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穷人课文

穷人课文

时间:2023-05-30 10:37: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穷人课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穷人课文

第1篇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呵,你怎么跟我想的一样啊!”渔夫的嘴角露出了难得的一笑,而后又消失在了消瘦的脸上,刚刚散去的阴云又聚在了渔夫的眉头。桑娜也顿时叹了口气:“唉……是啊,我们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该怎么办呢?”“又多了两个孩子,以后,我就得多打打鱼了。”渔夫关上了帐子,沉没了片刻:唉,最近老天爷就是作怪,多打点鱼也难啊,该怎么办呢?“不如我也去找点事做……”桑娜好似看透了丈夫的心思。“你一个女人家的,能做些什么呢?”渔夫还是无奈地摇摇头。“我去帮别人补衣服啊,洗被子啊,也弄点钱来填饱肚子,总不能让你一个人来承担吧!”渔夫欣慰地笑笑,会意地点点头:“那好吧,我们一起来维持这个家吧。”但渔夫还是不放心:妻子还要照顾几个孩子,如果去外面做事,会耽误孩子们的……桑娜也冲渔夫笑笑后,又低下头,思忖着:我平时要为这几个孩子忙个不停,还要缝补丈夫的破帆,哪还有什么时间去……

“哇,哇……”孩子急促的哭声打断了桑娜的沉思,渔夫连忙又拉开帐子,抱起了那个孩子。“恩,孩子让我来抱吧。”桑娜将孩子搂在怀里,嘴里还哼着摇篮曲。“乖乖,别哭了。”孩子听到桑娜亲切的声音,睁开朦胧的睡眼,望着桑娜那母亲般慈祥的脸庞,孩子顿时破涕为笑。两只小手也尽力地将桑娜抱住,还哑哑地说:“妈妈,妈妈。”

孩子的哭声,吵醒了另外六个孩子,他们都嚷着要吃饭,一个个的肚子都“呱呱”只叫,渔夫赶紧站起身,不顾打鱼后的疲惫,到厨房里拿来一个拳头大的黑面包,几条炸胡了的小猫鱼。“来,把他们吃了吧。”渔夫说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前拥,两只小手胡乱地抓起鱼就往嘴里送,桑娜和渔夫还把自己省下的一的面包留给了西蒙的两个孩子。看着孩子们这可爱的样子,他们俩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对了,西蒙还在隔壁屋子里呢!桑娜想到这里,连忙告诉渔夫:“丈夫,西蒙还在……”“哦,对了,我们去把她海葬了吧,真是怪可怜的。”渔夫猛然想起,与桑娜提着马灯走到了隔壁屋了。“啊,她真可怜啊!”渔夫悲叹着,和桑娜一起,我破席子将西蒙冰冷的身体裹着,用绳子捆好了,把她拉到了海边,一齐扔了下去。渔夫和桑娜遥望那卷破席子慢慢被海水浸蚀,都陷入深思。

这时,一轮红日冉冉从地平线上升起,渔夫说:“不好了,我得早点去打鱼了,便向着屋里走去,桑娜望着渔夫的背影,再次沉思起来……

六年级:2595829568

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艺术性;创造性思维

问题是思维产生火花的根源,是创新的基石,一切的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如苹果为什么会掉地上而不是掉天上?于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的有效应用,能够不断的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艺术性提问,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以下,笔者就此话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发表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提问内容要有思维价值

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简单的是非选择上,学生的思维能力便难以得到提高。因此,精心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那些精于设问之道的名师常常能独具眼力,在易被常人忽视之处,捕捉到具有较大思维价值的问点。

例如在执教《凡卡》一文时,以凡卡的信爷爷能否收到这个中心,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为什么?联系爷爷的处境想一想,如果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能不能改变凡卡的处境?为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显然具有较大的思维价值,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充分做好提问设计

有道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亦是如此。笔者认为,要做好语文课堂的提问,任课教师不能遇到问题再思考如何发问,而应当提前设置好本课的问题。例如,在教《回乡偶书》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了一个主问题――“什么是乡情”,并围绕这一主要问题设计了其他几大分问题,首先,从诗文本身来讲,作者是如何写“自己老了”?作者的乡音没有改变是为什么、又说明了什么?儿童为什么会“笑问”?其次,从全诗的主题思想出发,向学生提问“中国人有怎样的故乡情结?”怎样看待中国人“叶落归根”的情怀?在这整组问题的设计过程中,主问题是经过提炼和概括之后着眼于全诗,整体的带动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的,而分问题则是着眼于细节和课后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进行长时间、深层次的自主学习。通过设计以主问题联动分问题,以系统的提问框架建构语文课堂教学,从而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大大减少了那些一般性的、肤浅的提问,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文主旨的认识。

三、提问要明确具体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因此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在执教《穷人》一文时,我先问学生:“对课文用‘穷人’作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回答:“因为桑娜是穷人,所以用‘穷人’作题目。”“因为桑娜收养的是穷人的孩子,所以课文题目叫《穷人》。”显然,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存在困惑。于是,我接着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着重写的是桑娜,为什么不用‘桑娜’为题,而是用‘穷人’呢?谁能从课文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中去仔细想一想,找到答案呢?”这样的问点明确具体,学生经过思考后有所悟:“课文描写了三个人物,他们都是穷人。”“课文叙述的事情都发生在穷人之间。”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追问:“作者描写这些穷人,叙述穷人之间发生的事,为的是什么?”学生恍然大悟:“为了歌颂穷人的高尚品质”。

四、在教材的精华处创设最佳时机

1. 在内容的关键处提问。

在教材重要的地方即学生不易理解的词、句、段进行提问,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如学习《詹天佑》一文,教师可以围绕中心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杰出”是什么意思?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表现在哪里?弄清了这些问题,就能使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课文的中心。

2. 在内容的变化处提问。

内容的变化处往往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是读者发掘其内涵的关键之处,也是学生由于受知识、阅历的局限容易忽略之处。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设疑激思,引导学生的理解向纵深拓展。如《丰碑》一文,作者抓住将军错怪军需处长的一系列细节,从侧面雕塑。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将军两次发愣有什么不同之处?将军的动作神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深读课文,就能体会到军需处长的那种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3. 在内容的空白处提问。

作者写作时为了行文简洁,会将文章的某一部分写得比较简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文章的这些空白之处,正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空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以此为源点,辐射式展开,深层次发挥,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创新能力。

五、提问要适度适量

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太肤浅,学生不用思考就能脱口而出,不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没有挑战性,诸如什么“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这样的问题提出来就是废话。反之,问题过难,学生望而却步,没有思考的兴趣,反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高频率提问不等于高效率提问,因为提问的数量不等于质量。一节课下来,教师提问的时间多,学牛思考的机会少。教师在吃透文章全部内容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找出文章前后之间的关系并提问。

参考文献:

[1]王德勋.课堂提问时机及提问方式研究.课程与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08.8

第3篇

关键词:穷人;意义;简说 ;品质

一、托尔斯泰与《穷人》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伟大的俄国作:作家。出身贵族家庭,早年接受典型的贵族教育。1851年参军,不久开始创作小说《童年》。1856年退役后两度出国游历、考察。1863年起用六年 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后来又写成《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著名作品。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心理描写逼真、细腻,语言质朴洗炼,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巨大影响。

托尔斯泰重视儿童读物。他曾创办教育杂志,出版了《启蒙课本》《新启蒙课本》和《俄罗斯读物》(1-4册),共有三百多件作品。作品语言规范、浅近,篇幅大多短小,故事生动有趣,寓意明显而富有教育意义,像《李子核》《狼来了》,已为全世界儿童所熟知。选入小学 语文课本中的《七颗钻石》也是他写的。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时期,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革命的。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二、《穷人》思想意义

一是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 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 分真切。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 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 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这些描述饱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

二是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课文里没有一句直 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三、《穷人》标题的深意

课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与西蒙两 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 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样贫穷的情况下,桑娜 与渔夫做出了令人难以相信的举动:在自己五个孩子的基础上,主 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事例,讴歌了穷人宁 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 会的堕落与腐化。

四、《穷人》写作特色

《穷人》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渔夫与桑娜的对话,个性鲜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真情实感。渔夫的话显示出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而桑娜则小心应对,说话断断续续,表明了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反映出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质。

五、《穷人》结构特点

《穷人》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渔夫是否平安回家

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这样处理,使得全文波澜迭起,扣人心弦,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六、《穷人》语言特色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 子,—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 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 穷人的善良品质。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 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 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她“忐忑”是指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 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激起读者对桑娜今后命运的关心。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3、桑娜沉默了。

沉默是不做声的意思。桑娜与渔夫对话时先后两次“沉默”。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渔夫回家了,渔网也撕破了,面对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 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说话了。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 沉默了。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恩,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第4篇

一、指导预习,诱发兴趣

预习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指导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

为此,教师在指导预习时,要注意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游戏、表演、观察活动等形式,预先感触情景,对课文有关内容有更直接的领会,避免预习的盲目性、程序化。如在指导预习《丑公主》一文时,可以预先布置学生担任课文中的角色,在课堂上表演,让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在不知不觉的情和知的渗透中快乐地学习,又在“乐学”的过程中学到学习的方法。

二、精心导入,引发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精心导入则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提高整堂课的效果。所以在学习新课时。就应在导入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中进入新课教学。

1 巧设悬念。教师用巧妙的语言设置悬念,能把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出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如教《穷人》一课时,笔者巧设“悬念”说:“同学们,你知道的穷人是怎样的?告诉老师他们的特点。”学生们跃跃欲试,各抒己见。笔者接着说:“今天老师和大家认识一下俄罗斯的穷人,看一下与大家所说的穷人有何不同?”说完板书课题“穷人”。“哦!”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疑问:“俄罗斯的穷人与大家所说的穷人有何不同?”这时,笔者顺势说:“同学们,本文中的穷人的确像你们所说的吃不饱,穿不暖,但他们也有不穷的东西。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去了解他们。”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起学生迫切阅读的情感,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学习活动。

2 智猜谜语。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则小小的谜语,往往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把注意力引到书本上来。

上面只是举了一些导人激趣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有好多导人方法:如插图导入、故事导人、影视导入、音乐歌曲导人、创设情境导入等等,举不胜举。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兴趣就行。

三、丰富形式,激发兴趣

教学中,要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体裁特点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多种教学形式,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欣赏课、自读课、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为学生创造一种表现和发展的环境和机会,使之尽情地表现才能,由被动变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鼓励人人参与。课堂教学应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其中对“学困生”要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多给他们“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如:教师巡视时,优先关照“学困生”;小组讨论。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其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等。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鼓励,让他们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其兴趣才会在教师、同学的肯定中萌生。

2 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美妙的音乐,看看生动逼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把学生带入形象直观的世界中,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声音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如临其境,沉浸其中,其乐融融。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把幻灯片、录像片、教学光盘等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兴趣盎然。

3 穿插游戏、故事。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持久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容易疲劳,而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达成。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语文知识的故事性和游戏性情境,使他们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笔者在识字教学中经常用“一字开花”、“找朋友”等游戏进行扩词比赛,从而丰富学生词汇,巩固字词。这样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特别对“学困生”帮助很大,教师也能达到较好地传授知识的目的。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课程中的一门主要课程,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只有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巧妙的提问,才可以及时地掌握每一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知程度。同时,课堂上的提问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师有效地采取提问策略,不仅能提高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分析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就是课堂提问。有效地实施课堂提问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

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情况却不乐观,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1.不能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这种现象不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是只有少数教师能做到,大部分学生仍然是跟着教师的思维去学习新知识。

2.课堂提问流于形式

教学中经常可以看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最基本的课堂交流形式,然而仔细观察,会发现虽然课堂的氛围非常激烈,学生的参与度也比较高,但是这些提问和回答往往都流于形式,真正具有实质性的内容教师几乎很少涉及,学生的回答也比较肤浅,不能有效表现出学生的思想认知。

3.不能使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活动中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很多,部分学生也在积极配合,但是认真观察只有小部分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活动中,这种现象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出现溜号的情况,不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是教学活动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互动环节。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为小学生正处在表现力极强的时期,每个学生都希望教师可以注意到自己,也会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甚至有的学生会把手抬得高高的,生怕看不见自己。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对学生及时地进行提问,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具体策略

1.课堂提问要坚持启发性和阶梯性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采取引导式的提问方法,这种提问方法具有启发性,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巧妙设计课堂提问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就需要设计恰当的提问内容以此来抓住教材的关键点,从而全面地表达课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要抓住课文内容的关键点,也就是课文的提纲挈领;(2)教师要抓住课文内容的疑点,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后,会对课文内容产生一些疑问,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疑点,启发学生去思考。比如在教学《穷人》一文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文中为什么会以‘穷人’做标题?”学生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因为桑娜就是一个穷人。”“因为桑娜收养的是个穷人家的孩子。”等等。从学生的回答不难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这时,教师就可以继续追问:“既然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桑娜,那为什么不将课文标题写成‘桑娜’,而是写成‘穷人’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一下老师的问题。”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提问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教师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正确地运用提问技巧,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从内心里真正地喜欢语文这门学科。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提问,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强化主体意识

“知人者智”,认识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那么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水平和知识经验再开讲才是明智的。传统的教育可以引用教育家陶行知的话:“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先生收效少,学生苦恼多。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实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所谓启发式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诱惑力,而答案又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的,必须通过自己的一番探索和努力才能获取。也就是说问题情境并不神秘,是学生生活范围中所感受到的,但又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既熟悉又不能马上解决,才能产生诱惑,引发思考,促进探索。这不是已有知识经验的简单再现,而是将已知信息重新组合,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选择提问对象避免随意性

由于缺乏对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课堂提问的对象选择很容易带有随意性。问题提出后,教师要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随意喊某位学生回答,避免造成这些结果:容易的问题由好学生回答,由于未能切入疑难点,学生答对如流,但是得思维不到训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疑难的问题由差学生回答,学生虽经努力思考,但仍答错,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问题按识记、理解、应用层次,由易到难设计成上、中、下三类,分别请好、中、差生回答,就能让所有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使他们都能具有“我能学好,我能学得更好”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三、提问要有发展性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效益最大化。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找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与本节课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让学生了解所学新知识的“根”在哪里,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知识,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比学生的知识水平稍微高一些,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经过思考,能摘到思维的果实。教师要找出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新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让“提问”时机适合,难度适中,内容适宜,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有所收获。

四、有效的课堂提问目的要明确,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出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方向。教师要紧紧围绕教材要求、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如有一位教师在教《穷人》一文时问学生:“课文着重写的是桑娜,为什么不以桑娜为题,而用‘穷人’呢?”学生思考后顿悟:“课文写的三个人物都是穷人,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穷人身上的事。”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问:“作者描写这些穷人,叙述穷人之间的事为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讨论恍然大悟:为了歌颂穷人的高尚品质。

另外,课堂提问要使全班学生都能参与思考,不应该只针对少数尖子生,要顾全大局,特别是差生,都要有被提问的机会,使提问具有普遍性。如果让优等生“包场”,将学困生冷落一边,就会导致学困生听课注意力分散,身在课堂,而心系堂外。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正确评价学生,及时肯定其可取之处,不要有“遗忘的角落”;要给每位学生以体面亮相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使课堂提问达到有效利用。

五、把握提问的“度”

1.注意提问的密度

课堂教学一定要注意提问的密度,做到有张有弛,张弛有度,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例如,《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第三节讲南沙是个迷人的地方。教师根据文章的特点,采取了问、读、讲、诵、问的方法,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问:这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采用了怎样的构段方式?学生初步明白从总起到分述再到总结的典型段落结构后,接着教师让学生动手划一划写了南沙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在学生理解熟读后,教师又问:文章是怎样写出景物特点的?引导学生得出:作者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运用打比方等办法来写景物的特点。最后,让学生熟读成诵后质疑。

2.注意提问的难度

课堂提问归根到底是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弄懂课文的写作方法,教师的课堂提问既不可让学生不假思索,也不能使学生面面相觑,这就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教师对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要有思考性、启发性,真正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3注意提问的坡度

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高度。学生认识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遵循这一认知规律,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有效实施,提问当然也不例外。

第7篇

内容摘要:中小学语文教学既有区别,又有相同点。结合共性,发展异同,是每个年级应有的教学思路和方式方法。本篇结合实际,从三方面来说明这种固有的本质区别和共性特征,以求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

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教法中固有的一种最具普遍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提炼和深化语文教学内容的最佳方式和途径,更是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这些,我根据这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来浅议《情境教学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异同》,仅供参考。

情境,一般说来,是根据文本内容创设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根据教材的要求、学生个性差异的特点和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普及,创设与之文本内容相关的情境,已经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是创设好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和根本。

然而,中小学语文教材虽然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由于教材内容的深度不一样,所以在创设情境等方面,有着本质的相同性和差异性。

一、创设情境的方式相同,而达到的要求却不相同。

翻阅小学语文教材和中学语文教材,其教学的思路是一致的,都是从基本的字、词、句、篇入手,循序渐进达到一定的程度,而后改变其教学方法。不同点在于一个是语文内容的初学者,无从谈起掌握;而一个却是在小学阶段具有一定基础,基本上熟读文本内容,其对语文知识的基础是不能同日而语。根据这些基本的因素,选定合理的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那该怎样选定合理的情境呢?

电话教学的运用,在无声中已经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原有的教学模式,但这也是在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中得以迁移和拓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选定情境时,务必要顾全学生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在轻松中学习语文,并学会驾驭语文知识的能力。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索溪峪的“野”》,创设意境时,把课文的插图,表现在课件上,“导”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具体要求,去灵活掌握其知识要点。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结构和语言能力的差异,在“导”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从中悟出所学知识的基本要点;但对于中学生而言,虽然课文的插图以及文本内容完全相同。然而在“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能力,即便说错了,那也是中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初步认识,要学会:沉默是金的道理。

当众所纷纭,各抒己见结束后,教师用精准的语言作总结性的发言,对于中学生而言,在聆听教师总结的过程中,用思考的方式来积累知识,并从中学会学习语文知识的要点。

小学生,当然做不到这点,他们对文本的对话是吞吞吐吐,甚至含糊不清。这需要教师更加精准地把握好情境教学的作用,把典型的语句同课文的插图演示在课件里,通过课件的展示,对每段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让学生自己根据不同的理解,写出体会。这样既能训练好学生的思考能力,又能加强对其所具备的基本技能。

之所以用不同的语文教学必备的情境教学导入,是因为学生之间有着很多显眼的差别,为了顾全其个性差异和文化程度的不同,用这种先进的电话教学和精致的课件内容,能够创设出比较完美的情境教学。但其要点,不完全在于创设情境教学上,而在于如何驾驭这种情景,做到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要求以及如何利用精致的课件,上好情境教学。这就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说的:创设情境的方式相同,而达到的要求则不相同。

二、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相同,而其结果则不一样。

通过电话教学,创设出合理的情境,是为了多方面考虑而所得的结果。以往,传统的教材里,虽然有很多课文插图,但那些图案是“死”的,根本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力。随着电话教学的应用,很多教师受益匪浅,从中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技能。

例如:我爱展示课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词时,他们根据形象而有趣的图案,在无需说明的前提下,自己基本上弄清了所学生字的含义。这种简单而有效的电话教学,的确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新型的教学方式挺进,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动、提高和完善。

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境。但小学阶段5~6年级的学生,与之教材、课件和授课的方式逐渐过渡到中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即便如此相近,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基础和奠基石,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毕竟不能代表中学语文教材的要求,他们有着共性和区别。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以《穷人》为例。对于小学生而言,可以说真正意义上,接触到以小说为类的课文。在“导”这篇课文时,还是易于让学生自己同文本对话,同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这样可以加深和理解小学生对课文的认知能力,从而与文本产生共鸣。

看似合乎逻辑,但我们却没有顾忌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只对学生外在表现出来的感性认知发生了极大地兴趣,而忽略了其内在的感性世界的认识。情景教学,正好可以用来弥补这个缺陷。

当我们目睹着海浪四起的海面、整洁的房屋和几个熟睡的孩子时,特有的情景教学此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顿时把学生狂躁的心境,带入到眼前从屏幕里显露出来的画卷中。然而借助录音的帮助,把《穷人》这篇课文的文本涌入每个学生的耳畔,即便是再顽固的孩子,也经不住情感世界的颠簸,潸然泪下,与作者一同走进远古的社会而鸣不平!

对于中学生而言,以相同的课文情境,其结果则不同。由于他们对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周围,身旁的事情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不能以“好”和“坏”来评价对课文的理解,必须以书写的方式和较为成熟的语言来,概括自己的心声,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所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相同,而其结果则不一样。这也是有特定的环境所决定的。

三、情境教学中不可失去语文知识的意境美,意境美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我们都知道,情境再好,他也不能完全概括出文本的意境美。意境是情境教学的灵魂,没有意境美语文教学,犹如失去灵魂的空壳,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从事小学语文教师已有很多年了,问我为什么喜欢叫汉语文?我的回答是:我爱它富有精美的语言和富有画意的情境。这两点是语文教学的神经和心脏,缺一不可。以《穷人》为例,通过情境教学的展现和文本词句的感召,多数同学被文本里面看似平淡,却很精要的文字所深深打动。这点上,中小学都有相同的感触和情感的波动。

如果把《穷人》这篇课文,拍成电影后,再让他们来观看,其结果大致是相同的。因为,电影是情境和意境组合为一体的整体性。在人的感光上产生强烈的反差,从而产生不同的感触;如果把《穷人》这篇课文,通过应有的情境,让他们阅读后并领会意境美,其结果相差十万八千里。

第8篇

展望未来,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课文都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环境景物描写等内容,有利于教师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视觉、听觉形象,成为学生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掌握和发现自然规律的有效途经。

1. 运用多媒体技术,激活学生的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对困惑既渴望质疑又害怕出错。长此以往,思维发展受到了阻碍。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要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为此,要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就要恰当、灵活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首先。创设激起学生思维的情景,情景的系统性促进思维的条理化。 如:教学《苏州园林》一文。一上课,教师播放一幅幅“四个讲究”的画面,以便于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脑海中留下了园林的轮廓,文章的条理也会一清二楚,再学苏州园林的特点及说明方法就是水到渠成了。实践证明,丰富的感性材料不仅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而且帮助学生形成了思维的表象,更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

2.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美感”

有的课文融文学、艺术为一体,增强了美的感受。如《月光曲》一文,学生很难通过文字、符号这些抽象的表述去理解《月光曲》的真实内容。我在教学中,边读课文“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边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录音,使学生感受到了每一句文字与每一段音乐的联系,文学内容的起伏变化正反映了音乐的高低不同。这段文字内容反映了乐曲中蕴涵的思想意境,如果不是亲耳所听,决不会凭空想象出任何美妙的音乐。音乐美与情境美,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内在的语言美与外在的形式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发展创新思维

在解决重点、难点过程中,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愤悱”状态下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努力形成思维的升华。实践中,我们常常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或提示,相机运用多媒体分步骤、有层次地展现出来,结合适当的点拨引导,做到图文并茂,启而有发。

如:教学《穷人》一文后,先启发学生想象与渔夫和妻子以及他们的儿女是怎样生活的?而后用四副投影片展示四中情景,并略加提示,鼓励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和想象。课后,学生在题为《续编“穷人”》的作文里,竟写出了十多种结局,实现了思维的多元化,发展了创新思维。

总之,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 ,改变了“教师+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高昂的情趣中学到知识,锻炼思维,开发智力,推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9篇

关键词: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339-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文子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和环境的直觉,获得一定的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它具有情境性、体验性、直观性等特点。

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上来,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有所感悟。

一、用“心”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数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并不是否定教师的点拨与引导。相反,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品味,去琢磨,让学生的脑子活跃起来。教师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有时有必要对问题做解答和分析,以此来修正学生在回答中的曲解或偏解。

二、在“诵读”中感悟

“诵读”对文章的感悟是语文教学形式之一。在诵读中,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诵读中,感悟文中思想变化;在诵读中,感悟语言文字所含的情味和节奏。

例:《穷人》中,有一段话: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在通常的情况下,严肃、忧虑是词的并列,可以用顿号。这里用逗号,语气比顿号略长,感悟渔夫焦虑心情。连续两个“嗯”,读出渔夫与妻子商量的口气,感悟渔夫的善良和对家庭的爱。从三个感叹号中,感悟渔夫办事果断。从“搔搔后脑勺”和“我们,我们”中,感悟渔夫是经过认真考虑而做出决定的。“熬”体现渔夫宁愿自己受苦,也愿承担后果。通过对渔夫的神情、动作、语言反复诵读,感悟出渔夫的焦虑、决定收养两个孩子、遇事能与妻子商量、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三、在“语境”中感悟

在优秀作品中,无论是描写还是描述,都有作者的目的,都应引导学生感悟。感悟作者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内含。

例:《穷人》中的第一自然段。

如何感悟这段的内含呢?

1、感悟穷人的勤劳;(1)“穷人”穷在哪里?丈夫在大浪中打渔,妻子半夜补帆。(2)天气恶劣,还要打渔,感悟渔夫的勤劳和生活的无奈。(3)桑娜将屋里收拾得温暖而舒适;屋内收拾得整洁;孩子安睡。

2、感悟桑娜的善良。(1)因为丈夫还没有回来,感到心惊肉跳,十分挂念。(2)妥帖安顿孩子。

四、在“品评”中感悟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品评,才能感悟课文运用的妙,才能感悟语言的意蕴和情味。

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对绿的内含的感悟:1、“绿”字还可以用什么字来代替?吹、到、刮、回

2、再读诗,体会绿的妙用。绿是怎样的?绿是无声无息的、无影无踪的、不知不觉的、整片整片的——在对绿的品评中,了解作者用词的形象感、蕴涵的情味感。

五、在“想象”中感悟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是没有直接的可感性,只有借助于人的联想,化符号为鲜活的画面,才能感悟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景和意境。

例:《我的战友》中,“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没发出一声。”引导学生想象:烈火烧身是怎样的感觉?(疼痛)为了忍受这样的痛苦,怎样做?(趴)。怎样趴?看插图。(咬紧牙,十指插在地上。)现在可以说他为什么伟大了吧?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忍住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

六、在“价值取向”中感悟

在课改中,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谈他们的看法。这是课改的一大成功。但在交谈中,学生曲解作者的价值取向。老师没有及时纠正,怕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还给予肯定。我认为是不科学的。

例:《会摇尾巴的狼》教学,狼的形象是凶恶、狡猾的。老山羊是善良、能明辨是非的形象。这是作者的价值取向。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的学生曲解了作者价值取向,认为狼是可怜的,聪明的。因为它掉进陷阱,可怜;因为它为了活命想尽一切的办法叫山羊救它,是聪明的。山羊是可恶的,见死不救。我们就要从课文中,从狼的神态、动作及露出凶恶的本性,分析狼是否可怜。推想如果救出狼,狼会怎样。来修正学生对作者价值取向的曲解。

七、在“触类”中感悟

触类旁通,使学生有所感悟,是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例:生字词的教学,修辞手法的运用,一些写作方法——只要教师一点,学生就能产生共鸣,达到理想的效果。

八、在“体察”中感悟

第10篇

我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实践家张熊飞教授在《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中指出:“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这就是现代启发教学的精髓。”教师“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探求知识的方向与动力;学生“思”,能开启智慧的大门,探求知识的真谛,感悟出人生道理。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怎样的“诱”导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能达到探求知识,“启智悟道”之目标呢?通过多年的教学摸索与实践,笔者觉得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巧妙设问是理想的“诱”法。

一、巧设悬问,诱发学生探求知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富有悬念的问题,必能激发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从而去寻根问底地探求知识。如在教学《送你一束转基因花》一课的引入时,笔者是这样设计悬念问题的:笔者先用投影打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后问学生:“天八月就飞雪,竟然千树万树都盛开了梨花,这是真的吗?”学生略加阅读后说,这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梨花春天才开。”那这个梨花是什么呢?”笔者又追问,“肯定是雪花了!”学生语气坚定。“那为什么要把雪比作是梨花,比作是桃花行吗?”“桃花是红的,怎么能比喻雪的颜色呢?”学生说时嘴角略带笑意,并用疑惑的目光扫视了笔者一下。可笔者坚定地说,完全能比喻成桃花。笔者接着说:“你们不信吗?来,我送你一束转基因花”,说时笔者打开投影,亮出课题《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学生带着悬念与好奇,一气呵成把课文读了下来。有的同学读后情不自禁地感叹说:“噢,原来用的是转基因技术,能让人心想事成。看来这个世界真的将变得一切皆有可能了!”

二、巧设议题,诱发学生启开智慧之门

议,能激发学生思考;议,能集思广益;议,能相互启迪。在教学中,笔者多针对课文的重难点所在,组织学生议论,在议论中引发学生思考。如教学《奇妙的克隆》最后一部分时,笔者设问:“课文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这部分内容,思考文题是否恰当?”阅读后,大家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有的同学说:是写造福于人类的,可有的同学说不是。据此笔者小结道:“同学们的意见都不错,因为书上也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下面,就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辩题展开讨论。以‘克隆技术能造福人类’为正方,‘克隆技术不能造福人类’为反方展开辩论。”结果大家唇枪舌战,互不相让。正方认为: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还可以克隆出爱迪生、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而反方认为:珍稀动物可以克隆的话,它就不是珍稀动物了;当你需要一个器官时,你能够坦然地从与我们一样五官齐全,表情丰富的克隆人身上摘下一个器官?同理如果克隆出一个希特勒,世界岂不是要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在最后的总结中笔者充分肯定了正反双方的辩词,并综合了正反双方的观点:克隆技术虽是一把双刃剑,但我们不妨进行医疗性克隆。因为从预防疾病和为人类未来发展的角度考虑,医疗性克隆对人类是有益处的。从而使克隆技术真正能为人类造福!

三、巧设异题,诱发学生感悟为人之道

鼓励学生敢于求异,诱导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是诱发学生思考,发展其思考能力的一个最有效方法。为此,笔者常诱导学生从同一事件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考。如在探讨《父母的心》一课的人物品质时,多数同学都被穷人夫妇宁愿一家六口人一起饿死,也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爱子之心所感动;但也有同学提出异议,认为这对穷人夫妇也有不诚实的一面。是不诚实吗?笔者没有当即给予否定,而是紧抓这一契机,诱发学生分组讨论,结果学生还是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为此,笔者又让学生去课文中寻找每次送孩子时的对话,再比较,换孩子时,为什么前两次是夫妇俩分别去,第三次却要一起去,而且失声痛哭?最后那高贵的夫人却说是自己不对又是为什么呢?先前给的一百元酬金也不要,算做是穷人夫妇教给她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吗?最终也使“不诚实之说”的同学领悟到:穷人夫妇开始答应给孩子是为了孩子能过上好日子,这样其他三个孩子在家的生活也会好一些,完全出自对孩子的爱;而后来父母一次又一次换孩子,貌似穷人夫妇不诚实,但恰恰细腻而深刻地反映了他们对每一个孩子的爱都是那样的深,那样的感人。通过探究不仅澄清了部分学生对人物的模糊认识,与父母之心产生共鸣,而且使学生懂得了为人之道。

当然,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还有许多的问题诱导法。如巧设疑问,诱发学生探究反思,探究《白杨礼赞》中欲扬先抑的手法;巧设串题,诱发学生克服难点,探明《天上的街市》诗中作者改写“牛郎织女”的用意;通过巧抓关键设问来诱发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重点;通过巧设探究题,来诱发学生思考学习中生成的问题等,从而更好地达到探求知识和启智悟道之目标。

(姚玮华 江苏省常州金坛市河头中学 213200)

第11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性思维 能力培养

教育专家说:“21世纪最需要什么?是创新。创新的土壤是什么?是想象。”想象力就是指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即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把客观事物的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说:“一切创造性的劳动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爱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实践证明了想象力对他的发明创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而且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敢于想象,善于想象,借助想象思接于千载之外,视通万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一、借助课文引导想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无非是个例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课文意犹未尽,教师可抓住课文中语言的凝练处、空白处、省略处,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

例如,《荷花》一课结尾处:“蜻蜒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引导学生想象还会有谁来告诉什么(快乐的、悲伤的、幸福的、难受的、委屈的……)?通过各种情境的想象让学生体会到夏日炎炎中,清晨荷花池边的愉悦。

再如,《穷人》一课中主要通过桑娜的心理活动和行动来说明主题,而对渔夫的形象描写则是空白,引导学生想象风暴有多大?浪有多高?渔夫的小船怎样?渔夫是怎样的?他是怎样死里逃生?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神情展开合理的想象,让学生悟到:渔夫是如此伟大,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收养西蒙的2个孩子,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只有穷人才体贴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为别人解决困难的无私。

二、利用图片,启发想象

教学课本中的图片是运动着的具体事物静止地反映在画面上,是代表某个人、事、景物的特定概念,都具有视觉的形象性特点。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观察图片,生动的视觉想象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想象。教师对图片进行精心地指导和启发,就找到了一把打开想象大门的钥匙。

例如,教学《狐假虎威》时,引导学生观察狐狸走在老虎的面前,狐狸的神情是怎样的?狐狸是怎么想的?小动物们的神情怎样?小动物们是怎样想的?通过有次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片之后,再创设一定的氛围,教师提出问题,问题逐步趋向有价值、有深度、有创意,从而鼓励学生想象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再次想象:当老虎、小动物们恍然大悟之后,他们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小组合作,想一想,演一演,此时学生的思维如闪电般敏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朗读,激发想象

想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观察,来源于丰富的情感体验。读书时有感情地投入对激活整个大脑系统、发展思维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训练,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样的想象似有源头的活水。

第12篇

有一位老师教学《小珊迪》一课。上课始伊,学生提出了什么是“先令”和“便士”的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联系课文讨论理解。学生通过读课文、讨论,很快明白了“先令”和“便士”是英国的货币,并从“我”没有零钱,拿出1先令让小珊迪找零,知道先令大于便士。接着,这位教师顺势提出1先令是多少便士的问题。经过细读课文,学生得出了“1先令=12便士”的结论。这时,教师又进一步告诉学生,比先令大的单位是英磅,随即板书:1英磅=12先令,1先令=12便士。这位教师还没有就此打住,她让学生算账——

小珊迪为了获得多少钱而出了意外,甚至丢掉性命的?多数学生说是1便士,也有少数说是半便士。此时,教师动情地说:“为了这么一点点可怜的钱,小珊迪不幸丢掉了宝贵的生命,在那个社会里,穷人的命多么不值钱啊!这社会制度合理吗?”此时此刻,教师感情激愤,溢于言表;学生的心被深深触动,义形于色,痛斥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

“然而,小珊迪在受重伤的情况下,还让弟弟找回4个便士,你认为值得吗?他对失落了7个便士没能找回会有什么想法?”教师连连追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纷纷举手回答:“小珊迪是诚实的,可信的,他有着美好的心灵和品德。”“7个便士散落了,无法找回,小珊迪一定会十分难过,觉得对不起人家,心里有着深深的歉意。”(案例来源:《小学青年教师》2003年第10期)

有论者认为,这位教师不着痕迹地把货币换算的结果自然而然地引导到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上,由1盒火柴多少钱导入小珊迪为此送命,挖掘出社会制度太不公平的本质,进而让学生获得思想认识上的升华。我也还看过一些有关《小珊迪》的教学案例,发现许多教师都对“1先令=12便士”这个数学题很感兴趣。在课堂让学生演算后得出1便士的价值是很小的,引导学生理解小珊迪为了获得多少钱而出了意外,甚至丢掉性命的?教师动情地说,为了这么一点钱,小珊迪不幸地丢了性命,在那个社会里,穷人的命是多么不值钱,这个社会是多少不合理等等。

关于货币换算的教学是值得商榷的。由于中英的货币制度不同,无论是先令还是便士,学生都是完全陌生的,并不知道他们真正的价值。因此,1个便士的价值是无法从与1先令中换算中得知的。如果学生是从“1先令=12便士”这一数学换算中感知到1个便士的“少”,这就只能算是教师的误导(或是变相欺骗)。别说是英国的货币了,就连本国的“1毛”而言,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价值也是不一样的。你说能让现在学生在“1元=10毛”中感知“1毛”的价值吗?要知道想当年还“1毛=10分”哩!你说现在的学生能感知到什么呀?其实,有些问题本是十分简单,往往被老师自己搞复杂的。

另外,我们的语文教学为什么要那么多有关政治的东西呢?就不能少贴点“政治标签”,多一些人文熏陶。其实小珊迪的死只是一次很普通的意外交通事故,与社会制度并没有多少直接联系,在这一点上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本质的不同。其实就是连《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也未必非与社会制度纠缠不清,更何况教学像《小珊迪》这样的课文,意在通过《小珊迪》反映社会制度问题是不合适的。其实《小珊迪》的可贵之处在于小珊迪在临死之前让小利比送回找回的4个便士,体现的是一种为人品质——诚实守信,这才是文本最有价值的地方,才是师生需花时间好好感悟的地方。对小珊迪来讲,诚实与善良不是比生命更重要,而是自觉地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对诚实与善良的自觉恪守,就是生命的热爱,就是对生活的热爱。珊迪虽然命运悲惨,但是他没有悲叹命运,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胡作非为,更没有自暴自弃。他在逆境中坚强地活着,甚至到最后自己不行了,依然牵挂着弟弟。——这些,不就是对生命的热爱吗?这种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生命本色,不就是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最需要被唤醒和擦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