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7: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民收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这一阵,最吸引人注意的话题之一当属“工资”。6月6日晚,富士康科技集团宣布,再度上调标准薪资,这是6月份以来富士康第二次大幅度提高基层员工薪酬水平。这一动作发生在富士康多人“连跳”之后,让人心情复杂。
与此前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说,中国已经具备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条件。他还具体讲道:“如果年均工资增长15%以上,五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尽管他说的是“如果”,但鉴于苏海南的身份,这句话仍让全体国人激动了起来。
事情不是这么简单。工资为劳动力的价格,它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政府如果强力干预,可能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扭曲。因此,国民收入倍增需要小心行事。
“国民收入倍增”的概念来自于日本上世纪60年代出台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1970年度)》。既然借用人家的概念,不妨看看人家具体是怎么做的,或许会大受裨益。
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个系统工程:
第一,充实社会资本,通过扩充生活环境、文教、交通等社会公共设施,丰富国民生活内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当下的中国比当年的日本一定有过之无不及,只不过做法有所不同,日本是通过充实社会资本实现,而中国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政府直接投入,尽管效率很高,但浪费也无可避免。更重要的是它会扰乱要素市场,人为压低要素价格,这其中包括土地、环境、能源,也包括劳工标准。
第二,引导产业结构走向现代化,推进日本产业结构向生产率更高的产业转移。尽管我国喊产业升级也有多年,然而,粗放的模式仍然主导着我们的生产习惯。现在又有股新风,为产业升级,到处都搞资本密集型产业,看着机器设备多,就以为是产业升级了。其实这反而增加了对资本的回报,而降低了对劳动的回报。真正的产业升级需要以技术革新为支撑,这方面我们显然乏善可陈。
第三,促进贸易和国际合作,降低税率。在减税方面,日本从1961年开始,每年在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企业税上共减税1000亿日元,同时降低利息、扶植公债和公司债的债券市场。反观我国,对培育中产阶层有益的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做法迟迟未见施行,而中小企业也承担着过重的税率。这些都消减了社会活力。
第四,培训人才和振兴科学技术。为此,日本制定了大量人力资源培养方案:结合工业布局需要,增设工科大学,大力加强以“工业高中”为中心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鼓励企业进行在职教育。我国刚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可谓对人才不重视,但在方向上却有待商榷。简言之,对高等教育人才重视有余,对技术型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重视不足,从而造成人才结构失衡和人力资源浪费。
第五,缓和双重结构和确保社会稳定。具体措施包括:增加从事农业者的收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适当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对各阶层收入结构进行调节等。这些方面,我国都有所推进,但仍需大胆突破。比如,户籍制使进城务工者不能同等享受当地市民的公共福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无法全国流动。
关键词:国民收入分配;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国民收入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国民收入分配问题呈现出分配的不均衡现象。具体表现在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企业收入所占比例和政府收入所占比例正在不断上升;劳动要素所得分配在逐渐降低;各经济主体的内部分配不均衡现象等。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许多问题,国内经济增长的结构不平衡矛盾更加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变得缓慢。所以,对国民收入分配现状进行研究,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合理调整,对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地发展是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世界银行的测算显示,我国收入的差距已经超出一个国家所能接受的范围。同时,国强与民富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这说明了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财政收入增速快与真正做到用之于民之间的矛盾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正进行转轨,财政收入的快速积累能够提高宏观的调控能力、保证经济转轨顺利进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所有的前提是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收入的增速高不是经济运行质量一定就好的证明,这还要看居民是不是共享了高速增长的财政收入所带来的实际利益。
2 企业利润、企业盈余过多挤占职工收入
通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在2010年的前7个月,全国各地共24个地区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将实现主营业务的收入要达到304527亿元,较以往增长了34.7%;实现利润共达18761亿元,增长了61.1%。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从1999到2008年之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7%,然而劳动者的报酬在这一时期内的初次分配中所占到的比重却下降了12个百分点,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的报酬所占到的比重却上升了将近20%。在这一时期内,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却下降了,企业利润逐年上升,劳动者报酬却被企业挤占。
3 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城镇人均收入为一万八千元左右,农村地区达到五千多元。城乡居民的收入比在慢慢扩大,在1978年前的比例1:2.36,到了2009年的比例为1:3.33,2010年国家开开始调整这种差距,尽量使差距缩小。
4 居民的劳动报酬、工资的增长和高速发展的经济脱节,资本收益压低劳动报酬
按照收入法进行核算,我国的财政收入比达到了GDP的40%左右,我国的工资总额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从1996年的17.28%下降到了2007年的12.16%,份额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减少了将近1/3,直到2010年政府还在努力改变这种经济脱节的局面。
5 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加明显,所以导致东、中、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被拉大。在1978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刚刚是452元、382元、409元,2008年增长后的西部地区人均GDP也只有15857.18元,而且与东部地区却相差21000多元。
6 行业间收入水平差距日益显著
改革开放前期,各行业的极端差距即最高与最低差距为1.8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当前诸如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等行业与其他大部分行业的平均差距已达3倍以上。
二、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失衡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1 我国经济增长需要靠投资需求的拉动
我国经济属于典型的投资型经济增长,我国的消费需求已经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这也导致了投资与消费的不平衡,也就是国民经济的内部失衡。1990~2007年,投资占GDP的比重从25%开始起步,最高只是达到了48%,我国的高投资持续发展了17年,直到现今,还没有下降的趋势。在这种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依赖得到了加强。生产能力过剩,这就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找出路,生成的过大的贸易顺差,也就导致了国际收支的失衡就是外部失衡。
2 近几年,出口的拉动带来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从长期来看,出口的拉动带来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如果投资持续高速增长,一定会形成较多的生产压力。然而国内的消费需求一直不是很好,如果国际经济发生变化,这将导致外需的不足,将会出现产能过剩的较严重问题,还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以及经济的衰退。第二,投资的需求是引导的需求,而消费才是最终的需求,这是经济增长真正的动力,也是经济增长所应有的终极目标。假如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达不到同步提高的能力,则经济增长将失去意义。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比例的失衡将促进国民经济内部的失衡与外部的失衡,经济增长由原来的主要依靠投资、出口进行的拉动,逐渐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
3 投资和消费的不平衡是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必然结果
从根本上而言,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所得份额逐渐降低是造成消费不足的原因。宏观税负高企和政府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将导致居民对生产成果的分享逐渐下降。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增长日趋缓慢,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劳动者通过付出辛苦的劳动以后,却不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我国的企业利润在大幅增加,这的增加在很大的程度上足以职工的低收入作为代价的。大部分利润留在了企业,企业的扩张加速了,这也是投资过热的构成因素之一。同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也增强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由此产生了庞大的贸易顺差,这样是通过损耗国内的劳动者利益,而补贴了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也使得我们在对外贸易中常常陷于被动。因为企业就是粗放经营,还能够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利润率,所以低效率、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还可以维持。长期偏低的劳动所得比重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目标,同企业利润与政府收入进行比较,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是十分重要的,中国经济不能靠“利润侵蚀工资”这种变态的模式发展。要实现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方向转变,所以要提高劳动的报酬,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事实上,出口企业的成本是靠劳动报酬提高来增加,但这可能有利于刺激国内的消费需求,却抑制了企业过度依赖于出口的倾向。所以,目前进行国民收入分配调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需要。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效的公平分配机制
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会使社会和谐受到影响,目前的低收入人群大多数为农民、农民工、城镇打工者、无业人员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被拉大的收入差距有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如果放任这种差距,使其发展下去会对建设和谐社会造成严峻的威胁。除此之外,收入过多地集中于少数群体有可能造成内需不足,目前我国的消费率远远地低于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然而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将会导致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我国将会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从而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这需要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调整,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收入分配制度要健全,要注重初次分配这个关键环节删除用以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在进行初次分配时一定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收入分配中最核心的环节当属初次分配,当前,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讨论还都集中在再分配的相关内容上,但是初次分配是收入分配的核心,后续的所有环节都与它有关系,例如居民收入、财政收入要影响到消费、税收社会保障、再分配等等,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收入分配制度的重中之重。
改革初次分配最核心的内容就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到的比重,首先,不断提高最低工资的标准,这样也是提高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的一项必要措施,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就在于此。
其次,在应对企业利润对工资的挤占方面,要使工会组织健全,使工人的谈判能力增强。(1)在制度的建设上,不断使组织形式得到创新,使工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从基层工作做起,把劳动者(包括农民工在内)吸收到工会组织中。(2)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做好工会组织成员的法律和组织意识的培训,使职工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使工会成员能够自觉地合法地维护自身的权益。(3)建立比较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建立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并不一定能使企业成本得到增加:“对于企业而言,假如企业是根据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进行工资的上涨,这样就不会影响企业的成本。是由于它的利润及效率都在提高”更为重要的是,适当地提高工资,它的效果不是增加了成本,而是减少了企业主的所获得的利润,使企业主不至于太贪婪,不至于过多地占有工人的劳动价值。
要借鉴国外模式就要考虑中国的国情,东欧部分国家在收入分配改革中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很多经验。例如匈牙利在1992年颁布了新的《劳动法》,全国开始成立了由政府、工会和雇主组织代表组成的全国利益协调委员会,每年对工资分配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与决策。雇主则在工资决定方面,尤其是在决定企业内部工资问题时还拥有更多的权力和灵活性。国家实行最低工资制度,规定工资增长的最低线、平均线和高线,同时,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了不同发放工资的方式。这些分配方式对以后匈牙利社会的经济稳定,建立良好的分配制度起到良好的作用。
2 打破垄断、维护市场经济竞争的公平性。规范以至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垄断行业经营是解决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关键。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控制对垄断行业利润,国家收归过多的收益,将垄断行业收入分配透明度提高,接受社会监督。
3 改革税收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做到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完善收入统计制度在改革税收制度中的首要任务,严谨准确地统计个人收入数据,但是在我国没有可靠的居民及企业收入的统计体制,这在税务征收上是很大的难题材,也给税制在收入分配调节中的杠杆作用造成了一些影响。要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推行单位和个人双向申报综合考察的制度,改进申报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对偷税、漏税、瞒报等情况。有效地调节居民收入差距通过开展或完善遗产税、财产税的征管。应调整支出结构在财政改革上,更多地用于民生项目,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应大幅度提高财政的支持力度,承担起广大中低收入者的保障性住房的供给责任,如城镇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建设。
2008年广东省就曾出台地方“收入倍增计划”,于当年提出年均工资收入14%的增长计划,但由于2008年以来国内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被暂缓执行。现在要在全国范围实施这一计划,更需要三思而后行。
总理曾说:分好社会财富“蛋糕”是政府的良知。“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如果能成功实施,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将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分水岭。但这一计划实施起来会无比复杂,中国真的准备好了吗?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形成“橄榄形”社会
从历史经验看,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发展中积聚的矛盾便会集中爆发,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导致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长期以来只注重财富增长,而忽略了财富分配。
收入差距过大,中间阶层的“夹心化”,造成内需增长不振;其次是城市化进程中形成新的二元结构,贫富差距和社会安全的缺失激化社会矛盾。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徘徊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短时间内还见不到内需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当今中国,GDP连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跨进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可是出的却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情况;一方面是富人的致富快车在高速路上飞奔,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是亿万农民工一二十年工资没有多少增长。
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起飞时,都经历过类似的国民收入增长计划。中国如能成功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就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新的飞跃奠定基础。只要国民收入倍增,就能拉动内需,推动未来的市场繁荣,培育出更多的中产阶层,最终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格局。中产阶层能够推动社会改革,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公民社会也随之建立起来,这时候整盘棋也就活了。
政府要下决心解除利益集团的阻力
只是有人担忧这一计划的实施效果,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主要对象应当集中在企业普通职工、中低收入阶层等群体中。如果不分对象不分群体全部“倍增”,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变成了国家干部、公务员、垄断企业职工收入倍增计划,将导致贫富分化的现象更加恶化。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不能涨到真正的劳动者头上,那还是别涨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要以公平和正义为前提,缩小贫富差距为着眼点,而不能搞成涨工资人人有份的平均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的观点也在网上招来骂声。杨志勇认为: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在于率先增加公务员工资,并带动企业等社会阶层向政府部门看齐。有网友认为,“说公务员加了工资,就能带动企业加工资,这等于是痴人说梦。”中国青年报署名文章也认为,眼下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并不低,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公务员不能率先而是要靠后。
要使全社会都能从这一计划中受益,首先要突破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减小普通行业与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眼下的电力、电信等垄断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政府必须痛下决心,敢于向既得利益集团开刀。
民营企业会有借口拒绝实施该计划,最近全国总工会正在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制,让工人有话语权与资方谈判,通过这种市场经济的手段实现收入倍增计划,而不是政府去逼企业给工人涨工资。
行之不慎会造成新的市场扭曲?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中国不需要“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认为,应该通过市场来实现国民收入增长,政府干预计划可能会留下潜在的隐患。
文章认为,如果这个“计划”确实要发挥促进工资增长的作用,就必须赋予政府更多的资源与新的手段去实现这个目标。而这一定会造成新的市场扭曲,并且造成额外的风险。如果工资上升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企业的竞争力是会降低的。如果企业的竞争力持续降低,有可能导致订单转移、工人失业,与所谓“倍增”目标背道而驰。
因此,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能否成功,关键要看用什么方式去搞。如果是政府强力干预,把重点都放在一次收入分配上,逼着企业加薪,那这样的“计划”会有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合理把握行政干预与经济自由度之间的平衡。
借鉴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功的经验,当年日本是通过大规模投入研发,应用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步实现企业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日本把能否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放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对日本企业而言则不是指令性计划而是指导性计划,政府向企业提供良好、有效的公共服务,通过帮助企业发展来实现收入倍增计划,而不是强制企业执行政府的指令。
日本藏富于民开创黄金时代
上世纪60年代之前,日本出现了严重的城乡“二元化”问题。同时,国民收入增长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个人消费增速明显落后于投资与工业增长速度。现阶段的中国与当时的日本有极大相似之处。
1960年年底,日本启动了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起初普通的日本人也并不相信这一计划。他们认为名义收入翻一番是有可能的,但是通货膨胀会抵消名义上的收入增长。但实际上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成功的,从1960年到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多。到1973年,国民收入增加了2倍。此后,日本国民的生活水平、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形象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像换了个国家一样”。
日本政府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遭遇了地方政府、企业和部分社会团体的激烈抵抗,险些胎死腹中。中国政府推行这一计划时同样需要非凡的勇气。
在刚刚出炉的2007年世界500强中,中国非国有企业无一家上榜;早些时候,有关部门宣布,要逐步增加员工收入。这两件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却有很深的渊源。
中国为什么没有世界品牌?这是个令无数人困惑的话题。而事实上,我们看一看世界500强的分布,即可发现,世界500强的企业群落分布,与其所在国的经济母体有惊人的重合性。最强大的商业国家美国,有200多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其余入选企业比较多的如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瑞士,瑞典、意大利、韩国等,无一不是当今世界上强大的商业国家。
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没有世界级企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目前中国的商业社会,国民普遍的低收入导致消费水平低下,无法建立世界品牌的深厚根基。
“消费革命”与日韩企业崛起
很多中国企业家,都非常羡慕日本和韩国企业崛起,而其实,考究日本和韩国崛起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肇始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并由此带来的商业繁荣和产业升级,对于日本、韩国企业崛起至关重要。
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的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已经大量生产,而另一方面又出现产品积压,失业率增加。
1960年年底,日本池田内阁宣布实施为期1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其第一个措施,就是提高工资,并且建立广泛的社会保险体制。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实际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发起了一场消费者革命,并成为了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从5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日本发生了三次消费革命,开始由“生活合理化”向“更加舒适化”、追求“实现物质需求欲望”发展,而消费革命,也引发了日本的产业升级,1965~1974年,日本的“3C”(空调、汽车和彩电)时代终于到来了,彩电、空调当时的平均价格为20万~25万日元,约为当时职工2~3个月的工资,小汽车的普及则是在70年代后半期,此时制造业工人工资在20~25万日元,当时每辆售价平均约为100万日元。大约等于一般工人5月的工资。
日本的电器、汽车等企业,正是在此宏大的背景下,应国民需求而生,并进一步扩张海外,成就世界性巨头。
上世纪80年代,韩国全斗焕总统上台后,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变革,提出了“安定化、开放化和自律化”的“三化”方针。其中一大措施,就是普遍提高国民收入。此外,韩国在农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新村运动”,农民收入迅速提高。
韩国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人均收入在8年内增长2倍,国民的普遍富裕,为其本土品牌提供了庞大的消费群体,使其获得了前期的充分积累,作为韩国企业标志的现代汽车,就是在此时期崛起,并且迅速成为普及品。
低收入制约中国企业崛起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生产了占美国30%的消费品,但工资水平仅为美国的4%。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增速已经连续多年低于GDP增速。普通民众收入徘徊不前。
收入的不足,制约了国民消费能力,彩电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但是存在普遍亏损。微波炉也是,利润最低的时候,一台微波炉竟然只有1元钱的利润。目前,中国企业都呼喊开始品牌时代,但价格战依旧风行。由此导致的一个问题是低端商品迅速普及但是无法升级,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投入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只能在低端徘徊。近年来,众多家电企业在液晶,等离子等高端领域的突围也一直无法实现。很多人总喜欢说中国没有大企业家,没有企业家精神,所以诞生不了世界性企业,这无疑是一种偏见和无知。
很多企业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消费结构的畸形。据统计,2006年,空调行业产能达到了近8000万套,而其库存竟达到近1000万套,事实上,很多贫困家庭无力购买空调,广大的农村市场,更是一片空白,最典型的“过剩”表现在汽车行业,去年有关部门曾就汽车产能过剩问题,宣布吊销124家汽车企业的牌照,而事实上,去年的轿车产能不过200万辆,远远谈不上过剩。在国内,一般中档车的价格为15万左右,相当于平均水平的国民近7年的收入,价格相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比较高,而在美国,买一辆小汽车却只需要几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了。国民收入的低下,使汽车无法在一般家庭普及,国内汽车企业无法达到一定规模。在国际领域,一般产能达到500万辆以上才可以称得上国际性巨头,在国内,恐怕达到50万辆就是巨头了。
关键词: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 按劳分配 劳动贡献比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2012年的GDP增速在7.5%左右,GDP总量已经超越了日本,位列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与之相伴随的是,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5432美元,在全球排在第80位左右,而且中国还有1亿多人达不到联合国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标准。我国目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方式进行收入分配,但是在具体执行中,却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现象。本文先是具体分析了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格局,继而借重劳动要素贡献率实证测算了我国劳动收入的合理比例,最后对比实证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公平与平等是有所区别的,蔡继明(1991)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去认识公平与平等,认为如果平等是收入的平等,那么公平就是一种对分配机制的价值判断。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平分配的判断标准:效率原则或禀赋原则以及平等原则。他认为收入不均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状。
唐勤(2001)做出了进一步的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公平和效率可以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唐小果(2008)对收入差距的合理性做了较为清晰的阐述,她认为,判断收入差距是否合理,首先要判断收入分配是否合理,而判断收入分配是否合理主要在于判断收入分配制度是否合理,收入分配制度是否合理最终体现在生产条件的分配和经济关系是否平等。
上述文献主要着眼于收入分配不公这一状况的本身,在此基础上,不少学者对收入分配不公这一现象所可能导致的后果做了详细的研究,但具体来讲,收入分配不公的现实影响主要归结为两大类问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郭兴达(2001)说明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就会挫伤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张旭虹(2003)的研究更为具体:一是不利于稳定我国GDP支出结构的比例关系,导致最终消费需求在GDP 支出中的比例过低;二是影响总需求的有效增长,阻碍国家经济的内在循环。
社会稳定:章宏友(2001)指出收入分配不公会因为人们心理的不平衡感而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郭兴达(2001)也说明了收入分配不公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严重影响,分配秩序的混乱对社会各个层面均会造成消极的影响。
三、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状况
评判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最多使用的是基尼系数,国际的惯例一般是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据相关文献援引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世纪80年代为0.21-0.27,从2000 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越过0.4的警戒线,2003年已上升至0.458,2009年是0.47,在已公布的135个国家(地区)中名列第36位,这些数字说明我国的贫富分化问题比较严峻。
如果从收入结构细分的话,会有很多角度可供展开,限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三个方面:
1、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一直在扩大,其中1985年时,城乡收入比达到了最低,为1.86:1,而在此之后收入的差距就开始稳步的上升一直到目前的3.3:1左右,20余年内几乎增长了一倍。
2、收入分配越来越向政府倾斜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1997 年至2007 年,我国G D P 比重中,政府财政收入从10.95% 升至20.57% ,企业盈余从21.23% 升至31.29% ,而劳动者报酬却从53.4% 降至39.74% 。
表1 中国财政收入年涨幅
*数据来源:2009年国家统计年鉴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速最高达到了32.4%(2007),这一态势直接导致了在我国GDP比重中,政府汲取了越来越大的份额,加上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机制还不完善,这一因素进一步加大了当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局面。
3、要素分配的差距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土地、资源、资本这3 种生产要素在财富分配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调整力量。房地产、资源品、金融证券等成为“最赚钱”的暴利行业,导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发生偏移。全国总工会的一个调研显示,自1997年至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 以上。为了进一步考察当前劳动收入占比的不合理性,下一部分将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近10年来劳动收入占比的合理值进行简单估算。
四、对我国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合理份额的实证估算
考察生产贡献的源泉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有三个:资本、技术和劳动力。本文选取了1988年至2008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就业人数作为自变量,国民总收入作为因变量,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回归关系。利用相应的数据,使用Eviews 5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得到下式:
Y=1.484876I+24260.8L-132950.4 (1)
*其中国民总收入为Y,固定资产投资为I,就业人数为L*
为了考察劳动与资本之间收入分配的相对关系,并考虑到本文是从定性角度分析问题,可以在式(1)的基础之上,做以下简化处理,以下式的结果作为对劳动贡献比的估算值。
内容摘要: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日益向企业和政府倾斜,这种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导致投资消费失衡、内需外需失衡、产业结构失衡。文章指出要改善这种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应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占比、调整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发挥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政策的共同作用。
关键词:国民收入分配 投资消费失衡 内需外需失衡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推进,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宏观经济越来越面临着结构性失衡,其主要表现为投资消费失衡、内需外需失衡、产业发展失衡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我国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导致以上经济问题的根源之一。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现状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最终形成三部分收入:居民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从1992 -2005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的数据来看,在国民收入中,虽然在1992 -2005年之间,居民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呈逐年递增,但从总体上来看,居民收入占比在逐渐下降,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则在不断上升(见表1)。
在表1中,企业收入包括非金融部门企业和金融部门企业,所以企业收入是《中国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中非金融部门企业收入和金融部门企业收入之和,表1中的居民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中住户相关数据。
从表1可以发现,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最高,1992-2005年以来一直高于57%,占绝对多数。但是居民收入占比除个别年份外,都呈逐年递减趋势,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则呈递增趋势。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收入比重和企业收入比重偏高,而且居民收入比重偏低。政府收入比重比政府收入比最低的美国高7.3个百分点,比政府收入比最高的法国高0.3个百分点;而企业收入比重比所有发达国家都高,而且比企业收入比最高的澳大利亚还高4.4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比则较低,比2004年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最高的美国低16.7个百分点(彭爽、叶晓东,2008)。尽管我国和美国并不处在同一个发展阶段,但是居民占比下降,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占比递增,这确实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因素。
国民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由于居民、企业和政府是一国经济中的三个重要主体,三个主体的收入大小以及收入投向哪些领域,关系到宏观经济的均衡。事实上,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具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效应。
(一)投资消费失衡效应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中,企业收入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是社会投资需求的主体;政府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是形成社会投资需求的主体;居民收入则是构成社会消费需求的主体。但近年来居民收入占比在不断下降,而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占比却在不断攀升,投资消费失衡不可避免。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预测课题组曾经指出,“过高的企业留利和财政收入直接导致企业投资规模和政府基础建设规模高速增长,使消费投资增长速度差异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白重恩、钱震杰(2009)、常兴华、李伟(2009)等也都提出国民收入分配是导致我国目前投资率居高不下,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投资需求最终形成社会总供给,消费需求最终形成社会总需求,投资消费失衡在经济上行阶段表现为通货膨胀,但积累时间长了则会导致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并最终导致失业率上升。
(二)内外需失衡效应
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企业和政府倾斜,导致投资消费失衡,这加剧了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使我国经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但我国出口到国外的产品主要是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业产品,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主要是资源类初级产品,比如石油和钢铁等。
由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对制造业产品和初级产品的定价权,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低廉,而进口产品价格昂贵,我国出口产品不仅利润空间非常小,而且还会受到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的限制。李俊霖(2008)指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虽然增强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庞大的贸易顺差,但这是在通过损耗国内劳动者的利益补贴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同时也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屡陷被动。”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扩大投入和数量扩张,而不是依赖科技进步和质量提高,投资所形成的社会总供给绝大部分是重复的、低水平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所形成的投资往往还会耗费很多资源,并造成环境污染。
(三)产业结构失衡效应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年底,我国三大产业的比重依次为:11.3% 、48.6%、40.1%。
与国外发达经济体相比较,我国第二产业比重明显过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第三产业不发达是造成我国目前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从宏观角度来看,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企业和政府倾斜,导致投资率过高,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第三产业占比相对较低。从微观角度来看,我国居民收入两级分化明显,缺乏大量中间收入阶层的支持,所以第三产业不可能大规模发展。与居民收入结构相对应,我国消费市场也呈现两极分化,主要以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为主。
因此,我国投资格局也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奢侈品产品供给为主,大量的社会资本积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中进行恶性竞争,劳动者报酬没有办法大幅度增加。我国就业市场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两级分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了农民工和城市技术工人,但大量大学毕业生则因为第三产业的不发达而被排斥在工作岗位之外。
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居民收入占比,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是导致我国投资消费失衡、内需外需失衡和产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居民的收入占比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解一系列经济难题的首要工作。提高居民的收入,可以从以下个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劳动要素的报酬,这是因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居民主要分享劳动报酬。
二是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三是提高居民的博弈和谈判能力,通过立法提高居民收入。
四是改变财政支出格局,增加政府对于教育、社会保障的支出,从而可以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五是从收入主体来看,应限制过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培育大量中间收入者。限制过高收入主要通过税收制度调节,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主要依靠政府转移支付进行调整。
(二)调整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发挥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政策的共同作用
从凯恩斯开创宏观经济学以来,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多使用需求管理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并取得较好经济成效。
但是,我国经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着结构调整问题,而结构调整关键要看供给管理政策。为此,我国应调整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发挥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的共同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从一二三产业来看,当前应重点支持服务业的发展,应使服务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主体,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协调。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较低,且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中间层次的消费市场欠缺,因此应该培育中间层次的消费产品和消费市场。另外开发新型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各地应根据本地实际,开发适合于本地的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平衡。
参考文献:
1.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5)
2.曾国安,胡伟业,胡晶晶.国民收入再分配公平与初次分配公平差异的比较.江汉论坛,2009(1)
3.姜洋.90年代以来国民收入格局变迁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社会科学家,2008(4)
4.武小欣.我国宏观收入分配结构变化对宏观经济均衡的影响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5)
5.刘赣州.论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启示.经济纵横,2006(6)
6.彭爽,叶晓东.论1978年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经济评论,2008(2)
7.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预测课题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提升消费的关键.21世纪经济报道,2007-11-26
8.李俊霖.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及对策.开放导报,2008(6)
作者简介:
未来一段时期,经济转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条主线。而上述问题表明,只有理顺利益关系,优化利益结构,使增加社会真实财富的生产性努力成为经济主体的普遍行为,才能为经济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利益结构的调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对此进行的测算结果显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企业所得增长较快,居民所得增长较慢,政府所得波动不大;再分配格局中,由于各种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快速增加使政府所得份额上升明显,企业在再分配格局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继续呈下降趋势。各主体内部分配结构的变化特点是:政府部门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支结构不平衡,地方政府的非预算收入激增;企业部门内部垄断行业利润增加大于竞争性行业,利润向少数行业集中;居民劳动报酬份额不断下降且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居民部门内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一、初次分配格局的比较
为了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同口径对比,我们主要引用收入法(分配法)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我国的各主体收入分别是:生产税净额归政府所有,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归企业所有,劳动者报酬归居民所有。世界其他国家各主体收入分别是:税减产品补贴归政府所有,营业盈余和混合收入归企业所有,劳动者报酬归居民所有。依此为基础,表1列出了中国和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主体分配收入占该国GDP比重数据。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初次分配格局中,从政府收入比重对比来看,我国不仅高于大部分的发达国家,而且也高于部分发展中国家。从居民收入比重对比来看,我国低于表1中的绝大部分国家。从企业收入比重对比看,我国低于发展中国家而高于发达国家。综上对比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初次分配格局中存在明显的“一高一低一适中”特点,即政府所得比较高,居民所得比较低,企业所得比重比较适中。
二、再分配格局的比较
以资金流量表中数据计算的2005年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中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份额分别为20.55、20.04和59.41;考虑各种非预算收入后,政府、企业和居民所得份额分别为29.55、12.39和58.06(受再分配资料收集的限制,这里只对中美两国再分配格局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1992年来美国再分配格局比较平稳,政府、企业和居民所得比重平均约为11.5、13.6和74.9。而我国再分配格局中存在“两高一低”,即政府和企业所得比重高,居民所得比重低。我国居民所得比重(未调整),1992―2007年平均数(64.4)比美国低了10.5个百分点;2005年的数据(59.4)则比美国(73.5)低了14.1个百分点。如果将调整后的再分配格局与美国比较,则表现为“两低一高”,即企业和居民所得比重低,政府所得比重高。尤其是政府比重我国比美国数据高出了18个百分点。在两种口径比较中,企业变化较大,而政府所得比重较高和居民所得比重较低的状况没有变化。
三、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我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格局与世界部分国家的对比,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政府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格局中收入比重都较大
这反映了我国政府部门干预经济的程度较高。相对于企业和居民而言,政府在市场上的地位不仅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更表现为强势的市场参与者和利益竞争者。从分配格局上看,政府部门对经济的强势干预对企业部门的影响要大于对居民部门影响。
(二)企业所得在初次分配中比较适中,而在再分配中居于弱势地位
主要是由于来自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门)的非规范的各种费用负担较重,导致以制度外收入为代表的各种收入流入政府部门而提高了政府在再分配中的份额,并降低了企业所得份额。约束某些政府部门的非规范收入并使之透明、公开、公正,积极推进“费改税”改革,对企业显得尤为必要。
(三)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份额都较低
居民初次分配份额较低,意味着劳动收入份额较低,相对应的资本收入份额会较高。由于资本所得的投资倾向要高于劳动所得,而消费倾向低于劳动所得,所以初次分配格局中居民份额较低就决定了我国今后几年的发展模式将仍然以投资和出口带动型为主,而非消费拉动型。居民再分配份额较低反映了政府收入调节职能的缺位和作用的不完善。2000―2006年,我国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由526亿元增至2121.5亿元,在GDP中的比重由3.31%增加到5.28%,而2006年美国政府仅社会保险福利支出一项占GDP的比重就高达12%。我国政府收入调节职能尚需加强。
(四)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的失衡现象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关键词】国民收入分配;人的发展;影响;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1-0014-04
国民收入分配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和相互关系。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关系到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知识和思想道德等素质的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收入水平是影响人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人用于自身发展的资本的积累,进而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进一步提高人的能力、素质并满足需求。收入水平过低,无法形成现实的购买力,就会在教育、医疗、住房等资源享有上受限,人的发展水平很难提高。可以说,收入水平是决定人的发展的决定因素。提高收人、完善收入分配是提高人的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一、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从而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也有了显著进步。扣除价格因素,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增长了9.65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54倍。从图-1可以看出,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700元,步入快速增长阶段。1994年增幅明显,名义增速达到了35.7%。到1997年,年可支配收入已经上涨到5000元。2006年,年收入以每年约2000元的速度上涨,年收入超过1000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978年仅有133.6元,1994年突破1000元达到1221元,名义增长速度也达到了32.49%的历史高位。2010年,达到5919元,涨幅也超过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虽然我国居民收入总水平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其占GDP比重低、分配格局不合理、收入差距过大等突出问题还非常明显。
(一)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
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从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1985年的56.2%下降为1997年的55%,到2007年的43.42%,再到2010年的40.6%,25年下降了15.6个百分点。与其他国家的同时期发展历程相比,我国的居民最终分配比率是较低的,并呈下降趋势。其次,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也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二次分配中的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四大块加在一起,2010年是26484.82亿元,占整个财政支出的29.47%,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这四大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的百分比会达到50%以上。这说明我国二次分配也显失公正。
(二)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01-2010年,GDP年均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7%和7.0%,分别比GDP年均增长率低0.8和3.5个百分点。1993-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由4349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增长速度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当前国民收入的最终分配格局是“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致使居民最终分配比率不断下降。
(三)收入差距大
当前,我国存在着高低收入者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的社会问题。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自2000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了0.465,2006年达到了0.496。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我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而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欧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也不过在0.24-0.36之间。从城乡差距来看,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1:1扩大到了3.3:1,远远超过世界上2:1左右的一般水平;从行业收入差距来看,中国收入最高与最低的行业相差15倍,国企高管的平均收入和社会平均收入更是相差128倍。
不仅国内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大,跟国外比收入差距更是明显。从中国与发达国家小时工资水平比较看,中国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
落后的收入水平、较大的收入差距,使经济的发展成了以牺牲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
二、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
在初次分配时,由于相关体制的不完善,形成了运用非市场化的方式获得财富和权力的既得利益集团。而这些既得利益者获得收入的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社会成员,造成了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现象。而且,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会形成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马太效应”。在再次分配时对于高收入的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某些形式的转移支付制度明显向高收入人群倾斜等也再次扩大了收入分化差距。如石油、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由于政府不允许其他渠道进入,其垄断利润通常会很高,从业者收入水平也远远高于一般行业;再分配调节时,垄断行业又通过土地租、资源租、价格租、利息租、政府补贴、分红租、税收返回等形式,获得巨额垄断租金。这造成了垄断行业收入畸高、效率的缺失和腐败等问题的存在,也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
从思想认识来说,对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工具理性占据主导地位而忽视了价值理性,丧失了社会、伦理、人文、情感应有的关怀,导致了某种社会性的价值倾斜、道德感的稀薄,致使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利己主义至上,分配结构畸形,社会发展失衡。此外,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资本利润侵蚀劳动报酬。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都与此直接相关。因此,矫正社会失衡,建立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三、国民收入分配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人是具有多种需求的动物,有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自由需求、生命健康的需求、政治需求等等多个方面。国民收入分配的整体性、系统性失衡,不仅影响人的物质享有,还影响人的精神需求;不仅影响个人的自由权利,还影响群体人的社会关系;不仅影响人的生命健康,还影响人的思想道德情操。从自由发展的角度,经济增长的意义在于将经济增长的成果应用于实现人的可行能力的扩展,在这一过程中,收入分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自由的建构性作用和工具性作用。
(一)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影响人的自由权利
学习和实践是人的自由权利,人的发展是在不断学习以及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收入分配的扩大使学习及实践的机会减少,原本人的发展途径被打破,重建的道路更加狭窄,步入上层社会的途径显著缩小。此外,更显著的影响是通过代际传递影响后代的受教育权利和上升空间。不同的收入水平导致不同的教育背景,高收入阶层的后代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他们在日后的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将来更有机会获得高收入以及更好的个人发展。相反,低收入阶层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人力资本存量较少,人的发展的自由权利受限。而且,经过几代人的传递,阶层差距会越来越大,造成阶层固化。
(二)收入分配结构性矛盾的扩大导致社会关系紧张
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是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基尼系数的扩大,“马太效应”日趋显现,体现在低收入群体在收入分配中应当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丧失。收入分配及其导致的社会福利的状况决定了人们参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自由度及偏好。低收入群体往往不像高收入群体那样有较多的话语权,而且在参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由于信息购买力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也容易使低收入群体无力维护自身权利而成为侵害的牺牲品,难以实现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当这种现象不是分散地发生、而是系统性地发生时,就会出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社会发展受阻。
(三)分配制度的扭曲严重影响人的道德、风尚和伦理
分配制度的扭曲起源于经济、社会、政治各个层面,造就了大量的权贵资本主义,形成了“有钱就是爷”、“金钱大于一切”、“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等扭曲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物质衡量成为唯一的价值取向,人心冷漠、道德沦丧、公正缺失。人的发展只能服从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财富只是物,而不是人的创造天赋的内在本质的绝对发挥,对物质财富的鄙俗的追求战胜了对人的发展的崇高理想,进一步也影响了人的自我实现。
(四)收入过低严重影响了个人自信心的树立
当前,居民收入占GDP比例低,居民购买力不足,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常常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不仅无力购买到需要的商品,更无法提高自己的技术和能力,不利于人们自信心的树立,从而导致其对于自身发展的放弃。部分处于社会底层的城乡贫民还会因为收入过低,造成缺乏自尊,或自尊心受损、自暴自弃、上进心减弱的心理问题。
(五)收入分配失衡造成人应享受的公共服务的严重缺失
收入分配的整体性系统性失衡,使得政府财政收入比重过大,逆向激励了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和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严重偏好于基建投资,导致了“铁公基”上马过多。而对于社会收益高、评价期长且难以直观进行的公共服务的供给则偏好有限。特别是取消了福利分房,推行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企业职工的养老也由企业负担而转向社会统筹。但政府在主动从养老、医疗、教育等大量需要支出的领域退出的同时,并没有加快完善相应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医疗、教育、养老、科研等社会收益高的公共服务就变得严重缺失。而公共服务的严重缺失甚至“逆向供给”,给人的自由发展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首先,应当享有的公共服务无法正常获取,特别是相关的社会机会无法充分享有,从而影响人的发展的充分实现;其次,为了获得公共服务的正常供给,在某些情况下,还必须在支付了税收以后再对公共服务供给进行“二次支付”,这大大增加了享有公共服务的交易成本。
(六)收入分配不合理影响人的住房保障
当前,以炒房、炒地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抑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出现问题的根源并不是房地产供应不足,亦或是需求过大,而是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这种矛盾的根源在于收入分配秩序的不合理。高收入阶层可以一个人拥有多套住房,而底层的大量低收入群体只能承受没有住房的事实。所以,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导致住房分配秩序失衡。房地产具有避险和保值增值的属性,高收入阶层的大量需求进一步助推了房、地价格的不合理上涨,也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而导致住房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四、促进国民收入分配,加快人的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仅因为居民收入占比过小,还因为对人的发展重视不够,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忽视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因此,必须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出发,探索方法,寻求促进社会公平、经济增长和人的价值的实现。
(一)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继续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公共服务政府职能法治化,从立法的高度对政府职能进行规划和设计,使政府逐步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每年新增财力的主要部分应当投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随财政收入增长而逐步增长的机制,确保政府基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增长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探索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发挥横向支付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采用政府购买、管理合同外包、特许经营、优惠政策等方式,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和社会充分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动态监测体系,加强体系监测和监管。探索建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第三方独立的公共服务评估机制,考核评估服务提供者的绩效。
(二)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1.增加工资收入。积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坚持工资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适时调节最低工资标准,稳步提高工资收入尤其是城乡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制度,研究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实施方案。
2.增加财产性经营收入。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特别是成熟的产权制度、资本市场和金融创新,从财产性收入的不断增进中富裕起来。国家优质资源、优质资产向民间开放;大力培植能有效地把社会财富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现代职业资本经营者;加快发展信托投资中介业,完善投资制度和政策法规;抑制投机性投资;增强社会公共保障体系的增值能力和发展实力,夯实群众的社会保障基础。
3.增加社会保障补助收入。实施公共预算制度改革,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农村和城市低收入者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收入水平。充分利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以及其他转移支付等再分配手段,加大政府收入向居民收入转移的力度。完善预算编制、审查、批准和监督的体系,增强公共财政透明度和公平性,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三)规范政府收入
目前,大量的中低收入人群不但要缴纳所得税,还要承受商品流转产生的消费税和厂商转接的增值税;高收入阶层却可以把税收转嫁为成本,实现合理避税。这样,不仅不能体现税收调节器的作用,税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也大打折扣。因此,要尽快实现税收转型,调整税收结构,减轻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形成以减税为主、增税为辅的税收政策。减免间接税,特别是降低增值税税率和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促进中产人群的发展和壮大。适时开征环境税、奢侈税和奢侈品消费税、遗产税。通过“劫富济贫”的税收调节手段来实现收入分配调节。
(四)控制垄断收入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消除垄断收入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在宪法框架内明晰产权关系,确认全民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建议将国有资产的租金收益、利润增值,优先用于社会保障,加大反哺全民的力度。在垄断行业和自然垄断行业的非垄断业务,通过管制改革,降低进入壁垒,引入竞争机制,逐步降低垄断程度;对垄断部门的收入加强监管,取缔违法收入,限制过高收入;增加垄断部门收入分配透明度,扩大对于垄断部门监督的公众参与,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有效监督与制约垄断收入的体制机制。
(五)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针对社会道德层面的扭曲,应强化利益引导,着力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利益协调机制。加强人的道德属性和社会属性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言谈品行、人格追求和伦理情趣。强化约束,规范人们获取利益的行为,引导人们合理设定利益目标、自觉调整利益需求、妥善处理利益关系。强化利益调节,着力调整不同利益群体和个人之问的利益关系、着力缩小利益分配差距。
(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一、二产业强国,第三产业富民。发展第三产业,不仅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和可持续性需求有积极意义,而且也是发挥人的自身潜能、实现人的自身价值的平台。无论是处于生产制造业前端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还是处于后端的品牌培育、市场营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中间投入,尤其是创意产业,更能发挥人的潜能和价值。随着中国下一阶段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型,过去那种以物质资源的硬性要素投入为主的模式,将向以服务等软性要素投入为主的模式转变。这不仅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人的自身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应大力依托优势资源,着力提高物流、金融、旅游、文化、养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关键词】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投入产出;资金流量
一、引言
收入分配是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环节。居民收入的合理分配不仅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政治问题。一定的收入分配关系确定了相应的利益群体及相互联系,一定时期的收入分配格局也必然反映现实的经济利益关系。收入分配格局显然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一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了中国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文搜集了92年以来的投入产出表以及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中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格局数据,分别利用时序数据和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二、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政府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1998年的17.5%上升到2003年的20.2%,而居民所占比重则由1998年的68.1%下降到2003年的64.8%。此外,2004年、2005年两年,国家财政收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0%左右,远高于同期GDP增速,但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则与同期GDP增速大体接近。由此推断,最近两年政府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仍保持扩大之势,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的现象并没有改变。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民收入分配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比例会有此消彼涨的变化,特别是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国民收入分配在政府方向的比例应该是逐步缩小才对,但在中国则不是缩小而是呈进一步向政府倾斜的趋势。安体富、蒋震(2009)计算了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最终分配的基本格局,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最终分配比率不断下降,国民收入最终分配格局处于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失衡状态;刘树杰、王蕴(2009)认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不利于扩大内需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吴启富(2003)认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宏观上,国民收入分配体现为资金在企业、政府、住户和国外等机构部门之间的分配。
三、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对1992―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和2002年以来的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中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利用投入产出数据进行纵向比较,由于我国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才真正确立,所以剔除198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另外,利用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对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的收入分配进行双向比较;最后对各行业的居民收入分配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本文分析的是我国国民的收入分配格局,所以剔除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国外部门的相关数据。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四、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
1.初次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领域内部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费用和农民或其他劳动者的收入;另一部分是生产单位和社会的纯收入,包括上缴国家的税金和利润、支付的利息和企业税后利润、利润留成或公积金、公益金等,属于国民收人扣除必要产品后的剩余。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了国家、企业、劳动者的原始收入,直接关系到国家、生产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三方面的经济利益。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自1992年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以来,三部门的收入一直稳步上升。特别是从2002年以来随着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上是合理的,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效率提高。居民收入一直逐步提高,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体制正逐步形成,居民收入渠道增多,收入水平迅速提高。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支出随之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对生产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同时也促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生产经营自不断扩大,活力不断增强,效益不断提高。随着企业自有资金积累的增多,企业将更多的自有资金投入到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中,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的扩大再生产的机制。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调控能力显著增强,保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政府所得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适当比重,是克服市场失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内在要求。
2.再次分配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基础上的进一步分配。这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再分配的主要形式有财政支出、信贷和价格。财政支出是指通过财政预算,一方面以利润和税金的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另一方面把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通过财政补贴、支付非生产部门劳动者工资等形式分配到各部门、各地区去。信贷是指以偿还为条件,通过筹集社会闲散资金贷放给使用单位来实现再分配的过程。价格是国家通过指令性价格、指导性价格和市场调节价等多种价格形式,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最后形成生产单位、非生产单位和居民的最终收入。
从图1中可以看到:除了居民收入在1993年有大幅度下降外,其他时段三部门收入一直逐渐上升。居民收入在1993年的急剧下降是因为我国在1992年开始,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大部门国营企业倒闭或转为股份制,导致大量职工下岗失业,这种局面直接反应在1993年的居民收入上。从2003年开始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收入所占国民收入比例有小幅度增加。国民收入通过信贷和财政支出等方式进行再次分配。经过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企业的一部分收入会通过税收、股利等方式向政府部门以及居民部门转移。
3.各行业间居民收入分配比例的对比
经过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以及再分配的实证分析后,不难看出居民收入分配占整个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有所下降。因此有必要具体对比研究各行业居民收入分别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份额。
本文继续选用1992―2007四年的投入产出表,对其中所有17个大行业进行比较,利用其中的劳动者报酬指标来间接的来反映各行业间居民收入分配比例的对比。
下图是1992-2007年各行业劳动报酬占整个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的比例。
从图2中可以看到:在投入产出表所有17个产业中,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和其他服务行业的居民收入分配比例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农林牧渔业都是农民自主产业且是国家大力支持和扶植的,农民通过劳动得到的产出报酬不需要经过中间厂商进行二次分配,而是直接由国家统一购买;另外,自国家出台“三农”政策以来,政府对于粮食、畜牧等生活必需品的收购价都较往年有所提高,并且还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但是农民人数多,基数大,所以人均到每人的人均收入就比其他行业低的多了。
其次是其他服务业,这些行业和部门都属于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所以首先也不会牵扯报酬及其他收入通过中间厂商而进行的二次分配的问题。其次这些事业部门和政府机关的职工福利和薪金一般都高于普通行业的职工。另外,这些部门都属于国有部门,因此没有税收等支出。
另外,采矿业、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化学工业、非金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国营产业的居民收入分配相对居中,都保持在30%―50%之间。这是因为这些产业在支付职工工资以外还要考虑企业盈利、购买固定资产、向国家缴纳生产税等因素,因此一部分企业收入会向企业部门及政府部门转移。另外,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厂机械化的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对职工的需求也比之前有所减少,因此造成了居民收入的分配比例下降。
最后我们看到: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这些产业居民的收入分配比例普遍在30%以下。这是由于:首先电力、燃气等产业都属国家垄断产业,自然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收入分配要占大部分,因此导致了居民收入的分配比例低;其次食品饮料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机械化程度高,因此所用职工比例较少,且还需向国家缴纳相应税收,企业本身又要进行盈利,因此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这一结果;房地产业、金融业等行业注重企业盈利和创收,大部分企业收入分配在少数公司高管和董事会手中,并且这些企业每年还需向政府缴纳数额较大的营业税等,因此造成了居民收入分配比例与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相比就大大减弱了。
五、结论及建议
1.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那将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1)居民收入比例下降
虽然居民收入一直稳步上升,但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却下降了。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发生了很大改变: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从68%下降到59%;政府和企业占比则分别提高8个和1个百分点。
(2)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
主要表现为东西部收入差距的扩大。由于1992年起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且速度很快,而西部由于地理、环境、交通等因素发展较慢,因此导致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虽然国家也实施了一系列调整措施如: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等来缓解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也有不错的成果,但是地区间收入差距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均衡
在行业分析时我们发现:农林牧渔业居民收入分配虽然很高,但是农民人数基数大,因此人均到每位农民的收入就很少了,城镇居民的收入还是占据了大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国40%多的城镇人口获取了全国近70%的收入,而占全国近60%的农村人口仅获取全国30%的收入,收入明显向城镇倾斜,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4)贫富差距明显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这种现象在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尤为突出且日趋明显。据统计,全国80%的中低收入群体只获得全国60%左右的可支配收入,而20%的高收入群体却获取了全国40%左右的可支配收入,并且高收入群体收入的比重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2.政策建议
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保证一国经济稳步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保证,合理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应着眼于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1)完善体制机制,避免财政收入增长挤压居民收入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部门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中收入比重不断加大,因此造成了政府部门挤压居民收入的现象。因此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是缓解该问题的有力措施。
(2)缩小地区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政府应该致力于缩小地区及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西部战略,使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提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适当提高扶贫标准并大力扶植农村自有品牌和企业。
(3)兼顾初次及再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
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合理调整税率级距和水平,加大对高收入调节力度。尽量使企业和政府部门收入分配比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稳定的范围内,充分保证初次分配及再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的高效和公正。
参考文献:
[1]刘树杰,王蕴.合理调整国民收入格局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9(12).
[2]安体富,蒋震.对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分配份额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25).
[3]丁兆庆.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城乡分配格局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1).
[4]吴启富.我国机构部门收入分配格局统计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18(6).
关键词: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效应;宏观税负
税收乘数是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程度,体现为税收作用的力度。合理运用税收政策,发挥税收乘数的效应,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实现新一轮经济腾飞的重要措施。
一、税收乘数的概述
税收乘数是指因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倍数。由于税收是对纳税人收入的一种扣除,税收高低会影响到投资并进而影响到国民收入。税收变动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化,即税收减少,国民收入增加;税收增加,国民收入减少。因此,税收乘数是负值。税收乘数又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若以Kt表示税收乘数,Y表示国民收入变动量,T表示税收变动额,则:Kt=Y/T
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和投资乘数理论,税收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大小有关,若以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则:Kt=-b/(1-b)
二、税收乘数效应
税收乘数效应是指税收的增加或减少对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程度。由于增加了税收,消费和投资需求就会下降。一个部门收入的下降又会引起另一个部门收入的下降,如此循环下去,国民收入就会以税收增加的倍数下降,这时税收乘数为负值。相反,由于减少了税收,使私人消费和投资增加,从而通过乘数影响国民收入增加更多,这时税收乘数为正值。一般来说,税收乘数小于投资乘数和政府公共支出乘数。对于税收乘数的效应机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税收乘数是一个负数,这表明税收与国民收入之间是一种反向运动关系
当政府增加税收时,国民收入则成倍减少;当政府减少税收时,国民收入则成倍增加。
2.税率变动引致的税收乘数变动
由于Kt=ΔY/ΔT ,其中Kt表示税收乘数,ΔY表示收入数量,ΔT表示税收变动额。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税率变动使ΔT随之变动,从而引致的税收乘数变动。
3.税收乘数的大小受边际消费倾向b影响
从税收乘数公式看,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税收乘数的绝对值越大,对国民收入的倍数影响也越大。可以举例说明税收与国民收入的乘数关系。假设政府增税1000亿元,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税收乘数为Kt=-0.8(1-0.8)=-4,意味着国民收入将减少4000亿元(4×1000亿);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5,则税收乘数为Kt=-0.5(1-0.5)=-1,意味着国民收入将减少1000亿元(1×1000亿)。假如政府变增税为减税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国民收入将会增加,增长量与减税时国民收入减少量相同。
4.税收乘数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还应结合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来分析
政府支出乘数是指政府购买支出变化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倍数效应,其公式Kg=1÷(1-b);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政府转移支付变化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倍数效应,其公式为Ktr=b÷(1-b)。两个乘数综合起来,就是政府总支出对国民收入的效应。
三、在金融危机时期发挥税收乘数效应的具体建议
1.降低宏观税负、调整税收结构
在我国税收连年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的小口径宏观税负水平不断攀升,在2008年超过了20%。这一方面对于我国政府调动社会资源发挥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税收乘数效应,较高的宏观税负也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减税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的最优宏观税负应为16.47%,低于实际宏观税负水平,因而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减税。不过,减多少和怎么减都必须在保证持续经济增长的背景下讨论。本文利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得到1997--2002年以及2002―2005年两个阶段我国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农业1.13%和0.34%,采掘业0.03%和-1.36%,食品制造业0.31%和0.04%,纺织、缝纫及皮革品制造业0.44%和0.08%,其他制造业0.25%和-0.92%,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07%和-0.30%,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0.36%和-1.17%,化学工业0.77%和-0.90%,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20%和0.20%,金属产品制造业0.73%和-2.09%,机械设备制造业1.36%和-1.37%,建筑业-0.42%和0.70%,运输邮电业1.13%和0.86%,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0.82%和0.63%,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11%和-0.79%,金融保险业-0.14%和0.97%,其他服务业1.14%和1.16%。在2002之前,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增长作用十分巨大。在2002年之后,其他服务业、金融保险业、运输邮电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住宿与餐饮业对于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全要素增长贡献最大,这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的转移,金融等服务行业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开始加大,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利用2002―2005年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减去1997―2002年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可以看到,建筑业、金融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和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值大于零,表明这些行业的宏观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增加,而其他行业都在下降。这说明了近些年我国增长的改善主要来自于建筑业(增加1.12%)及其相关的材料、金融业(增加1.11%)和其他服务业的增长。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要维持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重点在于服务行业的发展。为此,在税制调整方向上应降低第三产业的税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在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中,营业税主要关注第三产业,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的减税方向应该在营业税。
2.增加税收优惠政策
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企业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国家有必要增加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实施有利于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尽快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金融机构贷款给中小企业的收入实行较低的营业税税率等,实施有利于企业安排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3.更大范围提高企业出口产品退税率,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和外部需求下降,带给我国经济最为直接的冲击就是出口的萎靡。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在2008年下半年已连续三次调高出121退税率。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我们应更大范围地、更具针对性地提高产品出口退税率,重点是扶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受影响较大的产品,同时调整部分产品出口关税。
4.实施有利于拉动消费的税改举措
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来看,除加大投资外,拉动居民消费应成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又一着力点。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一方面,我国有着十三亿入口,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另一方面,我国居民注重储蓄的传统观念、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尽完善以及居民相对保守的消费传统又成为拉动消费的巨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拉动居民消费以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开发这个巨大的、潜在的居民消费“市场”。从税收方面来看,可以采取调高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等手段,增加居民收入,从而促进消费。
5.出台配套措施,提高政府支出效率
税收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我们应通过各项改革措施。充分调动税收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的能量,发挥税收在积极财政政策中的应有作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从长远看,这些税收策略的实施会激发企业的活力、促进经济的增长,从而使得税源更为充沛,但这需要作用的过程和时间;在短期内,必将导致财政收入的减少。而从我国。目前的财政收支看,一方面,由于今年以来自然灾害频发,导致财政支出压力加大;另一方面,税收收入的实际增速却出现了下滑趋势。因此,在实施税收策略的同时,出台配套措施促进政府机关节约开支,提高政府支出效率,把钱花在刀刃上,便成为此后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湖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Gareth D.Myles.Economic Growth and the Role of Taxation[z].OECD Working Papers,2007.
[3]李俊霖: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J].经济科学.2007,(4).
第一章:导言
通过本章的教学,能够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并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要求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定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含义,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问题。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产生的原因:资源稀缺与人类需要欲望的矛盾
二、经济学的定义:选择、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与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
二、实证分析方法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均衡价格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概念;需求与供给、需求变动与供给变动、供求规律、弹性,充分理解价格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了解均衡价格、弹性在现实经济中运用的一般原理等内容。
第一节 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定义、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二、供给:定义、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第二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需求变动、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均衡价格的运用: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第三节 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二、供给弹性:供给弹性的含义、分类
三、蛛网理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如何达到效用化实现消费者均衡的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及消费者均衡决定。
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
一、欲望与效用
二、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
三、消费者均衡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无差异曲线:定义、特征
二、消费者均衡: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
第四章 生产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量化和产品化这一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含义;规模经济的含义;短期成本的变动;并要求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说明产量化的条件和规模,既生产要素的组合;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及机会成本概念。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函数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关系
三、规模经济
第二节 成本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及各短期成本变动的特征、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二、收益:总收益、边际收益
三、利润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等成本线、等产量线
二、组合的确定:等成本线切于等产量线
第四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含义
二、机会成本含义
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是要求理解和掌握在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垒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广方是如何进行化产量、价格决策的有关问题。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和条件
二、完全竞争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含义
二、完全垄断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垄断下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垄断竞争下的均衡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
二、寡头理论
三、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与总结
第六章 分配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理解西方社会的关于分配的一般原理。侧重掌握工资的决定以及洛伦斯曲线和基层系数的含义。
第一节 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边际生产力
二、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和利息
第二节 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二、工资理论
三、利息理论
四、地租理论
五、利润理论
第三节 洛伦斯曲线
一、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洛伦斯曲线的运用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国民经济各种流量模型的恒等关系。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具体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分法:支出法、收人法、部门法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关系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
二、对国民收入核算中缺陷的纠正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储蓄、消费和投资
一、投资与储蓄的关系
二、消费函数
三、储蓄函数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流量循环的模型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般化
一、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变动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
一、国民收入的变动
二、国民收入的调节
第二节 乘数理论
一、乘数的概念
二、乘数的公式
第十章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了解传统就业理论和凯恩斯就业理论,掌握凯恩斯对失业存在的解释、IS-LM模型。
第一节 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一、萨伊定律
二、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三、工资的决定与工人的充分就业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一、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
二、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三、失业的存在及其根源:边际消费倾向、灵活偏好、资本边际效率
第三节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IS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二、LM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三、IS-LM分析: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同时均衡:四个区域中点的含义
四、IS-LM分析的意义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理解国民收入波动的因素,并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和分类,了解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乘数-加速原理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学生自学要求:
第一节 经济周期概论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二、经济周期的分类
三、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纯货币理论、投资过渡理论、消费不足理论、心理理论、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
第二节 乘数与加速原理相结合的理论
一、加速原理
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结合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增长的动因、源泉、以及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等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一、基本公式
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三、经济中短期波动的原因
四、经济中长期波动的原因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索的分析
三、关于增长极限理论的简介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政府宏观经济制定的背景和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掌握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宏观货币政策的内容和运用以及供给管理政策。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况:目标、需求管理
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 宏观经济政策——需求管理
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
二、内在稳定器
三、 赤字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银行制度、货币乘数
二、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政策、改变准备率、其他措施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一、相机抉择
二、菲利蒲斯曲线及其运用
二、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满分150分。
三、参阅教材
1.(2012·重庆文综卷·26)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引起了广泛讨论。根据下图,甲乙两方案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以个人为单位和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方案对比①甲方案有利于B家庭,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②乙方案有利于A家庭,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③甲方案有利于B家庭,有利于缩小家庭收入差距 ④乙方案有利于A家庭,有利于缩小家庭收入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此题以个人所得税改革为背景,巧妙地突出了个人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从能力的角度看,试题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图表,对图表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整合与解读。
图表中有两个关键信息:一个是两个家庭的工作者个人收入水平与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别,二是两种方案对财政收入和家庭收入的不同影响。分析第一个关键信息:从个体工作者角度考察,A家庭的工作者月收入是B家庭工作者月收入的2倍,但从家庭总收入角度考察,B家庭的收入是A家庭的1.5倍,B家庭的人均收入和家庭富裕程度都远超过A家庭。分析第二个关键信息:从个人所得税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角度考察,甲方案的145元高于乙方案的105元,但从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角度考察,乙方案优于甲方案。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形成的综合性信息解读就是:甲方案有利于B家庭,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乙方案有利于A家庭,有利于缩小家庭收入差距。答案为B。
启示: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是近几年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此题考查的知识是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但又不直接通过材料考查,而是从两个具体的家庭收入实际看两种所得税征收方案,让考生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整合以形成综合性的信息,再用个人所得税作用的知识对综合性信息进行解读,从而很好地考查了考生能力,避免了靠死记硬背知识得分的现象,有利于为高校选拔合格的新生。这就启示我们在应考复习过程中,要重视热点但又不死背热点,而是围绕着热点掌握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知识但又不单纯死记硬背知识,而是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知识。
2.[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8(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 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 736元。
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摘编自2011年3月7日《经济观察报》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解析:此题以社会普遍关注的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的比重过低这一热点问题为背景,以两个坐标图作为材料,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两项能力。解题的基础是能够读懂图表,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再运用有关增加居民收入的知识分析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何阅读坐标图?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不同时间看变化,不同内容看关系。就此题的图表而言,三个曲线分别代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方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横坐标表示的是时间,因此必须看出三方所占分配比重的变化趋势;图表显示: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呈增加趋势。国家、企业和居民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三个方面,因此要看到三方相互影响的关系;图表显示,居民收入占比过低,政府收入占比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将图表中得到的结论与图表前的材料结合,可以知道存在的问题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设问要求针对图表及材料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此即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只需依据不同问题联想教材的不同知识,整理归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即可。思路如下:
①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②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
将其整理就是高考所给答案。
启示:教材第61页有“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的提法,但没有国民收入分配和初次分配、再分配的知识内容;而试题却以两个具体的分配比重坐标图显示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内容。这启示我们在应考复习中不能仅仅以本为本,还应适当扩展知识,特别是围绕着重大社会热点适当拓展知识。此外,此题中的坐标图是经济学命题中常见的材料形式,而许多文科考生对坐标图不甚了了,因而导致信息提取不全,导致相应的后续问题的答案要点不全。这是必须关注的地方。
【考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