叫做: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公冶长》)

孔子说已矣乎!完了,没什么希望了。他对什么事情发出这种感叹呢?他说我没有见过有人能够看到自己有不对的地方,而自己在内心能够自责或者自我纠正的。自讼,就是自己和自己打官司,自己责备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

所以,这个内省,自省,从《论语》里面讲,有很多的内容。有三层意思:一,“见贤思齐”,见他人之“贤”,有向他看齐之心;二,“见不贤而内自省”,见人之不贤。引为鉴戒,反省自己;三,对自己,“见其过而内自讼”,知自己有过而能自责和纠正。这些都属于自省的内容,不是简单的闭门思过,而是在和人的交往中间,自己对自己和别人的经常性的反省和思考。闭门当然是不好的,但是自己经常做一些反省则是不可少的。

三、改过

改过也是修养的一种具体要求,《论语》里面对改过提得很高,里面也有一些很深的道理。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

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里面有没有好学的?孔子说,颜回好学。为什么说颜回好学呢?孔子说了两点:“不迁怒,不贰过”。什么叫好学?现在一般对孩子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说他好学,就是他很用功,放学回家不贪玩,爱读书,等等。孔子没有说这些,却说颜回好学就是“不迁怒,不贰过”。孔子为什么说好学就表现在“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呢?这个很值得我们琢磨。不迁怒于别人,我想这反映了求诸己的态度,有不顺利的事情,有不合适的东西,他不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或者推到别人身上,或者找别人来发泄,他是反求诸己,自己来反省,这样他就不会迁怒于人。还有一个是不贰过,他从来不重复犯错误,不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能做到这一点,说明颜回能够经常地反省自己,有了错误以后能够总结经验,找出错误的原因,自我改正。孔子说这是好学的表现。

这里反映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孔子并没有说他不犯错误,而是说他不犯第二次,不重复犯同一个错误。《论语》里面很多地方也讲到这个意思。如“过,则勿惮改”,有了错误就不要怕改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了错误而不改正才是真正叫做错误。前提就是承认人都是会犯错误的,所以允许犯错误;犯错误了,有了错误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所以不是要求不犯错误,重要的是要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不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说对错误的态度。另一方面,孔子把不贰过看作好学的重要表现,也反映了对学习的深刻见解。学习不只是向书本学习,学习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经验、思想,不只是学习正面的经验、思想,而且要从自己的经验中,特别是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从反面经验中学习。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的修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两段话,分别讲了君子和小人对错误的两种不同的态度。这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得到的: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张》)

君子犯的错误,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他犯错误的时候人家都能看见;他改了,人们都非常仰慕他。有错,大家都能看到,掩盖也掩盖不了。重要的是要勇于改正。改了以后,人家不会老揪住你的错误,而是会更加仰慕你。而“小人之过也必文”,文就是掩饰,明明很难看的东西,上面的花纹画得很漂亮,把丑陋掩盖起来,就是文。小人之过必文,他有错误就想办法把它掩盖起来,文过饰非。这是君子和小 人对待错误的两种不同的态度。

《论语》里面还记载了一件事情,陈司败问礼。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

有个叫陈司败的人问孔子,昭公是不是知礼,孔子当时回答他说知礼,说完以后孔子就走了。孔子走了之后陈司败请了巫马期到他那儿去。就说,我听说君子是不跟人家结党营私,不给人家掩盖错误的,难道孔子竟然给朋友掩盖吗?当时的情况是,鲁昭公从吴国娶了一个妻子。但是这件事是违礼的,与当时的礼制不合。昭公跟这位新娶的妻子是同姓,都是“姬”姓。按照当时礼的规定,同姓是不能结婚的。按礼,这位妻子应该叫吴姬,昭公为了掩盖,就把她叫做吴孟子。这说明昭公是违背了礼的规定。而陈司败问孔子昭公知不知礼的时候,孔子却回答说知礼。所以陈司败就批评孔子,你说鲁昭公知礼,那谁还不知礼呢?

这是很尖锐的批评。后来巫马期就去告诉孔子,说陈司败说了这么一段话。孔子就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我很幸运,有了错误,人家一定给指出来。这个里面有个什么道理呢?孔子也知道这件事昭公是违礼的,但是当时还有一条,叫做为尊者讳。国君有什么问题,做臣子的不好直接说出来,作为一个下面的人,臣子要给他隐瞒;这也是礼的要求。所以孔子在回答陈司败的时候就说昭公是知礼的;但是他又不希望陈司败听了他的话以后,就认为这件事确实是符合礼的。那样就误导了别人,是孔子所不愿意的。现在陈司败没有听信孔子的话,而是直接指出这是不合礼的,所以孔子说丘也幸。他这样说,认为自己的错误别人都会知道是自己的一种幸运,体现了上面所说君子对待错误的态度。

《论语》中提倡的对待错误的态度,有深远影响。“闻过则喜”的成语就是一个反映。关于闻过则喜,怎样对待批评,荀子有一段话说得很好。也引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

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已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荀子)

批评我批评得对的,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肯定得对的,是我的朋友;拍我马屁的,是害我的。君子敬重师长亲近朋友,而极其厌恶那些谄媚拍马屁的人。不厌倦地追求善,受到批评能引以为戒,这样怎么能不进步呢?

小人与此相反。极乱,却不愿别人批评自己;极坏,却要人家赞扬自己;心如虎狼,行如禽兽,却又不愿人惩罚自己。亲近拍马屁的人,疏远批评自己的人,讥笑改正错误的人,打击忠诚的人。这样怎么能不灭亡呢?

这些话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四、力行

中国人讲修养,非常重视言行一致,表里一致,内外一致。自己心里想的和自己的行为要一致,想的、讲的、做的都要一致。《论语》说: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就是说以说的多做的少为耻。还有,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要求先做后说,没做到的,做不到的,就不要说;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仁者其言也。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因为怕说了做不到,所以说话非常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要快,不要迟缓、拖拉。讷,原义是迟钝。这里是用讷形容说话谨慎,看起来好像反应迟钝一样,其实是怕说了做不到,所以不轻易说。这些都是强调力行。一定要注意,说的话一定要能做到。

对自己是这样,对别人来讲就是“听其言而观其行”,

第7篇

关键词:乐学;中职学校;教育教学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早且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早在两千多年前,他就提出并实践将情感渗透到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这种思想由他的弟子加以记录、整理,记载于《论语》一书之中,成为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乐学思想对我国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有着有益的启示和巨大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的乐学思想

(一)乐学是与乐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他以教为乐,热爱教育事业。认为对待学生应该“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宪问》)。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积极地主导作用,认为教师只有做到乐学、乐教,才能促进学生的乐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孔子的乐教之“乐”转化为学生的乐学之“乐”。在《论语・子罕》篇里,孔子弟子颜回曾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记述了孔子不仅乐教而且善教的实践活动。

(二)学习过程本身充满乐趣。《论语》开篇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这句话就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孔子认为学习本身应该是快乐之事。特别是《论语・雍也》篇,孔子称赞得意弟子颜回以学为乐、乐在学中的求学之道时,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从中足以可见孔子对颜回的乐学乐道精神的赞扬。在《论语・述而》篇里,孔子曾谈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这种快乐情绪体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甚至达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境界。孔子及其弟子在身居陋巷、生活极端低谷、困厄之境况下竟然“忘食、忘忧、不改其乐”,这岂不是孔颜所感悟到学习过程的无穷乐趣和幸福?

(三)乐学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学生学习感到快乐时才能积极促进其学习活动,强化其学习效果。这种观点于《论语・雍也》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句中得到集中体现。孔子把治学分为三个境界:知学、好学、乐学,他把乐学奉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可见乐学的重要作用。孔子认为,缺乏情感因素激励的“知学”者,不如带有情感因素激励的“好学”者和“乐学”者;“好学”者和“乐学”者之间也有差距,“乐学”在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方面比“好学”更胜一筹,所以孔子视“乐学”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学生在“乐学”中感到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又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强化学习效果,实现良性循环。

二、孔子乐学思想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应用

(一)教师方面。教师的乐教、善教对学生的乐学起到主导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的同时,伴以积极地情感,从而突出情知交融所产生的教学魅力。

(一)注重创设一定的愉悦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孔子教学时,常是边弹琴边讲授,使学生陶醉在美妙的情境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礼仪道德、文化知识的熏陶。《论语》中有不少关于孔子及其弟子“弹琴”“鼓瑟”“击磬”“弦歌”的记载,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学生怎会不感兴趣呢?我们常规的课堂教学,往往采用灌输性的讲授方式,不考虑设置愉悦的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下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这种现状应该改变,现代教学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创设和谐美好的课堂,使我们的课堂变为美好而灿烂的艺术创造。

(二)注重教学民主。《论语・先进》篇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一次谈话式教学,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启发学生各言其志。他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有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不加干涉。教学气氛轻松和谐,易于激起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我们现在的教学正在从权威性向民主性过渡。教师也是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学生一味地接受老师的教学内容,势必会吸收一些错误的信息,这些错误的信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再则是长此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不能很好的接受新事物,很容易泯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民主性的教学学生和教师关系和谐,共同商讨班级活动和教学,有助于培养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而且有利于调动学习的欲望。

(三)善于表扬鼓励。当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聪明才智或进步时,孔子总是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如他表扬子夏“起予者商也”,称赞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赞扬颜回“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等,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乐死不疲。一些教师在课堂中不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对一些成绩较差的学困生。心理学的期望效应表明,教师积极地期望会带来学生的成功,而教师对这些学困生消极的期望,发现不到他们生活的闪光点,久而久之,学生则会自暴自弃。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人总有优点和缺点,不是学生没有优点,而是缺乏善于发现优点的眼睛。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孔子;《论语》;“良师益友”型师生观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既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要素,又是一种古老而又经典的智慧。它真正贯彻了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理念,经历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成为了永不过时的经典,我们应该好好的坐下来,以古典的心情,以虔诚的态度,打磨经典。“良师”,传道、授业、解惑,不仅要发挥主导作用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如何做人做事;“益友”,启思、导学、笃行,则是让学生学会自我鉴别、自我调节、自我成功。孔子通过游学的教学模式,创立了“良师益友”型师生观,成就了一种民主平等,尊重学生、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教学相长,欣赏学生的“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这在师生关系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具有重大的学习和研究价值。通过《论语》的记载,我们可以清晰的体会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他的“良师益友”型师生观。

一、 民主平等,尊重学生

我认为,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件,那就是民主与尊重。孔子的“民主”与“尊重”主要体现在他对学生的有教无类和坦率真诚上。“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根本。“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1]88孔子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其弟子多处于贫寒家庭,但他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不论贫穷富贵、不论品行善恶、习性优劣,都平等的加以教育。“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1]96是他毫无保留的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的职责的真实写照。在教育层面上,孔子及弟子的堪称平等师生关系的最佳典范。

“如果教育中没有真诚,没有尊重,任何模式、任何方法都是难以奏效的”,“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是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上的,也没有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通过惩罚与制裁来实现”,[2]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民主与尊重的基础上,是通过敞开胸怀,坦诚交往来实现的。孔子对学生真诚、率直,一言一行都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没有矫揉造作、故作姿态,他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生的感受尤为重视,给学生以温暖的感觉。“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1]82孔子去见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竟然当着弟子的面发誓说:“我若有不当之处,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孔子为了顾及学生的感受,能放下教师的尊严,如此真诚的对天发誓,这样的用心良苦,令人深深震撼。

二、 以人为本,关爱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受体,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渴望得到关爱与尊重。“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既是社会的人,又是自然的人,既要看到人的社会属性,又要看到人的自然属性”,[3]即要求我们尊重人的个性,推崇人的价值与个性解放。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这其实就是从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关心与了解。“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

也”,[1]10孔子在教育过程别强调“知人”,他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了如指掌:“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1]55

孔子之所以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就是源于他对以人为本的深刻理解,源于他承认人的个性,源于他真心的关爱学生,与学生为友。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与孔子的师生感情之深更是千古佳话。“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1]145表达了颜回死后,孔子对他的深深怀念之情。颜渊死时,孔子甚至大喊着“天丧予!天丧予!”同时,颜渊对孔子也是十分的尊敬,达到“于吾言无所不说”的程度。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孔子与颜回师生关系如此深厚,因而颜回能够尽得孔子真传也是顺理成章的。孔子与学生的这种深厚师生情、师友情,在推崇以人为本的今天,难道不是一个最佳的典范?

三、 教学相长,欣赏学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报告明确提出“教育即解放”,强调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宣传和灌输,而是平等对话和合作。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创立了游学的教学模式,在轻松、宽容的气氛中,不仅尽了“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1]86的“良师”的职责,还扮演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88即启思的“益友”角色。《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侃侃而谈,孔子只对学生稍作诱导,而并没有肯定或者批评学生的看法,这种对话中的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从中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论语·公治长》:“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65孔子与学生就这样在一问一答中将自己的理想、志向传达给弟子们,引发弟子的深思,其实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对话”学习的具体体现。“哲学解释学里的对话不仅仅是指两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谈话,而且是指双方心灵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的互相倾听、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4]由此可见,“对话”并不是一个新生的概念,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实现了对话教学,与学生相互理解、共同参与、共同分享。

孔子对教学相长尤为看重,并对弟子的长处毫不掩饰的表达欣赏之情。颜回是孔子非常欣赏的弟子,然而孔子也说过:“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他认为颜回对自己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所以不是个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这不仅说明孔子好学,希望能从与学生的交往当中取长补短,也说明孔子对学生的尊重和赞赏。孔子的学生中,道德修养最好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词令的是:宰我,子贡;善于政事的是:冉有,季路;文化修养好的是:子游,子夏,孔子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不如他们,要向他们学习,他说:“当仁,不让于师。”[1]246正是由于孔子的这种亦师亦友的教学方式和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使他成为了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正是由于他的“益友”角色,成就了那么多优秀的弟子。不得不说,孔子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教师,他的“良师益友”师生观将历久弥新,传承下去,可以对我们的师生关系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

“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教诲,没有耳提面命的压抑。他像朋友之间的抵膝而谈、共剪西窗,在潜移默化中濡染,在推心置腹中传播,成就了教育的价值,也成就了孔子的辉煌!“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营造了一汪沐浴灵府的深潭,让人神清气爽,让教育在轻松、宽容的环境中进行,让知识在真诚、关爱中传递,让理想在自由、智慧中放飞。因而,我们完全有理由让“良师益友”型师生观成为我们师生关系建设的向导,让这种古老而经典的智慧得以弘扬,让良好的教育环境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燕婴译《论语》[M]中华书局,2012,(24)10-246。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4,(5)34。

[3]李孟辉,熊春林构建民主师生关系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42。

第9篇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教无类。

3、未知生,焉知死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言必信,行必果。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3、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7、小不忍,则乱大谋。()

第10篇

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足见孔子对当时教育的贡献。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新的课改确立了鲜明的课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课改新理念其实是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我们通过“校本培训”,已经确立了新的教育观。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这里提到的个性化教育是与“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现在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三)善于启发,触类旁通。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新课改的过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科学在飞速发展,很多知识都会迅速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因此,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所以说,现代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知识。教师“举一隅”是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会学生学知识。要想教会学生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就得在举一反三上下功夫,从而收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因此,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教师不仅教,也要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师生共同对自己和对方的发展成长负责。我们大家都教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写的是孔子与四个学生的一次课堂活动。当年孔子在课堂操作上“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为我们今天的课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让师生的创造精神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地发挥,课堂也才会有真正的欢乐时光。

(五)联系实际,评人评事。孔子评价过的人很多,上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伯夷、叔齐,下至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等各类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过对人的评价,教育学生辨别善恶是非,为弟子们修身养性树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新闻很多,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视和关心时事,随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宣传自己的主张。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评论过很多人和事。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出他审时度势的胸怀和抱负,并且也反映了他通过实例教育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今天,联系实际,评人评事,也是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既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到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次课改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就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这一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教师既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学生猎枪。”

总之,《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读后受益无穷。

第11篇

某日,又翻到这句,心头却骤然升起一股亲切之感。孔老先生好像在《论语》里安慰我这个没有职业规划、总是在走着瞧的后生:小子啊,你知道什么是君子吗?君子不像普通的器皿,一辈子只能按说明书上被规定的一利,用途,像个电饭煲一样活着,还自以为有理想。

只要有人群的地方,人就自然会分出层次。“君子”在孔老先生眼里,无疑是人中上品。因此“器”虽然精致好用,孔子却认为,对君子来说,那还不够级。细读学生和老师的轮番对答,忍不住猜想,自己要是有幸位列三千门徒,究竟属于哪个层次的选手?

子贡说,颜回“闻一知十”,自己仅能“闻一知二”。而子贡的“闻一知二”究竟是个什么水平?按照《论语》的记载,他可以在老师讲到做人道理的时候,直接引用诗经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作为回应,以比喻式的活学活用领会老师的意图。孔子就夸他,“告诸往而知来”。可见,触类旁通的机敏与灵活,子贡不缺;而能够总结过去预判未来,显然是历史学家最理想的人世之道。孔子还夸过他,语言才能突出。

这个子贡不浪费任何与老师相处、借鉴老师眼力的机会,他曾经直接问孔子,“你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师的鉴定结果是:“你就好比一件器物,就像庙堂上的瑚琏。”这个瑚琏,是一种蛮尊贵的摆设。

说到这,就像电视《鉴宝》节目终于进入了专家意见的环节,孔子这才显露核心的价值判断:子贡这么聪颖可爱,优点罄竹难书,但也仅仅是一件尊贵的“器”,也就是说,尚且达不到“君子不器”。

综上所述,我只好大胆猜测,在悟性上面,我似乎可与子贡相近吧,“闻一知二”、“告往知来”的理解与联想能力还是有的,有时候别人的事情能多猜到一星半点也不意外,但距离颜回的“闻一知十”可就差远了。当然,子贡认为自己只是“闻一知二”,很可能有自谦的成分。而子贡这个水平,在孔子眼中还只是一件瑚琏,可见,俗世为人,具有工具价值是基础,而是否只具有工具价值,则是境界了。即便遇到孔子这样的好老师,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教育出来的。

孔子另有一句概括子贡性格特点的话:头脑通达。这就涉及做事的层面了,不仅理论上善于融会贯通,而且实务上运作通达、所以子贡的办事能力很强,事功能力在孔门七十二弟子里,可以说无出其右者,还被后世称为第一儒商,“家累千金”。反倒是“闻一知十”的颜回,时有断炊,早夭而亡,令老师伤心悲愤之极,发出感慨:“今后再也见不到好学之人了。”也不怕伤了其他同学的心。

其实孔子并不排斥成功人士,尽管他老人家自己被讥讽为“博学而无所成名”。老师的意思只是说,所谓君子,并不能用个人职业规划是否成功来衡量,无论“家累千金”抑或每餐只是“一箪食,一瓢饮”,君子都能不受环境捆绑,自己决定自己的心情。千金固爽,陋巷何妨,“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蛮喜欢子贡的,尽管通达之人,难免好发议论――子贡某次忍不住在背后提及别人的短处,孔子就很有性格地回了他几句:“你以为自己就那么优秀吗?我可没这个闲工夫评论别人。”呵呵。

也就是在这个通达上面,我不知自己可以得几分?“通达”再往前,就是“权变”,变来变去,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人生的变数大概也就在这里了。所以从读书开始的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因为你我已经站在了真实世界的门槛上,所有的书本,或整齐或散乱,一律无声地从背后注视着你,看着你跨入真实的世界,直望到未来的终点。

第12篇

某日,又翻到这句,心头却骤然升起一股亲切之感。孔老先生好像在《论语》里安慰我这个没有职业规划、总是在走着瞧的后生:小子啊,你知道什么是君子吗?君子不像普通的器皿,一辈子只能按说明书上被规定的一种用途,像个电饭煲一样活着,还自以为有理想。

只要有人群的地方,人就自然会分出层次。“君子”在孔老先生眼里,无疑是人中上品。因此“器”虽然精致好用,孔子却认为,对君子来说,那还不够级。细读学生和老师的轮番对答,忍不住猜想,自己要是有幸位列三千门徒,究竟属于哪个层次的选手?

子贡说,颜回“闻一知十”,自己仅能“闻一知二”。而子贡的“闻一知二”究竟是个什么水平?按照《论语》的记载,他可以在老师讲到做人道理的时候,直接引用诗经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作为回应,以比喻式的活学活用领会老师的意图。孔子就夸他,“告诸往而知来”。可见,触类旁通的机敏与灵活,子贡不缺;而能够总结过去预判未来,显然是历史学家最理想的人世之道。孔子还夸过他,语言才能突出。

这个子贡不浪费任何与老师相处、借鉴老师眼力的机会,他曾经直接问孔子,“你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师的鉴定结果是:“你就好比一件器物,就像庙堂上的瑚琏。”这个瑚琏,是一种蛮尊贵的摆设。

说到这,就像电视《鉴宝》节目终于进入了专家意见的环节,孔子这才显露核心的价值判断:子贡这么聪颖可爱,优点罄竹难书,但也仅仅是一件尊贵的“器”,也就是说,尚且达不到“君子不器”。

孔子另有一句概括子贡性格特点的话:头脑通达。这就涉及做事的层面了,不仅理论上善于融会贯通,而且实务上运作通达、所以子贡的办事能力很强,事功能力在孔门七十二弟子里,可以说无出其右者,还被后世称为第一儒商,“家累千金”。反倒是“闻一知十”的颜回,时有断炊,早天而亡,令老师伤心悲愤之极,发出感慨:“今后再也见不到好学之人了。”也不怕伤了其他同学的心。

其实孔子并不排斥成功人士,尽管他老人家自己被讥讽为“博学而无所成名”。老师的意思只是说,所谓君子,并不能用个人职业规划是否成功来衡量,无论“家累千金”抑或每餐只是“一箪食,一瓢饮”,君子都能不受环境捆绑,自己决定自己的心情。千金固爽,陋巷何妨,“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蛮喜欢子贡的,尽管通达之人,难免好发议论――子贡某次忍不住在背后提及别人的短处,孔子就很有性格地回了他几句:“你以为自己就那么优秀吗?我可没这个闲工夫评论别人。”呵呵。

也就是在这个通达上面,我不知自己可以得几分?“通达”再往前,就是“权变”,变来变去,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人生的变数大概也就在这里了。所以从读书开始的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因为你我已经站在了真实世界的门槛上,所有的书本,或整齐或散乱,一律无声地从背后注视着你,看着你跨入真实的世界,直望到未来的终点。

这时候,劝自己忘掉“器与不器”的问题吧,其实,孔子并不是强求人一定要多才多艺,孔子对于自己的多才多艺,自述是因为少时贫贱,为谋生才不得不多学了几门手艺。他明确否定了弟子对他“多学而识之”的评价,“非也!予一以贯之。”可见,在他眼中,重要的不是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