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堂安全知识

课堂安全知识

时间:2023-05-30 10:37: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堂安全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堂安全知识

第1篇

安全教育一直是各行各业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建筑学中更是尤其重要。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建筑学教育观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安全教学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就当前建筑学安全教育现状进行剖析,浅谈建筑学安全教学的改革思路及相关措施。

[关键字] 建筑学安全教学建筑安全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当前,安全教育已成为了各大学校学前教育的必抓工作,如何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加强安全意识,防范各种突发危机,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之一。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条件下,我们需要面临的状况更加多变,而作为学生来说,是否掌握了较全的安全防范措施呢?

据调查,大多数学生所了解的安全知识技能来自于网络媒体、广播电视,一部分的人则是通过报纸书刊所获知的,而只有少量的人是从学校教育中学习到的。由此可见,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实。而作为像建筑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他们需要获取相关建筑安全知识,而且应对建筑学工作者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素质的培训与教育,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建筑行业安全意识的发展。由于近年来,建筑行业重大伤亡事故的比率正在不断上升,而建筑行业的安全形势仍然处于非常严峻的状况,因此,在提高学生建筑安全意识、加强建筑行业安全知识教育、巩固建筑业相关法规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筑学安全教育现状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主要需要关注的安全问题便是建筑物的抗震、防爆、消防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知道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或爆破问题时,如何进行安全的撤离现场工作;在建筑物设计时,如何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优化建筑物设计布局,而这一切都与建筑学安全知识的教学密不可分。纵观现行建筑专业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建筑课程的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建筑学专业学生来说,获取相关建筑安全知识的途径应主要来自于学校的教学,而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掌握建筑安全技能。而现行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并未将建筑安全知识教育纳入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中,据调查,只有小部分的学校将建筑安全知识教育列入建筑防灾课程中,可是往往还是一带而过,而且,教育的重心往往只局限于课堂,而少有课外实践的安排。这样一来,学生的建筑安全知识并未形成体系,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明显存在不足,在后来的建筑工作中,由于对安全意识的缺乏,势必将影响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教学课程的内容陈旧。由于建筑安全类的教材版本并不多,因此可选取用来学生学习的范围就相对狭小,另外教材的内容也并不十分系统,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导致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满足不了建筑专业教学发展的各种需求,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工作,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对工作的不适应。而且,有关教材过于老套,有些内容甚至与现今建筑行业的要求背道而驰,这样不仅没有收到良好的安全教育效果,反而在新时代的建筑行业发展中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建筑行业实习工作安排的难度较大。无论是哪个专业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都必不可少,而作为建筑行业来说,由于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且涉及到的相关行业较多,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给实习工作的安排带来了相当大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因建筑行业细节要求较多,要逐一实践必定需要投入较多的教育经费,而且容易占据极多的教学时间,最后只会起到物极必反的效果。而目前建筑学的安全教育实践中,往往只是走走过场,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考核方式过于死板。在建筑学的课程考核中,一方面是对安全知识的重视较少,因而在相关课程的考核中,安全技术要求往往涉及很少,也因此学生对安全知识的了解随之减少,学习积极性也大大降低;而另一方面,建筑学安全知识考核也往往局限于理论知识,学生往往只是通过死记硬背完成考核,实际上并没有对这方面有很深刻的了解,这也是安全考核的重要缺陷所在,往往由于这一点,安全教学的工作无法得以良好的进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僵化的局面。

三、课堂安全教学改革措施

安全教育的工作首先在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这就要求抓好课堂安全知识的讲授,从各个方面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针对于传统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我们应该对症下药的去一一对应改进与解决。

调整课程教学结构,强化安全意识。学校应在原有建筑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增加相关建筑安全知识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在相关专业课的教学中,老师应适当的穿插一些安全教育知识,两相融合,在抓好专业体系教学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安全意识。另外,相关教材编写部门也应根据时代要求积极整编教材,以适应新时代建筑学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在相关技术要点上适当加入安全操作规范及防治措施,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为今后的专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营造安全教学氛围,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大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相关安全知识能够深入人心。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学习也应定期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激励学生去了解安全知识,充分的掌握安全操作技巧,在竞争的氛围中让安全教育得以推广,久而久之,便能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安全教学的效果自然能事半功倍。

推进多媒体教学模式改革,形成新型的教育模式。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势下,学校也应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安全教学注入新的血液。通过相关图片及视频的展示,让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视野,培养较好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信息化的教学更容易适应如今学生的需求,使得课堂不再枯燥乏味,学习氛围也能随之优化,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将安全知识归入课程设计要求中,并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在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中,课程设计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对此,学校应在原有的课程设计要求上做出适当改进,要求学生加入一定的安全操作规范与事故防范内容,在硬性要求下,学生能够更全面的去了解分析建筑学相关安全知识,而在这一过程中,安全意识也能随之培养起来,在后续的实践工作中,我们便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

四、课外安全教育实践措施

有了课堂理论作为基础,我们便能适当的开展课外安全教育实践活动,让理论与实践实现有效接轨,在具体的操作中,让学生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有进一步的了解。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其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参观安全事故现场,以实例强调建筑安全重要性。近年来,建筑安全事故屡屡发生,虽然课堂教学中常常提到,但学生往往对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因而教学无法收到实效。对此,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安排学生对事故发生现场进行参观,让他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安全事故带来的危害,从而能够吸取前人的经验,以此为戒,在今后的工作中重视安全工作。而对于一些事故成因,指导教师也应全面的分析讲解,指出事故发生所忽略的要点,从很多细节方面诠释安全操作要点,并以此着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这样一来,以实例为基础,深化安全知识的教育,课外实践的效果必定大大提高。

2、模拟事故现场,开展安全演习。对于一些典型安全事故现场,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拟与改进,并以此开展安全教育演习。在虚拟状况真实演练中,不仅考验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也同时使其加深了安全知识的理解。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对安全事故有切身的体会,同时也能了解事故真正发生后所造成的的后果,以此作为警醒,便能培养较好的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3、建立专业的实习基地,规范安全操作技巧。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教学要求,建立专业化的实习基地,引进相关实训设施,在实践中进一步规范安全操作的技术要点。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亲自上手操作,了解安全操作规范的要点及难点,通过实际操作强化专业技术训练。

4、改进考核方式,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严密结合起来。在这一要求下,首先应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应试模式,合理安排开卷与闭卷方式,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更考验其实际应用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另外,实践考核也势在必行,将实践成绩纳入综合评定之中,让学生在安全教学中也能掌握较好的操作技巧,两两结合,考核也就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五、结论

新时代的建筑行业发展形势下,传统的教育观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技术要求,因而安全教学的改革也就成了必要。从理论到实践,从学习到考核,这都需要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进而打开安全教学的新局面,达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总之,建筑学教学中安全教育必不可少,我们应给予相应的重视,并根据目前反映出来的问题加以改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为以后的建筑建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实现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言.我国学校灾难教育的现状与反思[J].科教文汇,2009,2(5)40

[2]吴穹.中国安全专业教育的现状及拓展方向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10(1)

6l-65

[3]王力争.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林业劳动安全,2006,19

第2篇

一、充分准备,提高安全意识

丰富的运动安全知识是体育老师的基本要求。体育老师在体育学院已经学到体育专业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育运动安全知识的储备同样是体育老师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和要求。体育教师要同其他老师一样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教案,在本节体育教学课堂内容中可能出现的运动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也应大体写出来(这也是体育教案与其他老师做上课准备不同之处);在每一堂课上课之前一定要检查运动场地、运动器械等安全事项,把安全隐患消除在上课之前;了解本次上课班级学生的基本体质状况和天气变化造成的学生身体体质变化等,以备学生发生意外。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也是防备运动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

二、尽心上课,保证安全运动

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全方位做好学生运动安全教育,保证高质量地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体育课是一门以运动为主的特殊课程,老师需要防止和尽可能减少运动中出现受伤等意外事件。老师应当传授给学生体育运动安全知识和简单科学施救方法,并且做到易懂详尽,以防为主。首先,全面了解所教授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其次,开学时的第一堂体育课就应当全面地讲解体育课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和简单处理方式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摔倒、扭脚、磕碰、出血、刮擦、碰撞、器械伤害及过度疲劳等意外现象。再次,严格组织课堂,检查学生穿戴特别是鞋子是否符合体育课要求等安全状况。每一堂课前要讲解在练习和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由于专项运动不规范造成的不适,如篮球是许多学生的爱好,但是篮球课中运球之手臂动作有运球时五指要张开,用手指及指根以上部位与手掌的外缘触球,掌心不触球的要求,如果不规范如整个手掌都触球则易造成运球坚持时间不长且易劳累,跑步中岔气等问题。还有,在体育课中分组对抗或比赛中出现的由于身体过度接触造成的意外更需要老师及时化解和制止,否则会出现如打架等意想不到的矛盾和后果;有女生的班级更需要老师注意有特殊情况的学生,不要一概而论强制要求去练习或训练;在上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让学生做到肌肉放松及心理放松;同时在练习和训练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有不适应和病痛等现象。最后,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具有自我保护意识。这是老师必须做好的一点,如哪些运动或动作可以独立做、可以协作运动或保护运动等。老师不仅要告诉学生知晓一些体育运动不安全事项,还要教会学生有自我保护意识、懂得简单、科学合理的救护知识,告诉学生不科学、不规范的动作和方法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出现一些意外时理智科学处理的方法和技巧,不要人为地造成二次伤害,留下遗憾。同时及时表扬严格规范、有效防范、合理运用安全知识的同学。总之,体育课上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防不胜防,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时,对体育运动愈加有兴趣。但这必须以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为前提。

三、及时总结,服务教学

45分钟的课堂并不是体育教学的结束。每一堂课后,体育老师要将本次课上出现的运动安全事故或意外记录下来,以备今后课堂教学时参考和应用,避免出现类似的运动安全意外和失误,也为出现的意外提供有效资料和指导。四、上下求索,责任升级体育老师在体育课实践中对运动安全知识的学习不应停滞。时代在发展,体育运动在发展,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也应不断更新和进步。在运动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安全因素的不确定性也会变化,因此老师对安全知识的学习也要顺应教育发展和体育运动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样不断学习和充实完善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视频等技术把先进的体育运动方法和技巧、预防安全新知识利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安全高效地提升自己的运动水平。

作者:徐计梅 单位:邹城市技工学校

第3篇

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大学生性态度变得开放,大学生结婚以及婚前的人逐年增多,性病、艾滋病的发生率也在上升。性安全教育不能只局限于防止意外怀孕,防止性病的发生也不容忽视,不然会对年轻一代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针对性安全知识缺乏,性安全教育的不足,在性传播疾病教学中渗透性安全教育,探索有效的性安全教育模式,将会为性安全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我科采用性病教学中渗透性安全教育模式,对我院临床医科大学生进行了性安全教育,并进行了调查研究,该课程对医科大学生了解性传播疾病的危害并知道如何保证性安全,防止性病、艾滋病的传播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

泸州医学院2008、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每一届随机抽取3个合班。

2方法

2.1调查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3个合班学生在上性传播疾病前后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传播疾病认知程度、性观念现状以及学校开展性安全教育形式与必要性等,由经培训的调查员在同一时间内进入教室开展调查。2.2根据调查结果设计性安全知识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制作教学课件,教学内容主要由性传播疾病知识的回顾及重难点解析、性病的危害、常见性病的病原特性及安全套特性、怎样才能防止性传播疾病。2.3随机选择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3个合班的学生调查他们在上完性传播疾病后对性知识及性安全知识的了解。对2009级临床专业学生在进行性传播疾病教学后安排40分钟的时间进行一次性安全教育课,课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性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教学效果。2.4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2008级共发放问卷348份,收回348份,回收率为100.00%。2009级共发放问卷345份,收回345份,回收率为100.00%,调查结果见表1(表12008级临床专业同学在学习性传播疾病前后性病及性安全知识的调查情况及2009级临床专业同学在学习性安全教育前后性病及性安全知识的调查情况)。从上表可以看出,2008级学生在上性传播疾病课程的前后,对经典性病的了解(χ2=558.96,P=0.00<0.05)及对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了解(χ2=609.70,P=0.00<0.05)有明显差异,但是对于安全套能否完全防止性病、是否有过、是否有过不洁、以后不会发生不洁、是否会告诉身边的朋友或亲人性安全的知识在性传播疾病课堂教学前后并无差异。2008级学生在上性传播疾病之后和2009级学生在上性传播疾病之后上性安全教育课程之前,对经典性病的了解(χ2=0.33,P=0.57>0.05)及对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了解无明显差异,对于安全套能否完全防止性病(χ2=0.65,P=0.42>0.05)、是否有过(χ2=1.04,P=0.31>0.05)、是否有过不洁(χ2=1.34,P=0.25>0.05)、以后不会发生不洁(χ2=2.10,P=0.15>0.05)、是否会告诉身边的朋友或亲人性安全的知识(χ2=0.54,P=0.46>0.05)在性传播疾病课堂教学前后也无差异。2009级学生在上性安全教育之后,对经典性病的了解(χ2=38.60,P=0.00<0.05)有明显差异但对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了解无区别。对于安全套能否完全防止性病(χ2=562.90,P=0.00<0.05)、以后不会发生不洁(χ2=72.98,P=0.00<0.05)、是否会告诉身边的朋友或亲人性安全的知识(χ2=529.72,P=0.00<0.05)在性安全教育教学前后存在明显差异,是否有过、是否有过不洁在性性安全教育课堂教学前后并无差异。在性安全教育课堂教学前后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有开设性安全教育的必要。

4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的深入,生活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结婚以及发生婚前的人在逐年增多,在门诊以性病和做人流就诊的大学生在一年一年增多。以前的性安全主要是预防未婚先孕这种事情的发生,而逐年增多的性病也因为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工作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次研究显示2008级学生在上性传播疾病之前,对于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急性安全知识的了解都非常有限。在上完性传播疾病的课程以后,两个年级的学生对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等知识有了系统而深入的了解(P均<0.05)。2009级学生也是。但是对性安全知识了解却很局限,接受调查的学生中,2008级有62人有过,占17.82%,17人有过不洁,占4.89%;表示以后不会发生不洁的有294例,占84.48%,54例说不清楚,占15.52%;有16人表示会告诉身边的朋友或亲人性安全的知识,占4.17%。2009级接受调查的学生,有310人认为安全套能完全防止性病,占89.86%,35人认为不能,占10.14%;有72人有过,占20.87%,24人有过不洁,占6.96%;表示以后不会发生不洁的有267例,占77.39%,78例说不清楚,占22.6%;有14人表示会告诉身边的朋友或亲人性安全的知识,占4.06%;302例对性安全只是了解不清楚,占87.54%。两组在对于安全套能否完全防止性病、是否有过、是否有过不洁、以后不会发生不洁、是否会告诉身边的朋友或亲人性安全的知识等方面比较(P均>0.05),差异无显著性。2009级学生在上性安全教育之后,对经典性病的了解(P<0.05)有明显差异但对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了解无区别。对于安全套能否完全防止性病、以后不会发生不洁、是否会告诉身边的朋友或亲人性安全的知识(P均<0.05)在性安全教育教学前后存在明显差异。是否有过、是否有过不洁在性性安全教育课堂教学前后并无差异。在性安全教育课堂教学前后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有开设性安全教育的必要。综上所述,性安全教育可以加深同学对经典性病的了解及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的了解,明白使用安全套除了防止意外受孕以外,还能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但是不能完全防止性传播疾病。所以告诉身边的朋友或亲人性安全的知识保持洁身自爱是防止性传播疾病的关键所在。性安全教育可以让同学了解性安全方面知识,在管理好自己的同时告知身边的朋友或亲人性安全的知识,对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意义。所以,在性传播疾病教学后安排性安全教育非常必要。

作者:黎昌强 余媛 廖勇梅 许飏 熊霞 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B-

0038-02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关系到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教育工作者也应成为“安全管理员”,对学生安全负责,同时也对自己负责。本文结合我校实际,论述化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为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优势

安全无小事,近年来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校园安全事件,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前几年,我县周鹿镇一名初中生在上化学实验课时,由于不注意安全,使氢气燃爆,造成严重烧伤事故。可见,教育好、保护好每一个学生,教给学生相关的安全知识,最大可能地减少、杜绝校园安全事故何其重要!化学学科的许多知识与安全教育相关,如防挫伤烧伤、防火灾、防煤气中毒、食品药品安全、防治环境污染等,这些安全知识可操作性强,不仅能让学生知道其中的安全原理,更能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加深理解,这是其他途径的安全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化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的特殊优势,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安全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开展安全教育,教给学生必要的安全知识,担负起保护学生安全,营造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的责任。

二、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有效做法

(一)寻找化学课程内容与安全教育的整合点,建立化学安全知识数据库。

化学课程是安全教育的隐性课程,合理地挖掘安全教育资源并进行必要的整合,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要从课本入手,筛选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程内容中有关的安全教育知识点。我校首次建立化学安全知识数据库时,主要明确何时、何地、用何种方法进行安全教育。(见表1)

数据库建立后,每学年持续更新,使之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发展。

(二)借助重大事件渗透安全教育

我校对学生进行的安全知识问卷调查表明,96%的学生非常希望通过重大事件渗透安全教育。在社会重大事件中,有许多素材和所学知识有关,教师可适时巧妙地把它们引入课堂教学,以之为载体进行安全教育。如在教学“一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利用如下的煤气中毒事故来渗透安全教育。

2012年2月14日晚上,马山县某单位某女职工与其男朋友在单位宿舍楼自己的住房卫生间内双双死亡,两人尸体直到2012年2月16日晚11时才被人发现。马山县公安局法医尸检后确定:煤气中毒是造成两人死亡的唯一原因。该职工住房煤气热水器和煤气罐都放置在卫生间,卫生间的窗口完全封闭,死者洗澡时又把卫生间的门关死,洗澡过程中因通风不良、供氧不足,煤气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导致两人中毒死亡。

这样教学,既让学生学会了学科知识,又给了学生心灵的震撼,起到了敲响警钟的作用,事半功倍。

(三)借助化学实验渗透安全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中蕴藏着大量的安全知识,化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如在教学中教师应进行正确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安全操作,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改进一些生成有毒气体的实验,防止实验对环境造成污染。有些实验步骤前后颠倒便会发生危险,如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正确的做法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实验步骤前后颠倒,就会发生严重事故。类似的情况在初中化学实验操作中还有很多,教师要重点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四)借助本地安全资源进行渗透

我校所在地属喀斯特地貌,各村屯的山前山后均有较多溶洞,洞内沉积了大量二氧化碳。学生们往往对溶洞感到好奇,想进入探险,由此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时,笔者渗透相关的安全知识,教给学生安全进入溶洞的方法。同时,我校还地处广西有名的“金银花之乡”,每到金银花收获的时节,有些不法商贩、无知的农户常用硫磺熏制金银花用以出售。因此,在讲到“氧气的性质”时,笔者注重这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硫磺熏制金银花的危害,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宣传相关的安全知识,使身边的人自觉地不用硫磺熏制金银花或拒绝喝用硫磺熏制的金银花。

三、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后,我校学生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如:在购买食品时,学生学会了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包装上的成份说明,自觉拒绝“路边食品”,少食用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盐)的腌制食品;知道了刚买来的新凉席不能马上使用;能主动提醒家长安全使用煤气;了解了吸烟的危害,并积极向家人宣传吸烟危害健康;进入化学实验室后不再像以前那样吵吵闹闹,贸然进行实验,而是先认真阅读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后再进行操作……课题研究前,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安全知识测试,到课题研究即将结束时,我们于2013年6月又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了安全知识调考,现将学生两次安全知识测试的成绩对比如下: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第二次测试的平均分和及格率、优秀率、尖子率都有了明显提高,低分人数大大减少,最低分、最高分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这说明我校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安全知识教育的效果显著,同时,它也改变了我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掌握了安全方法。如通过对学生进行《远离香烟,珍爱生命》的专题教育,100%的学生懂得了抽烟的危害,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过去,男生宿舍的楼梯、宿舍内的地板、学校公共厕所均经常看到丢弃的烟头,而现在几乎没有了。可见,我校安全教育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第5篇

关键词:安全教育;高校;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1.076

1 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1 加强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当前,大学校园早已不是过去的象牙塔,尤其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断开放的办学环境,越发社会化、多元化、复杂化的高校校内外环境;同时大学生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丰富,遇事应变能力较差。自我管理能力差,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为打好大学生在校安全地学习、生活这个基础,通过安全教育来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提高安全风险的应对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1.2 加强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我国和外国都力争的资源。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各类高校在校生规模达3647万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国外敌对势力和间谍机构想方设法通过思想渗透来影响我国的大学生。大学生安全知识储备不够,认识不深,对于国家安全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传统形式上,比如军事、国防和战争,对于新时期国家安全的形式了解不够,比如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导致大学生很容易受境外敌对势力的思想影响。境外势力借助各种渠道,比如学术研讨,这种研讨公开或者是秘密的方式进行,将所谓的西方民主和价值观传播开来,培养和平演变的“内应力量”,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叙利亚动乱和阿拉伯之春都是西方思想和平演变带来的结果,因此,在大W生中加强安全教育,是新时期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

1.3 加强安全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巨大,普通本科院校在校人数基本上是上万,相当多的学校在校人数达到2万甚至更多。这给高校的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在校学生队伍庞大,一个辅导员往往要管理几百位学生,学生管理上很难做到精细化,即很难实现一对一的目标。学生管理难度大、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因而安全事故在高校中每年都会有发生。当前高校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学生由安全事故引发身亡时,处理起来难度大,尤其意外事故发生在独生子女身上时,增大学校处理难度的同时,给学生的家庭带来致命的打击,使学生家长处于崩溃的状态,这种事件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平息,对校园乃至社会稳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学生安全成为困扰高校管理的一大难题。同时,由于高校是人才和青年人的聚集地,大学的校园氛围,比如学术自由,造就了大学生个性彰显、思想活跃,这也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稳定对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安全教育,是校园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2 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制度不够完善,安全教育重视不够

安全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目前高校在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制度机制不健全,不够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人员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教育经费上,很多学校没有专项资金,导致安全教育处于应景或应急状态。此外,学生个人成长教育体系中没有将安全教育纳入进来,且没有将安全教育纳入现代大学生课程教育之中,这种安全教育往往是临时的,这种不定期的培训难以达到应有效果。而且安全教育课程多是由院系副书记、保卫处老师、辅导员承担,由于缺乏系统培训和组织,课程缺乏精心的设计和安排,照本宣科往往是教授过程采取的方式,导致学生上课根本就没认真去听,结果学生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大降低了教育效果。

2.2 教育模式比较乏味、内容新颖度不够

当前许多大学的安全教育,教育形式缺乏系统性和整体规划,多采取知识宣传、说教的形式进行,比如校园宣传栏、班会、图片展、安全讲座,辅导员说教。这种传统的教育手段陈旧落后,缺乏创新,安全教育的内容局限于交通、防火、财产安全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内容枯燥,学生兴趣度激发不够。而且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手段也越来越普遍,所以高校应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安全教育的重点。除要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外,要提醒学生警惕各种网络陷阱,注意防范,很多的诈骗都是凭借网络平台进行的。但是目前高校对网络教育的重视不够,安全教育的资料中很少涉及网络安全问题。安全教育的模式决定了教育的侧重点是安全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并不注重对学生安全技能的培训与实践。导致学生即使掌握了相应的安全知识,但现实中在遇到安全事故时,不能很好地去应变和进行安全防护,最终使安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3 安全教育系统性不够,安全教育的师资力量欠缺

首先,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是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不具规范化。第一,很多高校都是在学生入学时重点进行安全教育,在老生中较少开展安全教育。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往往是老师讲授。往往学生没有安全教育的教材,大学生不能对安全知识理论进行系统地学习,没有掌握系常见安全事故的应对方式和防范技能,以至于在遇到真实安全事故时无所适从。第二,高校普遍过分注重专业课,把专业课放在主置。很多高校没有专门开设安全教育的课程,有些虽然设置了课程,但只是应付式的辅助教育,高校没有把安全教育融合于大学生的四年学习中,认为安全教育可有可无,往往只有当学校发生安全事故时,才会引起学校重视,才会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当安全事故平息后,安全教育又被搁置。这种突击式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方式,使得安全教育缺乏长效机制。日常教育体系中没有将安全教育纳入进来,就谈不上安全教育的规范化、系统化。

其次,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当前许多高校安全教育课程无授课的专任教师,一般都是由学校保卫处老师、学院副书记及辅导员来承担,更多的安全教育还是由辅导员负责。众所周知,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接触学生多,对学生了解程度深,但是由于辅导员工作琐碎,一个辅导员往往要负责管理300―400学生,除了要应付繁杂的日常事务外,还要应付学工处的各项考核,因此使得辅导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学习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导致辅导员对安全教育缺乏系统的把握,而其他任课老师在课堂上主要讲解自己的专业知识,他们对安全教育一般也只停留在了解层次,很少将安全教育在课堂上进行穿插。

3 有效促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与途径

3.1 加强新生的安全教育

大一新生刚结束自己的高中生活,安全知识最缺乏,防范意识最淡薄,上好安全教育的第一课,对于刚迈进大学校园的新生来说尤为重要,有助于大学生对安全教育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要注重教育效果,采取小班制授课,成立由公安干警、学校领导、辅导员为成员的安全教育队伍,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授课中要穿插安全事故案例,用真实案例来增强吸引力。要让新生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比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心理健康安全知识,还要让其了解新型的安全知识,比如网络安全、防诈骗传销方面的安全知识。要做好新生的安全演练工作,要将消防安全演练作为新生的一项入学教育任务,在当地消防部门的帮助下,在全体新生中开展消防演练。给学生讲解常见的火灾扑救方法与逃生技巧,比如让学生懂得灭火器使用方法并让他们动手操作。邀请武警官兵给学生讲授基本的安全防护技能,尤其给女生传授基本的自我保护技巧。

3.2 开设安全教育专业课,改革与创新安全教育课程教学

首先,编写安全教育的教材,且教材具有不仅要有集知识性,而且具有趣味、实用的特点,内容紧密贴近学生的实际安全问题,教材中要引入高校和当前社会发生的真实案例,比如大学生现阶段多发问题的案例。对于课堂教学,教师要精心设计,在课堂讲授中,要将典型案例点评、问题分析等方法融合进去,加强师生互动。其次,学校要建立一支掌握安全知识并懂安全防范技能的师资队伍,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再培训,并定期聘请公安、消防和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讲授安全教育的课程与讲座,借助他们的丰富经验碓銮看笱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了解安全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安全防范技巧和当前常见诈骗的伎俩。第三,要将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中,安排授课课时,同时,对安全教育课程列入学分管理,确保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3 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安全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避免和减少一些安全事故。高校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并设置奖项,同时将竞赛活动纳入学工系统的工作考核中,从而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学习安全知识、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

3.4 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安全教育

要借助微信等新媒体搭建安全教育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不受时空限制、隐秘性特点,开展网上安全教育和咨询活动,增强教育效果。可以通过学生最为关注的网络形式,比如微信公众订阅号。建立“保卫处、学生工作处、院系、班级、学生”五位一体的安全信息交流平台,将校园治安动态、安全教育知识在平台上。各二级学院要建立自己的微信平台,并在平台上设立安全教育专栏,将近期高校发生的安全事故在平台上,并将安全教育的视频上传在平台中,借助新媒体,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孙铭涛.互联网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5,(2):910.

[2]郑恒毅,王伟,刘瑜.“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12218.

[3]朱卫国,潘彬.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5,(5):6567.

[4]吴学政.拓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路径[J].文教资料,2013,(19):120121.

第6篇

关键词: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07-02

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而安全则是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必要前提。加大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安全素质,能积极有效地减少学校体育事故的发生,提高增强学生体质的安全保障能力,这也是促进社会稳定,保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1]

一、学校体育安全及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的现状

(一)学校体育安全的现状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经常发生,大多都是因为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对安全问题没有足够重视,致使学校体育工作出现了一些疏漏。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的素质教育推广实施还不够,应试教育为主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中小学尤为严重,过分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安全素质,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差。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后,高校一般会在新生入学阶段开展安全教育,但真正落于实处、注重学生安全教育实际效果的高校很少,重视程度不高、工作流于形式的高校却很多,大学生对于安全知识的学习也基本上是出于应付,没有实实在在达到安全教育的作用和效果。

(二)学校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的现状

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除学校体育设施硬件建设方面和学生自身因素外,还有一个软件建设――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这也是关键所在。目前,学校体育教师存在素质参差不齐,职前职后培养未成一体化,缺乏系统的培训,整体安全教育素质不高,安全意识薄弱,组织与管理能力不强,责任心还存在缺失等问题。

二、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

(一)体育教师的体育安全意识的防范能力

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与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教师除教授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外,还肩负着各项学生安全教育活动与安全监督的责任。在实施体育教学活动中,能把体育安全知识融入到学生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体育教师为数不多,故导致学生安全意识防范能力不强。体育安全意识防范能力强的体育教师是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在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增强防范能力。

(二)体育教师的体育安全问题的识别能力

体育教师体育安全问题的识别能力主要包括重大安全问题的识别能力和一般安全问题的识别能力两大方面。怎样识别学校开展的学生体育工作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风险问题,是对安全隐患或风险问题进行评估的基础。重大安全问题主要是指出现了重大安全事故而导致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身体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甚至死亡等。鉴定时,鉴定人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规定,保守案件秘密,按有关规定操作,应依据人体损伤时的伤情及其损伤的后果或者结局,全面分析,综合评定。[2]一般安全问题包括轻伤和轻微伤。轻微伤是指造成人体局部组织器官结构的轻微损伤或者短暂的功能障碍。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于轻微伤害的损伤。如:骨折、休克、关节脱位等。鉴定人应当由法医师或者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也可以由司法机关聘请或者委托的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担任。

(三)体育安全知识的宣传能力

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体育安全知识、技能的讲解能力和组织演示能力,且有意识地将体育安全知识融于日常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体育安全知识,有效拓宽体育安全知识的渠道。体育教师具备很强的讲解能力,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断强化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安全意识的效果。体育教师安全知识的讲解能力可以通过学习体育安全问题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掌握许多体育安全事故、问题的典型案例和应对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各类安全问题等多方面来有效提高。另外,学校体育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要学会应对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安全问题,提高对各类安全情况的辨别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规避学校安全风险,增强处理和解决各种体育安全问题的能力,演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演练时,主要涉及有设计、组织、讲解和讨论等环节,体育教师须具有相应的演示能力。要使体育教师掌握这些能力,需通过全面、系统的专门培训方能使体育老师的能力得到全面有效提高。

(四)体育安全理论的把握能力

强化学校体育运动的有关安全教育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在学校体育课程活动实施过程中,运动风险时刻存在,体育安全问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课堂、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二是场馆、器材、服装准备或保护不当,师生、学生间冲突,校内、外突发事件;三是显性可控的和隐性难控的。作为一名学校体育教师,拥有丰富的体育安全理论知识,掌握好生命教育理论和运动安全理论,具备良好的体育安全理论把握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把握能力强的体育教师,能更好地把生命安全教学与常规体育运动中的各项动作融入生命安全教育中进行,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方式来锻炼和培养在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能力,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素质,提升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技能,这也是解决学生自身存在安全困惑的重要举措。

(五)体育安全方法的掌握能力

学校体育教师掌握好教育方法,并能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实践教学过程中,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常见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方法、教学活动组织方法、课堂管理方法、语言表达方法、知识组织和传授方法、人际交往方法、教学研究方法以及教学反思、监控和改进方法。为使广大体育教师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好教育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须全面系统地强化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如开办专题培训班、举行教学竞赛活动和实施传、帮、带等。规避方法的体育安全能力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安全素质,体育教师应根据学校的整体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立足体育课堂,经常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伤害事故的后果和严重性,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安全素养,自觉形成防范事故的主动性和警觉性,树立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规避风险。

(六)体育安全问题的处理能力

体育教师除掌握丰富的体育安全知识外,还应具备处理学生体育安全问题的能力,针对所发生的体育安全问题能做到科学合理应对,及时妥善处理,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体育安全问题的处理能力主要分为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理和一般安全事故的处理两种。体育教师在处理学生体育安全问题时,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尤其在处理学生重大安全事故时,更要把学生的生命安全置于第一位,然后再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工作。重大安全事故处理一般步骤为:首先是防止或阻止次生伤害。第二步,分两种情况对待:第一种情况即联系120、110等,对不能送医院者要保持现场空气流畅,等待救护车―汇报学校领导、联系辅导员(班主任)和家长―保持和伤者谈话沟通;第二种情况即联系120、110等,能送医院者主动送医院―汇报学校领导、联系辅导员(班主任)和家长。最后是护送去医院,课堂后续安排。一般安全事故处理一般步骤为:防止或阻止次生伤害―送学校医务室作简单处理(送学校医务室作简单处理、课堂后续安排)―联系辅导员(班主任)和家长―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处理、课堂后续安排。

三、培养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针对体育教师的群体结构特点,应从树立体育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更新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观念等方面拓展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一)树立体育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与教育教学热情

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教书育人的教师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待学生真诚,富有热情、爱心和关怀;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体育教育事业,与时俱进,具有勇于开拓的顽强意志,这是培养体育教师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

(二)创新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观念

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坚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学生的特点和体育安全教育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组织实施上认真践行,把学校体育安全教育贯穿于体育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三)建立健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对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成绩的检验,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起着很强的诱导和强化作用。因此,评价体系应注重体育教师安全教育成效的权重、导向,形成人人树“健康第一”的思想,营造安全教育的氛围。

(四)加强体育教师培训

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培训体系,拓展体育教师的培训渠道,融合好体育教师职前与职后的培训,健全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的培训内容,改善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方法与手段,提升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学期来,我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出发,重视和加强班级安全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资料在晨间谈话、班队课时间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用水用电安全等。课间活动时,教育学生不做危险的游戏,不攀爬栏杆、楼梯等。教育学生排路队进出校门,不推不挤。教育学生不买不吃不卫生食品。教育学生在各方面学会保护自己。

二、定期检查室内的各种电器设施,门窗,课桌等,如遇破损等情况,及时上报学校,消除隐患。

三、设立安全联络员,负责日常安全监督工作。

四、教育学生按时上下学,有事及时与家长联系。特别是雨天,做好组织工作,有秩序地接送。课堂教学中及时渗透安全教育。

五、凡属于本人职责范围,均能按时到岗、到位,一学期来无事故发生。

第8篇

枣阳市北城中心学校现有公办学校5所、私立幼儿园22所,在校学生2800多人,在园幼儿2000余人。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共筑安全联动网络,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氛围已经形成。

一、树立“两种意识”,落实直接责任

1.责任意识。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专门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负总责,具体抓;副校长、园长担任副组长,负专责,专门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总责,协调抓;当天的值日领导对学校、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负全部责任。通过责任体系的建立,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显著增强。

2.忧患意识。学校组织宣传并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保护方针,各项活动在实施前制定详细预警方案,化解每一个安全隐患。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学校各项安全制度的操作规程,共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二、强化“三项措施”,实行无缝对接

1.按照要求配齐人员,配足设备。5月13日,全市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后,我们严格按照会议要求,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都配齐警棍、木棒、钢叉、电子探头等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形成了校园安全的立体防护网,全面提升了枣阳北城的技防能力。

2.挖掘学校自身防护潜力,提高校园安全系数。从5月份开始,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共组织全处学校校级干部对各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了4次互查,共查出安全隐患13处,要求各校长当场拿出整改意见,当天整改,不得拖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真正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常识和技能,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3.家校互动连动,不留监管真空。幼儿园实行接送孩子出示接送证制度,没有接送证任何人不得入园内接送孩子。为确保学生假期安全,我们在清明节、五一、暑假期间,印制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告知学生及家长学生假期的交通、溺水、雷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及防范措施。学生家长非常支持此项活动,都签字保证配合学校工作,截至目前全处未出现一例安全事故。

三、落实“四级防控”,保障校园安全

1.办事处出政策、助资金,确保一方平安。学校安全工作得到了北城办事处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全办事处安全工作会议上,主要领导当场批示辖区各职能部门凡涉及学校安全工作,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资金上给予帮助。办事处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多次深入到中、小学及幼儿园实地解决问题。

2.派出所出警力、出车辆、确保辖区和谐。在全办事处教育系统的人防、物防、技防检查中,北城派出所抽派业务骨干,安排专人、专车升入全处每一所学校及幼儿园进行了安全检查、指导。规范保安行为,指导物防使用技巧,传授技防知识。

3.社区出专人、出信息,确保周边安全。东元、北关、南园、民族四个社区的书记安排专人为学校提供信息,带领学校深入排查对象加摸底调查,为公安部门的整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资源。

4.学校建专班,安全教防并举。为了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确保学校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经常有序开展,我们将安全知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从小抓起,从幼儿抓起,常抓不懈。做到安全知识进课堂,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向学生贯彻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防、自救能力。

四、做到“五个结合”,形成安保能力

1.安全工作与平时教育相结合。我们跳出安全抓安全,从规范学生行为的养成教育入手,展开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学校把安全教育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期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强化周”,各班级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班主任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学校还举行了安全知识竞赛,树典型,促养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安全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2.安全教育与教学常规管理相结合。安全教育课做到教师、教材、备课、作业四落实,要求每堂课前教师必须认真清点学生人数,对未到的学生进行登记并及时上报,对课堂上出现的异常现象和突发事件进行报告或处理。

3.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针对目前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信箱等,定时、定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成立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把因心理障碍发生的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4.安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把安全要求和生活中的安全知识传达到每一个家庭。家校联动,为学校的安全保驾护航。

5.安全教育与实际演练相结合。特别是地震逃生演练、火灾逃生演练、溺水急救演练等等,每学期都要进行实际演练多次。每个教师和学生必须明确要求与路线,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确保演练取得成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救护能力。

第9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消防安全; 宣传教育

【中国分类法】:D631.6

一、高等院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是培育高等专业人才的场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学校就能稳定一方。消防工作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既是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需要,也是确保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高校也是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具有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对其未来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将带来积极影响。然而,近年来,我国高校火灾事故持续频发。据公安消防部门不完全统计,2000~2009年,我国高校火灾事故共发生3700 余起,共造成111人死亡,23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4230余万元。如2008年上海商学院火灾,被困4名女生缺乏火灾自救知识仓促选择跳楼全部身亡、2010年南京海宁宾馆火灾,被困两名女大学生在发现火情后没有及时逃离火场,忙于收拾个人物品以致延误逃生时间最终丧生⋯⋯风华正茂的生命就这样被大火吞噬,每场火灾都是那么触目惊心,一次次敲响大学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的警钟。鉴于校园火灾危害的事实,国家教育部等相关安全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系列消防安全教育规定,消防安全俨然成为了当前高等院校安全工作的重点。然而,目前高校的消防安全教育状况参差不齐、不容乐观,因此,如何促进学校进一步提高对消防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是我们无法回避,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高等院校消防安全教育现状及问题

2009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要求高等院校要根据消防安全教育的需要,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和培训内容;对每届新生进行不低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但由于我国将消防安全教育正式纳入大中小学教育体系的时间较短,各高校的教育领导者自身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思想重视不够和消防安全的社会传统与氛围淡漠等种种原因使得高校消防安全教育严重缺失,问题重重。

(一)重硬件,轻教育。

国家现行的校园建筑消防安全设计规范、消防安全行政部门对校园消防硬件设施的验收考核标准,以及违规带来的经济惩罚均使得高校不得不重视校园消防硬件工作,校园消防安全设施器材齐备。与此同时,对高校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硬性考核标准的缺乏导致了众多高校在重视消防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为数众多的高校对学生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严重缺失。

(二)重形式,轻效果。

思想上的轻视,教育目的定位的偏失直接导致高校把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重点放在了形式和表面上。没有考虑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实际效果,更多的高校采用在诸如春秋火灾高发季节,通过拉横幅,摆放展板,开设一两次讲座等简单形式来教育学生提高消防安全知识。殊不知此类形式的教育虽在一定程度或一定时期内引起少部分学生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和重视,但无法让全体学生根本上提高消防安全知识,无法让全体学生对消防安全时刻警醒。

(三)教育不规范,专业教育人员缺乏。

据不完全统计,只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能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总则中第六条“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的相关规定,将消防安全教育课纳入正常教学计划。绝大多数的高校在消防安全教育方面仍属空白,没有将消防安全教育课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高校一般虽设有专门的校园消防教育管理部门,但与庞大的学生群体相比,专业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者严重不足,这也导致了无法对全体学生开展专业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滞后,直接导致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四)大学生消防意识淡薄

当前高校大部分学生消防意识淡薄。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如热得快、电饭锅等;二是手机、电脑的充电器长时间充电、私拉乱接电线等违章用电严重;三是部分学生有卧床抽烟等不良习惯。四是宿舍或楼道内杂乱堆放。尽管学校保卫处、宿舍管理科等部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了详细安全管理规章。但每次突击性安全检查,总是收缴各类禁用的大功率用电器成百上千。这种规章完善与不安全行为“并行”的现象,在全国高校普遍存在。从安全原理角度分析,是因为没有对受教对象完善安全教育。

对高校火灾案例进行总结,发现火灾情况下学生的应急处置技能严重缺乏,如不懂如何报警、不会使用手持式灭火器、不了解逃生基本技能等。因此,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与培训,提高消防意识,强化消防应急技能尤其是逃生技能培训,对“平安校园”建设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三、高等院校构建消防安全教育模式的路径和措施

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才会对火灾有高度警惕性,才能时刻把消防安全放在首位,从而自觉约束自身行为。正确意识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它必须通过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也不是单靠教育管理部门的督促检查,更需要的是学校和师生共同参与。

(一)转变消防安全教育管理模式。

造成安全监管力度穿透性不强、安全管理效果甚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安全管理职能不够渗透,学生群体没有共同参与,停留在被动安全监管状态。因此,要贯彻消防安全监管,就必须在管理体制上层层落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1、淡化宿舍区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监管关系,营造安全宿舍区的文化氛围。

将消防安全文化列入公共课或第二课堂的必修课,包括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保持平安教育的持续性,成为求学和今后工作中的“必修课”。在实践环节上,需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将所学知识“生活化”。以宿舍区为主,囊括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学生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识别、排查,并按专业、片区等分组评比等活动,公布考核结果,实施奖惩策略,促进和巩固效果。

2、让安全管理渗透到学生群体,提高安全监管绩效。

由学校组织有关安全专家实地调查,制定学生宿舍区安全检查表。每个宿舍中选拔一到二名宿舍消防安全负责人 每天与宿舍楼管理人员共同实施安全监督管理,依据消防安全检查表,将消防安全工作予以记录存档,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和处置。

(二)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消防安全气氛,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高校要明确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地的采用各种教育方式。可以通过定期开设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消防安全知识及灭火逃生技能培训、举办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消防趣味运动会、组织学生排查消防安全隐患等教育形式,让更多的学生自身参与,在参与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努力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突出实践教育。提高受教育学生的灭火及逃生自救能力。

要营造浓厚的校园消防安全氛围,传播消防知识。充分利用高校先进的教育条件,如校报、校园广播、闭路电视、校园网络等媒介和传播手段,开设相对固定的消防宣传栏目,组织宣传火灾事故教训,曝光火灾隐患,提高防火安全意识,让学生时时提高警惕,思想上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防止火灾悲剧在学校发生。

(三)制定和完善消防安全教育制度。

高校要制定和不断完善现有的消防安全教育制度,将其列入学校教育大纲中,并对学生受教育情况适度考核。从课堂和社区实践两个层面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以学分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相关消防安全知识,具体实施按大学四年完成(对于三年制专业,可以调整内容和实施),如表1所示。

同时,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专业教育人员匮乏的现状,高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辅导员等教育管理人员先行进行专业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聘请公安消防人员兼职学校消防教育辅导员,以此扩大专业教育队伍。

(四)与消防部队加强合作,探索建立校外消防教育基地。

学校可以通过与地方消防部队合作建立消防教育基地。将消防安全教育延伸到校外,定期组织学生到消防官兵所在营地体验观摩,增加受教育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总之,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要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经常性宣传教育与规范化制度管理相结合”,努力推动高等院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消防安全素质,从而保障校园的和谐与安全。

参考文献:

[1]姜海珍.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08,(6).

[2]黄如兰.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实践和思索[J].企业家天地,2010,(5).

[3]韦庆夫.浅议学校消防安全教育[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9).

[4]王萍.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探索[J].科技信息,2008,(31).

第10篇

1.1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1.1学校对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据了解,目前高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重点放在防火、防电、防化学危险品、防止交通事故、防溺水以及防震减灾、管制刀具等方面,而对学生在食品安全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少在食品安全教育方面见有真章,校园内几乎听不到也看不到关于食品安全教育的宣传。学生对食品的安全意识有多高,对食品的安全理念是否正确,在生活中是否能自觉有效地预防不必要的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发生,是我们应该去关注的问题,更应该落到实处。

1.1.2校内外摊贩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令人堪忧。

据调查,高校学生在校外街边小摊就餐的人数数不胜数。比如大学新校区校门口经常有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以烧烤类和油炸类食品为主,学生及社会人士对其是否使用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是否使用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的食品一无所知。对于烧烤类食品,尤其是肉类在烧烤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人们如果经常食用被苯并芘污染的烧烤类食品,致癌物质会在体内蓄积,有诱发胃癌、肠癌的危险。美国一家研究中心的报告说,吃一个烤鸡腿就等同于吸60支烟的毒性。常吃烧烤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不爱吃烧烤食品的女性高出2倍。因此,为了让学生远离此类食品的危害,我们需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1.1.3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性差、杜绝“危险食品”的自觉性不高。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设计了“食品安全知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以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大学新老校区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在大学新校区校内外就餐的个别学生做了现场采访。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食品安全理念、食品安全常识、食品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等方面。问卷调查及现场采访结果表明:大学绝大多数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性差、杜绝“危险食品”的自觉性不高。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关心食品安全问题,在日常饮食生活当中,几乎很少考虑过某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已知某些食品如烧烤类含有苯并芘、腌制类食品含有亚硝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下,依然经不起该类食品特有的“色、香、味”的诱惑,忍不住要去吃。采访中,居然有学生透露,每天一到吃饭时间就想到校外吃油炸类或烧烤类食品。比如,问卷调查中问题之一:当学生在已知烧烤类食品往往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苯并芘的情况下,选择偶尔吃的人数达到68%,选择不吃的人数仅占到28%,还有4%的学生竟然选择常吃。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性差、杜绝“危险食品”的自觉性不高。

1.2高校学生开展食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高校缺乏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及宣传工作,未能使食品安全知识在校园内得到广泛的普及,致使学生在饮食安全问题上成为“盲人”和“瞎子”。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及认知性以及杜绝“危险食品”的自觉性,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护学生切身利益,促进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开展,在校园内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高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的对策

2.1在校园内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各校可根据校园内现有的宣传设施如:LED显示屏、校园内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对食品安全知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宣传。内容可涉及以下方面:①食品安全的定义以及食品质量主要有哪几项基本要求;②什么是食源性疾病,如何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③如何预防食品中毒,突发性食品中毒应如何进行急救;④常见的饮食误区有哪些;⑤如何鉴别食品的真假及品质的优劣;⑥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有哪些;⑦食品安全烹饪;⑧保健(功能)食品与药品的区别;⑨常用食品安全选购、食用与保存方法;⑩食品安全的消费保护措施等。另外,可有效利用早、中、晚校园之声广播将每日发生在国内外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在校园内进行选择性宣传。通过上述途径可有效加强师生对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学生杜绝“危险食品”的自觉性。

2.2开展食品安全教育专题讲座

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邀请校内外熟悉或精通食品安全常识的专业老师或专家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专题讲座。就2.1中提到的食品安全知识做深入浅出的讲解。为了使讲解的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穿插一些跟食品安全相关的动画或动漫或播放近年来发生在国内外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等视频。通过开展诸如此类的食品安全常识系列讲座,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学生对自己生活当中的饮食安全意识,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2.3开设食品安全教育交叉课

为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建议各高校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跟食品安全有关的通识课或公共选修课,如:《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等课程。这样,一方面学生可根据个人学习兴趣或爱好自主选课,使得学生自主选课的空间及知识面有所扩大。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对跟食品安全及营养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进而保护自身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4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竞赛

结合上述食品安全知识讲座、通识课或公共选修课等的开设,建议各高校以“学生社团活动”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组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对在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取得好成绩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彰及奖励。这样,一方面可突出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起到宣传的作用;另一方面,可有效了解学生对食品安全常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2.5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无论是校园外还是校园内,食品安全隐患将始终威胁着学生的健康及生命。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对校园内的学生食堂及校园周边的餐饮店的食品、饭菜、食用油的来源、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在使用前是否经过消毒、清洗干净以及炊具、用具用后是否做到洗净、保持清洁等方面进行不定期地抽查,以保证其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卫生、无毒无害。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食品及餐饮店在校园内进行通告,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面临的饮食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

3结语

第11篇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全校师生充分认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卫生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各项规范化管理之中,建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卫生安全长效机制,学校先后成立了卫生安全工作小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组织机构、传染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等组织机构。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了法规,逐一落实卫生安全制度,先后制定了《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晨检制度》《消毒制度》《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传染病病愈返校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学生饮用水管理规章制度》《食堂管理规章制度》《食堂岗位责任制度》《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度。使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细致化、持久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学校领导始终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主管校长经常组织开展工作,使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形成了制度化、规模化的格局,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全校师生人人讲食品卫生安全,时刻注意食品卫生安全,每位教职工都自觉承担对学生卫生安全教育的责任,并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有效地遏制了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学校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了学校卫生安全基础设施

我校食堂基础设施规范,布局合理,功能分块,无二次污染或交叉污染机会。副校长亲自抓食堂管理工作,严把采购关,确保优质、安全的食品输入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持健康上岗,定期参加培训,养成良好卫生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对就餐环境、食品储藏、加工、餐具消毒、保洁等环节的卫生监督。食堂重地非本食堂人员禁入,严防投毒等突发事件发生。学校食堂不以盈利为目的,以为师生提供健康安全食品为宗旨。

四、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创建健康科学的育人环境

学校领导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坚持“校园环境高品位,一景一处都育人”如气势宏伟的校门、“拥抱未来”大型雕塑,校风、校训,先进的塑胶跑道、草坪足球场、水泥篮球、排球场地,洁净的人行道及大面积的绿化花园和设计先进的喷泉,校园环境已达到“绿化、美化、亮化”标准。学校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学校共有90多间教室,所有采光照明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平均照度150XL,教学设备先进,学生课桌椅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教室及宿舍环境洁净,食堂、卫生间设施符合卫生要求。人人讲卫生,学校以年级部为单位做好室内外卫生检查及个人卫生检查评比工作。班级积极争创卫生流动红旗,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

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卫生安全意识和能力

学校卫生安全工作重在预防,健康教育是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健康教师上好每两周一节的健康教育课,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为学生讲述更多的健康知识。其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利用板报、传单、广播讲座等形式宣传卫生安全知识。每学期举办一次卫生安全知识竞赛,举办一次以卫生安全知识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卫生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学生们掌握了许多卫生安全知识。通过学习保质期和保存期的区别,食品中不安全因素有哪些,如何认识食品标识,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等知识,使学生能够发现食品中不安全因素,拒绝不安全食品,不断地形成科学的、安全的、合理的饮食习惯,提高了学生卫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卫生安全工作得到了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真正做好学校卫生安全工作,我们的体会是:校长高度重视、亲查督办是关键;分管领导或后勤主任依法依章加强管理是根本;坚持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自身防范能力是基础;从业人员高度的责任、真诚的服务意识是此项工作取得胜利的保证。只有保证了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家长才放心,学校才安宁,社会才和谐,教育才能让人民满意。

第12篇

【关键词】体育课;安全教育;逃生技巧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安全问题,给学生心理、生理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我们的家长和学校长期以来却只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大大缺乏对孩子有效的安全教育,以致他们缺乏安全知识、防范意识以及逃身自救和应急救人的技巧方法。由于学生缺乏这种自我保护意识而酿成的惨剧已比比皆是。因此,学校老师要重视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至上”的防范意识,要想方设法教会学生多种逃身自救和应急救人的技巧方法。体育教师作为学校的教育者之一,毫无疑问也担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体育课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体育教师进行安全教育的最佳的选择。人类生存健康是前提,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源泉,而安全则是堡垒。体育课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更要重视安全教育,那么我们体育教师究竟如何利用体育课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呢?现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 利用理论课讲授安全知识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向学生传授各种安全知识。我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对各种安全知识及安全素材进行搜集、整理和加工,利用体育理论课进行讲述及多媒体进行演示,让学生获得更详细更系统的安全知识。目前我做了一些安全教育课件,主要有:“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方法”、“食物中毒急救方法”、“传染病的防治方法”、“防身抗暴自卫方法”、“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和救人方法”、“火灾发生后的自救和救人方法”等。其中“火灾发生后的自救和救人方法”一个课件也包含了诸如:火灾自救须知、防火的基本方法、灭火的基本方法、家庭失火自救法、高楼失火自救法、烟雾中的逃生法等内容。而“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和救人方法”一个课件就包含了水灾、地震、雷电等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和救人方法等内容,通过实践,学生对我利用体育理论课进行安全教育的做法很感兴趣,而且教学成效也不错。他们表示通过我的课件演示他们不仅学到了系统的安全知识,而且还知道了大量的应急逃生自救技巧和救人方法。

2. 利用实践课,让学生掌握逃生技能

体育教师在利用体育理论课向学生传授一些安全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利用体育实践课来教会学生掌握大量的应急逃生自救技巧,因为面对灾难时,能够化险为夷的都是那些既掌握了一定的安全知识,又掌握了必需的逃生自救技巧的人,例如(1):在水灾中,不会游泳者往往只能望水兴叹。所以我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利用体育实践课特点,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和情况,有意识的将一些安全教育内容和体育教学内容有机的整合到一起,来帮助学生掌握那些行之有效的应急逃生自救技巧。例如(2):在教学生练习引体向上的同时,我们有意识将爬竿、爬绳、爬树等内容一并纳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在锻炼上肢力量的同时来提高他们的攀爬能力,使他们能很好的掌握多种攀爬逃生自救技巧;在进行武术教学时,我们选择了具有防暴和抗暴作用防身格斗术来进行教学,通过教学,不但强健了学生的体魄,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素质,而且帮助他们学会和掌握了许多防身格斗技巧,增强了他们在单独对敌时与敌搏斗的信心和勇气,切实为他们的正当防卫、见义勇为以及逃生自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3. 利用实践课,使学生掌握救人方法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人有难,谁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应急救人不但是道义之举更是英雄之举,但是应急救人必须讲究方法,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应急救人方法而去盲目救人,往往会导致不必要的伤害,例如(1):不会游泳者奋不顾身跳进深水中去救人,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在传授安全知识,教会学生逃生自救技巧之余,还刻意通过体育实践课来教会学生掌握那些在灾难中的应急救人方法。例如(2):面对灾难和事故中的脱臼和骨折现象,我教育学生要掌握正确的紧急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一、迅速检查伤者情况,如果休克,应先做抗休克抢救(掐人中穴、胸外压放心脏法或人工呼吸),没有休克,要安慰患者不要乱动伤肢以免扩大伤情;二、根据现场条件和情况选择应急处理方法,如果现场已经没有危险,应该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案,万一危险仍然存在,则选择先简单处理(止血、固定和包扎),再快速逃离危险区;三、应急处理后要立刻将患者送往医院,将患者送往医院的方式有多种,我首先支持学生能使用现有的通讯工具联系120或110来运送伤员,在不具备上述条件时,我们要求学生要学会利用现有的东西来做担架运送伤员(门板、椅子、毛毯和强韧的衣类等)。

4. 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安全竞赛活动

运动竞赛是体育课的魅力所在,体育教学离不开运动竞赛,运动竞赛在体育课上随处可见,为了更好的进行安全教育,我把安全教育的内容和运动竞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课上组织和开展了多种安全竞赛活动,例如:我们将短跑和灭火结合在一起开展了消防竞赛,学生要想在竞赛中取胜,不但要具备较强的快速奔跑能力,而且还要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我们还将负重跑和抢救伤员结合在一起开展快速抢救大行动,学生要想在抢救行动中有最佳表现,就必须要在成功抢救伤员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负重奔跑能力;通过教学,学生们在竞赛中掌握了安全知识和技能,在接受安全教育的同时体会到运动竞赛的乐趣,总之,在课上组织和开展了多种安全竞赛活动,可真正做到了体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双丰收。

安全就是生命!关注安全就是关爱生命,学校安全管理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安全教育同样也必不可少,安全教育不但能提高中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他们安全知识,同时能掌握必要的逃生自救技巧以及各种应急救人方法。珍爱生命,重视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校体育

[2] 安全防范常识(便民手册)

[3] 少儿消防常识

[4] 校医手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