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二级考试答案

计算机二级考试答案

时间:2023-05-30 10:37: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二级考试答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二级考试答案

第1篇

【关键词】二级C语言 纸化 题型分析 应试技巧

随着计算机等级考试规则的不断更新,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有的科目全部实行了无纸化。二级C语言也实行了无纸化考试。从卷面来看,无纸化以后的题型虽然大体上继承了以前的考试题型,但作为一个考生,还是要及时了解考试规则的一些变化,了解新规则下试卷的结构、题型及其相应的应试技巧。

一、考试的变化

考试的模式已经转变为无纸化,选择题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抛弃了过去的笔试这一部分,在考核要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也取消了填空题,现在的考试模式规定为一百二十分钟,试题满分为一百分,其中上机操作题为六十分,选择题为四十分。获得合格证书的要求是六十分,不能获得合格证书的考生,在下一次考试中也不会安排补考,只能在一次考试的时候重新按新生的身份来参加。

二、试卷的结构

二级C语言试卷由选择题和上机操作题两部分组成,其中选择题40道小题,每小题1分,选择题前10道小题是二级公共基础知识。上机操作题基本延用传统考试中上机操作题的题型,分别为填空题18分、找错改错题18分和程序设计题24分。

另外无纸化考试中,每个考生的题目是从考试系统中随机生成的,而每个题的各选项(如选择题的四个选项)的顺序也是随机的,不是固定的。

三、试卷题型分析及应试技巧

(一)选择题分析

基本操作与基本知道的掌握是选择题的考核目的,我们对相关知识掌握是不是够全面、是不是能够理解准确,还有理解的思路是不是够清晰都是考核的内容。选择题的覆盖面较为广泛,一般情况下都是单选的客观题,每题为1分。在新规则下,选择题答完退出后再不能进入选择题做答,因此,答选择题时就应认真、谨慎,一些自己已经非常熟悉的选择题,也要认真分析,不能粗心大意,因为一些选择题会设置一些陷阱,一定要明确答案之后再进行选择。每道题都要完成有把握的做正确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在自己不确定或者没有把握的情况的下一定不要浪费太多时间,考试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会放弃一些题。

解答选择题时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这样可以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1.顺选法:如果对题中的4个选项,一看就能肯定其中的1个是正确的,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2.排除法:对题中的4个选项逐个去掉错误的选项。

3.比较法:也称之为蒙猜法,对于实在没有把握的题,那就只有比较四个选项中那个更接近题目要求了。

(二)上机操作题分析

上机操作题一般都有输出结果,而要产生输出结果,必须要有实际的编程能力编写程序,这就要运用程序调试方法,所以能够熟练的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对于通过二级C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程序编写能力与综合操作能力是上机操作题重点考查部分,主要是通过掌握的知识来实际进行操作。这些操作题的分数是通过机器评定为准,人工复查为辅,所以这一考查部分基本不存在是否公正的情况,但是存在板滞的情况,有些情况可能会因为制定考题时涉及不够周全导致错判。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编写程序的时候一定尽可量的按规定而行,避免因错误评判导致不得分的情况出现。

掌握好上机操作题的考试技巧,可以使我们的实际水平在考试时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供我们在复习和考试时借鉴:

1.上机考试训练时,不要死记硬背。要在熟记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加强上机训练,做到真正理解、掌握解题方法和思路。

2.要重视考试模拟软件的使用。使用考试模拟软件进行实际的上机操作练习,尤其要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上机模拟题,以便熟悉考试题型,体验真实的上机环境,减轻考试时的紧张程度。

3.学会并习惯使用编程软件的帮助系统。C语言编程软件有非常全面的帮助系统,熟练掌握、使用帮助系统,可以使我们减少记忆量,解决解题中的陌生、疑难问题。

4.熟悉考试场地及环境,尤其是要熟悉考场的硬件情况和所使用的相关软件的情况。一般在正式考试前,考点会提供一次模拟上机的机会,应尽可能去参加。模拟考试时,不要把重点放在做题上,而应放在熟悉考试环境,相应软件的使用方法,考试系统的使用等方面。

5.认真审题,先分析,后答题。试题的考核是有针对性的,因此在答题时也要有针对性。解答前,除了要看清问题外,还要弄清楚题目考核的意图。明白了问在那里后,就可以开始考虑好如何答题了,然后依思路从容做答。

6.考试时不要急燥、慌张,要认真、冷静地看清题目要求,在做完题后一定要保存文件,并运行程序检测运行结果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在考完交卷前先关闭掉C语言编程软件和其他打开的文件,再交卷,确保交卷过程中不出错误。

7.熟练的掌握二级C题库中的上机操作题目。

在无纸化环境下,二级C的考试虽减少了笔试环节,但要能够顺利过关获得证书,取决于我们对C语言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技能掌握的扎实程度。否则,即使有再好的技巧也无济于事,只能碰运气。所以,二级C考生应该认真学习基础理论,熟练掌握编程和调试程序的技能,打好C语言基础,在扎实的基础上运用以上应试技巧,就能使考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2013年版),2013,6.

[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命题研究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考试题库无纸化考试真题《二级C》,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3.

[3] 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2013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6.

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系统;Access数据库;数据加密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9007103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普及教育的持续升温,各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核也持续增加。为了实现国家经济信息化,国家教委考试中心自1994年开始推出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该项考试面向社会,根据使用计算机的不同需求,以应用能力为主,划分等级,分别考核。它为全社会提供了一个科学、统一、公正的基础性考试。目前,针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多种模拟考试系统,笔者所在学院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购买过多款模拟考试软件,但每次进行软件升级都需要不菲的费用,如果自行开发一套模拟考试系统,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能够根据学生的成绩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定考试内容。基于以上情况的需要,开发了Access模拟考试系统。

1系统设计

1.1系统功能设计

在功能方面,教师可以对题库进行修改、维护,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某次测试的信息,可以查询学生的姓名、学号及得分情况。一般的系统由设置模块、题型管理模块、试题编辑模块、试题设置模块四部分组成。主要功能是开发考试科目、考试题型、考试内容、考试题量以及试题难度系数等。有的网络考试系统具有专业的考试、培训、学习管理解决方案,采用开放、动态的系统架构,将传统的考试培训模式与先进的网络应用相结合,可使用户根据自身应用特点快速构建考试培训平台系统,实现对考试、培训、学习的管理。系统不仅可满足各类专业的教育、考试

、培训机构的考试应用与管理需求,也是各类政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进行考试考核、技能培训、评测、组织学习的平台。相关的系统其功能、设计方案一般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选择(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开发工具。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需要考试系统自动化、集成化,各学科通用化考试系统的开发也多采用B/S(Browser/Server)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对试卷合理性、试卷内容多样化以及考试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功能有:报名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生成及管理,自测(模拟考试)、正式考试和评分管理,成绩统计和分析等。有的系统还包括考生学籍、成绩管理,设置考试

参数及相关信息,试题试卷难度、信度评估、远程组卷、试卷评阅、试题库维护、任课教师信息管理等功能。以教育统计学为基础,教育测量学、教育管理学和数理统计方法等多学科知识对考试数据做科学、客观、全面的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考试及教学定性评估,反馈教学及改进考试的相关信息。

1.2系统数据库设计

系统采用Access2000作为关系数据库。根据考试系统的特点,所有模块集中到一个数据库,建立数据库、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如表1所示。

2系统模块设计

2.1登录验证模块设计

(1)创建一个交互界面,建立数据库连接,改界面用于验证考生的信息。

(2)初始化考试环境。根据系统设置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

在该模块中有可能出现考生因意外中断考试,需二次登录。该状况出现时,如

何完成这种情况的考试计时功能,可以通过设计补时系统完成,即监考老师登录考

试管理系统,对该考生进行补时。

2.2试题抽取模块设计

进入考试界面后,首先清空考试目录下的试题,然后调用RandomST()函数随机抽取的试题题号和表名添加至试卷表中,为考生界面传送数据源,并在考生目录下生成操作题文件。 该模块应该为用户提供清晰、便捷的答题界面。

2.3评分模块设计

评分实现的功能是:计算分数、统计平均分、分数归类。

(1)分数统计:按照指定的范围或条件计算平均分。每种统计数据由一个统计函数计算得出。

(2)分数归类:按照指定的范围或条件和分数划线(如将所有分数分为60以下,60~80,80以上)对分数作归类统计。归类统计由归类函数计算得出。

当用户提交试卷后,有关本次考试的答案已经保存在选择题答题表、填空题答题表等4张表中,系统从这4张表中读出答案,与选择题、填空题表中的答案进行对照并统计分数,并将总分与每题的得分与答案显示在后台界面中。

3系统实现

3.1数据库操作

为了对Access数据库进行操作,在Visual Basic中首先添加引用“ADODB”,并在标准模块中加入以下语句:

' 定义一个ado的数据库连接

Public cN As New ADODB.Connection

' 定义一个ado的数据库记录集

Public rS As New ADODB.Recordset

' 声明一个SQL语句字符串

Public strSQL As String

Sub main()

cN.Open"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Source= & App.Path &

"exam.mdb"' exam.mdb为二级考试数据库

cN.CursorLocation = adUseClient

Form1.Show

EndSub

这样在程序设计时,若需打开数据表进行操作,只须加入语句:

PrivateSubForm_Load()

strSQL="select*from 考试资料表 where 考号= " & " " " " &

Trim(num.Text) & " " " "

' 执行strSQL中定义的查询语句,Trim(num.Text)输入的考号

SetMSHFG.DataSource=cN.Execute(strSQL)

EndSub

其中strSQL 为相关查询语句,该语句表示从考试资料表中查询考号为Trim(num.Text)的记录,通过以上操作语句,就能查询到表中相应的数据。

3.2数据库中OLE对象数据存储与读取

由于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考试系统中,试题的内容、试题答案、编程题以及试题图片素材等在数据库中,都是以OLE对象的数据形式进行存储的,如果要管理这些数据,需要使用Visual Basic中的ADODB.Stream流完成。通过ADODB.Stream流,可以对数据库中的OLE对象数据进行读取,然后再将其保存为另一文件。通过对OLE对象数据的读取操作,可以把存储在数据库中的OLE对象数据,还原为相应的文档,完成数据的读取操作。

3.3数据加密解密

为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安全,必须进行加密。在Visual Basic可利用SetDatabasePassword类进行加密,CreateDeeryptor解密,然后通过OpenPasswordProtectedDatabase类打开设置加密的数据库。

4结语

计算机等级考试日趋标准化、严格化,使得考生的复习备考显得更为重要。本文设计的考试模拟系统是以标准的计算机考试系统为模板,历年考题为题库,充分模拟等级考试机考的考试环境开发的,希望通过该模拟考试系统,能够让每一位考生适应考试环境。本文设计的考试不仅适合计算机二级考试的模拟,同样适合其它课程的考试。为了充分利用网络交互的优点,本文设计的考试可从单机版向网络考试发展,可允许全校学生通过校园网在线考试,改变了传统考试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潘应晖.Visual Basic模拟考试系统开发[J].数据库及信息管理,2006(10).

[2]范慧琳,姚毅红.浅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软件评分系统[J].华侨大学学报,2009(2).

[3]刘启原,刘怡.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的安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第3篇

VFP数据库程序设计笔试卷重点及难点试题分析

二级VFP选择题第12题:

有如下赋值语句:a=“计算机”,b=“微型”,结果为“微型机”的表达式是

A)b+LEFT(a,3)B)b+RIGHT(a,1)

C)b+LEFT(a,5,2)D)b+RIGHT(a,2)

【考察知识点】该题考核考生对LEFT及RIGHT函数的理解和掌握。

【解题思路】为了得到字符“机”,需要对字符串“计算机”进行函数运算。RIGHT函数取字符串的右边部分,由于是汉字,应选择D。

【统计数据】该题答对率为49.5%,不到一半。有23.1%的考生选择了错误选项C,LEFT只能跟(,),只此一种表达方法。本题如果有选项SUBSTR(a,5,2)也将是正确的。

二级VFP选择题第18题:

可以运行查询文件的命令是

A)DOB)BROWSE

C)DO QUERYD)CREATE QUERY

【考察知识点】基础题,就像题干的提问那么简单,不需考生发挥。

【解题思路】运行查询文件的命令就是 DO,后面跟文件名。

【统计数据】只有21.9%的考生答对该题,选择C的考生有68.2%!估计是受到执行表单文件的影响,表单文件执行命令是:DO FORM。

二级VFP选择题第27题:

下列程序段执行以后,内存变量y的值是

CLEAR

x=12345

y=0

DO WHILE x>0

y=y+x%10

x=int(x/10)

ENDDO

?y

A) 54321B)12345

C)51D)15

【考察知识点】估计很多考生平时做过不少类似练习,初步看上一眼,这不是将数值反序排列嘛?错了!

【解题思路】变量y初值为0,y是数值型变量,依次将x的各位数字从右至左顺序相加,赋给y。y是什么?x的各位数字之和呀。答案是D。

【统计数据】答对该题的考生占35.7%,低于选择选项A的考生(36.7%)。这道题区分度较高,表明总分较高的考生的答对率要高于总分较低的考生的答对率。

二级VB语言程序设计笔试卷重点及难点试题分析

二级VB选择题第12题:

在Visual Basic中,表达式3*2\5 Mod 3的值是

A)1 B)0 C)3D)出现错误提示

【考察知识点】考察算术运算符的试题,比较简单,但得分率不高。

【解题思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执行,3*2\5的结果是1,再执行取模运算,结果仍为1。答案是A。

【统计数据】52.0%的考生答对该题。有22.2%和18%的考生分别选择了C和B,这两个候选项都是不对的。

二级VB选择题第16题:

为了使文本框同时具有垂直和水平滚动条,应先把MultiLine属性设置为True,再把ScrollBars属性设置为

A)0 B)1 C)2D)3

【考察知识点】考核考生对常用控件属性的掌握,相信在编程中实践过的考生都能有记忆并正确答题。

【解题思路】ScrollBars属性用来确定文本框中有没有滚动条,可取0、1、2、3四个值,分别对应没有滚动条、只有水平滚动条、只有垂直滚动条、同时具有水平和垂直滚动条。答案是D。

【统计数据】有50.1%的考生答对该题。B和C。可认为是没理解或使用过ScrollBars属性。

二级VB选择题第33题:

设窗体上有一个文本框Text1和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1,并有以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 As String, ch As String

s = “”

For k = 1 To Len(Text1)

ch = Mid(Text1,k,1)

s = ch + s

Next k

Text1.Text = sEnd Sub

程序执行时,在文本框中输入“Basic”,然后单击命令按钮,则Text1中显示的是

A)Basic B)cisaB

C)BASICD)CISAB

【考察知识点】主要考核了字符串的有关函数运算。VB提供了丰富的字符处理,是考核重点。

【解题思路】for循环语句的作用是根据文本框内字符串的长度建立循环操作,ch从框内字符串的最后一个字符开始依次取单个字符,s即为文本框内字符串的倒序。答案为B。

第4篇

关键词:二级VFP;应试策略;SELECT-SQL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3-3460-02

1 引言

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直是大学生的热门考试之一,是否通过省一级或二级考试,决定了我校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能否获得学士学位。实践证明,等级考试的设置有利于加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其“ 重在基础、重在应用”的原则还满足了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的考核,推动了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针对省二级考试,我校为不同专业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分别开设了Visual FoxPro(简称:VFP)、Visual Basic、C和Visual C++四种程序设计语言课,VFP凭借其简单实用的优势成为近年来报考人数最多的一门语言且有继续增多的趋势。为真正实现二级VFP的高通过率,进一步提高我校学位首次授予率和毕业生就业率,笔者以近10年的VFP课程教学经验为基础,深入研究VFP重难点、等级考试大纲和历届试题,为备考者提出了有效的应试策略。针对查询操作和SELECT-SQL语句失分率普遍高的现象,对查询操作和SELECT-SQL语句进行了深入剖析。

2 二级VFP应试策略

2.1 知晓考试形式,掌握分值分布

当前考试形式:笔试部分共60分(表1),基础知识的单选题20分,vfp知识的单选题10分,VFP知识的填空题30分。上机部分40分(表2),集中在项目、数据库、表、查询、菜单、表单操作和程序改错7个方面[1]。根据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务细则规定,二级笔试和上机考试成绩均需达到规定标准,方为合格。优秀的考试则要求笔试部分和上机部分都达到优秀方为优秀。

2.2 熟悉考试大纲,把握重难点

VFP二级考试大纲规定了考题的最大取材范围。实际上,每次考试内容只是大纲中的一部分。根据笔者对历届试题的研究,将重点浓缩在数据库与表处理、查询、表单和控件、菜单和简单程序设计这五个方面,考试通过绝对不是问题,关键是要真正理解查询的实质并熟练操作。程序设计也是历年等级考试中最难和得分率最低的内容,在笔试的选择、填空和机试的设计菜单、设计表单、和程序改错都有涉及且有比重增加的趋势。这就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并熟悉函数及命令的使用。复习这部分内容考生可以“先读别人的程序,再自己试着编写程序,再对比答案、找出自己没有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为步骤,反复多练,从而熟练掌握大纲的要求。

2.3 系统复习,加强模拟

考试形式、大纲要求、重难点及各部分分值分布都弄清楚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静下心来有针对的对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以指定教材为本,把握全局,主攻重难点。断章取义,只复习重难点,非重难点就干脆不看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考前模拟可以选择历届真题和最新的模拟题,模拟考试(6~8套为宜)有助于验证复习效果和查漏补缺。

2.4 运用考试技巧,提高机试得分率

需要强调的是,VFP的机试内容和形式基本固定,考前模拟是必须的且要强化。经过大量的上机模拟,不仅可以熟悉考试环境和操作流程,还有助于熟练掌握考试内容。第一项侧重对项目中数据库及表操作的考查,包括数据库表的创建、修改(重点是字段扩充属性)、添加、删除、移动、永久性关系和参照完整性的设置。5分的设计菜单包括热键、快捷键、分隔线、跳过、子菜单的设置,容易得分。对于表单设计,可以更多地关注常用控件常用属性的功能和设置方法,较难理解的事件代码可以适当放弃。程序改错在短时间内难明显提高,建议多检查程序的基本结构和数据类型是否匹配。

3 查询与视图操作

查询和视图的实质相同[2],是VFP笔试和机试必考内容,且比重高。历年考题分析表明,查询和视图笔试题占12-14分,机试题占8分,两者合计为VFP知识总分值(80分)的四分之一多。所以,查询和视图是等级考试能否通过的关键。“设计查询”操作侧重于怎样使用“查询设计器”或者“视图设计器”,有步骤地实现数据查询。具体操作可以细分为下面几步骤。

3.1 添加表并设置连接条件

设计查询需要添加的表包括:输出内容来源表、条件(如:筛选条件)描述相关的表和“纽带表”(即,用于实现两表连接的第三张表)。连接条件的设置一般是按外部关键字对应的字段来进行连接,两张表一个连接条件,三张表两个连接条件,依次类推。

3.2 定义查询的输出内容

在“查询设计器”的“字段”选项卡中可以选择需要包含在查询结果中的字段。如果输出内容不是直接来源于表字段,则需通过“函数和表达式”进行构造,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查询要求熟练构造正确的函数或表达式。

3.3 设置查询的筛选条件和分组

筛选条件(对应SELECT-SQL语句的WHERE子句)和满足条件(对应SELECT-SQL语句的HAVING子句)是考生经常混淆的两个概念。需要强调的是满足条件是在分组统计之后再选择满足条件的组,通常需要先分组(对应GROUP BY子句)。所以,如果对原表数据不需要分组统计或汇总(如:求和SUM()、计数COUNT()、求平均值AVG()、求最大值MAX()、求最小值MIN())就能描述的条件就在“筛选”选项卡中设置,否则就在“分组依据”选项卡中设置。分组字段的确定对于多数考生来讲也是一个难点,关键是没有理解分组的含义。什么时候需要分组?怎样分组?笔者总结了这样两条:1) 输出内容或者条件里出现了汇总信息,则必须分组;2) 分组字段一般设置为出现在“每”“各”“按”等字眼后面的字段。

3.4 设置排序依据

排序决定了输出结果中记录或行的顺序。排序依据可以有多个,每个排序依据可以设置为升序或者降序,没特别指出是升序还是降序的,默认为升序。

3.5 杂项和输出设置

“杂项”选项卡主要用来设置查询结果是否允许有重复记录,输出记录是全部满足要求的记录还是列在前面的几条记录或者百分之几条记录。另外,通过“查询”菜单中的“查询去向”命令,或者快捷菜单中的“输出设置”命令还可以将查询结果由默认的输出到浏览窗口改变为输出到临时表和表等。

“视图设计器”与“查询设计器”相比多了“更新条件”选项卡,且视图要在数据库中创建,视图不能独立存在。这也是历来笔试考试内容来源。

4 SELECT-SQL语句详解

SELECT-SQL语句[2-3]是查询和视图的实质,笔试中对查询和视图的测试,主要是通过与SELECT-SQL语句相关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来实现的,且比分达到12/40之多,需要熟练掌握。SELECT-SQL语句的完整格式包含的子句多而复杂,使考生在复习时感觉无从下手。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历年考题的分析、归纳,将SELECT-SQL语句进行下述简化,并联系“查询设计器”的各步骤进行对照,帮助考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表3)。语句中“[]”标记的内容为可选项,“;”为续行符。

Select [all|distinct] [top 数值表达式 [percent]] 字段或表达式列表或*;

From [数据库!] 表名;

[inner|left|right|full join [数据库!]表名 [on 联接条件]];

[[into Destination]|[to file filename[additive]]| [to printer [prompt]];

|[to screen]];

[where 筛选条件];

[group by 分组条件];

[having 满足条件];

[union [all] select命令];

[order by 排序依据1 [asc|desc][,排序依据2 [asc|desc]…]

5 结束语

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VFP侧重于对数据库知识的测试,系统性强。利用二级VFP考试形式固定、有规律可循的特点,以指定教材为本,吃透考试大纲,以实际案例为主线,系统复习和重难点攻关并重,多练习,多思考,就一定能顺利通过二级VFP考试。

参考文献:

[1] 单启成.新编Visual FoxPro 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2] 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心.二级考试试卷汇编Visual FoxPro语言分册[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第5篇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又开始报名了,你打算填报哪个科目的考试呢?根据全国考生的答题目情况,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统计出了各级各科的得分情况。在接下来的几期里,本刊将独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对于真题中的错误率高的重、难点题目进行的权威点评,敬请关注。

2008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笔试卷的整卷难度为0.54,信度为0.87。整体来说,全卷难度适中,信度较好。下面对试卷中的部分试题作简要分析:

1、在一个抽象类中,一定包含有

A.虚函数B.纯虚函数

C.模板函数D.重载函数

答案:B

分析

(1)本题有50.1%的考生答对,选择A、C、D的考生分别是32.3%、14.1%、3.5%。

(2)本题考核考生对纯虚函数和抽象类的理解。纯虚函数是必须靠派生类提供重定义版本的虚函数;拥有纯虚函数的类称为抽象类,抽象类不能用来定义对象。知道了这个定义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A选项中的虚函数是C++中多态性的重要体现。在成员函数声明的前面加上virtual修饰,即把该函数声明为虚函数。虚函数可以是另一类的友元函数,但不得是静态成员函数。C选项中的模板函数是由函数模板实例化的。D选项中的重载函数是指函数名相同的多个函数,被重载的函数必须要有不同的形参列表。

(3)本题不是难题,只要明白概念就能做对,但仍有很多考生被A项和C项干扰,所以在学习中要把基础的知识掌握牢固。

2、下列选项中,与实现运行时多态性无关的是

A.重载函数B.虚函数C.指针D.引用

答案:A

分析

(1)本题只有34.1%的考生答对,选择B、C、D的考生分别是16.3、23.7、25.9%。

(2)本题考核对C++中多态性的理解。在C++语言中,多态性可分为两类:编译时的多态性和运行时的多态性。编译时的多态性是通过函数重载和模板体现的;运行时的多态性是通过虚函数体现的。对虚函数的调用有两种方式:非多态调用和多态调用。非多态调用是指不借助于指针或引用的直接调用;多态调用是指借助于基类的指针或引用的调用。由此可见,B、C、D均涉及运行时多态性,而A选项是编译时多态性。

(3)多态性是C++中一个重要概念,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是否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个技术直接反映了运用C++编程的能力。

3、在语句“cout

A.类名B.对象名

C.函数名D.C++的关键字

答案:B

分析

(1)本题只有40.8%的考生答对,选择C和D的考生分别是13.7%和41.8%。

(2)cout是C++流中4个预定义流对象之一,其余的三个是:cin、cerr和clog。很多考生几乎从学习C++的一开始就使用cin和cout,但却熟视无睹,缺乏对它们的了解,没有探究它们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东西。由于对cin和cout太熟悉了,因此误认为它们是C++关键字。

(3)本题是道概念性题目,曾经考过类似的cin,但仍然有很多考生选择了D项,可见在学习中要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4、已知数组a中有n个元素,下列语句将数组a中从下标x1开始的k个元素移动到从下标x2开始的k个元素中,其中0

for ( int i = x1 + k - 1; i >= x1; i --) a[【7】]=a[i];

答案:i + x2 Cx1

分析

(1)本题有28.5%的考生答对。

(2)本题考核一维数组的基本使用。数组是由固定数目元素组成的数据结构,同一数组的所有元素的类型都相同。数组元素是通过下标进行访问的。数组可以是一维的,也可以是多维的,许多重要应用的数据结构都是基于数组的。作答此类题目要注意数组的边界条件,然后进行推理,初步得到表达式后可以做几组实例进行验证或进一步修改。

2009年NCRE考试有新变化啦!

考试时间有变化

2009年上半年考试时间为3月28日至4月1日,下半年为9月19日至23日。第一天上午考笔试,上机考试从笔试的当天下午开始(一级从上午开始)。

第6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育体制

进入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纪后,传统教育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落后、知识的开放程度不够、效率低、效期短以及非人性化等缺点。传统的教育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而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新的教育形态逐渐形成。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育体制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一种能够适应21世纪教育需求的全新教育体制和模式。通过网络,教师可利用远程资源在网上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授课、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考试、统计分数等。远程教学延伸了课堂的空间和时间,一方面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另一方面使得有限的优秀师资得到充分利用。由此可见,网络化教学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要手段,形成适应21世纪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全新教育模式。

一、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原因及现状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得到知识能够记忆的约为15%,从视觉得到的知识能够记忆的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通道就能接受65%,而今在经济技术,科技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无疑成为达到这种效果的最佳选择,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从教学规律看,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采用超文本形式,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的缺陷,具有呈现信息多种形式非线性结构的特点,符合现代教育认知规律。从教学模式看,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既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又能形成相互协作学习。从教学内容看,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更具吸引力,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更大的时空范围。从教学手段看,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的格局。

二、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

为了完善现代教育体制,结合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探索一种既重视知识传授,又重视智能发展;既注意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又注意人的个性特长,达到人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计算机优势,创设信息化、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使学生学得主动,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造能力得到发挥。提出了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教育体制。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加快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育效益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探索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它与传统的教育体制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 教育观念的突破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改变了“学校的概念”,使学校成为开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打破了传统教育观念,确立了“活到老、学到老”即“终身教育”的观念;摒弃了传统教育中“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

2. 学习跨越时空限制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所达到的一种水平和状态,也是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目标和未来趋势。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就需要更新观念,建立全民的、全时空的大教育观。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就能够适应人们的需要,网络使学校与学校、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的联系变得非常容易,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推进了教育大众化、全球化、终身化。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强调非同步性的学习,利用相关软件和网络工具,模拟教师上课的情境(包括教师授课、考试、布置作业、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等)。教师及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在计算机前,利用网络工具来学习相关知识,达成人机互动与信息分享。

3. 提供双向互动式学习

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上课时,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也能回答学生的问题,但限于上课时间的限制或其他客观原因,很多同学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在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还实现了不同地理位置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经由网络讨论问题的功能。

在网络课件中我们提供了“网上交流”和“在线论坛”。“网上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在线交流的空间,学生可以就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不懂的问题,通过这个栏目相互交流,老师也可进入。“在线论坛”则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学生可以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一起思考,学生、老师都可以做答,为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课以及了解这门课所涉及到的知识提供一个空间。它与网上交流的区别是有一个特定的问题,并且保证每次讨论都有教师在线。学生可以通过交流与论坛,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在交流中使所学的知识更牢固。

4. 获得全面性、多元性的信息

传统教育中教材都很单一,因此获得的知识与实际关联不大。而网络中有丰富且随时更新的信息,为了发挥网络的特性,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将分为六个部分以提供学生全面的、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教学文本:对于教学主题的文字介绍与描述。这部分内容主要说明重点知识,以避免和教科书内容相重复。此部分教材设计特别考虑与教科书的内容不同,而是与教科书相辅相成。

由于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的深度越来越深,灵活性越来越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而学生入学时的水平差异也很大,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讲授知识是无法使教育同时兼顾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学环境对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学活动,需要教师在网上为学生提供所有必须的教学资料,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CAI课件或电子讲稿、电子教材及参考书目、重要习题及参考答案等。为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在网上不但要公布各门课程中必学内容的资料,还应公布规定内容以外的其他内容的资料,以便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自学空间。

模拟实验: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我们制作了动画来形象生动地反映知识;同时,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我们也提供了视频图像,使学生在演播动画和视频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网上答疑:要使学生迅速掌握课堂上所讲授的众多内容,答疑和批改作业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教学活动。传统的答疑方式是:由教师安排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解答。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或学习任务都较繁重,安排答疑时间经常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有时教师安排了答疑,等了几个钟头却无人问津;另外,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有产生问题的可能,这种传统的答疑方式经常不能满足好学者的需要。网上答疑则可弥补以上的几个缺陷,教师和学生可随时通过BBS或E-mail方式进行沟通,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另外,如果学习者对于教学文本仍觉得不足或对于其他相关的主题感兴趣,想做更深入的研究,还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搜索功能输入想要的查询关键字,系统便会显示出利用搜索引擎的查寻结果,学生可以选择想要浏览的部分,如此便能让学习都获得更多想学的知识,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专题讨论:对于重要的、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专题讨论,以解答学生对知识的困惑,从而更好地去理解知识。在讨论的过程中,多听取学生的观点、学生自己的想法,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网上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及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多做练习无疑是最好的方法。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完善的练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章节、相应难度和相应数量的习题。网上练习系统可为学生提供足量的、覆盖各个知识点的、多种难度的题目,智能化的检测系统会判断答案的错与对。有了这样的网上练习系统,学生即可轻轻松松地在课余时间通过作题将学习中遇到的各个难点一一击破。

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学生可以进行网上测试,系统会即时评分并改正错误,并引导学生重新检视错误部分的相关教材。测试可以分为两个等级,一级、二级。一级主要检验教材中的知识、相关概念等,在学生刚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后,通过一级试题来检验自己对于本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二级主要检验教材上的相关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学生对于本部分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后,通过二级试题可以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在线测试: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最终手段是考试。传统的考试方式主要以集中笔试为主,其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无法充分反映如计算机课程等实践性强科目、检测方式过分单一、检测时间过于死板等。对于实践性强的科目网上考试系统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测试,许多题目都要求学生现场操作完成,根据学生操作后的结果打分,通过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网上考试系统的试题是从题库里随机抽取的,保证了人人异卷,提高了考试的保密性,减少了作弊现象的发生。考试结束后,系统会自动阅卷并统计分数,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并减少了教师批改试卷的麻烦。网上考试系统为学生提供了多次考试机会,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适宜的时间进行考试。

三、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根据上课的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的使用,培养学生自发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网络课件中,通过文字、图像、动画等媒体反映了教学内容,同时对教学内容做了进一步的扩充,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在学习了相应章节内容后可以进行课后练习和每章测试,以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把握。网络课件中的“网上练习”可以让老师在上面作业消息,增加或删除练习,学生的练习都能给出评判;“在线测试”提供了一个学生自己检查自己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测成绩来判断学生对这门课掌握的情况,教师还可以修改或添加考试题目,使得学生不断地掌握这门课所涉及到的知识。学生在做完题目后可以马上得到成绩,通过这些学生也可以了解自己掌握这门课程情况的好坏。

另外,为了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我们在网络课件上增加了“学科前沿”频道,一方面就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取出来供他们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向学生讲述现在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的最新情况,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以至其他相关课程的兴趣,扩大视野、追踪新技术的发展,以便他们能尽快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研究会2000年学会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李晔,姚全珠.《未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及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 2001.

第7篇

C语言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既具有高级语言的优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能完成用户的各种任务,特别适合于进行系统程序设计和对硬件进行操作的场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和全国各地区组织的大学生计算机统一考试都将C语言列为考试范围。长期以来C语言的教学内容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结构,各种教材都大同小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从大学到高职,大多数学生都反映C语言难学,全国二级考试的通过率也较低,尤其在高职院校,通过率基本上在10%左右。这样一来老师教学没有信心,学生学习更是没有信心与动力。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将对高职C语言的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教学改革的思路,以期改善高职C语言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高职的培养目标。

2目前C语言教学现状分析

2.1C语言教学的评价标准和高职的培养目标不一致2002年教育部高教〔2002〕2号《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职C语言教学改革探索的思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2004年2月28日,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既不是白领,也不是蓝领,而是应用型白领,应该叫“银领”,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能动脑,更要能动手,经过实践的锻炼,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成为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高技能型人才”是指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是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它有别于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也有别于一般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程序分析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以及程序调试能力,重在能力的培养,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程序分析、设计和调试的基础,而不在语言本身规则的学习。过去高职C语言的教学大多采用全国二级考试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全国二级考试分为理论与上机考试两部分,这两部分必须都通过才能拿到全国二级证书。其中理论部分包括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C语言的语法规则和程序设计等知识,通过对二级理论试卷的分析与统计可见,二级考试不仅考C语言的知识,还有软件工程等内容,整个试卷中C语言相关的考题占75%左右,并且有关C语言部分考核的主要关注点是语法规则,注重细节问题,甚至是钻牛角尖的知识;上机考试部分共三道题,题量较小,每题的分值高,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一直以来高职学校采用二级标准来评价C语言的教学,就存在评价的标准与教学内容不一致、评价的标准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当然就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2.2C语言本身的特点带来学习困难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C语言有丰富的运算符、语法限制不严,程序设计自由度大、数据类型丰富且可由用户自定义,所有这些特点,既可看作是C语言的优点,又可认为是k-语言学习的难点。例如运算符丰富这一特点是便于已熟练掌握u语言的用户使用,可对于初学者来说,却是增加了难度,如自增/自减运算符(++/一),它可以提高运算速度,简化程序,但它只能对变量进行运算,并且运算符前置和后置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初学时往往很难注意到这些,在分析含有自增自减运算符的程序和用它写程序时往往就会出现错误,并且这样的错误有时较难发现,学生更是难以理解。再比如语法限制不严、程序设计自由度大这一特点,在使用时学生往往弄不清哪种表示是正确的,增加了程序理解的难度。所有这些都说明C语言的特点给初学者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3程序设计本身比较抽象,学生相关计算机的知识不够高职C语言课程大多开设在第一学期,由于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积累不够,学生刚进校就学习C语言,感觉非常抽象,总不能理解内存中某个变量值的改变,当前某单元存储的值是什么?为什么写这样的程序就能得到需要的结果?CPU到底如何工作?学生往往思考这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答案通常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这也给C语言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2.4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过去C语言的教学仍然沿袭课堂讲授、布置作业及实验的“教本位”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注重教的原发性和主动性,把着眼点放在“教”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这种“满堂灌”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学是单向的由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5学习语言需要有较强的逻样思维能力高职C语言这门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程序分析、设计和调试能力,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的学生在高中阶段这方面能力的训练不够,因此所写的程序通常逻辑不够严密,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自己还难发现与理解,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3C语言改革的措施

综上所述,我们拟对C语言教学进行改革探索。通过以上的分析,结合高职的培养目标,将采取这样一些改革措施。首先是准确地定位课程目标,然后重组课程体系结构,对知识点进行分层讲授,注重解题思路、算法实现、编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精讲多练,淡化语法规则,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各种自主学习的平台,最后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高职C语言教学改革探索的思路。

3.1准确地定位课程目标只有进行了准确定位,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寻找弱点与不足。C语言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中属于专业基础课,其作用是为学生将来学习专业课打下程序分析、设计和调试的基础,培养学生程序设计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注重的是解题思路,并不特别强调语言的语法等细节问题。对于非计算机类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因此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则,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程序设计分析、设计和调试基础,并且学生能够以C语言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用C语言写出中等复杂程度的程序。

第8篇

[关键词]三站合一;计算机;微课系统;云计算;高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40

[中图分类号]G434;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2

微课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计算机课程是高校普遍开展的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建立计算机微课系统可以结合当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成果,采用电脑网站、手机网站、微信相结合的“三站合一”技术以符合当代高校生的网络习惯,从而促进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提升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1 “三站合一”计算机微课系统

“三站合一”系统是指集电脑网站、手机网站、微信网站于一体,共用一个存储空间,数据自动同步,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多种上网方式的需求。微课系统是当代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先进教育理念结合的产物,微课模式的适当运用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计算机领域也是如此。经过精心教学设计、以多种信息形式展示的微课教学内容,能够突出计算机课程的重点内容,强化计算机知识体验,学生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登录计算机微课系统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构建“三站合一”计算机微课系统,将计算机微课的电脑网站、手机网站、微信网站三站合一,实现共用一个管理后台,绑定同一个一级域名,上传的微课资源三站自动同步,系统根据学生们的登录方式自动选取适合电脑、手机、微信的浏览模式,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感受。

2 “三站合一”计算机微课系统设计

2.1 运行环境

综合考量使用、升级、维护等因素,云服务器相对于传统服务器提供的支持优势明显,“三站合一”计算机微课系统基于云计算环境设计,语言环境采用PHP 5.2以上版本,数据库使用MySql 5.0以上版本,操作系统采用常见的Windows、Linux、Unix、Mac等,考虑到对伪静态(URL Rewrite)的支持,Web服务器使用IIS7.5或Apache。

2.2 响应性开发

“三站合一”的计算机微课系统在接收到学生访问请求时,需要首先判断学生的访问设备是PC电脑、iPad、智能手机还是微信端,根据不同的访问设备跳转到不同的URL上,这就需要做响应性开发来实现。其中PC电脑和iPad是一类,它们的UI一致,智能手机和微信端访问是一类,他们的UI一致。通过服务器端判断User Agent跳转到不同的URL上,构建一个data层和两个view层,就实现了共用一个管理后台、资源自动同步、自动适应不同访问设备和访问方式的“三站合一”模式。

2.3 系统前台设计

系统前台是展示计算机微课信息、微课资源、在线考试与在线交流等功能的平台,根据学生不同的访问设备设计两个UI,分别供PC端、iPad访问和智能手机端、微信客户端访问。其主要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微课信息:提供计算机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重点难点目录以及现有微课资源目录。

微课资源:在该模块下,学生们可浏览学习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软件课程的微课资源。

在线考试:该模块提供自主测试和在线考试两种功能,其中自主测试功能可指定知识点或章节进行测试,并看到知识点讲解和正确答案,在线考试则是真实考试,系统会记录考试成绩提供给教师。

在线交流:提供了三种线上交流方式,分别是微课论坛交流方式、QQ留言方式和微信平台交流方式。

2.4 系统后台设计

管理后台主要用于管理员管理系统,是网站中用来进行管理的系统功能模块。管理后台是给网站管理员管理网站的频道、模板、会员、内容与优化等信息。系统将前台和后全分开进行管理,最大化保证了网站的安全性。系统后台的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系统设置:用于网站相关信息的设置,包括基本设置、文件上传设置、数据库设置和手机网站设置。在文件上传设置中,禁止PHP、ASP、JSP等脚本扩展名以防止木马,在手机网站设置中可以绑定独立一级域名或二级域名,设置独立手机网站Logo。

内容管理:包括频道管理和微课管理,频道管理用于管理系统所有栏目信息,微课管理用于添加、修改、删除、排序微课资源。

互动管理:用于查看、回复和管理学生们在论坛、QQ和微信平台上的提问和留言。

成员管理:用于设置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用户的信息和权限。

2.5 微信接口实现

“三站合一”计算机微课系统通过微信接口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通信,微信网站实际上就是手机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结合的体现。微信接口实现需登录微信公众平台申请帐号并进行微信绑定设置,将系统和微信公众平台对接起来,其步骤如下:①设置Token并保存;②点击微信公众平台开发者中心的“修改配置按钮”进行参数设置;③启用服务器配置;④将服务器配置界面获得的AppID和AppSecret值填入微信绑定设置页面对应项。

至此微信对接完成,系统获得调用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动回复、微信应用等功能的权限,微信网站构建完成,学生们能够方便地通过微信客户端访问计算机微课系统。

3 结 语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时期教育教学理念的变化,高校计算机课程也在进行相应的研究与变革,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在云计算环境中建立“三站合一”的计算机微课系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教学内容丰富、访问方便快捷的教学和资源平台,可以更高效地创造和使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有利于高校各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程序设计;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3-0000-02

《C语言程序设计》是各类院校各类专业学习计算机语言的一门启蒙课,也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可选编程语言之一。掌握好C语言的编程技术,将为学生学习后续各专业课奠定坚实基础。C语言算法比较复杂,规则繁多,使用灵活但容易出错,学生掌握具有一定的难度。通常该课程被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参加整个院校的统一考试,授课方式为每周一次理论课和一次上机课。学生普遍反映理论较抽象,课堂教学课时不够,很难达到精通的程度,导致学习后续诸如《数据结构》、《高级程序设计》等课程时较为吃力。

针对上述情况,我院采取了各种措施,比如邀请在计算机语言教育领域有独到见解的专家和优秀教师一起讨论、专家随堂听课等方式,最后以我院电信专业为改革试点,针对专业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讲授,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增加理论课课时量

以前的课程安排为56学时,课堂讲授和学生上机练习的课时数分别为32和24学时,对函数和模块设计这一部分讲解较浅,且对于指针、结构体和联合体及文件这三部分只进行概念介绍,但实际上这些内容非常重要,不仅计算机等级考试C语言考核这些内容,后续软硬件实践课程也均以此作为基础。由于这部分内容的缺失导致学生对许多实际问题不知如何编成实现。因此从2011级学生开始理论课课时增至40学时,上机课课时维持24学时不变。

二、改革授课方式

以前该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下练习。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而且感觉到该课程枯燥乏味,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难度。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之后,主要是教师提出问题,给定开发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教师一起共同完成项目的开发。在项目具体实现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点,比如要处理的数据及其数据的类型,在此处给学生详细讲解,这样学生对C语言中数据的类型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体会和实践,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更好的接受和掌握了新知识。这样“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贴近实际问题,从而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所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个可行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合理有序化后,对每一项工作任务分析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设计相应的学习情境;针对每一种学习情境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逐步细化,构成一个由浅入深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学习体系。

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整个课程教学中,以开发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教务系统”为项目实例进行讲解,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直观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兴趣。

(二)案例教学法

在每次课堂教学中,以项目的一个实例来推进来课堂教学的开展。通过采用案例教学,讲解与任务相似的案例,使学生掌握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知识点的有效过渡和深化。由于C语言是大学中接触的第一个编成语言,因此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接近实际,让学生对问题的定义有明确地了解,这样在讲具体的程序设计时学生才容易理解。比如在讲程序的分支结构时,以超市的结账系统为例来进行,超市推出的一系列优惠策略,比如达到68元给5%的优惠,达到98元给10%的优惠等,这些优惠条件就构成了分支结构的条件,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讲解,使学生实现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及深化。

三、改革教学手段

以前的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但由于程序设计课程的特殊性,仅用多媒体或传统的板书很难达到该课程的要求,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将传统的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在讲解算法思路时采用板书,而讲解具体实现代码和执行过程时采用多媒体,将执行过程采用动画的方式实现,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快速掌握课堂知识,而且会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语言学习仅靠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达到精通的程度,而《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能独立编写程序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我们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将上课的课件和作业的参考答案等放在服务器或局域网上,让学生复习时有资料参考,同时通过QQ建立讨论组,教师与学生可实时交互,及时解决学生编成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改革考核方式

以前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但忽略了对上机实践环节的考核。然而,电信系各专业的上机实践非常重要,通过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大部分学生在大二下学期会报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而且电信系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后开设了《数据结构》、《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等以C语言作为基础的课程。因此,培养学生熟练掌握C语言,并强化动手能力对学生的继续深造和就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此,考核方式改为平时成绩占15%,上机实验占25%,笔试成绩占60%,并增设期中考试。期中考试采用随堂考核形式,成绩以5%的比例记入平时成绩中。

在本年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针对电信11级学生实施了该改革措施,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设计中,并结合课程的特点,对该教学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具体化,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熊芳敏,许烁娜.C语言课程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13):105—106

[2]邵玉祥,陈青.“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语言教学中的互补应用[J].高教论坛,2012,2

第10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C语言;学生学习特点;困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5-7176-02

Independent Colleges C Language Teaching Test

LIU Li-jua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Taizhou College,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 C language is one of the Language Tests which an independent non-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in obtaining bachelor's degree level certificates must participate in.Examination pass rates over the years reflect that, C language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difficulty, Secondary examination pass rate was generally not high. How to make the C language teaching more effective for students to grasp the main points to improve programming ability, successfully passed the test, this is a problem worthy of careful consideration. From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C language learning difficulties, thinking of C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several aspects, followed by the C language Teaching Test of independent Institute are discussed,expectations are constantly in search of better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Independent Institute; C language; student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difficulties; teaching methods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是计算机更新换代的一个重要条件,常见的有VB、C、C++、C#.NET等等。其中,C语言可移植性好,既具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因此它属于一种中间语言一直广泛使用到今天。特别是在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一般面向初学程序设计的学生开设,掌握C语言的精髓,是学生学好其他后续专业课程的关键。对于独立学院要参加等级考试的学生来说,C语言学习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因此要针对特殊环境下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通过多年教学,现对独立学院C语言等级考试教学做如下几点探讨。

1 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

独立学院招收的本三批次学生,大多在学习能力、学习自主性方面还是稍差的,学习过程中,习惯于接受老师课本上基本知识点的讲解,对于补充提高的内容,比较难于掌握,加上课后几乎不问问题,自学能力差,不擅长复结,一旦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在后续学习过程中越积越多,从而导致整门课程学习的恶性循环,考试复习更是无从下手。

2 C语言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C语言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涉及到两个重要方面: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教材内容而言,C语言教学使用的是谭浩强编写的《C程序设计》。整本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比较侧重于理论知识点的讲解,适当加上了一些实例分析,而不是一本侧重于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教材。书中包含的基本知识点很多,而且相对而言显得比较琐碎,但前后章节又彼此相辅相成,学生如果不花大量时间去记忆,根本掌握不了最基础的语法。

目前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过程枯燥

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PPT教学,但PPT上的内容跟书上的几乎一样,从课件上看不出任何重点、难点的标注,上课相当于加上稍许讲解从头到尾把书上内容读了一遍。学生本身就觉得书本上理论知识枯燥,如果教学过程安排不恰当,学生从心理上就会逐渐有排斥性,从而导致他们从一开始就没兴趣、不好好学的现象。

2)忽视教学方法的总结

事实证明,C语言中有很多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特别是在学到后续章节例如函数的时候,学生编写函数调用程序往往会出现理不清思路、不知如何下手的状况,不清楚被调用函数和调用函数分别如何定义、如何编程,如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总结,学生理清了思路,就可以很顺利地去解决问题了。

3)忽视学生编程能力的提高

为了应付等级考试,有的老师一味追求题海战术,认为学生练习题目做得越多运用越熟练,但在熟练的同时,是否考虑到这样两个问题:有些学生一开始就做不下去反过来抄袭答案;使学生重复做同类型题目会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再加上老师如果不注重强调编程题算法的重要性,学生编程能力往往得不到提高。

4)不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是教和学的统一体,忽视任何一方整个教学效果都不会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也要注重学生的学。如果仅仅考虑如何教,教师就不能接收到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从而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而在很多授课过程中,仅仅只是教师的讲解,没有任何跟学生的提问互动思考等过程,或者课后跟学生也毫无交流。缺少了学这样一个巨大的信息反馈渠道,教学过程根本无法很好的完成。

3 C语言教学方法思考

3.1 教材总体把握

1)要掌握若干数据类型,包括char、int、float等基本数据类型和数组、结构体、共用体等构造数据类型,这是程序中最基本的数据存储方式。

2)掌握三种基本的程序结构:顺序、选择、循环。任何一个复杂的程序,都是由三种基本结构组成的。其中,循环是重点也是难点。

3)C语言使用函数来实现某个特定功能。

4)C语言提供了一个十分便利的工具――指针,它能直接指向内存空间单元,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地操作变量,简化程序设计。

3.2 具体教学方法

1)重视理论基础

通过清晰的讲解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学生记忆知识点的同时利用典型题目,帮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及时巩固。

2)让初学者学会读程序

初学程序设计,不会编写程序代码属正常现象。带领学生从一开始多看程序,阅读的程序越多,解决不同问题的算法也就能够积累越多。读程序的最大好处是先学别人怎么写程序,有了一定积累再自己尝试去动手编写程序。在记忆算法的同时,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归根到底可以使用同一方法解决,因此在阅读程序的过程中还要学会算法的归类。

3)注意教学方法的总结

在此对C语言中的两个难点函数的编写和指针分别作总结。

函数调用时,main函数的框架一般是变量定义、简单输入、函数调用、简单输出,而实现某个特定功能的函数要看成一个整体单独定义,其框架一般是变量定义、实现函数功能的处理语句、返回值语句。特别是对于递归函数的编写,可以遵循“找递归公式?写递归函数?补充main函数”的规则,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理解“汉诺塔”问题相对容易些。对于嵌套函数,建议根据算法先写出要使用到的几个空函数框架,再逐个补全各函数语句。

对于指针这章,关键要抓住变量的入口地址,其中所对应的有单个变量的地址、数组入口地址、函数的入口地址。

指向数组的指针,可以定义一个指向数组入口地址的指针变量p,通过p++使指针指向数组的每一个元素,因此*p可代替数组的每一个元素,避免了使用下标法来引用元素。字符串的指针就是指向数组的指针的一个特例,特别要注意经常使用字符串结束标记‘\0’作为循环结束的判断条件。

指向函数的指针很简单,因为它始终指向函数的入口,可以在指针变量名前加*就可以代替函数名进行使用。一般使用指向函数的指针有这样一个特殊场合,一个函数有多个参数,多次调用此函数时,每次前几个参数相同,而最后一个参数不同,最后一个参数可以利用一个指向函数的指针来实现,每次使指针指向另外几个不同的函数。例如,在编写一个求定积分的通用函数时,下限、上限保持不变,而每次函数表达式不同,我们就可以用此方法来实现。

返回指针值的函数一般在函数被调用后,会返回一个指针,以便于主函数利用此指针进行其他操作,一般返回指针值的函数可用在查找信息的编程中。

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通常要联合起来使用,因为指向指针的指针为二级指针,必须通过一级指针才能与变量相互引用,而指针数组是一个很好的中介,它可以将若干一级指针聚集起来,指向若干个变量。这时,我们只要通过一个二级指针就可以很方便地指向指针数组的每一个元素,从而间接地指向每一个变量。

4)重视上机操作

一般上机课时间有限,因此建议课后让学生动手在纸上编写代码,上机课主要抓紧时间进行调试。老师要重点讲解编程题目的算法,提醒学生可以将大的程序分解成熟悉的小程序编写,再将小程序连接起来,上机大部分时间还是让学生自主完成程序的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自我总结提高,掌握编程技巧。

3.3 信心教学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多年来,C语言的教学都是以输出“HELLO WORLD”开始讲解程序设计语言的,该程序过于平淡,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考虑演示一个事先编好的小游戏程序,从一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信心,可以采取诸如:编故事提高语言的趣味性、引用经典数学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等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即学到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最终,通过等级考试的考核让学生实现其信心。

C语言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参加等级考试学习难度更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研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勤于做题、自主编程,最终顺利地通过等级考试。

参考文献:

[1] 王淑敬. 关于C语言教学的一点体会[J]. 计算机科学,2008.

[2] 赵妮, 熊高君. 激活课堂气氛,提升学习兴趣――谈C语言课堂教学方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12.

[3] 何岸. 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趣味教学[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0.

第11篇

1.1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是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指定的必修课。开设计算机语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具有较强的软件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计算机语言类课程不像其他学科的内容可以反复使用,它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需要不断的更新;计算机语言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程更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知识看起来都是固定模式,而真正在应用于软件开发时却是千变万化的,因此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1.2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语言类考试不管是校级的、省级的,还是国家级的,不管是笔试考试,还是网考,题型主要有选择、填空(完整程序、程序写结果)、程序改错和程序设计这四种题型,体现了对学生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编程能力的考察。笔者教授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有十余年,学生学习该类课程时,普遍反映上课听老师讲题目的算法,即解决思路,都能听懂,但是如果给一道未做过的题或改动的题,学生独立解决就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动手太少,在整个学习中一直跟在老师的后面,缺少思考的机会,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编程能力也随之薄弱。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根”,无“根”求“果”不得“果”,“根”深,自然结“硕果”。

2 以学生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思维能力是衡量大学生思维能力和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掌握好的思维方法能使学习融会贯通。201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首届“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与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专家一致达成共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并由此建设更加完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学习和认知特点,对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通过计算机语言类知识这个媒介让学生学会学习,强调的是认知过程(学习方法及学习体验),以思维训练(激发思考―学会思考―运用思考―享受思考)为主线,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并支持学生“主动学”而非“被动学”。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训练,都要以思维训练为主线。

2.1 课堂上注重思维训练

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一定要让学生加入进来,将学生定为主体。如何才能将学生转变为主体呢?不是让学生来讲课,也不是不停的问学生。而是把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并且达到开阔,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性。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2.1.1 创造和谐宽松的讨论式的课堂气氛

课堂之上,教师要以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多表扬、鼓励,即便遇到“万马齐喑”的尴尬局面,也不妨用幽默和调侃来打破僵局。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独立思维,回答问题即使是错误的,也要表扬其大胆思维。给学生创造一个讨论式的课堂环境,这个环境的主角是每个学生,让他们感觉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讨论一个话题,教师也是这个讨论组的成员之一,教师的作用是抛出问题,引导大家积极思维,踊跃参加。

2.1.2 将思维方式作为比知识还重要的“关注点”

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背后的规律、方法、思维方式作为比知识还重要的“关注点”,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在训练中得到强化,形成能力,并在进一步的训练中得到迁移。计算机语言类的课程,除了基础知识外,三大结构(顺序、选择、循环)、函数等知识点都需要通过实例来巩固的。在讲实例时,一定要做到举一反三。比如讲单重循环时,一般都会讲1~100求和这道题,这道题关键是设置初始值和用到一重循环结构。学生掌握这道题之后,再引导学生去解决1~100的偶数和、奇数和,甚至是S=1/(1*2)+1/(2*3)+1/(3*4)+…前50项之和类似的题目。这样学生会在思维中发现规律,在思维中学会总结,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编程能力。经过课堂大量的训练,当学生独立解决任何一道编程题,不会出现束手无策的局面,读完题目,会在思考中理清头绪。

2.2 课后注重思维训练

课堂上的思维训练也要延伸到课下,课下除了安排学生复习已学内容和预习新知识之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互改作业。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是学生将作业交给老师,老师改后发给学生,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不可能将每个错题都讲解。编程题的最大特点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也就是一道题有多种答案。让学生互改作业,对学生最直接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帮同学纠正程序中的语法错误或语义错误,这样可以避免自己以后犯类似的错误,对于常考的程序改错题就不会惧怕了;二是,同学的解题方法可能不一样,在改题中,思维又训练了一次,提升了学生完整程序和阅读程序写结果的做题能力。教师在作业批改中的任务是对学生的作业以报告的形式总结,报告主要包括:总结学生程序代码中的语法错误和语义错误,将学生所有不同的解题方法都列出来,并对这些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这种做法,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同学的眼界,提升了学生编程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12篇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一些实践经验,对C++教学方式及课程设计、考试环节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方法;程序设计;C++;考试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C++程序设计教学的探索

我校属于二类本科院校,在1999年就在计算机专业正式开设“C++程序设计”,总学时75学时,教学中采用钱能、谭浩强主编的教材。2007年以后,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将C++语言课程教学时数加大到90学时为宜,同时将该课程分为两个学期,并以C++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训练学生的编程思维,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能力。

2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

(1) 突出关键技术――异常处理、模板的教学

根据当前实际大型软件项目开发的需要,突出异常处理、模板相关内容的教学。不是将模板作为一种语法现象,而是作为一个有力的工具用于教材所涉及的全部数据结构基本知识,包括顺序表、链表、栈、队、二叉树以及查找排序算法。同时介绍标准模板库的简单使用方法。最新发展的ISO14882 C++语言标准一个较大的改变是把模板引入标准库,使用模板类来代替传统的C++中定义的类,实现通用的与数据类型无关的算法(参数化程序设计)。

(2) 以实例为引导,从而让学生掌握算法和语法的使用

要具体降低难度,首先要深刻理解C++语言的关键技术,要有重点,不能面面俱到,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围绕关键技术“精讲多练”,可以花较少的学时取得更好的效果。讲实例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讲解书上那些和数学、物理等问题比较密切的程序,这是因为学生的程度不同,有的同学对那些高深的数学和物理问题还没有搞懂,却让他去编写程序这是不现实的。会让学生感到学习基础语言就那么难,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找一些例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以编一个小软件,让学生明白输入输出语句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例如:

#include

void main( )

{

inta;

cout

cout

cout

cout

cout

cout

cout

cin>>a;

cout

}

这个程序很简单,但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编程是怎么回事,输入输出语句在程序的做用,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以这个程度为主,为这个程序相应地增加新的功能,不断地进行完善,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当学习完分支语句后,就可以在程序后加入新的功能,完成用户选择的加、减、乘、除运算功能,当循环学完以后,可以新加入一个功能“退出”。最后可以完成一个如下面所示功能的程序:

一级菜单:

电脑出题

自我出题

帮助

退出

二级菜单:

返回

当然,还可以跟距实际情况,添加新的功能,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软件界面的设计,从整体上完成一个软件开发。

开始以一个简单和现实生活有关的程序为主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通过在这个程序上添加新的功能,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主动找出软件中的问题,不断的思索,提出新问题、新功能加到这个软件中,当学习结束,学生也就明白编程是怎么回事,怎样进行编程。

(3) 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直观教学

教师在教学初期的课堂教学中应多做控制台应用程序设计全过程演示。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达到以下效果:①在用电子教案进行讲解时,使用多媒体技术,做到图文声并茂,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演示程序的调试与运行过程,真正实现了“用计算机教计算机”,使教学更具直观性和互动性,同时大大加快了授课的速度。

(4) 强调程序设计思想

在面向过程的前几章采用流程图,即突出程序设计而不是语法。强调算法和设计,一些过于细节化的内容尽可能少讲,重点在基本的常用语法,便于学生掌握要点、重点。在面向对象设计部分时,通过流行的UML描述C++类,给学生以直观地了解。

(5) 网络教学网站建设

已着手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交互式网络教学环境,通过网络提供的大量资源,有效地拓展了 C++ 教学空间,使 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式更灵活,教学手段更先进,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学生个性化发展。

3课程设计的改革

采用研究型学习方法,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课程设计。教师布置多道题目,题目按设计思想分为两大类:

(1) 采用C++过程化程序设计方法,设计以下系统。

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作一个背单词的小程序

旅馆管理系统中

电脑报价系统

(2) 用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要求使用对象/类,继承,多态性等技术。设计以下程序。

销售管理系统

高校工资管理系统

学生通讯系统

选课系统(学生选课模块)

选课系统(教师模块)

编写一个string类,完善串的基本操作

学生从两大类题目中各自选一题,并且三人一组,自愿结合。学生在掌握了C++基本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后,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然愿意努力去寻找答案,这比从老师那里得到答案要强得多。再难他也认为不难。如果小组成员搭配合理,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可以跟上进度,至少有一次全过程的学习机会。教师在此阶段只需提醒学生合理分配工作时间,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帮助把握进度。

4考试方式的改革

C++程序设计课程考试,分两次笔试和一次上机。总成绩由笔试(60%)、上机(30%)和平时作业(10%)合成。上机测试主要考察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我院采用的形式是出8道编程题,学生抽取其中2题,在60分钟内完成。上机测试极大的调动学生主动上机调试程序的热情。从考试结果来看,学生上机调试开发能力明显好于往届学生。

5结束语

通过以上形式的改革,客观的评价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过去的教学方法下培养的学生有明显的提高,他们学到的本领不是对付卷面考试的能力,而是编程的能力。但是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针对具体情况及时加以调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陆伟. C++语言教学研究和体会[J].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1).

[2] 钱能. C++程序设计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