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故事

小学语文教学故事

时间:2023-05-30 10:37:13

小学语文教学故事

第1篇

要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法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分析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故事教学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他们思想是比较活跃的,对故事也充满了好奇与想象。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运用好故事教学法,借助故事来吸引学生。通过挖掘出教材中的故事情节,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互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法的原则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运用好故事教学法,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还要选择好故事,以此来作为课堂中的情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

1.坚持真实性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故事教学法就要确保故事的真实性,如果所选择的故事与教学事实不符,就会造成学生出现质疑等心理,从而也就很容易对学生产生出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避免出现这一现象,教师就要坚持从真实性的基础上出发,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坚持趣味性的原则

在采用故事的过程中,就要保证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保证所选择的故事具有趣味性,情节也要具备生动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目光。3.坚持针对性的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法就要保证所选择的故事与教学内容是一致的,这样才能与教学相契合。因此,只有有针对性的选择好故事,才能借助故事来引入教学内容,从而也就可以满足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先掌握好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学生的思维上入手来培养好学生的学习意识,保证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故事教学法的措施

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故事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运用好故事教学法,加强语文知识与学生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1.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找出故事中的中心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采用故事以前,就要先掌握好教材中的知识点。在使用教材时也要组好知识的整合与教学的重组工作,这样才能正确的利用好课程教学资源,从而将学生带入到实际的学习中去。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表演能力与表现欲望,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教材中的内容提炼出来,通过编制成为小剧本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这种角色扮演的影响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展示出故事中的任务,这样也就理解了文章中的思想与情感。

2.在课前导入中采用故事教学法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了课前导入的重要性,这样也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师就要认识到做好导入工作的重要性,通过适当的融入小故事等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出兴趣,从而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学生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像学生讲解一些有关于雷锋的事迹,这样也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对雷锋的好奇心。随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一内容,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去,从而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氛围,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3.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比较活跃的,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实现寓教于乐,提高教学的效果。因此,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就要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运用好故事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培养好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意识。如学生在学习《晏子使楚》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熟读课文,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晏子这一人物的小故事,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到晏子的人格魅力,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晏子的为人处世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好故事教学法,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赵静.浅议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2015,(01):89-90.

[2]孙娟.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普童话,2015,(10):24.

第2篇

关键词:汉语拼音 故事拼音 言语生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8-0039-03

作者简介:钱珊珊(1975― ),女,江苏赣榆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赣榆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当前,汉语拼音教学本体论的认知存在的最大误区在于重视“工具”而忽视了“人”。在多年的汉语拼音教学中,尽管在某些时候某些人也曾大呼以学生为本位,要因材施教,培养兴趣,但是,在实践中,基本上是“工具论”“实用论”一统天下。在语文教学中,是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轮流坐庄,或是二者共同坐庄。注重显性的语文教学,不是死记硬背“语基”知识,就是培养所谓的语文“技能”“能力”,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劳而寡功的“训练”和“活动”;轻视隐性的语文教学对人性、人文的熏陶,对言语人格、言语心理、言语天性、言语个性的养护基本不屑一顾,对言语生命意识、言语意义、言语表现与存在性人生的关系的思考等,极其浅陋贫乏。这不能不说是舍本逐末或本末倒置。显性课程失去了隐性课程的支撑,语文教学和言语活动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珍爱言语生命,是语文教学的题内之义。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汉语拼音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汉语拼音教学与故事相融合的教学范式。这种范式,能让汉语拼音教学的每一天,都从学会尊重、珍爱每一个言语生命开始。

一、情境图里的故事

苏教版教材中,很多汉语拼音情境图孩子喜闻乐见,但是仅仅编上两句儿歌让几个拼音字母闪亮登场之后,学生仍然要面对枯燥的识记。我们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借助情境图让人物和字母互动起来,变成鲜活的情境故事。如第一课a、o、e的教学,拼音字母就可以走进情境图中“人物”的故事里――

有一天早晨,天气可好了,太阳公公刚起床,一只大公鸡就o、o、o地叫起来,老师指情境图中的大公鸡问:“大公鸡,你想干什么?o、o、o(老师学大公鸡叫,其实是在示范发音),小朋友们,你们猜猜大公鸡在说什么?(起床喽,起床喽……老师接着叫o、o、o,天亮了,天亮了……再一次o、o、o干活了,干活了)。唉,猜猜大公鸡说的话真好玩,不行,不行,你们叫一叫,我来猜一猜,学生读o、o、o,老师相机引导:学得像老师才能猜得准啊,教给发音口形,学生念o、o、o,逐个小朋友读o,老师猜:我饿了,我饿了;上学了,上学了等,等到小朋友都会读“o”后,老师再次转过屏幕问大公鸡:“大公鸡,我们都猜对了吗?(故作倾听状)哈?不对?那你告诉我们呗?(倾听状)噢,你是说,你要和阿姨比一比,谁最美?小朋友们,大公鸡原来是要和阿姨比一比谁最美,你们猜,阿姨怎么对公鸡说的?指名猜:我忙呢,不和你比,大公鸡你很漂亮等。阿姨到底对公鸡说了什么?阿姨说了,哪个小朋友把她的样子记住了,她就告诉哪位小朋友,我们快来记一记,老师在黑板上写 a,边写边描述,这是阿姨的脸,a,这是阿姨的头发,我们一起叫一叫:a、a、a,嘴巴张大a、a、a。

好了,阿姨看到小朋友这么努力,所以阿姨笑眯眯地对大公鸡说:“小傻瓜,我怎么能和你比美呢?你应该找你的伙伴大白鹅比呀!大公鸡听了一想,对呀,我和大白鹅才是一类的。于是大公鸡赶紧跑到村边的小河边,又对着大白鹅叫了起来,谁来学学大公鸡怎么叫?再指名读o、o、o,大公鸡可着急了,谁再着急地叫一叫,再指名读。师接着学生的声音读:e、e、e,大白鹅觉得大公鸡真有趣,所以他嘴巴一咧,笑着说:e、e、e,请小朋友看老师的口形,学一学大白鹅,指名读:e、e、e;老师听明白了,大白鹅说:“比就比,第一关,看谁会写a、o、e…后面的四声教学也在比赛戴帽子的故事情节中展开。

故事对儿童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喜欢故事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与心理的需求,每当听故事时,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开学第一课,孩子至少知道了语文课原来是这么有意思,其实他们在有意思的过程中收获的何止是有意思,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语文乐趣吗?

二、游戏类故事

游戏是孩子心中最向往的,将游戏和故事融合,带给孩子的将是我们无法料及的收获。

音节拼读应该是孩子学拼音的一道坎,许多孩子因为这道坎过不去或过得艰难而害怕语文课,孩子也因为这道坎而被老师或家长责怪“笨”,怎么能形象地让孩子感觉到发音规律,从而让大多数孩子比较轻松地迈出这一步呢?我们的游戏故事拼音寻找了一条美妙的路径,这条路上,孩子不但能形象地明白其发音规则,而且看似一路欢歌、游山玩水,实则陶冶了情操,掌握了知识,增长了本领。这便是滑滑梯的故事。

现象分析:一部分孩子拼读音节时会出现p―aba,那是说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拼读,而是在别的小朋友或老师读时,他(她)依稀记得有这么个音,所以就“凑”上去了。

针对上述现象,在过音节拼读这个难关时,笔者突然想到了“滑”这个动作,声音从声母滑向韵母,快速连读,就读出来了,为了更好理解,笔者把书上的写法改编了一下:

[原 改为:

][a] [ b][o] [b][a]

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

小b和小a在幼儿园滑滑梯,小b从左边滑(指图边写边讲),小a从右边的滑梯上滑(见图)。这个滑梯可真好玩,他们一滑就会碰到一块,碰到一块就会发出声音,碰一碰就从b滑到a ba,滑得越快碰得就越响,示范快速读:baba baba。

b―o 碰到一起,滑得声音也很有趣,快速滑滑滑,b-o;b-o;b-o,用这样的方法,请小朋友们试一试读:m、f开头的音节。

当然仍有个别学生读错了,笔者就用简笔画、滑梯来纠正。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汉语拼音教学也同样有它的大语文天地。

三、表演类故事

儿童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不管是历史故事、科学故事,还是童话故事,只要教师能娓娓道来,学生便会听得有情有趣。

由声母到复韵母的学习是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又一个跳跃,可是老师自编的《六个单韵母的奇思妙想》的故事竟然让这一次跳跃跳得妙不可言。学习复韵母 ai、ei、ui时,老师先展示 a、 o、 e、 i、 u、ü,读后揭开话题,这6个单韵母遇到了一件特别困难的事,不知该怎么用力,于是,今天,它们要开会商量商量。

首先,老大哥a开始发言:兄弟们,今天,我们开会是要讨论讨论,声母班共有23个成员,而我们单韵母班呢,只有6个成员,这么少,比不过人家声母班呀,我们该怎样强大起来,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办法,看谁的办法最好。

老大哥a刚说完,老二o开始讲话了――我认为我们每人都有4顶帽子。这样也挺多的,所以不用再增加成员了。

“不行,不行,我们光有帽子还不够,我们要比声母班的成员多才行!老三e站起来反对二哥o的看法。

小i最有学问了,他站起来说:“兄弟们,我倒有好办法。”听小i这么一说,大家都来了劲儿。小i站在了大哥a的身边(ai),又站在e的身边(ei),又站到了u的后边(ui),小u立刻明白了,说:“对,我们两个站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新的韵母,叫复韵母,这样我们韵母班的成员就有很多了。

可是,怎么叫名字呢?老二o感到很为难,小ü说:“我们先叫前面一个人的名字,再叫后面一个人的名字,两个连起来就行了,“ai”示范发音,摆a的口型,发“i”的音,练读ai、ei、ui,开火车读。

可是,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问一问ai、ei、ui,你们两个站到一起,那帽子怎么戴呢?这一次小“o”也学聪明了,它说: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我们就把帽子戴到哥哥的头上吧!小o的办法好不好?指名给ai、ei、ui戴帽子,读一读。

5、6岁的孩子,你让他听你说完一句话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何况要听这么长的故事。可是,他们的好奇心在一个个充满悬念的情节中依然强烈,所以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听”!在讲故事过程中,笔者才发现一年级的孩子“听功”是多么重要,重要得绝不亚于一出生就会“吮吸”母乳的本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兴趣是探究语言世界奥秘、催人克服学习中的一切困难的力量,这不容置疑。面对枯燥的汉语拼音,想在教学中建构涟漪荡漾的情感课堂,引导学生感受到他们崇尚已久的语文的极大魅力,从而更好地汲取文本语言的深度感悟与人文精神的熏染,让学生感受到深层的动力层面的快乐,感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精神愉悦,就要抛开纯“工具性”的狭隘追求,将汉语拼音教学引向“大语文”的世界。

情境中的汉语拼音把机械训练变成言语生命魅力带来的快速、快乐拔节,而不是“贻误苍生的语文”。

在故事拼音里,还有一个我们看不见的能力也在悄然增长,你知道是什么吗?想象力!想象力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具备的一种思维能力,谁的这种思维能力愈强,谁将来在语文路上享受的快乐就越多。这种想象力能在听故事过程中“泛滥”“疯长”,这是笔者没能预想到的。当然,这种能力长得快与慢会因不同学生的个人特点有所差异,但可以确定都在增长,而且是自由自在地增长,想怎么长就怎么长,想往哪儿长就往哪儿长。

日积月累的故事,让初入学的孩子们的拼音课变得有滋味了,有情趣了,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拼音这个工具。更重要的是,他们品到了语言文字的味道,他们幼小的心田上已播下了语言的种子――想象、情感、情趣……这些弥足珍贵的东西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找到了萌发之地,随着以后的不断学习,这些种子定会渐渐胀开―伸展―钻出地面―成长―壮大……

参考文献;

第3篇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教育技巧的核心。”课堂应使学生尽可能少地感到教师的意图,而又巧妙地渗透新的教育内容,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课堂中有机穿插故事。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现成故事,可以讲述有关作者的故事,可以挖掘课文中人物和事件的故事,还可以链接到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故事。故事可以把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故事就好比兴奋剂、添加剂、催化剂。

一、兴奋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又有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讲一个故事至多需用两分钟,却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如教学《中彩那天》一文时,教师可用《曾子杀猪》的故事导入:“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止,曾子的妻子许诺孩子自己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以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引入这则有趣的故事,使学生处于一种讲诚信的情境体验之中,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活跃的思维状态。

二、添加剂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课文教学,而是融课内外知识于一体的教学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突破文本限制,引入更多、更丰富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多的收获。补充一些相关内容的小故事,能充实文本内容,让学生触类旁通,从而强化印象、加深体会。故事有情节,又有具体形象的生活内涵,一方面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如教学《两小儿辩日》时,可补充故事《道旁苦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通过学习这个故事,学生既拓展了知识,又明白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

三、催化剂

讲故事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故事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抛出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主动交流。或者将教学内容整合到故事当中,将教学重难点演变成曲折的故事情节。教学时从故事里提炼出一系列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展开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如教学《七律・长征》一课时,“暖”与“寒”字分别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与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这两个词如果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则能让该问题迎刃而解。通过讲述(或播放视频)《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课文中的句子不再是呆板的文字,而变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生命,抽象的句子变成了学生心中那充满生机的形象。句子理解了,同时也启迪和感染了学生的心灵。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故事就是点燃智慧的火焰,它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故事这一法宝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得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变得通俗易懂,学生易于接受和学习,还能增长学生的知识。故事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第4篇

关键词:数字故事;寓言教学;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7-0032-03

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置身于信息的海洋,信息量大、容易获得,所以能够把信息组织起来使其具有语境,并富有情感地表达出来就显得极其重要,这就是故事感[1]。传统的讲故事方式一般是以文字表述,比较单一,不够具体,现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手段以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以及影视等方式表征信息,能把故事讲得有形有声有色。

寓言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文体,它是根据事实或者改编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改编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如果用单纯的语言叙述讲授寓言类课程,就显得单调而空洞。而数字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最大特点是将感情融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教师授课的吸引力,促进师生思想的深度互动,将知识技能教育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融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2]所以,对数字故事应用于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设计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一、数字故事与小学语文寓言类教学的契合关系

(一)数字故事的内涵

“数字故事”是编写教学故事,并加入声音、图像、音乐等多媒体元素,创造可视化故事的过程,它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数字故事呈现方式多样,集成了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使故事的聆听者可从声音和画面中获得故事内容,比传统叙述形式更具体、直观,并且承载信息量更大[3]。数字故事的魅力不仅来源于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创造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数字故事与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契合关系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这些特点与寓言教学是相契合的。

1.数字故事的教学内容故事化

数字故事应用于教育中,又可称为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和问题的研究,是将客观过程、真实体验和主观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的过程[4]。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寓言中对角色的描绘并不形象,主要是通过角色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用可笑而可悲的结局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5],寓言本身具有故事性,符合数字故事教学内容的特点。

2.数字故事的表征方式可视化

传统的语文课堂只用黑板和粉笔来表达寓言的内容,比较单调,学生们不能充分理解寓意。把寓言设计成数字故事具有明显的优势,利用图、文、声、像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有利于实施情景教学;数字故事的视觉化表达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6],对小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和书写能力的培养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数字故事还能够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传递的信息量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3.数字故事的内涵具有教育意义

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数字故事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教育意义。寓言用故事寄寓道理,语言简洁明了,极具概括性,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数字故事用于寓言教学,将寓言内容丰富化,使寓言故事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生动的故事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的教育意义。

4.数字故事的形式数字化

数字故事体现的就是将文字和故事转化成数字媒体,是提高信息技术使用率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也有助于培养教师与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多媒体素养。数字故事的“数字化”特征来源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更多的是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该环境能支持寓言教学创设情境、启发思考、合作学习等多方面要[7]。

二、支持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数字故事设计

(一)数字故事内容的设计

数字故事的主题必须能清晰地反映出制作者的想法,且与教学内容贴合。寓言一般可以分为四类:哲理寓言、劝诫寓言、讽刺寓言和诙谐寓言。教师应根据寓言的类型设计不同的数字故事内容。

1.哲理寓言数字故事内容设计

哲理寓言,在简洁的语言中,透露着极大的智慧,我们要透过表面看本质,在设计时就要侧重寓意的表达。但寓意一般比较隐晦,在设计数字故事内容时最好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寓意就不难理解了。比如:《塞翁失马》,在数字故事的结尾处加入一些例子的图片或者视频,如贫困的家境造就坚毅的性格,最终获得成功;再比如:《庖丁解牛》,在故事中就可以呈现拉面师傅“穿针引线”的精彩画面等等。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鲜活的例子,因此,哲理寓言的教学也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劝诫寓言数字故事内容设计

劝诫寓言是通过故事来传达历史的经验教训,给人必要的劝导、规诫和警示,以免重蹈覆辙。在设计劝诫寓言时,要侧重表达寓言中事物造成的后果,可以用切合情境的背景音乐或者丰富的配音呈现这些后果,让学生印象深刻,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反躬自省。比如:《讳疾忌医》,可以用数字故事形象地表现蔡桓公的语气、病痛变化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可收拾的结果,引导学生感悟故事形象,快速理解寓意。

3.讽刺寓言数字故事内容设计

讽刺寓言暴露和揭示了病态的世态和人心,讽刺的力度比直接批评更大,有的比较含蓄,旁敲侧击;有的非常犀利,直指实质,所以讽刺寓言类的数字故事应注重演绎角色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等。比如:《掩耳盗铃》,可以用丰富的动画展现出偷铃人的丑陋行径,让学生通过故事描述寓言中偷铃人的神态,谈谈自己的感悟,这样,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同时也为作文积累了素材。

4.诙谐寓言数字故事内容设计

诙谐寓言是笑话和寓言的结合体,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但是比单纯的笑话意义更加深刻,能让学生在轻松幽默的情境中领略到寓言故事的深意,在诙谐寓言中教师应注重情境的创设。比如:在《黔驴技穷》中,可以把驴子和老虎相互试探的过程配上轻松搞笑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欢笑中理解寓意。

(二)数字故事表征形式的设计

好的故事内容+新颖的表征形式=好的数字故事,所以,数字故事表征形式的设计也很重要。笔者对于数字故事表征形式的设计有以下几点思考。

1.创新式设计

普通的数字故事都是具象的,虽然容易理解,但是不够新颖。根据故事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数字故事进行创新改造,把一些文字可以翻译成图片、图标、图示等,比如:“水果”用一个色彩丰富的概念图代替,能更好地呈现故事内容;用逼真的图片取代模拟的图片,故事更具说服力;平淡型图片替换成创意型图片,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趣味型图片代替普通型图片,使故事变得生动活泼。当然,和谐的背景音乐和生动的讲解是创新式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2.扮演式设计

数字故事通常都是利用软件制作,而真实的场景才最容易引起共鸣,所以,教师设计制作数字故事时,可以尝试人物扮演的方法。课下预先录制故事,在课堂上进行播放,真实人物的表达能把故事形象化,对于学生理解数字故事内容起到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录制,让学生根据数字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最后,数字故事可以作为生成性材料被保存下来,用到以后的教学中。

3.整合式设计

在进行数字故事设计时,可以将现有的素材嵌到数字故事中,比如电影片段、动画片段等。契合数字故事内容的部分都可以适当地用于数字故事的设计,使数字故事更加立体,更加丰满。

(三)基于教学环节的数字故事设计

在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数字故事的设计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以讲授教学的教学环节为例,数字故事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导入环节的数字故事设计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利用数字故事进行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语文课程,快速地跟上学习的节奏。在设计数字故事时,应该充分展示寓言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者事物的特征,抓住学生的眼球,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到故事中来。这里的数字故事可能不是寓言故事的全部,也许是寓言故事中的一个点或者一个片段。比如:在《狐狸和乌鸦》的导入环节,可以这样设计(如表1)。

表1 《狐狸和乌鸦》导入设计

[画面\&解说\&出示大树:树可以画得很怪,形成一种发生寓言故事的氛围\&这则寓言故事,把我们带到一颗大树下\&添上一个窝\&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一个窝\&出示狐狸:嘴巴很尖,尾巴长而大\&大树底下有一个洞,狐狸就住在这洞里,故事就发生在这儿,故事的主角就是狐狸和乌鸦\&]

这样的导入激起了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兴趣,学生思维随之进入积极状态[8]。

2.讲授环节数字故事设计

讲授环节是整个课堂中的重要部分,讲解寓言时,一般先让学生通过朗读对寓言进行整体感知,为理解重点句子及寓意做好铺垫。学生对于图声像俱全的数字故事更容易理解,所以,在讲授环节设计数字故事时,应该把整个寓言作为故事内容进行设计,可以用前面讲过的不同的表征形式来设计,经过可视化的方法把寓言表达出来。比如:在《亡羊补牢》的教学中,可以把寓言做成动画的形式,在讲授寓言时,播放数字故事,以其丰富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用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寓言有初步印象,在教师对重点句子和寓意进行点拨时可以结合数字故事中的情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

3.拓展延伸环节数字故事设计

在组织寓言教学时,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本身的分析去揭示和“消化”寓言的真正用意[9]。所以,在寓言教学中,拓展延伸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有时教师容易直接将寓意揭示出来,让学生去记忆,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利用数字故事呈现故事寓意并使其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寓意,感悟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比如:在教学《蝉和狐狸》时,可以在课前找一些表演者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扮演寓言中的“狐狸”和“蝉”,将生活中防止上当受骗的方法演绎出来,录制成数字故事,在寓言讲完之后,让学生来看看这些“蝉先生”是怎样拒绝“狐狸”的诱惑的。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应用,把生活实际与寓言的寓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在明白道理之后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三、结论

在本文的研究中,数字故事的制作是由教师来制作的,所以,数字故事在学科中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字故事的制作,其制作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高质量的学习体验。这种高质量的学习体验,需要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10]。数字故事的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考虑教学内容,故事形式等等,更是一个与教学长期磨合的过程。数字故事与寓言教学的整合是一次新的尝试,所以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和指导能力,而且还要求教师具有信息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在设计和应用数字故事的时候游刃有余,提高课堂质量,创新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李颂.数字故事:一种新学习和表达方式――以“上海市女教师

的故事大赛”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1,(03):44-46.

[2] 黎加厚.数字故事的教育意义[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6):

9-10.

[3][10] 周静,赵志靖.数字故事设计及其教学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

装备,2011,(36):100-101.

[4][7] 沈慧玲.数字故事应用于教育中的特征探析[J].科教导刊,

2014,(02):58.

[5] 马玉玺.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J].学周刊,2011,(03):186-187.

[6] 周洁.数字故事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六一小学

儿童哲学校本课程为案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03):28-

29.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故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6-0088-01

英语教学是学生接触和学习英语知识的基础阶段,对学生英语学习生涯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英语故事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和吸引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英语教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达到全面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英语学习质量和效率。而英语故事教学方法的设计理念正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为原理而设计的,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和吸引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所以,英语教师一定要积极应用英语故事教学的手段来辅助小学英语教学。以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教科书下册中的第二单元unit2中的reading教学内容“Western countries of the Renaissance was born three outstanding heroes of the Renaissance art,led by various art schools,schools of surrealism……”为例,英语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加以故事化,使课文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口味。如文章中主要讲的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文化发展,英语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艺术流派相关的故事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英语课文内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英语故事教学方法还能够帮助英语教师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夯实英语知识的学习基础,解决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和质量的效果。

二、英语故事的选取要点

英语故事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英语故事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因此,小学英语故事的选取非常重要。小学英语故事的选取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严格选取最为符合真实的英语故事。英语故事的版本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对同一个英语课文教学内容的见解是不同的,而且有的英语故事版本是由个人编造出来的,英语教师一定要从中选取最为符合真实情况、并且不会对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误导的英语故事。第二,小学英语故事的选取必须要有针对性。小学英语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是为了让其辅助小学英语的教学,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英语故事的选取必须是针对学生学习的英语课本和课程内容上所需的英语故事。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教科书中的第一单元的grammar语法教学为例:“The grammar of this unit is modern in the process of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need to master the grammar of the moment when the origin of the story,the background story,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and when to the system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o on.”英语教师在选取这一知识点的英语故事时应当针对语法的由来、背景故事、传承和发扬,什么时候得以系统化、专业化等知识点进行故事筛选。第三,选取的小学英语故事必须主题明确,切不可选取那些偏离故事主题、东拉西扯的一些毫无意义的故事,这样会影响到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使得小学英语故事的教学效果得不到发挥。

三、英语故事的处理应用

英语故事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处理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英语教师必须对小学英语故事进行合理的处理与构建,让英语故事的主体结构变得更加清晰明朗,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英语教师使用英语故事进行讲解英语课文内容和知识的时候,需要提高自身的故事叙述手段。小学生年龄较小,性格相对而言较为活泼,对英语故事都有着非常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讲授故事的英语教师对英语故事的讲解是否生动有趣则是能否保持并提高学生的这一兴趣和求知欲的关键。因此,英语教师在英语故事的合理处理上和讲授方式上不能太过枯燥,要有吸引力,英语故事的情节处理要简洁明朗,结构要保持层层递进、步步玄机,让学生不断集中注意力,提高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英语教师要选择好合适的英语故事讲授时机。英语教学的课堂内容有其固定的主体结构,英语故事必须穿插在最为合适的时机,才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应当重视英语故事的选取和处理应用,积极利用英语故事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让英语故事成为学生英语学习催化剂,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开阔学生的人生视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英语故事教学法 教学目标 实施过程

传统英语故事教学法认为英语故事教学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讲故事,小学生在听故事、读故事、演故事过程中练习听、说、读、写、演的基本能力,学习语法、词汇、语音等基本知识。显然,这种教学目标观点过于片面和狭隘。

一、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的教学目标

英语故事教学作为英语课程学习的一种载体,也应贯彻和实践英语课程学习的目标。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摘 要: 传统英语故事教学法主要以故事作为学习的材料与教学内容进行语言操练。本文通过对传统英语故事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和实施过程的探讨,重新解读故事教学法,走出传统英语故事教学法的禁锢。

关键词: 英语故事教学法 教学目标 实施过程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英语故事教学在小学阶段的目标不能片面地总结为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而是以下三点:一是发展语言综合能力;二是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三是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传统故事教学法的步骤

传统故事教学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准备活动(Warm-up)。

教师会提前给学生们讲解故事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及语法,降低故事学习的难度;或是准备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歌谣、简单问题,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故事情境。

(二)呈现过程(Presentation)。

教师借助肢体语言、不同的音调和丰富的表情、通过图片、动画讲故事,让学生在没有中文提示的情况下、理解故事大意。

(三)操练(Practice)。

学生跟着录音读故事,然后小组分角色朗读故事。教师就故事的内容设置问题,请学生讨论。讨论完之后教师通过图片、线索、情境带领学生复述故事,再请学生单独复述故事。

(四)拓展活动(Follow-up)。

学生表演故事或是改编故事中的片段,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从而实现语言的操练。

三、传统故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学习主体作用难发挥。

一线教师往往认为小学生年龄较小,能力欠缺,不能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因此大包大揽承包所有课前准备,留给学生进行语言输出的时间相应减少。

(二)教师缺乏从故事到现实的迁移。

许多作为小学生学习材料的英语故事来自于童话故事,故事中有许多动物形象,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展示的图片大多是漫画形式,使学生的认知与现实产生偏差。

(三)小组合作学习体系不完善。

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所以在表演故事过程中,活跃的小学生总是演主角,比较安静的小学生获得的角色台词较少,这些沉默的学生因为参与度不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

四、故事教学法新策略

通过对传统英语故事教学的步骤的分析,笔者认为故事英语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故事前准备阶段、故事呈现阶段和故事拓展阶段。

(一)故事前准备阶段

学生结成互助合作小组,教师确定一个故事提前布置给合作小组,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详细分工,查找、下载与故事内容相关的资料和图片、语音、视频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任务难度。互助合作小组成员要弄清楚故事里的词汇和句型,通过找线索弄清楚故事的发展过程。

(二)故事呈现阶段

教师请搜集到音故事频的小组展示音频,请学生认真听,将自己听到的句子、单词在课堂上分享。然后请搜到故事图片的小组展示图片,再请学生根据图片听音频,回忆故事内容。每一个小组进行故事汇报表演,教师和学生对各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

(三)故事后拓展阶段

学生通过复述、讨论、表演,已经对故事中的角色、情节熟悉并充满了兴趣,请学生课后在自己的故事本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角色,为他们设计一个小故事,并把故事讲给父母或是好朋友听。课后的作业可以设置不同的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自主选择,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走出小学传统英语故事教学的禁锢,通过故事教学,促进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促进思维、记忆、观察能力的发展,形成积极、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刘冰.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实际操作中的轻重缓急[J].时代教育,2013,16:35.

[2]王俊英.走出英语故事教学的误区[J].科技信息,2009,32:142.

[3]王蔷.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凸显英语学习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英语课程标准修订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12,Z1:55-60.

[4]赵继国.英语故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为例[J].英语新世纪,2011,02:57-59.

[5]王琴.五步英语故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

[6]李红冉.课堂中故事化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7]林洁琼.为小学生的英语故事阅读点燃一盏灯[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6:116-117.

[8]周燕华.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2:161.

第7篇

众所周知,语言学习是一个极其枯燥、乏味、单一的过程。因此,如果小学英语教学仍旧以“填鸭式”的教学策略讲授英语知识,学生必然对英语课堂产生厌恶感和排斥感。在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更高要求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教学互动,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兴趣爱好以及英语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课堂中完善,在课堂中发展。故事教学法是一种趣味性、互动性高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深入切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教材内容,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一、故事选材

教师要想在英语课堂中获得较好的故事教学效果,首先要从故事选材下手,故事内容的合理选用影响着教学过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是否能够成功打造趣味课堂,故事选材要遵循“双切合”原则,即故事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切合,故事内容与学生整体学习特征相切合。由于小学生处于智力发育期,对新奇的事物总是表现出强烈的猎奇心,且抽象思维能力欠缺,感知思维能力强,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感知能力选用合理的教学小故事,激发学生对英语科目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英语科目。同时,故事的选择要注重教学实践可行性以深化教学。

比如,在小学英语牛津译林版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 2《After school》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几个放学情境的英语对话小故事,让学生们到讲台上进行表演。故事的选材避免了部分学生英语词汇量不足,英语素养不高而导致表演失败的情况,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内容,对学生日常放学情境进行教学模拟,使得学生们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被大大激发,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二、故事教学技巧

1.单词、句型学习。教师在小学英语单词、句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爱好及兴趣特点将课堂单词、句型知识点与故事相融合,选用经典故事小情节并对其进行改编,让所要学的单词、句型等在故事中多次重复出现,增强学生对单词、句型的印象。同时,英语小故事的设计要带有生动、趣味、形象的教学情境,将故事教学理念与情境教学理念融会贯通,让学生们在英语故事情境中体验英语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和语言魅力。同时,可以让学生们背诵朗朗上口的英语小故事,在记忆故事的同时将课堂知识点快速、简便地记忆下来,提高课堂单词、语句教学效果。

比如,在小学英语牛津译林版教材3BUnit 6《What time is it?》的教学过程中,我将Liu Tao’s Day组成了一个朗朗上口的英语小故事:

Hello, I’m Liu Tao.This is my mum.

It’s seven o’clock.It’s time for breakfast.

It’s eight o’clock.It’s time for class.

It’s three o’clock.It’s time for football.

It’s four o’clock.It’s time for home.

It’s five o’clock.It’s time for homework.

It’s six o’clock.It’s time for dinner.

It’s nine o’clock.It’s time for bed.

Good night,everybody!

让学生们边欣赏图片边朗读小故事的过程中达到深刻记忆单词和句型的教学效果,整个教学环节由于故事的情景导入而显得极其顺利,学生们对学习英语时间的枯燥感大大降低,课堂互动性也获得了极大改善。同时,我在教学“It’s time for...”句型中,我利用故事演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进行故事互动,在故事体验中加深对所学语句的理解。

2.语言文化意识培养。语言是国家文化的重要体现,教师要想让学生们学好英语,奠定坚实的英语基础,必须要让他们了解、掌握英语语言文化。下面,我将结合日常教学案例谈谈如何采用故事教学法渗透英语语言文化。

比如,在小学英语牛津译林版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 4《Drawing in the park》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们引入了“倾盆大雨”的小故事,先让学生们猜测“rain cats and dogs”的中文意思,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回答说“猫狗大战”的,有回答说“鸡飞狗跳”的,还有的甚至说“猫和狗在下雨”的,这是学生们对英语语言文化不了解的典型现象。其实,在英文中,“rain cats and dogs”的意思是“倾盆大雨”,学生们在这样的谚语故事教学环节中,对英语语言文化具有了些许了解,对异国文化纷纷提起了兴趣。

三、故事启发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课堂英语知识点,还要注重对学生在做人方面的培养,做到教学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在故事教学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问其对英语故事的看法或建议等等,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如,在小学英语牛津译林版教材四年级下册Project 1《My school life》教学过程中,我选取了一些生活感恩小故事,让学生们在故事中实现感性到理性的精神升华。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们走出课堂,联系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英语记录下来,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素养。

小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活跃,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度融合故事教学理念,将故事教学法与情境教学相互联系,运用故事的高趣味性和高互动性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同时,教师要始终做到英语教学以学生为本,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同时,注重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做人做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第8篇

口语交际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等的言语行为。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不单只是说话的技能技巧,还包括说话人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智力等方面的因素。口语表达能力是指运用口头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要顺利而高效地进行口语交际,必须具备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对低段小学生来说,基本的口语表达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基础。因此,在“听说起步・阅读识字――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中,我们把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小学低段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意义

“语文教学应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段小学生写话的基本要求,老师们也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课堂上常常听到教师对学生提出“把话说完整”“把说的话写下来”等要求,而学生的实际写话水平是怎样的呢?我们曾对八所学校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过写话能力测试,发现大多数学生要么话不多,写了扇句就无话可写了;要么语言不够规范,不会使用书面语言。

口语交际因其是人类日常生活和交际的基本功能,也是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基础,所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解决小学生“话说不完整”“书面语言不规范”的途径之一。可见,在小学低段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具有积极的意义。

1.有益于形成良好的语感

讲故事、读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通过讲和读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字音,使学生掌握语速的快慢、音调的高低、语气的舒缓等说话技巧。课堂上,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用真情拨动儿童的心弦。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记住老师的语气、语调的变化,讲故事时就会有意去模仿。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获得感知。教师讲完故事之后再让学生读故事,让学生体验“规范语言”的价值,进而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口头语”去充分表达发挥。长期训练,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语感,水到渠成地用准确的语言表情达意。

2.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学生通过教材和补充读物接触到的规范语言,其中包含着大量日常语言中没有的新词汇和句子,学生运用这些新词语和句子说话,能有效促进这些新的语言材料的内化,使口头语言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得到充分的

发展。

3.拓展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的发展必定会促进思维的发展。通过讲故事、读故事可以让学生学习规范的语言,使他们说话有条理、有层次,以此促进思维的条理性。同时规范的语言和准确的用词又能促进学生准确无误去表达,显示出思维的周密性。讲故事和读故事的过程也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他们边听、边记忆,同时加上肢体语言,通过表演再现课文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上我们还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语言范式说话、写话,利用课文的留白进行创编,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成绩优秀却不善言辞,说一句话也会磕磕绊绊,有的学生则一开口就滔滔不绝,说话不着边际,这些都不是良好的说话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让学生学着说规范的语言,有利于提高学生表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5.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口语表达对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很有帮助。在讲故事、读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口语表达,得到别人的关注与肯定,这样,他们的自信心自然会与日俱增。

二、“双重点”教学模式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进入小学,儿童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发展口头语言,促进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并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说:“一个人的文采、词语水平取决于词汇的积累。对小学生来说,句子、词汇的积累非常重要。”对于识字不多的低段学生,口头言语将是学生表达与交流的基本形式。他们经历反复的言语实践活动,积累大量的新词汇和句子,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会增强。根据低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教学中重点采取以下策略:

1.加强朗读训练

朗读是儿童学习语言的一种重要方式。朗读质量的标准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即不读错字、不添字、不丢字、不颠倒、不重复;流利,即不读断句,快慢适中、语音连续,并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即在理解的基础上,凭借语调、节奏等把言语方面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对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这就需要进行语言技巧的处理和语音的多种变化,通过形象化的口语表达再现书面语言隐藏的内在情感。这个过程对纠正学生口吃、嗫嚅和乱加口头语等不良的口语习惯,规范口语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组织传话游戏

传递话语,即把一方的话传给另一方。规则是发起人选择句子,然后将学生分成相同人数的几个小组。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用耳语把指定的一句话悄悄地告诉下一位参与者,逐个传话。说话声音不能太大,不能让后面的同学听见,且只能说一遍。等传话结束时,第一人和最后一人再各自把所传、所听的那句话讲出来,结果正确的获胜。

传话游戏形式灵活,趣味十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听得清楚才能传得准确,表达流利才能传得迅速,能很好地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3.练习讲故事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尤其是低段小朋友。他们在课堂上容易分散注意力,但只要听故事就会很专心。低段教材中的选文大都以故事类为主,这些故事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有不同的表达方法、不同的句型结构、丰富的词汇。如果让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积累下来,其词汇量、语言量也会大得惊人。“听说起步・阅读识字――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就是依据低段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低段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采用“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编故事”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积累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

三、 口语训练的素材来源与使用策略

1.教材中的故事

低段语文教材中故事类的文本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故事有儿童喜欢的童话,如《北风和小鱼》《蚂蚁和蝈蝈》;有蕴含道理的寓言故事,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还有反映历史人物、事件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很适合运用“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的方法教学。一般用30分钟学生就可以将故事基本讲下来,这个过程中识字任务也可基本完成。余下10分钟时间再集中进行2~3个字的书写指导。但是要达到“能按原文讲下来,语调和表情生动,能自创动作提高讲故事的生动性”这一目标,一节课是不够的,所以在第二节n,再采取一系列新的策略让学生记住故事内容,如表演讲、小伙伴合作讲、配乐讲、给大胆讲故事的学生录音等,以激发他们讲好故事的积极性。

在听故事、讲故事的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创编故事。创编故事的形式很多。低段教材提供的文本具有童趣,有的文本中留有值得学生去品味的情节没有写出来,有的教材结尾让人回味,有的文本中的一个句子或段落学生易于模仿。利用教材中的这些留白,一年级的学生可以补充故事和仿编故事,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补白或照样子编故事。故事编好,再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展示。因为是自己的创作,学生讲故事的热情特别高。

2.补充教材中的故事

教材中提供的故事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量,所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我们从其他版本的教材和一些规范的课外读物中挑选了一些文章,汇编成适合1~2年级学生阅读的补充教材(共四册)。选文内容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也增大了学生的识字量。我们在选编时注意了题材内容的丰富性,所选的内容主要以故事为主,如,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知识性故事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3.绘本故事

绘本故事分两种,一种是有文字的,一种是纯图画的。优秀的绘本素材有很多,教师可以精挑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的绘本做成PPT,教师不要先读文字,要让学生先看图画。预留空间,让学生的想象驰骋,掌握绘本的整体意境,然后再诵读。在诵读文字的时候,我们应忠于原味,既不偷工减料,也不加油添醋。学生一边听,一边记,整体感知之后教师再根据情节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故事,学生听完故事之后对照图画再讲故事。这样,学生才可以体会到绘本的文学及秩序之美,掌握绘本的整体意境。

看图讲故事是日常口语教学最常用的策略与手段。比如,请学生用1分钟的时间仔细观察如下这幅图《一年以后》。1分钟后,根据这幅图画讲一个故事,讲得越仔细越生动越好。教师在巡视学生分组编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大声地提示学生(让其他组的学生也能听到老师的指导)。比如,结合题目把图上的信息讲出来,尽量把故事讲完整;用讲故事的语气讲述;要编合理、生动的人物对话;用词准确、丰富;能流畅地表达图画的意思;能使

用表示时间的词把故事内容说清楚。

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是否有效?通过学生讲故事的情况能够直观地体现出来。为便于教师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我们设计了如下观测量表:

经过这样的观察评测,一堂完整的口语训练课达标的

程度就可以让执教教师了然

于心。

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创作纯图画的绘本。如贴画编故事训练:第一步,让学生搜集、阅读、剪贴自己喜欢的图片。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的过程是孩子们对图画进行阅读、欣赏的过程,剪贴的过程则是锻炼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通过选择、剪贴,孩子们与图画中的动物、人物产生感情,能激起表达的愿望。第二步,观察欣赏自己的图片材料,引导学生将个体图片组合成一幅新图画。这就需要学生迅速找到图片之间的结合点,因而,图片组合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创作的过程。通过思考,孩子们把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图片巧妙地组合在了一起。第三步,教师趁机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贴画编故事、讲故事。孩子们边说边移动图片,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给动物、人物以语言和感情。在这种轻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

第9篇

【关键词】故事教学 小学 低年级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01-01

对于小学低年级而言,英语教学的内容虽然非常简单,但是教学任务却不简单。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小,认知能力也不是很强,这阶段的英语教学最主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教学关键,在小学低年级当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是很重要的。

一、分析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认读能力的现状

小学低年级英语认读教学最主要的是强调学生对英语单词和语句的一个整体的印象,比如:当学生遇到单词“pig”时,能够非常直接的读出来,而不再需要分解字母来进行朗读;看到一句完整的句子,例如“how do you do ?”的时候,就算不知道每一个单词所代表的意思,也能够知道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并且能够很连贯顺畅的将其读出来。

目前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当中,很多学生还是依靠图片来进行英语单词的认读,面对图片或者卡片,能够准确的说出相应事物的英语单词,倘若一旦没有了图片的提示,而是直接面对英语单词,大多数学生就认不出来了。比如,指着图片上的苹果和橘子,学生很容易读出“apple”和“orange”,但是直接将单词放在他们的面前,却不知道每个单词所对应的水果了。英语单词上是这样,句子上也是如此。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和情境说出相对应的英语对话,但是没有相关情境的提示,而是直接给出英语句子,学生就认不出来,混淆不清。另外,一些单词比较形似,如“dog”和“fog”,“fox”和“box”等,面对这些单词的时候,很多学生不会区分,认读困难。而且,对于手写体和印刷体,字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英语认读,很多学生对于印刷体不能准确的进行辨认。

二、何谓故事教学以及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所谓故事教学,其实就是一种教学活动,教师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对听到的故事进行一个再输入和输出,进行故事教学的前提必须是学生已经充分扫除了语言障碍。进行故事教学就是将一些比较分散零碎的语言上的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彼此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借此以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能有所提高,而且故事的生动形象和情节性也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此阶段的思维发展的特性,故事教学更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英语认读方面的能力普遍有所欠缺,主要是因为基础薄弱和思维能力。这阶段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对其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掌握的英语词汇也非常少。而且这时候的学生思维还处于发展和完善的时期,虽然有较强的形象思维,也能较好的理解图片和实物,但是在抽象以及逻辑推理方面却比较欠缺,对于直接给出的英语单词和句子,理解上较差。除此之外,教学中教师对认读的轻视以及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主动,缺乏专注性也是影响认读能力提高的因素。对于小学生而言,故事更有吸引力,因而,将故事教学运用到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当中是很有必要的。

三、故事教学运用到小学低年级英语认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当中运用故事教学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充分体现了英语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目标上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信心,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语言的交流能力;课程实施时注重营造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注重参与到体验的活动当中以及创造语言实践;评价英语教学时,重视学习态度以及活动的参与度等。第二,适合此阶段低年级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时期的孩子特别爱听故事,将相关词汇、语句以及对话等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英语教学,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加强理解,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四、故事教学法在英语认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编故事,故事要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例如,教师在教I can’t find my pen以及 book、pencil、ruler等时,可以将其编成一个生动的小故事来进行教学:

John:Tom,I can’t find my pen. Can you see it ?

Tom:Yes,is this you pen?

John:No,it is a pencil.It is not mine.

故事中约翰的钢笔不见了,询问汤姆是否看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类似的对话,在情景对话中更好的学习英文单词和句型,并且积极参与课堂,加强语感等。

第二,有效组织课堂。首先,教师对故事进行简单的讲解,在这过程中直接拎出新的单词、句型和语法。其次,对于一些重要的词汇和句型要进行巩固。例如,在学习“What is the time? ”“Let me see.It is 8:00.”时,可以通过夸张的表演和模仿以及小游戏来多次练习,加强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熟悉故事。在学生认识和学习了故事当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并且也练习了重要句型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诵读对整个故事进行再熟悉,以加强理解,加深记忆。例如,在之前的“询问时间”的情景当中,可以进行角色互换,对故事有更深的理解。

第四,背诵故事。在英语的学习上,除了词汇、句型和语法之外,语感的培养也很重要,而反复诵读和背诵对发展语感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要求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对于学习英语是非常有好处的。

五、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时要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认读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故事的选择要合适,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要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兴趣,还要注意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融合进去。2.讲故事要注意运用一些辅助物,如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等。3.故事教学不是单纯的讲故事,而是要将特定的一些教学任务融进去,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和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故事教学法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通过故事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故事的听取过程当中更好的理解英语词汇、句型和语法等,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让他们更加善于表达,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沈月娥.用故事教学辅助小学低年级英语认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10):38.

[2]丁宁.用故事教学辅助小学低年级英语认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1,(2):142-143.

第10篇

策略一:主题故事活动,享受语言运用的乐趣

现行的中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是采用题材法编写的,课文一般是一个连贯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每一个故事都配有大量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插图,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直接的功效性和教育性。

为了有效地加强中小学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运用,笔者以江苏省牛津中小学为依据,根据单元教学主题,创设系列故事情境,设计故事活动“四环节”组织学生表演出所学的内容,形成了综合运用单元知识的能力。故事活动的“四个环节”为:聆听故事、初步感知;模仿故事、理解内容;读讲故事、巩固所学和编演故事、运用知识。

1.聆听故事、初步感知

上课伊始,采用听指令做动作、看图听故事、音乐声中听故事等方式创设宽松愉悦的故事语境,让学生静心聆听故事。在本环节中教师把新旧知识有效地结合,通过不同形式的听力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为故事学习埋下伏笔。

2.模仿故事、理解内容

运用实物、图片、头饰、投影、录像等设置真实的情境,示范讲故事,学生模仿记忆故事。创编儿歌或选择游戏如Listen and do actions、Tou chan dguess、What’s missing等方法突破重难点。教学中运用儿歌、说唱、音乐、游戏等突出故事中的重点句式,并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究等方式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使用语言,学生诵读节奏感强的语句,易学好记。

3.读讲故事、巩固所学

听录音、看故事、读故事,整体理解故事。故事接龙,看图片或课件复述故事;图文匹配,读故事为图片选择相应的句子。

4.编演故事、运用知识

演故事可以作为一种英语课堂活动使语言教学交际化,在课堂里用英语进行交际。各组成员要积极参与、分工合作,选好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相互配合。可节选其中的一个片段运用所学语言,发挥想象编故事;也可以整篇表演。各组要给表演小组客观公正的评价。

丰富多彩的故事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定期开展“故事大王”“一分钟故事演讲”“故事诵读”“课本剧表演”等系列活动,增强了中小学学生英语的语感,强化对单元知识的系统梳理,有效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策略二:精彩节日活动,感知文化意识的异同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通过系列节日活动的开展,加强中小学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应用意识,理解国内外节日的异同。起初,每学期开展节日单项活动,如制作节日贺卡、写上祝福语;搜集节日相关资料,创编图文并茂的小书;查阅节日风土人情,设计手抄小报;节日故事演讲;节日主题歌曲联唱;主题板报;等等。然后,循序渐进到每学期的节日大联欢主题晚会的有序开展,开始的圣诞节日系列活动扩大到感恩节、万圣节、复活节等不同节日系列活动,起初在小学开展,范围扩大到初中,并进行了中小学的校际联谊活动。精彩节日活动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验异域风土人情,感受异域文化习俗,在活动中比较和思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理解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更加懂得热爱祖国文化。在系列节日活动中,在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对比尊重文化异同中,悄无声息地完成了文化信息的输入和文化意识的习得。

策略三:外教教学活动,体验语言交际的快乐

1.礼仪教育活动,尊重文化差异

在六、七年级成立礼仪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中西方交往礼仪基本知识和能力的了解和认同活动。举办中西方交往礼仪基本知识讲座;指导学生网络搜集各国交往礼仪;以中国和欧美等西方国家的交往礼仪的对比为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采集各国礼仪精华,开展礼仪展示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国际礼仪知识,了解异域文化,培养文化认同,学会与外教融洽相处。

2.走进外教课堂,体验学用之乐

为了进一步凸显英语特色,加强英语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展了外教进课堂的英语教学活动,在近距离与外教的语言交流中,边听边理解,感受和体验外教的魅力,体验原汁原味的英籍国家的人讲英语,培养兴趣,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感受英语学习的快乐。学校建成了专门的英语活动室,聘请了外籍英语专家,针对中小学各个年级,每周每班上一次外教英语课,感受西方文化的魅力,学习并了解西方文化,体会日常生活用语在交际用语中与正式语言应用的区别,让更多的学生愉快地接受和掌握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得到更好的锻炼,夯实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3.“英语角”活动,拓展学用渠道

六七年级开展“英语角”活动,外教教师组织开展英语口语对话、演讲、观看英文影片片段并引导学生模仿配音,或者阅读英文书籍片段,并引导他们用英文写读后感;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话剧表演活动,提升学生应用英语的交流能力和文化交际技能。

4.校际联谊活动,促进中小学英语交流

建立广泛的国际交流网络,开展友好学校学生的互访交流。以“中小学联谊会”“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活动为切入点,开展学生互访、艺术教育交流活动,诸如书法、绘画、京剧、排球比赛等。借助网络交流,联谊活动,中小学师生互通有无,增进了解,共同提高。

以活动为载体训练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开展主题故事活动、精彩节日活动、外教英语教学活动等不仅架设了中小学过渡的桥梁,而且增强了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展示自己的风采,增强自信心,提升应用英语的交流能力和文化交际技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应用价值

(一)故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爱好英语学习的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及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等,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第二语言时,那些既有语言学习天赋又有较强学习动力的学生是比较成功的学习者。可见,英语学习兴趣在小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自信心,才能最大限度增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由于从小较少接触英语,使得在英语学习中有一定难度。英语与小学生自小接触的母语存在较大差异,初学遇到的生词较多,在不了解基础语法知识的情况下,很难了解英语学习的规律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难度,致使英语学习出现普遍的枯燥现象。若教师仍采取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难免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巧妙引入小故事,从而激发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当他们兴趣被激发出来时,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与动力,才能做到自主积极地学习。小学生生性好动、思维想象力丰富、对未知的事物都非常好奇,并具有浓厚的兴趣,而英语教学采用故事讲授法则很好地迎合了小学生的这种心理性格特征。故事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这些都是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因此故事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中学习英语单词、理解英语故事中故事情节,通过故事这个载体,学生在比较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英语知识。

(二)故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新课标指出,不能忽视语言素材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跨文化交际。小学生词汇量小且缺乏相应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无形中造成了阅读理解障碍,所以教师在设计和阅读相关活动时,可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穿插小故事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以往的英语教学主要是讲授英语词汇与语法,教师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做大量的题,教师讲大量的题,所有一切都是为应试考试而准备的,学生的听力训练被忽视。我国的学生学习的英语多数都是哑巴英语,在听力、口语等方面非常欠缺,在写的方面只会写一些非常书面的书本语言,脱离了实际生活运用。教师采用英语故事教学,将英语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到大量的听、读等输入,能够感受到英语发音、音律及英语语音的结构。另外,学生在听英语故事时,会结合上下文理解故事情节,对情节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这样的一个英语故事教学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就接受了英语语言的输入,并逐渐地接受了抽象的英语语言规则,长时间下来就会形成很好的英语语感。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一)选取合适的英语故事

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选取英语故事,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喜欢情节比较复杂一点并且具有戏剧性与曲折性的故事,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则更偏向于那些情节简单、故事主角是动物的故事,教师应该根据所教的学生年级,选择不同的故事。在确定故事内容之后,教师应该计划拟订故事教学的计划,明确故事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实现英语故事教学的目标。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故事中一些比较复杂的语言现象,教师应该适当地将语言现象进行简化,讲授故事时把握好节奏、体态语及语气等。故事讲授中,一些必要的教具是不可或缺的,将故事相关的实物或者生词卡展示给学生,将故事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利用实物或者是图片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引发学生的思考。

选取合适的英语故事,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可以选取这些小故事:《不守承诺的狼》、《铁匠与狗》、《一枚硬币的旅程》等,这些故事情节具有戏剧性,故事情节复杂,故事本身蕴含着比较深刻的含义,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是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选取这些故事时,应该将小学英语课文内容的主旨内涵挖掘出来,将这些作为故事选取的依据。例如小学三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课文“I’m Liu Tao”,这篇课文主要用来教授学生与同学之间的日常交流,通过主人公Liu Tao同学与其他同学相互打招呼的方式,告诉学生怎么采用英语询问别人的名字以及向老师、同学问好,课文中还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场景,故事场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分别模仿Liu Tao以及他的老师、同学等,进行角色扮演,增加英语口语练习机会,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自然融入到故事教学中。

(二)教师与学生互动讲故事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讲授英语故事时应该采取多种不同方式,与学生积极互动起来。例如教师在故事开头时,可以采用不同多种方式来做开场白,讲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话题,在故事开头可以直接套用“Long,Long ago”或者是“Once upon a time”等惯用语来讲故事。故事讲解过程中,教师不用自己单独地从开头讲到结尾,而应该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指导引导学生参与到故事的讲述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有关故事的单词卡片,教师可以将其分发给学生,故事讲解过程中学生如果听到了某个关键词,这个持卡的学生举手就表明其听懂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与学生互动,讲故事时停下来询问学生的感受、询问学生在遇到故事中的情境时,他们会怎样做,让学生用汉英两种语言回答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授《披着羊皮的狼》这个故事时,在讲解过程中就可以暂停下来,询问学生如果他们遇到这样的问题:发现羊原来是一匹狼时,他们会怎么办?当人们发现这只羊原来是一匹披着羊皮的狼时,人们会有怎样的反应与对策呢?这样的提问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不自觉地就锻炼了自己的英语口语与听力能力。

(三)采用多种形式将故事呈现出来

第12篇

关键词:学生;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应用

故事教学法是最适合小学生英语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段和他们的心理特点。这种教学方式,是将课本上的英文单词、词组等教学内容用形象生动的幽默故事呈现出来。运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更可以培养小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成才。

一、故事教学法的内在含义

如果学生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爱好,那么,他们就能够自主去思考和学习,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效率,同时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教师应用故事教学法来引导小学生学习英语,这样做是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

二、应用故事教学法的优势

(1)可以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喜欢听故事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孩子们为了能听懂故事的意思,他们会很用心地去听,同时目的性很强,如果听不明白,他们会追着问,直到弄明白为止,而要是听懂了,他们就会有很强的满足感,这样就会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英语语感和语速的控制,使他们能够熟悉英语的单词的构成方式和句子、结构等。

(3)通过多听故事和多讲故事,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听讲故事的熟练程度,还会提高他们的英语说写的流利程度。

(4)有助于开拓小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小学生的分析能力。当小学生在听或在阅读故事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陌生的生词,这样,他们就不可能把故事的整体意思理解出来,这样就会迫使小学生用猜测的方式来推断这些陌生单词的意思,这样一来,不仅会锻炼小学生的推理能力,还会提升他们的智力。

(5)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沟通和社交能力。教师们不光在教,同时也会给小学生锻炼的机会。有的时候教师会给他们设立讲故事活动,一个学生在前面讲,其他同学当听众,循环演讲,这样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乐趣,还会在演讲过程中给予极大的锻炼,从中可以提高他们的演讲能力,还会提高他们的沟通和社交能力。

(6)会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水准。因为这些故事都内含很深的寓意,这样,在给学生讲故事或是在听故事中,都会让他们思考故事的主题,当他们听明白了故事的寓意时,就可以自己把故事讲出来了,同时通过寓意也会提升他们的品德教育。

三、如何操作故事教学法

故事教学法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从而提高他们全面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1)故事的选择。故事教学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选择一个好的故事讲给小学生们听,才会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这样,就要看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故事了。首先我们要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段的故事,其次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

(2)根据课本内容和所要学习的单词进行选择。教师首先利用学生熟悉的材料进行教学,然后再根据课本内容和所要学习的单词进行选择,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单词,同时也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①故事中所涉及到的语言与故事情节,是否与之前学过的知识相关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曾经学过的知识与学生进行互动,或者在互动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发问技巧让学生们来回答……这样做,就像教师培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样,不论是谁都能参与进来,这样做就会提高他们参与感。当他们答对了,还会有一定的成就感。②故事中的情节一定要清晰,而且故事中的角色一定要让学生分清,这样做可以让他们更能专注于听故事,同时也会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心动。这样会让学生领略老师给他们讲这则故事的真正用意。

三、注意的问题

通过故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辅助小学生学会英语单词的构成和实用句子的应用,最终达到可以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以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但是在教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以下几项,避免让他们走进误区。①学的是英语,一定不要让中英式英语出现,这样会误导孩子。②小学英语要以听、说、读、写、译这五项作为基本教学。③在应用故事教学时,教师所讲的故事要有始有终,必须做到完整。

总之,故事教学法对小学生英语教学来说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教师通过运用寓言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沟通和社交能力,使他们真正成才。

参考文献:

[1]张瑞华.浅谈讲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

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