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穷人课文

穷人课文

时间:2023-05-30 10:37:13

穷人课文

第1篇

渔夫看了看桑娜,说:“桑娜,你做得很对。虽然我们会比平常再辛苦一点,但是我们一定会顶过去的,为了我们的七个孩子!”桑娜点了点头。渔夫又看了看自己的七个孩子,心里无比的欣慰。

又是新的一天……渔夫早早的就出海捕鱼了,桑娜也是刚起床就在缝衣服。此时窗外的天边泛出一道鱼肚白,渔夫和桑娜的七个孩子还在海风呼啸声中呼呼大睡。桑娜有时缝完一件衣服还会看一看孩子,看着七个那样可爱的孩子,桑娜笑了。过了许久,桑娜擦了擦脸上豆大的汗珠,说:“好了,先休息一下,是时候该给孩子们做早餐了。”桑娜走向厨房,挑选了七条小鱼,又走出门外,拿了许多干草和木头回来。她用小木棍刺穿鱼,用火柴点燃干草,来给孩子们烤鱼吃。细心的桑娜还把每条鱼的刺都理了理,免得孩子们被刺卡住。“滋滋……”桑娜烤着鱼,准备等到孩子们醒来的时候再给他们吃。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醒了。他们异口同声的叫着:“妈妈。”桑娜听见了,十分高兴。孩子们从床上爬下来,慢慢地走着。桑娜将鱼分别给了每个孩子:“吃吧。”桑娜抚摸着孩子们的头,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桑娜也十分欣慰。等孩子们吃完早餐后,桑娜又开始缝衣服了。可是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在捣乱,他们在把要缝的衣服丢来丢去,像玩具一样。可是桑娜并没有责怪他们,而是用温柔的语气说道:“呵呵,你们好好玩吧。”

到了晚上了,渔夫现在也该回来了,桑娜略微有些担心。在等待的途中,桑娜一边在胸口画着十字,一边在家里走个不停。突然,家里的门被打开了。一股清凉的海风冲进屋子,原来是魁梧黧黑的渔夫回来了。他说:“嘿,桑娜,我回来了!”桑娜十分激动,说:“噢!保佑上帝!你总算回来了。”这时,桑娜还没有注意到,即将有一个大惊喜要从天而降。渔夫将身后湿漉漉的渔网拖了出来。“一大网鱼!”桑娜非常惊讶。渔夫得意地笑了笑。渔夫又说:“对了,桑娜。今天捕鱼时衣服又烂了一些,等一下帮我缝一缝。”“好的。”渔夫走向孩子们,说:“孩子们,我回来了!”孩子们笑起来,抱着渔夫,“噢!我可抱不动这么多孩子。”“呵呵。”大家都笑起来了,真是幸福的一家。

六年级:黄茜莼

第2篇

关键词:文本解读;教学策略;激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232-01

一、文本解读

《穷人》是“真情”主题单元中的首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主要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就更感人至深了。课文饱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以及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对于这篇包含着浓厚感情的文章,抓住情感组织教学,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体验情感,触及心灵,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是我设计和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所在。

二、教学策略

1、找准切入点,激感

开课伊始,学生读课题,老师发问:提到穷人,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一些人,学生纷纷举手,“那些衣衫褴褛的人”,“那些流落街头,生活没有着落的人”,“那些没有收入却身患重病的人”——接着老师用缓慢低沉的语调提问:想到这些人的境遇,你的心里涌起了怎样的情感呢?学生们顿时个个神色凝重,“他们真可怜!”“我很同情他们”——由此,老师顺势导入: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笔下的穷人又有着怎样的生活遭遇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来了解一下。学生带着对穷人命运的同情与关心,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课文的学习,教师也由此找准了课文与学生情感的切入点,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抓重点语句,催生情感

课文中桑娜和西蒙两家生活的穷困和悲惨,虽没用一个“穷”字来描述,但从文中的环境描写和一些重点语句中能感受得十分真切。于是,在初步调动学生对穷人命运充满关心与同情的情况下,教师让学生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最能反映桑娜与西蒙两家生活境遇的句子。学生们找得认真,说得也真诚,从“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可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深切体会到桑娜一家生活的艰难。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愈发增添了对穷人命运的关切与揪心。

3、品人物形象,体验情感

桑娜与西蒙两家贫困、悲惨,但在这样贫穷的情况下,桑娜与渔夫毅然做出了收养两个孤儿的惊人举动,桑娜与渔夫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是该课学习的重点。而这一品质是通过人物对话、心理等一系列形象描写表现出来。让学生认真研读,找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对话的句子品读,尤其是桑娜抱孤儿回家后复杂的心理活动是重点也是难点。可组织学生交流:桑娜在等待丈夫的时候会想到哪些,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同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一个孩子的家庭与两个,多个孩子的家庭,父母肩上的担子一样吗?说说桑娜与渔夫现在的生活状况等等,通过这些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感同深受的领悟出桑娜的不安,凸显了她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

渔夫与桑娜的对话描写,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人物的真情实感。桑娜的紧张、不安,渔夫的爽直、乐于助人都从对话中表露出来。特别是渔夫的一句“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中的“熬”字真是令人心痛、催人泪下,渔夫与妻子一样具有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跃然纸上。通过反复品读这些描写,从语言中体会人物真情。

4、续故事发展,升华情感

第3篇

1、一会儿,我钻进了奥妙无穷的数学天地。

2、自从我跨入小学的大门以来,我上过许许多多的课,有生动活泼的语文课,有妙趣横生的数学课,还有奥妙无穷的自然课。

3、哦,天空,你不仅仅是美丽,你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像神话一样美好,像神话一样奥妙无穷,像神话一样永远富有无穷无尽的魅力。

4、成语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其中既有历史名人的故事,也有重要的历史事件,还记录着古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5、当我们凝视到秋潭般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6、无论是严谨雄辩的哲学思想,还是奥妙无穷的知识,无论是精美绝伦的唐诗宋词,还是神气有趣的神话传说,无不以书的形式传承至今。

7、是啊,多读书,可以从中吸取到许多知识,这对你有很大的帮助,让你开阔眼界,知道大自然的无穷奥妙。

8、最近发现的这个洞穴真是奥妙无穷充满惊喜,尤其是那些五彩的石头。

9、同样,色彩也是现代广告设计中的一种必要技巧和研究领域,()使广告色彩奥妙无穷。

10、读这部书,有如读《巴黎圣母院》,奇谲诡变,奥妙无穷。

11、视角是个奥妙无穷的东西。俯仰之间,眼中势派大相径庭,自我心态变迥然不同。

12、文祥不懂禅机,只觉得教主最后一句话蕴藏无穷的奥妙。

13、魔方发明后不久就风靡世界,人们发现这个小方块组成的玩意实在是奥妙无穷。

14、色彩是广告设计中的一种必要技巧,使广告色彩奥妙无穷。

15、奥妙无穷的反义词有一成不变和一定之规等等。

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艺术性;创造性思维

问题是思维产生火花的根源,是创新的基石,一切的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如苹果为什么会掉地上而不是掉天上?于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的有效应用,能够不断的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艺术性提问,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以下,笔者就此话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发表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提问内容要有思维价值

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简单的是非选择上,学生的思维能力便难以得到提高。因此,精心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那些精于设问之道的名师常常能独具眼力,在易被常人忽视之处,捕捉到具有较大思维价值的问点。

例如在执教《凡卡》一文时,以凡卡的信爷爷能否收到这个中心,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为什么?联系爷爷的处境想一想,如果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能不能改变凡卡的处境?为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显然具有较大的思维价值,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充分做好提问设计

有道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亦是如此。笔者认为,要做好语文课堂的提问,任课教师不能遇到问题再思考如何发问,而应当提前设置好本课的问题。例如,在教《回乡偶书》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了一个主问题――“什么是乡情”,并围绕这一主要问题设计了其他几大分问题,首先,从诗文本身来讲,作者是如何写“自己老了”?作者的乡音没有改变是为什么、又说明了什么?儿童为什么会“笑问”?其次,从全诗的主题思想出发,向学生提问“中国人有怎样的故乡情结?”怎样看待中国人“叶落归根”的情怀?在这整组问题的设计过程中,主问题是经过提炼和概括之后着眼于全诗,整体的带动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的,而分问题则是着眼于细节和课后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进行长时间、深层次的自主学习。通过设计以主问题联动分问题,以系统的提问框架建构语文课堂教学,从而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大大减少了那些一般性的、肤浅的提问,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文主旨的认识。

三、提问要明确具体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因此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在执教《穷人》一文时,我先问学生:“对课文用‘穷人’作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回答:“因为桑娜是穷人,所以用‘穷人’作题目。”“因为桑娜收养的是穷人的孩子,所以课文题目叫《穷人》。”显然,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存在困惑。于是,我接着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着重写的是桑娜,为什么不用‘桑娜’为题,而是用‘穷人’呢?谁能从课文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中去仔细想一想,找到答案呢?”这样的问点明确具体,学生经过思考后有所悟:“课文描写了三个人物,他们都是穷人。”“课文叙述的事情都发生在穷人之间。”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追问:“作者描写这些穷人,叙述穷人之间发生的事,为的是什么?”学生恍然大悟:“为了歌颂穷人的高尚品质”。

四、在教材的精华处创设最佳时机

1. 在内容的关键处提问。

在教材重要的地方即学生不易理解的词、句、段进行提问,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如学习《詹天佑》一文,教师可以围绕中心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杰出”是什么意思?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表现在哪里?弄清了这些问题,就能使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课文的中心。

2. 在内容的变化处提问。

内容的变化处往往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是读者发掘其内涵的关键之处,也是学生由于受知识、阅历的局限容易忽略之处。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设疑激思,引导学生的理解向纵深拓展。如《丰碑》一文,作者抓住将军错怪军需处长的一系列细节,从侧面雕塑。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将军两次发愣有什么不同之处?将军的动作神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深读课文,就能体会到军需处长的那种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3. 在内容的空白处提问。

作者写作时为了行文简洁,会将文章的某一部分写得比较简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文章的这些空白之处,正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空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以此为源点,辐射式展开,深层次发挥,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创新能力。

五、提问要适度适量

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太肤浅,学生不用思考就能脱口而出,不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没有挑战性,诸如什么“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这样的问题提出来就是废话。反之,问题过难,学生望而却步,没有思考的兴趣,反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高频率提问不等于高效率提问,因为提问的数量不等于质量。一节课下来,教师提问的时间多,学牛思考的机会少。教师在吃透文章全部内容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找出文章前后之间的关系并提问。

参考文献:

[1]王德勋.课堂提问时机及提问方式研究.课程与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08.8

第5篇

关键词:穷人;意义;简说 ;品质

一、托尔斯泰与《穷人》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伟大的俄国作:作家。出身贵族家庭,早年接受典型的贵族教育。1851年参军,不久开始创作小说《童年》。1856年退役后两度出国游历、考察。1863年起用六年 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后来又写成《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著名作品。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心理描写逼真、细腻,语言质朴洗炼,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巨大影响。

托尔斯泰重视儿童读物。他曾创办教育杂志,出版了《启蒙课本》《新启蒙课本》和《俄罗斯读物》(1-4册),共有三百多件作品。作品语言规范、浅近,篇幅大多短小,故事生动有趣,寓意明显而富有教育意义,像《李子核》《狼来了》,已为全世界儿童所熟知。选入小学 语文课本中的《七颗钻石》也是他写的。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时期,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二、《穷人》思想意义

一是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 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 分真切。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 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 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这些描述饱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

二是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课文里没有一句直 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三、《穷人》标题的深意

课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与西蒙两 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 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样贫穷的情况下,桑娜 与渔夫做出了令人难以相信的举动:在自己五个孩子的基础上,主 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事例,讴歌了穷人宁 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 会的堕落与腐化。

四、《穷人》写作特色

《穷人》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渔夫与桑娜的对话,个性鲜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真情实感。渔夫的话显示出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而桑娜则小心应对,说话断断续续,表明了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反映出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质。

五、《穷人》结构特点

《穷人》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渔夫是否平安回家

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这样处理,使得全文波澜迭起,扣人心弦,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六、《穷人》语言特色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 子,—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 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 穷人的善良品质。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 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 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她“忐忑”是指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 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激起读者对桑娜今后命运的关心。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3、桑娜沉默了。

沉默是不做声的意思。桑娜与渔夫对话时先后两次“沉默”。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渔夫回家了,渔网也撕破了,面对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 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说话了。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 沉默了。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恩,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第6篇

【阅读内容】

《夏洛的网》(节选)、《最后一片叶子》《穷人》《小抄写员》《小丑的眼泪》《一碗清汤荞麦面》。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六篇课文,理解词语。

2.品读描写人物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作者抓住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洛和威尔伯之间纯真的友情,感悟最后一片叶子给琼珊带来的力量,体会桑娜、渔夫的善良和叙利奥的体贴懂事,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浓浓真情。

【教学重点】

阅读《穷人》《小抄写员》,品味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谈话导入: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预习“含泪的微笑”这组课文。

2.字词过关。

(1)老师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一些陌生的“拦路虎”,这些字你认识吗?

黧 搔 涮 赘 盹 啜 稽 攘 烊 荞 奢 侈

除了这些,你还遇到了哪些不认识的字?

(2)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

哆嗦 啜泣 熙攘 嗫嚅 荏苒 凄风苦雨 忐忑不安 如释重负 妙趣横生 无济于事 束手无策面面相觑 心神不宁 一如既往

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些词?除了这些,你还积累了哪些词语?给大家介绍一下。

3.请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回忆思考:六篇课文讲了六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二、品读重点,走近《穷人》

1.过渡:《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虽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能用一句话说说桑娜和渔夫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小结:他们是穷人,生活极端贫困,他们又不是穷人,他们精神上却是如此富有!

2.出示要求,圈画感悟。

(1)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作者是怎样写的?

(2)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作者又是怎样写的?

3.全班交流,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从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描写中感悟人物品质。

(出示: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读读这两个片段,桑娜此时是怎样复杂的心情?

小结:这两个句段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激动,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却坚定了收养两个孩子的决心。心理活动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忧虑,使读者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走近《小抄写员》,品味心理描写

1.穷人之间无私的帮助感人肺腑,亲人之间的相濡以沫同样带给我们感动的泪水。《小抄写员》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父亲对叙利奥的态度变化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快速找一找,是怎样的变化?

2.《小抄写员》的故事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叙利奥因为帮父亲抄签条而影响了学习,多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和误解,但他并没有退缩。他是怎样想的?画出描写叙利奥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心读一读,在课文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阅读交流。

小结: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荷,叙利奥默默帮助父亲工作,虽被误解仍坚持着。作者通过心理描写,细腻传神地写出了叙利奥复杂的心情,烘托出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父亲的关心。

3.练笔:故事的结果如何?看故事的最后一个温馨的镜头。

(出示句段,齐读:叙利奥疲劳到极点了……)

(1)当叙利奥醒来的时候,他发现“床沿上靠近自己胸口的地方……这时睡得正熟哩”,这时他又会想些什么?请你为叙利奥写一段心理描写。

(2)学生交流。

小结:是的,生活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艰辛和痛苦,还有真情的欢笑和感动,还有人生的真谛――爱。它让我想到了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人生如花,而爱便是花的蜜。

四、略读《最后一片叶子》《夏洛的网》

1. 最后一片叶子使琼珊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故事的最后一段既含蓄又耐人寻味,打开到141页,细细读读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里患肺炎去世了。他只病了两天。头一天早晨,门房发现他在楼下自己那间房里病得动弹不了。他的鞋子和衣服全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亲爱的,瞧瞧窗子外面,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难道你没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曼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小结:其实原文中贝尔曼是个很平凡的人,一个绘画水平一般的老画家,其貌不扬,说话粗俗,嗜酒如命,穷困潦倒,年过六十却还一事无成。然而贝尔曼平凡一生中的最后一片人生叶子却是永存的。

2.《夏洛的网》里,夏洛挽救了小猪威尔伯的生命,虽然自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夏洛无怨无悔。

(出示:“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对此,谈谈你的独到见解。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生命不是平淡地活着,或者自然地离去,而是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使自己的人生多一些爱的温暖和友情的快乐。生活带给人们的也不单单是艰辛和痛苦,更多的是真情的欢笑与感动,人生的真谛――爱。它告诉我们要在幸福的岁月中享受人生,在艰难的岁月中笑对人生。

五、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第7篇

课文是每个语文老师教学上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结合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造各种情景,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中学课本里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抱有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在从课外讲到课内,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比如在《背影》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针对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认为母亲很好,对父亲有着颇多怨言。难以理解课文中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我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父亲的不满,然后和学生讲述了自己父亲对我疼爱的一个小故事,他们很快明白,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在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讲述自己父亲的爱。又如在教学《一件小事》中,我给形式讲了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一位老太太给手提大袋小袋的我让坐的故事,形式很快明白小事中蕴涵的美好心灵。做文同做人。有的时候要明白课文,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做人,我通过自己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跳出课文的同时也是在理解课文。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景,取的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学习活动(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主要靠学习体会——学生去参与,去实践完成的。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不能满足于对课文的分析,而要求学生进入生活,去分析生活中的大语文,但同样需要教师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进入生活的情境中。比如在《人类的语言》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来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不过课文毕竟是有局限的,生活中变化无穷的语言比课本上的要丰富多彩得多。从课本中走出来,到生活中去采撷变化无穷的语言之花。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变化无穷的语言呢?学生的回答是多中多样的。如“《中国电视报》报中国电视”这条广告用语把一个报的一处词序加以变化,宣传了这张报纸的功能。又如:我成绩上升时回到家,爸爸大方地说“吃什么弄什么”,成绩下降时回到家,我也不啃声而是爸爸“弄什么吃什么”。语言的魅力和功底来自于对书法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我给学生讲了明朝才子解语的故事:解语家院门外是财主家的一片竹林。有一年大年三十那天,7岁的解语在院门上贴了一副红春联:“门外千竿竹,屋内万卷书”对仗工整,文笔端庄,吸引了全村读书人。财主见穷人比他还神气,竟派人把竹林砍掉了,想当场给解语来个难看。解语当然明白财主的用心,立即拿笔砚在春联下又添了两字,变成“门外千竿竹短,屋内万卷书长”。财主见了更为恼火,干脆叫人把竹林连根刨掉了。心想这回看你这个毛孩还有还啥咒可念!可是聪明的解语连想都没有多想,在春联下挥笔又添了两字,这门联就成为:“门外千竿竹短命,屋内万卷书长存”。着两个字一添,财主可傻了眼,再也不想出别的鬼点子,只好自认倒霉。看,这就是语言文字的的魅力。

有的时候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地理解课文。如《皇帝的新装》中,有一些十分适合表演的素材。骗子织布的动作,大臣观察的动作,由学生表演,学生为了表演,自然对课文认真研究。在初二说明文的教学中,表演情景有时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初二《核舟记》里多涉及空间位置,我让学生自习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分成小组表演。学生门认真研究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在理解上的偏差。最终得出了正确的表演位置。又如出三的小说单元中《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两课,都有很好的表演素材。《孔乙己》中我以讲台做为酒店的柜台,请学生表演酒店里的情景。在《范进中举》中请学生做出范进中举时的“拍、笑”等动作,同时结合语言,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很快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描写语言有了甲深的认识。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加快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创设课堂情景,发挥语文教学的情景效应,离不开良好的语言习惯培养。在教学中,书写习惯、读报和阅读短小精美文章的习惯、认真写作的习惯、整理笔记的习惯、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探讨的习惯等都在情景教学中培养。良好习惯的形成进一步提升了语文学习的能力。

第8篇

一、指导预习,诱发兴趣

预习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指导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

为此,教师在指导预习时,要注意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游戏、表演、观察活动等形式,预先感触情景,对课文有关内容有更直接的领会,避免预习的盲目性、程序化。如在指导预习《丑公主》一文时,可以预先布置学生担任课文中的角色,在课堂上表演,让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在不知不觉的情和知的渗透中快乐地学习,又在“乐学”的过程中学到学习的方法。

二、精心导入,引发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精心导入则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提高整堂课的效果。所以在学习新课时。就应在导入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中进入新课教学。

1 巧设悬念。教师用巧妙的语言设置悬念,能把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出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如教《穷人》一课时,笔者巧设“悬念”说:“同学们,你知道的穷人是怎样的?告诉老师他们的特点。”学生们跃跃欲试,各抒己见。笔者接着说:“今天老师和大家认识一下俄罗斯的穷人,看一下与大家所说的穷人有何不同?”说完板书课题“穷人”。“哦!”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疑问:“俄罗斯的穷人与大家所说的穷人有何不同?”这时,笔者顺势说:“同学们,本文中的穷人的确像你们所说的吃不饱,穿不暖,但他们也有不穷的东西。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去了解他们。”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起学生迫切阅读的情感,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学习活动。

2 智猜谜语。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则小小的谜语,往往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把注意力引到书本上来。

上面只是举了一些导人激趣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有好多导人方法:如插图导入、故事导人、影视导入、音乐歌曲导人、创设情境导入等等,举不胜举。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兴趣就行。

三、丰富形式,激发兴趣

教学中,要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体裁特点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多种教学形式,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欣赏课、自读课、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为学生创造一种表现和发展的环境和机会,使之尽情地表现才能,由被动变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鼓励人人参与。课堂教学应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其中对“学困生”要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多给他们“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如:教师巡视时,优先关照“学困生”;小组讨论。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其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等。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鼓励,让他们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其兴趣才会在教师、同学的肯定中萌生。

2 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美妙的音乐,看看生动逼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把学生带入形象直观的世界中,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声音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如临其境,沉浸其中,其乐融融。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把幻灯片、录像片、教学光盘等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兴趣盎然。

3 穿插游戏、故事。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持久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容易疲劳,而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达成。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语文知识的故事性和游戏性情境,使他们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笔者在识字教学中经常用“一字开花”、“找朋友”等游戏进行扩词比赛,从而丰富学生词汇,巩固字词。这样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特别对“学困生”帮助很大,教师也能达到较好地传授知识的目的。

第9篇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地位相当重要,是学好其它学科的知识基础。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中高年级一个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系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接受,还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并陶冶学生的情操。

1. 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语文课是从识字、组词开始的,到理解字、词的意思,再到掌握运用字、词进行造句,进而连句成段,结段成篇。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阅读、说话、创作。故此,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教学。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就是在教学中着重抓好字、词、句的训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找词划句”的训练,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以字带词,以词带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句,准确理解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意思和运用,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巧妙运用,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教学《伟大的友谊》,我先是着重抓住“穷苦”一词,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四个具体表现马克思生活“穷苦”的字:当、赊、欠、借。再以“马克思的生活为什么这么穷”这样的思考题引出前半段的内容,又用追问法让学生找出具体写原因的三个词:流亡、迫害、奠基。通过这四个字和三个词带动学生理解课文第二段的内容。这个问题又为下一内容“恩格斯竭尽全力帮助马克思”作了铺垫。顺利过渡后,我抓住“竭尽全力”这一词,让学生找具体表现恩格斯“竭尽全力”的有关词语:宁愿、十分厌恶、连续不断。学生充分而深刻地理解了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这样以字带词、以词带句、以句带段,层层深入,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文章的脉络,对文章的内容层次也十分清楚,对课文内容自然也就容易理解了。同时,学生也从中学到了品词析句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若能在课堂中适时引导学生对一些精辟的词语进行造句,学习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灵活运用词语,则更是一举多得。在课堂练习中,还可以设计一些按课文内容填空的练习题,删空课堂上要学生找的那些关键词语,对找词划句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2. 重视思考练习题的设计

思考题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教者的引领,通过每个段落的思考题,便可对学生进行本段内容的教学,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对教材十分熟悉,对教学思路十分清晰;对学生的引领,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初步了解到本段的课文内容。思考题的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对本段内容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要有提示性和挖掘作用。如在教学《伟大的友谊》第二段课文时,我是这样设计本段的思考题的:(1)马克思的生活过得怎样?(穷苦)(2)穷到什么程度?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内容,并找出最能表现这一内容的四个字。(当、赊、欠、借)(3)马克思的生活为什么会这样穷?(流亡-迫害-奠基)(4)他的态度怎样?说明了什么?(毫不在意、坚定的革命信念)(5)恩格斯怎样帮助马克思?在文中找出最能说明的一个成语来。(竭尽全力)(6)“竭尽全力”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恩格斯是竭尽全力的?(宁愿、十分厌恶、连续不断)(7)恩格斯为什么能够这样做?说明了什么?(友谊的伟大)这样设计思考题,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就能轻松理解、掌握了这段课文的内容。

3. 板书设计要精炼、层次分明

板书是一种很好的师生双边活动,不能片面地、单一地理解为这是教师的事。板书设计要精炼,而不能太过繁琐。一般是把学生在学习课文中找出来的能突出课文内容和显示文章脉络的重点词语板书出来,不要板得太多、太细。板书还要讲究一个“条理性”和“层次性”,哪个内容是属于大段的,哪个内容是属于层次的,哪个内容是属于小项的,在整个板书中,应该简单明了。大段对大段,层次对层次,具体内容对具体内容,行列整齐有序,让人看了一目了然。一个好的板书设计,既要能让人一眼就看出内容的重点,又能让人看出整篇文章的脉络和文章的中心内容。如《伟大的友谊》这一课的第二和第三段,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第10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大海的浩瀚无际和变幻无穷,体会作者对海的深厚情感,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3、在阅读中揣摩课文的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大海的浩瀚无际和变幻无穷,体会作者对海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弄清叙述顺序,学习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请学生课前搜集、交流描写大海的成语、诗词、图片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朗诵了不少描写大海的诗词,老师也准备了一首,想听么?

生:想。(兴奋地)

师:(朗诵)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师:是的,大海以它博大的胸怀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遗憾的是老师没有亲眼目睹过大海的壮丽。咱们同学有见过大海的么?

生:有。(个别学生举手)

师:你们可比老师幸运多了!今天我们就随作者再次走近大海,感受它的魅力。继续学习第三课我爱大海。(板书:我爱大海)

二、找中心句:

师:老师搜集了一段大海的画面,请大家欣赏一下。(出示大海的视频)

生:(倾听着大海的声音,欣赏着大海的画面)

师:大海给了你什么感受?

生:我看见了波澜壮阔的大海,听到了它的海浪声。

生:我真想马上到海边去玩一玩!

师:这是你们心目中的大海,与大海朝夕相处的作者,他心目中的大海有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到作者直接赞美大海的段落。

生:(快速浏览)

师:请找到的同学读一读。

生:我爱海,爱海的浩瀚无际,也爱海的变幻无穷。

师:齐读这段。(板书:浩瀚无际变幻无穷)

三、整体感知:

师:作者是怎样把大海的浩瀚无际、变幻无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并在文中做好批注,写出喜欢的原因。

生:边读边画。(师巡视)

师:咱们先从整体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时段的大海?

生:我喜欢清晨的大海,因为此时风平浪静。(板书:清晨)

师:还有不同看法么?

生:(喜欢上午、傍晚、夜晚的大海,并分别说出喜欢的原因)

师:(相机板书:上午傍晚夜晚)

师:老师和这名同学是知音,因为我也喜欢夜晚中的大海,那是为什么呢?请一名同学美美的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想一想你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一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全体看电子白板)

四、重点学习

生:朗读课文。(饱满地)

师:请同学们汇报交流。

生:读第一句。这一句写出了大海的颜色。

师:的确是黑,太黑了,相当的黑,和作者比较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生:象一个黑箱子倒扣在海面上,这是比喻句,更生动形象了。

师:你真会读书,把这句再读一读。(画出:黑箱子)

生:有感情的读句子。

师:真不错,继续汇报。

生:狂风骤起这个词用得好。说明海面风很大。

师:骤怎样理解?(画出:骤)

生:突然的意思。

师:你能把这一句读一读么?

生:朗读(语气不够)

师:海面黑漆漆的一片,又突然刮起狂风,应该怎么读?

生:朗读(读出了恐惧的感觉)

师:接着往下谈。

生:巨浪在征服了海洋之后,到达岸边逐渐筋疲力尽,最后用尽全力,口吐白沫倒在海滩上。这是拟人句,把海浪咆哮后的样子写得很生动,形象。

师:你理解得很好哦!试着读一读。(画出:口吐白沫)

生:朗读(读得不够形象)

师:听到你们朗读,我也着急了,老师很想读一读,可以么?(师范读,边读边做动作:口吐白沫。)

生:认真倾听。(笑出声来)

师:怎么样?你们模仿一下吧!

生:模仿朗读。

师:你真了不起!我们继续体会。老师有个疑问:一叶孤舟之上的人是作者看到的么?如果用万吨巨轮替代一叶孤舟可以么?为什么?

生:这是作者想到的,此情此景,作者很自然地想到一叶孤舟之上的人,这种联想很自然,合理,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师: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呀!

生:用万吨巨轮就没有特别恐惧的感觉,一叶孤舟与巨浪的强烈对比更突显环境的险恶。(板书:恐惧)

师: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狂风骤起,海浪呼啸,一叶孤舟之上的人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多么坚定的意志,才能度过这漆黑漫长、惊涛骇浪之夜啊!到此为止,你们想没想到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画出:多么、多么、才能)

生:因为这种环境磨炼人、锻炼人。

师:那好,让我们用战胜困难的勇气,坚定的齐读:只有这种时候(生齐读)

师:就是因为夜晚中的大海更富于挑战性,只有经历这种险境,才能磨炼你的意志,才能有“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才能有“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

师:学习要善于总结,本段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身临其境的效果的呢?

生:作者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使描写更生动、形象。

生:作者的联想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生:狂风骤起、一叶孤舟等词语用得很准确。

师:你们总结得可真好。(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比喻、拟人、想象、联想在这一段中的表达效果。)

五、自学汇报

师:下面就让我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来自学2、3、4自然段。轻声朗读,一会汇报交流。(片刻后,学生汇报)

生:2自然段中好像大海刚刚睡醒。拟人手法突出大海的风平浪静。

生:我联想到婴儿在悠床中熟睡的样子。

师:你真富于想象。(指导学生读中体会)

生:早晨的海是沉静的海,显示了海的博大胸怀。每个在海中航行的人都充满了希望。作者从大海的沉静联想到航海人,使我有身临其境之感。

师:(板书:沉静)大家的想象力可真好!继续汇报交流。

生:3自然段中仿佛一块硕大无朋的调色板。是比喻句,形象的再现了上午的海色彩丰富、变幻无穷的特点。

师:(板书:变幻)再读一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的朗读。

生:(生读:)我想当年远航探险的人......那种失望,恐怕不在海边就住的人是难以想象的。作者由此联想到航海者孤寂的情感,又让我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时的海是凄凉的,所以有这种感觉。

师:(板书:凄凉)读一读凄凉的、孤寂的感觉吧!(生朗读,师指导)

六、联想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仿佛在大海中航行了一天,经历了一次喜怒哀乐的心路历程。如果你是航海人,在这样的大海中航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师分别出示不同时段的大海图片。)

生:我在早晨的大海中航行,从它的风平浪静感受到了大海的博大胸怀。

生:我航行在色彩变幻无穷的上午的大海中,享受了大海给我的美丽与生机。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如身临其境呀!

生:在傍晚的大海中航行,我会产生凄凉、孤寂的情感,好像被人冷落一样,很孤立无助的感觉。

七、全课总结

师:(结合板书)是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在学习作者写法的同时,也同作者一同感受着大海的浩瀚无际、变幻无穷。其实,人生也如大海一样,有潮起潮落,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只要我们经受住险境的考验,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体会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

板书设计:

清晨沉静

我爱大海上午变幻浩瀚无际

第11篇

关键词:化整为零;登高望远;上挂下联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如何以学定问,顺学而问,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进入“穷”字的深处,或沉潜于桑娜的“勤劳善良”,或比较于西蒙的内心纠结,或“纠缠”于两个穷人的共同命运,是教师执教此课的一个重要视点。

一、“钻进去”,进一步”化整为零”

教学《穷人》,几乎每一个教师都要引领学生深入体会桑娜的勤劳,都要设置“桑娜的勤劳表现在哪里”这样的问题。的确,抓住这个问题开掘、体味和涵泳,是训练孩子们言语生长极好的训练点。但是“桑娜的勤劳表现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毕竟有些大,太笼统,让孩子们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窃以为,教师应引领孩子们“钻进去”细化问题,进一步“化整为零”。

且看以下教学经过肢解后的切入点更小的问题:

同学们,作者为什么不写渔网,不写渔具,不写渔竿,不写蜘蛛网,单单写“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闪闪发亮”。

瞧,在学生“不疑”时给予启发,把问题进一步“拉近”:“作者为什么不写渔网,不写渔具,不写渔竿,不写蜘蛛网,单单写“地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学生从切入口更小的、更有针对性的小问题出发,可以更细腻地触摸问题背后所包含的多重意蕴。“近一点,再近一点”,从而深入文本的核心地带进行对话教学,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基础性工程和经常性工作。

二、“跳出来”:进一步“登高望远”

仅仅把问题“钻进去”还不够。好的教学还应该引领孩子们“跳出来”――从更高的层面看待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就《穷人》而言,应该从“此时此景此情”中跳脱出去,站在更远处、更高处看桑娜、看西蒙、看善良、看贫穷。

仍然以《穷人》的教学为例:

师:“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你觉得这个母亲想要抓住的是什么?

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句子。毕竟是小学生,他们无法从理性的角度看待这双僵硬的手,而简单地以为西蒙想要“抓住自己的孩子”“最后一次再摸摸他们”。实际上,西蒙想要抓住的不仅仅是孩子,不仅仅是最后的“抚摸”。作为教师,还应当引领孩子们学会触摸“想要抓住什么”背后的“多重意蕴”,在文字的内涵和外延方面进一步登高望远。

师:同学们,西蒙“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仅仅意味着抓住自己的孩子吗?难道西蒙在临死前,她就未曾想到过把孩子托付给桑娜吗?

生1:“抓住什么似的”也可能是说西蒙似乎想去敲桑娜家的门。

生2:我觉得不可能。

师:为什么?

生2:因为她也知道桑娜家和她家一样穷,同样是穷人,怎么能随便去麻烦别人呢?

师:嗯,了不起,你不仅读出了桑娜的善良,也读出了西蒙的善良。这样看来,这双“像要抓住什么似”的手就成了一个无奈、纠结、矛盾、期待的动作了。

生3:也许,她是想抓住上帝。

师:精彩!你说。

生3:她无法改变命运,只能这样期待了。

师:西蒙在临死前,一定是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情,或想麻烦邻居,或想祈求上帝,或想期盼着其他奇迹发生,请大家用一段内心独白,描述西蒙临死前可能的心理活动,适当运用省略号,走进这位母亲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钻进”与“跳出”:进一步“上挂下联”

有些问题需要“钻进去”,有些问题需要“跳出来”,有时,更需要两者的结合――既“钻进去”又“跳出来”“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如此,或许更能让问题增值,更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多样化的路径。

比如,当桑娜看着西蒙一家人的情况,特别是两个孩子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

这个时候的桑娜不是仅仅看到了一个死去的邻居,而是看到了什么?

生:而是看到了一个母亲。

师:是啊!这分明是一个母亲看到了另一个母亲!而这个已经失去的母亲,足以唤醒桑娜自身的母性,从而不由自主地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语文教学一定要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语文的广博。”上述提问,显然教师在引领学生通过一个重要的细节 “桑娜看到的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死者”,引领学生“发现语文的广博”:桑娜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已经死亡的人,不仅仅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死者,而是一个母亲;穷人不仅仅是某一个人,而是将“穷人”扩大到一个社会现状,也将“穷人”的品质扩大到一个群体共有。瞧,这样的“钻进”与“跳出”的问题,对于下文解读桑娜的“忐忑不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好的语文问题设计不是“静止不动”,不是拘囿于“一点一面”,而是因文而异,因需而设,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的局面;好的问题设计不是简单的“由此及彼”,而是在关键处“钻进去”又“跳出来”,以此看得更细、看得更远,以此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丰富孩子们的言语生命,进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的多元境界。

参考文献:

第12篇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影响广泛且历久弥新的教育理念.针对高等几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如何在高等几何教学中的备课、课堂教学及课后等各个环节合理有效地应用启发式教学.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高等几何;射影几何;二次曲线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他们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思想.我国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言简意赅地揭示了启发式教学的观点.而思想家苏格拉底在古希腊时期创立的“产婆术”开启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先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启发式教学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当前的教学领域中仍具有极强的优越性.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是[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时,可有意寻找一些既能结合所学知识又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启发和引导学生,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2)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其目的是通过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独立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培养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沟通氛围.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同,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类比联想、比喻联想和研究争论,教师和学生还可以进行互相启发、互相影响的良性互动.高等几何是初等几何的进一步深化,被各大综合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的数学专业列为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但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内容庞杂且难懂,因此其“难说难教”之说由来已久.启发式教学能培养学生对高等几何的学习兴趣,建立抽象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能使该课程易学易懂.基于此,本文将从高等几何目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初步探讨在高等几何教学中的备课、课堂教学及课后等各个环节如何合理有效地应用启发式教学.

1高等几何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几何是对空间进行描述的一种有效工具,是数学中最为直观、具体且与现实生活最为贴近的一门学科.高等几何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思想与方法,是几何发展过程中最富特色的部分,主要组成内容是欧氏几何理论、仿射几何理论、射影几何理论以及非欧几何理论,且变换群观点和公理化思想纵横贯穿其中,在我国师范院校数学专业课程中处于基础地位[2].掌握好高等几何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几何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等几何不同于传统的欧氏几何,具有自身的抽象性,因此不易理解.此外,由于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减少了教学课时,再加上教师和学生方面的主客观原因等让高等几何的教学面临很多问题[3].

1.1根深蒂固的欧氏几何思维

欧氏几何是直观的,而高等几何主要研究的射影几何理论引入了理想元素(或称无穷远元素)与复元素,使射影几何从直观进入到抽象.如在射影几何里两条平行线相交于无穷远处(称为无穷远点),而无穷远点的轨迹是一条无穷远直线,且在射影变换下不保持线段的长度与角度的大小等度量性质,这些与传统的欧氏几何理论是非常不同的.这对于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学习欧氏几何知识,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欧氏几何思维模式的学生来说一时难以适应.

1.2教学进度快、

“授之以鱼”教学法及知识结构不完整高等几何课程内容丰富、抽象,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多数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只有采用“满堂灌”教学法,“授之以鱼”,很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导致师生间缺少交流,学生少有时间主动思考,只能被动接受,导致教学分离.此外,由于课时较少,教学进度很快,许多蕴含启发性思想的定理也往往一带而过,如帕斯卡定理与其对偶定理———布利安桑定理的特殊情形,它们虽易于理解却不易证明,这些特殊情形的证明不仅蕴含着射影几何的核心思想,而且有利于学生更清楚地理解二次曲线理论.最为困扰的是高等几何中有些核心内容讲不完,甚至完全没时间讲,这使得学生对高等几何的认识理解不全面,导致知识结构不完整,这不利于学生奠定基础,形成完善的数学知识系统与建构数学思想.

1.3忽视与中学几何的联系

高等几何与中学几何联系非常密切.中学几何学习的内容是欧氏几何,研究的问题往往比较直观,但其是所有几何的基础.中学几何中的概念与处理问题的技巧对高等几何的学习影响深远.高等几何虽然比较抽象,但内容和方法往往可以从中学几何中找到根源,是中学几何的深化,如无中学几何,高等几何就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然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少由中学几何一步步引申到高等几何,以及将高等几何中的某些结论在特殊情形下导出中学几何中的经典结论.这种只专注高等几何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而忽视与中学几何联系的教学方法使得高等几何成为无水之源,无木之本,不利于学生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尤其为师范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犯绝对化的错误埋下了隐患.

1.4重知识,轻思想

传统的教学模式仅按照“公理、定义、定理、证明”的步骤去推理演绎,而对于概念的形成、定理的发现、公式的美妙之处以及理论的艰难发展过程往往只字不提,对课程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最多仅是一带而过,更不会采用启发式的方法教学,这使得课堂往往枯燥乏味,学生难于理解,只能死记硬背,慢慢地可能对这门课丧失兴趣,甚至厌恶.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建构有效课堂.

2具体教学策略

针对当前高等几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以启发式教学理念为指导,从以下教学环节提出一些改进策略,尝试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2.1备课中体现启发式教学

能够有效利用启发式教学的前提之一是在备课中体现启发式教学.故备课中不仅要求教师非常熟悉教学内容,而且还要较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因为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确定的,而学生基础有好坏之异,接受能力有快慢之别.教师应掌握这些具体情况,准确预料到在授课过程中哪些知识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才能围绕教学目的做到恰到好处地对学生激发疑问、启发诱导、促其深思,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完美地利用启发式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将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学有所获,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2课堂中体现启发式教学

实施启发式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而启发式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启发式提问是最富有成效的方法之一,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贮备精心设计难度适宜的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提问.以达到让学生“乐学、会学”的目的.同时还可渗入故事启发、直观启发、类比启发等不同的启发方式进行教学.在此笔者以在高等几何教学过程中的实例来具体阐述如何在课堂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I)为了消除学生对高等几何这门课枯燥乏味与难教难学的根深蒂固的误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介绍一些这门学科的有趣发展历史及美之所在.如射影几何如何为绘画艺术提供理论支撑,及把对射影几何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笛沙格、帕斯卡、彭赛列、蒙日等人物的传奇故事串讲在课堂中,这会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II)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讲射影几何中著名的帕斯卡定理与其对偶定理———布利安桑定理[4]时,先给出定理,再画出图形,然后开始证明定理,少让学生参与其中.但如果让学生自己画一些特殊的图形感受一下这两个定理的奥妙,不但让学生印象深刻,而且教学过程也会事半功倍.(III)二次曲线理论是高等几何中研究的重点,是中学圆锥曲线的深化.按照代数中根的判定定理容易判断非退化的二次曲线与无穷远直线有3种位置关系,分别称为椭圆、抛物线与双曲线,其几何图形依次分别为图1中的c1,c2(与无穷远直线l∞相切)与c3(与无穷远直线l∞有两个不同交点)[5].但这种方法虽然易于解释,却不易理解图形为何如此,笔者发现众多学生仍不明白为何抛物线与双曲线会形如图1中的c2与c3,这是因长期以来受中学几何中欧氏圆锥曲线图形的束缚,我们这里仅给出双曲线的几何解释.图2中的(a)为我们熟知的双曲线标准图形,设直线l1与l2为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在拓广平面中,双曲线与其渐近线相交于无穷远点,如图2中的(b)所示,设双曲线的左上支与l1相交于无穷远点P∞,而双曲线的右下支与l1也相交于无穷远点,又因一条直线只有一个无穷远点,故以上两无穷远点实为一点,即l1的无穷远点P∞.这说明双曲线的左上支与右下支通过无穷远点连在一起,可以进一步形象地理解为双曲线的左上支一直向上走会碰到无穷远点P∞,通过P∞继续向前走即为双曲线的右下支.同理,双曲线的左下支也与右上支通过无穷远点Q∞连在一起.这时就可理解为何双曲线是形如图1中c3的封闭曲线了.(IV)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启发式教学,如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具体的图示、模型、动画演示等直感性很强的示例,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以此对学生进行直观性启发,以便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材料,进而让学生感受射影几何的神奇与美妙.

2.3课后体现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在课后精挑细选一些具有启发性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避免对知识点机械重复.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启发引导,借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总结

高等几何课程不仅仅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完整的几何公理体系及处理相关问题的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及空间想象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启发式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逐步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故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非常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韩龙淑,王新兵.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特征[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6):6-9.

[2]王继顺,周明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等几何教学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04-105.

[3]李雪珊.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策略初探———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2):152-155.

[4]梅向明,刘增贤,王汇淳,等.高等几何[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