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7: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理想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虽然,“不无稚气”的《在山的那边》在选入教材的时候,编者曾经“略有改动”,那也只是针对原诗的个别词句,比如把原诗的“登上”改为“爬上”,“没料到”改为“没想到”,“根”改为“深根”等细微处的略作改动,力求诗歌语言更口语,更精确,更易为十二三岁学生诵读、接受。
因此,细读诗歌《在山的那边》,对于第二节诗句“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所处的位置,笔者想谈谈个人浅见,以期与读者一起来推敲推敲,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诗人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表达了一种信念,一个哲理。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只有历尽千辛万苦,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才能抵达崭新的理想境界。
下面,先来看看作者王家新在《山那边的海——关于》一文中,对于诗歌主题和思路的有关解读:
“诗的第二节所主要揭示的,就是这种对‘海’的信念。……而这时的‘海’——这个童年时的梦也被提升到整个人生的层面来重新理解,它已和第一节中的海有所不同,它已具有某种人生理想的象征色彩了。‘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又一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也许任何理想都是一个诱惑的圈套,任何理想都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正是在这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人生被提升和充实,人生被赋予了希望和意义,‘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我的同代人中,有许多人历尽磨难而依然保持着理想主义的精神,但也有许多人到后来心如死灰,变得非常迷惘。正是基于对同代人的这种了解,我在这首诗的后来这样写道:‘人们啊,请相信——’,这是对我的同代人讲话,但同时也是对我自身的激励: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峰顶,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
结合诗人的相关解读,细读文本,走进文本,大致可以这样梳理出诗歌的情感脉络:
第一诗节,叙述一个山区少年面对群山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妈妈告诉他是“海”,于是这位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的少年付诸行动,一天终于爬上了山顶,而山那边的“山”,铁青着脸给他的“幻想”打个零分:山那边还是山。少年的疑问依然未泯:“妈妈,那个海呢?”这里,失落的情感衬托出了现实残酷的真实性,也引发了读者思考“海”这一意象的内涵。
第二诗节先用一句过渡:“在山的那边,是海!”这里承接上节,抒情主人爬上一座山头,他明白,山外有山,更明白山外一定是“海”,这时的“海”已具有双重意义了,既是自然的海,也是抽象意义的“海”,象征意味虽不十分确定,也足以说明诗人在爬山过程中渐渐有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这人生感悟就是“从小飘来的种子”扎下的根,就是第一诗节的“痴想”“想望”“幻想”长出的嫩芽,而它一旦扎根终将会绽放成精神的花朵。
以下的诗句就是“精神”的物质化再现,就是“人生被提升和充实”的具体行动:“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就会诞生理想的渴望,就会滋长出“人生被赋予了希望和意义”:“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写诗如烧开水。水在加热时,“诗眼”浸其中,当“诗眼”一出来,这水就烧开了。当诗人用这样的设问句“烧出”自己人生思考:“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时,诗人参悟出的“信念之海”,就该热气腾腾,沸沸有声了。
最后,“人们啊,请相信——”,诗人推己及人,把个体的认识传递给群体,升华了主题。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一次次地战胜失望,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终会发现“最终的海”!“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峰顶,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这便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意脉上讲,《在山的那边》出现三个“海”:山那边自然的“海”,用信念凝成的“海”,“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的“海”。感情逐层深入,意象渐成佳境。
同时,诗句显性的递进式词语“小时候”“今天啊”“人们啊”也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因此,诗句“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一人生感悟,不宜出现在“妈妈,那个海呢?”疑问之后。因为“信念”的形成是在“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之后。“信念”是雪白海潮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我枯干心灵的“花朵”,不是“从小飘来的种子”。
再者,“在山的那边,是海!”这一独立成节的过渡句,更使情感和结构张弛有度、有致。
第一诗节最后一句“在山的那边,是海吗?”写爬山寻找行动失败后反思,既是反问妈妈,也是质问自己。而第二节的开头一句“在山的那边,是海!”作为反思的初步成果,既呼应了前一句,也为后面“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点亮了航标灯,写出人生感悟成长的过程。还为下面“在山的那边,是海吗?”形成思考作铺垫。更为最后诗人喷薄而出的人生感悟、坚定信念“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蓄势张本,升华情感。
Q 大君今年高三了,再过不久就要迈进高考的考场了。可是,从两个月前,大君就有了失眠的症状。就算是闭上眼睛也会做关于高考的梦,弄得大君常常是冷汗直冒,第二天上课也总是魂不守舍。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君应该怎么办呢?
A 也许有人说,高考重要,因为它将决定“我”是否能进入理想的学校。这种说法应当说是对的,高考的确很重要,但从事实上说,决定你能否进入理想的学校,并不是由高考所决定的,而是由你平时的学习情况决定的,因为高考的成绩是。由你平时的学习成绩作基础的。因此,参加高考时你要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平时的水平,不能做一个“煮饺子”的“茶壶”。
那么,怎样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从而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呢?下面就提几点应对高考的“策略”,供同学们参考。
1.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去参加高考。高考,说到底就是一场考试。考试对于我们同学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再平常不过的一种学习方法了。其实,考试只不过是在一种特定的场合里去完成一次作业,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至于高考的气氛,当然是严肃的,不同于平常的,我们说。这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做作业”的方式而已。说穿了,高考是十分平常的,有什么好紧张的呢?只要我们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高考,那么你就会怀着一颗平常的心态去步入考场,去参加考试,并获得理想的成绩。
2.克服焦虑情绪。焦虑,就是焦急,忧虑。这种心理是考试的大敌。因为焦虑情绪会导致精神紧张,反应迟钝,引发记忆障碍。事实上,我们根本用不着焦虑。因为,第一,高考的试题都是我们在高中阶段学过的东西,不会超越我们的知识范围,最多就是转换了一个角度,或是要你用学过的知识去解答某种现象,只要你从容地、有序地打开你记忆的闸门,合理地、正确地运用你的知识,认真地、仔细地审视每一道题目,你是一定能圆满地解答的。第二,你必须正确对待环境。考场上所坐着的,都是你的同学,他们都是普通的学生,和你一样,至于监考老师,他们也决不是什么凶神恶煞,你坐在那里做你的题目,他能对你怎样?考试时,你完全可以做到“心中有我,目中无人”,就像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作业一样,因此,也用不着焦虑,害怕,只要这样,你就完全可以避免“上场昏”了。
3.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我自己是个什么水平,自己正确估计自己,在考试时,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地做自己的试卷,决不要去想什么其他的事。
4.考试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细。对于试卷,一定要逐条逐句逐字地加以认真的阅读,连标点符号都不要轻易疏忽。只有真正领会了题意,才能正确地解答。
5.在答题时,最好的方法是先易后难。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在解题过程中,自己会通过对问题的解答,而引发并激活自己的思维和记忆,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渐入佳境”。比如在解答几何题时,可以因一道题目的解答而联想到一条辅助线,在语文默写中,因另一道题目而使自己联想到一句要默写的诗句等等。
6.要有一种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我们可以抓紧这最后几天认真分析一下自己的情况,找出原因,在高考时扬长避短。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我们不能以一两次学校的考试来影响自己的心情,要克服这个阴影。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家长相信你们,你理想中的学校正在伸出双手欢迎你!成功,一定属于勇于拼搏,善于拼搏的人!祝愿你带着舒心的微笑走向辉煌!
关键词:拓展阅读;古诗教学;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意境美;文化现象
古诗教学中的拓展阅读是指根据古诗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适时、适度、适量地引进相关诗篇,以促进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拓展阅读作为精读和略读的补充,可以拓宽阅读的范围,在知识的相互比较、补充、融合和重新建构中,扩大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思路,便于沟通课内、课外阅读,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网络化、立体化、综合化。可以说拓展阅读是古诗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适当拓展,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短短的几行字,寥寥数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美韵。而这其中的哲理与美韵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知识积淀。但传统教学的三部曲“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让古诗美韵尽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大胆拓展阅读教学,将学习的触角伸向课外,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诗文,受到更多的诗的浸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授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蕴含的生活乐趣后,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积累的关于描写儿童的古诗。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选出一两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如吕岩的《牧童》、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合作学习、比较交流:同样是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的切入点有什么区别?描绘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宿新市徐公店》一诗生动有趣,刻画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诵读表演,学生容易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拓展同一题材的作品,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深对课内所学的理解、感悟,也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给予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二、适时拓展,加深情感体验
白居易说过:“诗者,根情苗言。”任何一首诗都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下有感而发的,渗透着作者真挚的感情。然而由于古诗含蓄凝练,再加上大多数古诗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相差甚远,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存在障碍。以诗教诗,以诗学诗,是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提供知识铺垫,搭建情感桥梁,实现与诗人对话的有效手段。如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秋思》,为了帮助学生感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诗句蕴含的情感,一位老师做了这样的拓展:
“是啊,诗人的行为不仅让行人觉得奇怪,在我们看来,也有点不可理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在另外一首诗中找到答案。”(出示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1)读《归信吟》,初知诗意。
(2)议:你从孟郊的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3)想象说话:模拟孟郊与行人的对话。
(4)反复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由于时代的变迁,学生对古代游子的重要精神寄托――家书不甚了解。“恐”字在这里的陌生化使用,再加上“临发又开封”这一行为的怪异,决定了这句诗就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归信吟》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了对家书的感性认识:家书与其说是用泪写的,不如说是诗人用一颗思乡的心,用一份恋家的情写的;家书送出去了,诗人的心也跟着飞回去了……在文本拓展、角色转换、激情引读中,诗人反常的举动便显得合情合理,学生读出了思乡的诗人,读出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深沉的爱。
三、适量拓展,领会意境美
古诗的内容精粹,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根据表达的需要,诗人把语言高度浓缩、概括,这就使诗中存在许多“留白”。教师应该抓住“留白”,拓展延伸,促使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身入其境。因为只有“入境”,学生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对诗歌意蕴的体悟方能更加真切而深刻。如在六年级上册《春天组诗》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整合资源,适时拓展,将学生带入春天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比如在“观诗色”环节,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主诗――《横溪堂春晓》(南宋虞似良),感悟春天的“绿”之后,即进行互文拓展:
“春天仅仅是绿色的吗?请大家读读这些诗句,闭上眼睛想象。从这些诗句中,你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带颜色的春天的诗句。)
(1)引导学生用“从中 ,我看到……”的句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2)小结。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再加上各色鲜艳的花,诗人笔下的春天真是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啊!
(3)引读课件出示的诗句。师:春天是一幅画,画里有什么呢?生: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教师凭借敏锐的语感,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将学生的视野带入更为广阔的天地。
四、适度拓展,感受文化现象
古诗词中,一些客观事物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文学意象,由此演化成民族的文化现象。例如,“杨柳”表挽留之意,“流水”喻指情愁,“明月”则是思乡的代名词……小学古诗教学,以一首带多首,通过对几首具有相同意象诗词的学习,初步感受文化现象,符合语文课程总目标提出的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诗经・采薇》(节选),只有短短的十六个字,学生不难理解。对于其间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基因――以柳喻留,教师可进行这样的拓展:
“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啊!生离死别,难免伤情。柳谐音留,表示挽留。诗人这里明写景,暗借柳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你们知道吗?从《诗经・ 采薇》开始,柳便与别离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古人送别时往往折柳相赠,杨柳从此成为了古诗词中离情别绪的意象,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
(1)读读背背,粗知大意。
(2)小结:对于诗歌中出现的“柳”这一意象,不能单纯地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融进历史文化的因素去感悟其中的内涵。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这里无须对所拓展的诗词进行过多的赏析。教师对“折柳”意象的解释意在丰富学生的文学、文化知识积累;而相同意象诗词的拓展则是促进学生对“折柳送别”这一文化现象的直观认识。
朱光潜先生所说:“诗的境界是理想的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的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和情趣中汲取新鲜生命。”
古诗中,凝练优美的语言、深远悠长的意境、博大精深的内涵都值得学生好好去品味。而要让学生更好地品味,就应该有效进行拓展阅读。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程 芳.让古诗文滋养学生的心灵――关于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8,(9).
“互文性”又译作“文本间性”,这一概念由法国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她认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他本文的吸收和转化。”“一种文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过去被写成的文本与将要书写的文本是互相联系着的,文本可以理解为向社会与文化环境以及历史的外部开放的东西。文本空间不是独(monologue)亦即单一逻辑支配的空间,而是进行对话的复数逻辑结构。”也就是说,每一个文本都与其他文本相互参照、彼此勾连,移动互换并形成了一个动态、开放的网络。广义的互文性是指“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所有文本符号之间的关系,它包括对该文本意义有启发价值的历史文本及围绕该文本的文化语境和其他社会意指实践活动,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知识网络,时刻影响着文本创作及文本意义的阐释”。互文性解读就是利用文本间的这种联系,以互文理论为支撑,以若干互文本来激活主文本(指当前被解读的“此在文本”),使“此在文本”的意义不断生成、发展,时刻处于增殖状态的阐释活动。这种解读方法,强调思维的发散性,追求意义阐释的新颖独特,侧重揭示文本意义阐释的多种可能性。互文的方式有引用、用典、拼贴、模仿等;形成互文性的角度有文本的语言、意象、意境、主旨、结构、体式、风格等等。
《涉江采芙蓉》在意象、意境及构思方面都与它的前文本或同时代的文本乃至后续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的互文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从这几个角度选取精当的互文本,并以此促进课文文本意义的生发,通过多层次的对话交流,获得广阔而全新的诠释空间。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涉江采芙蓉》进行互文性解读。
一、意象、意境的“互文性”:从风诗、楚骚中走来的意象与“企慕情境”
先谈谈本诗意象的“互文性”。
芙蓉兰草,江流远道,这些都是《涉江采芙蓉》中的基本意象,它们构成了诗中人物活动的背景。此一背景,既是现实自然的,也是民俗文化的。我们在解读时,可能比较容易忽视后者。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着力挖掘这些意象的文化内涵,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意蕴。诗歌中的每一意象尽管在每一具体的文本中会有其不同的意义、作用,但又都有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基因。意象的运用,创新中有继承,继承中有创新,诗歌的创作主体总是想摆脱传统的影响,但又总是在一定的传统中创作。我们认为,《涉江采芙蓉》的意象就是从风诗、楚骚中款款走来的。
譬如“芙蓉”,在《诗经》的风诗中多与爱情关合,象征娇美女性或浪漫爱情。事实上,一个意象的周围存在若干与之有互文性的文本,以至于有一个巨大的网络影响着它。我们无法也没必要穷尽这些文本,因而,教师应精选与教学文本有密切关系的互文本。在教学中,笔者选取了《郑风・山有扶苏》《陈风・泽陂》这两首用荷花(芙蓉)比兴言情,表现《诗经》时代男女婚恋生活的诗歌。《郑风・山有扶苏》共两章:“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此诗中的山与隰(洼地、沼泽)、扶苏(亦作扶疏,大树枝叶茂盛分披的样子)、桥松(高大的松树,“桥”通“乔”)与荷花、游龙(枝蔓舒展的红蓼),其对应关系皆与人类社会男女性别的对应关系相似,这是汉民族先民最朴素最原始的一种思维认知方式,据此可知,诗中的荷花、红蓼也便成了娇艳少女的隐喻。在这样一种生机勃勃、红绿相映的背景氛围中,女主人公以幽默、调侃的口吻表达对心仪男子的亲昵与爱慕,显得情趣盎然,黠慧可爱。另一首《陈风・泽陂》共三章,教学时可选首章作一简析。首章是:“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诗的主人公是一位怀人女子(说男子亦可),她伫立池塘边看到对岸有一健壮魁伟、风度翩翩的男子闪现于蒲苇、荷花交相缠绵的画面中,不禁心摇神动,泛起丝丝爱慕的涟漪,以致日夜思念、泣涕涟涟。诗中的荷花意象同样是象征这位痴情少女,并且已笼上了一层淡淡的爱的伤感,但抒写得很节制又很坦诚。风诗中的荷花所象征的爱情无论是两情相悦,还是一厢情愿,它们都显得极自然极洒落,散发出一股清新的生活气息。
再如,“兰草”这一意象在风诗中亦关涉爱情。教学时可以《郑风・溱洧》为例,其中有“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z兮”的诗句。“z”,古“兰”字,即兰草。古人认为手持兰草可以祓除不祥,也许还有以兰草施行恋爱巫术的用意。郑国上巳节的这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溱水、洧水的交汇处,江水涣涣,春意盎然,少男少女们受大自然的感召,欢聚江边堤岸,他们以兰草传情达意,最终还不忘“赠之以芍药”(芍药,亦名“江蓠”)表达缱绻依恋之情。
情人以鲜花、香草相赠的习俗,在楚骚中也可觅得踪影。楚文化祭祀神灵的巫歌中出现的鲜花、香草具有避邪、祭神的巫术功能;取材于祭神活动并以再现祭神场面和过程为目的的《九歌》已完全净化了鲜花、香草原有的巫术成分,让它们更多地象征美德与痴情。如,“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湘君》)“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大司命》)“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山鬼》),这些采集或赠送鲜花、香草的诗句原本是写人神交结之神秘经验的,现在却具有了暗示男女相思之心诚志洁的艺术功能。可以说,这些诗句与后世情诗中出现的“折花相赠”形成了广泛的互文性。屈原在《离骚》里边,又运用“比德”的思维方式,进一步赋予鲜花、香草以道德含义,使其具有君子美人的人格,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香草美人”的意象谱系。该谱系中的意象,或象征美好的政治理想,或象征高洁俊美的人格,或象征贤臣圣主。如《离骚》中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就是以“芰荷”“芙蓉”表明作者人格“芳菲菲其弥章”的特质。由上述可知,《涉江采芙蓉》的芙蓉、兰草,明显地染上了“风”“骚”的色彩,不仅为诗中的主人公提供了真挚、纯美的爱情含义,而且还象征着其人格的芬芳与不同流俗的卓然清高。尤其是属于《九章》之篇名的“涉江”一词的直接袭用,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屈原美政理想受阻而流放江南的遭遇及其“不能变心而从俗”“将董道而不豫”的坚定信念。这样,作为本诗核心意象的“芙蓉”便有了更加浓郁的屈骚意绪。其实,诗中的“远道”“长路”作为空间阻隔的意象也有“风”“骚”意味。它们指涉了《秦风・蒹葭》的“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和《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这些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时援引,以勾起学生的文化联想。
在上述对意象的互文性联想的基础上,又让学生分别描绘本诗关乎思妇与游子的两幅图画。先让学生明确“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四句关乎思妇,“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二句关乎游子。至于末二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则是游子思妇共同的喟然长叹,可作为电影的画外音来处理。有学生是这样描绘思妇画面的:“夏秋之交,那个热闹而风流的季节,一块芳香四溢,长满了白芷、佩兰等香草的生态湿地,有一条清浅的河流横贯其间。一群活泼可爱的姑娘,褰裳涉水而来,她们准备采摘河中粉红娇艳的芙蓉赠送给自己的心上人。可是,其中有位幽独自怜的思妇,手把芙蓉而黯然神伤,她茕茕孑立,四顾茫然,自己的狠心贼竟失联于遥远的路途。唉,天涯怅恨,莫知我哀!”关于游子的画面,有学生写道:“一条灰白的漫漫长路,渺渺茫茫地延伸,延伸,一位深情瞻望的游子,频频回首念故乡,啊,故乡,山长水阔知何处?!”学生对诗中的人物形象有了这些感性的认识已相当不错了,为了使其理解进一步深化,就问他们这思妇游子的思慕之情能否传达给对方。学生都说不能,再追问原因,大多数学生能准确理解到诗中设置了时间(“终老”)和空间(“远道”“长路”)的双重阻隔。然后,小结诗中的情感:这是一种无法邮寄的思慕。最后,问学生:“从这‘无法邮寄的思慕’里,你还能联想到什么?这仅仅是写游子思妇的相思吗?”学生们则若有所思,纷纷议论开来,终归认识到这里头或许还有作者政治理想乃至一切人生理想都难以实现的忧伤。这种解读就有了一定的深度,较好地把握了本诗深微丰美的意蕴。如果课堂中没有对意象的互文性联想,我们则很难获取这样的教学效果。入之不深,则见之不奇,此乃诗歌教学尤其是“易懂而难解”之诗歌教学的大忌。
再简要谈谈意境的“互文性”。
从意境特征上看,《涉江采芙蓉》中所思的对象“在远道”――在遥不可及的路途,此中“漫浩浩”的阻隔,与其说是物理空间的,不如说是情感空间的,而这种阻隔、疏离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忧伤以终老”――时空的或情感的阻隔导致情梦难圆、不可追攀!在这样的意境中蕴含了主人公终其一生的执著求思与坚忍守望――男人成了女人咀嚼的沧桑,女人则成了男人思慕的故乡。此即典型的“企慕情境”。它指涉了《诗经》中的《秦风・蒹葭》《周南・汉广》二诗的意境。《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晚唐李商隐的许多无题诗,以至现代文学史上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诗歌都具有这种“企慕情境”。它已经形成了一个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相互参照的巨大的开放体系。教师若能在互文性理论的观照下指导学生解读《涉江采芙蓉》,将会发现此诗的“企慕情境”同样具有多元意味的象征,而不会简单地满足于游子思妇层面离情别意的理解,这对挖掘此诗的主旨内涵大有裨益。师生对教学文本解读的广度、深度亦可由此见出,由于这种互文性解读始终贯穿着强烈的情感体验,自然也能体现课堂教学的“热度”。没有情感体验的诗歌作品教学将无异于支离破碎、冷冰冰更复惨兮兮的解剖,此举不足为训。
关键词:白居易 《昭君怨》 艺术特色
王昭君不仅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使者对世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自汉以后,昭君出塞的题材,便不断出现在文人的作品中。在中国诗歌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唐朝,更是出现了有关昭君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作为唐代“四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一生之中就曾写过多首咏昭君的诗作,其中包括两首《王昭君》,一首《昭君怨》和《过昭君村》。《昭君怨》写于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元和十年,即公元八一五年)之后,已过不惑之年而又经过了宦海沉浮的白居易,人生阅历更加丰富,心智也更加成熟,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的则是浓郁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理性的人生态度。在对王昭君这一经典文学形象的再创作过程中,作者实现了叙事、抒情、说理的完美融合。现将全诗摘录如下并且加以粗浅的分析。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
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概括起来,白居易的这首《昭君怨》主要有以下三个艺术特色:
一、为时为事,反映现实生活
白居易的诗文主张可以用他自己在《与元九书》中所提到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来加以概括。其实,“为时为事”也是白居易诗歌创作的目的所在。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出白居易作为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与透彻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其身处当时士大夫阶层所具有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他认为,诗歌应该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诗歌创作必须来源于生活并批判现实。当然,他所说的生活和现实也包括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诗歌的基础是事,它是诗人藉以进行再次加工创作的源泉,也是触发诗人内心情感波澜的催化剂;通过作者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艺术加工,传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和阐明相应的道理,应该是一首优秀诗作所具备的特点。
白居易适逢中唐,当时的国家藩镇割据,外族入侵,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因此诗歌创作成了他“批判现实,针砭时弊”的强大武器,并试图使诗歌担负起“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社会使命。从这一点来看,说白居易是现实主义的诗人,应该是恰当而公允的。具体到《昭君怨》这首诗,诗中所描述的是一个风流绝代,本该得到重视却被疏远而远嫁大漠的无奈的昭君形象,与之对应的则是一个不辨美丑、薄情寡恩而又不愿承认过失的君王形象。两相比较,妍媸自现,让人自然地联想到当时朝廷内部“君不君,臣不臣”的混乱状况,从而达到了比直白陈述更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二、借史咏怀,抒情真挚自然
唐代初期的诗坛,沿袭了梁陈诗风,这时的题咏昭君之作以《昭君怨》为题者最多,基本上都是据题咏事,代昭君写愁,很少涉及作者的个人感受。[1]中唐时期的诗人白居易,虽然仍采用抒写“昭君之怨”这一传统的诗题,但并未仅仅停留在“替古人垂泪”的阶段,而是借助昭君出塞这一题材,来抒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怀,我们也不妨将诗题“昭君怨”理解为“香山怨”。储大泓在《历代咏史诗选注》中说:“作者历经宦海沉浮,此时心情与写《王昭君》二首时(注:当时白居易只有十七岁)已大不相同”,“显然是借题发挥,别有寄托。”此诗作于白居易仕途失意之时——“安史之乱”的硝烟未尽,大唐帝国开始由盛转衰,作者也正经历着人生的重大转折。痛定思痛,无论是国家的变故还是个人的遭遇,都深深地触动了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正如霍松林在《诗的形象及其他》中指出的那样:“白居易那些‘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诗歌,都不是从概念出发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从被生活事件激起的情绪的根本上培养出来的。”[2]
艺术源于生活,诗歌是情感的载体。我们结合作者当时的经历,就能够深刻地理解他的诗歌。昭君容貌出众,理应得到“椒房应四星”的礼遇,正如作者才华横溢,本该受到朝廷的重用,从而施展平生的抱负。可现实总是和理想相差太远。昭君与乐天,均被疏远——一个远嫁大漠,一个寄身异乡。“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坎坷命运,让作者找到情感的共鸣,精神的皈依。借助于这首诗,白居易向我们传达出了昭君之悲怨,同时间接写出了自己之胸臆——虽为借古咏怀,却是诗人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
三、情理并现——是感伤也是讽喻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情是诗之根,义是诗之实,二者指的是诗的情感和义理。在这首《昭君怨》中,白居易正是由情发端,最后归于义理的。从全诗来看,白居易对昭君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借昭君抒发出了压抑于心中的怨恨,但这还不是作者的最终目的,他要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来“美刺”时政,以实现自己的诗歌创作理想。在《与元九书》中,白居易对自己的诗作进行了简要的分类,他说:“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谓之‘讽谕诗’;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谓之‘感伤诗’。”这首《昭君怨》,作者将其归入“感伤诗”一类。笔者认为,本诗写于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之后,其人生经历了巨大的转折,内心难免有感时伤事的情绪;同时,除了这种个人的哀怨之外,我们也能看到作者对封建君王薄情寡恩、不辨美丑的指斥,归结起来可以说这首《昭君怨》兼有感伤、讽喻双重特色。感伤,是为抒写一己之怀抱;讽喻,是为达到美刺时政的目的,二者并不矛盾。
相较白居易以前诗人的作品,这首诗的一大亮点是:将造成昭君不幸命运的根本原因归结到最高统治者汉元帝身上——“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蒋方教授在《昭君与唐诗》中指出:“白居易公然表示不同意长期以来对画师的谴责,他指出昭君美而被弃的原因应是君主不识贤庸,又缺恩少义,批判尖锐而词锋锐利。”[3]白居易结合切身经历,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相较于杜甫《咏怀古迹》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的隐晦的批评,白居易不避嫌疑、平白直露的表达是对自己倡导的诗歌“讽喻”功能的大胆实践,这在当时来说,无疑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
四、结语
白居易利用了昭君出塞这一历史题材,但却不受历史事实本身的局限。他勇于探索,推陈出新,对昭君这一文学形象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发掘,既隐喻了自身怀才不遇的悲愤,同时不忘对统治者加以劝谏,而后者也是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理想的积极践行,从而使这首诗达到了叙事、抒情与说理的完美融合。宋代伟大的改革家和文学家王安石所写的两首《明妃曲》中分别出现了“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以及“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的诗句,其中多少是受了白诗的影响吧。
注释:
[1][3]蒋方:《昭君与唐诗》,《昭君文化高层论坛论文集》,第364页。
[2]霍松林:《诗的形象及其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第108页。
参考文献
[1]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王安石.王文公文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3]杜甫.杜工部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7.
[4]储大泓.历代咏史诗选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一书在手,诗情画意并茂。诗集中她的摄影作品,多以山和海为题材,有着苍茫、广袤的深邃意境,让我想起列宾的油画,想起飘荡在辽阔的原野和白桦林上空的俄罗斯民歌。
第一首诗就不容置疑地将你的眼睛和心灵俘获:“一座山的消失/是一座湖的解放/黝黑的巨石是天空遗落的印章/阿波罗用它寄走黑夜//太阳只有一个/影子却是那么多/时间的记忆/是永不熄灭的幻觉//谜底一样沉默的/是雪的速写/总有什么正在缓缓落下/这一刻也许就是一切……”
是的,这一刻就是一切。这一刻,我们(读者)和潘红相遇在去往精神家园的朝圣途中,用心灵热情相拥,用诗句互相取暖。
在潘红的诗集中,像这样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灵魂、信念……的追问和求索,富于哲思和灵性的诗句不胜枚举:
“更多的时候/快乐是朵盛开的黑玫瑰/语言是一座独木桥”(《穿过时间厚厚的墙》);“祈祷是包扎伤口最后的仪式/金殿是温暖的寄托/如今需要的只剩这么多”(《祈祷是最后的仪式》);“寂静的子夜/一个倒影足以惊醒一生的想像”、“月亮即使不是渐僵的花瓣/也是我今晚最后的故乡”、“登上所有看得见的山/却无法到达预期的海拔”(《登上所有看得见的山》);“生命距离沧桑究竟有多远/也许只隔了一道浅浅的沙滩”、“在比黑夜还要深的地方/我盛开过了/时间从此不再荒凉”(《生命距离沧桑究竟有多远》);“大海好深/深到需要耗尽一生拯救自己”、“诗人只用一个字/就透支了所有的忧伤”、“昆虫再小也有它高高在上的快乐”(《我是我来世的岸》);“风在天边静静取暖/大海在别人永远打不开的书里自言自语……/岁月在一摞纸上悄悄变黄”(《在别人永远打不开的书里自言自语》)……
这样的诗句还不够真挚、深刻、生动、独特吗?饱满的气韵、灵动的风骨、奇异的想像、简洁的表述……这是潘红关于生命、心灵、精神与理想的珍藏和回味,它唤醒了置放于我们蒙满尘垢的心灵深处的相同记忆……
如果说太阳是诗人晒干回忆的温暖烙铁,月亮则是她无法拒绝的明媚忧伤。在潘红的记忆深处,埋藏着许多难以挥去的伤痛往事:当她还是一个柔弱、羞怯的小女孩子,父亲被错划成。子女任人欺凌,有人竟恶作剧地把潘红平时最害怕的活蹦乱跳的蛇,塞进她没有防备的衣领……因为家庭的原因,青年时代,潘红的大学梦几经挫折,差点与她失之交臂……
爱与哀愁,在潘红的诗里变得凝重却又迷人:“谁在月亮沉默的时候/悄悄卸下面具/在离神最近的地方/陪太阳哭泣”(《在离神最近的地方》);“冷风吹疼了回忆/梦在岸边一夜间老去”、“夜晚是一本书/忧郁被黑暗无限放大”(《一片叶子就是一片森林》);“一本打开的书/鲸吞了我一生的睡眠”、“有一种疼不动声色/有一种眺望无关视觉/有一种泪注定要流回血液”(《停留在太阳盛开的瞬间》);“从里到外/突然被掏空/一切似乎都在转身离开/思念的海悄悄起风”(《远方远了》)。
苦难不可以拒绝,但是,可以超越。熟读潘红的诗,我发现,总有一束明亮的神奇之光、神性之光,贯注全书,引领诗人穿越黑暗和严冬设置的狭窄、崎岖山路,走向光明、辽阔的艺术、人生大野。
《融入这样一束光》是潘红追求生命之光的动人诗篇:“没想到突然泪流满面/但我知道今晚/注定又是不眠之夜/整个世界在黑暗中睡去/只有山醒着……”
不眠之夜,诗人打开窗户,任由心灵素面朝天,谛听往事穿堂而过,忧伤如无处不在的月光,将诗人慢慢浸透……“用一个字当咒语/可以完成世上最壮阔的穿越/用太阳做邮戳就有希望找到生命的三原色/秋天的落叶常在春天的枝头撒野/融入这样一束光/已经拥有一切……/即便整个世界在黑暗中睡去/只要爱醒着”。
这个可以当咒语的字就是爱,这束神奇的光就是爱,爱醒着,爱的光芒,永远不会熄灭:“今天你们谁都躲不开/你们终身守护的灵光闪耀”(《穿过时间厚厚的墙》);“给我一个可以许愿的星空/我会把一切和盘托出/求一束灵性的灯火”(《祈祷是最后的仪式》);“在离神最近的悬崖上/我和一只奔跑的松鼠突然相遇/一缕阳光擦亮整个世界”(《远到只能用风来丈量的地方》)。
在这本诗集中,最令我难以忘怀,读后可说是刻骨铭心的,还是《曾经的高贵一如往昔》:
“好多年前/我看见一本书/偶然掉进燃烧的炉子/来不及挣扎/甚至无声无息/蓝色的火焰灼热得让我/屏往呼吸//字迹在瞬间模糊/颜色逐渐暗去/空荡荡的炉膛里只留下/焚烧后一具黑色雕塑般的身躯/所有的页码依次重叠/曾经的高贵/一如往昔//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办法忘记/那个寒冷的日子/那一场寂寞/又惊心动魄的/一本书的葬礼//一切的一切/只要真的燃烧过/心灵的密码/绝不会轻易消失/激情化作灰烬/无声无息/默默印证火的真谛”
关键词:海子 诗歌 悲壮 境界
初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下简称《面》),也许能比较容易体会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 “诗人想象的尘世,一切都那么新鲜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积极、昂扬的情感”[1](P28)但疑问随之而来,一个具有如此积极、昂扬情感的诗人,为什么不久后选择自杀?他的诗与人究竟存在怎样的内在关系?我想,无视《面》诗的悲凉因素,仅仅把它看成一首阳光般的诗,显然缺乏某种说服力;而过于强调诗歌中的悲凉因素,忽略文本整体传达的情感基调,又易将抒情主人公解读成一个对抗现实、排斥人类的异类。柴国华老师大胆探究“悲凉缘何而生”,并进而得出“与现实对抗失败而引发的挫折感,对人的排斥而形成的孤独感,自我分裂而导致的困惑感,是悲凉情绪产生的必然”[2]的结论。这无疑是有道理的。然而,笔者认为过于强调诗中的“悲凉”基调,又极易忽视《面》诗的崇高境界。更准确地说,《面》诗的悲凉近乎一种悲壮(有人称海子为“诗歌英雄”),一个执意辞世的年轻人,还真诚做出一种拥抱尘世的努力――尽管只是一个匆忙的姿势;满怀善意祝福别人的幸福――即使那幸福与自己无干;唱出温暖而决绝的离歌――临别前还要打扫干净自己的小屋,郑重声明“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海子的这种决绝选择是以尊重、祝福他人乃至大众生活为前提的,这与极少数悲观厌世者疯狂报复社会殃及无辜的行为有着天壤之别。《面》诗仿佛一幅亮丽的图画,上面零星点缀些素洁的白花;又如一支舒缓的协奏曲,偶尔流露出悲凉之音,这是一首用昂扬的调子唱出的告别曲。笔者试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告别的姿态
海子的挚友、诗人西川曾经指出,海子是个具有“自杀情结”的人。他在自己的诗中反复、具体地谈到死亡――死亡与农业、死亡与泥土、死亡与天堂,以及鲜血、头盖骨、尸体等等。甚至在生活中,也曾与别人谈论过自杀的方式。因此,细读《面》诗,我们不难想象出诗人的那种告别的姿态。你看,他设想“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和每一个亲人通信”……不就隐约地传达一种信息:今天,海子并不幸福,他远离世俗、自我封闭,“明天”的美好实则是对“今天”的否定。众所周知,海子不会跳舞、游泳、骑自行车,也不看电视、听录音机乃至收音机,也无意于结婚成家,一直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海子似乎拒绝改变他生活的封闭性。他宁可生活在威廉・布莱克所说的‘天真’状态,而拒绝进入一种更完满、丰富,当然也是更危险的‘经验’状态。”[3](P924)所以,诗人在设想过“明天”的种种行为之后,又随即决绝地声明“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反过来否定了“明天”的其他可能性,而执意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为辉煌的诗歌理想殉身。他几乎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即将飞离尘世的鸟儿,盘桓在河流和高山之间,深情地凝望广阔无垠的大地,用一连串的祝福向世界做最后的道别。正如燎原先生所说:“这首诗温暖、晴朗,与世界一团和气。但当你读到‘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你觉得他已经完全把自己视做‘尘世’之外的人了。他真的已完全与这个世界和解,但那不是浪子回头的和解,而是彻底解脱,他沐浴在天堂之光中与现世的和解。”[4](P253)
二.温暖的寄言
“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在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春天,十个海子复活》)临近自杀的海子,自道“野蛮与悲伤”,但也依然表达着对世界的“热爱”。我们不赞同海子的自杀行为,却不能无视他的赤子之心。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从《面》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温暖和明朗、豁达与淡定、善良及博爱。如果说,海子身上存在着一个分裂的自我,那么这一自我并不以否定世俗生活、鄙视人类而无限膨胀。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和每一个亲人通信……这些普通人生活里的内容,一下子变得亲切而富有诗意,他禁不住把祝福送给所有的人,充分说明诗人并不刻意对抗现实和对人排斥,他的内心柔软,充满脉脉温情。当然,生活中的诗人离群索居,不谙世事,他的确不愿进入柴米油盐的庸常生活,但他并不否认其中也有幸福,或者说,他义无反顾投身于艺术的世界,但并不因此鄙视别人追求“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看轻家常的“幸福”。在此意义上说,海子有一种回归世俗的愿望。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句却最终表明,海子意识到难以“鱼和熊掌兼得”,宁愿舍生而取诗歌之“义”。关于海子自杀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解释已经很多,此处不再赘言,我只想说,海子的死令人悲伤和痛惜,但苟活者没有任何理由过分解构他的《面》诗,既怀疑海子感情的真诚和善意,又把读者对于海子诗的热爱归之于“病句走大运”[5](P261)。试想,一个仇视人类生活、排斥平凡大众的海子,很难得到世人的理解和持久热爱。王国维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捧读着一个逝者沉甸甸的祝福,你能说《面》诗“无境界”?
三.生活在别处
海子是一个献身于诗歌理想的人,他很喜欢诗人兰波的诗句“生活在别处”,也曾把“在最远的地方,我最虔诚。”视为他终生践行的一句名言。痴迷于想象世界的激情,抵消了诗人对于世俗幸福的留恋。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面》诗表达着诗人的困惑,不如说表达着他对自我理想的再一次确定。三次出现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大海”,的确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海,“而是诗人设置的一个精神对话者或是灵魂归宿地”[2]。它召唤着诗人英雄主义的激情,最具“别处”的独特魅力。其实在很多诗人笔下大海都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境界。普希金赞颂“自由奔放的大海”, 称之“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致大海》)。莱蒙托夫则温馨地想象搏击风浪的快乐:“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仿佛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帆》)在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成名作《天边外》中,具有诗人气质的罗伯特在病终前还要站立于山巅眺望他一直梦想着的大海。……即使是死亡这一生命的终点,同样具有“别处”的特征,吸引着诗人平静地看待。“如果我死亡/我将明亮/我将鲜花怒放。”(《太阳・土地篇》1987年7月)“我把天空还给天空/死亡是一种幸福。”(《太阳・弑》1988年9月)。这些都表现了海子高傲而痛楚的赴死激情。他之所以在遗言中申明“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正是为了拒绝他人对自己死因做世俗角度上的猜测。因此,这无疑是他形而上而死的最有力的证据。”[4](P240)所以,《面》不是一首自诉失败、充满困惑、悲情难抑的挽歌,而是一首自我确认、爱心涌动、境界高远的绝唱。他想象着“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坚定而自信地离去,徒令世人扼腕叹息。海子用他的死启示我们思考活着的意义。必须说明的是,海子的选择带有强烈的个人化色彩,后人不应去模仿、效颦。
18世纪的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曾经充满敬意地描写了天鹅告别世界前的歌唱:“在一切临终时知道感动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无疑地,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谈到一个大天才临终前所做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无限感慨地想到这样一句动人的成语:“这是天鹅之歌!”[5](P68-69)无疑,海子的《面》诗,是属于这个年轻诗人的“天鹅之歌”,是充满温暖而悲壮的生命绝唱。
注 释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柴国华.悲凉缘何而生――从文本出发,再谈[J]名作欣赏.2005(5,上半月刊):101-103
[3]海子诗全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4]燎原.海子评传(修订本)[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
摘要: 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代表,顾城的诗歌呈现出黑白两极性――白色的童话和黑色的深渊。自然、童心、女性等关于爱和美的要素构成了一个唯美梦幻的童话世界,而恐惧情绪、悲剧意识、毁灭倾向同样潜藏在黑色的深渊中,黑白两极的对立造成了诗人精神的裂痕,但也成就了“精神现象学”意义上的诗歌。
关键词:《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童话;深渊
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顾城一直被冠以“童话诗人”的美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也成为顾城最广为人知的诗句。但纵观顾城一生所作的诗歌,在单纯美好的画面之中,却掺杂了大量消极的死亡意象,他用诗歌所构筑的,不只是一个唯美梦幻的童话世界,也暗含了黑暗可怕的毁灭深渊。这正是顾城诗歌的两极性特质,童话是白色的一极,深渊是黑色的一极,黑白两极的对立造成了诗人难以愈合的精神裂痕,却成就了具有“精神现象学”意义的诗歌。本文以顾城写于1981年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例,阐释顾城诗歌创作中的黑白两极。
一、白色的童话
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题注中,顾城写道:“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1](p135)这一刻的顾城是向往光明的,他的诗的确具有给人光明的一面,这种“白色的光明”[2](p9)交织出白色的童话世界,表达了顾城对美的极致追求。在他用诗歌描绘的童话世界中,“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他的叶子”[1](p215)(《门前》),人的生命和自然万物相融合,而诗人只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幻想是他的“妈妈”,美是唯一的真实。正如1980年舒婷写给顾城的诗:“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兰的花/你的眼睛省略过/病树颓墙/锈崩的铁栅/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着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童话诗人――给G・C》)[3](p173)笔者认为,在顾城白色的童话世界中,自然、童心、女性是其关键构成要素。
舒婷提到的“星星、紫云英、蝈蝈”是顾城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这些自然界的事物与诗人的生命融为一体,在诗人的幻想中构成梦幻的童话。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顾城写下:“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画下丘陵――长满淡淡的茸毛/我让它们挨得很近/让它们相爱/让每一个默许/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1](p136)。可见,诗人敏感且善于幻想的心为他笔下的万物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在拟人和通感手法的运用中,每一个美好的刹那都被细心捕捉。
顾城与自然的亲近融合和他童年时期随父亲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有关,物质的贫乏与田园的诗意赋予了顾城写作的冲动,“随着春天的来临,他发现那里富有给自己带来灵感的大自然”[4](p83)。后来,他又读到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的世界使他远离了现实的烦恼,也为他的诗歌写作提供了重要意象。正是在对自然的幻想中,他捕捉到了每一个“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的时刻”,并期待着像“燃烧的烛火和枫叶”一样的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自然,顾城始终在以一颗童心书写,“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不是一个比喻,而是他拒绝长大的心声。时期看到的暴行和混乱使他在现实世界中感到不安,此后他彻底躲进了作为一个儿童所看到童话世界,正如他在《给我的尊师安徒生》中所说:“我愿在这里安歇/在花朵和露水中间/我将重新找到/儿时丢失的情感”[1](p48)。拒绝长大使他始终无法走出童年那个关于“彩色蜡笔”的幻想,因此25岁的他仍是“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做着关于“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的梦。但也正是因为童年情结,顾城才能以一颗童心写出童话般纯粹的诗歌,正如他自己所说:“写诗就是一颗赤子之心。”[2[(p45)
童心使顾城以纯真的眼光构筑自己的世界,也使顾城如一个缺爱的孩子般迷恋与崇拜女性,在顾城的童话世界中,女性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顾城把人类世界分为两类:男性的和女性的,在他看恚骸澳行允抢肟了生命本源的绝望体,惶惑弱小,所以终于伪造出强大的社会生活来。女性是上天光辉的显示,却不会看见它。男性能够看见,但他们是黑夜,所以不能接近这个光明。”[2](p41)他认为,女性是“美”的化身,因此他在诗中写下:“我的爱人/她没有见过阴云/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1](p136)。
自然、童心、女性,顾城用诗歌构筑的童话世界是至美的世界,是孩子的眼睛才能看到的梦幻王国,诗人关于“美”的一切构想也都建立在这张“心爱的白纸”上。由此观之,“童话诗人”的美誉是顾城当之无愧的。
二、黑色的深渊
顾城诗歌中唯美的童话世界为他博取了鲜花、掌声和“童话诗人”的美名,但为其诗歌建立起深刻性和复杂性的却是潜藏在白色童话背后的黑色深渊。恐惧情绪、悲剧意识、毁灭倾向,这些都与前文所述的白色童话世界格格不入,显现出诗人灵魂中潜在的黑色的一面。
顾城曾说:“我的所谓童话,并非完全生自自然状态,实际上源自文化革命给我造成的恐惧。”[5](p310)这一源自童年的恐惧心理伴随了顾城的一生,也在他的诗中流露出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虽然大部分都在描写“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的时刻,但不可忽视的是,他在纸角画下的自己是一只树熊。诗人对自我的刻画和本首诗前半部分的美好世界截然相反,“没有家”并“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发愣”的树熊形象表达的是一种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恐惧情绪和手足无措的不安。它害怕爱人“忽然掉过头去”,害怕“爱情的痛苦”,更害怕“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的时刻最终不会出现,因为诗人早已知道,最终“我没有领到蜡笔”。
这就是顾城的悲剧意识的体现,他一生向往和追求美,却也固执地相信:“美和希望,终究会离开我们。”[2](p19)顾城信仰爱情,也信仰革命,他说:“这些使我感觉到的是人的那种真切、纯粹。”但是他又说:“当我说‘真美啊!’的时候,它们不会停留下来,它们就消散了。我接受不了的就是这个消散。”[2](p14)这一关于“美的消散”的哲学观反映了顾城一生所经历的求美不得的痛苦彷徨,他向往的唯美世界和现实世界存在极大反差,而他深知自己无力改变现实:“我和这个世界对抗的时候,就像一只小虫子在瓶子里碰撞……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命的矛盾。”[6](p408)
在恐惧情绪和悲剧意识的双重挤压下,顾城最终被推向毁灭的深渊。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结尾部分,“没有领到蜡笔”的“我”选择撕碎“心爱的白纸”,这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选择不仅是诗中“我任性”的表现,也是潜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毁灭倾向。笔者认为,这是时期的经历在顾城心中埋下的潜意识。他在回忆时曾提起自己看到死人的经历,并表示:“从那以后,人生在我眼里就变了样子。”[7](p222)可见,在顾城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他所看到的暴行和对生命的践踏不仅让他感到恐惧,更在潜意识中形成了他心灵的阴暗面,这一黑色的深渊在他的诗中流露出来,也在他的人生结局中付诸实践。
三、精神的裂痕
顾城的诗歌是白色的童话,描写了自然、童心、女性等一切关于爱与美的事物和情感,顾城的诗歌也是黑色的深渊,潜藏着恐惧的情绪、悲剧性意识和走向毁灭的倾向。笔者认为,这黑白两个世界都是极端化的,互为彼此的对立面。现实中不会有“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羽毛和树叶”终将归于泥土而非“天空”,“爱情”难免会有或多或少的“痛苦”,从诗中绝对理想化的愿望可见,顾城笔下白色的童话世界是作为现实的反面、理想的最高境界而设置的。Y束,肆意的暴行和无休止的混乱暂告终结,但这段童年经历在顾城眼睛里留下的“黑色”的沉淀不会消除,因此他内心黑色的深渊是过去痛苦经验的延续和扩大化。这黑白两极拉扯着顾城的心灵,最终造成了诗人精神的裂痕,但也因此成就了“精神现象学”意义上的诗歌,为他的诗增加了思想的深度和灵魂的重量。
顾城曾说:“我十多岁的时候跟着全家下放到农村,就想有一片土地,用土筑一个小城,城里边种上土豆,可以背着弓箭在城上面巡视,不时地向外面放几箭。这是我童年的梦。”[2](p142)顾城的这座城是一个充满爱与美的田园,他的一生都在为筑城而梦想着、书写着。但是,天生的敏感固执和童年经验带来的恐惧与悲剧意识又使他最终选择了弃城,怀着对白色童话的梦想,步入了黑色的深渊。
参考文献:
[1]顾城.顾城的诗[M].北京:人们文学出版社,2012.
[2]顾城.顾城哲思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
[3]舒婷.舒婷影记[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顾城.最美的永远是明天――剪接的自传[M].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
[5]顾城.顾城文选(卷一)[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作业;扎实基础;开发潜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我在对以上内容的阅读中想到,作为语文课程一个具体而重要的环节――语文作业,又该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呢?
在对新课标的解读中,我发现它自始至终未提及“训练”一词。新课改下的语文作业设计,无疑需要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有如下几点心得,望各位不吝赐教。
一、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就是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按照教师的要求,预先自学,动手操作的过程。其最大特点是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边读边思,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每接一届新的七年级学生,我就会在开学伊始,协助学生先分好学习小组,小组以四到五人为宜。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以主题单元为教材组元形式的教材,立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多元发展、立足于对学生进行人生意义、道德取舍、个人修养等多视角的人文精神熏陶。
通过七年级开学后一个星期对学生预习欲望的激发,在预习要求得到明确、预习方法得到有效指导和充分实践,一个学期之后,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学习小组成员间已经建立起很好的默契。
现在,在每篇课文讲授前,学生已经能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设计要求,在课本上用铅笔完成预习作业了。包括写生字词解、分段、归纳段意及中心大意;查找关于作者的生平简介和写作背景;做部分练习填空,解答疑难并适当提出疑难。
下面我以自己在八年级下学期中的教学实践为例加以说明。预习《海燕》,我要求学生在对作者高尔基和这篇作品的时代背景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领会文章的主题。预习《陋室铭》,我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中自行体会“铭”的文体特点,并感受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在预习作业这一环节,我通过朗读、积累有关作品作家的文学常识等细节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通过自行领会文章主题、感受作者情怀等方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事实证明,学生由于做了预习作业,心中有准备,课上学习就主动,并能积极地讨论、交流;由于做了预习作业,学生在课前就了解了哪儿知晓,哪儿不懂,在课上就能有的放矢地学习,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堂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火药’。”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点燃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作为课堂教学重要一环的作业练习,在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应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做作业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课堂作业的内容就不能局限于课内,也不能把书面作业作为作业的唯一形式。
在新课标指导下,广大教育工作者摸索出“讲练结合,边讲边练”的新模式,即教师在学生练习中讲解,学生在练习中学习。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练习效果,才能实现课堂练习的有效性、高效性,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当堂认真做完。
如,我在《散步》一文的课堂教学中,投影了该文的写作特点:(1)构思巧妙,结构精巧;(2)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议论;(3)以小见大;(4)语言富有表现力。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在原文中找出最能表现这一写作特色的地方,并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又如,我在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的课堂教学时的一个案例:
师:考考大家,谁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生:回答。
师:看来,难不倒你们,那这四部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呢?知道多少说多少。
生:相互补充、明确。
师:这一次的名著推荐与阅读是《水浒传》。在一百零八将中,你喜欢哪几个?为什么?
生:交流。
师:水浒英雄各有绰号,与同学相互考问,看记住了哪些好汉的绰号。
生:相互考问。
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作业,化难为易,学生的参与性强,热情也高。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作业的看法,即作业不再是负担,而是乐趣,是创造。
三、家庭作业
做作业的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挖掘学生的潜能。
如,在学习《古代咏鸟诗三首》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项家庭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闻雁》《池鹤》《迎燕》。
(2)体味诗人的审美情趣,领会诗人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3)课外再积累几句咏鸟的诗句,并比较阅读。
第一项作业是巩固练习,旨在积累语言;第二项作业是诗歌鉴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第三项作业是拓展延伸,期望学生迁移学法。这三项作业难度依次提高,适应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我把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挖掘语文潜能。
如,在学习了《专题 叶》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叶脉书签。书签制成后,学生还自觉分送给父母、老师、同学。学习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后,我让学生自己去网上或报刊上查找资料,用科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碰到的奇怪现象。
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搜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综合能力。
总之,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摇篮。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在作业中注重扎实学生的基础,开发学生的潜能。用新的课程理念设计语文作业,让学生喜欢语文,喜欢语文作业。
感悟人生,感悟青春,感悟之中,我在成长!共同阅读关于八年级关于成长感悟的作文,请您阅读。
成长感悟作文1成长的岁月像流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过了小学时光,成为了一名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是中,我们一定会接触到许多新事物,同时也对生活有了自己的感悟。
记得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天,小狗和小猫出去找吃的,它们找到了一个大鸟蛋。小狗说:“太好了,还找到了一个蛋!”小猫说:“太糟了,只找到了一个蛋!”突然,大鸟蛋裂开了,钻出来一只小鸟。小狗说:“太好了,我们有了一只小鸟!”小猫说:“太糟了,吃不成鸟蛋了!”妈妈讲完故事后,对我说:“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两个小人,一个叫‘太好了’,一个叫‘太糟了’,你喜欢哪一个呀?”我说:“当然喜欢‘太好了’。”妈妈说:“对,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要换一种角度去想,让‘太好了’住到你心里,把‘太糟了’赶走!”
小时候并不太理解妈妈所说的话,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开始逐渐体会这个故事的含义。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山东旅游。我们去了著名的崂山。当我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突然下起了暴雨。我们只好急急忙忙地往山下走。同去的叔叔阿姨都纷纷抱怨:“真倒霉,好不容易出来玩,却遇上了下雨!”我本来心里也有点不高兴,但我突然想起了妈妈说过的那句话。于是我对爸爸妈妈说:“太好了,我们好幸运啊!”爸爸妈妈不解地问:“怎么太好了?”我说:“你们看,雨中的崂山隐隐约约、朦朦胧胧,就像一幅水墨画,这是多么奇妙的景色啊!”我一蹦一跳地走在路上,一会儿伸出手来去接落下来的雨滴,一会儿又去摸摸花草上的雨水,嘴里还哼着歌,心里可高兴了!叔叔阿姨们被我的情绪所感染,也露出了笑脸,有几个大姐姐还跟我一起唱起了歌。这次雨中游崂山成为了我最美好的记忆之一,也让我更加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许多许多,也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一天天成长,一天天感悟,才会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当我遇到困难时,当我遭遇挫折时,我都将勇敢乐观地面对。我相信,成长也许会有烦恼,也许会有痛苦,但成长带给我的感悟最终一定是快乐的!
成长感悟作文2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从牙牙学步直到步伐稳健,你都经历了什么?小苗从顶破土地直到撑开叶子,都经历了什么?答曰:是成长。你有没有想过,成长是什么?成长是一种过程么?成长是一种见证么?成长是一种感悟么?其实都是。跑开妈妈的怀抱奔向泥土里玩过家家,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其实只是因为我们长大了,我们想试一试自己的翅膀里。成长,其实只是一种过程。
因为岁月年轮,我们开始成长,从小长到大,有过成功与是失败,挫折与努力。你有没有想过它们背后是什么?任何事情都是有双面性的,成长也是一样。如果说,你某件事情做成功了,那背后更多的,还是骄傲自满,但如果失败了,更多还是决心努力。所以说,不要把成长想的太糟糕。也许你收获的远远超过失去的。
成长,其实只是一种感悟。回头望望十几年成长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结局,一个不同的结局,从结局来看,也许你这个故事是成功的,但其他的呢?你我都不能保证。成长,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时时都伴这你。当你再度挫折时,当你再度犹豫时,它会让你看到先例,不要认为,过去的日子就过去好了。其实,过去的日子里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不同与其他的启示、寓言。成长,其实也只是一种见证。从不懂事的你我变成帅气的小伙,漂亮的姑娘,你都经历了什么?成长只是见证了大家都看得见的一个问题,只是见证了你的身高、你的体重。用岁月来表达,用年轮来表示。成长用特殊的方式见证了你我。制造了你我已懂事的铁证据;制造了你我已愈健康的铁证据,只是见证了我们已不是小孩子。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成长却不间断,每一次,到希望在挫折、失败中爬起,在挫折、失败中寻觅自己,不让在挫折、失败迷失自己,珍惜每一次成长。
成长感悟作文3“男孩女孩的梦幻,是七彩斑斓的翅膀,天南地北时时刻刻,鲜艳的歌声都在开放。”这是我们花季少男少女的真实写照,我最喜欢这美妙的诗句,便是出自钟代华叔叔所着《迎面而来》的诗集中。
在这本《迎面而来》里,钟叔叔写的诗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十分相符,他以流畅的诗句描绘了我们学习生活的心声。例如那篇《悄悄的,我们开始交头接耳》。这篇文章就写了老师讲课的精彩消失后,同学们就开始交头接耳。因为昨晚的作业做得太久太累,失眠已成家常便饭。明知这是一种错,但也无可奈何。每天上课时,都会有一些同学在下面悄悄地交头接耳。但我们谈论的永远不是学习,而是自己业余的生活。因为我们不想整天都沉浸在书本、作业之中。我们向往如诗般美好的学习,轻松自在的学习,吸收知识的营养。
还有,《逃向梦乡》这首诗歌。讲的也是书山越来越高,题海茫茫,就是深夜也在做作业。所以,同学们想逃向梦乡。对,因为只有在梦乡才能如释重放,只有在梦乡才能痛快玩耍,只有在梦乡才能暂时拥有一处少年的远方。
在这部诗集中,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当代少年蓬勃鲜活而又色彩班驳的世界。钟叔叔也写出了我们少年儿童的灵与肉、歌与笑、情与泪;写出了我们对大千世界的思考、渴望与探求;揭示出我们内心多彩多姿的情愫,使我们少年儿童看得心跳,读得热血沸腾。从中,我也体会到了成长的点点滴滴。
成长感悟作文4成长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新事物,也一定有感悟的。
一
“爸爸!我知道天上有多少星星了。”小小的我骄傲地仰着下巴看着正对我微笑的爸爸说。“噢?真的吗?那么有多少颗星星呢?”爸爸依旧微笑着。“嗯,是……是八十六颗。”我兴奋地答道。“哈哈……”爸爸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你……你笑……笑什么?”我小脸胀得通红,“真的是八十六颗,我昨天晚上亲自数的。”“哈……傻丫头,天上的星星你能数得过来吗?一个银河系里的星星就有成千上万个,宇宙里又有许多许多的星系,那么多的星星,你能数得过来吗?”爸爸边笑边说。“我昨晚就是数了八十六颗星星。”我固执地答道。“你看到的只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一部分,另外还有数也数不清的星星呢!”爸爸解释道。“那……什么叫银河系啊?还有,银河系里的星星怎么那么多啊?”我问道。“哎!说你也不懂,反正你记住天上有数不清的星星就对了。”爸爸不耐烦地走了。“噢”我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天上有许多星星,数也数不清。
二
“喂!你过来!”小学老师愤怒地向我吼道。我乖乖地低头走了过去,我知道这次考试没有考好,老师很是生气,“你啊!你要知道,一个好学生变成一个坏学生很简单,可一个坏学生变成一个好学生就难了!”老师教导着我。我心里很难受。我开始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第二次考试取得了优秀成绩,望着老师的笑脸,我明白,只要努力,坏学生变成好学生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三
我和爸爸在水门塘的大坝上练自行车。一路上坷坷碰碰。四周一片漆黑。左边是一排树,发出阴森森的“沙沙”声响。右边是水,在风的带动下“哗哗”作响,仿佛马上就要蹦出一个水怪似的。我骑着车子,走在那凸凹不平得简直不能称为路的路上。我怕,因为随时都有从车上摔下来的可能,再加上两边的恐怖景象,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某个鬼故事开头的环境。突然,我眼前一亮,一片光穿透了这恐怖的漆黑。我加快了速度向那片光骑去。我走到了一片柏油马路上,四周都是路灯,路平整得让人感觉不到一点儿轻微的颠波。爸爸对我说:“这就是人生,当你努力,经过一段凸凹不平的路,不怕那些阻碍你的绊脚石,你会赢来一片光明。我感悟,噢,这就是人生。
仰头望着天空中繁星点点,回味成长的感悟。随着感悟的加深,我们逐渐成长,我们会逐渐了解未知的区域,在感悟中,我们成长。
成长感悟作文5人生途中,有些是无法逃避的,比如命运;有些是无法更改的,比如情缘;有些是难以磨灭的,比如记忆;有些是难以搁置的,比如爱恋……与其被动地承受,不如勇敢地面对;与其鸟宿屋檐下,不如击翅风雨中;与其在沉默中孤寂,不如在抗争中爆发……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只要走过去,人生就会更精彩。
青春时代是充满幻想、激情和纯真的时代,也是生命枝叶正旺盛地伸展、最需要精神光照的时代。让我们仰望星空,拓展想象,沐浴人类文明之光,在与无数学者的对话中探寻未来之路,逐步构建自己健全、充实、美好的精神家园。
有些时候,我在想:幸福,到底是怎样的?我想幸福应该是一种感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其实,幸福很简单,就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个用深厚感情爱你的爱人和一群值得信赖的朋友。要学会快乐,遇事只要多往好处想想,就会快乐,就像如果我们掉进沟里,我们都可以设想说不定刚好有一条鱼钻进自己的口袋。要学会交往,因为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种缺陷;但是也要学会独处,缺乏独处的能力,耐不住寂寞,离开人就活不下去,也是一种灾难。要学会用左手做一些事情,即使会远远不如自己的右手,因为左脑也需要休息,右脑也需要工作,二者融合,定能尽效其力,聚而博远。有些时候,我们需要一种危机,来激发我们的潜能,唤醒我们的内心深处掩藏的人生激情,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的平庸,多数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激发自己的潜能,在平淡机械的生活中埋没了自己,不要害怕,要勇于拼搏。如果能够用享受寂寞的态度考虑事情,在寂寞的沉淀中反省自己的人生,真实的面对自己,就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更广阔的天空,包括对理想的坚持,对生命的热爱,和一些对生活的感悟。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钱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过多少人,有多少人怀念你。人们总是寻找真爱,却往往擦肩而去,不是这个时代远离了爱情,而是人们一开始就没有想过用一颗心去坚定的温暖另一颗心,不是爱情不再永恒,而是浮躁和易变的心。
(课型:公开课。内容:赏析鲁迅经典小说《故乡》中饱含的作者复杂的人生感受以及作品主题的多元性。听课人员:全校语文教师。)
课堂上,主讲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欣赏并领会作品中饱含的作者复杂的人生感受的:
师:《故乡》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散文诗”,就是因为这个作品极具抒情意味,处处饱含作者诗意一般的情愫,甚至都可以从唐诗宋词中找到印证作者感受的诗句。
例如,开头一句“我冒了严寒,回到了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这短短的一句话,“二千余里”、“二十余年”包含了一个天涯游子怎样的情怀?可以用哪首诗词概括?
生:游子思乡的情怀。马致远的《秋思》可以概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西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非常好。这首词就很恰切地体现了作者作为漂泊在外、辛苦奔波天涯游子的一腔思乡之情,异地奔波之苦便跃然纸上,正是思乡心切,所以不顾“严寒”风霜,扑进故乡的怀抱,想象着唱一曲团圆的歌。
生:此时是,“千万里,千万里,我也要回到我的家!”
生:此时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点头赞许)《秋思》这首词只代表本文丰富的人生感受之一;天涯游子的悲苦,可否从文中还有其它发现?仿照刚才的例子,找一个句子,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用诗词)。
生:“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一点加上闰土对我的恭敬,杨二嫂的讽刺等,有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感慨。可以用贺之章的《回乡偶书》来概括。”
生:(背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很好,《回乡偶书》抒发了水流花谢、物是人非之感慨,而在《故乡》中远非此,是否还有伯牙犹在,钟子期已不存的悲哀?作为美好事物的丧失,可以用哪首唐诗来形容?
生: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师:正是“人面桃花”这个意象,象征了作者曾经的知己少年闰土,它如一道优美的风景刻在作者心灵深处,让作者时时带着美好的纯情想起他来。然而现实无情地风化了这个美的续集,让作者与他曾经的知己咫尺鸿沟,这更加重了作者的悲哀心情。
生:(抢答关于知音的诗词)(略)
师:作者怀着一颗饱受创伤的游子之心,回到故乡怀抱,指望寻找到灵魂的家园,尽管现实是残缺的,难寻美好过往,但是,人的心灵还是需要润泽的,大自然在人的感情范围内也不允许存在空白,还记得崔颢的《长干行》吗?
生:齐背《长干行》。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师:这首小诗在经典的瞬间中以对话的形式道出了人类心灵幽处的一缕柔情。因为人的一生中,就如作者,绝大多数时间是要独立面对人世沧桑的,凄苦、寂寞是人难以摆脱的情愫。尤其是知音、真情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落,使它在理想中活跃起来,于是,作者用心灵揉捏现实的残缺,化为一轮理想的光轮,凝注它,便弥合了现实中的伤痛,获得一种诗意的珍藏——那金黄圆月下的海边沙地上的小英雄形象温暖了他今日的伤痛。
生:请看作者这段话“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它体现了“我”的孤独、悲凉、彷徨、无助等复杂的心情,可以用杜甫的名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来概括。
生:作为结尾部分,一扫悲凉气氛,作品出现了亮光,有一个经典名句:“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可以用诗人流沙河的《理想》来形容:“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光明。”
……
师:刚才众人评说,异彩纷呈。这篇作品包含了以上同学们说出的多种人生感受:有天涯游子的寂苦;有对人迁的人生感慨;有对美好事物不再的“人面桃花”情结,及知音难觅的惆怅;有孤寂、失落而产生的心灵深处的一缕优柔情怀;有失去了灵魂的家园的彷徨、悲凉;还有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期盼、追求等等。全文以其优雅的姿态,行云流水般的诗行,拨动了全人类内心的弦索,引起了人们内心深处不自觉的响应。
……
教学反思
一.师生品经典,语文即生活
鲁迅在中国的地位,目前为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鲁迅的好友郁达夫这样评价他:“当我们看到局部时,他却看到了全部,当我们见到全部时,他却见到了未来。”还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可怜的,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崇扬爱戴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旧上海的民众对鲁迅的盖棺定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曾说过“鲁迅是一棵独立支撑的大树”,并且还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圣人——孔子,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我不是圣人。”由此可见,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在《故乡》中,明确体现出鲁迅曾强调的文学启蒙的作用:第一,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从而改良人生改良生活。第二,要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必须揭示出其精神的弱点,表明国民的不幸,从而引起疗救的注意。第三,要解除国民痛苦的病根,作家必须冲破不敢冲破、不敢正视的人生的“瞒”和“骗”的罗网。他曾这样说道:“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写出它的血和肉来。”我认为鲁迅正是以崇高的情感、健全的理性精神作为其创作精神而创作出《故乡》的。
对于这样一个伟人,我的崇敬之情难以言表;对于《故乡》这样的力作,我的理解与感悟真是一孔之见!我之所以敢弄斧到班门,其一,是为了得到方家指点,有更多的收获;其二,还想满足学生欣赏鲁迅经典作品的愿望,并提供一个欣赏视角。现代社会,学生心情浮躁,不能安下心来认真阅读经典作品,甚至网上还有歪批经典的误导,对学生理解经典作品有较坏影响;其三,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四,是为了给学生倡导一种新理念,读经典作品,实质上是关注作者、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身,体现语文即生活的真理。
二.看山重水复,遇柳暗花明
为什么我要以诗解诗呢?该作品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散文诗”,既是诗化小说,必有诗的情结:作者在本文的构思是“离去——归来——离去”,作者离去是寻求救国救民之道,走上了文学救国之路,然而,二十余年以笔作武器斗争,国家依然危在旦夕,彷徨绝望中,他叹息道,“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因此回乡寻求灵魂的慰籍,归来后才发现故乡更面目全非了,作者失去了灵魂的家园,离去将是必然的选择。尽管人生如此不尽如人意,但还要记起青春的誓言,还要坚持文学开启民智、文学救国的理想。我仔细揣摩,发现它其中包含许多诗的意象,像“天涯游子”、“人面桃花”、“笑问客从何处来”等等,这些意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文中作者复杂的人生感受。
因此,借助想象,学生也真切体会了文中包含的诗意、诗情。“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我的使命就在于睁开明澈的双眼,引领学生发现它,拓展它,我引导学生领悟作者人生感受时主要理解了意象的魅力——意象的模糊性,它创造了艺术的“空白”,为我们读者留下了丰富的神异天地。“天涯游子”,“枯藤老树”“人面桃花”等意象,我们在文中归纳出它们,它们美在何处?人们使用它,垂青它,就在于它不特指,不确定,没有具体形象,尽管如此,但是《秋思》中的“游子”、《回乡偶书》中的“客”、《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却足以撩起人们对它的青睐,引起人们漫无边际的情致和想象,为我们开拓了一个宽泛的情感空间。
【关键词】旅游英语;本土文化;鄂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一、旅游英语与本土文化
1、旅游英语
旅游英语相比规范的学术性英语有更强的工具性特点,而相比日常生活英语又有更多的地方性事物、景点、文化、谚语等专有性词句。单从词句特点来说,旅游英语有高度的综合性,它是指不同地区的习惯用语、景点名称、民间文化语句等等的高度融合。因而,单纯性学习和应用专门的旅游英语是远远不能提供高品质的旅游翻译服务的。
这种瓶颈的存在主要是由地方性的习惯用语、民间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引起的,生硬地运用某种策略或方法翻译并不能很好地帮助游客理解经典历史、人文景观、事物特征及文化内涵,反而带给游客越来越多的疑惑。例如,我国很多名胜古迹处都有腾云驾雾的龙的塑像、浮雕、图画及文献记载,日常英语中将龙译为"dragon",若在旅游服务中也将龙单一的翻译为"dragon",就会让国外游客心存不惑:这么美丽的景点怎么到处建上妖魔鬼怪的塑像、浮雕、图画呢? 在汉语中"龙"是吉祥动物,中国人长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父母常望子成龙,龙在英语中则是邪恶的、凶猛的怪物象征,因此,旅游服务翻译时,为达到促进思想文化沟通交流,减少游客理解译文时的文化误解及文化障碍,尽量将源文化转换对等英语表达,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文化交流目标。
我国多数地区都有独特的语言修饰习惯,在用语习惯、用词、语音等多个方面均有体现,这种用语修饰的习惯还延伸在说话表情、语体特征及用语联想习惯等方面。例如:咸宁的山多、水多、桥多、洞奇,地名也充分反映了"三多一奇"的特点。 以山命名: 幕阜山、潜山、南山; 以河流命名: 淦水河、汀泗河,高桥河; 以湖泊命名: 西凉湖、斧头湖、大湖洲,以桥命名:赵李桥、刘家桥、汀泗桥,其他的地名、景观还有羊楼洞、太乙洞等。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某些特点是先民生活聚居的标志,在地名命名中反映当时自然资源的地名非常普遍。在介绍咸宁地区山水奇观的描述时,若生硬地翻译成山啊洞啊的,就埋没了咸宁山水的绝妙之处,实为不妥。
2、本土文化
旅游英语的翻译工作要切合当地旅游景点的传统文化特点开展,地方文化从地理空间方面包括了地名、地形的描述; 从生活方面包括食物、用品、习俗、礼仪等等方面的用语; 从精神文化方面包括了民间文化、节日、信仰、观念价值等用语,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本土文化是地理、生活、精神文化的总称,包括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具有系统性、相互渗透性、持久性及变迁特点,这些固有的文化形态深深刻在当地人们的骨血之中,任何一句话语都离不开当地深厚的文化积淀。因而,在实际的旅游英语翻译工作中,不仅要灵活运用规范的语法、语音、声调,让游客对翻译不会产生一种怪异感,还要加深自身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只有将本土文化与英语翻译很好地融合,方能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高度。
如赤壁山的赤壁为红褐砂岩构成,赤壁山和赤壁由此得名。因为赤壁之战的缘故,后人对这个名称多有传说,一是传赤壁火攻时,冲天火光把断崖照耀得彤红一片,因此周瑜写下这"赤壁"两个楷书大字,令人刻石纪念。另一说是当时的战火烧红了崖石,因此叫赤壁。这些传说虽不可靠,但赤壁二字能让游客更好地透视当地深刻的历史痕迹。
地名的组合形成了独具美感的写意空间,给游客带来生动愉悦的审美享受。在翻译的时候注重神话传说与野史典故相交织,往往给静态的旅游景观吸引物注入了灵气和情感,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能激发外国游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二、旅游英语翻译与本土文化对接的策略
想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文化沟通交流,就必须对不同的旅游景点历史、生活背景有充分的了解,并且有效地将本土文化与旅游英语的翻译工作很好地融合于一体。本文着重从历史典故英语翻译、专有名词英语翻译、民俗风情英语翻译这三大方面探讨本土文化与旅游英语翻译工作的融合应用。
1、历史典故英语翻译
旅游英语翻译工作的背景是在一个游客相对陌生的地方向游客讲解风景名胜及当地的民俗风情,这些都离不开对当地历史典故的了解与分析。从某种角度上说来,要想让游客对当地的风景名胜及民俗风情有一定的了解,就需要对当地历史典故规范、到位地进行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