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3: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冬至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圣诞老人倒是鹤发童颜,他穿着红袍子、大皮靴,下巴颏儿上飘着雪白的胡须,背着鼓鼓囊囊的大礼包,呼哧呼哧地在大街上走着。
“喂!圣诞老人,离圣诞节还有好几天呢,您就准备圣诞礼物哇!”一个穿着防寒服的小顽童,冲着圣诞老人喊道。
“HeIIo――你好! 是冬冬,你真是挺遵守时间哪!每年圣诞节前三四天,你准到。哎,为什么你来到的这天,这么冷,白天又这么短呢?使我好多事情还没办完呢。”圣诞老人习惯性地呼了一声英语,一边夸着冬冬,一边问道。
“您的孩子太多了,得准备多少礼物哇!”冬冬快言快语地说。
“冬冬,你知道吗,不管贫富,一个孩子都不能落。我讲博爱。”
“哦!博爱!以后您别叫我乳名了,我有学名,叫‘冬至’。我是冬婆婆的老四,轮到我时,才是真正的隆冬季节。我们二十四节气是按顺序轮流值班的。冬至这天,太阳公公把光和热直接送给了南半球叫南回归线的地方,所以北半球这天就最冷,白天也最短。您从来不去南半球哇?那里也有许多孩子呢。”冬冬一边说着,还一边跳着。
“去!去――不说我差一点儿忘了。怪不得这里今天太阳光这么弱呢,原来是这样。”圣诞老人惊叹地搭讪着。
“过了今天,太阳公公的光线就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北移,咱们北半球的白天也就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地变长了。”冬冬又补充了一句。
“噢,反正每年圣诞节这里都是最冷的时候。”圣诞老人搭讪着。
“那是因为一过冬至,就到了数九寒天。听说过‘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句古诗吗?那才是小朋友们最开心的时刻呢。”冬冬说得高兴,不由得引用了两句古诗。
也不知道圣诞老人听到了没有,只见他背着大礼包的背影,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知识链接:
1.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日太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终日不见太阳,俗称“极夜”。冬至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转向北移,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则相反。北半球太阳辐射达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少,故短期内气温持续下降。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民间冬至日开始数九。冬至的交节日期是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位置达黄经270度时开始。
小学生冬至主题作文1 为什么人们冬至吃水饺呢?我上网查了查,哦!原来是以前神医张仲景在冬天游访,看见一些流浪的人在街头要饭,耳朵都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张仲景问:“你们的耳朵不疼吗?”“疼啊,可是有什么办法,我们这里已经死了3个人了,好心人啊救救我们吧!”
张仲景看见他们的耳朵像娇耳,就托人做了一顿羊肉娇耳,让人们吃下后喝一些汤,就这样张仲景一直托人做,一个礼拜后,人们的耳朵都奇迹般好了。人们都说,真不亏是神医啊。
小学生冬至主题作文2
昨日是冬至,我与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大伯伯家吃晚饭。
刚进客厅,一阵狗的狂吠传入耳中,那声音撕心裂肺,好像恨不得把我们给吃了一样。其实那只狗名叫“IQ”,他长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雪白的绒毛上,被人“画”上了几笔棕色。原本前年还认识的,今年却对我这么凶,真是奇了怪了。
过了一会儿,我忽然想起来:大伯伯家楼上还装着菜呢!于是我急忙跑上去。
落日的余晖然后蔬果,楼上那一簇簇的绿蔬缤纷多样:有青菜、包心菜、花菜、莴苣……个个长得枝繁叶茂。你可能会问:大冬天的,怎么可能长得“枝繁叶茂”?没错,一开始我也是奇怪,可是你看的那些蔬菜被包裹得这么好我也相信了:花菜的叶子把花菜包的严严实实,包心菜的老叶子也把嫩叶子包的紧紧的……
过了一会儿,大伯伯他们叫我下楼吃晚饭……
吃完晚饭,我看到旁边的火炉里烤着土豆、紫薯,便也想尝试一下。于是,我来到火炉旁,开始烤吃的,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我的头上已经满头大汗,又过了一会儿,土豆、紫薯都被我烤熟了。不过,我可不想“中毒”,所以,我让我的“小白鼠”来吃——妈妈。妈妈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拔开了皮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妈妈对我说:“你烤的土豆与紫薯外焦里嫩,好吃极了!”听完妈妈的话,我也拿起一个紫薯吃了起来……果然,紫暮外焦里嫩,还带有甜味,好吃极了!
爸爸妈妈一直与大伯伯聊到7点多才肯回去。
小学生冬至主题作文3
冬至,也叫“冬节”、“长至节”或“亚发”等。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而冬至的时间位于每年的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在古时候的冬至那天,漂泊在外的人们都要回家过冬至节,正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现在,有很多地区仍在冬至这天有祭祖等习俗,我们浙江也不例外。在这天,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在桌上摆好香炉、供品等。还有的地方也祭土地神,叩拜神灵,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冬至作为寒冷气候的开始,对多数地区是偏晚的。有首古诗讲到“西北风袭百蓑,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竟艳开。”冬至期间也是我们北半球最短的一天,所以“白天最是时光短”。
小学生冬至主题作文4
说到冬至,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那纷纷扬扬的大雪和那呼出气就能结成冰的气温,可我这个“吃货”想到的却是可口的姜饭,美味的水饺,白白胖胖的汤圆和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姜饭是吴川人的传统美食,饭里面有象征着十全十美的十种姜,还有香香的,超级入味的腊肉,软软的糯米。做好的姜饭远远望去像蛋炒饭,近距离看便会闻到一股辛辣的味道和腊肉的香味,这两种味道交融在一起,闻起来让我有一种满足感。
水饺是东北人的最爱。它皮薄肉多,看起来玲珑剔透,仿佛一个个艺术品,让人不忍下嘴。水饺小巧可爱,美味可口,一口咬上去,感到有一股鲜美的汁水从水饺里喷出来,就像喷泉里喷出的水珠,让我所有的味觉都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
汤圆最早出现在宁波,当时人们叫它浮元子,是因为汤圆在水中又沉又浮。汤圆有许多种类的馅儿,如芝麻、豆沙、猪油、牛肉等,口感软糯香甜,令我欲罢不能。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将传统文化的多种思想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古诗文的教学效果。古诗文承载的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更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爱祖国、爱人民”思想的渗透
很多古诗文都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以及人民的情感。比如岳飞的“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表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祖国的忠诚热爱和坚决保卫之情,诗句的意思是,回到祖国,投靠有智慧有才能的首领,帮助首领复国,这也充分体现出岳飞的一种爱国情怀。而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提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其将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的情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理解诗句,更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和思想渗透到诗文中,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
就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来讲,信仰和理想是支撑我们共存亡、共同进步的重要力量,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一直以来的信仰与原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以来,中国都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视为奋斗精神,这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然而在现代生活中,国人的思想已经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其思维方式和理想追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尤其是当代高中生,很多学生没有理想和信仰,对于生活、生命显得很随意,而怎样梳理高中生的信仰和理想,使他们能够成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对于中学生树立信仰和理想、健全完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民俗文化和民族气节的渗透
在梅尧臣的《五月五日》一诗中写道:“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而白居易也有“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最长”。这些诗句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学生已经不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对于一些传统民俗文化更是了解甚少。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古人庆祝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进行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国因家族本位结构和礼教文化传统的影响,一直以来都将整体主义精神视为中国人克己奉公、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献身的传统美德。纵观今天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受到和谐社会的影响,从小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年代,对于祖国的团结稳定和繁荣富强有着一定的认识,但很少亲身经历苦难的岁月和不平的生活。因此,只能通过学校和家庭进行正面的教育。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可以强化传统文化教育,促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气节,进一步增强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整体主义意识。
三、“讲诚信、讲志气”思想的渗透
宋代晁说之在《晁氏客语》中说:“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意思是如
诗歌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在高考中,诗歌鉴赏题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如何学会诗歌鉴赏呢?我认为可以从诗歌的语言、主题、意境、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展开,充分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读懂诗词中的情感。今天我就如何读懂一首古诗谈几点自己的经验。
一、从题目了解诗歌
在诗歌鉴赏中,首先要对诗歌的题目进行关注,从诗歌的题目中首先对诗歌的基调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这些题目,不但让我们认识到,这是一首送别类的诗歌,还让我们了解到送别的原因。再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乡诗歌。由此可见,对诗歌题目有了一定的关注度,对读懂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二、从作者了解诗歌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帮助我们读懂诗歌的另一条重要途径。了解了一首诗的创作背景,就可以找到通往诗歌灵魂的途径。南宋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不思抵抗激起了爱国人士的愤慨,南宋时期的有识之士在文学作品中,无不流露出抗金报国、收复失地的情感,给那个时期的作品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因此,当我们遇到岳飞、陆游、辛弃疾等南宋诗人的作品时,我们就要想到,诗歌中一定有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感。
三、抓住意象,了解诗歌
在我国的古典诗歌创作中,很多意象都已经被赋予了比较稳定的感彩,例如,月亮代表了思乡的情感,浮云代表了四处漂泊,梅花代表高洁,柳树代表送别的不舍等。在读诗歌中,善于抓取这些意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比如,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诗歌中集中了长亭、古道、芳草、夕阳几个意象,长亭、古道是古代送别的场所,芳草因其绵绵无尽而成了离恨的代名词,所以从这些意象我们很自然就可以把握诗歌的离别情感。
四、抓住关键词,了解诗歌
在诗歌中,常常会有透露作者感情的词语,例如,羁旅诗中“孤”“悲”“无情”“怜”“空”“独”“相思”“故园”“归”“客”“旅舍”“驿站”等,这些词的出现,已经让我可以将作者的思想感情紧紧地把握住了。比如,张继《枫桥夜泊》中“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的“客船”二字,就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诗人现在正处在旅途漂泊中。白居易诗句“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当我们看见“邯郸驿”知道诗人是在驿站中,“影伴身”告诉我们诗人是多么的孤独,将这些加起来,佳节时刻人在驿站客宿,只身孤独,诗歌中过节思念家人的情感,漂泊的孤独感就得出来了。
诗歌是作者情感的载体,要读懂一首诗就要从多个角度切入,以上的几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配合的。拿来一首诗,先看题目、作者和注解,再结合诗歌中的意象和关键词,就可以大致上把握作者的情感了。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
“问题情境”中的“境”是客观环境,“情”则是人的主观心理,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值得思索的是: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多元、有差异的发展呢·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启迪学生思维,充满情趣,才能使问题情境更为有效。
1.创设充满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
在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它有血有肉、亲切、生动。当所选取的情景接近学生的生活经历时,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更能促使学生去探索。例如,在讲到《城市和城市化》时,课本上选取了“伦敦城市的发展”作为教学案例,但这离我们太遥远了,我选取了学生家乡福州市的遥感图,受地形的影响,其城市布局为团块状分布。在讲述新疆的特色农业时,可以让学生分别品尝来自新疆阿克苏大红枣和东部地区的枣,直接感受其个体大小、颜色、甜度等的差别,再引导学生分析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知识的价值在于实用,学生掌握知识是一种过程,是一种领悟,是一种抽象与具体的结合。创设充满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力求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加以解释,充分体验和感受现实生活,真正做到“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
2.创设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
学启于思,而思源于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所以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矛盾的存在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疑惑、惊奇、诧异的积极思维。例如,在讲述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引用“杞人忧天”这一成语故事。抛下一个疑问:“杞人”留下的到底是千古笑柄还是科学警示。在学生的认知中,杞人忧天就是庸人自扰的代名词。“杞人”的忧天在当时的社会看来只是他本人的凭空想象,但在科学技术已相当发达的今天却有一定的道理.随着臭氧层的不断变薄,一些有害的宇宙射线大量到达地面,以及全球的气候变化给各地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灾害。就此意义而言,天正在塌落,用现在的视觉审视“杞人”是有一定防灾意识的。在讲述水循环时,可引用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提出问题:如果从地理水循环的角度来看,你认为诗句中有没有不科学的地方·学生在听到这个问题的反应就是觉得不可思议,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也会有错·在这种疑惑的情境中构图引导学生回忆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及地下径流。通过引用李白的一句“奔流到海不复回”创设了一个矛盾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印象深刻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创设充满诗意的问题情境
我国古代诗歌沉淀着几千年的文化,其底蕴深厚,有许多描述地理景观、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名诗佳句。以诗文精炼的用词、形象的描述和传统文化所特有的亲和性会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用这些古诗和谚语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贯穿于教学之中,使其发挥特有的魅力。例如,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可设问“从地理角度看,这体现了自然带的何种地域分异规律·”;在讲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时,知识点相对比较抽象难懂,而杜甫《冬至》中的“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就巧妙地把纯科学结论用诗意化的语言“冬至阳升”融合其中.通过这个意境让学生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规律;在讲述大气的热力作用时可用“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设问:为何诗中的九月初三夜,容易出现露的现象·学生通过对诗中意境的推敲,可发现“残阳”指的是晴天,那么这是一个晴天的夜晚,大气的逆辐射弱,近地面的水汽容易凝结成露。
4.创设实验操作问题情境
地理学科涉及的很多的地理现象中都蕴涵着复杂的自然规律和原理。如何透彻理解、领悟这些抽象的自然原理·除了运用景观图片、录像视频来增强直观性,实验教学也是提供感性认识的一种方式。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在这种实验情境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纷繁芜杂的原理变得通俗易懂,进而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地理知识。例如,在讲授河流地貌的发育章节时,可设计一则模拟流水侵蚀作用的实验。材料:一盒砂土(长40厘米左右,宽30厘米左右,高15厘米左右)、小旗、一杯水等。实验步骤:(1)将盒装砂土稍微淋湿,塑造成模拟土坡;(2)土坡顶端附近插一小旗;(3)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堆放5—10厘米粗细不均的较潮湿的砂土,土坡顶端附近插一小旗,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如下图示)。
在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河道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何顶端小旗会倾倒·本章节中涉及到河流不同河段的不同侵蚀作用,尤其是溯源侵蚀,就在这几分钟时间内一目了然,不费时便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其一是虚而不实。我国的古典诗歌用语凝练,意象飘远,意旨精微,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以主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强调朗读和背诵是古诗词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品味出诗的韵味和情感。而在现实教学中,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古典诗词的语言障碍、知识体系的割裂松散等种种因素使得学生的诵读吟咏往往只流于形式,缺乏理解的厚度、欣赏的深度,甚至基础薄弱的学生根本读不懂诗的内容。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课,或花样百出的朗读,加之面面俱到的分析;或蜻蜓点水式的介绍,然后读读背背了事。过度虚化古诗词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使得学生感觉虚无缥缈、无所适从,本来就课业负担重,课余阅读少的高中生觉得“收效甚微”,加之数理化的强烈冲击,古典诗词阅读就成了学生首先放弃的对象。
其二是实而不活。教师对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的诗词依照教参从作者介绍、背景资料到字词句篇、手法特色等进行全面分析讲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感觉是讲深、讲透了,但是也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词肢解得支离破碎了。例如,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各种诗歌表现手法及鉴赏手法进行罗列,然后给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示范,教学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这样学生最多只能感受到教师传达出的答题方法,诗词本身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个人的情感体验,便难以深刻地体会。学生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还对干巴巴的分析感到粗糙无味,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课堂上听完声情并茂的课文配乐朗诵后,学生一脸冷漠;在课堂上提到一句诗,很少有学生能接到下一句;背诵古诗词完全是为了应付检查和考试……
古代诗词的学习和欣赏是以作品所提供的语言形象为根据的感受和体验,其本质是为了吸取有益的内容来丰富学生的思维、陶冶思想性情,是一种具有认识性的活动,它需要通过理性的分析、综合和判断,才能达到认识的目的。虚而不实的课堂教学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没有理性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所以不能使学生明了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实而不活的课堂教学将古典诗词教学视为功利化的僵化的任务完成,将富有美质的诗词变成了一种死板教条的东西,远离了情与美。这两种背离古典诗词认识规律的教法,可以说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那么如何做到“化虚为实”“实活相济”,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呢?
一、诵读有要求
古代诗歌具有句式整齐、合于音律的特点,比如近体诗严格要求句数相等,讲求对仗,讲究平仄,讲究押韵。这种特殊的语言组合及它与诗人情感相结合的特征,决定了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和欣赏。课堂教学的读法有很多,范读、默读、朗读、美读、背诵、分小组读等,但是不能流于形式或浅尝辄止,笔者在指导诵读技巧外,对学生明确提出,在诵读后完成以下四点任务:有不懂的字词句,提出来解决;根据标题和注释,简介写作的相关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背景、事件等;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的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诗的内容。
古典诗词离学生生活时代已久远,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学生学习的障碍还是很多的,仅仅是吟咏体会,缺乏具体的任务要求的落实,读终究是流于形式的。这四点要求,由易到难推动学生层进式地理解文本。第一点要求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学生有疑处往往是关键所在,有时一字之误、一个词语的差异,就会导致思想感情把握的偏差。对字词的疑问,或教师适当地解释、点拨,或学生间简单讨论交流,使得本来望而却步的难题轻松化解,学生增强了读诗的信心,慢慢会感受到读诗的乐趣。第二点从标题和注释了解诗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对内容、情感的准确把握。如《邯郸冬至夜思家》可以从标题读出以下信息:“邯郸”表明作者羁旅在外;“冬至”诗后有注释:“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重要节日”应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诗人却不得不寄寓在驿馆里,思乡之苦就自然蕴含其中了;“夜”写作时间是夜里;“思家”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学生在介绍时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诗的内容、情感方向就把握准确了。第三点让学生把本难以言清的体悟和感觉具体明晰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对于古诗词阅读尤其是鉴赏能力不高的中学生来说,这一近似于翻译的环节是需要的,这样可以细致入微地理解诗句,减少主观臆断,从而正确把握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因为有前两步作铺垫,这一要求学生就不难完成了。第四点是整体把握全诗的概括能力的考查,也是古诗鉴赏能力考查的重点。按次序完成这四点要求,化吟诵感悟的“虚”为读懂内容的“实”。
二、分析有方法
由于古代诗歌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所以读懂诗的内容还谈不上是鉴赏。很多学生一提起诗词鉴赏,就感到虚无缥缈、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处落笔,要么一鳞半爪,挂一漏万,要么生拉硬扯,杂乱无章。其实,诗歌鉴赏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难以把握,只要把握一些阅读规律,就完全可以准确抓住诗词鉴赏的要领。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分析欣赏诗词的基本步骤:写什么―――怎么写―――有何用。
1.写什么―――寻找诗中具体描写的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即意象
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鉴赏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从寻找意象入手,使学生明白诗歌在写什么,再围绕这个中心内容,探究意象―――意境―――情感之间的关系,深入品味诗意。如《声声慢》,词中的意象有:淡酒、急风、旧雁、黄花、梧桐和细雨。寻觅不得,想借酒消愁,可薄酒难抵秋风冷雨;是怎样的愁难以消除?是对家乡的思念,是对亡夫的想念;国破家亡,谁还会怜取眼前黄花,作者自怜自叹,孤寂的心感受着雨打梧桐凄凉的声音。借助这些意象,李清照营造出凄凉惨淡的意境,渲染了“愁”字。再如《雨霖铃》选取了很多意象: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此等意象,在古人心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它们突出秋景凄凉孤寂的特点,表现了离别者内心的凄楚。意象,是凝聚诗人情感的物象,把握了意象,才能在情感上走近诗人。
2.怎么写―――把握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
诗歌离不开技巧,诗人都会围绕诗歌的主旨,选择恰当的手法来表达。写景诗借助情景交融,咏物诗采用托物言志,咏史怀古诗运用借古讽今等等。要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必须建立在明确掌握古诗词常用手法的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艺术手法知识结构图,然后经过范例的引领,来落实强化艺术手法的掌握。如江苏考纲规定的7种修辞手法的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对比衬托等手法的辨析和特点;如表达方式中描写特别是写景的手法的归纳,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每一首诗着重学习一种手法的方法,以点带面,如《登高》的情景交融,《石头城》的借古讽今,《锦瑟》的用典含蓄,《虞美人》的化虚为实,《蜀道难》的想象与夸张,《琵琶行》的比喻和通感,《山居秋暝》的动静结合等。诗歌的鉴赏是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各种手法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能,而不是必须,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懂得,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欣赏诗词,在强化中让他们把鉴赏的角度、鉴赏的思维化为自己的能力。
3.有何用―――阐释所选意象、所用手法的表达效果
鉴赏诗歌,不但要鉴赏写什么、怎么写,还要知道这样写的作用。任何意象的选择、任何技法的运用,都关乎诗歌情感的表达。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两句描写了山中清幽明洁之景,后两句写山中的人事生活,以动衬静,充满了生动温馨之美,山中之景,动静结合,清幽静谧,而又生机盎然,这就流溢着诗人陶醉其中的怡悦之情,所以诗歌最终自然归结到“王孙自可留”的隐逸情志上。所以意象的选择、手法的运用对作者的传情达意起关键性的作用。此外有些手法还有其本身的各自不同的表达效果,例如对比衬托可以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喻、比拟能描绘和渲染事物的特征,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设问、反问、反复则主要起强调、加强语气的作用,引发读者对事物特征的注意和思考;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给学生分析古诗词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走好这三步,他们就不会再为古诗词阅读而头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在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既要让学生明晰鉴赏的方法,同时这个方法的领悟过程又不是简单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达到认识的目的。
三、语言有品味
中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既是在教师引领下的模仿性活动,也是一种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活动。这种个性化创造性活动尤其表现在对诗歌语言的品评上。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品评他们喜欢的字词句,好的诗句必然会吸引或打动学生,教师就是要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使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上来。古典诗歌语言凝练、语意含蓄。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特点,诸如受字数的限制,用字要省略;由于韵脚的约束,不得不运用倒装;遣词造句要合辙押韵等,从这些细部入手,反复品评,赏析语言运用技巧,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黄昏”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正室内之人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她的寂寞、失望和惆怅。诗歌有“诗眼”之说,诗眼是一首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是全诗神韵的集中表露。“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们竭力追求“一字传神”,主要表现在动词、形容词和虚词上。我们在解读时就要着重去探寻去理解诗中的那个最精练传神、能最有效地表现诗歌意境的字眼。如:如柳宗元的《江雪》中的“独”字,既有“孤独”之意,又有“孤傲”之情,既表达了沉寂清冷的生活氛围,又表达了诗人傲岸卓立的情操;《声声慢》中“愁”字的丰富内涵……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和诗歌的主题。
汉语中的一个数词词组,一般总是只表示一个数目,但是,有些数词词组却能表示两个或几个数目,即有两种或几种含义,存在着多义现象。这就需要认真辨析。例如:
“五十”有二义。一是50,这是常用义。二是或5或10,例如《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俞樾《续论语骈枝》说:“‘五十’,或五或十,承上文‘数年’而言。”戴望《论语注》说:“用五用十以学易。”郭沫若《“五十以学”答问》里说:“’五十以学’这句话,林语堂不懂得,在做打油诗骂人并提出质问:‘十五圣人便志学,五十学个甚东西,’骂人可不管,质问倒不妨再替他作义务解答一次,‘五十’并非‘五十而知天命’的五十,而是或五或十。上句不是说‘假我数年’吗?”然而为《论语》作注的专书,最早的《论语集解》(三国魏何晏)和最新的《论语译注》(杨伯峻),都把“五十”理解为50岁,这就不合原意。
“十二”有二义。一是12,常用义。二是十分之二,例如《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国宅无征……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贾公彦疏:“皆无过十而税二。”是说征取十分之二的赋税。《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马。”裴驷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十七”有二义。一是17,常用义。二是十分之七,例如《庄子・寓言》:“重言十七。”郭象注:“世之所重,则十言而七见信。”
“二八”有二义。一是28,常用义。二是16,即二个“八”之数,例如《左传》襄公十一年:“郑人赂晋侯女乐二八。”杜预注:“十六人。”《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二八,肾气盛。”顾况的《短歌行》:“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春风畏花落。”“二八”指十六岁。《文选,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李善注:“二八,十六日也。”
“三五”有四义。一是35,常用义。二是3和5,例如屈原《九章・抽思》:“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王逸注:“三王五伯,可修法者。”《史记・天官书》:“为天数者,必通三五。”司马贞索隐:“谓三辰五星也。”三是或3或5,表示少数,例如韦应物的《寄释子良史酒》诗:“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宣》诗:“今年始读书,下口三五行。”四是15,既三个“五”之数,例如《礼记,礼运》。“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孔颖达疏:“是以三五十五日而得盈满,又三五十五日而亏阙也。”《古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这是指十五日。陆瑜《东飞伯劳歌》:“新妆年几才三五,隐幔藏羞临网户。”王琚《美女篇》:“含娇欲笑出洞房,二八三五闺心切。”这是指十五岁。
北方。冬日。弦月。霓虹。第一场雪开始飘散。
一个人坐在一帘雪雾的背后,听雪落的声音。飘坠的枯叶很快被积雪掩盖,如同一粒微尘瞬间消失,随同我的记忆,一起沉沦。
似乎每一年的冬天都是这样度过,蜷缩在自己温暖的小屋,点一盏袅袅的灯,听着音乐,啜着热气腾腾的茶,读着喜欢的书,看着窗外滑过的风霜雨雪,一年一年,周而复始。我愿就这样栖息在自己的城堡中,静静地看岁月年华,如水流逝。不知岁月的痕迹,是否已挂上了我的脸,是否已刻在了我的心头。我知道终有一天,我的眼睛不再如雪花般清澈。多年后的一场大雪,是否会记取当年那个雪幕后的女子,曾经的过往,如雪的心事。
抬眼望路上的行人,个个脚步匆匆。冬至还未到,此刻的寒冷尚不算刺骨,想必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路上,看那些将落未落的残叶飘摇欲坠,会感到稍许的凄凉,会顿觉家的温暖,会不由自主加快了脚步。又想起了那句古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想到这,便不由得想笑,不是笑别人,而是自己。终日坐在屋中胡思乱想,真实与虚幻已模糊得分辨不清,许多情景明明从未经历过,也永难实现,却又不可名状地熟悉与惊悸。仿若心中生出了翅膀,穿越时空,飘飘荡荡,替我飞过了一程又一程。原来想象也可以如此真实,也可以如此荒唐。
忽然想起多年前的一首老歌:把情感收藏起来,让回忆留下空白,忘了曾经拥有的过去,永远永远不再说爱……喜欢这些淳淳的老歌,只言片语便解尽所有的忧愁。当年飘渺的诺言,能实现的会有几句?不得而知,也无力证明。只是知道它再也带不来丝毫的兴奋或是晕眩,便如夜空中绽放的烟花,美丽属于她只有一瞬,狂风吹散,繁华落幕,一切归于空无。
月色雪影摇窗而入,洒在窗畔桌前,洒上我的额头,沁润我的灵魂。指尖再度飞舞,倾诉她的寂寞。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只是这样的游戏规则无常,这样的梦,看得到彼岸,却无法泅渡。这场戏很精彩,该上演的时候上演,该落幕的时候落幕。这场游戏很无奈,从清晰到模糊,从春花到秋露。如风一缕,雪一幕,随意沉浮,不知方向如何,不知终点何处。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匆匆》让我叹息不已,原来一切注定匆匆,穷我一生,也无法追逐。
窗外的雪已住。我停在原地,像是一只舞倦的蝴蝶,无力飞去。
[关键词]艺文类聚 鲍照 选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93-01
《艺文类聚》是唐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的类书,由欧阳询主编,武德七年(624年)成书。它与《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帖》合称“唐代四大类书”,和其他类书相比,此书在辑存文献的方法上有一个很大的特色,那就是“事居其前,文列于后”,变更了类书的常规体制,也即事与文兼,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大量保存了自汉至隋的词章名篇之功。全书约百余万言。分类按目编次,故事在前,均注出处。所引诗文,均注时代。作者谙于题目,并按不同的文体,用“诗”“赋”“赞”“箴”等字标明类别。而其中对于诗的收录,应该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编纂者的文学趣味以及其文学主张,也就具备了文学批评的意义。可以把此选录当作一种古代文学批评的方式。而此书作为一种官修类书对诗歌选录就一定会在客观上影响唐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及文学审美观,同样,对某作者具体作品的摘录,也应该具有同样的意义。那么在唐代的这本官修类书中,对文学作品中诗歌成就最高的鲍参军诗的选录是否有其特色呢?
《艺文类聚》选录宋代作者26人,诗197首,其中以鲍照居多(42首),从此统计当中即可看出《艺文类聚》编纂者对鲍照诗之青睐。而这42首在《艺文类聚》中的选录如下:
卷一•天部 月城西门廨中诗(节选)1首
卷三•岁时 学刘公干体(节选) 喜雨诗(节选) 秋日示休上人诗(全选) 冬至诗(节选) 登庐山诗(节选) 登庐山望石门(节选)6首
卷二十七•人部 诗拟古诗之二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节选) 行药至城东桥诗(节选) 赠傅都曹别(全选) 送盛侍郎饯候亭诗(节选) 拟行路难之四(全选) 拟行路难之五(全选)6首
卷三十一•人部 赠顾墨曹(节选) 诗拟古诗之八(节选)2首
卷三十九•礼部 侍宴覆舟山诗(节选)1首
卷四十一•乐部 代结客少年场行(全选) 代出自蓟北门行(全选) 苦热行(全选)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全选) 代东武吟(全选) 代东门行(全选) 6首
卷四十二•乐部二 代陈思王京洛篇(节选) 代升天行(节选) 代陈思王白马篇(全选) 代放歌行(全选) 代淮南二首(全选) 5首
卷四十三•乐部三 代白曲二首(全选) 中兴歌 其二,其三,其五(全选)5首
卷五十五•杂文部一 咏史诗(全选)1首
卷五十六•杂文部二 谜字诗(全选) 数名诗(全选) 建除诗(全选)3首
卷六十•军器部 赠故人马子乔诗其六(全选)1首
卷八十一•药香草部上 过铜山掘黄精诗(节选)1首
卷八十八•木部上 山行见孤桐(全选)1首
卷九十•鸟部上 代雉朝飞(节选)1首
卷九十二•鸟部下 咏双燕诗二首其一(全选) 代空城雀(全选)2 首
鲍照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诗人,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对唐代的李白、高适、岑参等人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杜甫说李白的诗“俊逸鲍参军”便是如此。《艺文类聚》中对鲍照的诗、赋、骈文都有选录,从上面所列可以看出这些作品被收入《艺文类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为全篇录入,如《代结客少年场行》《代出自蓟北门行》,其次就是节选,有些选录一两节,有些选录大部分,如《月城西门廨中诗》就只选了其中四句,而《代升天行》选了大部分。
《艺文类聚》由于其独创的体例整合了传统类书与选本的双重性质,因而具备了文学批评意义。对不同作家作品的选录,基本反映了选录者的文学趣味与文学主张。通过《艺文类聚》中对鲍照诗的选录情况的考察,这些被收入《艺文类聚》的作品中,可以分为山水诗、行旅诗、边塞诗、赠别诗、闺怨诗以及咏物诗六大类。其中,行旅诗、边塞诗、闺怨诗的数目占多数,而这些题材也代表着鲍照的艺术成就。同时也不难看出《艺文类聚》的编撰者在选录时很注重诗人的创作技巧。所选录的诗中都最能体现鲍照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而“选录”本来就是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整合了选本性质的《艺文类聚》,自然也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批评的意义,同时对鲍照具体作品的摘录,也应该具有同样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俊.鲍照乐府诗研究[D].河南大学,2009.
[2]胡文文.鲍照咏物诗说[J].沧桑,2008(01).
[3]钱仲联.鲍参军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陈古成.孔芳:论鲍照的诗歌艺术[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7).
诗歌鉴赏作为必考题近年已渐趋稳定。
首先是内容趋向稳定:一般从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方面来命题。
其次是考查的形式趋向稳定:即主观简答取代客观题成为主要形式。02年把客观题改为主观表达题,并由Ⅰ卷移到Ⅱ卷,这就出现了完全意义上的诗歌鉴赏,即对诗歌既要理解透彻又要表达清晰。06年至今只有北京上海两卷设计了选择题和简答题。11年北京卷另有200字的小作文,12年则是 “由景及理”诗歌技巧拓展赏析。题型稳定的同时数量也基本稳定在两小题,分值则普遍从09年之前的6分上升到8分。
第三是诗歌的样式趋向稳定:选材以诗为主、词为次、曲最少。06年17套试题中诗占12套之多,词3套,曲2套。08年18套试题中考查词的有3套,09年升到6套,曲两年都只有2套。近三年(2010——2012)则渐趋集中考查律诗、绝句和词三种体裁。
第四是取材范围稳中有变:以唐宋诗词为主,其它朝代作为点缀。唐诗高地名家辈出佳作如林。除了李杜双峰对峙的艺术颠峰外还形成了流派纷呈群星璀璨的局面。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宋诗是唐诗之后的另一支奇葩。宋人一生勤奋创作,著作等身,宋诗自有其独特魅力。唐诗代表了高度成熟的典范,宋诗则代表了求变求新的典型,形成了两大系统。宋人以议论理趣入诗,其哲理诗成为诗歌史上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爱国之士“位卑未感忘忧国。”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满怀赤诚地唱出了忧国忧民的时代最强音。他们把自己的终生追求和国家命运完全融为一体。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结晶的作品受到重视也就不奇怪了,这也正是宋代诗歌渐受重视的原因。09年的江苏卷以岳飞的《满江红》入题,四川卷以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入题就是明证。
09年的出题者也和08年的一样依然对唐宋诗词青睐有加,宋诗均占到50%,10年和11年分别有9首和10首,2012年有所下降考了7首,却也占了比例最高的41%。甚至在同一年有诗人的两首作品均入选(10年陈与义、12年杨万里)。唐诗则基本稳定在3首或4首,因此宋代诗词的复习应成为我们备考的重点。同时,从作者来看,以名家作品为主,但作者的范围在逐渐扩大。例如,09年的试卷中,杜甫、白居易、欧阳修、辛弃疾等名家大家的诗占到18套试题的77%。10年之后名家名作淡出,作品陌生化渐成命题者的共识。2012年“李杜欧苏”等著名诗人一个都没有,比较熟悉的仅贾岛、杨万里、元好问等六七个,学生少见甚至老师也感陌生的则不少:晚唐的修睦(大纲卷)、金朝的王寂(重庆卷)、元朝的白珽(广东卷)和曹伯启(四川卷)等。
以上简要梳理了近年诗歌鉴赏的几个变化,它是复习备考的基础。下面结合诗歌教学的特点和复习迎考要点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之有方、习之有得、用之有效。
一、积累
感性积累对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笔者常引用香菱学诗鼓励学生乐于积累勤于积累。我们不妨来重温一下天才作家曹雪芹的高见:“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当明白诗歌得用王、李、杜三家共计五百首左右的名作作为底子时,他们再次悟到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复习
授之以渔,纲举目张。高考多从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方面来命题,下文就前三类进行举例分析。
(一)表达技巧历来是主要题型,我们要熟悉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答题时要准确全面地判断并规范地表达。典型例题:裴潾的《裴给事宅白牡丹》。这首诗是怎样描写白牡丹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题思路: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要先整体把握从诗作的艺术构思入手。其次指出表现手法及其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第三分析该手法的效果。参考答案:用“玉盘”作比形象地写出了白牡丹的高洁。以冷露、月白、风清衬托了白牡丹的超凡脱俗。观赏紫牡丹时车水马龙、观者如云的喧嚣情景与下联无人问津白牡丹、庭园寂寥的冷落景象构成了鲜明对比,写出了二者迥然不同的际遇。表达了作者对白牡丹冰清玉洁却无人赏识的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无人赏识的幽怨之情。
(二)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和诗歌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首先理解记忆参考资料中那些具有象征和比兴意义的自然物象即自然意象。它们往往是喻人之物,或是寓志之物,或是寄情之物,诗人借助特殊意象抒感。比如,诗人欲抒发闲情雅致,多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意象入诗;诗人想表达高洁坚贞之志,多借助松、菊、梅、竹等意象写意;诗人要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孤独惆怅之情,又多凭冷雨、梧桐秋蝉、落日、古道等意象传递。意象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这里的“意”指的是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这里的“象”指的是诗歌中人和物的形象。所谓“意象”就是作者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融合。所谓“意境”就是寄托诗人情感的一系列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而成的意蕴丰富的境界,具体包含景、情、境三方面内容。唐代诗人王昌龄就提出“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同时,他把境界分为三类:物镜、情境、意境。意象是诗歌的基础,意境是诗歌的画面,诗情是诗歌的内涵。鉴赏一首诗歌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诗歌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常用的意境术语有“雄壮开阔、壮阔深远、生机勃勃、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凉”等。
古诗中有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诸如沙场将士与居所闲人、得志官宦与失路文人、建功立业者与报国无门之人、积极仕进者与江湖隐逸者等。这些知识多用于解答用典类题目。例如,08年浙江卷中“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中的“大夫”和“司马”各指谁?12年江苏卷第二小题“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三)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历来讲究“炼字”“炼句”“推敲”,所以“诗眼”的考查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例如06年福建卷的“只有空床敌素秋”的“敌”,11年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以及12年简要赏析“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精妙的描写。09年四川卷中分析“入”和“摩”的表达效果以及12年简析“空”字(11年天津12年湖北安徽均为炼字题型)。其次是语言风格的考查,答题术语: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壮、简练生动、都用口语等。
三、追本溯源,以简驭繁
复习当然不能集中突破,而应细水长流,讲究润物细无声的涵咏陶冶。12年所学的古诗是个重要宝藏,尤其高中三年的所学应充分挖掘其价值。分析讲解时要尽量联系课本知识,追本溯源以期源清流明。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免于题海跋涉。下面以2005年全国卷Ⅱ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为例,说明如何在课内外架设知识之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甜头。
第一小题平易而直接,学生也多能从许多学过的思乡念亲的诗歌中推断出表达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寂之情。第二问是“作者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一是通过“抱膝独坐”的细节来表现;二是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三语言特色是朴实无华。这里考查了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不难,“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爱唱《琵琶行》”白居易文如其名,老妪能解自然明白晓畅。前题难度较大,学生的答题情况也说明了这点。但笔者感到很遗憾,毕竟我们类似技巧的诗学了不少了。笔者开始引导他们温故而知新:很快找到了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和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种手法很重要,想象出来的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感将延续到未来而不断绝。对面落笔,往往虚写,诗人不从自己的角度着笔,而从对方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而曲折达意。杜甫的《月夜》堪称典范。安史之乱,作者妻离子散,自己身在长安,妻子却远在鄜州,两地阻隔,生死莫测,诗人内心情感激荡,如波涛汹涌;但表现时却从对面落笔。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也都用此法。经过这样的举例联系使学生看到了希望和方向,最重要的是克服了他们恐惧、浮躁心理。前者是从无从下手到无所是从最终无所事事一塌糊涂;后者是急于求成抛弃课本最终欲速则不达。
无独有偶,06四川卷又考了这一知识点:第二小题问“‘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所以,只有真正扎实地掌握了技能,方可以不变应万变。
诗歌是美的,即使作为考题也无损她的艺术魅力,所以教师要授之以渔使之纲举目张、善于追本溯源教会以简驭繁。我们要突破诗歌鉴赏这一难点,使之成为亮点、兴奋点和审美点,既要学习继承灿烂的古代文化又要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斌.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盘点[J].语文建设,2012,(07—08).
关键词:空幽静,凄清,无奈,伤感
历来的文章家都注重炼字。杜甫有“为人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壮语;卢延让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苦语;杜荀鹤有“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的豪语。文字和思想情感密不可分,更改一个字,有时也就是改变了作者的情感内涵。但是,高中语文课本古诗词赏析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诗人都垂青于“空”字,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登金陵凤凰台》),韦庄的“江雨菲菲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金陵图》),似乎无“空”不成诗,无“空”不成文,原因何在呢?
1、“空”字渲染环境的幽静,表达抒情主人公归隐闲适的情怀。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一场秋雨过后的山间景色,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一个“空”字,写出了山中树木茂盛,人迹罕至,描绘出山中的宁静、村民生活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一种超然物外、归隐恬适的情怀。他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及《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都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既写出了山居环境的静谧,又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恬淡安逸。
2、“空”字渲染景物的荒凉、凄清,传达诗人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前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韦庄置身于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来到六朝旧都金陵,徘徊于往昔的政治中心,如今已荒废的台城,自不免怀古伤今,分外惆怅。在春雨霏霏江草长齐无人理会名城遗址,人听到鸟叫,感觉六朝恍惚如梦一般,这主要是从一个“空”字表现出来的,鸟声再好听,但无人理会,可见此地已萧条冷落之极。“空”与后两句中的“无情”“依旧”一起,造成了诗人有情物无情的巨大反差,取得了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把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中来写,放在来着凉意的潮声中来写,放在朦胧的月夜中来写,更能显出故国的没落荒凉。一个“空”字尽显六朝繁华俱归乌有,隐含着诗人古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诗人用简短而雄浑有力的四句诗,写尽了王昭君一生的悲剧。“连”字写出塞之景,黄沙漫漫,无边无际;“向”字写出了王昭君思念汉室、想念家乡之情。然而天地无情,青冢有恨,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一个“空”字,写出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和思乡而不得归的伤感。而《蜀相》一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自”“空”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和景仰之情。
李商隐《马嵬》“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诗人抓住最有特征性的事物,只用“虎旅传宵柝”五个字,就烘托出唐玄宗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诗人还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危今安的不同处境和心境,跃然纸上。“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以保障皇帝和贵妃的安全,冠以“空”字,意思正好相反,军队不是护卫,而是发生哗变。
3、抒写主人公壮志难酬、功业未就的悲愤和无奈。
陆游一生主张抗金复国,收复中原,然而南宋小朝廷却偏安江南,不思进取,诗人的一腔爱国之心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了泡影。自许为“塞上长城”是他毕生的抱负,灭胡虏是他的一生的追求,但诗人壮志未酬而两鬓已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一个“空”字写出了诗人报国无门,杀敌无路的无奈和悲叹。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的《卖花声·怀古》前三句排比叙事:虞姬刎乌江;孙刘赤壁功曹;班超年迈守边。重点是写后一事,一个书生投笔从戎,功成而名不就,令人长叹而泪下。“空老”,更让报国无门的书生们,在生灵涂炭之时,独怆然而泪下,长叹声里,贯穿了古今多少忧患的话题!
4、写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传达出昔盛今衰的伤感。
南宋词人姜夔于宋孝宗淳熙三年冬至日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写下了著名的《扬州慢》。当年繁华热闹的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如今却“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一个“空”字,写出了写出了今日扬州城的荒凉冷落。
孔尚任《桃花扇》中一曲【北新水令】“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写尽南京城的衰败和荒凉。“残”“废”“瘦”“空”四字,一字一图,一字一泪。用“残”修饰“军”,使人想见败军溃逃的情形,这是虚写,是因“废垒”这一眼前实景而引起的联想;“残军”与“瘦马”也是虚实相对,前者为眼前之未见,后者为眼前之所见;昔日用于战争的“垒”“壕”,如今已“废”“空”,又衬之以卧在空荡荡的城壕中的瘦弱之马,更凄凉。
4、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王勃《滕王阁诗》中“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诗人在提出建阁的人如今何在的疑问后,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一个“空”字写出了江水永恒、人生短暂。难怪当年曾留下了一字千金的美谈。
一、准确判断“虚”与“实”
1.诗歌中的“虚”
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1)神仙鬼怪世界或梦境(虚幻的)
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分析:“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三句写往昔的繁华生活,与词人当时无限凄凉的处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以虚衬实,以虚写实,虚实结合,凸显出梦醒后的浓重悲哀。
这种通过写已逝之景,虚实结合表达感情的诗不少。特别是借古讽今的怀古诗大多运用这种写法。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李白的《越中览古》、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
(2)已逝之景之境(回忆的)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如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分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像。作者将“雕栏玉砌”犹在与“朱颜改”对照(对比),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3)设想的未来之境(想象的)
古典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是设想未来之境,诗人把它与当前之景、当前之情进行对比或烘托,以虚衬实,来抒发心中的情怀。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设想酒醒梦回所见到的景象。弱柳扶晓风,残月挂枝头,这是虚写。词人设想的这种凄清的景象,为前面与恋人分别的场景平添了一层惜别感伤之情。
(4)从对方角度写(写对方)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分析:此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身陷长安时思念妻子儿女之作,原本是诗人思念妻子儿女,而诗人却采用了“对写法”。从对方落墨,想象妻子在月夜里如何对月思念自己。有评论家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这种写法比说自己如何想念妻子儿女来得委婉,但感情却达到了双向交流的效果,所以感情更加深沉,因而更加动人,艺术感染力更强。
常见的运用“对写法”的诗词还有高适的《除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欧阳修的《踏莎行》。这样虚实结合,沟通了双方的情感,所以有思念、有愁苦、有断肠之痛。
2.诗歌中的“实”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二、学会鉴赏“虚”与“实”
1.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虚实结合的作用
“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容量增大。
3.虚实结合的运用
(1)要有准确的虚实判定,尤其是对虚笔的判定。
(2)有的诗歌直接是“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的运用。
分析步骤:虚笔是什么+实笔是什么+虚实相生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3)较多情况下虚与实是与其他手法联合使用的,比如对比、衬托、对写等。这时要注意两相结合,分清主次。
(4)诗歌的虚与实,实质上仍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因此它最终要服务于全诗的主旨。
4.思路归纳
(1)点明手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虚衬实、虚实对比。