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7: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诗四年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那么,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哪些制约新诗教育的问题呢?
一、教材问题。现在的中、小语文教材普遍是按照主题单位来编排课文的。这种编排重视的是课文里的思想和知识的主题内容,却忽视了课文文体形式的差异,没有导向学生对文体之美的感受,很难建立起文体感,形成文体意识。此外,教材里,新诗的选编也有大问题。一是大部分入选教材的新诗不是按照审美标准来选的,而是根据单元主题的需用来选的。如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中,把牛汉的《华南虎》与郑振铎的《猫》、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布封的《马》和蒲松龄的《狼》列在一起,形成一个“动物文学”单元,但选编者可能没有想到,牛汉的《华南虎》这首诗既不是“动物诗”,也不是“生态文学”。这首诗中的“华南虎”只是生命的隐喻,是诗人对知识分子和诗人处境的时代描述与思考。二是对入选新诗进行改编,使原作之美丧失。这是中、小学语文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只是入选的新诗经过了改编,其他名家名篇也都经过了改编或缩写。三是选入或编写了一些劣质新诗。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里的《延安,我把你追寻》,就是一首缺乏美感的朗诵诗,它过分强调主题思想,缺乏语言之美,几乎没有诗意。四是新诗选编缺乏连贯性与审美逻辑。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四年级上、下两册里的比例就失衡,上册里只有一首新诗,下册里有三首,而且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审美关联。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新诗更是编排很乱,初二课本里没有新诗,而初三课本里儿童诗的比例比初一课本里的大。按照审美逻辑,初一课本里可以多选儿童诗、少年诗,初二、初三课本里可以多选青春诗、抒情诗,可是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新诗就毫无审美逻辑和难度层次。
二、教法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很多语文老师不会讲新诗。教学参考书也没有给语文老师很恰当的指导。很多小学语文老师一遇到新诗课文,就跳过去,干脆回避。还有的语文老师只是简单地带学生朗读几遍,或者把新诗分成一段一节,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有的语文老师压根儿就不懂什么是诗,不知道什么是意象,不知道什么是意境,也不会带领学生感受意象,进入意境;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里,新诗也只有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笔者曾去一所中学听语文老师讲新诗,这位老师给学生们讲郑愁予的《错误》,竟然让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这首诗是男追女,还是女追男?”问的很可笑,完全把一首很轻灵的抒情诗的美感粗浅化了。古诗词的讲授,他们也不过是按照传统的方法去教,先是讲解里面的生字生词,然后带着学生把古诗词翻译成现代文,然后归纳思想主题。
三、教师素养问题。很多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新诗素养是非常欠缺的。这与大学的中文教育和教师教育有关。现代很多小学语文老师是教师教育学院毕业的,学的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或者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这两个专业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个文学修养不够,文学基本知识掌握不系统的问题。另外,现在各师范大学中文系重视“文学史”系列课程,也很重视“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却缺乏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文本的解读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教授从来没在课堂上教学生解读、分析与欣赏过一首新诗,他们自己也只能模模糊糊地给学生讲些空洞的所谓“知识”与“理论”。因此,这些大学生在中文系学了四年,甚至有的还读了中文研究生,可他们不会细读文本,细品小诗。当他们走到语文教学岗位上,面对一首新诗的时候,他们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解读,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四、考试问题。多年来,中小学语文考试基本上回避新诗。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大部分都是“心灵鸡汤”类的短文,因为这些短文很容易归纳主题思想,很容易找到标准答案。小升初、初升高到高考的语文试卷中的作文,绝大部分都是写材料作文。之所以考试都以写材料作文为主,主要是因为材料作文很适合学生表达老师们想要的观点。应该说,材料作文是作文的一部分,作文不可回避这种写法。但材料作文不能成为各种语文考试的最主要的作文题目。最令人费解的是,语文高考极少鼓励学生写新诗,甚至还明确表达“诗歌除外”,这其实是语文教育自相矛盾,画地为牢的表现,也是语文考试片面性的证明。
以上几个问题,都制约着新诗教育,当然也导致了语文教育不可能真正全面培育学生语言能力,并感受母语魅力,体验创造母语的快乐。那么,新诗教育要提高,要改进,需要如何推进呢?
第一,语文教材要修订,让真正的优秀新诗进小学、中学语文教材。而且教材编写要显示诗歌教育的逻辑。需要体现新诗学习的规律,把现代新诗的文化脉络和审美追求融进教材里。比如说,小学语文教材,低年级的课本里可以选些精美的儿歌、幼儿诗和童话诗,中高年级的课本里可以多选些有趣的儿童诗,可以是优美的抒情诗,也可以是生动的童话诗,还可以是幽默的叙事诗。而初中语文教材,初一里可以适当选一些儿童诗,到了初二、初三,则尽量多选些少年诗、青春气息浓郁的抒情诗。高中语文,则可以多选五四现代新诗、“朦胧诗”和“后现代诗歌”等比较有深度的新诗。
第二,诗歌教学要提高,就要改进新诗的教法。新诗教法,不能简单地分段落讲述,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新诗教学要从新诗的语言技巧入手,让学生理解语言之美,才能达到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思想和情感。没有进入新诗语言的门槛,就难以体验新诗之美。新诗之美,美在语言,美在意象,美在思想,也美在新诗有它独特的艺术气质与现代追求。
第三,提高教师的诗歌素养。语文教师要教好新诗,要把新诗之美展现给学生,真正能够引领学生进入诗意的空间,体验新诗之美,自己就得会读诗,善于解读新诗,能够把新诗里常用的修辞、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新诗内在的节奏与情感转达给学生。当然,语文教师要提高诗歌素养,得多读新诗,要学习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语文教师最好要会写新诗。
第四,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让新诗进入考试试卷,让新诗阅读成为检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好的方式,让新诗写作成为检验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部分。尤其是高考,再也不能武断地“诗歌除外”了。平常的作文和语文测试,也要尽可能让学生练习新诗欣赏与写作,让学生从新诗里找到语文之美之趣。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应高度重视经典诵读工作,成立诵读工作领导小组,使领导率先垂范,使教师全员参与,使学生日有所诵,热情高涨。
二、营造经典诵读氛围
“环境育人”已是尽人皆知的教育信条。教师可在校园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诵读氛围,让经典浸润校园。一廊一柱、一室一楼都可展示经典佳句,每个班级也可创造富有特色的诵读环境,如开辟“我爱经典诵读”、“经典伴我成长”等专栏,让校园文墨飘香,书声琅琅,使学生走进经典,学习优秀文化。
三、师资力量
建设一支业务精湛、能力超群的诵读师资队伍,是开展经典诵读的有力保障。学校要成立教师诵读俱乐部,建立学习制度,组织教师参加诵读培训和诵读活动,拓宽视野,提高教师的诵读水平。
四、精选内容,开发校本课程
为了使诵读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应从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开发校本课程,编写适合学生诵读的篇目,以国学经典名篇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分类诵读,循序渐进,体现校本诵读教材的经典性、序列性和趣味性。
例如,一年级可以阅读《千字文》和短小有趣的童谣。由于《千字文》所选文字,大都是常用字,一年级学生易于识读。二年级可以阅读《三字经》和充满生活趣味的儿童诗。《三字经》是中国早期的启蒙读本,自成系统,流畅和谐,易读易诵,家喻户晓;内容涉及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使学生诵读起来既有兴趣又能增长知识。三年级可以阅读《弟子规》和课内文本的精彩片段。《弟子规》是启蒙养正的最佳读物,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诵读《弟子规》,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品性。四年级可以古诗文诵读为主。古诗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最光辉灿烂的一页,让学生从小学习这些文化尤为重要。五年级可以阅读《论语》和现代诗歌的经典篇章,如冰心的《纸船》、余光中的《乡愁》、卞之琳的《断章》、顾城的《远和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从先贤的身上获取力量,从诵读中感受诗歌语言的意境之美。六年级可以阅读《古今贤文》和声律启蒙读物,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情感美,陶冶情操,内化行为。
五、保证诵读时间
经典诵读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可以将经典诵读融入教学,与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联系。如固定诵读时间,长期坚持,做到“一日三诵”(早读集体诵读经典美文,中午阅读经典读物,晚上完成老师布置的诵读作业)。语文课课前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都可以构建学生与经典对话的环境,使学生随时随地感受经典的魅力。
六、开展活动,推进诵读
为了让经典文化渗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引领、推进学生诵读。
1.举办全校型的诵读活动。如“诵经典,庆六一”、师生美文诵读大赛等,以活动促诵读,以诵读促学习,以学习促成长。
2.在各学段开展不同的诵读活动。低年级以童谣、童诗为主,展示形式为说唱表演、编演童话剧等;中年级以成语、对联、名言警句为主,展示形式为成语擂台赛、对对子比赛等;高年级以诗词、古文、现代美文为主,展示形式为“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课本剧表演、手抄报比赛等。这些展示活动,让学生受到了情的渲染、美的熏陶。
3.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教师要将诵读活动与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经典融合在现实教育、实践过程中,在读中行,在行中读,做到读、行并举,确保诵读活动取得实效。
4.评价激励,树立榜样。学校通过对诵读情况的检查,评选出“优秀诵读班级”、“诵读之星”和“优秀亲子诵读之家”,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和家长参与诵读的积极性。
“童话”,有着丰富的想象、诗化的语言、纯美的情境,是适合儿童阅读、欣赏、享受的阅读文本。它融合了童真童趣,协同了儿童发展,顺应了儿童认知方向,回归到儿童的生活,小学书香校园因为融合“童话”的元素,而成为儿童生命成长的伊甸园。
一、童话游艺,踏上幸福阅读专列
一学期一度的校园读书节是小学书香活动的盛事。我校的读书节启动仪式牵手童话,以儿童喜欢的童话为关键词。开幕那一天,每一个学生都把自己打扮成近期阅读的童话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手持自己制作的人物卡片,走进校园。整个操场被布置成童话图书超市,校图书馆的书籍分门别类地摆放在道路两旁,教师化身为超市服务员,协助学生自主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游艺前,为了选择喜欢的角色,学生再三阅读,慎重选择,和家长交流讨论,共同准备,这是对童话文本的再欣赏与个性解读。童话角色设计与准备时的神秘与兴奋,是对阅读节的心理期待。游艺时,童话角色的扮演与互动猜测,是阅读体验的展示分享,也是一种不言而喻的童话文本推荐。童话超市的淘书行动,则完全解放了学生的阅读选择权,学生非常珍视他们精心选择的书籍,其阅读价值自然会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
二、童话诵读,开启幸福黎明
“于清晨极静之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像沈从文先生说的那样,用晨诵开启清新静谧的黎明,让一首首诗歌委婉地润泽孩子的心田,让孩子的生命激昂、沉静、富有,捕捉一份灵性,共享一份灵犀,可以实现童心的澄澈敞亮,留下童年的悠远笛音。
我校的晨诵课程,是以适合儿童当下的童诗童谣、优美的现代诗以及中华古典诗词为主的复合课程,意在让诗歌与儿童建立关系,丰富儿童的心灵,强调儿童当下的生命与诗歌交融相汇,让我们的学生拥有博爱而敏感的心灵,拥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流连于天边的一丝流云。
我们舍弃了繁琐的分析,弱化背景的负累而强化诵的乐趣。如四年级学生诵读《晚风》这首诗:
师:同学们,新的一天开始了,让我们用美妙的诗歌开启新的黎明。
师生诵读上半周学习的诗歌作为开启诗。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台湾洪志明的诗歌《晚风》。(出示全诗,范读)
学生练读。齐读。集体正音。
师:夕阳西下,花儿睡了,鸟儿不叫了。晚风是个调皮的孩子,它还不愿意过早地安眠。
出示诗句,引读:黄昏的时候,我不经意地,从花园里走过,惊起了一群灿烂的蝴蝶,以及,满院子的花香。
指名读,齐读。
师:淘气的晚风还会惊起谁?(出示:惊起了一群 ,以及 。指名说)
师:晚风吹送,蝴蝶有什么表现呢?
出示,指名读:蝴蝶望了望,发现是我——爱散步的晚风,才安心地,一一落定。
师:请用“恍然大悟”的语气读这几句。
师:请再用“安心”的语气读这几句诗。
师:满院子的花儿呢?(出示,引读——满园子的花香,被惊扰了以后,却再也不肯停止,汹涌。)
师:园子里会有些什么花呢?把自己喜欢的花放到诗中读一读。
师:晚风徐徐,夜色正美,请男生用陶醉的声音诵读全诗。
师:晚风吹起的是幽香,留下的是诗。请女生无限向往地读。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学生在简洁明了的语言引领下,调动了积极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诵读,在朗朗书声中聆听风的絮语,走进花的世界、诗的画境。就这样,用最美的诗,给学生最美妙的精神之遇,引领每个孩子愉快地亮出自己的声音,感受自我的存在,心灵在诗情画意里得到自由舒展。
三、童话剧团,演绎缤纷童年
有调查显示:摘抄与读后感是学生最常用的阅读成果汇报形式,但这种机械而费时的展示方式,常常会把学生的感悟格式化,桎梏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可能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展示形式。我校一学期一度的童话剧团展演活动,摒弃了这种纸上谈兵的展示方式,把学生的身心解放出来,唤醒了他们前所未有的阅读激情。
各班自由生成童话剧团,每个学生参加一个剧团。各剧团从近期师生共读的书籍中精选内容,发挥剧组成员和家长后援团的智慧合力,共读经典,共解文本,共同创编剧本,共同排练书本剧。这些剧本或长或短,内容丰富,别有韵致,有的诙谐活泼,有的委婉细腻,有的大气磅礴。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文本,都有自己喜欢的角色。每学年两次参演,两次创造,在精心的排练中长智慧、长胆识、长风度,人人都当主角,个个都成明星,在经典的童话里演绎自己的缤纷童年。小学6年,12次演绎就是12次心灵之旅,12次洗炼就有12次思想升华,当孩子们怀揣梦想走出小学校园时,那12次盛大的演出,将成为他珍贵的行囊。
四、童话论坛,守望童心童真
数字化书香校园是对以纸质文本阅读为基础的“书香校园”的发展,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媒介,使阅读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我校依托校园网书香阅读频道,建立了师生阅读博客群、阅读论坛、QQ群等,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数字空间,拓展了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为学生阅读搭建了人本化阅读交流的平台。尤其是童话论坛,顺应了儿童交往需要,满足了信息时代儿童的精神诉求,成为守护童真、反映童心、点亮童年的激越舞台。
例如五年级学生在论坛上发起了重读《海的女儿》的话题,帖子摘选如下:
叽叽咕咕:人鱼公主为什么不能跟王子终成眷属,杯具!
妙人妙语:王子是个声音控,肤浅。
叽叽咕咕:如果结局可以重来,可以怎么写?
流星雨:人鱼公主不要答应女巫的要求,逆流而上,找到王子,用歌声告诉他一切。
妙人妙语:顶一个!可惜人鱼殊途,找到了又能如何?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小荷尖尖:不要这么悲观嘛!既然女巫能让人鱼变成人类,那么人鱼的老爹也行,看过迪斯尼版的《小美人鱼》吗,结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皆大欢喜!
叮当猫:女巫属于诈骗行为,把她揪到海底法庭,邪不压正!
流星雨:顶!公道自在人心。
妙人妙语:人鱼公主爱上王子,很美的爱情,无望的爱情。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美好的,与其求而不得,不如好好珍惜身边的幸福。父母的疼爱、姊妹的亲情、美丽的海底,又怎么会舍得放弃?
叽叽咕咕:不要故作深沉啦!帮人鱼公主想办法才是王道!
……
这些对于《海的女儿》结局的帖子,虽然没有非常完美具体的续写,但不难看出五年级学生对爱情梦想的独特解读,对真善美的呵护和对美好结局的追求。论坛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天地,学生的真挚与浪漫、幻想与激情、智慧与文采,都在这里悄然绽放。
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先生说:“对于儿童的精神成长而言,就不仅仅是发展,而是保持。”童话论坛就是这一片守望童心童真的原野。
一、把教材当作“例子”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把教材作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学着运用字、词、句、段、篇抒写自己的生活。
句式例子。用来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可以模仿文中的关联词进行写话练习,如“不但……而且……”“没有……没有……只有……”等,也可以模仿文中写作手法,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通过对这些句式的模仿练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表现技巧,这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叙述顺序例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在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训练。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西湖》后,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作顺序,写写“我的家乡”“美丽的校园”等,在学生秋游活动之后,指导他们模仿本课写作顺序练习写游记。
段落结构例子。如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如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第3课《庐山的云雾》,课文语句优美,特别是第二、第三自然段都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非常有特色,值得学生在写作中借鉴、学习,可以在教学中设计相应的仿写练习。
篇章例子。笔者在教二年级时就常常训练学生仿写课文。如学习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英英学古诗》一课后,学生把《古诗文诵读》中背诵的诗拿来改写,有“方苏学古诗”“李彤学古诗”“宇轩学古诗”……学到第4课《乡下孩子》时的仿写就有了创造,下面是一个称后妈为阿姨的学生写的“城里孩子”,他把自己的生活用课文的句式表达出来了,仿中有创。
城里孩子
曾是阿姨枕头边
怕吓的“受害者”
曾是爸爸手心里
欢乐的“小囚犯”
吃一次肯德基
让我知道了美食
喂一喂家里的小狗
让我知道如何交朋友
玩一会儿电子游戏
让我手脑更灵活
看一本好书
让我增加了许多知识
哦
城里孩子
生在高楼里
长在甜梦里
语文教学如果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去解读文章的遣词造句,学生就能学到活的语言知识,就能发展语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例子”有用词造句的例子,有篇章结构的例子,有思维方式方法的例子……只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例子,再模仿这些例子,在模仿中有创造,学生必将“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
二、把教材当作“料子”
《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对第二学段的要求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仅把教材作为例子仿写句、段、篇还不够,还应该进一步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即把课文当作料子(素材)进行改说、改写。课文改说、改写可以是缩写、扩写、改对话为短文、改诗歌为散文(故事)、改散文为诗歌等形式。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改说、改写课文,不仅有助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复习,更有助于训练语言运用、创新思维等能力。在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借鉴课文中的句子、课外阅读材料、自己的生活体验等,运用刚学的词语、句式来表达。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九色鹿》时,引导学生练习改写的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把课文改写成三种人称口吻的现代诗歌。二是模拟国王写给王妃的转述书信。三是发挥想象,丰富故事内容。如想象故事情节:景色秀丽的山林会是怎样的,调达求救时是怎样的焦急、害怕,调达告密后如何设置悬念,九色鹿在刀枪箭斧包围之中是如何危险;再如想象故事结局:国王是如何惩罚调达的,又是怎样劝说王妃的……这样,既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又使他们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把“善良”这颗种子深深栽进学生心田。把教材用足了就能使效益最大化,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所要求的:“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把教材当作“引子”
杜威说:“教材成为学生的向导,靠着它可以节省时间,少犯错误。教师和书本不再是唯一的导师,手、眼睛、耳朵,实际上整个身体都成了知识的源泉,而教师和教科书分别成为发起者和检验者。任何书本或地图都不能代替个人的经验,它们不能取代实际的旅行。”在一定意义上,杜威是在说教材的引领作用。语文教材是引子,就是引出它自身之外的更多东西,把学生引向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里,去徜徉,去领略,去传承。几千年的文化累积已使我们拥有了丰厚的文化文本,新时代的发展更是使文本以几何级数递增。面对浩如烟海的文本世界,我们何去何从?这也不是几个例子就能够解决的。语文教材是引子,就在于为学生指引一个流派,指引一个大家,指引一本经典,学生可以沿着引子指导的方向,自己摸索着进入文本的世界,从而汲取更为丰富、宽广的知识。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桂花雨》,引导学生读琦君的《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以及《琦君自选集》;教学第13课《开天辟地》,阅读《中国神话故事》;教学第14课《普罗米修斯盗火》,阅读《希腊神话故事》;教学第15课《一路花香》,阅读朱瑞玟著的《佛教故事》……把教材当引子,就是从教材这个例子出发,引出内容上的多元性――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知识;引出形式上的多元性――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辨,用不同的体式去“点化”。如学习了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陶校长的演讲》,引导学生把演讲稿改写成诗歌“每天四问”。在改写中,学生对文本理解已透彻了,语言已内化了,但笔者继续提出要求――除了这“四问”以外,你觉得还可以给自己提出哪些“问”,请你模仿着再写两三段。有的学生从学习上提了“三问”:今天你预习了吗?今天你认真听讲了吗?今天你复习了吗?有的学生从文明上提出了“三问”:今天你讲粗话了吗?今天你随地吐痰了吗?今天你闯红灯了吗?有的学生从“三好”上“问”:你在家是个好孩子吗?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吗?在户外是个好少年吗?有的学生从环境保护上“问”:今天你乱扔垃圾了吗?今天你踩踏小草了吗?今天你浪费财物了吗?
语文学了学习知识点的内涵、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以外,还要通过理解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艺术,去感悟自然,感悟社会,感悟人生,并通过这些感悟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和审美意趣,进而形成思想认识和表达、审美等语文能力。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刘锡庆指出:“编课本的初意,我想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以示范、引路。这只是‘一掬水’,课本之外,还有大量可读的‘江河湖海’。”是的,语文教材这个引子,可以引导学生吸纳生活中的语文内容,可以链接课外学习资料,沟通学科内外的知识联系,还可以开拓理解和发展的空间。
无论是例子、料子,还是引子,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刘寿华老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设计】
一、解题、认人
1.揭题。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板书课题)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
2.审题。从题目知道了什么?
3.质疑。由这个诗题你想问什么?
4.简介。简介净慈寺,简介杨万里和林子方。
二、质疑、释句
1.初读课文。(1)自由读诗。要想知道是怎么送的和送的结果,就要细读全诗。(2)邻座相互读一读,看看有没有读准字音,是否读通畅了。(3)指名读。齐读。注意节奏。
2.小组交流。读了诗句,明白了什么,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读不懂。
3. 理解诗句。(1)诗中最后两句很有意思,老师这样改,你们看看意思有没有改变:( 映日 )莲叶无穷碧,(接天)荷花别样红。(2)你还可以怎么改?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接天莲叶(别样红),映日荷花(无穷碧)。③(映日)莲叶无穷碧,(接天)荷花别样红。④映日莲叶(别样红),接天荷花 (无穷碧)。(3)小结:上下文意思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很有趣。
三、联想、悟情
1.启发想象。诗人送他的朋友林子方经过西子湖,他一下子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脱口吟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后两句诗。(1)读到“接天莲叶”就要想到这里的莲叶,荷叶是怎样的?(2)读到“映日荷花”你头脑中的荷花又是怎样的?(3)想象的画面还要两句合起来,应该是怎样的?(4)面对这艳丽、热烈的西湖美景,难怪诗人要发出这样的赞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领悟诗意。(1)诗题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中你看出“送”的意思了吗?是不是跑题、偏题了?(2)你还知道有哪些“送别”诗?(3)送别朋友不仅可以以歌相送,以酒相送,还可以以画相送,以景相送。送别时,有人豁达、豪放、感伤,有人感谢、感激、感恩,有人鼓励、勉励、激励,有人直抒胸臆,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有人含而不露,含蓄委婉。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属于――含蓄挽留,是婉言相劝朋友留下来。
3.补充介绍诗中含蓄之意。
4.小结:从这首送别诗中,我们不仅读出了西湖的别样景,也读出了诗人的别样情。
四、内化、拓展
1.学习运用。⑴杨万里看到西湖荷花、莲叶的美,脱口吟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看到下面的画面、景象(提供桃红柳绿、春天绿油油的麦地与金黄菜花、儿童放风筝等图片)会怎么说?⑵以后你们看到某个特定的景色就可以化用这首诗:毕竟________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____,________。
2.扩展运用。
(1)其实,杨万里的这首诗千古流传的原因不仅在于含蓄留客的方法,还有虚实相生、阳刚与柔媚统一的独特写法,更有“映日荷花别样红”中寓含的哲理,今天,我们很多人喜欢用这句诗做文章的题目。(出示报刊刊载的几篇以此诗句命名的文章)
(2)你以后在写什么文章的时候,也可以用“映日荷花别样红”做大标题。
【评析】以上设计有以下特点:
第一,遵循“以学定教”。读题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读诗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学生已会的,不讲、不教;学生想知道但有可能自己解决的,也“把皮球踢回去”,让他们自己解决;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教师再加以引导、点拨或讲解。这就是课标“教学建议”中强调的“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第二,课标在诗歌教学上要求中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要求高年级“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上述设计既落实了课标要求,又遵循学习古诗的方法――想象画面,进入情境;补充必要的背景资料,读出诗情画意;在比较中明白这首送别诗与其他送别诗的不同。
第三,把教材作为例子,引导学生仿说、仿写。如看图仿写,让学生知道名句可以引用、化用,使课标“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的要求真正得到落实。
1.营造激励学生质疑的氛围。
一句“异想天开”会扑灭学生创新的火花,一句“奇思妙想”则可能让学生处于发现的亢奋中。
人们根据物理学中的“姆潘巴效应”认为同质量的热水和冷水同时放进冰箱,热水会先结冰,多少年来人们将之信奉为金科玉律,上海的三名高中女生却始终秉持着怀疑的态度,她们在黄曾新老师的带领下组成了师生课题组,经过上百次实验证实,“姆潘巴效应”并不属实,至少人们原先对其的理解存在误区。因为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同时放进冰箱,冷水会先结冰。三个女娃娃纠正了近百年来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听起来匪夷所思,我们在赞叹三个女孩子的勇气的同时,更应赞叹她们的黄曾新老师激赏学生质疑的为师之道。设想如果当学生向黄老师说出自己对所谓真理的怀疑时,黄老师也以一句“异想天开”回应学生,哪里会有对人们认知的矫正?
教师欣赏的态度最能鼓励学生质疑的氛围。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营造激励学生质疑的氛围。“读书贵有疑”,学生的疑问也许是幼稚的,甚至是出格的,教师应予以善待和追问,因为那很可能是一个新领域的引爆点。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诗中描绘了大自然众多美好的景物: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青山、大海等。当学生凭借文本领悟了大自然的美景之后,教师习惯性地问道:“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一个学生提出:大自然中有众多景物,为什么作者会选择这些景物进行描述?显然这个问题与语言文字的学习并无太多的关联,但却关乎作者的创作本意。因为这些景物在给人自然之美,陶冶情操的同时还给人以教化,启迪着智慧。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
翠竹的启示:“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仍虚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松柏的启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青山的启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大海的启示:“海,纳百川,容万物。”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后会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以解决问题。因此,问题意识就是思维的动力之一。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在复旦大学演讲时说,求学问,先学“问”。“问”的过程就是产生怀疑并表述怀疑的过程。而今,怀疑精神的缺失是制约学生“问”的症结所在,因此,教师应启示学生不迷信教师,不迷信书本,要求学生用批判和怀疑的眼光看世界。
如果学生“师道尊严”思想根深蒂固,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训练学生质疑的训练方法,如:学生在练习语句的综合改错时,故意提示学生在正确的地方修改,引发学生的怀疑,并鼓励学生据理力争,让学生明白“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发现书本中遣词造句等方面有偏差时,引导学生字斟句酌,进行修缮,让学生知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这些有意识的训练在潜移默化中打破了学生思想上的禁锢,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
3.引导学生在释疑中探究。
当学生们以孩子特有的视角看世界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释疑中探究。
四年级下册《燕子》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教学中,一位学生说他觉得“洒落”一词在文章中用的不是很恰当,因为“毛毛细雨”在“微风”中应该有一种飘逸的感觉,所以应把“洒落”一词改成“飘落”。显然学生的怀疑是有一定理由的。这时的教者没有迷信大作家的权威,适时引导学生推敲揣摩、品析鉴赏文本语言。讨论中,有同学认为“洒”这个字包蕴着对春雨的情感——洒向人间都是情,一个“洒”字写出了春雨对世间万物滋润哺育的“情”,正所谓“字字总关情”啊!还有同学说微风之柔或许还不足以将雨点吹得飘飘洒洒。那个提出质疑的孩子突然指出“洒”字中含情,而“飘”字在写出春雨盈盈而下的优美姿态的同时不也关乎着某种感情吗?即使微风不能将这毛毛细雨吹得飘飘扬扬,就凭人们对春雨的特殊情感,用一个“飘”字又如何呢?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将课文中的“洒落”一词换成“飘洒”,同学们美美地得意了一番,觉得这个词真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