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7: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离骚译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离骚 杂合性 翻译策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概念的提出,文化霸权主义正改头换面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出现在生活中,翻译作为殖民主义和解殖民主义的渠道,在其中的作用十分凸显。
《离骚》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古今中外诸多翻译家都对其进行了翻译,使其在西方世界也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因此探究《离骚》英译本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身的文化认同度和西方世界的关注点,为更好的把握今后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二、杂合性
杂合性一词出现于17世纪的自然科学用于指示自然界中的杂合现象,直到20世纪后期,霍米巴巴才将杂合性引入到后殖民理论中。巴赫金(1995)认为,权威话语不可能进入到杂合文本中,一旦进入,拥有单方面话语权的权威文化就会立刻瓦解,因此,杂合性是对权威话语的挑战和反抗。在中国,孙会军(2003)认为杂合现象是不同文化碰撞和交流的自然结果。杂合,归化和异化作为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主要翻译策略,不同于后两者的简单向加,而是两种文化相结合的最优解。杂合性理论取二者之长,认为译者不应一味坚持一成不变的翻译策略,迫使归化或异化理论走向两极才恰恰落入了殖民主义的陷阱。
三、《离骚》英译本的杂合性分析
杂合性翻译文本的分析和研究应主要从语言,文化和文学三方面着手。本章将遵从以上分类对《离骚》及杨宪益译本和郭沫若译本进行分析。
1.语言的杂合。
例1: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杨译:A prince am I of ancestry renowned; Illustrious name my royal sire hath found
郭译:I am the descendant of the ancient emperor Gao-yang; my deceased father is called Baiyong;
在此例句中有诸多文化负载词如高阳,苗裔,皇考和伯庸,在杨宪益的译文中,高阳和伯庸等词在对篇章的理解不起任何影响的情况下被省略不译,同时保留了苗裔和皇考的真实意义即子孙和父亲。郭沫若的译本则将所涉及的所有词全部译出,激起目标语读者在阅读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例2: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
杨译:Had I not loved my prime and spurned the vile, why should I not have changed my former style?
郭译:Why not abolish the present corrupt regime while I am still strong? Why not alter this political system?
中国古代文章因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而注重比兴的修辞手法,不倾向于直抒胸臆。而西方由于航海文明的渊源和雄辩的传统,倾向于热情和直接的表达方法。原文中的语气助词“兮”在文章中广泛应用,一方面有辅助语气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控制行文和朗读节奏避免过于急促。而郭译本中采用两个疑问句使感情程度超出了原文,在语法的选择是一边倒,使得杂合性程度减弱,不及杨译本。
2.文化的杂合。
例3:唯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杨译: The fallen flowers lay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the dusk might fall before my dream was found.
郭译:I worry about the plants withering away and fear I am growing old.
中国自古有用美人比喻自身以及才华的传统,汉代王逸《序》曾言:《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曹植也曾作《杂诗》以美人迟暮比喻年华老去,志向不抒而岁月不再。在译文中,杨译本将美人引申为梦想与才华,而郭译本中引申为年岁均是不同角度的理解,符合对原文的解读。
3.文学性的杂合。
例4: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杨译:when sirius did in spring its light display, Achild was born, and tiger marked the day
郭g:I was born in January, 340B.C.
就文学性的杂合程度而言,杨译本的文学性更高。主要体现在韵律的选择和意象的丰富上。杨译本采用每一句押尾韵的方法,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朗朗上口且注重对原文词语的准确把握与目标语的选择,而不是对原文的简单直译。
四、结语
经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多采用一种翻译策略为主而另一种或几种翻译策略为辅的方法进行分析。杂合性的意义体现在它糅合了几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而使得译文在语言,文化和文学性方面呈现出最佳的选择。杂合性分析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中西文化以及翻译趋势的把握,便于两种语言以及两种文化在译文中得以相遇而产生碰撞,引发后人思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赋;体裁;对等;汉英翻译
引言
赋,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始于战国,止于清末,兴盛于两汉,具有重大的历史、社会和文学艺术价值,因而赋的翻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目的就是将原文(源语言)的形式和内涵用另一种语言(目的语)忠实地再现出来,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从译文中了解原文之内容,甚至产生共鸣和同感。故赋的英译英区别于其他诗歌体裁,认识到文体对等和“形美”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本文将其主要原因分析总结如下。
一、对翻译中“意美”、“形美”的误区
“意美”指意境、情境之美,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描写事物所达到的情景交融,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意境传译是翻译中的重中之重[1]。“形美”是指语言的表现手段(语言、文字等)和表现方法上的形式主义。形式美在美学中是个很大的课题,在翻译中也是举足轻重的[2]。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形式在意义体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某些译者一味追求“意美”,忽视形式,就抹杀了翻译的意义,也阻碍了其发展。
首先,“意美”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已上升到人的情感和精神层面,故衡量“意美”的标准难以把握。其次,Barthes曾说过,文学语言具有“预言式的开放性”(prophetic openness)的特点,有其创造性和多义性的一[3]。再次,由于“意美”指的是语言的深层含义,所以意境需要译者的个人体会与感悟。
二、赋的宏观体裁特点
我国古代的韵文体裁主要有四种,即诗、词、歌、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认为诗赋不同,诗可合乐而唱(如乐府诗),赋则只可传诵。清代学者郭绍虞《〈汉赋之史的研究〉序》云:“赋之为体,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言:“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曹道衡等诸学者皆认为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新文体,是“我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4]可见,赋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学体裁,其译文也应具有区别于其他诗歌形式的独特性。
其次,在西方文学中无法找出与赋对等或相近的文体,故不能将赋机械地套译为某种现有的文体。德国汉学家何可思(Eduard Erkes)在1926年版的《亚洲专刊》(Asia Major)上曾把宋玉的《风赋》英译为“Song of the Wind”。“song”有诗歌、歌曲之意,但前文已指出赋乃“不歌而诵”,故此译法欠妥。而美籍学者陈世骧(Shih-hsiang Chen)则将“赋”译作“essay”[5],即西方的一种随笔散文,属无韵文。虽然赋也有散文平铺直叙的特点,但此译法违背了赋作为有韵文的根本特点。因此,美国汉学家康达维(David R. Knechtges)在翻译龚克昌教授的赴美讲稿以及对《昭明文选》的英译本《Wen Xuan,or Selections of Refined Literature》,都将“赋”直译作Fu。Katharina Reiss认为翻译过程中,是否传递原作的主要功能是评价译作的主要标准。翻译中要对不同类型的文本采取特定的翻译方法, (转引自Munday J.)在翻译中注重其形式对等是至关重要的[6]。因此,赋的英译也应根据其形式特点运用具体的标准及方法。
再次,赋体本身就格外关注形式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概括赋之特点为“铺彩摛文,体物写志。”,在《文心雕龙·丽辞》中还言:“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萧统《文选序》亦曰:“譬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黼黻不同,俱为悦目之玩。”可见,赋对其形式之美的追求真可谓“腴辞云构,夸丽风骇”。 又因翻译旨在于将源语信息包括内容和形式等,尽量准确完整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故综上所述,赋体英译过程中对其形式的把握十分重要。
三、赋的微观体裁特点
根据赋的变化发展,大体可分为古赋、俳赋、律赋、文赋及其馀绪,其中古赋有包括大赋、小赋、骚体赋、骈赋及杂赋等[7]。严格对偶、平仄韵律及虚词的普遍运用等都是赋的特点。
以骚体赋为例。它是古赋中的重要体式,受《楚辞》中《九歌》和《离骚》体制的影响颇大,因而对偶句数量多、比例大,并逐渐骈化,即以“兮”字为核心和枢纽的对偶式组构方式,如《九歌》中“×××兮×××”或“××兮××”和《离骚》中“××××××兮,××××××”[8]。此处“兮”为语气词,因省略泛声而无实义,但却规定了两句之间基本的语音节奏,是句子以工整对偶的形式出现。另外,由于这中国古代的文学传统和汉字的基本特点,即汉字绝大多数为单音节且具有单音独体性,不同于英语的多音节,因而便于构筑两两相对,形成排偶。这种对偶不仅在音节节奏上对仗,而且在视觉感官上也十分工整。像“兮”、“之”、“而”、“以”等此类虚词,在英文中几乎无法找到与之功能相对的词,所以在翻译中英尽量做到译文形式对仗、整齐、平衡,保留并传递出原文的风格特色。下面是针对上述理论视角对几个例子的分析。
例1:“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 《前赤壁赋》)
译文1 :Our rudder and oars, redolent of cassia and orchids;
Strike the moon’s reflection, cleaving the glimmering water;
But my heart is far away,Longing for my dear one under a different sky!①
译文2 :Laurel boat and sandal-wood oars,
Beat the empty light, pierce the sheen;
Shoot my feelings out of my bosom,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国古典诗词;三美原则
1 跨文化交际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民族间相互交流与交融即为跨文化交际,这种跨文化交际不仅包括政治、经济上的交流,还包括国与国之间人们生活文化的交融。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中国,中外文化交融程度令人欣喜。
古典诗词被认为是文化的结晶,是思想传递的灵魂之曲。在跨文化交际频繁的现代社会,中国古典诗词经过前国务院总理于记者招待会和国际会议中的巧妙运用,从而越来越来受到国内外政客与学者的关注。然而中国古诗词英译在情境各异、目的语读者不同的情形下,译文效果却大不相同。因此,译者能否巧妙地运用“三美原则”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
2 古典诗词英译的三美原则
形美、音美、意美作为翻译美学理论的三大方面,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体现着美学翻译的魅力所在。
2.1 形美
刘宓庆[1]在《翻译美学理论》一书中提出:“精致独到的结构形态是主体审美意图外化的重要手段。为了使译文结构美丽对称,译者应恰到好处地选词,切勿过分体现原文的意境,亦勿迫切展现译文的魅力。”
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淮南子・览冥训》)
We would better fetch a flint than beg for light.We would better dig a well ourselves than beg for water from others.(Tr. Zhang Lu at the Press Conference,2009)
译者张璐在此处采用排比结构来强调语者的语气,并且她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将意象词“燧”直译为“flint”,“井”直译为“well”,并将主语“乞火”与“寄汲”分别直译为“beg for light”和“beg for water”来强调中国应该自力更生。一对完美的排比句,对称的结构使得该译文完美地体现了“形美”而又不失原意。
2.2 音美
著名翻译学家阿多诺[4]在其《美学理论》一书中,提出“诗歌最基础的特征是音美,而这种美能让人在句子当中感知到。”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I sigh and wipe away my tears,oh!I’m grieved at a life full of woes.(Tr. Xu Yuanchong 300[2])
在该句诗词译文当中,中国现代著名译者许渊冲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将读者引领入中国古诗词文化当中。译文将“兮”很好地译为“oh”,且都用“z”音结尾,将伟大诗人屈原当时对国家的忧虑与叹息展现地淋漓尽致。“sigh”与“wipe”两个动词,看似无声胜有声。
2.3 意美
意美的关键在于是否能细腻地展现句子的深层意义[3]。于此,意象美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译者必须做到妙笔生花,并能使目的语读者感受到原作者的核心思想。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A thousand sails pass by the wrecked ship;ten thousand saplings shoot up beyond the withered tree.(Tr. Zhang Lu at the Press Conference,2007)
该首诗中有很多个意象,如“沉舟”、“千帆”、“病树”、“万木”,它们交相呼应,显现出一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卷。译者张璐为使国际友人更容易理解温总理说此话的用意,采用直译策略,特将“沉舟”直译为“wrecked ship”,“千帆”译为“a thousand sails”,“病树”译为“withered tree”,“万木”译成“ten thousand saplings”,从而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传递温总理相信两岸同胞能共同冲破一切困处的殷切期盼。
3 结束语
面对跨文化交际日益繁盛的当代社会,我们应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从而让世界尽可能多的了解中国。若在如记者招待会、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等重大国际会议环境下,译员需灵活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或归化的翻译策略,并结合“三美原则”使得古诗译文能更容易为西方人士所理解;在古诗词英译书籍或是古诗词交流会中,应多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并基于“三美原则”。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
[2] 许渊冲.中国古诗英译300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放平.三美原则――古诗英译的可行途径[J].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在编写时本身就具有一种比较的眼光。选择的外国文学作品较好地体现了经典性、时代性和流派的传承性,具有“世界文学”的眼光。编排作品体例则遵循了跨民族、跨文化的原则,同一板块内常常将主题、体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中西文章相互搭配。比如必修三“祖国土”专题“颂歌的变奏”板块中选择了闻一多的《发现》、艾青的《北方》、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和阿赫玛托娃的《祖国土》四首中外抒情诗,都是带着深深的悲剧感和忧患意识抒发对灾难深重的祖国深刻的爱。“号角,为你长鸣”专题“底层的光芒”选择了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品质》和杨绛的散文《老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底层普通劳动者的高尚品格。“殉道者之歌”板块则用三首中外名诗《离骚》《致西伯利亚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展现了屈原、十二月党人和林肯在历史重大事件中的人格追求。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下“执子之手”中就选择了《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中一外、一离一聚、一悲一喜两个戏剧选段,对应了爱情这一人文话题。“旧日时光”则选了彭斯的《旧日的时光》、朗费罗的《箭与歌》和冯至的《别离》三首抒情诗歌,传达友情这个人文话题。“直面人生”专题“苦难的尊严”中则选编了培根的《论厄运》和周国平的《直面苦难》两篇充满人生智慧的论说文,探讨了如何面对逆境的话题,在读本的相应板块内又选择了丁大同的《庸人》和王蒙的《人生三境》对人生中的顺境、俗境进行探讨。
外国文学实质上是翻译文学,是经过译者第二次创作的作品,译作不可避免地打上译者的理解、风格等个人色彩,不同的译本所呈现的文学样貌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有些甚至南辕北辙。外国文学作品的这一特征也带来了一种必然的比较,即译本的比较。当然我们毕竟不是英语专业式的去评判译文孰优孰劣,是否准确,而是应该从语文学习的目的出发,有效地利用对不同译文的比较,加深对原作的理解,进一步去体会原作的精妙之处,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如《鸟啼》的教学可以引进马澜的译文与苏教版于晓丹的译文进行比较阅读。有一句于晓丹译为“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马澜译为“慢慢地,呆板地,一声不停歇地咕咕咕低语”,“笨拙”与“呆板”相比多含一份可爱天真,“不间断”和“一声不停歇”相较多了一种连绵而柔弱的意味,更形象地写出了弱小生命中蕴含的生机,更突显以死为背景的更为顽强的生。而《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教材中所选的胡赵译文和比较常见的郑译文,在句式、语气和用词上有不少差异,前者更为忠实,而后者文学色彩更浓,可以让学生借此比较进一步来领会作者的观点。《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这类原文较为浅近的作品也可以将原文、教材译本和通行译本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原作形式、内容等多方面的妙处,甚至可以采用必修五《箭与歌》的课后文本研习中所提供的方法,即让学生尝试自己翻译原文,来展示学生对这些作品的个人化解读。二、 教学设计中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每每到了高三复习,遇到与前两年所学内容相似的知识,让学生回忆曾在何时何处学过,只有极少数人还能记起,大多数已是一脸茫然,老师们大多很是无奈。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学科课程依照内在的逻辑要求,被拆分成若干专题、板块,并最终借由单个课堂组成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学生需要从局部到整体归纳、建构知识体系。繁重芜杂的学习内容,对整体知识体系的一无所知,从一开始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带有先天的盲目性和松散性,想要依靠单个的课堂串联起三年学习生活的记忆,实在强人所难。“比较”可以更高效地串联起松散的教学片断,由点及面地不断将新知与旧识相勾连,让学生融会贯通。而外国文学作品中常会出现异中有同和同中有异的文学相似性,而这些异同常常就是各个民族不同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反映。用一种宏观的比较的眼光去审视这种文学现象,一方面寻找某些具有共性的文学审美价值,另一方面感受各民族、各文化的不同面貌,可以更好地整合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应对能力。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1. 平行研究的方法
平行研究是指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平行研究可以是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文体风格、艺术手法及其他形式问题的比较研究,也可以是作家作品、文学类型、思潮,流派的比较研究。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平行的比较。
同母题、同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挖掘作品内涵,展现不同的文学风貌。“殉道者之歌”三首诗的比较可以反映同一母题下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重点和基调,《离骚》的自信、忧虑与昂扬,《啊,船长,我的船长哟!》的深情、哀痛与悲壮,《致西伯利亚囚徒》的高亢,豪迈与奔放。戏剧选修中的《悭吝人》的教学设计则可以将阿巴贡、初中教材中的夏洛克和名著阅读中的葛朗台进行比较,使学生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作家对同一母题的不同处理而显示出的不同艺术风格和各国社会历史风貌,而且通过这几个人物形象可看到一幅粗略的欧洲近代文学地图——其背后有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三大文学主流及其重大代表作家及作品。
同审美趣味、艺术技巧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将陌生转化为熟悉,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比如把苏轼的《赤壁赋》、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王维的诗歌和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加以比较,就会让学生发现看似陌生的日本写景作品虽然和中国借景抒“人事”情怀、展现人心的传统写景作品不同,但那种不含人世间烟火味,将自我内在之情移入外在自然,个体融入了宇宙万物获得至高的精神愉悦的“静美”和“禅意”实质上与盛唐的山水诗,特别是王维的诗是一脉相承的。
而同文体的作品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拓展审美视野,更好地掌握文体特征。在教授《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可以在最后让学生将它和板块中的《长亭送别》从戏剧形式、意象及语言风格方面比较差异。《长》以唱词为主,全套曲词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具有一种意境美;选择的景物意象,带着浓浓的愁绪,情由于景的渲染烘托而表现得更突出;语言深沉内敛,表达含蓄优雅,表现出浓郁的东方韵味;代表了中国古典戏剧的不写实的极致抒情的优美的审美趣味。《罗》则更多的采用感情浓烈、富有诗意的对话来推动情节,展示人物性格,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色彩;意象不是为了构成意境,而只是优美巧妙的比喻;语句直白大胆,句式反复排比,多感叹句,构成莎氏特有的气势,表现炽烈爱情,表现人物在悲剧面前的生命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爱情剧的异同,作家同情、歌颂为追求自由恋爱而献身的男女,憎恨、谴责、控诉破坏爱情的恶势力,是中西爱情剧的共性。西方更多的是从悲剧的角度去表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观念,大多表现为“悲—欢—离—亡”的公式,侧重于两个人的爱情心理。中国戏曲更多的是从喜剧的角度去表现同样的观念,大多表现为“悲—欢—离—合(大团圆)”的公式;大多与国家、社会相联系,从更大的社会背景去描写爱情。比较《茶馆》与《俄狄浦斯王》的不同之处,实质上是对戏剧结构特点的理性概括,是“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和“闭合式”戏剧结构的比较。
2. 影响研究的方法
影响研究是指比较研究跨越语境或民族的界限,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情感方面的彼此渗透。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雷雨》和《俄狄浦斯王》,我们会发现的《雷雨》从取材上看,明显受到西方戏剧传统的影响,即反映的是关于人的命运的悲剧,这样才能较为深入和准确地看到剧本在展示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同时,还揭示了更为深刻的命运悲剧:人对命运的抗争与命运对人的主宰这一难以调和的巨大矛盾;才能发现《俄狄浦斯王》中所使用的“发现”和“突转”手法在后世大量的作品中都能看到,比如《雷雨》《玩偶之家》,比如“欧·亨利式结尾”。通过影响研究,学生才能了解意识流的《墙上的斑点》、荒诞派的《等待戈多》实质上都是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的产物,他们看似迷乱晦涩的形式下实际是对内心生活的真实表现,这种注重内心心理的描摹我们也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和《老人与海》中可以看到。运用影响研究,我们了解了冯至深受德国诗人里尔克的影响,诗人在作品中自觉而深刻地对存在和生命价值进行探求,他的作品中含有浓郁的中古罗曼风味,在教学中可以比较《别离》和中国传统别离诗表现主题与写作手法的不同,实质上就是对东西方思维习惯与审美方式的比较。东方以形象思维见长,中国古典诗歌往往以意象的串联构建全诗,描情状物,营造一种意境之美,强调“言之有味”,主题侧重抒发个人情感,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体验也是建立在对自我经历的关照之上的;西方以抽象哲学思维见长,西方诗歌创作强调“言之有理”,思辨色彩浓厚,具有理性之美,主题向思想的纵深处开掘,进行人生、存在、意义等具有普遍性的哲理思索。这样的比较研究很好地将文学、文化、审美的视野加以拓展,丰富了课堂的深度与广度。
3.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本质上就是生活,而在今天的文化高速发展融合的背景下,学科的界限也更为模糊,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还应当有意识地注意跨学科研究。比如哲学思潮会对文学产生重大影响,就像前文所说的《等待戈多》和《墙上的斑点》。而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会与其所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在《肖邦故园》的课后练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题目:“《肖邦故园》有许多地方对肖邦的音乐进行了文学化的再现和诠释。请仔细品味,看看作者是如何把音乐转换为文字的,并从肖邦的音乐作品中选择一些曲目(如《a小调玛祖卡舞曲》《g小调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罗涅兹舞曲》等)进行欣赏,写下你的感想,与肖邦促膝谈心。”这显然是用跨学科研究的思路,从专题人文内涵理解入手,用语言文字将音乐形象、作品主题和审美感受表达出来,用音乐关照文学内容。
关键词:旅游翻译;跨文化意识;专业化发展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速,已成为不少国家的支柱产业。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对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们有更多机会接触,从而令跨文化交际成为旅游活动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的中国,旅游业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迎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向更高层次发展。
旅游业对外文化传播属跨文化传播。其性质与特点要求从业的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这一重要素质。翻译工作者在跨文化意识指引下。以专业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工作方法,准确把握旅游翻译的本质和特点,更新翻译理念与方法,丰富旅游文本译文的文化内涵,发挥旅游翻译文本的实用功能,巧妙解决在旅游翻译过程中凸显的现实问题以满足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的迫切需要。
二、跨文化意识对旅游翻译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的影响
笔者认为,对于游翻译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的解读,《追求专业化发展》(Bailey et al.2004:4)这本专门讨论英语教师专业化教育和发展的着作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美国学者Dale Lang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所下的定义是“Teacher development is a term used in the literatureto describe a Drocess of continual intellectual,experiential,and attitudinal growth of teachers”(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知识水平、经验水平、职业态度不断提升的过程)。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旅游翻译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旅游翻译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对译者而言是一个翻译水准、翻译经验、职业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
专业的旅游翻译工作者应该具有良好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才能成功地肩负起向世界译介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重任。笔者认为,追求旅游翻译专业化发展的译者有三个主要特征:
1)具备专业成长的必要基础:接受过专业的英汉语言技能教育和培训,对文化差异敏感;具备专业发展的技能:熟悉各种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掌握专门用途英语(ESP)、文化与交际的理论原则和细节;既有理论积累,亦有实践经验,能为国外游客提供专业的翻译服务;
2)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人文修养:博览群书,学贯中西: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对中西文化精华兼容并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保持对大干世界的好奇心:
3)具备令人满意的专业素养:对译文高度负责,对旅游翻译工作的理解不只停留在谋生获利的肤浅层次上:在翻译过程中积极体验旅游翻译领域的工作特点,持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恰当地运用语言艺术跨越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障碍,避免交际失误。
由此可见,跨文化意识与旅游翻译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跨文化意识是旅游资料翻译工作者必备的专业素养,是衡量他们专业水准的标尺之一,也是提升旅游翻译质量的基石。
三、跨文化意识与译者专业素养的优化
跨文化意识的现实意义的一个重要侧面就是它能促进旅游翻译工作者专业素养的提升。首先,具备跨文化意识使译者能够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翻译。去理解翻译。从跨文化的视角来对待旅游英语翻译;其次,跨文化意识促使译者在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文化层面进行深入和大胆的探索;此外,跨文化意识令译者意识到恰当得体的、符合跨文化规律的旅游翻译可帮助祖国展示新时代的面貌。塑造强大的正面形象,赢得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无数商机。
可见跨文化意识让掌握着语言罗盘的旅游翻译工作者意识到要树立品牌意识,对译文精雕细琢,追求精品译文。中国旅游业要创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必须以成功的海外宣传策略为依托。由于旅游英语翻译的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法律、宗教、民俗、文学、艺术,对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够充分、对文化与翻译的相关理论掌握不够纯熟的译者无法驾驭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同步有效转换。“翻译工作者迈向专业境界的重要一大步,是提高对自己笔下作品的文字质素要求”(周兆祥,1998:66)。认识到这一点会促使译者高度重视自身修养。保证译文品质。自觉赋予译作文字个性与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跨文化意识让译者克服功利心态。树立精品意识,在人性附加值上做文章,使旅游宣传推广手段向高层次发展。可以说,以跨文化意识为基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开阔译者思路,从新的角度来认识旅游翻译工作的社会意义。译者思想境界和创造力的提升有助于营造旅游业良好的语言环境,开发有巨大市场影响和市场效益的旅游品牌。
四、跨文化意识与旅游翻译质量的优化
跨文化意识推动旅游翻译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侧面就是它能显着提高旅游翻译文本的译文质量。在全球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向世界推广中国的旅游业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士。旅游翻译工作者处理旅游翻译材料时,跨文化意识能够指引译者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考量。从分辨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特点、审美习惯等方面人手,洞悉英汉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合理选择翻译方法,使译文符合旅游文本的专业特性,将语言文化信息有效传递给外国游客,达到传递语言文化信息和对外宣传的双重效果。
1.跨文化意识在旅游翻译中创造的灵活性
由于跨文化意识能指引译者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游客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能够表现出敏感的认知,在充分认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形成对文化差异的洞察力,译者会自觉地置身于外国游客的文化背景,优先考虑外国读者的反应,灵活处理旅游翻译材料,尽量避免“主观性翻译和译文难以理解”的现象(谭载喜,1999:238-239)。
译例:端午节简介(原文略)
译前分析:原文有一千多字,涉及端午节的各种别称、主要和次要的节日内容、端午节的历史文化渊源、屈原的生平、爱国情怀与端午节文化内涵的关联。可谓枝繁叶茂,洋洋洒洒,若全盘照译很容易使文化背景不同的国际游客陷入信息焦虑。
在充分考量汉英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本着知难而进的专业精神,旅游翻译工作者应学会利用灵活回旋的空间,牢记几个旅游翻译准则:1)摆脱汉语思维方式,遣词造句准确地道,避免重复堆砌;2)关注文字的简练达意,避免过多引申;3)遵循突出主题信息的策略,避免面面俱到。
笔者尝试用三个信息版块、近三百个英文单词来翻译原文一千多字中蕴涵的主要信息。力求使主要信息的传递方式符合国外游客的语言文化心理:
Dragon Boat Festival
*Duan Wu,or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falls 0n the5th day of the 5th month of Chinese lunar calendar(Itdiffers each year but it generally comes in June;e.g.Itfails on June 19th in 2007),This is one of the most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special forcommemorating the death of Qu Yuan(339-278BC),Qu wasa patriotic poet and a great thinker reknowned for hisinnovative ideas and his profound love for the ordinarypeople,But unfortunately,he was exiled,During his harddays,he created many verses filled with affection for hiscountry and his countrymen,Later,he drowned himself out0f despair in the Miluo River in Hunan Province when hiscountry had been conquered.
*Qu Yuan expressed his feelings in his literarymaterpiece Sorrow After Departure:I sigh and wipe awaymy tears,oh! I'm grieved at a life of woes,
Touched by his loyalty,the local people hold dragonboat races each year on the anniversary 0o his death,andthey make zongzi and drop them into the river to feed thefish,hoping that Qu's body Call be kept intact so that his soul will be permitted to go to heaven.
*Dragon boat races and eating zongzi are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s of this special day,Zongzi is pyramid-shaped dumplings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They are made of glutinous rice and stuffed with pork,ham,chicken,dates,or sweet bean paste,The customs of eating zongzi and holding dragon boat races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have become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culture,Just come to China to experience the fascinatinglocal culture.
笔者尽力在翻译过程中强化跨文化意识,避免逐字逐句的硬译:1)另辟蹊径一超越形式而在更高文化层次寻求信息的转换和连接;2)化繁就简一打破原文布局,合理调整思路;略去无关文字,重新组合文字;精心筛选重点信息,同时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增益和更改(下划线部分);3)直指其意一借用英语广告的常用排版模式。列出要点;译文因此变得简洁明了、直观易懂,更加符合外国游客的阅读习惯;4)画龙点睛一借用《离骚》英译中许渊冲先生的精妙译笔(2004:31),为旅游资料的翻译增添文化内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两句诗言简意赅。传神达意,形象意境皆出其中,让国外游客有机会通过诗歌这一美丽的语言形式去理解中国文化的精华。
2.跨文化意识在旅游翻译中创造的可读性
以跨文化意识为指引的旅游翻译文本以国外游客为受众,其目的是创造一个了解中国自然地理、文化习俗的平台,让国外旅游者读懂看懂和听懂,以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具有跨文化意识的译者在旅游翻译过程中会自觉注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旅游者的内心感受,格外关注译文的实用性,有意识地选用国外游客乐于接受的语言形式传递原文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帮助他们领略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独特魅力,感受世界旅游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再看另一份西藏旅游产品的推广资料:
八月,雪顿节的召唤
千千万万的佛教徒从全世界涌向拉萨,以最虔诚的心。一步一个顶礼膜拜,朝圣至高无上的佛祖。最隆重的晒佛仪式、最欢腾的藏戏表演、最热烈的赛马活动……使神秘的西藏风情尽在眼下。
以下是笔者在跨文化意识指引下,追求更具可读性译文的翻译尝试:
August,the Charm of Yoghurt Festival Every year,on the 4th day of the 8th month in theTibetan calendar is Sholton Festival。or Yoghurt festival。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of the year in Tibet,Tens ofthousands of Buddhists across the world come to Lhasa,prostrating themselves at each step,worsh,Lpping theirsacred Buddha with utmost piety,
The grand“Sunning Buddha”ceremomy,the festiveperformances of Tibetan operas,and the fascinating horse-race-everthing is to feast your eyes with the mysterious customs of Tibet,
Note:Legends have it that in spring when everythingin nature is budding and reviving everywhere,Tibetanmonks choose to stay in the monastery to avoid tramplingon any tender lives outside.
These monks will stay inside until Yoghurt Festvialwhen the local people treat them with yoghurt and the bestfood they have; the local people aslo perform Tibetanoperas while the monks take out a gigantic Buddha imageso the local people can worship.
译文考虑国外游客不同的文化背景,遵循英语的表达习惯,首先提供雪顿节的基本背景知识。旨在弥补文化差异造成的信息空白;然后在译文后加注。旨在增进国外游客对西特的本地文化习俗的了解,更好的发挥旅游翻译资料吸引游客、推广旅游产品的功能;此外,标题选用“Yoghurt Festival”,每个段落围绕一个要点,旨在简单易懂,理顺思路,避免阅读疲劳。
3.跨文化意识在旅游翻译中创造的得体性
译者除了熟悉各种文体的语言特点和灵活运用适合的翻译方法。还要了解不同文化的礼仪和习俗。充分考虑译文在文化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可接受性,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处处为译文读者着想”(贺学耘,2006:58),凭借得体的译文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公示语的翻译尤其要注意语言的得体性。因此。处理公众场合的文字信息时译者首先要实施“目标情景分析即需求分析”(Hutchinson&Waters,2001:12),明确国际友人在不同场合的社会行为及心理诉求。例如。“游客止步”应译为“Staff Only”:“请勿在草坪上行走”应译为“Please give me a chance to grow”或“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小心台阶”应译为"Please mind the step”。译文温馨贴心。处处展示出热情、礼貌、友好的态度,既能传递出体贴细致的专业服务意识,又能透过细节折射出译者的翻译理念、翻译经验和翻译智慧。旅游翻译的得体性实质上折射出译者对两种文化语用原则的洞察能力和驾驭能力,是跨文化意识的直接体现。
五、思考
关键词:翻译理论 翻译 因素
一、引言
什么是翻译?翻译是为了什么?人们值得花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翻译和研究翻译吗?到目前为止,和着许多翻译理论家的不懈研究与几乎和语言使用一样长的历史,翻译证明了它自己的不可或缺性。翻译就是要把原语中的意图转换到目的语中,以使目的语读者能像原语读者一样理解原语作者的意图。然而,翻译不是语言间字对字的对应,也不是孤立句子之间的对应。在做翻译时,应该把时间背景,文化因素,读者间接受能力的差异,还有语境等因素考虑进来。本文将对翻译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进行探讨。
二、文化
如上文所述,翻译绝不是字对字的死译,也不是句对句的对应。因此,译者在做翻译时,需在文化意义层面多下功夫。
1. 成语
体现文化重要性的一种典型形式就是成语。成语就是一个由一个或几个词组成的有它自己独特比喻意义的组合[1]。一个成语的实际意义并不是它成分词意义的集合。因此在做翻译时一定要注意成语的翻译。
例句:有他这颗扫把星,什么事情都办不成。[2]
With a comet like him, nothing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 a jinx like him, nothing can be accomplished.
从文字表面来说,第一种翻译涵盖了原文句子中的每一个语言要点,但是却失去了一样重要的东西--文化。在原句中,“扫把星”是指那些不幸的给事件顺畅进行带来障碍的人或事。但在第一个译本中,把它译成了“comet”,这对英语读者来说完全是一头雾水,拎不清原句到底要表达什么。事实上,英语中的“jinx”就可以表达。
2.谚语
在长时间的使用中,每种语言都慢慢总结出了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哲思的语言或表达,其中一种就是谚语。也许谚语并不像成语那样正式和严密,但却由于使用者众多和在时间、空间上流传广泛而出名。
例句: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只工作,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英语中,有许多含有人名的表达,却都和所提到的人毫无关系。比如,“Black Smith”的意思是“铁匠”,“Uncle Sam”是“美国”,等等。这些都出自于英语的谚语。因此,本句中的“Jack”只是那些工作狂的人的代称。
3. 语境
根据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定义,语境就是一个事情存在或发生的场景。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能够更好地被理解,语境可以分为语言语境、社会语境和认知语境。
3.1 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是指句子层面的语境,它是构成一个表达的最直观的因素,比如词,短语,句子,都可以是语言语境,它又可以再划分为词汇语境和语法语境。
3.1.1 词汇语境
单词是一个很小的构成语言意义的单位,也是一个句子里最小的单位[3]。同一个单词在与不同的词或短语搭配时会有不同的意思。所以,在做翻译时,对于一个特定表达周围的词或短语应该给予广泛的关注,以能更好更清晰的理解它的意思。
比如:① Their attitude to this matter is negative.
② The person who had a HIV test turned out to be negative.
在第一个例句中,由于出现了“attitude”和“matter”,不难理解本句中的negative应该是“消极”的意思。在第二句中,关键词是“person”和“HIV test”,所以negative的意思应该是“阴性的”。综上,词汇语境在翻译中也应该被考虑进去。
3.1.2 语法语境
跟词汇语境比起来,语法语境就要抽象的多了。它更强调单词的不同的搭配,换句话说就是,它更注重单词在固定搭配中的意义。
比如: ① Black sheep
② Black tea
在第一个短语的意思是“害群之马”,在这个短语中“black”并不指颜色。在第二个短语中,black的意思是“红”,与其单词本身意义相去甚远。因此,一个单词在不同的短语中会有不同的意义。
3.2 社会语境
简单来说,社会语境就是指一个表达所产生时的周围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参与者和谈话的形式等。韩礼德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语域理论,其包括语场、语旨和语式。韩礼德认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的措辞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教堂的措辞和在教室的措辞,就会不同。另外,由于对话者的不同,一个人的说话方式也应该随之变化,这就是语旨,如母子之间的对话,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对话,就会不同。因此,译者在做翻译时应该注意到社会语境的影响。
3.3 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要求目标读者要与原读者有相似的经历或背景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说,认知语境是翻译中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无论原文是如何地优美,如何地流畅,若没有相似的经历,一个人即使在同一语言中也有可能很难理解作者的意图,更不用说跨语言了。比如,在爱斯基摩语中有超过200个词来描述雪的不同状态,但对于一个一辈子都没见过雪的非洲人来说,他能理解这些不同的表达吗?很显然不能,这就是认知语境起作用的地方。
4. 相对性
翻译对于原著来说,就像临摹画对正品画一样。在不断的修改和审校后能够无限的靠近原著,但却永远不可能和原著一样。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非常靠近,非常自然地对等关系。为了达到这种对等,在翻译中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文本类型,受者的语言能力差异,还有文本的可靠性,等等。奈达翻译理论中的一些因素也和韩礼德的语域理论相重合,但奈达认为翻译是一个无限接近原文却又不可能完全成为原文的过程。
例子: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 William Shakespeare
①子言慕雨,启伞避之。
子言好阳,寻荫拒之。
子言喜风,阖户离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②君乐雨兮启伞枝,
君乐昼兮林蔽日。
君乐风兮栏帐起,
君乐吾兮吾心噬。
这是几节时下流行于网络的诗,而其对应的不同版本的中文译文可以很好的佐证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上两个版本的译文都成功地做到了让译文读者能与原文读者有相同或相似的感受。更甚者,以上两个版本还为不同品味的读者提供了不同的选择。通常来说,第一个版本更受那些喜欢《诗经》的读者的偏爱,而第二个版本当然非中意《离骚》的读者莫属了。
结论
翻译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专研和总结的过程中,许多翻译理论家和语言学家都贡献出了他们的青春和精力,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力图将本文作者认为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做一个例证,同时也试图将奈达和纽马克以及其他理论家的观点联系起来,使翻译理论体系更加地兼容并包和全面。总之,不论是奈达的理论,还是纽马克的理论,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译文读者能有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或感觉,越接近,越好。
References
[1] http:///wiki/Idioms
[2]http:///link?url=1KMZLsI8fhlZekqAB4KZ0OvvTQwFVyqHerF0NoMhmp1j 9Ngy8qADX3HcERumcLzEDR23TQEG7U-EN69KpA-hfG3NPDt6vS6KWq5SFfpSNRC
[3] 党群英. Linguistic Context in Translation [J].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0.
[4] Nida, 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评论家对《山海经》的作者和具体成书时间一直没有定论,大多认为其并非一人一时所作。我们可以从史书中溯源,寻找它的踪迹。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大宛传》中提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这表明在司马迁之前,《山海经》已经成书,所以它最晚成书于秦朝。根据史学家的研究,《山海经》应该出现在先秦时代。我们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版本是晋代郭璞的《山海经传》。较为重要的版本还有现当代神话学家袁珂所著的《山海经校注》,其中附有插图150幅,大部分采用清代历史学家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其他的版本也大多选用明清时代的插图。
《山海经》包括《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海经》又分为《海外经》《海内经》和《大荒经》。按照方位,《海外经》又包括《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海内经》包括《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海内东经》;《大荒经》包括《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海内经》。共18卷39篇。
《山经》以南、西、北、东四个方位的山川为纲,记叙内容包括神话、山峦、草木、鸟兽等,每篇分若干节,前后两节之间又用相关联的语句承接,使得互相之间的关系更为清楚。《海经》主要记载海内外的神奇事物、奇异风貌以及水系的区域分布,有纲有目,前后贯串。《大荒经》主要记载黄帝、女娲、夸父、禹等传说人物的诸多神话资料,反映了华夏先祖对自然的思索,对英雄的崇拜,凸显中华民族的精神气概。
《山海经》内容广博,包容万象,在地理学、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科学、文学等研究上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我们主要探究《山海经》在文学领域的意义和成就。
1.以图叙事,图文并茂。
根据刘锡诚、马昌仪、刘宗迪等人的研究,《山海经》的母本应该有图,特别是《海经》,当为先有图,后有文,书中的文字是对图片的解说。但在以后的传承中,古图佚失,文字却流传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山海经》中的插图,多为后人经过想象增补出来的。
2.《山海经》保留大量远古时代的历史资料。
《山海经》中的地理山河、动植物、民族风俗文化以及种族部落之间的战争等内容基本保留了当时的原貌,给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远古资料和信息。如《大荒经》对“四荒”的描述,奠定了构成汉语文化共同体的非“中国”正统之外的世界的想象图景,对“荒诞”意象和观念提供了现实依据。《山海经》有着极高的文献研究价值。
3.对后世文学的重大影响。
神话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山海经》中蕴含大量的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民族起源神话、英雄神话、部族神话和自然神话,这些神话内容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及想象空间,尤其对浪漫文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屈原的《九歌》《离骚》中的神话故事与《山海经》大多雷同;陶渊明《读山海经》句句源于母本;李白、李商隐、李贺大量运用神话典故和象征意象;许仲琳的《封神演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承恩的《西游记》、李汝珍的《镜花缘》都与《山海经》一脉相承。《山海经》在一定程度反映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又为后世文学塑造了不少文学母题。
1.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日羲和,方日浴于甘渊。(《山海经・大荒南经》)
【译文】东南海的外面,甘水之间,有个叫做羲和的国家。羲和国有个女子名叫羲和,在甘渊之地为太阳沐浴。
【解读】羲和是中国的太阳女神,东夷人祖先帝俊的妻子,相传生了十个太阳,同时又是太阳的赶车夫。后人根据这个典故和女娲补天的传说概括成“补天浴日”,比喻人类有战胜自然的勇气和能力,也意指伟大的功勋业绩。
2.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北山经》)
【译文】这是炎帝名叫女娃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而亡,不得返回,死后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的石头、木块,用来填塞东海。
【解读】女娃因游玩而溺于东海,遂化为精卫鸟,发誓填平东海。“精卫填海”的传说表现出仇恨极深、立志报复的精卫鸟精神,后来人们借此比喻勇往直前、不畏困难的坚决意志;赞扬不被困难折服、矢志不渝地朝着既定目标奋进的精神。
3.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鸟首文日德,翼文日顺,膺文日仁,背文日义,见则天下和。(《山海经・海内经》)
【译文】有鸾鸟自在歌唱,凤鸟自在歌舞。凤鸟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翅膀上的花纹是“顺”字,胸膛上的花纹是“仁”字,脊背上的花纹是“义”字。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和平安康。
【解读】凤鸟和凰鸟是华夏先祖想象出来的百鸟之王,与龙并为汉族的民族图腾,是中华文化的吉祥象征,代表着祥瑞。“鸾飞凤舞”也就象征了一种祥瑞和平、安祥吉康的环境。
4.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山海经・海内南经》)
【译文】有一种叫做巴蛇的蛇种,可以吃象。吃完象要等到三年后才能把象骨吐出来。有德性的君子服用巴蛇肉,便不会再有心腹器官的疾病了。
【解读】蛇在一些少数民族部落和汉族文化中是民族的图腾,比如《山海经》里的共工氏,神话中的女娲氏、伏羲氏,都具有蛇身,反映了我们的先祖对蛇图腾的崇拜。但蛇的意象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又有狠毒、阴险、冷漠的象征意义。源于《山海经》的“巴蛇食象”以及后世衍生的“人心不足蛇吞象”,都批判了人心的贪婪、人性的不可抑制以及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的欲望。
5.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到太阳落下。渴了想喝水,就到黄河、渭河饮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便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到达大湖,就在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解读】‘‘夸父逐日”的传说体现了华夏先祖丰富的想象力,一方面反映人类对于自然的探寻与征服,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了一种勇敢执著、不断追求、甘为人类造福的崇高精神和顽强意志。现在汉语中的“夸父逐日”这一成语既可比喻人有大志,又可比喻自不量力。
6.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译文】(上古时代)洪水肆虐,鲧窃取了天帝的息壤来掩埋洪水,但没有得到天帝的命令。天帝命令祝融在羽山之郊杀死鲧。鲧(死后三年)从腹部生下大禹。天帝于是命令大禹铺散土壤来平定九州。
【解读】“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在《山海经》《吕氏春秋》《史记》《淮南子》都有记载。大禹三过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方法,终于治理了洪水之灾。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治理洪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我们的祖先所表现出来的执著信念和前仆后继、舍己为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闪耀着光芒,激励着后人追寻他们的足迹不断前行。
《山海经》中的神话资源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激发文人的创作灵感。陶渊明就有一组以《山海经》为蓝本的组诗,最为后人所熟知的当属《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在高考中,与《山海经》相关的大多是其中的神话传说以及衍生的成语:
1.(2012年北京卷第19题)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充其仗,化为邓林(树林)。”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
【译文】
天空连接着那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的。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得像在银河中起舞一样。我的梦魂好像回到了天帝居住的宫殿,听到天帝关切地问我要回到哪里去。
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写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我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风,你不停地吹吧!把我的轻快小舟吹到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去。
【写作背景】
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写于建炎三年(1129),是作者南渡以后的作品。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艰苦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于是创作了这首“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梁启超语)的奇异作品。
【典故化用】
1. “路长嗟日暮”句,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达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而屈原的这个名句现在常常形容不畏艰难险阻,不辞辛苦,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或探索科学规律的精神。
2. “学诗谩有惊人句”,取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意,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而杜甫的这个名句现在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文学语言的不懈追求。
3. “九万里风鹏正举”,出自《庄子·逍遥游》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词人欲借鹏抟九天的风力,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现在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远大理想或为之实现而作出的努力。
4. “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但乘船前去,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于无人能到。这里喻指词人心之神往的理想去所。
【内容主旨】
这首词上阕写作者在惊痛之后,要寻办法和出路;下阕写要依自己的所能,向天帝提出要求,并请天帝帮助完成。全词以梦幻的形式抒发了作者没有出路的苦闷、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诗歌意境】
词人在“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句中,准确地选用了“天” “云” “雾”“星河” “千帆”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词人在“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句中,凭借幻想的方式,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的形象。尤其是“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表现手法】
这首词,除了巧妙运用“梦幻”的方式结构全篇外,还成功地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譬如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三句运用比兴的笔法写出了对天帝的具体要求。希望自己像大鹏,乘风一飞九万里,所以说“风休住”才能“蓬舟吹取三山去”,即才能把我所乘的蓬草样的小舟送到三山去,到我所要去的目的地。
【诗歌风格】
豪迈奔放,绝类苏辛。
【中考链接】
1. (2012广西玉林卷)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人坐船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 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她还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那就是传说中三座仙山上的幸福生活。
C. 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 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 (2009浙江余杭卷)(1)这首词上阕写___________________,下阕写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月下独酌
[唐]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者简介】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风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想象丰富,极富浪漫主义精神。
【静品诗境】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一波三折地描写明月、身影与自己成三人的情况,反映了诗人政治上失意、受人排斥的孤独与怨愤。诗歌前四句为第一层,写花、酒、人、月影等景物,旨在表现孤独:诗人举杯邀月,幻化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诗人从月影的角度抒发议论,点出“行乐须及春”的题意,为第二层。最后六句为第三层,写诗人执意与月光、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
【细酌珠玑】本诗的核心在于一个“独”字。身为一个才子,在花好月圆的春夜,却只能和月亮与自己的影子“对饮”,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及与现实生活的格格不入,同时也表现出了他放浪形骸、狂放不羁的性格特征。所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流传千古的名句,在表面上看,似乎是自得其乐;而在诗人自己的内心,却充满了不尽的孤独和无限的凄凉。
酒德颂
[西晋]刘 伶
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攮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借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三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选自《建威参军刘伶墓记》)
【作者简介】刘伶(约221-300),字伯伦,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西北)人。魏时与嵇康、阮籍等并称为“竹林七贤人”。平生放情肆志,性尤嗜酒。
【参考译文】有一个德行高尚的老先生,把天地开辟作为一天,把万年作为须臾之间,把日月作为门窗,把天地八荒作为庭道。行走没有一定的轨迹,居住没有一定的房屋,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放纵心意,随遇而安。无论动静都随身携带饮酒器具,只是沉湎于酒,不知道其他的事情。
有显贵公子和仕宦处士,听到我这样生活的风声,纷纷议论不已。他们敛起袖子,绾起衣襟,张目怒视,咬牙切齿,陈说礼仪法度,是是非非一起产生。先生在这时候正捧着酒瓮,抱着酒槽,衔着酒杯,喝着浊酒。拨弄着胡须,伸腿箕踞而坐,枕着酒曲,垫着酒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昏昏沉沉地喝醉,又猛然清醒过来。安静地听,听不到雷霆之声;仔细地看,看不见泰山的形体。感觉不到寒暑近身,利欲动心。俯瞰万物,犹如萍之浮于江海,随波逐流,不值一提。
【读文悟道】这篇骈文以一个虚拟的“大人先生”为主体,借饮酒表明了作者的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并对封建礼法和士大夫们作了辛辣的讽刺。文章的语言形象生动,音韵铿锵,铺叙有致,文气浩荡,笔酣墨饱,有飘然出尘、凌云傲世之感。作者把那些“贵介公子”“缙绅处士”们的丑态和“大人先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的悠然自在相对比,收到了鲜明的讽刺效果。作者极力地渲染了“大人先生”酒醉后的怡然陶醉,以及视缙绅公子们如虫豸般的行径,于不动声色之中作了尽情的嘲讽。所谓的“有德者”最无德,所谓的“无德者”最有德,正是这篇文章的题旨所在。
酒
岍 玖
《诗经》里有30篇提到了酒,恰占全部诗篇的1/10,大量关于酒的诗篇见于大、小《雅》,屈原虽未直接抒发过自己喝酒,但他的《离骚》已出现椒酒、桂酒等名目。
在“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的诗仙李白看来,天和地也是爱酒的。他高唱“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月下独酌》其二)
著名的《饮中八仙歌》所描绘、所歌颂的八位酒仙中,最富有天才和个性,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推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所歌颂的八位酒仙中,有一位是唐代大书法家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为云烟。”张旭善写草书,被称为“草圣”。他的书法和李白的诗、斐F的剑舞,被唐文宗李昂称为“三绝”。他是贺知章的好朋友。《唐书・贺知章传》说他非常喜欢喝酒,醉后呼号狂走,“素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唐国史补》甚至说他醉后以头濡墨作书,写出来的字“醒后自视,以为神异”“天下号为张颠”。
可见酒不但能激发诗人的灵感,也能给书法家以“神助”,中国传统艺术,整个华夏文化都是与酒分不开的。
大家知道,我国书法艺术中最早出现的瑰宝――王羲之的兰亭帖,就是在兰亭聚宴中产生的。北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非常好酒,他们留下的佳作被称为“醉墨”。米氏父子(米芾、米友人)的画并称“米家山水”,他们作画也多半是酒酣落笔,朦胧的醉意在画面上体现为深邃的意境。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必须统一于教科书这一本体,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作用与意义,必须依赖于教科书这一本体来实现。所以,编好教科书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我们知道,语文课程的教科书,与其他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课程的教科书是有重大不同的。这些课程的教科书,采用章节体,用客观叙述说明的文字来构(完)成;而语文课程的教科书,是通过选择一定数量的“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各类文本,也即我们的“行话”所谓的“课文”做主体或中心来构(完)成的。
语文教科书这种以课文或文选为主的体例,兴于清末民初的“国文课本”,迄今递相沿用,似尚未见有对其置疑者。对此,笔者也无异议。我们的讨论也就以承认这种体例为基础来进行。
纵观现行的各种语文教科书,所选课文在时间上有古有今,在地域上有中有外,在体裁上更是五彩纷呈,琳琅满目,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也有哲学论文、文艺学论文、科技论文,更有说明文等等。如果从微观上来看,倒也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可是,从宏观上看来,把这么多五花八门、几无内在联系的东西尽皆塞在语文教科书里,语文这门课程的学科特性在哪里?我们知道,在中学课程中,数学课程可以对应大学课程里的数学学科,物理课程可以对应大学课程里的物理学科,同样,历史、地理等课程也可以分别对应大学课程里的历史、地理等学科;那么,语文课程可以对应大学里的哪(几)种学科呢?答案无疑是语言、文学学科。因此,中学语文课程从本质而言,就是关于语言与文学的学科课程。正因为如此,它才谈得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可是,如果像现行的语文教科书那样――我这里举最通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教科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为例――把《数学与文化》(数学)、《神气的极光》(物理)、《我有一个梦想》(政治)等等这些不同学科性质的文本都选择进来,我认为,这损害了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的内在而本质的规定性。赋予其“百科全书”式或“万宝全书”式的任务,只恐语文这“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呢?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要质疑的是,语文教科书选择课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检《课程标准》可知,它对选择(什么样的)课文或如何选择课文作了如下的要求:“教材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文质兼美,富于文化内涵,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眼界。”从这些要求来看,《课程标准》对选择课文的“标准”的界定使用了描述性的语言,似乎没有提出什么明确的标准,即缺乏质的规定性,因此不免过于宽泛。它虽然给教科书的编者以很大的灵活性和施展空间,但缺乏中心,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差异,从而会导致具体操作上偏差过大。
为了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我尝试着提出语文教科书选择课文的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文学性。文学性或许不能作为语文教科书选择课文的唯一标准,但我认为它应是选择课文的首要标准。为此,有必要对文学性这一概念作些解说。
文学性的概念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学派提出来的。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cbson)在1921年首先指出:“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笼统的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其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张隆溪《艺术旗帜上的颜色――俄国形式主义与捷克结构主义》,载《读书》1983年第8期)而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的巨擘韦勒克(Réne Wellek)也指出:“文学研究界今天首先应当认识到确定研究内容和中心的必要性……我们必须正视‘文学性’这个问题,它是美学的中心问题,是文学艺术的本质。”(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见干永昌等编《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页)从上述引文看来,两位著名学者都提出了“文学性”问题,但也都未能给文学性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为了探求文学性的定义,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之进行了长期的、孜孜不倦的努力。他们所提出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被中国学者史忠义概括为五大类(史忠义《“文学性”的定义之我见》,载《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3期)。
第一种定义是形式主义的定义。其要点是认文学性为鲜明生动、感人心魄而不平淡;创新,与墨守成规水火不容。第二种定义是功用主义的定义。这种定义强调为文学而语言,为语言而语言。第三种定义是结构主义的定义。这种定义认为文学特征的标志在于:语言结构与修辞结构的融合,即按传统和文学背景的规范,建立起统一的、功能性的相互依存关系。文学性的第四种定义,是关于文学本体论的定义,认为文学语言的参照物不是历史的真实,而是幻想中的人和事。文学性的第五种定义,涉及文学叙述的文化环境,即文学语言的陈述条件与某些特殊的条件相关。
上述关于“文学性”的定义各有所长,但同样也有其短。史忠义认为:“关于‘文学性’的定义的长期的苦苦求索,反映了西方学者们追求科学准则的良好愿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是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优良传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问题,上述追求中包含着明显的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的成分。”史忠义进一步认为,关于“文学性”的“绝对意义”、“绝对定义”和“绝对标准”是“不存在”的。
综上所述,有关“文学性”的定义的意见是如此的分歧不堪,然而我提出将此作为中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的标准,意义何在?在此,我首先可以引述美国比较文学名家亨利.雷马克(HenryRemak)的话来回答:“既然是文学作品,最终还是需要作出文学性的全面评价。”(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再次处于十字路口》,载《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1期)其次,我还可以提出这样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我们固然对于“文学性”的内涵缺乏明确的界定,而对于它所涉及的外延即具有“文学性”的文本却往往有着敏锐的直觉,时不分古今,地无论中外,没有人会认欧几里德《几何原本》、达尔文《物种起源》、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义》、孙思邈《千金方》、王祯《农书》、李时珍《本草纲目》等有“文学性”,却很少有人会认为《诗经》、屈原《离骚》、王实甫《西厢记》、曹雪芹《红楼梦》、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莱特》、歌德《浮士德》等没有“文学性”。因为“文学性”归根到底是人类在长期的认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概念,它固然笼统、广泛而又难以言传,但却总是能在某种程度上让人感受得到。
因此,到此为止,读者可以明确我提出“文学性”这一标准的用意了。说到底,我以为中学语文教科书入选的课文应该是比较纯粹的文学文本,如萧统《〈文选〉序》所言:“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因为语文课程的教科书,就其本质而言,它最终就是也应该就是“文(学)(文本)选”。
或许有人会问: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或如你所言,是“关于语言与文学的学科”,那么,你这样强调“文(学)(文本)选”,也就是强调了它的“人文性”或作为“文学的学科”的性质,它的“工具性”或作为“语言的学科”的性质又如何来体现呢?对此,我们不拟详论,但可以简短回答如下:
首先,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提出“文学性”的选文标准,不仅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或作为“文学的学科”的性质,而且本身就同时强调了其“工具性”或作为“语言的学科”的性质。
关键词: 中西神话 神女 女神 地母形象 爱情故事
虽然“神女”和“女神”在英语中都可以译为“goddess”,但“神女”是中国文学对神话中神祇女性的一向称谓。“女神”出现在上世纪的中及以后的翻译作品中,用以区别“神女”,意指西方文学对神话中神祇女性的称谓。“神”和“女”的主体更易显示出女性神格的差异。这可以从中西神话中的地母形象及女性在爱情中地位的差异方面得到论证。
一、“神女”与“女神”
中国文学对神话中神祇女性有两种称谓,一是“神女”,二是“女神”,二者使用的时间不同。“神女”多见于古籍,《辞源》称战国楚宋玉的《神女赋》即有:“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可见该词在战国已经出现。
“女神”一词,《辞源》未收入。“女神”一词的时髦,是在上世纪初的中。出版于1921年的郭沫若的《女神》可谓这一称谓的高峰,于是在新文学作品特别是翻译作品中,“女神”迅速取代了“神女”。
“神女”被“女神”取代,可视为是时代进步的折射。从词法上看,“神女”为偏正结构,“神”为修饰,“女”为主体,所谓“神之女”,如娥皇、女英—尧之女;女娃—炎帝之女;龙女—龙王之女;宓妃—伏羲之女……她们或为寻夫溺死江中,或因育一子神而闻名。她们的神格核心是对男神的依附。就连发誓“以堙东海”的女娃,也在幻化为精卫之后被说成是“偶海燕而生子”,即以攀附上男神为归宿。
诚然,上古神话中有过女性崇拜和女性性器崇拜的辉煌,而且,由于女性成为生命的赋予者,从而导致遍布世界各地的“地母”。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说:“作为地母神,她生育了一切创造物。”[1](38)但是,母系继嗣关系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女权统治。正如英国著名的学者乔治·汤姆森在他的《史前爱琴》一书中所说:“在我们已知的许多——也许是大多数——母系制部落中,实际的统治权都掌握在男性手中。继嗣法则本身常常被明显的权宜之计所超过……”[2](35)
男权统治虽是世界的普遍现象,但在中西方是有差异的。“神女”的神格核心是对男神的依附,而“女神”其神格核心是对男神的不依附。郭沫若对“神女”意识的悖逆绝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求新声于异邦”,即受益于翻译介绍西方作品。其中古希腊文学,特别是其神话深邃空灵的哲理性与博大明晰的民主精神为一代新青年所推崇,而反映民主精神较为集中的则是西方的女性意识。古希腊与中国传统迥然不同的女性观念使译者选取“女神”一词而摒弃“神女”,从而造成在中国文学中由过去称“神女”而在新文学中称“女神”的现象。这就是说我们有必要探讨古希腊神话中神籍女性的神格要素究竟如何,并由此比较古希腊神话的女性意识与中国上古神话的差异。
二、地母形象及女性在爱情中的地位
中国与古希腊同属世界有悠远历史的古国,但两国流传至今的神话却难以颉颃相类。古希腊神话有完整的《神谱》和《荷马史诗》传世,而中国的神话散见于各种典籍诸,如《国语》、《山海经》、《吕氏春秋》、《楚辞》、《诗经》之中。现在,我们从天地起源入手。
(一)地母形象的差异
地母是在宇宙之初的黑暗与混沌中出现的。古希腊赫西奥德的《神谱》把混沌之中最先出现的宇宙物象,即最先产生的神—大地,说成女神,一方面说明在认识能力低下的条件下,人们只能按目睹的生育现象诠释自然,另一方面显示了女性在古希腊人心目中的地位:先于一切。
在北欧神话中,人类婚姻与是由两个女神分别掌管的。主宰婚姻的女神佛利茄(Frigg)是婚姻的楷模,她被视为众神之后,常年住在芬萨利尔宫操作织机。她在宫内邀请世上忠实的丈夫和妻子去共享欢乐,这些忠贞夫妻因此可以虽死而不分离。
掌管美与恋爱的女神佛利夏(Freyia)从身份和职能上看均与维纳斯相当。“在日耳曼,她和佛利茄混为一人,在挪威、瑞典、丹麦及冰岛,她是独立的神”,[3](295)传说夏天的太阳奥度尔是她的丈夫。所有的神包括巨人、侏儒都渴望要佛利夏为妻。值得注意的是,北欧的爱与美之神也与地母神有相互认同的关系,也正是茅盾先生所说:“佛利夏也被视为大地之人格化。”[4](296)这一事实表明,司婚姻生育之神和司恋情之神都是从地母神信仰中派生出来的,她们的功能也是地母原有功能在神话中的分化。
地母是最受崇敬的,而那些头戴皇冠的皇天之父虽高踞于大地之上,但却是大地所生,全靠大地的负载和承担才得以生存。因此,轻浮飘悠的男神天父还需要依附坚实的女神大地。
中国神话中地母的情形又是如何呢?可惜的是,这方面的资料现已隐没,我们只好在天父地母不是纯粹的神话形象的《周易·说卦》和其他古籍中寻觅蛛丝马迹。《周易·说卦》云:“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淮南子·精神训》云:“圣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
《春秋感精符》云:“人主与日月同明,四时合信,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
在所有这些将天父与地母并列、先天而后地的措辞背后,潜藏着早已被父权制文化所吞没的推崇女神——地母的信仰和观念,因而《周易》鲜明地体现着象征天父的乾卦凌驾于象征地母的坤卦之上。
方俊吉先生说:先儒以天先而地后,天尊地卑,因而时以单称“天”以概“地”,而不见称“地”以概“天”,盖明乎尊足以概卑,上足以概下也。[5](57)意识形态中的“以天概地”现象,恰恰是以社会关系中“以男概女”现象为背景的。二十五史完全是男人编写的给男人看的历史,女性只有作为帝王的后妃,作为男子所赞赏的父权制道德的殉葬者——烈女,才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确切地说,她们是作为男人的附庸而留下名字的。因为“在中国古代,女子是没有名字的……或以字配姓(伯姬、仲子、孟姜、季嬴之类),或以姓搭夫氏上(卫孔姬、晋赵姬之类),或以姓连在夫爵上(楚息妫、齐棠姜、鲁秦姬之类),或以姓与子连(陈夏姬、宋景曹之类)。这些情况都可以看做是女子没有自己的人格,只是依靠男子才获得人格的证据”[6](15)。
“以天概地”的现象从《礼记·郊特牲》的郊祭礼仪及其郊祭的陪衬社祭中可以看出。社(祭)崇拜作为地母生养功能崇拜的形态,多少还保留着某些原始痕迹,显示出了我国第一个地母崇拜的活标本。但是它的社祀遗址与葬地的造型表现了地母崇拜与太阳崇拜相融合所产生的拟人化天地观和天父地母交合的神秘思想,即地母作为阴性的神需从阳性天神受孕方可生育万物,确保大自然生命的无限循环,而充当使地母受精的阳性角色的天神就是太阳神。太阳代表了天,也代表宇宙间一切阳性力量。于是天阳、地阴和天父地母则成其为关系的准则。对此,《周易·说卦》的“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已做出精辟的概括。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以阳概阴”或“以父概母”,这与西方的男神天父要依附坚实的女神地母是有区别的。
(二)女性在爱情生活中的地位
爱情故事本来是包括神话小说在内的永恒的文学主题,但是中西方的情况并不一样:在西方,爱情故事尤其是古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但在中国神话中几近空白状态,或只有神女的艳丽娇媚,而少有两情相悦的。
宋玉《神女赋》云:“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说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梦见一神女,娇媚得夺天地造化之工。此女神缘何娇媚如许?从《山海经·中次七经》可觅其源头:“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死后所化之草,服之能媚于人,想来她生前定有艳念未果,只好托精诚于所化之草,以偿未了之愿。但值得注意的是,她生前是否有艳念,皆系非神的后人所推测。至于襄王一见神女之艳丽便想入非非,也是由于襄王不是神而是人。
而且,即便是人,也少有不轨之举。《楚辞·天问》里有句反问:“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看来对“布土以定九州”[7]的日理万机的禹,群众中也流传有“通之于”某处的议论,但这“通”却光明正大。他虽与涂山女合而终离,但“合”为嗣胤,“离”为事业,无任何不誉之隙。在女性,人为的“多媚”便有诱“通”之嫌,“通”则万恶,而中国上古神女,却罕见这一作媚之“通”。男性王者虽然有“通”,但在他们则为王者之政,当然也是男权之政。
古希腊神话中的情况则不是这样。众神之王,风流天神宙斯与风流女神阿佛洛狄忒的风火恋情一度被其配偶妒恨。以善妒为个性特点的赫拉“永不约束自己的愤怒”,一有机会就施行报复,且手段狡诈歹毒——阿佛洛狄忒的丈夫赫菲斯托斯仅使对方难堪,而赫拉则多迫害所妒女子以迫使宙斯断念。而所妒女子仍是我行我素,并不就范。因而男神比女神并不更有特权,即使舆论上也不占优势。
宙斯是放荡不羁的,拥有七位妻子,还常有外遇:伊俄、卡里斯托、欧罗巴、迈亚等。不像中国只有男性可以这样,西方神话中的女子亦有如此的“多遇”种子。例如风流女神阿佛洛狄忒,除有老公赫菲斯托斯外,还有战神阿瑞斯、神使赫尔墨斯、英雄安客墨斯、猎手阿尔多尼等“编外”。看见“编内”“编外”相互遭遇,众神十分超脱。当她与阿瑞斯被赫菲斯托斯罩以铁网后,男神中有波塞冬费尽口舌动员放走他们,女神则帮她沐浴,并“涂上永生天神们整容的神膏,使其光彩动人”。[8](96)作为对照,怀着忿忿然情绪上场的瘸腿赫菲斯托斯,在“闹”剧结束时,居然变成小肚鸡肠的“妒夫”,真是不可思议。
中国男神在婚姻上的地位远比女神优越。帝俊(亦帝喾)有妻四位:姜原、简狄、庆都、常仪,舜、羿等至少有妻三位。但在神女中,女娲、精卫、魃、西王母等,均为一身独居。而登比氏、娥皇、女英、羲和等却为众妻之一,与众姐妹共同侍候一位夫君。还有嫘祖、女登、女枢、女禄等更是从一而终的妻子。这表明后来被视为妇女大节的守贞观念这时已经萌生。
对于希腊和中国神话中女性的这一差异,茅盾先生极有感触。他十分欣羡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美丽女神都有她们雅致或粗俗的爱情故事,例如阿佛洛狄忒即是爱与美的女神。而中国神话却相形见绌,于是他只有联想了,即在他有关《九歌》、《离骚》的神话叙述中,只能发出即有美丽女神必有爱情的联想,更有“中部的神话一定有许多恋爱故事”的推论。[9](75-78)他还把这一联想移植到自己的小说之中,即将美丽女性置于似可用爱情概括的两性关系之中。
参考文献:
[1]卡莫迪(D.L.Carmody)著.徐钧尧等译.妇女与世界宗教[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38.
[2]转引自叶舒宪.唐高神女与维纳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5.
[3][4]茅盾.神话研究[M].白花文艺出版社,1981:295,296.
[5]方俊吉.礼记之天地鬼神观探究[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57.
[6]山川丽.中国女性史[M].高大伦等译,三秦出版社,1987:15.
[7]见《山海经·海内经》.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黑体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蹊跷(qī) 纤尘(xiān)
削足适履(xiāo) 戛然而止(jiá)
B.整饬(chì) 楷模(mó)
金蝉脱壳(qiào) 椎心泣血(chuí)
C.木讷(nè) 褪色(sè)
厚古薄今(bó) 栉风沐雨(zhì)
D.丰赡(zhān) 孝悌(tì)
管窥蠡测(lí) 疾风劲草(jìng)
2.下列各句中,黑体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开风气之先的书法家于茂阳,其笔势具有二王、米芾行草侧多姿的特点,又能师心自用,具有纵横捭阖之风,堪称妙化无痕。
B.敦煌市处心积虑,启动补水、节水和引水三管齐下的综合治理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月牙泉地下水位下降问题,加快生态环保工作。
C.罗京临终前接受采访,说二十多年播音,每一次都是如履薄冰。个中酸甜苦辣,内行人一听便知,可是我们从来没见罗京抱怨过。
D.峡谷一侧的山峦酷似一只大蝴蝶,这处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人间绝景,被当地人美名曰“蝴蝶山”,每天都吸引游客拍照留念。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日前成功下潜至3759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的国家。
B.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表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与气质,让“东方之冠”散发出浓浓的“中国味”。
C.日本小学在试用电子课本后,上课不敢举手发问的内向学生就可通过电脑输入他们的疑问或其他想法向老师请教,或和其他同学交流。
D.2010年3月,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证实,互联网将角逐201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在IT业内耳熟能详的蒂姆•伯纳斯•李等多位大腕获得了提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旨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②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③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④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⑤涵盖了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多种经济形态⑥也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一次巨大进步
A.⑤①④⑥③② B.②③④⑥⑤①
C.⑥④⑤③②① D.⑥④①⑤②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网开三面
红 苇
往往是在环境不能再承载的时候,才会想起环保;往往是在华南虎已经灭绝,中华鲟接近灭绝的时候,才会开始环保。许许多多环保宣传采用的策略是“恐吓”式的:如果再不节约用水,设想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想一想,都会令人生畏;如果碳排放再没有节制,温室效应会融掉南极冰山,想一想,就会想到电影《2012》。
古人的环保不是这样的――就姑且把古人一些做法也称做环保吧。商代的汤,有一次到郊外散步,发现有人在张网捕鸟。让汤感到惊讶的是,其所张之网,不是一张,而是四张,有从四面八方合围之势。对于鸟来说,就只有进的道,再也没有逃生的路了。尤为可恨的是,那位捕鸟的人还在那里念念叨叨,让天下所有的鸟都进入我的网中,而且是越大越好,越肥越好。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激起了汤的怜悯心肠。他感叹道,这样捕鸟,那不是要把天下的鸟一网打尽吗?就下令把四面网中的三面撤下去。捕鸟人赶忙把三面网撤下,他口中念叨的词也颇为识相地变了――想往左飞的就往左飞,想向右飞的就向右飞,那些命不好的就飞到我网中吧。
在环保问题上最早采取“政府行动”的是子产。那是鲁昭公十六年的时候,九月,郑国大旱。大臣到桑山上搞祭祀活动,向老天祈雨。这些大臣祭祀完毕,看到天还不下雨,就砍了山上的一些树。这让子产非常生气。他这样说,祭祀山神,应该在山上植树造林;现在反而到山上砍伐树木,这简直就是犯罪。结果屠击、祝款、竖这三位就成为中国第一批因“环保”问题而被罢官夺邑的官员。
孔子在环保问题上也坚持自己的做法。《论语》中说孔子是“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是说孔子偶尔也钓钓鱼,但不会用大网去捉鱼;孔子也会打鸟来提高射艺,但不会打已在树巢中归宿的鸟儿。钓鱼与射击飞鸟,那是君子陶冶性情的活动;用大网捕鱼,是贪夫的谋利之举;而偷袭已经入睡的归鸟,就是乘人之危、欺负弱者的行为。这不是英雄所为,更非君子之行。
在环保问题上,曾子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这就把环保问题提高到“孝”的高度来认识了,也就是要以君子姿态,合适合宜地来对待身外的动植物。
总起来说,“恐吓”式的环保也比不环保要好。但“恐吓”式的环保与出于仁德之心的环保,是两个环保。“恐吓”式的环保太过功利,我还是喜欢“兼爱”“推恩”式的环保,这使人胸襟开阔,气度高远。
其实,世人对于姜太公有着深深的误读。因为姜太公在渭水上用直钩钓鱼,被文王发现重用了,就说姜太公直钩钓鱼,钓的其实是文王。这就有点太武断了。这或许真的就是他老人家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呢!这种可能性倒是非常大的。
不管怎样,网开三面与直钩钓鱼,都可看做是人类向大自然发出的友好信号吧。
(选自《文汇报》2010年11月20日,有删改)
5.下列关于文中古人“环保”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人的环保是怀着仁德的心、宽阔的胸襟和高远的气度进行的“兼爱”“推恩”式环保。
B.商汤和子产对环保是运用权力进行强制执行的,前者要求明令整改,后者则进行严厉惩处。
C.孔子和曾子以“君子”标准积极倡导环保,前者遵守“君子之行”,后者主张“君子姿态”。
D.古人的环保与今人的环保发出的信号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友好的,而后者却是不友好的。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大量援引古人有关环保的主张和做法,不仅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启发了今人的思考。
B.在人与自然交往的规则上,孔子言行一致,他既主张“不以其时,非孝也”,又恪守“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C.姜太公的直钩钓鱼完全是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而世人却武断地说他“钓的其实是文王”。
D.在语言表述上,文中的直接引用增强了论据的准确性、可信性,而间接转述则增强了文章的活泼性、可读性。
7.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网开三面”不仅表现了商汤的仁德之心,而且客观上也起到了保护长远利益的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B.今人的环保都是“恐吓”式的,其本质上是利己的,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和大自然的相处问题。
C.古人的“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反复强调的“以时”,体现了尊重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朴素思想。
D.要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合适合宜”地对待环境,而这有待于每个人心胸、气度等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翟兴,字公祥,河南伊阳人。少以勇闻。巨贼王伸起,兴与弟进应募击贼,号大翟、小翟。金人犯京师,西道总管王襄檄兴统领在城军马,以保护陵寝功补承信郎,辟京西北路兵马副钤辖,为陕西宣抚司前军统制。高世由以泽州降金,金以为西京留守。兴与进提步卒数百,卷甲夜趋洛阳,擒世由等斩之。群盗冀德、韩清出没汝、洛间,兴以轻骑追袭,德就擒,清仅以身免。会进为叛将杨进所害,贼乘势击败官军。兴帅余众拒贼,保伊川。明年,诉进死事于朝,以兴代进为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兼京西北路招讨使,兼知河南府。杨进屯鸣皋山北,兴与子琮帅乡兵时出扰之。进惧,弃辎重南走,兴邀击于鲁山县,进中流矢死,余众溃去,西京平。贼王俊据汝州,兴引兵攻之,俊弃城去,退保伞盖山。兴进攻,免胄大呼曰:“贼识我乎?我翟总管也。”众皆披靡,遂破之。金人犯河阳、巩县、永安军,兴遣子琮与搏战,屡捷,追至渑池。诏授河南孟、汝、唐州镇抚使兼知河南府,转武略大夫兼阁门宣赞舍人,寓治伊阳。金人入陕右,兴遣将邀击,俘五十余人,又遣子琮生擒金河东都统保骨,遂复阳城县,乘胜取绛之垣曲,进至米粮川。绍兴元年春,金重兵犯河南,时兴军乏粮,就食诸道,仅存亲兵自卫,人情震恐。兴授将方略,设伏于井首,俟敌至阳遁,金众果追,伏发,金帅就擒。刘豫将迁汴,以兴屯伊阳,惮之,遣蒋颐持书诱兴以王爵。兴斩颐焚其书,豫计不行,乃阴遣人啖裨将杨伟以利,伟杀兴,携其首奔豫。事闻,赠保信军节度使。兴威貌魁伟,每怒,须辄张。军食不继,士以菽粟杂藜藿食之,激以忠义,无不奋厉。在河南累年,金人不敢犯诸陵。诏赐军名“忠护”。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一》,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卷甲夜趋洛阳(奔赴)
B.兴帅余众拒贼(率领)
C.遂复阳城县(返回)
D.无不奋厉(高昂)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翟兴“忠义”的一项是( )
①巨贼王伸起,兴与弟进应募击贼②卷甲夜趋洛阳,擒世由等斩之③兴帅余众拒贼,保伊川④金众果追,伏发,金帅就擒⑤兴斩颐焚其书⑥军食不继,士以菽粟杂藜藿食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翟兴兄弟二人应募参军,作战勇猛,战功卓著,不仅得到朝廷褒奖,其所带的军队也被朝廷赐予威名,但不幸的是他们均为叛将所害。
B.翟兴带兵作战威震四方,令贼兵闻风丧胆,在进攻伞盖山的战斗中,翟兴喊出“我就是翟总管”后,贼兵就都溃逃而去,于是不战而胜。
C.金人进犯河阳、巩县、永安军,翟兴派儿子翟琮迎战金兵。尽管战斗残酷到徒手肉搏,但翟琮屡战屡捷,最终把金人一直追击到渑池。
D.翟兴带兵常置个人安危于度外。金人南犯时,翟兴的军中缺粮,他把军队分迁到各地,就地解决给养,自己则仅仅留下少数亲兵自卫。
第Ⅱ卷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进惧,弃辎重南走,兴邀击于鲁山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豫计不行,乃阴遣人啖裨将杨伟以利,伟杀兴,携其首奔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归嵩山作
王 维
清川带长薄①,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②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①薄:草木丛生的地方。②迢递:形容山高远的样子。
(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流水”“暮禽”分别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此诗说:“写人情物性,每在有意无意间。”请结合本诗的尾联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
(5分)
(1)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_。(屈 原《离骚》)
困于心_____________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____________。(孟 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杜 甫《登高》)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赤脚礼赞
李 成
诗人蔡其矫有首诗写“船家女儿”,“那圆润的双肩从布衣下探露,那的双脚如海水般晶莹……”写得真是好,把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的女孩子那种天然去雕饰的美写了出来。
我生长在农村,只要稍稍打开一点记忆的闸门,眼前就会浮现一双双的双脚。每年一到仲春,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的时候,村子里就开始看到一双双赤脚了。我们那里主产水稻,许多劳作都是在水田里进行的,要下地干活当然得脱掉鞋袜。不仅是孟春,甚至在早春二月,要顶凌下种,农人们就得赤脚跳下冰寒刺骨的水田,犁田、打坝,播种、育秧,哪还能等到春深日暖呢?
只要天气许可,农村里的孩子也是喜欢赤脚的。每年春天――那常常是一场又一场的春雨之后,村子周围已是一片春草芊芊,禾苗青翠,我们跑啊,跑啊,那么的无拘无束。我们在潮湿、平整的打谷场上印下一双双稚嫩的脚印,那脚印如花瓣到处开放。我们到山冈上采草叶、采野果,到溪边捉鱼儿、戏水,去草地上放牛、牧鹅……那尖尖的青草戳着了我们的脚心,不仅不疼,而且很舒服,脚踝脚背被荆棘划拉了几道细细的痕印,也不知觉,也不以为意,仍然快乐地在田塍上奔跑。
那时生活条件有限,一般人家不仅买不起胶鞋,就是布鞋也没有几双,所以都要省着穿,能赤脚的尽量赤脚。孩子们也经常光着脚去上学,一般要到深秋或初冬才穿鞋。但有些贫寒人家的孩子甚至在天上飘下雪花时,也要坚忍地赤着脚去学校。这样的赤脚记忆,当然不免让人感到有几分苦涩。
其实,辛苦的还是我们的父母。他们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赤着脚在田地里干活。他们挑着担子,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倒,那脚趾深深地扣进泥里,恨不得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才能稳住身体;他们几个人同扛一副笨重的打稻机或者禾桶(也是打稻用的)走到滑溜难行或拐弯抹角的地方,的双脚在泥浆中来回倒腾,甚至半天移动不了多少,那脚趾更是用尽了力气,死命地吸附着大地,直到协调了动作或确定了方位,才又向前移动……这样的一双双赤脚也像锚一样牢牢地扎在我记忆的深处,每每想起,我就会从心里发出一声喟叹。
乡村似乎就是赤脚的地方,到处都可见到赤脚。村里开会时,一双双赤脚坐在台上台下;各家吃晚饭时,也往往是一双双赤脚围拢在桌旁。中午,如果有时间获得短暂的休息,也是就带着一双沾着泥土的赤脚侧卧在木榻上……在我们村子里有几位农民是在劳作当中倒在田地里过世的。我们那里甚至用“脚丫里的泥还没有洗净(就死了)”这样的话来泛指一切倒在岗位上的死者,凄然当中似乎还有那么一点悲壮。
正是因为农人们一年四季有那么多的日子赤脚,所以他们的脚大多是变形的,趾骨粗大,踵茧很厚,冬天脚掌还会有道道裂口,颜色则是黧黑!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双双的脚在大地上终年奔跑,田野间才会出现春天碧浪千重,秋天金黄一片,处处稻谷飘香的景象!
我不知道,在今天的农村除了农忙季节,平时赤脚的是不是还很多,但我知道,只要机械化没有普遍实现,只要农民还要干体力活,就少不了要赤脚。我当然希望,赤脚的人越来越少,赤脚的时候越来越少。但是,即便我们的农村里已经很少人赤脚了,我们也不应忘记我们曾经赤脚的日子。我曾在一首题名《草鞋脚》的诗里写道:从前,我们民族就是一个草鞋脚的民族;(这双脚)踩过岩石,踩过荆棘,踩过悬崖,踩过蛇,也踩过从老远森林里跑出来的豺虎……其实,草鞋脚与赤脚差不多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我们的民族曾经是个赤脚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正是赤着脚,从困苦中一步一步走到了已初步繁荣兴盛的今天!因此,我要向我曾经看到的一双双赤脚致以最高的礼赞。
(选自《文汇报》2010年9月29日,有删改)
14.文中写孩子的赤脚有什么意图?(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脚印如花瓣到处开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凄然当中似乎还有那么一点悲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分别引用了蔡其矫和作者的诗,各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鲁迅说:“中国自古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请分条概括文中赤脚农民的“脊梁”精神。(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四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生活不应该是一场百米冲刺,激动只在终点撞线的瞬间;而应该是一场马拉松,乐趣都在过程之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是一则关于“嫦娥二号”卫星奔月过程的报道,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大看点”。(6分)
在“嫦娥一号”卫星奔月时,科学有效载荷在途中并没有开机。此次“嫦娥二号”卫星奔月,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等部分科学有效载荷将在途中开机,高能粒子探测器将是第一台打开的仪器。这次“嫦娥二号”卫星还将第一次在途中给地球和月球分别照相,在不同距离处分别获得地球和月球的完整图像,深空测控通信技术的试验也将开始。
答:(1)看点一: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2)看点二: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3)看点三: (不超过15个字)
20.网络热帖反映着民众的心声,请探究下面两则网络热帖共同的感人元素。(5分)
(1)爸爸,每天我都在心中暗自祈祷,希望您能平安回家。每当听到那熟悉的用钥匙开门的声音,我满心欢喜,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在江西丰城矿务局第三中学举行的一次征文比赛中,一位煤矿工人的孩子这样写道
(2)爸爸妈妈,我可以去你们家玩吗?
――一位七岁的留守儿童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两只猎豹追捕一群牛,牛失魂落魄,拼命逃跑。终于,一头牛倒在血泊里,成了两只猎豹的美味佳肴。同伴的生命换来了牛群的暂时安宁。阳光下,草原上,牛群悠闲地吃草,呼儿唤女。
两只猎豹吃饱喝足后,伏在高冈上的一片树荫下,瞧着牛群笑道:“我们的牧场好大,我们的牧牛好多。”突然,牛群躁动,让出了一块空地。空地上,两牛相斗。它们的角锋利异常,挑得对方皮开肉绽,鲜血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