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学课程

建筑学课程

时间:2023-05-30 10:37: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学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学课程

第1篇

针对当前环境恶化、能源短缺的现状,结合我国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探讨了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提高学生生态设计意识的必要性,建议把生态设计教育融入到建筑学专业各门课程之中,并提出相应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生态意识;建筑学;建筑设计;教学改革

引言

目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种极端气候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2015年11月30日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主席明确指出,要以“最大的决心”推动绿色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逐步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经济的发展方式、城市规划的布局、建筑设计的形式,各个行业都在提倡生态思想,呼吁相关的专业人员具有生态设计意识。生态意识简单来讲是指对生态知识及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意义的认识和维护心理,包括认识生态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抵制生态破坏等。它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目的。建筑生态设计意识就是要以复合生态学的思想,认识人、建筑、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树立一种新的建筑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生态思维意识指导建筑设计,建立自然生态价值观、人类经济价值观、道德与审美价值观[1-2]。

一、传统建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课程设置不合理,相关知识获取途径不完善

建筑学是一门涉及室内外环境的学科,需要设计人员从规划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场地环境设计的各项指标和因素,在建筑单体设计时更要考虑到是否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消耗多少能源等。所以,对于建筑学学生而言,树立生态设计思想,建立牢固的生态意识尤为重要。目前,在大部分建筑院校的建筑学教育中仍以传统建筑教育方式为主,相关的生态类课程很少,即使有也多为学时很少的选修课,通常都在高年级开设。而这段时间,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他们选修这类课程,主要是为了拿学分,并不重视对课程本身的学习。而且现在实施的建筑类课程教学体系,学生生态设计知识主要通过网络文献、公开讲座获得,对生态设计理论的学习不够系统、充分,一旦在课程设计中应用的时候,往往是一片茫然,无从下手。

2.生态设计思想落后,设计手段噱头大于创新

在目前日常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学生并没有将生态设计思想真正融入到每个设计环节中,使之成为一种自发的设计行为。一部分学生虽然体现了一定的生态设计思想,但不是从设计初期就开始考虑生态问题,而是在设计后期生硬、牵强地加上去的技术手段,更多的是把生态设计当作了一种口号。这样的教育结果直接导致在工程实践中,建筑师也不具备生态设计思想,仅仅将生态设计作为后期的一种装饰性、补救的技术手段,所谓的“生态”更多成为了设计院、开发商宣传的一种“噱头”。因此,有必要对建筑学本科生的课程教学体系与模式进行思考和改革。

二、创新教学改革内容和措施

五年制的建筑课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熏陶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多强调的是建筑的功能性和美学性,而生态设计思想要求我们在设计的始终都把“生态”当作与功能、美学同等地位的一个设计要素来对待。建立全面的生态思想,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从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的设计,这就需要在建筑课程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上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1.调整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要求

一直以来,茶室、俱乐部、幼儿园等小型建筑是低年级课程设计的重点。时代在进步,建筑在发展,资料获取途径增加,绘图手段提高,低年级建筑设计考核的重点也应与时俱进。课程设计可以适当缩短每个小设计的周数,增加设计的广度。不同的设计任务要求侧重点不同,比如有的侧重建筑单体设计、有的侧重建筑与环境整体关系、有的侧重景观设计等,通过多样的设计主题,丰富学生的设计理念。在低年级阶段,采取轻形式、重思想的培养方式。

2.加强生态理论知识的讲授

目前,我国一般院校较重视学生基本功和图面表现技能训练,注重建筑功能和美学,对学生生态设计理念培养不够重视。经过调研发现,很多学校相关课程开设比较少,大多在大四、大五阶段开设“城市生态学”、“绿色建筑概论”等选修课程,这时学生才开始意识到要在设计中体现生态概念,严重影响了所学生态知识与设计的结合。因此,应适当调整这类课程的选修学期、协调课程之间的衔接、调整考试形式,提早培养学生的生态设计意识,使之能主动地思考改善建筑环境的方法,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3]。

3.更新完善生态理论知识体系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生态技术日新月异,但由于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意识在教材中没有体现,新的理论知识无法系统地进行讲授。而学生为了考试,又普遍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因此,适当编写相关主干课程的内部辅助教材,穿插在课本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在期末考试适当增加这部分内容的比重,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也能掌握新技术、新思想。

4.注重生态技术与设计的结合

目前,建筑课程设计考核的重点主要是建筑单体的设计。任务书提出的设计要求主要考核建筑功能、空间组织、建筑体型、图面表达等指标,很少考虑基地环境、节能指标对建筑的影响。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就要改变传统以功能分类的设计模式,体现建筑的“生态”性能与“形式功能”并重的思想。在方案设计的早期阶段,就培养学生关注建筑设计全过程的生态性能指标,将建筑的生态功能和形式作为同等重要的设计要求,研究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同时结合某些理论知识点,适当增加对一些技术类指标和意义的讲解,使学生更有针对性、主动地处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交图、评图、打分等环节,可以要求学生对生态技术的使用及效果做必要的阐述和计算,权衡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4]。

5.开放式设计教学环节

传统建筑学课程主要由设计专业的教师主讲,更多关注的是建筑设计方案的功能性和美学性。开放式的建筑设计环节,可以吸收建筑技术、城市规划、景观等相关专业人员加入课程设计,组成团队小组,在主讲教师的协调下,发挥各自专业的优势,共同完成设计任务。设计专业教师是课程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协调和调动其它专业教师参与到课程设计中,积极快速地解决学生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学科交叉、专业互融,发挥相关专业教师的积极作用,共同指导学生完成设计过程,形成最终成果[5]。

6.加强实践教学,体验生态环境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以模型或者实测的方式表现设计方案,有能力、有条件的可以对模型进行试验模拟分析。模型制作和建筑物理实验课程不仅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验仪器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建筑物理环境各个要素对建筑的影响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树立生态意识,加强建筑教育的思考

树立生态意识,将生态设计意识和理念贯穿到建筑学专业整个五年本科学习阶段,将生态设计有关课程逐渐渗透到每个环节中,树立正确的生态设计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除了上面提出的改革措施和建议之外,还可以根据各自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采取逐步转变的教学模式[6]。

1.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的建筑概论课程中,适当增加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概论部分,树立正确的生态可持续理念,为以后的设计做好铺垫。

2.从二年级开始,学生逐渐接触到一些建筑原理课程和专业课程,可将生态设计基本理念,特别是生态设计意识融入到理论课程的讲解中,注重生态设计意识的培养。

3.大学三年级是集中学习建筑技术类课程的阶段,主要以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和建筑设备课程为主,协调好建筑技术类课程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4.通过三年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定量分析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入BIM技术,通过相关软件的模拟,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不同方案的可行性,比如可以通过居住区规划和高层建筑设计,分别研究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的不同方案。

5.最后一年可以结合设计院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开展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等相关设计专题,系统、全面、完整地从建筑全寿命角度出发,设计与技术结合,体现五年建筑设计教学的成果。

结语

本文以生态设计意识为着眼点,指出了目前我国建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建筑教育是个复杂的工程,我国的建筑生态设计意识的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通过在建筑教学过程中,以生态意识培养为主要目的,巧妙安排设计教学环节,转变传统设计教学观念,使生态设计理念真正能够渗透到建筑设计教学各个环节中。作者所在学院经过近几年的尝试,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的各类建筑、规划设计竞赛等均获得了很好的名次,毕业生的设计能力得到设计院的肯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作者:冯巍 周同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 戴秀丽. 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及其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2] 石铁矛. 建立生态意识走向建筑生态设计[J]. 新建筑,1999,02:21-23.

[3] 刘凯. 树立生态建筑意识实现生态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04,20:23-24.

[4] 陈喆,刘刚,张建. 生态思想与建筑设计教学模式变革[J]. 建筑学报,2007,01:15-17.

第2篇

全英教学已成为各大高校教学改革不可抗拒的趋势。本文结合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对建筑技术科学类专业课程进行全英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此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学改革;建筑技术科学;全英教学

1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82高[2001]4号)中明确指出,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全英教学已成为我国各大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如广东外语外贸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已逐步推行全英教学,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1]。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也开始对全英教学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2-5],包括对全英教学的理论基础的总结,对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全英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对全英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和经验的探讨,等等。这些研究为我国高等院校实施全英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但是,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全英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共性问题的讨论,对具体某一方向专业课程全英教学改革的探讨不多[1]。在任何教学改革中,不同学科所面临的任务目标和难点问题各不相同,它们在全英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自然也不尽相同。针对建筑技术科学类专业课程全英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讨论,是本文的主要目的。近几年来在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背景下,华侨大学把全英教学模式建设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华侨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中明确指出:在今后五至八年内,要努力实现全英课程和双语课程占课程总量20%的发展目标。为此,华侨大学制定并实施了全英教学专业试点建设(如经济学、计算机、工商管理等多个专业的中美联合培养国际班)、二级学院全英教学专业课程设置、全英授课教师资格认定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笔者作为第二批通过学校全英授课资格认定的专业教师,希望结合近年来在建筑学院全英教学的改革经验(尤其是建筑技术科学类全英授课专业课程的改革设想和经验总结),对建筑学方向全英教学改革存在的难度问题和改革建议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此类专业课程的全英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2全英教学模式及意义

“全英教学是一种浸泡式教学,即以目标语为媒介教授其他科目知识,目标语的习得作为副产品而获得[2]。”这种浸泡式教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在北美地区提出并发展起来,现在已经在全球得到广泛推行并深受好评。这种教学模式的良好效果被大量实践所证实,在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特别是在提高学生接受性技能、文化意识和社会语言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显著[3,6]。在传统的建筑学课程设置中,专业英语课一直是一门重要课程[7,8],其授课内容及目的主要是通过讲授建筑类专业文献的英语词汇、语法特点和行文结构,着重培养学生对外文专业文献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建筑学专业英语词汇、专业术语,能独立阅读和理解本专业英语书籍和文献,达到能够有效获取与本专业有关的外文国际科技信息。这些传统的专业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尤其是在英语环境的知识搜索和获取能力,但是和“浸泡式”全英教学专业课程仍有较大区别[9]。专业课程的全英教学模式是对某一门具体的专业课程,全程以英语为媒介进行传授,强调师生之间用英语进行课堂学习、交流和互动,并用英语完成作业和考试等,使母语不是英文的学生在英语“浸泡”中,掌握学科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在于:师生对全英教学模式的适应性,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平衡,课程内容的精选和知识点的取舍,等等。当前,全英教学模式建设已成为各大高校教学改革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建筑学院开设全英模式的专业课程已经在众多学校得到了尝试和实践。建筑物理等技术类专业基础课程是建筑学的核心课程,是建设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必不可少的理论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技术(尤其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第一手技术资料)绝大多数是以英语为载体。对这类课程进行全英教育模式改革,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自学能力,培养高素质、国际化的建筑学学生有重要意义。

3问题分析和对策讨论

任何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建筑技术科学类专业课全英教学模式的建设过程中势必也会遇到各种阻碍,我们在全英模式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对所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对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讨论。

3.1如何进行教学对象的合理选取

浸泡式全英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在同一年段、同一班级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在“大学英语”课程的等级分班中就有所差异,通过英语4、6级考试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实践证明并非所有学生都能适应全英授课的教学模式,如果不对选课同学进行合理筛选和取舍,容易造成部分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因难以适应全英教学模式,而影响他们对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的学生甚至会滋生厌学、畏学的情绪。而且课堂讨论和互动都是在全英环境下进行,无法适应的学生反过来会影响整体班级的教学效果。合理选取教学对象是各专业课程在全英教学模式改革面临的共性问题,尤其是在改革初期,师生对新模式适应性最差的时候,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这个问题往往容易被学院领导和任课老师所忽视,有时甚至为了完成学校下达指标或追求“教改规模”而不加取舍地将每个学生纳入全英课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学校、学院分管领导及任课老师都应该提高认识,摒弃授课学生数越多越好的思想,合理制定选课学生的进入门槛,严格控制选课人数。必要时可以增设几次“试听课”,在试听过程中再次进行师生双选过程,进一步确保教学对象的合适选取。

3.2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

如何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平衡是全英教学改革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4,10]。全英教学势必要求学生投入更多额外的精力用于克服语言障碍,即便是对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进行授课,教学进度也应该比平时的母语教学更慢、更耐心。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不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每门课程的学时数也不宜过多。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确保“少而精”的内容设置,是全英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建筑技术科学类专业课教改中同样需要注意这个问题。以建筑物理课程为例,该课程涉及的内容甚多,包含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原本的汉语授课情况下,该课程就往往因为内容繁多、理论概念晦涩等特点,成为建筑学学生不太兴趣甚至畏惧的一门科目[11]。对这类课程进行全英教学改革,就更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强调“少而精”的设计原则。我们“建筑物理”相关课程的全英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先由授课老师对授课内容进行精简和筛选,划定大致内容,并贯穿“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11],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甚至课程考核等内容的设计过程。现阶段我们将课程内容限定为“建筑声学”范围,并只精选“厅堂音质设计”这一部分内容,尝试通过基本概念讲解、参数测量实验、模拟软件学习等章节,将全英教学贯穿到理论教学、课堂讨论、实验教学和上机操作等各个环节。之所以选取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出于对“内容重要度”、“内容教学量”、“学生兴趣度”、“易操作性”等角度的考量,因为这个部分内容具有如下特点:(1)这部分内容是“建筑声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且往往是最受建筑学学生喜欢和兴趣的内容。(2)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量适中,而且与“建筑声学”其他部分内容相比,这个部分内容涉及的理论概念相对简单、没有太多复杂的公式推导(相比而言,“建筑隔声”等其他部分的理论概念就更晦涩难懂一些)。(3)这部分内容与实际联系紧密,经典的分析案例众多、实验场地和仪器一应俱全、软件模拟工具非常成熟,极有利于将“浸泡式”全英教学模式贯穿到教学和实践的各个环节。

3.3如何进行考评制度的合理设置

在课程结束后,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考评,也是每次教学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浸泡式”全英授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而言,如何进行考评制度的合理设置,以获得对授课质量和学习效果的客观准确评价,是全英教学改革必然面临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全英授课的目的是讲授专业知识,而不是专业英语,因此学生对本课程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仍然应该是考核的重点。在建筑技术科学类专业课程中,我们建议基于原有课程的考核基础上进行变革,考试形式可以仍然采取笔试成绩和实践成绩两个部分: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自行编制专业知识的英语题库,在评卷过程中,以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为主,避免过多地注重英语语法和结构等细节问题。另外一方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的考查,记录每组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表现,交流讨论过程中限定使用全英的语言环境的前提下,重点仍是考查学生完成实践任务情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语

全英教学不等于英语教学,也不等于专业英语教学,它强调的是一种浸泡式教学,是以英语为媒介教授其他科目知识,在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英语学习和表达能力、提高英语综合水平。笔者课题组在全英教学模式专业课程改革中仍处于准备和摸索阶段,本文从全英教学对建筑专业课程的意义、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激发各位同仁一起在建筑学全英教学道路上继续探索。

作者:欧达毅 单位: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谢应东.金融专业课程与全英教学[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04):83-86.

[2]蔡芸.对全英教学的看法[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1(04):36-38.

[5]卿崧.关于全英教学模式的再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2):174-175.

[6]蔡小丽.国际商务管理全英教学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5(S1):64-67.

[7]黄登峰,张振霞.建筑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12):144-148.

[8]吕惠卿.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135-137.

[9]谢应东.对金融专业课程全英教学的探讨[J].国际经贸探索,2005(S1):34-37.

第3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绘图能力;启发式教育

一、引言

《房屋建筑学》是我校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管理、物业管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类专业基础课课。怎样做好课程设计教学,如何通过本课程的设计实践环节,使学生所学的有关建筑类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基本建筑设计能力得到培养,同时能让他们的想象力以及与他人的协作能力和表达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和学生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的选题问题。

课程实践环节题目选择的难易程度以及范围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课程设计的效果,因此慎重选择课程设计题目就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带领我校这几年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笔者总结出一些选题的难度:题目的选择要同时注意既不能过复杂也不可太简易,否会打击学生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相反,通过合理适中的选题能够使学生获取新的知识,激发出有特色的新的想法,增加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兴趣,使学生钻研劲头十足,实践效果就会更好。

2.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的最终成绩评定方法有待改进。

我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最终成绩的评定设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等级标准如下:(1)优秀,(2)良好,(3)中等,(4)及格,(5)不及格。但学校的成绩输入并没有体现这一栏,只有实验课程总成绩,而且和《房屋建筑学》课程的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得出学生最终成绩,这样的评定方法无法体现课程设计在这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也无法真正体现学生所做课程设计的优劣。

3.课程设计指导时间的安排与课程设计深浅度问题。

作为《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教师,除了担负着本课程的设计指导任务,还同时肩负着其它繁重教学任务。学生有时在课程设计中出现了疑难问题而又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延误他整个课程设计的进程。另外课程设计指导的深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和考虑的问题,作为指导教师,要多加以引导,不能完全包办,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要让他们通过实践锻炼,感到有所收获,有成就感。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去思考。

三、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内容

1.引导学生合理慎重选题,以达到实践环节教学目的。

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巩固房屋建筑学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的选取必须覆盖建筑设计部分和建筑构造部分。设计题目要符合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还要有利于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接触一些常用的设计资料、设计规范和构造标准图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为在以后的工作中奠定基础。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一般有以下常见四种:住宅楼、中小学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结构类型主要是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其中还是以主流框架结构为主。我们认为这四类选题接近实际生活,设计起来比较容易下手。一般情况下首选住宅楼和中小学教学楼。

2.尝试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自学和动手能力。

房屋建筑学集中实践环节首先要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还要引导学生查阅一些设计资料和设计规范。如果指导教师提前安排得详细且周到,就会使学生养成依赖的心理,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积极开动脑筋,不主动查阅资料。这样的后果是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而且也不能引导他们认真思考问题和独立分析问题,对学生其它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利的。因此,做为指导老师要善于动用启发的思维,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培养会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教师不应该简单地给予答复,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教师要敢于采用质疑的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以往,我校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评定完全由学生上交图纸的图面质量作为依据,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查阅资料和规范、独立思考完成作业情况被忽视,这样很难对学生最终成绩作出客观的评定,同时也促使部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采取消极态度。为了准确客观评定学生成绩,督促其积极主动学习,达到集中实践的目的,集中实践成绩评定可以分成三部分进行。①平时考勤打分,此考核分数占20%。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至少每天都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考核,及时掌握学生完成设计的情况。②图纸质量打分,此分数占60%。根据图纸质量和数量能准确地给以评定。③集中实践小组答辩打分,此考核分数占20%。集中实践答辩若单个学生进行,时间不足而且效果不佳,因此根据设计情况分小组答辩。小组答辩在全班进行,全员参加,当场指出错误,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这样既起到总结和提高效率的作用,又能准确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4.改革课程设计的实践方式,以理论设计和实际参观相结合。

房屋建筑学课程学习中学生对建筑结构类型的选择往往不太了解和熟悉,详图的绘制也存在很多问题。在理论课程学习完以后,学生对工程实际还是并不了解,在集中实践之前指导老师可以集中时间带领学生到现场工地进行观摩并邀请有经验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讲解。参观的建筑最好能选择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在观摩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把握观摩的建筑要与实践环节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观摩,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对细部构造能有更加客观的认识。

四、结语

房屋建筑学及课程设计集中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它是学生首次独立完成的一项实践任务,不能只简单依赖集中实践的短短一周时间,而要从本学期初始就提前做好准备。这期间,指导教师要课外精心地准备,在课内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整个授课学期要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理论设计和构造绘图能力训练。做为指导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要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掌握最新设计理论,才能上好房建课,指导好学生的集中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南[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薛艺.《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21-23.

[3]董海荣,邵旭.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0.

第4篇

(一)学时缩减在高校课程学时都在缩减的大环境下,建筑力学学时也被压缩了三分之一。在面临课时减少的同时,授课教师还必须完成大纲教学要求,所以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大力调整课程的内容编排,提高建筑力学课程的整合力度和教学效果是我们当前的紧迫任务。

(二)教学内容重复高校里不同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当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课程之间就会出现内容重复。在理力中,力学物理基础与大学物理课程相关内容重复,有些同学习惯于用老方法解题,从而出现新知识无法消化吸收。再如理力中的桁架、材力中的单位荷载法以及简单超静定结构都与结力有重复。这样在已被缩减的学时中人为的造成了学时浪费。

(三)三大力学各自为阵虽然理力、材力和结力都有教学大纲作指导,但基本上由任课教师自行把握内容的深度和侧重点,为教而教致使三大力学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链,学生只能就题解题,根本谈不上联合运用三大力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课程体系不尽合理理力的教学进程大多以“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为主线,且每种力系都是按“力系简化、平衡条件、平衡方程”的次序讲解。这种知识体系重复内容多,花费学时多,不利于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材力、结力教学进程中也存在同样问题。

(五)实践环节薄弱实践环节不断压缩,只剩下4学时材力实验,大大削弱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且都是理论验证性实验,没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筑学专业实践环节安排了很多软件的学习运用,但就是没有安排力学软件的实践。实践环节的削弱,致使学生模型做的漂亮,但在结构上根本站不住脚。

二、建筑力学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

(一)删除不必要重复对建筑力学与前续课程内容进行审视,不必要的重复予以删除。如大学物理中已介绍过力的定义、效应、三要素等概念,在理力中可以不讲或少讲。三大力学课程之间也要重新审视,如理力和结力中都有桁架计算,我们选择在理力中全面学习,结力中直接运用。

(二)三大力学优化重组在三大力学内部优化重组。以往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不懂几何组成,在理力和材力解题时往往不够科学,且较繁琐。于是我们将结力中几何机动分析放在静力学之前,通过运用几何组成规则,来理解约束种类和对结构稳定性影响,再进行约束反力计算。这样可以对静定结构支座反力计算和杆系结构的分析计算更加深入透彻。

(三)调整课程体系理力中将空间力系与平面力系结合,作为平面力系的延伸,并将物体重心等内容放到材力平面图形几何性质中统一学习。改变传统材力中以各种基本变形形式为主线展开的结构,而采用各种变形下杆件的内力分析、应力与强度计算、变形与刚度计算的新结构。结力中把梁的变形和结构位移计算放一起,将挠曲线方程计算结构位移和图乘法计算结构位移联系在一起,精简学时。以上做法节省的学时可以进行力学史、科学家传记的教育,这样可以缩短学生和力学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四)加强实践环节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动手机会,增设力学软件学习。例题讲解与实际结构结合,由工程实例引入基本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实际意义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建立力学模型的能力,也有利于与专业课接轨,更有利于做毕业设计。

三、建筑力学课程整合注意点

(一)正确认识课程重要性在建筑力学课程初始就介绍与建筑结构有关术语,强化结构计算,特别是支座、杆件的计算,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建筑结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明确建筑力学课程的学习任务和目的,课程与工程实际的关系,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与毕业设计的关系,正确认识建筑力学课程的重要性。

(二)结合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建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都会参加国家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而其中力学、结构部分一向是难点。因此,针对学生未来的需要,平时例题、习题可以直接取自注册考题,让学生切身体会建筑力学的重要。

(三)分层次教学虽然学时缩减,但仍分三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为基础好,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第二层次为基础一般,学习能力一般学生;第三层次为学习有困难学生。对第三层次学生进行扶持,使之可以顺利完成教学大纲最基本要求;对第二层次学生进行强化,要求对知识理解要有深度,可以熟练运用;对第一层次学生进行优化,对知识可以灵活运用,注重提升发展空间。实际教学中通过布置额外提高作业来完成对第二层次学生的强化;对第一层次学生通过开设选修、讲座和竞赛辅导来实现优化。

(四)增加学科新内容在节省出的学时中增设现代科技成果的内容,如鸟巢、水立方等现代建筑,从力学角度介绍,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和思路,还可增加学习兴趣。建筑学专业培养的是建筑师,所以增加建筑力学与建筑艺术关系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四、建筑力学课程整合效果分析

第5篇

建筑?W专业属于建筑行业中的牵头专业,是建筑从概念到实现接力赛的第一棒,因此,建筑学专业的同学除了具有良好的建筑空间与形式设计专业素养外,更要培养统领全局的能力,了解涵盖整个建筑行业的知识。各学科中,以建筑与结构的关系最为紧密,掌握《力学结构》课程内容对于学生形成基本的结构概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未来建筑对建筑学学生的新需求

1.国际化。大型项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开展国际招投标,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公司进驻中国,中国的建设公司也逐渐走出国门,不同国家合作完成项目的实例越来越多,国际联合办学模式也飞速发展,包括国际联合教学、国际短期设计、国际联合培养、国际短期交换等模式[1],这些都要求建筑学学生具有国际视野,专业英语过硬,了解国外的规范规定,加强与国际专业人员合作的能力。

2.信息化。BIM带给建筑行业一场技术革命,BIM技术将主宰未来建筑的全寿命阶段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这一点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各大设计院、施工单位都成立了BIM研究中心[2]。对于建筑学学生来说,应具备较好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能够熟练应用设计软件,并熟悉BIM技术相关软件的对接,应大概了解不同专业的基本软件知识,适应未来建筑信息化的发展。

3.技术化。目前的建筑学教学与建筑艺术结合较为密切,但是人们对与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绿色建筑的发展,使建筑技术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绿色建筑思潮的影响对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3]。模块建筑、可变形建筑等需求各异的建筑也迅速发展,要求建筑师必须会应用各种绿色建筑技术、模块化连接与设计技术、变形结构的建筑设计技术等。因此,为了适应未来建筑业发展,建筑学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进行适当调整,在注重美学培养和传统建筑设计技术之外,应注重各种技术类知识的培养,了解新型结构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能够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了解建筑和结构类型前沿、提高专业英语培养等。

二、目前授课中注重培养的能力

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力学结构》目的不同,需要先明白建筑学院学生学习《力学结构》的目的,需要从这门课程获得的能力,对教学非常重要。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未来建筑师的基本力学素养,理解建筑形式与结构骨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4]。《力学结构》(1)是以讲授结构力学为主的课程,《力学结构》(2)是以混凝土、钢结构、地基基础和抗震等学科的基本知识。

1.通过《力学结构》(1)的学习应掌握的能力。通过《力学结构》(1)课程的学习,建筑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获得一个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并不是仅仅会做简单的弯矩图就可以,而是应该了解力流的走向、传递和相互作用的原理,为建筑的概念设计提供一定的力学功底。因此在教学中的重点并不是仅仅是讲解每一种梁和刚架的内力图、内力算法和位移算法等,还应该讲解不同结构类型可以简化为哪种简化模型、结构计算简图中力流的分布和传递路径、为什么要计算内力图、计算各种内力和位移,利用结构设计实例讲《力学结构1》的各章串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整体的设计流程图。

2.通过《力学结构》(2)的学习应掌握的能力。通过《力学结构》(2)的学习,应该了解结构学科的种类,如结构类型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砌体结构等,通过了解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构造要求和简单计算方法,为以后的建筑设计奠定基础,了解什么类型的建筑应该采用什么材料的结构,了解每种结构的构件尺度是多少。此外,根据结构的不同设计阶段,力学结构课程还包括高层建筑结构、地基基础、抗震设计基本知识等章节,通过这些章节的学习,应让学生理解实体结构的设计包含了结构模型的建立、结构模型的静力分析、结构模型的抗震分析、地基反力的计算、杆件应力比的计算和位移参数的计算等,这些流程都是与课程章节一一对应,形成一个整体的流程图,将这一部分串成整体。

3.通过前沿工程技术赏析应获得的能力。除了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应了解一些结构的前沿知识点,比如大空间建筑和高层的结构类型、传统和新型结构形式、案例分析,新型建筑材料的分类和特点,国内外代表性建筑的视频讲解、设计流程等。因此在课程中,除了讲述基本知识点,应通过大型工程实例的讲解,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有助于加深对结构的理解,拓展建筑设计的思路,在思考建筑设计的同时,能够更多的思考结构与建筑的结合,体现出结构美。

三、基于未来建筑对建筑师需求的教学方法提升

1.工程实例结合课本知识点,同时紧密联系建筑设计。目前的授课已将工程设计实例和课程知识内容紧密结合,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将课程知识点串成一个整体,但是对于建筑学同学来说,将所有知识点反映到建筑设计中更为重要,学生应该了解所有的结构知识将会对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知识点在建筑设计中的反映。

2.开展建筑、结构和环境设计联合小组。建筑学是一个综合大学科的龙头学科,应该尽早培养技术和沟通能力,可在课程末结合土木系和环境学院课程,组成联合设计小组,完成一套简单的建筑、结构和环境设计,结束后开展项目展示并由不同专业老师给出分数,综合成绩作为最后成绩。通过与结构和环境专业同学的配合和沟通,不仅可以将力学结构的知识点进行巩固,还可以锻炼协同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学习相关的结构技术和环境设计技术。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学 形态构成 教学改革

引言

“构成”是将繁杂的造型关系分解还原成形态要素 ( 点、线、面、色彩、肌理、材质等 ),并在形式美法则和秩序下重组,综合构建成全新形态的过程。形态构成作为现代设计科学的基础理论系统,是我国大多数艺术院校和建筑院校专业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研究对象是造型的构成要素,形式美的法则及其设计原理,构成设计的思维培养等。传统的形态构成主要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空间构成。训练步骤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思维模式过渡,通过抽象形态要素培养对学生美学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系列课程教学的问题

目前建筑教育中的形态构成课程脱胎于包豪斯《基础课程》的构成教学,其课程体系源自于工艺美术训练,并非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自身演变发展的结果。传统的形态构成课程以视觉艺术基础训练为主,多注重平面设计或二维空间的抽象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建筑学专业的特殊需要。

1.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

传统的形态构成教学强调抽象的造型训练,单纯从形式角度探讨形态要素及其组织规律,如平面构成着眼于抽象的点、线、面的构成组合训练及形式美原则的基本概念;立体构成则旨在训练三维实体的造型能力以及材质和肌理的表达;色彩构成则多从抽象的角度,在心理学的层面探求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这种基于工艺美术类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是普适性的,缺乏针对性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纯粹的点、线、面学习抽象,与建筑语言的形式逻辑缺乏联系。因此带来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手法脱离建筑形态设计,色彩构成与建筑空间形体的创作过程缺乏对应练习等种种问题。

2.课程衔接缺乏连贯性

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具体性、功能性,而传统的形态构成训练往往不涉及设计目的、内容、条件和手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分解性、形式性的特征。如果缺乏与建筑设计课程衔接,极易造成对学生建筑本源的忽视。学生在完成设计基础课程之后的建筑设计专题训练中,将面对多种环境因素和更多的设计矛盾,必然需要对建筑的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此时很难将之前学习的构成手法熟练运用于具体的设计。不仅如此,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中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独立内容教学,缺少相互之间的连贯训练,对建筑学学生而言,就无法体会在建筑形体生成过程中,其二维平面、立面与三维立体造型之间严密的逻辑性。

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下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

通过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让学生在形态构成的训练过程中了解其与建筑设计的联系。因此,使课程更好地体现建筑学的专业特点与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要求相结合,是设计基础教学团队探索改革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我校建筑学院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逐步形成了“建筑化”形态构成的特色教学方法。

1.强化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训练

“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建筑学的设计基础课程学习中,尽快了解构成与建筑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体会到形态构成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掌握一定的与建筑相似的空间造型能力,从而为真正进入建筑设计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 “三大构成”,基于“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三大构成”主要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由于空间是建筑的本质,因而对空间构成的训练将有助于加强建筑学专业对空间形体塑造。通过改革和调整形体构成系列课程的内容安排,教学更加关注于空间形体(实体或虚空)由二维到三维的生成过程,以及三维形体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的二维对应表达。以针对性的课程训练,使学生在学习建筑形体设计的同时认识和理解对设计内容的表达,从而直观地体会到构成与建筑的紧密关系。

此外,根据建筑教学目的对专题讲座、作业要求、教学参考书等的设置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促使学生在进行形体构成系列课程学习时,积极主动地收集和思考有关建筑实例,认识构成要素和构成手法在建筑造型中的运用,积累设计形态,提升设计修养。

2.整合构成系列,加强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的课程按照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的顺序,将三大构成课程紧密联系,逐层展开,组成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有机整体。

每个构成训练均分为两个步骤进行,即“向大师致敬”和“对自我重构”。第一部分侧重大师作品解析:对课程提供的建筑作品平面、立面及其空间形态进行还原抽象,以原有平面、立面、及空间的解析为基础,进行新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空间构成训练。第二部分强调个人作品生成:平面构成将建筑平面的各空间组成,建筑立面的门窗、细部构件,及其使用的材质和色彩关系作为构成要素,进行一个建筑平面或一段建筑立面的构成训练;立体构成在平面构成的基础上,对自己设计平面或立面进行深化,生成新的建筑体量组合形式;空间构成是以立体构成为基础,依据人体尺度和建筑模数标准,对建筑空间内部及其外部环境进行调整和塑造的过程。

整个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都着力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后续训练中运用之前课程学到的知识。对构成作业的辅导及评价也不只是关注结果本身,更重视作品推敲生成的整个过程,并且强调构成作品的逻辑性与秩序性。通过“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学习建筑是一个整体连续的、循序渐进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并逐步做到学以致用。

结语

综上所述,突破原形态构成训练仅对视觉感受的强调,注重构成系列课程与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以建筑教育领域自身的力量不断修正与充实教学体系,是建筑学专业教育工作者探索课程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与此同时,积极整合教学成果,出版一套依托传统构成课程知识体系,同时具备建筑学专业特色的形态构成系列教材,是建筑院系的教学工作与课程建设的紧迫需求。

参考文献:

[1]隋杰礼,王少伶,姜国栋.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7(3).

[2]施瑛,潘莹,王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形态构成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华中建筑,2009(10).

[3]马跃峰,张庆顺.构成辅助设计启蒙――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构成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建筑学报,2010(10).

第7篇

作者:隋杰礼 贾志林 王少伶

论文关键词:建筑学专业 形态构成 专业特色 改革

论文摘要:以烟台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形态构成》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对如何突出形态构成课在建筑学专业中的教学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形态构成作为一门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旨在加强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该课程一般分为3部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空间构成。从传统形态构成课程多年的教学内容来看,无论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机械设计,还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等,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几乎都是通过抽象的点、线、面、体来逐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训练的步骤也是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思维模式过渡。这种形态构成教学模式从20世纪引入我国建筑教育开始到现在,曾经对我国设计类教学中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因为专业特色或专业侧重点不同,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以建筑学专业为例。以前,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是与本系视觉传达专业同堂上课,师资相同,讲授的课件内容和方法也都是传统沿袭下来的。但渐渐发现,传统的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仅适应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因为该专业过多的是注重平面设计或二维空间的抽象设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感觉形态构成课程纯粹的点、线、面学习很抽象,形态构成课的内容与建筑设计没有直接的关联。特别是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有点脱离实际。学生渐渐对形态构成课程失去了兴趣和学习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形态构成课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构成课的过程中觉察它与今后建筑设计课的紧密联系,又如何突出构成教学的建筑学专业特色,成为我们探索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改革的初衷。

2006年,经过酝酿,决定对形态构成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探索性的改革尝试。一反往日单纯抽象的点、线、面、体训练,而是将它们的训练结合在建筑平面、立面、形体的生成过程之中,即把点、线、面、体的训练与建筑平、立面以及形体的设计直接联系在一起。训练的要素不再是抽象的点、线、面、体,而是将建筑平面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建筑立面中的门、窗、细部构件连同构件的色彩、材质作为点、线、面、体的组成素材,成为建筑平面、立面的生成要素,按照构成的美学原则,进行一个平面或一段立面的构成训练,让学生在平、立面的构成过程中体验或掌握点、线、面、体的构成原理。例如在点、线、面的训练中,选取一段建筑立面(20 cm×20 cm,比例1∶50),让同学在这段限定的立面上,运用点、线、面要素做立面设计,立面设计要符合构成的美学原则。图1是学生的点、线、面作业,为了做到训练由简单逐步过渡到复杂,不仅忽略了建筑内部实际的建筑功能,而且也摒弃了色彩和材质在立面上的考虑和表达,只限定用黑白灰三色表现,目的是让学生能全心关注形状之间的构成法则。这个作业极大地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在把玩建筑立面设计的同时,也体会和掌握了点、线、面的作用和美学的基本原则,学会了如何利用点、线、面来组织平面和立面,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图2也是点、线、面的练习,让学生寻找一些建筑平面,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抽出平面组成中的点、线、面组成元素。

图3是改革后的色彩构成。该作业是在第一个点、线、面作业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点、线、面作业生成的立面付上色彩和材质,体现色彩构成及突出某个或某些形式美的构成法则,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一个既成的建筑立面上进行色彩构成。这3个作业完成之后,同学感觉很新鲜、很兴奋,体会到了构成在建筑平、立面设计生成中的重要作用,达到了构成课与建筑设计课有机衔接的目的。

对于训练的第4个环节——立体构成,它仍然是前面3个作业的延续,目的是训练学生对体和空间的体验,强调尺度概念的表达。结合学生自己的建筑设计作业,分组合作,把自己的作业修改成兼顾建筑形体和建筑基地整个环境都符合尺度、空间构成法则的作品。

从这次形态构成课教学改革实验的结果来看,将形态构成课的学习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一个个作业环节的递加,让学生在一条有序的训练主线中,结合建筑设计完成自己形态构成课的训练学习是可行的。鉴于该项改革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会在今后的课程讲授中,逐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地完善教学体系,让它既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也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8篇

1.1尝试设计

以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打好专业基础,提高就业能力”为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初步设计教学方案。①确定学生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清晰描述学习目标,主要针对学生能做什么进行设计。学生刚进入大学,对于建筑学专业领域的认识主要停留在感性方面,拓展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是专业基础课程的首要任务。在素描、色彩课程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培养观察能力和提高动手能力;在形态构成课中通过模型的制作,对建筑的空间、色彩等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建筑设计基础Ⅰ的学习中通过铅笔、针管笔、水彩渲染等抄绘练习,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表达能力;在建筑设计基础Ⅱ的学习中则通过小型的专题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表达与动手能力。通过每一个环节的练习,明确学生在其中都能做些什么,以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②分析学习者特征,特别是先决知识和技能。在学生进入建筑学专业开始学习之前,教师都会对学生组织一次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对建筑学专业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专业图样表达的能力,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参考依据,对学习者中存在的个体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尝试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设计教学过程,主要是知识传递的顺序。首先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主,通过一些经典的建筑实例和生活中所普遍关注的建筑方面的问题,使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例如在形态构成课中对建筑中的色彩、光影等提出疑问,让同学进一步思考与建筑相关联的因素,开始自己分析与总结问题,寻找答案。在这一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提问、同学探讨、师生交流的环节进行知识的传递,还可以通过图样的抄绘练习、模型制作等练习,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途径获取知识,以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④资源制作,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的PPT、实际的模型、视频等,以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2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结构化分析

把教学系统看作学习活动的序列,并将上述所完成的教学方案设计转化为活动序列,在活动内部将活动过程切分成任务序列,而每一次教学包含一个学习活动。这个切分过程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知识建模。通过仔细阅读原有的教学设计、教材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对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知识进行建模。②精确化学习目标。对学习的知识点、学习到的层次进一步精确,例如在铅笔线条抄绘练习中,学生不仅要对绘图工具的运用熟练掌握,还要对铅笔表达的不同线型合理表达,教师通过示范、交流等方式与同学沟通,以利于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③精确化学习者特征。从学生模型中选择具体特征,所选择的学习者特征要有针对性。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递,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④活动切分。将教学过程切分为一系列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相对独立、可以重用的组成部分。可以重用是指这个学习活动不需要修改或者对任务和操作进行少量修改就可以在其他条件下使用。例如培养学生对专业图样的表达,可以通过铅笔线条抄绘、墨线条抄绘、水彩渲染练习等学习活动进行,而对于工具的运用以及图线的表达是可以重用的部分。⑤任务切分。将学习活动内部的教学过程切分成任务序列。例如墨线条抄绘练习中的任务可以分解为图纸的张贴、铅笔工具的使用、图样的定位与布局、针管笔的使用,使整个学习活动有序进行。⑥完整性设计,按照学习活动的结构,补充设计所缺漏的所有成分。例如在水彩渲染练习前针对学生色彩方面的知识应进行适当地补充与加强,以整体提高教学的效果。

1.3教学方案的优化

通过对教学方案的设计和结构分析,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完善教学设计。①一致性检查。检查所设计的各个学习活动,确保它们的具体设计与所指向的学习目标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通过修改或删除任务来达到一致。②使教学过程满足“具体—抽象—具体”框架,例如在形态构成课程中平面构成的设计,先将具体的实物呈现出来,再抽象出形状和形态,最终设计出具体的新的形态。③思考是否可以增加或者更换学习外部形态;思考是否可以增加一些任务类型,使得教学过程的任务类型更加丰富。例如在专题设计中增加一些实地调研部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提高学生对实际环境的认知能力。④思考如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思考如何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产生外部的学习成果。通过对方案的介绍,增加学生的交流训练,提高表达能力;对当地外部空间体验的认知练习,使学生在钢笔速写和加强地域特点意识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⑤提升动力。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与维护是整个教学设计中比较关键的内容。把学习动力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通过引起学生兴趣、正面鼓励、利用认知冲突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将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促使学生成功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

1.4方案的缺陷分析与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效果和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及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不断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在建筑设计基础Ⅱ课程中的第一个专题设计——食品亭设计,在大理学院(古城校区)校园内选取实际的地段供学生选择,主要培养学生对建筑与外部空间环境的认知能力与设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结合能力还需要提升,因此在第二个专题设计——品牌专卖店设计中,不仅强调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还突出了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之间的联系。第三个专题则是对大理历史文化名城内的主要景点、大理学院(古城校区)校园内特色空间的分析,不仅对前两个专题设计的内容小结,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分析能力。第四个专题设计——别墅设计,则以“承上启下”为主,选取海滨、山地、溪边等自然环境,供学生自由选择设计,不仅将前三个专题设计进行小结,并为建筑设计Ⅰ的学习做准备,培养学生在一个专题设计周期内的综合设计与表达能力。通过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任务分解与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本门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建筑学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第9篇

以武汉轻工大学为例,提出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通过比较分析,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补充,建立以设计为核心、通识为基础、建筑技术为支撑、美学和人文素养为拓展的课程群,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能力培养、学分制改革、人才培养与社会接轨等方面的问题,以提高建筑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建筑学,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能力

随着国家建筑行业的深化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工程设计中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以及大型工程国际化招投标的推行,促使建筑市场逐渐趋向规范化、国际化。而过去传统的建筑学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的变化,出现了在校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缺乏良好对接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结合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尝试通过课程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得到优化和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1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和目标

根据对建筑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人认为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民用建筑设计、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建筑历史、建筑施工等,其内容涵盖方案设计、建筑历史及理论、建筑技术和施工几个方面。同时,从事设计工作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熟练的计算机绘图能力、编制施工方案的能力。因此,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应结合市场需求合理划分知识模块,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适当增加人文艺术类课程。在制定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以毕业生实际从事岗位需要和必备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为依据,打破传统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模式,将课程按照培养目标要求,划分为通识基础、设计系列、理论系列、美学与人文素质、建筑技术五大课程群。优化后的课程体系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主线,加强基础,注重实践,通过分阶段的建筑设计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功、设计思维及创新能力、方案沟通与协调能力[1]。

2改革前后的课程体系比较

传统的建筑学本科课程体系着重于学生基础美术训练、制图和表现能力、平面功能划分和空间布局、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可以结合目前世界建筑发展趋向,增加建筑节能、生态建筑等课程,结合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增加建筑师业务、建设法规、建筑施工等课程。加强学生美学素养的形成及提升,增加建筑美学、建筑赏析、建筑绘画及表现等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加快和完善校外实习平台的建设,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参与到专业实习中。1)原有课程体系。以我校为例,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2)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立足于学生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强学生的建筑绘画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划分为通识基础课程、设计类课程、理论类课程、美学修养与人文素质课程、建筑技术类课程、实践类课程六个课程群,形成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建筑设计为核心,建筑理论和技术为支撑,结合实践,渗透美学和人文知识的课程体系[2]。

3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都应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为重点,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项目策划及工程施工知识,毕业后能在设计院、房地产企业、建筑施工单位从事建筑设计及相关工作。因而,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1)明确目标,分层次提高。专业能力的提高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础技能,包括场地设计、功能分区与流线组织、建筑方案设计、快速表达等。这一层次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适应一般的设计工作。二是创新能力,设计实际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根据建筑及环境的复杂程度不同出现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做的是结合场地要求和现代建筑的发展,提出最合理的解决建筑和环境问题的方案。所以创新能力是理解力、创造力和协调能力的综合[3]。2)学分制改革。国内目前的学分制借鉴于国外大学的做法,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自,使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课,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在完全学分制的情况下,学生有着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包括:专业选择权、学业规划选择权、课程选择权、教师选择权,但从学分制的实施来看,国内主要停留在课程及教师的选择权上,并且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课程的选择性有限,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师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等。因此,如何加大学生对于课程的自主选择性,允许学生选择辅修方向,协调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实现跨专业和学科选课等,都是推行学分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3)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建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与市内多家设计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使其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以利于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同时便于学生了解行业需求,明确专业学习内容,完善知识体系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完成就业对接[4]。

4结语

根据建筑学专业评估要求和行业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要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依照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作者:林楠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樊莹,董晓婉.浅谈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及实施[J].教育技术研究,2012(4):211-212.

[2]孙超法,张万奎.建筑学专业“一心两翼”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87-88.

第10篇

课程设计应该提前准备,紧跟课程内容,充分挖掘业余时间,在不同阶段不断地修改完善相应的内容。把课程设计与教学同步进行。这样,在不增加停课设计时间的情况下,加大了课程设计的时间跨度,从而为提高课程设计质量提供了条件。通过系统教学把设计能力的培养扩展到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这两个教学环节中,使两个教学环节成为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对建筑设计能力的掌握。

1.1建筑施工图方案草图设计阶段

通常的情况下,课程上完了绪论、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也就是前四章的内容后,再加上早期工程制图已上完,学生对房屋施工图的方案设计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可以布置任务书,任务书的内容可以按教材上的任务书,单元式多层住宅楼设计。设计之前可查阅有关资料,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先进行草图构思,解决建筑功能分区与环境协调、平面构成、平立剖相互关系等问题,可要求学生做出若干个方案进行比较,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较为合理和完整的方案,并进一步细化尺寸及构造。平面设计是关键,先从平面入手,同时认真分析剖面及立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综合考虑三者的关系,按完整的三维空间概念去进行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单个房间设计是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而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使用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相互关系,结合基地环境及其它条件,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单个房间合理地组合起来。施工图的方案设计完后,上交进行第一次修改。

1.2构造设计阶段

民用建筑的组成分为六大部分,即墙体、基础、楼板地面、楼梯、屋顶、门窗。在课程中每一组成部分分一章讲解,每讲完一章指导学生在自已的建筑施工方案图上作出相应部分的细部修改,课程上完后整个修改过程就进行完毕。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夯实基础,又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学生也能把看似松散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体。同时利用了课后时间,节省了课程设计的时间。楼梯是建筑物中重要的部件。楼梯的净高在平台部位应大于2m;在梯段部位上应大于2.2m。在平台下设出入口,当净高不足2m时,可采用长短跑或利用室内外地面高差等方法予以解决。所以在本章节中作一个楼梯的大作业,包括平面图及剖面图的设计,为以后的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设计周阶段

在设计周阶段,指导老师要拿出详细的指导任务书,以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规定的完整施工图的设计。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实践经验,不知道一套建筑施工图的完整内容,容易漏掉一些细节,并且对图纸的内容往往表达不全,不完整,并且对已学过的制图规范记得不清,画图顺序颠倒,因此画图前要作出相应的要求和规定,以便作出质量较高、幅面较为整洁的设计图纸。对于设计指导任务书,其主要内容如下。

2.1图纸一律用手工绘制

2.2合理的图面布置

要进行合理的图面布置(包括图样、图名、尺寸、文字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做到主次分明、排列均匀紧凑、线型分明、表达清晰、投影关系正确,符合制图标准。

2.3绘图顺序

一般是先平面,然后剖面、立面和详图;先用硬铅笔打底稿,再加深;同一方向或同一线型的线条相继绘出,先画水平线(从上到下),后画铅直线或斜线(从左到右);先画图,后注写尺寸和说明。一律采用工程字体书写,以增强图面效果。

2.4重视尺寸及名称的标注

①外部尺寸、内部尺寸、纵、横定位轴线编号及门窗编号、标注房屋各组成部分的标高情况、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出楼梯的位置、楼梯间的尺寸、起步方向、楼梯段宽度、平台宽度、栏杆位置、踏步级数、楼梯走向等内容;②注意线型的粗、中粗、细线的应用区别;③在底层平面图中,通常将建筑剖面图的剖切位置用剖切符号表达出来;④建筑平面图的下方标注图名及比例,底层平面图应附有指北针表明建筑的朝向;⑤建筑平面中应表示出各种设备的位置、尺寸、规格、型号等,它与专业设备施工网相配合供施工等用,有的局部详细构造做法用详图索引符号表示。

3注意问题

第11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电力特色;工程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孙建梅(1974-),女,河北保定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085能源经济服务教改课程建设(项目编号:C-8209-11-4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112-02

上海电力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设置有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及物业管理五个方向,其中“房屋建筑学”是工程管理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因为工程管理专业多学科性、综合性特点,在学制限定的时间内,各门课程的授课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专业课的授课上需要进一步改进,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另外,不同的学校的工程管理有不同特色,很难找到一本完全适合本校的教材,存在一些教学内容选取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具有电力特色背景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提出一些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建议,以便于相同教学背景的学校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传统“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陈旧,专业特色差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传统“房屋建筑学”教学内容需与时俱进,跟上发展的步伐,如由于大气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建筑业对绿色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教材中很少涉及这部分内容;关于建筑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目前的教材中基本没有反映这些新内容、新知识。

除了教材内容陈旧外,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少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因为学校的办学背景不同,导致不同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会有些差异,不同的专业背景,知识侧重点不同,比如电力行业的院校将侧重电建方面,水利方面的院校将侧重于水利工程建设。

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房屋建筑学”存在着学习目的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这不是所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将来从事房屋建筑设计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因此学生对“房屋建筑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教师对提高“房屋建筑学”教学质量重视不够,教学资源(师资和设备)配置不足,突出表现为对生产认识实习环节不够重视,造成学生在书本和实践相结合方面的缺少,另外“房屋建筑学”由于课时所限也没有安排到现场实习的环节。实践教学成了“房屋建筑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又是目前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亟待提高。

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教学方式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学方式较单一。“房屋建筑学”课程实践性很强,很多教学内容难以仅靠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以及简单的PPT课件在讲台上就能讲清楚,有碍实践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考核方式效果较差。目前,“房屋建筑学”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普遍采用平时成绩(平时考勤、平时作业)、期末成绩综合评定,但是由于这门课内容多而繁杂且课时少,因此这样的评定方式往往使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考核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

二、“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的内容

1.教学内容的改革

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其深度和广度上应区别于土建类、建筑学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专业难度要低一些,广度上要求更高。因此,可以通过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降低深度,增加覆盖面,在内容的选取上要突出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的特点,要与时俱进,例如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等部分的内容。

(1)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但是目前的教材中很少涉及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这部分的内容,在教学中补充国内外建筑节能的发展动向、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建筑节能构造做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节能的建筑空间设计、构造设计等。[1]

(2)教学内容要加强特色内容。上海电力学院是具有电力行业的办学背景,但目前的教材中,一般都是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即使是工业建筑这一部分内容,大部分教材还是以普通车间为主,没有电力背景的知识。建议补充具有电力特色背景的内容,例如:将工业建筑中的一般厂房改为火力发电厂,这样既结合了电力背景又巩固了房屋建筑的理论知识,还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3)补充新材料、新技术内容。在教学中适量地扩充部分新内容,例如补充建筑新技术有助于工程管理的学生把握工程的发展动态及主要技术,有助于工程管理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再遇到工程问题时能够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问题。建议补充的技术有:玻璃幕墙技术、索膜结构技术、轻钢结构中的压型钢板外墙和屋顶技术、干挂石材幕墙技术、新型建筑遮阳技术等。

综上所述,电力学院“房屋建筑学”需要提出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实施课程整合,按照“以房屋建筑为主,以电力行业背景为辅”的原则,形成了以房屋建筑知识为主干、以电力行业背景、新技术、仿真实训的电力特色课程体系。[3]

2.教学方式改革

根据“房屋建筑学”内容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等特点,结合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出下列教学方式改革的建议:

(1)开设典型例题解析。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深入浅出地解析课程中的重点和难题,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步骤等,为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设计方法,提供全方位的帮助。[1]例如在介绍完平面设计这一章时,安排住宅建筑的平面设计例题解析,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并把设计成果进行分组讨论,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使学生较深刻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理论专业知识,收到较好的效果。

(2)加强实践环节。目前,“房屋建筑学”实践环节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时间短,学生设计比较仓促,实践效果较差。为了解决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可以将这部分实践环节内容渗入到教学环节。第一,布置形式灵活的课后作业。例如楼梯设计是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不能很好掌握,因此在讲授楼梯设计内容时,可以在讲述完理论知识后,加入形式灵活的实践环节,如让学生到教学楼的楼梯处,通过实际观看楼梯,并用直尺对踏步尺寸、平台的宽度等楼梯间的尺寸进行直尺粗略测量,这样既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又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强化建筑感观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尺度概念,避免学生在设计中对建筑物的空间尺度、建筑构造层次、构造做法及基本尺寸的设定不合理。第二,课程中间插入实践环节。例如在建筑总平面、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内容结束后,插入课程设计的方案设计,并对方案进行点评,为后续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1]

(3)考核方式的改革。总成绩采用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的形式评定。平时成绩主要是以考勤和作业为主,期末成绩主要是闭卷考试成绩。由于本门课程的内容多而且繁杂,容易造成学生记忆难,继而感到考试难的这么一个状况。显然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来说还是有不合理之处,考试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必要手段,为了提高本门课程的实用性,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有必要对原先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将平时作业、考勤、答辩成绩、调研报告和期末试卷按一定比例进行综合,对这门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得出学生的总评成绩。[2]采用这种考核方式,能更客观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论

“房屋建筑学”课程知识点多、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本文结合当前本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对工程管理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具有电力特色背景或相似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共同为提高工程管理专业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教学的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杜,何梅,郭华.《房屋建筑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118-120.

第12篇

关键词:BIM;建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1.3?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154-03

一、基于BIM的学科发展背景

1.BIM的简介。近几年来,建筑行业为了提高行业效率与质量,推进绿色建筑的设计水准,都竞相推广应用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特别是2010年更呈爆炸性增长,BIM必将给未来设计行业带来一场变革,已成为行业共识。[1]BIM指包含建筑物全部信息的电脑模型,BIM能够根据3D模型自动生成各种图形和文档,而且始终与模型逻辑相关,当模型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图形和文档将自动更新;设计过程中所创建的对象存在着内建的逻辑关联关系,当某个对象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对象随之变化。[2]

2.基于BIM的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作为继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后出现的建设领域的又一重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美国60%建筑设计及施工企业应用BIM。在我国,“水立方”开启了大型公建项目应用BIM的先例,但就BIM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而言,其在中国的应用还只是刚刚开始。全国建筑业有2000多个设计院,但能应用BIM技术进行设计的不到100个。[3]2008年,由Autodesk公司组织进行了第一届全国BIM应用创新设计大赛,并涌现出一批先进的单位及项目,几年来基于BIM的建筑项目实例越来越多。以柏幕培训为代表的BIM软件培训机构也在各地开展咨询等项目服务,使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人才得到学习。

3.基于BIM的学科教学发展现状。从2006年开始,欧特克公司与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合作组织全国大学生revit杯建筑设计竞赛,多年来指导了大量的学生学习使用BIM软件并应用于设计中,培养了学生的建筑信息技术及思维。2010年欧特克公司与各个大学合作开展基于BIM的教师培训,并设立西北、东部、华中、华南地区的教学点,如2012年的华中华南地区培训班在湖北工业大学举行,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且,结合国内建筑学专业实际尝试将BIM设计软件学习和学科培养计划,为校园普及BIM铺路。未来,基于BIM的学科学习交流将不断深化,从教学到设计施工及管理都将渗透建筑信息模型及技术,为新时期的建筑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二、广西高校建筑学专业计算机教学问题研究

1.广西高校建筑学计算机绘图教学问题。近几年,就目前广西各大高校建筑学专业实际情况而言,学生掌握的三维建模技能有限,不能快速准确地对建筑的三维空间进行塑造和表达,并且表达的程度基本停留在草图阶段,使设计深化面临较大的困难。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软件日新月异,如果不能跟上技术前进的脚步,今天的设计方法和工具可能在明天就被淘汰,因此学习并运用最新最前沿的设计辅助软件,才能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适应市场竞争。由于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未能通过辅助设计拓展创作思维。目前建筑学教学中在建筑信息模型方面开展的探索不多,在教学中并没有让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意义建立深刻的认识。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参数化设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方法,正在深刻的影响着建筑师们的思维方式及工作方法,新的设计思路,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设计方式层出不穷,当前的数字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建筑设计领域,并且反过来也能推动设计思路的拓展,而这恰恰是当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所欠缺的。

2.广西高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系关于BIM的教学问题。①硬件及软件系统问题。现阶段教学多使用学校普通计算机教室,带来的问题是学校计算机数量巨大、配置普遍较低,能满足一般软件学习,但对于如revit等软件安装和使用将难以实现,并且由于大多数机房为了保护系统免受外界病毒感染,严格使用系统还原软件,使得软件网络更新难度较大,软件使用也存在使用试用版到期的情况,部分软件由于安装时间及版本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试用时间已到的问题,使建筑学专业学生不得不占用上课开始的时间进行卸载和安装新的软件的工作,并且不能重启计算机,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②课程教学问题。首先建筑学的学生对设计软件的需求较其他专业高,在同样的时间内要学习多种绘图软件,Auto CAD、天正建筑、sketchup、Vray、Photoshop、犀牛、Maya、Revit、Ecotect等一系列软件,但课程学时有限制,并且存在不同软件之间的交叉使用如CAD和photoshop的衔接出图、revit与ecotect的数据交接等,所以必须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穿插式的授课。另外,针对负责该课程教师的高级培训较少无形中也影响到了教师水平的提高。

三、基于BIM的广西高校建筑领域学科教学设想

1.加强基础软件辅助设计应用。①参加“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立项,在欧特克公司的协助下淘汰旧的软件版本,安装较新版本的软件,并取得注册授权在学校机房安装使用。②更新硬件及软件设施,使之符合BIM软件使用要求。最基本的BIM的软件如revit、ecotect都对计算机的配置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拟对计算机房进行适当的投入更新老化设备以提升教学效率。③各个年级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建立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并逐渐采用BIM软件技术辅助完成建筑课程设计作业。各年级与计算机辅助相关的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2.将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与课程设计挂钩。将学科课程设计与全国性的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结合,组织学生参与大型的建筑设计竞赛,如:revit杯建筑设计竞赛、绿色建筑设计竞赛等,引导学生关注建筑设计前沿的信息技术,加强与全国其他院校建筑学专业之间的联系,缩小与高水平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差距。

3.加强与设计单位在BIM领域的合作。南宁市乃至广西区各大设计研究院逐渐引入BIM设计模式开展建筑规划业务,与此同时,设计机构也希望跟建筑院校进行合作,深入完成各专业软件使用上的协调配合。如果能重点发展学校建筑学专业基于BIM的计算机教学力量,将有利于学校与设计单位进行协同合作,利用学校的技术优势结合设计院的实际工程项目,使南宁乃至广西的建筑设计行业与国内国际接轨,营造良好的行业设计氛围,提高整个广西乃至全国的建筑设计行业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宇,常茜.工欲善其事?摇必先利其器——BIM实践案例及经验体会[J].建筑学报,2011,(06).

[2]张建平.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