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白话文翻译

白话文翻译

时间:2023-05-30 10:37: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白话文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白话文翻译

第1篇

【关键词】白话新诗运动;白话新诗;五四

一、引言

对于“白话文”的渊源,一般可以追溯到唐代。一些敦煌史料研究者“基本承认变文是一种(白话)文学,认同变文是通俗(白话)小说的肇始”。

称“由初唐到晚唐,乃是一段逐渐白话化的历史。敦煌的新史料给我添了无数的佐证。”为确立“白话文”正宗的书面语地位,他极力寻找“历史的依据”。因此,在他那里“白话文”是极为宽泛的概念,它指与“官方文学”、“庙堂文学”相对的歌谣、语录、弹唱等形式的“民间文学”、“平民文学”,“一千八百年前的时候,就有人用白话作书;一千年前,就有许多诗人用白话做诗做词了……”一言蔽之,在看来,每个朝代都有“白话文”的存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白话史”。周作人则认为“现在的用白话的主张也只是从明末诸人的主张内生出来的。”

二、白话文运动

作为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他深谙思想内容与文体形式的关系,“我也知道有白话文算不得新文学,我也知道新文学必须有新思想和新精神。”但限于传统观念的漫长历史及客观条件的复杂,他强调白话文与文言间对立、分裂的一面,不遗余力地倡导“白话文”之工具性。“‘白话文学工具’是我们几个青年学生在美洲讨一年多的新发明。”

白话新诗运动是五四的重头戏,就曾经提出“近几十年来西洋诗界的革命,是语言文字和文体的解放。这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也是先要求语言文字和文体的解放。”而诗体的大解放是新诗运动的关键:“五七言八句的律诗决不能容丰富的材料,二十八字的绝句决不能写精密的观察,长短一定的七言五言决不能委婉达出高深的理想与复杂的感情。”然而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最繁荣、最高雅、最贵族化的一个文类,让口语性白话成为现代诗歌主要语言,在审美上存在一定阻力。在倡导“文学革命”的时候也清醒地指出,白话诗歌是最难的“壁垒”:“现在反对的几位朋友已承认白话可以作小说戏曲了。他们还不承认白话可以作诗。这种怀疑,不仅是对于白话诗的局部怀疑,是在还是对于白话文学的根本怀疑。在他们心里,诗与文是正宗,小说戏曲还是旁门左道。他们不承认白话可作中国文学的唯一工具。”在尝试白话诗创作的初期也如此感叹白话诗的艰难:“我的《尝试集》起于民国五年七月,到民国六年九月我到北京时,已成一小册子了,这一年之中,白话诗的实验室里只有我一个人。因为没有积极的帮助,故这一年的诗,无论怎样大胆,终不能跳出旧诗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诗歌为他提供了借鉴的模板和参照物。因此,时期的诗歌翻译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形成时期的创作母体。

三、白话文运动中诗歌的翻译

以下是用白话文形式翻译的外国诗歌:

(一)You will love me yet!( 伊丽莎白·芭蕾特·布朗宁)

You will love me yet! --What I can.

Tarry your loves protracted growing;

June rear’d that bunch of flowers you carry

from seeds of Aprils sowing

I plant a heartful now , some seed

At least is sure to strike.

And yield--What you will not pluck indeed

Not love , but , maybe , like.

You will look at least no loves remains,

A glares one violet

Your look ?--that pays a thousand pains

What is death? You will love me yet!

你总有爱我的一天

你总有爱我的一天,

我能等着你的爱慢慢长大。

你手里的那把花,

不也是四月下的种,

六月开的吗?

我如今种下满心房的种子,

至少有一两颗,生根发芽;

开的花你是不要采--

不是爱,也许是一点但喜欢吧。

我坟前开的那一朵紫罗兰--

爱的遗迹--你总会看它一眼;

你那一眼吗?抵得我千般苦恼了;

死算什么?

你总有爱我的一天!

全诗所体现的,是一个女子对其爱人忠贞不渝的爱以及获得真爱的决心。我们从的译本中感受到布朗宁夫人炽热充沛的情感和扣人心弦的力量。尤其是结尾的一句:“死算什么?你总有爱我的一天!”将一个处在热恋中的人的倔强、坚持和无畏表现的淋漓尽致。试想假如将此诗译成文言诗,原作一气呵成的气度就会被破坏,只能是勉强达意但是学究气会很重。普通大众对诗中表达感情的共鸣将会大大降低。

(二)Over the Roofs(Sara Teasdale)

I said, "I have shut my heart,

As one shuts an open door,

That Love may starve therein

And trouble me no more."

But over the roofs there came

The wet new wind of May,

And a tune blew up from the curb

Where the street-pianos play.

My room was white with the sun

And Love cried out in me,

"I am strong, I will break your heart

Unless you set me free."

我说“我把我的心收起,

像人家把门关了,

叫‘爱情'生生地饿死,

也许不再和我为难了”

但是五月的湿风,

时时地从那屋顶上吹来;

还有那街心的琴调

一阵阵地飞来。

一屋子里都是太阳光,

这时候“爱情”有点醉了,

他说:“我是关不住的,

我要把你的心打碎了!”

以上是翻译的版本,网上还有一个文言诗的版本:

既将心闭幽,情似门内囚,日久成饿殍,无计使余愁。孰料东风长,挟雨润房梁,街畔忽入耳,琴韵声悠扬。暖阳耀深闺,幽情呼欲飞,困我岂久长,奋飞将心碎!

经过对比,翻译的白话诗版本在表达原诗意思上明显优于文言诗版本。全诗音韵自然,节奏流畅,立意新颖,充满美感,体现出翻译和创作的密切关联。在这首诗的翻译中找到了“白话诗体的基本范式:相对工整的诗节,基本平衡的诗行,整齐匀称的节奏,规律一致的韵式”,难怪自称这首译诗为中国白话诗“新诗成立的纪元”。当代学者也在考察了在20世纪初的20年间的诗歌翻译后,发现的译诗明显经历了“从模仿诗体到有机诗体的转变”。

例:无题

电报尾上他加了一个字,

我看了百分高兴。

树枝都像在跟着我发疯。

冻风吹来,我也不觉冷。

风呵,你尽管吹!

枯叶呵,你飞一个痛快!

我要细细的想想他,

因为他那个字是「爱!

四、小结

白话诗指和后打破旧诗格律,不拘字句长短、用白话写的诗,也称“语体诗”、“白话韵文”。现代不多用“白话诗”这个名称,只称“诗”,把传统格律诗称为旧体诗。1919年2月在《新青年》二卷六号上发表的八首白话诗,是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他的《尝试集》(1920年),是我国第一本白话诗集.白话诗也叫“现代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在“新诗”成为一种大多数人接受的现代诗歌体制以来,一丝毫“我”泛滥成灾,到处是“我是”、“我像”、“我爱”、“我愤怒”、“我悲哀”之例的直白句式,在语言方面助长了滥情主义(英雄主义与感伤主义是它的两面)倾向;二是语法上受西方逻辑化修辞的影响,单复数、代词、虚词、因果词、时态词、以及形容词加主语的修辞格大量进入了诗歌,加剧了诗歌的散文化倾向。

【参考文献】

[1].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第2篇

课程实施有三种取向,一是得过且过取向;二是改编或适应取向;三是忠实或精确取向。第一种取向是避开问题,而不是指向目标。第二种取向意在重视课程实施者的变通运用。而第三种取向,则是实施者完全反映课程设计者的意图,不管适当与否,都依样画葫芦。从我国现阶段的各种事实来看,我们的高中语文课程实施遵循了第三种取向,即自2003年4月我国出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言文教学也有相应变化。

为数不少的教师爱跟风,这就导致语文教育史上出现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两极格局。2003年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言文是“文”和“道”的统一。在这样的指挥棒下,铺天盖地的文章跳出来指责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只关注“工具性”,即“文”,而忽视文言文的“人文性”,即“道”。大多数文章极力抨击传统文言文教学的腐朽,提出应该在课堂上缩短文言文字词句翻译的时间,更有甚者提倡完全不要这一环节的时间,而是放在课下学生自己完成。新一轮的文言文课堂教学高举人文性的旗帜,整堂课程都只在人文性的感悟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用之于白话文的阅读目标用之于文言文教学中

白话文是在以后提倡起来的,它广泛吸收西方的词汇资源、语法结构,在语言、文字、思想等多层面展开。因而,白话文的阅读目标在于重文理,注重文章的整体感知、感悟。采用白话文的阅读目标来展开文言文教学,就是要求老师和学生抛开文言文的中国特色,采用西方思维方式来教学,打破惯有思维,断章取义,统而概之来完成文言文教学。

总之,将白话文的阅读目标完全应用于文言文教学当中,实行文白混教,淡化了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界限,是以现代文的思路统摄文言文,引导学生重文理而轻文字,使学生的学习零碎而不系统,肤浅而不扎实。

2.将课程标准中的“人文性”、“综合性”极端应用

越来越多的教案表明,现代的文言文教学以凸显“人文性”和“综合性”为主,认为只要做到了“人文性”的感悟,“综合性”的概括,这堂文言文教学就是好的。而“人文性”的综合感悟,又以学生为主。这样的氛围下,我们的语文老师把严谨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散乱的、不系统的、没有指导的所谓“学生主体”活动。老师主要让学生学会感悟,至于怎么感悟,没有明确的说明,也没有办法说明,这样的感悟,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老师只有把大家说的都总结起来,最后,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散漫凌乱,对知识没有一个系统的吸收,甚至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学生学的知识完全是错误的。

二、文言文教学与评价的脱节

课程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由于我国国情的原因,我们多采用目标评价,而目标评价又以高考评价为主。

然而,通过对2003-2011年以来的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分析发现,课改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与高考评价存在脱节的现象。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部分共20分,其中实词、虚词和句子翻译占分14分,内容分析占分6分。2004年文言文部分共20分,实词、虚词和句子翻译占分14分,内容分析占分6分。2005-2011年文言文部分共19分,实词、虚词和句子翻译占分13分,内容分析占分6分。

在全国卷的文言文考试当中,我们发现高考考查的是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和句子翻译的把握,即对文言文“工具性”的掌握和运用,这与当下我们提倡的所谓摒弃工具教学,走向人文圣殿的文言文教学是脱节的。也正是由于如此,越来越多的老师迷惑不解,我们既不能走以前“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又不能走人文体悟的圣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到底该何去何从?老师们的迷惑是有道理的,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有不完善的地方,而文言文的评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样,实施和评价的不同步,会导致文言文教学的进一步衰竭。那么,要解决两者的脱节问题,就应当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做到教学有目的,评价有反馈的双向统一。

三、文言文教学与评价的和谐统一

1.文言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其实2003年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一目标告诉我们,文言文的“工具性”教学依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能因为课改前这一方面的教学出现滥觞而对其全盘否定,然后在全盘否定的基础上又全盘肯定“人文性”教学,把两者极端化,造成“人文性”教学的滥觞,其危害是可想而知的。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高考学生在文言文这一部分的得分并不高,这不能不说是两极化的后果。

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我们可以借鉴容理诚老师执教《劝学》的案例,正确运用白话文教文言文,这里,我们强调的是用白话文而不是用白话文的教学目标来教学文言文。容老师以文章的第三段为例,通过“听答”、“听写”两种方式让学生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并且理解文言文单音节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再抽取典型的文言句式加以归纳,让学生掌握此段文言文的一般规律。然后,是“训练与测试”,容老师将自己根据《史记》改编翻译的一个白话文故事让学生参考学过的《劝学》第三段翻译成文言文。在翻译过程中,学生精神高度集中,全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有的忙于查找工具书,有的在互相交流,容老师则在旁边适时的加以指导。整个课堂既安静又忙碌、既和谐又高效,既是“工具性”的课又是“人文性”的课,既有学生的主体又有老师的主导,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培养学生使用有关工具书及查找、筛选资料、分析综合资料的能力,又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学生不仅能熟悉教材中的文章内容,更能读懂教材外的浅易的文言文的内容。

2.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的命题建议:加大主观题比例

为什么同样是语段阅读题,文言文阅读却要遵从所谓的“标准化”让选择题独占鳌头,而现代文阅读题却只有一两道的选择题。难道说我国古代的文本过于艰深导致学生无法用现代汉语阐释?还是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忽视了文言文能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供给养?由于对于古代作品的评价未必做到千人一面,那么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简答题的优势明显要高于选择题。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主观题来抒发感想,而阅卷者完全可以采用与现代文阅读简答题相同的批改方式来评判。

高考文言文必须体现文言文教与学的特点,试卷应该重视主观性试题。让学生在考卷中能够发表见解,提出个性化意见,培养学生积极创造的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文言文教学和考试才能真正培养、检测学生的真实的文言文水平和能力,也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语文素养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一些工具性的能力,还应该包括思想品德、审美鉴赏、知识拓展、情感价值观等人文性的能力。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从加强文言文的语感教学和语感评价方面入手。

第3篇

关键词: 整合概念 《滕王阁序》 翻译

一、概念整合理论

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一种意义建构的理论,是一种框架式的认知模式。依据Fauconnier的理论,语言的本身并不能进行认知的构建,但能提供给我们最少的但足够的信息,让我们找到某一语境下用于建构的认知域和认知原则。而当语言与现存的认知域和认知原则等背景框架结合起来,意义建构就产生了,而且这一建构所产生的效果所含信息量非常丰富。所以翻译作品的原文为译者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线索和提示来构建一个基本的概念。此外译者又必须根据读者的认知语境进行新的概念整合,整合出新的空间,从而主动积极且即时动态地构建新的意义,便于读者对译文的认知。王斌教授认为概念整合理论描述的是语言结构对概念结构的激活方式,而不是推倒公式。概念结构的内涵是体认模式,概念整合理论对翻译的解释表现为在原语和译语中的双面体认模式激活,即原语中的概念结构激活译者的不仅仅是对原文的各种认知解读,同时也激活译者在译语中的种种认知解读,译文的再现是概念整合的效果(王斌,2011)。本文将从王斌教授所论的概念整合理论的4个基本网络机制出发,探讨一下维基百科网上现行的《滕王阁序》的英文翻译。以下将分别从简域网、镜像网、单域网和双域网这四个网络机制一一对应来解读以上所提到的文本翻译。

二、简域网

根据王斌教授对简域网的解读,简域网的空间中存在两个心理空间。一个容纳互不关联的各种因子,另一个则包含的是某种关系结构。映射产生的方式是将一个因子填入另一个空间的结构关系中,从而形成附值结果。

例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儒下陈蕃之榻。

It is the refine of substances, the treasure of God. The ancient sword found there shines its light to area between the star of Niu and Dou. There are elites in its people, since the land is blessed. Chen Fan prepared exclusive ta for Xu Ru. O, the grand Hongzhou City.

以上的一句古文选自《滕王阁序》的第一部分,其白话文的意思为物内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儒设下几榻。再看翻译的英文中的the treasure of God。原文中说的是天,白话文的解释也为上天。可在英文译本中翻成了God。在译者翻译的过程中,他的思维模式里存在两个空间,一个是中文认知语境中的,一个是英文认知语境中的。在译者翻译行为完成之前,译者的其中一个心理空间容纳了两个互不关联的因子,一个是上天,一个是英语中的God。当这一个空间里的因子填入译者的另一个空间的结构关系中时,那么等值结果就形成了。就是《滕王阁序》中的天对应的是英文中的God。其实,从天和God对两种认知语境下的人们产生的影响来看,这是一种完全对等或完全植入。

三、镜像网

镜像网中有两个映射空间。这两个映射空间各有一个关系结构框架,他们的组织结构相同。映射的方式是通过两个空间相叠加产生新的空间以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王斌,2011)。

这种相叠加的思维方式在《滕王阁序》的翻译中也可以见到。对于译者来说,《滕王阁序》的原文激活译者的更多的是两种文化中相同的交际认知模式。如:

例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The chants spreading from the fishing boat in the dusk storm the coast of Poyang Lake.

例句中古文的白话文翻译是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从这一例句及其翻译我们看出,虽然是不同文化中的人,他们体验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方式不同,但他们的交际模式也仍然完全有可能相同。如例2中的古文句中的后半小句为一个非常明显的动宾结构;再看前半句的白话文翻译,渔舟唱晚指的是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这样一来,此例中的文言文就是一个主谓宾即SVO结构。再看对应的英文句,把它划分一下句子结构后发现英文中的主语为The chants,谓语为storm, 宾语为The coast of Poyang lake,而句子中的其他成分也就是一些补足语,并不影响整个句子的完整性。

四、单域网

单域网的映射是双向映射,而且同时投向作为整合空间的第三空间。这样整合空间的组织框架既可来自源域,也可来自的域(王斌,2011)。而在翻译这一十分复杂的人类活动中,原文同时激活译者在原文和译文两个交际模式。那么此时,译者就面临了一个选择的问题。

例3.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I envy Zong Yi’s heroic spirit of "break the waves riding the wind", though I also have a pulse to become a soldier.

例句中古文的白话文的解释为我羡慕宗悫那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也有投笔从戎的志向。读完翻译句,我们不难看出翻译句完全是译者对原文交际模式的认同。那么这种翻译法对于此文的读者来说就是洋化翻译。很明显,译者在翻译时面临归化和洋化两种翻译方式。如果是归化翻译的话则需要把暗含在“乘长风破万里浪”这句诗词里的隐含意思即有远大志向翻译出来,但译者在这里放弃了后一种选择,选择了洋化翻译。这样的一种选择更能体现新的思想或新的文化在译文中的形成。通过阅读这句古文的洋化翻译,那些英语认知语境下的读者更能了解中国的一些古典文化,从而能对中文认知语境下的人的体认模式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选择何种认知模式只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所谓的“唯一性”很难立得住脚。譬如,为了使英语语境下的读者更能体会胆小如鼠这成语的含义,大多数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将它直接翻译成as timid as a rabbit,因为英语认知语境下的读者用来形容一个人胆小的时候习惯用兔子来形容。显然,这种翻译对于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是归化翻译,他们接受起来更快也更容易。

五、双域网

根据王斌教授的观点,双域网与单域网不同的地方就是前者在整合空间里的组织框架分别来自两个输入空间即源域和的域。王斌教授还认为在整合空间里,新概念结构往往来自两个空间的概念冲突。

例4.台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The city lies between the military-vital place between Yi and Xia. The host and guests are all the best of the southeast of the country.

例句中的古文的白话文解释为:城池坐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英俊之才。 我们看到原文的白话文将夷夏之交解释为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而英文翻译为 the military-vital。不难看出要害这一词的翻译存在强烈的文化冲突。即使在汉语的语境中它除了指军事要地之外也可以指一些重要的交通运输的道路,还可以是一些重要的商道。显然译者在这里取的是第一可能性的解释意思。再看英语翻译,先是军事的这个英语单词即military,紧接着又来了个重要的即vital,很明显这是一个经多重概念整合后的翻译,最后达成的一个结果。因为无论是在汉语语境还是在英语语境中,只要是牵涉与军事方面相关的,一般都比较重要,因此译者选择了这种翻译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

六、结语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交际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地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冲突。这些冲突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不同认知语境下的人对于世界的不同的认知体验造成的。而概念整合理论正是从不同的体认模式入手来研究语言,这为翻译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因此,认知语言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丰富了翻译学的研究。本文从概念整合理论对《滕王阁序》的翻译指导实践入手,举例论证了整合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这为研究其他翻译作品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斌.整合翻译再论[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

[2] 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与思考[J].外语研究,2004.

[3] Fauconnier,G.&Turner,M.Conceptual projection and middle Class.UCSD Cognitive Science Technical Report 9401,1994.

第4篇

关键词: 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现状 成因分析 教育反思

在封建时代,中国的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类型,书面语言又可分为素服语(日常或商用语)、制服语(初级古汉语)、礼服语(高级古汉语)三种类型[1]。今日我国中学生所学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然而在教学当中,大部分老师忽略文言文的语言属性,更多的是追求其背后的文化和文学价值。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中学生很难掌握基本的文言常识,文言文阅读能力普遍偏低。

一、中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现状

中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现状可以概括为:阅读兴趣普遍偏低;文言常识掌握较少;找不到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车丽涛[2]的调查显示显示,从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的学生普遍对文言文缺乏兴趣,数据显示喜欢学习文言文的学生只占总体的20%~40%。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一方面是文言文本身晦涩难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的讲解过于单调乏味。

文言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同其他的语言一样有自己的语法、结构、遣词和句式。这些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常识,通过学习文言文来习得文言常识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学习方式。但是,姚富根、张厚感和顾振彪[3]的调查研究显示,150份中学生的问卷中,平均分只有27.5分。大部分学生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常见的文言句式基本不懂,不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刚刚具备阅读初级古汉语的能力。有很多学生对文言文饱含学习的兴趣但苦于找不到理想的学习方法,很多教育者也明白掌握文言常识对于阅读文言文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课程目标和考试制度的压力,不得不将教学重点放在讲解文章大意和记诵经典篇章上。

二、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偏低的成因分析

(一)功利主义目的:文言文的实用性太低

语言的实用性,就是语言作为交流和表达思想观点的工具属性,决定语言实用性大小的关键因素就是普及和创作。在普及程度和创作难易上,白话文相对于文言文的优势不言而明。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语言和学校教学语言,全部都采用白话,文言在我们的普通生活中已然消失。

作为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对待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态度可以用“避难就易”来形容。他们从出生接触到的就是白话,用白话进行交流或者写作对他们来说比较轻松简单;对于文言,没接触之前就不懂任何文言常识,在不懂文言的基础上去领悟微言大义的文言文,难度可想一般。中国的文言文又不同于欧洲的字母文字,在复杂性上远远超过字母语言。

(二)社会因素的影响:“五四白话文运动”和“简化字”推广的影响

人们意识观念的改变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而造成我们轻视文言文的社会因素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它的成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但是,我们要反思这样一个问题: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一刀切”到底隐藏着什么危害?作为的倡导者,他们没有折中的路可走,但作为后人的我们又是否正确吸取了先辈的改革精髓呢?白话文运动中,一再强调他的“再造文明”的梦想,倡导者们是要建立一种统一的、全民的、没有士与民之分的新白话,要有白话的肉身和文言的灵魂[4]。我们如今使用的白话文只具备语言最基本的工具性,却缺少语言的文化性。

五四白话文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观点和立场是否偏激还有待于商榷,但它对当今的文言文教学造成的阻碍却是毋庸置疑的。另一个影响文言文教学的社会因素就是简化字的推广使用,如今我们使用的简化字有着非常多的便利之处,但它同时造成文字隔阂。文言文中存在大量的繁体字,这给中学生的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三)教育的缺失:我国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有失规范

中学生整体性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偏低,已不再是简单的师之惰的问题,对于当今教育来说,这只能说明当今的文言文教学存在严重的缺失和不规范。我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文言文教学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编排不系统、学习评价标准不完善。

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学会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而不是读懂甚至背诵课本上的那几篇文言文。正如前文所说,通过学习文言文来学习文言常识,这是学习文言的基本方式。而现实中我们却遇到了语言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矛盾[5],在有限课时和学生有限精力的条件下,既要求学生学会文言又要求学生接受人文教育,这是不现实的。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教学目标,只有分清主次、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收到应有的教育功效。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择的文言文没有科学的系统性。学生要学的是一门语言,课程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往往坚持“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标准,相对忽视了学生学习文言的适应性标准。教材编排的传统总是以文学史为序,这种编排方式偏重于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6]。

在考试制度的压力之下,文言文教学不得不改变语言教学的正规路径以适应最终的评价考核。目前高考对文言文采用标准化的测试形式,内容就限制在教材中那几篇选文当中。这就不得不引导老师和学生们反复的“咀嚼”课本,语言学习的动力完全被考试得分的动力所取代。

三、如何正确对待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

(一)明确文言的价值所在

文言作为一种与口语相对应而存在的书面语言,历经华夏五千年而延续至今,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实用价值。民国以前的所有典籍著作(方言和白话小说除外)均由文言文体写作而成,要直接阅读这些资料必须熟练掌握文言基本常识。文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载体就是文言的价值所在。

学习文言是阅读中国传统经典的前提。自民国废除读经,改文言文为白话文以来,传统经典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历经几十年白话文教学之后的今天,

精通文言的学者已为数不多,社会上的大部分人已经丧失直接阅读中国传统经典的能力,这势必造成一种语言界的“文化断层”。当我们再去品味传统文化经典的时候,我们能够阅读的只是别人翻译的白话文。

文言本身具有修饰性和美感,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精雕细刻的传统之美。这是文言本身超越白话又与白话的工具性、实用性相互补的价值。今天,当白话身上的文化责任已经全部剥落以后,人们已经开始表现出对白话的反感。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白话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方言白话、网络白话、舶来白话等等层出不穷。这些形式各异的“变异白话”在彰显白话复杂多样性的同时,也表现出白话的低级性。

(二)探寻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育机制

上文我已经探讨了我国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主要失误,即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编排不系统、学习评价标准不完善。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安排中,要抓住“熟练掌握和运用文言进行阅读”这一主要教学目标;按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般规律合理安排教材;制定以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为标准的评价制度。除上述几点之外,还应当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育机制就是教育各要素彼此之间相互协调的运行方式,具体到文言文教学,就是要保证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内容和评价制度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只有建立稳定有效的教育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辜鸿铭,著.颜林海,译.春秋大义[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67-68.

[2]车丽涛.关于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的调查[J].克山师专学报,2003(1).

[3]姚富根,张厚感,顾振彪.中学生语文状况调查报告(二)一一从三百份测验卷看当前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存在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1(3).

第5篇

【关键词】文言文;初中语文;对策研究

引言

初中中考中对于文言文的考核主要在背诵和翻译两个方面,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通过改变自身授课方式,通过授课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够对文言文进行快速高效的理解与记忆。不仅要帮助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记忆,还要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同时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翻译能力,以便于应对考试中课外文言文的翻译题目,从而提高学生在考试中对于文言文方面的竞争实力,让学生在此类题目中能够保证不失分,才能使其在激烈的中考中与其他同学不被拉开差距,获得进入更好高中的机会。

一、初中文言文授课中存在的困境

(一)记忆较混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背诵,对文言文进行强制性的记忆,但初中文言文数量较多,需要进行长时间大量的背诵,且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含有一定的韵律,导致学生在学习和背诵后容易产生混乱,却无法发现错误,使其在无意识的背诵中错误的记忆得到加深,而在短时间内难以返现和进行有效改正,尤其是在严峻的考试中,考试氛围和考生心理极度紧张,极其容易让学生产生记忆混乱的错误,而在检查中无法发现记忆混乱的错误或发现后无法及时改正,使其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从而降低其在考试中的总体分数。

(二)记忆较慢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韵律,但其和古诗词不同,其篇幅通常较长,初中的文言文字数综合数量较大,但为保证学生的此领域得分率,教师会让学生将重点文章进行全文背诵,对于非重点文章进行重点段落的背诵,因此,学生需要背诵的数量较多,甚至很多同学为完成背诵任务,强行挪用休息时间,而导致第二天的学习难以进行,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计划。

(三)记忆较短由于初中总体文言文数量较多,学生在进行背诵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背诵,而文言文的背诵需要及时的复习,极多的数量需要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复习和学习导致其对被搁置的文言文产生遗忘,使学生在最终的集中复习当中,对于遗忘的文章进行重新背诵,会使学生对自己的真实水平产生错误的认识,产生认为自身记忆牢固,但在考试中感觉熟悉却无法想起的问题等[1]。

二、初中文言文解决困境的应对策略

(一)故事教学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逐字逐句对文章进行翻译讲解,然后让学生自主背诵,而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迅速的完成文章记忆,而故事教学,是指将文章所讲的故事用白话文进行授课,让学生真正了解文章内容,对白话文进行简要记忆,从而使学生在文言背诵中能够借助白话文的提示,以提高背诵效率。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伤仲永》这一文言文的教学时,可以先通过伤仲永故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从而降低文章背诵的难度。

(二)影片教学大部分文言文都是对某一事件的讲述,或对某件事物的议论,以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文章相关的影片,通过影片的播放让学生牢记文章中的内容,从而对文章产生深刻的了解,将文章与影片自主结合,使学生的影片记忆牢靠程度与文章记忆牢固程度相互捆绑,让学生在复习时,能够通过记忆影片内容而对文章内容进行精确快速的回忆[2]。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之相关的短片,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

(三)演绎教学让学生对学习完毕的文言文文章的内容自主编撰话剧,并经过排练后在班级内进行演绎,通过演绎文章当中的角色加深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所演绎的内容进行长时间的记忆,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和表演天赋进行文言记忆,使其文章能够通过话剧在学生的内心建立长久记忆。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曹刿论战》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指导感兴趣的同学形成小剧组,对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编排演绎,复述文章内容,让参与演绎的同学通过自身演绎建立文章的长久记忆。

(四)单词教学对于文章中出现较多的单词和短句进行严格的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该单词的应用方式和多种含义,在文言文中阻碍学生阅读的内容往往使个别的特殊词汇,因此在日常过程中积累文言文的关键词能够使学生在进行课外文言翻译时,通过结合关键词结合上下文对文章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与翻译,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第6篇

关键词:鲁迅;意识形态;翻译思想;操控;异化与硬译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172-01

鲁迅不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33年的翻译生涯中,花费了大部分的精力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鲁迅就像中国的普罗米修斯,把国外当下的新观念和革命思想引入国内,启蒙大众。他提出了许多独特和富有争议的翻译主张。下面就多元系统的角度,分析意识形态对鲁迅翻译思想的操控和影响。

一、多元系统和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

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 佐哈尔提出了多元系统这个概念。他将翻译文学视作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子系统。历史的变化与冲突会使翻译文本中出现“差异、谬误。模棱两可、多元指涉,以及‘异质’的混乱”。翻译的地位和策略的选择取决于系统的状态。翻译文学在文学处于“幼稚期”或是“边缘”、“弱小”状态,或是经历“危机”或转折点时,可能会成为主要活动。在这三种情况下,翻译和重大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引进新的思想,语言和写作模式,以帮助构建文学新模式。在某一阶段的实际翻译活动中,译者还会受到规范的制约。图里(Gideon Toury)将其称之为伊始规范(preliminary norms)和起始规范 (initial norms)。翻译规范决定了译者对文本的选择和译本的倾向性,即是倾向于原文本还是目标文化。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不同译者译出的统一文本会出现很多的差异。根据这种差异,列费维尔(Andre Lefevere)在《翻译、重写与文学声誉的操控》一书中,提出了重写(re-write)概念。翻译是“最明显的重写形式”和文学操纵行为,而且“不论其动机如何,均反映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翻译策略和文本选择都是由目标文化的主流诗学以及意识形态所决定的。

二、意识形态操控与鲁迅翻译的选择

“翻译并非在两种语言的真空中进行的,译者作用于特定时间的特定文化之中,他们对自己和自己文化的理解是影响他们翻译方法的诸多因素之一。”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关键因素,从大的方面讲,意识形态不仅包括了世界观和哲学思想,从细化方面来讲,意识形态和政治紧密相连,决定了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主张。

鲁迅在当时国家和社会矛盾不断升级,国民愚昧的情形下,以文学翻译为武器,向传统的意识形态发起挑战,提出了自己救亡图存的文学革命路线。具体来说,意识形态对鲁迅翻译思想的操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翻译的动机。作为肩负救亡图存重任的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

第二、翻译文本的选择。鲁迅始终坚持“拿来主义”,也就是原作内容必须是有利于改造国民“劣根性”,有利于民族民主革命的。因此,鲁迅翻译的选材,多来自于曾经或者正在受帝国主义或者本国统治者压迫的国家,如俄国,北欧,波兰,日本等。这些作品大多反映了当地人民生活的苦难和民族解放运动。鲁迅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能够激起本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侵略以及压迫的斗争精神。

第三、翻译策略和方法。鲁迅始终主张“直译”。认为译文应“尽量保存洋气”和“保存异国的情调。他的“直译”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提倡不要按字死译,应当要“正译”,以此来丰富白话文的语法和表达方式。他的“硬译”一度引起争议。而根据后来白话文的发展和中国现代文学的逐步确立,我们可以理解鲁迅的意图:翻译时“最要紧的是我们自己的批判”,翻译应当“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手法”。

“从目标文学的视点来看,所有的翻译都意味着为了某种目的对原文文本进行某种程度的操纵”鲁迅的翻译思想,深深的打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的标志。我们可以从鲁迅的个案分析中看到,在特定社会政治环境下,意识形态对翻译行为的操控,以及译者及其翻译作品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四、小结

多元系统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切入点,给翻译史上一些富有争议的现象提供了更为合理的解释。文学翻译开始被当作一个完整的文学系统进行研究。作为这个系统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意识形态对翻译者及其翻译活动产生了不可避免的作用和影响。鲁迅在其翻译生涯中,一直关注着政治和翻译的关系。他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察觉到了政治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微妙互动,并很好的将其应用到了自己的翻译之中。他以自己的翻译实践,证实了译者,翻译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彼此操控和影响。他所提出来的“硬译”观,对白话的形成和中国现代文学的构建,都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翻译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鲁迅对意识形态和翻译之间的反思和利用,是文学翻译史上宝贵的财富。直至今天,仍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多元系统[J].外国文学,2004(4)

[2]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地位[J].中国翻译,2000(4)2-8.

第7篇

细心观察的人可以发现,在容老师的对译课堂上,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中心的。这有别于串讲课堂,传统的串讲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效率较低,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容老师的对译课堂则另辟蹊径,它立足于学生的需要,以已知论为教学理念,让其达到维果茨基提到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由浅及深、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提升其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一、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

在执教《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容老师先把本次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地告诉同学们,即学会“善、志、念、必、得、知、谓、乃、绝”这几个字的意思并学会使用它们。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看起来简单,但对于学生的意义却是非一般的。

教学目标清晰明朗,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指出,人们普遍存在习得性无助感,即对于看起来困难的事情容易产生放弃或挫败的心理反应。在文言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往往设立得大、泛、空,在短短的一节课内,既要求学生掌握字词的用法意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又要求学生体味课文中的人生哲理。这样的教学目标表面上看起来符合新课改中三维目标的要求,但却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当学生看到这些离自己似乎十分遥远的目标时,就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久而久之,对文言文学习只会感到厌烦和无助。而容老师的课堂却恰恰相反,他要求在这一节课内,同学们只需要掌握这9个词的意义并学会使用,教学目标清晰明朗,学生对自己本次课堂将要学的东西一目了然。

容老师常说:“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我们只有在积累字词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正如全国语文特级教师韩军在《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一文中写到: “重文言字词解释、轻文章内涵感悟是舍本逐末,抛开语言教学,一味延伸拓展则是舍弃基础,违背认知规律的‘吃夹生饭’。”可见,只有在字词上把好关,学生才能得到自学文言文的主动权。

二、未知到已知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新知识

传统文言文教学大多采用串讲的方式,教师的宝典就是8个字“句句弄懂,字字落实”。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机械、呆板,扼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这些教师的眼里,学生们都是未知的主体,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知识灌到学生脑袋里。事实上,这样的照本宣科,学生能吸收的少之又少,更不要提运用了。容老师的对译教学却另辟蹊径,他首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配合《高山流水》的优美音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再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温习曾经学过的文言字词;最后通过测试的方法鼓励同学们开发自己的潜能和知识储备,把老师编写的白话文断翻译成文言文。从这一系列的步骤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把学生看成是已知的学习主体,老师只是引导学生去学,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从教学理念上颠覆了传统的文言文串讲形式。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对客观世界、知识理论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而不应该由教师来为他们创造,教师在学习中承担的只是引导的角色。新课改也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但在文言文教学的实践中,却常常事与愿违。由于串讲的局限性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机械刻板,学生依然是被动的学习。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产生了偏颇,在他们眼中学生是未知的,这种看法显然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储备、经验和理解,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想过或者没有适合的方法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发生联系,形成学生自己的认识。容老师细心地观察到了这一点,他常说:“理念对了,才能做正确的事。”因而他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用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把新旧知识糅于一体,让学生在温故知新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效率,既是完成课程目标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由浅及深的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容老师执教的过程是值得细细体味的。他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指导他们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其次让学生逐字逐词逐句地翻译,温习学过的内容;接着让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最后才让学生用书面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我们可以发现,容老师的教学过程是由浅及深的,其中包含了对旧知识的回顾、对新知识的铺垫和对教学目标的实践。更重要的是,这种由浅及深、层层递进的教学过程是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

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是有一个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假如忽视了这个过程,不但达不到教学目标,还可能造成学生学习的障碍。而容老师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他立足于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朗读课文开始测试学生的总体水平,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及深、层层递进,照顾到各种学习水平的学生。对比之下,传统串讲却与学生的认知相违背。教师上课的形式主要是“满堂灌”,缺乏层次性,忽略学生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背景。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不一,文言文的掌握程度也不同,教师应当注意到这种差异性,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学习文言文的环境,而不是千人一面,忽略学生的真正需要。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认为学生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独立达到的水平,而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即学生通过学习以后能够获得的潜力,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为最近发展区。容老师的对译课堂就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概念,他所设计的白话文材料源自生活,联系实际,但白话文材料中又包含了本节课需要掌握的文言字词,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合理的。在这个过程中,容老师实际上已经在引导学生到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发挥其最大的潜能。

第8篇

运筹帷幄的意思(问答详解)问:运筹帷幄

答:运筹帷幄这个成语的本义是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后来形容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方面)我比不上张良。

我们通常在使用的时候用它的寓意,形容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运筹帷幄的近义词是运筹决策。“运筹帷幄”和“运筹决策”都是制定作战方法,但“运筹帷幄”还有考虑决策的含义,“运筹决策”则有筹划情况的意思。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一、文言文朗读的要求

文言文的朗读和白话文的朗读要求是一致的,即要求朗读做到:读准、读懂。

1.读准。这里的读准至少包含:读准字音,读准句子,读准语气。其中,读准句子很重要。文言文离我们久远,句义和白话文大不相同。在读句子的时候,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停顿的规律,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范读。教师通过范读要做到声情并茂、先声夺人,把文章的内容传达给学生。同时通过领着通过朗读,让学生品味文言文中的独特情味,捕捉文言文的美感,从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陈情表》这篇文言散文,当读到“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时候,同学们深深地被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真正体会到“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2.读懂。读懂只要求学生能基本掌握文言文的意义。教师教学时,可以事先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对照注释来读课文,在初读课文意思的基础上再来诵读课文。然后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自然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品位文章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感情,增强了自己的文言文的语感。比如在学习《腾王阁序》一文,文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句的用典即属暗用典故,若没有读懂,就没办法体会作者不为当世所用的自怨自叹的复杂情感。

二、文言文朗读的方法

文言文朗读的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就教师的教学指导而言,我认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要做到:预读、解读、品读、诵读。

1.预读。高中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查阅网络或词典,了解文言文的作家和作品的写作背景,并结合课本上的注释,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

2.解读。解读首先需要弄清楚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然后还需要结合语境。学生利用已有的古汉语知识和手头资料来分析文言文的语言并翻译成白话文。这样就能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3.品读。品读是指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与体会文本的写法技巧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文言文的文体也很多,教师指导学生品读时,要提醒学生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对文章的具体特征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进行深入地分析。

4.诵读。诵读需要对文本有深厚的理解。学生理解后,通过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朗读品味,背诵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确记忆。

三、文言文朗读的感悟

文言文的朗读的感悟要体现在:语感、美感、情感。语感是读者的语言能力方面而言的,美感是读者感悟文本的美,情感是读者读文本后的感情升华和思想、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1.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崇尚诵读的佳话。然而,高中学生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但是许多学生读文言文时常犯“心口分离”的毛病,常常读错。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两种方法:(1)提前布置预习,以此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2)诵读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如:范读、齐读、个读、分段读、播放唱片录音后要求学生仿读等。学生可以通过声音的轻重、停顿、语气的舒缓、抑扬,甚至情态、动作的外化,充分表现作品的内在含蕴以及艺术魅力,加深对文本的认识,以达到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与作家的情感形成了共鸣。

2.重视阅读感悟,让学生感受文言文之美。古文中的抑扬顿挫、平仄押韵,是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可以体会到的。同时,通过读文来品文,将阅读和审美结合起来,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文言语感,又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丰富的文言美感。例如,在教习《归去来兮辞》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使他们感受了文字的抑扬顿挫,然后引导学生寻找文中每句的韵脚,细细品味,并感受作者从自责到再到怡然自得,最后乐天安命的情感变化。当学生读到陶渊明在家生活的一段时,竟禁不住摇头晃脑,如同体会到了陶渊明的快乐一般,当然,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了。

第10篇

关键词:中国文学、变革转型、意义探讨

中图分类号: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现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思想革命的主要突破口,而文学语言的转型是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的先导,这点已被大多数文学研究者所认可,本文以大众话语视角进行探究,并结合众多文献,研究“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意义。

二、从大众领域到大众话语

“大众领域”的德语翻译为“Bev?lkerunggebiet”,曹卫东教授在他的翻译作品《大众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到对大众领域的理解:“哈贝马斯在社会与思想的层面上都运用这个词汇,在社会层次上的‘Bev?lkerunggebiet’将其理解为大众性与公共性,在思想层面上应当理解为大众领域”。尽管哈贝马斯在《大众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在思想的意识形态中展开批判,然而由于从资产主义的社会转移角度来抽象与提炼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笔者从中得到较好的印证:公共性展现为比较公共领域,并与私人领域形成相对之势,大众领域也是社会舆论的主要部分,并与公共机关形成直接抗衡的状态。

哈贝马斯曾表示大众领域,主要包括封建时期的大众领域与资产阶级大众领域,然而后者是心目中最为理想的典型,他强调大众领域是由主体特性的私人来组成的,资产阶级的大众领域是由私人组合而成的大众领域,然而资产阶级的大众领域受到上层控制来反对大众权力机关,而真正的大众领域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时与国家权力保持较为独立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

对文学研究人员来讲,哈贝马斯提出的大众领域是政治大众领域的前身与先导,公众舆论作为媒介来调节对社会与国家的需求,并以文学大众领域作为纽带,与大众相关的私人经验关系融入政治大众领域,文学大众领域中的人性则成为政治大众领域发挥影响的载体。

大众话语的“大众”也可以这样认为,然而大众话语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一方面是组成大众领域的重要条件,由于大众话语是大众领域中民众交往对话的主要方式,并通过大众话语,群众才能充分表明自己的心声,也能容易了解对方的想法,才能展开讨论与对话。章宏伟教授曾指出,大众领域的外在组成包括四个部分:第一是物理形态的大众空间,第二是媒体形态的大众舆论领域,第三是社团组织形态的大众领域,第四是社会发展形态的大众领域。同时大众话语成为了大众领域的组成部分,在这一方面大众语言与话语具有的主要功能是一致的,然而大众话语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能被公众所掌握、理解、运用的话语,同时也包含了大众意识形态的色彩,即平等、民主、科学、自由等精神,而这在传统社会所代表的大众领域是不可能存在的;另一方面,大众话语也是公众交流与讨论的对象、内容、话题,从某种意义来讲,大众话语同时也是大众讨论的共同事务,即大众会追问成为大众话语确立以及大众话语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充分发挥的作用等问题。

营造大众话语与中国文学大众性的诞生

倘若中国传统封建社会是具有代表型的大众领域,而语言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就掌握着这个文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文言文是排斥民众的,并且在传统技术水平极不发达的情况下,接受与传播文言作品都是较为有限的。由于构筑文言经典,是后人学习经典的主要事物,然而写作文言文,是后人膜拜先人的重要途径。

从这一内容上说,文言不属于真正的大众话语,确定文言地位,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处的社会地位与发挥作用是一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崇尚学则优而仕的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也较为罕见。根据许纪霖先生所说,在古代士大夫阶层是封建王权宗法制度与社会制度相互联系的纽带与中枢,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士大夫阶级尊崇传统儒家的价值观,其不仅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也是封建家族统治社会的重要文化传统;第二,士大夫阶级往往是身兼二职,即在朝廷士大夫辅助帝王管理天下,在乡间为地方精英与道德表率来管理民间,即以士大夫充当社会重心,古代中国的社会阶层与国家融为一体,表现为有效整合。

封建社会末期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即可理解为创建大众领域的努力。在中国古代是否出现大众领域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而封建社会末期即在这数千年从未有之大变局,则引起了这一时期的大众领域前所未有。中国以往士农工商的社会层次结构瓦解了,封建社会末期知识分子出现在社会体制以外,从而使得知识分子能对民众、社会的需求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国家体制,从而提升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反思。

封建社会末期,知识分子提倡白话文运动与文字改革,就是致力于创造大众领域的具体表现,把文字语言置于大众讨论的重心。假如对汉字进行改革来创造大众话语一直显得较为模糊,发动白话文的运动主要是直接改变以往文言的统治地位,以白话文为大众话语,那些积极知识分子提倡反对文言文与发表大量白话文的文章,这不仅仅是对语体进行变革,更是开启民智、启蒙民众,进一步实现了广大人民成为大众。

四、重塑大众话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以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观念主要包含对民众、平民的认可,充分体现出了大众知识分子的广泛性,这也是“五四”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所持有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超过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文学立场。但是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工具方面,这直接影响了他对“五四”时期对语言变化的理解。鲁迅与对文学认识不同,他对这语言变化的问题有着较为深刻的思考。鲁迅对于现代文学的理解与认识达到一定深度,尤其对传统思想与文言文化形成互为表里的联系。在现代文学转型时期,文言对处于该时期的每个人来讲,都是一种固有的儿话语,所以改变与传统意识形态固为一体的文言,将这充满平等、自由、民主、理性、科学的白话成为大众话语,这也是“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所承担的历史任务。

汉字与文言所形成的汉语言文学体系成为传播传统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的关键载体,鲁迅积极感受到传统的文学体系束缚对人的天性,极大地扼杀赤子之心,所以鲁迅先生提倡改用拼音、废除汉字,提倡青年人不读或少读中国书。对变革传统文学,鲁迅是提倡白话文最为坚定的支持者。鲁迅在一次演讲中提出打破无声的中国,即通过自己的、现代的、活着的白话来推动中国文学现代转型。

五、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的意义

文学的人学本质与文学的审美本质是二而一的东西,文学艺术是具有人道主义和审美的双重本质的。文学从审美上说就是人学,文学的审美本质和文学的人学本质,都体现在对人的主体性及其价值的肯定、对人的自由追求的肯定之中。不能体现人道主义本质的文学不能实现其审美本质,不能实现审美本质的文学不是真正的人的文学,而且前者既是首要的、又是更为深层次的本质。这个道理,也应当用来评价当下和以后的文学作品,它们的价值和地位仍然取决于是否体现出文学的双重本质。当下的文学在总体上无疑是五四现代性文学的继续发展。许多作家作品高扬人文主义的旗帜,抵御因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而带来的物欲膨胀、主体性衰微的现状,坚持探索人生意义和人的终极价值,能够引发读者更自由地思考人的价值和人的前途,因而同时也体现出审美本质,给人以美感。

六、结语

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过程中,在这极为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明确的国家民族认同色彩,同时也具有浓厚的向西方学习、世界大同的意味,一直在西方与本土、国家与世界之间的夹缝进行延展。这与在17、18世纪西欧的英法德等国创建早期大众领域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包含的,恰恰是对国家以及民族内涵的认同。

参考文献:

[1]姜异新:《20世纪中国文学改造国民性话语的错位性》,《东方论坛》,2006年06期

[2]高玉:《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东南学术》,2001年03期

第11篇

而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却明确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同时,高中教材中所选编文言文大部分是要求背诵的。这就说明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经典名篇和课文的诵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从而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诵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了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在现如今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诵读的重要作用,可以发现其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文言文诵读教学是培养语感,进行语感训练,提高表达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用高低、强弱、缓急长短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诵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学生诵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诵读多少篇之后,多少次诵读之后,大量反复地含英咀华之后,说千道万地难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那潜移默化的成果随之日益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就用那词章,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达到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二、引发兴趣。提升文学美学素养

文言文采用诵读法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能通过激起美感从而引发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开启学生的心扉,将其率先带入特定的境界,师生共同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和谐共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境,为诵读作好情感上的准备。诵读时也可选择一些意境接近的乐曲来播放,在音乐的配合下诵读,可大大地扩展想象的范围,提高悟性,触发灵感,净化情绪,塑造良好的情境。还能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诵读效果。同时通过学生涵泳诵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本文学习兴趣。在美感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

除此之外,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诵读还有着加深文意理解、强化情感体悟、培养想象创造等多重的作用。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指导学生展开诵读呢?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诵读应注意哪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文言文诵读要和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

我们所说的文言文诵读是指采用标准的普通话,结合文章或作品中固有的语气、节奏、情感而对文章或作品进行感知、熟悉、记忆、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文言文的诵读势必就要和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其中就包括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 文言诵读要加强读法指导

读而不得法,事倍功半;读而得法,事半功倍。我们的学生往往只知道一味地埋头苦读,不求甚解,尽管读得口干舌燥,但结果仍然是“过目皆忘”。这就需要我们为师者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少作一些空洞无物的“课文分析”,多一点实质性的能让学生受用不尽的读书方法指导。

(1)从教师的角度而言,要在文言文的课堂上积极做好以下两方面:

第一,善于营造文言环境。语言的学习往往需要营造一个环境,文言文的学习也是如此。因此,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沉浸在原汁原味的文言文中,而不要用翻译出来的白话文冲淡了文言的环境。课文理解尽量用原文,暂时不懂不怕,可以细嚼慢咽,慢慢地消化吸收。

第二,重视培养文言语感。在文言文的感悟、鉴赏阶段,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加强与“白话”一翼的联系,借助白话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进入文言教学的领地。让二者彼此互为支持,紧密联系,进一步打好语言的底子,培养文言语感。

(2)对于学生的诵读指导上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遵守朗读文言语句的一般要求。许多学生和一部分语文教师,喜欢用近乎朗读白话文的腔调来朗读文言作品,这是不可取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一般的文言表述,一是单音节词多,二是句子短,三是遣词造句的精微程度高,四是从内容到用语都远比白话难懂,五是特别讲究语言的音乐感。因此,朗读文言时,语速要更慢一些,抑扬顿挫的处理要更强烈一些,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停顿要更长一些。总之,要找到那种“文言腔调”。

第12篇

十几年来,昭乌达译书社搜集、整理、校订蒙古文民族、民间典籍,翻译成汉文出版问世,其种类包括了自元朝以来的诗歌、散文、小说,乃至建国抵达新时期的剧本和文学评论,皇皇大观,海内外读者称赞有加。现今,又推出了蒙古族民间故事、民歌、赞词祝词,由庙堂而江湖,可谓百鸟争鸣,大地飞花。

在各地实行“文化搭台”的举措,寻根、修建炎黄庙、搜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昭乌达译书社就开始了对民间文化文学的保护工作。这项工作,从准备到实施已经超过了20年。

他们经过艰苦努力,编译出版了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多达4部12卷,为蒙古族的文学艺术事业做出了可喜的贡献。

昭乌达译书社是一个民办公助的非赢利机构,由一群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热爱文化和热爱子孙后代的仁人志士组成,其作为之动机无非是:把祖先好的文化留给后代。在出版历代蒙古族文化典籍的过程中,最难的是搜集与翻译,后者尤难。你不能指望汉民族成就卓著的专家与作家把蒙古文典籍翻译成汉文,更不能指望外国人来做这件事。而把古蒙古文,各地域蒙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白话文实是更为艰巨的工程。众所周知,一个人从事翻译工作,大多是把外来语翻译成母语,但把母语文学翻译成外来语出版,就要多付出几倍甚至更多的努力。

当我们说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就离不开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的展示,共生才能和谐。然而展示这些成果离不开有人下大气力搜集、挖掘和保护民间文化。昭乌达译书社为什么要把蒙古族文学成果翻译成汉文出版?是为了进入中华文化大的生态园,更有利于保护和提高蒙古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有利于让各民族读者了解蒙古族文化,也就是参与创造和谐的主题。我作为生活在之外的一个从事文学活动的蒙古族后人,以毫无偏私的立场说,昭乌达译书社所作的贡献,应该得到政府的褒奖。这一套书的内容是蒙古民族历代民间故事、民歌和赞词祝词,民间特色更为浓重。对这些作品,拉开一个学术的架子在 这里条分缕析是极为苍白的,不如开卷读之,从中了解一个民族丰富的心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