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

时间:2023-05-30 10:37: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

第1篇

1.产业整体形象模糊破碎

武术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一般都有较鲜明的产业主题内涵,且大多依托统一的、地标性的自然景观和宗教景观为载体,如河南少林、福建莆田、四川峨眉、湖北武当等。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少林寺确立了“少林禅武”的产业主题和品牌形象,并打造形成了完整的武术文化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河北省虽然有着丰富的武术文化资源,但大多零乱地分散于乡间,空间聚集度低,名盛而形散,既没有统一的自然依托载体,也没有集中的人工展示载体,产业整体形象模糊破碎,不能形成统一的清晰完整的产业主题与品牌形象。由于河北省产业整体形象未进行有效整合,未确立统一的品牌形象文化诉求,因此武术文化产业一直难以形成发展合力和市场影响力,也未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2.文化品牌未转化为产业品牌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产业经营模式,资源优势、文化品牌不容易转化为产业优势和产业品牌是武术文化资源富集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只有河南登封少林文化成功地实现了这一转化。河北省也属于这一转化不成功的区域,武术文化品牌远未转化为武术产业品牌,转化相对较好的只有邯郸永年太极文化,沧州的这一转化刚开始起步,其他武术文化资源富集区几乎处于未开发阶段,其中武术文化大市保定的武术文化影响力与其产业发展落差尤为明显。摔跤是保定文化符号,不仅在国内很有影响力,在国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目前摔跤在国内一直停留在体育竞赛项目的层面,保定未依托摔跤发展相关产业,未对摔跤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这一强势文化品牌未转化为产业品牌。

3.产业规模小、载体弱、业态少

河北省武术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较小。武术文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实力弱、层次低、经营分散,介入武术文化产业发展领域的企业也不多见,在武术教育培训、赛事、旅游、演艺等领域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和品牌。从武术教育培训看,即使是邯郸永年这样的省内武术文化产业发展先行地区,也只有寥寥的几所武术学校,没有河南塔沟少林武术学校、山东莱州中华武校那样的国内名校。此外,河北省武术文化产业业态单一,一般停留在教育培训、图书音像出版、武术用品等基础性、初级性的产业业态,而武术赛事、演艺、动漫游戏等创意性较强的高级产业业态较少。邯郸永年太极文化产业虽然在影视、旅游等多业态发展方面有所成效,但在赛事、演艺、新兴娱乐等武术文化业态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

4.产业经营意识薄弱,产业经营人才缺乏

由于重侠义、轻功利的天性,产业经营意识一直是武术界人士的短板,对武术文化资源市场化、产业化运营比较生疏。河北省武术文化资源不仅在空间上较分散,而且大多处于市场经济意识落后的乡村地区,远离城市经济和文化消费大市场,产业经营意识先天不足,也不容易与城市市场和产业资本相联接。在教育培训方面,武术馆社大多沿用传统的口传身授的作坊式运营模式,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可持续性和成长性,管理规范、运营先进的武术学校并不多见,未形成科学的现代教育传承体系,武术文化赛事、演艺、新兴娱乐等高级业态更是鲜有成功运营的亮点。与产业经营意识不足对应的是产业经营人才缺乏,武术文化产业中多是单一的武艺技能型人才,缺乏熟悉武术文化产业运营规律的经营型人才。

5.体制机制不顺,政策法规不力

在我国武术文化产业发展中,武术文化产业、体育武术竞技、群众武术健身常常相互缠绕。武术文化产业是经济效益导向,而体育武术竞技、群众武术健身是社会效益导向,彼此界定不清往往造成产业发展载体不明确、发展动力缺乏和市场引导培育不力,因而形成了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羁绊。河北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中同样存在事企不分、政企不分等现象,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武术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机制,武术文化产业与武术文化事业在许多方面未实现真正的分离,体育、文化等相关部门各自为政,未形成发展合力。此外,因武术文化产业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业态,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武术文化的产业价值缺乏关注,不仅没有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投入也明显不足。

二、河北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1.整合武术文化的主题形象

我国传统武术不仅是技击之术,也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是传统武术的灵魂和魅力之源。少林武术的影响力不仅源于“天下功夫出少林”,更源于中国佛教“禅宗”发源地历经千年历史积淀的拳禅合一、形神一体的“禅武”文化,并进而衍生出少林武德、报国精神等武术文化理念。少林武术正是以统一的“禅武”文化主线实现了形象整合和“少林”品牌塑造。武术文化主题形象的整合塑造是河北省武术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具体分为两个层面:

(1)对武术文化资源的全面挖掘、搜集和整理。

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调查、整理和评价各地的传统武术文化资源,不仅要搜集拳种技法和功能、传承普及情况、产业价值和产业化开况信息,也要挖掘整理拳种起源、历史演变、传承人物、历史故事、精神内涵、武德修行等方面的文化内容。

(2)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整合武术文化资源的主题形象。

在对武术文化资源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分散在全省各地的众多拳种资源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主题,形成能集中体现河北省武术文化内涵的地域武术文化品牌形象。河北省武术文化具有与历史风云、社会变革、民族精神、燕赵文化、众多武林传奇人物紧密关联的独特文化内涵,应以“侠义”文化作为资源整合主线,塑造以“尚义任侠、慷慨悲歌”为内涵的“河北省武术”文化品牌。

2.推动武术文化品牌转化为产业品牌

文化品牌的文化影响力不等于产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文化品牌并不能自动转化为产业品牌,需要通过有效的产业化模式进行实质性的推动。长期以来,由于电影《少林寺》对河南登封武术文化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其他武术文化富集区都十分重视以影视剧拍摄带动当地武术文化产业发展,但并未达到预期的产业发展效果。以河南温县陈家沟太极文化为题材的电视剧《太极宗师》为例,虽然在影视剧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堪称《少林寺》之后的又一部武术文化影视经典之作,但是由于受到当地太极文化产业定位、商业模式选择等因素的制约,并未对当地太极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电影《黄飞鸿》、《叶问》等大大提升了南派武术文化代表广东佛山的知名度,但佛山当地的武术文化产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河北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在主题形象塑造的基础上更要着力于实质性的产业开发,通过武术文化内容与现代产业形式的创意融合,发展武术文化教育、赛事、演艺等产业业态,推动文化品牌向产业品牌转化。

3.打造武术文化产业发展载体

(1)发展武术文化企业,形成产业发展主体。

一是大力推动武术文化的企业化、市场化经营。作坊式的传统武术文化经营要向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转化,事业性的武术文化组织和活动要视具体条件进行企业化改造,以形成支撑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二是着力培育武术文化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资源整合、内生发展、外延扩张,发展大型武术文化企业,提高武术文化产业集中度,并形成武术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发展,以发挥其对整个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和引领效应。三是积极引导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进入武术文化产业领域。

(2)打造武术文化产业城(园),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依托各地特色武术文化资源,打造集搏击赛事、武术演艺、教育培训、武术旅游、武术影视、健身养生等业态于一体的武术文化产业集聚区(城、园等),以集聚整合当地的武术文化资源和武术文化企业,形成各地武术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发展,提高产业发展的空间集中度,发挥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并形成直观展示当地武术文化产业形象、内外一体、形神兼备的综合性武术文化景观和地标性武术文化载体,改变河北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名盛形散“的窘境,如“河北省武术文化产业城(园)”等综合武术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沧州武术城”、“保定(中国)跤城”等特色武术文化产业产业集聚区。

4.优化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1)规划组织与政策扶持。

一是对全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在产业项目、园区建设、示范基地、品牌塑造、投融资政策、人才队伍等方面作出相应的战略部署,并把武术文化产业纳入文化产业发展大框架中。二是建立健全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在资金、立项、税收等方面优化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尤其要重点支持有市场竞争力或品牌优势的武术文化企业、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做大做强,大力培育能带动产业发展全局的武术文化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

(2)完善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第2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园区 运营 可持续

自2004年以来,为促进文化产业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在借鉴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扶持发展了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自2004年至今,文化部先后命名了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根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库的数据[2],全国各省级行政区至少均有4个以上大型文化产业园区,多者如北京、上海有30余个。从数量上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借力政策优势和产业东风,发展势头迅猛,但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对整个文化产业的产值贡献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是为争抢政策优惠而盲目上马、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和产值低下;二是只顾圈地收租,忽视可持续物业经营,导致企业流失和园区空置;三是经营思路封闭僵化,导致产销隔绝,难以形成市场吸引力。针对产业定位、物业经营和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文化产业园区可持续运营应坚持的三大法则。

一、合理的产业定位

文化产业园区在全国范围内数量飙升是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表现,但同时也暴露出园区同质化的问题。以动漫类文化产业园区为例,北京有三间房国际动漫产业园、天津有国家动漫产业园和天津动漫产业园、河北有石家庄动漫产业园、吉林有吉林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园、辽宁有大连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江苏有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浙江有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广东有怡景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海南有三亚动漫产业基地,新疆有科教动漫体验中心[3]。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有12个省(市)建立了动漫类文化产业园区。大量同类型文化产业园区扎堆出现,导致市场供过于求,有碍市场良性竞争,使园区的建设运营成本难以收回,造成国家土地、财政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遏制文化产业园区一拥而上的过火发展势头,文化部于2010年8月出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明确指出“园区每两年申报、命名一次……原则上每省级行政区内园区总量不超过两个”。2011年3月,文化部部长蔡武在第三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授牌仪式上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原则上控制在十家左右,各省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也要严格控制数量,同时建立退出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主管部门的表态对于空前高涨的园区建设热潮是一种合理规制。面对政策调控,园区规划建设者必须反思如何对产业园区进行合理定位,从目标和路径上划定园区的发展方向。准确合理的定位必须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是城市的文化环境和资源禀赋,二是园区的微观架构和产业链体系。

1.发挥城市特色文化资源优势

文化与其它产业资源最大的区别就是地域特色性,一定的地域、人群和历史传统决定了该地区文化所具有的特殊禀赋。温暖水润的江南孕育了细腻的吴浙文化,粗犷豪迈的黄土高原孕育了彪悍的秦陕文化,雍容华贵的华北京畿孕育了华丽的皇室文化等。文化产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就是文化,其发展不能与地域文化特征相背离。文化产业园区是对一定区域内文化禀赋的整合,因此更应注重对城市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目前国内已有多个文化产业园区继承发扬城市文化资源优势的成功案例。如北京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中关村拥有多所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同时还驻有多家国内著名科技企业的总部,雄厚的科技和文化资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条件。再如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成都以“休闲之都”著称,同时又有音乐文化的传统基因和现代教学资源优势,在成都建设体验式的音乐产业园必然得天时地利人和。

2.构建协作联动的产业链体系

合理的产业定位还应处理好园区内各个产业链主体之间的关系。根据“园区经济”规模化、专业化和协作化的理念,文化产业园区需要建立协作的、联动的产业链体系。构建产业链的核心是将一系列位于同一产业链上不同位置,担任不同职能的企业整合到同一主导力之下,通过降低上下游交易成本和提高企业间合作效率,增加产品生产各环节的利润和价值。因此,文化产业园区应该是一系列处于产业链上下游、能够彼此关联协作的文化企业的集聚体,而不仅仅是同类型文化企业在物理空间上的汇聚。

理论上说,一座文化产业园区应该涵盖产业运转的整个产业链条。首先是产业链上游的文化创意设计者和生产环节,这是整个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头动力;其次是产业链中游的文化传播、推广和营销环节,例如媒体平台、影院、剧场、展览厅、博物馆等;再次是产业链下游的文化产业和衍生品销售和体验环节,例如主题商店、体验馆等。除此之外,还应顺应文化休闲娱乐的市场需求,将产业链向与文化消费相关的休闲娱乐产业延伸,引入富有文化创意元素的餐饮、酒吧和酒店等服务设施。总而言之,在文化产业园区的设计架构应该尽量延伸产业链价值,拓展产业体系,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开放的园区格局

文化产业园区不同于制造园、工业园,里面不仅有创意设计者、创意产品生产者,还有文化产品生产过程的观摩者、体验者,更有文化产品的购买者和文化休闲娱乐设施的消费者。文化产业园区的开放性由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第一,开放性是文化传播的本质内涵,“文化”在词源学上解释为“以文化之”,即用概称为“文”的一切精神和物质教化、感化他人。因此,“以文化之”的环境必须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否则无对象可“化”。第二,只有开放才能保证创意设计者的灵感有“源头活水”,创意设计以人的情感和思想为核心,因此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与志同道合者的思想碰撞出灵感与火花。第三,只有开放性才能保证园区的人气,因为“人”是文化从作品转化为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第四,只有开放的环境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体验需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已然由“产品消费”演进为“体验消费”,消费者更加青睐不能被复制的文化体验过程。因此,开放性是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链各环节运转始终坚持的原则。

1.将文化创意生产过程前台化

以往的文化创意生产者在设计室、创作室、排练厅或厂房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而开放式园区格局要求文化创意生产者开放这些以往悬挂着“非工作人员免进”标语的工作“后台”,揭下那副令满怀热情的消费者失望遗憾的标语。当然,文化创意生产过程的前台化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别消费者的好奇心,而是使文化创意生产者能够走出后台的限制,在开放生产过程的同时与消费者有更多关于文化创意的思想交流,产生同道中人的共鸣,激发更多创意灵感。同时,开放生产过程可以增进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了解程度,培养出更多文化创意爱好者,提高文化传播的效果。

将文化创意生产过程前台化的具体方式很多,可以根据文化产业具体行业的特性来设置。例如伴有专业解说的生产线参观,每一个参观荷兰阿姆斯特丹民俗文化村的消费者都可以免费观摩荷兰传统木鞋的最古老加工方式,整个过程从一根碗口粗的黄杨木树干去皮抛光开始到制作出一双可以进行彩绘装饰的原木木鞋大约只需要10分钟,却足以让兴趣盎然的消费者购买彩绘木鞋作为纪念。再如将绘画、书法或雕塑的工作室改良拓展为可提供小食品和软饮的休闲场所,艺术家可以在创作之余与消费者沟通创作思想,可以从消费者的建议中吸取创意、把握市场需求,消费者则可以从艺术家的介绍中获得对作品的认识,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2.将消费者个性需求融入文化创意生产

既然文化产业园区要以开放格局示人,那么仅有生产者一方自然不能谓之“开放”,只有当消费者的意愿能够对生产过程产生影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格局。从消费市场的演进来说,消费者个性需求融入生产过程也是必然趋势。其一,消费者个性需求代表着具体到人的市场细分,同时也近似于目标人群独享服务,可以让消费者体验到消费过程的被尊重感和消费成果的独享感。当工业化的大规模复制使消费者被“千人一衣”、“千人一鞋”、“千人一车”的产品所包围时,能够体现个性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必可得到消费者青睐。其二,消费者个性需求融入生产可以使消费者有参与文化创意生产的体验感,这种“体验感”正是“体验经济”时代的最核心价值。消费者参与文化创意生产过程、在其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并见证文化创意产品的诞生,这个过程给他们带来不同以往的乐趣,并终将形成珍贵的体验回忆。这种回忆正是普通文化消费无法提供的“体验价值”。

将消费者个性需求融入文化创意生产的实施方式也很多,例如前文所述荷兰民俗村的木鞋工艺观摩,其后还有一个环节,那就是消费者可对原木木鞋进行DIY创作并将其买走,价格虽然略高于货架上售卖的现成彩绘木鞋,但却也可以接受,因此多数消费者都愿意亲自设计和绘画鞋面,最后以高于现代生产线彩绘木鞋的价格购买自己的作品。还有一种完全服务于消费者个性文化创意产品的模式,此时专业文化创意生产者退居辅助地位,指导并帮助消费者完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创意产品。例如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1899个人电影厂,该片场为消费者提供拍摄个性化电影的专业服务团队,包括创作编导、后台保障、前期拍摄、后期制作、个人电影首映等,可以满足电影爱好者或梦想登上大荧幕的消费者过把“戏瘾”的全方位需求。同是东区音乐公园的MINI LIVE音乐现场则既为专业院校师生提供商演平台,也为音乐玩票者提供定制音乐舞台服务。

3.将文化创意与休闲娱乐相结合

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和体验带给消费者精神上的启迪和升华,休闲娱乐带给消费者身体上的放松和愉悦。二者相结合在一座文化产业园之中,凝结于一趟文化产业观光休闲旅程中,对于消费者是精神和身体的双重体验,对于文化产业园区则是一种产业链延伸的创新升级。从市场营销来说,文化创意元素与休闲娱乐实施的结合本身就是宣传推广的卖点。从市场定位来说,为此类消费品和消费体验买单的人群通常是具有一定文化创意欣赏水准的高文化水平人群,其消费能力较高,因此市场价格定位上自然可以有所提升。

文化创意与休闲娱乐的结合方式可以是以休闲娱乐为主,注入文化创意元素。诸如受到年轻时尚人群追捧的主题酒店、餐厅和酒吧。例如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汉易酒店,该酒店的装修风格融入了汉字艺术元素,酒店内建有巡遥汉字艺术馆,为国内首家汉字主题艺术馆。再如受到高端消费人群青睐的主题会所和沙龙。例如北京九朝会馆定期有北方昆剧院的专场昆曲表演。另外,结合方式也可以是以文化艺术体验为主,加入休闲娱乐设施,使文化休闲体验更加舒适惬意。例如北京大戏楼为将京剧与老北京传统菜、北京民间工艺作坊相结合,以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的常年驻场演出,也有北京特级烹饪大师李悦忠领衔恢复的北京传统菜,还有民间艺术家面人彭、毛猴萧、花丝师组成的皇家手工坊现场制作手工艺品。九朝会馆和北京大戏楼尽管不属于文化园区,但属文化消费,仍可作为文化产业园区细分消费市场,开辟新业态的参考。

三、科学的物业经营

“物业经营”的概念来自于房地产行业,是指地产开发商将土地资源开发建设为可供交易或租用的民用或商用建筑,并委托物业公司或直接负责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维护等各方面事务。诚然,目前学界和业界出现大量反对开发“文化地产”的呼声,但笔者认为“文化地产”开发之所以形成负面效果,关键在于个别地方政府和地产开发商滥用土地审批权利,以“文化”之名行“圈地”之实,哄抬地价,牟取暴利。尽管如此,地产开发和物业经营的商业模式不应因此被“连累”。本文认为,只要土地资源真正为文化产业发展所利用,文化产业园区的经营和管理无需回避地产开发和物业经营的操作方式。地产是文化产业园区的载体,可以成为文化产业展现风采的大舞台,而真正唱主角的还是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生产链条上的各种文化企业。

“物业经营”模式对于文化产业园区的经营管理至少有两方面意义。其一,文化产业园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有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无论是政府直接管理或委托企业管理的园区,即使不通过园区盈利,也需要为园区日常运作的所需人力、基础设施、公共平台等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其二,目前国内文化产业园区普遍存在企业享受完政策优惠就迁走的“候鸟化”问题以及随之带来的园区“空壳化”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症结都在于文化产业园区缺乏一个专业的物业经营和服务团队。如果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文化地产开发和物业经营之路,文化与地产就能够实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体来说,科学的物业经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物业经营”的核心理念是为园区中的企业提供服务,其中最为核心的也是最能体现园区竞争力的服务内容就是建立在产业规模化和产业链条化基础上的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处于分散状态的文化企业无法获得的,也是一般文化企业集聚区无法提供的。中国政法大学宋建武教授认为,该平台可以从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流三方面为文化产业园区内的企业提供服务。资金流方面,由于文化产业园区具有规模效益优势,并且产业链各环节协作使企业间产生联动效应,市场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有一定保证,因此会成为投资者青睐的对象。所以,与其任由小股分散的资金自己寻找投资对象,不如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将投资和融资两端进行供需整合,搭建文化投融资桥梁。信息流方面,一是借助文化产业园区本身具有的政府背景优势为文化企业搭建项目政策申请的沟通渠道,二是汇集文化企业的信息推广和营销需求,搭建园内企业与媒体机构的合作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目前国家许多媒体集团都介入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经营,此时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就能更加便利直接地借助媒体的舆论影响力和市场推广力为园区企业服务。人流方面,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意,而创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所以吸引人气、集聚人流也是文化产业园区作为公共服务平台必须为园区企业提供的重要服务内容。

只有当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企业提供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流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分散文化企业和一般文化企业集聚区无法实现的园区优势,才能增强园内文化企业对园区的依赖度而不至于如候鸟般逐“优惠政策”而四处迁徙,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文化企业进驻园区,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2.商业租金反哺艺术创作

创意是整个文化产业园区的灵魂和价值所在,缺乏好的艺术家和好的创意,园区这一承载主体也会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是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商业价值和品牌价值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更应当重视并保护创意设计者这一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那些不适合走产业化道路的艺术创意类型,倘若强制对其收取高额房租,势必会阻碍创意的生产,进而影响园区的整体运转。因此,对不同业态类型的企业和商家,应采用差别化的经营方式。以文化为主题的休闲业态,自身盈利能力较强,可以适当提高商业租金;从事创意设计的艺术家和企业,能够给园区带来开放的活力,形成吸引消费者前来的人气,可以采用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予以扶持。尽管在租金上作出很大让利,但是却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园区的人气和品牌效益。这种通过商业租金扶持艺术创作的方式既维持了园区的创意设计能力,同时也使园区完全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下持续运营。

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目前尽管受到同质化重复建设、“文化圈地”责难和园区格局不明朗的困扰,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处于上升趋势,现存问题必将在宏观政策、民间力量和学界建言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解决。而产业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动力还应来自市场规律作用下的企业本身,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企业集聚力量的领军者需要承担的使命更为艰巨。合理的产业定位有助于增强文化产业园区的市场竞争力,开放的园区格局则有助于集聚文化产业园区的人气,开拓文化产业园区的新业态,科学的物业经营有助于保障文化产业园区稳定的资金来源。三力合一,最终促成文化产业园区的全面升级和良性运转。

注释:

[1]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录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名录省略nt.省略/sjzz/whcys/cyyqjdjs/

[2]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库省略/culture/whcyk

第3篇

关键词:文化商品文化产业

一、文化商品及其界定标准。

所谓文化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文化劳动产品或文化劳动服务。我们一般把通过人类精神和物质生产劳动而生产的文化与其载体的结合体,称为文化劳动产品或文化劳动服务。文化劳动产品一般是以物质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的,表现为物态形式,而文化劳动服务则一般是以人的活动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的,表现为非物态的活动形式。如电影光盘可认为是一种文化劳动产品,而正在上演的舞台戏剧对消费者而言,则被认为是一种文化劳动服务。

文化劳动产品和文化劳动服务能否成为文化商品,具有两条判别标准:第一,精神效用标准。一般物质产品的本质具有物质属性,主要是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文化商品的效用主要不是取决于其物质载体的自然属性,而是决定于其精神或思想内容的属性;不是取决于对人们物质需求的满足,而是决定于对人们精神的满足。虽然有些文化商品具有物质形态,但其物质形态只是人们所需求精神的物质载体,如人们购买光盘,需要的不是光盘本身,而是光盘中所包含的音像内容;人们购买书籍,也不是需要书籍本身的纸张,而是书籍中记录的内容。总之,作为文化劳动产品的文化商品,可能会有多种效用(包括物用效用),但精神效用却是文化商品的标志性效用,不具有精神效用或者精神效用不是该商品的最主要效用的商品,决不是文化商品。

第二,交换对象标准。文化劳动产品或文化劳动服务只有在作为人们的交换对象时才能成为文化商品。从劳动价值论来看,文化劳动产品和文化劳动服务本身具有作为等价交换的价值基础,能够作为商品进行等价交换。而从现实性来看,当人们以生理与生存为主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在追求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正是这种需求领域的发展趋势,为文化劳动产品和文化劳动服务奠定了现实的市场基础,从而使文化劳动产品和文化劳动服务成为文化商品由可能变成了现实。

二、文化商品有别于一般商品的经济特性

(一)文化商品的生产与需求有别于一般商品

1,文化商品的生产。文化商品的生产包含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一种是文化本体的生产过程,另一种是文化载体的生产过程。文化本体的生产属于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主要表现为人类的脑力劳动,它是以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技术以及人类所拥有的智力为主要生产资源(当然有时也会借助某些物质手段,如自然科学研究中所用的仪器、设备等),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无形的精神产品——文化。文化载体的生产又包括两种方式,当文化商品表现为文化劳动产品时,文化载体的生产基本上属于物质生产活动,它与人类从事的其它物质生产活动没有什么两样,以消耗物质资源为主,生产出具有“一定效用”的有形的物质产品,当然,这里的“一定效用”主要是指它的承载文化的作用。作为文化劳动产品的文化商品,它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过程一般能够被清晰地区分开来,同时也表现为多组织联合的产业形态。如报刊图书出版业,就属于此种典型的产业形态。当文化商品表现为文化劳动服务时,文化载体的生产一般表现为人们的文化活动的开展。这时,文化载体的生产过程也表现为文化消费的过程,消费者通过观赏或参与服务提供者所组织的某种活动或表演,完成文化消费过程,并得到精神需求满足。如文艺演出、教育等就属于此种类型的产业形态。基于此,也有人把文化本体生产过程和文化载体生产过程,区分为“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活动”。

2,文化商品的需求。影响一般商品需求的因素如消费者收入、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的喜好等也影响文化商品的需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因素决定文化商品的需求,即是文化消费者的艺术趣味。文化商品的艺术趣味具有积累性。“人们对音乐、文学、戏剧及表演的欣赏及其消费而愿意付出的代价决定于人们对该种艺术所具备的知识与理解”。这种文化趣味要通过教育与经验而获得。因此,“高雅”艺术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如博物馆、图书馆等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政府支持。这也是发达国家对文化产业所采取政策的基础。

3,文化商品的供求弹性。一般商品的供求曲线是,价格越高,需求越小,供给越大,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叉处是其均衡点。文化商品也是在这个一般规律中找寻自己的均衡点。但是,文化商品的需求弹性高于其他商品。一是社会对文化商品的需求变化大,特别是我国,出于不同时期政治和经济的需要,不时掀起一些文化运动,期间需求量大,过后则锐减。二是居民文化消费的选择性强,除了基础教育,一般文化服务特别是文化娱乐,互相取代、彼消此长的情况经常发生。三是创新产品的市场机遇不好把握,人们对文化服务创新的理解和接受通常有一个过程,是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还是受到冷遇,难以预料。文化商品供求的高弹性,带来企业经营的高风险,是必须时刻警惕的。

4,新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文化商品的供给与消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及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文化商品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发展文化产业要研究新技术的发展动向及其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二)文化商品市场有别于一般商品

1,文化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的构成。现在文化商品要作为商品走向市场,成本核算与价格制订自然是必须的。文化商品因具有突出个性、突出创新的特点,个别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常常起主要作用。这样一来,文化商品的价值弹性和价格灵活性就相当巨大。但上限不能超过居民的购买力,下限不能低于企业的生产成本。这就要求文化服务企业一方面要加强成本核算,改变不计费用、不讲效益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把握市场供求情况,制定正确的价格策略,合理定价,以便为消费者所乐于接受。

2,文化商品市场竞争的复杂性。在文化商品市场上,除了产品质量、价格、经营管理人才等一般性竞争之外,还有其特殊性的竞争。首先,他们既有同行业的竞争,又有不同行

业的竞争。例如艺术表演,戏曲、歌舞、杂技等等,同一消费者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选择。因此,第一位的是不同行业的竞争,究竟哪一个行业能吸引消费者,然后才是业内哪一个企业或剧目获胜。其次,创新竞争。文化商品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而创新的竞争从选题开始到产品问世,无处不有出奇制胜的思考与行动。再次,文化服务既有人类基本要求的共性,也有反映和表现不同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的特性,意识形态的竞争和斗争,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是高层次的竞争。

3,国内外文化市场联系密切。文化传播是没有疆界的。一般地说,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千秋,但都是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寻求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传播中广泛运用,使各民族、各地区的距离日益缩短,互相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各种音像制品、广播电视、书刊报纸、演出团体,都可以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进出出。这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商品,在满足本国、本地区居民需要的同时,也可以为国外居民服务。因此,本国文化商品走向世界,国外文化商品进入本国市场,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也发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相对落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过,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点之一是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大。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兼有12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充分运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在文化市场上的不利地位是可以改变的。(三)文化商品具有区别于一般商品的内容与形式

1,文化性。不论文化商品表现为有形的物质产品,还是无形的服务活动,它们都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文化内容的注入,才能使它们成为真正的文化商品。

2,道德性。与其它产业相比,文化商品的道德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从文化商品所承载的文化内容来看,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所谓健康的文化内容,是指文化内容符合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反之就属于不健康的文化内容;从文化商品生产的手段来看,存在正当与不正当之分。由于文化商品的特殊性,在其生产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一些不正当行为,如剽窃、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这些行为是与现代社会道德规范格格不入的,也是一个法制社会法律所不容许的。

3,可持续发展性。社会文化作为文化商品的生产资源,对它的利用不但不会消耗,反而具有累积效应,会使社会文化资源越来越丰富;人的智力和创造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从文化商品的市场需求来看,人们对文化商品的需求,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一旦启动,便一发而不可收,而且处于永不满足状态。这是因为,人们对文化的需求,随经济与社会发展而动,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强烈。因而,市场需求的无度性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性。不过,严防文化商品市场的精神污染,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文化商品消费中的非竞争性与排他性。当文化商品表现为文化劳动服务时,文化商品属于半公共产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一定程度的非排他性。当文化商品表现为文化劳动产品时,文化商品基本上属于私人产品,具有消费中的竞争性与排他性,但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其可复制性是很强的,如形形的盗版文化复制品。

5,文化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的正外部性。文化商品具有公益性,因此,文化商品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消费时,都具有正外部性。

三、繁荣文化商品市场有赖于文化商品的产业化经营

由于传统观念及体制等各方面原因,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文化商品发展还比较落后。因此,把握文化商品的发展规律,制订正确的发展战略,开拓文化商品市场,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商品的产业化经营,是非常重要的。

1,开展大众文化活动,培育文化商品市场。目前我国居民的文化商品消费与其收入水平相比,还是较低的。文化商品市场的潜力远没有开发出来。这一方面是长期的事业供给,居民的文化消费以福利性为主,如非必需,就不愿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文化企业和经营者对文化商品市场需要的适应和开拓的观念不够清晰,等客上门的经营习惯很深。因此,改变这种现状,在供给和消费两方面都要下工夫。从供给方面努力,就是要鼓励文化商品的产业化经营。文化企业和经营者只要真正在市场上求生存、图发展,办法总是有的。对于文化商品消费市场的培育,以活动带市场,将是开拓国内市场的重要方式。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必然提高大众的文化消费水平,同时也会培养和造就一批文化消费积极分子,如球迷、影迷、发烧友等等,这当然会促进文化商品市场的繁荣和兴旺。

2,发展文化产业经营的中介机构。在市场经济中,产销双方或供求双方既可以直接联系,也可以通过中间人或中介机构。中间人或中介机构起着连接和组织作用,同时还为双方降低交易成本。首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纪人队伍。他们既要懂市场、会经营,又要有文化、知艺术。其次,组织有经济实力和组织能力的大型文化中介企业。大型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和众多人才,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文化商品市场的信息量大,商业信誉高,服务质量优良,以大带小,促进文化产业中介经营走上正轨。第三,建立行业协会。文化产业中各个行业的特点鲜明,经营方式和活动范围各异,行业的利益和要求也随之不同。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与个体经营者之间的中介机构,一方面贯彻执行政府有关部门政策法令,协助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代表和保护行业的共同利益,进行行业自律。

3,组织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现代经济可以说是大企业主宰市场的经济。大企业因其经济实力雄厚,生产和经营技术先进,市场信息灵敏,经济效益和经营效果良好,活动范围广,竞争能力强,一般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因此,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都应有自己的文化骨干企业,用以形成文化经济和文化商品市场的基本立足点。

4,建立文化产业基金。文化产业的重要特征是创新性和公益性强于或大于其他产业。从公益性来讲,文化商品不仅要反映和表现时代主旋律,而且还要执行国家对文化的方针政策与具体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企业也是自谋生存、自我发展的。他们服从社会效益是有条件的,若负担得起,对社会作一定贡献是必要的;若负担过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国家和社会或免除其义务,或给予适当补贴。从文化产业的创新性来讲,有成功,也有失败,是一种风险投资。文化产业的创新又关系着国家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把握和引导文化商品的创新活动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国家的引导的主要方式是出题目、给资助,鼓励文化企业按自己情况挑选并创作。由上可见,强调社会效益,鼓励文化创新,支持文化产业经营的发展,国家和社会都需要资金投入。各国实践经验表明,国家和社会的资金的投入可以采取“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的形式。这种形式既有利于资金的管理和有效使用,也有利于广泛调动社会经济力量,增加基金来源。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创意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一、引言

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作为国际大都市和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优势,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优势地位。据统计,北京新闻传媒业的资产总量、经营效益和覆盖面在全国处于优势领先地位;出版物品种、电视剧出品集数、电影产量和会展数量均占全国的1/2;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经纪机构总量居全国之首,舞台演出荟萃海内外优秀剧目;每年近30亿人民币的古玩和艺术品交易与拍卖交易额,占全国总交易额的80%以上。2005年起,北京市委开始着力抓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首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北京已有各类文化创意企业5万多家,其中已具规模的企业近8000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聚集了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和产业聚集区。

文化创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从企业调研中发现,许多创意产业的经营人才事实上是从创意设计岗位或技术岗位上遴选出来的,从事小部门的管理尚可,但若是大集团的经营就有很大问题。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既懂行业又懂经营的职业经理人。但是,从北京市78所高校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人才培养及学科发展情况来看,目前在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院系及专业设置中,经营管理专业方向极少,即使有,也基本处于极其边缘的位置,开设专业课程少,实践机会更少,培养方案极不成熟。而目前在经营、公管等院系中也找不到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课程。事实上,创意产业与一般产业的经营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单纯套用经济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也解决不了行业中的具体问题。

因此,要培养既懂行业又通经营管理的人才,就必须从本科生起开始有目的地培养有针对性的管理人才。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探讨本科创意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以期更好地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创意产业的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又称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最早由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在1998年《创意产业专题报告》中提出。是指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动漫、设计、出版、软件、影视等行业,该产业属新兴的现代服务业。此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相继倡导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并掀起了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据资料显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的价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产业是不断生产创意成果的企业,支持产业是直接支持创意产品的制作、发展和传播的企业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模式和一般的产业不同,其逻辑思维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它的思维方式就是创造价值、发现价值、挖掘价值,然后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推动文化产业最为重要的发展动力有两个:一个是资源动力(包括以艺术为代表的文化资源、以经营人才为代表的人力资源),另一个是产业动力(包括经济上的商业模式、技术基础和政策环境)。资源动力主要是经营人才如何利用文化资源作为素材进行创意策划、智慧生产;产业动力主要是新技术的普及程度、市场机制的发达程度和企业经营的主导力量。文化创意产业是科技、智力与文化相结合的产业,市场的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作为文化产业要素最为重要的人才要素,创意产业管理人才对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创意产业管理人才的能力特点

创意产业管理人才是文化产业领域的经理人,是能够对文化产业价值链进行统筹、规划和运作,拥有综合知识、多样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的既懂文化艺术又懂经济管理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创意产业管理人才的核心能力就是创意管理能力。创意管理就是组织通过创意激发、灵感产生、联结建立、灵感实现和创意转换及传播的过程。创意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关注“文化企业的战略、组织领导力、风险预防、商业模式和组织变革、文化市场和消费以及文化政策。”创意管理是文化产业管理的核心,是实现创意到产业的决定力量。创意产业管理人才就是掌握这种创意管理能力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设置也是以这种创意管理能力的获得为目标的。创意产业管理人是文化企业的经营者,是文化项目的管理者,是文化产业领域里的文化企业家。向勇对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分析后认为,创意产业管理人在文化产业价值链条的每个环节里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创意经理人胜任力双素质叠合结构模型”,归纳出创意管理能力的五个维度:品德素质、经营管理、创意特质、社会影响力和成就欲望。

四、创意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创意才能是一种特殊才能,它的育成既需要一定的先天因子(比如艺术家的创意主要来自他们的天分),又需要后天的长期培养,不是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得到的,也不是其他专业人才可以嫁接的。因此创意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创意的教育模式,需从培养机制入手,在教育体制和培养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把知识熏陶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课堂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提高人才的复合型的能力结构,以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创意人才。

第5篇

通过拉动内需促进文化产业增长,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文化产业制度支撑的重要的体制优势。按照供应学派“需求决定生产”理论,扩大文化内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文化市场作为高风险贸易领域总是强烈呼唤市场扩容和消费需求增长,也只有在市场扩容和消费增长的驱动下,文化产业才能最终得以迅速发展。之所以重视拉动文化消费内需的特别作用,还是因为像中国这样的文化产业后起国家在进军世界文化市场通道不畅通的情况下,只有这种方式才能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当前中国条件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政府采购扩充文化消费市场;二是通过扩大社会文化活动空间,并通过鼓动文化消费信心与热情等方式拉动文化消费内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专属意义的政策工具,在权力授予范围内具有超强社会组织功能和动员功能,这种组织动员功能不仅极大丰富文化生活方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文化消费空间,即“现实的产品消费结果又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语境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组织动员拉动文化消费内需,产生的社会效果其他任何国家都将难以比拟,从这这意义上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文化产业的制度支撑作用无可限量。

黄石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黄石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获得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矿冶文化为主体,以专业文化、社会文化为支撑,以服饰文化、旅游文化、民间文化相配套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在资本总额、从业人数上有较大发展,为黄石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日益显示出重要性

黄石文化产业适应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在产业规模、资产总额及从业人员数量上都有较大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黄石文化部门文化产业资产总额已达10000万元;随着黄石大剧院、黄石市博物馆、磁湖梦影视城、大冶市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黄石市文化产业资产总额超过20000万元。目前,全市文化经营单位832家,从业人员1.5万人。文化产业约占全市第三产业的23%,文化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文化产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目前,全市民营文化企业已超过500家,投入资金总额20000万元,尤其是在娱乐领域,几乎占领了全市的大部分市场,从业人员1万多人,高中低档俱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国有文化企业加大改革力度,建立了新的文化资产机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经营方式,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市工人电影院、电影公司创设了磁湖梦演艺厅,老工人电影院改造成磁湖梦影视城,新华书店的图书超市生意兴旺,公益性文化单位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群艺馆在坚持“两为”方针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各种便民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文艺创作日趋繁荣,市场管理健康有序

近几年来,黄石市文艺创作、演出活跃,一批优秀作品在国家、省级评奖中多次获奖,文艺队伍人才辈出,一批演艺人员脱颖而出;文化氛围良好,专业文化、群众文化与经贸活动、文化招商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既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又宣传了黄石。文化市场管理健康有序,做到了管而不死、治而不乱,文化消费逐年增长。据统计,每年黄石市民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为人均600元左右,占消费总支出的14%,比过去有了较大提高。

黄石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结构尚未形成,整体实力不够雄厚

目前,黄石市有博物馆4个,革命纪念馆2个,综合图书馆5个,群众艺术馆3个,新华书店5处,各类古文化遗址384处,文化出版物市场经营场所820家。从现实情况看,由于黄石市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其发展的总量和服务质量还不够,与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有一定距离。表现在有些公共文化场所因环境差其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一些项目规模小、品种单一而形成不了整体优势;一些文化产业经营活动因条件限制而得不到充分发展。作为地级城市,其行政格局和地域范围从一定程序上限制了报刊发行、电影放映等文化产业的市场拓展,垂直的管理体制和某些非市场化运作机制束缚了新华书店的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既需要政策引领,又要各方面予以扶持,现行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力度不够,上述原因导致具有行业优势的文化产业发展缓慢,难以形成发展规模。

(二)文化市场发育尚不充分,项目发展也不平衡

目前,黄石市有文化出版物市场经营场所832家,其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但规模、档次、经营种类较以前并没有大的改观,经营项目主要集中在网吧、音像制品出租、出售及图书报刊的经营上。综合演艺、美术市场、艺术教育培训市场份额很小,形成不了气候。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的发展既需要无形市场的培育,也需要有形市场的拉动,同时城市规划、发展对有形文化市场的布局、建设关注力度不够,也制约了黄石市文化产业充分发育和平衡。

(三)公共文化设施相对滞后,基层文化基础薄弱

黄石市公共文化设施大多建于建国初期至上个世纪70、80年代,大多年久失修,文化设施和文化经营场所不是馆舍陈旧、改造缓慢,就是层次较低、规模较小。基层文化发展滞后,社区文化室因经营和设施缺乏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当前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基层文化建设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发展,其突出表现是投入不足,设施简陋,人才缺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基层文化特别是农村文化生活极为贫乏,农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仍突出。

(四)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与发达地区相较落后明显

近年来,黄石市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文化产业单位普遍规模较小,还存在着经营分散、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问题。尤其是处于“核心层”的广播电视、出版、报业等与发达地区的大企业集团相比,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健全制度发展黄石市文化产业的路径选择

黄石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距离。在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中,必须抓住机遇,健全黄石市文化产业制度环境,为黄石市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是健全宏观管理。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社会组织分开的原则,组建全市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负责全市文化行政综合执法。不断加强和改进文化领域宏观管理,努力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二是推进国有文化经营单位转企改制。针对黄石文化企业的职能与不同的运营情况,市工人电影院(市电影公司)实行国有控股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大众乐园实行彻底的企业改制,在对现有国有资产评估后,公开拍卖出让,实行产权和人员身份转换。

(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县(市)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城区有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活动站(中心),村(社区)有文化活动室,村民小组有“文化中心户”。二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适应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采用政府购买、补贴等方式,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三是切实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采取政府采购、补贴等措施,开辟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保障和实现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群体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

(三)凸现黄石地域文化特色,着力发展文化产业

一是确定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大力发展、重点支持以广播电视、报纸为主体的传媒产业和以磁湖梦为品牌的演艺业,以国乒基地为龙头的体育休闲业,以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为代表的文博业,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支撑的文化旅游业,以青铜制品为特色的工艺产业等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鼓励和引导发展创意产业等新兴业态,努力实现黄石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二是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快黄石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广泛吸引市内外优势文化产业聚集,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集团,努力构建文化产业链,形成文化产业群,发展集约经营,进一步优化黄石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强化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是培育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允许不同所有制性质的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参股等多种方式进入,并鼓励支持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创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文化产业经营体制,鼓励非文化企业、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资,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知名度高的文化产业资本参与黄石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第6篇

关键词:报业经营;整和资源;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当今,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销量、广告方面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媒体加速替代传统媒体,报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在整个传媒产业格局中份额进一步缩小,这是传媒产业发展的总趋势。据中国权威研究机构CTR最新的《2012年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显示:中国上半年传统媒体的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增长3.9%,增幅为近五年最低。而据近期的《世界报业趋势报告》披露:2010年全球报纸总发行量减少900万份,降幅为2%,全年总发行量仅为5.19亿份。

随着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的改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互联网上大量的免费信息供读者分享,拥有了大量的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媒体在内容上的权威性,并开始分流传统媒体的大部分读者。今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替代速度还会加快。

面对传媒产业这样的一个发展环境,笔者以为传统媒体即报业经营的转型升级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传统的报业经营就是单一的广告收入,而广告中又依赖房产、汽车、通讯等大宗广告,这种产业结构的抗风险能力极低。从报业自身的运行方式来看,我国报业许多年来的高速发展都有赖以政策的优惠支持,报业发展模式还是单纯地靠自我积累再投入方式,许多报业集团还缺乏多元化经营、及资本运作战略整合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新媒体冲击下,报业当务之急应该是既要守住报业经营的主阵地不失寸土,又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向外开疆拓土。

那么,如何转变报业的经营方式、让报业的经营转型升级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才能保证传统媒体主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一、整合资源,改变传统的媒体产品结构,构建现代传媒旗舰

整合资源是一种市场行为,是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经营方法,也是报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报业经营者应根据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格局的变化,进一步优化旗下报刊结构,打造品牌报刊,加快新的传播渠道的建设,推进全媒体,以增强传播力,扩大影响力。

当前,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2009年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就成立了新媒体公司,其所属的《东南网》经过几年的运营,已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人员最多、带宽容量最大的新闻网站。集团旗下《海峡都市报》的“968111”呼叫中心,是一家对外服务窗口,集新闻线索、家政服务、健康管理等多功能的综合型客户服务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完善,“968111”呼叫中心业务模式已经成熟,在此情况下,从优化区域布局的角度考量,为了形成最佳竞争优势,集团决定将其业务模式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先后与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贵州省、安徽省黄山市的当地省级都市报或地市级党报合作成立相应的“968111”呼叫中心,并开通了全国首条“台胞公共信息服务热线”――4001968111,2012年已规划全国各地布点数到15-17个,初步形成968111呼叫中心的全国性网络。在取得广泛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给集团丰厚的利润。

经过不断的整合,目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在规划的指引下,迅速夯实发展根基,形成了11报12刊多网站的立体化媒体布局,媒体数量位列全国前列,为打造海西传媒旗舰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经营机制,开展多元化经营,推进文创产业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要做大做强报业集团,如果单纯的依靠自我积累再投入的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开展多元化经营、拓展新的项目、培育新的支柱产业非常重要。报纸的经营管理属企业化管理的范畴,一个好的经营机制对经营效益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报业集团在经营领域里应该积极转换机制,运用多种市场手段焕发活力。

一般情况下传统报业主要是围绕挖掘、整合政府的资源来开展经营工作。近年来,来自新媒体的竞争已成为制约报业经营的主要因素,因此报业集团要充分利用报业自身的优势,将纸媒所特有的权威性和公众力、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投入到广阔的市场中,开展多元化产业运作。要抓住文化产业政策和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机遇,研究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文化资源,寻找适合当地的资源和项目,精心策划运作,打造文化产业新平台,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

自从2005年试水宁德市莲花山地产开发取得较好收益以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就不断寻找、推进多元化产业项目,将自身文化领域的优势结合到地产业务中,形成富有特色具有市场热度的文化地产业务模式。继“武夷山下梅文化旅游综合体”被列入2011年福建省重点建设工程后。其投资28亿元的“海峡传媒港”项目前期工程也已经开始有序推进。此外,还积极参与金融股类投资,2012年上半年参股成立了福建新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参股发起设立莆田荔城小额贷款公司,等等,不断开拓多元化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也是报业集团必须快速进入的领域。报业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内容生产优势、创意策划优势、传播优势。“十二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将会高速发展,报业集团必须抓住机遇,快速进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参与成立的“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目前也在正常运行中。

三、加强团队转型建设,健全报业经营的科学化管理

报业经营团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报业集团改变经营方式、面对市场竞争、转型升级、决战决胜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专业人才这三支队伍的培养更是当务之急。还是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为例,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对内部各套组织机构系统的管理,最终都指向对人的管理。集团每三年一次的集中轮聘制度到2011年已经进行到第八轮。轮聘制度为集团优化组织人才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通道。为适应新形势,报业集团还应该在管理上,追求发展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强调财务预算、成本预算、控制预算、刚性管理,为此,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在2012年已经全面完成诸如经营规章制度的汇编,完善健全各项经营管理机制体制,形成有机规范系统,为集团的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新媒体时代报业面对市场竞争改变经营方式、转型升级的过程,是危机与机遇交织、责任与风险并存的过程。这对决策者和管理者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要做到既不能够因为有风险而停滞不前,也不能因为有机遇而贸然行动。值得强调的是,在报业的转型升级中,报纸终究还是报业的经济支柱,是报纸的主业。报业集团绝不能放松主业的发展。在短期与长期、生存与发展的面前,应该尽快转变经营方式,以求做到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好中增效。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中国茶旅游;文化产业;经营策略

随着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现代化思维方式逐渐融入到不同行业中,涉及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科技发展、企业运行都带来了全新变化,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促进行业产业化发展是当前企业经营的重要课题。我国旅游市场不断细化,单一的旅游形式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人们开始关注旅行中的文化内涵,旅游业和文化业联系紧密,融合茶文化的旅游开始受到游客广泛青睐,有效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全面升级。传统茶文化源于劳动人民智慧,拥有悠久的历史且表现形式丰富,与旅游业一样具有较强的包容性,本文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研究中国茶文化旅游的产业化经营策略,对稳定区域经济发展,调节第三产业与农业发展关系有着积极作用。

1中国茶旅游行业文化产业

1.1现代茶文化旅游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外出游览、观光的习俗,南朝时期诗作《悲哉行》中有“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的说法,围绕大众化旅游场所逐渐出现茶水间、旅店等相关产业。鉴于我国不同茶叶产地的地理条件、人文风情差异,不同地区茶文化旅游风格迥异,在地方旅游管理机构及茶叶协会共同规划下逐渐步入正轨,适合青少年游客了解特色民族文化以及茶叶产品的购买。现代茶文化旅游中对多种文化元素整合,打造多元化观光过程,实现休闲、娱乐、购物、人文学习为一体的旅游品牌,加大我国传统文化宣传力度,提升茶叶产业发展的社会认知水平。这种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融合,茶叶种植过程中清秀的茶园风光和相关文化展示,带给游客需要的视觉冲击,实现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依托著名茶叶品牌,不断深化旅游活动深度,使我国茶文化旅游品味日益提升,特色文化旅游开始成为现代人休闲度假的主要选择。

1.2中国茶旅游产业化发展

随着茶文化旅游的不断普及,以“中国茶”为主体的旅游产品逐渐受到海外游客关注,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海外推广起到积极作用。现阶段,我国多数地区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低,茶叶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茶农联合和中小型家族企业经营,没有统一的生产种植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计划,茶叶企业的分散经营造成茶叶旅游没有代表性品牌。茶叶旅游消费人群主要集中于南方地区,游客大多是在传统旅游行程中加入茶文化旅游,专门针对茶文化的旅游活动较少,对当地旅游产业及茶产品销售的拉动有限。不同地区间文化差异造成茶叶旅游的“地方保护”严重,不同地区间存在不良价格竞争,导致旅游活动质量参差不齐,限制产业化经营发展,从整体旅游市场来看所占风格较小,缺乏市场竞争力。传统茶文化在导游培训中所占比重轻,导游自身对茶文化了解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到景点解说,让游客象征性地了解茶文化理论知识后就开始对茶产品的过分推销,游客无法从特色旅游中获得需要的人文元素,行程的商业化、世俗化消磨了消费者对“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兴趣。

2互联网思维下中国茶旅游行业

2.1互联网思维对中国茶旅游行业影响

互联网思维的出现对我国各个行业发展都有着决定性影响,通过开放式信息平台及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帮助用户获得个性化体验满足需求,提高传统行业的信息传递效率,节约管理成本。“中国茶”文化旅游依托先进互联网思维可以快速总结游客需求,整合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信息调整自身旅游产品,有的放矢地采用营销策略打动游客,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高质量活动。利用智能管理云技术科学规划旅游行程、路线及时间并输入系统,方便导游及时掌握旅游活动实时动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游客与导游的无障碍交流,帮助公司监管导游行为。紧跟时展节奏,形成系统化行业产业化发展雏形,协调旅游业商业性与传统茶文化人文性关系,避免茶文化旅游过于功利性,营造出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注重总结传统旅游业发展规律,参照第三产业发展的灵活性逐步进行改进,确保经营者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全局观,促进茶叶企业及相关旅游产业从自由式小型企业转变为集约式产业发展。在互联网思维融合过程中,提高对传统茶文化的认识水平,将茶文化中包含的思想道德观念、风俗礼仪及审美标准通过固定载体进行展示,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提高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发自内心对茶文化及相关商品产生兴趣。

2.2互联网思维下中国茶旅游行业发展路径

旅游产业发展和传统商品产业发展的思维不太一样,传统商品大部分是可以带走的,就如同跨境电商可以将中国的商品卖到世界的任何国家,但是跨境电商很难对服务型产品进行在线销售。所以,在互联网思维下,中国茶旅游行业发展需要抓住互联网的传播效应。本质上,互联网带给茶旅游行业最重要的作用来自于营销,茶旅游行业需要借助互联网来扩大其影响力,让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了解茶旅游产品。因此,“中国茶”文化旅游发展规模的扩大,需要从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加强对特色文化旅游活动营销力度、提高从业者专业能力三大方面入手,而互联网思维的信息整合能力、跨时空性及互动性可以有效拓展特色文化旅游可为空间。在“中国茶”文化旅游行业文化产业经营策略上,遵循传统行业经营方式与互联网思维相协调原则,充分认识到传统行业经营方式的优点以及与互联网思维关系,避免过分夸大信息技术功效,结合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逐步进行创新,例如:在加强对特色文化旅游活动营销力度方面,对互联网应用频率较高群体(青少年、白领等)采取线上营销,通过旅游网站优惠策略、微博信息转发关注优惠等形式可以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信息技术使用不足群体(中老年人)则更加容易接受传统的电视广告、宣传单页形式。根据我国不同茶叶产地的区域特色进行特色线路规划,在行业内进行定期交流合理分工,避免茶文化旅游同质化带来的恶性价格竞争。利用信息录入技术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茶叶产地进行归类,协调多个茶叶企业共同打造具有代表性的茶叶文化旅游品牌,扩大茶文化旅游群体,开通旅游线路的线上交流功能,了解游客对茶文化旅游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感受,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高度自由对行业口碑有着巨大影响,网民对个别事件的扭曲放大很可能影响到整个行业发展,因此行业发展中企业需要时刻关注舆论走向,对突发事件积极应对,避免不必要的揣测和恶意信息传播,通过高品质茶文化旅游提升我国旅游行业文化内涵。

3结束语

当今互联网思维背景下,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特色产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一方面,实现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文化市场的充分结合;另一方面,优美的茶园环境和茶叶生产工艺表演,为我国茶叶产品的推广营销起到了促进作用。互联网思维下“中国茶”文化旅游行业文化产业经济策略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特色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需要地方政府、茶叶企业与旅游公司的充分合作,从优惠政策指导、企业统筹发展、特色旅游路线开发等多个方面,发挥不同部门功能及优势协调发展。正确认识到当前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互联网思维与对应技术间存在的技术不足,考虑到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游客水平不断调整活动,实现我国茶叶旅游经济创新发展,为其他特色文化旅游的产业化经济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曲景慧.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变动分析[J].生态经济,2016(9):129-134.

[2]翁钢民,李凌雁.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经济地理,2016(1):178-185.

[3]刘敏.社会学视角下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文化价值———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案例研究[J].旅游学刊,2009(12):70-77.

[4]龚绍方.制约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三大因素及对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67-69.

[5]谢菲,韦世艺.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过程教育研究——基于旅游生产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4(4):43-47.

[6]杨荣海,李亚波.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区域差异分析——基于东部、中部和西部面板数据的检验[J].经济与管理,2013(7):86-91.

[7]张琰飞,朱海英.西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2):16-21.

[8]王凯,易静.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31个省区的实证[J].地理科学进展,2013(3):465-474.

[9]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模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1):169-172.

第8篇

1.产业开发模式:黄河口与湿地是自然人文特色,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是休闲娱乐特色,时家村是戏剧文化特色,垦利是红色文化,利津是历史文化,遍布黄河三角洲的石油工业的地理景观和科技文化,可以同时开发。

2.点轴开发:以相对集中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建立旅游的增长极区域,以此为增长点,以相应区域之间的交通线路为轴,组成区域产业的点轴发展模式。黄河三角洲已具备这样的条件。

3.市场主导模式:以相应的区域资源为基础,变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组建文化旅游公司,先以旅游业为先导,再创立相关文化旅游产品为辅助,鼓励其他产业企业与文化旅游企业实行资金互动、管理互动、人力资源互动,促进开发。

4.政府支持和创造环境条件:政府提供市场环境和政策的支持,继续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

二、演艺产业及其发展模式

黄河三角洲的吕剧与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但演艺业发展不尽人意,在于体制和机制的约束,市场化程度低。演艺业发展的模式为:市场引导—公司运作—政府协调。

1.市场引导:演艺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尊重群众口味,考虑本地与外地的消费承受能力。古今中外的演艺业处在文化产业的中心地位,对演艺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问题应予以重视。演出市场如果仍然以政府推动为主,产业化效果就会滞后。

2.突出公司运作机制:实现演艺市场经营主体公司化和品牌化运作。目前,演艺团体和剧团要转变传统体制,借鉴公司化管理和产业化运作、集团化运作的经验,以项目和资产为纽带,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的方式,以公司化为突破口,以国内外文化市场为目标,组建演出公司,建立创作基地和创作人才队伍,借助演出产品制和广告公司推向市场。

3.政府协调功能要充分发挥:吕剧和演艺资源仅是一个基础,从资源到支柱产业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就是需要一个产业发展平台,才能形成经济效益。政府推动演艺业的体制改革,急需政策的支持。同时,政府用财税、税收、工商、投资、融资的优惠政策构建宽松的环境,保证演艺业的体制改革。政府还要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基金和创作基金,提供的经费保障。该模式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演艺团体管理体制要快速进行;

(2)演艺业要组建产业公司,产权问题仍是核心;

(3)引进演艺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培育。

三、影视产业及其发展模式

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和支柱产业,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水平。黄河三角洲的文化产业资源丰富,但是规模较小,处在起步阶段。根据黄河三角洲影视产业的特点,确立的模式为:以电视产业为龙头—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数字化支撑。

1.以电视产业为龙头:以电视产业为龙头和支柱,尽快实现电视产业的经营转型,在继续保持广告经营持续增长的同时,可开展付费电视,扩大电视节目和资源开发。

2.市场化运作:电视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低。在保持电视的媒介宣传属性的同时,一是实行制播分离,把教育类、故事类、行业类的节目分离出来。二是国家政策允许经营的资产、资源和业务分离出来,面向市场进行企业转制和重组,与事业部分分别管理、分别运营。除新闻宣传类的节目外,社会服务类、大众娱乐类、影视剧制作类组建公司,实行两权分离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培育发展广播电视产业集团。鼓励国内其他集团兼并、联合、重组整合经营性公司。扩大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各类所有制机构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除新闻宣传类以外的影视剧和娱乐类节目制作,也允许境外机构进入。电视产业内的转制企业单位,在确保控股的条件下,可吸收国内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条件成熟的节目和电视剧的经营企业经批准可以上市融资。三是改建电影院,组建院线一体。

3.公司化管理:影视产业要扶持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群,由他们辐射和带动规模提高。在中小企业和大型骨干企业之间,要形成合理的分工合作关系。加强产业的中间层次,促进影视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比如音像业、演出业、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其次,借鉴影视行业的发展经验,大力开拓动漫片的播出市场。开拓动漫衍生产品的市场,走向国内和国外市场。

4.数字化支撑:广播电视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近十年的数字技术、卫星技术、光传技术、网络技术正在为电视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2008年,我国已宣布用数字方式传送奥运会的实况,数字电视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预计市场价值有4000亿元~5000亿元。蕴涵着巨大商机,成为竞争手段。黄河三角洲的电视影视产业可以采取产业循环的方式,引进数字和网络技术,实行跨越式发展。

四、文化用品制造业及其发展模式

文化用品制造业是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属于文化产业对传统产业带动较强的产业。黄河三角洲的文化用品制造业增加值比较低,基本是空白。由于黄河三角洲对文化用品的需求较低,发展文化用品制造业要面向全国和国外市场。设计为外向型模式。

1.市场导向:黄河三角洲的文化用品制造业首先面向本地,同时更要面向国内和全球市场。市场又体现在缺乏文化用品制造业,需要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企业进入黄河三角洲,在这里建厂,在全国和国外销售,双向在外。

2.全国分工:明确在全国的分工格局。发达地区的劳动成本高,资源和能源约束明显,全国文化用品制造业必然重新分工;国外的文化用品制造业转移趋势,国内外的产业转移的机遇要抓住,利用劳动成本低、资源优势来承接。

3.政府支持:文化用品制造业是属于弱小行业,需要政府的强力政策支持,涉及到政府的多个部门的配合,政府要协调。

五、文博会展业及其发展模式

文博会展业是具有黄河三角洲特色的文化产业之一,现有中国石油工业博物馆、吕剧博物馆、垦区革命史博物馆、东营历史博物馆,但是由于博物馆属于文化事业的范围,公益性较强,没有对其实行企业化运作,也没有作为一个行业来发展,黄河三角洲的文博会展业应走出一条市场化的道路。开发模式为:文化需求为龙头—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化开发。

摘要: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开发模式包括文化旅游、演艺影视、文展文博、餐饮包装、娱乐等。黄河三角洲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本地的文化资源为依托,树立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观念,大量引进国内外的技术,加强人才的自我培养,鼓励国有和民营资本进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战略,构建产业政策支持体系。

第9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现状;软实力;提升

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尤其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全国上下形成了重视文化产业的风气,文化产业得到巨大的发展,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不足。

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的社会合力还未形成

由于国内没有对文化产业进行系统理论的阐述,缺少科学全面的理论著作,致使我国的文化产业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依然是依靠政府政策的扶持,部分文化产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没有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另外,由于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不足,组织宣传方面也存在问题,致使部分政府部门和其他产业可能对文化产业的特点和规律不了解,没有形成社会共同支持文化产业的气氛和力量。

2.领导管理和宏观调控力度不足

出版、电影等行业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文化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地区关联度很高的巨大的产业群体。国家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导致很难满足文化产业对环境和发展条件的需求,符合产业规律、针对产业特点的政策和规划很难出现,在文化项目运作中,可能因为政策或者部门管理职能的限制,导致优秀的文化项目很难实现。

3.文化产业出现失控失衡现象

失控失衡现象的出现验证了中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低水平阶段。在文化产业的经营行为和获利方式中存在失控现象,比如价格居高不下等;另外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社会行为屡禁不绝,比如出版行业的违法侵权,娱乐行业的赌博,艺术品行业的造假和盗窃。这些行为破坏了文化产业的生存环境,毁坏了文化产业的正面形象。具体而言,文化产业的失衡表现为内容的失衡、结构的失衡和布局的失衡。内容的失衡表现在文化产业引进太多的外国文化,但对本国的文化资源开发不够。结构的失衡表现在豪华娱乐场所的数量较多,但是大多数豪华娱乐场所只追求经济效益,缺少文化的内涵,造成建设高质量高档次产业的速度和规模不足。布局的失衡表现为文化产业的数量、需求与内容方面在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

4.文化人才缺乏,观念落后

中国的文化产业缺少专业性人才,文化产业的人才既要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也要求具有丰富的市场经济和文化经营方面的学问。不合理的年龄结构、狭窄的知识面等是当前我国大多数文化产业经营者的特点,这些经营者更新知识的速度较慢,仍然以传统的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的手段来经营。文化经营者的素质对文化产业来说至关重要,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存在经营者观念落后的现象,还没有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措施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

要明确政府和市场在推动文化产业方面的位置与目标。政府要在着力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搞好文化产业的规划、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品牌宣传等工作。要加快构建文化市场宏观管理体系,以确保对文化产业发展调控能落到实处。要通过改革把经营性文化产业完全推向市场,并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做出品牌,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2.使系统教育与媒体渗透互为合力

首先应加强文化软实力观的教育,在文化软实力观教育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它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其次,在进行文化软实力观教育时,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培养优秀文化载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事业和产业两大形态上,发展文化事业,可以提高特定国家、民族和组织的文化素质,为文化软实力提高提供根本的人才基础;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增强文化产品的多样性,满足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有助于文化生产的活力,提高文化生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因此,发展文化软实力既必须注重发展文化事业,同时,还要着力增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使先进文化借助有效的载体而得到广泛传播,并充分体现出文化软实力。

4.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立足本国文化发展的实践,从本国文化发展的实际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出发,自主进行文化创新,这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通过坚持和实施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作出反映本民族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本质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原创性文化成果。

总之,要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提高领导管理水平,改善产业结构,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形成文化产业的社会合力,努力做到这些,中国的文化产业才能迎来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地市报 管理体制 媒介融合

2009年国务院下发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年)》也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地市一级报纸满足本地群众需求的贴近性优势,着力推动地市报纸出版单位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目前,我国省级报业产业发展渐臻成熟,占据我国报业资产半壁江山的地市报,却面临着产业发展的困境。突出体现在管理体制不够明确、产业化意识淡薄、报业产值和效益不高、投资主体单一、具备现代管理才能的专门人才缺乏等。地市报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文化传播、文化普及、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加快推进地市报业的改革,必将推动地市级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

一、我国地市报产业发展特点

1.产业范围不断拓宽。

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地市报产业逐渐起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突出表现在报业产业的范围不断拓宽。地市报在做好报纸相关产业,如广告、印刷、物流等的同时,开始涉足其他经济实体。如杂志、广播、网络、影视等领域,更有部分报业实现跨行业运营,进军房地产、教育、旅游等行业,产业多元化效应凸显。

2.报业管理体制得到优化。

以往的报业管理实行的是“定编、定岗、定薪”的“三定”方式。实施报业产业化后,报业管理全部按照市场化的模式进行改革。“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成为报业管理体制的核心思想。多元产权、全员聘用、资本运营等新观念开始运用于报业管理,如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就提出了“政治家办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集团化发展”的思路。形成了地市报业生动活泼的发展局面。

3.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环,报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的来说,产业化程度高的地市报业大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如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佛山传媒集团等。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索地市报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可以称作是有开创性意义的报业。如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这个处于经济并不发达地区的报业集团。却实现了由行政事业型向产业经营型的转变。是地市媒介产业化的代表。

二、地市报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营管理体制僵化。

从管理体制上看,由于受到地方直属行政管理的制约,地市报受到种种来自行政力量的约束和干扰。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地市报的发展起到了抵御市场风险的作用,然而,这种行政管理却又极大地束缚了地市报改革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从运行体制上讲。我国的报纸经营单位属“事业性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由于这种特殊的定位,报社在经营和管理上存在着政企不分、管理不明的现象,政府部门按事业管理方式管理报社,报社不能像真正的现代企业那样享有充足的经营管理自由,员工只进不出、人浮于事的现象普遍存在,对报社的产业化发展造成了不便。

2.报纸产业结构单一。

从我国大多数地市报现在的产业结构和经营项目来看。普遍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经营收人比重失衡,产业辐射范围窄小,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多元产业链。据统计,地方报业出版单位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高达69.8%。广告收入直接成为地市报业经营收入的“风向标”。部分地市报纸呈现“党报―都市报―印刷厂―新闻网―广告公司”这一简单的纵向结构,横向产业发展几乎为零。从整体看,报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不多,产业互补机制的不健全,严重影响到了报业的抗风险能力。

3.市场资源容量有限。

地市一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和省会城市比。除了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市报实力较强以外,全国地市报普遍存在着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的问题。地市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群众文化消费水平偏低,城市化水平低,报纸的发行量和赢利能力受到影响。地市报较小的发行量,所处地区较弱的经济基础。制约着报纸广告收入。加之当前普遍存在的媒介多元发展,有限的市场资源却被包括电视、网站、移动媒体、户外广告在内的媒介条块分割,使得地市报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欠缺。

4.产业发展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报业一直是作为事业进行发展,忽略了其产业属性。特别是在地市一级,注重的是报纸的政治功能,对其经济功能重视不够。报纸管理理念重舆论引导、轻产业发展,重社会属性、轻经济功能。重行政指导、轻市场发展,使得报社无法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削弱了报纸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导致报业的市场化程度低,产业化进程慢。

三、推进地市报产业发展策略

1.加快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行政办报职能。

报业产业作为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产业,还处在发展的萌芽阶段,必须建立起有利于其产业发展的体制、原则,才能促进和保护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西方的报业产业正是因为其处在“政府主导、政策扶持、法制完善”的有利环境下才得以快速发展。而我国报业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常常遭遇政策性问题和体制:地市报业目前一般以地市党报为核心,都市报、地方新闻网、生活杂志等组成的,除党报外,大多实行的是事业单位的管理办法。要在行政管理与市场推动之间寻求合适的报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就必须做到管理体制创新,推行“管办分离”,行政主管部门要转变职能,只是在宏观政策上予以把关。报业的发展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政策,在-企业化管理”的理念下,成长为真正拥有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拥有自主经营权,这样才能解放报业生产力,放开手脚,搞活经营,加快报业产业的发展。

2.以市场为主体。推进多媒体融合。

随着新媒体革命的发展,当前报业呈现出大融合格局,即改变以往单纯的报刊经营模式,实现报纸、网络、广播电视、手机新媒体、楼宇媒体、城市流动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为报纸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新的媒介环境,这从当前我国一些大型报业集团更名为传媒集团即可看出。对地市报业而言,“媒介融合”就其表现形式而言主

要是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并藉此组建大型的跨媒介传媒集团,打造核心竞争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很多媒体看来。媒介融合的主要诉求在于应对新兴媒体压力,探寻未来报业形态。究其融合的实质,媒介融合是将报纸产业向内容产业转变,由报纸生产商向内容提供商转型。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社长郑强认为:“报社不是‘报纸社’,而是‘报道社’,其核心业务不应该是报纸而是报道。是内容。”这对当前媒体融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实现媒介融合。也需要解决当前管理体制的问题。多媒体融合应当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真正落实好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指导原则。科学地认识不同媒体的不同属性,不同的属性发挥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功能实行不同的管理政策,实现报业做大做强的且标。

3.调整产业布局,形成报业产业链。

地市报业在推行集团化的规模扩张过程,就是完善产业链的过程。报业产业链就是打通报业产业发展的上下游,实现报业产业发展运营的无障碍通行、无缝对接。报业的产业链。从前期的采编、排版、广告到后期的印刷、出版、发行,相对而言面比较广,加之报社自身新闻媒体品牌。其发展与会展、演艺、旅游、物流等文化产业有着较高的关联度。相对于省会城市来讲,地市报业所面对的产业资源相对缺乏。这就需要地市报业在扩张启身实力的同时,注重产业发展的完整性,在完善产业链的过程中,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延伸产业运营。如在开展自办发行业务的同时,可以利用已有物流资源,建立高效、便捷的流通网络,对实行自办发行业务的报刊实行服务外包,开展本地区的征订、投递业务,还可以在现有报刊发行的基础上,组建物流公司。兼营同城以及同区域物流业务。还比如在印刷业务的产业化运作中。可以将已有印刷机构改组为独立法人,并相对独立于报业集团,实行市场化运作。即使是广告这_单项,也有平面广告、户外广告、DM广告等多种形式。这些产业形态,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源,都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值得深度开发,使之成为一个个新的文化产业的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11篇

高校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管理体制不科学

一是管理分散。很多高校虽然设立了产业管理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产业管理部门与后勤、财务部门的职责划分并不明确,对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各个部门均有涉猎,管理体制不顺仍是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另一方面,有的学校为了平衡校领导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企业有各自不同的主管校领导,这无形中增加了产业管理部门工作的难度,加大了协调成本。为避免矛盾。各个部门均“各司其职”。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缺少创新,即使面对全国红红火火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也无动于衷。管理分散还容易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发挥优势资源的整体优势,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二是以行政手段管理企业。在教育部的要求下。绝大多高校都设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对原有校办企业进行了改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距离真正的企业自主经营还有很大一段路要走。许多高校现行的产业管理体制尚未完全摆脱“行政管企业”的传统模式,学校依然处于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并没有真正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股东”来发挥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校办企业的法人代表、三会成员及经营层主要负责人均由学校任命,企业经营受学校干预,企业无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参与市场竞争,难以发挥企业的特点。更不符合企业内在的发展规律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事企不分、行政干预过多。学校为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和风险,这些由于管理模式导致的问题长期困扰着高校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萌生和发展。

人文社科类产学研互动机制不完善

高校科研成果众多,这些科研成果如果束之高阁。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理工类的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而人文社科类成果如何转化为社会利用至今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运作模式,人文社科类产学研的互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这成为目前影响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要建立完善的人文社科类产学研互动机制,需要高校建立一套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政策体系。尤其是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考评依据主要是科研成果的数量,考核科研成果质量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被SCI、SSCI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收录,而基本不会考虑科研成果转化的情况。没有建立起有利于促进产学研良性互动的激励措施和政策体系,无法调动教师从事科研创业的积极性。

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校办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校办产业依托学校丰富的优势资源与自身发展资源匮乏的矛盾。一方面,学校拥有各种优势学科,在教学科研领域拥有一大批企业管理的专家,拥有众多相关领域的学生资源,校办企业依托拥有众多优势资源的学校来发展。其优势不可谓不突出;另一方面,在校办企业内部,缺乏懂管理、懂经营的专业人才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是与高校发展校办产业的特点分不开的。高校企业创办初期正处于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特殊历史时期,国家新的教育体制和企业制度比较模糊,而国家财力不足。各院校的教育、科研经费严重短缺。为了缓解经费矛盾,改革者们提出了利用高校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办校办企业,用所得收益补充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等费用支出。因此,教学、科研是高校的主要职责,高校办企业只是学校的副业,在社会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优先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富余部分用于办企业也就不足为怪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教学科研与校办产业之间的这种矛盾亦有加剧的趋势。校办产业的这种从属地位,使得高校文化产业的发展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高校文化产业中数量多、规模小、效益差的企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不多。这些小规模企业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差,竞争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高校对自身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定位不准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这已经形成共识。除此之外,大学还承担了一项重要职能,那就是社会服务职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这里所说的社会服务是狭义的,是直接为社会服务,主要是指将创造出来的知识广泛地传播和应用到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既是高等学校开展社会服务职能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的必然选择。高校不仅要适应社会不同需要,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还引领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开展社会服务方面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及区域社会经济的特点来确定学校服务社会的主要模式。

在目前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应在有效履行人才培养职能的基础上,加大社会服务的力度。具体来说,高校可以通过建设大学科技园的模式,实现高校与社会企业的有效链接,在为社会企业提供服务、发展平台的同时,推动校内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社会化程度较差

高校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相对比较封闭。一方面,高校之间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有效合作。各个高校文化产业雷同,不仅无法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还造成同业竞争局面。另~方面,高校发展文化产业很少借助社会力量。这些都成为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高校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拥有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但是如果不借助懂市场管理和经营的社会资源,是无法发展壮大起来的。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

英国对文化采取一种分权式的管理方法。一方面,中央政府将文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要权力以及部分文化拨款的责任交给其所属的文化相关部门,如英国的文化新闻和体育部等;另一方面,它还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行使相应的权力或承担相关的责任。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机制改革,英国逐渐形成了三级文化管理体制:第一级是政府层面,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所属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第二级是与各级政府对应的、作为准自治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艺术理事会;第

三级是各种行业性的文化联合组织,如电影协会、旅游委员会、广播标准理事会等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扶植,英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有关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实施系统性扶持。

英国政府充分认识到文化发展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社会其他领域一同协调发展。因此,通力合作、协调发展是英国文化管理的特色。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引导,使英国发展出一套全球范围内最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在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艺术社群与文化组织以及商业、工业之间。贸易、教育与文化政策之间构建了十分完整的产业链。英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说明,高校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孤立地进行。高校首先应该明确自身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定位。加强与各种文化组织及商业、贸易等有关领域的协作,积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为推动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积极努力。同时在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谋求自身大的发展。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将韩国文化产业推入濒临破产的境地,迫使韩国政府重新思考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点,确立“文化立国”的国家方针,从国家意志高度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并制定多项政策加以支持。在韩国政府采取的诸多措施当中。由高校直接参与,发挥作用的主要有两项措施,对我国高校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是韩国政府规划文化产业园区。为优化资源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韩国政府规划了1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10个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及1~2个综合文化产业园区。这些文化产业园区是产、学、研联姻。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开发、技术训练、信息交流、生产制作的“集合体”。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上,韩国政府采取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支持。动员民间参与的方式。国家给予各文化产业园区一定的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200亿韩元(在2至3年内分期拨款),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50亿韩元,综合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300亿韩元。

二是韩国政府建立文化人才培养机制。为达到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的目的。韩国政府通过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加强院校培养、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培养等措施,鼓励创新。2000年至2005年,韩国共投入2000多亿韩元用于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培养重点是电影、卡通、游戏、广播影像等产业的高级人才培养。同时,加强艺术学科的实用性教育,扩大文化产业与纯艺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

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说明,高校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高校可以依托本校优势资源,同时结合本地区区域经济的特点,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其次,高校应抓住文化产业发展人才短缺的机会,开展人才培训工作。一方面。高校应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还应抓住文化产业发展人才短缺的机会,开展培训工作,在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输送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壮大学校的培训产业。

我国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营造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为高校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契机。文化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高校如果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有所作为,就有与社会发展脱节的可能。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提高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营造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发挥高校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大潮中来。

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发展特色高校文化产业群

我国政府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过程中,采用了英、美、韩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一贯做法,将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具备条件的特定区域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制定扶持政策。优化外部环境。突破条块分割的体制,盘活存量,吸引增量,通过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实现各类生产要素和文化资源的流动和优化组合,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校应该紧抓政府发展文化产业园区这一政策带来的机遇。切实履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依托本校的学科特色与科研优势,积极参与到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中来,发挥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精神,构建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平台与桥梁。促进科研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

中国人民大学自2003年7月份开始筹建文化科技园,后经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工作指导委员会审定,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被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文化为主题的大学科技园。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涵盖组织建设、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各方面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一个以出版发行与版权贸易、数字内容、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广告会展、金融投资、咨询、高端技术、电讯运营、教育培训为主打专业方向的文化科技产业聚集区,其中留学生创业园和孵化器事业部的建设也初具规模。

借助现代技术,采取公司运作,实现高校文化产业集约化经营

目前。教育部正在推行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各高校应抓住这一契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校办产业健康发展的管理分散、管理手段行政化等难题,通过规范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整合高校内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精力、有重点、有计划地扶持一些有发展潜力和前景、能体现本校特色的支柱性文化企业,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实现资源的集约化经营;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经营主体。

对于高校的图书出版业,应该抓住当前中央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进行企业改制,尽快完成出版社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公司的转变;并对业务重组,调整企业管理体制。统一归口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出版集团,形成编、发、印一体化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高等学校文化产业的战略突破。

同时,以图书出版和教育培训为代表的高校文化产业,应充分依托高校文理科学科综合的优势,加快文化产业的技术进步,采用高新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带动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例如在教育培训行业,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对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培训进行改造,逐步转向“数字化”教育,建立涵盖从早期教育到职业教育等在内的多层次文化教育产品的一体化价值链。

内引外联,加强合力,推动高校文化产业的跨越性发展

2005年4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这是国家第一次对投资参股文化产业作出如此详细全面的规定,该《决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

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规范文化领域引进外资工作。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发改委、商务部于2005年8月联合制定的《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允许外商以独资或合资、合作的方式设立书报刊分销等企业。这些政策规定的颁布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对于高等学校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高等学校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借助社会力量。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一方面,可以吸引社会资本,拓宽融投资渠道,解决高等学校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瓶颈:另一方面,合作方可以带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团队,解决高校发展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的困难。借助社会合作者的资金、市场和经营管理经验,借船出海,实现互利共赢,加快高等学校文化资源及科研成果的输出和转化,做大做强高校的文化产业。

北京世纪谨勤市场咨询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此方面所做的大胆尝试。世纪谨勤公司设立于2007年8月。是由人大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设立之初,公司的股权的构成为“4+2+4”,即40%的股权由人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控制。20%的股权分配给相关专业领域有代表性的教师,其余股权则由核心经营管理团队主要成员持有。股权结构的社会化和多样化,整合了学校平台、专家资源和专业化的市场管理团队,形成了一个多方共同实质性参与、责权利明晰的经营实体。这种经营模式同时也是对人文社科类产学研结合的一次大胆尝试。

立足学府,服务社会,加强人文社科产学研互动机制研究和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第12篇

[关键词] 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界定;构成要素;园区类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100

[中图分类号] G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187- 02

园区一般是指政府集中统一规划指定,专门设置某类特定行业、形态的企业、公司等进行统一管理的区域。文化产业园区是园区的一种形式,它具备特定的业态组合要求、是新形势下文化产业集聚的载体,具有文化创新力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实际意义。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研究应从属性定位、构成原则、作用机制、架构模式等角度出发,即文化、产业、管理、政策、服务、创新、整合、集聚。

且文化产业园区与其他类型园区的构成要素具备基本定位的联系性与区别性,即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的演进与承递关系,及发挥作用的不同层级和角度的区别;构成内容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基础要素如都需具备统一管理、产业集聚、市场资源、配套服务等构成要素普遍性特征,也具有统一生产、生活、生态三方要素融合统一的特殊性特征。

1 园区概念的界定支撑要素分析

对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国内外近些年对此探讨的研究越来越多,对文化产业园区概念进行的探讨有德瑞克・韦恩提出的文化园区概念,Hilary Anne frost-Kumpf提出的文化区概念[1]。其共性是提出文化园区是具备一定文化娱乐、生产消费相结合的,是具有多功能性的、提供就业的、社区性的地理区位。

在我国,对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则包含了集中不同的称谓,如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等,对于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的界定,则偏向不同的着重点。如陈少峰认为文化产业园是以产业集聚的方式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赵迎芳则强调文化产业园区的孵化器功能、创新研发能力、专门的服务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的集聚区特征[2]。

2 园区类型及特征要素分析

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经了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后工业园几个主要的阶段,文化产业园区便是后工业园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对生产、生活、生态的态度则由对立逐渐走向统一,而文化产业园区在对此三者统一的基础上也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按园区发展的模式划分出了几种不同的类型。

2.1 政策导向型园区

此类园区是在地方政府规划和推动下建立和管理的园区,具有很好的经济支撑和政策支持,“政策”、“产业”是重要构成要素。此外,政府作为规划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因其调动资源的广度和力度,在服务园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提供市场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具有沟通内外的中介连接功能,“中介”也是其构成要素之一。

2.2 开发商导向型园区

此类型园区一般是民营或私企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侧重经济效益,在园区开发和经营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够吸引企业入驻并形成产业集聚。此类园区以“资金”“资本”为主要构成要素。但因其对商业经营和经济效益的侧重,对产业链培育、和产业的成熟完善则需要进一步提升。

2.3 资源导向型园区

如对传统文化或特色文化资源依附型园区。

这类园区具有一定的先天资源优势,内涵上侧重地方文化、艺术和工艺传统为特点,主要以“文化”、“感官”、“体验”为要素特点;以大学或特殊人才聚集地为依托型园区。此类园区依托“人员”优势,集聚创意人才、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学术”、“学习”、“教育”要素中体现优势;先进科技资源为依托型园区。此类园区一般依托高新技术密集,科技产业发达、高科技企业聚集、科研机构和人员资源丰富的地区为依托,其构成要素着重以“研究”、“研发”、“技术”为要素特点。

3 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的基本框架:直接或间接受宏观政策及区域政策的影响、并对其规划、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依托雄厚资本和社会、文化、环境等资源;具有产业及产业链培育或集聚能力;具有学术、研究、研发水平;具有服务管理功能、沟通内外市场及要素间流通;具有明显文化属性特点、满足特定文化需求、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生产、生活、娱乐、消费的有机体。在其基础要素、发展要素、功能要素的分析和研究中,得出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包括:政策、产业、文化、研究、学术、资本、服务。

由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在不断完善,园区发展也在不断升级,对于文化产业园区构成要素的研究和分析也将从不同的角度逐渐完善和成熟。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