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残疾预防日

残疾预防日

时间:2023-05-30 10:37: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残疾预防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残疾预防日

第1篇

2020年全国助残日倡议书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为了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提高残疾预防能力,也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高残疾人无障碍出行能力,提升X文明城市温度,打造城市“爱的器官”,我们通过在全市开展的百个助残项目和今天的主会场开幕式,隆重举行“第X次全国助残日”。

今年我市助残日活动的主题是:“推进残疾预防,共建全面小康——让我们携手把残疾人专用停车位还给残疾人”。在此,我代表X市残疾人联合会向广大残疾人朋友问好并向全市广大市民朋友发出两个倡议:

第一个倡议是:把残疾预防作为提高生命质量重责,呵护身心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在先天性残疾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慢性病、地方病、精神障碍、意外伤害等导致残疾的风险又在显著增加。每个人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如果不加强预防,都有可能致残,这已是明显态势。一个人残疾不仅是个人巨痛,家庭难以承载的隐痛,更是我们社会和人类的大痛。

据粗略统计,一个人预防残疾成功比成为残疾人,平均一生康复总花费要减少百万之巨。更为重要的是,残疾人不仅难以实现人生目标,难以让自己融入社会,还影响家庭幸福绵延。这就要求每个人、每个家庭在学习、工作和发展的路途上,始终要重视生命质量,紧紧把健康的权力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上,认真学习残疾预防知识,养成健康和安全的生活方式,共同预防意外事故致残,让生命在健康科学的轨道上追求卓越。

当然,政府和社会也要承担相关重责。今年X月X日起要贯彻执行的国务院《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把残疾预防融入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融入安全生产、交通安全和防灾减灾等管理、服务体系,这样就能共同构建残疾预防的社会网络,让残疾预防工作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把残疾的可能抛出人生轨迹!我们坚信并期待,通过政府、社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城市会减少残疾发生,远离残疾之痛,让我们城市文明生生不息! 第二个倡议是:把残疾人专用停车位还给残疾人,携手创建文明城市。

残疾人是需要社会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群体。关爱残疾人是衡量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化城市一个重要内涵和文明社会的特征。创建全面无障碍环境城市,保障残疾人无障碍出行,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法定义务。

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和《X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规定,城市的大中型公共场所的公共停车场和大型居住区的停车场,应当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设置并标明无障碍停车位,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驾驶或乘坐的车辆使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为他们设置的停车位,往往被健康市民占用,常使残疾人朋友出行不便。

大家知道,没有残疾人参与公共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城市,难以测量她的温度,难以彰显人文关怀的光芒,难以激发残疾人朋友参与社会生活和建设的热情。所以,我们大家都要传承中华民族美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病人之病,忧人之忧”,今天我们给残疾朋友方便,他日残疾朋友就会给我们有尊严生活的方便!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检验我们进步的标准,并不在于我们为那些已经富裕的人增添多少财富,而要看我们是否为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穷困的人提供生活保障和融入社会的方便!我们要记住总书记的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让我们携手共建全面小康!

第2篇

2021年3月3日是第22次全国“爱耳日”。“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对于增强全社会听力残疾预防意识,有效减少、控制听力残疾的发生、发展,推进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爱耳、护耳意识,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开展好第22次全国“爱耳日”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二、时间安排

2020年3月2日—3日,可酌情安排活动时间。

三、活动措施

1、制作宣传横幅悬挂道路醒目位置进行宣传。

2、XX县残联为XX县特殊教育学校听力残疾儿童捐赠书包及耳模。

3、XX残联联合XX惠耳听力开展“爱耳日”预防耳聋的科普知识宣教活动。

4、免费为听力残疾人适配助听器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要求。及时制定宣传教育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分工,协调行动,认真做好组织实施,确保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

第3篇

2003年12月22日,卫生部、公安部、中国残联、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了中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有关部委领导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代表出席了本次结果会。

2001年,中国残联、卫生部、公安部和国家统计局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下,组织了中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本次调查是我国首次全国性的针对0~6岁儿童进行的听力、视力、智力、肢体、精神等五类残疾的抽样调查,调查中各专业筛查和诊断均采用了当前国际公认的标准与工具,是一项高水准、高起点、开拓性的工作,调查的各项数据科学、准确、可靠。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约有0~6岁残疾儿童139.5万,每年新增0~6岁残疾儿童19.9万。0~6岁残疾儿童的教育、康复现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本次调查的0~6岁残疾儿童现患率与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0~6岁残疾儿童现患率1.708%相比较,下降了0.346个百分点。这说明近15年来,我国残疾预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原因是:一,我国政府将残疾预防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采取了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出生缺陷监测、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致残疾病,减少和预防了残疾的发生。二,采取了扩大计划免疫规划、提高免疫覆盖率,基本消灭了脊髓灰质炎,有效控制了新生儿破伤风、麻疹、乙脑、流脑等急性传染病,降低了因上述传染病所致的残疾;推广全民食用合格碘盐和为特需人群补碘等措施,大幅度减少了因缺碘导致的智力残疾和听力残疾。三,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药物的使用,使许多患病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了残疾的发生;同时,对药品的规范使用,降低了因滥用、误用药物导致的残疾。四,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文化和教育的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日益改善,残疾预防意识不断提高,有效地控制了残疾发生。

通过这次调查,掌握了残疾儿童的现患率、发现率、致残原因、康复现状及需求,为残疾儿童工作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了解了全国0~6岁残疾儿童的基本状况,为国家合理配置资源、制定残疾儿童相关政策以及为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进一步解决残疾儿童康复、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并为我国实行优生优育,开展残疾预防,提高人口素质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为体现本次调查数据的权威性,提高调查各项数据的利用率,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中国残联、卫生部、公安部、国家统计局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联合出版了《2001年中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报告》(中、英文版)。

第4篇

全国爱眼日

同志们,朋友们:

第十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刚过不久,今天,是庆祝第十届“全国爱眼日”暨残疾人白内障复明基地授牌仪式活动。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多年来扶残助残献爱心的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全国爱眼日”活动主题是:“预防近视、珍爱光明”,为开展好这次活动,市残联和市卫生部门联手开展了为贫困白内障患者赠送救助卡盲人回报社会义诊、咨询服务活动。这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体现了社会扶残献爱心的良好风尚,同时也表达了我们预防残疾,防盲治盲,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

为了做好我市的防盲治盲工作,自“八五”计划以来,市政府就将白内障复明工作纳入了政府议事日程,相继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全市共设立了5个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3个低视力康复点,先派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医院和护士参加省主办的“白内障”手术培训班学习,为基层培养了一大批眼科医务人员,还组派医疗队到大冶、阳新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很大程度上拯救一批盲人,使他们重见了光明。

残疾人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残疾人的康复尤其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支持和鼎立相助。因此,我希望:

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重视这项抢救性工程,预防残疾,减少残疾,从源头上减少和减轻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这些不和谐因素。残疾人的康复工作是残疾人实现就业,参与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此,这项工作做好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次,要切实采取各项扶持措施,确保贫困患者实施手术。今天基地授牌,一方面表明我市的残疾人白内障复明手术有了基地、有了技术保障,另一方面,我们发放了部分救助卡,对贫困患者实行扶助,非常有必要。市卫生局和市残联还应继续探讨可行的扶助措施,确保适宜的贫困患者都能得到手术治疗。

最后,希望基地发挥其应有的辐射功能和良好的社会功能,为广大患者解除疾患。也同时希望康复后的残疾人能迅速返回劳动生产单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黄石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5篇

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是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帮助下,从康复机构及社区获得有针对性的综合服务和有计划的系统训练。“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提出,对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拥有了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含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

1.体现对象的普及性 最大限度地享有康复服务是一项基本人权,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的机会必须是均等的,“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是使全体残疾人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所有残疾人及其家庭通过自身充分地参与,享受到需要并且可能的康复服务,不能忽视偏僻地区,偏远农村的残疾人、贫困残疾人和特殊困难的残疾人。

2.重视功能的取向性 康复着眼于保存和恢复人体维持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功能,例如,生活自理、语言交流、感知、认知、职业、社会生活和适应能力等,除了采取有利于功能改善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主要的、大量的是使用非手术和非药物的康复手段和方法,进行增强、补偿、代替、调节和适应等训练,尽可能满足残疾人对功能活动的独立并适应的需求。

3.坚持康复的综合性 全面康复的理念就是通过医学、社会、教育、职业等不同的康复手段和干预措施,对残疾人进行全面而综合性的康复,最大限度地改善和补偿其功能,防止、控制或延迟残疾的发生。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与残疾预防紧密联系、互相配合。

4.注重服务的持续性 康复是一个促使残疾人躯体的、感官的、智能的、精神的和/或社会的功能达到和保持在力所能及的最好水平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只要残疾人需要,康复就不能间断。

着力构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支持体系

(一)建立服务体系,以满足残疾人不断增长的康复需求

1.管理网络康复工作的管理网络,应该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综合网络,是各级政府残工委以及残疾人康复办的工作网络。残联作为具有“代表、管理、服务”职能的残疾人事业团体,同时承担着残工委秘书处和康复办的工作,在这两个管理网络中发挥骨干和协调作用。

2.服务网络 残疾人康复需求是多样的,决定了康复服务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要坚持社会化的原则,即康复环境社会化,康复资源社会化,康复服务社会化,重点抓好两项工作。首先,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作用,建立医疗机构―康复机构―社区康复(服务)资源综合利用和由市、区康复指导中心―社区康复指导站―社区康复站―残疾人及其残疾人家庭密切配合的康复服务平台,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康复服务。其次,动员社会力量,完善服务队伍。建立由各类专家、权威人士组成的技术指导员队伍,由各街道、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康复机构的医务人员、教师等业务骨干人员组成的康复指导员队伍和由社区、村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康复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教师、民政、教育、计生、妇联等系统的基层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组成的康复员队伍,提供服务指导,帮助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这个服务网络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

3.信息网络 建立健全遍及城乡的、畅通的信息系统,重点建好残疾人康复需求及服务记录数据库和康复技术、科研成果、工作动态资料库,使不同需求的残疾人通过网络及时获得所需的信息,并根据信息指导进行自我调节、训练和康复。

4.宣传网络 残疾人康复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建立宣传、卫生、教育、计生、社区等为一体的康复和残疾预防宣传网络,经常开展康复理念、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保证。要结合科普、卫生、健康教育等知识的宣传,促使康复的观念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促进残疾人的康复意识普遍提高,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广大残疾人受益的良好局面。

(二)建立保障体系,以满足残疾人特殊群体的康复需求

要体现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责任,加强财政支持的力度,逐年增加康复经费在财政预算支出中的份额;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切实帮助残疾人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保障残疾人群体充分享有及时有效的康复服务。重点要建立三个机制:

1.贫困救助机制 制定并逐步完善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政策;在开展城镇医疗保障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中对残疾人提供优惠政策;建立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基金,为贫困残疾人医疗与康复提供经费保障;采用保障金争取一点、社会募集一点、医院让利一点等办法,动员社会力量为贫困残疾人奉献爱心;开展“助视”、“助听”、“助行”等专项救助工程。

2.儿童干预机制 残疾儿童的康复是抢救性的工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残疾儿童康复的基本原则。要完善新生儿筛查制度,对出生缺陷儿童进行早期治疗和干预,降低出生缺陷儿童残疾率,避免残疾程度加重;建立高危儿童跟踪服务系统;建立残疾儿童发现制度,针对残疾儿童的不同需求,及早采取康复措施;制定优惠政策,如免费开展家长培训,免费配发辅助用具等,鼓励家长尽早开展康复训练。

3.残疾预防机制 “预防为主”是康复工作的重要方针。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研究制定一系列方针、策略、措施,如普遍开展免疫接种和预防性保健、提倡合理行为及安全防护照顾、早期筛查、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实施康复功能训练、假肢矫形器及辅助功能用品用具使用等措施,以有效减少残疾发生、减轻残疾程度、控制残疾发展。

(三)建立指标体系,以规范残疾人的康复服务

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残疾人群体享受康复服务状况、研究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监测康复事业发展趋势的手段。根据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要求和常州市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提出《常州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由支持性指标、服务性指标和效果性指标三部分21项指标组成。

支持性指标由“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残疾人康复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享有率”、“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享有率”和“建立残疾人康复资源中心,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组成,通过采用一些策略和措施,帮助残疾人从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帮助和服务,是实现目标的根本保障。

第6篇

我们将努力让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住院可享受大病医疗救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扶贫方式,把帮助和解决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生产需要作为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多渠道的残疾人扶贫资金投入方式,落实残疾人扶贫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贫措施,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1处以上。

积极开展贫困残疾人的技能、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各项保障领域;动员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帮、包、带、扶活动,建立社会帮扶机制;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帮助落实“低保”“五保”等社会救济措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同时,对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大病医疗难、子女入学难等残疾人家庭实行临时救助。使城乡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得以落实。

二、进一步落实康复救助项目,促使残疾人康复

按照省、市残联康复任务的要求,围绕残疾人“康复一人,幸福全家,奉献社会”的目标,建立“泰祥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和“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委托康复中心对脑瘫、智残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开展争创白内障无障碍区活动,为社区所有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大力推动社区康复工作,做好基层康复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推动“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抓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制度的契机,研究农村贫困残疾人医疗保障和康复救助问题的解决办法,积极促使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使我社区的部分贫困精神病患者得到医疗救助;继续开展肢体康复训练、低视力助配、聋儿语训康复、用品用具供应和麻风病治疗等工作;用品用具服务应进一步增加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提高社会残疾预防意识。

三、做好残疾人教育和文体工作,促进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

继续配合教育部门进一步巩固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使残疾适龄儿童入学率稳步提高。建立健全贫困残疾学生助学制度,为激励残疾学生努力学习,自强不息,帮助贫困失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力量,围绕发展残疾人事业这个主题,针对残疾人就业、康复、教育和生活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培育残疾人事业发展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组织好“全国助残日”活动;做好“两刊”征订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文体生活。做好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训练和推荐工作。

四、加强社区残联规范化建设,增强为残疾人服务能力

切实加强残联干部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搞好干部培训,提高残联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省、市要求,力争使我们泰祥社区残联建设达到有“健全的组织机构,适应的工作队伍,完善的规章制度,高效的运行机制,必要的办公条件和经费保障,良好的社会形象”的目标。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作用,开展康复训练、就业服务、用品用具服务及文体娱乐活动,重视和发挥专门协会作用,使残疾人工作有人负责,把残疾人工作延伸到每家每户。进一步加强社区残疾人帮扶工作,规范管理,增强服务能力。重视残联信息网络建设,做好残疾人事业对外交流和统计工作。

第7篇

关键词:肢体残疾 现代康复医学 社区方案 回归社会

The community extremity remnant recovery at the beginning of plan searches

Wu Zhiguo

Abstract:This article application modern rehabilitative medicine idea proposed the body disability should take enhance the integrated funct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s a goal; Advocated the extremity remnant recovery plan should include to the body disability patient carries on the function barrier the appraisal.Prevents the complication to the body disability patient nursing, the surviving function training instruction.The assistance and the instruction life takes care of oneself nursing and the ADL train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medicine massag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an enhance the curative effect, is the body disability clinical recovery direction.

Keywords:The body disability Modern rehabilitative medicine Community plan Return society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53-01

现代康复医学在理念上是以提高机体生存质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社会行为为宗旨;在方法上以临床治疗学为本,以物理治疗为主,以工程技术、社会、心理、教育等多种措施为辅;在治疗方向上着重于人体功能(包括认知和感觉)的测定、评估、训练、重建、补偿、调整和适应,通过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来改善个人的健康水平与生活状况。WHO总干事布伦特博士(Dr.G.H.Brundtland)说过:21世纪人类卫生问题最大的挑战将是改善生存质量,健康将成为人们享受生活最重要的前提。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现代康复医学的前沿,特别在肢体残疾恢复期。肢体残疾是指四肢器质性疾患和损伤引起的残疾。肢体残疾患者常有情绪反应,突然的创伤、意外事故的发生,造成了终生的残疾,后天的肢体残疾造成了一种悲观厌世的心理,易产生不安、焦虑、抑郁、轻生的念头,要积极关心并帮助他们,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心理平衡,从而使患者变悲观失望为主观努力,勇敢地面对现实,树立新的生活目标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病室的环境对肢残患者心理也可以产生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站要为病人创造清洁、优美、舒适的休养环境,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适当的配合一些有意义的娱乐活动,如下棋、看电视等,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保持心情愉快,做好心理护理才能实现心理康复,在心理康复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理想的康复效果。

社区康复治疗的理念和技术尚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特和读者探讨如下:

1 对肢体残疾的患者进行功能障碍的评价

首先观察与评价肢体残疾者失去了哪些机能,尚残存哪些机能,这是康复服务工作的基础,也是康复方案的制定和正确指导功能训练的基础,功能康复的评价要贯穿康复服务工作的始终,以检验功能康复的成效。

2 对肢体残疾患者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对肢体残疾患者预防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预防褥疮、泌尿系感染,对于消化系统有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饮食,给营养非富,易消化的饮食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还要注意关节挛缩、畸形、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

保持关节功能位,要指导患者在休息,坐位时,使残肢处于静止状态,静止时膝关节应尽量处于伸直位,而上肢静止时,肘关节应维持在屈曲45度位置,这样可以预防止关节挛缩。在康复训练中,还要注意维持和发挥健全肢的功能,保持健壮的体魄,以获得最佳的功能。对于比较软弱、力量较差的肌肉,要采用有选择性的肌肉训练的方法,对某一块肌肉或某一肌群进行专门的训练,护士要对不同的肢体残疾采取不同的训练指导方法,对于上肢残疾的患者,除了要保持好下肢的正常功能训练外,对上肢的训练,指导患者做肩胛骨内收、前伸,肩部外展、外旋、内收、内旋,肘屈曲,伸展,前臂旋后、旋前,腕屈曲训练,增强手指的屈曲、抓握、对掌及拇指的内收的训练,可用捏皮球的方法来训练手指的功能,每一项做20次,动作要缓慢、用力,每一动作历时3-4秒,如果肌力微弱或关节活动度很小,不能有效的抓握,可用海绵块代替。如果上肢正常,对于下肢的训练,护士要训练下肢的屈伸,髋关节屈曲、外展、处旋、内收、内旋,膝关节的屈曲、伸展,踝背伸和内翻,踝跖屈和内翻,足趾背伸,每项做20次,时间、次数要因人而异如果患者自已不能完成训练,护士要协助患者做被运动训练,防止废用性萎缩。

4 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护理及ADL的训练

在进行训练时,有目的进行,要针对患者的职业和日常和活的功能的需要及其需要来进行,这样才能增强治疗的目的性,提高患者康复训练兴趣和信心,加快康复训练的速度,提高康复训练的质量。饮食、排泄、清洁、更衣,移动等是生活必要的基础动作,加强肢体残疾的机能训练,护士要将功能训练实施于日常生活活动中,护士要训练患者自已坐起,扶助坐起或床头拉绳坐起,然后训练站立、床头站立,原地左右移动重心,练习移动。对不能独立做的,可借助平衡木训练上述动作。教会患者如何利用残存的机能及自助具学会吃饭、清洁、翻身、起床以及从床移至轮椅,众轮椅至厕所的移动动作,从而提高和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5 现代康复技术和中医传统医术推拿针灸

第8篇

中残联等13部委:关于开展第十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联、教育厅(教委、教育局)、民政厅(局)、劳动保障厅(局)、卫生厅(局)、人口计生委、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广播影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监督局)、团委、妇联、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黑龙江农垦总局残联: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

各地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协调教育、民政、卫生、残联等相关部门,以县(区、市)为单位,及时成立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根据部门职责,合理安排分工,精心组织实施。广泛发动社会,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医疗、康复、教育等专业机构和学术、慈善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的氛围。

二、创新形式、充实内涵、务求实效

各地要立足实际,围绕“正确使用助听器”的活动主题,充分发挥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助听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以及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的相关知识。有条件的地区要在“爱耳日”活动当天,设立宣传咨询“一条街”。组织医疗、康复、科研、教育等机构以及助听器生产、经营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城市主要广场、街道、社区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品,面向公众普及和宣传助听器使用、维护及保养知识,树立“关爱听力,正确使用助听器”的健康意识,并提供义诊、测听等服务。要广泛利用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公众媒体,“爱耳日”活动消息,传播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相关知识,也可采取举办专题讲座,组派小分队进农村、入社区等宣传、服务形式。继续在首都北京举办全国“爱耳日”公益音乐会。

三、关注贫困、加大救助、完善制度

各地要利用“爱耳日”活动之际,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听力残疾儿童及成人的医疗、康复救助。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并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贫困听力残疾人的康复救助。通过补贴或免费提供助听器等形式,积极解决贫困听力残疾人购买、使用助听器的困难。要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研究、推动将助听器验配服务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听力残疾康复的长效保障机制。

四、齐抓共管、加强管理、规范服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工商管理、质检、残联等部门要进一步密切配合,采取措施,依法规范助听器验配市场,确保助听器产品及服务质量,努力保障听力残疾人合法权益。要充分利用“爱耳日”之际,依法加强对助听器产品和助听器验配机构的监督检查,杜绝各种劣质产品和不规范服务行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要协调行动,积极推进助听器验配师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助听器验配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各级残联要积极发挥“爱耳日”活动的牵头协调作用,及时收集整理本地宣传教育活动情况,将感人事例、宣传报道材料、图片等相关资料于2009年3月15日前报第十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

五、宣传口号

——人人享有听力保健与康复

——保护听力正确验配助听器

——关爱听力正确使用助听器

——助听器帮你聆听美好世界

——助听器必须验配

——配戴助听器享受新生活

——加强助听器质量监控

第9篇

县残联2017年全国助残日活动总结

5月21日是我国第二十七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我县残联从实际出发,切实了解残疾人朋友的需求和困难,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的氛围,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现就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抓落实

县残联为全面搞好第二十七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召开“全国助残日”专题会议,对这次活动作动员,提高认识,制定详细活动方案,落实慰问、帮扶对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好节日氛围。

二、加大宣传营造助残氛围

助残日当天在政府广场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将助残日的有关信息在居民中进行宣传,营造全社区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居民扶残助残的知晓率,带动大家一起加入到关心帮助残疾人的队伍中来。

三、开展助残帮扶系列活动

开展残疾人走访慰问活动。走访贫困残疾人,并到前所乡前所村慰问了残疾少年儿童高超、赵蓉静,在为他们送上读书用品和慰问金的同时也带去节日的祝福,并询问了生活和身体等情况,并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坚强乐观地读好书。通知34名白内障患者填表办手续,组织他们去太原爱尔眼科医院做免费手术。

“全国助残日”活动在一缕春风中悄悄落下了帷幕,但我们对残疾人的关怀、关注和关心没有停止,我们将把节日助残经常化、助残扶残工作日常化,形成人人关心残疾人事业、关注残疾人的良好风尚,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脱贫奔小康而努力奋斗。

第10篇

一、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医疗保障政策、完善扶贫机制

我们将努力让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住院可享受大病医疗救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扶贫方式,把帮助和解决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生产需要作为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多渠道的残疾人扶贫资金投入方式,落实残疾人扶贫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贫措施,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1处以上。

积极开展贫困残疾人的技能、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各项保障领域;动员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帮、包、带、扶活动,建立社会帮扶机制;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帮助落实“低保”“五保”等社会救济措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同时,对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大病医疗难、子女入学难等残疾人家庭实行临时救助。使城乡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得以落实。

二、进一步落实康复救助项目,促使残疾人康复

按照省、市残联康复任务的要求,围绕残疾人“康复一人,幸福全家,奉献社会”的目标,建立“泰祥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和“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委托康复中心对脑瘫、智残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开展争创白内障无障碍区活动,为社区所有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大力推动社区康复工作,做好基层康复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推动“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抓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制度的契机,研究农村贫困残疾人医疗保障和康复救助问题的解决办法,积极促使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使我社区的部分贫困精神病患者得到医疗救助;继续开展肢体康复训练、低视力助配、聋儿语训康复、用品用具供应和麻风病治疗等工作;用品用具服务应进一步增加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提高社会残疾预防意识。

三、做好残疾人教育和文体工作,促进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

继续配合教育部门进一步巩固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使残疾适龄儿童入学率稳步提高。建立健全贫困残疾学生助学制度,为激励残疾学生努力学习,自强不息,帮助贫困失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力量,围绕发展残疾人事业这个主题,针对残疾人就业、康复、教育和生活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培育残疾人事业发展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组织好“全国助残日”活动;做好“两刊”征订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文体生活。做好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训练和推荐工作。

四、加强社区残联规范化建设,增强为残疾人服务能力

切实加强残联干部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搞好干部培训,提高残联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省、市要求,力争使我们泰祥社区残联建设达到有“健全的组织机构,适应的工作队伍,完善的规章制度,高效的运行机制,必要的办公条件和经费保障,良好的社会形象”的目标。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作用,开展康复训练、就业服务、用品用具服务及文体娱乐活动,重视和发挥专门协会作用,使残疾人工作有人负责,把残疾人工作延伸到每家每户。进一步加强社区残疾人帮扶工作,规范管理,增强服务能力。重视残联信息网络建设,做好残疾人事业对外交流和统计工作。

第11篇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正是秉持这样坚定而美好的信念,晋城市康复医院情为残疾人所系,心为残疾人所想,福为残疾人所造,梦为残疾人所圆,以创新促发展,以信誉为根本,以质量求效益,以服务暖人心,不断健全科学管理民主决策机制,整合医疗资源,强化奉献意识,推动康复事业可持续发展。

日子红红火火的晋城人有很多兴致勃勃的话题,谈到康复,当首推在全市率先开展康复工作的晋城市康复医院,谈起康复,会津津乐道奋斗不已无私奉献的郭院长和德艺双馨真情服务的白衣天使们。康复人用汗水、智慧和爱心先后荣膺“先进单位”、“康复之家”、“残疾人之家”、“全省残疾人康复集体”等光荣称号,羸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十五年峥嵘岁月,康复人凭借拓荒者的意志,现代经营者的眼光和魄力,把康复医院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康复医院呈现花草相映、清新整洁的环境,配置偏瘫康复器等当前最先进的康复设施,依托学习、竞赛、座谈会、助残义诊等多种形式,炼就一支敬业上进、康复实践水平信得过的医疗队伍。迄今200多名偏瘫、脑瘫、截瘫、骨折后关节挛缩等患者在这里重塑生命,找回了人格和尊严。

原阳城一中校长卫温信,2002年,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在康复医院接受康复训练一年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康复”带给他的好处,在出院座谈会上,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幅对联“广布恩泽雪化甘霖润大地,冬去寒意日照神州暖人心”,充分表达了他对康复的感激之情。

康复医学是以功能障碍为主。康复医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是医学的第四方面,它与保舰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着重于提高生活质量,恢复患者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由于人们对康复医学的认识与了解尚不足,甚至其它专科的医务人员也知之不多,也由于一些客观的社会原因,生了病,只找相对应的科室,很少会想到康复医学科,甚至有很多人并不知晓医院里有这个专业科室。因此,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因未及时康复治疗而出现一些原本可以预防的功能障碍,有的甚至留下终身残疾。有些患者虽然早期进行了锻炼,但由于进行得不正确或不全面而达不到理想效果,甚至有时使问题更复杂。为此,康复医院不断提升康复医疗水准,坚持“重视康复、减少残疾”这个理念,与时俱进,投资50万元引进PT、OT等康复训练器械,架构起现代意义的康复体系,应用医学和康复工程技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针对并伤、残者的功能障碍,通过合理训练,尽可能发展患者的潜能,最大限度恢复躯体、心理、社会、职业等功能,恢复或改善患者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以更好适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使患者在轻松舒心的理疗体系中走向康复,为残疾人放飞希望插上宽展的翅膀。

泽州县川底乡的偏瘫患者陈广善、陵川县的截瘫患者王天文、泽州县川底乡的截瘫患者焦天社等等也在这里得到富有人性化、人情味的康复就治,而满面春风地从这里走出去,不仅拥有了生活自理能力,而且有了事业上的发展。逢人问起他们的康复经历,他们总是热泪盈眶,由衷地说,是康复医院挽救了我,我们对康复医院的医生非常感谢、感激、感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康复人会一如既往发扬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康复事业,攀新高,突出社会效益和人文效益,为社会和谐百姓安康不懈努力。

第12篇

为加快推进我市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纳入全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总体规划,并予以优先发展;坚持普惠制度和特惠制度相结合,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坚持分类指导,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坚持资源共享,充分依靠现有公共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为残疾人服务。

(二)目标任务。到2015年,建立起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的基本框架,城乡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住房、托养照料、精神文化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2020年,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更加完备,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提高,残疾人普遍达到小康水平。

二、进一步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将残疾人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社会保障的普惠改革与特惠改革同步制定,同步实施,逐步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一)建立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应保尽保,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的,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落实完善低保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50元的生活补贴政策,逐步建立按残疾等级实施分类救助的生活补贴制度,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对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和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优先实施临时救助;对城乡流浪乞讨生活无着的残疾人,给予及时救助和妥善安置。

对0—6岁残疾儿童实施免费抢救性康复,在定点机构接受康复训练达不到入学条件的,救助年龄放宽到9周岁。大病救助、医疗救助要优先照顾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对贫困残疾人大病住院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在政策范围内自付部分救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将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纳入全市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计划,对特困户继续实施“温馨安居工程”,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予以优先安排。将符合条件的城镇残疾人住房困难户和无房户全部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并在选房和无障碍改造上充分考虑残疾人出行和使用方便,给予特殊照顾和帮助。

(二)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和各项待遇。积极帮助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市、县(市、区)政府为重度残疾人代缴全部最低缴费标准的养老保险费。落实重度残疾人享受社会养老待遇条件和标准的政策,今年起将城乡重度残疾人领取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由60岁调整为55岁,在55—60岁期间需支付的基础养老金,由市县两级按3∶7的比例承担。

对于重度残疾人、纳入低保范围的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减免或补助。将白内障复明手术、精神病治疗、畸残矫治手术,以及以治疗性康复为目的的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疗法、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言语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逐步增加工伤保险职业康复项目。

城镇残疾职工按规定享受生活护理费、伤残津贴等各项特惠待遇。用人单位要按规定为残疾职工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为残疾职工办理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单位)招用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

(三)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落实省财政给予补助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居家服务补贴等政策,逐步建立完善残疾人托养护理制度。提高残疾人托养机构的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阳光家园”建设,使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得到寄宿和日间照料托养等服务。对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残疾人家居环境无障碍建设和改造给予政府补贴,对享受低保的重度残疾人逐步实现免费适配。落实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政策。

落实好残疾人在享受税收减免、生活用电、水、煤气费用、就医就诊费用、农村残疾人承担筹资筹劳费用、残疾人家庭安装有线收视费用、聋人手机短信费用以及盲人和下肢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三、全面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规划和制度建设,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按照专业化、职业化要求,重点谋划,合理布局,统筹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维权等专项服务,大幅度增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全面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建立健全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邻里为依托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心理辅导、康复转介、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和咨询、临床研究等康复服务项目。加快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步伐。按照市级不少于100张床位、建筑面积不少于8000平方米,县级不少于50张床位、建筑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的要求,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5年内市级和各县(市、区)至少建成1处骨干型、标准化的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努力使市级康复机构成为我市康复技术资源中心。加强残疾人康复网络建设,市县三级和二级医院要设立康复科,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立康复指导站,配有从事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专业人员,并配备康复设施和器材。制定并完善聋儿语训、智障、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辅助器具等专业康复机构标准和各类康复技术标准,建立康复定点机构认证制度,提高康复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专业化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康复机构纳入城乡医保定点机构和工伤康复定点机构。

实施“康复人才培养工程”,将康复机构从业人员及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教师纳入国民教育和职业培训计划,将残疾人康复服务技术纳入卫生系统相关培训内容,积极开展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有计划地选聘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优秀大学生,强化训练后充实到社区和专业康复机构。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组织实施专业医疗康复、教育康复人才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稳定残疾人康复人才队伍。

建立综合性、社会化预防和控制网络,加快建立残疾预防联席会议制度和早期干预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收集、监测和研究。医疗保健机构要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及时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制定“残疾预防行动计划”,针对危害面广、可预防的致残因素,强化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逐步免费实施婚前医学检查,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工作,逐步免费实施新生儿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和阳性病例干预;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工伤预防和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应急处理和医疗急救能力,控制残疾的发生;重视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加大残疾预防知识的普及力度。

(二)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省义务教育条例》,对接受义务特殊教育的在校学生免除学费、住宿费、杂费,并给予生活补助。实施残疾学生免费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实行残疾学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残疾人家庭子女及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残疾学生以及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班残疾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对考入大中专院校及以上的残疾学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残联、民政、财政等部门给予学费补助。

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服务等形式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进一步巩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成果,力争到2015年使全市所有特教学校都能达到省定办学标准,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水平达到区域内健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水平。建立一处市级残疾人综合特教学校,提高办学水平。依托社会资源,鼓励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发展。落实特殊教育工作者岗位津贴标准,落实手语翻译教师和翻译干部特教津贴政策。加强特殊教育研究,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通过特教学校开设教养班、送教上门等方式,解决重度肢体残疾、中重度智力残疾、脑瘫、孤独症等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依托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福利机构和学前教育机构开展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做好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转移衔接服务。

将残疾人职业培训纳入政府职业培训计划,鼓励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院)、职业学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集中就业机构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一次性就业率相衔接的机制。

(三)建立规范化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省〈残疾人就业条例〉实施办法》等法规政策。落实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要把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就业工作重要目标任务,列为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指标。政府招录公务员时不得拒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报考和录用。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投资主体兴办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工(农)疗机构、庇护型工厂等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落实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全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不分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都必须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达不到安排比例的单位按规定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按规定给予奖励。残疾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按规定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型收费,还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认真执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与管理、审计等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地税代收制度。对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依法落实资金、场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规定。加大对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实施“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制定扶持各类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职业培训机构的优惠政策,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吸纳更多残疾人就业。

加强市、县(市、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开展统一服务对象、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机构标识、统一人员标准和统一服务准则“五统一”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确保人员、场所和设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残疾人服务窗口和服务项目,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加强对盲人按摩机构的资格认定和行业管理,落实盲人按摩机构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规范发展盲人医疗保健按摩服务业,实施“万名盲人医疗保健按摩师培养工程”。大力推进职业康复劳动项目,促进智力和精神残疾人辅就业。

(四)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加快残疾人脱贫致富步伐。政府有关部门要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对象予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要向残疾人提供方便可及的金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要加强对残疾人的帮扶。落实好康复扶贫贴息贷款,健全担保体系,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扶持贫困残疾人(户)的到位率和扶贫效益。探索“公司+农户”等产业化扶贫模式,帮扶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等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并为其提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保障农村残疾人充分享受各项惠农政策。巩固发展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政府举办或补助的面向“三农”的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将残疾人优先纳入培训范围。

(五)健全残疾人托养服务网络,逐步满足残疾人托养服务需求。建立健全以托养服务机构为骨干、乡镇(街道)和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为主体、居家安养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网络,为精神、智力残疾人和其他各类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开展生活技能训练、职业康复、职业培训与工疗、农疗、文化体育、心理疏导、安全保护等服务,组织从事简单生产劳动以及相应的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活动。将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优先发展。按照床位不少于50张、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的标准,重点支持5-10处基层残疾人专业托养机构建设。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非营利性托养服务机构。对规范达标的托养服务机构给予居民家庭水、电、气、暖费用同价优惠待遇。落实政府补贴政策,制定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标准、入院甄别标准、机构管理办法,逐步建立针对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日间照料和居家安养社会组织的资助及服务质量监督制度。加快托养专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六)加快推进无障碍建设,改善残疾人日常生活条件。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对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建筑物、交通设施、旅游景点、车站、居民社区等场所和设施实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对有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逐步开辟无障碍公交路线,设立无障碍站牌、残疾人专用车位等无障碍设施。将信息交流无障碍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规划,积极推进政府及残疾人组织门户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加快建设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助困、社会保障、生活救助、托养服务等业务信息网络服务系统,推进互联网、手机等信息无障碍实用技术和产品研发。在电视台残疾人专栏节目增配手语字幕的基础上,推进新闻节目播音与字幕同步播出,便于残疾人扩大信息交流。市、县(市、区)图书馆设立盲文和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定期增配、及时更新适合残疾人阅读的读物。完善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残联要加强与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数据交换与共享。

(七)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市民活动中心设立残疾人活动中心(室),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要对残疾人免费开放。各级各部门举办文艺活动要鼓励残疾人参加,定期举行残疾人文艺汇演,加强优秀残疾人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繁荣残疾人艺术创作,支持残疾人艺术机构建设。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开展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定期举办各类残疾人运动会,全市残运会与全市运动会同城同步举办。继续抓好传统体育项目,市、县(市、区)要建立稳定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队伍、教练员队伍和残疾人体育医学分级员队伍,健全完善残疾人运动员选拔、培训、表彰奖励机制,不断提高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按照政策,解决好在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中成绩突出的优秀残疾人体育人才的奖励、就学、就业和保险等问题。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文化馆及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向残疾人免费开放并提供便利服务;文化馆等要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力所能及的文化活动,加强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等健康题材的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演出。加大对盲文、盲人有声读物、残疾人题材的图书、音像制品出版等的扶持力度。支持发展残疾人励志文化产业,教育引导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八)健全残疾人维权服务体系,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建立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提供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为主导,以有关部门、社会力量等提供的法律救助为补充的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为符合规定的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提供经费补助。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工作机制,畅通渠道,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健全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应急处置机制。严厉打击侵害残疾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四、建立完善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做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推进小组,研究决策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重大事项,加快推进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一体化和服务均等化。各级各部门要将残疾人工作列入各自职责范围和目标管理,密切配合,切实提高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残联、统计等部门要加快建立残疾人事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稳定增长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要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体育彩票公益金对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扶残助残慈善事业,创新开发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团体的扶残助残项目,完善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多元化筹资机制。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或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各类残疾人服务业。

(二)完善政策法规。适时修订《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和《市实施〈残疾人就业条例〉办法》,认真落实《省残疾人优惠扶持规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纳入我市全民普法教育规划,不断增强全社会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制定并完善残疾预防、0—6岁参加儿童免费抢救性医疗康复、残疾人康复救助、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津贴、贫困残疾人大病救助补贴、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和各项待遇、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和使用、残疾人服务业发展、无障碍设施建设、专业化残疾人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和倾斜政策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完善面向残疾人服务的行业管理制度和服务机构的准入、评价和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