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7: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银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商业银行;薪酬体系;激励体系
1“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性”的薪酬体系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经营水平下,薪酬这一典型的物质激励方式依然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激励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薪酬体系是典型的行员等级工资制度,实际上就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专业银行的行政工资体制。在这一体制下,员工之间工资按照员工行政级别划分,级别之间的差距较小,员工收入提高只能以来行政级别晋升,而没有其他途径可以选择。这样的薪酬体制,不能体现简单重复劳动与复杂经营、技术劳动之间价值的区别,看似“平均”而实质上是最大的不公平。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受到总行严格的行政管理,工资费用预算约束很严,各家银行薪酬自成体系,不能体现出同一银行内部经济效益好坏、地区生活水平需要等差距,也很少有银行关注本地区同业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以及竞争对手对自身人力资源队伍的稳定的影响。许多银行根本没有外部薪酬调查的概念,也没有市场指导工资价位的标准,使得自身薪酬水平与市场环境的变化相脱节,根本不具备“外部的竞争性”。
建立以“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为标准的,体现员工岗位价值和效益贡献水平的现代薪酬体系,是我国商业银行激励体系改革的首要工作。
2企业与员工“双赢”的长期激励体系
受到所有制意识形态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单一,国有制是绝对的市场主体。由此出发,我国商业银行员工的薪酬体系单一,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方式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实施股票期权甚至经营者持股的商业银行数量不多,这就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长期激励严重缺乏的现实。相比较来看,长期激励,特别是针对经营管理人员的长期激励,是西方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所以,实施员工持股、经营管理层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体系,真正发扬广大员工的主人公精神,是我国商业银行完善激励体系的重要内容。
3提升员工价值的培训体系
现代金融发展日新月异,各种金融商品琳琅满目,金融创新不断涌现,混业经营日益深化,这就要求现代银行员工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例如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监管、财务分析、法律法规、客户心理、营销技巧、沟通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另外,现代知识体系的更新很快,新的知识与技能爆炸式增长,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的员工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还要终生持续学习,持续提高。现代银行业竞争激烈,岗位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员工保持现有岗位、在现有职务序列中不断晋级都需要不断学习与提高。所以,优秀的企业培训体系,已经是现代商业银行非常重要的激励体系。对于很多员工来说,能够得到良好的培训,为今后的发展积累能量,比获得更高的物质激励还要重要。现代商业银行培训形式多种多样,有邀请学者专家进来培训的“内训”,也有派出优秀员工的外训;有点钞、财务分析、产品设计等业务技能培训,也有MBA、金融硕士等学历教育;有讲师面授也有通过网络的“E-Learning”学习。建立完备的培训体系,对于商业银行的广大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是效果非常明显的激励内容。
4体现专业化的专业职务序列管理
专业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趋势,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也在显著朝向专业化管理转变。市场营销的专业化管理体现为客户经理制度的实施,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管理体现为风险经理下派制度的实施,产品开发的专业化管理体现为产品经理的项目管理,资产保全体现为资产经理队伍的建设。通体来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经理、资产经理、客户经理”三大专业职务序列管理,是迎合经营管理专业化而出现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建立专业职务序列,设立行政职务序列和专业职务序列“双通道”发展机制,不仅可以助推商业银行专业化经营管理,更能够充分发掘员工的潜能,有序规范员工竞争,创造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和谐发展的局面。
5助推员工成长的职业生涯管理
员工价值观的形成、员工对行业的认识、员工对本人前途的规划,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在多次的工作和生活历练中逐渐形成并成熟的。员工能力的“冰山”模型告诉我们,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特质,实际是由隐藏在水面之下的部分决定的。如何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员工发现自身“水面之下”的特制,并以此为基础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是激励员工热情,真正实现爱岗敬业的关键。商业银行的岗位众多,岗位之间的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对员工特质的要求也存在很大不同,如何能够科学分析各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以及从事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性格特质,以选拔最合适的员工进入这些岗位,也是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员工的积极参与,员工在企业的帮助下,清晰认识自身的职业特质,并且接口企业岗位所需要的特质,做最适合自己特质的工作。并且根据岗位对技能与知识的要求,通过分析发现自身的“短板”,持续学习不断提高,在岗位上不断发展,不断成长,这就是对员工最大的精神激励。
1、两者之间属于从属关系,农村商业银行是商业银行的一种;
2、商业银行的概念是区分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即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较高的利率放出贷款,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就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企业及机构的存款、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及中间业务等,它是储蓄机构而不是投资机构;
3、农村商业银行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同股同权、同股同利。股东大会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权力机构,同时设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银行绩效;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特征;治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作为银行业主体的商业银行的作用更加重要。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商业银行经历了打破市场垄断、放松管制、优化产权结构,增强同业竞争、鼓励上市、吸引外资及外资银行的进入的过程,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体系,商业银行获得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以及发展空间。在新的市场格局下,商业银行也与普通上市公司一样,受到市场投资者的关注更多,也面临更严峻的市场考验,需要独立的保持银行的盈利性。如何有效地u价中国商业银行的绩效及影响因素成为理论与实务界关心的热点课题(方长丰和刘淑莲,2011)。传统的商业银行绩效的衡量包括利用利润率(杨建文和周冯琦,2005)、EVA模型(字兰和黄儒靖,2009)及杜邦分析法(孙文合和田岗,2005)等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更加注重的是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绩效问题。商业银行上市后,既作为上市公司,又具有经营的特殊性,国外学者较早的从上市公司的视角讨论了上市银行的绩效问题,如,Pi and Timme(1993)便认为上市银行的高管持股比例越高,银行绩效也越好,Byook et al(2000)则发现银行规模越小,董事会越独立,则银行绩效越好。国内也有学者从上市的视角研究了商业银行绩效问题,如,谭兴民等(2010)便从股权结构的特征研究了上市银行的绩效问题,认为大股东的控制能力阻碍了银行绩效的提高。陈仲常等(2011)也从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的视角,构建了商业银行绩效的评价体系。
中国的商业银与国外成熟市场中的商业银行具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与普通商业银行的区别上。国有商业银行具有一定政策优势,但同时背负了更多债务,同时经营的灵活性也受到一定限制。而且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许多研究均指出,由于受到旧体制、旧机制的阻碍和延缓,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远远不及国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王沛和高雅琴,2001; 郁红,2004)。但是当国有商业银行被推入资本市场之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角色及功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是否也有所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与其它商业银行的异同是什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一、研究思路
为检验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绩效存在的差异,本文通过构建商业银行性质的虚拟变量进行回归,以检验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是否存在绩效差异:
(1)
(1)式中,变量ROA为衡量商业银行绩效的指标,该变量以商业银行总资产收益率进行衡量,可以综合反映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变量值越高,就表明商业银行的绩效也越高,具体计算公式为:ROA=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变量Ni为根据商业银行属性而设计的虚拟变量,若样本银行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则N1=1,否则N1=0;若样本银行为城市商业银行,则N2=1,否则N2=0;
(1)式中的其他变量为相应的控制变量,包括商业银行的财务特征(Bank Finance)与商业银行治理特征(Bank Government)。包括了资产总额(ln(Size));盈利能力(Gain);成长性(Growth);资产负债率(Debt);流动性(Cur);安全性(Car);股权集中度(H10);董事会规模(Bsize);独立董事比例(Indr);管理层薪酬(ln(Salary) ;上市年龄(Age)等,变量C为常数项,变量为残差项。
在利用(1)式检验银行性质对商业银行绩效是否存在显著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相关性检验分析不同性质商业银行财务特征及治理特征对绩效的不同影响。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考虑到上市商业银行上市情况和数据披露状况,本文选取2000-2011年间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共得到106个样本。
(二)实证结果
从表 1实证结果的R2值和F统计量来看,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结果可信。进一步可以发现,变量N1和N2与变量ROA的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介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之间,且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最好。说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早期的绩效差的现状,而且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融资,国有商业银行需要重视自身绩效水平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所以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并不低于其他商业银行。而从商业银行财务特征的检验结果来看,所以变量均可以通过常规置信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
(三)拓展分析
前文的研究表明,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的绩效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进一步研究以发现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绩效出现差异的影响因素。
从表 2检验结果看,在国有商业银行样本中,可以看到国有商业银行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流动性越强,而且独立董事比例越高,那么商业银行绩效水平越高。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可以看出,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流动性越强、资本充足率越高、股权集中度越高、董事会规模越大以及管理层薪酬越高,那么股份制商业银行绩效就越高。而在城市商业银行的样本中,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商业银行规模越大,负债率越高,流动性越强,反而绩效程度越差。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城市商业银行更多是在本地区内经营,其规模越大,反而会增加其发展的成本,从而会降低绩效水平,同时,因为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并不是完全依靠现金业务进行营利,所以流动资产占据的份额越高,那么其他资产发展的空间就越低,从而绩效水平就越差。
比较三种不同性质商业银行样本的检验结果来看,财务特征显著的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绩效。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特殊性质,在经营方面需要为国家的经济规划服务,即使在资本市场上市后,也会在经营管理方面收到一定的政策干预。而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在经营业务上具有特殊性,但是却具有更多的普通上市公司的特性,尤其是其治理特征的影响显著。而城市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较为特殊,由于地域限制,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通常并不大,而且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较短,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数量较少,有待进一步分析。
三、研究结论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以及国有商业银行上市融资,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绩效水平得到了相的提升。本文研究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并不差,在已经上市的商业银行中,城市商业银行绩效程度最佳,其次为国有商业银行,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绩效程度最差,具体从商业银行财务特征来看,商业银行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资产负债率、流动性及安全性均会对绩效产生显著地影响,而从商业银行治理特征来看,仅有股权集中度会产生显著地影响。另外,从本文的经验证据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并不佳,治理特征并未能对绩效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如何进一步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革,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有效性,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应是进一步关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方长丰,刘淑莲.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因素:产业结构、治理结构与宏观经济环境[J].金融论坛,2011(6):9-17.
[2]杨建文,周冯琦.产业组织:21世纪理论研究潮流[M].学林出版社,2005.
[3]字兰,黄儒靖.基于EVA 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 (23):146-148.
[4]孙文合,田岗.基于“三性”、杜邦模型和骆驼体系的业绩评价――来自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5(7):93-98.
[5]Byook Y,Robert J H,and Darrell L.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Recent Consolidation in the Banking Industry[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0(6):141-164.
[6]谭兴民,宋增基,杨天赋.中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0(11):144-154.
[7]陈仲常,刘佳,林川.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工程,2011(6):20-24.
[8]王沛,高雅琴.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绩效实证分析[J].甘肃金融,2001(2):44-45.
[9]郁红.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比较[J].改革与开放,2004 (4):33-34.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分与合历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过去十多年,美国大型金融机构进行了广泛的整合,而奥巴马的提议如果获得国会批准,将使政府永久性地对银行的规模和业务性质设置限制。不少人认为,奥巴马的新提案意味着美国银行业或将重回分业经营时代。
对于华尔街可能出现的变化,中国的银行业如何应对,是效仿还是坚持自己逐步走向混业的发展方向?
业务多元化:应对竞争之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加入WTO承诺的逐步兑现,目前我国银行业已对外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在业务范围、开设业务地域方面均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给内资银行带来严峻的竞争压力和挑战。而内资银行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壮大实力,增强竞争力。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为代表的大型国有银行成功实现上市,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通过资本市场获得了大量的发展资金。此外,金融业综合化经营和利率市场化改革都在逐步推进。面对这些新形势和新挑战,商业银行有必要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首先,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应对融资结构变化的必然选择。我国金融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资本市场飞速发展,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扩大。2009年A股融资5167亿元,比2008年增长43%,发行企业债券达到236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银行间市场以短期融资券为代表的直接融资业务也日益兴起,2009年发行短期融资券4612亿元。参照国际经验,随着我国直接融资的发展,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将逐步降低,商业银行应着力拓展以直接融资为内容的投行业务,发展资产证券化、直接投资等创新业务,更好地满足企业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其次,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有助于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传统业务的同质化使得商业银行陷入规模扩张和低水平竞争的泥潭,而随着市场环境和客户金融意识的成熟,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存贷款等传统服务的范围,要求银行提供包括重组并购、企业理财等投行业务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尽快适应客户需求变化,加快发展知识密集、高附加值的投行业务,完善服务功能,成为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第三,只有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才能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花旗、汇丰、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高盛、美林等国外大型金融集团将以各种方式参与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为高端客户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等全方位金融服务。这些外资银行通过其混业经营的母公司,获得了综合化的业务支持、客户资源和信息共享,在为高端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竞争中形成明显优势,而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主体还是贷款、清算等传统银行业务。为了更好地应对外资的挑战,有必要组建能够同国外金融集团抗衡的大型综合化经营金融企业。
法规有空间,投行非
事实上,经过若干次政策调整,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禁锢已经有所突破。按照现行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事的业务可以大致分为传统银行业务和具备投行性质的业务两大类。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票据贴现、从事同业拆借、票据承兑、各类汇兑、贷款承诺及担保业务、保险业务、代收代付业务、资金清算、其他银行卡收单业务与信息咨询业务;而具有投行性质的业务主要包括:发行、承销及兑付政府债券、证券业务、各类见证业务、保管箱业务、各类投资基金托管和注册登记、认购、申购和赎回业务、委托贷款业务、各类销售业务、企业、个人财务顾问业务、企业投融资顾问业务、金融衍生业务与经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在我国目前分业经营体制下,商业银行除了不能开展交易所市场的证券承销、经纪和交易业务之外,仍然可开展大多数投资银行业务,包括银行间市场承销经纪与交易,以及重组并购、财务顾问、结构化融资与银团、资产证券化、资产管理、衍生品交易等。此外,随着金融创新和综合化经营改革的推进,股权直接投资等新兴业务也有望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可涉猎的投资银行业务。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金融业务的分与合,似乎总是沿着循环上升的轨迹,在分合交替中向前发展。国外如此,中国亦是如此。
19世纪中期,欧洲和美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全能银行。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后,美、英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通过分业经营,在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设置防火墙。分业经营在降低金融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限制了金融机构的创新。20世纪90年代后,出于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欧美等发达国家又纷纷放松金融管制,回归综合经营。1998年英国出台《金融服务法》,1999年美国紧随其后推出《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而德国银行业始终坚持“全能银行”的经营模式。
我国金融业的分与合,也经历了类似的轮回。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极大地限制了银行的发展动力。为了提升银行活力,中国的银行开始探索综合经营,但由于各方面条件不成熟,积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在1995年又不得不再次转向分业经营并持续至今。尽管1995年以后推行金融分业经营,但近几年许多金融机构探索综合经营的实践已不言而喻地表明,目前的中国银行业已经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业经营,而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又一次向综合经营迈进。
国内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的道路已日渐清晰。事实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都成立了专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子公司,而光大、民生、浦发、兴业、中信等银行也纷纷成立投资银行部门。可以说,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很多银行业把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作为实现综合经营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明确方向。
笔者整理了2006-2008年间我国主要上市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情况。这些银行的年报基本上都对投资银行业务单独介绍,可以看出投资银行业务所受的重视,而其在银行收入中的比重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投资银行收入已经可以与国内一流专业投行相比。
综合经营的思路与重点
美国的经验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历史上看,大萧条之后美国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演进,基本上沿着先债务融资市场业务、后股权融资市场业务的路径逐步放松限制,直至最后允许混业经营。我国目前的状况与美国当初的情形十分相似。2004年9月,《商业银行法》进行修订,允许商业银行组建基金管理公司。而为了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联通和整合,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银行监管当局也在债券承销与投资、资产证券化、投资证券公司等方面放松了对商业银行的限制。可以说,商业银行向兼业乃至混业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业务发展空间不断拓宽。
但是在涉足投资银行业时,商业银行也应当结合自身实力,有所为,有所不为。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的结合点就在于金融业务的证券化趋势和投资银行业务对资金的内在要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重点的选择必须以此为出发点。根据这一原则,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时可以重点考虑或者优先发展与债务融资业务相协调的投资银行业务,还可以结合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特点,为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地方政府资产管理提供顾问服务。
从混业到分业,再从分业到混业,这是顺应经济环境和政策背景的自然选择。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从综合经营到分业经营,都是出于治乱和防范风险,而从分业经营到综合经营,则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竞争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商业银行;效率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开始对外国银行实行国民待遇。随着外国银行的进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面提升其竞争力是摆在各商业银行面前的紧迫任务。而商业银行效率是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所以,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率是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商业银行效率的含义
商业银行效率主要指商业银行在保证赢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同时,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是其市场竞争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各国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各商业银行都把提高竞争力放在首位。理论界对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分析其管理和资源配置,特别是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营运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现象,它反映了商业银行经营规模与运行成本、经营收益变动的关系。规模效率是规模经济的一种量化指标,若规模效率等于1,表明规模扩张带来的成本降低已达到最小值,也就是商业银行规模已处于最佳状态。如果规模小于该点,继续扩大规模有利;反之,则缩减规模有利。技术效率是在生产技术不变、市场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按照既定要素投入比例,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最小成本占实际生产成本的百分比。它是从等产量曲线的概念出发来度量技术效率。假设某企业利用X1、X2两种生产要素生产Y产品,如果边界生产函数Y=f(X1,X2),且有固定规模报酬,则生产边界可由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改为要素投入与要素投入的关系,因为此时1=f(X1/Y,X2/Y)。根据该理论,商业银行应加大科技投入,利用IT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尽量使其等产量曲线交于技术效率点,处于效率最优状态。资源配置效率指采用成本最低的资源配置方法来生产所需要的产品,资源配置的核心在于企业应根据市场变化适当调整产出和投入。一般来讲,配置效率为1,即商业银行在最小成本预算线上生产时配置有效,否则,配置无效。
本文选用非参数前沿方法中的数据包络分析法来分析国内商业银行效率,前沿效率分析法的主要思想就是用待测度的商业银行与效率前沿商业银行的偏离程度来衡量其效率水平。该方法将效率最高的商业银行的效率定为1,其它商业银行的效率定在0到1之间。本文以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为研究样本,没有选择国有商业银行,是因为其刚完成股份制改造、财务重组和上市工作,数据可比性下降,而其它商业银行由于数据连续性等问题,故没作考虑。时间跨度为2006年到2007年,主要数据来源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信息公告。在考虑我国商业银行业的经营状况、数据的可得性及计算过程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后,将投入指标定为机构数、员工人数、实收资本、营业费用和IT投入五项;产出指标定为贷款数量、净利息收入、净利润和中间业务收入四项。
从对各商业银行效率值的分析可看出,2006年和2007年,招商银行的效率最高,民生银行次之,而深圳发展银行的效率值最低。在公司治理情况相近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实收资本及机构数量等规模越大,越会产生规模效率。而且在经营过程中,IT投入增幅越大,投入产出比就越高,效率值也越大。所以,商业银行效率的竞争,势必会发展成科技的竞争,特别是科技人才的竞争。根据资料,目前国内发展速度较快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效益较好、效率较高的商业银行。另外,国际活跃银行,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据国外学者测算,它们的效率值都在0.8以上,虽然在测算时使用的投入产出口径可能有所区别,但国内商业银行与这些活跃银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却是事实。
二、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的对策
(一)进行多元化竞争。一是竞争范围多元化。银行业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同业竞争、国内竞争,而是扩大到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网上金融与一般金融、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的多元化竞争,这迫使商业银行创新风险控制与管理手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效率。二是竞争策略多元化。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业务优势,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竞争策略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银行经营重心的转移,给其经营带来一系列影响,必将大幅提升商业银行的效率。三是竞争手段和竞争方式的多元化。方便、快捷、灵活的服务方式和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手段必然带来效率的提高。
(二)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网络具有强大的支撑、渗透和带动效应。它可以为全体社会成员提高创造力提供一个平台,使整个社会能实现财富的迅速聚集和飞跃发展。对商业银行来说,一些业务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撑,如支付服务、业务及目前所兴起的对金融工具和服务的咨询服务等。以支付业务为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支付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第一,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支付工具的存在形式。第二,传统支付方式中的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银行间的电汇或普汇来完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效率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支付信息以电信号的方式在网络中传递,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支付效率。第三,网络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对分支机构网络的依赖:当支付工具主要由各种卡及电脑中的电磁信号形式存在时,对现金支付工具的需求会下降,支付服务中更多的时间只涉及信息的传递。而网络的扩张可使信息传递到每一台接入网络的电脑甚至无线上网设备。这时,对分支机构的依赖程度会下降。第四,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对支付服务发展提出新需求的同时也提供了技术支撑。如,金融衍生工具是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与金融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一技术的应用中,不仅需要掌握现代金融理论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必须借助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如,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型等等。因此,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广泛应用,是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必要条件。
在我国,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加之网上银行快速、便捷的特点,强烈吸引着客户,尤其是高层次、成长型、高价值的年轻客户的注意力。所以,国内商业银行应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促使其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加速创新步伐。创新是推动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提高效率的主要手段。创新通常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技术、工具创新,如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络银行等。二是业务、产品创新。包括各种形式的业务等。三是制度创新,既包括微观层面的创新,如内部法人治理结构、股权激励制度等,也包括宏观层面的创新,如监管体制改革等。四是服务创新。近年来,个人业务开展的好坏甚至决定了股份制银行的前途,而财富的相对集中导致对较为富裕的核心客户的争夺将是未来中、外资银行发展的重点。只有依靠创新,商业银行才能不断提高和改善其服务水平,并赢得客户的信赖和认同。
(四)走专业化经营道路。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加剧、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以及国际衍生金融工具的剧增等原因,使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加大。各国商业银行为求得生存和发展,纷纷通过合并和兼并的方式,扩大规模,以快速增强竞争实力,提高抗御风险、抵御金融动荡的能力。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生力军具有长足的成长空间,为获得与其经营能力相匹配的经营规模,这些银行具有通过并购迅速扩大规模的强烈冲动。但合并后,应走专业化经营道路,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分工与协作制度,促进其知识能力积累,这对中国商业银行进入全球市场竞争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和促进分工制度建设:首先,根据商业银行战略进行分工,可进行业务单元或业务层次的分工。根据商业银行战略的分工使其资源能力的积累不至出现重大方向偏差。其次,根据能力积累状况进行分工。应根据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资源能力积累状况进一步完善分工制度,以促进资源能力的积累。再次,根据交易费用、交易效率与管理成本的比较进行分工。对交易效率高的业务应进一步深化分工与协作,对交易效率低的业务应进行整合。但随着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与扩大,交易费用会增加,因此必须作好权衡,即应使交易费用的增加与管理成本的下降好处相当。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一、 引言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及审计尤为重要,有效的商业银行审计不仅能提高财务报表可行度,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防范风险,也能提高监管效率。本文将结合金融环境变迁的影响,对我国商业银行审计模式创新进行探讨,并说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商业银行审计中的应用,为以后商业银行审计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二、 商业银行审计发展现状——我国商业银行审计制度及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审计主要以国家审计为主体,目前只有上市商业银行按照《证券法》的规定,接受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这种以国家审计为主体的金融审计制度安排是由目前商业银行管理的结构所决定的,主要有以下不足:
1、信息披露不足,导致信息严重不对称。国家审计的结果并不向公众披露,广大银行客户和投资者无法了解到银行的真实财务水平和经营状况,不能判断出银行的风险程度。
2、商业银行改制对审计造成了较大困难。进行股份改制后,商业银行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商业银行的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社会公众对商业银行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希望通过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化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风险,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
三、我国商业银行审计发展轨迹及传统审计模式比较研究
近年来,商业银行审计的审计内容由财务收支扩展到检查银行的业绩经营,信贷资产质量,再到关注银行业务风险,审计目标不断提高,审计内容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审计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业银行审计模式是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审计方法以全部业务和账目为基础,审计内容仅限于银行的收入和支出。第二阶段商业银行审计实务中开始重视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第三阶段商业银行审计主要围绕“风险、效益、管理”,对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的审计。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上市,社会审计中商业银行审计业务范围和内容不断发展,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得到广泛运用。同时,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也逐渐运用到审计实务当中。制度基础审计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审计方法,要求审计人员对银行非常了解,关注对内部控制的评价。面对新的环境,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相对于账项审计模式前进了一大步,但也有很大的缺陷。制度基础审计模式设计风险问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银行存在的风险,而过度关注银行的内部控制,使审计人员过度依赖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风险点而忽略其他的审计风险。
四、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应用
银行监控分为静态风险监控和动态风险监控。传统的静态风险监控方法已经难以有效监控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商业银行的动态风险监控,是指对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指标(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的监控方法进行转变,对业务经营管理的全流程进行监控,根据风险指标的变动,不断进行调整,实施动态的监控方法。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根据市场预期和市场的变动,对业务运作全流程确定不同程度的风险指标进行控制;二是根据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风险目标的控制。因此,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从源头进行全流程的风险动态监控,不断的发现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为了适应新的风险和挑战,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运而生。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以审计风险为基础,通过对审计风险的全面控制来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审计模式,其核心是对审计风险的控制,建立科学的“审计风险分析模型”,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找出审计风险的因素进行重点控制和检查,以保证审计质量。在金融业务大而复杂的几天,风险导向审计将控制审计风险放在首位符合显示需要,尤其是重要性水平的引进,使审计人员关注重大且异常的业务,有的放矢的实现审计目标。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审计都选择风险导向模式,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模式由传统模式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当今形势的必然选择。
五、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应关注的问题
诚然,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适应现今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要求的。但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用过程当中,我们还应当注意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于提高审计质量。
(一)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必须关注风险影响程度,科学确定风险点
在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风险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同时作用并形成负面制约影响。在进行全流程的控制中,必须在经营活动的事先、事中选择可能导致防御风险成本大、影响资产、效益损失大的重要风险点作为审计目标,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减少风险防范的成本投入和风险损失。因此,选择风险点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针对重点区域、重点机构和重点业务领域,加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排查,确定重点审计对象;二是要高度关注与金融创新伴生的风险点。
(二)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重点关注内部控制体系的压力测试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也未对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点进行压力测试,导致部分内部控制制度与经营管理实际情况脱节。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应当将审计风险放在首要目标,但不能忽视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对内控制度进行压力测试能通过对不同机构、业务品种等内部控制实力、风险能力承受能力强弱进行区别测试,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免疫能力。
六、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措施的思考
(一)完善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促进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完善
商业银行的风险程度高低与银行的内控制度完善与否联系紧密。内控制度完善的商业银行其风险点也会相应减少。因此,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我们应关注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重点检查授权和业务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找出薄弱的环节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进而确定相应的审计方法。
(二)以计算机审计技术为基础,实行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督的相结合的审计模式
要解决审计覆盖面小和监督滞后的问题, 就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技术, 探索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督相结合的审计模式。要实现非现场监督,一是要建立安全高效的信息采集、 转换、 分析系统,将商业银行的电子数据及时传递到审计机关,由审计人员进行转换和分析;二是要设计出健全合理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应能够全面覆盖银行在业务运行中的资产负债变动情况、大额资金流向、资金清算及经营效益的信息,起到风险预警作用;三是组织计算机审计人员和金融审计专家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异常变动的金额和业务,作为现场检查的重点,提高现场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文华宜.商业银行审计发展趋势初探.审计研究,2003(4)
[2]王永海,文华宜.商业银行审计模式的比较研究
[3]包强,万静芳.商业银行审计制度和模式的创新.审计研究,2004(5)
第一,商业银行存差持续扩大。自1995年以后,银行存贷关系从原来的贷差转向存差,存差数额从1995年的3000多亿元快速增长到2006年末的11万多亿元,并且还有加速的趋势。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仍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经营格局下,存差快速扩大与贷存比持续下降是流动性过剩的一种直接体现。特别是2004年国家实行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以来,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增速明显低于存款余额增速,而且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贷存比大幅下降(见表1)。2006年末,金融机构存差达11.01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8%;存量的贷存比为67.17%,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大约只有67元转化为贷款投入实体经济领域,其他资金则滞留在金融体系进行体内循环。
第二,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超额准备金既可以发放贷款增加资产,又可以支付存款减少负债,其金额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是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另一个重要表现。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由2000年4000亿元增长到2006年末1.6万亿元。2005年3月人民银行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后,金融机构上存央行的超额准备金依然只升不降。2006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达4.8%,有1.6万亿元资金转存中央银行,体现出商业银行过多的流动性找不到合适的渠道。超额准备金高企,不仅加大了中央银行的支付成本,也使其面临着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大打折扣的压力。
第三,从货币供给角度出发,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截至今年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双双提速。M2余额为35.9万亿元,同比增长17.8%;M1余额为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1%。M1同比增速创下37个月以来的新高,而M2增速较1月份有所回落,两者之间的倒喇叭口为3.2个百分点。M0余额为3.1万亿元,也同比增长25.1%。这些数据表明: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仍然增长过快,短期流动性过剩压力有增无减。
第四,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反弹过快。2007年前两个月,境内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980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实际新增贷款额的1/3,同比多增263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银行流动性过剩刺激了银行信贷的过度反弹,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走高,更大量地涌入资本市场,积累资产泡沫风险。这可以从贷款结构的分析中得到印证。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反弹明显强于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力度。2007年1月份,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同比增幅为11.3%,较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而同期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则同比增长21.1%,比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2月份,新增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达到2227亿元,已经超过当月新增1867亿元的中长期贷款。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过快,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
二、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分析
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虽然反映在商业银行,但实质上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居民收入情况、消费情况、投资情况,也涉及国家宏观调控等诸多因素。
1.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增长过快。储蓄长期强于消费的倾向,导致公众将大量货币资金转化为银行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占比较大。2006年末我国各项存款总额为33.54万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6.42万亿元,居民储蓄率上升到49%。尽管自去年以来,股票市场异常火爆,部分资金从储蓄迁移到股市有利于减缓流动性过剩压力,但从流动性供给因素看,高储蓄倾向与高储蓄率仍然是导致目前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
居民高储蓄倾向的原因有三:一是财富向高收入人群集中。社会财富的集中和积聚直接导致高收入群体用于日常消费的比例很小,更多的钱用来储蓄和投资。除了一部分资金用于资本市场投资以外,从风险控制考虑,高收入群体的储蓄愿望仍然很高,更多地选择把钱存人银行,致使银行资金供应充裕,并成为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重要来源。二是不确定性预期增加。近年来,我国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如住房、教育、医疗等制度改革。虽然这些改革措施从长远看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从短期看,中低收入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使老百姓在考虑收入的支配时,预防意识明显增强,直接导致消费信心的缺乏,“预防性储蓄”增加。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中低收入阶层储蓄意愿增加,成为当前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三是消费环境不健全。在投资渠道狭窄情况下,消费环境的不健全是出现目前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储蓄替代消费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居民高储蓄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消费支出却没有同比增长。除了居民对未来不确定预期因素外,行业垄断、商业欺诈、信息不对称、流通存在问题、产品不对路、供给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等消费环境的不透明、不规范等也降低了人们的消费欲望,致使中等收入阶层更多被动地将收入存放银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流动性过剩(司徒珑瑜,2006)。
2.外汇占款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大量资金内流,造成我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双顺差和外汇储蓄的较大幅度增长。据央行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2020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一方面联系着国际收支平衡,另一方面联系着国内货币投放。因为我国每增加1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央行就需要向市场投放8000亿元左右的人民币。在强制性结售汇制度下,随着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增加,加之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所进行的各种套利行为,导致外汇占款规模不断扩大。外汇储备增加导致货币投放迅速增加,货币流动性大增,则给当前货币政策操作带来不少难度。外汇占款增加直接推高了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商业银行的存款来源也随之快速增加,也成为国内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
3.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压缩了银行信贷市场空间。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减少间接融资对银行的依赖,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全面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为主导的直接融资体系,逐步提高直接融资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在此情况下,一些业绩优良的大公司通过股票或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获得短期流动资金或长期项目资金,对银行的依赖性开始降低,使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大中型客户为贷款导向主体的信贷盈利模式受到直接冲击。而风险相对较高的中小企业客户很难通过相应的贷款利率浮动获得资金来源。受大客户资金需求减弱和商业银行内部对贷款风险控制的严格管理,加之银行贷款定价水平的能力欠缺,大量富余资金无法通过贷款增长得到有效运用(戴莲,2006)。
4.资本充足率改革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配置。2004年3月1日,银监会全面借鉴巴塞尔资本协议监管框架,颁布实施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在资本监管方面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要求在2007年1月1日之前所有银行均要达到资本充足率8%的最低要求。这对商业银行经营构成了很强的压力,尤其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完成股改争取上市的推动下,执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预期使其放贷行为明显收敛,纷纷进行资产结构调整,压缩风险资产、降低贷存比例,在总资产中逐步降低信贷资产的比重,适当提高本外币债券投资比重;在信贷资产中,逐步降低一般性贷款的比重,逐步提高个人信贷比重;在公司贷款中,逐步提高贸易融资比重;在表外资产中,适当对承兑和担保进行压缩。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必然降低银行贷款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和贷存比例,有的商业银行甚至通过出售风险资产和压缩风险资产规模,以确保达标。这也是引起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
5.不良贷款大量剥离。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形成了数量较大的不良贷款。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加大了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剥离与核销力度。1999年,通过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近14000亿元的不良贷款。2003年底对中、建两行股份制改造核销建设银行569亿元、中国银行1400亿元损失类贷款;2004年6月,通过剥离和核销手段,集中处置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合计4364亿元不良贷款;2005年5月工商银行2460亿元损失类不良贷款被等值剥离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2005年6月工商银行4590亿元可疑类不良贷款按地区分为35个资产包出售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贷款的剥离与核销,结果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调整,贷款余额下降,但并不影响负债存款余额,因此存贷差相应扩大。金融,银行-[飞诺网]
三、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危害
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将面临一些困境。当社会资金过多涌入银行,使得银行存款负债被动膨胀。如果银行采取措施约束存款负债被动增长,将使市场化过程中的金融成长步伐减慢,进而影响资本形成能力和资本积累规模;如果银行迫于流动性过剩或流动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压力,在风险掌握能力不到位的情况下,过度投放信贷,则可能在提高当前收益的同时积累下新的长期风险。笔者将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危害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危害之一: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随着商业银行改制的逐步推进,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越来越多,资本充足率对贷款的硬约束逐步缓解,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冲动增加。过多的流动性会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盲目地竞相追逐大户、非理性降低贷款条件和下浮贷款利率,这些都将放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刘震,2006)。
危害之二: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成本,阻碍货币政策传导能力。由于商业银行持有的证券资产中,央行票据占了大部分“江山”,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更多地沉淀在央行,既无法支持实体经济,又给央行带来巨大的操作成本。同时,商业银行大量持有央行票据,超额准备金率高。但由于国内商业银行盈利动机和风险意识明显提高,即使央行通过放松货币达到放松信贷的目的,也难刺激商业银行大规模扩大信贷,货币传导的效力明显减弱。
危害之三:流动性过剩不利于缓解资金的结构性不平衡。从整个银行体系看,由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缺乏有效的连通渠道,结存在货币市场上的“过剩”资金对实体经济的贡献相当有限。在金融改革过程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地下钱庄和民间高利贷成为其资金来源的补充渠道,这说明货币市场上所谓的流动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在资本市场和部分实体部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的一种相对过剩。因此,流动性过剩可能是金融改革中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合理风险溢价进行补偿的一种表现。
危害之四:过剩的流动性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由于流动性困境的存在,商业银行面临着“盈利困境”,盈利空间遭受多重挤压。一是商业银行由于无法准确确定贷款风险溢价水平,使富裕的资金通过贷款增长得以有效运用,从而导致银行的利息收入明显下降;二是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程度的收益损失。目前,商业银行持有大量低回报的央行票据和人民币债券,其收益率甚至低于吸收存款的资金成本,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投资收益,这种利率倒挂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如果将来市场利率持续走低,那就很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如果未来利率上升,则前期低息买进的大量央行票据和债券资产按市值重估后存在缩水的风险(连建辉,2006)。
危害之五:银行将面临更多的经营风险。流动性过剩的持续存在,将导致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如滥用利率手段非理性争夺市场,银行之间甚至一家银行内部分支机构之间,通过互相降低贷款利率去争抢客户,尤其是优质客户和战略客户;降低信贷门槛,放松授信审批条件等,这些都将放大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和利率风险,不利于商业银行资金经营管理。
四、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中国经济内生性矛盾的反映,,而更多的是来自银行体系的内部矛盾,是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内部与实体资金结构性匮乏并存的流动性过剩。因此,根本的应对之道是银行更多地着眼于通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和金融产品的推出,拓宽资金运用渠道,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逐步改变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
(一)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边际收益
从国外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来看,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和投资,这两类资产占到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0%左右,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因此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应该调整贷款和投资类资产之间的比例,或者优化每类资产中的结构。我国商业银行应抓住当前机遇,适度保持贷款类资产的平稳增长,改善贷款类资产的内部结构,提高中小企业和消费类贷款的占比,降低贷款增长给商业银行盈利的冲击和波动,使贷款类资产成为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稳定和主要来源之一。
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其吸收资金的边际成本已高于运用资金的边际收益,再次证明失衡的融资结构降低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因此,直接融资比例亟待提高。而在直接融资中,债券市场无论在总量还是作用方面都处于主导地位。债券业务的发展可以改善银行的资产结构,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改善商业银行资产的结构单一、信贷资产占比过高的问题,同时也是消化商业银行资金的有效途径之一。市场经济国家的直接融资市场以债券工具为主,一般占市场份额的2/3,权益类工具一般只占1/3。美国债券市场规模相当于GDP的143%,日本为136%,欧盟为82%,全球债券市场规模相当于GDP的95%,相比之下我国债券的总额仅相当于GDP的30%左右。在债券工具中,企业债是主体,其他为公共债和机构债。而在我国,企业债市场发展相对落后,企业债融资量占比较低,一方面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富余资金没有相应的投资渠道。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我国以债券市场为主体的资本市场,丰富商业银行的投资渠道,稳步提高商业银行的投资占比(李刚,2006)。
(二)以利率为主要变量,实施收益精细化经营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中外资银行共生的时代即将来、,临,银行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以传统资产负债业务为主体的国内各商业银行的收益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黄金市场等多元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了空间。
在利率日益市场化的背景下,利率的变化成为商业银行收入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这种影响对于资产负债结构比较均衡的商业银行来说,主要通过存贷款产品利率变动过程中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增减表现出来;对于资产负债结构比例失调的商业银行来说,则还要通过货币市场的筹资成本或投资收益体现出来。国内商业银行要尽快选择适当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建立以利率为主要变量,面向收益管理的精细化经营模式。
通常来讲,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有三个来源,即吸收存款、向其他机构借款和发行债券。相比之下,发行一般性金融债券,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改变存款占绝对比重的被动负债局面。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大多根据自身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管理的需要,主动发债以募集资金。2005年招商银行发行的3年期金融债利率仅为2.13%,低于同期限银行存款利率1.11个百分点,大幅降低了融资成本。在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通过存款利率下浮、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吸收低成本资金,降低高成本资金占比,在总量上降低成本或减少多余的资金来源(邹新,2006)。
(三)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零售和批发业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开始转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更加注重提供量身打造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如今,客户对银行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多更高的要求,集中表现为理财的新需要,表现为综合化、差异化服务的新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应当从吸收存款和贷款人转变为投资理财顾问,从风险承担者转变为风险者,从融资者转变为市场撮合者,组织架构也应由按产品设置转向按客户设置、按流程设置,逐步转变为优秀的金融服务者。从目前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出发,国内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着力点应逐步转向以财富管理为基础的新兴业务,通过将财富管理引入批发和零售业务来增加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扩大业务范围,并以此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拓宽业务领域,推动和促进存贷款、结算等传统业务的发展。具体来说,一是继续巩固以结算、代收代付、汇兑、存款账户管理、保管箱、国债承销与兑付业务为主的传统业务品种,积极扩大市场份额;二是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广包括销售、资信调查、资产评估、银团贷款、资金清算等为主要内容的中间业务品种;三是加强研究开发和推出以企业财务顾问、投资咨询、个人理财、资产证券化、现金管理、资产托管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业务;四是在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发展的趋势下,着手进行投资银行、证券承销、风险投资、资产管理、金融衍生产品等新兴业务的探索和研究,为综合化经营做准备。
(四)加快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
与传统金融工具相比较,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是转移和分散资产的金融风险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从银行自身来说更多地着眼于通过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拓宽资金运用的渠道,拓展利润空间,实现业务结构的转型,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逐步改变银行系统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一是以产品创新来疏导流动性,在向综合经营发展的同时强调专业化经营,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利用网络优势进行产品组合销售,实现产品收入的多元化,建设完整的产品和服务系列。二是积极推动经营方式创新,完善个人消费信贷、企业贷款、房地产贷款、票据融资等信贷产品,有效提升信贷业务需求。商业银行要抓住国家实施一些重大政策和战略措施带来的商机,继续大力拓展基础设施行业市场,积极进军中小企业、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信贷市场,努力发展住房、交通、信息服务等消费增长点相关信贷服务,并加强相关中间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等全面金融服务。同时,要把握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有利商机,努力开拓新的区域信贷市场。三是加快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步伐,一方面银行可以将中长期资产变现,加快资金周转,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居民购买银行债券,使银行存款数额减少,银行利用变现资产进行再投资,投资与储蓄相互转化,改变目前银行资产单一的状况,增加银行的盈利性。四是提升资本管理水平,积极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其中包括运用利率机制、抵押贷款机制、担保贷款机制、现金流贷款机制、信用贷款机制和风险定价机制等,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断优化资产结构,通过资本的分配和调节,引导银行各业务线的合理扩张与收缩,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五)探索“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
随着实体经济企业“走出去”,银行机构和银行运作的“走出去”必然提到议事日程。要改变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双路”格局,银行业必须“走出去”,要改变外汇储备快速增长,银行巨额存差资金的多难选择,也必须为中资资金拓展国际空间,因此,探寻“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已势在必行。建立“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贯彻“跟随战略”,即中资银行机构跟随着中资工商企业的海外发展“走”,尽可能为这些中资企业的海外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二是贯彻国际规则,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来界定中资银行机构的海外业务和操作机制,保障他们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三是实行控股公司制度,保障中资海外银行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和运作的独立性,改变由总分公司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四是尽可能通过股权收购、合资和合作等方式,设立中资海外银行机构,减少由新设机构进行市场开拓可能引致的风险。
(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银行业发展
1.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金融生态建设的内容之一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通过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可以大大减少金融风险。征信公司可以根据金融机构要求,广泛收集信息,从而减少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信贷机构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发放贷款和科学定价,减少逆向选择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银行系统可以据此大幅度提高信用风险评价能力和贷款定价能力,从而加大贷款的投放力度,有效减少流动性资产的沉积,增加盈利空间和竞争力。
2.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金融生态的建设,要求不断加强资本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运用资本市场分散风险和风险补偿机制,防止由于间接金融比重过高形成的银行风险过度积累,在市场基础的层面上降低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制定新的市场准入机制,为广大优秀企业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企业提供国内上市融资的渠道,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企业投资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建设刺激了直接金融的发展,从而使企业和个人的闲置资金不必全部选择存放在银行系统,有效降低流动性过剩。
1.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规模分析
1.1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品种结构
接着按发行主体和国别的分类来分析各家银行债券投资的品种结构。按发行主体来分类的话,工商银行在政府债券上的投资比例是23.5%,在中央银行债券与金融债券上的是57.6%,在其他债券上的是18.9%;中信银行在政府债券上的投资比例是21.7%,在中央银行债券与金融债券上的是47%,在其他债券上的是31.3%;中国银行在政府债券上的投资比例是47.9%,在中央银行债券与金融债券上的是28.3%,其他债券的是23.8%;兴业银行在政府债券上的投资比例是24.6%,在中央银行债券与金融债券上的是27.2%,在其他债券上的是48.2%。按国别分类的的话,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国内与国外的比例分别是是37:1,3.5:1,28:1.由上述可以看出各家商业银行所投资的债券品种的结构各不相同,其中工商银行和中信银行投资最多的为中央银行债券与金融债券(占比分别为57.6%和47%),中国银行投资最多的为政府债券,兴业银行投资最多的为其他债券;而对于国外债券的投资方面,只有中国银行的占比较大,达到了22.2%;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国有银行比较热衷于风险较小的债券,而股份制银行却更多的愿意投资于收益较大的债券。综上所述,各家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品种大体一致,但是在品种结构上却不尽相同,它们会受到银行规模、管理及经营风格的影响。
2.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特点分析
综上所述,可以将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特点总结为:第一,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国有的与股份制的银行之间在投资量上还是存在着差距,说明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债券投资对于其自身的重要性,而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其规模和地位的优势,在投资中更具活力。第二,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明朗,商业银行债券投资占比在近几年内有所下降,说明了商业银行更加注重资产的风险管理,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更多的投向于政府、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债券。
二、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风险分析
债券作为一种有价证券,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目前商业银行投资的债券主要集中于政府、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发行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信用风险,但是由利率市场化波动所带来的利率风险和由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购买力风险还是难以避免的。1.债券投资风险的评估方法。在本文进行利率风险分析时,将采用久期并结合收益率曲线变动的方法来研究。
1.1久期
久期是指债券价格对于利率变动的敏感度,如一只债券的久期是3,那么利率每上升1%,则该债券的价格将下降3%,反之亦然。因此,久期的意义在于当利率发生变动时,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可以使用其对债券的利率风险进行度量。
1.2收益率曲线变动
收益率曲线是指收益率随着债券期限的不同,其形状将发生变化的曲线。收益率曲线整体上移,意味着债券利率整体上升,商业银行在此之前购买的债券就要蒙受价值下跌的损失;而收益率曲线变得更加陡峭,则意味着长期债券价值变化幅度超过短期债券,持有中长期债券为主的商业银行资产市值就将会面临大幅缩水。
2.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利率风险的评估及分析
由于我国市场利率波动较大,且银行的债券资产又是以中期固定利息券为主,因而债券资产价值对利率波动的敏感度较高;加之我国金融市场集中度较高,这就更加重了债券投资的风险。在这里将选取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及兴业银行为样本来进行分析,它们的市场组合久期分别为3.43,2.48,4.52,4.16,而当市场收益率变化20BP时,它们债券的总价值分别下降0.69%,0.50%,0.90%,0.83%,当市场收益率变化60BP时,总价值分别下降2.06%,1.49%,2.71%,2.50%,当市场收益率变化100BP时,总价值分别下降3.43%,2.48%,4.52%,4.16%,当市场利率变化150BP时,总价值分别下降5.15%,3.72%,6.78%,6.24%。我们还知道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主要集中在风险较小债券上,所以在这里也列出了2012年国债和金融债券收益率的变化情况。3年期的国债和金融债收益率分别变化了23BP和36BP,5年期的国债和金融债收益率分别变化了17BP和58BP,9年期的国债和金融债收益率分别变化了10BP和45BP,15年的国债和金融债收益率分别变化了15BP和37BP,20年的国债和金融债收益率分别变化了16BP和39BP,30年的国债和金融债收益率分别变化了11BP和32BP。可见,债券收益率的变化都在60BP以下,则这四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债券资产潜在暴露的风险损失至少(即当市场收益率变化60BP)应当如下:工商银行潜在风险损失为81976百万,中国银行潜在风险损失为32363百万,中信银行潜在风险损失为9208百万,兴业银行潜在风险损失为6319百万。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债券投资业务时还应当综合考虑该业务的风险性质、大小并结合银行投资业务的战略定位、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等,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工具,对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
三、结语
缺乏自主创新,业务结构脆弱由于商业银行缺乏足够的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在投行业务的开展主要是以吸纳性、移植性为主,也就是通过模仿同行的产品来达到扩张规模的目的。造成投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有限的产品种类满足不了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而且由于产品类型相似,无法树立起自主创新的意识[2]。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都依靠传统投行业务来获得收入,比如财务顾问、债务融资等;而一些新兴的业务比如资产证券化、并购重组、高端财务顾问等运用的银行不多。这种业务结构不够牢固,外部环境一旦出现变化,就会极大的影响到投行业务的收入规模。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优势及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国际银行业务拓展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在这种环境下,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断的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随着信贷资产证券化和市场金融产品的创新,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银行金融投资渠道更加广阔,而且金融投资成本也降低很多。外部环境的变化,让大型企业有了更多的投融资机会,以此来扩大规模。而且衍生了他们更好的需求,要求金融产品的创新,进一步提高服务客户的水平。因此,投资业务的发展给银行到来了很多的优质客户和更大的利润来源。
(二)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只会越来越高,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我国金融市场。所以,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可以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发展多元化投资业务,增加收入渠道有利于降低风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有利于增加业务量;商业银行通过为企业或者个人提供财务分析,能够掌握其财务情况通过为企业或个人提供财务分析等业务的投资银行,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财务状况,为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做出有效的判断。
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建立信用评估体制、健全组织架构、创新内部控制方法以及加强会计监控等,还可以通过规避操作风险来提高竞争力。分层次、分级别的设置风险控制部门,有效的规避和防范风险。严格的划分风险的种类,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和危机化解机制,尽可能的减少外来风险给商业银行业务造成的影响,增强其竞争力。
(二)拓展产品与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应该实现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无缝对接,不但拓展两者之间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营销要结合客户多样化需求,为客户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多元化的投资银行业务产品,使客户能够享受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要突破传统的存贷款观念,在为客户融资的基础上,通过提供项目融资、委托理财、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金融创新等投资银行业务,对客户实施多元化营销策略。
(三)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关键词】农村 商业银行 问题
一、农村商业银行运行基本情况
目前,由于地域分布的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营情况各异,各有自己的特殊性,有的是在县域、有的是在市区、有的是在城郊结合部,导致服务产品和服务对象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县域经济纯农业的银行,以服务农户、支持“大农业”为主,而城区市场占主体的银行,服务对象以市民和中小企业为主。
农村商业银行来源于农村信用社,虽然组建银行后各项业务得到了较好发展,市场份额、资金实力、盈利水平、品牌形象有了明显提高,但也要看到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还比较大。有的农村商业银行在组建之初就承受了较多的历史包袱,有的为了成功组建银行,采取一些必要的置换措施,但包袱并没有减轻。
总体来说,农村商业银行的家底还比较薄,存款总量不大、资产质量不高、历史包袱不轻、抗风险能力不强等情况的存在是客观的现实。尽管如此,各农村商业银行针对不同地理区域、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地方经济,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发展中逐步提高、壮大。
二、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现实基础
在东部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环境良好,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较少,没有政府指令性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相对领先。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信用社是按照商业化在运作,他们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能够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信贷资金的投放方向已经与商业银行无异,完全是以盈利为经营目标。因此,对于这样的信用社保留其合作之名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顺应形势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必然选择,使其在以后的经营管理中更加能够名正言顺、无所阻碍。
三、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素质较低,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专门的技术人才缺乏。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员大都来自于改制前的农村信用社,而有些农村商业银行的员工并没有因为银行改制,思想和牌子一样改变,从农村商业银行人员构成来看,继承了原信用社的大部分人,而原信用社内部人衍生现象严重,属“子承父业”、依靠关系进入原信用社的占了绝大部分,一些人甚至只有中学文化,而通过正规考试取得学历的实属凤毛麟角。虽然近些年,经过培训、自学、脱产和大量招聘大学生等多种形式,员工的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含金量”明显不足。一些单位的领导者思想僵化,用人观念陈旧,甚至是有失公允,导致人才闲置、人才搁浅现象严重。一些员工尤其是基层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偏差,小农意识浓,利欲观念重,潜在的道德风险大,直接导致了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初期的内部管理混乱,内控措施不力,执行力不足,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二)创新和开发能力不足,业务品种和盈利来源单一,缺乏核心的竞争力。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开发能力目前还十分滞后,目前还基本上没有什么理财业务,主要盈利来源还是依靠存贷款的利息差,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中间业务一块发展发展更是滞后,主要是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没能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与同业相比,产品层次低的现象较明显,同质性产品多,差别化产品少,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多,中间业务投入大收入低状况较突出。
经营机制超前,内控管理落后,风险控制与商业银行的发展不相适应。一是观念存在偏差。一些人总认为内控机制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而忽视内控机制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二是内控机制滞后。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建设从形式上看是有了一定成绩,制度是健全了,但这些制度所规范的内容滞后,制度条文不严谨甚至没有可操作性等问题十分突出。三是执行制度不力。有些制度建立了,但没有检查和评价;有些制度的建立原本就是流于形式,是为应付部门检查而制定。
四、对策与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表现形式多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种形式:
(一)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的集中
一方面,贷款权和审批权的集中。随着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商业银行建立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大规模上收贷款管理权限,贷款权和审批权逐步上收于总行和一、二级分行,总行和省行的直贷规模不断扩大,省行以下机构对项目贷款和新开户企业贷款没有审批权,只有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且金额不大。多数基层行,特别是县支行没有贷款权。另一方面,基层信贷网点的退出。伴随着集约化经营改革,商业银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普遍实行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在机构重组中信贷网点撤并步伐逐渐加快。据统计,2000年底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数量为120909个,到2004年底减少到77992个。
(二)经营资金出现集中趋势
为有效控制风险,多数商业银行通过实行二级准备金制度和优惠利率,将基层行吸收的资金集中到分行,统一调度使用。国有商业银行上存的超额储备利率一般高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53个百分点左右,有的则高出2.61个百分点,大部分行在3至4个百分点。这样就出现了资金向分行集中,而基层行大多数则变成了吸存机构的现象。
(三)信贷投向行业的集中
随着金融机构贷款面逐步缩小,新增贷款向少数行业集中趋势明显增强。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集中投向一些优势行业、垄断行业(如电力、电信、烟草、交通、钢铁等)的集中。贷款行业分类统计显示,2003年金融机构全年发放的制造业贷款占贷款新增额的20.1%,比上年上升3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9.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8.4%。[1]
(四)银行信贷客户的集中
从贷款的所有制性质及规模来看,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国有控股企业,即大企业、大行业。而对于我国经济贡献率越来越大的民营中小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各家商业银行则大多采取提高门槛的态度,拒之于门外。在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GDP超过了50%,但仅得到金融资源的30%;而创造GDP不足50%的国有大型企业却占用了70%的金融资源。[2]
(五)信贷区域的集中
目前商业银行通过收缩基层机构网点,尤其是大量撤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机构,支持重点逐步向大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转移。[3]大量撤并机构的同时,由于经营资金的集中,各商业银行在资金的调度上出现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转移(见表1)。
表1国有商业银行年新增贷款分布地区情况表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1―2004)。
由表1可见,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中东部地区新增贷款占全国新增贷款余额的78.16,而中部和西部仅占14.12和18.73。据统计,2003年全部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东部地区贷款新增18711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68%,中部地区贷款新增4182.7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15%,西部地区贷款新增4195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15%。各金融机构总行新增贷款562.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其中90%左右发放到东部地区。各项贷款余额较大的省(市)有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山东,该六省(市)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其各项贷款余额为7.5万亿元占全国的47%。信贷地域分配的不平衡造成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六)贷款期限的集中
银行存贷期限结构不匹配现象十分严重,具体表现为短期贷款投放比例下降,而1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比例则不断提高。2000年,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7931.19亿元,占当年贷款余额的28.11%,然而,2005年中长期贷款余额达87460.42亿元,占当年贷款余额的44.92%。数年间,中长期贷款共增长59529.2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5.64%;而短期贷款的年均增长率仅为5.87%。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成因分析
(一)银行自身因素分析
1.银行经营理念的转变,是信贷集中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受宏观形势影响,不少企业在改革、改制过程中,偿债能力弱化,借破产改制之名逃废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例较高,加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银行为保证自身效益,信贷资金投向必然进行收缩、调整。[4]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银行对信贷资金实行集约化管理,制定严格的授信制度,普遍实施“双大、双优”战略,将新增贷款资金不断向大城市、大企业和信誉好、效益好的企业集中,抑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由此可见,信贷集中是商业经营行为理性选择的结果。
2.信贷管理体制的限制。一是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由于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管理体制,省行以下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所有信贷政策及管理制度由总行决定,分行以下机构只有按照总行规定执行,极大地限制了基层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在总行大幅度上信贷权限和信贷投向逐步向大城市、大企业和大项目倾斜时,各分支机构信贷必然逐步向少数企业、少数行业、少数地区集中。二是实行严格的信贷责任制度。为防范信贷风险,各商业银行普遍实行审贷分离制度、第一责任人制度,但责任与激励机制不对称,导致信贷人员在审查项目时慎之又慎,对成长性企业往往采取少贷或不贷来回避风险的消极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贷集中的形成。
3.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导致信贷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商业银行为规避风险,有效加强风险控制,将个人利益与风险状况直接挂钩,从而要求各行加大投入以增加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要考核经营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断争夺大客户、优质客户以获取更多盈利。大企业由于其自身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管理制度比较健全,抵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既能给金融机构减少信贷管理成本,也能给金融机构带来规模经济效益。由于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从而进一步导致信贷集中增强。
(二)银行外部因素分析
1.国家政策的干预促成信贷集中的形成。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配合国有企业实行“抓大放小”的改革措施,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结构调整来实现。银行为配合国家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的政策,投放大量资金支持一批基础行业和项目的建设,重点支持国债配套项目的生产,从而产生信贷集中。此外,地方政府的产业导向,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也促成信贷集中的形成。
2.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影响银行信贷集中。经济环境的好坏决定金融融资效率的高低,从而影响信贷资金的投放。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信用状况好,吸纳资金能力强,就较易获得银行信贷的支持。大企业尤其是能源、交通、水电等国家支柱行业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效益稳定,经营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成为银行放贷的首要对象。特别是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来,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得到了优先发展,信贷集中趋势日益明显。
与之对应,欠发达地区以及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宏观环境和自身经营等原因,发展前景不够明朗,抗风险能力较差,加之国家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健全,以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状况,限制了银行的信贷投入。此外,部分企业利用不规范改制,大量逃废银行债务,加剧了银行的风险,破坏了银企关系。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考虑把贷款重点投向风险相对较小,信誉度较高的大型企业和重点行业已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影响
信贷集中是银行强化信贷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结果,体现了经济发展状况对信贷需求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利于货币政策的贯彻与实施,有具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信贷集中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信贷集中的有利方面
1.有利于重点企业和基础项目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获得充足的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集中企业,一般都是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一些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5]银行信贷资金的适当集中,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重点企业的发展,促进其优势充分发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绩效的提升。
2.有利于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高金融资产质量。信贷集中是商业银行短期内改善经济效益的理性选择,信贷资金投向经济效益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行业与企业,有利于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信贷资金集中支持于优势企业,符合信贷资金配置的三性原则,经营效益逐步改观,有利于银行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信贷结构,确保各行最基本的收息率和优化资产率。
3.有利于银行防范金融风险。信贷资金集中于发展前景良好的大中型企业及行业,有利于优质客户群体的培养,减少贷款投向失误,减少基层银行盲目放款的现象,保持信贷资金的稳健运营,规避信贷资源粗放扩张积累的风险。由于国家重点企业基本不存在倒闭风险,不易对银行造成较大金融风险,对银行信贷资产持续恶化的局面的扼制起到了明显作用。
(二)信贷集中的不利影响
1.信贷的过度集中,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一方面,由于实行二级准备金,资金逐渐向上级行集中,削弱了基层行的放贷能力,对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的支持甚少,造成区域经济的资金供求失衡,对微观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中央银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实际的贷款投向集中矛盾,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使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应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大量资金投向少数企业、行业,使这类企业因轻易获得银行大量信贷资金产生投资高风险和行业冲动,一定程度上将助长某些行业和企业的非理性扩张,导致经济泡沫的形成,降低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
2.形成商业银行风险隐患。主要表现为:一是经营风险。信贷集中使得银行信贷客户固定,收入主要依赖于个别行业甚至个别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集中化。企业经营状况一旦恶化或市场发生变化,银行的经营的稳定性和效益性就会受到影响。二是期限风险。大额综合授信集中于中长期贷款,由于时间越长,可变因素越多,带来的风险也越大。三是管理风险。由于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受知识水平和行业分析能力的限制,对无法对大型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做出准确判断。基层行没有授信权,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较小,对风险的关注程度则较低;上级行又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各项变化情况,导致贷后风险增加。四是财务风险。目前,银行的经营收益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贷款过度集中使得银行的经营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少数大企业的经营状况。收益的稳定性较差,内耗和银行经营成本增加,收益相对减少。
3.挫伤了基层行的经营积极性,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随着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分支机构的存款难以及时转化为贷款资金,使得基层商业银行功能退化为吸收存款以及清收不良贷款。信贷集中还导致信贷营销缺乏积极性,基层行不能主动培养和选择客户,难以开拓新的信贷领域和发展中间业务,使银行缺乏其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信贷功能的逐步丧失,使金融组织体系出现结构性缺陷,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无序的民间借贷的不断扩大。
4.拉大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距离。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而活跃的力量,信贷资金向大企业,大客户的集中,导致一般客户尤其是中小客户取得信贷支持的难度增大。目前,各商业银行通常常驻机构只对信用评级在A级以上(含A级)的企业提供新增贷款等业务支持,对A-级以下企业发放贷款时则从严控制,从而使中小企业进入信贷市场更加困难。[6]一部分有潜力的新兴企业,由于发展前景不明朗,金融机构不愿承担投资风险,从而得不到有力支持。由于商业银行不能及时给予中小企业以信贷支持,造成信贷供求在时间上严重脱节,使企业不得不花费时间和成本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5.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信贷资金过度向大城市、大企业以及基础建设、公益项目和事业单位单位集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贷款安全系数,却降低了新增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资金需求的差异进一步扩大,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由于在欠发达地区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长期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有力扶持,相当部分处于市场成长期、有潜力的企业无法良性发展,从而使当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得不到有效调整,进一步加剧资金供求结构的矛盾。
四、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中央银行政策窗口指导
中央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合理配置和投放信贷资金,保证货币信贷政策的贯彻执行。一是强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的管理,适当限制商业银行向某些行业和地区增加贷款,对欠发达地区以及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应有一定的比例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信誉优良、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防止对大企业及基础设施和基础行业的集中放贷引起的长期金融风险。二是适当增加对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投入和再贴现额度,努力把资金支持与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有机结合,增强中小金融机构的实力,鼓励商业银行运用资金定价手段,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三是稳步推行利率市场化,对一些由于银行为防范风险和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愿放贷的企业,可以允许贷款行适当提高利率,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和贷款种类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为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提供必要的风险补偿,以高收益来引导信贷投向。四是要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和区域性的信贷集中进行预警预报。中央银行应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做出限制,发挥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作用,定期对银行贷款投向进行分析。同时,中央银行也应利用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通报有关信息,加强各行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推广银团贷款,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二)建立行业风险预警体系
商业银行应建立对信贷集中行业、集中客户的授信风险预警线,定期进行集中客户授信风险分析和评级,重点了解集中客户所处的行业发展趋势、实际经营能力等有关情况,研究制定对大企业的授信政策,防止信贷风险的出现;从自身发展着眼,建立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评级制度,在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发展趋势、市场前景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分析,控制风险总量,并定期对集中客户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提高工作效率和对授信风险的管理决策水平。完善贷款利率浮动风险管理制度,积极运用资金定价手段,覆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同时,要建立对企业预期市场供求、价格变化预测等为主要依据的监测体系,建立信贷退出机制,及时主动退出无效或低效的信贷市场,有效规避风险。
(三)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科学的授权授信管理体系。各商业银行应建立贷款分层决策管理体系,依据系统运行实际,对基层进行实绩分类和等级划分,对不同地区的分支行确定不同的贷款审批权限。在对所有的客户在评级的基础上,对每一家客户包括中小企业给予相应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之内,由基层行审批发放贷款,既可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也可减少信贷集中带来的风险。二是完善信用审批操作流程。根据各地经济发展规模和基层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因地制宜,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减少中间环节。三是完善业务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风险―收益”相对应的激励机制,既要考核存量和新增贷款中的不良贷款比例,也要考核活化的不良资产比例和创造的优质贷款比例,制定合理的奖惩办法,激励信贷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四是基层银行应拓宽信贷领域。在继续支持优良企业客户的同时,扩大个人消费信贷、住房信贷等业务,培育优良个体客户,优化信贷结构。
(四)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一是大力促进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解除银行投入的后顾之忧。各级政府要积极协调、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筹建,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合理划分信用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承担风险比例,维护并促进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二是要推动企业债券一、二级市场的发展,建立和健全企业股权、债券柜台交易制度,实现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开辟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资金的筹资渠道。第三是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完善其运作机制,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支持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拓宽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同时,也可以缓解银行信贷过度集中带来新的潜在风险。
1.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进行金融业务的创新
中间业务与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首先是负债业务的创新,在传统存款业务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品种,积极开发多功能存款账户并使存款服务丰富多样。其次是资产业务的创新,增加新的贷款品种,大力发展票据贴现业务,把消费信贷业务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再次是中间业务的创新,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小的特点,为外资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加人WTO以后,外资银行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冲击首当其冲的是中间业务的冲击,因此中间业务的竞争是商业银行更高层次的竞争,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正视中间业务相对落后的现实,树立创新意识,继续巩固和推广现有的中间业务项目,逐步开放担保类业务和不断扩大租赁、委托、、理财、信息咨询等低风险或零风险中介业务的市场份额。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混业经营趋势的逐步形成,中远期则应该逐步转向风险略大、技术要求高的投资银行、期权、金融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积极探索高科技风险投资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参与方式,并逐渐向全球清算系统及其他知识密集型和高增长、高收益型、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中间业务方向发展。
2.着力增强金融创新内生力,积极进行金融体制的创新
首先,要建立完善金融业务创新的组织结构,要建立业务创新制度保障体系。
其次,明确创新部门的职责和业务部门的创新目标,以利于发挥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最后,建立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无论是制度创新还是业务创新,都必须由人来实施。所以说,金融创新归根到底还是人刁‘的竞争。为此,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对员工金融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创新能力。
3.积极开发新的电子技术,进行金融服务的创新
随着电子和网络技术不断应用于银行业务领域,全球银行业已从传统银行时代逐步进入“超级银行,,时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更加依赖于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首先要加快金融电子化的步伐,大力提高支付结算系统的现代化程度,抓紧建设国家金融网络主干网和同城、区域、全国一体化资金清算系统,努力推进票据清算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信用卡授信系统、外汇业务系统等重点应用系统的开发,早日实现全国性金融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处理电子化、交易活动电子化和资金汇划电子化,提高支付结算的效率。其次是逐步建成全国性的主干网和分区网相互配套、应用软件系统和卫星通讯系统有机结合的自动网络系统,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准确、快速、便利、周到的金融服务。
4.加快新产品的开发,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商业银行要想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打好金融产品品牌。在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时一定要适应客户需求,贴近百姓生活,方便客户使用,这样新产品进入市场后才容易被客户接受,刁‘具有竞争力。开发的新产品无论在名称、操作方式,还是在功能、办理手续等方面,必须比以往产品更先进、更新颖,给客户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产品的创新要结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使产品便于为客户区别和识别。新产品的问世后,随着被客户大量使用,将进一步增加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增加银行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增长点。
二、商业银行创新对策分析
加入WTO对我国商业银行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以适应银行业的国际化竞争,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进行管理制度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在于管理制度创新,只有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才能对商业银行实施有效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1、调整机构设置,构建高效的组织机构。各级分行在内部机构设置上,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改目前行政主导型模式为客户主导型模式,按照决策参谋系统、市场拓展系统、服务保障系统和监督考评系统重新调整内部机构,压缩管理层,充实一线部门。2、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考评制衡互动的科学管理制度。包括建立科学决策制度、完善执行制度及对决策和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考评制度。3、建立金融创新的激励、约束制度。4、明确分支行创新权责划分,充分调动基层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
2.进行观念创新。
应以战略的眼光和金融生存发展的角度看待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特别在金融竞争日趋激烈,业内外、国内外竞争对手虎视耽耽,市场份额屡遭侵蚀的网络经济时代,创新成为银行除了安全、信誉之外的另一生命线。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国内银行已无退路可言,只有通过“强身健体’,才能适应未来的竞争。因此,中资银行必须提高对金融创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金融创新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
3.面向客户和市场,积极开拓,进行经营策略创新。
市场既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又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归宿点,也是判别商业银行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面向市场、了解市场、融入市场、服务市场、开拓市场、占有市场”是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必由之路,抓住了市场就抓住了银行业务经营的关键。因此,商业银行应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树立优势服务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实现由“等客上门”向“上门等客”的转变,把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及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作为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策略的依据和方向,实现经营策略的创新。
4.积极推进业务创新。
各金融机构应树立品牌观念,立足于自身优势,客户需求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借助先进手段,不断开发,研制出金融新业务、新工具、新品种。在新业务的开发上,坚持走引进、改造和研究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借鉴和引进应适合自身实际,符合市场需求;对传统业务的创新,要融入新内容,增加新功能,明确新特征,同时要注重创新业务的推销、宣传工作。业务创新上,还要遵循规范管理方略、客户定位方略、区域定位方略、优化品种方略和产品开发方略。业务开拓上,重点推进中间业务创新。
5.要注重创新业务的风险控制。
遵照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商业银行的一切创新成果都必须与风险控制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历年业务经营的累积效应以及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盲点,加上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经营风险一直增势不减。由于缺乏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手段,在存量资产风险还没有得到控制与化解的情况下,又面临增量资产风险的不断出现。因此,强化风险防范与化解、注重发挥内控建设的监督保障作用,在规范经营的前提下稳步创新,势必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共同选择。
6.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首先,要迅速推进网络金融工程,抢在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之前,发展一批具有忠诚的网上银行客户群,建立起客户对国内银行网上业务的信任和依赖,进而拥有进行网上银行拓展和创新的客户群基础。其次,要把科技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产品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金融产品的档次和质量。
7.注重银行间的合作。
在未来中外银行的竞争中,中资银行间的业务合作十分重要,如果对外时业务处理基本达成同一口径,不仅可增强竞争性,还可以节约成本。在统一口径对外方面,日本银行业表现非常突出,形成整体合力增强了影响力。另外,香港和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实行的“银行公会”制度值得借鉴。可通过这一制度,在中资银行间以协议形式达成某些共同准则,沟通信息、防止不公平竞争,协调解决部分银行间的业务矛盾,增强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注重与外资银行协作。通过协作,可以学习外资银行先进的金融工具、金融手段和经营管理技术,逐步提高中资银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金德环,许谨良主编,2001中国金融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川,新世纪的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郑先炳,西方商业银行最新发展趋势,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4]陆泽峰,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法律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