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7: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四年级科学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职业成熟度;职业心理;全过程育人;就业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185-02
职业成熟度最早源于vocational maturity一词,是Super于1955年提出的,被用来描述个体从探索到衰退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连续线上所达到的位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展了关于职业成熟度理论的本土化探索,并根据国内大学生的特点形成了信效度良好的量表,发现了影响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证明,个体职业成熟度水平越高,其求职能力和效果越显著。近年来,高校的连续扩招导致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加之外部政治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使大学生求职的焦虑感明显上升,职业心理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特点。随着“90后”踏入社会,社会上对新时期大学毕业生逐渐形成了一些看法:有人认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变得更加理性,视野更加开阔,勇于创新;也有人认为,年轻的毕业生们眼高手低,追逐短期经济利益而缺少长远眼光,心理脆弱难以抵御职业压力的冲击。那么,如今的在校大学生是否已经做好就业的准备,高校又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针对此问题,本研究运用测试量表对上海某985高校本科生的职业成熟度进行分析,挖掘不同求学阶段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并基于此探讨开展教育引导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量表测量的方式。通过问卷,了解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信息,从而分析相关因素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对孙仲山等人的职业成熟度测量问卷进行修改,通过对目标群体的抽样调查,选出40条能体现不同阶段大学生心理成熟度差异的测试问题,从职业认知、自我认知、个人调试、职业态度、价值观念、职业选择、条件评估七个维度,考查被试人群的职业成熟度。采用多项选择和开放问题了解样本人群接受校内就业指导的情况。
研究样本为上海某985高校本科在读学生。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50份,回收233份,有效问卷216份,占回收问卷的92.7%。样本中,男生141人,占65.3%,女生75人,占34.7%;从年级分布来看,大一68人(31.5%)、大二70人(32.4%)、大三40人(18.5%)、大四38人(17.6%);从生源地情况来看,直辖市50.5%、地级市24.5%、县城17.6%、乡镇4.2%、农村3.2%。调查开展时间为秋季学期初始阶段。
二、结果分析
1.群体均值偏高,个体差异显著
根据个人总分值的分布情况计算得分方差,得到总分频率直方图(图1),实线为拟合出的标准正态曲线,虚线为实际样本的直方图密度曲线,可见受试者得分整体偏高,表明受试群体的职业心理整体偏成熟。在216份有效问卷中,有29份(13.4%)低于中间分值(0分),最高分(37分)与最低得分(-17分)之间的差值高达54分,显示出职业成熟度的两极分化,可以成为挖掘就业思想教育工作重点对象的依据。此外,男生得分整体略高于女生,且分值分布较为集中,说明男生的职业心理更加成熟,而女生个体间的成熟度差异相对较大。按生源地统计个人总分,得出从直辖市到农村依次下降的趋势,可见生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学生的职业心理成熟度具有一定的制约。
此外,区分7个评估维度进行讨论,价值观念、职业态度2个维度的得分较高,所有答题的单项平均分都为正值。例如超过70%的学生将职业兴趣作为选择工作的首要参考依据,在社会威望和收入水平之间则更关心前者,并非金钱至上,表现出较为积极的价值观念和职业态度。然而,另外5个维度中均有平均分为负值或接近0分的条目,可见学生在收集信息、认识职业、了解自身能力和进行匹配、选择职业方面的自我评价整体偏低,受试群体的成熟度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2.呈非线性变化,阶段特征明显
按年级进一步分析数据,得到各年级平均分无显著差异,二年级得分最高,整w呈倒U形(图2)。详细比较7个维度内的各题,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方面为:低年级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求职的焦虑感在三年级达到峰值;低年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具备哪些职业能力,而三年级学生更注重自我剖析并发现所长;一年级学生会主动了解一些职业信息,二、三年级关注度明显下降,四年级强势扭转,开始大量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甚至广泛涉猎全球经济形势;相比其他年级,四年级学生对薪资水平的关注度有所提高,更多的毕业生认为可以牺牲自己的职业兴趣,表现得更为实际;愿意退而求其次、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长,调适能力逐渐增强;四年级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学以致用的怀疑水平更高。整体而言,虽然在绝大多数题目中年级间均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四年级与其他年级之间,说明三年级是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应根据发展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工作。
3.主动能力有限,渴望个性指导
值得关注的是,低年级的受试者普遍关注就业前景,尚有时间选择校外实习来进行不同的尝试,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很多人并未真正实践这一计划。此外,通过多项选择对大二至大四的被试者进行统计得出,仅有8.8%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大学阶段接受过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有29.1%的学生曾经与辅导员或导师讨论过生涯规划问题,前者多为主动选修相关课程,而后者则多为被动谈心。上述数据一方面可能说明教育资源缺乏,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学生的主动性不足。在开放性问题中,受试者普遍希望得到更加个性化的专业指导,一些参加过社会实习的同学则表示学校内的指导与实际情况稍有脱节。此外,与大部分受试者“以职业兴趣为先”相矛盾的是,超过65%的学生“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这或许来源于前述缺乏实践的现实问题,但有趣的是“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也可能正是实践活动被拖延的原因。
三、Σ呓ㄒ
1.坚持社会本位与人本位相结合的工作意识
大学生就业指导需要充分结合大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教育学生,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职业,不断地提升自我,最终达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社会本位的核心在于贴近实际,除了指导者本人的知识积累,还可借“他山之石”,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请进来、走出去”,邀请相关行业的资深专家进课堂、开讲座,将更真实的行业姿态呈现给学生,同时拓展产业界资源,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企业、身临其境,增加学生的自身体验,增加他们的信息储备,提供匹配、调试的机会。事实上,“引导”一词的核心含义之一就是人本位,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灵活运用心理学方法,创造促进“自我教育”的宽松环境,协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2.坚持全过程化与个性化相促进的操作原则
所谓全过程化与个性化相促进,换言之就是点面结合的精细化操作。就本次调查的结果而言,在群体层面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基于此,科学分析发现短板,便能最大限度地做到有针对性地指导。将这样的操作原则贯彻始终,则能在每一届学生的整个学制周期内实现全过程化的就业指导。更进一步,能最终实现对同一届学生的跟踪调查,结合外部经济环境和毕业生就业数据,反过来评价就业指导的效果,实现教育过程的闭环。而在个体层面,则需要抛开由学生所处年级的群体特点所带来的对个人的标签化定式。本次调查的数据分析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同一年级内部个人之间的差异,说明谈心辅导不能模式化、一刀切,应针对个人 “望闻问切”后再“开方”,从而避免走弯路、做无用功。科学系统的教育手段在帮助教育者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是授人以渔的契机,即让学生学会如何调适心理状态、理性选择。
3.坚持职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融合的发展方向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感到困惑,职业教育和思想教育似乎难以兼容,因为前者倾向于经济发展的取向,而后者则以德为先。实际上,所谓难点也是突破点。思想教育善于从认知角度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客观世界,而职业价值观的正面取向将从根本上塑造更加积极健康的职业心理。在调查中,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表现得更加乐观,但进入求职季就会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尚存在一些差距;高年级学生对职业信息的掌握度最高,但职业信心相对不足,自我怀疑和否定情绪上升。就业思想教育工作兼顾职业教育和思想教育,高校就业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拷问自己: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知识技能服务社会需求?如何引导学生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兼顾自身发展?如何引导学生将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融入职业生涯成就一个大写的社会“人”?而答案终将回归到提升教育者自身的综合能力上。职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融合,社会与课堂顺利衔接,以职业咨询的专家为发展方向,培养更多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学生,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耿彦君,张振平.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
[2]李铁镔.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和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四平:吉林师范大学,2014.
[3]于海波.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01.
一、 深入浅出: 培养美术基本能力
翻开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种类五花八门,写生、国画、水彩……教材涉及到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泛,难度不断加大。这种情况要求教师不断亲身实践,主动去画一画,想一想,体验一下学生画画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从而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美术课只有短短的30分钟,在一节课里要完成方法的指导和作业,必须要提高演示讲授这一环节的效率,提高演示讲授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因为教师演示的每一动作、方法、步骤都会被学生模仿,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分析一幅画,剖解一幅画的方法。拿到一幅画后,要能较快地分清画面的主题、结构关系,剖析各部分的组成,遵循由简单的几何形体―轮廊―细部的过渡来了解作画的过程。这样由易到难,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指引学生正确的作画途径。
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有时画起来难以达到教师的细微要求,或者忽略了细微之处,这要求教师演示、讲解、示范动作时要到位,言语指导也要到位,演示示范时,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每一个示范动作,何时起笔,何时收笔,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怎样细化轮廓,都要清楚明白地告诉学生,这样严格要求学生,并不是要将学生套在框框里,而是要学生从小打好基本功,掌握正确的作画方法,这样会使他在后续绘画活动中能始终受益,也能有加速发展的能力。譬如: 画风景,要先从视平线开始起稿,画准透视现象,然后由远景、中景、近景逐层深入刻划直至完成。
演示是提高小学生绘画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深入、细致的雕琢,良好的美术基本能力是学生继续发展的基石。有了这个基础,在此之上的想象和创造才是有物可依,有象可循。
二、 临摹、改造、创新: 培养并满足个性的需求
临摹,就是照着范画描绘。教给学生正确的临摹方法,提高对事物的表现力,这也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一些绘画作品甚至于大师的作品的临摹,学生会从发现问题―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新技法,领悟新知识,这不同于教师演示、示范教授给学生的方法,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摸索、总结出来的方法,它会比其他知识记忆得更牢固,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扎实。“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些优秀的作品往往需要多次临摹才能逐渐吃透,同时,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绘画水平也会得以同步提升,此外,也可以尝试着对原画加以改造。可以让学生尝试按自己的色彩学和形体认识去进行改造,让学生将自己的美学观表现出来,以满足其内心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 创境: 培养美术想像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调控者,是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者。美术课时间短、任务重、难度高,更应该强调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学四年级《游乐场》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玩过的最好玩的东西,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了好多,我一一板书出他们喜欢的东西,一下子把要表现的绘画内容基本上说出来了,这时我加以引导: 如果把你们所说的这么多好玩的东西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好不好?那肯定是非常热闹的,请你想想怎么安排才能表现这种热闹的气氛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构思,学生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后再让他们互相比较,看书比较,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内容,通过这种方式的交流,使学生能画出自己理想中的游乐场,这样,学生画出的画,主题突出,布局合理,有思想,有内容。
此外,现代媒体的广泛运用,也给小学美术展现了一块新天地,它可以大大节省教学时间,从而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重点技能的教授上,在情境的创设上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在教学四年级《参观和旅游》一课时,我准备了几段风格不同的音乐放给学生听,让学生选一选哪段音乐最与画面相配,从而另一侧面帮助学生理解风格与内容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理解。
虽然小学美术本身有形有色,生动形象,但从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提高绘画的内容质量这一方面着眼的话,良好情境的创设是非常必要的,从更高的角度来看,技能的掌握最终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表现思想。因此,要让学生的画有看头,有想法,就要在平时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想,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
四、 以画传情,画中出新: 培养美术创造力
艺术贵在创造。教师要利用多种材料和手段,启迪学生的思路,引发其联想、想象,从而创造性地表现出主题。如“深山藏古寺”的典故,就很能启发我们。
一幅画,在绘画技能差不多的情况下,就要看作者的想象能力和构思水平,这是一幅画的灵魂所在。
虽然对小学生这方面的要求不高,但也要注意渗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我经常采取的方法是: 提供给学生多种不同的素材,让学生从提供的素材中任选取几种组合成一幅有意义的画面,时间充裕的话,还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这样构思的原因,这样不同的学生想法不同,大家集思广益,其中还不乏新奇而有内涵的想法。通过这样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利用素材、组织素材为主题服务的能力。
有些教材要求学生画记忆画、想象画,这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表现力的比较好的方式,或以现实事物为依托进行再造想象,或纯粹的创造想象,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当学生真正能将自己的想法或多或少地自己的画中实现时,学生才算是真正领悟了绘画的精髓,进入了美术的世界,才会对美术产生长久的兴趣。
关键词:虚拟实验;计算机;科学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6-0046-03
实验是人类探索自然的基本方法,也是科学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传统科学实验是建立在有充足材料基础上的实验,如果缺乏材料支撑,科学实验就会无法正常开展。例如在六年级“宇宙”单元的学习中,利用传统实验难以让学生展开探究、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在四年级“声音”单元的学习中,传统实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特征,但无法让学生认识到声音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在“电学”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脱离了实验室就无法获得充足的实验材料,陷入无法开展实验的尴尬等等。
虚拟实验具有传统实验不具备的几大优点:①仿真性,能实时展示实验过程,提高应用现代技术的能力:②可控性,能精确控制实验参数,科学分析数据;③开放性,缩小时空差距,让实验者可随时开展研究。在实际教学中,虚拟实验弥补了传统实验的不足,更有利于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发展、人人享受成功的教育价值。
一、以“宇宙”单元为例。看虚拟实验在哪些教学内容中更“给力”
小学科学中,关于天文宇宙的教学一直是难点,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对宇宙的初步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结构模型。开展过程中会遇到以下几方面的困难:一是教学时间和实际观察时间不一致,难以创设有效的探究情境,影响学生感知:二是客观存在的观察障碍。如天气、灯光等对观测带来的不良影响:三是夜间集体观察星空活动较难组织和开展。
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虚拟天文软件Stellarium可实时显示当前星空,克服上述存在的困难,在学习中成为一大助力http://省略/bbs/uploadfile/2008-8/5tellarium.rar)。
Stellarium是一个专业天文虚拟共享实验软件,可以通过调整日期和时间,来看到不同季节的天空,屏幕上的星空效果和用肉眼观察到的真实星空是完全一致的,适合小学科学地球、宇宙等单元的学习。通过调整时间和观察地点,甚至还可以观察到太阳系的运动、星座运动、月相变化、日食过程等等。例如实现科学六年级“宇宙”单元对月相变化的观察:在3D天空中找到月球,单击选中,按“空格键”定位到屏幕中间。用鼠标滚轮将月球放大到合适大小,按快捷键“J”、“K”、“L”调整时间变化的速率即可观察到月相的变化过程。又例如观察日全食的发生,在软件界面菜单中设定日食发生的时间,如2009年7月22日上午8点,将观察的目标定位于太阳,即可看到日全食的发生过程:一个黑影(月球)慢慢靠近太阳。逐渐和太阳边缘重合,这次日食从初亏到复原再到食甚历时2个多小时,但在软件中可以任意调整运行时间,将2个多小时的天文现象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演示完成,甚至还可虚拟出不同地点的偏食供学生探讨研究。
反思:本虚拟实验拉近了学生和星空之间的距离,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给学生一片完全“真实”的星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天文、了解天文的兴趣。也为教师教学天文方面的内容提供了便利。据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本虚拟实验不但适合六年级“宇宙”单元每课的学习,也适合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笔者也根据多年实践,设计和搜集了一批虚拟软件,应用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方面的教学,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以“声音”单元为例,看虚拟实验怎样和传统科学实验相结合
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片段:两个杯子,A杯盛放半杯水,B杯盛放小半杯,用一根小棒敲击,判断哪个杯子发出的声音高、哪个发出的声音低。学生多次实验后。产生了矛盾的说法,有人说是A杯音高,有人说是B杯音高,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产生了怀疑,一会儿说A杯音高。一会儿说B杯音高,因为此实验完全依靠自己的听觉器官判断,产生了很大的异议,找不到充分的实验证据,学生的争论毫无结果,最终实验草草收场。在浙江科学网中,也有多位教师多次提出,实验中没有明显的音高区别,除非经过专业的听音训练才能辨别声音的高低,也曾多次建议取消这个实验。连教师都感到困惑,如何让学生去判断声音的高低?在此时利用虚拟实验则可以弥补常规实验不足,轻松解决此类问题。教学策略如下:
虚拟实验准备:一个电脑用麦克风、一台电脑、一个声音频率软件。(见省略/keiian/频谱.rat)
实验原理:通过麦克风采集声音,在虚拟软件中对音波进行分析,实时显示声音的频率图像,频率(Hz)越高,音高越高。
实验过程:教师用小棒敲击杯壁,用麦克风采集声音,在大屏幕显示实时采集结果。A杯音高为2105Hz,B杯音高为2312Hz,经多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采集误差均在10Hz以内,证明B杯比A杯音高。
后续研究:教师提出课外制作一套乐器,告诉学生音高频率,如表1所示,让学生自己下载软件,学习调试方法,在家用各种材料调试制作,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反思:在课堂教学常规实验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巧妙利用虚拟软件测量声音频率,顺利解决了音高判断问题,通过直观的测试数据和图像对音高进行了本质上的探索。此项实验还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不少学生成功制作了个性乐器,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发挥,让探究延伸到了课外。让学生更乐于去实践。由于此虚拟实验还带有噪音强度测试功能,不少学生还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噪音测试,更为降低环境噪音、保护自己身体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以“电学”单元为例。看课外如何利用虚拟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根据教材安排,四年级学生进入“电学”单元的学习,在课外探究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材料来源,无实验室灯座、电池座儿等专用实验设备,市场上也无相应元件出售,一切自己动手制作,显得难度颇大。二是无人指导,实验过程极易出错,也存在短路、发热、电池爆裂等隐患。
教学策略:虚拟实验“电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省略/dian.rar)笔者设计的电路功能实验中,包含6个灯座及灯泡、4个单刀开关、2个双刀开关、4个1.5V电源、1个6V电源,足以开展“电学”单元中所有实验,虚拟电路实验采用积木式搭建,方便学生操作。例1,简单电路连接实验。用鼠标拖出一个电池,一个灯座,用鼠标单击电池上的正负极即可引出连接导线到灯座上,若小灯泡发光,电路连接正常,若发生短路,电路则自动提示。例2,并联、串联电路设计。利用其中的两个灯座、两个电池即可实现电路的串、并联设计。当然,如果电压超过了小灯泡耐压值,小灯泡和现实情况一样,会被立即烧毁,无法再使用。
(2013---2014学年度上)
光阴似箭,一学期一次的期末检测转眼间又结束了,本次期末试卷的命题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绘图、应用四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我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次命题,所涉及到的题型有判断、计算、选择、填空、作图、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试卷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用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地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过程方法的掌握。题目难易程度适中,但本张试卷排版太紧,给孩子留的做题的空间太小。下面就本次孩子答卷的细致情况作如下分析:
本班共有73人,参评人数69人,平均分为94.48,优秀率为94.2 %,及格率为100%。为了能进一步准确科学地对学生的做答情况做出科学分析,我们对试卷整体进行分析:
一、 基础知识部分(包括一题判断、三题选择和四题的填空)
该部分知识,从不同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可从答卷情况看,有个别孩子的基础知识还不够不扎实
一是学生审题不认真,二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三是学生学的过死,不会灵活的解决问题。
判断题共5小题,学生掌握良好,部分同学丢分丢在第1小题(一个10度的角,用10倍的放大镜看,看到的是100度。)学得太死,不会灵活思考,在一个是对于度数的问题孩子还没接触到。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让孩子做到举一反三,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选择题共5个小题,该题孩子们掌握的比较好,只有刘飒、辛永威、张海蕊三个孩子出错,出错主要原因是粗心,教学中,我要让没孩子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填空题共10个小题,通过卷面来看,孩子们掌握的还算可以,但部分孩子掌握的不够扎实、不够灵活。出错的题目不集中,但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每一个知识点的扎实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计算部分。(包括直接写得数的口算、竖式计算并验算以及脱式计算三个类型的题目。)
该部分知识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口算能力、竖式计算并验算以及脱式计算是能力。本次计算题成绩还算可以,但也有部分孩子因粗心出错,出错的孩子有:顾德禄、潘婷、轩兴弧⒘跏咳稹⑺锸捞谕记验算、许以昊、于浩天忘记验算、马俊鸽、李博颜、葛宇阳、郭金炫张天宇、霍晓娴、杨林硕、苗迪、纪晓云、顾金众这些孩子出错,出错主要原因粗心所致,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在计算上下功夫,让孩子养成认真计算、细心审题的好习惯。
二、 操作部分。
该知识主要考察的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本次所学的平行、相交与垂直等知识的掌握。该知识通过卷面来看学生掌握的还算比较好的,只有极个别孩子出错。
三、 解决问题部分。
该部分知识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试卷来看个别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加强。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在遇到的问题时候,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不能够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更为逊色,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教学中,我要注重对个别差生的辅导。
改进措施: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填空题、判断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都是真的不会,而是有的学生不够细心,比较浮躁,这是各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考试我发现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少学生做错,我有时也埋怨学生,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问题不是出在学生身上,而是我对学上把握度上出了偏差,过高过低的估计了学生的能力,这是我教学上的弱点,今后我一定想办法克服这一毛病。
3、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4、平时练习时要有针对性,不要让学生泛泛做题,力争做到优生吃好,一般学生吃饱,学困生吃了,既不浪费时间,又收到良好效果。
蓦然回首,我们怀着美好憧憬,伴着殷殷期望,执着地徜徉在知识的殿堂;放眼今朝,我们信心满怀,斗志昂扬,毅然奋战百天后的考场。凝望醒目的战书,吹响冲锋的号角。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考百日誓师致辞,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中考百日誓师致辞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各位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
我是来自901班的裴佑赫,我从来就没有想过我能站在这样一个舞台上作为一个还不错的学生发言,我很高兴,也很激动!
在小学的时候,我是个非常不争气孩子,学校只要一有坏事,老师们同学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我,我的家长也经常被请到学校。记得小升初的时候,我的母校象山中学,因为我的调皮把我拒之门外;爸爸让我考贵溪二中,1200多人参考,我考了1100多名,注定跟二中无缘;那就去档次低一点的奥科学校吧,入学考试中,我再一次被碾压淘汰;无奈之下,只有选择刚刚开办的美的学校了,可我依然没有考取,通过了特殊关系才来到了这里。三番五次的被淘汰,连我自己都感到自己不是一个读书的料。
记得刚来这里读书时,我是个学习差、脾气差、习惯差、对自己没有信心的学生。于是,我破罐子破摔,经常和老师、家长顶嘴,和同学闹矛盾,一心就想着退学,最好的打算也就是熬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但是老师却从来没有放弃过我,经常开导我、鼓励我,把我当亲儿子一样来对待,将爱的种子播撒在我的心中。
从那时候起,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改变,不能辜负老师、家人的希望。我开始尝试着去听课、去写作业,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笨,而且还挺聪明的。我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开始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开始亲近所有的老师,开始问作业,开始在别人玩的时候读书,开始在别人睡觉的时候学习,开始在别人放假的时候拿起课本……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我曾经也多次想到放弃,也放弃过几次,但最终,在老师、父母的帮助下,我还是坚持下来了。能取得今天的进步,我突然发现一个道理:就是学习,如果放弃,就一点希望都没有;只要坚持,只要有效的坚持,就一定会进步,一定会不断的进步!这个道理,我们在书上看过无数遍,但通过亲身经历得出来,是那么的刻骨铭心,希望大家能够和我一样,坚持,有效的坚持!
九年级了,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又有哪件事情不辛苦呢?通过初三的学习,我进一步总结了一下关于学习方面的几条经验:我们应该早上早,晚上晚,白天不偷懒;自己主动学习,早上自觉起来,傍晚吃完饭去教室看书,晚上自己留下加班加点,遇到不会的主动问同学问老师;改变自己的坏习惯,我是一个手机控,一天不摸手机就难过,但是这个学期我主动把手机给了家长,下定决心不碰手机,努力冲向一中的大门。我知道,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去改变,就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现在,我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信心,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5A1B,我坚信,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我裴佑赫能做到,我相信我们在坐的同学都能做到。在这最后的100天里,我们大家一起,不要放弃放努力,更不要在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奇迹,考上一中!同学们,现在不拼何时拼,风里雨里,一中等你!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中考百日誓师致辞2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家长朋友:
大家好!
“奋战100天,给父母一个惊喜!拼搏100天,给学校一个奇迹!苦战100天,给自己一个支点!”校长的谆谆教诲,殷殷希望,已经让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今天,我则向同学们提两点建议:一、认清形势,勇于竞争;二、讲究方法,有效复习。
同学们,上周五的颁奖大会,我宣读了九年级前50名同学的名单。那我现在则向大家通报一组数字:前50名自第13名就出现并列!13名,17名,20名,24名都是两人并列,29名5人并列,34名3人并列,37、39、41、43名又都是两人并列,45名三人并列,第50名5人并列。再往下看,同一个分数都有三名或四名同学并列。我们的成绩咬得很紧啊。我统计了一下,平均起来,一个名次只有0.5分之差!这是一种好现象。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的竞争力可不小呀!0.5分之差,是个什么概念?0.5分之差,就差一个名次甚至两三个名次;差0.5分就意味着可能排斥在重点高中的公助指标之外。这0.5分损失不得,这个0.5分造成的名次变化要不得!我们要把握好这100天呀!100天,是我们突飞猛进的一百天!100天,也可能是我们的名次发生戏剧性变化的一百天!很可能,凭借你的扎实、你的勤奋,你的成绩就会跻身于前80名!80,是个很具诱惑力的数字!那是个诱人的桃子!只要跳起来,就会抢到那个桃子品尝甘美。那么,除了文化课学好,体育、实验成绩更容不得丝毫马虎呀!看看我们跑步时,有些同学速度不够,有的同学甚至不能坚持,中途退缩。去年中考,一名同学只因一分之差没能进入一中指标,他的体育竟是27分。希望遗憾在你们身上不要发生!
我还想和同学们说明一个事实,寒假期末考试,我们年级总分优秀共计175名同学,可是经过了一个寒假,期初考试总分优秀的只有13名同学。我也询问过同学们,回答是:假期就顾玩了。假期的松懈造成了我们期初考试成绩的大幅度下滑!一个月的松懈,就是这么大的损失!我也告诉同学们一个事实,街里几所学校,很多九年级孩子假期都在补课。学与不学不一样,拿咱们学校教师子女来说,经过一个假期,期初考试,名次都大幅度提升,有的甚至提升一二百名。他们假期都接受辅导了,都学习了。别人假期学,我们松懈。再和外校学生来比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了。我们将来上一中珍珠班、重点班那可是全县从高分到低分统一录取啊,与分配指标可没关系。松懈造成的损失怎么办?那就得找补回来。怎么找?聪明的你都知道!也有同学说,上普通高中我胜券在握了!那么我也提醒你,优异的成绩就可以进入重点班呀!多一份努力,就多一份免费升入高中的希望!多一份努力,我们就多一份进入重点高中的希望!多一份努力,就多一份进入重点班的希望!所以,你们要认清形势,勇于竞争,把100天当成100次的冲锋!把100天当成100次的搏击!
中考百日誓师致辞3各位老师,同学们:
再有100天我们将走入考场,再有100天我们将迎接中考的检验,在今天百日誓师大会上,我代表初四年级全体学生表达我们的决心:
我们,会以旺盛的斗志面对一百天;我们,会以冲刺的状态面对一百天;我们会用百倍的努力去迎接中考;我们会紧紧跟随恩师们的科学思路奋战一百天。
四年来,亲爱的老师们,是你们为我们的学习操碎了心;是你们为我们成人累病了身体;是你们为我们的前途费尽了心血。
100天转瞬即逝。百日后的今天我们将以最佳状态迎接中考;百日后的今天我们将书写美丽的画卷。
亲爱的老师们,我们不会令你们失望,我们不会让自己的前途充饰忧伤,我们要在恩师的教诲下把人生的航标点亮,我们要把升入理想高中变成不悔的追求。在追求中,珍惜每一分钟。
课堂上,我们一定要用渴求知识的双眼替换困倦的身影,自习课上用紧张高效的思考替换左顾右盼。回到家里,仍把备考视为学校学习的延伸,去进一步理解、吸收、记忆,让备考成为每天的精神食粮。
同学们,中考集结号已经吹响,四年磨剑,六月试锋。让我们带着从容的微笑,去迎取我们志在必得的辉煌。奋斗100天,让梦想在努力中靠近!让笑容在成功中绽放!
中考百日誓师致辞4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在这孕育希望的季节里,回望过去,我们心潮澎湃;放眼今朝,我们豪情满怀。学子们志存高远,主动勤学;老师们谆谆教导,呕心沥血。而此时此刻,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作为老师,我们和大家朝夕相伴,每一张灿烂如花的笑脸,每一节轻松愉快的课堂,每一次心悦诚服的进步……都会让我们铭记于心。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将铭记家长的重托,展示立人的光彩,争创奋进的精神,彰显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备考工作中;明确计划,把握方向;刻苦钻研,精心备课;科学讲解,细心批改;耐心辅导,一视同仁;培养能力,提高效率。不漏掉任何一个问题,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随时关注中考动态,采集中考最新信息,海纳百川,广集于案。
短暂百日,弹指一挥间。同学们,在这危急成败的关键时刻,最忌讳的是空有想法而没有行动。课堂上一定要用渴求知识的双眼替换困倦的身影;自习课上一定要用紧张高效的思考替换你左顾右盼的磨蹭;在理科上要巩固加强基础题,熟能生巧,培养对综合题的透彻理解的能力;在文科上要开阔视野,重视积累,把知识点迁移、归纳。每一人都要精打细算。科学分析,合理、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时间,不让一分光阴虚度,以锐不可当的能力,刻苦勤奋的努力、百折不挠的实力、水滴石穿的毅力,为自己赢得鲜花、掌声和重点高中的学历!是强者必可脱颖而出,是胜者必可力压群雄。中考将翻开你生命中崭新的一页,它会让你的梦想绚丽如画,让你的前程灿烂如星,让你的生命完美如歌。
鲁迅说过:“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定能达到他所向的目标。”你们的未来应该由自己掌控!纵使前景无法测定,也一定要风雨无阻,披荆斩棘!自信改变命运,奋斗成就人生。也许你已经站得很高,但只要不是顶点,你就仍需攀登;也许你已经走得很远,但只要不是终点,你就仍需冲刺。奋战100天,让父母惊喜!奋战100天,让学校满意!奋战100天,让自己创造奇迹!流血流汗100天,如愿以偿上重点,值啊!
同学们,青春的脚步,为我们敲响了出征的战鼓;誓言的手臂,为我们扬起了奋蹄的长鞭。让我们展开飞翔的翅膀,迈开坚定的步伐,跨过命运的转折,朝着理想的高中——奋勇出击!我们深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定会将青春的豪迈和铮铮的誓言化作务实的行动去冲刺、去迎战、去谱写立人的新篇章!让我们与梦想签实约,为母校创佳绩!
中考百日誓师致辞5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岁月如歌,青春如歌,匆匆的日子走过。我们距离中考只剩100天,在这致关重要的时刻,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
第一,学习兴趣。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告诉自己,我很喜欢这一科,在心理暗示的过程中,就可以忘记曾经的抵触而转变为主动地、积极地学习。要相信“学海无涯乐作舟”。
第二,心态。怎样做到重视中考而又不至于压力过大,是很重要的一点。心态好包括两个方面,即胜不骄,败不馁。提高走路的速度,昂起头走路,每天告诉自己,我能行!不要认为这很幼稚,潜意识中的“我能行”的想法能帮人克服自卑,在必胜的信念中就可以真的胜利。
第三,要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记住这三个字:有意识!有意识地克服诱惑,比如游戏、聊天、无意义的电视节目,只图娱乐的文学作品,明星动漫杂志等。这些东西接触一些也无可厚非,但它们会影响我们的学业,一旦弊大于利,就要毫不犹豫的摒弃。要远离所有不利因素,确定、努力地做一件事。记住,有意识地远离不利于学业的东西,不要找任何懈怠的借口。此外,还要有意识地提高效率,上课时、自习时、写作业时、有意识地把杂七杂八的念头从脑中赶出去,告诉自己:不要乱想,认真学习!学习是一种理智,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我说的只是个人的一点体会,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方法。相信每个人都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不仅仅因为我们会拼尽全力去努力,更因为我们身后站着全力支持我们信任我们的校领导,站着尽心尽力为我们大家奉献出全部爱心的老师与家长。沧海横流,伫立于风口浪尖,不惧惊涛骇浪,方是英雄本色。人生总是在奋斗中不断超越,生命总是在拼搏中熠熠生光,既然我们选择了前方,就应当风雨无阻,一路高歌向前!
我们努力,用挥洒的汗水清洗日后甜美的硕果;
我们拼搏,用美好的青春铸造日后辉煌的成功;
我们奋斗,用坚忍的毅力谱写日后温馨的礼赞!
我坚信,同学们必定能用今天的辛勤换取未来璀璨的辉煌!
谢谢大家!
关键词 地方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 转型 战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and Consideration of Local Normal College
Teachers'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LI Zhiqian
(Educatio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Institut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 Complete the transition from teacher education to teac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sensus and work place Normal University. In this process, we must improve the school top-level design, integration of internal teacher education resources, the formation of specialized teachers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focus on doing the job training model of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teaching staf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 pre-vocational education, into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through the whole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local normal college; teachers'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部属的国家重点师范大学已经基本完成了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明显地突出了其教师教育特色。但作为我国师范院校的主体――地方师范大学,在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转型意识不强、内部资源比较分散、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科研力量比较薄弱等方面。本文就结合国家推进教师教育的政策取向,以及笔者所在单位开展的一些教师教育转型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和认识,以期能为同类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转型提供一定借鉴。
1 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是大势所趋
随着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深入,教师教育的目标与方向越来越明晰,变传统的师范教育为教师教育已成为师范大学获得长足发展的必然趋势。
1.1 准确把握教师教育的深刻内涵
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进行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的统称。教师教育是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在职教育的统一;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结合;是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终身“大”教育。它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从内容上来看,教师教育包括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学实践等方面;从顺序上来看,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从形式上来看,教师教育包括正规的大学教育和非正规的校本教育;从层次上来看,教师教育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1.2 科学制定教师教育发展规划
基于对教师教育及其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具有90年师范教育办学传统的河南师范大学,确立了“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把彰显教师教育特色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因此,从学校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上,河南师范大学就把“加强教师教育建设与发展,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于实现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具体而言,就是要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做大做强教师教育为出发点,以战略性、方向性、指导性为原则,提出学校教师教育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遵循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律,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教师教育学科;完善教师培养的层次结构,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发挥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在职培训三大功能,体现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可发展性、一体化的理念,全面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和学历层次,增强时代性、实用性。立足地方、面向全国,建成有特色优势、一流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引领地方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 大力整合学校内部教师教育资源
2.1 教育机构整合
河南师范大学在进行教师教育转型过程中,首先对现有学校教师教育机构进行整合,以原教育科学学院为基础,并入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河南省高中校长培训中心、河南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基地、教师教育网站等相关机构,成立新的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合并机构的现有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及其他设施归属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使用和管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硕士点、成人教育学硕士点和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也从原隶属单位剥离,并入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实施统一管理。
2.2 师资力量整合
以原教育科学学院师资为主体,整合其他机构和学位点的师资力量,共同组建成一个学科完整、结构均衡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原教育科学学院所属的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教育管理)4个本科专业的专职教师;原教育科学学院所属的教育学一级硕士点、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硕士点以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各专业(学科教学、教育管理、学前教育)的专职导师;原教育科学学院承担公共教育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原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和教育技术学硕士点所有专任教师;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中现有的各学科教学论方向的专职教师;其他各学院从事学科教学的专职教师等。
3 完善教师教育机构职能
地方师范大学实施教师教育转型,必须要有专业的机构予以支撑,并赋予其教师教育特色发展所需的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科学研究与专业、学科、学位点建设、社会服务的组织与管理等功能。
3.1 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全面承担学校本科生、硕士生未来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与培养工作。一是在师范类专业进行教师教育改革,制定、落实并适时完善培养方案,有效提高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加强师范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增强就业竞争力。二是在非师范类专业进行教师教育改革,制定、落实并适时完善培养方案,对其进行教师教育专业的理论教育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非师范专业学生提供宽广的就业门路。三是创新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生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完善并落实教育硕士教学与培养方案,达到预定培养目标。
3.2 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与专业、学科、学位点建设
制定、落实并适时完善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专业、学科和学位点发展规划;构建学科平台、聚集学术队伍、瞄准学科前沿、凝练研究方向,做强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争取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新突破;重点做强教师教育专业、学科和学位点,提高教师教育办学层次。
3.3 教师教育社会服务的开发、组织与管理
围绕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制定、落实并适时完善教师教育发展规划,承担中小学教师(班主任)培训、高校师资培训、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培训、河南省高中校长提高培训、基础教育新课改培训及我校新教师培训等任务。
4 大力推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1 试行“3+1”的培养模式
即三年学习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课程,一年集中学习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并进行教育实习,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根据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现有课程设置结构,适当压缩学科专业课程,加大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管理课程的比例,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适当延长教育见习和实习时间,规范校内教学实习、校外教学实习、反思实习的任务和要求,切实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4.2 试行双学位培养模式
对于本科毕业后有志于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在其四年的大学生涯中,在其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的同时,增设相应的教师教育课程,进行教师教育专业的理论教育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授予双学士学位,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4.3 “4+2”本硕连读模式
本模式为“预备教育+专业教育”,选入对象在大学四年级时在完成本科学习任务的同时,进行研究生专业的预备学习,基本完成研究生阶段公共必修课程的学习,并通过硕士学位的外语考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后,集中精力进行专业学习,并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教育实践锻炼。学位论文选题可在教育实践领域范围内选择,亦可选择理论性的课题。毕业之后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5 加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5.1 大力提高现有师资的业务能力
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在鼓励中青年教师报考定向或委培博士的同时,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使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提高到与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状态。为教师教育专职教师单列职称评审、优秀评选指标,制定相应倾斜政策,大力改善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以教师教育专门研究机构为平台,组织各学科从事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的人员进行培训研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专业考察调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建立一支业务素质较强的实践教学队伍。
5.2 探索实施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
建立并不断加强与基层中小学的合作关系,聘请中小学知名校长、骨干教师、教育行政部门教研人员为兼职教师,承担相关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实践和对基础教育的研究。通过校内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共同合作的“双导师制”,形成专兼职结合的教师教育专业发展队伍,共同带领学生开展专业发展活动。
具体而言,就是以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为支撑,以促进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中学教师和师范生的专业化成长为核心,搭建跨学科研讨平台,建立 “双导师制”工作交流机制,采用“平等互助、教学相长、合作研究、共建共享”的方式,整合资源,融合学科,探索师范生培养的新途径、新机制和新模式,注重城乡差异,为促进基础教育城乡之间协调发展提供新思路。
6 强化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关键词]会展人才 高等教育 职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5-0108-05
近些年,中国无论是在宏观经济还是对外贸易方面都保持着高速的增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作为经济贸易的平台和第三产业中的重点行业,中国的会展业在这种强劲的经济增长背景下自然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有27个省、市、自治区把会展业列入其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兴建大型会展中心,扶持和培育会展品牌项目。
在会展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会展人才不足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将对我国会展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模式进行一个总结和分析,并针对会展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会展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我国会展人才培养的现状
会展人才作为一种应用性人才,其培养方式有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两种方式,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我国会展人才的培养现状和模式进行分析。
1、关于我国会展人才高等教育培养现状的分析
会展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规划运作涉及到很多的专业领域。高校则是一个多学科知识高度集聚的场所,这就决定了高校必然成为会展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场所。虽然会展活动的历史已经比较悠久,但会展在高校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会展教育在高校的出现大概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8年美国内华达大学饭店管理学院帕蒂・肖克(Patti Shoer)教授在美国开办了第一门会议管理课程。1986年德国的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白烨(Baier)教授创办了会展管理系。从此,国际会展教育在这二位教授的倡导下,开始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职业化与系统化。
而关于我国会展高等教育的起源,也有不同的看法。王晶和蒋婷婷(2008)认为,早在1991年,清华美术学院(原中央美术学院)就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展示设计专业;吴国新(2008)则认为,我国会展高等教育最早开始于2001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始的展览设计专业。2003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高校会展本科专业,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率先成为开设会展经济领域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这标志着我国会展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08年底,包括会展本科专业和会展培养方向在内,全国共有184所高校开展会展专业教育。其中117所院校设有管理类会展专业或方向,50所院校设有艺术类会展专业或方向,有13所院校同时开设了上述两个会展专业方向。
从这184所院校的地区分布状况看,开展会展教育的院校大都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也是会展经济较发达地区)。如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就集中了96所院校,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个几个省市也代表了我国的三大经济发达区域(同时也是会展业发达区域)――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开展会展教育的高校大都集中于这三大区域,显然开展会展教育的院校区位聚集程度与该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表明,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及将要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极大地促进了这三个地区会展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截至2008年底,在开展会展教育的184所院校中,教育部只备案或批准了38所院校开设会展教育的本科专业,仅占总量的2l%,而其他的院校则在其他学科下设置会展专业或会展研究方向。对于没有设置会展本科专业的院校,其开设会展专业方向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也各有不同。旅游设计(34%)和艺术设计(21%)是高校开设会展专业方向最主要依托的学科。
由于各个院校会展专业的来源不同,这导致不同院校会展专业开设的课程也不尽相同。据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会展教育与人才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不同类型的院校在会展这一相同专业下开设的课程门数共计199门,其中10所以上本专科院校开设相同或类似的课程仅有14门,主要集中在会展策划与管理、财务会计类、营销类、会展概论等课程上,占所有开设课程的7%,其余185门课程都是各校从不同院校背景和优势出发所开设的。
我国会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这也是由我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所决定的。基本上全国各个地区都有院校开展会展教育,同时会展经济的区域发展特点也决定了会展高等教育集中在会展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在会展学科和课程设置方面,会展专业的课程内容十分庞杂,各高校的不同情况反映了会展业的跨行业和跨专业的特点。
2、我国会展人才职业培训体系分析
除了在高校内对会展人才进行学历教育培养,职业培训也是一个培养会展人才的重要方面。自中国贸促会2002年10月推出了第一个“赴德国展览管理培训班”项目以来,近些年国内各相关部门、培训机构、院校和媒体开办了各种培训班,开发出近10种培训证书,整个会展培训市场显得非常热闹。例如由中国贸促会(CCPIT)和美国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共同主办的中国注册会展经理培训班(CEM-China)已经先后举办八期,培训学员300多人;由中国展览馆协会和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中国会展业高级培训班”(现已停办),前后有近200人参加;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也开办了“中国会展业官产学研高级培修班”。除了上述这几个培训班之外,一些机构和组织发起了会展方面的职业认证考试。例如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统的“会展就业岗位培训”。还有一些地方性的“会展师”培训,如上海“会展策划与实务”(该项目由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联席会议委托上海市旅游委、外经贸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开发)考核办公室举办的“会展师”和“助理会展师”岗位资格考核培训,考试合格者将获得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以及最近由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协会组织的“国际商务会展管理培训认证考试”等。中国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全国经营师评审委员会与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联合推出会展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把会展从业人员的资格分为会展助理经营师、会展经营师和会展高级经营师三类。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组建的全国首家会展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在上海诞生。在该中心成立的同时,国际认可的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的“注册会展经
理”(Certified in Exhibition Management,CEM)培训认证体系也正式宣布进入我国。
我国会展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的会展教育发展非常的迅速,但是会展教育的起步也较晚。所以,会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难免的。下面本文将从会展高等教育和会展职业培训两方面分析我国会展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会展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规划,盲目开展会展教育。我国开展会展教育的院校达到184所,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并且还处在快速增长中。在会展业相当发达的德国,从事会展教育的高等院校和机构只有3家;在中国香港,只有香港理工大学一家开设会展专业,且只有4门课,此外只有香港会展协会在做资质培训;在澳大利亚,只有两所大学;美国开设会展专业或会展课程的主要院校有乔治华盛顿大学、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大学等75所高校,而真正以会展教育为特色的也只有四五所大学。与香港和国外的会展人才培养机构相比,无论是高等院校的总量,还是社会培训机构的数量,中国内地都站在了世界的巅峰。这种数字的对比本身就值得我们思考。在我国的很多地区会展业正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虽然对会展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但也有很多的院校在开设会展专业或会展方向时并没有考虑所处的会展业发展环境,盲目开展会展教育。
由于会展业的多产业联动性,会展业的发展会极大地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有效地解决宏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等问题。因此在“十一五”规划中,有超过20个省市将会展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这么多的地区同时将会展业作为本区域的重点发展产业,这一做法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尽管会展业的发展会带动很多周边产业的大发展,但会展业本身的健康持续发展也需要很多支持性的产业,如金融、广告、工程设计、酒店服务业等等。因此,这么多省市的高校纷纷开展会展教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为会展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专业化的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实践教育环节。如果开展会展教育的高校所处地区缺乏良好的会展业发展氛围,会展业的市场过小,同时会展业的相关支持性产业不够发达,那么会展专业的学生通过什么途径去深入了解并亲身实践会展业的运作流程呢?
(2)专业定位不明确。我国高校会展专业其定位的不同大多来自于其学科起源的不同。各院校会展课程设置主要是依托原有的专业群,结合其各具特点的师资和教学资源设置课程。这使得会展专业的设置表现出较强的各高校的不同特性,但缺乏一种专业的共性。可能起源于外贸类和起源于旅游类的会展专业,其教学内容就会有天壤之别。各院校在会展课程的设计方面缺乏系统的体系,即使是同一个课程,由于各校的学科特点,在内容的设计上也有较大的差异。由于会展专业的学科内容涉及到很多其他的学科,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因此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容易出现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课程设置的标准并不是以市场和应用为导向,很大情况下是以本校的现有资源为课程设置的标准。由于会展业涉及到会议、展览、节事活动等多样化的内容,这就要求会展专业教育必然要分方向、分层次进行人才的培养。如果课程设置追求大而全,反而会造成对人才的培养不够深入,失掉了自己的专业特色。
德国是会展教育的强国,其会展教育既有分层次的,也有分方向的培养模式。如科隆大学,其经济系在会展教育方面的定位是培养已拥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会展高级经理,所以同时开办了本科和硕士教育。科隆大学还同时建立了一个会展经济研究院,以研究促进教学。而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定位为培养会展业的中层管理者和一线操作人员,教学突出应用性和操作性,实行学历教育和职业教学的结合,以满足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同时,德国的高校还以行业为划分基础,组成很多不同的课程模块,如展览管理、会议管理、大型活动管理、展示设计与搭建等模块。
(3)会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会展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但目前国内的会展教育过于偏重理论教育,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很多高校都会安排本科生在三年级或四年级进行实习活动,但这种安排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学生的实习活动更多的是自发性的,缺乏学院的组织安排。个别院校非常注重与行业的联系,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关系,但是多数院校没有与行业建立紧密的联系。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的后果就是,很多会展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之后选择会展以外的行业工作。在会展人才仍然紧缺的状况下,这是对教育和人才一种极大的浪费。
2、我国会展人才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我国会展高等教育而言,我国的会展职业培训历史更为短暂。会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决定了会展职业培训市场也是异常的热闹。会展职业培训市场所存在的问题与会展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十分相似,尽管两者的培训体系的特点不同。概括而言,国内会展职业培训市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利益驱动原因,许多机构争相开发会展认证培训项目,各种培训项目五花八门,不仅降低了认证的权威性,也让想参加培训的从业人员感到无所适从。
(2)大多数培训项目在开发之初便缺乏与专业协会和会展公司之间的合作,因而专业性、系统性不强,或者开发出来后难以执行。
(3)从培训内容的角度来看,现有的大多数培训项目在课程设置、师资安排、教材编写、考核标准等方面没有真正满足企业对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有的时候培训已经异化成为一种应试培训,以通过考试为目标,而非以培养合格的、适应企业需求的会展人才为目标。
对我国会展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建议
会展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这是由会展人才的复杂结构决定的。如图所示,一般认为会展人才分为核心人才、辅人才、支持型人才三个层次。由于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历史比较短,自然具备丰富会展经验的会展核心人才(或者说会展高级管理人才)的数量也就比较的少。而对于进入门槛比较底的一般性会展人才,其质量与会展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会展业从业人员90%以上都拥有高学历,一般都接受过专业学习或行业组织的认证培训,并可以注册专业技术职称。如会展业发达国家其展览业从业人员中71.8%有大学以上学历(其中11%有硕士学历),23.5%有大专学历。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企业需要的会展业人才不仅要有学历而且要具备各种技能。结合企业的需求状况和会展人才的结构,本文认为会展人才培养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科学分析区域会展业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有效进行专业定位。会展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会展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
让会展人才能够学有所用,实现自身的价值,最终达到两者的“双赢”。由于我国会展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的高校和相关机构在开展会展教育之前要对所处区域的会展业发展情况以及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按照刘学莉和徐虹(2005)“三位一指导”人才培养模式,政府应该通过宏观调控对会展人才的培养予以指导和监督,以保证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和会展人才培养的有序进行。例如,教育部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应该按照区域会展经济需求结合各地高校办学条件的原则,有针对地规划全国会展教育工作。对于会展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可以考虑暂缓高校开设会展专业教育。对于会展经济的中心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可以根据会展人才的结构、学历需求层次以及本地区的会展发展定位细化各高校的会展专业定位。另一方面,明确专业定位也有利于专业课程的科学设置。有了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就可以将很多不相关的课程剔除出去,保证课程设置的严谨性、系统性,从而有效提高会展人才的培养质量及针对性。
(2)高校会展教育要面向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教育模式。高校作为一个理论知识密集的地方,其实际操作知识相对比较缺乏。而会展专业作为一个和实际紧密联系的专业,恰恰需要高校向学生传授大量的实际操作知识。因此高校的会展教育必然要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必然要与企业进行合作办学。在国际上成功开设会展专业的院校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与行业协会和企业紧密合作。德国瑞文斯堡大学会展管理系的学生大多数是接受展览公司委托培训的。经过培训的学生毕业后还是回到原公司,为该公司服务。这些学生平时可以从展览公司得到工资,一般在学校里学习3年,1年半时间上理论课,一年半时间实习,通常3个月上课,3个月实习。学生反复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这样学习效果很好,培养了许多经验丰富、理论扎实的会展经理人。还有的高校积极参加有关的行业组织,如国际会议协会(ICC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